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简述

合集下载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农产品是指农业生产的各种植物和动物所产出的各种产品,包括果蔬、粮食、油料、畜禽及其副产品等。

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知识。

一、质量标准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主要由国家制定。

国家建立了一系列的标准体系,包括质量标准、卫生标准、安全标准、检验和监测标准等。

这些标准主要是为了规范农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行为,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性。

1.1 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是指对农产品品质的描述和规定,包括各种指标如色、香、味、形和营养成分等。

质量标准主要用于对农产品的甄别、分类和评价,以便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1.2 卫生标准卫生标准是衡量农产品卫生质量的标准,主要规定了农产品中可以容许的最大限度的有害物质含量,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

卫生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3 安全标准安全标准是指对农产品污染物质含量的规定。

主要针对化肥、农药、地下水等因素对农产品的影响进行了规范。

1.4 检验和监测标准检验和监测标准是指对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的检查和监测标准。

生产过程中的过程控制,保障产品生产的真实和规范,防止不法商人往食品添加有害物质,变相破坏其质量售价。

而检验标准的测试和监测工作是为了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质量安全隐患由于农业生产中环境、经济、社会、科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产品质量存在一些潜在的隐患。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 生长环境和生产过程生长环境和生产过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环境的恶劣条件和生产过程的不规范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例如,使用不合格的农资、使用地下水或水质污染,都会导致农产品中残留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2 运输和储存运输和储存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

如果运输过程中不注意卫生和保鲜,或储存方式不当,会导致腐烂、霉变、变质等问题,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一、无公害农产品1、无公害农产品概念是指使用安全的投入品,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并使用特有标志的安全农产品。

2、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及含义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图案主要由麦穗、对勾和无公害农产品字样组成,麦穗代表农产品,对勾表示合格,金色寓意成熟和丰收,绿色象征环保和安全。

3、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机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管理机关为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是农业部直属正局级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全国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

4、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运作模式和市场定位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第12号令),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分为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产地认定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产品认证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实施,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的产品方可申请产品认证。

无公害农产品定位是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

5、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性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政府行为,认证不收费。

6、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1)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包括产地环境监测),并颁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2)无公害农产品省级工作机构接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书》及附报材料后,审查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核实材料内容是否真实、准确,生产过程是否有禁用农业投入品使用和投入品使用不规范的行为。

(3)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进行抽样、检测。

(4)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所属专业认证分中心对省级工作机构提交的初审情况和相关申请资料进行复查,对生产过程控制措施的可行性、生产记录档案和产品《检验报告》的符合性进行审查。

(5)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根据专业认证分中心审查情况再次进行形式审查,符合要求的组织召开“认证评审专家会”进行最终评审。

(6)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无公害农产品证书、核发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并报农业部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公告。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中,不受污染和损害,并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

以下是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知识。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法律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是指对农产品质量的规定和要求。

我国农业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包括质量控制标准、规范标准、安全标准等。

此外,还有一些针对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例如《食品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

二、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包括种子选育、地块选择、施肥、农药使用、灌溉、收获和存储等。

在这些环节中,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此外,也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遵循正确的施肥和农药使用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方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物理检测、化学检测和微生物检测等。

物理检测主要是对农产品的外观、大小、形状等进行检测;化学检测主要是对农产品中的营养成分和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微生物检测主要是对农产品中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进行检测。

通过这些检测方法,可以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和监测。

四、通常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常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农药残留、养殖添加剂残留、重金属超标、微生物污染等。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

因此,要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必须加强农药、养殖添加剂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使用和监管,严禁超标使用,并定期进行质量安全检测。

五、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为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力度。

其次,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水平。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范文(三篇)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范文(三篇)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范文导言:农产品是指农业生产者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而生产的商品,包括谷物、蔬菜、水果、畜禽及其副产品等。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因此,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定义、特点、重要性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提高读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定义和特点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在种植、养殖、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中,不受有害因素污染、不含有害物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对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不构成威胁的特征。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特点如下:1. 食品安全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核心,食品中存在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就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

2.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综合性问题,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种植、养殖、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和销售等环节。

只有各个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才能够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全球性问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农产品的流通和交易已经超越了国界的限制。

因此,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国际合作和措施。

4.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长期性问题,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涉及到自然环境、生产技术、市场监管等多种因素,因此,需要长期的持续努力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农产品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活,食品安全是人民生命安全的基础,只有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才能得到保障。

