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孝道的角度看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0e44257e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7.png)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孝文化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之一,在中国社会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孝道传承的一代,如何在当代社会传承和弘扬儒家孝文化,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也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这种背景之下,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成为了一种必要。
儒家孝文化作为世世代代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对于中国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古至今,孝文化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精神支柱,也是儒家伦理的核心。
孝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礼节,更是一种家国情怀,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
孝道更是植根于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从尊重父母到尊重师长,从团结一家到团结一国,孝文化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中坚力量,其对儒家孝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代社会,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中国社会价值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传统的孝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社会竞争,使得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在这种情况下孝道的传承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也都对其孝道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如何在当代社会中传承和弘扬儒家孝文化,以及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积极传承和践行孝文化,都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意义愈发凸显。
感恩教育作为当代教育的一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他们明白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
通过感恩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让孝道观念在他们心中扎下根。
同时感恩教育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16008d6b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63.png)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而儒家孝文化正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儒家的思想与孝文化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孝道更是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今,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儒家孝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扬变得尤为重要。
特别是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感恩教育的意义更是不可忽视。
本文将从儒家孝文化和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角度,探讨其相关性与重要性。
儒家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把孝道视为一种传统美德,孝顺父母一直被奉为至高无上的美德和行为规范。
孝道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更是一种道德和伦理的风尚,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源泉。
而孝文化正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儒家思想始终强调着家庭伦理和家族责任。
“敬老尊贤”、“孝顺父母”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石。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其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如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大学生在感恩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扰和挑战。
在信息时代的冲击下,一些大学生可能会忽视家庭对他们的养育之情,更容易陷入自我的世界中。
大学生需要更多地接受感恩教育,重拾孝文化,强化孝道精神,使其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感激亲人的养育之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如何结合?这需要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做孝敬父母的事情,比如尊敬长辈、关心家人、孝敬父母、尊师重道等。
从心理上、意识上强调自己应该如何做一个孝子或者孝女,从而增强孝文化的力量。
学校和社会也应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关注亲情、家庭和社会责任,使其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并传承儒家孝文化。
在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儒家孝文化所强调的“以孝报德”也有着深刻的意义。
大学生应该在感恩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接受家庭的养育之恩,更应该主动回报家庭和社会,以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大学生孝敬父母心得体会(精选3篇)
![大学生孝敬父母心得体会(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2f314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2.png)
大学生孝敬父母心得体会(精选3篇)大学生孝敬父母篇1现代的都市,灯红酒绿,不断为了生存的我们,在愈演愈烈的竞争中,不断接受着艰难困苦的考验,不断在“时光”洪流中挣扎,也在‘生活的淘汰赛’中不断的出局,不断地荣升,同时也享受着丰富的物质条件与精神财富。
可我们有没有想过,每当想要早起的我们惫懒的躺在舒适的床上,不愿在朦胧中睁开睡眼惺忪的双眼时,我们的父母在做些什么?每当,我们在电视机前欢声笑语时,我们的父母又在做些什么。
每当我们跟父母无理取闹时,可又曾想过父母的叹息与悔恨。
沧桑的的脸上流逝着岁月的痕迹,斑白的头发映刻着风霜的洗礼,枯黄的手“指向”的是生活的艰辛。
然而身处在高度文明包围中的我们为什么总让他们操心呢?为什么?在我中华绵延的五千年文化中,不乏有“孟母三迁”的典范,在不知不觉中父母已经替我们铺好了道路,但换来的是“青春难驻”的逝苦啊、着名作家汪国真的诗集中曾谱有一首《蝶恋花》写到:“自古青春难驻,年少正好射虎,妙手婉风华,功就与君共驻。
