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剖析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反思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反思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实验能够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实验设计不够合理、实验过程不够安全、实验内容不够贴近学生生活等。
本文将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实验设计不够合理实验设计不够合理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有些老师在设计实验时往往只注重实验目的的完成,而忽略了实验的过程和方法。
这样一来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够准确,甚至会误导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教师对实验设计的认识和理解。
在实验设计中应该注重实验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在实验中能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可以邀请专业的科学研究人员或在校大学生等进行合作,共同设计小学科学实验课程,保证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二、实验过程不够安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另一大难题。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在实验过程中发生意外。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性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加强教师的安全意识培训,引导教师注重学生的安全问题,并教育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
可以在实验室设施和实验器材上做出相应的改进,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
可以邀请专业的安全人员对实验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三、实验内容不够贴近学生生活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另一个问题是实验内容不够贴近学生生活。
有些实验内容过于抽象或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无关,导致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困难,降低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学习兴趣,设计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验内容。
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如何正确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品,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小学阶段科学实验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探讨
小学阶段科学实验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探讨科学实验是小学阶段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
然而,如何有效地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是一个需要探索与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就小学阶段科学实验教学的策略与方法进行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科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
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和奇特现象充满好奇,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好奇心设计生动有趣的实验内容。
例如,通过展示一个激动人心的实验现场或引入一个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实验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和发现,让他们充分参与到实验中来,提高他们对科学实验的积极性。
二、设计具有启发性的实验内容科学实验教学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考虑选取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针对小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设计简单的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帮助学生发现其中的科学道理和规律。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合作,让他们通过合作研究和互相交流,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探索现象、收集数据、进行观察和记录等,从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让他们根据实验的要求进行实践操作。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如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安全操作等,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安全。
四、重视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是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关键之一。
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并引导他们进行科学推理。
针对实验数据的不同结果,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扩展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科学分析和判断能力。
科学实验在小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科学实验在小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科学实验作为小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如何将科学实验有机地融入小学教学中,并确保实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探讨科学实验在小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以期为教师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一、确定实验目标和内容在进行科学实验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的目标和内容。
实验目标应该与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契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而实验内容则应有足够的针对性,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并与所学知识相互关联。
此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合理选择实验项目,并确保实验的难度适中。
二、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在实施科学实验之前,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这包括实验器材、实验材料、实验药品等。
教师应当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准备足够的材料,并确保其质量和效果符合实验要求。
同时,教师还应对实验器材和药品进行检查,确保其安全使用,避免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任何威胁。
三、制定实验步骤和操作规范在进行科学实验时,教师需要根据实验的要求和难度,制定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规范。
这些步骤和规范应该清晰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并能够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在编制实验步骤时,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问题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四、注重实验安全和风险评估科学实验涉及到一定的风险和安全隐患,教师在实施实验时必须注重学生的安全。
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应该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同时,教师还应向学生详细讲解实验的注意事项,规范学生的实验行为,并将安全意识融入到实验教学中。
五、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科学实验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得到结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和变化,并促使他们思考其中的原因和机理。
小学科学教学中创新实验的策略分析
小学科学教学中创新实验的策略分析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和教学需求,教师在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时需要不断创新,采取相应的策略。
本文将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创新实验的策略进行分析。
