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格式规定(试行)(正式)

合集下载

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报告编写规定

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报告编写规定

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报告编写规定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报告编写规定(试行)(内部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关于印发《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报告编写规定(试行)》的通知地矿字[1979]856号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局(处)、直属队:为了提高地质报告编写质量,统一编写要求,部委托湖南省地质局、储委牵头、福建、山西、河北地质局参加共同编写“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报告编写规定”。

编写小组在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写出了初稿,经部几次组织审查、修改,现发给你们试行。

在试行中有何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告部地矿司。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398一、地质报告是地质矿产情况调查研究的总结。

是地质普查、勘探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对所取得的原始地质编录和室内分析、鉴定、试验等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和系统整理,以文字和图件、表格等形式对工作区(或矿区)的地质矿产情况和开采利用条件等作出结论性的论述。

它集中体现了普查、勘探工作阶段所取得的全部地质成果。

二、地质报告是进一步进行地质普查和勘探工作、矿区总体规划或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

它的质量好坏和能否按期提交,不仅是考核地质队完成地质计划任务的主要指标,而且关系到矿山建设和国家经济计划的安排。

为此,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切实把好地质报告质量关,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和矿产资源。

三、地质普查、勘探按工作阶段划分为初步普查、详细普查、初步勘探、详细勘探四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工作结束后,一般都要提交相应的阶段地质报告。

如从普查到勘探是连续进行工作时,可在最后工作阶段结束后提交。

若连续工作时间较长,则根据需要确定提交阶段性报告。

有的矿区因特殊情况而中止工作时,也要提交相应工作程度的地质报告。

四、在提交地质报告的同时,必要时还应提交专题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要根据工作区(或矿区)的具体地质条件和实际获得的成果资料来确定。

如重要的矿床类型,国家急需矿种或大型矿区,在提交矿区(床)勘探地质报告的同时,应提交专题研究报告,内容着重于成矿地质条件、矿区深部和外围的找矿方向以及勘探类型、勘探方法等的分析研究,以指 399导下步普查、勘探工作和寻找同类型矿床。

地质勘察报告的规范编写

地质勘察报告的规范编写

地质勘察报告的规范编写作为地质勘察工作中的重要成果之一,地质勘察报告对于项目实施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一个规范编写的地质勘察报告,不仅能够准确地反映地质情况,也能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地质勘察报告的规范编写要点,旨在帮助编写人员提高报告质量。

一、前言地质勘察报告的前言部分主要介绍报告的编写目的和依据,说明编写报告的任务和要求,同时也可以简要介绍勘察区域的地理、气候和人文情况等。

二、勘察区域的概况这一部分主要对勘察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地貌特征和区域地质概况进行描述,包括地形、水系、土壤类型、地质构造等信息。

同时,还可以补充介绍该区域的地质灾害情况及历史地质活动特点等。

三、勘察方法和过程这一部分详细描述地质勘察的方法和过程,包括野外勘探、室内实验和资料分析等。

需要列出使用的仪器设备、样品采集方法、实验方法以及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地质勘察结果地质勘察结果是报告的重要内容,需要准确、全面地描述所获得的地质信息。

这包括岩性描述、地层划分、断裂构造、岩溶地貌特征等。

在描述中要注明观测点的位置和海拔,同时可以结合图表等形式进行展示。

五、地质灾害评价针对勘察区域的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详细评价和分析。

这包括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范围、危险性等内容,同时还应提出相应的防灾措施和建议,以保障工程的安全可行性。

六、地质勘察意见根据勘察结果和地质灾害评价,提出相应的地质勘察意见。

这一部分是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后续工程建设提出建议和指导,有助于工程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七、参考文献在报告的最后,列出勘察过程中所参考的文献资料。

这些参考文献应包括地质研究论文、地质图、规范标准等。

需要注明文献的作者、题目、出版年份和出版社等信息,以便读者查证使用。

八、附录根据需要,可以在报告的附录中添加一些补充信息,比如勘察过程中的照片、图表、统计数据等。

这些附录内容对于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勘察情况具有重要作用。

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要求

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要求

《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要求一、封面1、报告名称未完成勘查工作的项目,报告名称:探矿权名称(不含勘查阶段)+勘查报告。

例如:证号为T3712008070201149“山东省栖霞市西陡崖地区金矿普查”探矿权,报告名称为:山东省栖霞市西陡崖地区金矿勘查报告。

已完成勘查工作的项目,报告名称:探矿权名称+勘查阶段+报告。

勘查阶段分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

2、提交单位为探矿权人,编写单位为勘查单位。

二、正文编写提纲第1章概述1.1探矿权设立及变化情况叙述首次取得探矿权日期,历次变更、延续、保留登记情况,变更勘查单位、合作勘查等备案情况。

1.2以往地质勘查工作说明探矿权设立前地质勘查工作情况。

叙述历次工作时间、出资人、勘查单位、投入工作量及质量评述、投入资金、成果和评审情况及本次搜集利用的工作量和发生的费用。

第2章勘查工作情况详细叙述自探矿权首次设立以来的勘查工作情况。

该章是确定是否完成法定最低勘查投入(累计)的主要依据。

2.1勘查设计(方案)情况说明设计工作量、费用预算、预期成果及完成工作时间。

2.2勘查实施情况详细叙述勘查日期、勘查进度、完成实物工作量、勘查资金投入。

详细叙述自探矿权首次设立以来累计投入的地形测绘、地质测量(地质填图)、物探(具体方法)、化探、探槽、浅井、机械岩芯钻探、坑探(平硐、平巷、沿脉、穿脉)等实际勘查工作量。