起舞,起舞,更有憧憬无数。
”读罢此诗,是否更应珍惜少年时?是否还“纸醉金迷”,自我陶醉呢?那么,请珍爱父母,留住时光。
尽管时光荏苒,物换星移,但请不要挥霍青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不要忘记莅临在我们肩上的重担,不要有太多悔恨。
努力吧!大学生孝敬父母心得体会篇2《让世界充满爱》中的那个生活在条件十分艰苦的家庭的男孩考上了清华大学,这在全村中轰动了!可面对如此天大的喜讯,男孩的母亲又喜又忧,因为昂贵的学费压得这原本就一贫如洗的家庭喘不过气来。
哪怕不用交学费,只是200块钱的车费,但这对那个四面徒壁的家庭来说仍是一个“天文数字”。
即使如此,母亲仍没让孩子放弃学业,而是自己想办法攒钱:去卖血,去捡垃圾。
可那个上了清华大学的男孩都干了什么呢?他不再奋斗,每天拿着母亲的血汗钱随意挥霍……听完邹越老师讲的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因为这个故事应了那句老话:可怜天下父母心。
大学生感恩父母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4篇)
![大学生感恩父母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e2a72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d.png)
大学生感恩父母教育心得体会大学生感恩父母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4篇)大学生感恩父母教育心得体会篇1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今天我来介绍一下妈妈对我的爱,妈妈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无以为报啊!母爱就在我们身边,伴随着我们长大,就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我突然发起了高烧,大概是40度,当时妈妈吓得额头上都出了汗,妈妈立即穿上一件外套,拿着东西,撑着伞。
妈妈背着我,急切地走着,伞全部撑在了我的身上,妈妈的衣服已经全湿透了,像一只落汤鸡,妈妈艰难地走着,湿滑的路面上,偶尔会有一辆汽车开过。
到了医院,医生诊断说:“我得了重感冒,需要挂盐水,如果不赶快治疗的话,病情会加重的。
”这时让我想起了孟郊写的一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妈妈想:我要快点让我儿子好起来。
她顾不得擦掉额头上的汗水,拿出毛毯,把我裹在怀里,到打针的地方去了,马上一个护士来给我打针,谁知一连五针也打不进去,疼得我哇哇大哭,每打进一针,妈妈就把我搂得紧一些,就像打进妈妈的血管一样。
到打第六针的时候,妈妈搂得更紧了,终于打进去了,妈妈的泪已经流了下来,长舒了一口气。
真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啊!母爱是伟大的,我们要报答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要好好学习,孝顺父母。
大学生感恩父母教育心得体会篇2母亲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经历了很多磨难,每次的失败,母亲陪着我们难过,每一次的成功母亲陪着我们开心,有一首歌唱的好: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是啊,世界上对自己好的就是亲人了,所以我要感谢我的妈妈。
记得我小时候,经常生病,妈妈经常半夜起来带我去看医生,有一题天晚上,天气很冷,我又发烧了,爸爸出差了,妈妈这啊背着我去看医生,风呼呼的刮着,雨轻轻的下着,路上,妈妈一步又一步艰难的走着,已经走了几四米了,我倔强的要从妈妈背上下来,可妈妈始终都不肯,就这样,我在妈妈背上,手拿着伞,妈妈硬是让后我把散往里安,到了医院,我身上是干的,可妈妈身上却是湿漉漉的,夜静静的,医院里也是静悄悄的,鞍马们拉着我在医院挂号,走到了小儿科,医生还在值班,看着我们来了,便急忙让我们坐下,问了问情况,便给我们开了要但,妈妈又去令了药,给了护士阿姨,过了一会,药陪出来了,为我打上了针,妈妈又陪着我直到我打完针回到家后,她才去睡了一会,看着妈妈疲劳的样子,我是心,既温暖又感到愧疚。
最新-基于孝道文化的大学生感恩教育 精品
![最新-基于孝道文化的大学生感恩教育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702a7907e2bd960590c677f5.png)
基于孝道文化的大学生感恩教育一、传统孝道文化的渊源及内涵孝道贯百代,上下五千年。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史料记载,孝道文化萌芽于父系氏族社会,于西周正式形成。
《周易•序卦传》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在三德三行至德、敏德、孝德、学孝行、学友行、学顺行思想的指导下,孝成为西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伦理价值观念。
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伦理思想,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
汉代的朱熹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将佛道思想有效的吸收融合,系统地提出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规范[7]。
由此可见,孝道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
孝道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养亲敬亲尊亲、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等思想在孝道文化中得到了集中体现,爱敬忠顺是孝道文化的鲜明特征。
爱敬之于家庭,忠顺之于社会[8]。
爱敬强调不仅要让父母老有所依,从物质条件上养活父母,使他们吃穿不愁,还要让他们老有所乐,心情舒畅地度过晚年生活。
忠顺将孝道扩展到整个社会。
从最初孝道的引申含义来讲,忠顺突出了弥足珍贵的民主管理思想,然而在封建社会中,忠顺逐渐为统治阶级利用,成为其驾驭统治人民的有利工具,精神内涵逐渐发生异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今忠顺倡导的是要善待他人、社会和大自然,促进人、社会和大自然的健康、和谐发展,这对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富有参考价值。
二、传统孝道文化对感恩教育的价值孝道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人伦道德的基础,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大力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传统孝道文化体现了养亲敬亲尊亲的思想,使感恩教育更具有亲和力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国策,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957ef01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3.png)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儒家孝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就是尊老爱幼、敬天爱民、感恩知礼等。
在当代社会,尤其是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由于生活压力、竞争压力等因素的增加,人们往往忽略了感恩的重要性。
而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主人翁,更应该意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因此,本篇文章将对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进行浅议。
首先,儒家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尊敬父母、孝顺长辈、关爱家人等。
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孩子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尊重长辈,并实践尊敬和敬爱长辈的行为。
