福建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

合集下载

福建省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福建省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福建省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摘要: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绿色建筑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福建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制定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旨在推动福建省建筑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的转型。

本文将全面介绍福建省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背景、目标、主要内容以及实施计划。

一、背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建筑行业作为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之一,亟需转变传统建筑模式,推行绿色建筑。

福建省作为沿海大省,资源有限,环境保护任务重,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着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二、目标福建省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目标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福建省建筑行业向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 提升建筑节能水平:通过加强建筑节能标准,推广使用高效节能建筑材料和技术,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

2. 优化室内环境质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减少有害物质的释放,提高室内舒适度,保障住宅和办公场所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3. 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大力推广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三、主要内容1. 加强政策支持:福建省将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包括财政奖补政策、减税优惠政策等,激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绿色建筑。

2. 强化标准和规范:福建省将优化现有建筑节能标准,逐步提高建筑节能要求,并制定室内环境质量标准,确保建筑的节能性和环保性。

3. 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福建省将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的使用,例如高效节能灯具、太阳能供暖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提升建筑节能水平。

4. 建立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福建省将在各地设立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以实际效果验证绿色建筑的可行性与效益,促进绿色建筑的推广应用。

5. 加强宣传与培训:福建省将组织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同时,还将加强培训力度,提升建筑从业人员的绿色建筑意识和技能。

四、实施计划福建省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将分为三个阶段实施:1. 第一阶段:2021年至2023年,重点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的使用,建立10个以上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福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福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福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建造、使用和拆除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健康和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能。

福建省作为一个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和绿色建筑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福建省制定了福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规范和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首先,福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阶段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问题。

建筑设计应该注重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方面的要求,采用可再生资源和环保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其次,福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建筑物在使用阶段要注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建筑物应该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同时,建筑物应该注重室内环境的舒适性,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减少甲醛等有害物质的释放,保障居民的健康。

另外,福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建筑物在拆除和再利用阶段要注重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建筑物在拆除时,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合理处理建筑垃圾,将可再生资源进行回收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

总的来说,福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为了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通过制定和执行福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可以有效地引导建筑企业和相关部门遵循绿色建筑的原则,推动绿色建筑的普及和推广,为福建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综上所述,福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包括建筑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等全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要求和指标。

通过执行福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可以有效地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福建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福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五篇材料)

福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五篇材料)

福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五篇材料)第一篇:福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前言“十三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节约建筑能耗和发展绿色建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我省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途径。

为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十三五”期间,我省将以生态文明理念为主题,持续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以及福建省“十三五”生态省建设专项规划、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精神,编制本专项规划。

本规划是“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福建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范,围绕绿色住宅小区、绿色保障性住房、绿色大型公共建筑、绿色生态城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路灯节能改造、村镇太阳能应用和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八个方面开展示范, 累计示范面积1950万m2,完成投资460亿元。

建成福建省绿色与低能耗建筑综合示范楼等一批高水平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完善绿色建筑激励政策,厦门、莆田、龙岩等地在财政支持、金融服务、容积率奖励等方面对绿色建筑项目赋予优惠政策。

出台加强绿色建筑管理系列文件,发布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评价等技术标准,建立绿色建筑规划审查、设计专篇、施工图审查等三项基本制度。

3.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成效明显。

发布福建省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等应用技术规程,大力推广应用地表水地源热泵技术。

建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财政部、住建部示范市县9个,获得中央补助资金2.15亿元,其中福州、武平、连城、华安、永安、将乐于2015年通过示范验收。

建成福州东部新城办公楼、贵安新天地等一批成规模、有影响的地源热泵示范项目。

完成省建科院闽候铁岭办公楼等太阳能光伏建筑应用示范工程9 个,装机容量9MWp,获得中央补助资金3434万元。

累计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3016万m2,其中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690万m2、地源热泵建筑应用303万m2,超额完成十二五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面积3000万m2的目标。

福建绿色建筑实施方案

福建绿色建筑实施方案

福建绿色建筑实施方案福建绿色建筑实施方案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愈发突出,节能减排、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绿色建筑作为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建筑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崇。

