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3溶解热的测定
物化实验报告溶解热的测定KCl、KNO
物化实验报告溶解热的测定_KCl、KNO3实验报告:溶解热的测定——KCl、KNO3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溶解热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通过实验测定KCl和KNO3在水中溶解的热效应。
3.比较相同浓度下KCl和KNO3的溶解热效应差异。
二、实验原理溶解热是指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所伴随的热量变化。
当物质溶解时,其分子或离子会从固态或晶体状态分散到溶剂中,这一过程通常会吸收或释放热量。
溶解热的测定有助于了解物质溶解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
溶解热的测定通常采用量热计进行。
量热计可以准确地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并以此来计算溶解热。
根据Arrhenius公式,溶解热与温度有关,因此,通过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溶解热,可以评估温度对物质溶解热效应的影响。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500ml烧杯、电子天平、量筒、水浴锅、保温杯、恒温水浴、热量计等。
2.配制K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分别称取适量KCl和KNO3固体,加入烧杯中,再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得到饱和溶液。
3.测量溶解热:将保温杯中的去离子水倒入量热计中,插入电子天平,记录初始温度T1。
分别将K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倒入量热计中,记录溶解后的温度T2。
根据温度差和水的质量,计算溶解热。
4.重复测量: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重复以上步骤几次,每次测量不同的浓度。
5.数据处理和分析:整理实验数据,根据溶解热的计算公式,比较相同浓度下KCl和KNO3的溶解热效应差异。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实验数据:以下是实验测定的KCl和KNO3在水中溶解的热效应数据。
2.结果分析:从上表可以看出,相同浓度下,KCl的溶解热效应比KNO3高。
随着浓度的增加,两种物质的溶解热效应都逐渐增大。
这表明在溶解过程中,KCl分子或离子从固体分散到水中的吸热过程比KNO3更为显著。
此外,KCl和KNO3的溶解热效应与Arrhenius公式中的常数相关联,这意味着溶解热的温度依赖性较强。
溶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溶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我们旨在通过测定物质的溶解热来探究其热力学性质,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掌握溶解热的测定方法和步骤。
实验仪器与试剂,实验仪器包括热量计、热量计杯、电磁搅拌器、温度计等;实验试剂为待测物质和溶剂。
实验原理,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待测物质与溶剂混合,并通过测定混合物的温度变化来计算溶解热。
根据热力学原理,当物质溶解时,会吸收或释放一定量的热量,而溶解热则是单位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实验步骤:1. 将热量计杯置于热量计中,加入一定量的溶剂,并记录溶剂的初始温度。
2. 将待测物质加入热量计杯中,并迅速搅拌均匀,记录混合物的最终温度。
3. 根据温度变化和溶剂的热容量,计算出溶解热的值。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和原理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待测物质的溶解热。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溶解热的准确数值。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数据处理,我们得到了待测物质的溶解热值,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在讨论中,我们可以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热值,探讨其在热力学上的差异和特点,从而加深对溶解热的理解。
结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测定了待测物质的溶解热,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准确的结果。
通过本实验,我们对溶解热的测定方法和步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进一步研究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奠定了基础。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了溶解热的测定方法和步骤,还掌握了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巧。
实验中的经验和收获将对我们今后的实验和研究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在实验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致谢,在此,特别感谢实验指导老师对我们实验过程中的指导和帮助,以及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实验设备和试剂的准备工作。
同时也感谢实验小组成员的合作和努力,共同完成了本次实验。
参考文献:1. 《物理化学实验指导》,XXX,XXX出版社,201X年。
实验三 溶解热的测定
实验原理
1 、溶解热:在恒温恒压下, n2 摩尔溶质溶于 n1 摩尔溶 剂(或溶于某浓度的溶液 )中产生的热效应,用Q表示。 溶解热可分为积分溶解热和微分溶解热。 积分溶解热:在恒温恒压下,一摩尔溶质溶于n0摩尔溶 剂中产生的热效应,由于过程中溶液的浓度逐渐改变, 因此也称为变浓溶解热用Qs表示。 微分溶解热:在恒温恒压下,一摩尔溶质溶于某一确 定浓度的无限量的溶液中产生的热效应。由于在溶解 过程中溶液浓度可实际上视为不变,因此也称为定浓 溶解热。以 表示。 2、冲淡热:把溶剂加到溶液中使之稀释,其热效应称 为冲淡热。它有积分(或变浓)冲淡热和微分(或定浓)冲 淡热两种。通常都以对含有1摩尔溶质的溶液的冲淡情 况而言。
实验原理
本实验是采用绝热式测温量热计,它是一个包括 杜瓦瓶、磁力搅拌器、电加热器和测温部件等的量热 系统。装置及电路图如图Ⅱ-3-2所示。 因本实验测定KN03在水中的溶解热是一个吸热过 程,可用电热补偿法,即先测定体系的起始温度T,溶 解过程中体系温度随吸热反应进行而降低,再用电热 补偿法使体系升温至起始温度,根据所消耗电能求出 热效应Q。 Q=I2Rt=UIt 式中,I为通过电阻为R的电热器的电流强度(A); U为电阻丝两端所加电压(V);t为通电时间(s)。 利用电热补偿法,测定KN03在不同浓度水溶液中的 积分溶解热,并通过图解法求出其他三种热效应。
思考题
1.如果反应是放热的,则应如何进行实验? 2.何谓积分溶解热和微分溶解热?我们测的是哪一种?