一、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确定实验内容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与成人不同,因此在进行科学实验设计时,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实验内容。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实验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
可以通过种植植物、制作简单的电路等实验,让学生从实践中理解科学知识。
实验内容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生活经验来确定,使实验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经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升实验效果在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升实验效果。
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内容的展示,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增强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合作,增强实验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教学辅助工具,如实验器材、模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验,提升实验效果。
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探索解决方法在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设立实验假设、设计实验步骤,使学生能够从实践中深入理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
教师可以利用提问、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
四、注重实验安全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在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时,教师需要注重实验安全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实验注意事项、操作规范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安全地进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
教师还可以通过实验反思、实验报告等方式,帮助学生总结实验经验和掌握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
要达到让小学生能够通过科学实验收获大量的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的教学效果,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最重要最根本的策略。
我们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兴趣;选择合适材料,方便实验操作;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实验开展;适时巧用评价,发挥评价作用”等几方面作了探讨。
试图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探求策略。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对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给学生创设各种让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其探究兴趣的有效途径。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只有在科学课的开头,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组织好学生开展有效的实验探究。
那么如何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呢?我认为:结合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创设情境的方法(如故事、魔术、游戏、实物、悬念等),就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磁铁有磁性》一课中,我是通过游戏创设学习情境的。
我拿出一个“钓鱼玩具”,请四位学生上讲台比赛“钓鱼”,一下子学生都抢着上去了,学生的兴趣都上来了。
当四位学生完成“钓鱼”比赛后,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用“鱼竿”能把“鱼”掉上来呢?学生很快就在下面议论开了,有的说是鱼钩,有的说是磁铁……,甚至有学生说拿来研究一下。
学生们的探究兴趣都被这个游戏激发了,这样后面的实验探究都能有效的开展了。
在《给冷水加热》一课中,我是通过魔术创设学习情境的。
我亲切地对学生说:“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你们要看好啊。
”我拿出一个透明红色小袋子,两个大烧杯,一杯装冷水,一杯装热水,然后将小袋子装满冷水并密封好,放入装有热水的大烧杯中,沉到了底部。
学生们的双目死死地盯着。
过了2—3分钟,学生们都惊讶了,小袋子从底部慢慢的浮到了水面。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性研究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性研究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能够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因此,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性研究进行探讨。
一、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小学生的认知和思考方式与成人不同,因此实验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将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进行多样化的教学。
例如,通过视频、图片或动画等多媒体手段来展示实验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好奇心,实现对实验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能够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实现针对性的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操作自主性的提高小学生通常对实验抱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自主性,是有效提高小学实验教学效果的途径。
例如让学生自己展开实验布置,独立完成实验过程,提高实验观测、实验记录的能力。
同时,对于实验中需要进行的预处理步骤,教师也应该进行详细的演示指导,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完成实验。
三、合理组织实验内容在设计实验内容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经验、认知水平与兴趣,避免设计过于复杂的实验内容,以免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
通过对实验内容进行合理组织,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科学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互动与交流,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本身的好奇心,进行有趣的引入,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与热情。
例如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讨并完成实验过程,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课后延伸与展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要追求有效性,必须将科学实验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使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够进行相关的探究。
同时,学生还应被要求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演示与展示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将对学生的知识吸收与应用起到重要作用。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策略引言小学科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作为其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策略,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和建议。
实验教学的意义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观察、记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参与实验,孩子们能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设计合适的实验环境在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时,为了保证安全性及有效地达到教育目标,需要确保实验环境设施完善并具备相应的安全设备。
此外,为了促进交流与合作,可以将课堂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实验。
选择适合年龄段的实验项目针对不同年级和知识水平,选择适合孩子们年龄段的实验项目。
对于小学生来说,实验内容应该具有趣味性、简单易懂,并且能够与他们平时的经验和生活相关联。
充分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进行推理和假设,并鼓励他们自主思考。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探索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倡导实践与实际运用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应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或设计并改良一些产品等方式,促进知识的综合运用。
多样化评价方法在评价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果时,不能仅仅以结果为标准,还需兼顾过程和态度。