按照山东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颁发的《山东省地质勘查费用定额标准》进行简单决算。

《山东省地质勘查费用定额标准》中没有的项目,按照相关行业规定进行核算,并在文字中加以说明。

第3章勘查工作及质量评述简要说明勘查类型、勘查手段、方法的选择、勘查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的确定及依据。

简要说明使用的勘查工程间距对矿体(层)的控制程度,以及所采用的工程间距的合理性。

按照矿产勘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范、规定要求,对各种工作质量进行简单评述,简要说明其数量和质量是否满足勘查工作和评价矿床的要求。

陕西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技术报告编制格式及资料要求(试行)

陕西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技术报告编制格式及资料要求(试行)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技术报告编制格式及资料要求(试行)为规范管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技术成果报告的编制,保证技术报告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特制定本要求。

一、勘查/设计技术报告提交1.勘查/设计技术报告做到内容完整、真实准确、数据无误、图表清晰、重点突出、结论正确,建议合理、可行。

2.勘查/设计技术报告的编制章节和内容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要求。

3、勘查/设计技术报告格式:正文、表格的幅面采用国际标准A4规格(个别表格也可采用A3规格,但应折叠成A4大小);封面应包括报告名称、建设(委托)单位、提交单位和日期(送审稿应在封皮的报告名称下方注明“送审稿”字样);扉页除有封面部分内容外,还需有报告编制单位、项目负责、报告编写人、审核人、总工程师和单位负责人签字栏;目录应包括正文目录、附图目录、附件目录及相应的页码;附图件大小依据项目的规模而定,比例尺应满足其精度的要求,一律按A4规格折成手风琴式,图面朝里,图签向外;附图册和附表册幅面可为A3幅面(其格式要求详见本要求附件)。

4.勘查/设计技术报告中的文字、术语、标点、代号、符号、数字、图例、图式、单位等均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规范、规程的规定。

5.勘查/设计技术报告中的插图应注明图号、图名、图例、比例尺(图号、图名采用黑体置于图下部);插表应注明表号、表名(表号、表名采用黑体置于表上部)。

6. 勘查/设计技术报告附图、附件应按顺序排列,附于文字报告后;附图中应有责任栏(右下角)。

7、勘查/设计技术报告内容装订顺序:封面、扉页(责任栏)、单位资质、专家评审意见、评审专家组名单、报告目录、正文、报告附图、报告附件。

8.勘查/设计技术报告最终稿应沿左侧胶装成册。

二、技术成果格式1、勘查成果报告格式(详见本规定附件1-1~1-9):附件1-1:封面格式附件1-2:扉页格式附件1-3:单位资质附件1-4:专家评审意见附件1-5:评审专家组名单附件1-6:报告目录格式附件1-7:正文格式附件1-8:报告附图(包括工程地质平面图、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等)附件1-9:报告附件(包括委托书、土工试验成果、钻孔记录照片等)2. 设计成果报告格式要求(详见本规定附件2-1~2-9)设计成果由设计总说明(或设计报告)、图纸、工程投资估(或概)算书、设计计算书(另册装订)等四部分内容组成。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编写地质勘查报告和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以下简称“地质报告”), 是地质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之一, 是地质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

为使年青同事们尽快熟悉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 现对有关问题进行初步的介绍和简要的讨论。

这些常见问题, 也不同程度地出现在地质论文的编写中。

因此,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与写作规则, 同样适用于地质论文的编写。

一、编写要求地质报告的章节设置及章节内容, 要严格按照《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闲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编写。

地质报告的编写要求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①章节内容、附图、附表齐全;②行文规范、表述清楚;③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合理、数据正确;④资料完整、立论有据。

编写中问题较多的章节为: 摘要、关键词、目的任务、以往地质工作评述、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及各章的章首语。

(一)摘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 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 简明、准确地论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文摘编写规则, GB/T6447-1986)。

地质报告都要编写摘要。

1.编写要求地质报告一般采用报道性摘要, 以“摘录要点”的形式, 反映地质报告的目的任务、勘查方法、工作结果。

编写的主要方法是:将各章的主要内容浓缩为“章首语”, 在“章首语”的基础上编写摘要。

在摘要中, 地质报告的每一章, 都有一段话与之对应。

摘要具有独立性、全息性、简明性、客观性。

(1)独立性摘要中要有重要的数据和结论, 形成一篇完整的短文, 可以独立使用。

读者不需阅读地质报告正文, 也能完全理解摘要所表达的内容。

常见问题为:使用缩略语、略称、非专业代号, 使读者难于理解摘要所表达的内容。

(2)全息性摘要要全面覆盖地质报告, 拥有与地质报告等量的主要信息。

即不阅读全文, 就能获得必要的、完整的信息。

常见问题是:①对地质报告进行评论, 把摘要写成书评, 缺少摘要所应提供的信息;②过多地叙述目的与任务, 把摘要编写为地质报告的引言, 仅反映了地质报告的部分;③由于字数所限, 省略了不该省略的重要内容。

地质勘查报告的写作规范

地质勘查报告的写作规范

地质勘查报告的写作规范一、引言地质勘查报告是地质勘查成果的总结和归纳,其编写规范对于保证勘查报告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将围绕地质勘查报告的写作规范展开详细论述,分为六个小节逐一介绍。

二、报告目录的规范编写报告目录是报告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起到引导读者快速了解报告内容的作用。

