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7.1《日本》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案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地形和气候特征。

2、能够说出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根据地形图日本地形特点,并通过文字和图片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防震减灾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日本地形特征以及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学难点:分析国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四、教学用具PPT五、教学环节复习提问亚洲的气候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新课引入观看“2011年3月日本9级地震资料”,提问:你能说出这是发生在哪个国家的什么灾难吗?(学生回答:日本地震)那么日本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呢?这里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强烈的地震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日本这个国家。

新课讲授1.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特征自学课本P14—P15,划出你觉得有用的地理信息,并让学生根据自学成果简要介绍你眼中的日本。

(过渡)刚才我们对日本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下面我们就从日本的位置和范围来深入了解日本这个国家。

回忆前面学过的分析一个地理区域的位置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今天我们描述一个国家的位置还应该考虑它的大洲位置。

读图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并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经纬度位置:北回归线——北纬45度之间的北温带东经125度——东经145度之间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和东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北临鄂霍次克海大洲位置:亚洲东部,属于东亚地区(过渡)认识了日本的地理位置,那么日本国到底包括哪些地方呢?读图分析日本的领土组成。

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的小岛组成。

其中本州岛面积最大(也是首都东京所在地)。

观察日本轮廓,看看日本海岸线有什么特点?(海岸线曲折,沿岸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在地图上找出日本著名的城市:横滨、神户、名古屋和大阪。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日本》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单元,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亚洲的地理知识,对亚洲的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日本的认识相对较浅,对日本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了解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掌握日本的地理特点、经济状况和文化特色。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日本的发展模式,认识到不同国家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学生对日本经济发展特点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日本的经济发展案例,使学生理解日本的发展模式。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案例资料等教学资源。

2.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亚洲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在学习亚洲地理时,学习了哪些国家?现在请大家来介绍一下日本的地理位置。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展示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如岛国、海岸线曲折等。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案新人教版
- 部分学生在地图阅读和空间想象力方面存在困难,需要加强指导。
3. 素质层面:
- 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普遍具备一定的尊重他人、合作共赢的意识,有利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
- 部分学生对文化差异具有一定的敏感度,能够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
- 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人地关系观念有待加强,需要在教学中逐步培养。
4. 行为习惯:
- 学生课堂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松懈的问题,影响学习效果。
- 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依赖教师讲解,缺乏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 部分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较好,但缺乏复习和预习的习惯,对知识点的巩固程度有限。
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1. 知识层面: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可能导致在学习日本气候、地形、资源等方面时,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引导。
5. 增进学生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特点、地形特征、资源状况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日本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以及地形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日本的文化特色。
4.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日本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讨论和活动中提出的疑问,给予及时解答和引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聆听教师讲解,积极思考相关地理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体验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 提问与讨论:对于不懂的问题,勇敢地提问并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清晰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概念和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日本》是教材中学习世界区域地理的第一个国家,从教材内容来看,由“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三个部分组成。

本节教学应抓住岛国和经济大国两大特征进行展开,岛国是日本自然地理最基本的特征,这一特征导致日本经济特征和工业分布特点的形成。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日本的自然条件对其发展经济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学生从生活中对日本了解较多,而且之前已经学习了亚洲地理,了解世界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虽然学生对于基本的读图、用图等基本技能和方法有所掌握,但利用地图、资料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还有所欠缺,通过《日本》这一案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国地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运用地图和数据,分析日本的国情以及根据其国情说出日本经济发展的策略。

(2)运用地图,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分布原因。

(3)说出日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

(4)说出日本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学会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条件的方法。

2.认识日本的经济结构特点和工业布局,学会分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3.初步掌握学习分国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使学生加强减灾、防灾意识。

2.了解日本经济发展特点,学习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发展经济的方式。

3.通过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1.日本岛国的优势2.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工业分布难点:1.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2.日本工业分布的原因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读图分析法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2.查找一些有关日本的资料和图片3.日本地形挂图、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课件展示:屏幕显示日本富士山等图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七年级地理下册7.1日本(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7.1日本(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日本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地图和数据分析出日本的国情以及根据其国情说出日本经济发展的策略。

