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作业详细答案
电路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电路原理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5c17c7f61fb7360b4c65c8.png)
(d)(e)(f)
题1-4图
解(a)电阻元件,u、i为关联参考方向。
由欧姆定律u=Ri=104i
(b)电阻元件,u、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由欧姆定律u=-Ri=-10i
(c)理想电压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u=10V
(d)理想电压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u=-5V
(e)理想电流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i=10×10-3A=10-2A
电容电流
t=2 ms时
电容的储能为
7-20题7-20图所示电路,开关合在位置1时已达稳定状态,t=0时开关由位置1合向位置2,求t0时的电压 。
题7-20图
解:
用加压求流法求等效电阻
7-26题7-26图所示电路在开关S动作前已达稳态;t=0时S由1接至2,求t0时的 。
题7-26图
解:由图可知,t>0时
题4-5图
4-9求题4-9图所示电路的戴维宁或诺顿等效电路。
(a)
(b)
题4-9图
解:(b)题电路为梯形电路,根据齐性定理,应用“倒退法”求开路电压 。设 ,各支路电流如图示,计算得
故当 时,开路电压 为
将电路中的电压源短路,应用电阻串并联等效,求得等效内阻 为
4-17题4-17图所示电路的负载电阻 可变,试问 等于何值时可吸收最大功率?求此功率。
题2-1图
解:(1) 和 并联,其等效电阻 则总电流
分流有
(2)当
(3)
2-5用△—Y等效变换法求题2-5图中a、b端的等效电阻:(1)将结点①、②、③之间的三个9电阻构成的△形变换为Y形;(2)将结点①、③、④与作为内部公共结点的②之间的三个9电阻构成的Y形变换为△形。
题2-5图
解(1)变换后的电路如解题2-5图(a)所示。
(完整版)《电路原理》试卷答案
![(完整版)《电路原理》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abcac902768e9950e73865.png)
《电路原理》试题一、填空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题图一(1)的电路中,C1=1μF,C2=2μF,电路的总电容为,C1上的电压。
2、将图一(2)中的诺顿电路等效为戴维宁电路,其中R1=10Ω .电源的电动势Us= ,电阻R= 。
3、图一(3)中,L1=1H,L2=2H, 电路ab端口的总电感为。
4、电感量为2mH电感中流有2A的稳定电流,该电感的储能为焦耳。
5、电感具有阻碍电流的作用。
6、图一(6)所示电路,C=100μF,R=5kΩ.电容上的初始电压为10V. 当开关K合上后,电容上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7、非库仑电场移动单位正电荷从电源负极到正极所做的功定义为。
8、图一(8)所示电桥平衡的条件为。
9、若某电路网络中有n个节点,则按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只能写出个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
10、纯电感元件两端电压的相位超前其电流相位 。
11、某纯电容的容抗为Xc ,其两端的交流电压为U ,则该电容的有功功率为 , 无功功率为 。
12、如图一(12)所示的电路中,a 、b 两端的电压U=25V ,R 1=70Ω,R 2=30Ω,则U 1= , U 2= .13、若A=5∠53.13o,B=5∠-143.13o,则 .=BA 14、1000μF 的电容两端加了100V 的电压,电容极板上的电量为 库仑。
15、频率相同的正弦电流和电压分别为:o), 210sin(+=t U u m ωo), 则u 超前i 。
60sin(-=t I i m ω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其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或不选均无分)1、电容的定义式为:( ).A . B. C. D. Uq C =q U C =Uq C =C=IU 2、图二(2)电路中,R 1=6Ω,R 2=7Ω,R 3=6Ω,R 4=10Ω,则a 、b 两端的电阻R ab 阻值为( )。
电路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电路原理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942fc9f7ec4afe04a1dfd3.png)
第五版《电路原理》课后作业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练习题1-1说明题1-1图(a)、(b)中:(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3)如果在图(a)中u>0、i<0;图(b)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a)(b)题1-1图解(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答:(a) 关联——同一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关联参考方向;(b) 非关联——同一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反,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答:(a) 吸收功率——关联方向下,乘积p = ui > 0表示吸收功率;(b) 发出功率——非关联方向,调换电流i的参考方向之后,乘积p = ui < 0,表示元件发出功率。
(3)如果在图 (a) 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答:(a) 发出功率——关联方向下,u > 0,i < 0,功率p为负值下,元件实际发出功率;(b) 吸收功率——非关联方向下,调换电流i的参考方向之后,u > 0,i > 0,功率p为正值下,元件实际吸收功率;1-4 在指定的电压u和电流i的参考方向下,写出题1-4图所示各元件的u和i的约束方程(即VCR)。
(a)(b)(c)(d)(e)(f)题1-4图解(a)电阻元件,u、i为关联参考方向。
由欧姆定律u = R i = 104 i(b)电阻元件,u、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由欧姆定律u = - R i = -10 i(c)理想电压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u = 10V(d)理想电压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u = -5V(e) 理想电流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i=10×10-3A=10-2A(f)理想电流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i=-10×10-3A=-10-2A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电路原理习题解答
![电路原理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66a4910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e.png)
1-10 (1.5+2.5)I1+U=8……① 得I1=3A I2=I1+1…………………②U=-4V 2I2+3=0………………..③I2=4A
