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设计

合集下载

基坑支护设计规范

基坑支护设计规范

基坑支护设计规范基坑支护是指在土建工程中,为了保护基坑壁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采取的措施。

合理的基坑支护设计规范可以确保工程施工的平稳进行,有效地预防和应对基坑壁面塌方、滑坡等意外情况。

本文将介绍基坑支护设计规范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以及相关技术要求。

一、基坑支护设计的基本原则1. 安全性原则:基坑支护设计要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并保证工程质量和稳定性。

2. 经济性原则:基坑支护设计要充分考虑施工成本,选择适宜的支护方案和材料,实现经济效益。

3. 实用性原则:基坑支护设计要结合具体工程情况,采用可操作、可控制的支护措施。

二、基坑支护设计的常用方法1. 土方开挖及支护结构的选择:根据基坑的深度、大小、周边土质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土方开挖方法和支护结构,如挖土槽、钢板桩、混凝土梁柱支护等。

2. 土壤处理与加固: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和稳定性要求,采用相应的土壤处理和加固工艺,如土钉墙、喷锚支护、挤密加固等。

3. 水封防渗与降水处理:基坑支护设计要考虑水文地质条件,采取适当的水封防渗措施和降水处理措施,如水泥浆墙、灌浆加固等。

4. 监测与预警系统:为了及时发现和掌握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进展和变化情况,建立有效的监测与预警系统,包括地下水位监测、位移监测等。

5. 施工组织与管理:基坑支护设计要合理组织施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包括施工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施工流程的优化等。

三、基坑支护设计的技术要求1. 设计要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标准》等。

2. 设计要充分考虑地质、水文地质等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岩石的强度和变形特性等。

3. 设计要满足基坑支护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限值要求,确保支护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设计要合理选择支护材料和工法,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如钢板桩的材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

5. 设计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施工安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噪音、震动、粉尘的控制等。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方案设计一、前言基坑支护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后续的地下工程施工、基础施工和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在进行基坑支护方案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基坑深度、周边环境、土质及地下水情况等因素,采取合适的支护形式进行设计。

本文以一座商业综合体项目的基坑支护方案设计为例,介绍了基坑支护方案的设计步骤、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

二、基坑支护方案设计步骤1. 基坑支护设计前期调查在进行基坑支护方案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基坑周边环境进行调查,包括地下水情况、邻近建筑物情况、地质情况等。

通过充分了解基坑周边环境,可以为后续的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

2. 确定基坑支护方案设计参数根据前期调查的结果,需要确定基坑的深度、土质情况、地下水情况等设计参数,这些参数将决定支护形式的选择。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基坑周边环境对支护方案的影响。

3. 选择适当的基坑支护形式基坑支护形式包括挡土墙、桩基支护、悬臂墙、拱形支护等多种形式,需要根据基坑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支护形式。

在选择支护形式时,需要综合考虑土质、地下水情况、周边环境等因素,选择能够满足工程要求的支护形式。

4. 进行基坑支护计算选择了适当的支护形式后,需要进行基坑支护的计算,包括抗滑稳定计算、承载力计算等。

通过计算,可以确定支护结构的尺寸和强度,保证支护结构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5. 编制基坑支护方案设计图纸在进行基坑支护方案设计时,需要编制相应的设计图纸,包括支护结构平面图、剖面图、结构设计计算书等。

设计图纸需要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编制,确保支护结构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6. 编制基坑支护方案设计报告最后,需要编制基坑支护方案设计报告,对支护方案的设计思路、设计参数、计算结果等进行总结和说明。

设计报告需要对支护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参考资料。

三、基坑支护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基坑支护方案的设计首要原则是安全性,支护结构需要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能够保证基坑施工和后续工程施工的安全。

基坑支护设计

基坑支护设计

基坑支护设计基坑支护设计是建筑施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工地的施工安全以及项目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基坑支护设计的背景和意义、常用的基坑支护方法以及设计的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对基坑支护设计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基坑支护设计的背景和意义。

在城市建设和土木工程中,为了能够建造高层建筑、地铁、隧道等工程,往往需要进行地下的挖掘工作,形成一个深坑,即基坑。

然而,由于地下土层的不稳定性以及工程中施工设备的重量,很容易导致基坑的坍塌和周围建筑物的损坏。

因此,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就必须进行基坑支护设计,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基坑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

常用的基坑支护方法主要包括悬挑墙、嵌岩支护、挖孔桩、土钉墙等。

悬挑墙是一种常见的基坑支护结构,它是在基坑边缘设置一定高度的钢结构支撑,可以有效地防止地下水涌入和土体的坍塌。

嵌岩支护则是通过在岩层上方进行钢支撑和混凝土护壁的施工,确保基坑的稳定性。

挖孔桩是另一种常用的基坑支护手段,它在基坑边缘挖掘孔洞,并注入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桩,从而增加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土钉墙则是以土体与土钉相互作用的原理来进行基坑支护,通过在土体中插入钢筋或钢缆,并锚固在岩土层中,增加土体的抗拉能力和整体稳定性。