2.能运用地图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分布原因。

3.能说出日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

4.能说出日本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文字和分析图表数据以及小组讨论、交流看法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日本经济依赖性强的分析,懂得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辨证思想。

2.初步树立发展经济要保护世界环境的人地观。

3.通过学习日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发展经济方式,对从化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有所理解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一个国家的国情,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读图分析日本的自然和经济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日本一、自然地理环境(一)位置范围1.海陆位置:太平洋与日本海之间→岛国2.纬度位置:250N~450N(二)国土组成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三)地形地势中部:山地、丘陵占34;周边:平原占14中高周低(四)气候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设计思想】本课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两点:一是对知识由浅入深,逐层递进的探究过程,符合学生思维认知。

二是体现出整体构建、分块设计的教学思路,突出了教材中“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三者间的内在联系。

在教学时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学习地理的能力。

【教材分析】结构分析《日本》一节是世界地理中介绍的第一个国家,教材首先通过一些地图、景观图和活动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分国地理的一般方法,如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条件要从位置、地形等自然要素入手,可以用比较法(如教材活动日本与英国的地理环境比较)找出特点;也可以用综合法,用若干个主题概括出一个国家的突出特征(如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同学们刚学完区域亚洲,因此日本在区域地理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后面的国家教学,也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内容分析从内容来看,本节由“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标题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

日本的岛国国情,促使其走加工贸易型经济的发展道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经济的对外开放,必然对其科学、文化、艺术、思想意识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形成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成为本节教材内容的主线。

【课标要求】1明确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能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运用图表结合日本国情,初步学会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工业分布。

4知道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教学重点】1日本地理位置及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2日本经济发展的特征,工业分布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1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工业分布及其原因。

2学会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教学方法】打破原有教材内容,添加日本气候、河流等介绍,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程序,保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日本》 教学设计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日本》 教学设计

《日本》教学设计张湾区实验中学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的第一节,教材设计能使学生比较充分地了解日本这一东亚岛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

教材先对日本地理条件进行了分析,使学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即“加工贸易经济”这一经济发展的方式,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

二、学情分析:农村学生视野相对狭窄,但对日本这个国家并不陌生,只是对日本的地理特征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学生对这节课应该存有较大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2)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其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使学生能够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并分析其原因(3)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图片、查找文字资料、小组讨论、分析处理资料,逐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性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防震意识和环保意识,初步建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四、教学处理针对学生学情特点、课标要求和学校现有资源,我决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综合计算机技术和视听技术的优势,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集成一体,利用其容量大、密度高、交互性强等优点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方面的不足。

为丰富学生视野,深入挖掘教材,广泛吸取教学经验,将有关日本气候、农业、渔业、交通运输业等内容作为课外阅读纳入课堂。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室。

2.师生共同收集与日本相关的图片(城市、文化、风光)和资料。

3.调查商店电器柜,统计日本出口的家用电器、商标品牌、日本汽车品牌。

4.彩笔,空白纸条5.学生准备《浪漫樱花》舞蹈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屏幕显示富士山图(带樱花),配上日本动画片《灌蓝高手》歌曲,用于课前营造气氛,创设视听环境。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屏幕出示世界地图,指向日本,提问:大家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吗?语言导入:日本是和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居,和我国一样位于亚洲东部即东亚地区,这节课我们学习有关日本的一些地理知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1》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1》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1》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内容是对日本的基本了解,为学生深入学习日本的地理、历史、文化等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引导学生认识日本,理解日本。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于新奇的事物容易产生兴趣。

但同时,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对于一些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的理解还需要通过生动、直观的方式进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主动学习地理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地理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地理问题的能力。

3.地图阅读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知识。

2.讨论式教学: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地图阅读教学: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地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2.地图:日本地图、世界地图。

