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的早期症状及表现

结肠炎的早期症状及表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结肠炎的早期症状及表现

导语:疾病就如同人类一样,从出现到发展都有一个过程,而通过研究,疾病再早期的时候是最容易治疗的,这个时候人们能够更好的治疗疾病,让病情尽

疾病就如同人类一样,从出现到发展都有一个过程,而通过研究,疾病再早期的时候是最容易治疗的,这个时候人们能够更好的治疗疾病,让病情尽快的恢复,帮助人们找回健康。结肠炎这是一种发生率非常高的疾病,特别是随着人们工作特别的繁忙等情况,结肠炎的出现也是节节攀高,怎么样预防结肠炎就成了很大的问题,晚期的结肠炎会导致癌症、穿孔等情况,因此早期就显得特别的重要,那么你知道结肠炎的早期症状及表现有哪些吗?

(1)腹泻:腹泻是结肠炎早期的主要症状。常反复发作,多因饮食不当、情绪激动、过度疲劳诱发。

(2)腹痛:轻度病人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一般有轻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阵痛,可涉及全腹。有一便后缓解的规律。

(3)便秘:大便秘结4—5日排便一次,粪便如羊屎样,甚者不吃泻y 不能通便。

(4) 其他症状:腹胀、消瘦、乏力、肠鸣、失眠、多梦、怕冷,严重者有可发热,心跳加速,以及衰弱,贫血,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和营养障碍等表现。

据专家介绍,结肠炎在中医上的临床分型主要有3种,具体介绍如下:

①腹泻型:泄泻、大便不成型、腹痛、便血、粘液便、脓血便、肠鸣及排便不畅、不尽、里急后重,伴有消瘦、全身乏力、恶寒、头昏等症。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 e r s i n i a e n t e r o c o l i t i c a)的检验方法三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检验三 2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2.1冰箱:0?~4?三 2.2恒温培养箱:26??1?二36??1?三 2.3显微镜:10倍~100倍三 2.4均质器三 2.5天平:感量0.1g三 2.6灭菌试管:16mm?160mm二15mm?100mm三 2.7灭菌吸管:1m L(具0.01m L刻度)二10m L(具0.1m L刻度)三 2.8锥形瓶:200m L二500m L三 2.9灭菌平皿:直径90mm三 2.10微生物生化鉴定试剂盒或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三 3培养基和试剂 3.1改良磷酸盐缓冲液:见A.1三 3.2 C I N-1培养基(C e p u l o d i n I r g a s a nN o v o b i o c i nA g a r):见A.2三 3.3改良Y培养基(A g a rY,M o d i f i e d):见A.3三 3.4改良克氏双糖培养基:见A.4三 3.5糖发酵管:见A.5三 3.6鸟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见A.6三 3.7半固体琼脂:见A.7三 3.8缓冲葡萄糖蛋白胨水[甲基红(M R)和V-P试验用]:见A.8三 3.9碱处理液:见A.9三 3.10尿素培养基:见A.10三 3.11营养琼脂:见A.11三 3.12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诊断血清三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护理方案

久痢(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护理方案 常见症状/症候施护 (一)腹泻 1、病室宜凉爽干燥,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更换被污染的衣被,妥善处理排泄物。 2、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身热不退或体温逐渐增高,应考虑变生它证。如便中带脓血,排便不爽,或里急后重,需及时留取标本送化验检查,鉴别是否痢疾,并应做好消化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3、注意做好肛门局部清洁,便纸应柔软,便后用温水清洗,如肛门周围有糜烂溃破,应涂以润滑剂,防止感染。 4、饮食以清淡、细软为主。重症患者可鼓励多饮淡水盐水或糖盐水,以补充津液。液脱阴伤者可多给梨汁、荸荠汁、西瓜汁、藕汁,以增补津液,清热利湿。 5、津脱阴伤严重时,应及时补液,一般先盐后糖,见尿补钾。实液后尿量增多,是津液已恢复为表现,可适当减慢滴速。 6、本证不宜用灸法止泻。亦不用固涩止泻。一般用药后湿热清除,腹泻自止,若泄泻量次增多,需预防津脱阴伤的发生。此外,清热解毒药不宜与乳酶生同服。 7、遵医嘱结肠透析机中药灌肠,每天一次。灌肠时间:首选晚睡前,必要时可上午增加一次。常用药物:一般将敛

