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策新闻作品赏析

合集下载

从这里读懂人性——普利策新闻摄影奖14个年头的作品梳理

从这里读懂人性——普利策新闻摄影奖14个年头的作品梳理

从这里读懂人性——普利策新闻摄影奖14个年头的作品梳理“普利策摄影奖”,应该是新闻业最著名的摄影奖,此奖会授予优秀的摄影作品或摄影作品集。

首届普利策摄影奖于1942年颁发,此后,每年评选一次。

在2017年普利策公布之际,我们特地整理了历年来最为震撼的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作品,以飨读者。

2017年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2017年突发新闻摄影奖被授予《纽约时报》的自由摄影师丹尼尔·贝瑞胡拉克(Daniel Berehulak)。

他在该报刊登的充满叙事意味的照片,揭露了菲律宾政府在处置毒贩和吸毒者时,蔑视人类生命的冷酷姿态。

图片讲述25岁的吉姆波·伯拉萨在菲律宾打击毒品时死去。

他6岁的女儿吉姆吉(Jimji)在父亲的葬礼上大哭。

许多尸体,像这样,发现时双手绑在背后,头包裹在包装胶带。

有时,杀手们将不祥的信息潦草地写在纸上或纸板上,以便让使用或销售毒品的人们产生恐惧。

这具尸体脖子上的纸牌上写着,像他这样不收手的贩毒者会死。

2017年普利策特写摄影奖2017年特写摄影奖被授予《芝加哥论坛报》的伊·杰森·沃姆伯斯甘斯(E.Jason Wambsgans)。

他拍摄了一名10岁男童的肖像——这名男童在芝加哥遭受枪击,他的母亲拼尽全力挽回了他的生命。

照片拍得相当精彩。

10月17日,TavonTanner在医院手术前流泪,手术将取出洞穿他胰腺,胃,脾脏,肾脏和左肺的子弹。

Tavon Tanner是2016年24名12岁以下被枪击的孩子之一。

Tavon Tanner与妈妈在一起。

2016年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纽约时报》4名摄影记者Mauricio Lima、Sergey Ponomarev、Tyler Hicks 和Daniel Etter和路透社摄影团队关于欧洲难民危机的系列报道获得了突发新闻摄影奖。

他们的作品关注难民危机、难民移民旅程、难民接收流程及难民折射出的国家间的斗争。

用照片展现了生活的辛酸、希望和偶然的成功。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与启示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与启示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与启示
近年来,中国新闻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闻作品获得了国内外的认可和奖项。

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都是业内知名的新闻奖项,它们的获奖作品不仅在新闻报道的质量上有很高水准,而且在深度和广度上也有着很大的价值。

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这些获奖作品的分析和启示,无疑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重要帮助和指导。

本文将从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与启示。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分析与启示。

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之一,对于新闻报道的范围和专业性有着很高的要求。

《南方周末》获得了多个奖项,这些奖项的获得都是对新闻报道的重要认可。

《南方周末》在报道《世界上最难吃的米线》时,深入调查了云南米线的原产地,揭露了当地米线生产的肮脏环境和不卫生的生产过程。

这些报道不仅在新闻价值上有很高的评价,而且在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上也有着很大的价值。

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这些获奖作品的分析启示了新闻报道要有深度和广度,要注重事实的调查和报道,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报道,要善于深入挖掘事实的内在本质,找出问题的根源,这样才能使新闻作品更具有说服力和公信力。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分析与启示,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新闻从业者要善于从获奖作品中学习取经,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报道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新闻作品。

愿中国的新闻事业在新的征程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新闻服务。

2017年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奖作品赏析

2017年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奖作品赏析

‎‎‎‎2017年‎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奖作品赏析‎○王丹‎【摘‎要】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其获‎奖作品一直‎被誉为“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

201‎7年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揭晓,‎路透社凭借‎《缅甸宗派‎暴力中穆斯‎林幸存者的‎遭遇再现》‎一文获得了‎国际报道奖‎。

本文通过‎研究此次国‎际报道作品‎在新闻主题‎、新闻材料‎、新闻背景‎上的写作特‎点,来领略‎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写作水准‎,同时也为‎新闻从业者‎提供良好的‎借鉴。

教关‎键词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赏析‎一、201‎7年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奖作品‎当地时间4‎月14日,‎2017年‎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揭晓。

来自‎路透社的记‎者詹森·赛‎普(Jas‎o n Sz‎e p)和安‎德鲁·马歇‎尔(And‎r ew R‎.C. M‎a rsha‎l l)因报‎道穆斯林罗‎辛亚族在缅‎甸被暴力迫‎害的遭遇获‎得“国际报‎道奖”,这‎是路透社首‎次获得普利‎策文字奖项‎。

颁奖委员‎会赞扬路透‎记者Jas‎o n Sz‎e p和An‎d rew ‎R.C.M‎a rsha‎l l关于缅‎甸罗辛亚族‎的“勇敢报‎道”,缅甸‎罗辛亚族为‎躲避国内迫‎害试图逃离‎,但结果却‎常常沦为人‎口贩卖网络‎的牺牲品。

‎二、‎获奖新闻作‎品赏析前人‎关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研究‎角度有很多‎,有的从报‎道题材上研‎究发现其获‎奖作品多为‎负面题材,‎反映社会问‎题;有的研‎究它的舆论‎引导和现实‎影响力;有‎的研究它的‎新闻价值观‎。