在进行基坑支护设计时,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的设计要点。

首先,要对周边土体进行详细的勘测和分析,了解其力学性质和稳定性状况,以便选择合适的基坑支护方法。

其次,要合理设计支护结构的尺寸和布置,确保其能够承受土体的压力、地下水的涌入以及施工设备的振动等影响。

同时,还要考虑施工期间的安全问题,例如设置合理的通道和逃生通道,以方便人员疏散和应急救援。

最后,对于长期施工的基坑,还需要考虑基坑后期的沉降及变形情况,采取合适的监测措施并及时调整支护结构。

综上所述,基坑支护设计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对保障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合适的基坑支护方法和合理设计支护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基坑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

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报告

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报告

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报告1. 项目背景基坑支护工程是在城市建设和地下工程中,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而进行的工程措施之一。

本项目基于某地区规划建设新的商业综合体,涉及一个较大的基坑。

本设计报告旨在介绍针对该基坑所进行的支护工程设计方案。

2. 工程概述本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目标是确保在施工期内基坑周围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在本项目中,我们将使用以下支护技术方案:地下连续墙、桩基和土壤固结。

3. 设计方案3.1 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作为一种常用的基坑支护技术,具有刚性好、稳定性强的特点。

针对本项目,我们计划在基坑周围挖掘框架尺寸的地下连续墙,采用了深钻孔法施工技术,确保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我们还将实施后注浆技术,提高墙体的抗渗性和抗裂性能。

3.2 桩基由于本项目所涉及的基坑较大,地下水位较高,需要采取有效的抗浮措施。

因此,在基坑内侧的下沉墙和外侧的连续墙之间,我们将设置防浮桩基,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

防浮桩基采用钢筋混凝土形式,长度根据地层情况和计算结果进行设计。

3.3 土壤固结为了提高基坑周围土层的稳定性和提供施工空间,我们将进行土壤固结处理。

采用土壤固结技术将会减少土壤沉降和变形,确保基坑周围建筑物和路面的安全。

土壤固结技术主要包括地下注浆和土钉墙两种方法。

4. 设计计算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将进行详细的工程计算,包括基坑深度、土壤力学参数、桩基和墙体尺寸等。

我们将结合地层勘察和现场实测数据,使用经典的力学模型和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计算,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5. 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顺序、施工步骤、材料选用和质量控制等。

我们将与相关承包商和监理单位密切合作,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质量。

6. 安全及环境保护措施在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制定专门的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措施。

我们将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提供全面的安全培训和指导,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同时,我们将采取合理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周边生态环境。

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方案

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方案

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方案一、工程概述基坑支护工程是指在建筑施工中,为了防止基坑倒塌和地面塌陷,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支护措施,确保基坑安全施工。

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方案是根据地质条件、基坑深度、周围环境等因素而制定的施工技术方案,以确保基坑支护的稳定和安全。

二、地质勘察首先,对待施工地点进行地质勘察,主要包括地层、土质、地下水情况等。

地质勘察结果将为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提供基本资料和依据。

三、设计原则1. 安全性: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基坑支护的稳定和安全性。

2. 经济性:合理利用材料和施工工艺,保证基坑支护工程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3. 可操作性:设计方案要考虑到施工的可操作性和施工工艺的运用,方便施工操作。

四、基坑支护设计方案1. 基坑支护结构:根据地质勘察结果,选择合适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钢支撑、混凝土梁、预应力锚杆等。

根据基坑深度和地质情况,确定基坑支护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2. 基坑排水设计:根据地下水情况,设计合理的基坑排水系统,确保基坑内的地下水及时排泄,降低基坑水压对支护结构的影响。

3. 基坑施工工艺:根据基坑支护的结构和材料,设计合理的基坑开挖工艺和施工工艺,确保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进行。

五、施工技术要点1. 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根据设计方案,采用专业的钢支撑或混凝土支撑等支护结构的施工工艺,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2. 基坑排水施工:根据设计方案,采用合适的排水设备和排水工艺,确保基坑排水的顺利进行。

3. 施工监测及控制:在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支护结构的监测和控制,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六、施工管理1.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人员配置、施工工艺流程、安全技术措施等。

2. 安全管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3. 质量管理:强化施工质量管理,确保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

七、施工后期1. 施工后期监测:基坑支护工程竣工后,加强对支护结构的监测,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基坑支护设计专项方案

基坑支护设计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商业综合体项目,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

基坑开挖深度约为6米,基坑周边环境复杂,包括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等。

为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基坑支护设计专项方案。

二、设计依据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2.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4. 《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三、基坑支护设计原则1. 安全可靠:确保基坑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的安全,防止基坑坍塌、变形等事故发生。

2. 经济合理: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施工方便:便于施工操作,缩短施工周期。

4. 环保节能: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施工。

四、基坑支护设计内容1. 支护结构类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组合支护结构,主要包括钢板桩支护、土钉墙支护和锚杆支护。

