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的解释及造句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历史东晋的兴亡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东晋的兴亡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东晋的兴亡知识点东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短暂的王朝,存在的时间不足一百年,但却有着许多值得我们研究和了解的历史事件和知识点。

在七年级上册历史中,东晋的兴亡也是一大重要内容。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一介绍。

一、东晋的兴起东晋的兴起,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之间争斗的时期。

其中,吴国的孙权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打算采取改变制度的手段,实行借壳东南抗魏的策略,于是建立了“虎威将军”的属地,即是“吴节度使”。

随着吴国的威胁不断加强,东晋刘备的后代刘裕也逐渐崭露头角,最终通过北伐,统一了东南地区,并在317年建立了东晋王朝。

二、东晋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东晋王朝建立后,国内社会处于一个比较混乱的状态,百姓们的生活非常困苦,全国人口数量也在逐渐下降。

一个最为明显的原因,就是战争的连续爆发,使得大量的人口死于战争,而战争产生的后果,在许多地方是常年形劫不止的,民不得安宁。

三、东晋的衰落与亡国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开创和积极向上的发展之后,东晋王朝最终走向了衰败与亡国的悲惨命运。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集团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在各种因素的协同影响之下,形成了内部的深层次危机。

此外,东晋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落后于前代,加上匈奴的大规模入侵、军阀混战、北方游牧民族的持续侵袭等原因,东晋逐渐地走向了崩溃。

最终,在420年南北朝的形成之后,东晋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四、东晋的遗产东晋王朝在其短暂的存在期间,仍然为后人留下了很多值得我们传承和学习的遗产。

首先就是在文化、艺术和思想方面的贡献,东晋王朝的许多重要文化成就,如儒家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世说新语》等作品的创作,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珍品。

其次,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东晋时期的土地制度、战争止血等制度对当时经济、社会政治状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们为后来的发展提供了诸多的借鉴和参考。

总之,东晋王朝的历史兴衰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领域之一,希望在学习的同时,我们也能够从中找到启示,挖掘历史遗产,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高考晋朝历史知识点:东晋偏安江南

高考晋朝历史知识点:东晋偏安江南

高考晋朝历史知识点:东晋偏安江南 1. 东晋的建立 永嘉南渡:永嘉(307—313年)是西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

在这期间,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匈奴、羯、氐、羌、鲜卑等相继起兵,匈奴贵族刘渊、刘聪等相继称帝,还连续攻破洛阳、长安,俘虏晋怀帝、愍(mǐn皿)帝,灭亡西晋。

史称此事件为“五胡乱华”。

当时的战争带有严重的民族仇杀的性质,所以十分残酷。

如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时,杀戮贵族、官僚、庶民三万余人,京师洛阳变为一片瓦砾。

羯人石勒在东郡击败晋军,杀王公以下十余万人。

汉族官民纷纷南逃,史称“永嘉南渡”。

西晋末年,琅邪王司马睿(ruì瑞)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驻建邺。

江南战争很少,社会稳定,在永嘉及以后的时间中,北方的贵族、官僚及士族、大地主纷纷携眷南逃。

随同南逃的还有宗族、部曲、宾客等等。

同乡同里的居民也往往随从大地主南逃。

随从一户大地主南逃的居民多者有千余家,人口达数万人。

少的也有百余家,数百口人。

有的逃到广陵(今江苏扬州),有的逃到京口(今镇江)以南。

《晋书·王导传》曰:“洛阳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

” 王与马,共天下公元316年(建兴四年),西晋灭,南方的官僚和南逃的北方士族的首领们于次年拥立司马睿为晋王,又次年立为帝,是为元帝,建都建康,史称东晋。

司马睿在洛阳时,就与王导“秦相亲善”,“契同友执”。

王导属琅邪王氏,是北方士族的代表人物。

他随司马睿到建邺(建康),建议睿从南来的士族中,“收其贤人、君子,与之图事,”争取“侨姓士族”的拥护。

又建议拉拢江南“吴姓士族”。

司马睿果然得到“侨姓士族”和“吴姓士族”的拥护。

司马睿称帝,王导和其族兄王敦的功劳最大。

他以王导任丞相,掌大权;以王敦任镇东大将军、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几乎包括当时东晋全境)诸军事、江州刺史,所以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

在司马睿登帝位,接受将吏朝拜时,他让王导“升御床共坐”,可见王家在东晋政权中的地位之高。

东晋——精选推荐

东晋——精选推荐

东晋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建⽴起来的朝廷,西晋灭亡后,统治范围因为中原陆沉,少数民族内迁,建都洛阳的晋朝(西晋)亡国,公元317年,镇守建康的晋宗室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室,史称东晋,此外,史书中⼜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东晋统治地区⼤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