疮生肌、活血化瘀与清热解毒类药物配合应用。 8、臭氧直肠灌注。 9、遵医嘱直肠栓剂疗法:野菊花栓等。 10、遵医嘱予以针刺疗法,取穴:神厥、天枢、大肠俞、上巨虚、三阴交。 11、遵医嘱予以耳针疗法,取穴:大肠、小肠、腹、胃、脾、神门。 12、遵医嘱予以穴位埋线,取穴:脾俞、大肠俞、八醪、关元、天枢、足三里、阴陵泉等。 13、遵医嘱隔物灸治疗技术,取穴:天枢、气海、关元等。 二、下腹疼痛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半岁症状。出现疼痛加剧,腹膜刺激征时立即报告医生,采取应急措施。 2、根据证型,指导患者进行饮食调护,禁食辛辣、肥甘、煎炸之品,戒烟酒。 3、调摄精神,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情志转移,如深呼吸、听音乐、与家人轻松聊天等。 4、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中脘、天枢、关元、大肠俞、足三里等。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关元、气海、神厥、下脘、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的症状,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治疗【专业知识】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的症状,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 炎治疗【专业知识】 疾病简介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是由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感染病。临床表现以急性胃肠炎、小肠结肠炎和败血症等类型为主。亦有急性阑尾炎、脑膜炎、多发性关节炎、猩红热型、黄疸型和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多种临床类型,部分病例有慢性倾向。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属(Yersinia enterocolitica,YE)肠道杆菌科,是革兰阴性、卵圆形粗短杆菌,有鞭毛和菌毛,在普通培养基上25~30℃易生长。本菌在体外抵抗力较强,对湿热和化学消毒剂敏感。该菌具有侵袭性,还可产生耐热肠毒素,两者与致病性有关。 二、发病机制 细菌进入肠道后通过肠毒素、细胞毒素及侵袭力致病。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首先黏附在回肠下端、盲肠及结肠黏膜,继而侵袭到固有层并引起炎症,形成浅表溃疡,集合淋巴结肿大和肠系膜淋巴结炎。其产生的耐热肠毒素抑制上皮细胞对Na 和水的吸收,引起腹泻。若机体抵抗力下降,此菌可进入血流引起败血症和迁徙性病灶。此外,该菌还可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现认为与超抗原活性有关。假结核耶尔森菌进入肠道后常局限在回盲部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形成化脓性淋巴结炎和肉芽肿病变,偶尔进入血流。 症状体征 一、症状1.小肠结肠炎约2/3病例表现为此型,潜伏期4~10天,急起发热、腹痛和腹泻,水样稀便,可带黏液,偶见脓血。少数有呕吐。病程一般数天,可长达1~2周。 2.末端回肠炎病变以末端回肠、阑尾和肠系膜淋巴结炎症为主。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热、右下腹痛或压痛,可伴腹泻,外周血白细胞增多。

结肠炎症状及治疗

结肠炎症状及治疗 一、疾病概述 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以结肠的溃疡性炎症为特征的慢性疾病。 二、结肠炎病因 1、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的变化,如饮食、作息等,都提示可能和结肠炎发病相关 2、遗传因素。结肠炎的另一个重要现象是其遗传倾向。通常一级亲属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3、感染因素。结肠炎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与一些结肠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相似,因而有些人认为感染是本病的病因。虽然在粪便中未能检致病菌、病毒或真菌。但每当发病时,使用抗生素则有不同程度控病情和治疗效果,这说明抗生素具有抑制大肠杆菌及其它致病菌,可减低临床症状,故一般认为都与感染有关。 4、免疫因素。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为本病并发自身免疫病者较多,肾上腺皮质激素能使病情缓解,在部分患者的血清中可查到抗结肠上皮细胞抗体,所以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另外,某些患者感染肠道菌后,可与结肠上皮细胞抗原起免疫反应,损伤结肠粘膜,从而引发结肠炎。 三、结肠炎症状 1、腹泻 结肠炎早期的主要症状,以粘液脓血便最为常见,每日数次至10次不等,常反复发作,多因饮食不当、情绪激动、过度疲劳诱发。 2、腹痛 轻度病人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 一般多为隐痛或绞痛,常位于左下腹或小腹。右下腹亦可出现压痛,有时能触及痉挛的结肠。 3、便秘 大便秘结,4~5日排便一次,粪便如羊屎样,甚至不吃泻药不能通便。

4、里急后重 常有便意,腹中疼痛有重坠感,如厕时又无便感或排的很少。 5、其他症状 腹胀、消瘦、乏力、肠鸣、失眠、多梦、怕冷; 严重者有发热、心跳加速,以及衰弱、贫血、失水、电解质平衡推敲和营养障碍等表现。 四、结肠炎类型 一、按病情分 1、轻度型 此症型最多见,通常只累及结肠的远端部分(即乙状结肠),起病慢、症状轻。 可见轻度腹泻,每天少于4次,或与便秘交替,便中不含或仅有少量血液粘液。 无全身症状。 2、中度型 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起病突然,腹泻每天多于4次,多为稀便和血便,腹痛较重。 有轻度全身症状,表现为低热,体重减轻,食欲减退。可有肠道外表现。 3、重度型 起病急骤,有显著的腹泻,每日多于6次,伴血便或粘液脓血便,腹痛严重。 有发热、倦怠、消瘦、贫血等全身表现。 二、按病程分 1、初发型 无既往病史而为首次发作,病情轻重不等,可转为其他类型。 2、慢性复发型 临床最多见,病变范围小,症状较轻,往往有缓解期,但易复发,预后好,多数以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有效。 3、慢性持续型