1-11 由KCL: 0.3U+5=0.4U 得U=50V 由KVL: U=U1-10 得U1=60V
《电路原理A(1)》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电路原理A(1)》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4-23 t=0-时 Uc(0-)=10V t=0+时 ⅰ其零输入状态有如图 Uc(0+)=Uc(0-)=10V Uc(∞)=0 Req=20×20/(20+20)=10K 则三要素得 Uc(t)=10×e-10t
ⅱ其零状态时有如图 Uc(0+)=0V Uc(∞)=IR=-5V Req=10 U=-5+5e-10t ∵全响应=零输入+零状态 ∴U=-5+15e-10t V
闭合后的等效电阻
其开路点压 Uoc=8+1=9
Req=10×10/(10+10)=5
其等效电阻 可由图
T=L/R=1/5
R总=(8+1)//3+3/4=3
∴IL(t)=0.5×e-t/T=0.5×e-5t
T=RC=3×10-5 Uc=Uoc(1-e-t/T)=9(1-e-t/3×10-5)
4-7 IL(0+)=IL(0-)=10×4/10=4A Req=4+6=10 T=L/R=0.3 ∴I(t)=IL(0+)(1-e-t/T)=4(1-e-t/0.3)
-Uag-30-5-Ugf=0 得Uag=-35V 对回路3的KVL:
Uab+3-10+(-16)=0 得Uab=23V 对回路的KCL:
《电路原理》作业答案解析
![《电路原理》作业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9adf974312b3169a451a4a2.png)
uR(0+)=-uL(0+)=5iL(0+)=5V uL(0+)=-5ViL(0+)=iR(0+)=1A
7-8题7-8图所示电路开关原合在位置1,t=0时开关由位置1合向位置2,求t0时电感电压 。
求得uc(0+)后,应用替代定理,用电压等于Uc(0+)=10V的电压源代替电容元件,画出0+时刻等效电路如图(a2)所示,由0+等效电路计算得ic(0+)=-(10+5)/10=-1.5A
uR(0+)=10ic(0+)=-15V
(2)首先根据开关S动作前的电路求电感电流iL(0-).由于开关S动作前,电路处于稳定状态,对直流电路有diL/dt=0,故uL=0,电感可看作短路,t=0-时电路如题解7-1图(b1)所示,由(b1)得iL(0-)=10/(5+5)=1A。t=0时开关动作,由于换路时,电感电流iL不跃变,
(a)(b)
题3-1图
解:(1)每个元件作为一条支路处理时,图(a)和(b)所示电路的图分别为题解3-1图(a1)和(b1)。
图(a1)中节点数 ,支路数
图(b1)中节点数 ,支路数
(2)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组合作为一条支路处理时,图(a)和图(b)所示电路的图分别为题解图(a2)和(b2)。
图(a2)中节点数 ,支路数
图(b2)中节点数 ,支路数
3-2指出题3-1中两种情况下,KCL、KVL独立方程各为多少?
《电路原理》作业及答案.doc
![《电路原理》作业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ef6bb0b280eb6294dd886cde.png)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练习题1-1 说明题 1-1 图( a)、( b)中:( 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 3)如果在图( a)中u>0、i <0;图( b)中u>0、i >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元件元件i i+ u + u( a)( b)题1-1图1-4在指定的电压u 和电流 i 的参考方向下,写出题1-4图所示各元件的u 和 i 的约束方程(即 VCR)。
10k 10 i 10Vi i +++ u + u u ( a)( b)( c)i 5Vi 10mA i 10mA++ u + u + u ( d)( e)( f )题1-4图1-5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52A + ++15V 5 15V 5 15V 2A 2A( a)(b)(c)题1-5图1-16 电路如题 1-16 图所示,试求每个元件发出或吸收的功率。
A0.5A 2 I 122I1+ + +1U 2U 2VI 2(a)( b)题 1-16 图1-20试求题1-20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u1及电压 u。
1k10k++ + +u 1u10u 12V题 1-20 图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练习题2-1 电路如题2-1 图所示,已知u S=100V , 1=2k , 2=8k 。
试求以下 3 种情况下的电压 2RRu和电流 i 2、 3:( 1) 3=8k ;(2) 3 = (3处开路);( 3) 3=0( 3 处短路)。
i RRRRRi 2 i 3R 1 ++R 2u2 R 3u S题2-1 图2-5 用△— Y 等效变换法求题2-5 图中 a、b 端的等效电阻:(1)将结点①、②、③之间的三个 9 电阻构成的△形变换为 Y 形;(2)将结点①、③、④与作为内部公共结点的②之间的三个 9 电阻构成的 Y 形变换为△形。
①a999②③99b④题 2-52-11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题2-11 图所示电路的电流i 。
电路原理习题及答案
![电路原理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0af3f083d049649b665895.png)
电路原理习题习题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请将其中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干的括号中。
(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29分) 1、(本小题6分)电路如图所示, 若R 、U S 、I S 均大于零,, 则电路的功率情况为 A. 电阻吸收功率, 电压源与电流源供出功率 B. 电阻与电压源吸收功率, 电流源供出功率 C.电阻与电流源吸收功率, 电压源供出功率D. 电阻吸收功率, 电流源供出功率,电压源无法确定答( )U I S2、(本小题9分)若电流表A 读数为零, 则R 与I 的值分别为 A. 6 Ω, 2.5 A B. 8 Ω, -2.5 A C. 6 Ω, 1 A D. 0.66 Ω, 15 A 答()ab3、(本小题14分)用叠加定理可求得图示电路中ab 端的开路电压U ab 为A. 8.5 VB. 7.5 VC. 6 VD. 6.5 V答()ab-二、填充题:在下列各题中,请将题止所要求的解答填入题干中的各横线上方内。
(本大题共2小题,总计31分) 1、(本小题12分)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A ,电压=U V . 2、(本小题19分)图示正弦交流电路,已知t u 310cos 2100=V ,电源向电路提供功率P =200W ,L u 的有效值为50V ,求R 和L 。
三、非客观题( 本 大 题40分 )电路及外施电压波形如图所示,求电感贮能的最大值,并表明t >2s 时电阻所消耗的能量等于该值。
习题作业2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请将其中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干的括号中。
(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34分) 1、(本小题9分)电路如图所示, 若R 、U S 、I S 均大于零,, 则电路的功率情况为 A. 电阻吸收功率, 电压源与电流源供出功率 B. 电阻与电流源吸收功率, 电压源供出功率 C. 电阻与电压源吸收功率, 电流源供出功率 D. 电阻吸收功率,供出功率无法确定答( )U I S2、(本小题8分)用叠加定理可求得图示电路中电压u 为A. ()1+cos t VB. ()5-cos t VC. ()53-cos t VD. 513-⎛⎝ ⎫⎭⎪cos t V答( )3、(本小题17分)图示电路中a 、b 端的等效电阻R ab 为A. 83 ΩB. 3 ΩC. 4 ΩD. 6 Ω答()二、填充题:在下列各题中,请将题止所要求的解答填入题干中的各横线上方内。