东晋是门阀世族政治,与北⽅的五胡⼗六国并存,这⼀历史时期⼜称东晋⼗六国。

东晋时代,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

420年,宋公刘裕废除晋安帝,建⽴刘宋,进⼊南北朝时期。

东晋与之前的孙吴以及其后的宋、齐、梁、陈,合称为六朝。

司马睿在建康建⽴政权形式的时间实际是在公元311年,当时西晋处于崩溃边缘,但没有明确灭亡。

东晋建⽴的时间⼀般被视为司马睿称帝的时间。

东晋政权维持了长期的偏安统治,疆域⼤体上局限于淮河长江流域以南。

相应地,北⽅基本处于分裂状态,先后出现了16个“能建邦命⽒成为战国者”的国,故将该时期泛称为⼗六国,⽽与东晋合称即所谓东晋⼗六国。

东晋虽然是司马⽒政权的延续,但本⾝司马⽒在政治上威望不⾼,整个朝廷都由世族⼤家把持,最先的⼀个乃出⾝琅琊王⽒的王导,其后⼜有陈郡谢⽒的谢安、谢⽞、王敦等等。

⽽世家⼤族中,代表者,有南下的王、谢、袁、萧等侨姓,和本⾝居于江南的朱、张、顾、陆的吴姓。

最初东晋有赖权⾂王导主持⼤局,⼀⽅⾯拉拢江南⼠族,⼀⽅⾯⼜安排予从中原南下的⼠族,并以司马家族作为共同拥戴的对象。

但世家⼤族本⾝并不真正忠于司马⽒,尤其是他们本⾝都拥有⼤量⽥地,以⾄拥有⾃家部队(即所谓“部曲”),有⾜够实⼒抗衡司马⽒政权。

最初有王导主持⼤局,东晋政权得以稳定,故时⼈称“王与马,共天下”。

但晋元帝以降则内乱频⽣,如有早期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后期⼜有孙恩、卢循之乱等。

东晋也曾多次试图北伐,但由于内部不团结,除了最后篡晋的刘裕取得⼀定成果外,其余都⽆建树。

祖逖本有希望恢复旧⼟,但他被司马睿挟制,郁郁⽽终。

东晋

东晋
司马睿 简介
司马睿(276年-322 年),晋元帝,东晋王 朝的开国皇帝。字景文, 公元318-323年在位。 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 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 恭王司马觐之子。公元 317 年 , 时 为 西 晋 丞 相 的司马睿在建康称王, 改元建武;次年称帝, 成为东晋的开国皇帝。
东晋
东晋是由西晋皇室后裔在 南方建立起来的小朝廷,虽 然在今天我们将其作为一个 朝代写进中国的古代历史, 但事实上东晋的统治范围却 仅限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土地, 东晋时代,也曾经内部四分 五裂。因少数民族内迁,建 都洛阳的晋朝(西晋)亡国, 琅邪王司马睿在群臣拥戴下 在建康(今南京)即位,即 晋元帝,史称东晋。东晋政 权维持了长期的偏安统治, 到公元420年被刘裕所建立的 宋(南北朝的南朝宋)所取 代,共享国103年,历4代11 帝。
壹 317年,皇族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是为晋元帝,史称东晋。
东晋本身并没有强大的实力,主要是凭着长江天险,偏安江 南;及依靠丞相王导号召南迁避难的中原士族,并联合南方 大族,取得他们的支持。不过,南北大族之间时常发生冲突, 内乱频生,导致东晋政权并不稳定。西晋灭亡后,匈奴、鲜 卑、羯、氐、羌五个民族的统治者,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 一带先后建立许多割据政权,连同汉族所建立的政权,较重 要的有十六个国家,历史上称为“五胡十六国”。
谢谢!

危机
氐族所建立的前秦,在苻坚时任用汉人王猛为相,强 大起来,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383年,苻坚率军南下, 声势浩大,企图一举消灭东晋,于是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 “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大乱,再次 陷入长期分裂的状态,胡人无暇南侵。东晋以弱胜强,局 势暂时稳定下来。

灭亡
东晋的宗室和大族,经常争权夺利,人民生活相当困苦, 以致盗贼四起。淝水之战后,南方人民暂获安定,但政治混乱 和贪污腐败的情况,并没有改善。东晋大臣桓温死后,其子桓 玄逼晋安帝禅位给他,改国号为楚,史称“桓楚”;刘裕起兵 声讨,杀死桓玄,恢复东晋的统治;后汉人谯纵兵变,独占四 川,又被益州刺史所灭;但刘裕自己有夺位的野心,终于在 420年,废晋恭帝自立,改国号为宋,史称“刘宋”。东晋至 此正式灭亡。

晋朝(西晋、东晋)历史简介

晋朝(西晋、东晋)历史简介

晋朝(西晋、东晋)历史简介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之一,分为西晋(265年—316年)与东晋(317年—420年)两个时期。

司马昭发兵攻蜀后,魏帝以并州等十郡封其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

后来其子司马炎继承他的爵位,并逼令魏帝禅让,自立为皇帝,国号称“晋”,定都洛阳。

五胡乱华,晋室南渡,琅邪王司马睿在建业重建晋朝,因其在洛阳东面,史分为“西晋”和“东晋”。

西晋为晋武帝司马炎所建立,建都洛阳;东晋为晋元帝司马睿所建立,建都建康。

两晋的政治体制为世族政治,政治制度由汉代的三公九卿制走向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司马氏原为曹魏世族,高平陵事变后掌握魏国大权。

司马炎篡位后统一中国,但无法解决浮华奢侈的社会问题及贪污腐败的政治风气。

由于王室领有军权,使得诸王在朝廷衰落后纷纷争权,史称八王之乱;西晋于元气大伤后,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

人民纷纷南渡,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东晋皇权低落,主要由世族掌权,由于军权外重内轻,不少方镇心怀野心,造成如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及桓温专政。

此时虽然陆续有北伐以收复失土,但是由于朝廷担心野心家藉此势力大涨,进而篡位,所以大多消极支持。

383年前秦出动举国之师,意图灭亡东晋。

面对亡国之祸,东晋君臣一心,这是成立以来最团结的一次。

淝水决战后前秦崩解,谢安、谢玄等人成功的收复大批失土。

然而,后期又发生朋党相争及桓玄篡位。

由于平民负担沉重,又发生孙恩、卢循之乱。

谯纵亦据蜀地自立。

最后刘裕崛起,平定诸乱,并夺得皇位,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东晋初期,王导等人采取镇之以静策略,以稳定局势。