到了成年后,他们会将这种行为进一步延伸到社会公德、伦理道德和国家法律等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尊老爱幼等儒家孝文化的核心思想已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
其次,感恩是一种美德,是培养良好品德的基础。
感恩的核心是珍惜眼前拥有的,对身边的人或事物抱持一种感激之心,共同努力,获得更多的成果。
在当代社会中,感恩的意义更加深刻。
当面对生活中的压力、竞争和挫折时,人们往往难以体会到内心的感恩之情。
因此,大学生更应该积极培养感恩心态,理解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最后,大学生应该接受感恩教育,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各种因素。
感恩教育应该从日常的生活中开始。
例如,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供养自己的人等。
在感恩教育中,大学生应该理性看待自己的独立自主、积极奋斗、自我宣扬等特点。
只有真正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才能明白感恩的真谛。
综上所述,儒家孝文化与感恩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当代社会中,大学生应该深入了解和传承儒家孝文化,同时也要努力培养感恩心态,从而能够更好地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
只有将感恩的理念内化到自己的内心深处,才能真正做到心怀感恩、永不忘记。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c701c71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0.png)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核心价值是孝敬父母、敬老尊贤、悯贫救苦,这些价值观在中华文化中深深根植,并且是一种延续了数千年的优秀传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品质教育的追求,孝文化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的交际圈更广泛,并且更多接触世界不同的文化,尤其和西方文化有更多的接触。
但是在回归中华文化中,我们会发现孝道的重要性,同时也会发现孝道背后更深刻的内涵。
孝文化不仅仅是亲情、道德与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审美。
在当代社会中,教育机构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与领导能力。
但在过去的孝道文化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格局往往是优先的一个目标,教人怎么做人、怎么处事、怎样处理人际关系。
因此,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孝道教育应该被视为‘‘创造人’’的必修课。
孝道也是古代诸子百家都提倡的一个重要主题之一,如《荀子》曰:“孝养亲,忠事君,见贤思齐,愿下日尧,以上效太傅。
”敬天爱人、自强不息、尽责奋发都是孝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孝文化有关的是感恩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成长的地方是由父母和祖辈以及整个社会共同汇成的,都是以付出为基础的;让学生知道自己所获得的繁荣和幸福来自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社会,而他也应承担其中的责任。
让大学生意识到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懂得用感激的心来对待家人和社会,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目标。
当代社会媒体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更加便捷的获取信息和展示个人的特质。
我们需要的是在获取更多信息的同时,启动自己内部的情感和精神支撑,唤醒自己心灵深处沉睡的感性和理性。
因此,我们应该以感恩之心去感悟生命的丰富内涵,以孝为核心,寻求个人生命和个人梦想的相互融合。
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充实、有意义生活的底线所在。
总之,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普遍的价值观之一,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代表。
当代大学生应该通过父母和亲人的感恩教育,逐步掌握孝文化的要点,学会如何感恩、学会类比、锤炼横向思维等,去启迪自己的内心和生命,践行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和审美。
大学生感恩孝道的演讲稿
![大学生感恩孝道的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e0a16d1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7.png)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以“大学生感恩孝道”为主题,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个既古老又永恒的话题。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和谐的基石,也是我们作为大学生的道德底线。
在此,我谨以一颗感恩的心,向大家发出倡议:让我们共同传承孝道,让感恩成为我们大学生活的永恒主题。
一、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百善孝为先”,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源泉,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父母就开始了无私的付出。
他们为我们付出了青春、汗水和泪水,为我们撑起了一片蓝天。
如今,我们已长大成人,步入大学校园,更应该懂得感恩,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1. 尊重父母,关爱父母尊重父母,就是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决定,理解他们的辛劳和付出。
关爱父母,就是要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关注他们的生活琐事,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温暖。
2. 勤工俭学,减轻家庭负担大学生活充满了挑战和机遇,我们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勤工俭学来减轻家庭负担。
同时,努力学习,争取奖学金,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感恩父母,回报社会我们要时刻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
努力学习,争取在未来的工作中,为社会做出贡献,让父母为我们感到骄傲。
二、感恩师长的教诲之恩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我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的道路。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感恩师长的教诲之恩。
1. 尊重师长,虚心求教尊重师长,就是要尊重他们的职业和人格,虚心接受他们的教诲。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虚心求教,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 传承文明,弘扬师德我们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弘扬师德,努力成为一名有道德、有品质、有担当的大学生。
同时,关心师长的生活,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
