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新形势下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评价体系.doc
新形势下对“学生评价”的几点分析和见解
新形势下对“学生评价”的几点分析和见解一、评价的意义学生评价是指对学生个体成长发展情况的评价。
评价的范围应该包含学生学习情况、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学习的态度、对校园生活的认识与情感、学生身体发育情况、学生对家庭的情感、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作用等多方面。
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正确的评价中取得进步,得到全面的发展。
这全面的发展,并非平均发展或样样拔尖,而是指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让别人能够具体地感到和观察到他内在的品质。
让他们不断认识、完善自己,同时也让学生之间彼此交流与合作,相互激励,促进共同提高。
二、学生学业评价的基本现状根据笔者多年来对中小学校的调查结果显示,现行的评价体系出现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目的重选拔、重淘汰、轻培养素质教育提倡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主,但现在中小学教育还是以升学为教育目的,分数决定优劣。
教师注重成绩好、升学有望的学生,有些学校还习惯地把学生按照分数划分为好、中、差三等,中下等级的差生在校园里很少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甘甜,对自己的未来也没有多大的信心,往往觉得升学无望,带着被淘汰的遗憾和失败的心理走向社会。
这种传统的轻视培养学生信心和能力的评价模式也对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
2、重评价文化学习水平,轻德、体、美评价经常听到有家长对孩子赞誉:这孩子很聪明,学习成绩挺不错也听到不少老师对学生的看法:这孩子聪明,脑瓜好使,就是不用功,成绩不理想本来孩子聪明这无可厚非,但仔细一琢磨,不难品味出那些家长和老师都津津乐道于学生的智,于不经意间忽视了道孩子的德、美、体。
这种评价一般表现在:注重成绩,忽视道德品质的培养;重视文化传授、指导考试答题的技巧,轻视其他能力的增强;强化对分数、排名的竞争,轻视学生的团结友好合作等等。
此等评价漠视了学习过程、方法、学科素养、基本的学科精神和学科态度,忽视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学生因此缺失了团队精神和应有的责任感,也达不到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更毋庸谈及具备高雅的审美情操。
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根本任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根本任务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2013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
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更应认真领会,坚定执行。
在新形势下,如果还一味宣扬“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而驱使孩子加班加点,再不摆脱只重知识摄取并且过于分分计较的文化偏执,就不是合格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更不可能营造教育家办学的局面。
教育的对象是人。
人不仅是学习知识的认知体,更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体。
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所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就必须成为校长、教师的价值追求,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就应该作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说到底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第一,“立德树人”指明了基础教育的方向就是“树人”,要坚持育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发展人、改造人、塑造人。
第二,“立德树人”指出了基础教育的途径就是“立德”,要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的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
第三,“立德树人”制定了基础教育的内容就是要在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规范人、要求人、提高人。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开展出了“民族融合”和“共同发展”的内涵。
例如,历史课程标准增加了“认识国内各民族之间交流、相互影响和融合的重要性,增强民族平等和共同发展的观念”的要求。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要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奋斗、共同发展”。
各地应研究课程德育现实,把握课程德育规律,关注学生成长特点。
通过恰如其分的课程教学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把中央关于未成年人思想德育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校,落实到班,落实到学生心坎上;把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有机地转化为年轻一代的自觉行动。
理论及实践技能掌握情况
理论及实践技能掌握情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下简称“三基”)和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核是对学生专业基础掌握情况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和评价,学生“三基”是衡量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指标,对于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至关重要。
为适应学生就业的新形势,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加强“三基”考核工作,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工作原则“三基”考核工作立足于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评机制,以考核为手段,促进学风的不断改善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工作程序.1、各学院成立由主管教学副院长负责的“三基”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作方案的制定及组织实施。
2、组建“三基”考核与评价体系及试题库,经学院“三基”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家论证后实施,并报教务处备案。
3、“三基”考核分经常性考核和综合性考核,经常性考核由任课教师选择考核方式、时间并组织实施,考核结果应有记录;综合性考核一般在毕业实习前举行,也可以结合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进行,作为答辩成绩的一部分,由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小组负责进行,并做好记录。
三、“三基”考核试题库建立1、试题库以专业为单位组建。
相关课程的试题根据“谁承担教学任务,谁负责建库和平时考核”的原则,公共课和学科(专业)基础课(如普通化学、计算机程序设计、植(动)物学、植(动)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等)的“三基”考核试题由相关任课学院、教学部负责组建,挂在各学院主页上,全校共享;专业“三基”综合考核试题库由专业所在学院负责组建。
2、试题库应包括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部分,同时应保证考核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试题占有一定比例,并配套相应考核指标体系。
3、试题内容要求的考核方式应有笔试、口试、动手操作和现场设计等。
4、试题库应有足够的题量,各部分的试题量应根据专业特点而定,原则上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为宜。
三基基本地的知识
“三基”工作基础知识1、“三基”工作--指加强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基层建设;加强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基础工作;加强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训练。
2、“三基”工作要实现的目标--以建设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学习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型的基层团队为目标,深入开展三基工作,打造一批“班子过硬、队伍过硬、管理过硬、指标过硬”的优秀基层单位,最终实现基层单位和机关部门创建达标率100%,进一步夯实油田管理基础,增强基层队伍的创效能力,满足油气生产和市场竞争的需要。
3、“三基”工作的主要内容--根据《中原油田“三基”工作管理办法》(中油局企管〔2009〕414号)所叙,“三基”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基层建设,指基层单位的组织建设和员工队伍建设。
主要包括7项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党支部建设、班组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环境建设、工会建设、共青团建设等。
基础工作,主要包括8个方面管理:制度管理、HSE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经营管理、基础资料管理、信息化管理等。