电路原理习题及答案
![电路原理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3e86056c85ec3a87c2c51d.png)
电路原理习题习题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请将其中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干的括号中。
(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29分) 1、(本小题6分)电路如图所示, 若R 、U S 、I S 均大于零,, 则电路的功率情况为 A. 电阻吸收功率, 电压源与电流源供出功率 B. 电阻与电压源吸收功率, 电流源供出功率 C.电阻与电流源吸收功率, 电压源供出功率D. 电阻吸收功率, 电流源供出功率,电压源无法确定答( )U I S2、(本小题9分)若电流表A 读数为零, 则R 与I 的值分别为 A. 6 Ω, 2.5 A B. 8 Ω, -2.5 A C. 6 Ω, 1 A D. 0.66 Ω, 15 A 答()ab3、(本小题14分)用叠加定理可求得图示电路中ab 端的开路电压U ab 为A. 8.5 VB. 7.5 VC. 6 VD. 6.5 V答( )ab-二、填充题:在下列各题中,请将题止所要求的解答填入题干中的各横线上方内。
(本大题共2小题,总计31分) 1、(本小题12分)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A ,电压=U V .105Ao2、(本小题19分)图示正弦交流电路,已知t u 310cos 2100=V ,电源向电路提供功率P =200W ,L u 的有效值为50V ,求R 和L 。
Lu + 三、非客观题( 本 大 题40分 )电路及外施电压波形如图所示,求电感贮能的最大值,并表明t >2s 时电阻所消耗的能量等于该值。
t s习题作业2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请将其中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干的括号中。
(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34分) 1、(本小题9分)电路如图所示, 若R 、U S 、I S 均大于零,, 则电路的功率情况为 A. 电阻吸收功率, 电压源与电流源供出功率 B. 电阻与电流源吸收功率, 电压源供出功率 C. 电阻与电压源吸收功率, 电流源供出功率 D. 电阻吸收功率,供出功率无法确定答( )U I S2、(本小题8分)用叠加定理可求得图示电路中电压u 为A. ()1+cos t VB. ()5-cos t VC. ()53-cos t VD. 513-⎛⎝ ⎫⎭⎪cos t V答( )3、(本小题17分)图示电路中a 、b 端的等效电阻R ab 为A. 83 ΩB. 3 ΩC. 4 ΩD. 6 Ω答()二、填充题:在下列各题中,请将题止所要求的解答填入题干中的各横线上方内。
电路原理试题含参考答案
![电路原理试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d8d9b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1b.png)
电路原理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已知正弦,频率为50HZ,则它的瞬时值表达式为A、/B、/C、/D、/正确答案:C2、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是指A、电流实际方向与电压升实际方向一致B、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升参考方向一致C、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降参考方向一致D、电流实际方向与电压降实际方向一致正确答案:C3、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当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A、不变B、无法确定C、减小D、增大正确答案:C4、应用无源网络的等效电阻法求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阻时,应将电压源 ( )处理A、保留B、开路C、不能确定D、短路正确答案:D5、已知正弦电压相量形式为,频率为50HZ,则它的瞬时值表达式为A、/B、/C、/D、/正确答案:C6、实际电压源模型“20V、2Ω”等效为电流源模型时,其电流源IS和内阻R为A、IS=10A,R=1ΩB、IS=10A,R=2ΩC、IS=10A,R=∞D、IS=10A,R=0正确答案:B7、市用照明电的电压是220V,这是指电压的A、最大值B、平均值C、瞬时值D、有效值正确答案:D8、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应用于A、支路B、节点C、环路D、回路正确答案:B9、自动满足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电路求解法是A、回路电流法B、2b法C、节点电压法D、支路电流法正确答案:C10、当流过理想电压源的电流增加时,其端电压将A、无法确定B、不变C、减少D、增加正确答案:B11、理想电流源和理想电压源并联,对外等效电路为A、理想电流源B、理想电压源C、理想电压源和电阻串联D、理想电流源和电阻并联正确答案:B12、正弦量的幅值是有效值的( )倍A、/B、/C、2D、3正确答案:A13、自动满足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电路求解法是A、2b法B、支路电流法C、回路电流法D、节点电压法正确答案:D14、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A、无法确定B、减小C、增大D、不变正确答案:C15、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应用于A、环路B、节点C、支路D、回路正确答案:D16、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为16V,短路电流为8A,若外接2Ω的电阻,则该电阻上的电压为A、3.2VB、8VC、16VD、32V正确答案:B17、必须设立电路参考点后才能求解电路的方法是A、回路电流法B、节点电压法C、网孔电流法D、支路电流法正确答案:B18、一太阳能电池板,测得它的开路电压为800mV,短路电流为40mA,若将该电池板与一阻值为20Ω的电阻器连成一闭合电路,则电阻器的两端电压是A、0.20VB、0.10VC、0.40VD、0.30V正确答案:C19、工程上所说的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的数值,通常都是它们的()值A、最大值B、有效值C、瞬时值D、平均值正确答案:B20、两个电阻,当它们串联时,功率比为4:9;若它们并联,则它们的功率比为A、3;2B、9;4C、4;9D、2;3正确答案:B21、实际电路中电感的电压 u为有限值,则电感电流 i 必定是时间的A、连续函数B、阶跃函数C、冲激函数D、脉冲函数正确答案:A22、只适应于线性电路求解的方法是A、戴维宁定理B、诺顿定理C、替代定理D、叠加定理正确答案:D23、只适应于线性电路求解的方法是A、替代定理B、诺顿定理C、戴维宁定理D、叠加定理正确答案:D24、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A、负载上加的电压最高时B、电源内阻最小时C、负载电阻等于电源内阻D、负载上通过的电流最大时正确答案:C25、实验室中的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其读值是交流电的A、最大值B、瞬时值C、平均值D、有效值正确答案:D2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容有隔断直流通交流的作用B、电容有隔断交流通直流的作用C、电感在直流电路中相当于开路D、电感有通交流阻直流的作用正确答案:A27、应用节点电压法求解电路时,节点的自导与互导的取值为A、都取正值B、都取负值C、自导取正值,互导取负值D、自导取正值,互导视不同情况可取正值,也可取负值正确答案:C28、当电感电流增大时,电感的功率情况为A、无法确定B、发出功率C、功率为0D、吸收功率正确答案:D29、应用网孔电流法求解电路时,网孔的自阻与互阻的取值为A、都取负值B、自阻取正值,互阻视不同情况可取正值,也可取负值C、都取正值D、自阻取正值,互阻取负值正确答案:B30、已知。