3. 感恩师长,回馈社会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恩师长,努力在未来的工作中,为社会做出贡献,让师长为我们感到自豪。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2e3e6b45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f.png)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也愈发显现。
儒家的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当代社会,孝文化和感恩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拟从儒家孝文化和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两个方面展开讨论,探究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启示。
儒家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的核心之一,强调孝道,提倡孝敬父母。
在儒家经典《孝经》中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也”之说,可见孝道在儒家文化中的重要性。
儒家孝道教育一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教育内容之一,对塑造中国人的品德和道德有着深远的影响。
与儒家孝文化相对应的是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强调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懂得感恩的人生更加丰富、更加幸福。
感恩教育要求学生要懂得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懂得感谢社会的帮助与支持。
这种教育不仅仅是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人格教育,它能够使学生懂得感恩,感恩社会、感恩他人,更能够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
对比孝文化和感恩教育,我们可以发现二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儒家孝文化提倡孝道,要求子女要孝敬父母,而感恩教育也要求学生懂得感恩,懂得感谢父母。
孝道就是一种感恩,它要求子女懂得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感谢父母的辛勤付出。
可以说感恩教育是对儒家孝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对孝文化的当代演绎。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与儒家孝文化的内在联系还体现在对待学业的态度上。
在儒家文化中,重视教育,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而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也是要求学生懂得感恩学习的机会,懂得珍惜学习的时间,懂得感谢老师的教诲。
对待学业的态度也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是对学习机会和老师的敬重和珍惜。
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在联系还体现在对社会的责任感上。
儒家文化强调敢于担当,强调对社会的责任感。
而感恩教育也是要求学生懂得感恩社会的培养,懂得回报社会。
儒家强调的敢于担当,就是一种对社会的感恩,是对社会的负责任的表现。
浅析大学生孝道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浅析大学生孝道教育的内容和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aa8c0b2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7.png)
浅析大学生孝道教育的内容和意义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孝道教育逐渐受到重视。
在大学校园,作为最为优秀的年轻人群体,大学生的孝道教育也备受关注。
而大学生孝道教育的内容和意义,则是一个很值得深度探讨的话题。
一、大学生孝道教育的内容大学生孝道教育的内容,主要涵盖以下方面。
1. 传统文化教育。
孔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根源和魅力。
2. 父母教育。
孝顺父母是最基本的孝道。
大学生需要了解父母付出的艰辛,感恩他们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父母教育可以包括让学生主动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经济状况等等。
3. 社会服务。
孝道不仅限于家庭,还包括对社会的奉献。
大学生应该了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4. 人格修养。
孝道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全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格修养教育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质。
二、大学生孝道教育的意义大学生孝道教育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自古就有“知命不忘本”的思想,强调孝道。
大学生孝道教育可以让年轻一代了解、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 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
大学生孝道教育能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家庭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
同时帮助大学生和父母之间建立更加和谐的家庭关系,提高家庭幸福指数。
3. 提高社会责任和社会关注度。
孝道不仅限于家庭,还包括对社会的奉献。
通过大学生孝道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意识,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4. 促进人格修养和全人发展。
孝道教育将从人的行为、心理和灵魂上影响每个人,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平和素质,培养健康人格和全人发展。
总之,大学生孝道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通过开展孝道教育,可以让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社会责任意识和人格修养,为社会建设和自身全面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儒家孝道思想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启示
![儒家孝道思想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6fbab2e482fb4daa58d4bab.png)
儒家孝道思想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启示作者:张军慧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28期摘要当今青少年恶性伤害事件频现,对社会、家人缺乏感恩心态,这与缺乏“孝”的道德意识不无关系。
所以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中,要提升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效就有必要复兴传统儒家孝道的合理价值内核。
关键词儒家孝道大学生感恩教育孝道,作为中国道德要求的基础扎根在中国文化的骨髓中,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笔者认为必须分清孝道的政治价值和其本身所蕴含的伦理价值间的差异。
在当今功利化思想泛滥、个性要求日益鲜明的社会转型期,复兴孝道的伦理价值对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且有重要意义。
1 儒家孝道思想的演变和遭受的冲击1.1 孝道思想的演变儒家孝道的本质内容和表现形式在春秋战国已基本成型。
周人将“孝”这一人伦道德的精神寄托在祭祀祖先的宗教活动中。
