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学科高段教学评价方案

合集下载

小学《音乐》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小学《音乐》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小学《音乐》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评价要素权重
(%)


教学目标1符合《课程标准》及学生实际。

5 2培养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5 3目标明确、具体、简洁。

5
教学准备1课前准备充分,能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演奏、表现的道具。

5 2 指导学生进行课前的律动、资料查找、收集。

5
教学内容1教学重难点突出,体现学科特点。

10 2体现学生的感受音乐、聆听音乐、表现音乐。

5 3体现音乐与相关文化,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5
4教学内容的安排体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7
教学过程与
方法1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
活动。

5 2教学方法的选择符合教学实际,体现有效性、多样化。

7 3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提出不同要求,进行激励性的评价。

5
教师表现1教师的语言、教态生动形象,赋予情感,调控能力强。

5 2合理用琴体现示范性,教师的范唱(舞蹈)富有感染性。

6
3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切合实际,运用自然,操作
熟练。

5
教学效果1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和参与学习过程
的主动性得到了提高。

5 2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5 3在指导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科能力方面有作用和效果。

5
综合
评价
总分。

小学音体美学科教学质量考核方案

小学音体美学科教学质量考核方案

小学音体美学科教学质量考核方案一、考核目的音体美学科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本考核方案旨在评估小学音体美学科教学质量,为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提供参考依据。

二、考核内容1.音乐(1)考察学生的唱歌表演能力,包括音准、节奏感、音质等。

(2)考察学生的音乐知识掌握情况,包括音乐历史、音符记忆、乐器演奏等。

2.体育(1)考察学生的基本体能素质,包括力量、速度、柔韧性等。

(2)考察学生的体育技能掌握情况,包括跑步、跳绳、投掷等。

3.美术(1)考察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包括线条、色彩搭配、构图等。

(2)考察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知识掌握情况,包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三、考核方式1.观察与记录在平时的音体美课堂上,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记录学生的各项能力和专项技能的发展情况,以及对音乐、体育、美术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活动设计评价表格,定期进行观察与记录。

2.课堂测验安排定期的课堂测验,包括书面测试和实践操作测试。

书面测试主要考察学生对音乐、体育、美术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践操作测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际技能和表演能力。

3.作品展示和评比组织学生参与作品创作,如音乐合唱比赛、体育比赛、美术作品展示等。

通过对作品的展示和评比,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四、考核标准1.音乐(1)唱歌表演能力:准确度80%以上,节奏感良好,音质清晰。

(2)音乐知识掌握情况:熟悉各类音乐曲目,了解音乐历史和乐器演奏技巧。

2.体育(1)基本体能素质:完成各项体育测试,达到年级要求。

(2)体育技能掌握情况:熟练掌握跑步、跳绳、投掷等基本体育技能。

3.美术(1)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线条清晰、色彩搭配协调、构图合理。

(2)审美能力和艺术知识掌握情况:能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了解基本的艺术知识。

五、考核结果的运用根据考核结果,及时进行个体化教学指导,帮助学生发现不足并加以改进。

小学生音乐学科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方案

小学生音乐学科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方案

音乐学科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方案评价目的:
本次评价是为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体现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内容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与和程度。

评价方法:
本次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两大部分。

(一)形成性评价(占60%)
形成性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

包括学习习惯、唱歌、演奏、表演四个方面。

(各占15%)
1、学习习惯
主要观察学生学具准备情况、发言、课堂表现、合作表现等方面的内容。

2、唱歌
要求学生能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音调富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3、演奏
学习竖笛的演奏方法,并能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每学期能演奏1~2首乐曲。

4、表演
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任一个角色。

(二)终结性评价
指期末考察,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进行表演唱和特长展示。

(各占20%)
1、表演唱
能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音调富有表情并带上简单的动作进行独唱。

学生事先将本学期所学歌曲中最喜欢的三首歌名写在小纸条上,再由老师任点一首由该学生演唱。

2、特长展示
将自己在音乐方面的特长展示给同学看,吹拉弹唱和舞蹈都行。

评价时间:
形成性评价随堂,综合性评价学期结束时进行。

小学音乐学科综合性评价方案

小学音乐学科综合性评价方案

西岗镇祝陈小学音乐学科综合性评价方案通过音乐学科教学评价,可以鉴别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状况和发展水平,了解音乐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提供音乐教学的反馈信息,对提高音乐学科教学质量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而事实上,音乐学科教学的内容除了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还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音乐知识和技能只是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手段而不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

