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考试)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答案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e85d23da38376bae1fae7d.png)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一、知识题1、世界上独立产生的、成熟的古文字系统(自源文字)有( 甲骨)文、文、(苏美尔)文、(玛雅)文、(古埃及)文等。
2、我国传统文字学中的“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3、指出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手(象形)、泪(会意)、拖(形声)、刃( 指事)、其(“其中”的“其") (假借) .4、简述字母文字的产生历程。
二、思考题1、文字和图画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成为文字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图画在古时候也是用来记事的一种重要方法。
图画记事只是帮助记忆,传达信息的手段,有很大的随意性。
只有当事人才比较清楚所表述的内容,因此不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不具有文字意义。
但是,图画记事较之实物记事前进了一步,是实物的替代物,有一定的象征性,概括性,能记录较复杂的内容.图画记事为文字的出现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记事的图画是文字的前身,而实物记事与文字的产生没有什么关系。
判定文字系统已经产生,有三个基本的条件。
第一,具有数量足够多的与某种语言里的语素或词相对应的小图形,这些小图形可以按这种语言的音读出来;第二,这些小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所表达的音义不变;第三,这些小图形的排列规则足以反映这种语言说话时语素或词的排列次序,小图形排列的顺序不同,所反映的语言单位的排列次序也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因此不同。
也就是说,文字形体所表达的信息一定是与某种语言的音义结合体及其排列相对应的信息,而不是直接描画现实。
2、既然所有文字都是既表音又表意的,为什么还有表音文字、意音文字的区别?语言有大大小小的单位:语素、词、词组/短语、句子,它们都是大小不同的音义结合体。
语言的语音层面也有大大小小的单位:音位、音节、音步等等,它们是大小不同的语音片段.文字是形体符号的系统,它也有大小不同的单位―大小不同的形体单元。
任何文字系统都有一级单位对应于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比如汉文中的“方块字”和英文中的“(文字)词"。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版)复习资料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版)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440a629647d27284b7351ce.png)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版)复习资料一、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复习语言学概论课程,总的要求是:弄清楚基本概念的准确含义,抓住重点,全面复习。
“语言学概论”是语言学方面的一门基础课,重点讲授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是我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本科阶段的其它语言类课程和撰写语言方向毕业论文的理论基础,在整个专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现在这门课的学习即将结束,要进行复习考试,弄清楚基本概念的准确含义自然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这一点做到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也就不会有什么大的障碍。
复习的时候应抓住重点,就是要根据我们的考核说明规定的重点进行复习;但“抓住重点”不是“只学重点”,而是要通过重点问题的复习达到全面复习的目的,不要自己从主观愿望出发来划定复习范围。
复习的总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吃透内容要点复习不但要掌握比较重大的要点,弄清楚各个章节的框架结构,对各个重点内容的要点也要非常熟悉,每个要点要求都能展开阐述,比如基本词汇的特点,什么是全民常用,什么是稳固,什么是有构词能力,这些特点相互之间是怎样影响的,都必须能结合实例说出个所以然来。
如果复习不全面不细致,理解问题不深入透彻,遇到这样的问题恐怕就只能是干巴巴的条款了,那样是很难取得优异成绩的,也不符合本课程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三基”的要求。
第二,掌握常用的名词概念专门就名词概念提出复习要求,这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名词概念是一门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知识的基础部分,学科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一系列的名词概念串连起来的。
另一方面,期末试题名词解释题目还是一个考核重点,而且还占有非常重的分量。
不但如此,而且在填空、选择、问答题里都要涉及重要的名词概念,至于占试题主要内容的分析题,更是离不开名词概念,否则就无从下手分析。
例如:合成词、词与词的组合方式、词组的层次分析等,都涉及到名词概念。
语言学纲要的简答论述题
![语言学纲要的简答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c182f03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4.png)
语言学纲要的简答论述题语言学概论大学语言学考试,语言学考研一.简答题1.广义上的应用语言学答:指的是运用理论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和基础研究成果,来阐明、解决其他学科领域中出现的各种与语言相关的问题。
包括语言教学理论、语言学的一般应用研究成果和语言学的跨面研究成果。
2.结构主义的特点3.语言的系统性答:①首先体现在它是一个层级体系;②还体现在语言符号各层次之间的根本关系上——语言成分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以及二者彼此之间的关系。
4.语言与言语的关系5.元音与辅音的区别答:①发元音时声带颤动、气流在发音通道上不受阻碍,发辅音时声带颤动或不颤动、气流在发音通道的一个或多个部位上受到阻碍;②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部位均衡紧张;辅音则形成阻碍的部位特别紧张;③发元音时,呼出的气流较弱,拉长音而音质不变,辅音一般不可以拉长音,气流较强。
6.语音的社会性质答:社会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①世界上没有一种语言采纳了100以上的音素的,各种语言使用哪些语言完全由其社会成员约定的;②语言表达意义,但什么样的声音形式与什么样的意义相结合;③每一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音系统,从语音的物理性质和生理性质分析得出德尔某一语音现象或语音成分,在不同系统中可能有不同作用和不同心里感知。
7.语法构词法答:就是利用语言中原有的语素材料构造新词。
其方法有复合、附加、内部屈折、重音位置变化、词组缩简等。
8.研究语言演变的凭借答:①通过对照方言和亲属语言可以获知;②通过对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的分析可以获知;③通过对古代的借词的分析可以获知。
9.构词法与构形法的区别答:构词法是构成新词的方法,构成的新词的词汇意义与各构词成分的词汇意义有关但并不相同。
构形法虽然与词的结构有关,但它并不构成新词,不引起词汇意义的改变,只是表语言学概论大学语言学考试,语言学考研达了同一个词的不同的语法意义。
10.词法与句法的关系答:二者间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共同组成一套自足的规则系统。
语言学纲要考试范围
![语言学纲要考试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d75339e1a216147916112865.png)
一.名词解释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作为语言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在自然属性上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2.语言符号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在使用中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接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线上绵延开来,而不是在空间上展开。
3.情态:体现“说话者所言的主观态度”的范畴,主要由情态助动词,情态副词和“我相信,我确信,我认为,我肯定”等小句体现。
4.蕴涵:句子真值的蕴涵关系就是,通过一个句子的句义,一定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反向推导却不成立.5.预设:如果一个句子的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是以另一个句子的肯定式为前提,那么另一个句子是该句的预设。