基本功训练,指以岗位说明书确定的工作内容和任职条件为依据,明确培训需求和目标,开发和提升基层单位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操作人员职业能力的一系列活动。
主要包括3个层面培训:基层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操作人员、培训基础管理等。
4、岗位责任制—把全部生产和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个岗位和个人身上,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评价有依据,激励有力度。
5、岗位责任制的内容--主要包括八个方面内容:一是岗位专责制;二是巡回检查制;三是交接班制;四是设备维护保养制;五是质量检验负责制;六是班组经济核算制;七是岗位练兵制;八是安全生产制。
6、“三基”建设的9项重点工作--一是抓组织、抓思想,加强基层建设;二是抓责任心、抓执行力,加强基础工作;三是抓练兵、抓培训,加强基本功训练;四是抓安全、抓落实,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五是抓板块、抓重点,强化组织运行管理;六是抓考核、抓兑现,构建工作长效机制;七是抓典型、抓后进,推进基层标准化建设;八是抓机关、抓覆盖,深化“三基”工作;九是抓能力、抓素质,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创建新形势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体系
新形势下专业课程考试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浅析
整课程 建设 思路 、 构建适应就业形势的专业课程考核评价 体 系的必要性 和迫切性 , 并提 出了新 的教 学管理 体制 下
考试 考核 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研 究对 于推 动教 学改 革进程 、 升工科 院校 学生的综 合素 质等有 一定 的借 鉴 意 提
义。
关键 词 : 学改革 ; 教 考核模 式 ; 创新能力 ; 价体 系 评
应 该 优 先 获 取哪 些 方 面 的 知 识 及 基 本技 能 , 有 这 样 , 生 只 学
每一个 教育工作 者和教育研究 者当务之急必须解决的问题 。
一
、
评 价体 系改 革的 必要性
1 .适 应 学 分 制 管 理 模 式 的 需 要
学分制 是根据专 业培养 目标 、 以学分作为计量学生学 习
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 , 比如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生动具
毕业后才能适应更宽领域 的工作要求 , 也会表现出更 大的 潜
能。
体 的优势 , 以鼓励学生课堂讨论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对课本 之
收 稿 日期 :0 20 O 2 1- 卜l
作者简介 : 王
烨 ( 9 2)男 ,_ 17 一 , f肃宁县人 , r 博士, 副教授 , 士研究生导师 , 硕 主要从 事嗳通空调及强化传热研究。
技 能竞赛 的学生 中几 乎没有三好学生 、 毕业择业时三好 学生 竞 争不过有 专业 特长的中等学生 、 毕业后在工作 岗位上 三好 学 生的综合能力 不如有较 好实践 能力 的普 通学生 ” 现象 。 等
这 是传统应试教 育模 式不 足之处长期积累的结果 , 有悖 于新
形势下 高等 教育人才 培养 目标 。因此 , 如何改变“ 高分 低能 ”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模块内容标准解读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模块内容标准解读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旨在规范并提升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成果。
本文将对《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模块的内容标准进行解读,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有效指导教学实践,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通过对这一标准的解读,本文旨在促进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为培养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合格公民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概述《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是我国教育部门针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制定的一份重要指导性文件。
该课程标准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依据。
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他们具备在信息社会中有效参与、合作、竞争和创新的能力。
同时,课程标准也强调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内容标准方面,《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基础模块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信息技术应用与实践等方面。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理解信息道德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能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标准还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出台,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科学、规范、系统的指导,有助于推动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培养更多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评价体系研究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评价体系研究与时俱进,稳步创新,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职院校党建工作需结合新形势,研究新情况,采取新政策,解决新问题,而与之相对应的工作评价体系,也要稳步推进,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反思和改进,形成独有的一套体系。
标签:党建;评价体系;高职院校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应该集中在“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实践建设”三方面。
以上三方面内容,除了在继承具有传统建设思路外,还应该融入新思路和新方法,以求适应新形势。
工作评价体系与之进行对口建设,目的就是“除旧布新、查找疏漏、及时反馈、创新改革、形成特色”。
因此,党建工作体系应“以事实为依据,以实用为原则,以效果为目的”,不断改进,协调有力。
一、宏观与微观的双向建设与推进——党建组织工作评价体系研究党建组织是力量的凝结,是活动的场所,是交流的平台,是党建工作开展的基础,其工作评价体系也要从组织开始。
我认为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要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进行组织,相应的评价体系要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进行,并且两方面要相互配合支持,才会收到效果。
1.“大组织”与宏观体系外部评价高校党建工作的两个核心就是“针对学校”和“针对学生”。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大组织”,这就是集体组织,数量可以有多个,但必须是统摄全体和大部分人员的。
组织内部要有领导层次,分工细化,能起到统摄的作用。
(1)宏观大组织建立的必要性。
新形势下,高校与社会的接触频繁,特别是学生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和对外学习交流等。
这些活动的特点是事务繁多,多头并进,相互交叉。
一个“大组织”体系的建立,可以以分工的形式应对不同的事务,并且有几个部门进行统筹规划,最后集中到一起统一安排。
党建组织在其中就起到了领导作用,通过主管学习事务及学生的活动,将党的教育思想和政策融入其中,在实践活动中展开教育。
(2)党建组织外部评价体系的切口。
例如我们成立“学校活动党建理事会”,社团中组织“大学生党建交流理事会”等,将大部分的人员集中到一起,发挥力量,同时便于宏观体系的外部评价。
创建发展性评价体系
创建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新课程的实施,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们发现,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碰到了许许多多新情况,出现了各式各样新问题,遇到了形形色色新矛盾。
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变革,如果不及时加以处理和解决,就难以使教育适应社会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
其中,特别是伴随而来的在教师评价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出现的新矛盾需要学校亟待研究解决。
我们经过分析、研究认为,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教师的评价至关重要。
基于此,我校于2004年把新课程下教师的发展性评价作为研究的中心课题。
该课题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最终目的,因为教师专业的发展不仅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关系到学校能否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没有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无从谈起。
一、我们的做法伴随着新课程的的实施和教师聘任制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对教师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想取得有关教师工作可靠的、综合的和最新的信息,以促进有效的业务支持和发展,最有效地安排教师的工作,就必须对教师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科学评价。