除了传统的实验报告外,可以采用口头表述、展示、小组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结论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孩子们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
通过合理的实验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希望本文提供的一些方法和建议能对小学科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策略的一些内容介绍,通过设计合适的实验环境、选择适合年龄段的实验项目、引导观察和思考以及注重实践与评价等方面来提升小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的参与度和能力。
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科学实验是小学学科教学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观察、发现、探究科学现象,并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为了提高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策略。
一、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小学生是探索世界的年龄阶段,他们对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心。
因此,教师在设计科学实验时,应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选择引人入胜、容易理解并能产生直观效果的实验题目。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索。
二、合理组织实验过程科学实验的过程极为重要。
教师在组织实验时,应事先认真准备,并合理安排时间。
一方面,教师要确保实验内容简明易懂,能够顺利向学生传递所需的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考虑实验材料的准备和实验器材的使用,确保实验操作简单、安全。
此外,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教师可以适当调整实验难度,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小学生科学实验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因此,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实物、实景、图示等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
通过亲自参与实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培养实际操作的能力,并提高对知识的记忆。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记录实验过程,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实现对实验结果的描述和总结。
四、强调实验与生活的联系小学生科学实验应当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实验中感受到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现象,引发他们的兴趣,然后通过科学实验来解释这些现象。
例如,在教学《水的存在形态》时,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亲眼目睹水的沸腾、凝固等变化过程,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理解。
五、注重实践性评价科学实验教学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评价。
评价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包括实验报告、实验记录、反思和总结等。
通过评价过程,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完善自己的实验能力。
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文旨在研究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的策略,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他们的科学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科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用具体的事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实验的探索欲望。
在实验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并做出预测,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机和实验思维,为实验的开展做好准备。
二、选择适宜的实验项目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实验项目。
实验项目应该有足够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同时,实验项目应该能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内容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科学原理的理解。
三、设置合理的实验步骤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合理地设置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要清晰明了,方便学生理解和操作。
教师可以通过演示、讲解等方式,向学生详细介绍实验步骤,并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问题。
四、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科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并给予积极的回应与引导。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问题和困惑,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引导他们发现规律和总结经验。
五、加强实验结果的讨论与归纳科学实验的结果是学生理解和实践的重要依据,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帮助他们进行合理的讨论和归纳。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背后的科学原理,并帮助他们将实验结果与相关知识进行联系和拓展。
六、开展实践性活动除了常规的实验教学,小学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实践性活动,如科学展览、科学探究活动等,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机会。
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策略与效果研究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策略与效果研究科学实验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原理和概念。
本文将探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策略以及实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一、实验教学策略1. 问题导向:在进行实验前,让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他们尝试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2. 手脑并用:实验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还要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观察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验操作的同时,进行观察和分析,从中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交流和知识分享。
4. 多媒体辅助:结合多媒体技术,使用图片、实物模型、视频等辅助教具,使实验内容更加直观和生动。
多媒体辅助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实验过程和实验原理。
二、实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1. 提高学习兴趣: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科学的奥妙,增加对知识的兴趣和热爱,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2. 加深理解记忆: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际操作和观察,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通过亲身实验,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科学现象和规律,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并能够更好地运用到解决问题中。
3. 培养实验思维:实验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推理和探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思维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方式,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 增强团队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学生能够培养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实验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协商和沟通,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通过实验合作,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的策略和探索
