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于心悸的解释
中医内科学心悸课件
对于严重心动过缓的患者,植入起搏器改善心脏功能。
手术治疗
对于特定类型的心悸,如心脏瓣膜病等,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方法。
预防心悸的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避免过度 劳累。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情绪激动、过度兴奋等诱发心悸的因素 。
控制慢性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积极治疗和控制慢性 疾病。
养,引发心悸。
心悸的症状
心悸不安
自觉心脏跳动异常,心前区不适,或有心慌 、惊恐等症状。
脉搏跳动不规律
心悸时脉搏跳动不规律,或出现间歇脉、早 搏等症状。
心跳加快
心悸时常伴有心跳加快,患者可感到心脏跳 动过快或心脏漏跳等症状。
其他症状
心悸患者还可能出现胸闷、气短、乏力、失 眠等症状。
02
中医对心悸的认识
心理调适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焦虑、抑 郁等情绪问题,增强治疗信心。
03
心悸的现代医学解释
心悸的生理机制
心跳的生成
心悸的产生与心脏电信号的传导和心脏肌肉的收缩有关,心 脏电信号由窦房结产生,通过心脏传导系统传导,引起心脏 肌肉收缩,产生心跳。
心跳的调节
心悸的发生还受到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如交感神经、副 交感神经、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因素可以影响 心脏电信号的传导和心脏肌肉的收缩,从而调节心跳。
心悸是心脏疾病的常见症状
心悸常常是心脏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这 些疾病都可以引起心悸。
心悸也可能是心脏疾病的唯一表现
有些心脏疾病可能仅以心悸为表现,如某些心律失常、心肌炎等,因此心悸也可 能是心脏疾病的唯一表现。
04
心悸的名词解释中医
心悸的名词解释中医
嘿!今天咱们来聊聊“心悸的名词解释中医”这个话题呀!
哎呀呀,说起心悸,在中医里那可是有讲究的呢!心悸,简单来说,就是咱心里感觉突然“咯噔”一下,或者老是觉得心慌慌、不安宁呀!
中医认为,心悸的产生原因可有不少呢!比如气血不足哇,这就像是汽车没油了,动力不足,心脏得不到足够的滋养,能不难受嘛?还有心阳虚衰,哇塞,阳气不足,心脏就没了那种蓬勃的力量,能不出现心悸的情况吗?再者,阴虚火旺也会导致心悸哟!就像锅里的水烧干了,火气还在往上冒,能不闹腾嘛?
中医诊断心悸的时候,那可是有一套方法的呀!要看看脉象,摸摸心跳,问问症状。
通过这些综合判断,才能找准病因呢!
治疗心悸,中医也有很多妙招呀!用中药调理,那是常见的办法。
根据不同的病因,开不同的方子。
还有针灸呢,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是不是很神奇呀?
哎呀呀,大家可别小看心悸这个问题呀!如果长期不管不顾,那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疾病哟!所以,一旦感觉自己有心悸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去找中医瞧瞧,别拖着呀!
总之,中医对于心悸的解释和治疗,那是充满了智慧和经验的呢!咱们可得多了解了解,保护好自己的小心脏呀!。
中医医学内科学PPT课件心悸课件
02
中医对心悸的认识
中医病因病机
病因
心悸的病因主要包括情志刺激、饮食不节、年老体弱、病后 失养等。
病机
心悸的病机主要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其 中以心为主要病位。
中医诊断标准
症状
心悸的主要症状为心跳加快、心前区不适感、乏 力等。
舌象
舌质淡红或紫暗,苔薄白或黄腻。
脉象
脉象细数或弦滑。
对于已经出现心悸症状的患者,应尽快就医并接受正规的治 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保 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促进康复。
04
心悸的中医特色疗法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心悸的原理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 心悸的目的。
常用的针灸方法
包括毫针、艾灸、耳针等,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
控制慢性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容易引起心悸,应积极控制 这些疾病,定期进行检查和治疗。
早期发现和治疗
如果出现心悸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避免病情加 重。
日常保健
保持心情舒畅
适量运动
情绪波动是心悸的常见诱因之一,因此要 尽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 免疫力,减少心悸的发生。但要避免过度 运动,以免引起心悸。
医嘱
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 度劳累;定期监测心电图;不 适随诊。
06
心悸的预防与保健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证充足 的睡眠。同时,要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摄 入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物质。
避免诱发因素
一些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吸烟、饮酒、过度运动等,应尽 量避免或减少接触这些因素。
