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长调在哪些地方流传
巴尔虎长调民歌的源头
巴尔虎长调民歌的源头蒙古民族从远古时代起,一直过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游牧生活。
在长期游牧生活中,造就了蒙古族小伙子淳朴、豪爽、豁达的阳刚之美;也造就了蒙古族姑娘的热情、善良、勤劳的贤惠性格。
应运而生的蒙古族长调民歌,伴随着他们的出生和成长,唱响在他们生命中的朝朝暮暮。
蒙古民族虽然经历了多次的部落变迁,但是他们的长调民歌却依然口口相传、经久不息地传承至今。
而在这些唯真唯美的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巴尔虎长调民歌有其独具特色的风格。
呼伦贝尔草原是巴尔虎蒙古人的故乡,也是巴尔虎长调民歌的故乡。
草原就是巴尔虎长调民歌的舞台,它可以没有伴奏,没有掌声,站在蓝天下,就能唱上白云间。
而它又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流落民间,早在1955年就曾登上世界级音乐的殿堂。
“辽阔的草原虽然在眼前,但不知哪里是沼泽泥潭。
俊俏的情侣虽然在身边,但不知她的想法和心愿。
”……这是1955年,出生在新巴尔虎左旗的著名蒙古族歌唱家宝音德力格尔在华沙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倾情演唱的《辽阔的草原》,她第一次让全世界品味了“呼伦贝尔—巴尔虎”长调民歌的高亢悠扬,她用那动人的歌喉震撼了国际音乐界,并一举获得了联欢节的最高奖——金奖。
让我们伴着那悠远的歌声,走进呼伦贝尔,走进巴尔虎长调之乡。
一、古老幽远的历史——史籍记载的最早的巴尔虎部落据公元551年到554年间成书的《魏书·柔然传》记载:“柔然西北有匈奴余部,其国富强,首领拔也稽,带兵攻社仑,社仑于额根河阻击,大胜。
其后他们归附了社仑。
”(由蒙文转译)这书中所说的以“拔也稽”为首领的强盛部落,应该就是最早时期的巴尔虎部落。
这里所说的“匈奴余众”,是因为那些巴尔虎人当时是为匈奴所辖。
所谓“社仑”,是蒙古族先民之一柔然部的首领,公元4世纪初创建柔然帝国的人。
所谓“额根河”,是现在蒙古国境内的额尔浑河。
巴尔虎人在那次征战中被社仑击败,后被柔然人管辖,加入了强盛一时的柔然帝国。
后来,在《隋书》和《旧唐书》中对这个名字的记载又进行演变叫作“拔也古”(“拔野古”)。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起源、分布及特点
2019-08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起源、分布及特点买尔根(肃北县乌兰牧骑,甘肃酒泉736300)摘要:蒙古族歌唱的长调民歌不仅能够反映出他们的草原生活,而且蒙古族人民是有了长调民歌的陪伴才可以在放牧时不会感觉到孤独和疲惫。
同时长调民歌的陪伴也使蒙古族人民的子子孙孙能够健康、朝气的成长。
蒙古族长调民歌以声音宏大、曲调悠扬著称,所以长调民歌也成为了影响蒙古族畜牧行业能够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长调民歌有描写爱情的、婚姻的,有歌颂祖国大好山河、风土人情的,当然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
这些歌曲都能够反映出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关键词:蒙古族;民歌长调;起源;分布;特点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3-0163-01一、引言内蒙古族人民不论男女老少都非常喜欢唱歌,他们也非常喜欢唱歌的人。
如果按照蒙古族的生活习惯将长调民歌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礼仪歌和牧歌。
礼仪歌被蒙古族人民用于婚庆、嫁娶等喜庆的场所,而牧歌主要是在放牧时歌唱以此来赞美家乡,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歌曲。
二、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起源早在1000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就进行了迁徙,由鄂尔古纳河两岸迁到了蒙古高原,所以生产方式也有所改变,由狩猎变成了畜牧,因此,蒙古族也产生了长调民歌这种歌曲体裁。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它取代了狩猎的歌曲,成为了蒙古族的主要歌曲。
同时长调民歌也对蒙古族的其他音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蒙古族人民演唱的长调民歌不仅能够体现出蒙古族的游牧文化,而且还能够与蒙古族的风土人情、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语言、文学、宗教、风俗习惯等等息息相关,所以长调民歌才会一直贯穿于蒙古族人民的历史和实际生活中。
蒙古族人民的长调民歌的题材可分为五种,分别是牧歌、思乡曲、赞歌、宴歌、婚礼歌。
而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狩猎时期、游牧时期、半农半牧时期。
三、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分布当前,蒙古族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还有一些分布于青海、甘肃、吉林、黑龙江等地。
浅谈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长调民歌的艺术魅力
浅谈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长调民歌的艺术魅力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长调民歌,是中国民歌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它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长调民歌以其深情悠扬的旋律、优美婉转的音韵以及质朴真挚的情感而闻名于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人们喜爱。
长调民歌起源于内蒙古科尔沁地区,它是蒙古族的传统音乐形式之一。
长调民歌的演唱者多为年迈的老人,他们通常带着浓厚的饱经风霜的味道,用深沉的嗓音和悠扬的旋律,用景物、事物、生活和情感吟唱出内蒙古大草原上的生活状态和人们的情感。
长调民歌多以草原风光和牧民牧歌为题材,具有深沉的情感和浓烈的生活气息。
长调民歌也承载着蒙古族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是内蒙古地区独有的文化符号。
长调民歌的艺术魅力源自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深刻的内涵。
长调民歌具有丰富的旋律变化和精湛的音乐技巧,表现出深沉雄浑的美感。