福建作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省份,其绿色建筑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步,福建省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鼓励和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政府应该建立相关的奖励机制,对于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的项目给予一定的补贴或奖金,激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到绿色建筑事业中。

同时,政府需要为绿色建筑提供政策保障,例如对于中国环境标准的修订和完善,进一步调整建筑节能标准,并加大对绿色建筑的建设和推广力度。

第二步,福建省需要加大对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建立绿色建筑技术研究中心,集聚各方力量共同研究和开发绿色建筑技术。

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研发力度,提升绿色建筑技术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利用各种资源共同推进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

第三步,福建省需要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普及和推广。

积极引导企业、开发商和居民选择绿色建筑,促使绿色建筑成为主流建筑模式。

加强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绿色建筑的优势和重要性。

同时,对于那些有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例如贷款利率优惠、税收减免等,鼓励他们参与到绿色建筑中。

第四步,福建省需要建立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建立起一套科学、全面的绿色建筑评价方法和标准,对于新建建筑和现有建筑进行评价和认证。

通过评价认证,形成一批优秀的绿色建筑典范,进一步引导和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第五步,福建省需要加强绿色建筑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培训。

加大对绿色建筑相关专业的招生和培养,为绿色建筑行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同时,通过组织各种专业培训课程和绿色建筑实践活动,提升从业人员的绿色建筑理念和技术水平。

总结起来,福建绿色建筑的实施方案需要从政策法规、技术研发、普及推广、评价体系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综合施策。

福建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福建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福建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福建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福建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旨在鼓励建筑师设计开发更加环保、节能、舒适的建筑从而为福建人民创造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

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每一个项目的建筑设计都需要满足三个要求:节能率、污染减排率和绿色系统贯通率。

首先,节能率是评价建筑节能性能的指标,衡量的是建筑在使用的过程中对能源的节约程度,旨在对建筑的节能减排行为予以衡量和评价。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节能率应该在每一项评价项目中达到较高标准,以促进绿色建筑水平的提升。

其次,污染减排率针对的是污染的减排行为,是衡量建筑对室外空气的污染程度的指标,也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赋予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鼓励对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空气的节能减排,从而为更加环保和清新的室外空气环境做出贡献。

最后,绿色系统贯通率以立面设计开窗、太阳能节能系统、建筑物内外热源贯通系统、综合照明系统、建筑物内外通风系统、建筑物内外环境管理系统等建筑的技术设施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性来确定,也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一部分,以期促进每个建筑物的绿色系统运作效果。

综上,福建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包括节能率、污染减排率和绿色系统贯通率三个维度,以促进我们对绿色建筑的理解,逐步实现建筑的绿色低碳减排。

为了福建省建设美丽清新的生态环境,每个人应当尽自己所能加以���援。

《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DBJ/T13—197—2014解读

《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DBJ/T13—197—2014解读
6 8
福建建设科技 2 0 1 5 . N o . 6
■节能 与 绿色 建筑
《 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D B J / T 1 3 — 1 9 7 — 2 0 1 4 解读
张 志 昆( 福建 省建 筑科 学研 究 院
[ 摘
福 建省 绿色 建筑 技术 重 点实验 室
福 建福 州
3 5 0 0 2 5 )
Ab s t r a c t :C o mp i l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p i f ma  ̄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c o n t e n t a n d k e y p o i n t s o f t h e s t a n d a r d a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i n t h 所 产 生 的 资源 消耗 在 社 会 总 消 耗 中 占 有 较 大 比重 。我 国 资 源 短 缺 、 环 境 污 染 和 破 坏 较 为 严 重 的 基 本 国情 , 使 得全面发展绿色建筑 , 成 为我国走 可持续 发展道路 的必 然 选 择 。另 ~ 方 面 , 随 着 我 国工 业 化 和 城 镇 化 快 速 推 进 , 新建建筑 多 , 推广绿色建筑面 临难得 的历史机遇 。近年来 , 福 建省绿色建筑快速 发展 , 绿色建 筑推广取 得一 定成效 。但 调
( 4 ) 与绿 色建筑相关标准 和文件进行 衔接 对标 。由省建 设厅先后 两次组织 编制 中 的我省绿 色建 筑《 设计 规 范》 、 《 评 价标准》 、 《 示 范文本》 和《 图审要 点》 进行 专项论 证 和衔 接对 标, 协调各标准或文本 的技 术尺度和编写要求 。
2 编 制 内容 要 点 2 . 1 总 体 原 则 本规 范作 为一本具体指 导绿 色建筑设 计 的推荐性 标 准 , 必然要求从 现行设 计分工 和 习惯 出发 , 并 与现行 的绿色 建筑 相关标 准进行 良好 衔接 。为此 , 本标 准在 编制初设 定 的原则 如下 :