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8-11-23T14:40:44.79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上第11期作者:张钰晨李佩华 [导读] 对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收的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别给予西医诊疗护理以及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单位时间内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湖北省十堰市国药东风总医院湖北十堰 200090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收的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西医诊疗护理)与实验组(34例: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4周后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79.41%),P<0.05。结论:对于消化性结肠炎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医诊疗护理。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西医诊疗护理;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胃肠疾病,本病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长期腹痛腹泻、排泄粘液脓血样便,西医诊疗护理主要是给予患者柳氮磺胺砒啶以及饮食护理、心理护理[1]。中医将本病归属于“痢疾”范畴,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个体胃肠湿热内蕴、气机不畅、气血瘀滞,本次研究为论证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的影响,对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收的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别给予西医诊疗护理以及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单位时间内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34溃疡性结肠炎中男女比例为10:7(20/14),患者年龄在35岁至68岁,中位年龄为(49.28±1.27)岁,患者病程最短为6天,病程最长为3个月,平均病程(1.41±0.26)月。对照组34溃疡性结肠炎中男女比例为19:15(19:15),患者年龄在32岁至67岁,中位年龄为(49.24±1.25)岁,患者病程最短为5天,病程最长为3个月,平均病程(1.45±0.24)月。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会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出现腹痛腹泻、排泄粘液脓血样粪便,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确诊患者符合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患者。(2)排除参与本次研究前服用其他影响本次研究结果药物的患者。(3)排除对本次用药依从性低患者。(4)排除对本次临床诊疗护理不耐受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柳氮磺胺砒啶(生产厂家: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557)以及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疾病基础知识,并列举临床成功案例,缓解患者入院后紧张、焦虑情绪,嘱患者卧床休息,根据天气变化增加衣物,食用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饮食物,禁食生冷、油腻、奶制品以及富含纤维度的食物。柳氮磺胺砒啶患者每日给药3次,每次口服3g,连续给药4周。 1.3.2实验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1)膳食指导: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辩证分型,判断患者体质,若患者形体丰腴、舌苔黄腻、头重如裹,为湿热型日常饮食可增食马齿苋、大麦等清热泻火的食物;若患者肢体瘦小、面色微白、食欲不振、小便清长,为脾肾阳虚型可增食莲子、糯米等健脾温肾的食物。(2)艾灸:采用骨度量法对患者中脘、天枢、上巨虚、足三里等穴位进行艾灸,每日艾灸1次,每次艾灸约5分钟,艾条应距皮肤3厘米左右,以患者自感局部温热为宜,在艾灸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将食指、中指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以感知患者局部温度,从而避免患者艾灸局部发生烫伤。(3)中药灌肠:自拟败酱草30g、青黛20g、黄柏30g、金银花50g,将上述药物洗净后,置入清水中久煎,药汁用纱布过滤,患者每晚睡前对药汁加热至38摄氏度左右,每日灌肠1次,灌肠后应嘱患者充分卧床休息,灌肠前排便,以利于药效渗。 1.4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观察其临床疗效:显效:患者治疗5天后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消失,各项症状均恢复正常水平。有效:患者治疗10天后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消失,各项症状均恢复正常水平。无效:未达有效标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临床治疗效果其相关计数资料(%)百分数表示用X2验证;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显效例数、有效例数分别为20例、13例,对照组显效例数、有效例数分别为17例、10例,实验组显效例数、有效例数均多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n/%] 3讨论 西医研究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原因不明,中医将本病归属于“泄泻”、“肠癖”范畴,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患者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水谷精微难以转输至其他脏腑,又感外邪,外邪传变入里,损伤脾胃,从而致使肠道失司,患者出现腹痛、腹泻以及便质改变[2]。中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显色培养基使用说明书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显色培养基使用说明书 用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分离和检测 组分 科玛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基础培养基和增补剂各一瓶。 基础培养基:琼脂15.0 g/L 蛋白胨20.0 g/L 盐类 5.0 g/L 色素1.3 g/L 增补剂:0.1 g/L pH值7.0±0.2 操作 1、基础培养基:取瓶内干粉41.3 g溶于1000 mL去离子水的洁净三角瓶 中,充分搅拌混匀。也可根据需要按照41.3 g/L的比例扩大或缩小制备 培养基的量。 2、加热至100℃,不停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切勿加热超过100℃,切勿 121℃高压灭菌。若使用微波炉加热,应将培养基加热沸腾,立即移出, 轻轻摇匀,再放入微波炉加热,观察小气泡变为大气泡,直至完全溶解 即可。切勿使培养基溢出。 3、增补剂:取增补剂0.1g溶于1mL去离子水中,(也可按照0.1g/L的比 例扩大或缩小制备增补剂的量),搅拌均匀,使其完全溶解,将增补剂溶 液过0.45um滤膜备用。注:增补剂应现配现用,制备好的增补剂溶液在 -20℃可保存15天。 4、把混匀后的增补剂加入到冷却至47℃±2℃的基础培养基中,轻轻摇动 使其充分混匀,倾注平皿,使其凝固,晾干备用。 保存该成品平板在室温可保存一天或在冰箱内贮存1个月(2℃~8℃,避光)。 接种 划线或涂布接种(冰箱内保存的平板使用前应恢复至室温),在30±1℃恒温条件下需氧培养24h~36h 。 结果