6.意译词: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7.语言联盟:又叫“语言的区域分类”,同一区域的不同语言,不仅在词汇上相互有大量的借贷,而且在语义和语法系统的格局,结构和规则上也十分相似,但各语言仍有相当数量的核心词根彼此不同。
8.洋泾浜:出现在世界各地通商口岸的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不是中国特有的.9.音位: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最小语音单位。
10.混合语:在一定情况下,洋泾浜可能会被社会采用为主要的交际工具,由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所以洋泾浜就变成了混合语,又叫克里奥尔语。
11.形态: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会发生形式的变化,同一个词和其他词组合时也会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形态.12.语法化:语法演变的一种反复出现的常见途径.13.谱系分类:根据语言是否来自同一语言的分化及分化的辈分等级而对语言做出的分类。
二.简答题1.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一般就是引申,引申又分为隐喻和转喻。
隐喻: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
如:习本义是数飞的意思,就是鸟儿反复地飞,从这个意义派生出“反复练习,温习”的意思,比如“学而时习之”。
语言学纲要期末考试重点
![语言学纲要期末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c1ad16d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6.png)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语言学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并写出《普通语言学教程》语言的功能:社会功能、思维功能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
语音语法语汇社会功能: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语言与符号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的两个方面形式是人们的感官可以感知的。
感知的形式都具有专门的意义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符号的形式和意义都是一般性的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他传递的某种消息,可以通过它自身的物质属性来推断。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德.索绪尔作为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提出的符号具有社会性,它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符号的形式和意义联系一定经过使用者的社会约定。
语言的任意性: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是具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在不同时期语音形式和意义的联系也是会变化的语言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一个依次出现,在世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再空间的面上铺开。
语言符号的层级关系语言符号系:一种很复杂的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特点:分层和不同层面上分为大大小小不同的单位语法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
音义结合的最小符号单位是语素音系层:音位→音节→音步语法层:语素→词→词组/短语→小句→句子语言层级装置中低一层的单位比高一层的单位少得多,高一层的单位都是低一层单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的。
组合关系*聚合关系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形成高一级结构。
处于高一级结构中的各个符号,称为结构的成分。
结构中各个成分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
聚合关系:通过结构成分的替换和可替换成分的聚合关系如果一些语言符号或更大的单位在组合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相互替换并且替换后结构关系会不会改变,那么这些符号在结构中就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
考试点专业课:现代汉语语言学纲要重点讲解—词形变化
![考试点专业课:现代汉语语言学纲要重点讲解—词形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48d79f006c85ec3a87c2c5f6.png)
①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张骞传》)——汉王送给王的财物,不能说尽。
②〔张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欲。
留岁余,还。
并南山,欲从羌中,复为匈奴所得。
(《张骞传》)——张骞从月氏得大夏,终究没有得到月氏明确的表示。
主了一年多,就回国。
沿着昆仑山,想从羌人居住的地方返回,又被匈奴抓住。
句中的“可”、“能”、“欲”都是能愿动词。
判断动词数量较少,多为后起。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是”字。
“是”是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判断动词,而在先秦汉语中,“是”作指示代词而不作判断动词。
例如:虎兕出于柙。
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老虎和犀牛跑出木笼。
龟板和宝玉毁在匣子里,这是谁的过错呢?“是”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在椟中”这种情况。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判断动词有“为”、“非”。
“为”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非”是“不为”的合音,常用在否定句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
例如: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现在人家是切肉的刀和板,我们是任人宰割的鱼和肉,为什么去辞别呢?②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齐桓晋文之事》)——为年老的人折个树枝,告诉人说:“〔这种事〕我做不了”。
这是不去做,不是不能做。
上述例句中,副词修饰谓语的情况如例①的“既已”,例②的“但”、“不复”等。
如果动词前是介词,那一定是省略了介词宾语,这在下面介词部分将谈到。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变化状态的词,在句中经常作定语、状语、谓语。
也能作主语、宾语。
例如: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日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钴鉧潭西小丘记》)——铺着枕席躺在那里,清爽明净的景色与眼睛交谈,瀯瀯的流水声与耳朵交谈,悠然虚渺的境界与精神交谈,深沉宁静的状态与心灵交谈。
枕席:名词用作动词,铺着枕席。
谋:谋划,这里指景物与人的五官交谈。
“清泠”、“瀯瀯”、“悠然”、“虚”、“渊然”、“静”作定语。
语言学纲要期末考试重点
![语言学纲要期末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f40c1eb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7.png)
一、填空1、语言学的最初的发源地有三个:古代中国的小学传统语文学——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古印度的语言学——梵语,古希腊-罗马的语言学.2、信息传递的五个阶段: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3、语言研究的角度:生理学、物理学、心理学4、从自然属性出发、针对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研究,属于语言学的研究;从社会属性出发、针对语音在某一个具体语言的系统中起什么作用的研究,属于音系学的研究.5、严式标音音素标音宽式标音音位标音6、语音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7、一般将语法分成词法和句法.词法包括词的构造、变化和分类等.句法包括词组的构成、句子的构成、句子成分和句子类型等.8、语言的形态分类:1孤立语词根语2黏着语3屈折语4多式综合语9、汉藏语系:汉、侗台、苗瑶和藏缅四个语族10、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演变的两大特点.11、词汇包括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全民常用,稳固,有构词能力可以说是基本词汇的词的主要特点.12、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就是一般所说的引申.引申大体上可以分成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13、反义词分为极性反义词和互补反义词.