心悸怎么读
心悸怎么读
心悸的拼音是:īnjì。
心悸是中医病证名,是因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
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
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心脏常见病证。
心悸的例句:
1、第一眼瞥去,那模样是令人心悸的孤独。
2、忍住不让你看见,我泪如泉涌的模样,把心生的忧伤弥漫,将离
愁的情绪变迁,一次次穿透柔软的心悸。
3、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
定性。
因为,即便是最小的恶果,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
4、日子过得很闲散,优哉游哉,没有任何坏事情发生,没有任何的
坏人出现。
最大的劲敌莫过于"懒惰"二字,因为知道天始终是要酬勤的,所以总是心悸。
5、她坐在那里,他站得很近,在那一刹那间,他好像是立在一个美
丽的深潭的边缘上,有一点心悸,同时心里又感到一阵阵的荡漾。
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心悸
一、定义: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以及心功能不全等,以心悸为主症者,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二、病因病机: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食不当三、病位:在心,与肝、脾、肾、肺等脏腑关系密切四、诊断:1.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跳动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主;可见数、促、结、代、涩、缓、沉、迟等脉象。
2.伴有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抖乏力,头晕等症。
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汗出肢冷,或见晕厥。
3.发病常与情志刺激如惊恐、紧张及劳倦、饮酒、饱食、服用特殊药物等有关。
心悸病人应做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是检测心律失常有效、可靠、方便的手段,必要时行动态心电图、阿托品试验等检查。
临床配合测量血压、X线胸部摄片、心脏超声检查等更有助于明确诊断。
五、辨证论治1.心虚胆怯临床表现: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数或细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临床表现: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代表方:归脾汤。
3.阴虚火旺临床表现: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象细数。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4.心阳不振临床表现: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代表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5.水饮凌心临床表现: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恶心,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
中医知识:心悸的相关内容和考点
中医知识:心悸的相关内容和考点《中医内科学》对疾病的考查多从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分型论治以及相似疾病的鉴别这几个方面,心系疾病中最基础的就是,针对心悸的考查还是比较多的,在此对以下相关考点进行一个详细的介绍:(一)基本概念心悸: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二)历史沿革1.心悸的病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并以炙甘草汤等为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2.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提出心悸病因不外气虚、痰饮两端。
3.《丹溪心法》认为心悸的发病应责之虚与痰。
4.《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
5.《医林改错》重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记载了用血府逐瘀汤每多获效。
(三)病因1.外因:感受外邪。
2.内因:体质素虚,饮食劳倦,七情所伤,药食不当。
(四)病机1.惊恐恼怒,动摇心神,致心主不安而为惊悸。
2.久病体虚,劳累过度,耗伤气血,心神失养,若虚极邪盛,无惊自悸,惊动不已,则谓之怔忡。
(五)辨证要点1.辨虚实:虚气血阴阳亏虚;实痰饮、淤血、火邪上逆2.辨病位:病位在心,但也可导致其它脏腑功能失调或亏损;其它脏腑的病变也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心。
(六)治疗原则总则:镇心安神。
1.虚证:补气、养血、滋阴、温阳。
2.实证:祛痰、化饮、清火、行瘀。
3.虚实错杂:多见,因主次、缓急各有不同而相应兼顾。
(七)分证论治1.心虚胆怯(1)辨证要点: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