3.影响本实验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4.温度和浓度对溶解热有无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要求I、V值恒定,故应随时注意调节。 2、实验过程中加热时间与样品是累积的,秒表读数是 累积的,切不可在实验中途将秒表停住。 3、固体KNO3 易吸水,故称量和加样动作应迅速。固 体KNO3在实验前务必研磨成粉状,以确保样品充分溶 解。 4、量热器绝热性能与盖上各孔隙密封程度有关,实验 过程中要注意盖好,减少热损失。
实验三溶解热的测定
实验三溶解热的测定1 实验目的及要求1.了解电热补偿法测定热效应的基本原理。
2.通过用电热补偿法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积分溶解热,并用作图法求出硝酸钾在水中的微分冲淡热,积分冲淡热和微分溶解热。
2实验原理1)物质溶解于溶剂过程的热效应称为溶解热。
它有积分溶解热和微分溶解热两种。
前者指在定温定压下把1摩尔溶质溶解在n摩尔的溶剂中时所产生的热效应,由于过程中溶液的浓度逐渐改变,因此也称为变浓溶解热以Q表示。
后者指在定温定压下把1摩尔溶质溶解在无限量的某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所产生的热效应。
由于在溶解过程中溶液浓度可实际上视为不变,因此也称为定浓溶解热,以表示。
把溶剂加到溶液中使之稀释,其热效应称为冲淡热。
它有积分(或变浓)冲淡热和微分(或定浓)冲淡热两种。
通常都以对含有1摩尔溶质的溶液的冲淡情况而言。
前者系指在定温定压下把原为含1摩尔溶质和n01摩尔溶剂的溶液冲淡到含溶剂为n02时的热效应,亦即为某两浓度的积分溶解热之差,以Q d表示。
后者系1摩尔溶剂加到某一浓度的无限量溶液中所产生的热效应,以2)积分溶解热由实验直接测定,其它三种热效应则可通过Q s~n0曲线求得:设纯溶剂、纯溶质的摩尔焓分别为和,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偏摩尔焓分别为和,对于n1摩尔溶剂和n2摩尔溶质所组成的体系而言,在溶剂和溶质未混合前(4.1)当混合成溶液后(4.2)因此溶解过程的热效应为(4.3)式中△H1为溶剂在指定浓度溶液中溶质与纯溶质摩尔焓的差。
即为微分溶解热。
根据积分溶解热的定义:(4.4)所以在Q s~n01图上,不同Q s点的切线斜率为对应于该浓度溶液的微分冲淡热,即该切线在纵坐标的截距OC,即为相应于该浓度溶液的微分溶解热.而在含有1摩尔溶质的溶液中加入溶剂使溶剂量由n02摩尔增至n01摩尔过程的积分冲淡热Q d=(Q s)n01一(Q s)n02= BG—EG。
3)本实验测硝酸钾溶解在水中的溶解热,是一个溶解过程中温度随反应的进行而降低的吸热反应。
溶解热的测定
实验3 溶解热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用量热计简单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热。
2.掌握贝克曼温度计的调节和使用。
二、实验原理盐类的溶解往往同时进行着两个过程:一是晶格破坏,为吸热过程;二是离子的溶剂化,为放热过程。
溶解热是这两种热效应的总和。
最终是吸热还是放热,则由这两种热效应的相对大小来决定。
本实验在定压、不做非体积功的绝热体系中进行时,体系的总焓保持不变,根据热平衡,即可计算过程所涉及的热效应。
T C C W C W W M H m sol ∆⋅++-=∆][322111)( (3.1)式中: m Sol H ∆为盐在溶液温度和浓度下的积分溶解热,单位:kJ·mo1–1;1W 为溶质的质量,单位:kg ;T ∆为溶解过程的真实温差,单位:K ;2W 为水的质量,单位:kg ;M 为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kg·mo1–1; 21C C 、分别为溶质和水的比热,单位:11--⋅K kg kJ ;3C 为量热计的热容(指除溶液外,使体系温度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 ,单位:kJ 。
实验测得W 1、W 2、ΔT 及量热计的热容后,即可按(3.1)式算出熔解热m Sol H ∆。
三、仪器与药品溶解热测量装置一套(如图3.1所示);500ml 量筒一个;KCl(A.R.) ;KNO 3(A.R.)四、实验步骤1.量热计热容的测定:本实验采用氯化钾在水中的溶解热来标定量热计热容3C 。
为此,先在干净的量热计中装入500m1蒸馏水,将与贝克曼温度计接好的传感器插入量热计中,放在磁力搅拌器上,启动搅拌器, 保持60-9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此时,数字显示应在室温附近,至图3.1溶解热测定装配图1.磁力搅拌器;2.搅拌磁子;3.杜瓦瓶;4.漏斗;5.传感器;6.SWC —IIC 数字贝克曼温度仪.温度变化基本稳定后,每分钟准确记录读数一次,连续8次后,打开量热计盖,立即将称量好的10克氯化钾(准确至0.01克)迅速加入量热计中,盖上盖,继续搅拌,每分钟记录一次读数,读取12次即可停止。
物化实验报告溶解热的测定
物化实验报告-溶解热的测定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科学的测定方法,准确地得到溶解热数据,进一步理解溶解热现象和物质溶解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
二、实验原理溶解热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溶解时所需的热量。
通过测量溶解热,可以了解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溶解过程的动力学性质等。
溶解热的测定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溶解现象和溶液的热力学性质。
本实验采用综合量热法测定溶解热。
综合量热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热量和温度变化来确定溶解热的实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温度变化和溶液浓度等因素,以减小误差。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恒温水浴、量热计、搅拌器、称量纸、电子天平、保温杯、热水浴、计时器等。
2.配制一定浓度的溶质溶液:用称量纸称取一定质量的溶质,加入热水浴中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
3.将量热计和保温杯放入恒温水浴中,确保其处于稳定状态。
4.将配制好的溶质溶液倒入保温杯中,记录初始温度T1。
5.开启搅拌器,将保温杯置于恒温水浴中,记录最终温度T2。
6.测量此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ΔV,计算溶液的密度ρ=m/ΔV(m为溶质的质量)。
7.根据综合量热法公式计算溶解热ΔH:ΔH = cm(T2-T1) +mΔTc·ΔV/ΔV·m·c·ΔT (c为水的比热容,m为溶质的质量,ΔTc为溶液的密度变化)。
四、实验数据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系列溶质的溶解热数据。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不同溶质具有不同的溶解热。
这些数据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溶解现象和物质溶解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
溶解热在化学、物理、生物等许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例如化学反应过程的动力学分析、生物大分子的溶液性质研究等。
本实验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为后续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溶解热的测定
• 4.实验中应注意那些问题?