二、简答1、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体现在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通工具.1、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这一功能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内容的表达.语言所能传递的信息可以没有穷尽,信息内容可以跨越时空.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人们还可以借助语言之外的其他形式,如文字、旗语、信号灯等,但他们大多是语言或文字的再编码系统,自身有较大的局限性.2、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可称为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互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另一方面这些又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2、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一、区别.1、定义:言语是个人说话的行为和结果.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被社会所公认的一套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规则的总和.2、语言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因而是稳定的,具有相对静止的状态;言语是人们运用这个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和结果,是自由结合的,具有运动状态.3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个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社会因素是语言的本质因素.言语是人们运用这个工具说和写的过程和结果,因此,除了具有社会因素外,还具有个人因素.二、联系.1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语言存在于言语当中,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2语言是抽象的规则,言语是语言具体的运用.3语言来源于言语,又反过来作用于言语.3、符号和征候区别1 征候——事物本身的特征,和本体具有因果关系的自然联系.“础润而雨,月晕而风”,桂花飘香——桂花开放,鼻塞、发烧——感冒.2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4、语言符号的特征(1)、任意性.也叫约定俗成性,是指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语言符号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音义结合的任意性.2、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3、强制性.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它对使用的人来说就有强制性.如果不经过重新约定而擅自变更,就必然会受到社会的拒绝.4、渐变性:是指语言结构系统只能按照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逐渐地变化采取渐变的而不是突变的方式.5、参差性,是指语言结构系统的各要素发展的速度是不整齐的.非基本词汇及其语义发展得最快,语音变化较慢,最慢是语法.5、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语言的符号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而是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这个装置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分层.语言中的各种单位相互间紧密联系,彼此依存,组成一个系统.语言系统是由音位、语素、词、词组、句子等结构单位组成的一种层级体系.分二层:底层和上层.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一种语言的音位数目虽然只有几十个,却能构成数目众多的组合.这些组合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的部分.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6、语素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语素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1根据能否单独出现,可以将语素分为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能单独出现的,也就是在言语活动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是自由语素.自由语素又叫成词语素.凡是不能够单独出现的语素叫做粘着语素. 2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成词根、词缀、词尾三类.词缀又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3词根和词缀具有构词功能,是构词语素,二者合称词干.4词尾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改变原来的词类、不构成新词的语素,它的作用是表示一种语法关系,因此又叫变词语素、屈折语素.7、判定文字系统产生的条件.第一,具有数量足够多的与某种语言里的语素或词相对应的小图形,这些小图形可以按这种语言的音读出来;第二,这些小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所表达的音义不变;第三,这些小图形的排列规则足以反映这种语言说话时语素或词的排列次序,小图形排列的顺序不同,所反映的语言单位的排列次序也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因此不同.三、名词解释1、语音:即语言的声音,它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语言意义的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依靠语音实现它的社会交际性.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有声语言.2、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3、音位:是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4、国际音标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原义是“国际语音字母”简称IPA,由国际语音协会制定.1888年,由英国的斯维斯特倡议,由法国的帕西和英国的琼斯等人完成,发表在语音教师上.5、属于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相语音形式,就是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6、自由变体:是指出现在相同语音环境中而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也就是处于“互混”关系的音素.例如,在武汉方言中,声母l n不分,“脑”发成nau或lau都可以,当地人清楚而不会引起歧义.由于它们之间的互换是自由的,没有条件,因此成为“自由变体”.7、条件变体:指的是属于同一音位具有互补关系且语音相似的一组音素.一个音位的条件变体分别出现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而且在语音上相似.这些变体虽然同属于一个音位,但由于受语音条件限制,一般不能换用.例如/a/音位中的变体A a,a往往自成一个音节或单独跟声母组合,a出现在u后面或舌根鼻韵母前面.这些音素不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而是有条件的出现在不同的环境中,因此称为“条件变体”.8、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出发所划分出来的、以音质为语音形式的音位,是音质音位.9、以音高、音重、音长等非音质单位为语音形式而形成的音位称为非音质音位.包括调位、重位和时位三种.10、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音位的区别特征.11、聚合群:具有同一区别特征的各个音位构成一个聚合群.聚合群之间具有平行、对称的结构特点.12、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某些语音成分受到语音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的临时性变化,叫做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主要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和换位等.13、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的单位.14、形态:是指词与词组合时词的形式上发生的变化,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又称“形态变化”、“词形变化”.包括附加词尾、内部屈折和异根等方面.15、语法范畴:在词的范围内,相同语法意义的归类叫语法范畴.常见的语法范畴主要有性、数、格、体、时、人称、态、级等.16、语法意义: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相对而言,指词进入语法组合之后由语法结构所赋予的词义之外的意义.