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物品检验规范
医院进货查验制度
![医院进货查验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ffac0c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6c.png)
医院进货查验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和指导医院的进货查验流程,确保医院的进货品质符合标准并保护医院的利益。
2. 负责部门和责任人- 负责部门:采购部门- 责任人:采购经理3. 进货查验流程3.1 入库前查验在进货物品运抵医院之前,采购经理应按以下步骤进行查验:1. 检查进货物品的数量是否与订单一致。
2. 检查进货物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3. 检查进货物品的保质期是否符合要求。
4. 检验进货物品的外观是否正常。
5. 进行其他必要的查验,如检测进货物品的温度、湿度等。
3.2 入库查验在进货物品运抵医院之后,采购经理应按以下步骤进行查验:1. 按照进货物品的类别和属性进行分类。
2. 统计和核对进货物品的数量。
3. 检查进货物品的质量和品质是否符合要求。
4.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进货物品,如药品、器械等,应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测和验收。
4. 不合格品的处理对于不合格的进货物品,采购经理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1. 确定不合格品的原因和性质。
2. 将不合格品进行记录和标记,以便后续处理。
3. 根据不同情况,可以选择退货、调换、返修等方式进行处理。
4. 对于严重违反合同和法律法规的不合格品,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
5. 监督和检查医院应定期进行进货查验流程的监督和检查,以确保流程的执行和有效性。
监督和检查的频率应根据进货的数量和频率进行合理确定。
6. 培训和意识提高医院应定期对采购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对进货查验流程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医院还应加强员工的法律法规意识,确保他们在工作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7. 结论本文档规定了医院的进货查验制度,旨在确保医院的进货品质符合标准,保护医院的利益。
医院应严格执行该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进货查验流程。
外购(外协)件检验管理规范
![外购(外协)件检验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b9421b3b8f67c1cfad6b8df.png)
1 目的为了加强外购(外协)件质量检验,保证其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2 范围适用于本全公司所有配套件进厂检验。
3 职责3.1 技术部负责制定并提供外购(外协)件技术要求、图纸等检验要求。
3.2 质管部检验员负责按要求对外购(外协)件进行检验。
3.3 采购部负责提供外购件的3C认证证书、检验(试验)报告、材质报告等资料。
3.4 采购员负责外购(外协)件的报检工作。
4 内容4.1 采购员在物资进厂后及时填写《外购外协见报检单单》报检验员检验,由检验员检验后在《采购产品检验通知单》上填写检查结论。
生产部仓库保管员在外购(外协)件入库时,需核对产品的数量及检验结论。
4.2 物资首次样品检验按《首次新供产品样件确认管理规定》进行,正常物资检验按相应物资检验指导书执行。
指导书包括:《普通紧固件、标准件检验指导书》、《电气安装工序检验指导书》、《液压元件检验指导书》、《原材料检验指导书》、《油漆物料检验指导书》等。
4.3 外购件检验抽样的频率、检验项目按作业指导书规定执行。
4.4 外协件检验按技术部提供的有关图纸、技术要求进行检验,按20%进行抽样,并填写《零部件检验记录》,必要时进行全数检验4.5 仓库保管员依据合格检验单,办理外购(外协)件入库手续4.6 不合格的外购,外协件由检验员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单》交采购部,由采购部按不合格品处理程序处理5 相关文件ZL.JW-004 《首次新供产品样件确认管理规定》LBQE/BZ-001 《普通紧固件、标准件检验指导书》LBQE/AG-020 《电气安装工序检验指导书》LBQE/YY-003 《液压元件检验指导书》LBQE/YL-004 《原材料检验指导书》LBQE/YW-002 《油漆物料检验指导书》6 质量记录CG.JW-BD-001 《外购外协件报检单》ZL.JW-BD-002 《质量信息反馈单》ZL.JW-BD-003 《零(部)件检验记录》。
进货检验流程及规范
![进货检验流程及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dd4546f844769eae009ed6e.png)
1.0目的: 确保未经检验或验证合格的原材料、外协件及供方提供的物品不投入使用或加工,防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流程,保证过程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外协、外购产品的检验。
3.0职责:3.1 物流部:3.2 品管部:3.3采购部:3.4 生产部:5.1 入库送检:物流部在规定时间完成物料点收(含质量证明文件或检测报告)、标识,填写《送检单》,填写内容要求完整,物料到库半小时内送品管部报检。
5.2 进货检验流程:5.2.1品管部收到《送捡单》(含质量证明文件或检测报告)半小时内回复检验及完成时间。
5.2.2 标准确认: 来料检验员根据具体来料标识卡、物流部报检单,查找相对应来料检验标准。
5.2.3抽样: 根据来料数量按《产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确定抽样方案并取样。
5.2.4测量/实验:5.2.4.1 进料检验进行来料标识确认:送货单位、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日期、是否环保等内容标识完整;标识卡内容不完整或者无物流标识,物流部负责纠正,品管部进行跟踪验证。
5.2.4.2 检测实验报告及其他质量证明文件的确认、点收:确认无误按《文件控制程序》归档备查,如送货单位无检测实验报告及其他质量证明文件,内部联络采购部,依《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控制程序》处理。
5.2.4.3 产品包装防护确认:目测检查产品包装外箱是否满足搬运、运输及储存要求,不符合要求,内部联络采购部,依《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控制程序》处理。
5.2.4.4外观检查:不允许有麻点,色差、锈迹、裂纹、油污、碰伤、字迹清楚、破损、缩水、水纹、变形等,按品管部检验标准执行。
5.2.4.5尺寸测量:按品管部图纸及检验标准执行。
5.2.4.6性能实验:按品管部图纸及检验标准执行。
5.2.4.7报告填写:依据来料标识及《报检单》填写《来料检验报告》抬头栏:供应商名称、来料日期、数量、客户名称、合同编号、检验员、检验日期及抽样方案Ac-----接收数 Re------拒收数等。
采购和进货检验管理制度
![采购和进货检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2dee4c9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53.png)
采购和进货检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企业的采购和进货检验流程,提高进货品质,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采购管理1. 采购计划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制定采购计划,明确采购物品的种类、数量、质量标准、交货时间等内容。