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的策略和探索科学实验教学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实践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策略和实验探索两个方面探讨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的相关内容。
一、教学策略1. 引发学生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较为旺盛,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科学故事、展示有吸引力的实验装置等方式,引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同时,教师也可以设置问题或提出挑战,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实验的热情。
2. 清晰明确的实验目的:在实验前,教师应向学生明确介绍实验目的和预期结果,让学生知道他们将通过实验达到什么目标。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更加专注和有目标地开展实验操作。
3. 规范化操作流程: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包括仪器的使用、药品的取用和实验步骤的顺序等。
同时,教师还应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的规则,确保实验过程安全有序。
4. 多元化的实验形式: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手段进行实验教学,比如进行小组合作实验、观察性实验、对比实验等。
不同的实验形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互动性,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5. 思考与总结: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思考,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将实验结果与科学知识联系起来。
通过思考和总结,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二、实验探索1. 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
从初步设想到实验方案的制定,再到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通过实践探索,学生能够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增加实验题材的多样性:为了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造力,教师可以引入不同领域的实验题材,如物理、化学、生物等。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兴趣和需求,选择与他们相关的实验内容,增加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试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试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在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时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策略,使学生在实验中能够积极参与,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引发学生兴趣的策略在开展实验教学时,首先要引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提出问题、展示有趣的实验现象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对实验内容的好奇心。
可以讲述一些有趣的科学故事,让学生产生对实验内容的兴趣;或者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科学问题,让学生产生求解问题的兴趣;再或者展示一些引人入胜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感到实验是别具一格的。
二、启发思维的策略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动脑筋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实验现象,总结规律,提出假设,并最终得出结论。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目的和方法;或者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想法,激发彼此的思维;再或者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让学生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认识。
三、培养动手能力的策略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可以通过示范、指导、激励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教师可以进行操作示范,让学生观察掌握实验操作步骤;或者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再或者对学生进行及时、积极的鼓励,激发他们的动手信心。
四、注重安全教育的策略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要时刻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可以通过宣传、演示、督促等方式,使学生牢固的树立安全意识,熟练掌握实验操作规范,做到安全第一。
教师可以进行安全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实验操作中的安全隐患;或者进行实验操作演示,让学生熟悉实验操作规范;再或者对学生进行不间断的安全督促,确保实验中的安全措施得到落实。
试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试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有许多,下面将从实验设计、教学组织和评价反馈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对于小学科学实验的设计,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实验的设计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实际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实验步骤要简单明了,要能够让学生理解和操作,不能过于复杂或难以理解。
实验原理的讲解要简要清晰,要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
实验要有具体的目标,学生需要明确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样能更好地引导学生。
教学组织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实验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
教师要注意疏导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师需要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结果和科学原理。
评价反馈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既包括口头评价,也包括书面评价,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验表现。
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结果的正确与否。
通过评价学生的实验过程,可以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教师应该定期与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和交流,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包括实验设计的关注点、教学组织的灵活性和评价反馈的全面性。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恰当的把握,才能够真正提高小学科学实验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设计的策略分析
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设计的策略分析引言小学科学实验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科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
本文将从教学策略的角度分析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
在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引入新知识:在实验课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新奇的事例或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实验课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光的反射实验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光学现象,如彩虹的形成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提供多样化的实验材料:在实验课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多样化的实验材料,如颜色鲜艳的试剂、有趣的实验器材等,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材料的准备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验课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下是一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
1.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实验任务:在实验课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实验任务,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电路实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复杂的电路图,让学生自己组装电路并观察实验结果。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做出预测:在实验课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做出预测。
