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考试重点整理
文学概论考试要点
文学概论复习稿件一、名词解释1、文学意象:意象的概念,广泛应用于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主要有四种:一、心理意象;二、内心意象;三、泛化意象;四、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的审美意象,简称意象或文学意象。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古人用意象专指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或文学形象。
P2232、审美意象:即表现审美理想充分的意象,是指一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制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P2293、抒情性作品:抒情性作品与叙事性作品相对应,是一种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来表现作家内心情感活动的文学作品类型。
P2564、抒情话语: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
它是抒情内容直接融入其中的、不同于普通话语系统的特殊语言组织形式,具有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
P263。
(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
它具有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通过类似音乐组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表现难以言传的主观感受过程。
)5、普通话语:普通话语和抒情话语并不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而是同一种语言中两种不同话语的功能上的区别。
普通的话语系统是一种通信系统,它通过意义相对确定的词句来报道事实,几乎不考虑词句组合而成的音响关系。
P2636、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现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P2817、创作个性: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性行为方式,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P2818、高雅文学:高雅文学是一种典雅、正统、经典、精致、纯粹的具有较高思想艺术价值的文学类型。
高雅文学主要服务于社会上文化修养较高的的阶层。
其特点有:内容和题材充实、深广;主题或意蕴富于深度:艺术形式上具有探索性和独创性;有鲜明的个性风格;诉诸读者严肃的思考、体验和想象。
《文学概论》考点大全
《文学概论》考点大全一、文学的定义和特点1.文学的概念和定义2.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3.文学的表现手法和风格4.文学的作用和价值二、文学的起源和发展1.文学的起源和发展阶段2.古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3.现代文学的诞生和变革4.当代文学的特点和趋势三、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1.古代文学流派(如诗、散文、小说等)2.现代文学流派(如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3.当代文学流派(如抽象派、现实主义等)4.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四、文学批评与理论1.传统批评方法(如形式主义、新批评等)2.当代文学理论(如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批评等)3.文学批评的对象和方法4.文学理论对文学研究的影响五、经典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1.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2.现代经典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3.当代经典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4.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和意义解读六、文学与社会1.文学与历史、社会的关系2.文学作品中的社会意义和批判性3.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与改变4.文学创作的时代特点和社会背景七、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1.中国文学的历史地位和价值2.中国古代文学的世界影响和价值3.中国现代文学的地位和特点4.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交流与影响八、文学的跨学科研究1.文学与哲学、心理学的关系2.文学与政治、社会学的关系3.文学与美学、语言学的关系4.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九、文学的评价标准与传承1.文学作品的审美评价标准2.文学作品的文化评价标准3.文学作品的时代评价标准4.文学作品的传承与发展十、文学的国际学科体系1.各国文学的发展和特点2.不同国家文学的交流与互动3.主要国际文学奖项和影响力4.文学的全球化趋势和挑战。
《文学概论》考点大全
《文学概论》考点大全文学概论考点大全1.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文学和文学活动。
2.文学理论的性质有三点,分别是:实践性,人文性,科学性。
3.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文学理论,才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四点:一、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充分揭示了文学的本质;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分析和考察文学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三、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深刻阐明了文学的价值和功能;四、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高度肯定的人民在文学中的主体地位。
4.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来源有三个: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5.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关于文学的方法论有以下三点:一、人类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由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构成;二、人类社会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运动发展的,其内部存在的两大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对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认识,必须到社会存在的发展中找原因。
6.文学和文学理论,居于社会结构中的上层建筑领域,都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7.文学的作用有以下三点:一、验证理解文学艺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二、正确认识社会心理与文学艺术的关系三、深入把握文学艺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关系8.马克思在1857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首次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
9.艺术生产的两大概念:一、广义的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相对的精神生产的一种,它既有作为一般生产的普遍性,受生产的普遍规律支配;又有作为精神生产的特殊性;二、狭义的艺术生产:特指在资本主义时期,作家或者艺术家直接同资本交换的劳动,艺术生产为资本创造价值,艺术品具有商品的属性。
10.马克思主义人的学思想有以下三点:一、从现实的人出发是文学理论乃至一切人文科学的根本出发点二、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般特征三、对人的本质的科学阐释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五、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文学的未来。
文学概论重点整理
1. 文学流派:由思想倾向、文学见解、艺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作家群,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并以有影响的文学成果作为标志的创作派别。
2.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尧斯提出来的。
指文学接受者事先拥有并作为标准或框架而带入接受活动的全部经验和知识积累,包括接受者从已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的经验、知识,对不同文学形式和技巧的了解以及接受者的生活经历、文化水平、欣赏趣味等,它相当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中的先在的“图式”。
3. 文学批评:在鉴赏的基础上,运用某种理论对文学文本及其相关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阐释活动。
4. 原型: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所提出的概念。
是一种源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原始意象。
文学理论所说的原型,是指对不同时代的文学创作产生影响、并激发了读者情感反应的那种构思、形象、意象或情节类型。
5. 俗文学 俗文学:为满足读者娱乐、消遣需要创作的文学 ,与雅文学相对。
其特征是通俗性、传奇性和娱乐性。