3.图片:日本的自然风光、城市风貌、文化特色等图片。

4.教学视频:关于日本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的教学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视频和图片,呈现日本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对日本有更直观的了解。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一课,主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日本的发展历程。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对亚洲地区国家地理特征的继续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亚洲地区的国家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直观地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理解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日本的发展历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日本地理位置的记忆。

2.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理解。

3.日本人文地理特征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

2.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日本的发展历程为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日本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料。

2.准备关于日本发展历程的案例资料。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日本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深入理解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对日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的认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是关于东亚地区的一个国家——日本的学习。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日本的概况,提高对东亚地区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周边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日本这一国家,学生可能只知道一些皮毛,如富士山、樱花等,对于日本的地形、气候、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日本,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地图等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一邻近国家的认识,增进学生对东亚地区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日本的地形、气候特点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日本的环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日本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日本的经济、文化等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日本的相关资料、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活动,准备好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地图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日本的地图、地形、气候等资料,让学生对日本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有关日本地形、气候、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日本经济、文化的了解,加深对日本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日本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7—1日本》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7—1日本》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7—1日本》一. 教材分析《7-1日本》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亚洲的相关知识,对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资料查询等方法,提高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日本地理环境的兴趣,提高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情况。

2.难点:日本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通过观察日本地图,使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岛屿分布。

2.资料查询法: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日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日本经济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日本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收集有关日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资料。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日本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岛屿分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日本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图片,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日本的地貌、气候、资源等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日本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

4.巩固(5分钟)针对讨论结果,进行简要讲解和总结,使学生对日本地理环境的特点有更深入的认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1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1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1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1日本》是关于亚洲东部国家日本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文化地理等内容的学习。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工业、农业、主要城市以及日本与中国的关系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生动地展示了日本的地理特点和风土人情。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亚洲其他国家的地理知识,具备一定的地理学习基础。

然而,对于日本这一国家,大部分学生可能只知道一些基本的常识,对于其地理特点和风土人情了解不多。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表和图片,分析日本的地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工业、农业、主要城市等地理特征;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地图、图表和图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增进学生对日本地理、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工业、农业、主要城市等地理特征;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表和图片,分析日本的地理特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日本的自然风光、城市景观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日本的地理特点;2.案例分析法:以日本的主要城市为例,分析日本的地理特征;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日本的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2.图片、图表等相关教学素材;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日本的自然风光、城市景观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工业、农业、主要城市等地理特征,让学生对日本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地理初一下人教新课标7.1日本教案1

地理初一下人教新课标7.1日本教案1

地理初一下人教新课标7(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畴和要紧的组成部分,了解日本的岛国,多优良港湾,多火山地震等地势特点;(2)明白日本的首都——东京。

2、过程与方法:(1)利用地图分析日本的地势特点;(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缘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防灾,避险意识;(2)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势特点。

三、教学难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缘故。

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填图活动法、讨论归纳法、多媒体直观教学等相互结合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打一国名)日出之国、樱花之国——日本(幻灯片)国旗与国微国旗:白色象征神圣、和平、纯洁和正义,红色象征真挚、热忱、活力和博爱国徽:日本国国徽是一枚皇家徽记,在日本天皇及皇室使用的器具上经常显现那个徽记。

由16瓣匀称花瓣组成的金黄色菊花,纯朴典雅,庄重大方,蕴蓄着东方传统文化精神。

[板书]第一节日本[补充]日本古称“扶桑”,与中国一衣带水,相传秦朝时秦始皇派徐福带五百童男童女东渡日本寻求长生不老丹,这些人便成了日本人的祖先。

隋唐时期,日本向中国派遣使者,学习中国先进文化。

因此至今日本人的着装,文字等都有中国古文化的影子。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犯下了滔天的罪行。

二战后日本做为战败国,国家深受创伤,地狭人稠,自然资源贫乏,火山地震频繁……,但今天它经济迅速复原,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这些问题应该专门值得我们深思。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日本![讲授新课][读图]P18图7.1日本在世界的位置[摸索]日本东部濒临太平洋,西北部隔日本海与俄罗斯、中国、朝鲜及韩国相望。