2. 供应商管理(1)供应商的评估和选择采购部门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供应商的资质、信誉、产品质量、交货准时性等方面,并确定合格供应商名单。
(2)签订合同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货物的种类、数量、质量标准、价格、交货时间等内容。
3. 采购审批采购计划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方可进行采购。
三、进货检验管理1. 进货检验标准明确进货物品的质量标准,根据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检验。
2. 进货检验程序(1)验货前准备确保进货检验工作所需的场地、工具、器材齐全。
(2)验货流程进货人员按照标准程序进行验货,包括抽样、检测、测量、比对等检验内容。
3. 进货检验记录每次进货检验应有记录,如检验时间、地点、进货数量、合格数量、不合格数量、不合格原因等。
四、因进货不合格处理1. 不合格品分类根据检验结果,将不合格品分类,如可整改品、不可整改品等。
2. 处理措施(1)可整改品由供应商负责整改,重新提交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2)不可整改品立即通知供应商退货,要求赔偿损失。
3. 记录对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及结果进行记录。
五、进货验收标准1. 合格品入库进货物品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2. 不合格品处理不合格品要及时通知供应商退货,并对相关记录进行归档。
六、进货验收记录管理1. 进货验收记录每次进货验收应有记录,包括验收时间、地点、进货数量、合格数量、不合格数量等内容。
2. 进货验收记录保管进货验收记录应进行归档管理,保存一定期限。
七、制度执行1. 本制度由采购部门负责执行,部门负责人监督执行情况。
2. 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
以上就是采购和进货检验管理制度的内容,希望大家认真执行,确保企业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采购物资外协产品质量检验规范
![采购物资外协产品质量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d8e736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4.png)
采购物资外协产品质量检验规范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外协生产模式的普及和发展,采购部门在采购物资时面临着与外协厂家的合作。
为了保证从外协厂家采购到的产品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并达到客户的期望,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检验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为公司采购部门提供一套完善的外协产品质量检验规范。
二、目的制定外协产品质量检验规范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保外协产品的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和客户的期望,提升产品竞争力;2. 降低外协产品带来的质量风险,减少不合格品的使用;3. 规范采购部门与外协厂家的合作,加强双方的沟通与配合;4. 对外协厂家的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行评估,为合作提供参考依据。
三、外协产品质量检验流程1. 产品验收前的准备工作在与外协厂家签订合作协议之前,采购部门应详细了解外协厂家的全面情况,包括资质、生产设备、管理体系等。
并与外协厂家明确产品质量检验的具体要求和标准。
2. 产品验收的标准制定在与外协厂家沟通的过程中,采购部门与外协厂家协商确定产品验收的具体标准和指标。
标准和指标应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以确保对产品质量的全面检验。
标准和指标的制定可以借鉴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
3. 产品验收的方法和流程根据产品的特性和验收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方法和流程。
包括:取样方法、检测方法、检验设备和仪器的选择及使用等。
同时,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人和验收岗位的职责,确保产品验收过程的透明和公正。
4. 产品验收的记录和报告对每批外协产品的验收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和归档,包括检验数据、检验结论等。
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供验收报告,以供其参考。
在发现问题或不合格品时,应及时与外协厂家沟通和协商解决方案。
四、外协产品质量检验的要点和技巧1. 严格控制取样方法和样本数量,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2. 严格按照检验方法进行检测,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3. 选用合适的检验设备和仪器,确保其精度和灵敏度;4. 对验收标准和指标的执行要求严格,不得随意变更或放宽;5. 在与外协厂家进行合作和沟通时,要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沟通和解决问题。
质量采购检验规范模板
![质量采购检验规范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13c6ba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3c.png)
质量采购检验规范模板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为严格本企业所需物资的采购标准和质量标准,杜绝不合格物资投入生产,现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第2条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企业所有采购物资的检验工作。
第3条职责1.质量总监负责物资质量检验工作的审核与监督。
2.质量管理部负责物资进货的检验与试验工作的组织与落实。
3.采购部、仓储部相关人员负责物资的验收,检验到库物资的数量、包装及外观。
4.请购部门相关人员负责配合完成物资检验工作,并提供检验所需的资料与信息。
54条采购物资检验的依据1.与供应商签订的采购合同、采购订单。
3.供应商出示的材质证明书与产品合格证书。
4.技术人员制定的采购物资技术标准。
5.供应商提供的样品与《送货单》。
第2章到库接收检验第5条采购接收检验流程1.采购部接收到物资后,应会同仓储部相关人员共同进行接收检验工作。
2.检验人员核对《订货单》与供应商提供的《送货单》,检查接收货物是否正确。
3.检查包装箱外观,确保包装完好、无损。
4.开箱核对材料名称、规格、数量,并将到货日期及实收物资名称及数量填入《采购检验报告单》。
5.检验合格后,仓储部负责存放物资,采购人员向质量管理部提出质量检验申请。
第6条收料异常处理1.损失处理在检验进料时若发现接收物资有倾覆、破损、变质、受潮等异常时,应由采购部人员进行初步损失计算,具体处理办法如下。
(1)金额超过5OOO元时,应立即通知供应商进行处理。
(2)金额未超过5000元时,则应按照实际数量办理接收,并在《采购检验报告单》上注明损失数量及情况,并通知供应商。
2.超交处理(1)若交货数量超出订货量,采购部人员应及时与供应商确认,并将超出部分办理退货。