6. 典型化: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概括的基本方式。
即通过收集、分析大量的生活材料,从中提炼出最能体现某种人物或某种生活现象特点的素材进行整合、虚构,在艺术加工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
经过艺术加工,文学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既是个别的,又因为体现了同类现象共有的特点而具有普遍的意义。
7. 母题:源于传统的、不可再分的最基本的情节因素。
来自民俗学,原本是指反复出现于不同文本的、与叙事类型化特征相关的最小单元或成分。
母题源于传统,显示了文化传统向叙述形式的转化、浸渗和凝聚。
可以突破时代、地域、文化等限制而不断出现,从中可以见出文学和文化传统、民族文化和审美心态的深刻影响。
8. 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形态之一,既是人类审美活动的高级形态,又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填空1.现实主义是一种以_写实性的形象和形态,通过_典型化的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的文学类型。
2.西方的创作天才论源于柏拉图的“_诗灵神授”说。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文学概论是一门研究文学发展和文学作品风格的学科,其内容涉及文学的定义、分类、发展规律、创作技巧等方面。
以下是文学概论期末复习的重点内容。
1.文学的定义:文学是通过语言艺术的方式表达人类思想、感情和想象力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它具有表现和传达人类普遍情感和意义的功能,能够触动读者的感情和思维。
2.文学的分类:文学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包括按内容分类(史诗、戏剧、小说、散文、诗歌等)、按表现手法分类(写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等。
3.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演进规律,包括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文学、启蒙运动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文学流派。
4.文学作品的要素和风格:文学作品包括情节、人物、语言等要素,不同的文学流派和风格在这些要素的安排和表现上有所不同。
可以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构思方式、叙事手法、语言运用等来理解其风格特征。
5.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文学作品是人类思想、情感和文化的表达,在其中可以找到对人类生活、社会问题、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思考和反思。
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解读,可以拓宽视野、增加对人类世界的理解和认识。
6.文学批评方法:文学批评可以设定不同的角度和标准,来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解读。
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包括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
了解不同的批评方法,可以帮助解析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7.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8.世界文学经典作品:世界文学中有许多经典作品,对于文学概论的学习和理解非常重要。
例如《唐诗三百首》、莎士比亚戏剧集、《圣经》、《童年的故事》、《战争与和平》等都是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文学作品。
以上是文学概论期末复习的重点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系统学习和理解,可以建立起对文学发展规律、文学作品解读、阅读方法等方面的扎实基础,提高对文学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文学概论重点
文学概论重点练习题一、解释下列文学理论术语1、艺术形象:是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它是文学的特有存在方式。
2、文艺学:文艺学是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总称,也叫文学学(2分)。
它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五个分支(2分)。
3、艺术生产:马克思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待文学艺术活动,将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其一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文学艺术活动相比较,其二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其三指文学艺术活动为资本创造价值而具有了商品属性。
4、文学的定义: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5、话语:话语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而进行沟通的具体行为或活动(2分),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3分)。
6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
7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8、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9、文学: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的审美意识形态。
10、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11、文学的含义:简言之,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当然文学的含义是变化发展的。
二、理论阐释题(每题10分,共30分)1、先说明所给这段话所包含的文学理论,再对其作简要评析。
“一个艺术家表现的是情感,但并不是像一个大发牢骚的政治家或是像一个正在大哭或大笑的儿童所表现出来的情感。
艺术家将那些常人看来混乱不整的和隐蔽的现实变成了可见的形式,这就是将主观领域客观化的过程。
”——(美国)苏姗﹒朗格(P32)这段话主要阐述了文学中的情感表现与日常生活在的情感表现之不同。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文学: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是一种话语活动,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行为,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2、文学性:指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独特性质,是文学的性质和文学的趣味,它存在于文学语言的联系和构造之中。
文学性不存在某一部文学作品中,而是一种同类文学作品普遍适用的构造原则和表现手段,如结构、韵律、节奏、修饰等。
3、文学理论:对文学现象规律性的总结,以哲学的方法论和宏观的视野对文学的创作规律进行归纳和总结。
4、模仿论: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上来说,它是现实主义反映论的蓝本,在古希腊时期形成,主张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
5、表现论(说):表现论文学观的一种。
表现论主张文学艺术是作家内心世界的表现,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主要代表人物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雪莱等人。
6、实用说:实用说”是一种出现很早、影响久远的文学观。
“实用说”的文学观从功能角度来界定文学,强调文学是一种教化的手段,如中国古代的“兴观群怨”说、“文以载道”说、西方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等都把文学的道德教化功能摆在首位,但它同时也注意到了文学的审美特点。
兴:一说比兴;另说激发感情的意思。
观: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人间百态群:切磋,社会交际怨:讽谏上级7、文学的机制:指的是与文学创作和传播有着直接关系的社会环节,比如作家的身份、作品的出版制度、文学研究评价体制以及读者群体的构成等。
8、互文性:互文性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文本理论,其继承了了结构主义的优点,并吸取了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破坏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强调于文本本身的断裂性和不确定性。
9、叙事话语:指称大大小小的各种叙事活动,一部小说、叙述一件事或一部叙事作品中的某个组成部分,都可以称作叙事话语。
10、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
它是抒情内容直接融入其中的、不同于普通话语系统的特殊语言组织形式,具有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
抒情话语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表现复杂微妙的主观感受过程。
文学概论最全复习资料
1、广义的文学观(上古至先秦两汉)2、狭义的文学观(魏晋以来,“文学的自觉”)情感性是文学审美活动的性质1.审美是一种非实用而又使人产生情感愉悦的活动。
2.审美是一种非概念而又能引起情感与认知的自由协调运动的过程。
3.审美是一种个体的同时又可以普遍传达的内心情感体验。
文学审美情感的特点:(简答、论述题)其一,从内涵看,审美情感是一种超越个人利害得失而具有人类普遍性的典型情感。
金圣叹:“世间妙文,原是天下万世人人心里公共之宝,决不是此一人自己文集。
”其二,从性质看,审美情感不同于随意发泄的日常情感,而是一种情感的形式或形式的情感。
李泽厚:“所谓独特的审美情感,乃是与艺术形式相对应的主观情感形式或主观情感结构。
”(《美学四讲》之三)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即审美情感离不开审美形式,它是与艺术形式同构对应的情感形式。