2. 钢板桩支护:在基坑周边设置钢板桩,形成封闭的支护结构。

钢板桩采用双壁钢板桩,间距为1.2米,桩长根据地质条件确定。

3. 土钉墙支护:在基坑边坡上设置土钉墙,土钉墙采用钢筋网喷混凝土结构。

土钉采用HRB400钢筋,间距为1.5米,深度为3.0米。

4. 锚杆支护:在基坑边坡上设置锚杆,锚杆采用HRB400钢筋,长度为6.0米,间距为2.0米。

5. 地下连续墙:在基坑中央设置地下连续墙,墙体厚度为0.8米,深度为6.0米。

6. 降水措施:采用井点降水,设置降水井,井点间距为3.0米,井深根据地质条件确定。

五、施工要求1. 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相关安全知识。

2. 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3. 定期对支护结构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基坑回填,恢复地表原貌。

六、安全保证措施1.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2. 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3. 加强对施工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 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基坑支护设计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基坑的安全稳定,减少地面沉降和地质灾害的发生,采用相应的工程措施和设计方法,对基坑进行支护的一项重要工作。

下面将从基坑支护的目的、流程和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基坑支护的目的1.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基坑作为施工的起点,对后续的施工安全影响重大。

通过合理的支护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基坑塌方、下沉等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保护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稳定:基坑开挖对周围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支护设计,可以减少地面沉降和损害,保证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稳定。

3.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基坑周围土体的抗剪强度较低,容易产生土体失稳和滑坡等地质灾害。

支护设计可以通过改善土体工程性质,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二、基坑支护设计的流程1.地质勘察和力学参数确定: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察,获取地质情况及土体的力学参数。

根据勘察结果,确定基坑的开挖范围、深度和倾斜度等设计参数。

2.支护结构的选择:根据基坑的特点和支护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

常见的支护结构包括土方开挖法、土钉墙、钢支撑、预应力锚杆等。

3.基坑开挖和土体处理: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坑的开挖,同时进行土体处理,如砂浆灌注、地下注浆等。

土体处理可以改善土体的工程性质,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

4.支护结构的施工:根据支护结构的设计图纸进行支护结构的施工。

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密实性,以保证其正常使用。

5.监测和调整:在基坑支护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施工监测,对支护结构的变形和位移进行实时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支护设计方案,确保支护结构的安全稳定。

三、基坑支护设计的方法1.基于经验的设计方法: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经验进行设计,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2.基于数值模拟的设计方法:通过使用有限元分析等数值方法,对基坑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基坑及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从而优化设计方案。

基坑支护设计规范

基坑支护设计规范

基坑支护设计规范基坑支护设计规范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目的是确保基坑的安全稳定、施工顺利进行。

下面是一份基坑支护设计规范的参考:一、基坑支护的分类基坑支护可分为主动支护和被动支护两种类型。

1. 主动支护:包括混凝土槽壁、贴片支护、预应力锚杆、爆破锚杆、钢筋混凝土墙等。

2. 被动支护:包括钢板桩、挡土墙、地锚等。

二、基坑支护的设计要求1. 充分考虑基坑所在地的地质、水文等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

2. 根据基坑的深度和周边环境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并进行支护设计计算。

3. 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基坑支护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的限制,并与施工单位充分沟通。

4. 对于较大的基坑,应进行模拟分析和动力分析,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5. 对于深基坑,应进行脚手架、爬升器、模板等的施工支架设计,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6. 对于水下基坑,应考虑防水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的控制,确保基坑的排水和防水效果。

7. 对于含有可燃气体的基坑,应进行气体抽排和防爆设计,确保施工安全。

三、基坑支护的施工要求1. 基坑支护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试验,确保材料的质量和设计参数的准确性。

2. 施工中应保持支护结构的整洁、平直和美观。

3. 施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4. 施工中应定期检查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 施工结束后,应进行验收,并制定相应的维护规范。

四、基坑支护的管理要求1. 基坑支护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应有专人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的全面贯彻。

2. 建立日常维护和修复制度,定期检查支护结构的安全状况,及时处理损坏和老化的支护材料。

3. 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4. 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演练,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基坑支护设计规范是基于安全、稳定、经济和可行性等原则制定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管理,确保基坑支护的质量和安全。

基坑支护设计

基坑支护设计

基坑支护设计
基坑支护设计是为了确保基坑在施工过程中不塌陷或发生其他安全事故而进行的一系列工程措施和设计。

基坑支护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基坑四周的建筑物、地下管道、交通设施等,并确保施工过程中工人的安全。

基坑支护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下水处理:对于那些地下水位较高或基坑附近存在水源的场所,需要采取相应的地下水处理措施,例如设置排水系统、抽水井等,以降低水位,保持基坑内的干燥。

2. 支护结构设计:根据基坑的深度、土质情况和周围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例如边坡支护、挡土墙、钢支撑等,有效地防止土体的塌陷和基坑的坍塌。

3. 土体加固:对于土质较差或不稳定的地区,可以采取土体加固措施,例如土钉墙、喷射桩、悬挂锚杆等,提高土体的抗力和稳定性。

4. 安全设施设置:在基坑周围设置警示标志、防护栏杆和安全通道等设施,确保施工人员和周围行人的安全。

基坑支护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工程的经济性、施工难度和技术可行性等因素,同时还需要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要求。