性能及局限 一些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在该培养基可能生长较弱。一些较为罕见的非致病性耶尔森氏菌也可能会淡紫色菌落(伯氏耶尔森菌、莫氏耶尔森氏菌、克氏耶尔森氏菌、罗氏耶尔森氏菌等)。最终鉴定为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需做附加试验。 贮存条件 基础干粉贮存于15℃~30℃干燥环境中,增补剂贮存于2℃~8℃环境中,在有效期前使用。 污染处理 使用过的培养基需要在121℃灭菌至少20分钟才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丢弃。附:供体外诊断使用,产品须专业人员操作。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疗指南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疗指南 一、疾病概述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是新生儿期多种原因所致的小肠,结肠局限性或广泛性坏死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呕吐、腹胀、腹泻、便血、严重者发生休克及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腹部X线检查以肠壁囊性积气为特征。NE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胎龄及体重的增加而减少。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一些早产儿发生率低的国家,NEC的发病率很低,如日本仅为0.27%。近年来随着VLBW 儿死亡率下降,NEC的发病率逐渐增多。该疾病死亡率较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本病的病死率为10-50%。 与NEC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 1)缺氧缺血:如新生儿窒息、肺透明膜病、脐动脉插管、红细胞增多症、低血压、休克等; 2)饮食因素:如高渗乳汁或高渗药物溶液可损伤肠粘膜,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利于细菌生长和碳水化合物发酵产生氢气; 3)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梭状芽胞杆菌等过度繁殖,侵入肠粘膜造成损伤,或引起败血症及感染中毒性休克加重肠道损伤。 4)早产:由于肠道功能不成熟,血供调节能力差,肠蠕动弱,食物易滞留发酵,导致细菌易繁殖,同时肠道内SIgA低下,也利于细菌侵入及繁殖。 二、诊断 1、临床表现: NEC的临床表现轻重差异较大,即可表现为全身非特异性败血症症状,也可表现为典型胃肠道症状腹胀、呕吐、腹泻或便血三联征。 1)腹胀:腹胀一般最早出现且持续存在,一般先出现胃潴留,最后全腹膨胀,肠鸣音减弱。 2)呕吐:呕吐先为奶汁,逐渐出现胆汁样或咖啡样物。 3)腹泻或血便:往往出现较晚,血便可为黑便或鲜血。 4)其他:可出现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嗜睡、休克等感染中毒症状。 2、生化检查 1)血常规:感染性血象,血小板多降低。 2)粪常规:镜检可见红细胞、白细胞、潜血试验阳性。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认识及治疗(一)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认识及治疗(一) 作者:安贺军于玫王新月林芳冰沉静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痢疾;病因病机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主要病理特点的消化道疾病。 1病名归属 中医学中无溃疡性结肠炎病名,历代医籍中有“休息痢”、“久痢”、“滞下”、“肠澼”等相关记载。早在《内经》中肠澼是以便血、腹痛、下利白冻脓血、并发痔疾为主症,这与溃疡性结肠炎症状相似,但肠澼的病名后世未被延续下来使用。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泻痢并论,统称为“下利”,如“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古今医统大全·滞下门》谓:“休息痢者,乃乍作乍止,或因邪气未曾涤尽,遽止而复作者是也。有因初愈不禁饮食,恣用厚味,及妄作劳而复作者是也。凡犯此者,皆名休息”。在中医古籍中相关论述较多,根据其对病名的解释,我们很容易将它们和溃疡性结肠炎的部分症状联系起来。由上可见,时发时止的休息痢与溃疡性结肠炎中最常见的慢性复发型的发病特点是相似的,而慢性持续型溃疡性结肠炎又与病程较长之久痢症情类似,只是这一类型在临床上较少见。 2病因病机 2.1病因认识 (1)感受外邪。外感六淫之邪引发痢疾,如得不到正确治疗则会迁延为休息痢。(2)饮食不节。饮食是摄取营养、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因食物靠脾胃消化,故饮食不节主要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升降失常,水谷不能正常运化而为湿、滞,因此,饮食不节是痢疾发病的重要因素。(3)七情内伤。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而致脾运化无力,水谷停滞肠胃之中而致病。 2.2发病机理 (1)脾肾亏虚。《诸病源候论》中指出“由脾胃大肠虚弱,风邪乘之,则泄痢。虚损不复,遂连滞涉引岁月,则为久痢也”。脾传肾为贼邪难疗,先痢而后泻者,肾传脾为微邪易医,是知在脾者病浅,在肾者病深,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未有久痢而肾不损者。