东晋的庄园经济的程度比西晋更重。

由于农业技术提升等因素,在侨姓世族与吴姓世族密集开发下,江南获得全面开发而繁荣兴盛,中国的经济中心也逐渐南移,使得后来有大运河的出现。

此外,在手工业和商业方面也有长足进步。

该时期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

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

东晋

东晋

一.东晋建立的背景1.西晋灭亡,胡族贵族入主中原,民族矛盾迅速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为了抵抗胡族贵族的奴役和压迫,汉族地主阶级和广大汉族人民需要建立与自己民族利益一致的封建阶级。

2.西晋永嘉年间,人们躲避战乱,迁徙到江南地区,史称“永嘉南渡”。

北方世家大族的南迁,壮大了南方地主阶级力量,从而为封建阶级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而永嘉南渡的首领是司马睿。

317年称晋王。

318年称帝,史称东晋。

二.司马睿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3年),字景文,东晋的开国皇帝(318年-323年在位)。

晋宣帝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

司马睿于公元276年(咸宁二年)生于洛阳,290年(太熙元年)袭封琅邪王,曾经参与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的战役;但是由于作战失利,司马睿便离开洛阳,回到封国。

晋怀帝即位后,司马睿被封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

后来在王导的建议之下前往建康,并且极力结交江东大族。

313年(永嘉七年)晋愍帝封司马睿为丞相、大都督中外军事。

晋愍帝被俘后,司马睿在晋朝贵族与江东大族的支持下于317年(建兴五年)称晋王,建元建武,318年(太兴元年)即帝位,为晋元帝。

323年(永昌元年)去世,时年四十七岁,谥号元皇帝,庙号中宗。

三.“王与马,共天下”解释"王与马,共天下"是说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效,甚至还有过之,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琅琊王氏进入极盛时期。

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北方大族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

在此期间,王导位高权重,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纵横捭阖,政令己出。

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后来又坐镇荆州,控制建康。

王氏兄弟权倾内外,司马睿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

登基大典那天,皇帝司马睿突然拉住大臣王导同升御床,一同接受群臣的朝贺,表示愿与王氏共有天下的意向。

但天无二日,王导吓了一跳,连忙推辞说:"太阳岂能与万物同辉,君臣名分是有区别的",晋元帝才没有勉强他。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东晋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东晋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东晋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东晋随着三国时期的结束,中国进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其中,东晋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之一,它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

本文将带您一起了解七年级上册历史课程中的东晋知识点。

一、东晋的历史背景东晋是中国历史上的第四个朝代,它在公元317年由河南洛阳出生的司马睿所建立。

司马睿在316年时,推翻了当时的前秦政权,建立了东晋。

在东晋的建立初期,中国各地陷入了混乱,战乱不断,因此东晋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

二、东晋的政治制度东晋的政治制度是以九品中正制为基础的,它将官员按照大小九品分为不同的级别,每个级别都分为中正、从正、从事、正员四个官职。

在东晋,官员的晋升是由民间各种考试评定的,而且恪守《礼记》和《大一统志》等传统的制度。

三、东晋的文化艺术在东晋,文化艺术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是“九品中正制”,这是一个反映民间评选官员的体制,因为它以道德修养、文化素质、才华等品质作为官员的选拔标准,因此被后世誉为中国的考试之祖。

此外,东晋的书法、绘画、雕塑、音乐、科技等方面的发展也非常突出,不仅为后世的文化艺术奠定了重要基础,也是东晋时期最重要的一部分。

四、东晋的经济状况在经济方面,东晋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变革。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变革就是农业的发展,东晋的农业生产成果了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的互通。

此外,东晋还发行了许多新的货币,包括金、银、铜、铁等货币,还发起了对商业活动和贸易的一系列重大改革。

因此,东晋经济的发展不仅为当时的中国奠定了基础,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经济体制改革。

总之,东晋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之一,它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为后面的历史奠定了基础。

在七年级上册历史课程中,东晋是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如东晋故事文言文翻译

如东晋故事文言文翻译

昔东晋之初,中原板荡,五胡乱华,生灵涂炭。

时值司马氏篡魏,国号晋,都洛阳。

然而,司马炎虽篡位成功,却未能稳固政权,内忧外患,朝政日非。

于是,一代名将祖逖挺身而出,誓要恢复汉室,重振中华。

祖逖,字士稚,太原人也。

其父祖焕,曾仕魏,后归晋。

祖逖少有大志,才智过人,善于骑射。

及长,因家世显赫,被举为秀才,累迁为镇东大将军。

时值晋室南迁,祖逖亦随驾南渡,驻节扬州。

时扬州刺史殷羡,贪鄙无行,政以贿成,民不聊生。

祖逖闻之,遂上疏弹劾殷羡,请朝廷予以罢黜。

朝廷虽采纳祖逖之议,然殷羡却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一日,祖逖于朝堂之上,正与朝臣议事,忽闻门外喧哗,原来殷羡率众拥至,欲行刺祖逖。