基坑支护设计

基坑支护设计

维护和加固措施
日常巡检
定期对支护结构进行日常巡检,检查结构是否有裂缝、变形等异 常情况,以及周边环境是否有沉降、开裂等现象。
定期维护
对支护结构进行定期维护,包括清理、涂装、加固等措施,确保结 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加固措施
在发现异常情况或预警信息时,及时采取加固措施,如增加支撑、 注浆等,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详细描述
土钉墙是通过在土体中钻孔,插入钢筋或钢管,然后注浆形成的土钉结构。这种 支护方式适用于较浅基坑和土质较好的地质条件,能够提供较好的支护效果。
03
设计考虑因素
土壤类型和性质
土壤类型
土壤的类型和性质对基坑支护设计有 重要影响。例如,砂土和软土具有较 低的承载力和较高的流动性,需要采 用不同的支护方式。
总结词
大深度、高边坡的支护挑战
VS
详细描述
该案例为某地铁站的基坑支护设计,因基 坑深度大、边坡高,设计面临较大挑战。 通过精心设计和严密的施工组织,成功应 用了土钉墙、预应力锚索等多种支护结构 ,确保了施工安全和地铁运营的稳定性。
案例三:某高层住宅楼基坑支护设计
总结词
高密度、小空间的支护难题
详细描述
根据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 ,确定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如水泥、砂石、钢筋、 模板等。
安全评估
进行风险评估
01
对基坑支护工程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隐
患和风险因素。
制定安全措施
02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降低安
全风险。
进行安全监测
03
在施工过程中,对支护结构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根据工程特点、地质勘察报告和相关规范 ,选择合适的支护形式,如土钉墙、重力 式挡墙、桩基等。

基坑支护设计方法

基坑支护设计方法

基坑支护设计方法
基坑支护是在建筑施工中为了防止地基坑壁倒塌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基坑支护的设计方法通常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土层性质、基坑深度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基坑支护设计方法:
1.明挖法:在基坑周围逐步挖掘土方,同时采用支撑结构,如土钉墙、混凝土支撑框架等来防止土体坍塌。

这是一种常见的基坑支护方法,适用于较小深度的基坑。

2.横梁与支撑框架:在基坑周边设置横梁和支撑框架,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撑结构。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深度支护的基坑。

3.土钉墙:在基坑周边挖掘时,通过在土体中插入钢筋土钉,并结合混凝土喷射,形成土钉墙来支撑土体。

这是一种灵活、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的支护方法。

4.搅拌桩:在基坑周围使用搅拌桩,将土体与水泥混合,形成强壁,增强土体的稳定性。

5.悬挑墙:对于较深的基坑,可以采用悬挑墙的设计方法,即在基坑边缘设置挑出一定长度的支撑结构,提供稳定支护。

6.层间支撑:在基坑深度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分层支撑的设计方法,根据基坑深度分段设置支撑结构,确保每个深度段的稳定性。

7.水平排桩支撑:在基坑四周设置水平排桩,形成支撑结构,以增加土体的稳定性。

8.盖板结构:对于浅而较大的基坑,可以采用盖板结构,即在基坑上方设置一定厚度的盖板,通过重量和刚度来抵抗土体的外移。

在进行基坑支护设计时,需要考虑地质勘察数据、基坑深度、土体性质、附近建筑物、水文地质条件等多个因素,以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设计时通常需要由专业工程师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一、施工过程分析1.基坑开挖:根据土质情况确定开挖方式和深度,制定开挖序列。

2.土石方运输:确定土石方运输路径,确保运输畅通,并安排运输机具。

3.基坑支护:根据土层情况、开挖深度和现场环境,选择合适的基坑支护方式和材料。

4.地下水的处理:分析地下水位和水质,制定合理的地下水处理方案。

5.基坑排水:根据地下水位和土层情况,设计合理的基坑排水方案。

6.基坑基础处理:对基坑底部土层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加固。

二、施工组织设计内容1.施工组织结构:明确施工队伍和岗位职责,确保各岗位协同配合,做到各司其职,形成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结构。

2.施工进度安排:根据工程总量和施工周期,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每个阶段的施工任务和关键节点。

3.人力资源安排: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任务的需要,合理调配人员,确保施工过程中有足够的劳动力。

4.机具设备安排:根据施工需要,合理安排机具设备的使用,确保施工效率和质量。

5.物资采购管理:根据施工需要,合理安排物资采购计划,确保施工过程中物资的供应和使用。

6.安全管理措施: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如安全交底、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教育培训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7.质量控制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制定质量控制措施和监管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8.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如噪音控制、扬尘防治等,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施工组织设计注意事项1.开展前期调查和勘察,充分了解现场地质情况和施工条件。

2.充分考虑施工任务的复杂性和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合理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3.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和施工环境,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技术。

4.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周期,确定合理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需求。

5.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满足安全、质量、进度、环境和经济等方面的要求。

6.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与项目管理计划相配合,协调各项工作。

总之,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是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设计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确保工程安全和进度的顺利推进。

建筑基坑支护设计

建筑基坑支护设计

建筑基坑支护设计在建筑工程中,建筑基坑是指在建筑物地下部分挖掘的凹坑,用于容纳地下室、地下车库等设施。

在建造建筑基坑时,由于地下水位、周围环境和土壤条件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土体塌方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基坑支护设计,确保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基坑支护设计的重要性建筑基坑周围土力作用的影响是基坑施工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若不采取有效的基坑支护设计措施,地下水位的突然升高、土体的滑塌等情况可能导致基坑倒塌、地面塌陷等严重事故。