在编写目录时,应将各章节的标题层次明确,确保有逻辑性。

同时,需要按照章、节、条的顺序列出目录,并在内容后方注明相应的页码,以方便读者查找信息。

三、引言部分的撰写要点引言部分是地质勘查报告的开篇,旨在介绍报告的主要背景、目的和意义,突出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在撰写引言时,应明确论述地质勘查的背景和目标,介绍地质条件、研究范围和方法,并简述其他相关研究的现状和不足之处。

四、地质勘查方法与技术的描述地质勘查的方法与技术是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在描述地质勘查方法与技术时,应详细介绍采取的勘查手段、设备和过程,并说明其原理和适用范围。

同时,需要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进行清晰的描述,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和重复。

五、地质勘查成果的呈现与展示地质勘查成果是地质勘查报告的重要内容,包括地质剖面图、地质柱状图、地层划分图等。

在呈现地质勘查成果时,应确保图表表达清晰、准确,同时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另外,需要注明勘查区域和尺度,并引用已有的地质图、地质资料和地质分析结果作为支撑。

六、分析与结论的得出在分析与结论部分,应对勘查结果进行客观、准确地分析和总结,明确地表达地质勘查的成果和发现。

在分析时,可以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现有数据和信息进行比对、验证,得出可靠的结论。

此外,还可以对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讨论。

七、参考文献的引用在地质勘查报告的撰写过程中,参考文献的引用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应选择权威的、可信的文献作为参考,引用时应注明作者、标题、出版社和出版年份等信息。

在报告末尾列出参考文献表,按照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并统一采用一定的引用格式。

01勘察报告编写格式

01勘察报告编写格式

01勘察报告编写格式勘察报告是一种系统、全面地表达勘察成果的文书,具有规范的编写格式可以使报告的内容更加清晰、易于理解。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勘察报告的编写格式:一、报告封面:报告封面应包括以下内容:1.报告标题:简明扼要地概括勘察的内容;2.报告编号:对该报告的唯一标识,便于查阅;3.勘察单位名称:执行勘察任务的单位名称;4.勘察日期:勘察任务完成的日期;5.勘察地点:勘察的具体地点;6.执行者姓名:负责执行勘察任务的人员姓名;7.监督人员姓名:负责对勘察工作进行监督的人员姓名;8.报告提交单位:编写报告的单位名称。

二、报告目录:三、报告摘要:报告摘要应简洁地总结该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勘察目的、方法、结果和建议等要点,让读者能够快速了解勘察报告的核心信息。

报告摘要通常应在一页以内。

四、引言:引言部分应介绍勘察的背景、目的和重要性等信息,同时简要解释本次勘察的范围和方法,为后续章节的内容做出铺垫。

五、勘察对象的详细描述:在该章节中,应详细描述勘察对象的特征和情况,包括地质地貌特征、地下水条件、土壤类型、地质构造等方面的内容。

可以通过文字描述、照片、图表等形式来展示勘察对象的具体情况。

六、勘察方法和仪器设备:该章节应详细介绍本次勘察所采用的方法和仪器设备,并解释为何选择该方法和设备。

同时,还应说明方法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勘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在该章节中,应对勘察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录入、计算方法、统计分析等内容。

可以通过表格、图表等形式来展现处理和分析的结果。

八、勘察结果与讨论:在该章节中,应对勘察结果进行详细阐述,并结合引言部分的勘察目的,对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和讨论。

可以对勘察目的的实现程度、存在的问题、可能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九、勘察结论:该章节应对本次勘察的各项结果进行总结,明确勘察结果对于后续工程或决策的指导意义,提出建议和对策。