2. 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农产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对于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市场供应和稳定物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农业才能够持续发展。

3. 提升国家形象和竞争力。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国家形象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一个国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将会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赞誉,提升国家形象和竞争力。

农产品质量安全小知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小知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小知识(农药残留篇)1、什么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的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

即要保证老百姓吃得饱,还要保证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对哪几种农产品禁止销售?(1)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或者其它化学物质的;(2)农药、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超过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制性标准的;(3)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制性标准的;(4)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超过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制性标准的;(5)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和添加剂等材料不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环保、卫生方面的规定的;(6)其它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制性标准的。

3、造成蔬菜中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主要是农药施用不当造成的:(1)施用蔬菜上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如甲胺磷、呋喃丹等;(2)施用农药后未按规定的安全间隔期采收,往往提前采收;(3)不按规定浓度施用,随意加大用量、增加施用次数。

4、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1)急性中毒会导致神经麻痹乃至死亡;(2)慢性中毒会影响神经系统,破坏肝脏功能,造成遗传毒性,影响生殖系统,产生畸形怪胎,导致癌症等。

5、如何选购水果蔬菜以降低农药残留毒害?(1)尽量选购时令盛产的水果蔬菜。

(2)在自然灾害或节庆日前后,应避免抢购水果蔬菜,以防止农民为抢收水果蔬菜,加重农药喷洒剂量。

(3)外表不平或多细毛的水果蔬菜较易沾染农药,因此食用前,一定要去皮,否则,请务必清洗干净再食用。

(4)可选购含农药概率较少的水果蔬菜,如具有特殊气味的洋葱、大蒜等;需去皮才可食用的马铃薯、甘薯、冬瓜、萝卜,或有套袋的水果蔬菜。

6、买回的蔬菜该如何处理,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残留农药的摄入?(1)清水浸泡洗涤法:主要用于叶类蔬菜,一般先用清水冲洗掉表面污物,剔除可见有污渍的部分,然后用清水盖过水果蔬菜部分5厘米左右,流动水浸泡应不少于30分钟。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内容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内容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内容1. 农产品的重要性说到农产品,咱们的生活离不开它们,真是“民以食为天”嘛!从早上的豆浆油条,到中午的米饭菜,甚至晚上那一碗暖心的汤,这些可都是农产品的功劳。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咱们吃的这些食物,背后可有一大堆的故事和学问呢?尤其是现在,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我们可不想一边吃着美味的水果,一边担心它们是不是“药水泡”出来的吧?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么才能选到安全又放心的农产品。

1.1 选择农产品的小窍门说到选农产品,首先咱们得学会看标签。

现在超市里的产品琳琅满目,各种包装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

你可以看一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可是保证新鲜的关键哦!还有,尽量选择有机认证的产品,虽然价格可能高一些,但这可是在为自己的健康“买单”呢!再说了,咱们也要多关注一下产地,通常本地的产品会新鲜许多,咱们不妨多支持一下周围的农民朋友。

1.2 了解农药残留说到农药,那可是个敏感的话题。

很多人总是担心,吃了带农药的菜会不会对身体不好?其实,适量的农药使用是必要的,但要注意农药残留问题。

你可以多选择一些应季的蔬菜水果,这样相对来说农药残留会少一些。

还有啊,回家后一定要认真洗菜,最好用清水浸泡一下,再用流动水冲洗,这样能减少不少残留。

2. 如何辨别优质农产品这年头,挑农产品可不光靠运气,咱得学会一些“火眼金睛”的本事!首先,颜色要鲜艳,闻起来有香味。

如果你看到一堆蔬菜,颜色发暗、软塌塌的,那可就得小心了,别买回来给自己添堵。

还有,水果的表皮也很重要,光滑、没有斑点的水果一般都比较新鲜,虽然外表好看的水果不一定好吃,但咱们也不能太过“以貌取人”哦。

2.1 尝尝口味其实,选农产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尝一口!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味道一定是鲜美的,吃下去会让你感到满满的幸福感。

反之,如果味道平平,那就要留个心眼了。

记住,健康的味道才是最靠谱的标志。

2.2 了解市场动态最后,咱还得多了解一下农产品的市场动态,比如季节性、价格波动等等。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范本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范本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范本一、导言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和销售等环节中,没有超出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不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或微生物,并且可以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和期望。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合格将导致人们的健康问题和社会经济损失。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一)农药残留:农药的滥用和错误使用可能导致农产品中残留农药的问题。