其三,从表现看,审美情感是与审美无功利性和审美形象相互渗透着,并通过审美形象显现或感受的。
艺术情感在文学创作过程的重要作用:第一,文学创作与情感的宣泄需求。
第二,文学创作与情感的再度体验。
第三、艺术情感与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形成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都必须放到社会存在的发展中来看待。
艺术掌握是一种通过人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将人类社会和自然加工成艺术形象的精神活动。
作为对现实的一种占有形式,艺术掌握面对的是人和人的社会生活。
艺术掌握的特征:充满主体精神,想象和激情是其思维基本形式。
始终伴随着人的情感活动。
追求艺术成果的特殊性和不可重复性。
对美的追求,它将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将人及其社会生活对象化和形式化。
(简答题)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P173 (必考)1、文学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一定时期的文学繁荣,往往是作为经济发展的结果而出现的。
文学概论复习要点
文学概论复习要点文学概论是一门研究文学的基础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文学定义、文学发展史、文学流派、文学批评等。
下面给出了文学概论复习的要点。
一、文学的定义1.文学的广义和狭义定义:广义上指所有以语言为媒介创造的艺术作品,狭义上指具有一定立意和形式的诗歌、小说、戏剧等文体的艺术作品。
2.文学的功能:审美功能(艺术性)、表达功能(思想性)、传播功能(社会性)。
3.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关系:文学是最基本的艺术形式,也是其他艺术形式的重要源泉和表现手段。
二、文学发展史1.古代文学:古代史诗、古代散文、古代戏剧等。
2.中世纪文学:鲁宾逊漂流记、亚瑟王传说等。
3.文艺复兴文学:莎士比亚的戏剧、但丁的《神曲》等。
4.新古典主义文学:莫利埃尔的喜剧、英国浪漫主义的诗歌等。
5.浪漫主义文学:雨果的长诗、拜伦的戏剧等。
6.现实主义文学:弗洛贝尔的小说、东尼·莫里森的小说等。
7.自然主义文学:巴尔扎克的小说、毛姆的小说等。
8.象征主义文学:波德莱尔的诗歌、王小波的小说等。
9.超现实主义文学:安德烈·布列东的小说、萨特的戏剧等。
10.后现代主义文学:乔伊斯的小说、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小说等。
三、文学流派1.古典主义:以希腊罗马文化为取向,崇尚秩序与理性,追求平衡和谐。
2.浪漫主义:强调个性、感情、幻想和想象力,鄙视现实,崇尚超越。
3.现实主义:追求真实和客观,揭示社会现实,关注社会问题。
4.自然主义: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强调人类的生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5.象征主义:追求意象、暗示和隐喻,关注人类内心世界。
6.超现实主义:追求完全自由的创作方式,突破现实的束缚,表现非理性和离奇。
7.后现代主义:拒绝大故事、大理论,追求碎片化、多重视角和多样性。
四、文学批评1.传统批评: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和评价,重视作者的意图、作品的内在结构和美学价值。
2.结构主义批评:强调文本的结构和符号的含义,关注作品中的系统和符号编码。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2024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第一大点: 文学理论1. 文学定义和特点a. 文学的定义和内涵b. 文学的特点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2. 文学分类与流派a. 文学的分类方式和标准b. 主要文学流派的发展和特点3. 文学审美理论a. 审美的概念和特征b. 主要审美理论的介绍和比较4. 文学批评方法a. 文本批评和作品批评的关系b. 传统和现代文学批评方法的比较5. 文学与社会文化a. 文学反映社会文化的作用b. 文学作品与社会背景的关系分析第二大点: 文学史1. 古代文学史a. 古代文学发展的特点和重要作品b. 古代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的介绍2. 近代文学史a. 近代文学的兴起和发展背景b. 近代文学的重要流派和代表作品3. 现代文学史a. 现代文学的发展和主要特点b. 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介绍4. 当代文学史a. 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和作品特点b. 当代文学的反思和创新5. 文学与时代精神a. 文学作品反映时代精神的意义和价值b. 通过文学作品了解不同时代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观第三大点: 文学作品分析1. 文学作品与艺术形式a. 不同艺术形式对文学作品的影响b. 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和风格分析2. 文学作品的结构与语言a. 文学作品的结构组成和层次分析b. 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分析3. 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意义a. 文学作品的主题提炼和分析b. 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评析4. 文学作品的情感与审美a. 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情绪传递b. 文学作品的审美体验和审美价值5. 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a. 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解读b. 文学作品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贡献分析第四大点: 中国文学概览1. 古代中国文学a. 古代中国文学的特点和瑰宝b. 古代中国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影响2. 近现代中国文学a. 近现代中国文学的崛起和发展b. 近现代中国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介绍3. 诗歌与韵文a. 中国诗歌的特点和形式b.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诗人的代表作品4. 散文与小说a. 中国散文的演变和发展b.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小说的代表作品5. 戏曲与戏剧a. 中国戏曲的历史演变和发展b.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戏剧的代表作品第五大点: 国外文学概览1. 古代西方文学a. 古希腊和罗马文学的发展和特点b. 古希腊和罗马文学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地位2. 欧洲文学a.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特点和作品b. 欧洲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介绍3. 美国文学a. 美国文学的发展和主题特点b. 美国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介绍4. 亚非拉文学a.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文学的发展轨迹b.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介绍5. 跨文化交流与文学互鉴a. 跨文化交流对世界文学的影响b. 文学互鉴的案例分析和启示总结:。
文学概论考试知识点总结
文学概论考试知识点总结
一、文学概念及定义
1. 文学概念的演变
2. 文学的定义及特点
3. 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关系
二、文学的分类
1. 文学体裁的分类
2. 文学流派的分类
3. 文学作品的分类
三、文学思潮
1. 文艺复兴
2. 古典主义
3. 浪漫主义
4. 现实主义
5. 自然主义
6. 象征主义
7. 超现实主义
8. 后现代主义
四、文学理论
1. 形式主义
2. 结构主义
3. 话语分析
4. 读者反应理论
5. 心理学批评
6. 后现代批评
7. 后殖民主义批评
8. 女性主义批评
五、文学批评方法
1. 传统批评方法
2. 新批评方法
3. 结构主义批评方法
4. 话语分析批评方法
5. 读者反应批评方法
6. 心理学批评方法
7. 后现代批评方法
8. 后殖民主义批评方法
六、文学史
1. 中国古代文学史
2. 中国现代文学史
3. 世界古代文学史
4. 世界现代文学史
七、文学作品分析
1. 文学作品的结构分析
2. 文学作品的风格分析
3. 文学作品的主题分析
4. 文学作品的意义分析
八、文学批评实践
1.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评析
2. 世界经典文学作品解读
3. 文学作品的文化批评
4. 文学作品的社会批评
以上是文学概论考试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文艺学----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
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着其他分支的研究,它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
3.文学理论的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4. 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心理学(第8页)、文学社会学、文学价值学、文学文化学、文学信息学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念(或者基石):一,文学活动论;二,文学反映论;三,文学生产论;四,文学审美艺术形态论;五,艺术交往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相互之间的交往理论,成为对后来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的一个重点。
如哈贝马斯吸收了马克思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对诗学的贡献,是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
这里以作品为中心构成了作家与作家、作家与此岸世界、作家与读者、作家与彼岸世界的交往关系。