也就是从词的变化、组合中体现出来的各种关系意义叫语法意义.17、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的表达形式.18、语法手段:对语法形式加以概括所形成的类型叫语法手段.19、句法同义: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叫做句法同义.20、句法多义:是指同一个句法组合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意义.21、表音文字,又叫做“拼音文字”或“字母文字”,它们的最小文字单位―字符只表示语言符号的音,而不表示语言符号的意义.22、音位文字:有的字符表元音,有的字符表辅音,字符可以记录语言中所有的音位.如拉丁字母.英文就是使用拉丁字母作为字符的音位文字.23、音节文字:字符表示语言中的音节.如日本的假名.24、意音文字则是有的字符提示语言符号的音,有的字符只提示语言符号的意义.提示音的字符叫做声符,与音无关只与意义有关的字符叫做义符.汉文是典型的意音文字.25、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性别、年龄、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26、地域方言:与社会语言不同,是同一个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27、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28、谱系分类:根据语言是否来自同一语言的分化及分化的辈分等级而对语言做出的分类.29、借词:即外来词,指语音形式和意义都借自外民族语言的词.30、语言替换:语言换用也称“语言替代”或“语言融合”,是不同民族在长期接触或融合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的是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转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31、底层:在语言替换的过程中,换用的强势语言会留下被替换语言的痕迹,这类痕迹通常被称为语言的底层.表现有两点,一个是被替代语言社团的一些特殊发音习惯,另一个是地名.32、语言的混合:指的是来源于不同语言的成分混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同这些语言都不相同的新的交际工具的现象.它是语言接触的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现象.语言混合现象主要有两种:洋泾浜和克里奥耳语.33、洋泾浜:又称皮钦语,是两种或几种语言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因互相接触而产生的混杂语言.最早是17世纪以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通商口岸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是当地人在同外来殖民者打交道过程中学来的一种变形外语,是彼此在语言上妥协而产生的一种能使双方勉强沟通的临时性交际工具.34、克里奥耳Creole又称混合语,是作为某个社会群体的母语来使用的、由两种或多种语言混合而成的语言.克里奥耳语也是一种洋泾浜语.不同的是:洋泾浜语是一定场合下使用的一种特殊语言,没有人把它当作母语来学习和使用;克里奥耳语是某一社会的主要交际工具,可作为母语或第一语言来学习和使用.35、词义的概括性: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概括的反映.概括是词义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种重要表现:一般性、模糊性和全民性.36、词的这种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叫做本义.37、由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叫做派生意义.38、离开上下文,一般人首先想到的的意义叫做中心意义.39、语境:语境的含义有三个方面.首先是指话语的物理语境,又叫做“言谈现场”.物理语境指话语的说话者/受话者、说话当时的时空及其这一时空中的所有存在.话语需要与言谈现场的说话者、受话者以及说话时空及其存在正确地关联,才能准确地传递和被理解.40、言语行为:言语行为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所谓言内行为,指说话人运用语言结构规则说出有意义的话语的行为;言外行为是指说话人的话语要达到的目的和意图;言后行为是说话人说出话语后达到的结果.。
语言学纲要全书考试重点
![语言学纲要全书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29321a8915f804d2b16c1d7.png)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1.语言的功能:信息传递功能,人际互动功能,思维功能。
2.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语言是社会现象,是社会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心理现象,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思维功能是语言功能的另一重要方面。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语言和说话构成:言语动作,说话代码,言语作品。
2.语言的定义:是人类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音义结合体。
3.符号包含的两个方面:形式和意义。
4.符号的形式和意义都是一般性的。
5.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
6.心理现实受到人的(生理心理机制、生存环境和认知水平)的制约。
7.语言符号是由(音和义)结合而成。
8.符号具有的性质:社会性。
9.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10.语言符号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再空间的面上铺开。
11.语言符号系统分析的基础是(线条性)。
12.最小的语法单位:语素。
13.语言的语音子系统的最小单位:音位。
14.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形成高一级的结构。
处于高一级结构中的各个符号,称为结构的成分。
结构中各个成分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
15.聚合关系:通过结构成分的替换和可替换成分的聚合关系。
根据在组合结构中具有相同的作用而成为的一个聚合,这只是语言符号单位的一种聚合关系。
16.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17.人类语言符号和其他动物的交际方式主要区分在以下的几个方面:任意性,单位的明晰性,结构的二层性,能产性,传授性,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
第四章语法1.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语法,语义。
2.语法规则的特点:客观存在的。
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
3.语法规则的特点:概括性,复用性,民族性,稳固性。
4.语法组合规则:语法单位相互连接起来构成更大的语言片段的规则。
《语言学纲要》指导书习题答案(4-6章)
![《语言学纲要》指导书习题答案(4-6章)](https://img.taocdn.com/s3/m/7a836acca1c7aa00b52acbfa.png)
第四章语法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20分,每词4分)1、内部屈折:指的是依靠词根中元音或辅音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的手段。
如,英语foot(脚,单数)-feet(脚,复数),goose(鹅,单数)-geese(鹅,复数),build(建设,现在时)-built(建设,过去时)等。
2、后缀:词缀的一种,粘附在词根语素的后面构成新词。
如,汉语的“者”放在动词形容词(或语素)后面表示跟这个动作形状有关的人——长者、作者、编者、工作者、劳动者,等等;又如英语的-er/-or接在表动作的词(或语素)后面表示跟该动作有关的人——worker(工作者),teacher(教师),publisher (出版者),translasor(译者)等等。
3、词尾:是变词语素,它附着在词干后面,表示某种语法意义,例如英语动词doing,其中的ing就是词尾,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4、复合词: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根语素构成的词,例如汉语“白菜”“电脑”“支持”,英语“themselves”,“waterfall”,都是复合词。
5、语法范畴:是指通过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的归类,例如“he”的语法意义是主格,“him”的语法意义是宾格,它们都属于格的语法范畴。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语法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从形式上看,句子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完整的语调。
4、句子里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作出组合的词组叫自由词组。
5、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6、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7、我们可以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成三类,例如 happinesses中,es是词尾,ness是词缀,happy是词根。