(2)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3)代表方剂: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1)辨证要点: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
(2)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3)代表方剂:归脾汤。
3.心阳不振(1)辨证要点: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形寒肢冷。
(2)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3)代表方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参附汤。
4.水饮凌心(1)辨证要点:心悸眩晕,下肢浮肿,形寒肢冷,苔白滑,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
心悸中医名词解释
心悸中医名词解释什么是心悸心悸是一种常见症状,指的是人感到心脏跳动明显或不规则、速度加快,并且能够自觉到心跳的强度增加。
心悸可以是单纯的心跳感觉,也可以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如胸闷、气短等出现。
在中医理论中,心悸是一种表现,常常与心血虚、心火炽盛等病理状态相关。
中医对心悸的认识中医认为,心悸是由于心脏功能紊乱,气血失调等原因导致的症状。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脏器之一,主管血液循环,调节着整个机体的生理活动。
中医将心脏与心包、小肠、三焦等脏腑器官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
中医认为,心悸的发病与以下因素有关: 1. 情绪不稳定:情绪过于激动、忧虑烦恼等都会导致心脏功能紊乱,出现心悸症状。
2.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过量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会使心脏受到刺激,引发心悸。
3. 气血不足:气血是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气血不足会导致心脏功能失调,出现心悸症状。
4. 湿热内蕴:湿热内蕴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体系之一,湿热内蕴会干扰心脏功能,引起心悸。
中医对心悸症状的分类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心悸症状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特殊的表现和治疗方法。
心血虚引起的心悸心血虚是指心脏气血不足,无法满足其正常运行所需的能量和物质基础。
心血虚引起的心悸表现为心跳无力、心悸无力感,常常伴有气短、面色苍白等症状。
治疗方法:1.补充营养:通过饮食调理或中药调理,补充心脏所需的营养成分,如瘦肉、桂圆肉、红枣等。
2.调理情绪:情绪不稳定是心血虚的主要因素之一,应通过心理调节、保持情绪稳定,缓解心血虚引起的心悸症状。
心火炽盛引起的心悸心火炽盛是指心脏内阳气过盛、阴血不足,导致心火上炎,心脏失去平衡状态。
心火炽盛引起的心悸症状表现为心慌、心跳急促,甚至出现胸闷、咽干口苦等不适感。
治疗方法:1.清热降火:通过中药调理,清热降火,平衡心脏的阴阳平衡。
2.调理生活习惯: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以保持心脏的平衡状态。
中医内科学心悸
响
辨证要点
1.分清虚实
虚:心悸气短、神疲乏力、 自汗者为气虚;心悸头晕, 面色无华者属血虚;心悸盗 汗,潮热口干者属阴虚;心 悸肢冷,畏寒气喘者属阳虚;
实:伴口苦便秘者为痰火;
心悸面浮,尿少肢肿者为水 饮;心悸心痛,唇暗舌紫者
为瘀血
2.详辩脉象变化 脉缓,促脉,结脉,代脉
3.辨证辨病相结合 明确其原发疾病
4.结合临床辅助检查 24小时心电图, 24 小时动态血压 胸片,心肌酶谱
治疗原则
调补气血阴阳
根据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分别采 用益气、养血、滋阴之法
分治痰火饮瘀
痰者,化痰;火者:实者降火,虚 者清火;饮者,涤阴;瘀者活血化
瘀
佐以宁心安神
养心安神或重镇安神
分型论治
心脉,心气受阻)
治法:疏风清热,通络宁心
银翘散加减(加丹参、玉竹、太子参、 苦参养阴宁心)
加减:邪入气分,热毒盛,加石膏、知 母、黄连、板兰根
七 心血瘀阻
主症特点:心悸,胸闷,(心主血脉, 心脉瘀阻,心失所养,心阳被遏)心痛 时作,痛如针刺(心络孪急)唇紫,舌 紫舌暗紫,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淤
血阻滞)
口苦,便秘(津液被灼)苔黄腻,脉弦滑(痰热 之象)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黄连温胆汤
黄连:清心降火除烦;半夏:橘红,茯苓,燥湿 化痰,行气降逆;生姜、大枣,甘草和中
加减:火郁伤阴:舌红少津,加天麦冬、天花粉 若痰火壅结,俯气不通,加全栝楼、生大黄。
六 风热扰心
主症特点:心悸胸闷,胸骨隐痛,身热 或微恶风寒,咽痛,四肢酸楚或咳痰, 苔薄脉浮(感受风热之邪,由表入里, 客及咽卫,正邪相争,内舍于心,阻塞
心悸名词解释
心悸名词解释
心悸
[ xīn jì ]
基础释义
1.心脏剧烈跳动的感觉。
见于心律失常、神经官能症和器质性心脏病等。
正常人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也可感到。
2.中医病证名。
主要症状是心跳、心慌、不安。
3.内心恐惧:令人~。
详细释义
心中害怕。
《后汉书·梁节王畅传》:“肌慄心悸,自悔无所復及。
” 宋司马光《谢起居减拜表》:“欲辞则实所不支,欲受则自知非分,踧踖心悸,战兢汗流。
” 清吴伟业《殿上行》:“公卿繇来畏廷议,上殿叩头輒心悸。