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是以培养人的审美情感为主要目标,而不是以技能及知识获取多少为目标,这是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区别。

如果我们用一般学科考试的方式、方法来对待音乐学科的考试,不仅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准确的测评,而且能会背离音乐学科自身的规律及其特征。

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音乐教学评价方案主要包括:评价对象和目的要求,评价指标与标准的制订,评价的组织和领导,评价方法和程序,评价注意事项等等。

制定评价方案时,必须注意评价的先进性、方向性、可行性、激励性.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小学音乐教学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制订评价内容:(1)对知识技能的评价,包括声乐、器乐、听音、视唱、模仿节奏等。

(2)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表达。

(3)特殊的技能与其不同表现。

(二)制订评价标准:(1)知识技能(占总分的60%),声乐(20%)、器乐(10%)听音(10%)、视唱(10%)、模仿节奏(10%)。

(2)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表达(占总分的30%)。

(3)特殊技能与它不同的表现(占总分的10%或加10分)。

使学生们清楚地理解评分标准。

(三)评价的方法:(1)平时评价与期中、期未评价相结合。

平时评价占30%期中评价占30%;期未评价占40%。

(2)互评自评与教师评估相结合。

运用这样的方法可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一件事必须持之以恒才能有收获。

通过如此评价,复习巩固了原有的知识,提高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在学习成就上的变化,以定量的、定性的标准的进行价值判断,在评价功能上应重视音乐学习能力评价、音乐学习过程评价、学生自我评价、音乐学习形成性评价。

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评价方案

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评价方案

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评价方案一、评价指标:1.学习态度:学生对音乐学科是否积极主动投入,是否认真听讲,是否按时完成作业等。

2.能力发展:学生在音乐知识、技能、表演等方面的发展程度。

3.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兴趣程度以及对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程度。

4.创作表达:学生在音乐创作和表达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5.团队合作:学生在小组合作或集体活动中的表现和合作意识。

6.评估参与:学生对自己在音乐学科中的学习表现和进步有所认识并进行自我评价。

二、评价方法:1.观察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如学习态度、参与度、表演技能等进行评价。

2.作品评价:通过学生的创作作品、表演作品等进行评价,以了解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问卷调查: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询他们对音乐学科的兴趣程度、学习乐趣以及对教师教学的评价等。

4.小组评价:通过小组合作或集体活动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5.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学生对自己在音乐学科中的学习表现和进步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评价标准:1.优秀: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能够熟练运用音乐知识和技能进行表演和创作,对音乐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认识自己的成绩并进行自我评价。

2.良好:学习态度良好,能够按时完成作业,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对音乐学科具有较好的兴趣,能够基本参与团队合作,逐渐认识自己的成绩并进行自我评价。

3.一般:学习态度一般,参与度和表现还有待提高,对音乐学科的兴趣不够明显,创作和表达能力有限,合作意识有待培养,对自己的成绩认识不够明确。

4.基础较差:学习态度不佳,缺乏学习积极性,不按时完成作业,音乐知识和技能掌握不牢固,对音乐学科没有明显的兴趣,不善于合作,对自己的成绩缺乏认知。

四、评价过程:1.定期考察:每学期进行1-2次考察,旨在全面了解学生在音乐学科中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2.作品展示:定期组织作品展示活动,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和表演成果,由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

小学美育评价方案

小学美育评价方案

小学美育评价方案一、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美育教育的深入实施,我校将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通过对不同阶段学生艺术成长和艺术素质的形成状况进行测评,进一步关注学生美育课程学习水平,关注学生参与美育实践活动的经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关注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关注对学生的特长激励,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综合素养。

二、测评依据测评依据是《XX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测评指标体系》。

三、测评实施办法(一)音乐学科L测评内容:小学音乐测评内容包括唱歌、欣赏、音乐知识。

2.测评方法音乐测评将从日常的兴趣与态度和期末的演唱与表演这两大方面来进行测评。

根据《XX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和《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我们把测评标准分为低年级段(一、二年级)、中年级段(三、四年)、高年级段(五、六年级)三部分;通过抽测和全体检测等多种形式进行课课落实、阶段测查和学期检测。

