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于心悸的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悸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

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同时

并见。

追溯《内经》虽无心悸(惊悸、怔忡)一类的病名,但已经有了类似的记载。《素问·举痛论篇》曾经指出:“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讲的“心澹澹大动”和《灵枢·本神》篇讲的“心怵惕”,也是类似心悸的描述。到了汉代,张仲

景在《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两部名著中,才正式提出了悸与惊悸的病名,并对它的发病

原因,作了扼要的叙述,认为主要原因是由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因素引发的。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篇还对惊悸的发病原因以及审证求因的方法,作了专

门论述,指出:“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后世医家系统地总结了临床实践的经验,对此进一步作了详细的说明,认为“惊自外至者也惊则气乱,故脉动而不宁;悸自内惕者也,悸因中虚,故脉弱而无力。

《医宗金鉴·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从脉象表现来分析和认识惊悸发生的原因,必外有惊扰,有所虚,内外相合,引发本证。《济生方》不仅对惊悸有所载述,还提出了怔忡的病名,“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济生方·怔仲论治》指出,怔忡发病的原因,在于“真血虚耗,心帝失辅,渐成怔忡”;另外“冒风寒暑湿,闭塞诸经”,“五饮停蓄,湮塞中脘”亦能令人怔忡。其后《丹溪心法》又提出了“责之虚与痰”的理论,认为血虚与痰火是怔忡致病的根本原因。

如《惊悸怔忡门》指出:“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

者痰因火动”。《医林改错·心慌》则认为瘀血内阻亦能导致心悸怔忡。

病因病机

心悸的形成,常与心虚胆怯、心血不足、心阳衰弱、水饮内停、瘀血阻络等因素有关。《杂

病源流犀烛·怔忡源流》说:“怔忡,心血不足病也…心血消亡,神气失守,则心中空虚,快快

动摇不得安宁,无时不作,名曰怔忡;或由阳气内虚,或由阴血内耗,或由水饮停于心下,

水气乘心……或事故烦冗,用心太劳……或气郁不宣而致心动…以上皆怔忡所致之由也。”临床上常见的病因病机有如下几类:

动三(1)心虚胆怯平素心虚胆怯之人,由于突然惊恐,如耳闻巨响,目睹异物,或遇险临危,使心惊神慌不能自主,渐至稍惊则心悸不已如《济生方·惊悸论治》指出:“惊悸者,心虚

胆怯之所致也,且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心气安逸,胆气不,决断思虑,得其所矣。或因事有所大惊,或闻巨响,或见异相,登高涉险,惊忤心神,气与

涎郁,遂使惊悸。”此外,如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逆,恐则精却,阴虚于下,火逆于上,亦可动撼心神,而发惊悸。如痰热内蕴,复加郁怒,胃失和降,痰火互结,上扰心神,

亦可导致心悸的发生,此即《丹溪心法·惊悸怔忡》篇所说的“痰因火动”之说。

(2)心血不足心主血,心血不足,常能导致心悸、怔忡。《丹溪心法·惊悸怔忡》篇指

出:“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阴血亏损,心失所养,不能藏神故神不安而志不宁

发为本证。所以久病体虚,失血过多容易导致心悸。如果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不但耗伤心血,又能影响脾胃生化之源,渐至气血两亏,不能上奉于心者,亦能发生心悸。

(3)阴虚火旺久病体虚,或房劳过度,或遗泄频繁,伤及肾阴;或肾水素亏,水不济火,

虚火妄动,上扰心神,亦能导致本病。如《问玄机原病式·火类》指出的“水衰火旺而扰火之

动也,故心胸躁动,谓之怔忡”。

(4)心阳不振大病久病之后,阳气衰弱,不能温养心脉,故心悸不安。此即《伤寒明理论·悸》篇所说:“其气虚者,由阳气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悸也”

(5)水饮凌心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停聚而为饮,饮邪上犯,心阳被抑,因而引起心悸。这就是《伤寒明理论·悸》篇说:其停饮者,由水停心下,心主火而恶水,水既内停,心自不安,则为悸也。”

(6)瘀血阻络一是由于心阳不振,血液运行不畅;一是由于痹证发展而来。如《素问痹论篇》指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医宗必读·悸》解释说:“鼓者,跳动如击鼓也。可见风寒湿邪搏于血脉,内犯于心,以致心脉痹阻,营血运行不畅,亦能引起心悸怔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