” 冰心《寄小读者》六:“我们不必看见,只要听人说了,就要心悸,夜里要睡不着,或是说梦话的。
” 医学上指由病理引起的心脏跳动加速、加强和节律不齐的症状。
正常人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也可有这种现象。
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倍芍药加飴糖,名小建中汤,用以治里虚心悸,腹中急痛。
”《宋书·何偃传》:“ 竣时势倾朝野,偃不自安,遂发心悸病,意虑乖僻,上表解职,告医不仕。
”
例句
1. 典型症状: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肢冷多汗。
近义词
心动[ xīn dòng ]。
中医心悸名词解释
中医心悸名词解释一、心悸的定义和病因1. 心悸的定义心悸是指人在安静状态下感觉到心脏跳动明显加快、加强或不规则的一种自觉症状。
心悸可能伴随着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焦虑。
2. 心悸的病因中医认为,心悸是由于心脏失去调控,或者其他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不畅所引起的。
以下是常见的心悸病因:1.情绪激动:过度的忧虑、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容易导致心悸。
2.饮食不当:暴饮暴食、烟酒过量等不良饮食习惯会对心脏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3.睡眠不足:长期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不足会导致心悸的发生。
4.内脏功能障碍:肝脏、脾胃等内脏功能异常会干扰气血运行,导致心悸。
5.外感病邪:长期受到风寒、湿邪等外邪侵袭,会导致心悸等症状。
二、中医对心悸的分类和诊断1. 根据病机的分类中医将心悸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种类型。
实证心悸实证心悸是由于心火旺盛、积热内蕴、痰湿阻滞等实证导致的心悸。
典型症状包括心跳急促、脉搏强快、烦躁易怒等。
常见的实证心悸的病因包括七情过极、过食辛辣等。
治疗方法主要是清心热、降逆平喘,如服用逍遥散、黄连解毒汤等。
虚证心悸虚证心悸是由于心脏气血不足、脏腑功能低下等虚证导致的心悸。
典型症状包括心悸偏弱、气短懒言、面色苍白等。
常见的虚证心悸的病因包括久病、过劳等。
治疗方法主要是补益心脏、调养脏腑,如服用六味地黄丸、当归四逆汤等。
2. 根据心悸的性质的分类中医将心悸分为上急下缓、左重右轻等不同性质。
上急下缓型心悸上急下缓型心悸是指心悸明显出现在心脏上部,而下腹部心悸相对较弱。
常见病因是气血失和、胃气上逆等。
治疗上需平肝调气,如服用柴胡疏肝汤。
左重右轻型心悸左重右轻型心悸是指心悸明显集中在左侧,而右侧心悸相对轻微。
常见病因是心脏功能不协调、气血循行不畅等。
治疗上需调和心气,如服用大补心气汤。
三、中医治疗心悸的方法1. 中药调理中医治疗心悸主要采用中药调理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病机选用相应的中药方剂。
常用的中药包括逍遥散、黄连解毒汤、六味地黄丸等。
中医心悸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中医心悸的名词解释是什么心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心悸”。
中医心悸的名词解释是指人体感到心脏急速或不规则跳动的一种症状。
它可以伴随着心慌、气短、胸闷等不适感觉,给人带来不小的困扰。
根据中医的观点,心悸是由于心气不足或阴阳失衡所引起的。
根据中医学理论,心气和心脏是息息相关的。
心脏是人体的主要器官之一,主管着血液的循环。
心气是心脏内部的能量,维持着心脏的正常运转。
当心气不足时,心脏就会感到疲倦,无力地跳动,导致心悸的出现。
除了心气不足外,阴阳失衡也是造成心悸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医认为,阴阳是宇宙间的两种对立而又统一的力量,它们在人体内部得以体现。
当阴阳失衡时,会影响到身体的各个方面,包括心脏的正常工作。
如果阴阳失衡导致心阳偏亢,那么心脏就会过度兴奋,出现心悸的症状。
另外,中医认为情志因素也是引发心悸的重要原因。
情志是指人的情绪和思维活动,与心脏的功能息息相关。
过度的忧虑、焦虑、悲伤等情绪会导致心脏负担过重,产生心悸的感觉。
根据中医的理论,过度的情绪会影响到心气的生成,打乱阴阳平衡,从而导致心悸的发生。
针对心悸的中医治疗主要是调整心气,平衡阴阳,以及舒缓情志。
中医常常会采用针灸、中药、推拿等疗法来调理心气和心脏的功能。
针灸是中医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改善心气不足或阴阳失衡的情况。
中药也是中医治疗心悸的常见方法,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选择具有滋养心气、平衡阴阳的药物进行调理。
此外,一些中医养生建议,如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劳累、合理饮食等也对心悸的缓解有一定帮助。
总之,中医心悸的名词解释是指人体感到心脏急速或不规则跳动的一种症状。
中医心悸的发生与心气不足、阴阳失衡以及情志因素等密切相关。
针灸、中药以及舒缓情志等方法在中医治疗心悸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对于心悸症状的患者来说,建议及时求助于中医医生,进行综合治疗,帮助恢复心脏健康。
中医内科学--心悸
中医内科学--心悸心悸是指心脏跳动频率和强度明显增高或不规则的感觉,患者可以明显感觉到心脏的跳动,甚至可以带来不适或恐慌感。
心悸是中医内科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医内科学通过辨证施治来改善患者的心悸症状。
中医内科学将心悸分为虚实两种类型,虚心悸和实心悸。
虚心悸是指由于心气不足、阳气不旺而引起的心悸,多见于中老年人。