(2)若超交情况属于交易惯例的特殊物资,且超交量在总订购量的_%以下,则应由仓储部经理、采购部经理批准同意后进行正常接收,并在《采购检验报告单》上进行备注。
3.短交处理(1)交货数量未达到订购数量时,以补足为原则。
原材料采购检验规范
![原材料采购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aff75c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0.png)
受 控印 章发文范围:质量部、采购部、生管物流部、技术部分 发编 号更 改 历 史版本号更改单号更改日期更改人同意人会签单位会签人/日期会签单位会签人/日期质量部采购部生管物流部技术部编制/日期文控审核/日期部门审核/日期同意/日期1 目旳为严格工厂所需原料旳采购原则,杜绝不合格原料投入生产,结合本厂实际状况,特制定本规范。
2 合用范围本规范合用于所有采购原、辅料旳检查与试验工作。
3 职责3.1总经理负责原料检查工作旳审核与监督。
3.2质量部负责原料进货旳检查与试验工作旳组织与贯彻。
3.3 采购部、仓储部有关人员负责原料旳验收,检查到货原料旳数量、包装及外观。
3.4其他部门有关人员负责配合原料检查工作,并提供检查所需旳资料与信息。
4 原料采购检查旳根据4.1本厂阶段内采购计划4.3与供应商签订旳采购协议。
4.4供应商出示旳材质证明书与产品合格证书。
4.5技术人员制定旳采购物资技术原则。
4.6供应商提供旳样品与《发货装箱单》。
5 原料收料检查5.1收料检查流程5.1.1采购部接受原料后,应会同仓储部有关人员共同进行收料检查工作。
5.1.2收料检查人员应查对《订货单》与供应商旳《装箱单》,检查接受旳货品与否对旳。
5.1.3检查包装箱外观,保证包装完好、无损。
5.1.4开箱查对材料名称、规格、数量,并将到货日期、实收原料名称及数量填入《受理单》。
5.1.5检查合格后,仓储部负责原料寄存,采购人员向质量管理部提出质量检查申请。
5.2 收料异常处理5.2.1损失处理收料检查中若发现接受货品有倾覆、破损、变质、受潮等异常时,应由采购人员进行初步损失估算,详细处理措施如下。
(1)金额超过5000元时,应立即联络公正机构进行公正,并告知供应商进行处理。
(2)金额未超过5000元者,应按照实际数量办理收料,并在《收料单》上注明损失数量及状况,并告知供应商确认和处理。
超交处理5.2.3若交货数量超过订货量,采购部人员应及时告知供应商前来确认,并将超过部分办理退货。
采购物资 进货检验规范
![采购物资 进货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56c775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1b.png)
采购物资进货检验规范一、目的规范本公司原材料采购的质量管理。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光缆接头盒、光缆终端盒、光分路器原材料的采购和进货检验。
三、程序3.1仓库根据销售部下达的生产任务、生产定额,编制原材料采购申请单交供应部进行采购。
3.2供应部对采购的原材料(包括实物和质量证明)一起送待检区域,并由检验员进行检验,填写《进货检验记录》。
3.3检验员对《进货检验记录》上的名称、型号、规格、厂家、数量、生产日期和质量证明材料同实物认真核对确认后填写。
3.4检验员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检验标准采用正确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并且在填写检测数据时,对无特殊要求的检验记录只需记录检验数据最小值和最大值。
若有不合格品发生则应记录其实测数据。
3.5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检验员必须在《进货检验记录》上签字,并盖上合格标志,标明检验日期,同时由原材料仓库管理人员出具入库单据。
3.6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应隔离存放、做好标识,不得混入合格品仓库。
四、原材料采购清单(如下表)主要原材料采购清单五、原材料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5.1 A类物资的检验5.1.1冷轧板抽样数及判定准则:以上检验项目按GB/T2828.1-2003进行,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取一般检验水平II,合格质量水平(AQL)1.0,参见《附表随机抽样方法表》。
5.1.2 不锈钢板抽样数及判定准则:以上检验项目按GB/T2828.1-2003进行,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取一般检验水平II,合格质量水平(AQL)1.0,参见《附表随机抽样方法表》。
抽样数及判定准则:以上检验项目按GB/T2828.1-2003进行,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取一般检验水平II,合格质量水平(AQL)1.0,参见《附表随机抽样方法表》。
抽样数及判定准则:检验项目1按GB/T2828.1-2003进行,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取一般检验水平II,合格质量水平(AQL)1.0,参见《附表随机抽样方法表》。
P06-01-采购设备材料开箱检验规定
![P06-01-采购设备材料开箱检验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d1822896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4.png)
P06-01 采购设备材料开箱检验规定1.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在采购设备、材料等物品时,对其进行开箱检验的工作。
2. 开箱检验的目的开箱检验的目的是确保公司采购的物品符合购买合同约定的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和数量要求,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和纠纷,为后续验收、使用提供依据。
3. 开箱检验的程序采购部门收到供应商送来的物品后,应即刻按照开箱检验程序进行检查。
检查步骤如下:3.1 验货前准备收到物品后,检验人员应当认真核对物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等,确保无误后,方可进行验货。
3.2 开箱检验检验人员应按照规范要求拆开一定数量的包装箱,准备检验。
检验过程应认真仔细,依次进行以下检查:•外观质量:检查物品表面的清洁程度、是否有破损或裂纹等损伤现象。
•实物检查:如果物品可以拆卸或组合,应进行拆卸和组合检查,检查零部件的完整性和装配质量。
•尺寸检查:检查物品的尺寸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电气性能检查:检查电气设备的电气参数、耗电功率等。
•化学性能检查:检查化工原料的化学成分、外观性质、pH值等。
3.3 检验结果的处理对于验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整理成验货报告,详细填写相关问题的描述、照片等,通知供应商进行整改。
对于品质问题严重的物品,应当拒收并进行记录,由采购部门和质量部门共同处理。
4. 开箱检验标准开箱检验应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和公司内部采购标准进行检查,确保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
5. 审核和批准本规定由公司质量部门审核并进行批准,必要时应对其进行修订和更新。
采购设备、材料的开箱检验是确保物品质量、避免纠纷的重要工作,本文规定了开箱检验的程序和标准,并对检验结果进行了处理和整理。
在实际工作中,采购部门、质量部门等相关人员应按照本规定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采购物品的质量稳定可靠。
采购物资质量检验标准
![采购物资质量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5001da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8.png)