其演唱者通常以响亮的声音和独特的唱腔,表达出内蒙古大草原上的磅礴景色和宏伟气息,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长调民歌还以其质朴真挚的情感和富有诗意的歌词,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家园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情感的宣泄,给人们带来了心灵上的震撼和启迪。
长调民歌的歌词往往富有哲理和智慧,给人们带来了对生活的深思和思考。
长调民歌的艺术魅力还体现在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长调民歌传承了蒙古族的丰富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融合了音乐、舞蹈、文学和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内蒙古地区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底蕴。
长调民歌还是蒙古族人民的精神寄托和情感表达,是他们生活和情感的真实写照,代表了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
长调民歌并不拘泥于传统形式,而是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展现出新的艺术魅力。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推广,长调民歌在传统基础上进行了现代化的改变和升华,使其具有了更加宽广的艺术空间和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
长调民歌的新创作大大丰富了其艺术内涵和表现形式,吸引了更多的人们的喜爱和青睐,使其成为了内蒙古地区文化产业的一大亮点。
蒙古族长调和短调
蒙古族长调和短调蒙古族自称“蒙古”,主要分布在中国、蒙古国、俄罗斯单个国家。
我国大多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也有一部分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
蒙古族民歌有两种传统的分类方法,一是题材分类,分为牧歌、赞歌、思乡曲、宴歌、谚歌、叙事歌、儿歌等;二是体裁分类,可概括长调和短调两类。
长调的曲调悠长,节奏自由,曲式篇幅较长大,带有浓郁草原气息。
牧歌、赞歌、思乡曲及一部分礼俗歌属于长调范畴。
短调曲调较紧凑,节奏整齐,曲式篇幅较短小。
狩猎歌、叙事歌及一部分舞蹈性的礼俗歌属于短调范畴。
1、长调民歌长调民歌是典型的蒙古族音乐风格的代表。
具有辽阔奔放的草原气息,主要在放牧时演唱,有时也在宴席、婚礼和那达慕大会演唱。
它的曲调悠长、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
在演唱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延长音中的连续嗽音和颤音,犹如骏马嘶鸣,适与表现洋溢的激情,使音乐带有华彩性;二是旋律中向下三度活四度轻声下滑,就像婉转清扬的马头琴声,适于抒发内在情感,为音乐增添了抒情性。
兼有华彩性和抒情性,是长调民歌的一大特色。
2、短调民歌短调民歌,包括古代的狩猎歌,近、现代的短歌、叙事歌和一部分风俗歌等,有时还伴有舞蹈。
蒙古族短调民歌的曲调短小,节奏规整,结构匀称。
演唱较近口语,装饰不多,以朴素见长。
这类民歌往往带有很强的叙事性。
它的旋律很美,句尾拖腔、衬腔很多,带有抒情性。
叙事性和抒情性结合,是短调民歌的一大特色。
以蒙古族音乐来说,因地域的不同,各地的蒙古族音乐有着明显的个性。
《吉林蒙古族民歌及其研究》一书,便为我们提供了蒙古族地域音乐文化的范例。
这部由徐国清、苏赫巴鲁、乌云格日勒编著的《吉林蒙古族民歌及其研究》,除全面地展现了流传在吉林的丰富多彩的蒙古族民歌外,还对这些民歌进行了概括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此书对蒙古族地域性音乐文化的介绍,使我们对蒙古族民歌音乐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蒙古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
据史载,这个民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额尔古纳河)流域的部落,以“蒙兀室韦”之名初见于《旧唐书》。
扎赉特长调民歌
扎赉特长调民歌天有多高,水有多长,歌有多少。
在大草原上除了满眼的绿,还有那穿透草原的蒙古长调。
昊昊高天,茫茫草原,蕴育了粗犷豪放的马背民族。
千百年来,古老的游牧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绿色是养育他们的家园。
在大兴安岭南麓,碧波荡漾的绰尔河畔,科尔沁草原与松嫩平原的交汇地带,有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扎赉特旗,这里被人们称为长调之乡,绿色净土,天堂草原。
扎赉特是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发祥地之一,而扎赉特旗国营呼格吉勒图种畜场,是扎赉特旗长调的摇篮。
呼格吉勒图种畜场,位于扎赉特旗西北部,是乡镇级国营牧场,全场1856户,总人口7544人,是典型的土著蒙古族聚居区。
这里水草丰美,山青水秀,畜牧业是当地的经济之柱,一直到今天,当地人仍保留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这里群山环抱,交通闭塞,长期以来,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居民生活平静而安逸。
这样的人文地理条件,对于保存传统文化遗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此,呼格吉勒图种畜场的民歌资源十分丰富,堪称一方宝地。
(长调引入)呼格吉勒图种畜场与绚丽多姿的扎赉特长调民歌艺术有着悠久、绵远的历史渊源。
从历史上看,源自哈布图.哈撒尔后裔,属科尔沁扎赉特部。
蒙古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通过诸多蒙古语部落的融合而实现的。
同样,蒙古族音乐的形成,也是通过诸多部落音乐文化的相互融合而完成的。
从音乐史上看,扎赉特长调地域风格的最终形成,便是通过与其他部落音乐文化的多次融合而实现的。
明代中叶,扎赉特长调民歌与兀良哈部落文化相互碰撞诞生而成;清代,扎赉特长调民歌与卓索图盟相互融合渗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大大推动了扎赉特长调民歌的繁荣发展。
而后通过许多长调民歌手的演唱、传播、推广、传承,形成了长调民歌艺术,发展、流传至今。
古老的长调民歌沿着绰尔河两岸,嫩江下游西岸分布,自北向南,形成一条狭长的“长调民歌走廊”。
它所反映的内容几乎涉及到古代科尔沁蒙古部落游牧生活的各个方面。
至今,仍然保持着群众性、自娱性的特点。