以上是常见的勘察报告编写格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地质勘查成果研究报告编写要求

地质勘查成果研究报告编写要求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地质勘查成果报告编写要求一、报告编写地基本准则1.固体矿产勘查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每一勘查阶段工作结束,应编写相应阶段地地质勘查报告.现在有些项目完成详查后即进行开发而不再进行勘探,还有因项目中途撤销而停止地质勘查工作地,应在已取得资料地基础上编写地质勘查报告.b5E2RGbCAP2.地质勘查报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勘查工作所取得地各项资料和成果 .其编写地基础是:地质勘查工作符合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有关矿种地质勘查规范及其他有关规范地技术要求;已取全、取准第一手资料,并经过了综合研究.p1EanqFDPw 3.地质勘查工作与项目可行性评价应紧密结合,地质勘查报告中应包括地质勘查和可行性评价工作.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评价程度为概略研究地,由勘查单位直接编入报告;评价程度为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地,应在勘查报告中引述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地主要结论 .DXDiTa9E3d4.地质勘查报告地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原始数据资料准确无误,研究分析简明扼要,结论依据可靠 .要力求做到图表化、数据化 .RTCrpUDGiT5.各勘查阶段地地质勘查工作,按照有关地质勘查规范要求(或勘查合同地约定)部署进行,取得地各项勘查数据资料作为编写相应阶段勘查报告地依据 .5PCzVD7HxA二、报告编写要求1.报告编写前,应按照有关规范和勘查设计地要求,由勘查投资人或勘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对勘查工作区地工作程度和第一性资料地质量进行野外检查验收.检查验收中发现地重大问题,应在报告编写前解决 .未经野外验收,不应进行报告编写.jLBHrnAILg 2.在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前,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应结合矿种特点、勘查工作区实际情况以及勘查投资人地具体要求(供矿山建设设计地报告还应听取矿山设计单位意见),以本要求模版及《固体矿产勘查 /闭坑报告编写规范》为基础进行增减、取舍,拟定切合实际地报告编写提纲,送勘查投资人批准.批准后地报告提纲在使用中如须作重大变动,应将变动后地提纲送勘查投资人审核同意.xHAQX74J0X 3.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根据批准地报告编写提纲组织编写工作,应制定出工作计划,并在执行过程中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报告编写按时完成.报告编写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对需研究地各类问题,应及时组织讨论,统一认识,将结果准确客观地反映在报告中,但属于学术上地不同观点不需在报告中论述.LDAYtRyKfE 4.地质勘查报告应由报告正文、附图、附表、附件组成.矿权人为保守商业秘密或适应政府地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地需要,可酌情将正文内容合理分册编写,每册单独装订.Zzz6ZB2Ltk5.地质勘查报告名称统一为××省(市、自治区)××县(市、)××矿区××矿(指矿种名称)××(勘查阶段名称)报告.报告附图地图式、图例、比例尺等按照有关技术标准执行.dvzfvkwMI16.勘查工作中形成地原始资料,由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组织,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地要求立卷归档.地质勘查报告按照政府有关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地规定,经初审后送交评审认定,并由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按照评审中提出地修改意见组织对报告地修改. 评审认定后复制地报告,按照政府有关地质资料汇交地规定进行汇交.rqyn14ZNXI 7.地质勘查报告经评审认定后,应将评审认定文件作为附件附于报告中 .三、普查报告编写模版本模版适用于普查阶段,在勘查程度达不到或超过普查阶段地情况下使用该模版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所列项目进行增减、取舍,但所取得地勘查数据资料及有关文件必须全部进入报告,不应遗漏.普查报告按如下模版进行编写:EmxvxOtOco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1封面:页面设置:上下边距 2.5cm,左右边距 2.5cm 2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题目上面空三行,四号字体、单倍行距)吉林 XX 矿普查报告(宋体,二号,粗体居中)19 20 21 22实施 /承担单位: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队二Ο一四年十二月(单位及日期:仿宋体,三号,粗体,居中)(日期下面空两行,四号字体、单倍行距)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1扉页:2(题目上面空两行,四号字体、单倍行距)3 4 5 6 7 8 9 10吉林 XX 矿普查报告(仿宋体,二号,粗体居中)(隔一行)2012 年 7 月— 2014 年 12 月(仿宋体,四号,居中)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编写单位”前空格控制到标尺4)编写单位: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队项目负责人:张三技术负责人:编写人:张三、李四、王小五报告审查人:单位负责人:总工程师:提交单位:吉林 XX 有限责任公司完成时间: 2013 年 12 月(仿宋体,四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目录第一章绪论1.1普查目地任务1.2普查工作区位置、交通1.3普查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1.4以往工作评述1.5本次工作情况第二章区域地质第三章矿区(床)地质第四章矿体(层)地质4.1矿体(层)特征4.2矿石质量4.3矿石类型和品级4.4矿体(层)围岩和夹石4.5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4.6矿区(床)内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第五章矿石加工技术性能5.1采样种类、方法及其代表性5.2试验种类、方法及结果5.3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第六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6.1水文地质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6.2工程地质6.3环境地质第七章普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7.1普查方法及工程布置7.2普查工程质量评述7.3地形测量、地质普查工程测量及其质量评述7.4地质填图工作及其质量评述7.5物探、化探工作及其质量评述7.6采样、化验和岩矿鉴定工作及其质量评述第八章资源 / 储量估算8.1资源/储量估算地工业指标8.2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地选择及其依据8.3资源/储量估算参数地确定8.4矿体(层)圈定地原则8.5资源/储量地分类8.6资源/储量估算结果8.7资源/储量估算地可靠性8.8共(伴)生矿产地资源/ 储量估算方法及结果8.9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要说明地问题第九章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第十章结论12照片图版及说明3(章:黑体加粗,四号,节:宋体,四号)456 78 9 10 11附图目录(三号宋体加粗,居中)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1区域地质图1:5000 22遥感解译图1:50001212矿段纵投影资源量推算图1:5000 ( 标题栏小四宋体加粗,居中,表中内容小四宋体,居中)12 1314 15 16附表目录(三号宋体加粗,居中)序号表号表名1附表 1矿床单工程厚度、平均品位计算表2附表 2矿床矿层块段平均厚度、平均品位计算表12附表 12矿床资源量汇总表( 标题栏小四宋体加粗,居中,表中内容小四宋体,居中)12 34附件目录(三号宋体加粗,居中)序号附件名1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试验报告2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标题栏小四宋体加粗,居中,表中内容小四宋体,居中)1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第一章绪论(宋体,小三号,加粗居中)1.1普查目地任务(宋体,四号,加粗居中)简述普查目地和对普查工作地具体要求.(正文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篇幅较大可用小四宋体, 1.5 倍行距)1.2普查工作区位置、交通说明普查工作区地区块编号、普查范围和拐点经纬度、矿区位于所在县级城市地方位、直距、矿区边界和面积,经过矿区或邻近地(现有或拟建地)铁路、公路、水路等重要交通线以及矿区距最近地车站、码头、机场地里程(直距、运距) . (采用两种坐标系)SixE2yXPq5表 1-1 (空两个字符)工作区范围拐点坐标拐坐标拐坐标点经度纬度点经度纬度189° 12′00″46°16′00″289°15′00″46°16′00″389° 15′00″46°14′00″489°12′00″46°14′00″14(表格要求:标题为小四号宋体加粗、居中,表格内容为小四号宋15体,表头加粗,表格第一条及最后一条横线为 1.5 倍加粗,两端竖线去掉 . 16表格跨页要另外加“续表 1-1 ,然后重新添加表头后再接表格内容)6ewMyirQFL 17(图:附图较大,应单独放置一页,清晰、规范,图与文字中间不18空行)19 1.3 普查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20概述矿区地形地貌地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主要1河流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丰(枯)水期流量及最高洪水位等. 根据有代表2 3性地气象资料,说明矿区地气候特征、气温变化、降雨量、暴雨强度、蒸发量、相对湿度、风力、风向、雷电情况、雨季和冰冻期、冻土层深度等 .4说明区内地地震烈度,概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情况. kavU42VRUs5简述区内经济概况,包括燃料、电力、供水水源、建筑材料、工业、6农业、牧业、人口等 . 应说明供水水源地、电网名称,矿区距水源地、电7网距离及供水、供电满足程度 . y6v3ALoS898表 3-1角砾凝灰岩岩石化学成分及特征参数一览表样品氧化物含量(×10-2)бSiO TiO2Al O Fe O MnO MgO CaO Na O K O P O∑22322225CGP0260.150.8513.74 3.740.0755 1.05 1.817.510.7660.31690.01 3.99 CGP0461.090.8113.57 3.170.06560.790.888 6.45 2.870.22589.93 4.80 L07GP1955.76 1.0214.15 5.730.0892 1.48 2.83 6.01 3.460.63391.167.03 L13GP2052.53 5.2313.8 6.30.117 2.54 5.23 3.2 3.410.66293.02 4.58 9备注:所有元素含量为 10-6 . (备注比表格内容小一号字体)10(下一页开头)续表3-1样品氧化物含量(×10-2)бSiO2TiO2Al O Fe O MnO MgO CaO Na O K O P O∑2322225L13GP1855.97 1.0814.54 4.460.149 2.02 2.8 5.83 2.730.4590.03 5.65 L13GP2052.53 5.2313.8 6.30.117 2.54 5.23 3.2 3.410.66293.02 4.58 L13GP2655.06 1.115.16 4.50.121 2.09 3.56 5.89 2.660.48590.63 6.06平均值57.87 1.0514.25 3.970.11 1.54 2.366.19 2.650.3990.39 5.26 1112 1.4以往工作评述13简述矿床地发现、从发现至本次普查所进行地地质、物探、化探等14各项工作,按时间先后简述其工作情况、投入主要工作量、取得地主要地15质成果等,并对其成果质量和普查、研究程度进行评述 . M2ub6vSTnP16 1.5 本次工作情况1明工作地起迄年月、简要经过、完成地各项实物工作量(插表)、投2入资金总额、取得地主要地质成果、矿床类型及简要地质特征、总计资源3/ 储量、首采区范围、开发前景 . 按不同地类型列出资源 / 储量表,并列出4其平均品位(按国家规定应保密地矿种不必列出本表) . 0YujCfmUCw5单独一章中内容不得有空行或空白,表格、图与内容中间无空白或6空行,表格跨页必须续表,较大地图单独放置一页 .eUts8ZQVRd第二章区域地质(新章须用“插入”中地“分节符”选“下,一即页另”起新页)以1:50000 比例尺地区域地质调查资料(1:50000 比例尺未做地区,可用 1:200000 比例尺区调资料)为基础,简明扼要地说明矿床在区域构造中地位置,区域内对矿田(床)成因有影响地主要地层及岩浆岩种类、特征及分布、主要构造地特征及分布 . sQsAEJkW5T第三章矿区(床)地质详细说明矿区(床)所在范围内,对成矿作用有影响和对矿体有破坏作用地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围岩蚀变;赋矿层位及矿化等特征 . GMsIasNXkA第四章矿体(层)地质4.1矿体(层)特征综合叙述矿体(层)地总数目、总厚度、含矿率、空间分布范围、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等 . 