但广大教师对传统评价更多的是担心和惧怕,因为在以往具体实施中,学校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关于教师的评价当作是对教师的测量、鉴定和比较,把教师分出等级或排个顺序。
作为教师中的新生力量,青年教师更容易受这种旧的评价体制的打击,因为青年教师阅历浅,人际关系欠稳定,同事之间竞争加剧后对他们的环境容易产生负面影响,而他们对自我的期望往往又较高,在较高的角色期望与“底层”的学术、经济、社会地位之间徘徊,焦虑与困惑就接踵而来。
学校对他们的评价和给他们的工作定位、工作方式带来的震动很大,势必影响他们对自我能力、德行、价值的评价,使他们在对自我和外界的肯定与否定中陷入深深的迷惘之中。
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新形势下评价教师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建立新形势下的建设工程质量评价体系浅谈
13 0 ・
管理 科学
建立新形势下的建设工程质量评价体系浅谈
王 铁 成
f 兰西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黑龙江 兰西 1 5 1 5 0 0 )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和市场经济体 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 建设管理部 门不仅要 建立健 全建设法规体 系, 并 以此 来规 范建 筑工程施 工建设 的质量 , 而且还要 委托相 关的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机 构加 强对 工程项 目具体施工环节的抽样检查 , 这从根本 上改变 了传统 政府宏观控 制的管理模式。 实践中为能够全面有效地反 映出" 3国内建设 - 中工程施工质量及其控制状况 , 必须要建 立一个科 学、 行之 有效 的建设工程质量评价体 系。基于此 , 本文先对建设 工程质量评 价空间模 型 中的相 关问题进行分析 , 并在此基础上就新形势下如何建立现 代建设工程质量评价体 系谈一些 自己的观点 , 以供参考。 关键词 : 新形势 ; 建设 工程 ; 建立; 质量评价体 系; a t 究 建筑材料的质量 实践中我们 可以看到 , 当前建 立建设工程质量评价体 系的主要 主要体 现于勘察实体的质量以及施 工设计 的质量 、 而工程 目的是为了真实地反 映出某建设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 , 并对施工企 等方面。实体质量 的优劣是工程项 目质量形 成的关键所在 , 施工设计实体 以及建材实 业 自身的资质 、 监 管现状等 因素易于考证 , 以此为基 础即可为建设 项 目过程质量评价又包含着对勘察 实体 、 第二, 建设工程项目 结果质量评价。 实践中我们可以 管理部 门加强质量监 管提供准确 的信息 。同时 , 通过 这一途径还可 物质量的评价; 以有效地提高政府部门行政决策 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 从而使建设质 看 到 , 由于建设工程项 目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 的工 艺产品 , 质量 的 而且关系着结果质量 。 其 中, 结果 量管理有效地适应施工质量的发展变化 , 全面提高建设工程的施工 优劣不仅关系着建设形成全过程 , 事故发生 、 质量 投诉 以及工 程 质量水 平 , 并且可以使 国内建设工程质量均可 以处于一种有效的受 质 量的评价主要有工程质量 的创优 、 竣 工质量情况 。 控状态。 1建设工程质量评价 空间模型分析 2 . 2建立建设 工程政府监管质量评价 对于建设工程质量而言 ,实践 中其涉及到诸 多方 面的内容 , 不 对 于政府监管质量评价管理体 系而言 ,要想 有效 的发挥作用 , 在 仅具有非常复杂的层次性 , 而且 可谓是一个构成 因素多样化 的复杂 必须从 地方 至中央都要建设一个科 学的工程质量评价管理机制 , 体。 由此可见 , 实践 中一定要 通过科学 的方法对此加强研究与论证 , 政府对工程项 目的建设质量监督管 理基 础上进行具体 的评价 , 以此 它主要是从建设工程 质量评价要求开始 建立 建设 工程质量评价空 来掌握该工程项 目的施工质量状况 , 这对于及时采取有效 的质量监 间模 型 , 并通 过该模型对建设工程 的质量概 念做 出系统化 、 结构化 管策略 、 政策措施 ,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 实践来看 , 政府监管质 并为建 的描述与 阐释 。通常情况下 , 建设工程质量评价空间模 型主要有 三 量评价的主要 目标在 于能够及时地反映 出工程质量的现状 , 提供有效 的决策 与信息依据 。基 于 个方 面的内容 , 即工程 的具体类型 、 建设质量特性 , 以及 质量的具 体 设行政管理部门质量监督管理 , 形成阶段 ,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 , 共 同反映 出新时期我 国建设工程 此 , 建立政府建设工程质量评价管理体 系 , 显得非常重要 , 可 以 自下 质量内涵中几对关系, 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联系。 第一 , 而上地反映出工程质量状况 。 2 - 3建立建设工程企业质量评价 工程类型而言 , 诸多的工程类 型共 同组成 了建设工程这一综合性的 概念 。因此 , 实践 中任何知识单一地通过评价某工程 的施工建设质 实践 中可 以看 到 , 建设 单位 、 监理单位 以及 施工单 位和勘察 单 量水平来 判断该建设工程质量总体水平 的思想 , 都是 片面 的, 都是 位在建筑工程企业管理 发挥 着非常重大 的作用 ,同时施工设计 单 以偏概全 。 第二 , 就质量形成的阶段而言 , 工程项 目的建设均要严格 位 、 建材供应单位 以及检测机构 、 审图机构等企业也是必不可少 的。 都 按 照建设 规律及相关要求 , 而且通常要经历决策 、勘察设计 、 施工 以上八个单位对工程质量标准所做 的组织 、管理 以及技术工作 , 建设 、 竣工验 收以及 投产使用等几个 阶段 , 尤其在建设 工程质量形 关系着建设工程 的质量 。一般而言 ,其主要 表现为企业 的资质、 业 成这一过程 中, 一定会受到诸多不利 因素 的影响 , 而且 每一个 阶段 绩 ,同时在经 营过程 中的决策质量 以及现 场的执行质量等 几个方 的具体质量评价结果 , 都无法独立成为建设 工程施 工质量 的总体状 面 ; 在企业质量评价 的过程 中 , 应 以建设 企业处于不 同阶段 的建设 项 目为评 价基 础 , 同时还要 收集各 种相关 的数据 与资料信息 ; 确定 况表征 , 不可简单地将其作为整体工程建设质量。 最后 , 就质量特 性的实际分布状况而言 , 建设 工程质量评价 体 企业评价缩影选取 的评价指标 以及体系 , 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指标之 系具有一定 的不确定性与层 次性 。 第一 , 工程类型 、 质量特性 以及排 权重 , 根据具体 的客观需 求进行适 当的调整 ; 然后建立 数学模型运 序等方面 , 都存在着一定 的区别 。 比如 , 普通 的住 宅工程建设过 程 用指 数方 法对采集到 的数据进行计算 ,得出具体 的评 价分数和结 这样就能得 出能具体反映建设 工程企业质量情 况的企业评 价结 中, 其安全性与适用性必然会放在考虑的首要位置 , 同时还要注意 果 , 室 内的生活环境是否协调 、 美观 ; 与此 相反 , 对于实践 中我们可 以看 论 。 结束 语 到 的诸 多大型的公众性建筑 , 比如鸟巢等标志性建筑 , 施工设 计过 新 时期建设工 程质量评价体 系可对不 同时期 以及 不同 区域 的 程 中所重点强调的不上上述 内容 ,而是美观度及其具体 实用性 ; 第 二, 由于建设 阶段存 在着一定 的不 同, 其施工质量特性 的表现形式 建设 工程质量和水平进行评 价 , 反映 出当前建设工程质量的整体变 也存在着较大的差 异性 。对于安全性而言 , 在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设 化趋势 , 这对我国发现问题并有效地懈决 , 具有非 常重要 的作用 。 因 以保证我 国建设事业 计 阶段经常表现为建筑结构设计上 的可靠度参数取值和结构计算 ; 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评价体系建立 与完 善 , 但 在具体的施工实践 中, 则通常要受到各种 建设 施工技术 、 施工材 的可持续 发展 。 参考文献 料等因素影响 。 【 l 】 姜建玲. 建设 工程质量评价方法研 究【 J 】 . 商品与质 量: 建筑与发展 , 2新形势下的建设工程质量评价体 系构 建 0 1 1 ( 1 0 ) . 基于以上对相关问题的研究 与分析 , 要建立新形势下的建设 工 2
新形势下高校师范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
组 成要 素 已经成 为社 会 共识 。然 而 , 师 范生 作 为 准 教师 , 有 其 自身 的特 殊 性 。相对 于教 师 而 言 , 师 范生
的教师信 念和教 育信 仰 处于 较不 稳定 的阶段 , 极 易受 外界 的影 响 , 其 是 否 能专 注 于 教师 专业 知 识和 技 能 的习得并 成为一 名合 格 的准 教 师 , 很 大 程 度 上取 决 于对 教 师 职 业 的认 可 度 和 自身 师德 品质 的 养成 。因 而, 对师 范生 的综合 素质 评价 不应 过 于看 重其专 业知 识和 技 能 的水 平 , 而是 将 师 德养 成 与成 长 作为 评价 的重要一 环 。教 育部 新颁 布 的教 师专 业 标 准 中特 别 强 调将 “ 专 业 理念 与 师 德” 作 为 其 基 本 内容 。《 国务 院关于加 强教师 队伍 建设 的 意见 》 也指 出 : “ 开展 各种形 式 的师德 教 育 , 把教 师 职 业 理想 、 职 业道 德 、 学术 规 范 以及 心理健 康教 育融 入 职前 培养 、 准人、 职 后培训 和 管理 的 全过 程 。 ” 这些 规 定 无疑 是 这种评 价 观念 转 变 的一 种有力 的 注释 。 为更 好地验 证理 论设 想 , 我们 选 取 了学 校 部分 专 业 的 学生 进 行 了 问卷 调 查 , 其中 9 5 . 2 o % 的学 生认 为 专业理 念与师 德是 考核 师 范生 综合 素质 不可 或缺 的指 标 之 一 , 9 O . 7 O % 的学 生 认 为应 将 教 育信 念 与 责
基层党建工作考评体系简介
基层党建工作考评体系简介一、考评体系提出的背景为加强电网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对企业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20XX年6月湖南省电力公司衡阳电业局党委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积极探索和研究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通过调研发现,党建工作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已经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层党支部建设发展不平衡。
二是党建工作难以融入企业中心工作之中三是党小组作用没能充分发挥。