即使是民间文艺相当萎缩的今天,扎赉特长调仍旧有着比较广泛的社会基础。
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四——蒙古长调
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四——蒙古长调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荣列榜中。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中国第一次与外国联合,就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项目。
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
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
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
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
11月28日,文化部长孙家正表示:中国和蒙古国共同将“蒙古族长调民歌”成功申报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在未来的10年里,两国将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保护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协调采取保护措施,把保护工作做得更好。
孙家正指出,尽管中国和蒙古国根据本国实际,对其进行了力所能及的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长调民歌整体衰微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
对长调民歌所采取的局部、分割或零散的保护方式远远不能应对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与冲击。
中国方面提出了与蒙古国联合,共同将蒙古族长调民歌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蒙古国政府积极回应了中国方面的建议。
中蒙两国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就联合申报事宜,进行了多次不同层次的沟通、协商、考察以及联合文本的制作等一系列工作,终于在联合国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繁重而紧张的申报工作。
孙家正表示,今后两国将在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田野调查、研究、保护方法、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密切和有效的联合行动。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蒙古族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
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字少腔长是其一大特点。
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和湖泊。
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长调民歌主要流行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北部和蒙古国。2006年5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申报的“蒙古 族长调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为Ⅱ-3。
2021年5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乌珠穆沁长调)经国务院 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达瓦桑布,男,蒙古族,牧民出身,锡林勒盟镶黄旗人。童年随父学习察哈尔长调民歌,后跟随蒙古族长调 歌王哈扎布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名长调教育家照那斯图学习长调,传承谱系清晰,掌握锡林郭勒及其察哈尔风格长调,声音高亢 喷亮,演唱运用自如,特色鲜明。培养了一大批专业和牧民长调歌手,对于家庭困难的牧民歌手不收任何报酬。 2018年5月,被评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流行地区
蒙古族长调民歌主要流行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北部和蒙古国。
传承保护
流传现状 保护措施
传承人物 入选非遗
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历史遗存的民间口头传承文化,家庭传承、血缘传承、师徒授业传承成为蒙古族长调千 百年来主要的传承形式。但进入现代后,以放牧为生的生活方式逐渐地被改变,哺育了无数代长调歌手的草原文 化环境正一点点消失,这都给蒙古长调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危机,一些曾经繁荣的部落长调已基本失传。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山林狩猎音乐文化时期、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亦农亦牧音 乐文化时期。
狩猎音乐文化时期,其音乐风格以短调为代表,民歌具有结构短小、音调简洁、节奏明了、词多腔少等特点。 整体音乐风格具有叙述性与歌舞性,抒情性较弱,这也是原始时期人类音乐艺术的共同特征。从现有资料可以看 到,一些明显带有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特征的蒙古族民歌,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如《追猎斗智歌》、《白海青舞》。
长调名词解释
长调名词解释长调: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属于草原牧歌类型,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陕西、甘肃、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区。
人称“道吉卓德”:汉语意思为创始者或领唱者。
歌手都必须是博尔济吉特氏。
他们没有特殊的服装要求,一般都穿长袍。
扎木年与胡尔年是蒙古人传统的说唱艺术。
巴尔虎草原上的博古克是蒙古说唱艺术的代表。
其形式由某个专门从事这种艺术的人来完成。