幸得侍卫及时救护,祖逖方得脱险。

事后,祖逖更加谨慎,日夜操练兵马,以备不测。

一日,祖逖梦见自己身披铠甲,手持长矛,勇冠三军,征战四方。

祖逖大喜,以为此梦主吉祥,于是更加奋发图强。

时值五胡乱华,胡骑南侵,中原大地生灵涂炭。

祖逖遂上疏朝廷,请缨北伐,以恢复汉室。

朝廷见祖逖忠心耿耿,遂命其为北伐都督,统帅十万精兵,北伐胡骑。

祖逖率军北伐,所向披靡,连克敌城。

时赵王刘渊闻之,惧怕祖逖兵威,遂遣使求和。

祖逖以国家大义为重,拒绝和议,挥师继续北伐。

时值寒冬,祖逖军粮不足,士卒饥寒交迫。

祖逖乃令部下搜刮民脂民膏,以供军需。

部下虽有不甘,然见祖逖如此忠心,亦无不为之动容。

祖逖率军北伐,屡战屡胜,威震华夏。

然祖逖亦深知,若要彻底恢复汉室,还需联合各地义士,共抗胡骑。

于是,祖逖遣使至各地,招募义士。

一时间,天下英雄云集,纷纷投奔祖逖麾下。

时值祖逖大军将至洛阳,胡骑望风而逃。

祖逖遂入洛阳,整顿朝纲,恢复汉室。

然而,祖逖并未因此而沾沾自喜,他深知,中原之地,战乱未已,民生凋敝。

于是,祖逖下令,减轻赋税,赈济灾民,安抚百姓。

然而,好景不长。

祖逖北伐之际,东晋朝廷内部矛盾激化,权臣贾充等密谋篡位。

祖逖闻讯,怒火中烧,遂率军返回扬州,欲讨伐贾充。

然贾充早已有所准备,祖逖大军尚未到达扬州,贾充已发动政变,篡位成功。

东晋十六国(二)东晋权臣之“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十六国(二)东晋权臣之“王与马共天下”
“苏峻之乱”后,庾亮自感没脸待在建康,向晋成帝请求在边镇效命。过了几年,北方最强的国家后赵皇帝石勒驾崩,庾亮意图趁机北上,收复中原。结果部署未成就打了个大败仗。没多久,庾亮郁郁而终。庾亮有一匹的卢马,他的谋士殷浩跟庾亮说的卢虽是好马,“骑则妨主”,对主人不利,建议把的卢卖了。三国时刘备将自己的的卢马借给庞统,谁知凤雏无福消受,刚骑上的卢便被敌人当作刘备在落凤坡遭乱箭射死。庾亮干脆地回答,“曷有己之不安而移之于人!”怎么能把自己的祸事转嫁给他人呢!足见庾亮的风骨。
琅琊王氏名流甚多,书圣王羲之是王导的堂侄。名臣郗(xi1)鉴听说琅邪王氏的子侄都很英俊,想从中挑选一个作为自己的女婿。王家的年轻人听说郗鉴来选女婿,都仔细打扮了一番,竭力保持庄重,只有王羲之在东边的床上露出肚皮看书,神色自若,漠不关心。郗鉴很欣赏王羲之的这份气度,就把女儿郗璿嫁给了他。这就是“东床快婿”的故事。
北伐失败后,年近六旬的桓温在遗臭万年的路上已经没时间可浪费了。公元371年,桓温带兵入朝,废黜司马奕,贬他为海西公。后拥立司马昱为帝,史称晋简文帝。晋国开国百年,又发生了权臣废立事件,天下震惊。大权臣桓温也终于如愿以偿,以大枭雄的姿态,载入史册。
桓温为人很感性,第二次北伐时,途经金城(今天的江苏句容),看见自己早年担任琅琊内史时栽种的柳树已经有十围那么粗壮,感慨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他攀着树枝,捉住柳条,不禁泫(xuan4)然泪下。
早年笔者在南京念大学坐火车时,苏南一带一马平川,沃野千里,唯有南京山多。钟山龙蟠虎跃,屹立长江之畔,所以诸葛亮称南京为“帝王之宅也”。孙中山先生也非常欣赏钟山的气势,“等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人乞此一抔(pou2,捧)土,以安置躯壳尔。”孙中山死后,安葬在钟山,就是今天气势恢宏的中山陵里。
九品中正制下的东晋朝廷,皇权羸弱不堪,权臣辈出。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前后共有六位标志性的权臣登上历史舞台,鉴于篇幅关系,本篇先介绍前三位。

晋怎么读 拼音

晋怎么读 拼音

晋怎么读拼音一、晋的拼音jìn。

二、释义:1、周朝国名(前11世纪中叶—前4世纪中叶)。

在今山西、河北南部一带。

被韩、赵、魏三家所灭。

2、朝代名。

(265—316)。

司马炎灭魏后建立。

建都洛阳,国号晋,史称西晋。

为匈奴人刘聪所灭。

后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重建晋朝(317—420),史称东晋。

为刘裕所灭。

西晋、东晋合称两晋。

五代之一(936—946)。

石敬瑭勾结契丹灭后唐建立。

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晋,史称后晋。

为契丹所灭。

3、山西的别称。

4、进;升:~见。

~级。

扩展资料:一、字形演变:臸,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众人俯首跪拜。

晋,甲骨文(臸,两个“至”,即两个“倒”,众人俯首跪拜)(曰,说,赞颂),表示众臣跪拜称颂。

造字本义:动词,群臣俯首跪拜,朝见天子,齐声赞颂。

文言版《说文解字》:晋,进也。

日出万物进。

从日,从臸。

《易》曰:“明出地上,。

”白话版《说文解字》:晋,长进。

太阳出来普照大地,万物长进发展。

字形采用“日、臸”会义。

《易经》上说:“亮光出现在大地,万物生发长进。

”二、相关组词:1、晋见[jìn jiàn]下级会见上级。

2、后晋[hòujìn]五代之一,公元936—947,石敬瑭所建。

见〖五代〗。

3、西晋[xījìn]朝代,公元265—317,自武帝(司马炎)泰始元年起,到愍帝(司马邺)建兴五年止。

建都洛阳。

4、福晋[fújìn]满族称亲王、郡王等的妻子。

5、东晋[dōng jìn]朝代,公元317—420,自元帝(司马睿)建武元年起到恭帝(司马德文)元熙二年止。

建都建康(今南京)。

中国历史朝代简介晋朝

中国历史朝代简介晋朝

中国历史朝代简介晋朝中国历史朝代简介——晋朝晋朝(公元265年-公元420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南北朝”之一。