患者往往伴有乏力、气短、容易出汗等症状。
实心悸则是指由于痰火、湿气等引起的心悸,多见于年轻人。
患者在心悸的同时可能还会出现烦躁易怒、口干口渴等症状。
中医内科学通过辨证施治来改善心悸症状。
对于虚心悸,中医医生会通过调理心气来缓解患者的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养心安神、益气补血等药物,例如黄耆、当归、白术等。
此外,中医医生还会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对于实心悸,中医内科会通过清热化湿来调理患者的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绿豆、黄连、茵陈等。
此外,中医医生还会建议患者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多喝水以排除体内的湿气。
此外,中医内科学还将心悸与情志因素联系在一起。
中医认为心悸与情绪的波动有着密切关系。
当人处于情绪激动、烦躁不安的状态下,心悸会更加明显。
因此,患者在平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的波动,有利于缓解心悸的症状。
在中医内科学中,心悸也被看作一种调理心身健康的机会。
中医强调身心统一,认为身体的每个器官都与情绪、环境等因素有关,因此通过调理心悸可以调整身体的平衡,提高整体的健康水平。
中医内科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疗法来治疗心悸。
中医内科学认为,心悸是人体失去平衡的一种表现。
通过辨证施治,可以改善患者的心悸症状,使心脏恢复正常的跳动频率和强度。
此外,中医内科医生还会重视调理患者的心理健康,通过改善心态缓解心悸。
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下,中医内科学在治疗心悸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医内科医生通过辨证施治,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对心悸患者进行全面的辅助检查和治疗。
中医心悸试题及答案
中医心悸试题及答案心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症状,通常描述为心跳加快、加强或不规律的感觉。
中医学认为,心悸是由于心脏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心脏功能失调所致。
下面是一些关于中医心悸的试题及对应的答案,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试题一:什么是中医学中的心悸?答案:中医学中的心悸是指由于心脏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心跳加快、加强或不规律的感觉。
中医学认为,心悸是由于心脏功能失调所致,常伴随其他症状如气短、胸闷、失眠等。
试题二:中医学中对心悸的病机分析有哪些?答案:中医学中对心悸的病机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1.心脏气血不足:心脏失血、气血亏虚等导致心脏功能受损,出现心悸症状。
2.肝火上炎:肝火上升,扰动心神,导致心悸、躁动不安等症状。
3.痰湿阻滞:体内湿气停聚,阻滞心脏,引发心悸等不适感。
试题三:中医是否能够有效治疗心悸?答案:是的,中医可以有效治疗心悸。
中医治疗心悸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针对病因和症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医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药调理、饮食调节等,旨在调整心脏功能,恢复气血平衡,从而缓解心悸症状。
试题四:中医如何对心悸进行辨证分型?答案:中医辨证分型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常见的辨证分型有以下几种:1.气血两虚型:心悸伴有气短、少气懒言、面色苍白等症状,舌质淡、脉细弱。
2.肝火上炎型:心悸伴有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失眠等症状,舌红、脉弦数。
3.痰湿阻滞型:心悸伴有胸闷、痰多、舌苔厚腻等症状,脉滑。
试题五:针灸治疗心悸有哪些常用穴位?答案:针灸治疗心悸常用的穴位有:1.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下方,两根指骨相连之处。
2.神门穴:位于手掌中央,第二、三掌骨之间凹陷处。
3.心俞穴:位于背部,与心脏部位对应的位置。
4.太乙穴:位于小指掌骨与尺侧腕屈肌腱之间的凹陷处。
试题六:中药调理对心悸的效果如何?答案:中药调理对心悸具有一定的效果。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丹参、黄连等,具有舒肝解郁、活血化瘀、清热降火的作用。
中医内科学-心悸
③或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逆,恐则精却,阴 虚于下,火逆于上,动憾心神而心悸。
病因
3.感受外邪 ①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日久, 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血运行不畅, 心悸;
②或风、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 气心阴,引起心悸;
心虚胆怯证 常用药及加减:
• 常用药:龙齿、琥珀—镇静安神
酸枣仁、远志、茯神—养心安神; 人参、茯苓、山药—益气壮胆; 天冬、生地黄、熟地黄—滋阴养血 ; 五味子—收敛心气 肉桂—(少许)鼓舞气血生长
• 加减:兼心阳不振—肉桂易桂枝,加附子;兼心血不足—阿