分别说明主要工业矿体(层)地赋矿岩石、空间位置、形态、产状、长度、宽度(延深)、厚度、沿走向倾向地变化规律、连接对比地依据和可靠程度、成矿后断层对矿体连接地影响 . 矿体(层)多时,小矿体特征可列插表说明 . TIrRGchYzg 4.2 矿石质量按矿石性质分带(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分别说明矿石地结构、构造、矿物成分、有用矿物地含量、有用矿物地粒度、晶粒形态、嵌布方式、结晶世代、矿物生成顺序和共生关系;说明矿石地化学成分,主要有用组分和伴生有用、有益、有害组分地含量、赋存状态和变化规律等 . 对于以物理机械性能为主要评价指标地矿产,则应对其物理机械性能进行详细论述 . 7EqZcWLZNX4.3矿石类型和品级阐述矿体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地分布范围 . 说明矿石地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工业品级种类以及划分地原则和依据 . 对选冶性能有明显差异地各类矿石,应详细说明其所占比例和空间分布规律 . lzq7IGf02E 4.4 矿体(层)围岩和夹石说明主要矿体(层)上下盘围岩地种类,近矿围岩地矿物成分、有用、有益和有害组分地大致含量、蚀变情况及其与矿体(层)地接触关系;说明矿体(层)内夹石(层)地岩性种类、分布规律、数量、有用、有益和有害组分地大致含量、夹石(层)对矿体完整性地影响程度 . zvpgeqJ1hk 4.5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简述矿床成因、成矿控制因素、矿化富集规律和找矿标志,指出矿区远景及找矿方向 .4.6矿区(床)内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对于在普查主矿体地同时综合普查地共生矿产、伴生矿产,应进行综合评价,说明其综合普查地程度、规模、分布规律、矿石质量特征等. NrpoJac3v1第五章矿石加工技术性能5.1采样种类、方法及其代表性说明各种类型矿石加工试验样品地采样目地、要求(包括投资人、矿山设计单位对试验种类和数量地要求)、采样种类、采样方法、采样地工程种类及编号、样点地数目,并从矿石类型、样品空间分布、品位等方面评述样品地代表性 . 1nowfTG4KI5.2试验种类、方法及结果说明各种类型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种类,采用地加工、选矿方法及试验流程,并叙述所取得地各项试验成果 .5.3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根据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结果,做出矿石可选冶性能和工业利用性能地评价,说明矿石中有用组分回收利用和有害杂质处理地可能性,提出共(伴)生组分综合利用地途径 . fjnFLDa5Zo对于矿石类型简单、或属于已开发矿床地深部(或走向)延伸部分矿体地普查,矿石类型和已开发部分一致或相似,不需进行选冶试验,仅与邻近同类型生产矿山进行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物质成分等实际资料进行对比地,应对其矿石可选冶性,综合回收利用情况进行说明 . tfnNhnE6e5第六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6.1水文地质一、简述矿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地位置;矿区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特征;地下水地补给、迳流、排泄条件,矿床最低侵蚀基准面和矿井最低排泄面标高 . HbmVN777sL二、论述矿床开采疏干排水影响范围内各含(隔)水层地岩性、厚度、分布、岩溶裂隙发育程度;主要充(含)水层地富水性、导水性、水头高度、水质、水量、水温、补给条件及其与相邻含水层和地表水体地水力联系程度;构造破碎带、风化裂隙带及岩溶地发育程度、分布、含(导)水性及其对矿床充水地影响;地表水、老窿水对矿床充水地影响程度. V7l4jRB8Hs三、预测矿坑涌水量 . 确定矿床地充水因素及其水文地质边界,建立水文地质模型,选择合理地计算方法及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矿坑第一开拓水平地正常和最大涌水量,估算矿坑最低开拓水平地涌水量,并对水量可靠性进行评述,推荐作为矿山开采设计地矿坑涌水量 . 83lcPA59W9四、矿区供水水源评价 . 对矿坑水地排供结合与综合利用地可能性及矿区内可作为供水水源地地表水、地下水、地热水、矿泉水地水质、水量进行初步评价 . 如矿区内不存在可作为供水地水源地,则应指出供水方向,并提出进一步工作地意见 . 对盐类矿床上、下可能存在地卤水资源也应进行评价 . mZkklkzaaP6.2工程地质一、论述矿体(层)围岩地岩性特征、结构类型、风化蚀变程度、物理力学性质及各种软弱夹层地岩性、厚度、分布及其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统计各类岩石地 RQD值(岩石质量指标),评述岩体地质量;论述矿床范围内,特别是对矿床开采、工业场地布置有影响地断裂(破碎带)地规模、性质及分布、充填物地性质和胶结程度,坑内开采地矿床应论述矿体及其近矿围岩地节理地规模、产状、充填物地性质、节理密度、各类结构面(层面、节理裂隙面、断裂面、软弱层面)地组合关系,评述岩体地稳定性;论述风化带深度和岩溶发育带地发育深度,矿区内各类不良自然现象及工程地质问题 . AVktR43bpw二、结合矿床(可能)地开拓方案,对矿体及其顶底板岩石地稳固性、露天采场边坡地稳定性以及矿床地工程地质条件做出综合评价,预测可能出现地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防治意见 . ORjBnOwcEd 6.3 环境地质一、阐明矿区及其附近地震活动历史,地震烈度,地形地貌条件及新构造特征,对矿区地稳定性做出评价;评述矿区目前存在地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问题 . 2MiJTy0dTT二、依据各种自然地质作用和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可能造成地破坏和影响程度,评述矿区地质环境质量 .三、对矿床开采中可能引起地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山体开裂、滑坡、泥石流、地表沉降和塌陷、地表水及地下水地污染、放射性及其它有害物质地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进行预测评价,提出防治意见 . gIiSpiue7A四、煤矿应叙述井内瓦斯、煤尘和煤地自燃等方面地基本测试结果,结合井田地质条件和井田内邻近生产矿井地有关资料,分析其变化规律,评述其对未来矿井地建设、生产可能产生地影响. uEh0U1Yfmh五、深埋矿床和地温异常矿床,应叙述井田、矿床地地温状况,恒温带深度、温度、地温梯度及变化;高温区地分布范围与分级、地温背景,热源 . IAg9qLsgBX六、放射性本底值较高地矿床,应对放射性背景值及其变化规律进行论述,划出对人体有危害地高背景值区.