四是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
五是党员“出口”问题难以解决。
在《党章》和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下,在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普遍得到认识、党组织机构健全、各项制度基本建立、人员经费有保障的情况下,仍然存在以上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考评体系,对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起管理和导向作用。
二、考评体系的设计思想构建考评体系,要求把已经建立的制度办法融入国网公司和省公司党组的指导意见和要求,使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指导基层党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并在约束其工作和行为的同时,引导基层党支部找准服务中心工作的最佳切入点,激励其融入中心创特色,不断保持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 促进党员充分发挥“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企业发展助力。
三、考评体系的主要内容(一)考评体系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通过创建“电网先锋党支部”,创造和培育党建工作品牌,切实把党支部的战斗力转化为推动电网发展和公司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推动公司发展再上新台阶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总体目标:建设一个好班子、造就一支好队伍、健全一套好制度、形成一种好作风、争创一流好业绩。
以先进性建设为根本,提高党员素质;以健全制度为保证,加强组织建设;以工作创新为关键,增强支部活力;以选树“电网先锋党支部”为抓手,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坚强战斗堡垒。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展望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展望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了当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也正在逐步发展和完善。
未来,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将会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实践需要。
课程内容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将更加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教学方式也将逐步从传统的讲授式向探究式、项目式、合作式等多样化方式转变,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师是教育的核心力量。
未来,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教师需要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创新。
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
信息素养是当今社会公民必备的素质之一。
未来,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等方面。
学生需要具备获取、处理、分析、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同时还需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知识。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未来,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将更加注重与其它学科的融合,包括数学、科学、语文、英语等科目。
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相融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其它学科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教育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未来,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将更加注重与实际生活的,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通过与实际生活的,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特点,未来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的推广。
通过个性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发掘和培养学生的潜力和特长。
三基基本知识
“三基”工作基础知识1、“三基”工作--指加强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基层建设;加强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基础工作;加强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训练。
2、“三基”工作要实现的目标--以建设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学习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型的基层团队为目标,深入开展三基工作,打造一批“班子过硬、队伍过硬、管理过硬、指标过硬”的优秀基层单位,最终实现基层单位和机关部门创建达标率100%,进一步夯实油田管理基础,增强基层队伍的创效能力,满足油气生产和市场竞争的需要。
3、“三基”工作的主要内容--根据《中原油田“三基”工作管理办法》(中油局企管〔2009〕414号)所叙,“三基”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基层建设,指基层单位的组织建设和员工队伍建设。
主要包括7项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党支部建设、班组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环境建设、工会建设、共青团建设等。
基础工作,主要包括8个方面管理:制度管理、HSE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经营管理、基础资料管理、信息化管理等。
基本功训练,指以岗位说明书确定的工作内容和任职条件为依据,明确培训需求和目标,开发和提升基层单位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操作人员职业能力的一系列活动。
主要包括3个层面培训:基层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操作人员、培训基础管理等。
4、岗位责任制—把全部生产和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个岗位和个人身上,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评价有依据,激励有力度。
5、岗位责任制的内容--主要包括八个方面内容:一是岗位专责制;二是巡回检查制;三是交接班制;四是设备维护保养制;五是质量检验负责制;六是班组经济核算制;七是岗位练兵制;八是安全生产制。
6、“三基”建设的9项重点工作--一是抓组织、抓思想,加强基层建设;二是抓责任心、抓执行力,加强基础工作;三是抓练兵、抓培训,加强基本功训练;四是抓安全、抓落实,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五是抓板块、抓重点,强化组织运行管理;六是抓考核、抓兑现,构建工作长效机制;七是抓典型、抓后进,推进基层标准化建设;八是抓机关、抓覆盖,深化“三基”工作;九是抓能力、抓素质,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浅谈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设
浅谈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设王传伟,王国栋,张雅琦摘㊀要:本文分析了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设的四个变化趋向,从国家职业标准开发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㊁评价制度创新等方面探讨了新形势下多元化职业技能评价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从评价机构㊁考评队伍㊁评价过程三个方面加强对评价体系的质量监管㊂关键词: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变化趋向;质量保证㊀㊀人才评价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发现㊁培养㊁选拔㊁使用㊁激励的依据㊂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对于树立正确用人导向㊁激励引导人才职业发展㊁调动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㊁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具有重要作用㊂中共中央办公厅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创新技术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㊁以工作业绩为重点㊁注重职业道德和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㊂探索多元化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逐步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成为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设新的发展趋势㊂一㊁国家政策规定指明了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设的四个趋向(一)明确政府管理的职业资格范围,职业资格清单化为有效遏制