采购物资质量检验标准一、引言采购物资质量检验是指在进行物资采购过程中,对采购的物资进行检验,确保物资的质量符合要求,以保证项目的正常进行。
采购物资质量检验标准是为了规范采购物资质量检验工作,确保采购的物资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二、检验范围1. 采购物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零部件、设备、工具等。
2. 采购物资来源:包括国内采购和国际采购。
3. 检验方法:包括现场检验、抽样检验、实验室测试等。
三、检验标准1. 外观质量:(1) 表面:物资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划痕、凹陷、露铁等缺陷。
(2) 颜色:物资颜色应符合标准要求,不得有明显的色差。
(3) 清洁度:物资应清洁无尘,不得有油污、灰尘等。
(4) 标志与标签:物资上的标志与标签应清晰可辨,不得有模糊、褪色等现象。
2. 尺寸和重量:(1) 尺寸:物资的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重量:物资的重量应与标称重量相符或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3. 功能性能:(1) 功能:物资应满足设计或使用要求的功能。
(2) 性能:物资应具备所需的性能指标,如承重能力、温度范围、耐腐蚀性等。
4. 材料和成分:(1) 材料:物资的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成分:对于涉及化学成分的物资,应进行相应的检验和测试,确保成分符合要求。
5. 包装和运输:(1) 包装:物资的包装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保护物资免受损坏。
(2) 运输:物资在运输过程中不得有破损、变形等现象,以确保物资的完好性。
四、检验程序1. 检验计划:根据采购物资的特点和紧急程度,制定检验计划,并确保检验人员的合理分配。
2. 检验准备: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工具以及检验所需的标准和规范。
3. 检验执行:按照检验计划进行现场检验、抽样检验或实验室测试。
4. 检验记录:详细记录检验过程、结果和不合格项,并填写检验报告。
5. 不合格处理:如发现物资不符合标准和要求,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与供应商协商解决方案。
6. 检验验收:确认经过处理后的物资符合要求,进行最终的验收。
原材料、外购件、外包件进货检验规范
![原材料、外购件、外包件进货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066b852cc22bcd127ff0c6c.png)
原材料、外购件、外包件进货检验规范篇一: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1. 目的对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进货检验.3. 定义:无4. 职责4.1采购部门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4.1.1采购人员负责下达>(以下简称>);4.1.2质检部检验员根据>负责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4.1.3采购部根据各部门反应的信息对供应商进行考评;4.2仓储部门负责进货产品进行登记入库.4.3生产技术部门负责提供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依据.4.4质检部门负责进货产品检验和试验的工作指导,并对质量问题进行仲裁.5. 工作内容5.1原材料的分类根据原材料对最终产品影响重要程度,将其分为关键项.重要项和一般项: 关键项:即保证安全项,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危及人身安全并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重要项:即重要原材料,构成最终产品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使用或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对产品实现有重要影响的物资.一般项:即一般原材料,构成最终产品非关键部位的批量物资,它一般不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由生产技术部汇总后编制>.5.2进货检验判定标准进货检验判定依据:>.产品图纸.技术标准等.批次允收准则:进料检验必须以〝0〞缺陷为允收准则;其中关键项.重要项合格率1_%,一般项不低于92%.5.3检验工作程序供方供货——〉采购员送达>——〉检验员对待检物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填写检验结果——〉交质量经理判定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供方首次供货:供方必须将样件.自检报告单.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注册证书复印件等交由采购部门>,质量负责人依据图纸等技术要求制定检验项目,交检验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填写>,工厂试用必须有相关人员认可.样件检验完毕后,>交由采购部门,以据此做出鉴定报告,采购部门通知供方并列入>,根据供方情况制定初步供货份额.非首次供货:供方须待质检报告.理化实验报告单.合格证.采购员开具的>,检验员确认后进行检验,检验后检验员将检验数据和相关资料交质量负责人批准,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5.4检验工作要求5.4.1.采购人员必须按照月采购计划和交货进度,报送>,填写器件名称.交检批数量.制造单位等内容;5.4.2.检验员严格按>.产品图纸和工艺技术问题通知等要求,进行检查并如实填写检测数据;5.4.3.检查结果报质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依据产品图纸.工艺要求.加工及装配等要求,判定物料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或退货并通知办理相关手续,不得填写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签字.5.4.4.仓库必须确认>上的质量负责人签字方可办理入库手续.5.5质量问题的处理5.5.1检验员或质量负责人在接到质量信息后,立即赶到生产现场,按>进行处理.5.5.2检验员认真填写相关信息报质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每周依据检验人员的记录进行汇总,每周二向采购部提供信息以便统计供应商业绩集中考评.5.6进货检验规定5.6.1进货检验抽样方式:检验样本须由检验人员在送检样本中随意抽取,不得由供方人员自行选样.5.6.2外观检查检验样本检查按比例进行抽检.5.6.3原材料检验标识验证采购部门收集供方产品合格证书等文件并存档,形成供方档案.检验人员必须对原材料的合格标识进行核实,发现标识有问题及时通知质量负责人,并传递信息到采购部门核实标识情况,由采购部门确认方可进行验收,否则不必进行检验,直接退货,并按不合格品登记数量.5.6.4外观检查当批量在5_件以下时,按5%的比例抽检,不低于5件;当批量在__件以下时,按2-3%的比例抽检,不低于_件;当批量在__件以上时,按1-2%的比例抽检,不低于_件.5.6.5性能检验和试验抽检项目应符合产品图纸.技术标准和>等的要求.5.6.6检验及试验记录5.6.6.1原材料的检验和试验要作记录.5.6.6.2所有的进货检验和试验过程应建立检验台帐.5.6.7检验试验状态标识5.6.7.1对于合格件,在包装箱或工件上贴上合格证.5.6.7.2对于不合件而又不能及时退回的在包装箱或工件用红色标示,并及时隔离或按有关规定就地销毁.5.6.7.3对于来不及检查件在包装箱或工件上挂上待检标志并定置存放.