因此,合理科学的基坑支护设计对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至关重要。

基坑支护设计的基本原则1.预测管理原则:在进行基坑支护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周围环境和土壤条件,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采取对策。

2.合理施工原则: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施工方案,提供合理的支护结构以及具体施工步骤,确保基坑支护设计能够顺利进行。

3.全面监测原则:对基坑支护设计进行全程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支护结构的变形及其他问题,确保支护效果。

4.经济合理原则:在考虑安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经济、简单而有效的支护设计方案。

常见的基坑支护设计方法1.土方支护法:通过支撑土方侧壁来抵抗土体的侧向推力,常见的方法有擋土墙、挡土墙、土桩等。

2.桩柱支护法:通过设置桩、柱等支撑结构来支撑基坑周围土体,减小土体的变形,适用于基坑边界较狭窄处。

3.边坡支护法:在基坑边坡进行加固,通过设置防护结构如挡土墙、钢板桩等来防止边坡滑坡。

4.明挖及覆土支护法:适用于土层较松散的情况,通过在挖土后迅速形成支护结构,或者通过调整覆土方式来支护基坑。

基坑支护设计实例分析在某建筑项目的基坑支护设计过程中,由于基坑周围原有房屋较近、地下水位较高,设计了擋土墙和挡土墙相结合的支护结构方案。

通过对地下水位的监测、支撑结构的合理设计以及周围环境的管控,确保基坑支护施工的安全。

结语建筑基坑支护设计作为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需要充分考虑土壤条件、周围环境以及支撑结构的合理性,以确保基坑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基坑工程支护方案设计

基坑工程支护方案设计

基坑工程支护方案设计一、综述基坑工程是指为建设地下结构而进行的土方开挖工程。

其支护方案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基坑支护工程是地下结构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稳定与安全关系到地下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

因此,在设计基坑支护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周边建筑物和地质条件等因素。

1、基坑支护方案设计的目的基坑工程支护方案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证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施工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和效果,确保基坑工程的建设进度。

具体目的包括:(1)保证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

(2)满足基坑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和经济要求。

(3)合理利用当地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4)降低基坑工程的施工风险。

2、基坑支护方案设计的原则基坑工程支护方案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性原则。

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应当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

(2)经济性原则。

基坑支护工程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施工成本。

(3)高效性原则。

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应尽可能减少对施工进度的影响,提高工程效率。

(4)环境保护原则。

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应尽可能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工程地质条件分析1、地层岩性及特征工程建设地区位于城市中心,地下为软黏土、粘土和泥岩等地层。

2、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在基坑区域较浅,平均水位距地表约3-5米。

3、地下水对工程造成的影响地下水会对基坑工程的施工和支护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加剧土壤的液化和软化,增加地下水渗流的水平和垂直压力等。

4、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基坑周边有多栋建筑物和地下管线,需要充分考虑其稳定和保护。

三、基坑支护方案设计1、基坑支护结构类型(1)明挖开挖法。

采用临时支撑结构,如钢支撑、混凝土支撑等,用于加固基坑周边土体,确保施工安全。

(2)暗挖开挖法。

采用复杂的钢支撑或混凝土支撑结构,用于加固基坑内部土体,并兼顾地下水的排泄。

2、支护方案设计步骤(1)确定基坑支护结构类型和尺寸。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一、工程概述本次基坑工程位于具体地点,周边环境较为复杂。

基坑占地面积约为X平方米,开挖深度为X米。

基坑周边存在既有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等,对基坑变形控制要求较高。

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一)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场地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1、填土:厚度约为X米,结构松散,工程性质较差。

2、粉质黏土:厚度约为X米,可塑状态,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3、粉土:厚度约为X米,稍密状态,透水性较强。

4、砂土:厚度约为X米,中密状态,工程性质较好。

(二)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潜水,水位埋深约为X米。

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周边河流的侧向补给,排泄方式以蒸发和侧向径流为主。

三、基坑支护方案选择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开挖深度及工程造价等因素,本基坑拟采用以下支护方案:(一)土钉墙支护对于基坑上部土质较好、开挖深度较浅的区域,采用土钉墙支护。

土钉墙由土钉、钢筋网及喷射混凝土面层组成,通过土钉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及土体的抗剪强度来维持基坑的稳定。

(二)桩锚支护对于基坑下部土质较差、开挖深度较大的区域,采用桩锚支护。

桩锚支护由灌注桩、锚杆及冠梁组成,灌注桩承受土压力,锚杆提供锚固力,共同保证基坑的安全。

(三)止水帷幕为防止地下水渗入基坑,在基坑周边设置止水帷幕。

止水帷幕采用深层搅拌桩或高压旋喷桩,形成连续的隔水墙体。

四、土钉墙支护设计(一)土钉设计土钉采用钢筋制作,直径为X毫米,长度根据不同部位分别为X 米至X米。

土钉水平间距为X米,垂直间距为X米,呈梅花形布置。

(二)钢筋网设计钢筋网采用直径为X毫米的钢筋,网格间距为X毫米×X毫米。

钢筋网与土钉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三)喷射混凝土面层设计喷射混凝土面层强度等级为 C20,厚度为X毫米。