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名目繁多㊁重复交叉,证书泛滥㊁考试随意㊁乱收费等现象,降低就业创业门槛,大力推进简政放权㊁放管结合㊁优化服务改革,国家分7批取消了434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㊂2017年,人社部印发‘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国家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将职业资格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实行清单式管理,目录之外一律不得许可和认定职业资格,目录之内除准入类职业资格外一律不得与就业创业挂钩㊂职业资格设置㊁取消及纳入㊁退出目录须由人社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估论证㊂各地区㊁各部门未经批准不得在目录之外自行设置国家职业资格,严禁在目录之外开展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工作㊂可以说从严设置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㊁职业资格清单化,明确了政府管理的职业资格范围和管理重点,从源头解决了职业资格过多过滥问题,减轻了就业创业成本,有利于持续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㊂(二)发挥企业作用,技能评价市场主体化职业资格清单化管理后,政府职业资格管理的重点将移向关系公共利益或涉及国家安全㊁公共安全㊁人身健康㊁生命财产安全的准入类职业资格,以及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社会通用性㊁技术技能要求高的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㊂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外的职业技能评价将交给市场,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㊂国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提出,结合生产和服务岗位要求,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㊂人社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年)“提出,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建立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突出用人单位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㊂职业技能评价交给市场主体,有利于政府简政放权,减轻负担,做好政府该做的事,也有利于调动用人单位积极性,更好地评价使用人才㊂(三)分类推进,职业技能评价多元化2016年,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㊂2018年,中办国办出台‘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完善职业资格评价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㊁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做好评价结果有机衔接㊂同年,人社部印发‘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年)“,提出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建立职业技能等级制度㊂2018年12月,人社部印发‘关于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开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㊂职业资格评价从过去的职业技能鉴定逐步过渡为职业技能鉴定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㊁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并存的多元化评价方式㊂(四)创新评价制度机制,职业技能评价更加科学化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㊁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㊁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㊂要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克服唯学历㊁唯论文倾向,对人才不求全责备,注重靠实践和贡献评价人才㊂中办国办‘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也明确要求,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㊁以工作业绩为重点㊁注重职业道德和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㊂构建新的评价制度机制,有利于破除传统人才评价的唯学历㊁唯论文束缚,更加符合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更能全面反映被评价对象的职业技能水平,也更能满足用人单位培养㊁选拔㊁使用人才的需要㊂二㊁明确重点,着力构建科学规范㊁运转高效的新型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设的四个趋向明确了今后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设重点,为构建科学规范㊁运转高效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找准了着力点,提供了抓手㊂(一)加快构建新的国家职业标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是根据职业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提出的综合性水平规定,是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和技能人才职业技能评价的基本依据,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㊂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化管理后,尽快构建满足新形势下评价体系需要的国家职业222人力资源Һ㊀技能标准任务便突显出来㊂2018年,人社部印发公布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2018年版)“,为构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体系提供了依据㊂随后,人社部依据新版编制技术规程,启动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修订工作㊂截至目前,人社部会同应急管理部㊁交通运输部㊁水利部等部㊁局共同制定颁布了应急救援员㊁汽车维修工㊁河道修防工等29个新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相关职业从业人员技能评价奠定了基础㊂修订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应注重职业道德,强调工匠精神和敬业精神,要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㊂(1)注重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㊂以河道修防工为例,新的职业技能标准增加了职业操守内容,如 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谦虚谨慎,团结协作;依法守规,严谨求实;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安全作业,保护环境;服从指挥,坚守岗位 ㊂(2)职业能力要求上,贴近岗位实际,突出岗位要求㊂如河道修防工,根据岗位情况,新标准将技能要求分为 工程观测㊁工程养护㊁工程维修㊁防汛抢险㊁工作记录㊁技术指导与培训 6个部分,新增加了 工作记录 ㊂(3)技能等级设置应体现职业技术技能含量,不同等级的技能要求应符合技能人才成长规律㊂一般来说,初级工侧重基础性的简单操作,运用简单的工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级工侧重常规性操作,能够运用组合的或较复杂的工具,解决常规性的实际问题,完成常规性任务;高级工侧重复杂的操作,能够在各种变化条件下,选择使用各种工具,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技师㊁高级技师能够在不同情境下,创造性运用工具,解决工作中疑难问题,能应对突发状况,选择合适的策略㊁方法和工具,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并且能指导低等级从业人员工作㊂如河道修防工技能要求权重表(表1),清晰定义了不同操作项目在不同技能等级评价中的权重㊂表1 河道修防工技能要求权重表项目技能等级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技能要求工程运行检查30151010-工程观测1020202020工程养护3020155-工程维修1020252530防汛抢险1520252535工作记录5555-技术指导与培训---1015合计100100100100100㊀㊀(4)技能标准应能体现本职业最新的发展水平,注意新技术㊁新机具㊁新方法等在本职业中的应用㊂例如,河道修防工基础知识中,增加了电子水准仪㊁全站仪㊁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等测量仪器的应用㊂(5)技能标准应随着社会的发展㊁技术的进步,而进行动态修订更新㊂(二)发挥行业企业主体作用,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2018年12月,人社部印发‘关于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的通知“,自2018年12月到2019年9月,分两批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㊂从2019年10月起,全面总结评估试点工作,在全国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㊂除了准入类职业资格不纳入试点范围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职业(工种)范围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中收录的所有技能类职业(工种)和新职业㊂从2019年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全面推开后,技能等级认定将在多元化技能评价体系中发挥主要作用㊂1.