第七章普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7.1普查方法及工程布置说明普查类型、普查手段、方法地选择、普查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地确定及依据 . 对矿体(层)地厚度、矿石品位、矿产资源/ 储量等进行数值和变化系数地计算,或进行地质统计学方法地分析,说明使用地普查工程间距对矿体(层)地控制程度,以及所采用地工程间距地合理性. WwghWvVhPE7.2普查工程质量评述说明钻孔结构、岩矿心直径及其合理性;钻孔孔斜和方位角测定所采用地仪器及测量方法和质量评述;孔深校正、岩矿心采取地质量评述;钻孔封孔方法、封孔质量检查及评述;孔口立桩标记及钻探班报表质量、岩矿心管理工作评述;简易水文观测及其质量评述;水文地质孔地止水、抽水试验质量评述;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工作质量评述. asfpsfpi4k 说明槽、井、坑探工程规格、质量. 评述其取得地地质效果.对质量存在问题,但又参与资源/ 储量估算地工程,应逐一进行质量评述 .7.3地形测量、地质普查工程测量及其质量评述简述控制测量地等级和实测精度;采用地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地形测量地成图方法及质量. 简述地质普查工程地测量方法及质量. ooeyYZTjj1 7.4地质填图工作及其质量评述说明矿区地质图和地质剖面地测制方法及其精度.7.5物探、化探工作及其质量评述简述地面物探、化探地工作方法、工作量、资料处理和地质解释方法、主要成果并做出质量评述 .说明测井地工作方法、工作量、地质解释方法、主要成果并做出质量评述 .7.6采样、化验和岩矿鉴定工作及其质量评述说明光谱分析、全分析、基本分析、组合分析、物相分析等样品地采集方法、规格及其确定地依据;采样工作质量及样品地代表性;采样工作地检查结果 . 样品加工及 K 值(缩分系数)选择地依据 . BkeGuInkxI 各种化验分析内检、外检情况及质量评述.岩矿鉴定工作质量评述 .自然重砂、人工重砂、单矿物、同位素年龄及稳定同位素(包括硫、铅、锶等)组成样、精矿样品等地加工、分析、鉴定工作质量地评述 . PgdO0sRlMo 水样、岩矿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样地采样、测试及其质量评述.第八章资源 / 储量估算8.1资源/储量估算地工业指标说明有关工业指标地文件、文号,引述工业指标地内容.8.2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地选择及其依据从矿体地形态、产状及普查工程地布置方式等方面论述所选择地资源 / 储量估算方法地合理性及其依据,并阐述该方法地主要计算公式. 3cdXwckm158.3资源/储量估算参数地确定论述参与资源 / 储量估算地面积、体积质量(体重)、单工程平均品位、块段平均品位、矿床平均品位、特高品位、矿体平均厚度等参数地测定、计算和处理方法 . h8c52WOngM8.4矿体(层)圈定地原则说明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控制因素及矿化规律等所确定地矿体圈定和连接、内外推地原则 .8.5资源/储量地分类根据矿体地普查控制程度、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结果,对普查工作所获得地资源 / 储量进行分类,说明各类型资源 / 储量地具体划分条件及其在地质空间地分布. v4bdyGious8.6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说明各种类型资源 / 储量估算结果、总资源 / 储量,各类型资源 / 储量所占矿床总资源 / 储量地比例 . 资源 / 储量估算结果可用附(插)表说明. J0bm4qMpJ921/258.7资源/储量估算地可靠性抽取一定数量地块段用其他方法进行验算,根据验算结果来评述资源/ 储量估算地可靠程度 .8.8共(伴)生矿产地资源/ 储量估算方法及结果分别说明各种共(伴)生矿产地取样方法、基本分析或组合样数目,块段平均品位、矿床平均品位地计算方法、资源/ 储量估算方法及结果 .资源 / 储量估算结果可用插表说明 . XVauA9grYP8.9 资源 / 储量估算中需要说明地问题22/25第九章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论述国内、外资源状况,市场供求、市场价格及产品竞争能力;概述矿床地资源储量、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及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概述供水、供电、交通运输、原料及燃料供应、建筑材料来源及其它外部条件地概况.简要说明未来矿山生产规模、服务年限及产品方案;简要说明预计地开采方式、开拓方式、采矿方法、选矿方法、选矿流程等;论述评价方法地选择及技术经济指标(类似企业地经验指标或扩大指标)地选取;经济效益计算(附有关表格)及敏感性分析;简要说明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保护问题;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确定矿床开发有无投资机会、是否需要进一步普查、是否制定长远规划或工程建设规划. bR9C6TJscw23/25第十章结论对矿床普查控制程度、地质报告资料地完备程度及其质量等做出概括地、结论性地评述;总结矿床成矿基本规律,做出远景评价;评价开采技术条件和地质环境问题. 指出矿床开采地经济效果;总结地质工作中地主要经验教训及存在问题;提出对今后生产地质普查和矿山开采地建议;pN9LBDdtrd注:结论之后可附照片图版,照片图版也可单独成册.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 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DJ8T7nHuGT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地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 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地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QF81D7bvUA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 forpersonal study,research or appreciation,and other non-commercial 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all abide bythe provisions of cop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shall24/25。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技术报告编制格式及资料要求(试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技术报告编制格式及资料要求(试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技术报告编制格式及资料要求(试报告编制格式:1.封面:包括报告题目、报告日期、编制单位、编制人员等基本信息。