福建省住建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

福建省住建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

第46卷第22期2019年11月施工技术Construction Technology 建筑技术开发Bui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部分的仪表、指示灯的功能正常,检查各部分组件均能正常 运转后,才能开始吊装作业。

2.2起重机吊装作业的实施方法及注意事项 2.2.1吊装前汽车式起重机准备事项汽车式起重机吊装作业前,必须全部伸出支腿,只有当所 有支腿都在平坦坚固的地面上全部支好后才能进行起重作业。

若地面不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应预先进行充分的整地工作, 确认其安全合格后方可操作。

如遇特殊(松软或倾斜)地面, 支脚盘下一定要使用与地面相适应的垫木或厚30m m 钢板垫 平,并确保坚固,在起重作业过程中不得下陷。

使用垫板时, 垫板必须是具有能充分承受支腿压力的坚实结构。

若在支腿盘 下垫设钢板时,应使用变形量小的厚钢板。

支腿调平时,要 使所有轮胎离开地面,以避免在起重作业中支撑不稳导致轮胎损坏。

必须确认每个支脚盘都与地面有效接触,并确保在 起重作业过程中没有塌陷的危险。

即使己经过夯实处理,也 应避免在地坑边缘架设支腿。

工作幅度内不得有障碍物。

2.2.2汽车式起重机吊装作业的注意事项试吊是在吊装操作前必须进行的环节,试吊静载重的重 量要求是以标定重量的1.25倍为标准的,以0.1〜0.3m 为吊起 重物的高度标准,以lOmin 为停留时间标准,依次检查各个 主要部件的功能,包括起重机吊臂、钢丝绳、千斤绳、卷扬 机刹车装置等。

动载重试吊的重量要求是以标定重的1.1倍为 标准的,做扒杆转动等动作,须等起吊至合适高度后才能进 行,同时查看起重机各部位的工作状态是否良好。

吊装过程中, 必须统一指挥信号,参与起吊过程的操作人员之间密切配合, 执行标准的指挥信号,当操作人员之间信号传递不清楚或存 在疑问时,应及时停止作业,沟通后才可继续作业。

2.3汽车式起重机吊装作业的流程(1) 变幅操作。

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基本级

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基本级

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基本级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是为了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而制定的一项指导性文件。

该标准旨在建立起一套可操作性强、易于实施的指导原则,以确保建筑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环境友好性和资源节约性,并为建筑和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相关建议。

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分为基本级和高级两个层次,本文将主要介绍基本级标准的内容。

首先,在建筑设计和选材方面,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要求应尽量选用本地产的可循环利用材料,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同时,建筑设计也应采用合理的布局和建筑形态,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

其次,在建筑能源方面,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要求建筑应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结合当地气候条件采取合适的建筑隔热和通风设计,以减少对空调和供暖系统的能源消耗。

同时,建筑应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煤炭、石油等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

另外,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要求建筑应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下水和自然水源的使用。

建筑应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灌溉和冲洗等非饮用水用途,以及净化与回收废水,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最后,在室内环境方面,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要求建筑应采用环保材料和装饰品,减少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建筑应充分考虑光照、通风和空气流通等因素,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此外,建筑还应设置废弃物分类和处理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的来说,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基本级主要涵盖了建筑设计、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和室内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该标准的实施将推动福建省建筑行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作出积极贡献。

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对建筑有效利用自然能源、提高耐久性及耐用性、提升居住环境安全性及规范管理水平的要求提出了详细的设计要求,以实现建筑绿色建设。