[读图]P18图7.2日本的地势图[讲述]日本领土要紧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和四国四个大岛及数千个小岛组成。

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本州。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七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七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七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认识日本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并会举一反三。

2、了解日本主要的自然灾害:多火山地震。

分析成因。

3、了解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4、了解日本的人口、民族构成及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文化特点。

过程与方法1、重在培养学生认识一国的地理位置、特点、主要灾害及成因分析,经济水平及发展特征等地理内容的方法。

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能力,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2、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教学重点1.本地理位置及主要城市、工业区的分布2.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教学难点1.日本主要的自然灾害:多火山地震成因。

2.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条件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活动讨论法,分析归纳法教学用具日本地形图,日本文化图片,日本工业分布图,《录象》3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引入)展示数幅图片,让学生指认,最后猜想这些图片与哪个国家有关?你还了解这个国家的一些内容吗?(学生回答)(说明:图片涉及樱花、富士山、和服、茶道、相扑等,网上可以找到)(过渡):以上都是关于日本的一些认识,比较零散,我们要较全面认识日本这一国家,就应系统地来学习它,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日本”的内容。

一、概述播放《日本概述》录像,让学生有个感性认识。

(转承)以上从静态和动态了解日本,如何从地理角度来认识日本呢?二、授课1、位置:展示《日本在世界位置》、《日本在亚洲位置》、《日本》三幅图,分别配以“日本在世界哪一洲?”“日本在亚洲的哪一分区?”“日本周围有哪些海域与国家?”三个问题让学生研究回答,之后问“你掌握了认识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方法了吗?”让学生总结认识国家位置的一般方法:由大范围至小范围,到具体周边环境。

日本教学设计

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组成部分、首都等;了解日本是个平原狭小、海岸曲折、多港湾的岛国;能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2.能力目标:通过收集图片、查找文字资料、小组讨论、分析处理资料,逐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性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防震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重点难点1.重点: 日本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2.难点: 学生自己读图分析日本的自然特点,说明多火山、地震原因。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四、教具多媒体、PPT、视频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屏幕出示图片,提问:大家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吗?日本是和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居,和我国一样位于亚洲东部即东亚地区,这节课我们学习有关日本的一些地理知识,屏幕出示课题日本。

提到日本同学们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观看日本风光视频短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1.位置:展示世界地图,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日本。

学生活动:读图描述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

讲解总结: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我国东面。

2.领土组成屏幕显示日本轮廓图,说明日本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让学生填充:周围的海洋(太平洋、日本海、东海、濑户内海);四大岛(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

明确日本是一个岛国,最大的岛是本州岛。

在学生填充时显示所答知识点,这样可有效检查预习情况。

观察海岸线弯曲情况,分析岛国这一条件对发展经济的影响。

3.地形特点:学生读图7.2,找出关东平原、富士山等主要地形区,归纳日本的地形特点。

4.气候特点:向学生出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描述日本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5.多火山和地震学生阅读课本P15,结合图片7.3、7.4、7.5、7.6,感知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日本最高峰富士山就是一座活火山。