从人类学的观念来看,文学是人的活动;从哲学的观念来看,文学是人的一种反映活动;从现代的经济学观念来看,文学是一种艺术生产活动;从美学的社会学的观点看,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从媒介和符号的观念来看,文学是一种交往对话。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1、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
文学活动的构成:世界--世界都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世界在这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以及宗教信仰意义上的超验世界,由此形成了摹仿论(包括再现论、反映论)的立论依据。
在古代,古希腊传统强调人堆客观世界的逼真的绘画,模仿论、再现论由此而来。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
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1.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
2.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对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把握。
3.文学的政治倾向性和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
4.文学的超越性是指文学通过艺术想象和审美理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获得心灵自由的特性。
5.文学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具有间接性、精神性、超越性的特点。
二、解释基本概念:文学的倾向性;文学的形象性;文学的间接性1.文学的倾向性:是指文学在反映特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
首先,政治倾向性和思想倾向性是文学倾向性的主要表现。
其次,文学的政治倾向性和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2.文学的形象性:形象性是指文学创作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性。
首先,形象性是文学艺术之美的重要体现。
其次,文学形象是有创造性、有生气、有意蕴的形象。
3.文学的间接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阅读语言符号而间接地在内心唤起形象画面的特性。
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中的形象不具有直观性,它以语言文字符号为中介,通过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才有可能间接地被感知。
三、问答题:1.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人的观念领域的反应,同时又通过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以及与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作用,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变革,所以,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作家依据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生活进行的艺术创2.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有哪些主要特征?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作家依据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生活进行的艺术创造,具有认识性、倾向性和实践性。
(1)认识性。
认识性是指文学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精神世界的特性。
首先,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可以通过文学认识丰富的社会生活。
其次,文学作品蕴含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可以通过文学参悟生活的真谛。
第三,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对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把握,可以通过文学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整理
1、中国古典诗论中,唐代诗人王昌龄在其著作《诗格》中首次使用了“意境”的概念。
2、文学接受的动机主要有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批评动机和借鉴动机。
3、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
4、导致读者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第二文本”与作者创作的“第一文本”之间出现异变的原因有政治观念、文化观念、文化视野、个人经验、文化欣赏能力。
5、没有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可以称为“零聚焦”叙述,而从某个人的单一角度讲故事则是“内聚焦”叙述。
6、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通常具有行动元和角色的二重性特点。
7、高雅文学有时候又称纯文学、美文学、严肃文学、精英文学。
8、西方的现代语言学批评的主要代表性学派包括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
9、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最高原则,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给作家斐﹒拉萨尔的信中提出来的。
10、汉代学者王充在其著作《论衡﹒乱龙》中创造了“意象”这一概念。
11、波兰学者英伽登把文学作品的文本由表及里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字音及其高一级语言组合、意义单元、多重图片化面貌和再现客体。
12、审美意象可以分为寓言式意象和符号式意象两类。
13、叙事性作品的结构可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14、抒情话语的主要修辞方式有比喻和象征、倒装和歧义、夸张和对比、借代和用典。
15、相对高雅文学,大众文学的特点是思想内容的浅易,艺术形式的简明,富于消遣娱乐功能。
16、阅读活动中的期待视野按照文学接受主体的状况来划分,包括个性期待视野和集体性期待视野两种类型。
17、在文学接受的发展过程中,经由读者阅读产生“第二文本”往往会发生的作品形象异变、情感的异变以及思想观念的异变。
18、文学批评的一般实践包括了解对象、选点切入、确定要旨、布局安排、力求创见五个要素。
1、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夏抒情文学和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早在《庄子﹒齐物论》中已有关于“自由之境”的讨论。
最新文学概论(1)考试重点
文学概论(1)考试重点文学概论1、名词解释文艺学: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理论的性质:应从三个方面进行解答: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应有品格。
(1)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两个分支关系密切,指导和制约着其他分支;与其他分支相比,文学理论侧重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规律。
(2)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 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的四要素,认为文学是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构成;文学理论的任务:本质论、发展论对应“文学是活动”,创作论、构成论、接受论对应“四要素”。
(3)文学理论的的品格(特点):实践性和综合性。
3、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七大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文学心理学中,有德国学者立普斯的“移情”说、瑞士心理学家布洛的“心理距离”说;文学社会学中,有孟子的“知人论世”说,即“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强调鉴赏作品要了解作者和时代。
4、怎样理解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1)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生活活动(劳动)→人属于自然又超越自然→人的感觉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感觉可以发展成为一种诗意情感的关系。
(2)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3)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亦即生活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创造和欣赏)的对象化(作品、评论)。
5、文学本体论:文学本体论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
(兰塞姆)6、文学活动的发生:几种假说: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无意识欲望升华说、多因说)。
7、为什么说文学起源于劳动:(1)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劳动锻炼人的大脑与肢体,使人从一般动物界中分离出来)(2)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
第一章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一、文学的审美性1、*文学的定义:文学是作家借助于虚构和想象,通过语言形象来表现他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一种艺术样式。