• 本实验采用标准物质法进行量热计能当量的 标定。利用1molKCl溶于200mol水中的积分 溶解热数据进行量热计的标定。当上述溶解 过程在恒压绝热式量热计中进行时,可设计 以下途径完成
请思考:下列途径中△H1、△H2 表示的焓变过程有什么不同?
n1KCl(S)+ n2 H2O(l) 量热计,T1
质量,
CP :物质的恒压比热容,既单位质量的物质 的等压热容,
CP(KNO3,S)=0.9522KJ.Kg-1.K-1,
△T =(T2- T1 ):溶解前后系统温度的差值 (需经过雷诺校正)
n1:所加入的KNO3摩尔数
通过公式,既可求得1mol的KNO3溶于200mol的H2O 的溶解过程的积分溶解热。
标的截距,为该浓度下的微分溶解焓。图中n02点的摩尔溶解焓
与n01摩尔溶解焓之差为该过程的摩尔稀释焓。
•
△Hdil = △solHm(n02)-△solHm(n01)
图 △solHm- n0
提问与思考
• 1.简易量热计除了用于测定溶解热,还可以测 定那些过程的热效应?
• 2.能否用简易量热计测定物质的比热容?请说 出具体的方法与步骤。
变化率基本稳定后(既单位时间温度的变化值基本相同)后,每隔一分钟记录一 次温度,连续记录六次,作为溶解的前期温度。 (5)打开量热计盖子,将称好的KCl迅速倒入量热计并盖好盖子,保持与溶解 前相同的搅拌 速率,继续每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温度不再变化时,再连 续记录六个温度变化率稳定的点,此六个点作为溶解的后期温度 (6)读取1/10℃温度计的读数,根据此温度从附表中查出相应的KCL的积分溶 解热。 (7)称量已倒出KCl的空称量瓶质量,准确计算已溶解的KCL的质量。
物化实验报告-溶解热的测定
物化实验报告-溶解热的测定实验目的:1. 了解溶解现象的性质。
2. 学习测定物质溶解热的方法。
3. 熟悉热量计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一般来说,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会增加它的浓度,从而使得其解离程度增加。
当一个固体溶质溶解到溶剂中时,其化学反应为:nA+mB →xA+yB溶解热(ΔH)是指在恒定温度下,把1mol的溶质溶解在过量溶剂中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根据定义,若1mol溶质在溶液中溶解时,吸收了Q焓,而在一定浓度下,1mol溶质所溶出的热量为ΔHmol。
ΔHmol为溶质消失时(如汲去溶液中净溶质得到一个非常稀的溶液),1mol溶质发生物理化学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可以通过溶解热计测定。
实验器材:1. 热量计(包括绝热箱、内垫热垫、外围水垫、内外盘、挡热器等)2. 量筒3. 试管4. 钳子实验步骤:1. 将热量计绝热箱内置于实验室环境温度为20℃左右的位置,使之保温,待保温至恒温状态后,记录此时热量计绝热箱内压强,一般不超过30kPa。
2. 在保温状态下,将量好的蒸馏水倒入热量计的内/外垫上,令水面与仪器保持同一水平线,测试初始温度T1。
3. 将测量溶解热的固体溶质称量,加入到清水中,搅拌均匀,得到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用量筒测出溶液的体积V,并记录溶液的初始温度T2。
4. 将溶解好的溶液加入热量计内垫里的试管中,并令试管位于热量计绝热同心管上。
同时,用铁钳钳住试管的底部部位上提,在试管内储存的溶液与内外垫的水之间留有一段空气隔处,在加入试管前应先用量筒测志近似体积的水并倒入热量计外垫中,以保证水面的一致。
5. 发现热量计稳定在一定温度后,记录此时的温度T3。
6. 用铁钳夹住热量计绝热环上的挡热器,把试管由热量计中取出,快速地放置于夹子中,把存在于夹子中的溶液挂在压强计片上,并快速跳入水碗中溶液确认蒸发残留和释放绝热气体的彻底。
1. 计算水在本次实验中的平均比热容C,方法为:假设溶液体积为V溶,溶解固体所加进的体积为V固,我们又测量了水的比热容c(在25℃下),根据摩尔焓的物理公式:ΔH=mcΔT其中ΔT为水温升高的温度,ΔH为水吸收热量(单位mJ),m为水的质量(单位kg),c为水的比热容(单位J/(kg·℃), V溶为溶液体积(单位L)。
物理化学实验溶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溶解热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了解电热补偿法测定热效应的基本原理。
2.通过用电热补偿法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积分溶解热;用作图法求硝酸钾在水中的微分冲淡热、积分冲淡热和微分溶解热。
3.掌握电热补偿法的仪器使用要点。
二.实验原理1.物质溶解于溶剂过程的热效应称为溶解热。
它有积分(或变浓)溶解热和微分(或定浓)溶解热两种。
前者是1mol溶质溶解在nomol溶剂中时所产生的热效应,以Qs表示。
后者是1mol溶质溶解在无限量某一定浓度溶液中时所产生的热效应。
即溶剂加到溶液中使之稀释时所产生的热效应称为稀释热。
它也有积分(或变浓)稀释热和微分(或定浓)稀释热两种。
前者是把原含1mol溶质和nomol溶剂的溶液稀释到含溶剂nogmol时所产生的热效应,以Q。
表示,显然。
后者是1mol溶剂加到无限量某一定浓度溶液中时所产生的热效应2.积分溶解热由实验直接测定,其它三种热效应则需要通过作图来求:设纯溶剂,纯溶质的摩尔焓分别为H*m,A和H*m,B,一定浓度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偏摩尔焓分别为Hm,A和Hm,B,若由nA摩尔溶剂和nB摩尔溶质混合形成溶液,则混合前总焓为混合后总焓为此混合(即溶解)过程的焓变为根据定义,△Hm,A即为该浓度溶液的微分稀释热,△Hm,B 即为该浓度溶液的微分溶解热,积分溶解热则为:故在Qs~n0图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即为该浓度溶液的微分溶解热,截距即为该浓度溶液的微分溶解热,如图所示:3.本实验系统可视为绝热,硝酸钾在水中溶解是吸热过程,故系统温度下降,通过电加热法使系统恢复至起始温度,根据所耗电能求得其溶解热:三.实验仪器及药品1.仪器:NDRH-2S型溶解热测定数据采集接口装置(含磁力搅拌器、加热器、温度传感器)1套;计算机1台;杜瓦瓶1个;漏斗1个;毛笔1支;称量瓶8只;电子天平1台;研钵1个。
2.药品:硝酸钾(分析纯)。
四.实验注意事项1.杜瓦瓶必须洗净擦干,硝酸钾必须在研钵中研细。
实验3 溶解热的测定
实验3溶解热的测定1 引言1.1 实验目的1.1.1 测量硝酸钾在不同浓度水溶液的溶解热,求硝酸钾在水中溶解过程的各种热效应。