预防措施包括正确使用农药、合理使用施药剂量、使用符合标准的农药以及遵循施药间隔期等。

(二)兽药残留:畜牧业中使用的兽药可能残留在畜禽产品中。

预防措施包括规范使用兽药、合理使用兽药剂量、严格控制兽药使用周期、兽药登记和监管等。

(三)化肥残留:化肥残留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严格控制化肥的使用量、正确施肥、合理选用肥料种类和适时施肥是预防化肥残留的有效措施。

(四)重金属污染:农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预防措施包括选择健康的土壤和水源、合理使用肥料和农药、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等。

(五)微生物污染:农产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生产卫生管理、提高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条件、遵循食品安全标准等。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包括监管机构、法律法规、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技术和检验检测机构等。

(一)监管机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是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组织机构。

它应具备专业性、权威性和公正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全面监管和管理。

(二)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规定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依据。

法律法规的制定应当科学合理,包括农药兽药使用、化肥使用、农产品质量标准等。

(三)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是衡量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规范和参照。

质量标准的制定应紧密关联国家标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性。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模版(三篇)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模版(三篇)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模版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全过程中,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和卫生安全要求,不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特征。

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全面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介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内容,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定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等。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定义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全过程中,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和卫生安全要求,不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特征。

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农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两个方面。

质量是指农产品的天然性、营养成分、口感等方面的特征,卫生安全是指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污染等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的问题。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人体健康:农产品直接或间接供给人类食用,而不安全的农产品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例如,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农药残留、微生物污染等都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发食品中毒等严重后果。

2. 维护社会稳定: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和保障可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的产生。

3.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能否长期、稳定发展。

只有合格的农产品才能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保障措施,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4. 促进农产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产品出口的基础。

国际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具备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才能获得国外市场的认可,提高出口竞争力。

三、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需要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完善监管制度和法规。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什么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等各个环节中不受任何污染和损害,并且不含任何对人体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确保农产品安全、卫生、营养、安全和健康。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农产品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与安全。

而且农产品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消费品。

当农产品质量不达标时,不但会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对生产经营者和社会造成损害。

所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国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包括六项内容,分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要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程•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在国际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主要是指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如HACCP、ISO22000等标准。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是指对各个环节的农产品质量进行监控、管理,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主要由农业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等进行。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为了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生产过程控制:在生产环节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规范而导致农产品质量问题。

•检测监控措施:对于加工后的农产品,需要进行质量检测,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追溯体系建设:针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存储等环节的情况,建立追溯体系,便于在发生问题时追踪问题源头。

•安全认证体系建设:对于符合安全认证标准的农产品,可进行认证,并在市场销售时进行标示,以提升消费者的信心。

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措施当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需要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以避免问题扩大化。

主要措施包括以下方面:•信息发布:及时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情绪。

•全面调查:对于问题农产品涉及的环节进行全面调查,确定问题源头和规模。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范本(二篇)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范本(二篇)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范本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不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或其它污染物质,同时保持其适用性和营养价值,从而确保人们食用的农产品符合安全健康的要求。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1.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概念和构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组织、控制和监督措施,保证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质量安全的管理体系。

它包括质量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环境安全管理、生产过程管理等几个方面。

质量管理主要是指通过标准化的生产技术、加工工艺和管理措施,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食品安全管理则是针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食品安全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

环境安全管理主要是指生产过程中对土壤、水源、空气等环境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生产过程管理则是指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全面管理和监督。

2.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原则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管理:从生产环节到销售环节,全程监控和管理。

(2)预防为主: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潜在的风险。

(3)追溯管理: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溯源体系,确保问题产品可以追溯到源头。

(4)公开透明:及时向公众公布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增加消费者的知情权。

(5)科学管理:依靠科学技术手段,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重点问题1. 农产品生产环节中的质量安全控制农产品生产环节中的质量安全控制非常重要,主要包括土壤质量、种子质量、水质安全、施肥和农药使用的规范等几个方面。

土壤质量是农产品生长的基础,应保持土壤的肥力和适宜的酸碱度。

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种子应通过严格的检验和认证。

水质安全是指灌溉和农产品生长用水的质量,应保证水源的清洁和无污染。

施肥和农药使用应遵循科学规范,控制使用量和时间,有效防止残留物的超标。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在生产、贮存、运输、加工等过程中,不受有害物质、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危害,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性质和特点。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任务,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和经济发展。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危害因素1.农药残留在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中,农药的使用已成为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但是,农药残留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合理的农药使用会造成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物的大量积累,危害人体健康。