通过提出问题和做出预测,学生可以主动思考实验的原理和结果,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3.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在实验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
例如,在讲解植物生长实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和记录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三、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应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
试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试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科学实验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一些实验的步骤和结果。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观察、实验和思考。
教师可以在实验前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预测,然后进行实验验证。
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采用多样化的实验手段。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对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往往难以理解。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具体、直观的实验手段,如实物、模型、幻灯片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展示实验视频或演示实验过程等方式,使学生对实验过程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注重实验设计的启发性。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限,他们往往对实验设计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
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兴趣。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材料和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实验的结果是对学生实验过程的验证和检验,也是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体现。
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归纳等方式,发现实验结果的规律性和普遍性,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科学写作能力。
注重实验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实验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体验和感受到科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生活意义。
在进行身体健康实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研究一些常见的疾病,探索与健康相关的因素,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提出保护身体健康的建议。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反思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反思随着小学教育的改革和科学教育的重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科学实验教学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从而提高科学素养。
但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生对实验的重视不够实验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小学生的认识中,实验仅仅是一种培养科学素养和兴趣的手段,缺乏科学实验的意识。
学生往往把实验当成是只是跟着老师操作,而忽略了实验的意义和目的。
这就导致学生对实验的重视不够,缺乏参与性,使得实验结果缺乏必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策略: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教师应当让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实验操作方法和实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意识。
二、实验环境和设备不足小学的学生对于实验室环境和设备还很陌生,有的学校的实验室的设备条件也不是很好,有些物品和仪器仍属于手工制作的程度,因此,小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较差,缺少实验器材的使用经验,学生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感知和理解,不能做到真正的探究和发现。
策略: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验时,关注到学生具体的实验器材情况,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例子,在学生显得较为熟悉后,再让学生自己操作实验仪器,切身体验。
三、实验步骤难以理解科学实验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在过程中,存在许多难以理解的概念和公式,这就会让小学生很难完成实验。
比如: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测定导电性能,学生既会不会根据电导率和电阻计算出材料的电导性。
策略: 因而,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相应的文献给学生阅读,生动、形象地描述实验的过程、用途以及结果,让学生通过字面意思来理解实验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
同时,在讲解实验步骤时,可以采取图像、模型等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精准的理解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流程,加强对实验的认识。
四、不注重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科学实验不仅是为了验证科学理论,更是为了收集数据,从中得出客观结论。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探究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观察、思考和推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技能以及科学探究精神。
而科学实验教学策略则是指教师在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时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本文将探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实验精神是科学实验教学的核心,学生应当具备观察、思考、验证等能力,并且要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能够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尝试、探索和改进。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让学生从小就养成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1.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进行实验之前,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猜想。
在进行水的实验时,可以问学生:“水是什么颜色的?水的分子有多大?”等问题,激发学生对实验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
2. 督促学生观察和记录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督促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可以通过实验记录表的形式,让学生逐步培养起记录实验数据的习惯,促进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深入观察,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
3. 鼓励学生提出假设在实验完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鼓励学生对实验结果提出自己的假设和解释。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
二、设计富有趣味的实验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新奇的事物和实验往往充满好奇和兴趣,在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时,教师应该设计富有趣味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策略来设计富有趣味的实验:1. 利用故事情节引入实验故事情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富有故事情节的实验来引入课堂实验。
在讲解植物发芽的实验时,可以以一个种子的故事为引子,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入实验内容。