电路原理参考答案
![电路原理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b0228f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19.png)
电路原理参考答案电路原理参考答案电路原理是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主要介绍了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的特性以及电路分析的方法。
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学生通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难题,因此提供一份电路原理的参考答案,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会有一定的帮助。
第一部分:电路基本概念1. 什么是电路?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电阻等元件组成的电气网络,它可以传输电能或信号。
2. 什么是电流?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单位是安培(A)。
3. 什么是电压?电压是电势差的度量,表示电荷在电路中移动的能力,单位是伏特(V)。
4. 什么是电阻?电阻是阻碍电流通过的元件,单位是欧姆(Ω)。
第二部分:电路元件的特性1. 电阻的特性电阻的特性可以通过电阻的阻值来描述,阻值越大,电流通过的能力越小。
2. 电容的特性电容是一种可以储存电荷的元件,它的特性可以通过电容的电容值来描述,电容值越大,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越强。
3. 电感的特性电感是一种可以产生磁场的元件,它的特性可以通过电感的电感值来描述,电感值越大,电感器产生的磁场越强。
第三部分:电路分析的方法1.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分析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分为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在任意一个节点处,流入节点的电流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指出,在任意一个闭合回路中,电压源的代数和等于电阻元件电压的代数和。
2. 等效电路等效电路是指将复杂的电路简化为等效电路,以便进行更简单的分析。
等效电路可以通过串联和并联等电路连接方式进行简化。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是电路分析中的重要定理。
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电路都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阻串联的等效电路来代替。
诺顿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电路都可以用一个电流源和一个电阻并联的等效电路来代替。
总结:电路原理是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学习它需要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的特性以及电路分析的方法。
电路原理》作业及答案
![电路原理》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b84e346f1aff00bfd51e9c.png)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练习题1-1说明题1-1图(a )、(b )中:(1)u 、i 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 乘积表示什么功率?(3)如果在图(a )中u >0、i <0;图(b )中u >0、i >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a ) (b )题1-1图1-4 在指定的电压u 和电流i 的参考方向下,写出题1-4图所示各元件的u 和i 的约束方程(即VCR )。
(a ) (b ) (c )(d ) (e ) (f )题1-4图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 ) (b ) (c )题1-5图1-16 电路如题1-161(a ) (b )题1-16图 1-20 试求题1-20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u 1及电压u 。
题1-20图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练习题2-1电路如题2-1图所示,已知u S =100V ,R 1=2k ?,R 2=8k ?。
试求以下3种情况下的电压u 2和电流i 2、i 3:(1)R 3=8k ?;(2)R 3=?(R 3处开路);(3)R 3=0(R 3处短路)。
题2-1图2-5用△—Y 等效变换法求题2-5图中a 、b 端的等效电阻:(1)将结点①、②、③之间的三个9?电阻构成的△形变换为Y 形;(2)将结点①、③、④与作为内部公共结点的②之间的三个9?电阻构成的Y 形变换为△形。
题2-52-11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题2-11图所示电路的电流i 。
题2-11图2-13 题2-13图所示电路中431R R R ==,122R R =,CCVS 的电压11c 4i R u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电压10u 。
题2-13图2-14 试求题2-14图(a )、(b )的输入电阻ab R 。
(a ) (b )题2-14图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练习题3-1 在以下两种情况下,画出题3-1图所示电路的图,并说明其结点数和支路数:(1)每个元件作为一条支路处理;(2)电压源(独立或受控)和电阻的串联组合,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组合作为一条支路处理。
电路原理参考答案-电路原理-张燕君-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路原理参考答案-电路原理-张燕君-清华大学出版社](https://img.taocdn.com/s3/m/28e066eb16fc700aba68fcc1.png)
《电路原理》课后参考答案第一章一、略二、10~22:BCBBB ,ABACD ,ACC ;23:ABCD ;24:AAA ;25:ABD ;26:BB ;27:D ;28:D 三、29:(a )U s =U R =8V ,2A I =,16W s U P =(发出),P R =16W(吸收)。
(b )I =I s =5A ,U =20V ,100W s I P =(发出),P R =100W(吸收)。