2.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g/cm3的金属元素。

重金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人工活动也会导致其超标污染。

土壤和水体受到重金属的污染,再通过植物、动物等生态系统的传递,最终会进入人体内,对人体造成慢性危害。

3.微生物污染农产品运输、贮存、加工等环节中,细菌、病毒、霉菌等微生物可能造成农产品的感染和腐烂。

这些微生物可引起人体消化系统疾病、食物中毒等症状。

4.化学品污染化学品污染指的是除农药和重金属以外的化学物质污染。

包括食品添加剂、化工产品、工业废气等。

这些化学物质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中可能被误用或泄漏,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5.遗传改造遗传改造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改变农作物、家禽家畜等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目前尚无充分的科学证据证明遗传改造对人体健康有危害,但因其创新性和风险性,应引起重视。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加强监管执法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建立检验检测、溯源追踪和处罚机制,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强化对生产、经营者的监管。

3.加强科技支撑加大科技投入,开发新技术,推广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4.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人们的食品卫生意识,教育消费者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02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三篇)

202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三篇)

202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1、农药残留:指有机磷和氨基甲酸类农药被瓜果蔬菜吸收后残留在植物体内。

2、农药残留酶抑制率法又称分光光度法检测原理。

在正常条件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胆碱酯酶正常功能有抑制作用。

其抑制率与农药的浓度呈正相关,通过抑制率可以判断出蔬菜中是否有高剂量农药存在,一般当蔬菜样品提取液对酶的抑制率≧50时,表示蔬菜中有高剂量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存在。

3、无公害蔬菜是指有毒物质(主要指残留农药、重金属、硝酸盐、有害病原微生物)含量控制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允许范围内的蔬菜。

4、无公害蔬菜生产是指蔬菜生产过程中防止或避免有害有毒物质污染的生产。

5、无公害蔬菜“十不准”①不准在蔬菜生产上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淘汰农药。

②不准超剂量使用农药:③不准在空气、水质、土壤严重污染的地区种菜:④不准使用有毒化学物品或非食品清洁剂洗涤蔬菜:⑤不准向蔬菜注水和用不能饮用的水浸泡蔬菜⑥不准销售农药残留量超标的蔬菜⑦不准销售腐败变质的蔬菜⑧不准用污染的器具、包装物和车辆贮存、运输蔬菜⑨不准将蔬菜和其它有毒物品混装、运输⑩不准销售假冒的无公害蔬菜,欺骗消费者。

6、在县内禁止销售和在蔬菜上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甲胺磷、水胺硫磷、1059、苏化203、氟乙酢酰胺、砒霜、401、氯丹、普特丹、毒杀酚,一切汞制剂农药、久效磷、氧化乐果、呋喃丹、二溴氯丙烷、万灵、林丹、杀虫脒、甲基1605、杀螟威、六六六、三氯杀螨醇、磷胺、异丙磷、磷化锌、磷化铝、氰化物、溃疡净、氯化苦、五氯酚、三溴氮丙烷、滴滴涕、西维因、叶蝉散、亚胺硫磷、速灭威、倍硫磷、稻瘟净、福美砷、代森铵、五氯酚钠、比久、抑芽丹、甲拌磷、乙拌磷、乙酰甲胺磷、增效甲胺磷、灭多威、益舒宝以及上述复混配农药,2.4——D类化合物、除草剂等。

7、在蔬菜上鼓励推广使用的农药:杀虫剂是:bt系列、阿维菌素系列(吊丝虫宝、海正灭虫灵、蔬丹、千胜等):除虫菊酯类(速灭丁、赛虫特、功夫、敌杀死等):植物提取类、昆虫激素类(武大绿洲3号、卡死克、抑太保等):少数有机磷农药(乐果、敌百虫、农思本、辛硫磷、乐斯本、农地乐、敌敌畏等),以及其它高效低毒农药(吡虫啉等)。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导言:农产品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尤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饮食安全是他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为了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知识,包括农产品质量标准、农药残留、兽药使用、转基因食品等方面的内容。

一、农产品质量标准农产品质量标准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中国,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要求,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二、农药残留农药是农产品生产中的重要工具之一,但过量或不恰当使用农药会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问题。