一、规划与设计1.建筑设计阻尼热桥绿色建筑的设计应包含阻尼热桥的设计,即研究建筑形状、导体结构、湿度、热源等各方面对热桥的影响,以减少温度损失。

2.结构设计建筑结构应按节能设计原则,力求设计尽可能轻量、简单、灵活,减少料量和尺度,尽可能利用多层、多管或多孔板结构增强节能性能,并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加以运用。

3.集热利用设计利用自然能源热力,有效改善建筑用能结构。

建筑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的热潮湿度状态、太阳能热获取效果、热源空间数量、发电本体空调系统结构及剧院大厅首排环路热源采暖结构等,并研究结构优化、调度控制及介质对行程的影响,以最大化利用太阳能热获取效果。

二、建筑节能设计1.内部功率最小化原卫生空调系统可改造内部空调效率,包括利用新型驱动装置、冷却塔空气净化及分布装置提高空调系统效率,采取低场强电磁阀、变频调速系统及节能调节器控制制冷压力等技术措施,来减少内部功率损失,从而提高内部空调效率。

2.外部空调设计外部空调设计则需遵循一些原则,包括尽可能采用多层复合设施,有效减少暴露在日光下的部分;采用适当尺寸、正确结构的屋顶结构;采用节高结构及现代节能配置,减少外部空调功率损失;采用大量的节光技术,减少太阳能及热蒸汽的影响;设计能阻封内外热交换的拱门、窗户等;选择符合绿色建筑供水标准的水管机械;及利用太阳能制冷等等。

三、采买及安装及运行1.采购安装及服务绿色建筑采购安装及服务要求高于一般建筑,采用环保、防火、保温的无卤素材料;为了降低电气设备的损耗,在安装电气设备时,要严格使用节能、环保的电气设备;以及配备电能计量、分析及配备建筑管理系统等,以提高绿色建筑的安全及效率。

2.节能运行绿色建筑实施节能运行和长期维护,首先应把节能与安全运行挂钩,增强节能意识,正确处理节能与安全运行的关系;其次根据绿色建筑的节能要求定期检查内部空调及电路设备,定期检测机房的空调压力及电能利用率;故障时及时更换备件及零部件,以及提高空调及电路检修等等,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建筑用能系统消耗,以达到节能的要求。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闽建办科函〔2019〕31号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闽建办科函〔2019〕31号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正文:----------------------------------------------------------------------------------------------------------------------------------------------------关于进一步做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闽建办科函〔2019〕31号各设区市建设局、平潭综合实验区交建局: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城市工作会议、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等工作要求,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发展目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力争2019年底全省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超过60%,2020年底比例达到65%。

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严格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实施高于国家标准的地方节能标准。

大力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019-2020年全省每年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00万m2以上,每年完成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0万m2以上。

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2019-2020年全省每年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50万m2以上。

提升新建建筑绿色建材应用比例,2019年应用比例达到30%以上,2020年达到40%以上。

二、重点工作(一)推进绿色建筑提质增效1.加大绿色建筑标准执行力度。

认真贯彻《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各设区市应对绿色建筑发展较慢的县(区)进行专项督促指导。

新建民用建筑应严格执行《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且施工图审查合格的工程项目应按照《福建省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标准》(DBJ13-298)进行绿色建筑分部工程验收。

2019年8月1日之后新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项目需申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应执行新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简称“新国标”)。

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宁德

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宁德

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宁德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是指在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根据环保和节能的原则,提出了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旨在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建筑质量和舒适度。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该地区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关于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详细介绍:1. 节能标准: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要求建筑物应采用节能材料,充分考虑太阳能利用、隔热、采光等因素,合理设计建筑形状和朝向,减少能源的消耗。

同时,在建筑物的供暖、通风、空调等系统中,要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并按照节能设计标准进行选择和布置。

2. 环保标准: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要求建筑物应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建筑材料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要求,不使用有害物质,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同时,建筑物要设置合适的污水处理系统,减少水的浪费和水污染。

3. 生态标准: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要求建筑物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尽量避免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建筑物要保留和保护自然景观,增加绿色植被的覆盖面积,提高空气质量。

同时,建筑物要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4. 健康标准: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要求建筑物要保证居民的健康和舒适度。