8、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词根和词缀叫作构词语素,把词尾叫作变词语素。
9、词的组合有五种基本类型,例如“研究问题”是述宾结构,“跑得很快”是述补结构,“火速准备”是偏正结构,“我们努力”是主谓结构。
语言学纲要考试重点以及答案
![语言学纲要考试重点以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46a78e8762caaedd33d4d3.png)
语言学概要复习重点1、语言的主观性语言具有人际互动的功能,说话人用话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愿,这就是语言的主观性。
说话人受到影响,做出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应。
2、论述语言的两大社会功能语言具有两大社会功能: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1)社会传递功能:语言是人类社会传递信息第一性的,是最基本的手段。
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语言。
原因有四:人类社会生活和实践不能没有语言;语言的使用范围很广泛;语言使用最方便;传递信息是思维的结果,而思维以语言为工具。
所以在社会生活之中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不容忽视的。
还有一些辅助性的方式,这些方式生活中可以不用,使用范围有限,使用方式比较不方便,而且辅助性方式本身就以语言为基础。
辅助性方式有:体态语(动作、肢体语言)、交通信号、公用标识、符号公式等,还包括文字。
2)人际互动功能①说话人用话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愿,即语言具有主观性,说话人受到影响,做出相应的语言或者行动上的反映。
②互动传递客观信息或者主观信息③语言在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时,是以接受者存在为前提的——互动的条件(面对面),但是接受者存在其他方式:书籍、报刊、书信等——以读者为信息接受者(以读者为存在)自言自语——以自己或某物为信息接收者(想象中)3、语言能力:人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灵活发音的能力有机结合即为语言能力4、举例说明:语言的民族性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语言的差异与民族思维方式特点相关。
1)不同语言的词汇系统差异反应了不同的民族思维中的概念分类差异很大。
例如,人类对光谱的感知普遍相同,但是不同民族抽象为词汇之后的概念差异很大,除了科学术语之外,语言之间无完全相同的词。
再如,汉语之中的“高”在英语之中对应的有tall、high、long。
2)不同语言的语法系统差异反映了不同民族思维判断的差异。
汉语中描述“书”的时候,“我去买书了”“书买完了”,两处的书虽然指代不一样但是表示一样的。
语言学纲要习题及答案
![语言学纲要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e9d900941ea76e59fa040d.png)
练习与思考(一)一、填空1.中国、印度和古希腊—罗马。
2.19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形成。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4.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5.古代的梵语.6.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二、判断正误1。
语文学主要是研究古代的口语和书面语。
错P2语文学时期的语言研究虽然成果巨大,但语文学研究所关注的,首先是反映在古代书面文献中的古代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等等,其直接目的大多是解读古代文献,而不是自觉地探索语言自身的规律,对同时代活生生的口语更是完全不敢兴趣。
2。
语言有自身结构的独立性,与系统之外的社会环境没有关系。
错P3语言既有自身结构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也与人类社会以及社会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3.理论语言学史研究语言一般规律的,不受具体语言研究影响。
错P3理论语言学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语言的研究成果。
4.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语言研究的根本问题.对P4在整个语言交际过程中,语言学关心的核心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它涉及对语言结构本体的研究,包含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语言研究的最根本的问题.三、思考题5.语言与人类社会生活有哪些密切关联?P7—8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语言所传递的信息没有穷尽,信息内容可以跨越时空。
无论多么丰富的信息都可借助语言的形式传递给他人。
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和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可称为语言的人际交互功能.2。
语文学研究有哪些特征?P2中国的传统语言研究主要是围绕主要是围绕着解释文言文典籍的需要进行的,形成了统称为“小学"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印度的语言学研究主要是围绕以古代的梵语写作的宗教典籍进行的,突出贡献在于对语言一般性质的认识以及具体的语音和语法研究等方面。
古希腊的语言学研究已经有了系统的语法研究成果.综上所述,语文学时期的语言研究虽然成果巨大,但语文学研究所关注的,首先是反映在古代书面文献中的古代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等等,其直接目的大多是解读古代文献,而不是自觉地探索语言自身的规律,对同时代活生生的口语更是完全不敢兴趣。
(完整word版)《语言学纲要》试题库
![(完整word版)《语言学纲要》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2bb12c285fbfc77da369b14a.png)
绪论、第一章、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语言学2.语言5.文言文6.符号7.符号形式8.符号的任意性9.语言符号10.组合关系11.聚合关系二、填空1.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__________ 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用它写成的文章称为__________。
3.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4.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个部分.5.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五个阶段.6.语言是人类社会的______________,而且也是思维的______________.7.在一定条件下,身体姿势等伴随动作还可以离开语言独立完成交际任务.例如汉民族点头表示____________,摇头表示____________,送别时挥手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欢迎,咬牙切齿表示_____________,手舞足蹈表示____________。
8.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____________。
9.汉语的“哥哥”、“弟弟”,英语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汉语的“舅舅、姨父、姑父、叔叔、伯伯”,英语用______________表示。
10.英语可以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汉语数词修饰名词一般要加上一个_____.11.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_________。
12.任何符号,都是由和两个方面构成的。
13.一个符号,如果没有_______,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_______,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2023年语言学纲要笔记复习资料
![2023年语言学纲要笔记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beb36b9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5.png)
语言学纲要考试提纲09.1.12考试题型:填空题,单选题,简答题,问答题,名词解释题等导言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P1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传统语文学的构成部分P1文字、音韵。
训诂是我国传统语文学的构成部分,统称“小学”。
3、语言的构造P2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三个部分4、语言交际的五个阶段P3编码——发送——传递——接受——编码5、语言学的概念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探索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规律。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与言语的关系?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结果。