其它标识办法和内容详见>.5.6.8紧急放行的控制若需紧急放行时,须有质量负责人或公司副总签字.5.7检验项目控制点(见原材料质量标准)5.8其他检验规定对于本厂无法检测的项目,可以委托指定供方到第三方检测机构做检验,检验认同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报告.5.9入库检验合格后,由检验人员做出标识,通知库管员进行验收入库.篇二:进货检验电气按钮.旋钮进货检验和试验编号:ZYDL-QJ8.2.4-_电气按钮.旋钮进货检验和试验编号:ZYDL-QJ8.2.4-_信号灯进货检验和试验编号:ZYDL-QJ8.2.4-_信号灯进货检验和试验编号:ZYDL-QJ8.2.4-_隔离开关.转换开关进货检验和试验编号:ZYDL-QJ8.2.4-_隔离开关.转换开关进货检验和试验编号:ZYDL-QJ8.2.4-_电器仪表进货检验和试验编号:ZYDL-QJ8.2.4-_电器仪表进货检验和试验编号:ZYDL-QJ8.2.4-_关键件进厂检验和试验编号:ZYDL-QJ8.2.4-_一次插接件进厂检验与试验编号:ZYDL-QJ8.2.4-_篇三:进货检验规程_3原材料.外协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1. 目的对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进货检验.3. 职责3.1采购部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3.2仓库负责进货产品进行登记入库.3.3技术部负责提供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依据3.4质量部检验员负责进货产品检验,并对质量问题进行反馈.3.5采购部根据各部门反应的信息对供应商进行考评.4. 工作内容4.1外协外购件的分类4.1.1外协件根据本厂生产需求,外协件分为:机械加工零件(部件).铸件类.表面加工处理类.4.1.2外购件根据外购件的用途和性能,分为五金.标准件.管材.钢材.传动.气动.电气.工具及辅助材料等.4.2进货检验判定标准4.2.1进货检验判定依据:外协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产品图纸.技术标准等.4.2.2批次允收准则:进料检验必须以〝0〞缺陷为允收准则.4.3检验工作程序供方供货——〉采购员(仓库)报检——〉检验员对待检物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填写检验结果——〉交质量部经理判定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供方首次供货:供方必须将样件.自检报告单.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注册证书复印件等交由采购部门,技术部依据图纸等技术要求制定检验项目,交检验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填写检验单.样件检验完毕后,检验单交由采购部门,以据此做出鉴定报告,采购部门通知供方并列入>,根据供方情况制定初步供货份额.非首次供货:供方须待检验报告.合格证.采购部开具的>,检验员确认后进行检验,检验后检验员将检验数据和相关资料交技术负责人批准,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4.4检验工作要求4.4.1.采购人员必须按照采购计划和交货进度,详细填写采购件名称.交检批数量.制造单位等内容;4.4.2.检验员严格按>.产品图纸和工艺技术问题通知等要求,进行检查并如实填写检测数据;4.4.3.检查结果报技术部负责人,技术部负责人依据产品图纸.工艺要求.加工及装配等要求,判定物料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或退货并通知办理相关手续,不得填写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签字.4.4.4.仓库必须确认>上的技术部负责人签字方可办理入库手续.4.5质量问题的处理4.5.1检验员或质量负责人在接到质量信息后,立即赶到生产现场,按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4.5.2检验员认真填写相关信息报技术部负责人,技术部负责人每周依据检验人员的记录进行汇总,向采购部提供信息以便统计供应商业绩集中考评.4.6进货检验规定4.6.1进货检验抽样方式:技术文件中列出的重要零件必须逐一检验并记录,其余零件的抽样方案按下若产品一次抽样不合格,再次送货后需再次实行抽样检验,再次抽样方案如下(计算后数量不为整数的向上取整):抽样方案说明:1)检验样本须由检验人员在送检样本中随意抽取,不得由供方人员自行选样.2)如果样本数小于批量时,则该批全检.3)对于对于材料成分报告,提交时每个原材料批次提交一份;对于性能报告, 影响该性能的每个处理批次提交一份报告.4)具体参照>执行.4.6.2外观检查检验样本检查按比例进行抽检.4.6.3原材料检验标识验证采购部门收集供方产品合格证书等文件并存档,形成供方档案.检验人员必须对原材料的合格标识进行核实,发现标识有问题及时通知技术部负责人,并传递信息到采购部门核实标识情况,由采购部门确认方可进行验收,否则不必进行检验,直接退货,并按不合格品登记数量.4.6.4性能检验和试验抽检项目应符合产品图纸.技术标准和>等的要求.4.6.5检验及试验记录4.6.5.1原材料的检验和试验要作记录.4.6.5.2所有的进货检验和试验过程应建立检验台帐.4.6.6检验试验状态标识4.6.6.1对于合格件,在包装箱或工件上贴上合格证.4.6.6.2对于不合件而又不能及时退回的在包装箱或工件用红色标示,并及时隔离或按有关规定就地销毁.4.6.6.3对于来不及检查件在包装箱或工件上挂上待检标志并定置存放.其它标识办法和内容详见>.4.6.7紧急放行的控制若需紧急放行时,须有质量部.技术部负责人或主管副总的签字.4.8其他检验规定对于本厂无法检测的项目,可以委托指定供方到第三方检测机构做检验,检验认同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报告.4.9入库检验合格后,由检验人员做出标识,通知库管员进行验收入库.其过程见相应仓库仓库管理制度.编制: 批准:外协外购件质量标准一.五金件1.目的对用于产品的五金件进行进料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工艺要求或客户要求.2.范围适用于产品用的五金件的检验.3.检验规范3.1外观检查表面光滑.无划痕.裂纹.凹凸点.扭曲变形等缺陷.边缘无毛刺.3.2材质检查材质符合工程图纸要求或样品要求.3.3尺寸检查根据相关图纸或样品用游标卡尺检查,尺寸应在规定范围内.3.4装配检查与相关零件进行实配试装顺利.无错位.翘曲.变形等不良现象.4.因工程变更而需做相应要求的改变时,以最新工程图纸.样品为准.二.管件类(一)钢管类原材料检验规范1.目的通过对钢管类原材料的检验确保本厂生产的产品符合生产工艺及顾客的要求.2.范围适用于本厂生产用的所有钢管类原材料.3.验收规则3.1钢管类的质量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查和验收;3.2供方必须保证交货的钢管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本厂有权按照相应标准的规定进行复查.3.3钢管到厂应附有证明该批材料符合标准要求和订货合同的质量证明书.4.外观质量4.1钢管内.外表面不得有裂缝.折叠.分层.龟裂.裂纹.轧折和结疤缺陷存在,这些缺陷必须完全清除掉,清除不得超过其边长和壁厚的负偏差.4.2划痕允许深度不大于0.40mm4.3钢管内.外表面应光滑,允许有深度不超过0._ mm的少量凹坑.擦伤和细小的划道,但这些缺陷必须在壁厚的公差范围内.5.钢管尺寸的允许偏差5.1外径6~_mm允许偏差±0._mm;大于_~30 mm允许偏差±0.40mm;大于30~50mm,允许偏差±0.45mm;大于50mm,允许偏差±1.0%.5.2壁厚0.5~1.0 mm,允许偏差±0._mm;大于1.0~3.0 mm允许偏差±_%;大于3.0 mm允许偏差+_%~-_%.5.3钢管的长度:外径≤30mm为2~6m;外径>30~70mm为3~_m;外径>70mm 为4~_m.同批次材料长度偏差不超过±1%.5.4钢管的理论重量(密度为7.85)按公称尺寸计算,其计算公式为P=0._466?S(D-S),其中D为钢管的公称外径;S为钢管的公称壁厚.(二)型钢板材1.目的通过对型钢板材原材料的检验确保本厂生产的产品符合生产工艺及顾客的要求.2.范围适用于本厂生产用的所有型钢板材类原材料的检验.3.验收规则3.1型钢板材的质量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检查和验收;3.23.3型钢板材的标志可采用打钢印.喷印.盖印.挂标牌.粘标签.放置卡片或涂色等方式.标志应字迹清楚.牢固可靠.3.4型钢板材到厂应附有证明该批符合标准要求和订货合同的质量证明书. 4.1外观要求.4.1.1不得有明显的扭转和变形,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折叠.夹杂和分层.4.1.2表面允许有不超过负偏差的局部发纹.气泡.压痕.刮伤和麻点.4.1.3不允许有明显爆铁.烂铁现象.4.1.4凡属使用后可能造成性能缺陷的外观不良均不予接受.4.2尺寸要求型钢板材的尺寸均应符合订货合同中的要求或样板尺寸的要求,对未明确提出的要求,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或行业的规定.。