引领指导行业企业规范建立评价机构,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评价机构应具有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职业及其等级相适应的安全操作设备㊁场地及专用办公场所;具有与职业及其等级操作技能考核相适应的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仪器;具有相应的管理人员㊁考评专家及工作人员队伍;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㊂2.指导试点机构制定工作方案㊁评价规范,提供命题指导㊁题库建设和考评人员培训等服务随着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的建立和试点工作的开展,行业企业评价规范开发工作,应尽快纳入工作日程,同时要积极鼓励行业企业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基础上开发应用体现最新技术的行业企业评价规范㊂3.规范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依据试点工作方案,组织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突出品德㊁能力和业绩评价,坚持职业能力考核和职业素养评价相结合,重点考察劳动者执行操作规程㊁解决生产问题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注重考核岗位工作绩效,强化生产服务成果㊁创新成果和实际贡献㊂自觉接受业务主管部门的质量督导和社会监督㊂4.处理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效力待遇问题试点行业企业评价对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合格后,颁发的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而职业技能鉴定合格人员颁发的是职业资格证书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期间,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内的部分职业可能出现既能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又能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情况㊂同一职业从业人员,由于技能评价方式的不同,可能有的拿到的是职业资格证书,有的则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㊂因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应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享有同等待遇㊂(三)明确功能定位,协调好职业技能鉴定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㊁专项职业能力考核三者关系随着职业技能等级认定㊁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的全面开展,职业技能评价多元化形势基本形成,职业技能鉴定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㊁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将成为职业技能评价的三大支柱,明确三者各自职责功能定位,妥善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好评价结果有机衔接,显得尤为重要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完成后,职业技能鉴定的重点应转向关系公共利益或涉及国家安全㊁公共安全㊁人身健康㊁生命财产安全的准入类职业资格,由政府管理主导,颁发职业资格证书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由行业企业或第三方评价机构承担,重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中收录的技能类职业(工种)和新职业,颁发职业技能322等级证书㊂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是对劳动者单一专项职业能力进行的评价考核,考核项目主要为适应广大农村劳动力㊁下岗失业人员群体技能提升需求,市场需求大㊁操作技能简单易学㊁可就业创业的单一技能单元(模块),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提高就业能力服务,颁发的是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不划分等级㊂职业技能鉴定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㊁专项职业能力考核三者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新形势下劳动者职业技能评价体系㊂(四)以人为本,创新评价制度机制,畅通各类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由职业技能鉴定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㊁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构成的多元化职业技能评价体系较好地解决了一般情况下的技能人才评价问题,但对于特殊技能人才㊁技术技能边界比较模糊(或者兼具两种性质)的人才等如何评价,仍需要在三种评价方式基础上,在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过程中和具体实施执行上,需要进一步制度创新㊂1.不求全责备,建立优秀技能人才晋升直通车有些技能人才虽然具有精湛的技艺㊁高超的技能,但学历低㊁理论基础弱,往往由于理论知识考试通过不了,被挡在晋升行列之外㊂尽管他们群众认可度高,在本岗位上取得了突出成绩,有的甚至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但考试成了他们职业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一些群众认可度低㊁贡献小的人员,由于能顺利通过考试,在等级晋升上反而走在了他们前面㊂这种情形的存在,极大地挫伤了不擅长考试的优秀技能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㊂因此,破除唯学历㊁唯论文㊁考试一刀切的传统束缚,在正常评价方式基础上,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㊁以工作业绩为重点㊁注重职业道德的制度直通车,让技能高超㊁群众认可㊁业绩突出㊁贡献大的优秀技能人才直接晋升,有利于激发技能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树立职业荣誉感㊁自豪感,也利于营造 尊重劳动㊁尊重知识㊁尊重人才㊁尊重创造 的良好氛围㊂2.贯通高技能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社会的发展㊁科技的进步,使得许多领域信息化㊁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技能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深度融合,边界越来越模糊,工程技术人员㊁设计人员要懂技能,技能人才要懂原理,要有较深厚的理论积累㊂例如,汽车行业,自动化㊁模块化㊁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会使用现代化的检测工具,懂得基本的集成电路㊁传感器等知识,会简单的设备编程操作,对车辆维修人员越来越重要;同样,在通信行业,工程维护人员,既要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又要能够运用各种工具,解决复杂问题;在职业院校,许多专业教师既要懂理论,会讲课,还要能指导学生进行技能操作㊂贯通高技能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打破职业技能评价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界限,改变人才发展独木桥㊁天花板现象,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成为必然趋势㊂2018年,人社部印发‘关于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意见(试行)“,为工程技术领域的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提供了政策依据,遵循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建立了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将有效促进两类人才深度融合㊂各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依据贯通意见,结合工作生产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对评价条件㊁评价程序㊁评价办法和配套政策等作出具体规定,让政策真正落地,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㊂三㊁构建职业技能评价质量保证体系一个评价体系的成功与否,效用发挥如何,能否对技能人才进行客观㊁公正㊁准确地评价,关键在于评价质量,评价质量是评价体系的生命和灵魂㊂保证评价体系的评价质量,要做好评价机构㊁考评专家队伍和评价过程三个方面的监管㊂(一)加强对评价机构的监管评价机构,要进行备案管理,向社会公开,不具备评价条件的机构,一律不得发放资质,不予备案㊂要构建政府监管㊁机构自律㊁社会监督㊁公众参与的质量监管体系,建立评价机构信用档案和退出机制㊂对违规失信㊁恶意竞争㊁管理失序的评价机构,取消其评价资质㊂(二)加强对考评专家队伍的监管加大考评专家队伍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考评队伍职业素养㊂对考评专家进行定期的技能知识检测,保证考评专家的业务技能不断提升㊂实行考评人员交叉㊁轮换㊁回避和责任追究制度,对于不遵守评价规则,弄虚作假㊁徇私舞弊的,取消其考评资格,追究其相应责任㊂(三)加强评价过程的监管实行质量督导制度,督促评价机构完善管理制度,规范评价工作流程,建立工作台账和管理数据库㊂按照 谁评价㊁谁负责 的原则,建立问题查处和责任追究制度,评价过程应主动接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监管和社会监督㊂作者简介:王传伟,山东黄河河务局;王国栋,黄委人才中心;张雅琦,山东黄河河务局㊂422。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标
(4)课堂教学过多依赖教材