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有阶级性的,语言是全民性的。
语言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进行言语实践;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存在于人们的交际过程之中,存在于言语行为和言语作品之中。
语言不可以脱离言语,言语也不能脱离语言,它们是不可分离的。
语言(language)和言语(parole)的区别是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的重要概念。
其区别表现在:第一,从运用角度来说,语言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相对稳定,语言是不自由的,有规则的,处在相对静止状态,语言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和由此产生的言语作品,是自由结合的,处在运用状态,言语始终是开放的。
第二,从表现形式看,语言是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人们要遵照这个系统的规则来使用它,是社会的,有共同性,也就是说语言属于全体社会成员;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除了具有社会的因素外,还具有个人的因素,并且还要受某种特定语境的影响,从某种限度上来说,言语属于发言者个人。
第三,语言的各个部分是有限的,抽象的;但言语是无限的,具体的。
联系表现在:第一,从历史上看,言语事实在先,规则在后,因此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哪里有言语,哪里就有语言;哪里没有言语,哪里就没有语言。
语言是存在于言语之中的,语言是从言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模式,抽象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语言都是以言语的形式存在着的。
语言学纲要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纲要复习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f3ae01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2.png)
语言学纲要复习考试题及答案语言学纲要》复习题导言一.填空题1. ___ 、 ___ 、 ____ 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 ___ 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用它写成的文章称为。
3. ___ 、 ___ 、 ____ 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4.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 ______ 、 ___ 、 ____ 三个部分。
5.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 _______ 、 ____ 、 ___ 、 ____ 、____ 五个阶段。
二.问答题1.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2.语言交际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请举例具体说明。
3." 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
段话的含义?" 怎样理解这4.语言学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5.《语言学纲要》一书讲述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6 •查阅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① 语言学有哪些分支学科?②"语言学概论”属于语言学中的哪一门学科?③代汉语属于语言学中的那一门学科?④ 研究言语交际的科学属于语言学的哪一门学科?现代汉语、古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一•填空题1 •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制造工具,而且人类有 ______ ,这人和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一种语言中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构成句子的____是十分有限的。
3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 ____ ,而且也是思维的 _____ 。
4•在一定条件下,身体姿势等伴随动作还可以离开语言独立完成交际任务。
例如汉民族点头表示 ____ ,摇头表示—,送别时挥手表示 __ , ___ 表示欢迎,咬牙切齿表示 _____ ,手舞足蹈表示 ____ 。
5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 _____ 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 _______ 。
6 •汉语的哥哥、弟弟,英语用 ____ 表示,汉语的舅妈、姨妈、姑妈、婶婶,英语用 _______ 表示。
《语言学纲要》考试重要笔记
![《语言学纲要》考试重要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f855333783e0912a3162a01.png)
语言学纲要导言1、语言学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
具体地说,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性质,作用,结构,语言的发展变化,使人们懂得有关语言的理性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语言和应用语言的水平。
2、小学“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
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小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所以被称为经学的附庸。
3、共时语言学的研究角度分别描写语言每个子系统在某一个特定时期的共时状态和不同子系统间的关联。
4、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角度研究语言每个子系统在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变化中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
5、理论语言学综合各种语言的研究成果,归纳为语言的一般规律,是理论语言学的任务。
理论语言学,也称普通语言学,是关于语言的一般规律的理论研究。
6、语言传递信息过程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1、语言和社会(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密切的联系。
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同一个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2)每个社会都有它自己的经济基础和与这种基础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2、信息的传递功能(1)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
这一功能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内容的表达。
信息的传递是社会中人与人交流的基本方式。
(2)通过信息的交流,人们才可以在社会中分享各自的经验感知,更好的分工协作。
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可以没有穷尽,信息内容可以跨越时空,无论多么丰富的信息,都可以借助语言的形式传递给他人。
从古至今,人类知识的积累,社会文明的进步,首先得益于信息的可传递性。
人类社会能够建立起如此辉煌的文明,是以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为基础的。
3、语言是人类社会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1)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人们也可以借助语言之外的其他形式,比如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手势表情等,都是传递某种信息的形式。
语言学纲要期末考试题
![语言学纲要期末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1511e2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4.png)
A卷一,简答1,什么是辅音?辅音又叫“子音”,是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形成的音。
辅音的差异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辅音音色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
