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了解的基本法律常识
青少年法律基础知识中学生法律常识
青少年法律基础知识中学生法律常识对于青少年来说,特别是中学生,了解法律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能够帮助他们规范自身的行为,还能让他们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法律。
法律就像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告诉我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则,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法律不是为了限制我们的自由,而是为了保障每个人都能在公平、安全、有序的环境中生活。
那么,中学生需要了解哪些具体的法律常识呢?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中学生应当知道自己作为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比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受教育权等,同时也要履行遵守法律、维护国家利益等义务。
民法方面,中学生要了解关于财产、人身权益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比如说,不能随意侵犯他人的财产权,不能对他人进行侮辱、诽谤等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
如果在学校不小心损坏了同学的物品,也要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中学生要知道哪些行为是犯罪行为,比如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
同时也要明白,即使是未成年人,在某些严重犯罪的情况下,也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校园生活中,也有一些相关的法律问题。
比如,校园欺凌是绝对不允许的。
无论是实施欺凌的一方,还是被欺凌的一方,都应该清楚这种行为的严重性。
实施欺凌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而被欺凌者要勇敢地寻求帮助,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
还有网络方面的法律常识。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中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在网络上,也不能随意发表不当言论,不能传播谣言、淫秽信息等。
否则,可能会面临法律的制裁。
那么,中学生应该如何学习法律常识呢?学校教育是重要的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法律课程、举办法律讲座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
同时,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
家庭教育也不能忽视。
家长要以身作则,遵守法律,并且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青少年普法知识
青少年普法知识
一、法律常识:
1.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国家制定和实施的行为规范,是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保障。
2.法律的来源:我国法律的主要来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等。
3.法律的适用性:法律适用的原则包括宪法至上、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即可为、罪刑法定等。
4.法律的效力:法律的效力分为强制性法律和指导性法律,强制性法律具有直接约束力,指导性法律则起到指导和解释的作用。
二、法律意识:
1.法律权益的意识:青少年应该明确自己的法律权益,并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法律责任的意识:青少年要清楚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对于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公民义务的意识:青少年应该了解自己的公民义务,包括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等。
三、法律技能:
1.法律文书的阅读能力:了解基本的法律术语和法律文书的
格式,能够正确理解法律文件的内容。
2.法律问题的解决能力: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遇到侵权和合同纠纷时,能够合法维权。
3.法律规则的遵守能力:学会遵守法律规则,明确分辨合法
和违法行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青少年普法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任务,学校、家庭和社
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技能。
通过
制定相关普法教育法规和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可以促进青少年
的法律素养提升,让他们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同时,青少年
也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注重培养自身的法律思维和法律素养,提高对法律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中学生普法知识大全
中学生普法知识大全中学生违法犯罪案件逐渐增多,不仅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且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加强中学生的普法强度,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中学生普法知识资料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中学生普法知识资料一、中学生应了解什么是违法与犯罪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分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反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
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第二,犯罪是违反刑法的行为;第三,犯罪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一般违法与犯罪危害程度不同,处罚方法不同,但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两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没有不可超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任其发展就可能导致犯罪。
二、青少年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人重伤或者死、强奸、抢、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行政责任: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免予处罚,但是可以予以训诫,并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论高中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法律常识
论高中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法律常识高中生作为青少年群体,正处于逐渐成熟的阶段,需要逐渐接触和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
这些法律常识不仅有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法制意识和法治观念。