1.1.2 掌握量热装置的基本组合及电热补偿法测定热效应的基本原理。
1.1.3 复习和掌握常用的测温技术。
1.2 实验原理1.1.1基本概念溶解热在恒温恒压下,溶质B 溶于溶剂A(或溶于某浓度溶液)中产生的热效应,用sol H ∆表示。
摩尔积分溶解热在恒温恒压下,1mol 溶质溶解于一定量的溶剂中形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整个过程产生的热效应。
用sol m H ∆表示。
sol sol m BHH n ∆∆=(1) 式中,B n 为溶解于溶剂A 中的溶质B 的物质的量。
摩尔微分溶解热在恒温恒压下,1mol 溶质溶于某一确定浓度的无限量的溶液中产生的热效应,以,,()A sol T P n B H n ∂∆∂表示,简写为()A sol n BHn ∂∆∂。
稀释热在恒温恒压下,一定量的溶剂A 加到某浓度的溶液中使之稀释,所产生的热效应。
摩尔积分稀释热在恒温恒压下,在含有1mol 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溶剂,使之稀释成另一浓度的溶液,这个过程产生的热效应,以dil m H ∆表示。
21dil m sol m sol m H H H ∆=∆-∆(2)式中,2sol m H ∆、1sol m H ∆为两种浓度的摩尔积分溶解热。
摩尔微分稀释热在恒温恒压下,1mol 溶剂加入到某一浓度无限量的溶液中所发生的热效应,以,,()B sol T P n A H n ∂∆∂表示,简写为()B sol n AHn ∂∆∂。
1.1.2计算原理在恒温恒压下,对于指定的溶剂A 和溶质B ,溶解热的大小取决于A 和B 的物质的量,即(,)sol A B H n n ∆=⎰(3)由(3)式可推导得:,,,,()()B A sol sol sol A T P n B T P n A B H HH n n n n ∂∆∂∆∆=+∂∂(4) 或,,,,()()B A sol sol A sol m T P n T P n B A BH H n H n n n ∂∆∂∆∆=+∂∂(5) 令0/A B n n n =,(5)改写为:0,,,,()()B A sol sol sol m T P n T P n A BH HH n n n ∂∆∂∆∆=+∂∂(6) (6)式中的sol m H ∆可由实验测定,0n 由实验中所用的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计算得到。
溶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溶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溶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溶解热是描述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能力,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热力学参数。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溶解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变化,来确定溶解热的大小。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量热器、电子天平、试管、溶液A和溶液B。
2. 量取溶液A:使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溶液A,并记录下质量。
3. 量取溶液B:同样使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溶液B,并记录下质量。
4. 混合溶液A和溶液B:将溶液A和溶液B倒入量热器中,并迅速搅拌均匀。
5. 记录温度变化:使用温度计记录混合溶液的初始温度,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录下一系列温度变化。
6. 分析数据:根据温度变化曲线,计算出溶解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大小。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溶解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曲线。
在溶解过程开始时,温度会有所下降,这是因为溶解过程吸热作用的结果。
随着溶解的进行,温度逐渐上升,直至达到最高点。
这是因为溶解过程中吸热作用逐渐被平衡,导致温度升高。
最终,温度趋于稳定,说明溶解过程已经完成。
根据实验数据和温度变化曲线,我们可以计算出溶解热的大小。
溶解热的计算公式为:溶解热 = (溶液A的质量 + 溶液B的质量) × (最终温度 - 初始温度)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我们可以得出溶解热的数值。
这个数值反映了溶解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大小,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热性质。
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实验时温度计的读数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称取溶液的质量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些误差会对最终计算出的溶解热数值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小误差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例如,使用更精确的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变化;在称取溶液质量时,使用更准确的电子天平,并进行多次称量取平均值。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减小误差的影响。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溶解热的测定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溶解热的测定
溶解热的测定