多年来中国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是统一编写的,教材是教师 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来源。直到90年代初才开始采取一些 措施,如提倡“一纲多本”。但直到这次课程改革之前并 没有很好实现。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对教材产生很大的 依赖性。这样一种教学的传统延续多年,就在学校的教师 中形成一种常规和习惯。教学就是教课本上的知识,教师 的责任就是将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学会。教师很少对教材 上的内容和方法产生怀疑,或自行设计一些不同的内容和 方法。教科书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因此,“在许多 情形下,课程实际上就取决于教材。所以课本如何编写, 以及课堂上选用什么课本,在课程发展中有其非常重要的 意义”。
(1)课程发展的体制以统一的模式 为主
长期以来,中国的课程发展都是按集中统一的模式进行的。虽然从20世 纪90年代初以来出现一些变化,但主要的发展模式仍然是集中统一的。全国 大多数地区仍然用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这种课程发展模式有 利于政府对课程的制订和实施的控制,有利于确定高一级学校选拔时所用的 标准。但这种模式的弊端也是明显的。统一的课程标准,很难顾及到不同地 区和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特点。导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缺少弹性。中国地 域广阔,不同地区存在很大差别。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有差别,城市和农村 差别更大。这样统一的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一些学校 可能感到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内容太浅,不能满足部分好学生的需要。另一 些学校可能会感到内容太难,许多学生跟不上,学不会。同时,由于规定得 过细过死,也限制了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和选择的余地。学校 和教师几乎没有自己选择教学内容的机会。虽然随着义务教育的推行,在制 订课程标准时也不同程度地考虑具有一定的弹性,特别是中学的课程标准中 规定的必修和选修内容,使教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是这种弹性也只是在 一个课程标准范围内的弹性,是一个大的框框下的弹性,学校和教师的自主 权仍然很有限。
基层基础学习计划
基层基础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1.1 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内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目标: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为提升个人能力奠定基础1.2 学会自我管理学习内容: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压力管理学习目标: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有效管理情绪和压力1.3 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学习内容:团队合作、沟通技巧学习目标:提高团队意识,加强沟通技巧1.4 培养创新意识学习内容: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学习目标:培养创新意识,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1.5 提高综合素质学习内容:社交能力、领导能力学习目标:提高综合素质,培养领导能力二、学习内容2.1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学习内容:英语、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方式:课堂学习、自主学习学习资源:教材、网课、自学书籍2.2 自我管理技能学习学习内容: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压力管理学习方式:实践、反思、总结学习资源:自我管理书籍、心理学课程2.3 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学习学习内容:团队意识、协作技巧、沟通技巧学习方式:团队活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学习资源:团队合作书籍、沟通技巧课程2.4 创新意识培养学习内容: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学习方式:头脑风暴、创新实践、解决问题训练学习资源:创新思维书籍、解决问题课程2.5 提高综合素质学习内容:社交能力、领导能力培养学习方式:社交实践、领导力训练学习资源:社交技巧书籍、领导力课程三、学习方法3.1 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每节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及时复习。
3.2 注重自主学习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多看视频,丰富自己的知识。
3.3 加强实践训练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实践训练,加强对知识和技能的应用。
3.4 组织团队活动积极组织团队活动,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3.5 多参与社会实践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锻炼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评估4.1 定期考核每学期末进行综合考核,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4.2 生活实践考核加强生活实践考核,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能力。
试论大力建设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元性 ” 的同时 , 在 营造 内部 、 外部环境 的基础 上 , 从“ 切 实转变评价观念 , 让学生成为评 价的主体 ; 时刻 关注学 生发展 , 建设 有信度 的指 标体系 ; 拓 宽 自我评价 途径 , 使 教师 和学 生在原 有基础上共 同提高 ;
落实相关 评价措施 , 大力推进诊 断性评 价 、 形成性评价 、 显 性评价 、 隐性 评 价 之 间 的融 合 ” 等方面 , 大 力 建 设 促 进 学 生 发 展 的公 共 基 础 课 程 教 学 评 价 体 系 。 关键词 : 职业教育 ; 公共基础课程 ; 教学评价体 系 ; 教 学 质 量
教育随笔
职 业 教 育
试 论大 力建设 的公 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体 系
张文林
摘
要: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的新 形 势 , 给 中职 公 共 基 础 课 程 的教 学 质 量 提 出 了新 要 求 。 由 于公 共 基 础
课 程 在 中职 课 程 体 系 中 的 “ 特殊 性 ” , 必 须 高度 重 视 对 学 生 的 学 习 水 平 、 学 习 行 为 与 学 习效 果 进 行 跟 踪评 价 , 在注重 “ 评 价 目标 特 定 性 、 评价结果 客观性 、 评价 过程开放性 、 评 价形式 互动性 、 评 价 层 次 多
核 心任 务 来 抓 , 研 究 采取 切 实有 效 措 施 , 全 面 提 升 观 、 公 正原 则 , 推进 形成 性 评价 、 阶段 性评 价 与终 结 职业 教育 教 学 质量 和水 平 , 加 快 实现 职 业教 育 内涵 性 评价 相 结合 ,推进定 性 评 价与 定量 评 价 相结 合 , 发展 、 创 新发 展 、 科 学发 展 ” 。要 加 快 构建 教 学 质量 推 进教 师评 价 与学 生评 价 相结 合 ,推 进 他人 评 价 、 评价 体 系 , 制定 教学 质 量评 价标 准 。要 进一 步 改 革 自我评 价 与相互 评价 相结 合 。 要 运用 评价 主体 多元
三基三创文件
三基三创文件【最新版】目录1.三基三创文件概述2.三基三创文件的内容3.三基三创文件的意义和价值4.三基三创文件的实施与推广正文一、三基三创文件概述三基三创文件是指我国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其中“三基”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而“三创”则代表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一理念旨在为教育改革提供指导,以培养具备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三基三创文件的内容1.基础知识: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科学、人文、社科等领域的基本知识。
2.基本技能:包括阅读、写作、表达、计算、实验等技能,以及获取、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3.基本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等。
4.创新意识:指对新事物、新观念、新方法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以及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
5.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实践,体现在对现有事物的改进和优化,以及对新事物的创造。
6.创新精神:表现为勇于实践、敢于突破、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以及对挑战和困难的积极应对态度。
三、三基三创文件的意义和价值三基三创文件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它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学生形成扎实的学术基础;注重基本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强调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
四、三基三创文件的实施与推广为确保三基三创文件的实施与推广,教育部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完善课程体系,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加强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