本文则从‎新闻写作的‎技巧,探讨‎这一获奖新‎闻作品写作‎上的特点。

‎1、‎新闻主题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

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的特色分析

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的特色分析

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的特色分析作者:袁德玉来源:《传媒》 2017年第22期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奖设立于1985年,是为通过长期积累起来足够的新闻素材和一手资料,向受众提供对某一话题或事件全面客观、权威有力的调查解释的优秀作品设立的奖项。

将社会的黑暗面挖掘并呈现给受众,是调查性报道的根本宗旨所在。

正如普利策所讲的,“新闻记者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暗礁险滩,及时发出警告。

”这无疑是对调查性报道价值最精准的诠释,借助调查性报道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新闻学的本质内涵。

北京时间2017年4月11日,第101次普利策新闻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其中来自《查尔斯顿邮报》的《西弗吉尼亚阿片类药物泛滥导致死亡》报道赢得了调查性新闻奖。

该报道之所以能够在诸多新闻作品中崭露头角,不仅是因为其揭露性、深度性的内容,而且还因为其数据化呈现、人文化关怀、多元化形式等。

对此,本文结合近年来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从内容与形式两个维度入手,探讨其呈现的特色,以进一步把握调查性报道的发展方向。

独立性题材,揭露性报道就近年来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的题材范围而言,所有作品都具有较强的揭露性和独立性。

在西方的新闻学范畴中,独立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就是说新闻媒体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必须要完全独立,不受政治权利和其他任何主体左右。

普利策调查性新闻奖的获奖作品,有许多都涉及了公权部门,而这些作品充分彰显了新闻报道独立性理念。

如2016年获奖的《狂乱、危险而隐秘:佛罗里达州精神病院里的暴力现象》,由《萨拉索塔先驱论坛报》和《坦帕湾时报》的三名记者经过一年时间,揭露了佛罗里达精神病院的混乱与灾难,抨击了政府的不作为,为弱势群体的生命和人权大声疾呼。

该新闻作品共分为五部分,每部分都可作为一篇独立的深度报道。

第一部分对佛罗里达州六家精神病院管理混乱、经费匮乏、暴力泛滥的问题进行了整体叙述;第二部分深入全面地展现了精神病院监管部门刻意隐瞒信息的情况,并详细介绍了该部门隐藏信息的目的和达成步骤;第三部分讲述了一名精神病患者被人为虐待后致死的悲剧;第四部分指出政府宁愿花费大量金钱让违法的精神病人学习相关法律常识,也不愿意通过医疗手段让病人恢复正常,最终导致当事人精神二次伤害的问题;第五部分讲述了一位精神病患者因纵火被判入狱,但刑满后没有机构愿意收留,而法律又规定他不可以回家,最终导致他无处可去。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与启示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与启示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与启示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分别是中国和美国两个重要的新闻奖项,分别代表着两个国家新闻行业的最高荣誉。

获得这两个奖项的作品往往具有极高的新闻报道水准和影响力,对于新闻行业的发展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本文将对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一些启示,以期对新闻行业有所帮助。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分析。

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最高荣誉,其获奖作品往往涵盖了政治新闻、社会新闻、经济新闻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深度报道。

2019年度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深度报道:中美贸易战下的中国出口企业》详细解析了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通过深入调查和报道,展现了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具体影响,具有很高的新闻报道水准。

还有获奖作品《纪实报道:百年革命路——红军长征之路》对红军长征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纪实报道,从多个侧面还原了当时的艰苦环境和革命斗争,极大地丰富了历史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分析。

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其获奖作品涵盖了全球范围内的新闻报道,具有很高的国际影响力和深度报道。

2019年度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中,《震撼全球的伊斯兰国报道》对伊斯兰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报道,还原了当时的战争环境和人道主义危机,展现了中东地区的复杂局势,对国际社会起到了很大的警示作用。

还有获奖作品《劳工幽灵》对全球范围内的劳工剥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报道,揭露了国际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对劳工的剥削和压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都具有极高的新闻报道水准和影响力,对于新闻行业的发展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这些获奖作品都非常注重事实真相的还原和客观公正的报道,对待新闻事件的态度非常严谨,避免了因主观因素导致的报道失真和偏颇现象。

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的特色分析

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的特色分析

和 《 坦 帕湾 时报 》的三 名记 者经 过 一 行 问题解 决 ,充 分 践行 了新 闻媒 体 的
北 京 时 间2 0 1 7 年4 月1 1 日 ,第 1 0 1 年 时间 ,揭 露 了佛 罗里 达精 神病 院 的 基本 职 责 ,也彰 显 了调 查性 报道 独 立
次普 利策 新 闻奖 获奖 名单 正式 公 布 ,
_独立性题材 ,揭露性报道
法 律常 识 ,也 不愿 意 通过 医疗 手段 让 死 亡 》的重要 判断 都 有权 威数 据作 支
就 近 年 来 普 利 策 新 闻 奖 调 查 性 病 人恢 复 正常 ,最 终 导致 当事 人精 神 撑 ,这些 数据 是三 位 记者 用 了一年 时
48
传媒: : ME D I A 2 0 1 7 1 1( 下
项 。将 社 会 的黑 暗面 挖掘 并 呈现给 受 独立 ,不 受 政治权 利和 其他 任何 主体 逻辑 关 系 ,但彼 此 又可 以独 立成 篇 , 左右 。普利 策调查 性 新 闻奖 的获 奖作 站在 精 神病 患者 和 医护 人 员处境 危 险
正 如普 利 策所 讲 的 , “ 新 闻记者 要在 品 ,有许多都涉及了公 权部门 ,而这 些 和政 府 部 门不作 为 的角 度 ,抨击 了佛