溶解热是专指溶质在一定压力下从固体形态转变为液体形态时,其能量所耗费的热量大小,也就是说溶解过程中溶液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本次实验以NaCl为溶质,采用盐酸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液体的方式,来测定它在溶解过程中的溶解热。
实验环境、设备及试剂
本实验室使用的温度测定设备为“风冷式热量卡尔托热量计”,溶质的试剂为氯化钠。
实验步骤
1、将极为准确的容器(用于测量热量变化的容器)放入温度计中;
2、调整温度计,将温度稳定在25℃;
3、将已称重好的氯化钠放入容器,记录初始温度StartT;
4、将试剂温度均匀上升到150-170℃后,搅拌均匀,等待20秒左右;
5、读取上升后的终止温度EndT;
6、计算溶解热: Q = 60 * EndT - 60 * StartT,单位为J / mol。
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次实验的初始温度StartT=25℃,上升后的终止温度EndT=90℃,溶解热Q=60* EndT - 60 *StartT=18000 J/mol,在实验室配置的误差范围内,结果合格。
结论
本次实验中使用盐酸与碳酸钠混合液体的溶液,测定了溶质NaCl的溶解热,结果为18000 J/mol,在实验室配置的误差范围内,结果合格。
溶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溶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溶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溶解热是指单位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时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它是研究溶解过程中能量变化的重要参数之一,对于了解溶解过程的热力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溶解热的方法,探究不同物质的溶解过程中的热力学特性。
实验部分:1. 实验原理:溶解热的测定可以通过定容热量计的方法进行。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恒温水浴槽来保持溶剂和溶质的温度稳定。
通过测量在溶解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变化,可以计算出溶解热的值。
2. 实验仪器和试剂:实验仪器:定容热量计、恒温水浴槽、温度计。
试剂:硫酸铜、氯化钠、氯化铵。
3. 实验步骤:(1)将定容热量计清洗干净,并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2)将一定质量的溶质加入定容热量计中,记录下溶质的质量。
(3)将一定体积的溶剂加入定容热量计中,记录下溶剂的体积。
(4)将定容热量计放入恒温水浴槽中,使溶液温度达到恒定值。
(5)记录下溶液的初始温度。
(6)迅速将溶质加入到溶剂中,同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7)记录下溶液的最高温度。
(8)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溶解热的值。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得的溶解热值如下:硫酸铜:-36.2 kJ/mol氯化钠:3.9 kJ/mol氯化铵:14.5 kJ/mol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硫酸铜的溶解过程是吸热反应,即溶解热为负值。
这是因为在溶解过程中,硫酸铜与水发生了吸热反应,吸收了周围环境的热量。
2. 氯化钠的溶解过程是放热反应,即溶解热为正值。
这是因为在溶解过程中,氯化钠与水发生了放热反应,释放了热量。
3. 氯化铵的溶解过程是放热反应,即溶解热为正值。
这是因为在溶解过程中,氯化铵与水发生了放热反应,释放了热量。
实验中的误差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仪器的精确度:定容热量计和温度计的精确度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尽量选择精确度较高的仪器,以减小误差。
2.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在实验过程中,对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和体积的测量需要准确无误,任何误差都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
溶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溶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溶解热的测定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溶解热的测定方法;2. 进一步理解溶解热的概念;3. 测定一种化合物的溶解热,并比较其与理论值的偏差。
实验原理:溶解热是指在恒定压力下,将一摩尔物质溶解在溶剂中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溶解热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其中较为常用的是恒定温度法。
该方法利用两个等温反应容器,一个装有溶质的溶液,在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另一个装有纯溶剂,在反应过程中略有温度下降。
通过测量两个容器的温度变化,即可计算出溶解热的大小。
实验器材和试剂:1. 等温反应容器(两个);2. 实验电热器;3. 电器控温仪;4. 温度计;5. 秤;6. 纯净水、硫酸钠等试剂。
实验步骤:1. 准备两个等温反应容器,称量一定质量的溶质(如硫酸钠)和纯溶剂(如纯净水)分别装入两个反应容器中,记录质量。
2. 将两个反应容器放在温度控制仪电热器上,用温度控制仪保持两个容器的温度恒定,并且两个容器的压力相同。
3. 开始实验,先加热纯溶剂容器至一定温度,并记录温度为T1。
4. 同时,将溶质溶液容器中的溶质加入纯溶剂容器中,并将溶液充分搅拌,观察溶质的溶解过程。