晋朝的正式建立者是司马炎,他消灭了曹魏政权后,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

晋朝共经历了西晋和东晋两个时期,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西晋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结束。

司马炎成为西晋的建立者,并且自立为帝,国号为晋。

西晋的政权稳定,经济繁荣,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政治家、文化家和军事家。

1. 统一中国:西晋在建立初期就成功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乱时期。

2. 政治、军事和文化繁荣:西晋时期,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如王导、郭泰等。

同时,八王之乱的结束为西晋的政治稳定打下了基础。

在文化方面,西晋时期出现了摹仿古代文学的“晋风”,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3. 五胡乱华:西晋晚期,五胡族群开始大规模侵扰中原地区,战乱频生,国力衰弱。

二、东晋(公元317年-公元420年)东晋是西晋的衰落后所建立的政权,东晋时期政权虽然不断更迭,但仍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 首位皇帝:东晋的建立者是司马睿,他自立为帝,史称晋元帝。

东晋政权定都建康(现在的南京市),国号仍为晋。

2. 政治动荡:东晋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由于腐败和分裂等原因,东晋政权面临着种种挑战。

3. 文化繁荣:东晋时期文化得到了较为积极的发展,如范晔编写的《后汉书》,陆机创作的乐府诗等都是当时的杰出作品。

江东世家的文化也备受推崇。

4. 北方民族侵袭:东晋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不断侵扰中原地区,对东晋政权造成了巨大威胁。

晋朝虽然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难,但仍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不仅对政治、军事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为之后南北朝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尽管东晋政权在420年被刘宋所代替,而晋朝的影响力仍然深远,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东晋历史简介_中国历史朝代

东晋历史简介_中国历史朝代

东晋历史简介东晋王朝(公元317年—公元420年)是由西晋王室后裔在南方建立起来的小朝廷,虽然在今天我们将其作为一个朝代写进中国的古代历史,但事实上东晋的统治范围却仅限于江南的半壁河山,在此期间,中国北方一直由赵、前秦等外族统治者控制,并且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两个时代——东晋、南北朝——近三百年的。

公元三一六年,西晋的末代皇帝司马邺被俘,宣告了西晋的灭亡,但一些晋朝的旧臣并不甘心亡国的命运,仍在全国各地积极活动,准备恢复晋朝的统治。

三一七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南渡过江的中原氏族与江南氏族的拥护下,在建康称帝,国号仍为晋,司马睿是为晋元帝,因其继西晋之后偏安于江南,故史家称之为东晋。

由于东晋王朝的统治阶层大部分是由过江避难的中原名门望族与江南的土居氏族组成的,存在着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他们之间一直相互排挤;在东晋统治的一百多年中,中原氏族占据统治的主导地位,而南方土居氏族则一直被排斥。

元帝年间,北方大臣王导希望改变这种状况,他在南北氏族之间奔走,极力劝说各族修好,但收效甚微。

后来江南氏族也曾多次因不满东晋的统治而起来反抗,大大的动摇了东晋的统治。

自晋元帝元年(公元317年)至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是东晋发展比较平稳的时期,虽然在此之间也有过一些叛乱,但都被镇压下去了。

元帝末年,王导之弟王敦起兵反晋,遭到其兄王导与朝臣的抵抗而未能;其后桓温也曾觊觎帝位,又被王谢两大家族抵制下去。

公元三八五年,东晋重臣谢安病死,晋孝武帝将大权交于其弟司马道子,司马道子与其子司马元显把持朝政,他们暴虐无能、大肆剥削人民,使图谋王位的大族有机可乘。

公元三九八年,以桓玄为盟主的王恭、殷仲堪、瘐楷等人的联军占据了建康以西的州郡,使朝廷的统治被限制在东方的八郡内,开始了其衰亡的过程。

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39年)。

信奉五斗米教的孙恩趁民心骚动,于东方起事。

他们在短短的十几天中就发展到数十万人,后被晋将谢琰、刘牢之击溃逃至海岛之上,直至公元四零二年,才被彻底消灭。

关于晋的组词

关于晋的组词

关于晋的组词1. 晋升- 读音:jìn shēng- 出处:晋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旬有余日,更版为劝学从事。