(c )流过电压源的电流为I s =5A ,而电流源两端的电压为U s =8V ,40W s I P =(关联参考方向,吸收40W),40W s U P =(非关联参考方向,发出40W)30:(a )流过电压源、电阻的电流为电流源电流5A ,U R =50V ,U '=60V ,P R =250W (吸收250W),300W s I P =-(发出300W),50W s U P =(吸收50W)(b )电阻电流源端电压均为10V ,R 5A I =,电压源电流S -10A I '=,100W s U P =-(发出100W),50W s I P =(吸收50W),P R =50W(吸收50W)(c )1R 5A I =,2R 10V U =,2R 5A I =,s 0A I '=,20V U '=,0W s U P =,100W s I P =-(发出100W),150W R P =(吸收50W),250W R P =(吸收50W)(d )25A I =,U 1=-10V ,s 10A I '=,U '=0V ,100W s U P =-(发出100W),0W s I P =(吸收0W),P 1=50W(吸收50W),P 2=50W(吸收50W)31:图(a):u =Ri +u s ;图(b):u =-Ri +u s ;图(c):u =Ri -u s ;图(d):u =-Ri -u s 32:11A 3I =,27A 3I =,34A 3I =,45A 3I =33:220()L S R L Lu u p R R μ==34:P 3A =36W(吸收36W),436 W P Ω=(吸收36W),P 受控源=72W(发出72W)35:I 1=3A ,U 3=18V 36:U =5V ,I =-1.5A ,323R =Ω二、18~37:BDCAC ,ADABA ,CCDAB ,DBCDA 三、38:R 1=2Ω、R 2=18Ω、R 3=180Ω39:R L =24Ω40: 1.44A I =,345.6W P =41:1VU =-42:(a)10ab R =Ω;(b)2ab R =Ω;(c) 6.6ab R =Ω;(d)53ab R =Ω;(e)30ab R =Ω;43:150V U =,15V U =44:0.5AI =45:11A I =,2 2.2A I =,独立电流源吸收功率为16W -;受控电流源吸收功率为1.2W ,5Ω、3Ω和2Ω吸收功率分别为5W 、0.12W 和9.68W 46:12.8W P =47:67R =Ω48:080VU =49:120V 电压源发出功率约为113.49W ,60V 电压源发出功率约为59.14W 50:115V 4U =51:18A I =、210A I =,32A I =、40A I =、52A I =-52:09A,3A s I I ==-53:14WP =54:受控电压源吸收功率为0;受控电流源吸收功率为9W -55:8V ab U =-56:2α=57:21V 19ab U =-二、9~20:DACBC ,DCACB ,CB 三、21:(a )U 4.5x =V ;(b )I 1x =-A 22:1I 1.4=A 23:3U 19.6=V 24:os0.364U U =25:(1)I x =37.5A ;(2)I x =40A 26:(a)(b)27:0.2I =A 28:29:1Ax I =-30:R =R eq =8Ω时,R 上得到最大功率为max 4.5P =W 31:U s2=100V 32:1 1 VU ∧=二、14~18:ABCDA 三、19:(1))(t u 波形为:(2)s t st s s t t t t t t i t u t p 22110 0 1624122 )()()(23><<<<⎪⎩⎪⎨⎧-+-=⋅=,,,(3)当s t 1=时,V u 1)1(=,(1)0.5()W J =当s t 2=时,0)2(=u ,(2)0W =当∞=t 时,0)(=∞u ,()0W ∞=20:t =1s 时,(1) 2.5(A)i =,t =2s 时,(2)5(A)i =,t =3s 时,(3)5(A)i =,t =4s 时,(4) 3.75(A)i =21:2.5F ;10H22:(a)V 10)0(=+c u .5A 1)0()0(-==++i i c (0)15V R u +=-(b)(0)1A L i +=,(0)5V R u +=,V 5)0(-=+L u 23:(a)A 34)0(1=+i ,1A )0(2=+i ,A 37)0(=+i (b)A 3)0(1=+i ,(0)18V u +=-,(0)21.6V L u +=-(c)1(0)A 6c i +=-,11(0)A 6i +=(d)(0) 3.33A c i +=,(0)66.6A u +=24:1(0)4L u V +=-,2(0)0L u V+=25:(1)1(0)0u +=2(0)0u +=,(2)101s t duU dtCR +==,200t du dt+==,(3)222021s t d u R U dtLCR +==26:2()4V tc u t e-=,2()0.04mAt i t e -=27:(1):1.024kV (2)652.6610R =⨯Ω(3)4588.44s t ≥(4)()50kA i t ≤,75.010W p -=⨯(5)7.5s28:(1)V )e 1(100200tc u --=(0≥t ),2000.2e A (0)ti t -=≥(2)18.045 mst =29:()50010000.24Att i ee --=-30:50()14eV tL u t -=,()50614e Wt p -=--31:()6102121Vt c u t e -⎛⎫=- ⎪ ⎪⎝⎭32:2()1A Rt s L L u i t e R -⎛⎫=- ⎪⎝⎭,211W2Rt S Lu p e R -⎛⎫=- ⎪⎝⎭33:(1)()2A L i t =(2)48W p =34:()40.8tC u t e V-=+35:2() 1.50.75t i t e A-=-36:2()(22)()t L i t e t A ε-=-,21()(3)()t i t e t A ε-=+37:23()[5 e] A (0)ti t t -=-≥38:(1)()L i t =591.22.4e A (0) t t --≥(2)591()[1.8 1.6] A (0)t i t et -=-≥39:43[2.5 2.5e ] V (0)t c u t -=-+≥40:()54.1710180.667A ti e-⨯=-,()54.17100.833A t c i t e -⨯=,()54.17104Vt c u t e -⨯=-41:(1)在20≤≤t 区间,RC 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为()()V110100tc e t u --=在32<≤t 区间,RC 的全响应为()()10022030V t c u t e--=-+在∞<≤t 3区间,RC 的零输入响应为()()100320Vt c u t e --=-(2)()()()()()()()1002100310010130122013V t t t c u t e t e t e t εεε-----⎡⎤⎡⎤=----+--⎣⎦⎣⎦42:(2)(6)()[10(1e )()15(1e )(2)5(1e )(6)] V t t t c u t t t t εεε-----=----+--43:(1)()()()201001V tc u t et ε-=-,()2010mAt cie t ε-=(2)()()2080V t c u t e t ε-=,()()()200.48mAtc i t t e t δε-⎡⎤=-⎣⎦44:()L i t =10 5eε() Att -⋅45:200 ()(1.5e ) ε() Vtu t t -=-第五章一、略二、20~36:C(ACB)CBA,CCBBC,(CA)BABC,BC 三、37:(1)波形图如题5-37图(a)所示。
《电路原理》第7-13、16章作业答案
![《电路原理》第7-13、16章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8b7cbf65ce0508763213ff.png)
12-6题12-6图所示对称三相电路中, ,三相电动机吸收的功率为1.4kW,其功率因数 (滞后), 。求 和电源端的功率因数 。
题12-6图
第十三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练习题
13-7已知一RLC串联电路的端口电压和电流为
试求:(1)R、L、C的值;(2)3的值;(3)电路消耗的功率。
13-9题13-9图所示电路中 为非正弦周期电压,其中含有 和 的谐波分量。如果要求在输出电压 中不含这两个谐波分量,问L、C应为多少?