辅音(b)和辅音(P)的差异是什么?发音方法不同:他们都是塞、轻音,但由于克服阻碍及气流强弱的不同,故有送气和不送气之分.(b)呼出气流弱,因此是不送气,例如:包、斑、白、拔;(p)呼出气流强,因此是不送气,例如:爬、跑、拍。
2,从语言分化的角度谈谈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的联系与区别?(PPT上第七章最后一页)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都是语言随社会分化而分化的结果。
这三种语言现象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
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区别: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虽然都是方言,但是它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社会方言主要是由于职业、性别、年龄等方面因素而造成了某些词语的不一致,因此,社会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汇方面,而语音、语法方面的差别则比较小.而地域方言之间的差别除主要表现在语音上之外,但它在词汇、语法上也存在着一系列差别,所以地域方言之间的差别往往是系统的,因而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地域方言就有可能分化为不同的语言,从一种语言的方言变成为一种独立的语言,和原来同一共同语下面的其它方言之间形成亲属语言的关系,而社会方言由于其差别主要是在词汇系统方面,所以无论如何也不会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2、方言和亲属语言的关系:方言和亲属语言都与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相关,都是由单一语言分化而来的后代。
单一社会如果在地域上的分化是不完全的,其语言一般也是不完全分化的,同一语言在地域上的不完全分化而形成的语言分支,就是该语言的方言。
如汉语在地域上的各个后代仍属汉语的分支,彼此是方言关系,就是由于中国在历史上虽有过分裂的历史,但统一却是主流,是长期的。
而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如果进一步加剧最终形成完全的分化,则方言就进一步发展为亲属语言.如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原来都是拉丁语的方言,但后来随着罗马帝国的灭亡,各地不仅在经济上彼此隔离而且政治上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国家,这样各地语言的分化就失去了共同的约束,最终形成了具有亲属语言关系的独立的语言。
语言学纲要考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纲要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93176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3.png)
语言学纲要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什么?A. 语言B. 文字C. 文学D. 修辞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语言学的分支?A. 语音学B. 语法学C. 心理学D. 语用学答案:C3. 语言的最小意义单位是什么?A. 音素B. 语素C. 词D. 短语答案:B4. 以下哪个选项是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内容?A. 语言的起源B. 语言的演变C. 语言的变异D. 语言的规则答案:C5. 语言学中,对语言的静态研究指的是什么?A. 历史语言学B. 比较语言学C. 结构语言学D. 应用语言学答案:C6. 语言的音位系统是由什么决定的?A. 社会B. 个人C. 语言本身D. 环境答案:C7. 在语言学中,语言的功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表达功能B. 交际功能C. 娱乐功能D. 认知功能答案:C8. 下列哪一项是语言的内在属性?A. 语法性B. 社会性C. 工具性D. 规范性答案:A9. 语言的演变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社会变迁B. 经济发展C. 政治变动D. 所有以上答案:D10. 语言的交际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信息传递B. 情感表达C. 社会互动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语言学的三大基本分支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2. 语言的______性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答案:社会3. 语言的______是语言学研究的基础。
答案:结构4. 语言的______是语言研究的核心问题。
答案:意义5. 语言的______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答案:变化6. 语言学研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语言。
答案:描述、解释、预测7. 语言的______是语言研究的重要内容。
答案:变异8. 语言的______是语言研究的重要方面。
答案:起源9. 语言的______是语言研究的重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院0902 卢海玲010901077语言学纲要考试整理语言观部分一、辨析题(辨析下列每组两个概念的异同点)1.语文和语文学同:对象都是语言。
异: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简称,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语文学给古代经典作注解,研究古代书面语,是经学的附庸。
(语文学和语言学的异同点)同:都研究语言。
异:语文学给古代经典作注解,研究古代书面语,是经学的附庸;语言学研究语言规律,是独立的科学。
2.语言和言语同:语言和言语是语言现象的两种情况。
异:语言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用于交际的符号系统,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所说的话的总和,是个人的,暂时的。
3.共时和历时同:共时和历时都是研究语言的时角,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
共时体现出历时,历时是共时的不同表现。
异:语言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属于历时问题;语言在同一时期的变化属于共时问题。
例如:“解”是一个多音字xièjièjiě这是共时问题。
“我”,原义是一种锯形武器,后假借为第一人称单数代词。
这是历时问题。
4.能指和所指同:是符号的两个要素。
异:能指是指符号的形式,所指是指符号的意义;形式是人们的感官可以感知的,意义是对语言符号所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
5.符号和征候同:都可以代表事物。
异:符号的形式与意义是约定的,无必然联系;征候是事物的特征。
6.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联系:(1)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符号系统中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
(2)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符号系统中两种根本关系,是组成语言系统的一个纲。
各种语言单位处于这两种关系中。
(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可以互相转化。
例如,“西风、古道、瘦马”,由聚合关系变成组合关系。
区别:在一个语言符号结构里,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叫做符号的组合关系。
可以出现在语言符号结构的同一个位置上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聚合关系。
7.历史语言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联系:两者都属于语言学范畴,但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历史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最初的历史语言学是历史比较语言学。
区别:历史语言学研究语言规律,是独立的学科。
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语言演变,进行不同语种的历史比较。
二、名词解释1.语言语言是人类用于交际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按一定规律构成的句子或符号串的有限或无限的集合。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即语言符号的社会约定性,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例如:shū\book和书这个东西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3.语言符号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在使用中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再空间的面上铺开。
例如:书面语是一行一行的,原因就在此。
4.索绪尔(1857-1913)瑞士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结构主义语言学创始人。