这种演唱方式虽然可以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但却因缺乏宣传教育作用而没有很好地推广开来。
一年一度的乌兰牧骑艺术节上,来自各旗县区的蒙古族歌手争相献艺,这些代表着蒙古族音乐最高水平的演员们,以嘹亮的歌声、动听的琴声、优美的舞姿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成功举办的第七届国际民歌节,集中展示了全国民歌的魅力和风采。
在内蒙古新一届党委政府的关心下,经过各级民族文化工作者不懈努力,蒙古族传统音乐已成为我区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绚丽夺目的奇葩,从而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它的无穷魅力。
蒙古长调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之一,被誉为“草原音乐活化石”,素有“草原之魂”的美誉。
从2007年起,中央电视台连续举办三届“草原上的歌唱家”大赛,使“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真正唱响了大江南北。
玛依拉的演唱大多用蒙语演唱,内容多为描写爱情、赞美家乡、祝福亲人等。
大都是在户外即兴表演,不化妆、不做道具。
演唱者身着艳丽的蒙古袍,怀抱七弦琴,头顶飘带,踏着马头琴声的节拍边走边唱。
玛依拉的歌词全部押韵,歌词长短随歌曲而定,短则三、四句,长则十多句,一般由两个人对唱,也有一人领唱众人合的,场面热烈火爆。
在每个礼拜五下午的时候,内蒙古人都会从城市赶往乡村。
他们成群结队的来到一片绿油油的田野里,放眼望去,天地间铺满了耀眼的黄,它们比任何时候都要壮观。
这是阿爸的杰作,阿爸在他们小的时候就经常带着他们来到这儿,指导他们演出,让他们去感受那美妙的音符。
他们在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当他们熟悉之后,便立刻把节奏加快,越来越快,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这欢快的旋律。
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
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十二木卡姆”和“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的总称,主要分布在南疆、北疆、东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在乌鲁木齐等大、中、小城镇也广为流传。
特别是十二木卡姆,它是维吾尔木卡姆的主要代表,广泛流传于新疆的南疆地区和北疆的伊犁地区。
蒙古歌曲分为两个主要品种,其一是乌日汀道或称“长调”,其二是“短调”。
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
长调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声多词少、气息绵长,旋律极富装饰性(如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尤以“诺古拉”(蒙古语音译,波折音或装饰音)演唱方式所形成的华彩唱法最具特色。
蒙古族民歌的分类
蒙古民歌从音乐特点来讲,大致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
1.长调民歌。
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
长调民歌用蒙古语歌唱,其节奏舒缓自由,字少腔长,且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
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流行有《小黄马》、《走马》等。
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有《辽阔草原》、《盗马姑娘》等。
阿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流行有《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等。
科尔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为主,流行的有《思乡曲》、《威风矫健的马》等。
昭乌达草原民歌流行的有《翠玲》、《孟阳》等。
长调民歌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绪自由延长,从旋律风格及唱腔上具有辽阔、豪爽、粗犷的草原民歌特色。
长调民歌的衬词均以“嗒咿”、“咿哟”、“咿哟”等。
高音的衬词一般为开口音或半开口音;中音的衬词较灵活,结尾处的衬词一般是半开口音或闭口音。
在60年代风靡一时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赞歌》,以及艺术魅力至今不衰的《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等歌曲,即是以长调民歌力基础所创作的。
2.短调民歌。
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民歌篇幅较短小,曲调紧凑,节奏整齐、鲜明,音域相对窄一些。
短调一般是两行,有韵的两句式或四句式,节拍比较固定。
歌词简单,但不呆板,其特点在音韵上广泛运用叠字。
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
往往是即兴歌唱,灵活性很强。
流行的有《锡巴喇嘛》、《成吉思汗的两匹青马》、《美酒醇如香蜜》、《拉骆驼的哥哥十二属相》等。
短调民歌流行在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
土默川平原及自治区其他农业和半农半牧区的民歌,都是短调民歌。
短调民歌也叫爬山调,山曲儿,多用汉语演唱。
所以,不仅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蒙古人喜欢唱,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也喜欢唱这种山曲儿。
在蒙古族民歌中,有很多长篇叙事的歌,如著名的《嘎达梅林》,它叙述了英雄嘎达为了蒙古人民的牧场,为了牧人的生存,同达尔罕王和反动军阀张作霖斗争的故事。
浅谈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长调民歌的艺术魅力
浅谈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长调民歌的艺术魅力内蒙古科尔沁地区位于中国的北部,这里的长调民歌被誉为内蒙古音乐文化的瑰宝。
长调民歌是内蒙古科尔沁地区独特的民间音乐形式,其艺术魅力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下面我们来浅谈一下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长调民歌的艺术魅力。