农药残留是指农产品收获后在农产品体内残留的农药残留物。

长期以来,农药残留一直是困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个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了对农药残留的监管力度,并推广了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种植方法,以减少农药的使用。

三、兽药使用兽药是农残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养殖业中,为了防止和治疗动物疾病,兽药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不恰当使用兽药会导致兽药残留问题。

兽药残留会进入动物产品中,比如肉类、乳制品等,对食用者的健康构成威胁。

为了控制兽药残留,农民应该合理使用兽药,按照规定的剂量和间隔时间使用,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兽药残留的监管力度,确保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

四、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是指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到农作物中,以增强植物的抗病性、耐旱性等特性的食品。

转基因食品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

一方面,转基因食品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减少农药和农业用水的使用,对于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一些人担心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转基因食品的监管政策,以确保转基因食品的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和消费过程中,不受有害因素侵害,达到食品安全、营养健康、无公害、环保和绿色发展的要求。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维护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以下是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知识: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1. 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农产品是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其质量安全对维护人民健康至关重要。

2. 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提高农产品质量可以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3.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问题1. 农药残留: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但滥用农药或使用过期农药会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2. 兽药残留:畜禽养殖过程中使用的兽药,如激素、抗生素等,如果使用不当或滥用,会导致农产品兽药残留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 重金属污染:农业生产中使用合成肥料和农药,以及环境污染等原因,会导致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特别是污染农田土壤的重金属如镉、铅等。

4. 农产品加工安全:农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如果不符合卫生标准,可能会引发食品中毒等食品安全问题。

5. 有害生物:农产品在储存和流通过程中,容易受到害虫、霉菌、细菌等有害生物的侵害,从而降低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措施1. 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和执行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要求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包括农药残留限量、兽药使用规定、重金属限量等。

2. 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监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 严控农药和兽药使用:建立健全农药和兽药登记制度,加强农药、兽药的市场监管,防止农药、兽药滥用和超限使用。

农产品质量安全常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常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常识1、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2、有机食品:有机食品是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不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关系,物种的多样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者的关系: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都是经质量认证的安全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是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的基础;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都注重生产过程管理,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侧重对影响产品质量因素的控制,有机食品侧重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控制。

4、农产品包装和标识上应注明哪些内容: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者个人包装销售农产品,应当在包装物上标注或者附加标识标明品名、产地、生产者或者销售名称、生产日期。

有分级标准或者使用添加剂的,还应当标明产品质量等级或者添加剂名称。

标识上所用的文字应当使用规范中文。

标识标注的内容应当准确、清晰、显著。

销售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质量标志使用权的农产品,应当标注相应标志和发证机构。

禁止冒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质量标志。

5、国家规定的不得销售的农产品情形有哪些:(一)含有国家禁止使用农药、兽药或者其他化学物质的;(二)农药、兽药或者其他化学物质残留或者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有害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三)含有的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四)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不符合国家有关强制的技术规范的。

6、如何简单识别猪肉是否含有瘦肉精:消费者在购买猪肉时,如发现猪肉肉色较深,肉质鲜艳,后臀肌肉饱满突出,脂肪非常薄,这种猪肉则可能含有“瘦肉精”。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在种植、养殖、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中不受任何污染影响、保持原有品质的情况下,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规定,对人体健康无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质量状况。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无须多言。

合格的农产品不仅保障人们的饮食健康,也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了生态环境。

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消费者和政府应该共同努力,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控制能力。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重要环节1. 种植、养殖环节种植和养殖是农产品生产的基础环节,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来说至关重要。

在这个环节中,要加强土壤和水源的保护,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的化肥、农药和饲料;农产品的种子选用要正确,做到无病、无虫、高产;同时要加强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 加工环节农产品加工是将原始农产品加工成加工食品或其他加工品的过程。

在这个环节中,要加强卫生监管,要求生产企业建立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加强从原料采购到生产过程的监管,确保加工食品的质量安全。

3. 运输环节农产品的运输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运输过程中,要加强农产品的包装和储运管理,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同时要防止农产品受到外界的污染、破损和变质。

4. 销售环节销售环节是农产品流通的最后一道环节,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验环节。

在销售环节中,要加强市场监管,落实从农产品市场到食品餐饮企业的监管责任;同时要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和抽检工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措施1.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可控。