胶、首乌、龙眼肉;心气郁结,心悸烦闷,精神抑郁—柴胡、 郁金、合欢皮、绿萼梅;气虚夹湿—加泽泻,重用术、苓; 气虚夹瘀—丹参、桃仁、红花、川芎;自汗—麻黄根、浮小 麦、山萸肉、乌梅
二 心血不足证
主证:心悸气短,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 兼证:腹胀便溏,头晕目眩,失眠健忘; 舌脉:舌淡,脉细弱; 病机概要: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心血不足证 常用药及加减
• 常用药: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
当归、熟地、龙眼肉—补养心血; 人参、茯苓、山药—益气壮胆; 茯神、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 ; 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
• 加减: 痰热互结,大便秘结—大黄 火郁伤阴—天麦冬、玉竹、天花粉、生地黄 兼脾虚—党参、白术、谷麦芽、砂仁
预防与调护
1.调情志 2.节饮食 3.慎起居 4.长期治疗
结语
临床特征:自觉心搏异常,不能自主; 病因:体虚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药食不当; 病机:气血阴阳亏虚或邪扰心神; 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脾、肺、肾; 病性:有虚有实
心悸中医临床实施方案
心悸中医临床实施方案心悸是中医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心跳加快、节律不齐或者心悸不适。
心悸可以是单独的症状,也可以是其他疾病的表现之一。
中医对心悸的认识和治疗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下面将介绍心悸的中医临床实施方案。
一、中医对心悸的认识中医认为,心悸是由于心脏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或情志失调等原因导致的一种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心主血脉,心气和血液的运行状况对心脏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因此,心悸的发生往往与气血不足、情志内伤、痰湿阻滞等因素有关。
二、中医临床实施方案1. 辨证施治心悸的治疗首先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
根据中医辨证的原则,心悸可分为气滞型、心血虚型、痰湿型、肝郁型等不同类型。
针对不同类型的心悸,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2. 药物治疗对于气滞型心悸,可选用柴胡、香附、丹参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心血虚型心悸,可选用当归、黄芪、熟地黄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痰湿型心悸,可选用半夏、陈皮、茯苓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肝郁型心悸,可选用柴胡、香附、枳壳等药物进行治疗。
3.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调理对心悸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建议患者多食用具有益气养血、理气化痰的食物,如山药、红枣、鸡肉、鲫鱼等;同时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蒜等。
4. 情志调摄中医认为情志内伤是心悸的重要病因之一,因此在治疗心悸时,需要调节患者的情志。
建议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学会放松身心,可以通过散步、太极拳、针灸等方法进行情志调摄。
5. 中医治疗法除了药物治疗外,中医还可以采用针灸、推拿、气功等治疗方法进行心悸的调理。
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经络气血,改善心脏功能;推拿可以通过调理气血,舒缓心悸症状;气功可以通过调节呼吸,平稳心跳。
总之,中医对心悸的治疗是综合的,既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又要结合药物治疗、饮食调理、情志调摄和中医治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应该注意调整作息,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预防心悸的发生。
《中医内科学》_第一节心悸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一节心悸_中医世家心悸是因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心悸因惊恐、劳累而发,时作时止,不发时如常人,病情较轻者为惊悸;若终日悸动,稍劳尤甚,全身情况差,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怔忡多伴惊悸,惊悸日久不愈者亦可转为怔冲。
心悸是心脏常见病证,为临床多见,除可由心本身的病变引起外,也可由它脏病变波及于心而致。
《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怔忡之病名,但有类似症状记载,如《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并认为其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并对心悸脉象的变化有深刻认识。
《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参伍不调者病。