进货检验规范
![进货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d184d6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6.png)
进货检验规范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进货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更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利益和安全。
为了规范进货检验流程,提高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特制定本进货检验规范。
一、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原材料、零部件、外协件及包装材料等的进货检验。
二、检验依据1、采购合同或订单中明确规定的质量要求。
2、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3、产品图纸、技术文件和工艺规范。
三、检验流程1、到货通知当货物到达企业时,仓库管理人员应及时通知进货检验部门,并提供货物的相关信息,如供应商名称、货物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
2、检验准备检验人员在接到检验任务后,应收集相关的检验依据和资料,并准备好所需的检验工具和设备,如量具、测试仪器等。
3、抽样检验(1)根据货物的特点和检验要求,确定抽样方案。
抽样应具有代表性,遵循随机抽样的原则。
(2)对抽取的样品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尺寸、性能、化学成分等。
4、检验记录检验人员应如实记录检验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数据、判定结论等。
检验记录应清晰、准确、完整,并具有可追溯性。
5、判定与处理(1)根据检验结果,对货物进行判定。
判定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和待定三种。
(2)对于合格的货物,仓库管理人员应办理入库手续,并做好标识和记录。
(3)对于不合格的货物,应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如退货、换货、返工、报废等。
(4)对于待定的货物,应进一步检验或等待相关部门的处理意见。
四、检验项目及标准1、原材料检验(1)金属材料:检验外观是否有锈蚀、裂纹、变形等缺陷;测量尺寸是否符合要求;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
(2)塑料材料:检验外观是否有气泡、划痕、色差等缺陷;测量尺寸和重量;测试硬度、拉伸强度等性能。
(3)化工材料:检验外观是否有浑浊、沉淀、变色等现象;检测纯度、浓度等指标。
2、零部件检验(1)机械零部件:检验外观是否有毛刺、划伤、磕碰等缺陷;测量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检查配合面的粗糙度和配合精度。
进货检验规范
![进货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88c6aa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7.png)
进货检验规范本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公司采购的物资(包括原辅材料和外协件)符合质量要求,不合格的物资不得入库和投产。
适用于公司采购物资在入库前的检验和试验。
验收依据包括产品图样、检验规范、合同和技术质量协议,以及国家行业标准。
工作内容包括按物资种类分为原材料、一般物资和辅料,对重要物资中的外协配套件进行验收,对原材料进行出厂检验报告、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等的查阅,对一般物资进行外观和规格检查,对辅料进行直接验收和入库。
质检人员需记录检验和试验结果,并收集有关质量文件归档。
未经检验或验收的不合格物资不得投入使用或加工。
进货检验判定标准依据外协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产品图纸和技术标准等,批次允收准则为“0”缺陷。
供方首次供货需提供样件、自检报告单、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注册证书复印件等,由质量部依据技术要求制定检验项目进行检验。
非首次供货则按照规程进行检验。
供方必须在外购件上标识检验合格标志,以确保符合进货检验规定。
在进行检验前,仓库必须详细填写采购件名称、交检批数量、制造单位等内容,并按照采购下达的计划和交货进度进行检验。
检验员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进货检验指导书、产品图纸和工艺技术问题通知等要求进行检查,并如实填写检测数据。
检验员应将检验数据和相关资料交质量负责人批准,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检查结果报质量部负责人后,依据产品图纸、工艺要求、加工及装配等要求,判定物料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或退货并通知办理相关手续。
仓库必须确认“进货检验报告”上的检验员签字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对于质量问题的处理,检验员或质量部负责人在接到品质信息后,必须立即赶到生产现场,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检验员应认真填写相关信息,质量部负责人每周依据检验人员的记录进行汇总,向采购提供信息以便统计供应商业绩集中考评。
进货检验规定要求按照一定的抽样方式进行抽样,并规定了批量、抽样数、允收数和拒收数等标准。
若产品一次抽样不合格,经过退货、返修、返工后再次送货后需再次实行抽样检验。
采购物料和外协加工物料检验规范
![采购物料和外协加工物料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96e7a3667ec102de2bd8930.png)
进料检验规范1、目的确保采购物料和外协加工物料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厂所有原材料,外协加工配料,辅助材料,包装材料等采购物料的检验和试验。
3、职责①品质部负责编写(来料检验指导书)。
②仓管员负责外来物料之登记和通知来料检验员。
③来料检验员负责对来料之物料进行检验和试验并负责物料的放行。
4、定义①合格品:已达到所规定的规格标准及使用功能要求的物料或产品。
②不合格品:无法达到所规定的规格标准及使用功能要求的物料或产品。
5、A免检物料:①品质部对本厂不具备检验条件或对产品影响较小之物料建立(免检一览表)②免检物品入厂时,要求供应商附出厂检验合格证明以作凭据(免检物料一览表)中规定生产试用的免检物料。
当试用不合格时,应及时收回,对生产之产品进行全检处理。