2. 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国家要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包括种子质量、农药残留限量、兽药残留限量、食品添加剂使用限量等方面的标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符合国家标准。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在生产、流通、加工、储存和消费过程中,不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符合国家和地方质量安全标准的要求。

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对于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知识。

1.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国家和地方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法律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如《食品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

农民和相关经营者应了解和遵守这些法规,确保农产品的合法合规。

2.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国家和地方颁布了一系列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包括最大残留限量、重金属含量限量等。

农民和相关经营者应了解和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符合规定。

3. 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应按照标准化的流程进行,包括农田管理、肥料使用、农药使用等。

农民应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进行生产,减少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的使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4. 农产品检测技术:利用现代化的检测技术可以对农产品进行检测,检测出有害物质的含量是否超标。

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应建立检测体系,对农产品进行定期检测,确保质量安全。

5. 农产品追溯体系:农产品追溯体系可以对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进行追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生产者、加工者、经销商等环节应建立追溯体系,确保农产品的来源真实可靠。

6. 农产品储存方法:农产品在储存过程中易受到害虫、霉菌等的污染,储存条件不当会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变质。

农产品的储存要注意温度、湿度、通风等因素,确保农产品储存的质量安全。

7. 农产品加工控制: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生产环境、生产设备的清洁卫生程度,确保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同时,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如防腐剂、色素等。

8. 农产品流通管理: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易受到非法添加剂、假冒冒充等的侵害,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造成威胁。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汇总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汇总:
1.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概念:指农产品的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和营养、卫生、安全特性。

2.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__植物病虫害和化学污染。

__农药残留。

__兽药残留。

__非法添加和超标使用添加剂。

__非法添加禁用物质。

__饲料药物残留。

__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__食品添加剂超标。

__农药、兽药残留超标。

__非法添加和超标使用添加剂。

__微生物污染。

__硝酸盐、亚硝酸盐超标。

__质量不合格。

__贮存不当导致的质量问题。

3.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影响:
__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__对农产品产量的影响。

__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__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__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4.如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__推广绿色生产技术,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

__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贮存、运输等环节的监管。

__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__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倡导健康消费。

__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以上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知识,包括概念、常见问题、影响和保障措施。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保障我们的饮食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范文(三篇)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范文(三篇)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范文一、引言农产品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现代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

为了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我们必须了解一些基本知识。

本文将介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知识,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容、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以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义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首先,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如果农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比如含有有害物质、超过限量标准等,就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直接影响,甚至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

其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也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人们才会对农产品有信心,才会更乐于购买农产品,这将直接带动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因此,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对于保障人民健康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容主要包括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两个方面。

1.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核心内容。

食品安全主要涉及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污染两个方面。

常见的食品有害物质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

农药和兽药的使用不当以及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都会导致食品中有害物质的超标。

此外,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

常见的食品微生物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主要是由于生产、加工和运输环节存在的卫生问题所导致的。

2. 环境安全环境安全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

农产品的环境安全主要包括土壤安全和水质安全两个方面。

土壤安全是指土壤中的重金属、农药和兽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不超过国家标准。

水质安全是指农产品灌溉和养殖中使用的水源不受污染,水中无重金属、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简述
摘要:食品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是关系人类健康的问题。

食品的安全问题主要是由食品中的污染所引起的,天然食品一般不含有害因素或含量极少,所谓的食品污染也就是说从原料的种植、养殖、生长到收获、储存、销售到食用前的整个过程,有可能被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食品,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细菌污染;真菌污染;病毒污染;知识简述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010-1
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农产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寄生虫及昆虫的污染;农药污染;有毒金属污染;食品添加剂污染;包装材料与食品容器污染。

农产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主要包括。

以下三个方面:农产品中的细菌污染;真菌污染;病毒污染。

细菌污染农产品能引起冷藏农产品腐败,变质。

细菌常见于水和土壤中,肉类的表面。

比如葡萄球菌在农产品表面生长后,如果条件适宜,可以产生毒素,引起人的食物中毒。

它的危害能使细菌大量繁殖引起食源性疾病传播。

真菌污染的农产品主要在农作物上生长繁殖,使食品发霉变质或使农作物发生病害,这些毒素引起人和动物发生各种疾病,称之为真菌素中毒症。

霉菌所产生的各种孢子很容易污染食品,特别是粮食与油
料作物以及发酵食品。

霉菌毒素中毒与传染病不同,没有传染性流行,有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可以诱发肿瘤或致癌作用,或体内遗传物质的突变。