故治痢不知补肾,非其治也”。(2)积滞内停。积滞是痢疾主要致病因素,邪滞于肠,以致气血壅滞,大肠通降不利,肠道传化失司,脂膜血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而成痢。六腑以降为顺,休息痢是在脾肾亏虚基础上,治疗之初未用推下之法,而不能使邪气尽去,积滞壅于肠中,使肠道正常通降功能不能恢复,在诱发因素作用下,痢下时作时止积年累月缠绵不愈。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调查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调查 [摘要] 目的了解高密市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及动物带菌情况。方法2006-2010年采集家畜家禽粪便、冷冻食品共2097份,4℃冷增菌后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并作生化鉴定,将可疑菌株做进一步的血清学鉴定和生物分型及毒力检测。结果2097份标本中分离出131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总的检出率为6.25﹪,其中O:3(携带毒力基因ail+、ystA+、rbfc+)和O:9血清型的检出率分别为0.76﹪和1.52﹪。108株仅携带ystB基因(82.44﹪);26株不携带任何基因(19.85﹪)。131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布在3个生物型,其中生物1A型占74.80﹪;生物3型占1.52﹪;生物4型占0.76﹪。结论本地区存在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有感染人和动物及引起食源性型疾病的可能,因此必须加大该菌的监测力度,以预防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的感染流行。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血清分型;生物分型;毒力基因.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能在冷藏温度下生长的少数几种肠道致病菌之一[1],除引起胃肠道症状外,还可引起关节炎,结节性红斑及肠系膜淋巴炎等疾患,甚至引起败血症,造成死亡[2]。本病以散发为主,但也呈暴发性流行,并有明显的地域性分布。该菌还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国内外均时有报道过油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其原因都是食品污染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引起的[3,4],2006-2010年间采集家畜家禽新鲜粪便及各种冷冻食品2097份进行该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血清分型、生物分型毒力因子检测,目的是为了了解高密市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动物带菌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标本来源参照《全国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监测方案》,采集宿主动物新鲜粪便、各种冷冻食品共计2097份。 1.1.2主要试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选择性培养基为美国Acumedia manufactures ,https://www.360docs.net/doc/396333371.html,nsing,Michigan 48912 产品;改良磷酸盐缓冲液(PSB)及其他培养基均购自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所用抗生素及api 20 E生化条均为在有效期内。 1.2实验方法 1.2.1分离培养取动物粪便标本、冷冻食品5g加入45ml的改良磷酸盐缓冲液(PSB), 4℃冰箱冷增菌后,分别于第7天、第14天、第21天接种CIN和麦康凯琼脂平板,经26℃48h 培养后观察挑选可疑菌落(在CIN平板上挑取扁平,有明显的边缘,中心为深红色,周围有透明圆环,成“公牛眼”状菌落,在麦康凯平板上挑取无色半透明不粘稠针尖状大小的菌落)做进一步的鉴定。 1.2.2生化鉴定及分型将上述可疑菌落转种改良克氏双糖铁琼脂斜面进行初筛,26℃培养24h,根据改良克氏双糖铁及生化性状:斜面和底层均变黄(少数不发酵或迟缓发酵蔗糖斜面可仍为红色)、不产气、硫化氢阴性、尿素酶阳性、26℃培养24h动力阳性、37℃培养24h 动力阴性,镜检为革兰染色阴性无芽孢球杆状或球状细菌,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 20 E生化条做进一步的系统生化鉴定。 1.2.3 血清分型对可疑菌株用玻片凝集法进行血清分型,同时设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1.2.4生物分型将分离到的菌株参照有关文献资料进一步做生物分型1A, 1B ,2 ,3 4 和5型。 1.2.5 毒力相关基因检测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测定ail、ystA、ystB 、virF、yadA 和rbfc相关毒力基因。 2 结果 2.1标本检出情况2097份样本中共分离到131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总的检出率为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临床护理