日本每年有感地震每天平均4次。

教师提问:为什么日本多火山地震?学生活动:小组合作,结合图7.7,完成P16活动题。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7.1《日本》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7.1《日本》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12.交通:日本交通发达,拥有世界领先的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设施。
13.饮食文化:日本饮食文化丰富多样,以寿司、拉面、天妇罗等为代表。
14.传统节日:日本的传统节日有樱花节、盂兰盆节、七五三等。
15.传统艺术:日本传统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园林等。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提问,表现出对日本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大部分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讲解节奏,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
2.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
3.中日两国的关系
难点:
1.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对其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2.分析日本地形和气候对生活的影响
3.掌握中日两国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复杂关系
解决办法:
1.针对重点内容,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
展示一些关于日本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日本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日本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日本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特点。
过程:
讲解日本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日本的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③日本经济与文化
-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加工贸易为主
-汽车、电子产品等制造业发达
-文化具有大和民族特色,受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影响
④日本地与灾害应对
-地震多发,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完善的地震预警系统,应急措施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7.1《日本》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7.1《日本》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3.案例分析法: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实际的案例,如日本的自然灾害、经济发展模式等,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深入理解日本的地理特点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展示日本的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类型等基本知识,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的认知框架。同时,通过讲解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2.讨论法:在讲授基本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表达能力。
2.教学软件:教师可以运用教学软件,如地理信息系统、在线教育平台等,引导学生进行地理信息的查询和处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地理实践能力。
4.实地考察: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日本的景点、日本文化体验活动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日本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地理情感。
当堂检测:
1.日本的地理位置在哪里?由哪几个大岛和多少个小岛组成?
2.日本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四季气候如何?
3.日本的经济主要以哪些产业为主?东京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如何?
4.日本文化具有哪些特色?与中国的文化异同有哪些?
5.日本的地形特征有哪些?为什么说日本是多山的岛国?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日本历史的书籍,如《日本史》、《日本通史》等,以了解日本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发展。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1.课标要求: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日本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及其工业分布特点;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同课异构2.课标分解:目标与策略据课标分解栏目内容,制定教学目标。

在课标分解的基础上,根据学情选择合理教学策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完成学校任务。

其设计如下图所示重点与难点重点: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发达的工业;工业分布特点及原因。

难点: 学生自己读图分析日本的自然和经济特点;日本工业布局及原因过程与方法: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情景导课:展示多媒体一组动漫图片(多啦A梦、柯南)及风景图片(富士山和樱花)。

教师引领:同学们,刚才播放的短片来自哪个国家?你对这个国家了解多少?今天我们一同来了解这个国家——日本。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日本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评价: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对日本有了感性认识,学生发言踊跃,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环节二:温故知新,图释导学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在老师的指导下回顾已经学过的内容:地区位置的描述方法、地形图阅读等,让学生了解本节内容中要用到的知识,认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知识点一:位置和组成【学生活动一】1.读、描、画——识位置读、识、析————知组成(学生通过读图完成)知识点二:自然环境【学生活动二】2.忆、比、论————明气候(学生通过回忆亚洲气候图,比较、分析、讨论掌握日本气候类型及特征)3.读、析、推——识地形(学生通过读图分析了解日本地形特点,进而经过推理总结日本河流特点)教师引领:1. 日本南北狭长的岛国,对交通及经济发展有何影响?2. 日本的地形是如何影响河流的?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识图、分析,自己寻找答案,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环节三:互动探究,合作交流知识点三:日本多火山地震【学生探究活动一】阅读感知:学生阅读课本P15,结合图片7.3、7.4、7.5、7.6,了解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最高峰富士山就是一座活火山。

七年级地理下册7.1日本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7.1日本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日本
教学内容
第八章第一节《日本》
领导
意见
共2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结合地图和材料,归纳日本的气候特点和成因。
过程与
方法
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的方法,教材中设计的活动题或因图起、或因表生、或探讨而有结论,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
老师举一些典型例题
引导启发学生巩固知识内容。
1.完成《地理助学读本》65页基础梳理前三个标题,68页1–5题,70页11题(1)(2)(3)、12题。
2.预习课本71—75页《日本》第二课时内容。
观察比较数据,得出结论:与北京相比东京的降水量大,气温变化小,东京海洋性特征明显,日本东西两侧受冬季风、夏季风影响,降水多。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初级中学教学设计专用笺




教学环节
教 师 指 导
学 生 活 动
方法手段
设疑自探(学贵有疑)
(10分钟)
解疑合探:——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8分钟)
东亚岛国
多山的地形
受海洋影响的气候
结合学习目标找问题
1.说出日本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四大岛屿。
2.读日本地形图,说出日本的地形特征,分析日本多山、多地震的主要原因。
设疑探究
共同讨论
抽象事物变得直观
读图析图
左侧装订
初级中学教学设计专用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了解日本的岛国,多优良港湾、多火山地震等地形特点。