”最早记载脉律不齐是疾病的表现。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日死。
”最早认识到心悸时严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以惊悸、心动悸、心下悸等为病证名,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损及汗后受邪等,记载了心悸时表现的结、代、促脉及其区别,提出了基本治则及炙甘草汤等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宋代《济生方·惊悸怔仲健忘门》率先提出怔忡病名,对惊悸、怔仲的病因病机、变证、治法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述。
《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中提出心悸当“责之虚与痰”的理论。
明代《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
《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且“虚微动亦微,虚甚动亦甚”,在治疗与护理上主张“速宜节欲节劳,切戒酒色”;“速宜养气养精,滋培根本”。
清代《医林改错》论述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记载了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心悸每多获效。
心悸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也可作为临床多种病证的症状表现之一,如胸痹心痛、失眠、健忘、眩晕、水肿、喘证等出现心悸时,应主要针对原发病进行辨证治疗。
心悸的名词解释中医
心悸的名词解释中医心悸,这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在中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悸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身体某种不平衡的表现。
它通常被描述为心跳过快、沉重,或者心脏不规则跳动的感觉,有时伴随着焦虑、恐惧和无力感。
中医将此症状归类为“心病”范畴,并在治疗中往往采用综合的方法。
据中医理论,心悸是由于心脏功能异常或人体阴阳失调所致。
中医将心悸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有不同的病机和治疗方法。
首先,中医将心悸分为实证和虚证。
实证心悸多见于气虚、阳虚、痰瘀等病理情况下,主要表现为心跳剧烈、快速,伴有胸闷、气短和躁动不安。
此时,中医会通过调理气血、理气降逆的方法来治疗。
另一方面,虚证心悸则通常由于心脏功能衰弱、气血不足、阴虚等原因引起,表现为心悸轻微,久久不愈,常伴有神疲乏力、失眠多梦和面色苍白。
对于虚证心悸,中医会采取补益心脏、养血安神的方法进行治疗。
此外,中医还将心悸细分为郁证、热证和湿证等类型。
郁证心悸常见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的人群,表现为心烦意乱、失眠多梦、胸闷胁痛等症状。
对于这种类型的心悸,中医会通过调气活血、疏肝解郁的方法来治疗。
与之相对,热证心悸则由于热邪蕴结、心火过旺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心悸症状与烦躁、口渴、咽干等热症并存。
对于此类心悸,中医会采用清热解毒、清心降火的方法来治疗。
此外,湿证心悸是由于痰湿停滞、脾胃失调引起,表现为心悸伴有恶心、倦怠无力、胸闷腹胀等症状。
中医则会通过祛湿温中、理气健脾的方法来治疗此类心悸。
在中医理论中,心悸也与脏腑相应有一定关系。
据中医所言,心脏与小肠相连,小肠对心脏的通达有影响,因此,心悸也与小肠的功能有关。
同时,心脏与肝脏相互关联,肝气郁结会影响心脏的平衡,所以心悸也与肝气郁结相关。
综上所述,心悸在中医理论中有着丰富的解释,其病机和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采用针灸、草药、按摩等疗法来调理身体,以恢复心脏的平衡状态。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持续出现心悸症状的人群,还是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中医内科心悸
乍疏乍数曰死。”
精选ppt课件最新
20
【概 述】
病因病机:
1、 《素问·痹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 心”。
2、《素问·平人气象论》:“……左乳下,其动应衣,宗 气泄也”。
3、《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 所定,故气乱矣”。
兼症 伴有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抖
乏力,头晕等症。
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 汗出肢冷,或见晕厥。
脉象 数、促、结、代、缓、沉、迟等脉象
诱发 情志刺激如惊恐、紧张,及劳倦、饮酒、
因素 饱食等
精选ppt课件最新
9
【诊查要点 】
二、病证鉴别
惊悸与怔忡 心悸与奔豚 心悸与卑揲
精选ppt课件最新
精选ppt课件最新
30
【辨证论治 】
心血不足证
主证: 心悸气短,头晕目眩 兼证: 失眠健忘,面色无华,
倦怠乏力,纳呆食少
舌脉: 舌淡红,脉细弱 病机概要: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治 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代 表 方: 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及加减:
精选ppt课件最新
31
【辨证论治 】
阴虚火旺证