2. 利用小道具和模型进行实验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小道具和模型来进行实验示范,让学生通过观察道具和模型来进行实验推理,增加实验的趣味性。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反思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反思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作为小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教学当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然而,现在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实验内容单一、实验设备不足、实验环境不够优化、师生交互性不强等问题。
本文将从这四方面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可行的策略。
一、实验内容单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实验内容单一主要表现在老师往往只围绕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实验,缺乏整体性。
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会让学生丧失兴趣,失去对于科学这门学科的热爱。
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应该充分发挥想象力,设法让学生在实验中接受到更广阔、更全面的知识点。
例如,可以让学生在探寻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元化知识点的同时,通过探究自然规律,发掘更广阔的知识领域。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对科学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探究欲,从而实现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实验设备不足在实验教学中,实验设备的充足性对于教学效果直接产生影响。
然而,在现实中经常可以发现实验设备不足的情况,这使得学生无法进行实验探究。
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针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充分的调研,找到可以代替实验设备的一些特殊材料。
例如,对于一些简单化学实验,可以通过购买一些化学材料来代替实验室的化学设备;对于一些生物实验,可以利用学生校内或者学生家里的自然材料。
这样的方式虽然会花费老师更多的时间,但可以让学生在实现科学知识探究的同时,完全摆脱设备缺项带来的影响。
三、实验环境不够优化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实验环境的优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效果。
如果实验环境过于拥挤、嘈杂,会让学生分心,容易产生事故。
另外,如果实验环境缺少废气处理系统、安全防护措施不足等情况也会产生诸多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安全性,制定组织实验的详细计划,确保实验环境的安全和整洁。
另外,教师可以加强与学校管理层之间的沟通,向学校申请教育经费,购买必要的设备,尽可能让实验环境更具有优化性。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策略摘要: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可以对学生的科学意识进行培养,从而能够促进学生科学综合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十分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成才。
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并要利用切实可行的策略对学生进行实验指导,以此可以让学生产生进行实验探究的欲望,从而能够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能力,不断促进学生科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合理评价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为学生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可以实现让学生“在做中学”的目标,从而能够深化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不断增强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信心。
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科学实验教学,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实验活动当中,以此可以让学生产生爱科学的情感,从而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情趣,不断促进高效小学科学教学的施教。
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感悟,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策略进行一番阐述和说明。
1.明确实验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之时,不能一上来就直接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而是要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以此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严谨性,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因此,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对学生进行实验目的的指导,以此可以让学生有明确的探究目标,不断提高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成效。
例如,以《谁在水中溶解得多》为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探究了同一杯水中食盐溶解的情况,以及进一步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一定量的水中的溶解情况,这两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水能够溶解的物质的质量是有限的,且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质量是不同的。
因此,在实验一开始,我就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水能够溶解的物质的质量是有限的呢?还是无限的呢?2、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质量是一样的吗?以此使学生对此次实验的目的有了一个明确的认知,不断助力了学生实验探究效率的提升。
这样,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实验目的的指导,避免了出现学生随心所欲地进行实验的现象,取得了实验教学的极大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都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学生姓名:赵宝莹院系名称:初等教育学院专业名称:小学教育学号:3153008153指导教师:汪婷2017年 2 月6 日首都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研究/设计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如违反有关规定或上述声明,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论文作者签名:赵宝莹日期:年月日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摘要:要把探究作为学习科学的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又是学习的目标。
而进行探究活动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实验。
实验教学充当着和从抽象到具体,从书本到实践的桥梁,它是理论教学的验证与持续。
实验检验着理论的正确与否,巩固并深化了理论教学的成果。
所以说,实验教学在小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以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为课题进行了充分研究。
第一部分表明了进行这一问题的现状,第二部分分析了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提出来了问题的关键对策。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目录引言 (5)一、现状 (5)(一)研究背景 (5)(二)研究现状 (5)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6)(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目的性不足的问题 (6)(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问题 (6)(三)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脱离实际的问题 (7)(四)材料不能满足需求 (7)(五)实验教学内容闭塞缺乏科学性 (8)三、对策 (8)(一)明确实验教学目的 (8)(二)优化合作学习方法 (8)(三)加强实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9)(四)改进实验材料突出实验现象 (9)(五)构建完善的小学科学实验课程体系 (9)四、结论 (10)参考文献 (11)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引言“建立新的教学方式,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重点,加强学习方式的变革”,这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特别强调的,此外,还强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主动参与”。
所以,科学实验教学成为各学科相互探索的方向,科学实验教学也因此有了特殊的地位。
但是小学教师对科学实验教学的能力以及认识一般,所以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说,体验目标不明确,评价方式缺乏创新,策略运用不当等。
要把探究作为学习科学的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又是学习的目标。
而进行探究活动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实验。