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试验确定,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

五、桩锚支护设计(一)灌注桩设计灌注桩直径为X毫米,桩间距为X米。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钢筋笼主筋采用 HRB400 级钢筋。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引言概述:
基坑支护施工是土木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进展。

本文将从支护目标、工序安排、材料选用、监测手段、施工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阐述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和具体要点。

正文内容:
一、支护目标
1.土体稳定性保证
2.基坑的稳定性和形状的保持
3.邻近结构物的保护
二、工序安排
1.剥离土层
2.钢支撑
3.导墙及护墙
4.钢筋混凝土硐室施工
5.填埋
三、材料选用
1.钢支撑材料的选择
2.导墙及护墙材料的选择
3.钢筋混凝土硐室材料的选择
4.填埋材料的选择
四、监测手段
1.基坑沉降监测
2.地下水位监测
3.支撑结构的变形监测
4.基坑内安全监测
五、施工注意事项
1.考虑周边建筑物的影响
2.确保工程安全和环保要求
3.施工人员培训和监督
4.安全措施的实施
5.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
总结: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是确保基坑工程安全、高效进行的重要环节。

支护目标的明确性、工序的合理安排、材料的选择合理以及监测手段的完善对基坑支护施工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施工注意事项的合理落实,能够确保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保证整个工
程的顺利进行。

因此,合理、科学地进行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是土木工程领域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基坑的开挖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则是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基坑支护设计的重要性、常用的基坑支护方法以及设计方案的制定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基坑支护设计的重要性基坑支护设计是为了确保基坑施工期间的安全性和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而必需的。

一个科学合理的支护设计方案不仅能够保证工人和施工设备的安全,还能够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提高施工效率。

因此,在基坑开挖前进行充分的支护设计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2. 常用的基坑支护方法在基坑支护设计中,常用的支护方法有土方开挖法、钢支撑法和混凝土支护法等。

具体的支护方法的选择和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基坑尺寸和施工要求来确定。

土方开挖法是最常见的基坑支护方法之一。

通过对土方的逐层开挖和及时进行边坡支护,可以实现基坑的稳定。

钢支撑法是一种常用的临时支护方法,通过利用钢板桩、锚杆等设备进行基坑的支撑,使得开挖能够同时进行,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混凝土支护法主要是利用混凝土墙进行基坑的支护。

通过在基坑边缘施工混凝土墙,能够有效地保护开挖面的稳定,同时也具备较好的耐久性。

3. 设计方案的制定过程制定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众多因素。

下面将介绍一般的设计方案制定的步骤。

第一步是资料收集和调研,这是一个前期准备工作,需要收集基坑周边的地质勘测数据、土质信息以及相关的规定和标准。

只有充分了解基坑周边环境的情况,才能够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第二步是进行基坑开挖前的工程测量,需要测量基坑的尺寸和形状,以及界定基坑与周围建筑物的位置关系。

这些数据将为设计者提供重要的依据。

第三步是根据基坑的尺寸和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支护方法。

以土方开挖法为例,需要确定边坡的倾斜角度和支护的方式,而在钢支撑法中,则需要进行临时支撑设备的选择和设计。

第四步是进行支护结构设计,包括对支撑结构的力学计算和稳定性分析。

基坑支护工程设计说明

基坑支护工程设计说明

基坑支护工程设计说明一、设计目标:1.保证基坑的安全可靠,确保不会发生地面塌陷、变形等现象;2.减少施工对周边土体的影响,保护周边建筑物、管线等;3.提供安全顺畅的施工条件,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二、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强调基坑支护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确保基坑不会出现塌陷、冒土、下沉等情况。

2.经济性原则: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取支护结构和材料,降低成本。

3.实用性原则:考虑施工方便性和工期要求,合理布置支护结构,方便施工人员操作。

三、设计内容及步骤:1.土壤力学参数确定:根据现场调查资料,确定土壤的物理特性、力学特性和抗剪强度等参数,以便进行后续的支护结构设计。

2.基坑开挖深度的确定:根据工程要求和土壤条件,确定基坑的开挖深度。

3.支护结构类型选择: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土壤条件和项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类型,如土钉墙、桩基、垂直支撑等。

4.支撑结构的设计:根据选择的支撑结构类型,进行结构计算,包括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变形控制等。

5.施工方案设计:根据设计的支撑结构,制定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步骤和施工顺序等。

6.施工监控和安全评估:根据设计方案,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并进行安全评估,确保施工过程及时调整、及时解决问题。

7.监测系统设计:根据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设计监测系统,对基坑变形、土体应力、支撑结构变形等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8.设计文件编制:根据设计内容,编制设计文件,包括支护结构图纸、构造分析计算书、施工方案等。

设计内容及步骤根据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化,以上仅为一般设计流程的简要介绍。

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合理的设计能够保证基坑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设计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土壤力学特性、工程要求和周边环境等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在实际施工中,设计人员应密切配合施工人员,随时修改和完善设计方案,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依靠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同时需要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及时调整设计方案,确保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基坑支护设计知识点