俄而晋祚颠覆,君遂播迁,服阕,除温令。

”(这里“晋祚”指晋朝国运,而“晋升”一词在古代官员仕途发展中有类似用法逐渐形成现代含义。

)- 解释:提高(职位、级别等)。

- 造句:小李工作努力,能力出众,今年终于得到了晋升。

- 近义词:提升、擢升- 反义词:降职、降级- 小片段例子:小王和小张在公司茶水间聊天。

小王说:“你听说了吗?小李升主管了。

”小张瞪大了眼睛:“真的呀?他怎么这么快就晋升了呢?”小王撇撇嘴说:“人家那是有真本事啊。

你看他,天天第一个到公司,最后一个走,接项目的时候像个拼命三郎似的。

不像咱们,有时候还偷个小懒。

人家这晋升啊,那是实至名归。

就像爬山一样,人家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地就爬上了更高的山峰。

咱们呀,还在半山腰晃悠呢。

所以啊,想要晋升就得像小李那样努力。

”2. 晋级- 读音:jìn jí- 出处:源于古代的科举制度等选拔体系,在现代多用于体育、竞赛等领域,表示进入下一级别。

- 解释:升到较高的等级。

- 造句:这支球队在小组赛中表现出色,成功晋级淘汰赛。

- 近义词:升级- 反义词:降级- 小片段例子:小明和爸爸在看电视上的足球比赛。

小明兴奋地喊着:“爸爸,快看啊,那支我们喜欢的球队又进球了!”爸爸也很激动:“嗯,他们踢得真不错。

要是这样下去,晋级下一轮就稳了。

”小明眼睛亮晶晶的:“晋级是不是就像升级打怪一样啊?每赢一场比赛,就像打败了一个小怪兽,最后就能走向冠军的大城堡呢。

”爸爸笑着摸摸小明的头:“哈哈,你这比喻还挺有趣呢。

不过啊,这晋级可不容易,得有真本事,还得有点运气才行。

”3. 晋见- 读音:jìn jiàn- 出处:在古代封建等级制度下,下级拜见上级的一种用词。

- 解释: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等)。

- 造句:大臣们依次晋见皇帝,汇报各地的情况。

东晋朝知识点总结,道客巴巴

东晋朝知识点总结,道客巴巴

东晋朝知识点总结,道客巴巴1.东晋的黑暗统治世族门阀的残酷剥削东晋的世族亦称士族或门阀,是地主阶级的最上层,其中较著名的,约有数十个大家族。

侨姓士族,以王、谢、袁、萧四家为代表。

吴姓士族以朱、张、顾、陆四家为代表。

王、谢两家又是这八家中的首姓。

这些士族在政治上把持军、政大权;在经济上,疯狂地强占土地,残酷地剥削和奴役广大劳动人民。

以谢氏为例,《宋书·谢弘微传》曰:“谢混仍世宰辅,一门两封,田业十余处,僮仆千人。

”再以刁氏为例,《晋书·刁逵传》曰:“逵为广州刺史……有田万顷,奴婢千人,余资称是。

”他们不仅强占田地,还封山锢泽,“万顷江湖”也会变成他们的私产。

官僚地主的田庄别墅,布满于建康附近和东南诸郡。

广大农民失掉土地和其他生产条件,贫困破产,沦为地主的佃客、部曲或奴仆。

一家地主竟占有佃客、奴仆数百、数千乃至上万。

政治黑暗士族出身的官僚多安于逸乐,沉湎于酒色;尚“清谈”,自鸣清高。

他们甚至把“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作为一种最高的道德规范。

简文帝司马昱(yù玉)未当皇帝之前,以善谈“玄”著名;但却连稻子也不认识,问别人“是何草”。

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为官,“蓬首散带,不综府事”。

他任骑兵参军,车骑将军桓冲问:“卿署何曹?”他答:“似是马曹。

”又问:“管几马?”他答:“不知马,何由知数?”又问:“马比死多少?”他答:“未知生,焉知死?”官僚、贵族贪污成风。

他们连国家储备的军粮也大量偷盗,朝廷却不敢追究。

如荆州刺史庾翼曰,“往年偷石头仓米一百万斛,皆是豪将辈,而直打杀仓督监以塞责。

”在这样一个腐朽反动的集团的统治之下,赋税、徭役有增无已。

孝武帝太元元年(公元376年),废除了度田收租制,改为百姓不论有无土地或土地多少,每口人一律纳税米三斛,以后又增至五斛。

这样不税田而税人的制度对于田连阡陌的大地主非常有利,但对于无田少土的广大劳动人民则十分有害。

东晋的徭役之重,名目之多,达到惊人的地步。

东晋的解释及造句

东晋的解释及造句

东晋的解释及造句导读:东晋拼音【注音】:dongjin东晋解释【意思】:朝代,公元317-420,自元帝建武元年起到恭帝(司德文)元熙二年止。

建都建康(今南京)。

东晋造句1、对于东晋佛学与玄学的发展而言,支道林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2、这些思想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一方面促进西晋简约清新的赋风的出现,另一方面又对东晋玄言诗产生了深远影响。

3、王羲之是中国东晋时代一个很有名的书法家,他从小就刻苦练字,从不间断,以后又吸取了各个不同书法派的优点,形成他自己独特的个性。

4、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对东晋玄言诗和宋代说理诗歌的批评存在一定相似度。

5、直到东晋以后,由于江左偏安的局势与玄、佛思想的熏陶以及江南明秀山水对士人精神的慰藉与刺激,才促使山水游记的全面兴起。

6、它们互相争奇斗艳,共同推动了东晋小说的繁荣。

7、同时,由于山水序还没有完全成为一种独立文体,恰恰使它成为最能体现东晋时代美学追求的文本样式。

8、东晋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阶段。

9、东晋的人也会写文章;10、这一问题不仅是东晋玄学的困惑,也是此后中国哲学思想上还要激起广泛涟漪的问题。

11、征讨都督是在西晋末年出现的。

在东晋时期,征讨都督为当时国家广泛使用,并且,在征讨都督的设置上,表现出明显的特点。

12、以袁山松为代表的东晋地记作家,为中国山水散文的形成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13、东晋国家严格控制征讨都督的设置权力。