以下将就高中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法律常识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探讨。
高中生应该了解的基本法律常识之一是关于人身权益的保护。
人身权益是指每个人基于其人身尊严和自由所享有的平等权利。
在日常生活中,高中生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人身权益问题,比如言论自由、身体权利、隐私权等。
高中生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权利范围,不被侵犯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益。
高中生还需要了解在某些情况下,自己在面临人身权益侵害时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护和救济。
高中生还应该了解关于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
未成年人是社会的脆弱群体,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保护。
在我国,未成年人享有与成年人相同的人格权利,但同时受到一定的法律限制和保护。
高中生需要了解未成年人的权益和保护措施,同时也要学会依法行事,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高中生还应该了解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常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高中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但同时也会面临更多的网络安全问题。
高中生需要了解网络的法律环境和规范,包括网络言论的合法性、网络购物的安全性、个人隐私的保护等方面。
高中生还应该了解网络犯罪的危害,学会保护自己不受网络欺诈和侵害。
高中生还应该了解与交通安全相关的法律常识。
作为逐渐独立生活的青少年,高中生可能需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自行驾驶交通工具。
他们需要了解交通法规和相关的交通安全知识,以确保自己和他人在交通出行中的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高中生还应该了解与学校生活相关的法律常识。
高中生作为学校的学生,需要了解学校纪律和规定,并且依法行事,不违反相关学校规定。
高中生还需要了解学校教育法规的相关规定,以便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高中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法律常识涉及人身权益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网络安全、交通安全以及学校生活等多个方面。
青少年法律法规常识基本知识
青少年法律法规常识基本知识引言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青少年的权益和安全,社会对于青少年的法律法规有着严格的要求和管理。
了解青少年的法律法规常识,不仅有助于青少年自我保护,也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青少年常见的法律法规常识,以提升广大青少年对法律的认知。
青少年行为规范1.儿童禁止从事危险活动:未满十四周岁的儿童禁止从事劳动,以及参与容易危及生命安全的体育、竞赛等活动。
2.尊重他人:青少年应当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不得侮辱、诽谤他人。
3.远离暴力:青少年应当远离暴力行为,包括打架斗殴、欺凌他人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道德规范。
4.禁止吸食烟酒:未成年人严禁吸烟、饮酒,对供给烟酒给未成年人的行为也是违法的。
青少年违法行为和责任1.青少年的刑事责任年龄界定:我国规定,十四周岁以下的青少年不负刑事责任,尚未成年的青少年在十八周岁之前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2.青少年犯罪的后果和教育:青少年犯罪后,将受到教育、改造和帮助,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家庭、学校、社会都应积极参与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预防、教育与救助工作,帮助他们重新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
3.违法成人协助实施:成年人利用青少年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追责。
4.保护被害人权益:青少年如果对他人造成损害,应依法承担责任,并赔偿受害人的损失。
青少年权益保护1.民事权益保护: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父母有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青少年也有享受父母关爱、受到合理保护的权利。
2.教育权利保护:青少年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部门及学校应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确保他们平等接受教育。
3.健康权益保护: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保护,同时也需要青少年自身加强健康教育和保健意识。
4.知识产权保护:未成年人也拥有知识产权,他们在学习和创作过程中的知识成果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青少年法律常识有哪些
青少年法律常识有哪些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了解法律常识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法律不仅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也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武器。
那么,青少年需要了解哪些法律常识呢?首先,青少年需要了解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它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比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
了解宪法可以让青少年明白自己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增强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
其次,青少年要知晓民法的相关内容。
民法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财产权、人身权、合同等。
比如,青少年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如果遇到质量问题或者商家的欺诈行为,可以依据民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再比如,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时,要注意不能侵犯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人身权利。
刑法也是青少年必须了解的重要法律。
刑法规定了哪些行为是犯罪以及相应的刑罚。
青少年要明白,违法犯罪行为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不仅会损害他人的利益,也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比如,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行为都是犯罪,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在校园生活中,青少年还需要了解教育法。
教育法保障了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学校和教师应当依法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剥夺学生的学习机会。