具体按(不合格品规划书)进行处理。
B检验内容:①供应商交货时,将物料放在待检区内,仓管员核查内容,并通知来料检验员进行检验。
来料检验员接到通知后:来料检验员根据(来料检验规格书)图纸及相关样品实施抽样检验。
如判是合格,刚盖上兰色来料检验章。
由货仓人员入库,如判定不合格,则贴不合格标识,由货仓人员放于不合格区,检验后应及时填写(来料检验报告)。
②当进料检验发现异常时,来料检验员应立即填写(来料检验报告)连同不合格样品一起交品质部主管确认。
不合格来料的处理依(不合格品程序)执行,针对供应商来料严重不合格时,来料检验员填写(纠正及预防措施程序报告),发给供应商,要求供应商提报改善措施。
③品质部文员将每月的进料质量状况做成(供应商质量评估表),以做为供应商的评估资料,发一份给采购部。
进货检验规则
![进货检验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40be1ce35ef7ba0d4a733b3c.png)
进货检验规则
为规范进货检验流程和规则,保证对外购外协件的有效检验,特制定本检验规则。
一、所有外购外协件严格执行《外购外协件抽样管理办法》,并
根据外购外协件的质量稳定性采取加严、正常、放宽、免检四
种动态检验,并且对于免检产品,仅限于C类产品且质量近半
年来十分稳定的产品;并且要列出免检产品清单,传递到采购、
生产调度中心、财务部,质量部。
二、对所有检验的外购外协件必须执行对实物质量进行检验后粘贴
标识后才能出具检验结论,不允许没有检验实物质量就出具检
验单,否则对检验人员下岗处理。
三、进货检验必须严格执行《外购外协件检验细则》和关键重要件
检验作业指导书,按造图纸、工艺文件、质量要求规范检验,
如出现明显漏检失效造成生产过程停产的。
每次处罚20元。
四、对于外移库物质的送检单由仓库保管在开具出库单的同时出
具,由车间物流人员拿着出库单和送检单到外移库领料,由外
移库人员拿送检单进行送检,外检员根据送检单进行检验,粘
贴标识后,在送检单上出具检验结论,不允许月底在开总检验
单。
否则发现后,检验员下岗处理。
五、车间对有标有合格标识的外移物质进行使用,否则不允许上车。
进货检验规范样本
![进货检验规范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68a8ced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8.png)
进货检验规范样本一、进货检验的目的和意义进货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所提供的货物进行检验,以确保所进货物的品质和规格符合要求。
通过进货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货物存在的质量问题,保证货物的正常使用和销售。
二、进货检验的流程和方法1.定期制定进货检验计划,明确检验时间和检验标准。
2.由专业的检验人员进行检验,确保检验结果的客观和准确。
3.根据货物的性质和特点,选择适当的检验方法,如外观检验、尺寸检验、性能检验等。
4.采取抽样检验的方式,可以提高检验效率。
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等。
5.检验样本应以典型货物为主,能够代表整批货物的特性。
6.进行检验时,要准确记录检验结果和检验员的意见,以备后续参考。
三、进货检验的要点和注意事项1.在进货前,应与供应商明确货物的规格、性能和质量要求,并签订合同或采购协议,以保证双方的权益。
2.在进货检验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检验,不得轻易妥协。
3.对于检验结果不合格的货物,应及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要求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4.对于检验结果合格的货物,要保存好检验记录和样本,以备将来需要。
四、进货检验的技巧和方法1.外观检验:对货物外观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和检查,注意货物是否存在破损、变形、污渍、气味等问题。
2.尺寸检验:根据货物的尺寸标准,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对货物的尺寸进行检验,确保其与规定要求一致。
3.包装检验:对货物的包装情况进行检验,包括包装材料的完整性、标识的正确性等。
4.性能检验:对货物的性能进行检验,如电器产品的电压、功率、能效等,机械设备的效率、噪音、寿命等。
5.样品检验:对货物的样品进行检验,确保货物的整体质量和特性与样品一致。
五、进货检验的管理和改进1.建立完善的供应商评估制度,对不合格的供应商及时予以淘汰和替换。
2.定期组织进货检验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
3.进行检验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发现问题的原因和共性,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进货检验和试验规范
![进货检验和试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f47f6843968011ca2009128.png)
进货检验和试验规范
1、检验范围
对采购物料进行检验,保证只有合格物品者能投入使用或加工,预防和控制不合格物料流入生产加工环节。
2、职责
(1)生产部负责进厂原辅料、包装物的检验、验证。
3、工作程序
(1)外购货物进厂,由生产部进行检验,并对其数量、规格品和做好登记。
生产部依据相应检验标准实施进货检验。
检验过程中应对如下项目进行检验:不完善率、未熟率、虫蚀率、病斑率、生芽率、霉变率,杂质含筛下物、无机杂质、有机杂质。
由原材料检验员按标准规程抽样。
检验合格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2)包装物等物品,由质检员,按检验计划规定的项目进行检验,并对供方所提供的产品质量证明(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单等)进行验证,符合要求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3)由仓库保管员负责核对并检查到货规格、数量、是否与发货单和本公厂采购合同一致,有无运输损害,验证无误后,办理入库手续。
(4)生产部根据检验结果,出具检验报告,由检验人员填写完整,明确判定合格与否。
检验报告经生产部经理签字后有效。
(5)检验报告送相关部门,仓库据此办理入库手续对不合格品,仓库不予入库,不允许投入生产使用(让步接收物料除外)。
对特殊情
况下,先入库,后检验的物品,仓库要做出待检标识,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规定进行处置。
(6)本厂不具备检验条件的购物品,生产部负责索取质量证明及使用指南等有效文件,作为进货验证依据。
物资采购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物资采购质量检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20d9c6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e.png)
物资采购质量检验管理制度为严格检验采购物资的质量标准,确保订购物资符合公司质量标准和要求,杜绝不合格物资入库,现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公司采购物资的质量检验。
第二条采购职责采购员负责对订购物资送货前的质量监督和检验,负责对供应商提供样品质量的验证工作,并负责所有采购物资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反馈和处理工作。
第三条基本原则1、必须向评定合格的供应商采购;2、采购前应提供有效的采购文件和资料;3、对突发所需的特殊物资和急用物资,可向未评定过的供应商采购,由采购部进行物资的验证,验证合格后,即可进行订购。