基坑支护设计知识点

基坑支护设计知识点基坑支护设计是在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中常见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的目的是确保在基坑开挖和建设过程中的安全可靠。

下面将介绍一些基坑支护设计的知识点。

一、基坑支护设计的目标基坑支护设计的目标是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避免地面塌陷、土体滑动、坍塌等事故的发生。

同时,基坑支护设计还要考虑施工效率和经济性,合理利用材料和资源,尽量降低成本。

二、基坑支护设计的影响因素1.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基坑支护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了解地层的性质和稳定性,以确定支护结构的类型和尺寸。

2. 建筑结构:基坑支护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布置和相对位置等因素,以确保支护结构与建筑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满足安全要求。

3. 施工方法:施工方法直接影响基坑支护设计。

不同的施工方法需要采用不同的支护措施,如桩基、地下连续墙、拱墙等。

4. 周边环境:周边环境条件,如邻近建筑物、交通等,也需要考虑在设计中,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常见的基坑支护结构1. 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是一种常见的基坑支护结构,它由连续排列的桩体组成。

地下连续墙能够有效地抵抗土压力,保持基坑的稳定性。

2. 桩基:桩基是一种直接对抗土压力的支护结构,它通过埋设垂直桩体来支持基坑的土体。

常见的桩基类型包括钢筋混凝土桩和钢管桩等。

3. 拱墙:拱墙是一种以弧形结构来支撑基坑的支护结构。

通过设置拱墙,可以有效地控制土体变形,保护周边建筑和地下管线的安全。

4. 土钉墙:土钉墙是利用锚杆和钢筋混凝土面板抵抗土压力的支护结构。

它具有施工方便、适用范围广泛等优点。

四、基坑支护设计的施工要点1. 合理选择支护结构:根据基坑的规模、土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支护结构。

2. 控制基坑变形:基坑支护设计要考虑土体的变形,在支护结构的设计中设置合理的变形控制措施。

3. 适用性与经济性:基坑支护设计既要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又要尽量降低支护结构的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支护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金陵科技学院大学科技园一期工程基坑支护设计学生姓名:陆新钰指导教师:薛涛二级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班级:11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学号:1106106018提交日期: 2015年 05 月 08 日答辩日期:2015 年05 月11 日目录摘要 (III)Abstract (IV)1 基坑设计方案综合说明 (1)1.1 设计依据 (1)1.1.1 岩土工程报告 (1)1.1.2 基坑周边环境 (1)1.1.3 基坑开挖深度 (1)1.1.4 规范 (1)1.2 工程概况 (1)1.3 地质概况 (1)1.3.1 地形地貌 (1)1.3.2 工程实地土堪结果总结 (1)1.3.3水文地质条件 (2)1.4设计思路 (2)1.5方案选择 (2)2 基坑设计计算书 (4)2.1 土层参数计算 (4)2.2 计算段面分布 (4)2.3 各段支护结构设计计算 (4)2.3.1 各段面计算参数及土压力计算 (4)2.3.2 反弯点计算 (7)2.3.3 土压力合力及合力臂计算 (8)2.4 支撑轴线向力设计计算 (8)2.5 桩长设计计算 (10)2.5.1 桩长计算 (10)2.5.2 最大弯矩计算 (11)2.6 构件配筋 (14)2.6.1桩身配筋 (14)2.6.2内支撑设计 (14)2.6.3 冠梁 (16)3 基坑设计验算 (18)4 止水桩(帷幕)设计 (22)5 基坑设计软件验算 (23)5.1 J1-1断面段支护结构电算 (23)5.2 J2-2断面段支护结构电算 (32)5.3 J3-3断面段支护结构电算 (41)6 监测 (51)6.1 监测目的和目标 (51)6.2监测依据 (51)6.3监测内容及项目 (51)6.4现场监测频率与监测周期 (51)结论 (52)参考文献 (53)金陵科技学院大学科技园一期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摘要本工程为金陵科技学院大学科技园一期工程支撑式支挡结构设计。

该基坑预计为一层地下室,开挖尺寸为110m×100m,建筑±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8.000m,地下室底板顶标高为-5m,开挖深度为6m。

综合考虑基坑挖深、水土问题裙边环境、施工场地条件及施工季节等条件,拟采用排桩和钢筋混凝土支撑的组合支护结构型式。

在工程实地中,对于现场支护桩体的使用,施工单位都有各自成系统的一系列施工方法与选择的工艺,可能进行预制,或者现场钻打孔并且进行清理,而后采用级配合理的混凝土进行灌浇,待成形稳固后进行其他的后续操作,对于受力较为复杂的薄弱边以及阴阳角部位,采用内部支撑(角撑与对撑)。

对于现场水位较高,通过在场地周围遍布止水桩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但是务必做到完全封闭,再配合排水沟亦或是降水井,则能够更好的保证基坑内部干燥的施工环境。