14、道教的内容和形式在东晋南朝有著极大的充实和发展,此时期的道教逐渐发展成一种完整意义上的宗教团体。

15、东晋时期,青瓷、铜铁冶铸工艺,特别是金银饰品工艺,已形成较强的地方特色。

16、东晋时“大开鼓铸”,使广州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冶铁业。

17、关于《山海经》图的记录均是东晋以后的记载。

18、虽然如此,东晋南朝设立侨州郡县、实施侨置制度,起码在当时仍然是利大于弊。

19、《抱朴子内篇》是东晋时期的一部重要的道教著作,其中保留了较为丰富的魏晋口语成分。

谈谈东晋

谈谈东晋

谈谈东晋谈论东晋,世家是绕不过去的,尤其是后代诗文中不断提起的王谢,简直比司马氏还要重要,所以就从王谢开始,想到哪,看到哪,就谈到哪,欢迎一起讨论[挤眼][挤眼][挤眼]琅琊王氏虽然与谢、桓、庾,并称东晋四大家族,但其实际影响力要远远超出其他三家,即使是并称王谢的谢家在他面前也是后起之秀,谢安一人独撑谢家大半,而王家则是源远流长,自称是王翦之后,但其能被称为世族,应该是从西汉王吉开始(弹冠,很可能就是从他这里来的,不过初意是比喻好朋友进退相随的,可查王阳在位,贡公弹冠),再之后有名的人就要数到魏晋时期的王祥了,二十四孝里的卧冰求鲤就是他干的,小时候感觉二十四孝都是牛bilitity,但是现在想想,真有点傻,卧冰求鲤,为啥不用石头砸冰;哭竹生笋,下完雨后,你看竹林里有没有笋;恣蚊饱血,很可能主人公是一个像我这样的人,蚊子只咬他不咬别人,有他在省蚊香,而导致全家蚊子只咬他??????二十四孝很可能是受当时举孝廉的制度的影响,主人公很少有不是汉魏晋大官的,传孝名,镀层金,好当官??????跑偏了,继续说王氏,王祥在曹魏时是太尉,西晋时是太保,位极人臣,但好像除孝名外没传出别的功绩,但在魏晋两朝的高位使得王氏的世族地位继续巩固,王氏真正达到巅峰还是在他孙子(不是亲孙子,是他弟弟王览的孙子王导)那辈,但却不是西晋,而是在东晋一朝王与马,共天下时期由王导主持的琅琊王氏,说实话,当时看书有点傻,感觉怎么你一个汉末,他一个东晋,这俩人辈分得多差点吧,结果中间就隔一代人??????王导之所以能让王家在东晋一朝风光无限,从龙之功不容怀疑,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未得帝位之前称号是琅琊王,就是老王家那块地,和王氏关系自然好,同时当时西晋在经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的combo之后可以说已经亡国了,北方大地被胡人占领,纯血汉人南迁,就是所谓的衣冠南渡,而江东之地一直是被世家大族所掌握,金瓯无缺时皇权尚难介入,更别提你一个已经亡国的政权,但是东晋确实在江东建立了政权,这其中王导或者说他代表的琅琊王氏成为世族和皇族的纽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王氏在之后称雄一朝的底气。

东晋详细介绍

东晋详细介绍

东晋详细介绍篇一:关于郗愔的介绍关于郗愔的介绍郗愔(313年-384年),字方回,高平金乡人,东晋太尉郗鉴长子,王羲之妻弟,在东晋官至平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

1简介郗愔(313年-384年),字方回,高平金乡人,东晋大臣,太尉郗鉴长子,王羲之妻弟,官至平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

有集四卷。

郗愔(313-384),字方回。

高平金乡人。

他和王羲之一样,淡泊名利,喜欢黄老清静之学,善章草、隶、今草,年轻时与王羲之齐名,后来落后了。

但是,唐张怀罐《书断》说郗愔书“纤浓得中,意态无穷,筋骨亦胜”,评价颇高。

可惜没有书迹流传下来。

2生平郗愔年轻时就不与人争斗,成年后获授任散骑侍郎,但不拜任。

咸康五年(339年),郗鉴去世,郗愔为父守丧,结束后承袭父亲爵位南昌县公。

郗愔及后曾任何充及褚裒的长史,又迁黄门侍郎,后转任临海太守。

但郗愔并无参政为官之心,在郡中优游养志,简静沉默,不以事物牵动心绪。

郗愔与姊夫王羲之及高士许询都有超脱世俗的风范,如此三人都寄心于道家辟谷养生,修黄老之术。

后来郗愔更以病离职,在章安建了房子并打算在那里终老,于是在当地隐居了十多年,与人和世间俗事都断绝。

郗愔后来却被辅政的司马昱和尚书仆射江虨等举荐,被征召为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

郗愔奉召入朝到任,但到后就迁任太常,郗愔坚决辞让。

郗愔又表示谦让,乐于外出地方,于是改任辅国将军、会稽内史。

太和二年(367年),郗愔迁任平北将军,都督徐兖青幽及扬州之晋陵诸军事,领徐、兖二州刺史,假节,镇京口。

然而,当时大司马桓温觊觎京口的军队,常说:“京口酒可饮,兵可用。

”故此虽然当日以郗氏在徐兖二州有故义而由郗愔担此职,但其实内心是很不愿意由郗愔掌有京口。

太和四年(369年),桓温乘慕容恪去世而北伐前燕,并请与郗愔、江州刺史桓冲和豫州刺史袁真一同北伐。

当时郗愔全然不知桓温打着京口主意,还写信给桓温说要与他一同辅助晋室,修复园陵。

郗愔在桓温幕下任参军的儿子郗超却深知桓温的心思,截获父亲的信并得知内容后就将信件撕毁,由自己代作一封,内容却是自称老病,不堪世间争斗纷乱,请求一处地方过安定日子,并且劝桓温接掌自己所统的京口兵众。