代表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
死于喉癌。
5.乔姆斯基(1928—)美国语言学家,生成语言学创始人。
代表作《句法结构》。
6.马尔丁内法国语言学家。
他提出了双层切分的概念,并以此作为区别人类语言与其他交际系统的主要标准。
"双层切分"是一重要思想,指语言可以切分为一系列词素,词素又可以切分为一系列音位。
7.结构主义语言学20世纪30至50年代,在欧美形成的语言学流派。
注重对语言结构的形式化描写,不考虑语境因素,主要有4个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学派和伦敦学派。
8.生成语言学20世纪50年代兴起,1957年第一部专著《句法结构》出版,标志着这种学说诞生,乔姆斯基是生成语言学创始人。
其研究对象是内在性语言,其范围限于人的语言知识或语言能力,以描写和解释语言能力为目标。
三、问答题1.什么是理论语言学?其任务是什么?理论语言学也称普通语言学,是关于语言的一般规律的理论研究。
理论语言学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具体语言的一般规律的理论研究成果。
综合各种语言的研究成果,归纳成语言的一般规律,这是理论语言学的任务。
2.用信息论观点分析语言交际的过程。
借用信息论的来说,语言交际的过程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说话人为了表达某一信息,首先需要在语言中寻求有关的词语,按照语言的语法规则编排起来,进行编码;说话人力求编码清晰、明确,避免失误。
编码完成,通过发音器官输出,口语的发音器官是肺、声带、咽腔、口腔、鼻腔等。
信息一经输出,说话人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声音就通过空气等媒介传递,到达听话人一方;听话人的听觉器官开始运转,接受信息,并进行解码,将它还原为说话人要表达的信息。
整个过程涉及人的生理机制的运作,心理机制的运作,还有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物理过程。
在整个语言交际的过程中,语言学关心的核心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它涉及对语言结构本体的研究,包含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语言研究的最根本的问题。
3.语言学的应用价值是什么?(1)为解读古代经典、传承文化服务。
(2)为语言文字教学服务。
(3)为文化交流服务。
(4)为科学发展服务。
(5)为国家制定语文政策服务。
4.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如何?(1)语言首先和其他人文学科关系密切。
(2)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思想的进步,语言学和各个时代的自然科学思潮同样体现出密切的相关性。
(3)语言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联系的桥梁,语言学需要并正在成为一门领先的科学。
5.语言的社会功能是什么?(1)传递信息功能。
人类社会能够建立起如此辉煌的文明,是以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为基础的。
(2)人际互动功能。
互动不可两个方面,一个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另一方面这些又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
6.分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区别:语言是人类用于交际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时动脑筋的过程。
两者是两种独立的现象。
联系: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1) 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同时语言也离不开思维。
一方面,没有语言,思维活动无法进行,思维成果无法表达,思维实际上就不可能存在;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运用才有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思维活动,无所谓交际和思想,语言工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2)语言和思维是互相适应的,思维发展水平有多高,语言的发展水平就有多高。
7.简述人类大脑的语言功能区。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半球,语言是大脑的左半球,语言功能区主要存在于左半球。
语言功能区包括:(1)表达中枢:①说话中枢,也称布洛卡区,在大脑左半球前部;②书写中枢,在大脑左半球前部,靠近布洛卡区;(2)接收中枢:①视觉性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的后部,具有阅读理解功能;②听觉性语言中枢,在左半球的后部,靠近视觉语言中枢。
8.简述儿童语言习得的几个阶段。
(1)咿咿呀呀期。
(2)独词句期。
一岁到一岁半的孩子只会用单个的词表达意思。
(3)双词句期。
在独词句的基础上学会两个词的组合。
(4)多词句期。
其中,独词句期和双词句期是关键阶段。
9.简述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
语言符号是一个分层装置。
语言符号系统分为:音系层和语法层音系层分为音位、音节、音步等单位;语法层有分为语素、词、短语、句子等单位。
10.人类语言是如何产生的?(1)生理基础:人类的祖先在长期的劳动活动中锻炼出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具备了说话的能力;(2)社会需要: 在共同的劳动中又有了交流思想的需要。
已经到了彼此之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
于是,语言产生了。
语言本体部分一、名词解释1.语音学从自然属性出发,研究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现象及其规律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2.音系学从社会属性出发,研究某一具体语言的语音系统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3.音标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
4.共振峰人类的共鸣腔可以变化为种种形状,被特别强化的陪音,在语音分析中叫共振峰。
5.频谱语图仪显示一个一个的音在某一范围内的全部频率的分布情况,简称频谱。
6.主动发音器官声带、软腭、舌根、舌面、舌冠、唇,是能够主动地、独立地运动的,叫主动发音器官。
7.被动发音器官上齿下齿,齿龈、硬腭是不能主动活动的,叫做被动发音器官。
8.舌位发元音时,舌头隆起的最高点。
9.发音方法形成和冲破阻碍的方式。
几对常见的发音方法(1)清和浊,(2)送气不送气。
10.音位的自由变体处在同样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不受条件制约,这种类型的变体叫做音位的自由变体。
例如:南京话/n/的两个变体[n] [l]是自由变体。
11.音位的条件变体音位的变体出现条件,受环境的制约,这种变体叫做音位的条件变。
例如:汉语普通话的音位/a/的三个变体[a] [A] [ɑ]是条件变体。
12.混元音元音的舌位不高不低,不前不后,唇介于圆与不圆之间,是发音器官处在自然的状态下发出的音。
13.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
14.组合的递归性语言组合中同样的结构规则可以层层套用。
例如:花红了。
玫瑰花红了。
15.形态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
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会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词形变化或者形态。
16.语法范畴由词形变化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的类型。
常见的7种语法范畴:性、数、格、时、体、人称、态。
17.体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各种阶段和状态,体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
18.语义场具有相同的语义特征的词义所构成的集合叫做语义场。
19.情态体现“说话者对所言的主观态度”的范畴,主要由情态助动词、情态副词或“我认为/我相信/我肯定/我确信”等小句来体现。
20.会话合作原则首先会话双方要使自己的话语有参与交谈的共同目标或方向;其次,所说的话应当包含当前交谈所需要的信息而同时不要包括多于需要的信息。
21.会话礼貌原则间接言语行为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要符合会话中的礼貌原则,使说话语气更委婉,从而维系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正常的人际关系。
22.字符所有文字的最小单位。
23.意音文字用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所创造的文字体系,汉字是比较典型的意音文字。
意音文字根据造字方法不同又可分为纯表意字(象形、会意字)、纯表音字(假借字)、表意兼表音字(形声字)三种。
24.自源文字在某种语言的基础上自发产生并逐步完善的文字,它是文字创造方式之一。
二问答题1一个人发出的音质是由什么决定的?(1)发音体不一样。
声带振动不振动——发音体。
(2)发音方法不一样。
碰到的阻碍用什么方法克服?——这是发音方法。
(3)共鸣器形状不一样。
从肺里呼出的气流通过口腔时受不受到阻碍?如果受到阻碍,在什么部位;如果未受到阻碍,口腔的形状又是什么样的?——这些都构成不同形状的共鸣腔。
2元音和辅音的区别是什么?(1)气流是否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