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长调民歌的魅力体现在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之中。
长调民歌是内蒙古地区传统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它融合了当地的历史、传统、宗教、生活等多种文化因素,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长调民歌的歌词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人们的生活、情感、信仰等方方面面,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展现出内蒙古科尔沁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长调民歌的魅力体现在其独特的音乐风格之中。
长调民歌以其悠扬的旋律、宏亮的音色和深沉的情感而闻名,具有独特的音乐韵味和风格特点。
在演唱方式上,长调民歌要求歌手有着极高的音乐功底和表演技巧,常常需要运用到特殊的音乐技巧和唱腔,因此具有一定的艺术难度和挑战性。
长调民歌的音乐风格深受自然环境的熏染和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影响,代表着内蒙古科尔沁地区独特的音乐艺术风格。
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长调民歌的魅力体现在其独特的表演形式之中。
长调民歌通常是由一名或多名歌手轮唱或对唱,歌手们在演唱时往往需要做出旋转、摆动等独特的舞蹈动作,加强了表演的视觉效果和戏剧性。
长调民歌的伴奏乐器也十分丰富多样,有马头琴、哈萨克琴、古筝、琵琶等多种乐器,这些乐器的悠扬旋律和歌声的交相辉映,使得长调民歌的表演形式更加活泼多彩,给人以美的享受。
内蒙古科尔沁长调民歌的魅力还在于其弘扬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
长调民歌作为内蒙古科尔沁地区的传统民间音乐形式,一直以来都是当地人民的日常娱乐和社交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长调民歌传承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弘扬了蒙古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递了蒙古族的独特人文精神。
长调民歌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和人文内涵,不仅为当地人民提供了精神寄托,也为世人展现了内蒙古科尔沁地区独特的文化魅力。
蒙古族长调风格分析--以呼伦贝尔长调等三地长调为例
64美学2021/04长调在蒙古族民族语言中可以用音译文字表示为“乌日图音道”,显而易见,相对于简短的民歌而言长调民歌被理解为“悠长的歌曲”。
在长调演唱过程中字少腔多,旋律舒适缓慢,悠然绵长,演唱者可以稍加控制节奏,相对自由。
歌词内容多由“嗒咿”“咿”“啊”和“嗬”等衬词组成。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一种独特演唱形式,它具有游牧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蒙古族长调以它特有的音乐艺术语言构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这个极具民族性又有时代特征的音乐形式经过我国蒙古族人民和卓越歌手的传唱一代又一代流传至今。
一、色彩区分布概述长调是蒙古族传统民间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地域分布的蒙古族长调都有各自的特色。
刘正维老师曾在《中国民族音乐形态学》一书中提到,地貌特征的形态决定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心态,从而产生的音乐形态也有所不同。
长调民歌在我国分布较广,长调分布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中心地带,东西横向衍生至大兴安岭——阴山——木纳山——贺兰山一带。
除我国内蒙古以外,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吉林省等省份均有长调民歌的分布。
下文将从察哈尔—锡林郭勒色彩区、昭乌达盟风格色彩区和呼伦贝尔长调色彩区三个区域进行论述。
(一)察哈尔—锡林郭勒色彩区察哈尔—锡林郭勒草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草原的中部,北部与蒙古国接壤,南部紧邻河北省承德市、张家口市等地,西侧连乌兰察布市,东方则与赤峰市、兴安盟、通辽等地相交。
察哈尔—锡林郭勒草原从古至今畜牧业发达,草原文化成熟,是我国草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中心地带。
“察哈尔”“乌珠穆沁”以及“阿巴嘎—阿巴哈纳尔”三个部分是察哈尔—锡林郭勒长调色彩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察哈尔长调中,“察哈尔”的汉语意思为“汗之宫殿的侍卫”。
察哈尔长调主要分布在现今锡林郭勒盟的正蓝旗、镶黄旗、正镶白旗、太仆寺旗以及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等地。
都仁毕利格、娜仁其木格、乌日柴夫等人都是我国蒙古族长调察哈尔长调自治区级传承人。
乌珠穆沁长调中“乌珠穆”在蒙古族语言中意为“葡萄”,“沁”是身份的意思,连在一起意为“种植葡萄的人”“摘葡萄的人”。
肃北“非遗”雪山蒙古长调调查研究
52民族音乐学与传统音乐理论摘 要:肃北“非遗”雪山蒙古长调民俗文化首先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深入研究调查。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位于甘肃西北部,酒泉市下辖自治县,河西走廊西端南北两侧,接壤蒙古国,新疆,内蒙,青海。
先对雪山蒙古长调传承人的采访和调查以及雪山蒙古长调的现状进行了解。
研究调查雪山蒙古长调的演唱方式,音乐特色,发声技巧,形式特征,意义。
通过对雪山蒙古长调的调查研究,通过文化的普及宣传,让大家更加了解甘肃雪山蒙古长调的蒙元文化。
通过调查,肃北县红柳峡的一户牧民家中进行牧区生活实地现状调查,在每年冬春季节都会迎来接羔季,也是牧民们较为繁忙的季节。
发现牧民在放羊、干活的时候嘴里都会唱着一种悠长的旋律,但在哄小羊喝奶让母羊认小羊的时候又是一种很温婉的曲,它与所调查的蒙古长调有密切的联系。
对所调查所采集的“蒙古长调”资料进行整理。
提出蒙古长调的音乐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肃北雪山蒙古族;红柳峡;肃北雪山蒙古长调;牧区生活肃北“非遗”雪山蒙古长调调查研究◎ 毛蒙根娜 (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一、地理位置介绍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南北两侧,县域分南山和北山两个不相连的区域,总面积66748平方公里,周边与一个国家、三个省三个县市接壤。