建筑物要考虑室内空气质量,采用合适的通风系统和空气净化设备,减少有害物质的室内积聚。

同时,建筑物要合理布置采光设备,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线,减少对人眼的伤害。

总结起来,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要求建筑物在节能、环保、生态和健康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

通过遵守这些标准,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节约能源资源,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程度。

福建省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于印发《福建省建筑节能“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关于印发《福建省建筑节能“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 福州市 )农村示 范县 、 个( 武平县 、 永安市 和华安 县) 。示 范
体 制建设 日臻完善 。成立 了福 建省 建设领 域资 源节约
领导 小组 和办公室 , 筹部署 和协调 建筑节 能工作 , 成 了由 统 形
区域覆盖 了全省九个设 区市 , 内容包括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
建筑节能 与科 技处牵头 , 相关 职能部 门共 同推进 的建筑节能 各 管理体 系 。建 立了专项检查制度 , 每年检查各地建筑节能工作 完成情况 和工程实体执行 强制性 标准情 况 , 通过检 查 , 各地建 筑节能水平逐 年提 高 , 规划 、 设计 、 图审 、 工 、 理 、 施 监 竣工 验收 备案等依法监 管制 度基本建立 , 新建 建筑设计和竣工验收 阶段 节能标准执行 率达 。建 立 了福建 省 政府办 公建 筑 和大

标准体 系基本 建立 。编制 发布 了建 筑节 能 、 再生 能 可
( ) 一 主要 成 效
源、 绿色建筑和节能新技术 、 新产 品推 广应 用等地方 标准 、 图集 和工法共 部, 出台居住建 筑节能设 计使用 手册 、 中小学 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十一五” 间, 期 在省委 、 省政 府 的正 确领 导和住 房城 乡建

学楼建筑节能设计指导 意见 和建筑节 能设计说 明、 施工专项方
案和监理细则示范文本 等配套技术 资料 , 为我省建筑节能工作
提供标准保障 。
4 示范工程取得突破 。建立 了国家和省 各类建筑 节能 示 、 范项 目 7 项 , 2 其中部级 1 , 8项 国家 可再生能 源示范城 市 1个
2 1. o I 0 i N .
1认真落实建筑节能政 策法规 , 、 制定 配套政策 , 成立 建筑

福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

福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
5.建设科研上新台阶。完成省科技重大专项《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验收,序时推进《建设行业信息一体化软件核心技术应用》。省建科院首次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低能耗及热环境改善技术研究与示范》和“863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建材型光伏构件制造与测试关键技术及装备》。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总部大厦等30个项目列入住建部科技项目计划,《建设工程废弃土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等523个项目列入省建设科技计划项目。《城市污泥深度脱水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等24个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在我省示范工程中得到试行推广,加速了科研成果产业化发展。发布福建省绿色建筑适宜技术和产品推广目录,推广墙体、门窗、屋面、空调、建筑电气、新型节水和排水、建筑绿化与透水铺装、建筑节材、可再生能源利用、计算机模拟优化设计等十大类节能技术;开展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备案工作,加气混凝土砌块等401项节能材料得到规模化应用。
一、发展现状………………………………………………………5
(一)主要成效……………………………………………………5
(二)主要存在问题………………………………………………8
(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9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9
(一)指导思想……………………………………………………9
(五)推进BIM技术应用,带动建筑业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15
四、保障措施………………………………………………………16
(一)强化组织领导………………………………………………16
(二)强化法制建设………………………………………………16
(三)强化监督检查………………………………………………17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海峡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博览会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07]63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海峡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博览会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07]63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海峡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博览会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海峡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博览会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07]63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单位:省建设厅拟定的《海峡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博览会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

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七年四月十七日海峡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博览会实施方案(福建省建设厅2007年3月)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展示国内外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产业成果,建立技术成果和技术需求沟通交流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带动福建省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建筑节能意识,以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领建设事业,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建设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决定共同举办“海峡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作为第五届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的专题馆。

一、博览会时间、地点时间:2007年6月18日~20日地点:福州金山展览城二、博览会展示内容博览会展示以实物与展板形式为主,辅以光盘、声像。

博览会突出体现南方和亚热带地方特色(包括台湾、东南亚),突出科技成果转化与项目对接,突出建筑节能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的集成,突出新型墙体材料、绿色建材和节能、节水、节电、节材、环保,突出自主创新、拥有自主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设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成就展、优秀新技术与新产品等进行展示。