《国语·鲁语上》云:“夫祀,昭孝也,各致斋敬于其皇祖,昭孝之至也”。
但当时“孝”的这种形式是专用于周天子、诸侯和宗子的,因为他们是有继承君位资格和权力的宗法体系中的嫡长子。
这样,“…孝‟作为宗法道德规范获得了强烈的政治色彩,成为维护奴隶主统治的有力工具”。
虽然孝道的核心地位在春秋战国时期遭受到了冲击,但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确立,家庭成为社会牢固的细胞,“孝”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
秦汉时期出现的《孝经》成为以后儒家孝道的经典之作,影响着中国人以后数千年的道德生活。
《孝经》开卷就借孔子表明了孝的至德地位,“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汉代随着儒家统治地位的确立,孝道和忠君被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孝”亦由家庭伦理道德上升为社会公众道德和国家政治道德,具备了浓厚的封建政治色彩。
此后的千年时间里,儒家孝道思想越发走向了政治化和专制化。
但是将原本用来规范家庭伦理的孝道思想异化为政治手段,“将非血缘的利益关系硬说成是父子兄弟的人伦关系,一方面会掩盖阶级国家的实质,另一方面也会扭曲孝道本身的意义”。
孝道与感恩的心得体会
![孝道与感恩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8d61667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a.png)
孝道与感恩的心得体会孝道与感恩的心得体会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
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孝道与感恩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孝道与感恩的心得体会1寒假,是我踏入大学以来的第一个寒假。
大学生涯已过八分之一,在这学期内,我有许多的收获,不仅是在学业上还是人际关系方面,我都受益匪浅。
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的其中一项便是感恩孝亲个人总结。
早已把父母及亲人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切当做习以为常的事的我,也借此机会反思自己。
亲人,是我们这辈子最最重要的人,再好的朋友都无法取代他们。
有些事情,无法对亲密的伙伴倾诉,却只有他们,永远待在你的身边,随时随地竖起耳朵,聆听你的诉说;你再任性再胡闹,他们永远不会有怨言,只是安抚你,让你变得安心;在你获得某种成就以后,他们永远是世上真心为你感到骄傲与自豪的人,是那个把你的好通通挂在嘴边的人。
如此温暖人心的存在便是父母,便是亲人。
都说家庭就是我们每个人的避风港,当你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就回家看看,只要有他们的存在,这世上就永远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又逢过年,亲人团聚,我也想着趁此机会,向他们表达我的感恩之心。
每年过年基本都是在外婆家度过,大年三十,我早早地就去了外婆家。
时隔四个月没见,外婆也明显苍老了许多,见到她我莫名地有点两眼泪汪汪,离家太久真的会缺乏安全感,因为亲人全都不在身边,所以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他们,虽然嘴上不说,因为我算是个善于隐藏自己情感的人。
在与她短暂的拥抱后,我们开始聊起了各自的情况,她询问我的学业情况,而我询问她的身体状况,她的腿经常疼,所以只要是我能做的事就绝不会让她做。
我帮外婆贴上了新的春联,又将屋子打扫了遍,这一来我才发现干家务活真是一件十分累的事情啊。
外婆喜欢做饭,她做的饭总是获得全家的一致好评,而我,只能帮她打打下手了,我帮外婆洗菜、切菜,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工作后,外婆就开始炒菜了,味道自然是十分美味的。
孝道思想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启示
![孝道思想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cdb4444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4.png)
孝道思想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启示孝道思想是传统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中的核心。
孝道思想提倡尊敬父母,关注家庭,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更重要的是带领人们去正确认识自己、自己与亲人、社会、自然界等的关系。
在大学生中,重视孝道思想,推行孝道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一种感恩的态度。
自古以来,孝道就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的美德之一。
孝道思想内涵丰富,包括尊老爱幼、忠诚孝敬父母等等。
在现代社会,孝道思想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众所周知,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的优劣将对每个人的一生产生影响。
大学生作为成年人,不仅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而且应当明白自己的家庭责任,并且用心完成。
善待父母,关爱家人,是每个人应该尽的义务,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基础。
在当今社会中,许多大学生往往找到任何机会离开家庭,考虑到自己的个人发展。
然而,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起点和基础——家庭。
只有了解并拥有强大的家庭基础,才能真正成长和追求自己的目标。
因此,孝道思想教育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具有启示作用。
其次,孝道思想也教育人们在生活中应怎样对待家庭以外的亲人和朋友。
从小到大,我们都有许多人的关爱和帮助,这些人的帮助或多或少都影响到我们的成长和生活。
因此,我们应该懂得感恩,回馈社会,心怀感激。
大学生应该习得感恩的教育,懂得感恩的思想和行为,回馈社会,以事实和奉献回馈那些曾经关心和爱护他们的人。
最后,孝道思想教育也可以激发大学生的自尊心和家庭责任感。
我们常常听到“家庭是一个小社会”,家庭的优秀品质同样影响整个社会。
大学生不仅需要了解自己的家庭历史和家庭情况,还需要更关心自己的父母和家人。
通过家庭责任和责任感的学习和培养,大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责任感,而且可以成为传承和发扬家庭品质的接班人。
总的来说,孝道思想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具有广泛的启示作用。
大学生应该坚定自己的孝道思想,注重对家庭、亲人和朋友的关心,了解自己的家庭历史,注重家庭责任和责任感,以理性知责、精神付出、行动回馈的性格,成为负责、有爱心的新生代人们。
《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启示
![《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bd55dbacf705cc17552709d2.png)
《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启示作者:冯建明来源:《现代交际》2015年第09期[摘要]当今大学生感恩意识严重缺失,这与缺乏孝道教育不无关系。
笔者分析,主要因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严重忽视了传统道德教育,尤其是孝道教育。
本文根据对《论语》孝道思想的分析,再根据大学生感恩心态现状,分别提出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进行孝道教育,进而提升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关键词]《论语》孝道思想大学生感恩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9-0137-02一、《论语》中的孝道思想(一)孝道是做人的根本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通悌。
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悌。