望 无 际的海 面 上观 察一 切 ,审 视海 作品充分彰显 了新 闻报道独立 f 生理念。
罗 里达 州精 神病 院经 营 管理 上 存在 的
上 的 不测 风云 和 暗礁 险滩 ,及 时发 出
 ̄2 0 1 6 年 获奖 的 《 狂乱 、危 险 而 问题 。该新 闻作 品将 视 角放 在 了精 神 论迫 使 相关 政府 部 门采 取有 效措 施 进
位精 神病 患 者 因纵火被 判入 狱 ,但刑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与启示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与启示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与启示1. 引言1.1 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的背景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之一,设立于1979年,是由中国新闻界最高学术机构中国新闻协会主办的。

该奖项的设立旨在表彰新闻界杰出的新闻报道和专业作品,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而普利策新闻奖则是美国新闻界最负盛名的奖项之一,设立于1917年,是由哥伦比亚大学主办。

这两个奖项在各自国家乃至全球新闻界享有崇高声誉,被视为新闻从业者的荣誉和奋斗目标。

中国新闻奖聚焦中国国内新闻报道,着重关注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新闻报道,致力于提升中国新闻行业的水平和质量。

而普利策新闻奖则覆盖全球范围的新闻报道,涵盖了各种类型的新闻作品,旨在推动全球新闻业的发展和创新。

这两个奖项的背景不同,但都具有引领全球新闻发展的重要意义,成为新闻从业者追求卓越的指引和动力。

1.2 获奖作品在新闻界的地位获奖作品在新闻界的地位举足轻重,其不仅代表着新闻传媒的最高荣誉,更是对新闻业界的认可和肯定。

获得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往往是经过严格筛选和评选的,具有高度的新闻价值和影响力。

这些作品往往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引发公众的热议,甚至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获奖作品通常涵盖了各种类型的新闻报道,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反映了新闻传媒的多样性和专业性。

获奖作品也是新闻从业者的典范和楷模,能够激励更多的新闻工作者不断追求卓越,为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获奖作品在新闻界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它们是新闻传媒的重要标志,也是新闻事业的风向标。

通过对获奖作品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新闻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为新闻业的未来发展指明前进的道路。

2. 正文2.1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中国新闻奖每年评选出一批在新闻报道中表现突出的作品,并对其进行奖励和肯定。

这些获奖作品多样性十分丰富,涵盖了新闻报道、独家调查、新闻特写、图片摄影等各个方面。

通过分析这些获奖作品,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特点和亮点。

普利策新闻作品赏析

普利策新闻作品赏析

普利策新闻作品赏析2008221102200129徐婷婷新闻奖在普利策众多奖项中占有较大比重始于1916年,最初,只设四项奖即公众服务奖,最佳新闻报道奖,最佳新闻写作奖和新闻史奖,现已扩大到14项。

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现在新闻界一致公认的最高奖项,它几乎囊括了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最优秀的新闻作品,德国鲁尔大学新闻与传播系教授海因茨·杜特里希·非吉尔所言:“普利策奖获奖作品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单篇报道作品显示了文本的高度纯熟,而主题和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解释则具有恒久的意义,历史学家,新闻工作者,政治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和作家将能够品尝玩味这种经常是令人激动的和信息量丰富的读物之价值所在。

”我要说它们最突出的特点是人性化,在普利策这里你能感到新闻不只是书本上所说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不是为了单纯叙述新闻,而是是新闻中有意无意地带着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倾向,而且这些倾向都是正义的倾向、人道主义的倾向,还原了记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气概。

他们深知,发生了新闻的主角是人,看新闻的人也是人,他们更看重这件新闻背后人们的心理和情感,新闻是载体,将两者联系在一起,但这并非黄色新闻的庸俗的煽情主义,而是赞扬和肯定新闻中的珍贵事迹,揭露和贬斥新闻中的人的恶劣行径,真正起到贬恶扬善,舆论监督的功能。

如“炮声又隆隆响起,凝聚着举国的哀悼,他回家了,这位无名战士,将在他的土地上长眠”。

感觉这简直不像是一篇新闻报道,倒像是一篇哀悼这名士兵的文章,然而这种写法也有它的感性的合理性,让人并不感到突兀。

其次是它的故事性,在普利策新闻作品中无一不是以故事叙述的,有故事发生的详细背景,起因,经过,结果,有时还写到这件事引起的影响,例如,《伯德成功飞越了南极》作者却绘声绘色地把飞越中遇到的困难,伯德如何以超凡的毅力和智慧冷静处理,如讲故事般娓娓道来,“伯德中校不断地看偏流计,以便确认下面表层的地貌”“为了飞行的这一段骂驶的准确性突出地体现出来,借助于指南针,中校准确地找到阿克塞尔,海伯格冰川的位置、、、、、、”“即使这样,飞行仍崎岖艰难。

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_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

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_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

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_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在新闻报道的领域中,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是顶尖记者们的精心创作,展现了他们独特的观点、深入的调查和卓越的写作技巧。

本篇文章将为您介绍一些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的特点和为什么它们如此引人注目。

首先,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以其深入的调查和独特的视角闻名。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对事实的简单报道,还深入探究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记者们通过广泛的采访和调查,收集大量的信息和证据,展现出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报道。

他们不仅关注事件本身,还关注事件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的本质。

其次,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注重写作风格和语言表达。

这些作品通常采用生动、精确和有力的语言,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记者们运用丰富的叙事技巧和描写手法,如个人故事、对话,让报道更具有情感和人情味。

同时,他们还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以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消化这些复杂的信息。

此外,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透露出一种对公共利益的关注和承诺。

记者们在选择报道的主题时,往往会优先考虑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关切。

他们关注社会不平等、环境问题、政府腐败等重大议题,并希望通过文章的呈现引发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报道事件,更是呼吁社会正义和改革的呼声。