同时,学生也应当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努力学习。
此外,青少年还应当了解一些与网络相关的法律知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网络上也要遵守法律法规。
比如,不能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不能进行网络诈骗、不能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等。
交通安全法也是青少年需要熟知的。
无论是步行、骑自行车还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都要遵守交通规则。
比如,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红灯停绿灯行、骑自行车不能带人等。
遵守交通规则不仅是对自己生命安全的负责,也是对他人生命安全的尊重。
在家庭生活中,青少年也需要了解一些法律知识。
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人履行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青少年法律基础知识中学生法律常识
青少年法律基础知识中学生法律常识在当今社会,法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而对于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来说,了解法律常识更是必不可少。
这不仅能够帮助他们规范自身行为,避免违法犯罪,还能让他们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规定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为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公平正义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对于中学生而言,虽然还处于成长阶段,但也需要对法律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中学生需要了解的法律常识涵盖多个方面。
其中,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
了解宪法,能够让中学生明白自己作为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从而增强他们的权利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中学生还经常会涉及到民法的相关内容。
比如,在消费时,要懂得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知情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等。
如果购买到了假冒伪劣商品,要知道如何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再比如,在与他人发生财产纠纷时,要明白什么是合法的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权。
刑法也是中学生应当了解的重要法律。
虽然中学生年龄较小,犯罪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但了解刑法可以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犯罪行为以及犯罪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比如,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行为都是犯罪,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通过了解刑法,中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犯罪行为。
除了上述法律,中学生还应当了解一些与自身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就是专门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法律。
这部法律规定了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机关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职责和义务,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法律保障。
中学生要知道,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依据这部法律寻求帮助。
那么,中学生应该如何学习法律常识呢?学校教育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中学生法律知识常识
中学生法律知识常识中学生法律知识常识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工具,对于中学生来说,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不仅能够增加中学生对法律的认知,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下面是一些中学生常见的法律常识。
1. 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是法律的一部分,应该积极遵守法律并且守法意识和法治意识。
2. 未成年人也有法律责任。
虽然中学生是未成年人,但是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也有自己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例如,如果未成年人犯下违法行为,依法也将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3. 学校纪律是法律的延伸。
中学的纪律管理制度是学校为了维护学校秩序和帮助学生成长而建立的一套规则。
遵守学校的纪律,也是遵守法律的一种体现。
4. 不合理的惩罚和伤害是违法的。
中学生在学校受到惩罚或者遭受伤害,如果是非法的,可以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但是,中学生应该保持冷静,寻求法律援助或者向相关部门寻求帮助。
5. 非法买卖、传播、使用毒品是违法的。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应该知道毒品的危害性,要远离毒品。
如果有人引诱你参与非法的毒品活动,要坚决说不,并及时向家长或者学校报告。
6. 青少年保护法对中学生有特殊保护。
青少年保护法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而制定的法律。
中学生在受到侵害或者遭受不正当对待时,可以依法维权。
7. 家庭暴力是违法的。
如果你在家中受到家庭暴力,要及时报警或者向相关部门寻求帮助。
人身安全是法律要保护的最基本的权利之一,任何人都不能随意侵犯别人的人身安全。
8. 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在网络时代,中学生要特别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不要轻易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更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诱导和要求。
9. 著作权法保护知识产权。
中学生要自觉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抄袭他人的作品或者侵犯他人的著作权。
如果有人侵犯了你的著作权,可以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10. 谨防诈骗和网络安全问题。
青少年有哪些法律知识点
青少年有哪些法律知识点现代社会中,青少年作为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年龄尚幼,他们对于法律的了解常常相对较少。
正因如此,教育青少年法律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了解的几个法律知识点。
一、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的一部重要法律法规,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该法律规定了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包括受到平等教育权、健康成长权、受到保护权等。