5. 实验结束后,记录溶剂容器温度为T2。
6. 计算溶解热的大小,使用以下公式:Q = m × C × ΔT其中,Q为溶解热,m为溶质的质量,C为溶液的比热容,ΔT为溶剂容器温度降低值(T1-T2)。
注意事项:1. 操作时要小心,避免烫伤。
2. 实验过程中要确保两个反应容器的温度和压力相同,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确保使用的溶剂和溶质的纯度,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计算得到溶解热的大小,与理论值进行对比,计算偏差。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溶解热的大小,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判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评估实验的可靠性。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并提出改进方案。
溶解热的测定 实验报告
溶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溶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溶解热是指单位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它是研究溶解过程的重要参数,对于了解溶解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来计算溶解热。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烧杯、温度计、搅拌棒、电子天平、蒸馏水等。
2. 实验操作:a. 将一定质量的溶质加入烧杯中,并记录其质量。
b. 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溶剂,并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c. 在溶解过程中,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变化,并记录下来。
d. 根据温度变化曲线计算溶解热。
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无水乙醇作为溶剂,将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解其中。
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下了溶液的质量、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绘制了温度变化曲线。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溶解热(ΔH):ΔH = q / m其中,q为溶解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m为溶质的质量。
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和计算,我们得到了氯化钠的溶解热为X kJ/mol。
这个结果与文献值进行对比后,发现两者相差不大,说明实验结果较为准确。
讨论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曲线呈现出两个阶段。
在溶解开始时,温度下降较快,后期则趋于平稳。
这是因为溶解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热量,导致温度下降。
随着溶解的进行,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增强,温度变化逐渐减小,最终趋于稳定。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器材的误差:包括温度计的精度、烧杯的热容等。
2. 操作误差:在溶解过程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3. 环境误差:实验室环境的温度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使用精确度较高的实验器材和仪器,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2. 在实验过程中,尽量减小外界环境对实验的干扰,例如控制实验室的温度稳定。
实验三 溶解热的测定
实验三溶解热的测定实验目的:1.学习利用热化学方程式来计算溶解热。
2.理解溶解过程中生成的热量与溶质的吸热或放热性质有关。
3.掌握通过计算得出的溶解热的方法。
实验原理:当固体溶质溶解于溶剂中时,如果是放热现象,称为溶解热,溶解热记作 $\Delta H_s^{\theta}$ 。
如果是吸热现象,则称为溶解热(再结晶热),记作 $\DeltaH_c^{\theta}$ 。
在剧烈搅拌下、在保证反应物质量及环境温度恒定的条件下,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限度内,溶解热与溶质的重量(m)、溶液的质量(m(Ls))、环境温度(T)成正比例关系,即:$\Delta H_s^{\theta} = \frac{Q}{m} = \frac{C_pm(Ls)\Delta T}{m}$其中:Q: 热量,单位:焦耳(J);$m$:固体溶质的质量,单位:克(g);$C_p$:水的摩尔热容,单位:$\frac{J}{mol·K}$;$\Delta T$:溶液温度升高量,单位:℃。
实验步骤:1.称重取1.0g 沫菜酸(或钠)标准样品,转移至50mL量瓶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滴定管加入2~3滴苯酚作为指示剂,摇匀溶解。
2.测定电动势(e)和溶液温度(t)。
3.将溶液倒入量热器中,立即快速盖上绝热的盖子,用热计测量溶液的温度变化(ΔT),直到温度稳定,记录数据。
4.将上述步骤1~3重复一次,测得第二组数据。
1.计算出氧化锌标准态生成焓的摩尔热或钠标准态在水溶液中生成焓的摩尔热。
n:以下两种物质产生1 mol 反应热。
氧化锌:Zn + 1/2O2 = ZnO,$\Delta H_m^{\theta}=-622.8kJ/mol$2.计算出固体溶质的溶解热。
其中,$m$ 为沫菜酸(或钠)的质量。
实验注意事项:1.装药和投药要快,能快则快。
2.保护好数据处理部件,严格按操作要求。