测评标准:优秀(90-110分)、良好(75-89分)、合格(60- 74分)、60分以下为不合格。

1、低年级阶段:优:按时上音乐课,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

乐于演唱和表演,根据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者做出体态反应,能很好地完成音乐学习任务。

积极参加学校艺术社团,参与学校艺术活动,至少有一项艺术特长学习。

良:按时上音乐课,比较积极的参与音乐教学活动。

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参与演唱和表演等活动,能较好地完成音乐学习任务。

乐于参加学校艺术社团,参与学校艺术活动,至少有一项艺术特长学习。

合格:按时上音乐课,能参与音乐教学活动。

能在老师的启发下参与演唱和表演等活动,能完成音乐学习任务,课堂表现和纪律一般。

2、中年级阶段优:音乐兴趣浓厚,乐于通过音乐表现自己,课堂纪律能够自觉遵守,主动学习吹奏竖笛,并能够有感情的熟练的演奏竖笛,能够进行简单的识读乐谱。

积极参加学校艺术社团,参与学校各项艺术活动,至少有一项艺术特长学习。

2024年小学音乐评价方案

2024年小学音乐评价方案

小学音乐评价方案小学音乐评价方案1一、评价指导思想1、教育学认为:对儿童、少年进行评价的基本视点在于“发展”二字,即用发展的眼光、从发展的角度、从儿童身心发展的全方位来考察与评价儿童。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3、《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对学生教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心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

二、评价原则每位学生的音乐天赋、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在评定学生音乐成绩时:一要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二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三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的条件做出公正合理的综合评定。

三、评价内容形成性评价由学习兴趣、课堂参与、表演及演唱、感受及鉴赏、音乐创造五个内容组成。

终结性评价由看、唱、听、赏、奏、表五个内容组成。

四、评价方法1、由“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部分组成。

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反映学生在平时音乐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终结性评价反映的是一个学期的最终成效。

2.评价的主体由“学生自己”、“同学”和“教师”三部分组成。

形成性评价由学生自己、其他同学和教师在相应的栏目中打“√”,终结性评价由教师操作。

(详见“小学音乐终结性评价方案”)3.评价采取“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定性述评的方式,用较为全面、准确的文字加以简要描述;终结性评价主要由教师采用定量测评的方式,对每个学生的音乐学习的能力及等级用简便的等级(或是等级+评语)方式进行评价。

4、学期终结评价是目标达成评价,主要是总结、了解学生一学期或学年在学习过程中行为形成、能力培养、知识掌握等,它包括课堂练习、纪律、学习情感态度等,这一评价一定要和平时的综合素质形成评价和教材最后的期末测试相互结合起来。

小学阶段音乐教学评价的设计

小学阶段音乐教学评价的设计

小学阶段音乐教学评价的设计
背景
音乐教学评价是评估学生在音乐学科中的研究和成长的重要手段。

在小学阶段,音乐教学评价的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表现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本文将介绍小学阶段音乐教学评价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设计原则
1. 全面性:评价应涵盖音乐知识、技能和情感表达等方面,全面展现学生的音乐素养。

2. 个性化:评价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个体差异进行灵活设计,鼓励他们在音乐中展现个人风采。

3. 综合性:评价应结合课堂表现、作品创作、乐器演奏等多种方式,综合考察学生的音乐能力。

4. 渐进性:评价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研究阶段和教学目标,分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促进学生的逐步成长。

设计方法
1. 观察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专注度、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2. 作品评价:学生通过创作音乐作品,如歌曲创作、乐器演奏等,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和创造力,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

3. 听力评价:通过听音乐作品、识别音乐元素和风格等活动,评价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能力。

4. 口头评价: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口头评价。

5. 评价记录:教师将评价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为学生的研究和成长提供参考和指导。

结论
小学阶段音乐教学评价的设计应遵循全面性、个性化、综合性和渐进性的原则,通过观察评价、作品评价、听力评价和口头评价等方法,全面而有效地评估学生的音乐研究和发展。