人身来自父母,兄弟情同手足,孝悌是人的天然职责。
正如孟子所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无他,达之天下也。
”因此孝悌最能体现人间的真情。
所谓真,是指父母、兄长即使伤害了自己,也不会与他们计较,心里念念不忘的是他们对自己的付出和关照。
有这样的心念,无论家庭内部有多大的矛盾,都能化解,使家庭成员和睦相处,这就是所谓的齐家。
能齐家的人,走向社会,必定会友爱同事,尊敬长上,当然不会做乱害国,如此即是国治。
家齐、国治,天下自然就太平。
所以孝悌做好,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是一个人仁德的实现。
因为,仁的本意就是爱人,从爱父母兄长到爱同事领导,再到爱不相识的人,这种浓浓的爱发端于家庭,并可以扩展至国家天下。
因此,孝悌是仁之本。
(二)孝道本身就是最大的政治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孔子对孝悌的认识实在太精辟了。
社会是由家庭组成的,如果每一家庭中,儿女都能孝顺父母,兄弟之间相互友爱,这就是和谐家庭。
从孝道的角度看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从孝道的角度看大学生的感恩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a9f80e1eda38376bae1fae6e.png)
从孝道的角度看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姓名:XXX 学号:XXX 专业班级:XXX摘要:作为中华民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文化,孝道是支撑国家和民族强盛的一块重要基石。
孝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渊源,是形成和睦社会风尚、保持社会稳定的精神措施之一。
孝道被很多人片面地理解成孝顺父母,其实其内涵更加广阔。
孝是普世性的,而感恩心是我们行孝道的重要内在动力,从孝道上升到时时保持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关爱,再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爱传播下去,让感恩的种子在和谐中发芽生根,我们将享受到内心充实的喜悦。
关键词:孝道感恩教育认同智慧态度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的传统文化—孝道,这不仅是儒家思想的智慧结晶,也凝聚着整个中华民族先人的智慧。
“孝”,它在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转变及封建制走向成熟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和谐。
两千年后的今天,社会、家庭仍然不能够离开它,国人应为之骄傲并不断的去发展和弘扬。
那么,该如何正确理解孝道呢?大多数人仅将孝敬父母理解为孝道,这是对中华民族孝道的片孝道面曲解。
自人类诞生而逐步形成。
孝行早于文字之前,从原始氏族社会人们物质分配及祭天的活动中所体现的就是孝字。
孝,意为人在世界这块土地上,父母二老永远是儿子的天,儿子在下应敬二老于天。
道,指事物的运行轨迹与规则。
孝道为什么经几千年而不衰?就是因为它符合天道、地道和人道的自然法则和规律,才能被人们接受和遵循,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秩序和伦理关系就是以孔子孝道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文明发展,国家强盛的基石,直至今日,党和国家所提倡的尊老爱幼、热爱祖国、心怀抱负等新的道德要求可以说是孝道的传承和发展。
在一般人眼里,孝道就是孝敬父母。
孔子从一个宏观的角度阐述了这个概念。
《论语》里面,他的一个学生这样说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就是说君子要凡事用于根本,根本立,道就生发出来了,“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孝悌”就是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是做人的基础。
传统孝道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感恩教育
![传统孝道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感恩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ae7b248d6f1aff00bed51eba.png)
传统孝道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感恩教育作者:彭海燕来源:《牡丹》2017年第24期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自古就强调百善孝为先,传统孝道以家庭和谐为出发点,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统孝道强调孝道是做人的根本,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传统美德,人们应该把孝道当作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
因此,传统孝道对于大学生感恩教育有重要的启示和引导作用。
大学生在接受现代专业教育的同时,更应注重感恩意识的培养。
现代社会需要的不只是专业技能较高的人才,更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人格素养的提升。
目前,部分大学生缺少感恩意识,对父母、师长没有感恩心,待人接物漠然或者理所当然。
因此,从传统孝道文化视角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与引导、培养,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的人格素养。
传统孝道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仍然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
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人们都应该具有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热爱祖国的思想观念。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继承人。
因此,其更应该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师长的教育之恩。
学会感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学会感恩要从内心做起、从小事做起,对感恩有正确的理解。
所谓感恩,就是别人对于自己的帮助和恩惠,抱有感恩心理、心存感激。
一、传统孝道文化的内涵传统孝道文化指的是对父母和长辈要关爱、孝顺,要学会敬老爱老的做人基本原则。
孝道在传统社会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古代社会十分看重孝道,要求子女对其父母要尊敬、孝顺,对于长辈要有关爱之心。
孝道的核心价值观是孝顺父母长辈,古代有很多诗词都提到孝道文化和孝道内涵。
在古代社会,为了突出孝道文化的重要性,使更多人了解和学习孝道文化,朝廷在科举考试中加入了大量的孝道文化知识,孝道已经成为古代社会考试中的必考科目。
古书典籍中的《孝经》是当时统治者规定的考试教材,其包含了孝道的具体思想、具体内容以及关于孝道的具体做法等。
《三字经》也提到孝道文化,古代社会强调人要从小学习孝道,孝道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可见孝道文化在传统社会的受重视程度。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376fbd1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3.png)
浅议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是孝道,即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关爱和孝顺。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孝敬父母一直被视为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之一,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当代大学生身处高级教育阶段,在追求文化传承、人类基本情感和精神财富方面,要对儒家孝道文化加以积极的思考和实践,才能在实践中领悟和体验到所谓感恩教育的真正内涵。