2、*文学概论有哪几论:本质论作品论创作论接受论活动论3、*艾布拉姆斯所说的四要素/ 如何理解四种文学观念①四要素: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②四种文学观念:模仿说(作品与世界)、表现说(作品与艺术家)、实用说(作品与欣赏者)、客观说(作品本身)A、模仿说(文学与世界、社会生活的关系,中国古代“感物说”)a、特点:主张文学是社会现实的模仿,认为文学的成功取决于作家的理性力量,坚持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决定语言、形式,强调阅读者要全力理解作者的原意。
b、模仿:最初是指祭祀活动中巫师表演的歌舞,后来从祭典术语转化为哲学术语,表示对外在世界的再造或复制,“模仿说”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强调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基础。
c、亚里士多德:模仿不是指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描摹。
文艺所描述的应该是可能发生的而不是已经发生的事情。
不排斥想象和虚构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
B、实用说(西方世界主要审美态度):从功能角度来界定文学,强调文学是教化的手段。
a、特点:主张文学的根本在于服务于现实的功利需要,文学的成功取决于作家的现实关怀,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决定语言的形式,读者阅读是要全力实现作者的原意。
b、代表:①孔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②古罗马,贺拉斯“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C、表现说(中国:“诗言志”“诗缘情”,西方:18世纪末随着浪漫主义运动兴起)a、特点:强调文学表现自我情感,认为文学的成功来自作家的情感、想象力与天才;文学作品的情感而不是思想具有决定地位。
文学阅读是要全力理解作者的原意。
b、中西表现论的不同:①西方作品情感抒发比较直接,中国古诗情感抒比较隐晦。
②西方突出强调作者的决定作用,中国坚持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上面所说的是广义的文艺学;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1、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科都叫"诗学"、"诗论"..2、一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共时← ----- --------→历时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特殊文学史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与其他四个分支关系密切;它通过横向的审视;侧重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它指导和制约着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等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1、对象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2、任务四个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四要素:世界读者作家作品三、、文学理论应有品格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来源于文学活动实践;为文学活动实践所检验;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一种意识形态;民主、科学、现代的取向;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1、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文学活动的整体2、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二、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1、文学哲学作家与世界的关系:反映论2、文学心理学中国古代文论:"比兴"说孔颖达毛诗正义:"比者;比方于物..兴者;托事于物..……比之于兴;虽同是附托外物;比显而兴隐;故比居兴先也.."钟嵘诗品序:"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言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刘勰文心雕龙:"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朱熹诗集传:"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是明喻;兴其实是暗喻.."虚静"说老子道德经里最早提出"虚静": "致虚极;守静笃"庄子庄子·大宗师: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的"坐忘"就是 "虚静"..庄子认为只有达到虚静;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刘勰文心雕龙·神思:"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神思"说陆机文赋:"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瞳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滋味"说钟嵘最早以 "滋味"论诗:"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物感"说毛诗大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钟嵘诗品: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妙悟"说"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严羽:沧浪诗话"童心"说"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夫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李贽:焚书卷三童心说"性灵"说袁枚随园诗话:"诗者;人之性情也.." "诗难其真也;有性情而后真"; "诗者;心之声也;性情所流露者也".."神韵"说王士禛提倡神韵说;要求诗歌"天然澄淡"、"风神韵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强调"兴会神到"、"得意忘言".."出入"说王国维人间词话:"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西方文论:亚理斯多德"净化"说、立普斯"移情"说、弗洛伊德"无意识升华"说、荣格"原型"说、"投射"说、克罗齐"直觉"说3、文学社会学孟子"知人论世"说丹纳三因素说:丹纳在英国文学史序言、艺术哲学等着作中;提出了文学创作决定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因素的理论..4、文学符号学5、文学价值学6、文学信息学7、文学文化学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诞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德国古典美学和文论1、康德18世纪德国着名哲学家、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主要着作: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0判断力批判 1790审美判断趣味判断:无利害感;没有概念的普遍性;没有目的的合目的性;没有概念的必然性2、黑格尔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的集大成者、客观唯心主义者主要着作:精神现象学、逻辑学、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美学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3、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最后一个伟大代表、唯物主义哲学家主要着作:黑格尔哲学批判、基督教的本质、未来哲学原理人本主义人类学原则;坚持反映论和审美意识的观点..但没有看到社会实践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二、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五个基本观念1、文学活动论人的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学艺术是人的精神性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学是"人学"2、文学反映论文学作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3、艺术生产论艺术生产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只有产品进入资本运作过程中;作家的劳动才是艺术生产..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特殊性的一面:文学的审美特征5、艺术交往论第二节、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第二编文学活动第三章、文学做为活动文学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阅读、批评等活动的总称..第一节、文学活动及其构成一、世界在这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或社会现实..★文艺摹仿说基本观点: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事物或世界的摹仿..文艺摹仿说起初是在人对动物行为的摹仿上来立论的..如德谟克利特..西方传统:柏拉图:宇宙间的三类事物:理式;感觉世界中的各种事物;镜子、艺术等艺术与理念世界隔了三层;是"影子的影子""摹仿的摹仿"亚里士多德:艺术模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诗学:"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了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中国传统:周易o系辞下"观物取象":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荆浩:五代大画家荆浩说:"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叶燮:原诗中说:"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之情状也.."