具体包括:(一)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成就展:绿色建筑、节能建筑、智能建筑总体设计方案、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实例、规划设计与施工技术、科研成果等;(二)国内外有关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建筑智能化新技术和新产品等;(三)绿色建筑、建筑节能与建筑智能化技术集成示范模型屋;(四)台港澳东南亚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展区。

厦门绿色建筑实施方案

厦门绿色建筑实施方案

厦门绿色建筑实施方案厦门作为中国的一线城市,一直以来都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模式,以其环保、节能、资源利用率高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此背景下,厦门市制定了绿色建筑实施方案,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在绿色建筑实施方案中,厦门市提出了建筑节能的具体措施。

其中包括鼓励使用节能型建筑材料和设备,严格控制建筑的热工性能和能耗标准。

此外,厦门市还强调建筑整体能源管理,通过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对城市建筑能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在绿色建筑实施方案中,厦门市注重推动建筑材料的环保利用。

该方案规定,建筑材料必须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且具备可再生、可回收的特点。

在建设过程中,鼓励使用环保型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此外,厦门市还鼓励建筑材料的再利用,通过回收和重新加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再次,在绿色建筑实施方案中,厦门市提出了建筑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该方案规定,建筑要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此外,方案还鼓励建筑利用雨水进行灌溉和冲洗等,减少对自来水的使用。

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在绿色建筑实施方案中,厦门市强调建筑的生态保护。

该方案规定,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合理布局建筑位置和绿化空间,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同时,方案还鼓励建筑利用屋顶和立面进行绿化,增加绿色空间的面积,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厦门绿色建筑实施方案通过建筑节能、材料环保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等措施,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可以促进城市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厦门市希望通过这一方案的实施,成为一个具有示范作用的绿色建筑城市。

“福建省绿色与低能耗建筑综合示范楼”绿色建筑实践

“福建省绿色与低能耗建筑综合示范楼”绿色建筑实践

“福建省绿色与低能耗建筑综合示范楼”绿色建筑实践赵士怀;胡达明【摘要】“福建省绿色与低能耗建筑综合示范楼”2012年获得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在分析福建省地域基本条件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建筑规划设计、建筑节能设计、暖通空调设计、可再生能源利用、雨水利用、建筑智能化设计,把适宜的绿色建筑技术措施应用于该项目,为福建省及南方地区绿色建筑的实践提供参考。

%The Green and low energy consumption comprehensive demonstration building in Fujian won the three-star green building design logo in 2012.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ackground of Fujian province, the suitable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ies were applied to the building by means of architectural,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HVAC,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rainwater, intelligent building designs. The building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es of green building in Fujian and South China.【期刊名称】《南方建筑》【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5页(P38-42)【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节能;低能耗;示范楼【作者】赵士怀;胡达明【作者单位】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福州,350025;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福州,3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01.5绿色建筑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准则。

泉州绿色建筑方案

泉州绿色建筑方案

泉州绿色建筑方案泉州市作为福建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注重绿色建筑的发展和推广。

绿色建筑是指以节能、环保为核心理念,通过优化建筑结构、选用环保材料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泉州市的绿色建筑方案,并分析其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泉州市的绿色建筑方案中,节能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泉州市多采用节能建筑材料,如节能玻璃、保温砖等,以减少建筑对外界环境的能量需求。

此外,构建合理的建筑外观和结构,有效利用自然光线和通风,降低照明和空调的能量消耗。

通过这些措施,泉州市的绿色建筑能够大幅度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建筑运营成本,同时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其次,在环保方面,泉州市的绿色建筑方案也做了大量工作。

泉州市鼓励使用环保材料,如水性涂料、大板材、无甲醛管材等,以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释放,保障居民的健康。

同时,泉州市也注重建筑垃圾的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以上措施,泉州市的绿色建筑不仅为居民创造了舒适的居住环境,还减轻了对自然资源的压力,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然而,泉州市的绿色建筑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绿色建筑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技术和经验相对不足,施工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其次,传统观念和利益驱动仍然影响了绿色建筑的推广。