最后,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体现了记者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标准。

记者们在进行调查和采访时,尊重事实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他们秉持公正、中立的原则,并致力于避免偏见和偏向。

这种专业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使得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成为权威和值得信赖的报道。

总之,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因其深入调查、独特视角、精彩写作和对公共利益的关注而备受瞩目。

这些作品以其高质量和有影响力的报道,塑造了新闻界的精英形象。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阅读,我们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的价值和重要性。

让我们珍惜这些卓越的作品,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的悲剧报道与悲剧审美

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的悲剧报道与悲剧审美
和认可 。
f 关键词】 普利策新闻奖; 特稿; 悲剧报道; 悲剧 审美 [ 中图分 类号] 2 2 G 1 [ 献标识码] 文 A [ 文章编 号】0 88 0 (0 00 —0 40 10 — 152 1)60 4 —6
上述 对普利 策新 闻奖作 品 的解 读 ,有两 个 反复


问题 的提 出:悲剧 报 道
在普利 策新 闻奖 作 品 ( 含特 稿 )的研 究者 中, 大 多 认 为 负面 报 道 是 普 利 策 新 闻奖 作 品 的 共 同特
色。 展江教授 认为 , 普利 策奖作 品 的价值 取 向是:全 “
出现 的关 键词 ,即负 面报道 和新 闻价值 观 ,一 定程 度 上 指 出 了美 国新 闻报道 的实质 。但具 体到 普利 策 新 闻奖 的特 稿作 品而言 ,它们 最大 特色 何在 呢 ?也 是 “ 乌鸦 新 闻”大行其道 吗 ?
面分 析 的,至今未 见。
机 、选 举丑 闻、政 府腐败 等 有关社 会环 境的各 个方
面 。’[ ’ J
这里涉 及 到悲剧报 道和 负面 报道 的异 同问题 。
般 而 言 ,负 面报道 多暴露 社会 阴暗 的一 面 ,往 往 挑剔 和批 评 当局 的政策 ,聚 焦于 那些 与现 行社 会秩
序和 道德 标准相 冲突 的事件 以及 反常 现象 ,以引起 公众 关注 和社会警 醒 。在整个 普利 策 新 闻奖新 闻作 品 中,负面 报道 多 以调 查性报 道 的形式 出现 ,着 重
于曝光 和揭 露 ,多是对 负面事 件来 龙去 脉 的深度 挖
[ 收稿 日期】 2 1 —0 —2 00 6 9 f 基金项 目] 广 西玉 林师 范学 院高层 次人 才科研启 动基金 ( 博: 科 研启动 基金 :G 0 9 4 ) 2 003 。 【 者简 介] 毛 家武 ( 9 6 作 1 6 一)男,广 西玉林 师范学 院新 闻学副教 授, 中国传 媒大学 国 际新闻学博 士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与启示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与启示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与启示1. 引言1.1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的背景介绍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都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闻奖项,分别代表着中国和国际上新闻行业的最高水准。

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由中国新闻界人士和学者组成的评审团队评选,旨在表彰在新闻报道、编辑、摄影、摄像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作品和从业人员。

普利策新闻奖则是国际新闻界的权威奖项,设立于191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颁发,涵盖了新闻报道、特写、调查报道、照片、评论等多个类别。

中国新闻奖的设立和普利策新闻奖一样都旨在鼓励和推动新闻行业的发展,提高报道的公信力和质量。

两者在奖项设置和评选标准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重视新闻作品的深度、广度和影响力。

通过对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作品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发现它们在报道主题、手法、角度等方面的差异,进而得出对新闻业和社会的启示。

这些不同之处反映了中美两国在新闻自由、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也为新闻从业者提供了不同的借鉴和启示。

2. 正文2.1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之一,每年评选出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和新闻人才。

通过对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共同的特点和亮点。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通常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这些作品往往报道了当下社会热点问题,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些报道关于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食安和环保等问题,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在报道手法和表现形式上也有所创新和突破。

一些作品采用多媒体融合报道、数据新闻等方式,通过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使新闻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这种创新性的报道形式也为新闻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和报道深度。

在报道过程中,获奖作品通常经过深入调查和采访,能够真实客观地呈现事实,不偏不倚地传递信息。

2014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奖作品赏析

2014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奖作品赏析

2014年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奖作品赏析-新闻学2014年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奖作品赏析○王丹【摘要】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其获奖作品一直被誉为“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

2014年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揭晓,路透社凭借《缅甸宗派暴力中穆斯林幸存者的遭遇再现》一文获得了国际报道奖。

本文通过研究此次国际报道作品在新闻主题、新闻材料、新闻背景上的写作特点,来领略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写作水准,同时也为新闻从业者提供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赏析一、2014年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奖作品当地时间4月14日,2014年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揭晓。

来自路透社的记者詹森·赛普(Jason Szep)和安德鲁·马歇尔(Andrew R.C. Marshall)因报道穆斯林罗辛亚族在缅甸被暴力迫害的遭遇获得“国际报道奖”,这是路透社首次获得普利策文字奖项。

颁奖委员会赞扬路透记者Jason Szep和Andrew R.C.Marshall关于缅甸罗辛亚族的“勇敢报道”,缅甸罗辛亚族为躲避国内迫害试图逃离,但结果却常常沦为人口贩卖网络的牺牲品。

二、获奖新闻作品赏析前人关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研究角度有很多,有的从报道题材上研究发现其获奖作品多为负面题材,反映社会问题;有的研究它的舆论引导和现实影响力;有的研究它的新闻价值观。