二、作者作者通过创作文学作品以表达他的感受并试图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1、中国传统"诗言志"说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毛诗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荀子·乐论中的"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白居易与元九书:诗可"补察时政";"泄导人情""感伤诗"是"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2、西方传统★表现说:认为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华兹华斯:"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论与模仿论的区别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文学表现与日常表现的区别:文学表现要经过深思熟虑苏珊·朗格:"一个艺术家表现的是情感;但并不是像一个大发牢骚的政治家或是像一个正在大哭或大笑的儿童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艺术家将那些正常人看来混乱不整和隐蔽的现实变成了可见的形式;这就是将主观领域客观化的过程.."三、作品作品与现实的差异:艺术描写可以超越事物的本真形态;去创造更具有普遍性的、更深层的意蕴..★形式主义文论1.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的本质在于文学的形式;文学研究的对象是 "文学性""陌生化"效果强调作品的形式之于作者的意义2、英美新批评兰塞姆创造了一个术语:文学本体论文学本体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3、结构主义对作品进行整体的模式研究;追踪作品的"深层结构"注重二元对立的分析方法共时与历时/横组合关系与纵组合关系/ 语言与言语/代码与信息/能指与所指/秩序与序列等四、读者读者之于作品:再创造★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20世纪60年代兴起;代表人物:姚斯走向接受美学: "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伊瑟尔:提出"隐含的读者" ;开启由接受研究向效应研究的内在转变作家在从事创作的时候;都已设定了阅读对象;这些对象需要用作品中的空白结构去召唤五、文学活动是一个交往结构对文学活动的整体观照文学活动四要素的交往性:马克思:"每一方表现为对方的手段;以对方为中介;这表现为它们的相互依存;这是一个运动;它们通过这个运动彼此发生关系;表现为互不可缺.."哈贝马斯:"任何两个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都可以用符号语言作为中介达成一种对话关系"第二节、文学活动作为人类活动的性质活动与文学活动一、人类活动的性质1、生命活动:动物性的一面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指出具有动物性的"本我"id对理性的"自我"ego有着强大的内驱作用2、生活活动:自觉意识的一面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从发生学层面看生活活动:生活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人类发展、延续的基础从认识论层面看生活活动:马克思主义:从主客体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揭示了人的生活活动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二、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产生前提..1、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动物对事物感觉的角度是单一的:生命本能的人的感觉与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是多样化的:功利的、伦理的、道德的、诗意的人的活动的多种意义:经济技术、革命实践、审美创造2、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人的活动的美学意义:文学创造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自觉的能动的创造;达到了全面地表现人的本质特性3、生活活动特性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人在审美王国和诗意世界中体悟自身的价值三、文学活动的地位人类活动系统:物质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精神活动的分类:人脑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来分:1、理论性或认识性的精神活动: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2、宗教性或幻想性的精神活动3、伦理性或意志性的精神活动:道德意识;伦理观念4、审美性或情感性的精神活动:艺术;文学精神活动与经济基础关系来分:1、非意识形态的精神活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某些领域;如逻辑学和语言学2、意识形态性的精神活动观念性的上层建筑:政治、法律、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恩格斯称之为"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第三节、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一、文学活动的发生★巫术仪式发生说认为文学活动的发生起点是巫术仪式..英国人类学家詹.乔.弗雷泽 :在金枝中较早提出了巫术与文学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巫术有两条原理"相似律":同类相生或同果必同因;"接触律":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宗教发生说宗教与文学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这点集中表现在欧洲中世纪..赫尔德:诗歌情感同宗教神秘情感是联系在一起的..格罗塞 :艺术的起源:追求情感表达就是艺术的目的..实践活动追寻外在目的;审美活动以情感表达为内在目的;游戏介于二者之间.. 格罗塞把艺术也当成一种宗教..★游戏发生说认为文学源于游戏或本质上就是游戏..康德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换言之;艺术作为自由的游戏;就是合目的性和无目的性、有意图性和无意图性、艺术和自然的统一..斯宾塞、席勒:"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动物的游戏局限在身体运动的方式;而人还有想像力的游戏;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游戏冲动创造了一个活的形象..德国学者谷鲁斯:游戏有隐含的实用目的;艺术活动可以归结为"内模仿"的心理活动;它在本质上与游戏相通;★劳动说文学发生根本原因的揭示该派认为劳动是文学产生的原因..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中考证了舞蹈动作来自采集种子的劳动活动..二、文学的发展1、文学活动发展的动力和原因的探讨★社会风气与时代变化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黑格尔的理念:文艺发展不过是作为世界本原的理念idea对文艺产生了不同作用而已..文艺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理念有由精神外化为物质形态再返回精神的自生长的要求;理念运动的不同阶段就有不同艺术类型来表现它..★弗莱 :循环动因文学的发展的内在动因与自然界四季"循环"一样;春天对应为喜剧;夏天对应为传奇;秋天对应为悲剧;冬天对应于缺乏正面目标的讽刺文学;★普洛普:民间故事形态学:从一百多个俄罗斯神话与民间故事分析出三十一种功能;各个不同的民间故事无非是这三十一个功能不同组合下呈现的不同样式..★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俄狄浦斯神话流传中形成了不同变种;不同"版本";它们都体现出大体相似的"主题";即"过分强调人的血缘关系与过低估价人的血缘关系"的矛盾..该神话的不同变种无非是由同一些纸屑组合成了不同图像..2、文学发展的根本力量是生产劳动生产劳动并不是文学发展的惟一的因素;上层建筑一些观念以及涉及文学发展的制度等往往有更直接影响;经济因素只是在最终的意义上作为文学发展的根源性的、最基本的因素;3、马克思指出;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存在"不平衡关系":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如古希腊神话和史诗;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的;如18世纪的德国和19世纪的俄国;平衡关系:经济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最终制约文学发展水平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第一节、文学的含义一、文学概念三义广义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狭义文学才是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美的艺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书法、电影折中义文学:介乎两者之间难以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如一些政论散文..二、文学作为文化在中国魏晋以前和西方18世纪之前;文学通常被作为一般文化形态即广义文学看待..1、魏晋前;文学泛指一切文章"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文学、德行、言语、政事为孔门四科;诗有多方面作用;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2、古希腊未产生一般文学概念;只有文学的特定形态;如史诗、颂诗、演讲术、悲剧等..文学 literature :14世纪自拉丁文litteratura和litterae引进三、文学作为审美文学的审美含义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狭义文学从广义文学分离、独立出来;在中国大致完成与魏晋时期;在西方完成于16-18世纪;成为特殊审美形态..1、中国魏晋时期;宋文帝"四学":儒学、玄学、史学、文学;文史正式分家..