此外,该法律还强调保护未成年人的道德、智力和身体健康,并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社会各界提出了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青少年应该了解并学会运用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保护自己的权益。
二、刑法中涉及的少年刑事责任刑法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
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需要了解刑法中有关少年刑事责任的部分。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未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但对于14-16周岁之间犯罪的人,法律有相关规定。
这些规定对于青少年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他们需要明确自己的法律地位,遵守法律规定,同时也要知道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消费诱惑。
要成为正确消费的消费者,青少年需要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该法律明确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包括产品质量与安全、商品信息真实、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权益。
只有理解并运用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青少年才能避免被虚假宣传欺骗,维护自己的利益。
四、网络安全法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技术的进步,青少年越来越早地接触到互联网世界。
然而,互联网世界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和法律问题。
为了保护青少年在网络空间的安全,网络安全法应运而生。
该法律针对网络犯罪行为进行了规定,并明确了青少年在互联网上的保护措施。
青少年应该了解网络安全法,并学会在互联网上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隐私。
五、家庭矛盾与人身安全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家庭矛盾和人身安全问题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困扰与伤害。
青少年法律常识内容
青少年法律常识内容引言青少年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作为青少年,了解并遵守法律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权益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青少年需要了解的法律常识内容,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和遵纪守法。
青少年权益保护1.青少年教育权益保护:国家保护青少年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禁止因贫困、性别、种族等原因而限制或剥夺青少年上学的权利。
2.青少年劳动权益保护:未满16周岁的青少年,国家禁止从事危险、有毒、有害的工作。
同时,青少年劳动时间必须在每天7小时以内,每周工作时间必须在28小时以内,并且享有相应的休息和假期。
3.青少年财产权益保护:青少年在法律上可以拥有和继承财产,但青少年对财产的处置必须得到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青少年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1.青少年刑事责任年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满14周岁的青少年不承担刑事责任;未满16周岁的青少年,如果犯罪行为被认定具有恶意,可以承担刑事责任。
同时,对于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法律倾向于进行教育和矫正,避免过度惩罚和刑罚。
2.青少年犯罪与社会观念:作为青少年,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遵守法律规定,妥善处理和解决问题,避免参与违法犯罪行为,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
青少年法律常识1.青少年民事行为能力:年满10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法律行为,如签订合同、购买商品等。
但青少年的民事行为应当符合自己的利益,若发生纠纷,法律依然保护他们的权益。
2.青少年婚姻法律: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未满22周岁的男性和未满20周岁的女性不得结婚。
青少年应当遵守法律规定,合理安排个人生活,避免因过早婚姻而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和困扰。
3.青少年网络安全保护:青少年在使用互联网时应当注意网络安全,保护个人隐私,避免发布和传播违法信息。
同时,青少年也应当警惕网络诈骗和网络暴力,妥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结通过了解青少年法律常识内容,青少年将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并遵守法律。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法律常识
青春之火,为祖国而燃烧;青年之路,因奋斗而精彩。
作为新一代青年的你,了解与自身相关的法律知识吗?下面请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与青少年相关的法律常识吧!一、青少年的年龄如何界定?首先,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条上,还没有“少年”和“青年”的称谓,而只有未成年人之说。
少年是未成年人,这是很明显的。
共青团章程第一条对团员的年龄作出了明确规定:年龄在14周岁以上,28周岁以下的中国青年,承认团的章程,愿意参加团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团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团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团员年满28周岁,没有担任团内职务的,应该办理离团手续。
这意味着共青团规定青年的年龄为14—28岁。
按照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但这一规定没有明确放假适用人群的年龄上限。
2008年4月,经国务院法制办统一,“青年节”放假适用人群为14至28周岁。
而在2017年4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中将青年的年龄范围定义为14至35周岁,但如涉及婚姻、就业、未成人保护等领域时,年龄界限仍具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因此,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对“青年”的年龄界限作具体的规定,建议企业仍可沿用2008年国务院法制办的意见,按照14至28周岁的年龄限制来安排青年节的放假。
当然,企业也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将适用人群的年龄放宽到35周岁。
二、与青少年有关的法律有哪些?(一)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二)内容中有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三、青少年犯罪的刑事责任能力如何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初中政治50条法律常识中学生必背必考必遵守
初中政治50条法律常识,中学生必背、必考、必遵守!1.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3.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4.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中推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