2012年第9期 若长期处于高压,机体得不到放松和恢复,必然造成机体平衡失调,导致身心疾病,因而提高自身适应能力,是根本解决问题方法。2.1.1正确对待工作压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放松方法:急诊护士要在长期的护理实践中自觉地学习,养成对急诊工作的特殊敏感性,熟练掌握急救技能,把紧张的抢救变成熟练有序的工作。当我们感到自己有压力时可自我评估,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放松方法,以释放和调节情绪。如作深呼吸,向关心信任自己的亲人、朋友倾诉,体育运动,散步或听音乐等。 2.1.2不仅要注重生命的抢救,也要注重护患沟通:在急诊中,患者亲属会出现焦虑、攻击和否认等一系列身心反应。护士在紧张的抢救过程中,用恰当的语言向家属进行解释和精神安慰,避免使用刺激性或冲突性的语言,不使用肯定或绝对性的语言,万一抢救不成功,也能取得家属的理解,这样既使病人及其家属主动配合治疗,又能保护医护的自尊。 2.1.3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技术:急诊科护士需不断学习,掌握较全面的医疗护理知识,熟练掌握急救程序,这样才能在抢救过程中,做到忙而不乱,得心应手。另外,急诊医学进展迅速,急诊护士的知识结构也需要不断更新,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了解、学习急诊医学领域的新进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配合医疗急救。2.1.4培养健康人格及工作态度:护士要认识造成工作倦怠感的因素,还要积极地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护士要学会自我调节,选择积极的应对策略,释放内心的压力。 2.2管理者的支持:管理者在临床管理中对护理人员工作倦怠感的理解和支持是缓解护士工作压力的有效途径。护理管理者应设法消除工作情境中可引起护士工作倦怠感的因素,具体如明确护士的工作职责、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减轻护士的负荷等。管理者还应注重对护士的支持,包括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两方面,如优化医院的人员配置,改善工作条件以及对医护人员的劳动予以认可和积极评价。管理者还应组织护士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内容包括人际沟通技巧、正确应对方式等。 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因此我国应大力开展该领域研究,提出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护士职业倦怠理论及结构模型、测量工具及干预措施,保障和促进急诊护士及护理专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5—649 [2]Duquette A,Kerouac S,Landhu B K.Factors related to nursing burnout:a review of empirical knowledge [J].Issues Ment Health Nurs ,1994,15(4):337-358. [3]刘晓荣.部分军队医院护理人员现状调查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2OO2,49(2):155-156. [4]肖祖芬,丁俊英,袁小平.年轻护士心理状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1,15(3):177.[5]Visintini R .Campanlni E ,Fossati A ,et a1.Psy -chological stress in nurses'relationships with HIV-infected patients :the risk of burnout syndrome .AIDS Care.1996,8(2):l83一l94.[6]Coffey M ,Coleman 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ort and stress in forensic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nursing .Adv Nuts .2001,34(3):397-407.[7]Gabris GT ,Ihrke DM .Does performance appraisal contribute to heightened levels of employee burnout?The results of one study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 ,2001,30(2):157-172. [8]潘慧,玄英哲.护士组织承诺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7,22(5):72-74. [9]Zellars KL ,Perrewe PL .Affective personality and the content of emotional social support:Coping in organizations.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1,86(3):459-467. [10]McCarthyP .Burnout in psychiatric nursing .J Adv Nurs ,1985,10(2):305. [11]李超平,时勘,罗正学,等.医护人员工作倦怠的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l1(3):l70-l72. *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中医院(210029) 2012年2月7日收稿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9-0171-02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临床护理 权 力 * 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探讨辨证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江苏省中医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住我院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研究对象的病例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生、责任护士共同探讨。结果:入院时8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分为湿热壅滞、肝郁脾虚、脾肾阳虚及寒热错杂型4型进行辨证施护,经过治疗,治愈36例,好转38例,未愈6例,有效率为92.5%。结论:和其他慢性内科疾病护理一样,在治疗的同时,若能做到辨证施护,具体体现在起居、饮食、情志等方面,往往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中医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泄泻”、“痢疾”、“肠癖”、“滞下”、“肠风”等范畴,临床上主要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该病为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临床辨证施护在治疗及康复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为探讨本病辨证施护的方法,现以我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如下研究,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1年12月我科收治 的溃疡性结肠炎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4例,女性46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39.12±3.45)岁;病程4个月-23年,平均(13.24±2.56)个月,诊断参照《内科学》中的标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明确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 1.2方法: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研究对象的病例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生、责任护士共同探讨。 171