评价结果应及时记录和反馈给学生,促进他们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小学音乐学科卓越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小学音乐学科卓越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3.老师指导及时,灵活,有方,学生音乐素养和人文素养发展效果明显。
4.恰当运用音乐教育资源和现代教学手段,教学富有特色。
20分
学生发展
1.对音乐的感受、探究、表现和创造兴趣深厚,获得美感体验,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有初步的音乐审美鉴赏能力。
2.思维活跃,大胆想象、情感得到升华,演唱、识谱等有关知识与技能得到提高。
5分
教学内容
1.突出审美教育价值,作品生动、形象、情感性强,在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情操的同时,掌握相应的音乐知识与技能。
2.贴近学生实际,难易适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促进学生音乐实践与创造能力发展。
10分
教学过程
1.教学思路清晰,结构合理有序,体现音乐审美性。
2.教学方式生动、有趣、多样化,提供自主和选择的机会,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充满活力,在审美活动和愉悦的心情中得到音乐的知识与技能,为学生终身学习音乐打下基础。
小学音乐学科卓越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评分
教学目标
1.目标准确、清楚、具体,理念先进,并贯穿于教学环节中。
2.面向全体学生,“三维目标”意识强,学生音乐素养与人文素养发展落实。
10分
教学准备
1.了解学生,熟悉《课标》,准确运用教材和设计教法。
2.示范精练,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有效开发利用音乐教育将有。
3.合作分享,有艺术创新的意识和初步能力,个性化学习得到发展。
40分
老师素养
1.良好的音乐素质及综合素养,教学理念先进,教法出新,驾驭教材和学习能力强。
2.教态自然大方,举止得体,有亲和力,富有激情,教学应变能力强。
3.语言规范、准确、有感染力,示范技艺精湛。
15分

中小学音乐学科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方案策划方案

中小学音乐学科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方案策划方案

中小学音乐学科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方案策划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音乐学科课堂教学质量,激发教师教学热情,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我们特策划本次中小学音乐学科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

二、活动目标1.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3.激发教师教学热情,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

三、活动主题“激扬青春,乐享课堂”四、活动对象全国范围内中小学音乐教师及学生五、活动内容1.教师教学达标活动(1)教学内容:以我国现行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2)评价标准:教学内容充实、有趣,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效果显著。

(3)评选方式:各学校组织初选,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县级、市级、省级评选。

2.学生音乐素养展示活动(1)展示内容:歌唱、演奏、舞蹈、音乐创作等。

(2)评价标准:具有较高音乐素养,展示内容丰富,表演精彩。

(3)评选方式:各学校组织初选,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县级、市级、省级评选。

六、活动流程1.发布活动通知,各学校组织报名。

2.各学校进行初选,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县级评选。

3.县级评选:组织专家对参赛选手进行评审,选出优秀教师和学生参加市级评选。

4.市级评选:组织专家对参赛选手进行评审,选出优秀教师和学生参加省级评选。

5.省级评选:组织专家对参赛选手进行评审,评选出省级优秀教师和学生。

6.举行颁奖典礼,对获奖选手进行表彰。

七、活动组织1.活动策划:由省、市、县教育部门联合策划。

2.活动实施:各级教育部门负责组织本地区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活动评审:邀请音乐教育专家、学者担任评委,保证评选公平、公正。

4.活动宣传: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提高活动知名度。

八、活动奖励1.评选出的省级优秀教师和学生,将获得荣誉证书和奖品。

2024年小学音乐三年级期末评价方案

2024年小学音乐三年级期末评价方案

2024年小学音乐三年级期末评价方案一、评价目的音乐作为小学教育中重要的艺术学科之一,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评价方案旨在全面了解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成绩和进步,并通过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发展自身的音乐潜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评价内容本期末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音乐知识掌握情况:包括音乐基本概念、音名、节拍、基本音程等方面的知识;2.音乐技能表现:包括唱歌、节奏打击、器乐演奏等方面的技能表现;3.音乐欣赏能力:包括对音乐作品的听辨、欣赏和理解能力;4.音乐情感表达:包括对音乐情感表达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评价方法1.理论考试:通过书面考试方式,考察学生对音乐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试题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方式出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音名、节拍等方面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实践表现评价: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评价学生的音乐技能表现。