关键词:支护桩; 角撑; 对撑;止水桩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AbstractThe first phase of Design of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engineering of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AbstractThe design for the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project braced retaining structure design. The foundation pit is expected for the two layer of the basement, the size of first excavation is 110m×100m, construction elevation ±0.000m is equivalent to the absolute elevation +18.000m. the first layer of the basement top elevation is -5m,the excavation depth is about 6m.Considering the deep excavation, soil and water environment problems, construction site conditions and the border condi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season, the row of piles andreinforced concrete supporting composite retaining structures. In the engineering field, thefield teams with the supporting piles, construction units have a series of constructionmethods and choose their own system, may be preformed, or on-site drill and clean up,and then use the reasonable gradation concrete pouring, to form stable after follow-up of other operations, for the weak side force is more complex and the Yin and Yang corners,using the internal support (with gusset bracing). For the water level is higher, by around the grounds around the water pile can be solved, but must be completely closed, with thedrainage ditch or dewatering well, can better guarantee the pit inside the dry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Key Words:s upporting pile;opposite support;sealing pile ;angle brace1 基坑设计方案综合说明1.1 设计依据1.1.1 岩土工程报告由本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获取拟建场地的土层分布以及各个土层的物理性质。

1.1.2 基坑周边环境探查是否有公民用管线,或者交通干道在附近,是否开挖基坑会对其产生影响。

1.1.3 基坑开挖深度不同的基坑所采用的支护不同,同样,对应基坑的挖深不同,需要的支护方式也会不同。

1.1.4 规范(1)《建筑桩基设计规范》(JGJ94-2008);(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1.2 工程概况(1)本工程主体结构±0.000相当于淞沪高程+18.000m,本设计均采用以基坑面为±0.000。

(2)地下室结构:主楼与裙楼下分布一层地下车库,考虑深度后其顶部取至开挖深度以下4.5-5.5米。

(3)基坑预计尺寸:主体建筑结构外边线南北走向约110m,东西走向约100m,坑体图例尺寸面积约为11000m2,不考虑基坑实际情况,假设边线组成为矩形,则其周长约420m。

(4)基坑挖深:相对基坑面挖至地下6m处。

1.3 地质概况1.3.1 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南京市江宁大学城格致路南侧,金陵科技学院江宁校区北大门西南偶。

为建设预留用地,地形平坦。

要求基坑等级为二级。

1.3.2 工程实地土堪结果总结根据专业勘察公司的土地勘察报告,对基坑可能影响到的土层进行汇编总结得到大约如下的综合土层结果:1-1层未固结土(类杂填):灰黄~黄褐色,可塑,部分软塑,由粉质粘土夹少量碎石、植物根组成,均匀性较差,层厚1.20~3.90m,场地东北侧表层夹薄层杂填土,填龄不足10年。

1-2层素填土:灰黄~灰色,软塑,部分可塑,由粉质粘土填积,夹少量碎石、植物根,部分为耕植土,局部含有腐植物,层厚0.30~2.70m,填龄大于10年。

2-1层粉质粘土:灰黄~黄灰色,可塑,层厚1.1~6.8m,埋深1.90~5.30m。

2-2层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塑,局部为可塑,土质不均,局部缺失,层厚1.80~4.20m。

3层粉质粘土:黄褐色~褐黄色,硬塑,局部可塑,土质均匀,层厚0.50~9.50m。

4层粉质粘土夹中粗砂,卵砾石:灰黄~褐黄色,粉质粘土为可塑,卵砾石含量不均匀,层厚较薄,层厚、埋深分布均匀,层厚0.60~2.70m。

5-1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棕红色,风化强烈,岩石结构已大部分破坏,遇水易软化,岩体质量等级为Ⅴ级,层厚0.70~4.40m。

5-2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棕红色,岩土较完整,属极软岩,岩体等级为Ⅴ级,层厚6.30~18.30m。

1.3.3水文地质条件(1)潜水赋存于1层人工填土及2层粉质粘土中。

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补给,以蒸发形式排泄。

(2)微承压水赋存于4层粉质粘土含中粗砂、卵砾石与5-1层强风化粉砂岩交界处,该含水层给水性和透水性一般,属轻微透水地层,埋深地面下2.8~3.2米,平均水头高程15.14米。

1.4设计思路(1)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均6m,周围的教学楼以及交通干道,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均可能受到影响,,因此不仅在开挖支护过程中连同回填前的各个施工阶段都需要对其进行,相关的一系列的监测活动。

(2)在综合了上述考虑,以及做了相关计算估算验证后,单排的规则支护排桩可以满足相应的要求。

后续则需要确定实际能够应用好的尺寸。

(3)基坑中是否能够做到干燥,并且无水害问题是整个施工过程重要前提,故设置了全封闭的止水帷幕,并且辅以明沟排水。

1.5方案选择综合考虑基坑挖深、水土问题,四周布局、现场条件以及气候关系,在保证安全力求质量的前提下,列出大致如下的设计规程:(1)基坑采用钻孔灌注桩(排桩)并且在长边薄弱点或者阴阳角加一道1.5m处内支撑(角撑与对撑)作为挡土结构,由于只是单道支撑,并且施加在了近表层,顾舍弃钢结构,直接使用稳定性与支持力均良好的钢筋砼支撑;(2)基坑的止水桩,结合大致计算后,基本可确定为使用单排的搅拌桩全方位封闭即可;(3)由于土层渗透系数较好,无须布置降水井,随基坑开挖砌筑降水截水沟就可以满足降水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