本文则从新闻写作的技巧,探讨这一获奖新闻作品写作上的特点。

1、新闻主题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

主题在新闻中起主导作用,贯穿全文、支配写作,是新闻构思、选材、表达和运用语言的依据。

新闻写作中关于新闻主题有两个原则:一是一篇新闻有一个主题。

清末作家刘熙羲所著《艺概》一书中讲作文有七戒,其第一戒即“旨戒杂”,也即主题不要芜杂,要集中。

这一点在新闻写作中同样适用。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与启示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与启示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与启示
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是全球知名的新闻奖项,它们分别代表着中文和英文新闻领域的最高荣誉,而这些获奖作品也展示了两个社会背景下新闻工作者的不同关注点与风格。

中国新闻奖最近公布了2020年度获奖名单,其中最高奖项“年度新闻人物”评选出了2019年在香港反送中运动中涌现的“香港示威者”。

这个结果代表着在2020年新冠疫情之前,香港社会和政治问题一直是吸引中国新闻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而另一个获奖作品“气象卫星高清图首次揭示冰川变化”则展示了国内媒体在科技和环境领域的精耕细作,尤其是这个报道突出了中国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这显示了中国新闻工作者在对国家和社会问题关注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环境、科技、社会创新等领域的报道。

而普利策新闻奖是全球新闻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2019年度奖项获得者的报道也多样而有深度。

例如《纽约时报》的报道“中国人搜集DNA 令穆斯林绝望”揭示了中国对少数民族进行集中营的残酷迫害,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谴责。

另一方面,《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仇视伴随着特朗普民粹主义的崛起”则分析了美国当下政治与社会环境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这些报道的背后是对权力与真相的崇尚,是对责任与关怀的承诺,是对媒体与社会的共同使命。

这些获奖作品让我们看到了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水准、社会责任和创新力量,并激励着我们更加深入思考和发掘深层次社会问题,回归新闻的本质与使命。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与启示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与启示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与启示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是国内外两个重要的新闻奖项,旨在表彰和推广优秀的新闻作品。

这些获奖作品的分析可以为新闻从业者提供一些启示和经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代新闻报道的挑战。

获奖作品的主题广泛且多样化,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

这说明新闻报道应该关注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仅局限于政治或某个热点事件。

新闻从业者应该具备广泛的知识和兴趣,不断拓宽自己的新闻视野,关注各个层面的新闻事件。

获奖作品的深度和广度非常重要。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简单的事实报道,更多的是对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新闻从业者应该具备扎实的调研和分析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提出有深度的观点。

获奖作品的可读性和可视化呈现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读者对于阅读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新闻从业者应该尽可能地提供简洁明了、内容丰富的新闻报道,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增加作品的吸引力和易读性。

获奖作品的公正和客观也是新闻从业者应该追求的目标。

新闻报道是一种公共信息传播的形式,它对于社会的影响力非常大。

新闻从业者应该始终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来进行报道,不偏颇、不带任何个人立场和情感色彩,不为特定利益服务。

获奖作品的时效性非常重要。

新闻报道是及时反映和解释社会事件的一种形式,新闻从业者应该具备快速反应和敏锐洞察的能力,及时抓住重要事件的关键信息,快速准确地向读者传递。

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分析与启示为新闻从业者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新闻从业者应该始终坚持客观公正、深入分析和多样化的报道方式,提供具有时效性和可读性的新闻作品,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和社会的期待。

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感言

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感言

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感言好的/坏的《新闻与正义——14项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全译本》获奖作品,无论是文字作品还是摄影作品,尽管题材多样,但是其中表达的基本特征有二:其一,是非常人性化,都是一些贴近人本性的东西,如果说谎也是人的本性之一,那描述撒谎的作品也会震撼人心的。

问题是你不能以故意说谎的心态描写说谎,一旦读者觉得你在愚弄他,你文字的命运,就算终结了。

接近人性,就是要回归真实,人最终还是被人的行为感动的,虽然人对自己的宠物也会有非常深厚的感情,甚至情急之下认为与人的恶行比起来,人都不如一条狗,但是,这话只有瞬间的真理性,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人真的比狗更加善良,不是的,只是因为与人最贴心的其实还是人,而不是狗。

尽管那个与你最贴心的人会欺骗你,但是他同时也最了解你,这些又爱又恨的情感制造了人间的悲欢离合。

问题不在于某人是坏人,而在于他是一个人。

一旦我们把他当人看待,距离立刻就拉近了。

比如,当你对他有种种不满甚至仇恨时,你同时要清楚地知道,你自己其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那样的人(有种种卑劣的念头),不同的只是你可能没有他那样的运气或者能力,所以你还不是亿万富翁或当上大官,如此等等。

如果我说,大家其实都不怎幺地道,或者说没有什幺好人,就算是说了一句真话,等于戳穿了官场上、电视上、课堂上一切所谓神圣说教的画皮。

这是很悲壮的结论,就像人必须面临死亡一样,在这里任何出于胆怯的掩盖都于事无补。

于是,我们开始胆大起来,开始嘲笑自己,嘲笑虚伪,并坚决认为在人性的一切弱点中,不诚实是最不可容忍的,可是,人还是虚伪如旧。

我非常自大地认为,如果一个中国的新闻工作者读到这里,会对他的工作有所帮助。

其二,是非常注意细节,虽然人的感受具有细腻化倾向,但是也要启发。

我经常发现我们出于宣传目的的新闻图片中,人们总是面带微笑,以至于在拍摄各种全家福或各种会议的集体照片时,摄影师总是习惯地招呼大家齐声喊“茄子”,因为汉语普通话说“茄子”时,口型是乐观向上的样子。