5.青少年要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增强法制观念。
6.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法律。
7.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9.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依法自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0.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11.法律打击各种经济犯罪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
12.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巩固,一要靠教育,二要靠法律。
13.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14.国家的根本大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
15.刑法的作用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
16.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要逐步学会依法保护环境。
17.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社会危害性。
18.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肯定违法(违反的刑法)19.违法(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的联系两者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20.犯罪要受到惩罚、刑罚。
21.刑法的目的――预防和减少犯罪。
22.什么是宪法――在内容上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在法律效力上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的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3.宪法是人民权利的最重要的法律保障。
24.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25.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制度)――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7.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8.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青少年应该了解的法律常识
青少年应该了解的法律常识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青少年而言,了解法律知识不仅有助于他们维护合法权益,还有助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本文将为青少年介绍一些应该了解的法律常识,提醒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合法合规,维护自身权益。
1. 法律适用年龄在了解法律常识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法律适用的年龄。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满18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享受特殊的法律保护。
这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未成年人可能无法承担与成年人相同的法律责任,同时也享有一些特殊的权益。
2. 自我保护意识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发生法律纠纷。
例如,不要随意透露个人身份信息、避免与陌生人随意交往、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礼物等。
此外,青少年还应了解相关的网络安全知识,避免上当受骗、泄露个人隐私等。
3. 违法和犯罪行为青少年要清楚某些行为违法或犯罪,并且要时刻谨记不可轻易触犯法律。
例如,盗窃、打架斗殴、散布谣言等行为都是违法的。
此外,青少年也要了解酒驾、毒品滥用、赌博等严重违法行为的危害,并且远离这些违法活动。
4. 知识产权保护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得随意侵犯他人的版权、专利、商标等权益。
同时,青少年也应该为自己的创造或发现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了解相关的申请程序和法律保护措施。
5. 网络言论和隐私保护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青少年要谨慎使用网络,并且了解相关的网络言论和隐私保护法律。
青少年在网络上发布言论时,应遵守法律规定,不得恶意中伤他人、散布谣言等。
同时,青少年也要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谨防个人信息被恶意利用。
6. 纠纷解决途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纠纷或争议。
在这种情况下,了解纠纷解决的途径是非常重要的。
青少年可以通过沟通、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一些小的纠纷,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或者向相关部门求助。
7. 法律教育与参与青少年应该积极参与学校或社区开展的法律教育活动,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青少年法律知识
青少年法律知识第一篇青少年法律法规基本常识1、什么是宪法?宪法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
3、什么是公民?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4、在我国,哪些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5、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有: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妇女、老人、儿童受国家保护;华侨、归侨、侨眷的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
6、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是什么?《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
7、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涵义是什么?《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它的涵义是:(一)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二)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三)任何公民在遵守法律和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8、《义务教育法》在义务教育入学年龄上是如何规定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青少年法律知识
青少年法律知识青少年法律知识在当今社会非常重要,青少年应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便能够正确地应对各种法律问题。
本文将从刑法、劳动法、婚姻法和教育法等方面介绍一些青少年法律知识。
首先是刑法方面。
青少年应该知道,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都是不被法律所允许的。