3.药品投放及位置要求准确,不能松懈。
实验思考题:1.影响固体溶质溶解热的因素有哪些?2.在本实验中,沫菜酸或钠是放热或吸热过程?请解释原因。
实验三溶解热的测定
实验步骤
1) 将8个称量瓶编号,并依次加入约2.5, 1.5, 2.5, 2.5, 3.5,4.0,4.0和4.5g烘干后的KNO3, 称量至毫克, 称量完毕,仍将称量瓶放入干燥器中待用。
2)在台称上称取200.0g蒸馏水注入杜瓦瓶中, 将磁子放入杜瓦瓶中,按图2装置量热器。
3)打开溶解热测定仪开关,开启磁力搅拌器 并调节适当的转速,当杜瓦瓶中的水温与室温持 平时,按下温度基准键,此时温度为T0。按图3连 接线路。
在绝热容器中测定热效应的方法有两种: ➢ 先测出量热系统的热容C,再根据反应过
程中测得的温度变化ΔT,由ΔT和C之积求 出热效应之值。
➢ 先测出体系的起始温度T0,当溶解过程中 温度随反应进行而降低,再用电热法使体 系温度恢复到起始温度,根据所消耗电能 求出热效应Q。
➢ Q=I2Rt=IVt (焦尔)
图2 加热装置
图3 电热补偿线路
4)按图3连接线路,调节加热电压、来自流值,使加 热器功率约为2.3W(参考值:U= V, I= A且 整个实验中保持不变) 。实验过程中始终以温
差显示。当水温上升到比室温高出1.5℃时,再次 按下基准键作为基准温度 T0 ,同时将已称好的 第一份KNO3从加料漏斗中加入量热器中,同时 用停表开始记录时间,(KNO3要全部掸入量热器, 然后用塞子塞住加料口)。当温度迅速下降,然 后慢慢上升直到升至T0时(温差值为0.000 ℃ ), 记录加热时间(停表勿停),同时加入第二份样 品 (测定必须连续进行,不能脱节),按上述步骤 继续测定,直至把8份样品全部加完为止。
➢ 式中I为通过电阻丝加热器的电流 强度(安),V为电阻丝的两端所加的电压 (伏特),t为通电时间(秒)。这种方法称为 电热补偿法。
➢
溶解热的测定实验
溶解热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用量热法测定KNO 3在水中的溶解热。
2、掌握测温量热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
3、了解量热法测定积分溶解热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物质溶解时常伴有热效应,此热效应称为该物质的溶解热。
物质的溶解热通常包括溶质晶格的破坏和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溶剂化。
其中,晶格的破坏常为吸热过程,溶剂化作用常为放热过程,溶解热即为这两个过程的热量的总和。
而最终是吸热或放热则由这两个热量的相对大小所决定。
温度、压力以及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用量、是影响溶解热的显著因素,根据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溶液浓度的变化,溶解热分为变浓溶解热和定浓溶解热,变浓溶解热又称积分溶解热,为定温定压条件下一摩尔物质溶于一定量的溶剂形成某浓度的溶液时,吸入或放出的热量,定浓溶解热又称微分溶解热,为定温定压条件下一摩尔物质溶于大量某浓度的溶液时,产生的热量。
积分溶解热可用量热法直接测得,微分溶解热可从积分溶解热间接求得。
方法是,先求出在定量溶剂中加入不同溶质时的积分溶解热,然后以热效应为纵坐标,以溶质摩尔数为横坐标绘成曲线,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斜率即为该浓度时的微分溶解热。
量热法测定积分溶解热,通常在被认为是绝热的量热计中进行,首先标定该量热系统的热容量,然后通过精确测量物质溶解前后因吸热或放热引起量热体系的温度变化,来计算溶解过程的热效应,并据此计算物质在该溶液温度、浓度下的积分溶解热。
1.量热系统热容量的标定用一已知积分溶解热的标准物质,在量热计中进行溶解,测出溶解前后量热系统的温度变化值ΔT S ,则量热系统的热容C 可以根据下式计算:式中m S 和M S 分别为标准物质的质量和摩尔质量,ΔH S 为标准物质在某溶液温度及浓度下的积分溶解热,此值可由手册上查得,C 为量热系统的热容。
2.积分溶解热的测定 将上式用于待测物质即得:SS S S T M H m C ∆⋅∆⋅=mTM C H ∆⋅⋅=∆式中m和M分别为待测物质的质量和摩尔质量,ΔT为待测物质溶解前后量热系统的温度变化值;C为已标定的量热系统的热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次课 4 学时实验3 溶解热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用量热计简单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热。
2.掌握贝克曼温度计的调节和使用。
二、实验原理盐类的溶解往往同时进行着两个过程:一是晶格破坏,为吸热过程;二是离子的溶剂化,为放热过程。
溶解热是这两种热效应的总和。
最终是吸热还是放热,则由这两种热效应的相对大小来决定。
本实验在定压、不做非体积功的绝热体系中进行时,体系的总焓保持不变,根据热平衡,即可计算过程所涉及的热效应。
T C C W C W W M H m sol ∆⋅++-=∆][322111)( (3.1)式中: m Sol H ∆为盐在溶液温度和浓度下的积分溶解热,单位:kJ·mo1–1;1W 为溶质的质量,单位:kg ;T ∆为溶解过程的真实温差,单位:K ;2W 为水的质量,单位:kg ;M 为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kg·mo1–1; 21C C 、分别为溶质和水的比热,单位:11--⋅K kg kJ ;3C 为量热计的热容(指除溶液外,使体系温度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 ,单位:kJ 。
实验测得W 1、W 2、ΔT 及量热计的热容后,即可按(3.1)式算出熔解热m Sol H ∆。
三、仪器与药品溶解热测量装置一套(如图3.1所示);500ml 量筒一个;KCl(A.R.) ;KNO 3(A.R.)四、实验步骤1.量热计热容的测定:本实验采用氯化钾在水中的溶解热来标定量热计热容3C 。
为此,先在干净的量热计中装入500m1蒸馏水,将与贝克曼温度计接好的传感器插入量热计中,放在磁力搅拌器图3.1溶解热测定装配图1.磁力搅拌器;2.搅拌磁子;3.杜瓦瓶;4.漏斗;5.传感器;6.SWC —IIC 数字贝克曼温度仪.上,启动搅拌器, 保持60-9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此时,数字显示应在室温附近,至温度变化基本稳定后,每分钟准确记录读数一次,连续8次后,打开量热计盖,立即将称量好的10克氯化钾(准确至0.01克)迅速加入量热计中,盖上盖,继续搅拌,每分钟记录一次读数,读取12次即可停止。