下辖2个镇、2个乡,总人口16741人,其中蒙古族5446人,1950年7月解放,1955年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成立。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有天然草场4676万亩,主要饲养绒山羊、牦牛、骆驼等牲畜。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位于相邻敦煌110公里处,接壤新疆青海等省,处于祁连山西端青藏高原东北边缘,肃北县南北自然环境差异极大,南山地区南部祁连山区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团结峰海拔5826.8米,为甘肃省最高峰;山麓为沙砾戈壁倾斜高平原区。
北山地区为中低山和残丘地貌,戈壁广布。
旅游景点有党河峡谷、透明梦柯冰川、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个庙石窟等。
兴安盟长调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兴安盟长调民歌的传承与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兴安盟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东北部,是蒙古族聚居地区之一。
兴安盟地处寒冷高原气候区,风景秀丽,物产丰富。
长调民歌是兴安盟的传统音乐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特色。
兴安盟长调民歌起源于古代蒙古族游牧文化,是蒙古族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调民歌以其悠扬的旋律、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表现力,深受当地人民喜爱,并传承至今。
长调民歌也是兴安盟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兴安盟长调民歌在当地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们生活的精神寄托。
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长调民歌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传承与发展的问题。
加强对兴安盟长调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定义和特点兴安盟长调民歌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地区的一种传统民歌形式,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长调民歌是指在演唱过程中音高不断上升或下降,延长音节,富有变化和变调的特点。
在兴安盟长调民歌中,歌词多为叙事性的古老传说、英雄事迹或生活故事,歌曲旋律优美动听,富有悠长的韵味,让人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俗风情。
兴安盟长调民歌的唱法多样,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技巧和魅力。
长调民歌的演唱者往往需要具备扎实的音乐功底和情感表达能力,能够准确把握曲调的起伏变化,体现出歌曲的深刻内涵和情感。
兴安盟长调民歌在传承和发展中不断吸收借鉴其他音乐形式,注入新的艺术元素,使得传统民歌与现代音乐的融合更加紧密,既保留了传统的韵味和特色,又具有时代的现代感和活力。
兴安盟长调民歌的独特风格和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喜爱,成为兴安盟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1.3 意义兴安盟长调民歌作为兴安盟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兴安盟长调民歌承载着兴安盟地域文化的历史记忆和传统价值观念,通过歌词和曲调传达着当地人民的生活态度、人文精神和民族情感,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
兴安盟长调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兴安盟长调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兴安盟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一个地级行政单位,因其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之上,有着广阔壮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在音乐艺术中也有着独特的表现方式。
长调民歌是兴安盟地区蒙古族传统音乐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它不仅承载着着人们的生活情感和历史记忆,而且在当地社会生活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和重要性。
长调民歌是藏传佛教骨科神波布教派的信士通过唱经表达虔诚心声的一种唱诵方式,具有悠扬、慷慨、豪放、悲壮的特点。
长调民歌的歌词往往表达对生活、自然、爱情等方面的感悟和追求,既凝聚了民族文化的共性,也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差异特点。
此外,长调民歌还凸显了兴安盟蒙古族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是当地文艺表演和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长调民歌在兴安盟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不少难题。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年轻人越来越喜欢现代音乐,逐渐淡忘了传统的长调民歌。
另一方面,一些长调民歌表演者的技艺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表演质量的提高,这也加剧了长调民歌的危机感。
为了保护和传承长调民歌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兴安盟多措并举,促进其发展和传承。