中医治疗及中医护理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及中医护理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5-05-07T13:27:59.76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4期供稿作者:郭太春王小英徐琼杨苗[导读] 中医疗法与中医护理对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郭太春王小英徐琼杨苗 大英县中医医院四川大英 629300 【摘要】目的了解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中医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 年3 月至2014 年3 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 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单纯西药治疗与一般护理,实验组实施中医疗法联合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58.8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疗法与中医护理对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中医疗法;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护理 【中图分类号】R37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231-01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直肠、结肠炎性疾病,目前病因不明,病变部位多处于大肠黏膜及其下层,以黏液脓血便、腹泻、腹痛等为临床主要表现,易发于20-40 岁。该病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多应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但疗效短暂,具有极高的复发率。为了深入探究中医疗法与中医护理对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本文主要对我院68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平行对照研究,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8 例为研究对象,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00 年制定的炎症性肠病临床诊断标准[1],中男性占有37 例,女性有31 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在(52.56±2.31)岁之间;病程5 个月-20 年,平均为(12.01±1.34)年;45例左半结肠,14 例左半结肠及横结肠,9 例全结肠。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68 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予以美莎拉嗪缓释颗粒,急性期每次1g,4 次/d;缓解期每日2-3g,持续2 个月,并施以消化科疾病常规护理。 实验组:予以中医疗法联合中医护理:(1)中医治疗:①艾灸灸法:取生姜(厚约2cm)数片,于中心处穿刺数孔,将黄豆大艾炷于穴位(中脘、足三里、天枢、神阙等穴)上施灸,持续灸5-7 壮,1次/d,30min/次,持续10 次;②中汤药:方药:补骨脂、山药、炒槐米、党参各15g,五味子、诃子、肉豆蔻、炒白术各12g,炙草、肉桂各6g,仙鹤草30g、吴茱萸9g,升麻10g。文火煎至300ml,1 剂/d,分两次服用;③中药保留灌肠:葛根、山药各30g,苦参、炒槐米、白芨各15g,蒲黄9g,土茯苓10g,黄柏12g,加水浸泡30min,煮至150ml 左右后留取滤出液,予以保留灌肠,1 次/d;(2)中医护理:①情志护理:主动关心、照顾患者,掌握其心理变化情况,消除心理顾虑,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②隔姜灸护理:于操作前告知其治疗目的,获取其配合;于治疗过程中预防艾灰脱落,避免灼伤皮肤;③饮食护理:进食营养、清淡、易消化食物,坚持少量多餐原则;④症状护理:叮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便后擦拭肛门口并涂上油膏。详细观察大便量、次数、色、气味、质,发现异常时即可予以针对性处理;⑤口服中药护理:于饭后半小时服药注意分析腹痛、腹泻等症状改善状况;⑥中药保留灌肠护理:确保灌肠药物温度为41℃左右,灌肠前排空大小便,其深度在18cm 组哟偶,速度取60 滴/min;开始灌入时择取左侧卧位,滴入后择取膝胸卧位,当患者出现心悸、面色苍白等时,应停止灌肠,予以及时处理。 1.3 疗效评判标准 参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1993 年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评判标准[1],评估两组疗效:(1)治愈:临床主要症状完全消失,纤维结肠镜复查提示黏膜处于正常状态,6 个月后无复发;(2)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经纤维结肠镜复查提示黏膜伴有轻度炎症;(3)有效:临床主要症状部分消失,通过纤维结肠镜复查提示黏膜出现中度炎症,存在假息肉;(4)无效:上述指标均未达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 s? )表示,P<0.05 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在接受上述治疗与护理后其中治愈21 例(61.77%),显效6 例(17.65%),有效4 例(11.76%),无效3 例(8.82%),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患者中治愈12 例(35.29%),显效5 例(14.71%),有效3 例(8.82%),无效14 例(41.18%),总有效率为%。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症,即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据有关研究发现,每年我国发病率达11.6/10 万,多表现为腹痛、腹胀、泄泻,大便次数增多等,病理机制较为复杂,多认为与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有关,常规治疗主要包括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激素等,但由于短暂疗效,故难以推广[1]。中医观点认为,该病归为中医学滞下、久泻等范畴,多因脾肾阳虚、通调失畅所引起,治疗当以助阳益气、温肾健脾为原则。现代医学认为,隔姜灸治疗经由经络传导,可发挥温通经络、扶正祛邪之功效,实现治疗与保健目的[2]。艾灸可扩张血管,改善代谢,加速炎症吸收。目前,临床诸多研究资料证实,艾灸能增强白细胞数,改善抗体形成,增加机体防御功能,提升肠黏膜防御功能。口服中药汤剂,可补骨脂、助阳,肉豆蔻、吴茱萸可涩肠止泻、温脾益肾;肉桂可温经通脉、补火助阳;炒槐米止血化瘀;白术、党参益气健脾。诸药联用,是现实标本兼治目的。而中药灌肠方中葛根可止泻止痢;黄柏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山药、苦参补脾肾、清热燥湿;白及消肿生肌、收敛止血;蒲黄、炒槐米、土茯苓化瘀止血、解毒除湿。诸药联用,可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管通透性,疗效颇佳[3]。同时,积极配合中医护理,强化中药灌肠护理、隔姜灸护理等,可实现扶正祛邪目的。本文研究结果提示,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充分证实中医疗法与中医护理对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综上,强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医治疗及中医护理,能保证其治愈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黏液或脓血便为临床主要表现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归属于中医学“泄泻”、“肠澼”等范畴。此病病程缓慢,病情轻重不一,失治或治疗不当造成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在后期常会导致肠纤维化,甚至恶变而引发结肠癌。现代医学至今尚未找到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良好对策,目前西药治疗本病存在着不良反应多、复发率高等问题。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证明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近期痊愈率为48.57%,因此开展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与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疗法介绍 本疗法在患者穴位上施以隔药饼灸,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长期临床研究建立起来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疗法。经过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证明隔药灸疗法的临床痊愈率为48.81%,总有效率为91.67%。研究证明,本疗法较西药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优势,且本方法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经济实用。 诊断标准 参照1992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分型诊断标准,选择脾胃虚弱型为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主症:①腹泻便溏,粪有黏液及少量脓血;②食少纳差;③食后腹胀;④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薄白;⑤脉细弱或濡缓。 次症:①腹胀肠鸣:②腹部隐痛喜按;③肢体倦怠;④神疲懒言;⑤面色萎黄;⑥肠黏膜水肿较充血明显;⑦肠黏膜溃疡浅表,周围红肿不明显,表面为白色分泌物;⑧肠黏膜粗糙,呈颗粒状。 具备主症2项、次症2项,或主症1项、次症3项,即可确定本证型。 禁忌证 1.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2.合并有心脑血管系统,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 3.局部皮肤糜烂、溃疡、痈疖等感染及皮肤病患者; 4.中医辨证非本型的患者; 5.妊娠或哺乳期患者等。 操作方法 1.器械准备 药饼灸组成:附子10克,肉桂2克,丹参3克,红花3克,木香2克。 精制温灸纯艾条。 2.操作步骤