曹丕典论o论文:"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陆机:"诗缘情"钟嵘:"滋味"刘勰:"情者文之经";"情往似赠;兴来如答"萧统、萧绎、沈约:声律等方面的努力2、西方18世纪诗正式成为"美的艺术" ..查里斯·巴托把诗与绘画、雕塑、音乐、艺术和修辞等纳入七种"美的艺术" fine art之中;手工艺、科学不再是"艺术";浪漫主义作家、诗人在创作上对审美的追求;四、文学作为惯例1、惯例;在这里是指人们在使用文学概念时;有意无意遵循或建立的某种未经言明而又约定俗成的规范..2、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像、虚构和情感等特性;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如..威廉斯便条第二节、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一、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文学作为意识形态;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间接的;通过上层建筑中政治等中介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1、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哲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律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宗教意识形态;商品意识形态 .."纯"意识形态原则上是不存在的..2、审美意识形态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3、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殊性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4、文学审美事件与意识形态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看起来只是一次远离社会生活的个体审美事件;但归根到底总是与某种思想、观念、意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5、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1无功利与功利无功利disinterested;又译无利害;指人的活动不寻求实际利益的满足; 审美的无功利性disinterestedness表现在;审美并不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满足;文学直接地是无功利的;但间接地或内在地又隐伏着某种功利性interestedness;作为再现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文学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做实现其再现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2形象与理性审美形象的含义及特征:艺术形象是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它是文学的特有存在方式;审美形象既具有感性特征;同时又渗透想像、虚构或情感等精神过程 ;审美形象总是假定的、不确定的或模糊的 ..审美形象与艺术直觉:形象在直觉的瞬间真正活现出来; 直觉是主体对于对象的不依赖概念而获得的瞬间领悟;审美直觉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直接的而不是间接的;是体验的而不是分析的;文学中的理性:理性是由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所构成的思维过程;与形象方式相对;形象成为文学的直接存在方式;形象又依赖于理性的力量;艺术形象本身蕴含着某种理性;理性使艺术形象服务于特定时代的人类生活;形象与理性小结文学的直接的审美感性特征决定了文学是形象的文学的人类活动属性本身决定文学蕴含某种理性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在表现方式层面表现为文学直接地是形象的;在深层具有某种理性3情感与认识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凝聚在审美形象中的主体态度审美情感的特征:超越个人利害得失而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 情感的形式或形式的情感;与审美无功利、审美形象相互渗透;并通过它们而显现文学也是认识的:文学不仅表达主观情感评价;而且也表达客观理智认识;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必然包含认识因素;情感与认识小结审美情感是直接的而理智认识是间接的..直接的审美情感在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文学的情感性和认识性应当联系起来考察4小结文学具备审美与意识形态双重属性:既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的;这种双重属性存在于其特有的具体语言组织所形成的话语蕴藉之中;通过话语蕴藉显现出来..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语言活动..。
文学概论必考知识点总结
文学概论必考知识点总结一、文学的定义与特点1. 文学的定义:文学是指人们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艺术形式。
2. 文学的特点:言语性、创造性、审美性、社会性、情感性、历史性、综合性等。
二、文学的分类1. 根据形式分类:散文、诗歌、戏剧等。
2. 根据内容分类:文学作品可以分为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等。
三、文学的发展阶段1. 原始文学:口头文学、神话、传说等。
2. 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希腊罗马古典文学等。
3. 中世纪文学:骑士文学、宗教文学等。
4. 文艺复兴文学:人文主义、启蒙思想等。
5. 近代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等。
四、文学流派1. 古典主义:古希腊罗马的古典精神、规范和形式为准则。
2. 浪漫主义:强调个性、感情、想象和自然。
3. 现实主义:注重描写日常生活和社会现实。
4. 自然主义:研究人的本性、环境对人的影响。
5. 象征主义:强调象征和寓意。
6. 现代主义:对传统文学形式和主题进行颠覆和创新。
7. 后现代主义:批判现代社会、文学和文化的种种问题。
五、文学理论1. 结构主义:强调文学作品的结构和符号的意义。
2. 形式主义:注重文学作品的形式美和意义构成。
3. 修辞学:研究文学语言的修辞特征和修辞手法。
4. 印度诗学:又称考试齐拉善论,强调文学作品的修饰和词藻。
5. 文学批评:根据文学作品的要素和价值进行评判。
6. 话语分析:研究文学文本的语言和符号的构成和意义。
六、文学批评方法1. 形式主义批评:注重文学作品的形式美和意义构成。
2. 结构主义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结构和符号的意义。
3. 修辞学批评:研究文学语言的修辞特征和修辞手法。
4. 印度诗学批评:又称考试齐拉善论,强调文学作品的修饰和词藻。
5. 文化批评:从文化视角分析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作用。
6. 心理批评:研究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
七、文学作品分析1. 作品内容:主题、情节、人物、环境和情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国古典诗论中,唐代诗人王昌龄在其着作《诗格》中首次使用了“意境”的概念。
2、文学接受的动机主要有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批评动机和借鉴动机。
3、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
4、导致读者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第二文本”与作者创作的“第一文本”之间出现异变的原因有政治观念、文化观念、文化视野、个人经验、文化欣赏能力。
5、没有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可以称为“零聚焦”叙述,而从某个人的单一角度讲故事则是“内聚焦”叙述。
6、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通常具有行动元和角色的二重性特点。
7、高雅文学有时候又称纯文学、美文学、严肃文学、精英文学。
8、西方的现代语言学批评的主要代表性学派包括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
9、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最高原则,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给作家斐﹒拉萨尔的信中提出来的。
10、汉代学者王充在其着作《论衡﹒乱龙》中创造了“意象”这一概念。
11、波兰学者英伽登把文学作品的文本由表及里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字音及其高一级语言组合、意义单元、多重图片化面貌和再现客体。
12、审美意象可以分为寓言式意象和符号式意象两类。
13、叙事性作品的结构可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14、抒情话语的主要修辞方式有比喻和象征、倒装和歧义、夸张和对比、借代和用典。
15、相对高雅文学,大众文学的特点是思想内容的浅易,艺术形式的简明,富于消遣娱乐功能。
16、阅读活动中的期待视野按照文学接受主体的状况来划分,包括个性期待视野和集体性期待视野两种类型。
17、在文学接受的发展过程中,经由读者阅读产生“第二文本”往往会发生的作品形象异变、情感的异变以及思想观念的异变。
18、文学批评的一般实践包括了解对象、选点切入、确定要旨、布局安排、力求创见五个要素。
1、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夏抒情文学和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早在《庄子﹒齐物论》中已有关于“自由之境”的讨论。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中已开始将“境”的概念用于诗歌理论,盛唐之后,文学意境论开始全面形成,相传王昌龄作的《诗格》中就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
2、典型环境是充分的体现了现实关系的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3、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性行为方式,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