主证: 心悸易惊,心烦失眠
兼证: 五心烦热,口干,盗汗,耳鸣腰酸,头
晕目眩,急躁易怒
舌脉: 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象细数 病机概要: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心火内动,扰动心神 治 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代 表 方: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 常用药及加减:
精选ppt课件最新
32
临床表现:《素问·痹论》:“脉痹不已,复感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悸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
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
且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同时
并见。
追溯《内经》虽无心悸(惊悸、怔忡)一类的病名,但已经有了类似的记载。
《素问·举痛论篇》曾经指出:“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讲的“心澹澹大动”和《灵枢·本神》篇讲的“心怵惕”,也是类似心悸的描述。
到了汉代,张仲
景在《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两部名著中,才正式提出了悸与惊悸的病名,并对它的发病
原因,作了扼要的叙述,认为主要原因是由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因素引发的。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篇还对惊悸的发病原因以及审证求因的方法,作了专
门论述,指出:“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
后世医家系统地总结了临床实践的经验,对此进一步作了详细的说明,认为“惊自外至者也惊则气乱,故脉动而不宁;悸自内惕者也,悸因中虚,故脉弱而无力。
《医宗金鉴·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从脉象表现来分析和认识惊悸发生的原因,必外有惊扰,有所虚,内外相合,引发本证。
《济生方》不仅对惊悸有所载述,还提出了怔忡的病名,“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
《济生方·怔仲论治》指出,怔忡发病的原因,在于“真血虚耗,心帝失辅,渐成怔忡”;另外“冒风寒暑湿,闭塞诸经”,“五饮停蓄,湮塞中脘”亦能令人怔忡。
其后《丹溪心法》又提出了“责之虚与痰”的理论,认为血虚与痰火是怔忡致病的根本原因。
如《惊悸怔忡门》指出:“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
有思虑便动,属虚。
时作时止
者痰因火动”。
《医林改错·心慌》则认为瘀血内阻亦能导致心悸怔忡。
病因病机
心悸的形成,常与心虚胆怯、心血不足、心阳衰弱、水饮内停、瘀血阻络等因素有关。
《杂
病源流犀烛·怔忡源流》说:“怔忡,心血不足病也…心血消亡,神气失守,则心中空虚,快快
动摇不得安宁,无时不作,名曰怔忡;或由阳气内虚,或由阴血内耗,或由水饮停于心下,
水气乘心……或事故烦冗,用心太劳……或气郁不宣而致心动…以上皆怔忡所致之由也。
”临床上常见的病因病机有如下几类:
动三(1)心虚胆怯平素心虚胆怯之人,由于突然惊恐,如耳闻巨响,目睹异物,或遇险临危,使心惊神慌不能自主,渐至稍惊则心悸不已如《济生方·惊悸论治》指出:“惊悸者,心虚
胆怯之所致也,且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心气安逸,胆气不,决断思虑,得其所矣。
或因事有所大惊,或闻巨响,或见异相,登高涉险,惊忤心神,气与
涎郁,遂使惊悸。
”此外,如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逆,恐则精却,阴虚于下,火逆于上,亦可动撼心神,而发惊悸。
如痰热内蕴,复加郁怒,胃失和降,痰火互结,上扰心神,
亦可导致心悸的发生,此即《丹溪心法·惊悸怔忡》篇所说的“痰因火动”之说。
(2)心血不足心主血,心血不足,常能导致心悸、怔忡。
《丹溪心法·惊悸怔忡》篇指
出:“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
”阴血亏损,心失所养,不能藏神故神不安而志不宁
发为本证。
所以久病体虚,失血过多容易导致心悸。
如果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不但耗伤心血,又能影响脾胃生化之源,渐至气血两亏,不能上奉于心者,亦能发生心悸。
(3)阴虚火旺久病体虚,或房劳过度,或遗泄频繁,伤及肾阴;或肾水素亏,水不济火,
虚火妄动,上扰心神,亦能导致本病。
如《问玄机原病式·火类》指出的“水衰火旺而扰火之
动也,故心胸躁动,谓之怔忡”。
(4)心阳不振大病久病之后,阳气衰弱,不能温养心脉,故心悸不安。
此即《伤寒明理论·悸》篇所说:“其气虚者,由阳气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悸也”
(5)水饮凌心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停聚而为饮,饮邪上犯,心阳被抑,因而引起心悸。
这就是《伤寒明理论·悸》篇说:其停饮者,由水停心下,心主火而恶水,水既内停,心自不安,则为悸也。
”
(6)瘀血阻络一是由于心阳不振,血液运行不畅;一是由于痹证发展而来。
如《素问痹论篇》指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医宗必读·悸》解释说:“鼓者,跳动如击鼓也。
可见风寒湿邪搏于血脉,内犯于心,以致心脉痹阻,营血运行不畅,亦能引起心悸怔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