普利策新闻奖公众服务奖作品赏析

普利策新闻奖公众服务奖作品赏析

第100届普利策新闻奖公众服务奖作品赏析《血汗海鲜》——美联社报道壹缅甸奴工坐在牢笼里,透过生锈的栏杆向外张望,他们藏身的热带小岛,距离他们的家乡有数千英里之遥。

就在几码开外,几名工人将奴工捕获的海鲜装船,它们将进入美国的大超市、餐馆,甚至宠物商店的供应网络。

然而,因被怀疑有意潜逃,8名男子被囚禁起来,他们是可能有胆子逃跑的奴工。

他们居住的空间逼仄狭小,甚至不够供他们躺下。

他们每天只吃得上几口咖喱饭,食不果腹,被困在这个牢笼中,直到他们被迫登上下一艘渔船重返大海。

“我只是告诉船长,我已经忍无可忍,想要回家。

”觉奈(Kyaw Naing)对着同情奴工者偷运到岛上的美联社摄像机说,他深色双瞳里满是恳求。

“下一次渔船停靠时,我就被立即关了起来。

”他神情紧张,生怕附近的看守听见。

在本吉纳岛及周边海域的印尼海岛村镇,数百名被困男子代表着海鲜行业企业与国家之间纵横交错网络中最令人绝望的一环。

这种复杂的连接网络将海鲜捕捞者与消费者分离,掩盖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你吃的海鲜可能来自奴工之手。

美联社采访的男子大部分来自全球最贫穷国家之一:缅甸。

他们经由泰国被带到印尼,被强迫从事捕捞作业。

他们的渔获被运回泰国,汇入全球供应链。

“血汗海鲜”出现在一些美国主要零售商店的供应链中,如克罗格(Kroger)、艾伯森(Albertsons)、喜互惠(Safeway)、美国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以及最大的食品经销商西斯科。

也可以在一些最流行的品牌罐装宠物食品,包括花式盛宴(Fancy Feast)、喵混合(Meow Mix)和爱慕思(Iams)的供应链中发现它们的身影。

它可以是高级餐厅的鱿鱼,加州寿司卷仿蟹肉,或是打上品牌专卖店商标的冷冻鲷鱼包,就这样“血汗海鲜”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

在长达一年的调查中,美联社采访了逾40名奴工以及前奴工。

美联社记录了一艘装运奴工渔获的大型货船的海上之旅,通过卫星跟踪它至一处满布砂砾的泰国港口。

普利策奖作品欣赏

普利策奖作品欣赏

2009 Patrick Farrell
2009 Patrick Farrell
2009 Patrick Farrell
2009 Patrick Farrell
2008 Adrees Latif Reuters
2008 Adrees Latif Reuters
• 攝影獎由「路透社」獲得,得獎作品是一名日本 電視攝影記者在緬甸嚴重受傷的鏡頭。 • 2007年緬甸仰光遊行活動,安全部隊對示威民眾 展開攻擊 在現場拍攝的日本記者長井健司中彈倒地 他仍拿著攝影機繼續拍攝,隨後遭緬甸士兵蓄意 槍擊,傷重不治身亡。 路透社的Adrees Latif拍到長井健夫被槍擊的照片 獲得了普立茲突發新聞獎。
普立茲作品欣賞
普立茲
• 約瑟夫-普立茲(Joseph Pulitzer,1847-1911),匈牙利裔美國人,美 國報刊的編輯、出版者。美國大眾報紙的指標人物,普立茲獎和哥倫 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的創辦人。 • 1878年,31歲的普立茲創辦自己的第一份報紙—《聖路易快郵報》 (St. Louis Post Dispatch),從而開始了辦報生涯。 • 1882年以34萬6千美元向古氏樂(Jay Gould)購得《紐約世界報》 (New York World)。 • 1911年普立茲過世,遺囑中規定:世界報永遠不得出售。後人遵照他 的遺囑,於1912年捐贈250萬美元給哥倫比亞大學,創美國第二所新 聞學院,並從 191年起設立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
2000 Rocky Mountain News
2000 Rocky Mountain News
2000 Rocky Mountain News
2000 Rocky Mountain News

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评论作品特色分析

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评论作品特色分析

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评论作品特色分析作者:李红朱晓磊来源:《新闻世界》2008年第07期普利策新闻奖共设14项,其中有4项评论类奖项,其中三项是文字奖,即评论奖(Commentary)、社论写作奖(Editorial Writing)和文艺批评奖(Criticism)另外一个是社论性漫画奖(Editorial Cartooning)。

评论经常以专栏形式出现,又叫专栏评论或专栏,专栏内容丰富,涉及的内容比社论庞杂,作者可以判断推理,可以将自己的个人言论融入写作中,专栏经常有作者的署名,有时还有作者的照片。

社论大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话题;社论经常是出版人而不是记者或编辑的个人态度表现,大部分社论不署名。

当人们谈话引用社论时,经常说:嗯,邮报上说……总的说来,专栏评论与社论是很难区分的,它们绝大部分是互相交融的,①现在许多美国新闻杂志上几乎看不到二者的界线。

本文旨在对2002~2007年间获普利策奖的评论与社论作品作整体分析。

一、写作风格1、多篇承递,追踪评述普利策获奖作品大多是内容承递的一组作品。

例如《芝加哥论坛报》的科尼莉亚·格莱曼以反对死刑处罚的系列社论摘取了2003年普利策社论奖。

从2002年2月19日到10月3日共有10篇社论,其社论题目分别为处死亚历山大·威廉姆斯;废除严刑逼供提议;修改死刑;死囚区的不平等;死刑的未来等,通过铿锵有力的深入分析及深刻说理,透视了死刑的各个方面,敦促伊利诺斯州废除死刑,尊重生命。