第四条采购物资的检验1、采购物资送货前,采购员应以书面形式通知采购部进行检验;2、检验员负责对订购物资的抽样检验,按《产品检验控制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并填写相应的产品检验报告;3、采购物资检验合格后,方可安排送货;4、若采购物资检验不合格,采购部应及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处理;5、公司各有关部门配合采购部收集、分析和反馈采购物资质量信息,必要时对供应商提出改进建议。
第五条采购物资检验的依据1、采购部与供应商签订的采购合同;2、供应商出示的质量认证;3、供应商出示的产品合格证;4、采购物资技术标准;5、物资工艺图纸;6、供应商提供的样品和装箱单。
第六条影响采购物资检验方式、方法的因素1、采购物资对产品质量、经营活动的影响程度;2、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及以往的信誉;3、该类物资以往经常出现的质量异常情况;4、采购物资对本公司运营成本的影响。
第七条采购物资检验方式的选择1、适用于采购物资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的物料或企业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2、免检适用于大量低值辅助性材料、经认定的免检厂采购货物,以及因生产急用而特批免检的物资。
对于后者,采购货物检验专员应跟踪生产时的质量状况。
3、抽样检验适用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资。
一般物资采购均采用此种检验方式。
第八条技术部编制《采购物资质量标准》,由技术部经理批准后发放采购检验人员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采购的刀具材料最低硬度应在60HRC以上,对于碳素工具钢材料,在室温条件下硬度应在62HRC以上;高速钢硬度为63HRC~70HRC;硬质合金刀具硬度为89HRC~93HRC。
d.采购的刀具尺寸符合标准要求。
e.进厂的量具符合以下要求:
1.1.3外观
1.1.3.1 要求:卡尺的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它缺陷。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色现象。游标刻线应刻至斜面下边缘。
0.05
0.05
>500-1000
0.04
0.04
0.10
1.1.4千分尺校验规程应按各标准要求执行校验
1.1.4.1外观:新制的不应有碰伤、锈蚀、带磁或其它缺陷,刻线应清晰均匀。检定用目力观察
1.1.4.2各部分相互作用
1.1.4.3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住现象。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1.1.3.5校验方法:观察和试验。
对于尺身和尺柜的配合质量,用手轻轻摆动活动量爪,进行校验。
1.1.3.6 刻线宽度和刻线宽度差。
1.1.3.7要求:应不超过表4的规定。
表4 (mm)
分度值
刻线宽度
刻线宽度差
0.02
0.08-0.12
0.02
0.05
0.08-0.15
0.03
0.10
0.08-0.20
±3
2.5
200-225
--------
±3.5
3.5
250-275
--------
±3.5
3.5
325-375
--------
±4
4
425-475
--------
±5
5
1.1.4.12校验方法:
量杆的尺寸及工作面的平行度在钢直尺用比较法进行检定。对于平测面的量杆应采用在鉴定过的钢直尺上检定。对于球工作面的量杆,应用直径为8mm的平面测量进行校验。
0.05
0.10
示 值 误 差
0-300
±0.02
±0.05
±0.10
>300-500
±0.04
±0.05
±0.10
>500-700
±0.05
±0.075
±0.10
>700-900
±0.06
±0.10
±0.15
>900-1000
±0.07
±0.鉴定过的千分尺,对于尺寸范围在300mm内的卡尺,不少于均匀分布3点;对于尺寸范围大于300mm的卡尺,不少于均匀分布6点。
带深度尺的卡尺,深度尺在尺寸20mm一点检定。其示值误差不超过卡尺游标的分度值检定时,每一受检点应在量爪的里端和外端两位置检定。每受检点里端外端尺寸之差应不超过表11的规定。
表11
尺寸
范围
分 度 值
0.02
0.05
0.10
每受检点里端与外端尺寸之差
0-200
0.01
0.03
0.05
>200-500
0.02
1、刀具、量具类
1.1技术要求
1.1.1质量证明:本公司采购的刀具、量具必须附有证明该批产品符合标准要求的出厂合格证,并且合格证上的规格、级别与实物相符。调研时有品牌要求的,要核对所采购的产品是否是该品牌的,采购部要在入库单上注明品牌要求,否则不予办理入库手续。
1.1.2质量要求:
a.采购的刀具量具包装完好无损,并附有合格证。
1.1.4.10校对用量杆
1.1.4.11要求:校对用量杆尺寸偏差和两测量面平行度不超过《校对用量杆参数表》表4的规定。
校对用量杆的
公称尺寸(mm)
尺寸偏差
两测量面的
平行度
(微米)
0级
1级
25
±1
±2
1
50
±1.5
±2
1
75
±1.5
±2
1.5
100-125
--------
±2.5
2
150-175
--------
50-75
75-100
100-
125
125-
150
150-
175
175-
200
200-
300
示值
误差
0级
±2
±2
±2
±2
---
---
---
---
----
1级
±4
±4
±4
±4
±5
±5
±6
±6
±7
1.1.4.9校验方法:用鉴定过的游标卡尺来校验。测量上限大于150mm的千分尺可只检测微头的示值误差。用专用量具按0-25mm的千分尺受检点检定,测微头各点相对于零点的示值误差不超过3微米。
0.05
1.1.3.8 校验方法:尺身和游标的刻线应至少各抽3条。刻线宽度差以受校刻线中最大与最小宽度之差确定。
1.1.3.9零值误差
1.1.3.10 要求:零值误差以零刻度线和尾刻度线的重合度表示,应不超过表9的规定
表9
分度值
零刻线重合度
尾刻度线重合度
0.02
±0.005
±0.01
0.05
±0.005
1.1.4.4试验和目力观察
1.1.4.5刻线宽度及宽度差
1.1.4.6固定套管纵刻线和微分筒上的刻线宽度为0.15-0.20mm,同一把千分尺上的刻线
宽度差应不大于0.03mm。
1.1.4.7两测量面的平行度
1.1.4.8应不大于表2的规定
表2(微米)千分尺校验参数
测量范围(mm)
0-25
25-50
采购物品检验规范
———————————————————————————————— 作者:
———————————————————————————————— 日期:
ﻩ
采购物品检验规范(刀具、量具)
目的:为了使进厂的采购的刀具、量具得到有效地检验,特制订本检验规范。
适用范围:本公司所有采购的刀具、量具。
主题内容:
卡尺上应标有分度值,制造厂名,工厂标志和出厂编号。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卡尺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1.1.3.2校验方法:目力观察
1.1.3.3各部分相互作用
1.1.3.4 要求:尺框沿尺身移动应平稳,不应有阻滞现象。紧固螺钉的作用应可靠。深度尺不允许有窜动。微动装置的空程,新制造的应不超过1/4转,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应不超过1/2转。尺身和尺柜的配合应无明显晃动。
±0.02
0.10
±0.010
±0.03
1.1.3.11 校验方法:移动尺框使两测量面接触(有微动装置的需使用微动装置),分别在尺框紧固和松开的情况下,用目力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或工具显微镜检定。
1.1.3.12示值误差
1.1.3.13 要求:应不超过表10的规定
表10
尺 寸
范 围
分 度 值
0.02
1.1.5钢直尺校验规程
1.1.5.1钢直尺必须经过国家法定计量监督机构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于检验
过程。
1.1.5.2钢直尺用不锈钢片制成。尺的正面上、下两边必须有线纹。所有同名分度的线纹应等长。
1.1.5.3尺的端边、侧边不应有毛刺、锋口、锉痕及影响使用的锈迹。
1.1.5.4使用者发现钢直尺的精确度石疑问,必须停止使用,并立即向计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