首先,当地政府加大了文化保护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建立了专门的文化保护机构,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保护,尤其是针对长调民歌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在广大民众的努力下,建立了多种宣传教育和文化交流的途径,如开展文艺比赛、开设民族音乐学校、举办演唱会等等。
同时,一些知名的长调民歌表演者和歌唱家纷纷加入到保护和传承长调民歌的行列中,积极努力提高表演水平,使更多的年轻人重新认识和喜爱这一传统文化。
总之,长调民歌是兴安盟地区蒙古族传统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唱诵方式,其在承载历史记忆和文化创造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尽管受到多方面挑战,但随着各方努力和文化保护措施的完善,长调民歌的传承和发展依然具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潜力,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也将得到更加光彩的展现。
兴安盟长调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兴安盟长调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兴安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地区,也是著名的民族乐器兴安琴的故乡。
兴安盟长调民歌作为该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蒙古族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蒙古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在历史的长河中,兴安盟长调民歌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至今仍然在兴安盟地区广为流传,成为了当地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传承和发展兴安盟长调民歌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兴安盟长调民歌源自蒙古族生活和劳动之中,大多数歌曲都是在生活和劳作中创作和传承。
这些歌曲大多以婚嫁、生育、孩子成长、家园风物、动植物、自然景观等为主题,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兴安盟长调民歌的歌词多以蒙古语为主,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文化传统,富有深厚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兴安盟长调民歌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传承不易的困境。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化逐渐被快节奏生活所淹没,年轻人的接受能力也在逐年下降,导致了歌曲的传承受到了影响。
兴安盟长调民歌的传承人口年龄逐渐偏大,传承人的数量和能力也受到了限制,导致了传承的难度加大。
兴安盟长调民歌演唱者数量逐年减少,演唱者技艺的传承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传承和发展兴安盟长调民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维护和传承蒙古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兴安盟长调民歌,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
要加强对兴安盟长调民歌的挖掘和整理工作。
通过深入调研和采风,收集和整理兴安盟长调民歌的珍贵资料,建立完善的资料库,为传承工作提供可靠的资料支撑。
要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和选拔工作。
通过举办培训班、比赛等活动,选拔和培养一批传承人才,传承和发展兴安盟长调民歌的技艺和传统。
要加强对演唱者的培训和激励工作。
通过举办演唱比赛、音乐会等活动,激励和培训更多的演唱者,提高他们的艺术水平,推动兴安盟长调民歌的传承和发展。
要加强对兴安盟长调民歌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北方民歌的种类
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主要处于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古族民歌为代表。
蒙古族历来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
民歌可分“长调”、“短调”两大类,“长调”民歌主要流行于东部牧区以及阴山以北地区,特点是字少腔长,富有装饰性,音调嘹亮悠扬,节奏自由,反映出辽阔草原的气势与牧民的宽广胸怀。
牧歌、思乡曲、赞歌等大多属于长调。
闻名的曲目有《辽阔的草原》、《牧歌》等。
“短调”主要流行在西部、南部半农半牧区,其特点是结构短小,节奏规整,不少叙事歌、情歌、婚礼歌都属于“短调”。
著名的短调民歌有《森吉德马》、《小黄马》等。
草原文化民歌的共性是表现出草原牧民的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情感与性格。
此外,在西蒙还有一种“蒙汉调”(蛮汉调),它是蒙、汉两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相互吸收,相互交流的产物。
流行于河套一带的“爬山调”也是蒙、汉民族共同喜爱的歌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伦贝尔长调
位于内蒙古最东部的呼伦贝尔,地貌分为呼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山地、河谷平原低地三个部分。
这里居住着蒙古、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其中,蒙古族主要由巴尔虎、布里亚特两个部落构成,他们主要分布在巴尔虎草原上。
巴尔虎人的音乐生活中,长调占据主要地位。
巴尔虎长调形式多样,结构复杂,唱法自成体系,风格辽阔舒展,挺拔壮美。
代表性曲目有“巴尔虎三褐色”──《褐色的麻雀》(又称《巴彦巴尔虎的守夜人》)、《褐色的雄鹰》、《三岁的褐色马》,因歌名均含“褐色”而得名。
科尔沁长调
科尔沁部是成吉思汗长弟拙赤‧合撒儿属部,曾居住在今呼伦贝尔草原,清初开始经过多次迁移,其主体部分迁至嫩江流域及以西的科尔沁草原,编为十个旗,号称“嫩科尔沁”。
目前,通辽市、兴安盟是科尔沁部主要聚居地。
清朝中叶以来,随着大量汉族农民涌入科尔沁地区,蒙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加强,原住科尔沁人逐渐接受了农耕文化,他们筑室而居,耕种农作。