3.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4.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以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5.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总之,三基三创文件为我国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为培养具备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形势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几点思考作者:温祖群来源:《中国民商》2024年第06期摘要:面对新形势下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围绕新形势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必要性和方法展开论述。
一方面,认定有助于强化企业技能人才核心竞争力,建设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促进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另一方面,探索第三方评价模式、有序推进全覆盖、实行分类评价、创新竞赛赛制、探索薪酬激励机制等途径,将有力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落地见效。
关键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技能人才;第三方评价;分类评价;竞赛赛制在新形势下,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首先,随着科技革新和产业升级,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认定是强化企业技能人才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其次,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认定有助于构建高技能人才队伍。
再者,认定响应了技能人才终身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为其提供了合理的职业阶梯。
最后,开展认定不仅有利于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结构,更将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体现国家重视技能人才的战略导向。
因此,新形势下谋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取得新突破,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
一、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必要性(一)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意义从现实层面看,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动力转换注入新的活力。
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等新兴领域为例,高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能是技能人才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前提。
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和智能化改造同样对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他们熟练掌握新设备、新工艺、新标准。
因此,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有助于检验现有技能人才水平,查漏补缺,持续提升能力素质,从而满足新形势下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建新形势下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评价体
系
新标准的实施为我们的教学目标指明了方向,也给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
怎么样才能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实现新标准规定的任务和目标,一直是我们努力研究的课题。
在实践中,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感到迷惘,有穿新鞋、走旧路的感觉,跟不上新课程改革要求,不能清楚地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编制的意图,甚至不少教师产生抵触情绪。
究其原因,在于新课程课堂教学没有一个科学的容易操作的评价体系,因此构建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显得至为关键。
现代教育论认为:“教育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
”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而传统的评价方式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忽视了评价主体多源、多向潜能发掘的价值。
要想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处于新课程改革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必须进行深入地、实质性地变革和研究,为后人提供可参照、可行的方案。
自从接手《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的方法与策略》课题研究以来,我对学生基
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有了一些心得,下面和大家分享。
一、课堂观察
课堂上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并登记在学生课堂观察检核表上。
这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学生课堂观察检核表
例如,在一堂课上,老师通过对学生的观察,看看学生是否能达到上述要求,从听课、练习、发言、交流等方面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分。
以此作为基本技能与基础知识掌握好与坏的一个参考。
二、问题检测,在情景中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
评价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也是评价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的重要项目。
理解能力评价要求把理解的问题抽出来加以测验,然后将每个学生的理解程度加以分析,即可达到评价的目的。
测验理解能力的方法有:论述题考试,客观测验中的选择题、简答题,口试法,观察法,等等。
比如试述三角形面积的求法,有的学生不需要真正理解,只要记住三角形面积的公式就能得满分。
如果要测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是否彻底把握了内部间的关系,试题就应改为:三角形面积的求法、为什么是底乘高再除以2?这样学生就要理解其原因,深入说明内部的因果关系。
又如,提问某一问题,如果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作出独特见解的答案,并对自己的回答做出了有效的说理,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比较好。
案例:在教学7年级数学《5.6探索规律》时,我就日历中的规律提出下列问题:
(1)日历中相邻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2)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个关系吗?
(3)阴影方框中的9个数之和与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
(4)这个关系在其他方框中都成立吗?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个关系吗?
(5)这个关系对每一个月的日历都成立吗?为什么?
(6)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还有哪些结论?
在评价时,看学生能否对问题用自己的语言作出回答;能否清晰、有条理地对问题进行解释;能否积极地与同伴交流意见,并从中获益。
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在评价时都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并随时观察记录。
三、测验法
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小测和测验,及时反馈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知识的运用情况。
这种方法要注意测验的难度、信度和效度。
以测验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一个参考,同
时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生取得的进步要作出鼓励和肯定。
四、专题作业:学生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空间
所谓专题作业,不是以学习和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为目的,而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专题作业包括调查报告、研究性作业等。
例如,教材上的课题学习一样,用专题作业来培养、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各种评价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评价时应结合评价内容与学生学习的特点加以选择,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完善。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