实验教学充当着和从抽象到具体,从书本到实践的桥梁,它是理论教学的验证与持续。
实验检验着理论的正确与否,巩固并深化了理论教学的成果。
所以说,实验教学在小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现状(一)研究背景1、21 世纪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2002年8月,在重庆召开了“21世纪课程与教学改革国际学术研研讨会”,“21世纪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其会议主题。
目前改革的重点由以下几方面:1.教学的生活2.教学的特殊化和个性化3.以主动探索,动手实践为核心的教学。
从目前来看,我国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如果要面向新世纪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比如说,学生的创新能力差,学习方式单一,不懂得广泛应用。
1、国内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科学教学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科学的数学”,数学作为教育内容,需要满足学生未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对于开发智力,开启思维有非常大的好处。
“科学的数学”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密切的关系,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到的知识更有理论可言。
(二)研究现状1、“科学教学”成为各学科教学探索的方向建立新的教学方式,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重点,加强学习方式的变革”,这是目前最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教育改革,在改革中,特别突出学生的“实践“、”“操作”、“研究”、“参与”等,实现这些行为动作,实验体验必不可少。
所以,实验被放到了十分关键的地位。
2、“实验性的体验学习”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20世纪40年代,出现了“体验学习”,这种实践一开始出现在户外活动中,然后被引入企业中,在企业中的效果显著,所以迅速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随后,运用到教育领域,在80渐渐融入到学科教学中,现如今,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实验性的体验学习已经在各教学中不断深入的研究,各种学术论文也不断出现。
3、研究目的通过学习小学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的思维和科学兴趣爱好,让学生掌握到关键的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基本方法,把所学到的知识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运用到科学探究活动中;认识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以及实际生活的关系;了解科学精神的核心:开拓创新、求真务实。
科学素养的重要的一方面,就在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基本过程,小学科学教学中,对比试验在学生学习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最常用的研究方式。
站在课程内容和教材编写的方式上来看,重视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说明活动探究的重要性。
由于小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所以只有在他们理解的范围内他们才会明白科学素养的形成,他们对事物有了一定的把握,这样才更有意义。
再说,结合日常的生活经验,大部分时候,亲自体验过的内容印象会比较深,领悟出的东西也更多。
所以,小学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体验式学习。
而体验式学习提倡的学习方法之一就是探究学习。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目的性不足的问题一般来说小学生的求知欲望非常强烈,在这基本上他们对科学实验非常的感兴趣,不论是实验器材还是实验课题,都受到学生们的热爱,但是在科学实验课上,部分实验缺乏一定目的,虽然学生在动手操作,但对于有些实践操作来说,则需要明确的解决问题,没有办法找到相对的位子,时间长了,就会使学生产生迷乱,并且在实验中感到没有适应感,就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实验质量。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问题一般来说合作学习是现代流行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促进学生相互沟通、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及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这是现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普遍运用的教学方式之一。
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只给学生简单分组,却觉着只要分组操作,就可以完成小组学习与合作,没有详细的给组员安排、合作,这样合作学习会流于形式,很难发挥较好的作用。
(三)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脱离实际的问题教育事业发展到现在,便经历了过多次改革,没有一个不是为了有效地学生学习需求和时代发展要求。
然而在小学科学实验的教学中,部分老师通常用以往的经验进行教学,忽略全新的实验教学要求,所以导致教学方法、内容等与学生现有的需求并不吻合,同时限制学生教学创新和思维发展。
还有教学过程中没有和学生实际的生活相结合,使教学效果直线下滑。
(四)材料不能满足需求一些旧的材料,不能满足科学课需求,因为以前的实验室和常识仪器室很平常的变成了现在的实验室和科学仪器室。
大家在仪器室里,之前配备的常识仪器,有铁架台、物体沉浮实验盒、机械实验盒、酒精灯、静电实验盒等等,很普通的成科学课的实验材料。
但身为科学老师,虽然部分仪器在新课程教学中仍然可以用的,比如酒精灯、铁架台之类的,还有一部分使用起来的问题却挺多,就像物体沉浮实验盒,尽管科学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也有探究有关物体沉浮方面的知识,但新教材的内容和原来常识课是有区别的。
之后提出了新要求,如“物体沉浮和它轻重有关系吗?”、“物体的沉浮和它大小有关系吗?”,看来以前的实验材料肯定满足不了新的探究活动。
新的材料,没有办法配备齐全的新课程,上级要求学校给每册科学教材配一套新实验材料——科学工具箱,在工具箱里,还有相应的实验器材,比如温度计、地球仪、小车、塑料量杯等一些可长时间来回使用的高锰酸钾和重复使用的材料等一些化学物品。
此外,每个学期学生还制订一份科学套装学具,有绿豆发芽实验盒、电池、绿豆种子等等。
材料们给科学仪器室注入全新活力,也充实了科学实验材料的强大队伍。
虽然这样,但在教学过程中,依旧碰到好多来自材料方面的问题,还是那些不能长时间保存的材料,像发芽的蚕豆、做生态瓶需要的鱼、水草、油菜花等,必须在学生或老师适时、准时准备,一些部门就很难在学期初统一配备。
还有部分材料代价很大,如果有关部分统一配备,肯定会造成学生学费的增加同时给经济困难学生带来不便,这和义务教育阶段,让人人都读得起书的政策是相违背的,所以只好忍痛割爱,如果没有把材料配备好,那教学时肯定又要由老师或学生本人准备,这样又增加了实验材料准备的难度系数。
(五)实验教学内容闭塞缺乏科学性对于小学科学实验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没有对最新实验要求与当前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明确,因此导致实验内容没办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量,很显然实验质量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如今,许多老师是据以往教学中的各项实验进行操作,选取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实验操作都是在理念,尽管在某些程度上这种实验能培育学生操作能力与实验能,但是和新课标的创新性指标完全不同,因此发展受到了限制较,而且及为严重。
老师还是和以往的原有实验进行实验教学,导致课题教、循序渐进、课题内容、逐层深学方式等较为闭塞,很可能造成学生思绪定型,不益提髙课堂的教学成果。
三、对策(一)明确实验教学目的课堂教学教师起引导和组织的作用。
因此,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向。
在正式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当全面仔细研究教材,在实现教学要求的同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教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去指引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实验操作。
方法和教学是教学环节的目标,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严格遵循实验的目的进行实验活动。
在实验中严格把握需注意的难点和重点,然后在实验中把重点突出,让学生们清楚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解决的方法。
再把“以生为本”融入到教学理念,给学生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和耐心,让学生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做好整个的实验活动,这样才能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有所提高。
(二)优化合作学习方法教师应该在学生们合作学习的时候,避免这个方法只是个形式而不去正确实行也要进行优化。
比如在小学六年级的科学实验课程中,在滑轮的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采用让学生们进行合作的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再根据学生成绩的高低、兴趣、爱好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组,让各组成员之间的整体水平相对平衡。
然后,布置每个组任务的时候,要让每组的成员分工合作收集在实际生活里运用滑轮的例子,经过自主实验,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适用环境、使用方法还有作用。
老师在这个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当学生们碰到困难的时候要适当的提示,以免学生对个实验失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