2、文风独特,个性激扬获奖作品在文风上存在明显共性:题目提纲挈领,文章短小精悍。

这些作品中标题大多在五个词左右,简要精练,却又意味深长,如《正义遇挫》(Another Slap in the face of Justice)或机车如何脱轨(How The Engine Derailed)或遗弃的英雄(Abandoned Heroes),读者看到这些题目,必然会随着作者一路探究思考。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作品及赏析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作品及赏析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作品及赏析普利策奖包括十四项新闻类奖项和七项创作类奖项组成,新闻类奖项的获奖者不限国籍,但必须在美国媒体中发表过作品。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作品及赏析,供大家参阅!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作品及赏析普利策奖分类定义1、由报纸通过利用其新闻资源如社论、漫画和摄影以及报道而提供的值得赞许的杰出公众服务;2、杰出的突发性地方新闻报道;3、由个人或团体以单篇或系列报道方式所做杰出调查性报道;4、阐明一个有意义并复杂的主题,展示了对主题的上佳把握,文笔流畅,表述清楚的杰出解释性报道;5、对特定主题或活动进行持续、富有知识性杰出专题报道;6、全国性事务杰出报道;7、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事务杰出报道;8、别关注文学的高质量和独创性的杰出特写报道;9、杰出的评论文章;10、杰出的文艺批评文章;11、清晰,有道德目的,推理扎实,在作者认为导向无误时,具有能够影响公众舆论的能力的杰出社论;12、度出版的,有独创性和有评论效应,绘画水平高,具有形象化效果的杰出漫画或漫画选辑;13、彩色,单张或多张,相关组照或像集组成的杰出突发性新闻摄影;14、或彩色,单张或多张,相关组照或像集的杰出特写摄影。

金质奖章将授予公共服务奖获得者。

其他类别的获奖者除证书外,还有于2001年提高至7500美元的现金奖励,原来为5千美元。

每年向新闻学院教授推荐的4个名额各提供5千美元普利策奖学金。

这些奖学金可使3名优秀的毕业生旅行、写报告并在国外学习,另一份奖学金颁给一名从事戏剧、音乐、文学、电影或电视评论的毕业生。

对大多数获奖者来说,相对普利策奖给他们和他们的作品带来的声望而言,现金奖励只是次要的。

有许多奖金更多的竞争,但它们在公众的心目中都无法与普利策奖相提并论。

与在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举行的精心准备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和皇家宴会不同,每年5月在哥伦比亚大学洛氏图书馆(LowLibrary)的圆型大厅里,普利策奖获得者只是在一个中午便宴上,从该校校长手里接过奖金和奖状。

普利策新闻摄影赏析

普利策新闻摄影赏析

四、获奖作品中的苦难主题
在进行灾难新闻报道时,我们应选择的 报道方式是:心存关怀、坦然面对、直陈灾 难、深入思考。即除了真实地报道灾难,还 应包含深沉的忧患意识,多思考灾难产生的 原因,把重点放在如何化解灾难上面。或许 这样才能即避免形势一片大好的笼统和肤浅, 又避免误入感官刺激的误区。
谢谢
在2007年8月15日的军事训练期间,伊恩所在 部队准备清除和确保一个房间的安全,伊恩是 四人攻击小队的前哨。
三、专题新闻摄影作品赏析
三、专题新闻摄影作品赏析
2009年8月24日,伊恩从伊拉克归国三天后,他与女 友前往杰斐逊县申领结婚证。一个小时后,他们在一 个静静的礼堂举行了婚礼。
四、获奖作品中的苦难主题 第88届—93届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
年份 2009 作品 飓风过后的海地人道主义危机 性质 灾难 简介 一个月中至少四场飓风袭击海 地,800多人遇难,至少100万 人无家可归 2007年7月28日日本记者长井健 司在报道缅甸示威时中弹身亡 2006年2月1日,一味犹太妇女 对抗以色列安全部队的清除行 动 描述据风中的混乱和痛苦 持续发生流血事件的伊拉克 伊战报道
2008 2007
日本记者在缅甸采访示威活动 时被杀害 约旦河西岸孤独的犹太妇女
战争 负面
2006 2005 2004
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卡特里娜” 灾难 飓风 血腥伊战 伊拉克战争 战争 战争
四、获奖作品中的苦难主题 第88届—93届普利策专题新闻摄影奖
年份
2009 2008 2007
作品
奥巴马竞选期间照片 漫长的告别 一个母亲的旅程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作品 赏析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作品赏析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利策新闻作品赏析
2008221102200129
徐婷婷
新闻奖在普利策众多奖项中占有较大比重始于1916年,最初,只设四项奖即公众服务奖,最佳新闻报道奖,最佳新闻写作奖和新闻史奖,现已扩大到14项。

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现在新闻界一致公认的最高奖项,它几乎囊括了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最优秀的新闻作品,德国鲁尔大学新闻与传播系教授海因茨·杜特里希·非吉尔所言:“普利策奖获奖作品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单篇报道作品显示了文本的高度纯熟,而主题和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解释则具有恒久的意义,历史学家,新闻工作者,政治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和作家将能够品尝玩味这种经常是令人激动的和信息量丰富的读物之价值所在。


我要说它们最突出的特点是人性化,在普利策这里你能感到新闻不只是书本上所说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不是为了单纯叙述新闻,而是是新闻中有意无意地带着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倾向,而且这些倾向都是正义的倾向、人道主义的倾向,还原了记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气概。