许多开发商仍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目标,忽视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此外,政府在绿色建筑政策的执行和监督方面也需要加强,以确保各项政策能够真正落地生根。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升泉州市绿色建筑方案的实施效果。

首先,加强绿色建筑相关技术和人才培养,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以应对施工中的挑战。

其次,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开发商的监管,鼓励和强制推行绿色建筑政策。

最后,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和意识,培养环保习惯和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泉州市的绿色建筑方案在节能、环保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十三五”专项规划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6年5月目录前言 (4)一、发展现状 (5)(一)主要成效 (5)(二)主要存在问题 (8)(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9)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9)(一)指导思想 (9)(二)发展目标 (10)三、重点任务 (11)(一)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工程 (11)(二)加快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 (12)(三)加快技术创新,完善标准体系 (14)(四)推广绿色建材,培育节能产业 (14)(五)推进BIM技术应用,带动建筑业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15)四、保障措施 (16)(一)强化组织领导 (16)(二)强化法制建设 (16)(三)强化监督检查 (17)(四)强化宣传培训 (17)前言“十三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节约建筑能耗和发展绿色建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我省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途径。

为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十三五”期间,我省将以生态文明理念为主题,持续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以及福建省“十三五”生态省建设专项规划、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精神,编制本专项规划。

本规划是“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福建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现状(一)主要成效“十二五”期间,我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成效显著,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超额完成。

1.建筑节能取得新成效。

“十二五”期间全省新增节能建筑面积3.7亿m2,节约标准煤493万吨,超额完成“十二五”400万吨规划目标。

节能监管制度日益完善,每年开展专项检查,依法依标开展监管,建设、规划、设计、图审、施工、监理等各方主体自觉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已成为常态,全省新建建筑设计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达100%。

提升新建建筑节能指标,2014年底修订发布了《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福州市市辖区和厦门市居住建筑2015年起率先执行节能60%设计标准。

泉州中节能美景家园1#楼通过国际合作,开展夏热冬暖气候区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示范。

2.绿色建筑实现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省新增绿色建筑建筑面积约3260万m2,达到预期目标的三倍;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共107个。

2013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福建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要求2014年起全省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建筑面积2万m2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10万m2以上的住宅小区以及福州、厦门、泉州等市财政性投资的保障性住房等四类项目按绿色建筑标准规划建设。

开展绿色建筑百项重点工程示范,围绕绿色住宅小区、绿色保障性住房、绿色大型公共建筑、绿色生态城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路灯节能改造、村镇太阳能应用和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八个方面开展示范, 累计示范面积1950万m2,完成投资460亿元。

建成福建省绿色与低能耗建筑综合示范楼等一批高水平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完善绿色建筑激励政策,厦门、莆田、龙岩等地在财政支持、金融服务、容积率奖励等方面对绿色建筑项目赋予优惠政策。

出台加强绿色建筑管理系列文件,发布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评价等技术标准,建立绿色建筑规划审查、设计专篇、施工图审查等三项基本制度。

3.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成效明显。

发布福建省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等应用技术规程,大力推广应用地表水地源热泵技术。

建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财政部、住建部示范市县9个,获得中央补助资金2.15亿元,其中福州、武平、连城、华安、永安、将乐于2015年通过示范验收。

建成福州东部新城办公楼、贵安新天地等一批成规模、有影响的地源热泵示范项目。

完成省建科院闽候铁岭办公楼等太阳能光伏建筑应用示范工程9 个,装机容量9MWp,获得中央补助资金3434万元。

累计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3016万m2,其中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690万m2、地源热泵建筑应用303万m2,超额完成十二五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面积3000万m2的目标。

4.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取得突破。

编制发布福建省居住建筑、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等技术标准。

2012年启动三明、南平、宁德三个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工作,累计完成建筑面积26.52万m2。

厦门市、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列入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示范建设,建成厦门市建筑节能监测数据中心和6所高校的监测平台,累计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910万元,地方及学校配套资金1291万元,完成388栋建筑的能耗在线监测。

2015年底启动福州、厦门和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国家财政部、住建部节能改造示范,获公共建筑改造中央资金补助共2.18亿元,任务面积577万m2。