例如,安排学生进行唱歌、节奏打击或器乐演奏等,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

3.听力测试:通过听辨音乐作品的方式,考查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可以选择适当的音乐片段,要求学生辨认乐器、旋律、节奏等要素,并能够简单描述其特点。

可以采用听力测试题目或填空题等形式进行评价。

4.情感表达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音乐活动中的情感表达情况,评价学生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学生的演唱、表演或情感反应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评价。

四、评价标准根据小学音乐三年级的教学要求和学习内容,制定以下评价标准:1.音乐知识掌握情况评价标准:(1)优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音乐基本概念,掌握音名、节拍等基本知识,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2)良好:对音乐基本概念和音名、节拍等基本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潜力进一步提高。

(3)及格:对音乐基本概念和音名、节拍等基本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但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学习。

(4)不及格:对音乐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

小学音乐、体育、美术学科教学效果综合考核办法

小学音乐、体育、美术学科教学效果综合考核办法

小学音乐、体育、美术学科教学效果综合考核办法为进一步深化我校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育理念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考核的要求,从我校实际出发,本着科学性、公正性、激励性、可操作的原则,特制订艺体学科教师教学效果考核办法。

一、考核内容:课堂教学、教师基本功、课外辅导训练、学生综合素质监测等方面。

二、考核方法:(一)学科成绩(200分)1.课堂教学:按教导处课堂教学的检查标准折合记分。

(70分)音乐、体育、美术老师器材的借用作为课堂教学一部分,每周应有一次借用记录,学期末查看器材借用记录。

(10分)2.教师学科基本功:学校在期末对音乐、体育、美术老师进行业务考核,依据教师个人实际得分计入。

(20分)音乐:音乐知识、歌曲演唱、键盘伴奏(课本歌曲)。

美术:美术知识、绘画技能、作品评价(课本作品)。

体育:开始部分口令,小交警操示范,四面转法讲解示范。

3.学生综合素养检测:学科教师对全体学生依据市对音乐、美术、体育检测的要求,在学期末或教学过程中进行全员测试,作为学生学期学业成绩,期末向教导处提供测试成绩表。

对所带班级学生由科任教师分成四个组,任意抽取一个组15-20名学生名学生,依据市学生综合素养检测办法记分。

(Ioo分)(二)民主测评成绩(20分)组织领导、群众打分测评,领导群众各占50%,分三等记分,分别为20、18、16.(三)社团活动(70分)开学初,第三周开始组织社团活动(2分),有活动计划(4分)、有社团成员(2分),有考勤记录(2分),有活动备课(10分),有活动记录(10分),期末能进行活动展演(30分)。

组织社团比赛活动,校内记5分,街道及以上记10分。

(四)学生获奖(10分)学生参加音乐、体育、美术活动,每有一人级、级、省级记2分、3分、4分(以证书为准)。

(五)加分项独立承担(团队)学生集体比赛项目级、级、省级记10分、15分、20分。

独立承担(团队)的表演、展演项目街道级、级、级记10分、15分、20分。

小学音乐学科教育教学评价标准

小学音乐学科教育教学评价标准
5
3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教学方法灵活有效,课堂气氛活跃,互动自然和谐,即能面向全体,又能关爱困生,课堂效果明显。
5
4教师驾驭课堂能力强,教学基本功扎实,示范到位,指导准确,感染力强。
5
5课堂教学中能将小乐器较好地融合,形式和方法合理巧妙,具有实效。
5
6教学媒体的使用得当,效果明显。
5
学生
活动
1对课堂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具有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能主动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小学音乐学科教育教学评价标准
序号
项目
评价内容
分值
备注
1
学科队伍建设
(2021
1.积极参加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教研活动,态度积极,学习认真,有记录、有记实。
5
2教研组有学期活动计划,每月有教研主题,定期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每学期不少于四次。
5
3积极承担和开展与本学科相关的科研项目,结合实际开展特校本课程研发,有校本教材。
2
5《音乐课程标准》、《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等。
2
3
课堂教学
(60分)
教师
活动
1教材分析透彻,处理准确到位,体现较强的教育理念。
5
2.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语言准确,意图明晰,切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符合课程标准要求。
5
4积极参加教研部门组织的各项竞赛评比活动,态度积极,成绩优异。
5
2
学校对学科的管理
(10分)
1学校有固定的学科分管领导,积极参与教学教研指导和监督工作,听课纪录详实。
2
2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全音乐课程(每周不少于2节)。