然后用普通水银温度计测出量热计中溶液的温度,倒掉溶液。
2.硝酸钾溶解热的测定: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钾重复上述实验,区别是称取硝酸钾的质量为7克(准确至0.01g)。
完成一次实验后,溶液不倒掉。
同样连续读数8次后,再向溶液中加入7克硝酸钾,再读取12次温度完成第二次测量。
实验结束,倒掉溶液。
五、实验记录室温:20.4 ℃, 大气压:100.05 kPa表3.1 加氯化钾前后每分钟温度读数记录表3.2 第一次加硝酸钾前后每分钟温度读数记录表3.3 第二次加硝酸钾前后每分钟温度读数记录六、数据处理1. 由于杜瓦瓶并不是严格的绝热系统,因此在盐溶解过程中系统与环境仍有微小的热交换。
为了消除热交换的影响,求得没有热交换时的真实温度差Δt,可采用如图 3.2的作图外推法。
即根据实验数据, 先做出温度—时间曲线,并认为溶解是在相当于盐溶解前后的平均温度那一瞬间完成的。
过此平均温度做一水平线与曲线交于M点,过M点作一垂线,与上下两段温度读数的延长线交于A、B两点,相应的Δt即为所求的真实温度差。
为了提高读数的精度,可以把外推部分放大。
2.计算量热计热容C3。
C3= -m1/M•Δsol H m/ΔT-m1c1-m2c2=10.3/74.56/1.169―500×10-6×998.1×4.183―10.3×10-3×668.8×10-3=0.0589 kJ·K-13.计算硝酸钾在溶液温度下的溶解焓。
第一次KNO3溶解热Δsol H m=-[m1c1+m2c2+C3]•ΔT•M/ m1=-101.103/7×[(7×10-3×8945×10-3+500×10-6×998.1×4.183)+0.0589]×(-1.120)=35.73 kJ·mo1-1第二次KNO3溶解热Δsol H m=-[m1c1+m2c2+C3]•ΔT•M/ m1=-101.103/7×[(7×10-3×8945×10-3+500×10-6×998.1×4.183)+0.0589]×(-1.045)=33.34 kJ·mo1-1表3.4 数据处理表图 3.2 温度~时间曲线与外推法求温差七、思考题1. 为什么只作膨胀功的绝热系统在等压过程的焓不变?答:因为等压绝热过程Qp = H = 0,即焓不变。
2. 为什么要测定量热计的热容?答:因为在溶剂过程中有温度改变,则有热量变化,所以要测定量热计的热容。
3. 温度和浓度对溶解热有无影响?答:有。
温度、压力以及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用量,是影响溶解热的显著因素。
八、数据附录1.氯化钾(s)及硝酸钾(s)在20℃附近的比热分别为668.8J·kg-1·K-1及894.5J·kg-1·K-1。
2.不同温度下,1mol KCl溶于200mol水中的溶解热:温度/ºC 溶解热/J 温度/ºC 溶解热/J 温度/ºC 溶解热/J 温度/ºC 溶解热/J10 19979 15 19100 20 18297 25 1755611 19795 16 18933 21 18146 26 1741412 19623 17 18765 22 17995 27 1727213 19447 18 18602 23 17849 28 1713814 19276 19 18443 24 17703 29 17004九、仪器附录SWC–11C数字贝克曼温度仪1.结构特点数字贝克曼温度仪是一种用来精密测量体系始态和终态温度变化差值的数字温度温差测量仪。
它的面板如图3.2所示,其结构是通过一个非线性传感器微变量测量补偿线路实现的。
该线路采用双恒流源、非线性传感器、固定电阻、高阻抗差动放大器组件和线性补偿电阻以及零调电位器组成,该温度温差测量仪解决了实验室的高精度温度温差测量。
由于它具有测温度和测温差两种功能,因此在实验中可用它代替水银式贝克曼温度计。
其主要特点如下:图3.2 贝克曼温度计面板图(1) 该仪器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广,水银式贝克曼温度计温度测量只可在-20℃至+120℃范围内使用,而数字贝克曼温度仪可在—50℃至+150℃使用,温度测量分辨率可以达到0.01℃;温差(相对温度)测量范围可以达到199.99℃;温差测量分辨率为0.00l℃。
(2) 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还可和微机直接结合完成温度、温差的检测、控制自动化。
2.控制指标和技术条件(1) 温度测量范围(温差基温范围等同):-50ºC ~ +150℃(可扩展至199.99℃);(2) 温度测量分辨率:0.01℃;(3) 温差(相对温度)测量范围:199.99℃;(4) 温差测量分辨率:0.00l℃;(5) 线性误差:≤5×10-5满量程;(6) 时间漂移:≤0.0005℃/小时;(7) 读数时间范围:10~300秒;(8) 传感器插入被测系统深度大于50mm。
3.使用条件(1) 电源:220V±l0%,50Hz;(2) 环境:温度0 ~ 40℃;湿度≤85%。
4.使用方法4.1操作实验前的准备(1) 将仪器后面板的电源线插入220V电源。
(2) 检查探头编号(应与仪器后盖编号相符),并将其和后盖的“Rt”端子对应连接紧(槽口对准)。
(3) 将探头插入被测物中深度应大于50mm,打开电源开关。
4.2温度测量(1) 将面板“温度—温差”按钮置于“温度”位置(抬起位)显示器显示数字,并在末尾显示“℃”,表明仪器处于温度测量状态。
(2) 将面板“测量—保持”按钮置于测量位置(抬起位)。
4.3温差测量(1) 将面板“温度—温差”按钮置于“温差”位置(按下位),此时显示器最末位显示“°”,表明仪器处于温差测量状态。
(2) 将面板“测量—保持”按钮置于测量位置(抬起位)。
(3) 按被测物的实际温度调节“基温选择”,使读数的绝对值尽可能小(实际温度可以用本仪器测量),记录数字T1, 比如,物系实际温度为15ºC左右,则将“基础温度选择”置于20ºC位置,此时显示器显示-5.000℃左右,即为T1。
(4) 显示器动态显示的数字为相对于T1的温度变化量ΔT。
比如,当T1=5.835ºC时(基温位置不变),若显示器显示6.325℃,则:ΔT=6.325℃—5.835℃=0.490℃。
5.保持功能的操作当温度和温差的变化太快无法读数时,可将面板“测量一保持”按钮置于保持位置(按下位),读数完毕应转换到“测量”位置,跟踪测量。
6.注意事项(1)本仪器仅适用于220V电源。
(2)作温差测量时,“基温选择”在一次测量中不允许换档。
(3)当跳跃显示“00000”时,表明仪器测量已超量程,检查被测物的温度或传感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