病毒污染农产品主要表在人类的肝脏器官,如甲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病毒主要来源于海鲜、野生动物;传染途径是水,食用不够熟或生的水可引起致病性。

寄生虫是指不能或不能完全独立生存,需要寄生于其他生物体内的虫类。

寄生虫及其虫卵直接污染农产品或通过病人,病畜的粪便污染水源或土壤后,在污染农产品。

比如:囊虫、旋毛虫、蛔虫、姜片虫、阿米巴原虫。

昆虫有仓螨、蟑螂、苍蝇。

其中仓螨会引起粮堆发热,水分增加,传播霉菌,导致粮食异味,最后失去使用价值。

农药污染农产品:农药是用于预防和控制危害农业病虫害有目的地调解植物,昆虫生长化学合成或来源于生物的制剂。

农药污染农产品的途径,农药对作物的直接污染,农作物从环境中吸收农药,通过气流扩散大气层污染,其他来源的污染。

农药的残留也是对农产品安全造成影响,有机磷农药导致粮谷,豆类,蔬菜水果类均可发生农药残留,且时间长,量较高。

有机氯类农药在自然界很难分解,一般在土壤滞留10年的时间。

这些农药主要残留在蛋、畜禽肉、水产品、乳类、粮谷、薯类、苹果、豆类食品中。

兽药的污染体现在本身包括:抗生素类,合成抗生素类,抗寄生虫类,促生长类和杀虫剂类。

多用于畜禽类,水产类,长期使用抗生素兽药残留的食品对人体有很大危害,可改变人体肠道微生态环境。

农产品中
有毒重金属和其他相关污染方面大致来源是环境污染而造成的有
毒有害金属元素对农产品的污染。

是指金属矿山,金属冶炼厂,排放的“三废”这些污染源污染土壤,大气,水体,转移到动植物食品中影响人类健康。

包括:隔、汞、铅、坤,它们都是通过不同方式存于土壤里面,矿物质里面,一旦环境受污染重金属在环境中代谢缓慢,半衰期长特点,短时间内难以清除。

如果由于工业厂矿的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到居民种植的粮食,蔬菜,通过食物到人体里,造成各种疾病的发生危害极大。

主要表现在对人的甲状腺、肾脏、肺、骨骼、皮肤、指甲和头发、血液、神经系统及语言,行动很多方面的危害。

有毒金属元素污染过的农产品危害常有的特点:进入人体后排出缓慢,积蓄时间长久,浓度高,造成中毒和慢性远期的危害。

食品添加剂含有毒性具有直接性,其中防腐剂,着色剂,营养强化剂,漂白剂,甜味剂,增稠剂,食用过量的可导致急慢性中毒。

对人主要表现在急慢性中毒、过敏反应、致癌、突变,如肉类制品中亚硝酸盐过量可能导致人体血红蛋白的改变,出现缺氧的现象,出现在奶粉中的改良剂坤化物能造成儿童食用中毒甚至死亡。

过敏导致皮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的症状。

在农产品中常用防腐剂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被大量用于食醋、果酱、饮料、果酒、饲料、烟草、酱菜里面,其危害可以理解为摄入量以及体内积蓄的程度而言。

在农产品当中所禁止的防腐剂有:甲醛、硼砂、硼酸、萘酚。

他们的特点毒性高,以往被使用在农业上的种子浸泡起到消毒作用,保鲜防腐剂,香料,杀菌剂当中。

包装材料对农产
品的安全污染常用塑料,橡胶,具有化学污染。

这两类包装材料具有质量轻,易于加工,装饰效果好,耐磨,耐老化,气密性良好。

它们当中含有增塑剂,稳定剂,促进剂,防老化剂,填充剂,食品的酸碱性,高油性,之间分解接触性污染毒性反应。

农产品在采收,储藏运输过程中混入原料以外的的物质,如金属、玻璃、泥土、沙石,动物的毛发、粪便等不洁物,防鼠、防虫来消除这些危害,避免农产品受到污染和影响。

由于食品加工的日益工业化,多工序化是各种外来物质更有可能污染食品。

当前动,植物生存的环境如空气、水、土壤中的某些物质通过食物链可以在人类的食物中浓缩起来,致使食物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比水和空气高得多,因此控制食品污染保护食用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价:李刚(1970-),汉族,吉林九台人,中专,九台市农村能源环境保护办公室助理农艺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