题13-9图
第十六章“二端口网络”练习题
16-1求题16-1图所示二端口的Y参数、Z参数和T参数矩阵。(注意:两图中任选一个)
(a)(b)
题16-1图
16-5求题16-5图所示二端口的混合(H)参数矩阵。(注意:两图中任选一个)
题10-21图
第十一章“电路的频率响应”练习题
11-6求题11-6图所示电路在哪些频率时短路或开路?(注意:四图中任选两个)
(a)(b)(c)(d)
题11-6图
11-7RLC串联电路中, , , ,电源 。求电路的谐振频率 、谐振时的电容电压 和通带BW。
11-10RLC并联谐振时, , , ,求R、L和C。
题9-19图
9-25把三个负载并联接到220V正弦电源上,各负载取用的功率和电流分别为: , (感性); , (感性); , (容性)。求题9-25图中表A、W的读数和电路的功率因数。
电路原理第四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电路原理第四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f3e10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6.png)
电路原理第四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介绍电路原理是电工电子工程的基础课程,是理解电子电路,掌握电子技术的必备基础。
电路原理第四版是一本经典的教材。
本文将提供该教材的课后练习题及答案,以供读者学习和练习。
课后练习题第一章电路基本定理1.四个1Ω的电阻分别连在电源的正极和负极,求它们之间的总电阻。
2.两个串联的电容C1=10μF,C2=20μF,两端的电压分别为50V和100V,求总电容。
3.RC电路充电后,电容器电压的夹角为45度,某一时刻电容器电压为6V,充电电阻R=2kΩ,电容C=0.1μF,求该时刻电容充电所经过的时间。
第二章电路简化技术1.简化下列电路:simplify_circuit2.已知电路中R1=3Ω,R2=4Ω,R3=5Ω,求R4使得电路平衡。
第三章交流电路基本理论1.已知某电路中电感为5mH,电容为8μF,电源交流电压为60V,频率为50Hz,求电流的有效值和相位角。
2.有一个平衡电桥电路,其两端分别为220V和200V,电桥中R1=100Ω,R2=50Ω,C1=0.1μF,C2=0.02μF,求电桥平衡时C3和R3的阻值。
答案第一章电路基本定理1.总电阻为4Ω。
2.总电容为6.67μF。
3.电容充电所经过的时间为2.2ms。
第二章电路简化技术1.简化后的电路如下:simplified_circuit2.R4=15Ω。
第三章交流电路基本理论1.电流的有效值为1.202A,相位角为-53.13度。
2.R3=5.52kΩ,C3=0.16μF。
总结本文提供了电路原理第四版课后练习题及答案,供读者学习和练习。
电路原理是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掌握了该理论,才能更好的理解和应用电子电路技术。
同时,也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电路原理习题及答案
![电路原理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50e71de87101f69e31952a.png)
1-4. 电路如图所示,试求支路电流I.IΩ12解:在上结点列KCL 方程:A I II I I 6.301242543-==+-++解之得: 1-8.求图示电路中电压源发出的功率及电压xU 。
53U解:由KVL 方程:V U U U 5.2,53111=-=-得 由欧姆定律,A I I U 5.0,5111-=-=得所以是电源)(电压源的功率:,05.251123)52(151<-=-⨯-===⨯+=W I P VI U V X1-10.并说明是发出还是消耗源功率试求图示电路两独立电,。
10A解:列KVL 方程:A I I I I 5.0010)4(11101111==++⨯+⨯+-,得电路两独立电源功率:,发出)(,发出。
W I P W I P A V 38411051014110-=⨯⨯+-=-=⨯-= 2-6如图电路:R1=1Ω ,R2=2Ω,R3=4Ω,求输入电阻Rab=?解:含受控源输入电阻的求法,有外施电压法。
设端口电流I ,求端口电压U 。
Ω====+-=+=+=9945)(21131211211I UR IU II I R I I R I I I R I IR U ab 所以,得,2-7应用等效变换方法求电流I 。
解:其等效变化的过程为,根据KVL 方程,AI I I I 31,08242-==+++ 3—8.用节点分析法求电路中的xI 和xU.6A3ΩV解:结点法:A I V U U I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U U U X X X n n n n X n n n n n n n n n 5.16.72432242)212141(21411321)212111(214234121)4121(3121321321321==-⨯=--==+=+++--=-+++--=--+,解之得:,,补充方程:网孔法:网孔电流和绕行方向如图所示:323132132112224123221212242223m x x m x m m m m m m m m m IU I U I I I I U I I I U I I I I ++-==-⨯=-=+++⨯-⨯-=-+++-=,),(补充方程:)()(3—17.电路如图,试用网孔分析法求解电路中受控源发出的功率。
《电路原理》作业详细答案
![《电路原理》作业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14c861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1f.png)
《电路原理》作业详细答案第⼀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练习题1-1说明题1-1图(a)、(b)中:(1)u、i的参考⽅向是否关联?(2)ui乘积表⽰什么功率?(3)如果在图(a)中u>0、i<0;图(b)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a)(b)题1-1图解:(1)图(a)中电压电流的参考⽅向是关联的,图(b)中电压电流的参考⽅向是⾮关联的。
(2)图(a)中由于电压电流的参考⽅向是关联的,所以ui乘积表⽰元件吸收的功率。
图(b)中电压电流的参考⽅向是⾮关联的,所以ui乘积表⽰元件发出的功率。
(3)图(a)中u>0、i<0,所以ui<0。
⽽图(a)中电压电流参考⽅向是关联的,ui 乘积表⽰元件吸收的功率,吸收的功率为负,所以元件实际是发出功率;图(b)中电压电流参考⽅向是⾮关联的,ui乘积表⽰元件发出的功率,发出的功率为正,所以元件实际是发出功率。
1-4 在指定的电压u和电流i的参考⽅向下,写出题1-4图所⽰各元件的u和i的约束⽅程(即VCR)。
(a)(b)(c)(d)(e)(f)题1-4图解:(a)电阻元件,u、i为关联参考⽅向。
由欧姆定律u=Ri=104 i(b)电阻元件,u、i为⾮关联参考⽅向,由欧姆定律u = - R i = -10 i(c)理想电压源与外部电路⽆关,故u = 10V(d)理想电压源与外部电路⽆关,故u = -5V(e)理想电流源与外部电路⽆关,故i=10×10-3A=10-2A(f)理想电流源与外部电路⽆关,故i=-10×10-3A=-10-2A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b)(c)题1-5图解:(a )由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知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如解1-5图(a )故电阻功率 10220W R P ui ==?=吸(吸收20W )电流源功率 I 5210W P ui ==?=吸(吸收10W )电压源功率U 15230W P ui ==?=发(发出30W )(b )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可得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如解1-5图(b )故电阻功率 12345W R P =?=吸(吸收45W )电流源功率 I 15230W P =?=发(发出30W )电压源功率U 15115W P =?=发(发出15W )(c )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可得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如解1-5图(c )故电阻功率 15345W R P =?=吸(吸收45W )电流源功率 I 15230W P =?=吸(吸收30W )电压源功率U 15575W P =?=发(发出75W )1-16 电路如题1-16图所⽰,试求每个元件发出或吸收的功率。