在科尔沁民间音乐中出现了长篇叙事民歌、乌力格尔(蒙古说书)、好来宝、合奏乐、四胡音乐等新的体裁,而长调民歌、英雄史诗等传统体裁逐渐衰微。
时至今日,科尔沁南部、中部许多地区长调民歌已经消亡,而只有在扎鲁特旗、科尔沁右翼前旗、扎赉特旗北部的草原地区仍有长调民歌在流传。
科尔沁长调民歌深沉悠远,富有张力,曲目蕴藏丰富、体裁题材多样,唱法自成体系,是蒙古族长调中极具特色的地方传统之一。
代表性曲目有《巴彦查干》、《金泉》、《巴彦通拉嘎》等。
昭乌达长调
位于内蒙古中东南部的赤峰市是目前昭乌达长调的主要流传地。
这里有巴林、阿鲁科尔沁、翁牛特、敖汉、喀喇沁、克什克腾等部落,而且这些部落的音乐文化因地因时而呈现出地区和部落的鲜明差异。
就长调而言,南部喀喇沁、敖汉等地以农耕为主,长调民歌活态传承基本消失;北部的克什克腾、阿鲁科尔沁、巴林则是昭乌达长调主要流传地。
而昭乌达长调亦明显地分化出巴林──阿鲁科尔沁和克什克腾两个支脉。
巴林──阿鲁科尔沁长调民歌形式相对简单,风格古朴,与毗邻的科尔沁──扎鲁特地区相近,代表曲目有《江沐涟之水》、《沼泽地里的柳树》、《金色的圣山》、《吉塔拉的锦鸡》、《奔宾锡里》等。
克什克腾部与锡林郭勒毗邻,演唱风格与乌珠穆沁、阿巴嘎──阿巴哈纳尔相似,许多曲目相互传唱。
具有克什克腾地区特色的曲目有《阿都沁查干敖包》、《巴彦杭盖》、《富饶美丽的家乡》、《黑骏马》等。
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长调
自古以来,锡林郭勒──乌兰察布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舞台。
蒙古鼎盛时期,这里成为蒙古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元代第一都城──元上都就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
锡林郭勒、乌兰察布草原是蒙古族长调民歌主要流传地,蕴藏丰富,风格独特,仍保持着草原游牧音乐文化的原生面貌。
而且,锡林郭勒──乌兰察布地域内部,明显地分化出乌珠穆沁长调、阿巴嘎──阿巴哈纳尔长调、苏尼特长调、察哈尔长调、杜尔伯特──达茂长调等鲜明的部落风格。
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长调民歌外,锡林郭勒地区还流行着一种多声部长调形态:一人唱出长调旋律声部,一或多人伴以固定超低音声部,叫“潮尔道”,意为“有和音(潮
尔)的歌”。
乌拉特长调
乌拉特草原位于蒙古高原西南边,西边与阿拉善毗邻,北边与蒙古国接壤,东临乌兰察布草原和土默特川,南抵河套平原,大致包括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杭锦后旗及包头市西郊的一部分地区。
乌拉特为成吉思汗长弟拙赤‧合撒儿后裔所统,原属科尔沁蒙古部。
清兵入关后,乌拉特部西迁,定牧于河套北岸。
在过去的三百多年里,乌拉特蒙古人在这里过着传统的游牧生活。
解放后,乌拉山以南的大片草原逐渐变成农田。
今天,居住在乌拉山以北的乌拉特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居住在乌拉山以南的蒙古人大多与汉族杂居,过着半农半牧的定居生活。
乌拉特民间将民歌分为“希鲁克道”(šilügduu)和“花儿道”(hüarduu)两大类。
其中,希鲁克道主要为长调。
“希鲁克道”为礼仪歌曲,其内容严肃庄重、风格古朴,具有细腻精致的特点,一般在宴会或仪式上演唱。
乌拉特人相传“希鲁克道”为十八世纪乌拉特文化巨擘梅日更葛根(1717—1766年)作品,有81首,故又称“梅日更葛根八十一首希鲁克道”。
希鲁克道大致分为赞歌和训谕歌两大类。
其中,赞歌代表曲目有《成吉思汗圣主》、《圣山宝力根杭盖》等;训谕歌代表曲目有《布隆罕的柳丛》、《白色砾石》、《赤色江水》等;感恩歌曲有《后梁上的杜松树》、《半个月亮》等;宴歌有《绸缎般鬃毛的小黑马》、《狐背红马》、《黄膘马》等;婚宴歌有《清爽的草原》、《蓬松檀香树》等,思乡歌有《纳木格山的檀香树》等等。
鄂尔多斯长调
“鄂尔多斯”之“鄂尔多”意为“宫殿”,“鄂尔多斯”是“很多宫殿”的意思。
由于这里有成吉思汗安息之地──八白宫所在的原因而得名,而鄂尔多斯人便是守护和祭祀成吉思汗陵园的人。
目前,鄂尔多斯市辖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达拉特旗、杭锦旗、鄂托克前旗、鄂托克后旗、乌审旗等七个旗。
鄂尔多斯地区长调和短调民歌均十分丰富,具有鲜明的部落风格和表现特征。
鄂尔多斯长调哀婉苍凉、内在深沉,与鄂尔多斯短调轻松活泼、欢快跳跃、委婉抒情、华丽俏美的表现特征形成鲜明对比。
鄂尔多斯一些地区,流传着一些古老的礼俗歌种。
如,杭锦旗沿黄河一带蒙古人当中,流传着一种叫“古如道”的歌种,有百余首歌曲,均为长调。
“古如”意为“朝政”,过去在王公贵族盛大仪式和宴会上演唱,后流入民间演变成为民间礼俗歌曲。
达拉特旗一带流传的“希鲁克道”,亦主要为长调民歌,其性质与乌拉特希鲁克道和杭锦旗古如道相似,属于古老的长调宴歌体裁。
鄂尔多斯长调代表曲目有《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枣树梁》、《半个月亮》、《豹花白驼羔》等。
阿拉善长调
地处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沙漠戈壁纵横,草原绿洲相间,低山丘陵连绵、湖盆滩地遍布,是蒙古族长调主要流传地之一。
阿拉善蒙古族主要由和硕特、土尔扈特、喀尔喀三个部落组成。
由于部落历史、文化传统,尤其是明清以来历史境遇各异,阿拉善三个蒙古部落长调民歌呈现出彼此不同的风格特征。
德都蒙古长调
历史上,青海蒙古族被称为“西蒙古”,也称“德都蒙古”(意为“上蒙古”)。
据史料记载,青海蒙古人原居住在呼伦贝尔草原,大约十三世纪二十年代进入青海地区。
青海蒙古族有着丰富而独特的长调民歌遗产,在生产生活及各种民俗活动中广泛传唱。
宴会歌曲主要为长调。
宴会开始时,首先要演唱《广阔的世界》、《巴彦额尔敦山》、《轻快的青马》等三首“图林道”(朝政歌),宴会结束时演唱特定的“终宴歌”。
早前,德都蒙古各扎萨克王爷都有自己的专职歌手,在大型仪式场合,给其中一些优秀歌手赋予荣誉称号,叫“卡”(ka)。
“卡”是藏语第一个母音字母,有“第一”或“胜利者”等含义。
德都蒙古长调代表曲目除三道图林道外,还有《彩虹色的红马》、《恩德佛祖》、《鹦鹉鸟》等。
新疆卫拉特长调
新疆蒙古族主要聚居在新疆巴音郭楞、博尔塔拉两个蒙古自治州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另外,在伊犁、阿勒泰、塔城等地区也有蒙古族聚居,有土尔扈特、和硕特、额鲁特、沙毕纳尔、扎哈沁、乌梁海、喀尔喀、察哈尔等部落,主要为卫拉特系蒙古部。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长调民歌资源十分丰富,有学者根据内容和功能体裁,分为民俗、时政、宗教、历史人物、生活、劳动、赞美家乡、爱情、游艺、赞歌、宝贝歌、一般歌曲等12类。
歌颂领袖、宗教、英雄以及赞美朝政、家乡山水、父母恩情、赞美骏马、讴歌爱情的歌曲最为普遍。
其中,歌颂成吉思汗英勇神武和伟大功绩的三首歌最为著名,分别是《成吉思之歌》、《蒙河之树林》、《赶超麒麟的青马》。
长调民歌是卫拉特蒙古人波澜壮阔历史的生动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