小学音乐评价活动方案

小学音乐评价活动方案

小学音乐评价活动方案Below is a proposal for an elementary school music evaluation activity, first in English and then translated into Chinese:Elementary School Music Evaluation Activity ProposalObjective:To foster a love for music, develop musical skills, and encourage self-expression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through a structured evaluation activity.Activities:Music Appreciation Sessions:Organize regular music appreciation sessions where students listen to a variety of musical genres and styles.Provid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mposers, historical context,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he music.Performance Opportunities:Arrange performanc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showcase their musical talents, such as solo performances, ensemble performances, or choir concerts.Encourage participation from students at all skill levels to build confidence and stage presence.Musical Skills Workshops:Conduct workshops focused on developing specific musical skills, such as singing techniques, instrument playing, rhythm, and music theory.Provide hands-on activities and interactive exercises to engage students and reinforce learning.Peer Feedback Sessions:Organize peer feedback sessions where students can provide constructive feedback to their classmates' performances.Teach students how to give feedback respectfully and offer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Creative Projects:Assign creative projects where students can express their understanding of music through art, writing, or multimedia presentations.Encourage creativity and experimentation while exploring different aspects of music.Music Competitions:Host music competitions, such as talent shows, composition contests, or music quizzes, to motivate students and recognize their achievements.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compete individually or in groups based on their interests and abilities.Guest Performances and Workshops:Invite guest musicians, artists, or music educators to conduct special performances or workshops for the students.Expose students to diverse perspectives and experiences in the world of music.Evaluation Criteria:Develop clear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assessing students' musical performances and projects.Focus on musicality, technique, expression, creativity, and overall presentation in the evaluation process.Certificates and Awards:Award certificates, medals, or prizes to students who demonstrate exceptional musical talent, improvement, or dedication.Recognize students' efforts and achievements to inspire continued interest and participation in music.Outcome:By engaging in these activities, students will develop a deeper appreciation for music, improve their musical skills, gain confidence in their abilities, and develop a lifelong passion for music.小学音乐评价活动方案目标:通过结构化的评价活动,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发展音乐技能,鼓励自我表达。

小学音乐学科期末考核评价方案(三页)

小学音乐学科期末考核评价方案(三页)

小学音乐学科期末考核评价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伴随着轻柔的钢琴旋律,我开始构思这份小学音乐学科期末考核评价方案。

作为一位有着十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知道这将是一份既严谨又充满创意的方案。

我们要明确考核评价的目的。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因此,这份方案将围绕这三个核心目标展开。

一、审美能力考核1.课堂表现: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专注程度、对音乐作品的反应和欣赏能力。

可以通过记录他们在课堂讨论中的发言、提问和互动来评价。

2.作品分析:让孩子们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简单的分析,包括作品的结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

这可以锻炼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

3.创意表达:鼓励孩子们用绘画、写作或其他形式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这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同时也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二、音乐技能考核1.基本功:测试孩子们的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符、节奏、音阶等。

可以通过书面测试或口头提问的方式进行。

2.演奏技巧:观察孩子们在演奏乐器时的姿势、指法和节奏感。

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练习曲,让他们现场演奏,以此来评价他们的技能水平。

3.团队协作:通过集体演奏或合唱,评价孩子们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

重点关注他们在演奏过程中的配合、交流和协调。

三、创造力考核1.音乐创作:鼓励孩子们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可以是歌曲、器乐曲或合唱曲。

通过评价他们的创作思路、音乐元素和表达方式,来衡量他们的创造力。

2.音乐改编:提供一首现有的音乐作品,让孩子们进行改编,可以是改变旋律、节奏或添加新的音乐元素。

这可以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音乐想象力。

3.音乐游戏:设计一些音乐游戏,如即兴创作、音乐接龙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在制定这份方案时,我充分考虑了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特点。