电路原理试题及答案
![电路原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e5648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08.png)
电路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如何定义的?A. 从负极流向正极B. 从正极流向负极C. 任意方向D. 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答案:B2. 下列哪个元件不是线性元件?A. 电阻器B. 电容器C. 电感器D. 二极管答案:D3. 在交流电路中,电感元件的阻抗与频率的关系是?A. 阻抗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B. 阻抗随频率的增加而减少C. 阻抗与频率无关D. 阻抗随频率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答案:A4. 电路中,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A. V = IRB. I = V/RC. R = V/ID. V = I * R答案:B5. 下列哪个不是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A. 电源B. 负载C. 导线D. 变压器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电路中,电压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伏特(V)2.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安培(A)3. 电阻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欧姆(Ω)4. 电感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亨利(H)5. 电容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法拉(F)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什么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答案: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在任何电路的节点上,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2. 什么是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答案: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指出,在任何闭合电路中,沿着闭合路径的电压降之和等于零。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已知一个电路中,电阻R1=10Ω,R2=20Ω,R3=30Ω,R1和R2串联,然后与R3并联,求整个电路的等效电阻。
答案:首先计算R1和R2的串联电阻Rs = R1 + R2 = 10Ω + 20Ω = 30Ω。
然后计算Rs与R3的并联电阻Re = (Rs * R3) / (Rs + R3) = (30Ω * 30Ω) / (30Ω + 30Ω) = 18Ω。
2. 一个交流电路中,电感L=0.5H,电容C=0.2F,电阻R=100Ω,电源电压V=220V,频率f=50Hz,求电路的总阻抗Z。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练习题1-1说明题1-1图(a)、(b)中:(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3)如果在图(a)中u>0、i<0;图(b)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a)(b)题1-1图解:(1)图(a)中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是关联的,图(b)中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是非关联的。
(2)图(a)中由于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是关联的,所以ui乘积表示元件吸收的功率。
图(b)中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是非关联的,所以ui乘积表示元件发出的功率。
(3)图(a)中u>0、i<0,所以ui<0。
而图(a)中电压电流参考方向是关联的,ui 乘积表示元件吸收的功率,吸收的功率为负,所以元件实际是发出功率;图(b)中电压电流参考方向是非关联的,ui乘积表示元件发出的功率,发出的功率为正,所以元件实际是发出功率。
1-4 在指定的电压u和电流i的参考方向下,写出题1-4图所示各元件的u和i的约束方程(即VCR)。
(a)(b)(c)(d)(e)(f)题1-4图解:(a)电阻元件,u、i为关联参考方向。
由欧姆定律u=Ri=104 i(b)电阻元件,u、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由欧姆定律u = - R i = -10 i(c)理想电压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u = 10V(d)理想电压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u = -5V(e)理想电流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i=10×10-3A=10-2A(f)理想电流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i=-10×10-3A=-10-2A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b)(c)题1-5图解:(a )由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知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如解1-5图(a )故 电阻功率 10220W R P ui ==⨯=吸(吸收20W ) 电流源功率 I 5210W P ui ==⨯=吸(吸收10W ) 电压源功率U 15230W P ui ==⨯=发(发出30W )(b )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可得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如解1-5图(b )故 电阻功率 12345W R P =⨯=吸(吸收45W ) 电流源功率 I 15230W P =⨯=发(发出30W ) 电压源功率U 15115W P =⨯=发(发出15W )(c )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可得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如解1-5图(c )故 电阻功率 15345W R P =⨯=吸(吸收45W ) 电流源功率 I 15230W P =⨯=吸(吸收30W ) 电压源功率U 15575W P =⨯=发(发出75W )1-16 电路如题1-16图所示,试求每个元件发出或吸收的功率。