因此,他们应该远离打架、欺凌等行为,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
此外,青少年也要知道,犯罪行为的年龄限制是十八岁,未满十八岁的人一般被认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但是如果犯下严重罪行,仍然有可能受到刑事处罚。
其次是劳动法方面。
根据国家法律规定,未满十八岁的青少年不能从事危险、有害的劳动,不得从事超过八小时的劳动,也不得从事夜班工作。
另外,青少年还有权利获得劳动报酬,并且有权拒绝违法劳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再次是婚姻法方面。
青少年应该知道,未满二十二岁的男性和未满二十岁的女性是不允许结婚的。
因为青少年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缺乏经济独立能力和婚姻生活的经验,太早结婚可能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青少年应该珍惜自己的青春时光,专注于学业和个人发展。
最后是教育法方面。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学校不能进行体罚、虐待或变相惩罚学生的行为。
学校应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另外,学校也有义务预防和打击校园欺凌行为,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除了以上介绍的法律知识,青少年还应该了解其他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应该尊重他人的权益,不得侵犯他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
此外,青少年在使用互联网时要注意网络安全,不得参与网络欺诈、传播不良信息等违法行为。
总之,青少年法律知识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遵纪守法,是每个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法律知识,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且在未来成为一个守法公民。
青少年法律基础知识中学生法律常识
青少年法律基础知识中学生法律常识1、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包括:(1)旷课、夜不归宿;(2)携带管制刀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1)纠集他人结伙打架滋事,扰乱治安;(2)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3)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4)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5)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6)多次偷窃;(7)参与赌博,屡教不改;(8)吸食、注射毒品;(9)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3、任何人不得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或者为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提供条件,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未成年人发现任何人对自己或者对其他未成年人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章规定不得实施的行为或者犯罪行为(以上第一条、第三条),可以怎样解决?5、在别人打我时,我该怎么做呢?如果是同学之间发生轻微的摩擦,要尽量冷静处理,决不能采取极端的方法去报复,如果双方不能和解,可以向学校教师反映情况,由校方进行处理。
如果是社会青年无端殴打你,首先要保全自己的生命安全,及早脱身,然后及时打110报警,不应盲目的抗打硬拼。
6、由于对方的原因引起互殴,而在互殴中将对方打伤,为什么只追究我的责任,不追究对方的责任呢?这类问题,司法机关在办案中经常遇到,许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怎么也不明白自己只是还手反击,将对方打伤,而只追究自己的责任,对方却没事。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伤害只有达到轻伤时,才构成犯罪。
青少年法律知识
青少年法律知识青少年法律知识大全青少年正处于少年期或刚进入青年初期,在生理上、心理上发育很快,但还未成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儿童成人状态,心理特征充满着矛盾;让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增加了不少。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相关青少年法律知识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青少年法律知识篇11、与青少年有关的法律有哪些?专门保护未成年人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内容中有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刑法、民法通则、继承法、婚姻法、收养法。
2、法律对青少年的重要性(1)学习法律知识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2)学习法律可以对未成年人起到保护作用,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合法权益。
(3)学习法律当自身遇到不法侵害或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提起法律诉讼,追回损失。
3、青少年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1)不要轻信陌生人,与陌生人交流要时刻保持警惕。
(2)要学会分辨真伪,对新鲜事物不能一昧的盲从,首先要做的是分辨其利弊。
(3)避免误入困境并学会摆脱困境。
遇到困难或发生意外时,应保持镇静,并积极想办法寻求帮助。
4、青少年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法律?(1)应该掌握最基本的法律知识,深入了解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
(2)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用法律武器武装自己。
(3)要具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具有挫折意识。
(4)要有勤奋的精神和执著的追求。
(5)要具有坚强的自制力,具有健康的情感。
5、青少年获得法律帮助的途径有哪些?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和途径主要包括:诉讼途径:打官司;非诉讼途径:投诉,调解,裁决,仲裁,复议,申诉等。
法律服务的主要机构是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
还有就是可以找当地居委会,妇联,公安局等等。
6、为什么要研究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已呈现出了低龄化、团伙型、暴力型、智能化的趋势,已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青少年犯罪大多出于法律认知水平低下。
青少年法制宣传常识
青少年法制宣传常识
1. 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社会规范的总和,是维护社会秩序
和公平正义的重要工具。
青少年应该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法律的渊源和发展:青少年应该了解法律的渊源和发展历史,了解法律的不断完善和更新。
3. 法律的适用范围:青少年应该了解不同法律的适用范围,包
括刑法、民法、劳动法等,以便在相应的情况下正确行动。
4. 未成年人的法律权益:青少年有一定的法律权益,包括受教
育权、健康权、隐私权等,应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保护方式。
5. 违法行为和后果:青少年应该了解不同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后果,对常见的违法行为如盗窃、欺骗、暴力等要有足够的警惕和避免。