评价方式多样化,既有书面测试,也有口头表达和现场演奏;评价标准既有客观的技能要求,也有主观的审美和创造力评价。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7
5.课堂组织灵活、时间分配合理,教学流程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内容搭配科学。多媒体课件能有效辅助教学,使用得当。
7
四、教师素质
(15分)
1.教学理念先进,学科知识扎实,驾驭课堂的能力强,能抓住课堂生成的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有创新精神。
8
2.专业基本功扎实,弹、唱、跳、创能力强,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生动有趣,板书规范。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分值
评分
一、教学目标
(10分)
1.符合新课标(2011版)要求,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学目标明确,体现音乐“综合课”的教学方式。重点、难点把握准确。
5
2.能科学地落实“三维”目标,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并能积极参与音乐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艺术审美、技能表现及思维想象能力。
5
二、教学内容
(15分)
1.准确把握教材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师用书。教学内容的搭配要合理并能体现综合课的学科特点。
9
2.内容综合性强,设计新颖,重难点突出,综合内容衔接自然顺畅,并能体现学科整合教学的意识。
6
三、教学过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分)
1.教师能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重在以美感人,以美育人;面向全体学生,引导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注重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
7
2.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创设的教学情境符合实际,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参与歌唱、律动、表演等情感体验的兴趣。
7
3.教学活动的设计有层次,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探究音乐的表现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7
4.课堂开放性强,学生能积极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想象能力。实施多元化评价体系,注重教学信息的反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示范和指导。

小学音乐教学评价方案

小学音乐教学评价方案

小学音乐教学评价方案背景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学评价已经逐渐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教师们需要通过全面、准确、公正的评价,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科学的教学评价,已经成为教育界和音乐界都关注的问题。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小学音乐教学的评价方案,帮助小学音乐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评估,提高教学质量。

方法基本原则小学音乐教学的评价应当遵循如下基本原则:1.公正、客观原则。

评价要客观公正,不受个人偏好、情感、利益等主观影响。

2.全面、多元原则。

评价要覆盖学生的各个方面,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综合素质等,不仅限于知识传授。

3.符合实际原则。

评价要符合小学音乐教学实际,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做到可操作和可行。

评价指标小学音乐教学的评价指标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1.知识技能方面包括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如音乐理论知识、乐器演奏技能等。

2.情感态度方面包括学生对音乐的情感认知、对不同音乐类型的喜好程度、音乐欣赏能力等。

同时,也要评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态度和学习兴趣。

3.综合素质方面包括学生团队协作、口头表达、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的评价,这些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和表现。

评价方式针对以上评价指标,小学音乐教学的评价方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1.观察评价法通过对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如音乐课上的听课笔记、学生的表演、作业等,来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

2.组织评测法通过组织音乐测验、演奏活动、音乐游戏等形式,来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

3.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学生、家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等信息。

评价结果的使用小学音乐教学的评价结果应该成为教学改进和提高的重要依据。

在使用评价结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分析评价结果,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2.搭建反馈机制教师要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长的反馈,为课堂教学提供反馈依据。

音乐学科教学评价方案

音乐学科教学评价方案

--中小学音乐学科评价实施方案随着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课程评价改革成为了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音乐教学评价也因此成为了新的关注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音乐课程的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

音乐课标中还提出音乐学科的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不同的教学领域(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四个领域),更应该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还要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音乐学习的自信心,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

本着以上思想和要求,根据现代教育评价的特点,通过研究与探讨,我们发现表现性评价正好能克服传统音乐学习评价中的一些弊端:它强调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来评价学生的发展,不仅要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分析,评价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因此,我们对学生音乐学习评价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良,主要是通过设计学习记录卡和情境测验,即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来综合评价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和对音乐的种种感受,以及学生在音乐测验中的表现。

一、评价目标由评价音乐的单一能力向评价音乐的综合能力转化;由评价学生目前的成绩,向评价学生的发展转化;由只重视评价结果向重视评价全过程转化;由学生被动接受考核向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过程转化。

为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评价原则1、音乐性。

在评价中要以音乐为本,要突出音乐本色,体现音乐课程的性质、功能和特点,围绕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表现与创造等方面去实施、评价。