I 1(a ) (b )题1-16图解:(1)题1-16图(a )中,应用KVL 可得到方程 20.520U U -+⨯+= 解得 1U V =-电流源电压U 与激励电流方向非关联,因此电流源发出功率为=0.510.50.5S I P U W W ⨯=-⨯=-发(实际吸收0.5W )电阻功率为 2=0.520.5R P W W ⨯=VCVS 两端电压2U 与流入电流方向关联,故吸收功率为=20.51S U P U W ⨯=-吸 (实际发出功率1W )显然,=+P S S I U R P P 发吸(2)题1-16图(b )中,在结点A 应用KCL,可得 211123I I I I =+= 再在左侧回路应用KVL ,可得到112+3=2I I 解得1=0.4A I根据各电压,电流方向的关联关系,可知,电压源发出功率为120.8S U P I W ==发 CCCS 发出功率为113230.420.4=0.96S C P I I W W =⨯=⨯⨯⨯发2Ω电阻消耗功率为12120.32R P I W =⨯=1Ω电阻消耗功率为 221(3)1 1.44R P I W =⨯=显然 12S S U C R R P P P P +=+发发 。
1-20 试求题1-20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u 1及电压u 。
u 1题1-20图解:设电流i ,列KVL 方程3131110001010102101010i i u u i u ⎧+⨯+=⎪⎨=⨯+⎪⎩ 得:120200u V u V==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练习题2-1电路如题2-1图所示,已知u S =100V ,R 1=2k Ω,R 2=8k Ω。
试求以下3种情况下的电压u 2和电流i 2、i 3:(1)R 3=8k Ω;(2)R 3=∞(R 3处开路);(3)R 3=0(R 3处短路)。
题2-1图解:(1)2R 和3R 并联,其等效电阻84,2R ==Ω则总电流1110050243s u i mA R R ===++ 分流有123508.33326i i i mA ====; 22250866.6676u R i V ==⨯= (2)当33,0R i =∞=有; 2121001028s u i mA R R ===++ 22281080u R i V ==⨯=(3)3220,0,0R i u ===有; 31100502s u i mA R ===2-5用△—Y 等效变换法求题2-5图中a 、b 端的等效电阻:(1)将结点①、②、③之间的三个9Ω电阻构成的△形变换为Y 形;(2)将结点①、③、④与作为内部公共结点的②之间的三个9Ω电阻构成的Y 形变换为△形。
9Ω9Ω9Ω9Ω9Ωab①②③题2-5图解:(1)变换后的电路如解题2-5图(a )所示。
因为变换前,△中Ω===9312312R R R所以变换后,Ω=⨯===3931321R R R故123126(9)//(3)3126ab R R R R ⨯=+++=++ 7Ω=(2)变换后的电路如图2-5图(b )所示。
因为变换前,Y 中1439R R R ===Ω 所以变换后,1443313927R R R ===⨯=Ω 故 144331//(//3//9)ab R R R R =+Ω=72-11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题2-11图所示电路的电流i 。
10V+-4Ωi 10Ω4V +-4Ω6V+-2Ω10Ω4Ω1A题2-11图解:由题意可将电路等效变,为解2-11图所示。
解解2-5图2R 3R ③① ②①③④31R 43R 14R于是可得Ai25.0105.21==,Aii125.021==2-13 题2-13图所示电路中431RRR==,122RR=,CCVS的电压11c4iRu=,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电压10u。
uS+-R2R4R1i1uc+-R3u10+-1题2-13图解:由题意可等效电路图为解2-13图。
所以342111()//2//2R R R R R R R=+==又由KVL得到1112()cSuR i Ri R uR++=所以114SuiR=10114SS Suu u R i u=-=-=0.75Su2-14 试求题2-14图(a)、(b)的输入电阻abR。
解解2-11图解2-13图1(a ) (b )题2-14图解:(1)由题意可设端口电流i 参考方向如图,于是可由KVL 得到,21111,ab u R i u u u R i μ=-+=21(1)abab u R R R iμ==+- (2)由题已知可得 11221121(1)ab u R i R i R i R i β=+=++121(1)abab u R R R i β==++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练习题3-1 在以下两种情况下,画出题3-1图所示电路的图,并说明其结点数和支路数:(1)每个元件作为一条支路处理;(2)电压源(独立或受控)和电阻的串联组合,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组合作为一条支路处理。
(a ) (b )题3-1图解:(1)每个元件作为一条支路处理时,图(a)和(b)所示电路的图分别为题解3-1图(a1)和(b1)。
图(a1)中节点数6=n ,支路数11=b 图(b1)中节点数7=n ,支路数12=b(2)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组合作为一条支路处理时,图(a)和图(b)所示电路的图分别为题解图(a2)和(b2)。
图(a2)中节点数4=n,支路数8=b图(b2)中节点数15=n,支路数9=b3-2 指出题3-1中两种情况下,KCL、KVL独立方程各为多少?解:题3-1中的图(a)电路,在两种情况下,独立的KCL方程数分别为(1)5161=-=-n (2)3141=-=-n独立的KVL方程数分别为(1)616111=+-=+-nb (2)51481=+-=+-nb图(b)电路在两种情况下,独立的KCL方程数为(1)6171=-=-n (2)4151=-=-n独立的KVL方程数分别为(1)617121=+-=+-nb (2)51591=+-=+-nb3-7题3-7图所示电路中Ω==1021RR,Ω=43R,Ω==854RR,Ω=26R,V20S3=u,V40S6=u,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电流5i。
+-+-R1R2R3R4R5R6i3i5uS3u解:由题中知道4n =,6b = , 独立回路数为16413l b n =-+=-+= 由KCL列方程: 对结点① 1260i i i ++= 对结点② 2340i i i -++= 对结点③ 4660i i i -+-= 由KVL 列方程:对回路Ⅰ 642281040i i i --=-对回路Ⅱ 1231010420-i i i ++=- 对回路Ⅲ 45-488203i i i ++= 联立求得 0.956A 5i =-3-8 用网孔电流法求解题3-7图中电流5i 。
解:可设三个网孔电流为11i 、2l i 、3l i ,方向如题3-7图所示。
列出网孔方程为246122436211232333413234533()()()l l l s l l l s l l l s R R R i R i R i u R i R R R i R i u R i R i R R R i u++--=-⎧⎪--++-=-⎨⎪--+++=⎩ 12312312320108401024420842020l l l l l l l l l i i i i i i i i i --=-⎧⎪-+-=-⎨⎪--+=⎩ 行列式解方程组为2010820104010244102420488084208420----∆=--=--=----- 所以351348800.956A 5104i i ∆-====-∆3-11 用回路电流法求解题3-11图所示电路中电流I 。
5Vu题3-7图解:由题已知,1I 1A l =其余两回路方程为()()123123555303030203020305l l l l l l I I I I I I -+++-=⎧⎪⎨--++=-⎪⎩代人整理得 2322334030352A305015 1.5A l l l l l l I I I I I -==⎧⎧⇒⎨⎨-+==⎩⎩ 所以232 1.50.5A l l I I I =-=-=3-12 用回路电流法求解题3-12图所示电路中电流a I 及电压o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