【组词大全】晋组词_晋的拼音含义_组词造句解释_晋字的组词

【组词大全】晋组词_晋的拼音含义_组词造句解释_晋字的组词

【组词大全】晋组词_晋的拼音含义_组词造句解释_晋字的组词一、晋组词【精选组词列表】:晋职、晋食、晋王、晋鼓、晋京、晋见、晋级、后晋、秦晋、谢晋、有晋、三晋、中晋、子晋、西晋、晋接、福晋、东晋、二晋、汾晋、晋棘、晋谒、晋年、晋授、晋鼎、晋剧、晋竖、晋号、晋邦、晋升、晋帖、晋绅、孟晋、六晋、两晋、井晋、晋明、晋阶、晋祠、晋秩、晋盛、晋封、晋晋然、晋城市、晋文公、晋元帝、晋武帝、晋贤风、晋阳关、谢晋元、王子晋、秦约晋盟、秦晋之盟、皮里晋书、六卿分晋、楚才晋用、楚材晋用、朝梁暮晋、加官晋爵、三家分晋、唐临晋帖、晋惠闻蛙、晋用楚材、秦晋之匹、秦晋之好、秦欢晋爱、秦晋之缘、晋阳之甲、东西晋演义、别林斯高晋海、晋察冀野战军二、晋的拼音、晋的组词及词对应的注释和晋的繁体字和晋的QQ繁体字【晋的拼音】:jìn【晋的组词及词对应的注释】:1、西晋造句:刘宝墓是山东境内发现的典型的西晋墓葬,其纪年明确,墓室结构完整,随葬器物丰富,为研究西晋时期墓葬的分期断代提供了重要资料。

解释:朝代,公元265-317,自武帝(司马炎)泰始元年起,到愍帝(司马邺)建业五年止。

建都洛阳。

2、东晋造句:王羲之是中国东晋时代一个很有名的书法家,他从小就刻苦练字,从不间断,以后又吸取了各个不同书法派的优点,形成他自己独特的个性。

解释:朝代,公元317-420,自元帝建武元年起到恭帝(司德文)元熙二年止。

建都建康(今南京)。

3、晋升造句:有工作的人通常呆在原来的位置上,而不是像正常情况下寻求晋升的年轻人那样,跳到工资更高但是缺乏安全感的职位上。

解释:<书>提高(职位)。

4、两晋造句:第一部分,回顾两晋音乐赋的研究,将以前对音乐赋的研究分为两类,一是仅将个别音乐赋作为所有赋体作品中的名篇提及;解释:西晋和东晋的合称。

5、晋级造句:特里于2021年8月被任命为英格兰国家队队长,在卡佩罗的国家队中作为队长出场15次。

并带领球队取得了11胜2平的成绩,为顺利晋级今年的南非世界杯立下汗马功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晋的解释及造句
本文是关于东晋的解释及造句,感谢您的阅读!
东晋拼音
【注音】:dongjin
东晋解释
【意思】:朝代,公元317-420,自元帝建武元年起到恭帝(司德文)元熙二年止。

建都建康(今南京)。

东晋造句
1、对于东晋佛学与玄学的发展而言,支道林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2、这些思想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一方面促进西晋简约清新的赋风的出现,另一方面又对东晋玄言诗产生了深远影响。

3、王羲之是中国东晋时代一个很有名的书法家,他从小就刻苦练字,从不间断,以后又吸取了各个不同书法派的优点,形成他自己独特的个性。

4、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对东晋玄言诗和宋代说理诗歌的批评存在一定相似度。

5、直到东晋以后,由于江左偏安的局势与玄、佛思想的熏陶以及江南明秀山水对士人精神的慰藉与刺激,才促使山水游记的全面兴起。

6、它们互相争奇斗艳,共同推动了东晋小说的繁荣。

7、同时,由于山水序还没有完全成为一种独立文体,恰恰使它成为最能体现东晋时代美学追求的文本样式。

8、东晋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阶段。

9、东晋的人也会写文章;
10、这一问题不仅是东晋玄学的困惑,也是此后中国哲学思想上还要激起广泛涟漪的问题。

11、征讨都督是在西晋末年出现的。

在东晋时期,征讨都督为当时国家广泛使用,并且,在征讨都督的设置上,表现出明显的特点。

12、以袁山松为代表的东晋地记作家,为中国山水散文的形成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13、东晋国家严格控制征讨都督的设置权力。

14、道教的内容和形式在东晋南朝有著极大的充实和发展,此时期的道教逐渐发展成一种完整意义上的宗教团体。

15、东晋时期,青瓷、铜铁冶铸工艺,特别是金银饰品工艺,已形成较强的地方特色。

16、东晋时“大开鼓铸”,使广州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冶铁业。

17、关于《山海经》图的记录均是东晋以后的记载。

18、虽然如此,东晋南朝设立侨州郡县、实施侨置制度,起码在当时仍然是利大于弊。

19、《抱朴子内篇》是东晋时期的一部重要的道教著作,其中保留了较为丰富的魏晋口语成分。

20、然而独立后的文学并没有在东晋被谁真的认为过“驾乎道德之上”,更没有在南朝取得过“高于一切说”的地位。

21、但琅琊王氏政治之基础毕竟是根深蒂固,其家族政治统治在
整个东晋政治进程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2、东晋初,王导极力推动清谈之风,以之团结南方士族,安抚北方士族,进而巩固江东政权统治。

23、这种现象与东晋门阀士族颇具特色的艺术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密切相关。

24、本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东晋时期高崧父子的生平事迹,并对南方士族墓葬的特殊性问题作了探讨。

25、东晋山水序从文章结构到语言上都具有开启山水小品文的意义,并且这一文体在叙述内容上也有自己的拓展。

26、《上清经》是东晋中叶继《灵宝经》之后出现的又一组重要的道教经典。

27、东晋文艺在当时的传播大致可归为两种类型:一是直接传播,作品能够准确、完整地得到传播。

28、东晋南朝时代,侨州郡县普遍设置乃至成为一种制度。

29、东晋时,流民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力量,走上历史舞台。

30、东晋南朝国婚研究,有助于揭示东晋南朝政治、士族及其思想变化。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