感恩教育的核心在于如何做到做一个有良知的人,培养自己的感恩之心。
这并不仅仅是向父母、老师、朋友等个体表达感激之情,而是一种像水一样流进生命之中的感恩情绪,驱动我们在生命的各个领域中不断地投身于积极向上的行动之中。
儒家孝道文化在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既与个体的情感体验相连又与社会的道德伦理及政治文化结合在一起。
孝道文化中的孝,与当代感恩教育所表达的感恩情绪密不可分。
孝道强调,子女应该无私地爱护、照顾和关爱年迈的父母。
以孝文化为基础,在当代感恩教育中,大学生应该培养一颗忠实、守信、管用的心,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关怀和社会责任意识。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学习和生活中落实孝道精神,以身作则,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当然,儒家孝道文化不是光有大家传统价值观,并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与传统价值观不同,当代大学生的学术和实践水平已经提高许多。
因此,大学生要发挥自己出色的现代化思维和实践水平,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孝道文化。
比如,孝道文化的发展可能包括促进人类老龄化的发展,保证老年人的福利和健康。
此外,大学生们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生活和社会环境,开展一些真实有效的孝道实践活动,如慰问孤寡老人、参与志愿服务、照料残疾人群等等。
总之,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在当代感恩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大学生应该弘扬儒家孝道精神、落实孝道实践、拓展孝道文化,培养自己守信、管用、忠诚和有责任感的品质,不断拓展自己的学术和实践能力,做到感恩心态的真正实践。
孝道感恩教育自我评价
![孝道感恩教育自我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2fb18cd019e8b8f67c1cb977.png)
孝道感恩教育自我评价篇一:从孝道的角度看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从孝道的角度看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姓名:周华学号:211111223 专业班级:网络工程 1班摘要:传统孝道扎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立足于家庭和谐、着眼于生命教育,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说服力。
因此,高校应吸取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精华,增强孝道文化的时代内涵,创设孝道教育的载体,构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体系。
关键词:传统孝道、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正文: 孝是做人之根,百善之本。
孝源远流长,世代相传。
孝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道德规范。
中国是传统定势的文明古国,我国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小雅》中就发出了“哀哀父母、生我够苦”的人生感叹,唐朝把不瞻养老人,虐待父母作为《十恶大罪》之一,并写入法典。
自古以来,诸如“卖身葬父、卧冰求鲤”、“孟宗哭竹”、“割股孝母”??示传为孝言佳话。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在接受现代科学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要补上继承传统孝行美德这一课,使孝道的传统美德得以发扬光大,传衍下去,才能担当起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历史责任。
恪守“孝道”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孝道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体现,孝敬父母是人所以为人的起码道德。
中国历代都倡导对父母尽孝,对国家尽忠的思想,孝是一切人伦道德的根本,是调节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剂良药。
对于做儿女的来说:孝是本分,是良知、是义务、是责任、是每时每刻都要牢记心头的头等大事。
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做儿女的都应将孝心常驻心间,爱父母的情感是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的心理基础。
孝顺父母的人觉得自己在世上有用,内心会产生一种自慰、自豪感、可以满足在道德上追求完美的心态,自己产生高尚感;孝顺还能让人得到社会的好评,你孝敬父母,人们就觉得你重感情,懂回报,对你会生出亲近感,敬慕感。
一个孝敬父母的人,才可能善待朋友,善待他人;孝敬父母也是为儿女应做的榜样。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孝道的角度看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姓名:周华学号:211111223 专业班级:网络工程 1班摘要:传统孝道扎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立足于家庭和谐、着眼于生命教育,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说服力。
因此,高校应吸取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精华,增强孝道文化的时代内涵,创设孝道教育的载体,构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体系。
关键词:传统孝道、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正文: 孝是做人之根,百善之本。
孝源远流长,世代相传。
孝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道德规范。
中国是传统定势的文明古国,我国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小雅》中就发出了“哀哀父母、生我够苦”的人生感叹,唐朝把不瞻养老人,虐待父母作为《十恶大罪》之一,并写入法典。
自古以来,诸如“卖身葬父、卧冰求鲤”、“孟宗哭竹”、“割股孝母”……示传为孝言佳话。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在接受现代科学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要补上继承传统孝行美德这一课,使孝道的传统美德得以发扬光大,传衍下去,才能担当起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历史责任。
恪守“孝道”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孝道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体现,孝敬父母是人所以为人的起码道德。
中国历代都倡导对父母尽孝,对国家尽忠的思想,孝是一切人伦道德的根本,是调节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剂良药。
对于做儿女的来说:孝是本分,是良知、是义务、是责任、是每时每刻都要牢记心头的头等大事。
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做儿女的都应将孝心常驻心间,爱父母的情感是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的心理基础。
孝顺父母的人觉得自己在世上有用,内心会产生一种自慰、自豪感、可以满足在道德上追求完美的心态,自己产生高尚感;孝顺还能让人得到社会的好评,你孝敬父母,人们就觉得你重感情,懂回报,对你会生出亲近感,敬慕感。
一个孝敬父母的人,才可能善待朋友,善待他人;孝敬父母也是为儿女应做的榜样。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的未来。