6. 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青少年应该培养正确的法律意识,学
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参与非法活动和受到伤害。
7. 法律援助和求助渠道:青少年应该了解法律援助和求助渠道,包括法律、法律援助机构等,以便在需要时及时寻求帮助。
8. 参与公共事务:青少年可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法制宣
传活动等,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青少年法制宣传常识,希望能够帮助青少年
加强法律意识,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青少年法律基础知识中学生法律常识
青少年法律基础知识中学生法律常识青少年对于国家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养青少年法律意识,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养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青少年法律基础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青少年法律基础知识1、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包括:(1)旷课、夜不归宿;(2)携带管制刀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1)纠集他人结伙打架滋事,扰乱治安;(2)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3)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4)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5)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6)多次偷窃;(7)参与赌博,屡教不改;(8)吸食、注射毒品;(9)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3、任何人不得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或者为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提供条件,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未成年人发现任何人对自己或者对其他未成年人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章规定不得实施的行为或者犯罪行为(以上第一条、第三条),可以怎样解决?可以通过所在学校、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也可以自己向上述机关报告。
受理报告的机关应当及时依法查处。
5、在别人打我时,我该怎么做呢?如果是同学之间发生轻微的摩擦,要尽量冷静处理,决不能采取极端的方法去报复,如果双方不能和解,可以向学校教师反映情况,由校方进行处理。
如果是社会青年无端殴打你,首先要保全自己的生命安全,及早脱身,然后及时打110报警,不应盲目的抗打硬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了解的基本法律常识
生命健康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
珍爱生命、维护健康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对社会的义务。
生命健康权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
对每个人来说,生命和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
未成年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民族的未来,其生命和健康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我国《宪法》规定:“父母有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同时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
《未成年人保护法》还规定:“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虐待未成年家庭成员的,情节恶劣的,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同时,我国法律还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的劳动。
非法使用童工是严重摧残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并且殃及民族兴旺大业的违法行为,法律严惩这种行为。
既然国家都从法律上保护我们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那么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就更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
如果我们因为困难、挫折、失意而自杀,必然会给亲朋好友带来无尽的哀伤,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若我们不甚损害了自己的身体,还会造成更大的社会负担。
因此,轻生或自残等行为都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律不合。
当然,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
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即使大义灭亲也不允许,因为这是侵害生命权的行为;任何人不得故意或者过失造成他人受伤、生病,因为这是侵害健康权的行为。
所以,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免受他人侵害,这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
总之,我们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此外青少年应只晓得基本法律常识有:
1、盗窃罪
所谓窃盗罪,就是指『偷东西』。
在没经过主人的同意下,随便取走他人的财物,包括钱和物品。
2、恐吓取财罪
就是用不当的手法,包括:恐吓、威胁、暴力等,向别的同学借钱不还或强索金钱。
3、强盗罪
是拿著武器,如:刀械、棒棍或其他具有危险性的东西,威胁同学,使他不敢反抗,然后强行夺取身上的财物。
4、伤害罪
因为打架造成别人身体上、健康上的伤害,依据受伤程度可细分为:『普通伤害罪』、『重伤罪』、『普通伤害罪之加重结果犯』。
施打、吸用麻醉药品
所谓的『麻醉药品』就是指『毒品』,因为错误的使用麻醉药品,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因此,除了在医院由医生合法使用外,私下吸用麻醉药品都是违法的行为。
另外,虽然本身没有吸毒,但若有贩卖麻醉药品,也是犯法的行为。
5、赌博罪
同学们在学校玩耍时,不论是用金钱或是物品当筹码,都不可以玩赌博性的玩具或游戏。
除了不可以从事赌博性的行为外,也不可以提供别人从事赌博的工具或环境,否则就算你没有玩,你还是犯了法。
6、毁坏公物罪
不论在学校或是公共场合,只要是不属於自己的东西,而是给大家共同使用的东西,就是公共物品。
同学应该小心使用并爱惜公务,不可以随便破坏、毁损或丢掉公物。
7、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8、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一) 祖父母、外祖父母;
( 二) 兄、姐;
(三)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
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9、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
任监护人:
(一) 配偶;
(二) 父母;
(三) 成年子女;
(四) 其他近亲属;
(五)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
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10、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