肠炎的早期症状

肠炎的早期症状 肠炎分为急性期以及慢性期两种,相对来说,临床上主要是以急性期最为常见,并且急性肠炎主要高发于夏季,秋季。需要注意进行预防,而慢性肠炎的特点是长期存在,反复复发,腹泻是其主要表现形式。那么肠炎的早期症状有什么呢?下面和来看看吧! 肠炎的早期症状: 1、腹痛腹泻:腹痛腹泻是急性肠炎的典型症状特点。大多在肚脐周围痛,呈阵发性绞痛,引起排便感觉,排便后腹痛略有减轻。腹泻大多为稀水样便,含有不消化食物残渣,一般每日可排便7-8次,最多可达十几次。经治疗,1-2天内,最多2-3天恢复正常,病情经过比较良好。 2、恶心呕吐:个别严重病人伴低烧,恶心呕吐,并发生脱水症状,急性肠炎要注意与其他疾病引起的腹泻鉴别。总的说来,腹泻中较轻的情况一般为急性肠炎。 3、全身症状:一般全身的症状轻微,严重病人有发热、失水、酸中毒、休克等症状,偶可表现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4、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是急性肠炎的主要症状。呕吐起病急骤,常先有恶心,继之则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者可呕吐胆汁或血性物。腹痛以中上腹为多见,严重者可呈阵发性绞痛。腹泻表现为水样便,每天数次至数十次不等,伴有恶臭、多

为深黄色或带绿色便,很少带有脓血,无里急后重感。 5、体征方面:肠炎早期或轻病例可无任何体征。查体时可有上腹部或脐周有轻压痛、肠鸣音常明显亢进,一般急性肠炎患者病程短,数天内可好转自愈。 肠炎的治疗方法: 1.病原治疗 病毒性肠炎一般不需病原治疗,可自愈。细菌性肠炎,最好根据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患细菌性痢疾时,因痢疾杆菌对常用抗菌药广泛耐药,一般可选用复方磺胺甲基异唑复方新诺明、吡哌酸、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空肠弯曲菌肠炎可用红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等治疗。耶尔森小肠结肠炎杆菌肠炎一般应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复方磺胺甲基异唑、四环素、氯霉素等。沙门菌肠炎轻型病人可不用抗菌药,重型病人可用氯霉素或复方磺胺甲基异唑。侵袭性大肠杆菌性肠炎用新霉素、粘菌素和庆大霉素等治疗,可获良好效果。阿米巴痢疾、雅尔氏鞭毛虫和滴虫引起的肠炎,可用甲硝哒唑灭滴灵治疗。血吸虫病可用吡喹酮治疗。白色念珠菌肠炎以制霉菌素口服,疗效较好。伴有全身性真菌感染者,则需应用二性霉素B 治疗。 2.对症治疗 补充液体及纠正电解质和酸中毒。轻度脱水而且呕吐不重者,可口服补液,WHO推荐的口服液配方为氯化钠,碳酸氢钠,氯化钾,葡萄糖或蔗糖,加水。脱水或呕吐较重者,可静脉输入生理盐水、等

黄颡鱼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16SrDNA及系统发育分析

黄颡鱼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16SrDNA及系统发育分析 苟小兰1,王利1*,黄艳青2 (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动物遗传育种学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200090) 摘要:从发病黄颡鱼心脏中分离到1株细菌GM2402,对该菌株进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 生理生化试验与16S rDNA基因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GM2402为革兰氏阴 性杆菌,具动力性,V-P试验、水杨酸、过氧化氢酶、脲酶等阳性,不发酵鼠李糖、乳糖等, 硫化氢、枸椽酸盐等阴性。16S rDNA序列长1417bp,GenBank中的登录号是JX101598,且 与数据库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的相似性高达99.6%,系统发育 树显示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聚为一个分支。综合菌株GM2402的生化特性及分子生物学 分析结果,判定菌株GM2402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为水生动物致病菌的分子鉴定积累了 参考资料。 关键词:黄颡鱼;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16SrDNA;系统发育分析 Phylogenetic Analysis and 16S rDNA of Yersinia enterocolitica Isolated from Yellow Cartfish(Pelteobagrus fulvidraco) GOU Xiao-lan1, WANG Li1*, HUANG Yanqing2 (1.Key Laboratory of Animal Genetics and Breeding of State 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 &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 Sichuan Chengdu 610041 2.East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Shanghai 200090) Abstract:One bacteria strain named GM2402 was isolated from the heart of natural diseased yellow cartfish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the strain was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it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experiments, as well as, PCR amplification of 16S rDNA genes and sequenc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rain GM2402 was Gram-negative bacterium, the ability to movement and MR-VP, salicylic acid, catalase and urease were positive, but L-rhamnose, Galactose, H2S and citrate salt were negative. 16S rDNA sequence of strain GM2402 was 1417bp and accession number was JX101598. Strain GM2402 shared 99.6% identity with Yersinia enterocolitica strains in GenBank database. Phylogenetic tree demonstrated that strain GM2402 was gathered into one cluster with Y. enterocolitica. Both biochemical character and molecular analysis were proved that strain GM2402 was Y. enterocolitica. It will benefit the identification of Y. enterocolitica in aquatic animals. Keywords:Pelteobagrus fulvidraco; Yersinia enterocolitica; 16S rDNA; phylogenetic analys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