2、发展性。

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重视过程评价,从不同阶段的回顾和对比当中,掌握学生的情况,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小学音乐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一、教学思想(10分)1、从全面育人的理念出发,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均衡发展。

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恰当的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0分)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体现音乐的学科特点,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渗透德育教育。

2、注重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相结合,体现出目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优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教学内容(10分)1、要通过聆听、演唱、演奏、律动等形式呈现内容,注重实践性,内容深度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而定;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资源整合;3、注重双基教学通过对音乐要素挖掘拓展学生艺术视野。

四、教学过程(一)教师行为(20分)1、听、唱、奏、演结合,寓教于乐,培养学习兴趣、合作意识与创造能力。

2、各环节设计以音乐为本,培养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3、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对课堂临时生成的问题进行妥善处理;4、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计划性强,教学时间安排合理。

(二)学生行为(20分)1、会“聆听”:通过聆听提高艺术品位;2、会“演示”:通过学演唱、演奏、律动等将音乐技能展示出来。

3、会“合作”:通过合唱、合奏等培养合作能力。

4、会“创造”:体验音乐,发挥音乐想象力,拓展音乐形式,鼓励学生参与编创。

5、回答问题使用普通话、落落大方;使用礼貌用语。

(三)多边活动(10分)1、多边关系融洽、和谐。

2、师生、生生、群体、个体交流合作,互相促进。

五、教学效果(10分)1、完成教学任务,达成目标;2、培养学习兴趣,养成习惯;3、培养创造意识,合作探究;4、与生活相结合,学以致用。

六、教师素养(10分)1、范唱、范奏、等音乐基本功扎实;2、教态轻松自然,语言准确、规范;3、具有一定的教学机智,能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地组织管理和调控,并灵活处理课堂中的偶发事件;4、教学个性(创造性)的发挥恰到好处。

5、教师板书合理,工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学科高段教学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审美在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的功能愈来愈被人们所理解及重视,音乐作为艺术范畴提到了教育的正常议事日程。

通过艺术教育,力求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掌握音乐的基础乐理、乐理知识、歌唱知识、音乐常识,在此基础上掌握和提升听的水平、听记水平、唱的水平、动的水平,并通过实施音乐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对音乐、舞蹈,特别是对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受到完美人格的培养,得到美的熏陶。

音乐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升等具有重要价值。

评价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教师能够掌握音乐教学计划和目标的实现情况,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学生能够即时了解自己达到的水平和水平,促动今后有效学习;家长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绩,鼓励和支持学生有针对性学习。

二、评价对象:小学五、六年级全体学生。

三、评价方法:
通过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平日表现与期末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实行综合性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的评定占20%,终结性评价占80%。

将最后的综合成绩作为学生本学期音乐学科的有效成绩(采用等级制)。

评定等级:优、良、及格、不及格
四、评价内容及标准:
1、形成性评价(20%)
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予充分的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实行。

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奏)等方式实行。

所以,音乐教学要将对学生的经常性的形成性评价加以记录,尽可能地对所有学生实施日常的形成性评价。

评价内容:
(1)上课认真,带齐音乐学习用品;检查书籍爱护水准。

(态度)
(2)能认真演唱歌曲。

(唱)
(3)能用悦耳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情感)
(4)能认真聆听欣赏音乐。

(听)
(5)能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说)
(6)能随音乐律动并会编简单舞蹈。

(创编)
(7)能准确吹奏竖笛。

(器乐)
(8)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

(练习)
(9)能与组员一起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合作水平)
(10)参加课外音乐艺术活动。

(兴趣爱好)
2、终结性评价(80%)
评价内容:基础知识25%、唱歌25%、竖笛25%
考试范围:
(1)基础知识(包括音乐欣赏)——以试卷的形式实行卷面考试
年级全册内容的基本知识点,包括乐理知识、音乐常识、作品分析以及音乐欣赏等。

试卷总分为10分。

(2)歌曲演唱——以抽签的方式实行考试
五年级(总共16首):教师选择十首歌曲,学生以抽签的方式在十首中抽一首实行清唱。

六年级(总共7首):学生以抽签的方式在七首中抽一首实行清唱。

(3)竖笛吹奏——以自选曲目的方式实行考试
本册所学的所有演唱歌曲自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