5.建设科研上新台阶。

完成省科技重大专项《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验收,序时推进《建设行业信息一体化软件核心技术应用》。

省建科院首次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低能耗及热环境改善技术研究与示范》和“863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建材型光伏构件制造与测试关键技术及装备》。

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总部大厦等30个项目列入住建部科技项目计划,《建设工程废弃土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等523个项目列入省建设科技计划项目。

《城市污泥深度脱水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等24个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在我省示范工程中得到试行推广,加速了科研成果产业化发展。

发布福建省绿色建筑适宜技术和产品推广目录,推广墙体、门窗、屋面、空调、建筑电气、新型节水和排水、建筑绿化与透水铺装、建筑节材、可再生能源利用、计算机模拟优化设计等十大类节能技术;开展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备案工作,加气混凝土砌块等401项节能材料得到规模化应用。

6.宣传培训得到加强。

举办2011年全国绿色建筑工作交流会、第四届热带及亚热带绿色建筑联盟大会,连续举办四届海峡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博览会,发布建设科技成果推广项目536项。

开展同英国、德国、荷兰、新加坡、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学术交流活动,推进国际合作。

召开全省绿色公共建筑现场观摩会、建筑信息模型研讨会,在福建日报刊登绿色建筑专版,加大绿色建筑宣传力度。

不定期举办了多场专题培训,累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达2万多人。

(二)主要存在问题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建筑能效提升、绿色建筑发展任务艰巨,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除福州、厦门外,其余地市绿色建筑在人才、技术、政策扶持、工程示范、产业培育方面比较薄弱。

二是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进展较慢,省、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尚未建立,大部分地市未启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市场氛围还未形成。

三是绿色建筑发展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政府监管体系尚不健全,建设工程各方主体执行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标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是我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产业规模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我省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空间依然很大,相关政策和标准的贯彻实施为我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将对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相关产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大力发展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不仅能够推进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还对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作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我省将重点推动能源资源节约、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工作。

“十二五”期间,我省年均民用建筑面积约1.1亿m2,绿色建筑占比仍然偏低,同时法律法规不健全、产业规模小、社会认知度不高等因素制约了绿色建筑发展,我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面临重大挑战。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目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十三五”期间,我省的城镇建设将以生态文明理念为主题,对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和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设计阶段提升建筑节能标准和运营阶段降低建筑能耗并重,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二)发展目标“十三五”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总目标:到2020年,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100%,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5亿m2,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500万m2,节约标准煤8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976万吨。

具体目标:1.提升建筑能效水平。

新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全面执行新颁布的建筑节能强制标准;贯彻落实省政府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七条措施;总结“十二五”示范经验,加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

2.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全面实施绿色建筑设计规范和评价标准,实现低星普及化、高星示范化。

到2020年,全省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增绿色建筑1.5亿m2。

3.培育绿色节能产业。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进厦门创建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推动福州、泉州成为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

推广建筑节能产品和绿色建材,促进节能门窗、节能墙体材料、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器、LED照明等绿色产业发展。

4.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

到2020年,基本形成满足BIM技术应用的配套政策、标准和市场环境,主要设计、施工、咨询服务和物业管理等单位具备BIM技术应用能力。

三、重点任务(一)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工程1.研究建筑能效提升路线。

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结构及用能特征的差异性,按新建公共建筑、新建居住建筑、既有公共建筑、既有居住建筑划分,建立能效提升指标体系。

研究制定与我省气候区域相适应的、涵盖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中长期建筑能效提升路线图,逐步提高能效标准。

2. 新建建筑实施更高水平的节能标准。

近年,国家和省新颁布了更高节能水平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59-2015和《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13-62-2014。

各地应加大实施力度,提升建筑节能水平,进一步完善新建建筑在规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管机制。

推广被动技术为主、主动技术为辅的节能模式,建成一批适宜在福建地区广泛应用、具有示范效应的被动式低能耗建筑。

3.稳步推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贯彻实施省政府《关于推进公共建筑和城市公共照明节能改造七条措施》,优选节能服务公司,规范节能改造合同,提升节能服务质量,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大财政金融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