今天你为自己的子女做出样子。
将来让自己的儿女就能衍传孝道文明。
社会永远是仁慈的,它不会无视每一个善举,一个人尽了孝道,家人、子女、社会都会加倍地奖赏你,赞誉你、使你的事业更增光彩。
试想如果一个人连生养他的父母都不挂在心上,他还会善待朋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吗?很难想象,一个连父母都不能孝敬的人,别人怎能和他为友?同事怎样和他共事?将来怎能成为国家的栋梁!所以,恪守孝道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懂孝道的目的是知感恩。
每个人的成长历程都倾注了父母太多的心血,父母为了把儿女养大成人,不知操了多少心,流了多少汗,出了多少力,饱受了多少人世间的心酸。
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生在新时代,长在福窝里。
特别是农村学生的家长操持家庭更是艰难。
他们靠“翻坷垃头”为生,虽有亩把几分地,可往往入不敷出,赶上灾情年景,温饱都有问题。
子女上学要钱,种地盖房要钱,再加上婚丧嫁娶,送往迎来,扶贫问疾、看病问医、养老善幼、吃穿住用、等等都要钱来支撑,许多家长面朝黄土背朝天、夏顶烈日、冬迎冰寒、躬耕不辍。
农忙拼命干,农闲去打工,没日没月、积劳成疾,孩子有病,火急攻心;自己有了病,小病顶,大病抗,找到医生开药方,没有划价就三掂量,最终还是跑到药店买点零药维持着。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父母的精神支柱,是家长的掌上明珠。
自己平时苦点、累点,吃赖点,穿差着,不要紧,孩子上不了好学校、学不好不中,再苦再穷也要供孩子上学,上好学。
父母是儿女头上的一片蓝片。
父母是儿女身后的坚强靠山,做儿女的无论怎样尽孝,也报答不完父母的恩情,所以大学生要懂孝道、懂孝道的目的是感恩。
感恩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
别是缺乏孝道教育的青年,更要补好“懂孝道,知感恩”这人生的一课。
懂孝道就是真正懂得行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良方,是作为有良知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人大业有成的良策,是做儿女的本分之责。
它是无条件的,不讲任何理由的,是应尽的义务,是必须遵行的道德准则。
懂孝道的“懂”,不仅仅是知道了,明白了,而是心领神会,义不容辞。
“知感恩”就是真正从心灵深处懂得,感恩也是每一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
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不仅要在校尊敬师长,在家更应感激父母,发自内心地感激曾经有助于自己的人。
感恩就是感知家长,老师的辛勤付出,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他人的帮助之恩有感激之情,怀回报之意。
并把这种积极的情感升华为奋进的动力。
感恩是每一个优秀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产生的源泉,是自信自强的助推器。
知感恩的“知”,也绝不仅仅是知道、明白,而是真正懂得应该如何面对,如何付诸行动。
懂得了,知道了,明理了,但仅有这一步,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践自己的箴言,成长为一名懂“孝道知感恩”的新时代合格的中学生。
那么,当代大学生怎样才能做到懂孝道知感恩呢?第一,行孝感恩要从内心做起孝为百行首,心为孝之源,有孝敬之心,才有孝行之举,儿女行孝不在乎金钱物资的多少贵贱,没有孝敬之心,虽掷千金如同嗟来之食,也不抵一句温暖的话语。
有孝敬之心,只要心到意切,量力而为,虽无礼物恭奉,也不失为孝,所以行孝感恩首先要从内心做起。
现在的大学生,多有独生独女,有的在家是“小皇帝”、“娇公主”,父母捧着恭着,顺着,护着,唯恐伤着,碰着,凡事一路绿灯,有求必应,出手慷慨大方,甚至不惜血本,真可谓用心良苦。
可子女并不一定能领情。
心理上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去想想别人为自己付出的一切。
更把父母的辛勤付出,认为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
感情上缺乏友善,学习上缺乏动力,父母的嘱咐,说教轻了不理、重了烦怪,说父母老封建、老落后、不懂时尚,不懂自己的心。
这样的学生,别说尽孝,倒想让长辈对自己尽“孝”。
还有的大学生强调太忙、大累,没经济基础,没有时间、想尽孝没能力。
等将来工作了,地位高了,薪奉厚了,条件好了再行孝,这种人纵有“孝心”,也难有“孝行”。
这也不过是一部分人没尽心行孝为自己所找的遁词而己。
行孝要心到,心到则诚,心诚则灵,一旦心到,孝意尽在其中矣。
第二,行孝感恩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孝行是人人都可为的,因为孝行常常见诸于细节,见诸于点滴的小事之中。
有的人认为,让父母住豪宅大院,享荣华富贵是孝。
这是对孝行的错误理解。
其实真诚的孝行倒是一些最细小、最简单,最容做到的小事。
比如,几句体贴的问候,细微的关心,打个电话,给老人一个温馨的笑脸,陪老人聊聊天,说说外面的世界,讲讲时代的发展,或唠唠家常,帮助择菜洗碗,晒被铺床,捶背搓澡等等都是最好的孝行。
可见,孝无定式,也无定格。
做儿女的生活自立,不依附于父母是孝;与家人和睦友善,尽量减少父母的思想精神负担是孝;注重修养举止文明文雅礼让,也是对老人的孝;在校遵纪遵守校纪校规规、不旷课迟到、不惹事也是行孝;刻苦向学,锐意进取,学业上进也不失为孝;平时朴素节俭,不浪费父母的血汗同样是孝;做出成绩,获得奖励,受到表彰更是对老人的尉籍,也同样会让老人感到你是在尽孝。
就是这些点滴细微的小事,都能让父母感到实实在在的满足。
也就这些举手之劳的小事,花不了多少钱,费不了多大力,用不了多少时间都能让父母得到极大的安慰和快乐。
就我大学生们而言,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不妨节假日帮父母做点家务,洗洗衣服,买点药品,或在相关节日到来时,写封亲情书信或表达亲情的作文,叙写父母辛勤劳作的情景,以表达自己尊敬父母、感恩亲人的诚心,以优异的学习成绩作为向家长、老师回报的最好的礼物。
这样不仅增强了长幼之间的感情,还能给父母以莫大的宽尉,更会得到邻里社会的赞誉,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曾有一位学生在自己的亲情作文中这样写道,“海可枯、石可烂对父母的敬爱不可变,女儿的心愿不可动摇,女儿坚信:女儿无法改变你们辛劳酸楚的过去,但女儿一定可以改变你们的今后和将来”。
字里行间渗透、体现着女儿信心百倍,为创造美好未来而不懈拼争,努力学习的勇气。
试想,父母读到此文,会是一种什么感受!第三,行孝感恩就从今天做起有的学生想,对父母尽孝是将来的事,等将来成就了学业,条件好一点,挣钱多一点,时间宽一点之后,再让老人享享清福。
这样的人,孝敬父母的心情是有的。
然而俗话说“子欲孝而亲不待”。
等“条件、能力、时间”都有了,想为老人尽孝时,老人或享受不起,或走完了人生的历程。
会给儿女们留下终生的遗憾。
曾有一首民间歌谣唱得好:“个子一日长一日,爹娘一年老一年,劝人行孝当及时,莫许来日行孝愿。
等到父母去世后,欲想尽孝难上难。
纵有猪羊灵前供,爹娘何曾到嘴边。
不如活着吃一口,粗茶淡饭也香甜”。
这歌的意思是讲行孝是不能等待的。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回答意大利记者提问时说:“我认为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是孝顺”。
赫赫有名的朱德元帅对外国记者说:“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没有侍奉父母,在他们离开时,我没能端一碗水给他们喝”。
我们千万不要到晚年后悔自己当年对自己的双亲尽孝不够。
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行孝当及时,养育之恩涌泉报,行孝及时莫要等。
正在大学苦读的同学们,我们现在的一切生活来源都是父母供给的,我们的一切学识都是老师教诲的,我们的一切成绩都有他人的关心和帮助,我们在坚持完成学业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要行孝感恩,做一个有孝行、有良知的人,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实言。
所以,当代大学生一定要遵守校纪校规、做到不迟到、不旷课,除了认真听讲和按时完成学业,还要做好自己“懂孝道,知感恩”的感恩教育。
参考文献:[1] 黄晓星,道德教育应从专业式走向通识式,现代教育科学,2006,20-22.[2] 邓凌,大学生孝道观的调查研究,青年研究,2004,7-9.[3] 李斌,大学生应“|懂孝道,知感恩”,2013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