4、文学批评作为文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和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批评主体按照一定的理论思想和批评,对批评对象进行分析、鉴别、阐释、判断的理性化,表达着批评主体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
5、余味就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之后的一种心理,延续和留存状况,是指文学作品在造成读者的共鸣、净化和领悟之后,继续留存于脑际并使其不断回味的状态。
6、文学风格既涉及作品的言语形式、作家的创作个性、对象的客观规定和读者的历史接受,也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有关系。
文学风格包括文学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等内容,但其核心主要指作家和作品的风格7、文学传播是文学生产者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赋予文学信息以物质载体,从而将文学信息或文学作品传递给文学接受者的过程。
换而言之,文学传播也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学的出版与发生活动,文学传播是沟通文学信息源与文学接受者之间的桥梁。
8、大众传播是由一些专业机构或群体还用现代科技手段与媒体、向为数众多,各不相识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众传递信息的传播方式,大众传播使用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大量收集、复制和传递信息。
9、心理学批评主要是指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成果来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人物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探求作品的真实意图,以认识其真实价值的批评。
10、净化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之后而不由自主地达到的调节精神、排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
1、文学批评与文学生产及接受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文学批评作为文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和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批评主体按照一定的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对批评对象进行分析、鉴别、阐释、判断的理性活动,表达着批评主体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
因此,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首先,以文学作品为中心进行评价,意味着文学批评的主要对象是文学作品,与文学创造密切相关。
其次,以文学作品为中心评价,又意味着文学批评是在接受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的活动,是接受活动的一种形式或一部分,因而文学批评与文学接受有着内在的深刻关系。
最后,文学批评兼及文学活动的各种现象,其中也包括对文学批评自身的评价和判断。
2、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①文学生产为文学消费提供消费的对象②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方式③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需要,或者说,生产着新的消费者3、什么是期待视野,其具有怎样的层次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
读者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定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层次:①文体期待②形象期待③意蕴期待4、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标准是什么美学观点:①符合艺术的规律和遵循正确的美学法则②有艺术独创性和较高的审美价值历史观点:①一方面是作为批评对象的文学作品②一方面则是作为批评主体的批评家思想标准:①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考察其是否具有高度的真实性②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考察其是否具有进步的倾向性③从作品影响人们的特殊途径考察作品是否具有积极健康的情感性艺术标准:①文体的评价②艺术形象的评价③意蕴的深刻与丰富④意识形态独创性5、什么是文学形象,其具有哪些特征文学形象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言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
特征:①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②文学形象又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③文学形象是个别和一般的统一④文学形象又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6、文学典型是什么其具有怎样的特征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特征:①文学特征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
②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
7、什么是文学接受中的共鸣,从主体角度看,产生其共鸣的原因是什么共鸣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原因:①思想观念相通②情感经验相似③意志愿望相近8、试论述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包括哪几部分及其各自的特征文本的三大层次:文学言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层面。
①文学言语层面:文学言语除了人们经常提到的形象性、生动性、凝练性和音乐性以外,还有a、是内指性的,即指向文本中的艺术世界b、具有心理蕴涵性c、具有阻拒性,作家们总是设法把普通言语,加工成陌生的、扭曲的、对人具有阻拒性的言语,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获得较强的审美效果。
②文学形象层面:a、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b、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所谓“合理”,是文学形象真实性的客观规定性;所谓“合情”,是指文学形象必须反映人们真切的感受。
c、是个别和一般的统一d、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③文学意蕴层面:是指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属于文本结构的纵深层次。
由于形象具有指向性和包孕性,就使意蕴层面呈现出多层次的丰富意蕴,一般分为a、历史内容层,如《水浒传》其历史内容就直接包含在作家创造的形象和形象体系之中。
b、哲学意味层,如《饮酒》诗人着重渲染的是这种闲适避世生活的情趣,其中“欲辨已忘言”的“真意”,更富哲学意味。
c、审美意蕴层,如《海棠》此诗的意蕴单一而醇美,仅表现由海棠花的香艳所引起的诗人的兴奋和他那孩童般天真的爱美之情。
9、举例论述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①在于典型人物的生命所呈现的斑斓色彩,即性格侧面的丰富多彩。
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多彩的性格侧面主要有三个:那是聪明过人的、柔情万种的、缠绵悱恻的、富于幻想的、向往着美好爱情的少女之心;又是诗意充盈的、敏感多思的、眼光超越的、痛苦忧伤的、向往着自由和舒展个性的诗人之心;还是一颗饱读诗书的、超凡脱俗的、峻逸高洁的、孤独自傲的、宁折不弯的富于东方文化特色的士子之心。
②典型性格的艺术魅力更来自它所显示的灵魂的深度。
一是看它在何种程度上表达了人类解放自身的要求和改变现存秩序的愿望,二是要看灵魂所显示的历史真实的程度,三是要看性格和灵魂是否合乎理想。
10、举例论述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①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
艾略特的小说《变形记》通过商品推销员萨姆沙一觉醒来变成了大甲虫的意象,深刻的表达了关于人性异化的哲理思考。
②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象征性。
余光中的《夸父》这里的“旭阳”象征着东方文明,“夸父逐日”式的悲剧,则象征着中国人20世纪追逐西方文明的进程。
③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荒诞性。
其一是指形象上的荒诞性,如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刑天;其二是指生活情理上的荒诞性,如《等待戈多》描写两个流浪汉在荒野里无望的等待一个不明身份的人。
④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
《变形记》中卡夫卡为什么选择甲虫而不选择毛毛虫,是因为甲虫的甲壳是由生存竞争中动物的一种自我保护本能而形成的,恰与人类异化了的生存现状相类似,这与卡夫卡关于人类生存现状的思考有关。
⑤审美意象的鉴赏特征是求解性和多义性。
其一是作家有意隐藏自己的立意,以求神秘含蓄;其二是作家选择的象征物,对于作家来说是他为思想创造的“对应物”。
11、举例论述中国古典诗歌意境创造中实现情景交融的基本方式。
①景中藏情式。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字面上一点也没有透露出对友人的态度,但是从烟花三月、黄鹤楼头的美好景色中,已透露出对友人的祝福。
②情中见景式。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这首诗中虽不见景物描写,但当你了解了陈子昂写诗时的险恶处境和痛苦心情之后,你的面前便会出现一幅闪耀着血泪之光的图画。
③情景并茂式。
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欢畅明快,一气贯注,诗中处处情态毕现,情景并茂,自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