能力目标
1.能利用地图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

2.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防灾、避险意识。

2.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板块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填图活动法、讨论归纳法。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由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大地震导入。

日本在我国的东部,是我们隔海相望的群岛国家。

对于这个国家,或许你比较熟悉,或许你相当陌生。

说说你所知道的日本。

(生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本的一些自然情况。

二、讲授新课
(一)东亚岛国(位置、面积、人口、首都、民族、语言、港口)
引导读图:课件展示,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明确日本的相对位置。

1、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北纬25~46度之间(据此判断日本是位于北温带)
(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东海、朝鲜海峡、日本海。

(日本是处于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岛国)
(3)大洲位置:日本属于哪个大洲?在该洲的什么部位?(亚洲东部)
师过渡:引导学生观察——日本轮廓:看看日本海岸线有什么特点?
(4)海岸线曲折、漫长(3万千米),沿岸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海上交通便利,对外贸易发达。

(二)日本地形特点[地图展示“日本地形”,让学生讨论:日本的领土组成有何特点?领土的主体部分分别是什么?(生答:日本是个群岛国,主体部分主要为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大岛,其中本州岛最大。


师小结:日本是一个典型的群岛国家,国土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大岛和3900多个岛屿组成,通称日本列岛。

国土面积共约37.8万平方千米,引出人口,2000年日本是1.27亿人,平均每平方千米是336人;而我国是12.95亿人,平均每平方千米是135人,日本的人口密度是我国的2.5倍,所以说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

其中以本州岛最大,地位最突出,首都东京所在地。

日本的主要居民是大和族,通用日语。

[让学生在发下去的空白地形图上填出日本的四大岛名称。

] (师板书:日本的地形特点)
再叫学生观察“日本地形”,发现日本平原狭窄,最大平原的是关东平原,最高的山是富士山(师小结:多山的日本岛国,地表崎岖,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3/4。

著名的富士山高达3776米,是日本第一高峰。

平原面积狭小,分布零散,最大的关东平原才1.68万平方千米。

日本面积虽小,但人口密集,工厂林立,城市毗连,是经济发达国家。

)过渡问:日本的地形除了岛多之外,还有什么特色地形?(生答:多火山地震)问题: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利用地图运用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日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师小结:世界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二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日本处在最大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所以日本火山、地震频繁。

从板块构造看,日本处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因此多火山、地震。

]
师布置:请阅读P67材料——富士山,你读懂了什么?[师补充:富士山是著名火山,海拔3776米,为日本第一高峰。

山麓分布着大小5个火山口,称为“富士五湖”。

自公元781年有文字记录以来共喷发了18次。

707年为距今最近的一次喷发,现在仍有喷气现象。

被称为火山国的印度尼西亚全国共有火山400座,其中120多座为活火山。

] 师补充资料:日本地震频繁,有“地震国”之称。

近百年来,5级以上地震发生100余次。

强烈地震约每3年1次,有感地震平均每天有4次。

地震主要分布在日本列岛的太平洋沿岸。

1923年9月发生的关东大地震、东京大地震,东京房屋毁坏了73%,横滨达96%,死亡人数达15万。

小组讨论:
1、火山对人类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地方?
2、假如地震时你正好在下列地点,你将采取何种措施避险?
A、家庭
B、学校
C、户外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了解了日本的地位置、地形及火山、地震和海岸线曲折的岛国的特点。

知道了火山地震能给人类带来灾害,但如果能做好预防工作,是可以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的。

我国也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所以在防震减灾的经验和教训方面,中日两国应互相交流和借鉴。

四、板书设计
一、东亚岛国
1、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北纬25~46度之间
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
太洲位置:亚洲东部
2、海岸线曲折漫长(3万千米),多天然良港
二、地形
北海道
1、领土本州多山的岛国,平原狭窄
四国
九州
2、多火山地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