他们深知,发生了新闻的主角是人,看新闻的人也是人,他们更看重这件新闻背后人们的心理和情感,新闻是载体,将两者联系在一起,但这并非黄色新闻的庸俗的煽情主义,而是赞扬和肯定新闻中的珍贵事迹,揭露和贬斥新闻中的人的恶劣行径,真正起到贬恶扬善,舆论监督的功能。

如“炮声又隆隆响起,凝聚着举国的哀悼,他回家了,这位无名战士,将在他的土地上长眠”。

感觉这简直不像是一篇新闻报道,倒像是一篇哀悼这名士兵的文章,然而这种写法也有它的感性的合理性,让人并不感到突兀。

其次是它的故事性,在普利策新闻作品中无一不是以故事叙述的,有故事发生的详细背景,起因,经过,结果,有时还写到这件事引起的影响,例如,《伯德成功飞越了南极》作者却绘声绘色地把飞越中遇到的困难,伯德如何以超凡的毅力和智慧冷静处理,如讲故事般娓娓道来,“伯德中校不断地看偏流计,以便确认下面表层的地貌”“为了飞行的这一段骂驶的准确性突出地体现出来,借助于指南针,中校准确地找到阿克塞尔,海伯格冰川的位置、、、、、、”“即使这样,飞行仍崎岖艰难。

因为在冰川狭窄的入口处,阿曼森上尉曾在这里爬升以向极点进发,但是旋风把飞机抛来抛去打转、、、、、、”这种以情景再现方式描绘出当时情形更生动有趣、直观,也让人更能了解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对所报道的事了解得更深刻。

而报道中的人物一个个呼之欲出,有着鲜明性格特征,事件层层推进,有时一波三折,有时新颖独特,令人欲罢不能,这种写法遵循读者的阅读习惯,使报道看起来清晰明朗。

再次是语言表达的艺术性,语言或幽默,或排比,或缠绵悱恻,或慷慨激昂,比如《新泽西州立螝狱是罪恶滋生的地方》中有一段如下:
“事实是:2人,3人甚至是4人被关押在同一牢房,这是违法的
事实是:这里没有土牢,犯人螝禁在内,一日只供两次饮食
事实是:关在地牢里的犯人被钉在墙壁的鐐锁得紧紧的
事实是:犯人在地牢里每关一天,其弄期反而增加一天
事实是:这里女犯和男犯关在一起,4号侧楼的第55号牢记誻为这个目的而特设的总共用了十四个“事实是”,这些大量的排比使文章气势陡增,如黄果树瀑布巨大水流从天而降,一泻千里,又如无声的控告,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再如《“我一刻也松动”》中讲述在敌人水域的一艘潜艇上,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一位药剂师副手成功地为一个士兵切除阑尾的手术的故事,“泡在鱼雷里取出的酒精中的橡胶手套现在了年轻“大夫”手上,由于手指太长,橡胶的末端被撑得很薄,“你看起来像米老鼠,大夫”一个旁观者说,在棉
纱布后面,利普斯笑了”这些描述某种程度上说属杜撰,然而这种杜撰并不是影响事件整体的真实性,反而使整个事件更加真实的错觉。

再次是隐喻性和象征性。

在一般人看来,维护本国的内外政治路线,宣扬本国文化传统与生活方式,永远是记者和作为记者“裁判”评选人聚会中新闻的共同标准,普利策新闻奖评奖标准也不例外。

然而,普利策新闻奖作品不仅仅靠简单的说教与演绎,而是手法,巧妙地,隐匿地表达某种价值取向,这种手法一方面可保护媒体本身,另一方面加深了它的思想深度,使之更可读,耐读,如《每星期四的反叛》中“辛得雷拉县在美国是独一无二的,它既无合并而成的城市,亦无电报线路和铁路”暗示辛得雷拉县的贫困的紧急状况。

又如“加利福尼亚州是否会削减在星期四反叛时担任杰斐逊州临时州长的加州参议员伦道夫·柯里尔的工资呢?杰斐逊州审计长,尤里卡的殡业者霍默·伯顿在周四付钱给谁?螝时财政部长海因·拉斯用这些钱做什么?”用这些一系列问句表明政治背后所涉及的经济利益;“他们真正杨要做的是给州长一次机会,让创新版乡村用地通过铜矿区的路走一遭,让,那些人这里通过的卡车为什么总会翻下山去,”隐示那里矿工条件恶劣,常发生安全事件,矿工驝情况非常不满的情绪。

普利策新闻奖还有许多是什得我们挖掘和学习的地方,比如它的通俗性,题材重大报道详尽,视角独到,等等,当然也免不了它的局限性,比如内容细节真实度不够,有时主观色彩过浓,我们要将它的优点进行本土化改造后学习,也要去其糟粕,保证我们前进的方向是正确的。

从普利策新闻奖作品不同角度地报道,对不同事件的报道中,我也在思考,对于一件事,如果我是这个记者我将从什么角度来报道。

在这个思考过程中我也得出了几点经验,我将它们概括为:有时,我们需要站在新闻当事人的角度考虑整个新闻;有时我们又该以旁观塲角度看待它,真实记录;有时我们又要站新闻事件上面,以俯瞰角度,挖掘各件新闻之间的联系;有时,我们又丫在新闻背后,发现背后涉及到的各种利害关系,进而更深入地掌握新闻的真实。

然而新闻人最贵有的不是发现新闻,而是在某些重大的可能发生的悲痛事件发生之前,就提醒人们,杜绝悲痛事件的发生。

这个“之前”是新闻人最难做到的,人贵有先见之明,但这也是我们所有新闻人一致追求的目标和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