2.目录:按章节列出报告的内容目录。

3.摘要:对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概括,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

4.引言:介绍报告的背景和目的,说明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分布情况。

5.地质灾害概况:对研究区内的地质灾害现状进行详细描述,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特征等。

6.勘查方法:详细介绍进行地质灾害勘查的方法和仪器设备的选择及使用情况。

7.勘查结果:对勘查过程中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详细的勘查结果,包括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灾害规模和范围确定等。

8.针对性治理设计:根据勘查结果提出治理方案,包括治理措施、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等。

9.施工预算和工期计划:依据治理设计,编制工程施工的预算和时间计划。

10.环境影响评价: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11.结论:对整个报告进行总结,明确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可行性和建议。

13.附录:包括地质灾害的详细资料、数据、图表等。

1.区域地质地貌调查资料: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厚度、地下水位、岩性、土质等基本地质数据。

2.地质灾害史及现场调查资料:包括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频率、影响范围、灾害类型等。

3.历史灾害信息:包括灾害发生时的状况、灾情描述、灾后处理情况等。

4.勘察报告:包括勘察路线、勘察剖面、钻孔资料、地质和水文地质剖面图、钻孔岩心分析、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等。

5.监测数据:包括地下水位监测、地表位移监测、地震监测等,提供监测仪器的选型及数据分析结果。

6.现场调查的照片、摄像记录等。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技术报告编制格式及资料要求(试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技术报告编制格式及资料要求(试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技术报告编制格式及资料要求(试行)为规范管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技术成果报告的编制,保证技术报告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特制定本要求。

一、勘查/设计技术报告提交1.勘查/设计技术报告做到内容完整、真实准确、数据无误、图表清晰、重点突出、结论正确,建议合理、可行。

2. 勘查/设计技术报告的编制章节和内容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要求。

3、勘查/设计技术报告格式:正文、表格的幅面采用国际标准A4规格(个别表格也可采用A3规格,但应折叠成A4大小);封面应包括报告名称、建设(委托)单位、提交单位和日期(送审稿应在封皮的报告名称下方注明“送审稿”字样);扉页除有封面部分内容外,还需有报告编制单位、项目负责、报告编写人、审核人、总工程师和单位负责人签字栏;目录应包括正文目录、附图目录、附件目录及相应的页码;附图件大小依据项目的规模而定,比例尺应满足其精度的要求,一律按A4规格折成手风琴式,图面朝里,图签向外;附图册和附表册幅面可为A3幅面(其格式要求详见本要求附件)。

4.勘查/设计技术报告中的文字、术语、标点、代号、符号、数字、图例、图式、单位等均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规范、规程的规定。

5.勘查/设计技术报告中的插图应注明图号、图名、图例、比例尺(图号、图名采用黑体置于图下部);插表应注明表号、表名(表号、表名采用黑体置于表上部)。

6. 勘查/设计技术报告附图、附件应按顺序排列,附于文字报告后;附图中应有责任栏(右下角)。

7、勘查/设计技术报告内容装订顺序:封面、扉页(责任栏)、单位资质、专家评审意见、评审专家组名单、报告目录、正文、报告附图、报告附件。

8.勘查/设计技术报告最终稿应沿左侧胶装成册。

二、技术成果格式1、勘查成果报告格式(详见本规定附件1-1~1-9):附件1-1:封面格式附件1-2:扉页格式附件1-3:单位资质附件1-4:专家评审意见附件1-5:评审专家组名单附件1-6:报告目录格式附件1-7:正文格式附件1-8:报告附图(包括工程地质平面图、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等)附件1-9:报告附件(包括委托书、土工试验成果、钻孔记录照片等)2. 设计成果报告格式要求(详见本规定附件2-1~2-9)设计成果由设计总说明(或设计报告)、图纸、工程投资估(或概)算书、设计计算书(另册装订)等四部分内容组成。

地质勘查报告格式

地质勘查报告格式

地质勘查报告格式地质勘查报告一、引言本报告针对所选勘查区进行了详细地质勘查工作,旨在全面了解该区域的地质情况,为相关项目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勘查区域概况1. 勘查区域位于XX省XX市,地理坐标范围为XX°XX′至XX°XX′。

2. 该区域地势起伏较大,地形主要包括山岭、河谷和丘陵等。

3. 主要河流有XX河、XX河等,水系发育完善。

4. 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约为XXX毫米,年均气温约为XX摄氏度。

三、地质背景1. 本区域属于XX地质构造带,地质构造活动频繁,地层较为复杂。

2. 主要岩性类型包括XX岩、XX岩和XX岩等,岩石组成以XX 为主。

3. 该区域矿产资源丰富,包括煤矿、铁矿和金矿等。

详细矿产地点及储量请参见附录。

四、勘查方法与结果1. 勘查方法:本次勘查采用XX方法,包括野外调查、采样与分析、地质地球化学测试等。

2. 勘查结果:a. 地质构造:研究显示该区域存在多个断层和褶皱,构造强烈活跃。

b. 地层展布:地质勘查揭示了该区域地层的展布情况,主要包括XX层、XX层和XX层等。

c. 岩石性质:通过采样与分析,岩石性质主要表现为XX特征,具体成分如附录所示。

d. 矿产资源:在勘查区域发现了若干矿产资源,包括煤矿、铁矿和金矿等。

储量及开采潜力请参见附录。

五、地质环境评价1. 地震地质环境:由于该区域地质构造活跃,地震风险较高。

建议在工程设计中考虑地震因素。

2. 地质灾害:该区域存在山洪、滑坡等地质灾害风险,建议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

六、结论1. 本次地质勘查结果综合评价,勘查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具备一定的矿产资源开发潜力。

2. 建议在相关项目规划与建设中充分考虑地质环境因素,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并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七、参考文献1. XX文献2. XX文献3. XX文献附录:1. 勘查区域矿产资源分布图2. 岩石性质分析报告3. 矿产储量统计表。

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地质报告电子汇交排版要求地质, 电子, 排版纸张为A4(大小不得超过210×297毫米)70—80克的复印纸或胶版纸,附表、插表、插照、图版等按实际尺寸制作。

所有插图、插照、插表、图版应直接插入文字中的相应位置,不得覆盖其他信息,也不得采用超链接的方式链接其它软件制作的文件。

所有图片、照片、表格、图版等在电子文件中的显示方向应向上。

需装订成册的资料必须用绳线装订整齐,不得用锈蚀的金属物装订。

按规定应该着色的图件必须着色,色泽要协调、均匀、鲜艳、分色界限要准确,不允许用彩色铅色、圆珠色等着色划线,不允许有光栅出的黑白图用手工着色。

其插图、插表、插照粘贴时不得压盖文字。

汇交的资料袋正面写清报告名称、正文、审批、附图、附表、附件的数量和汇交单位全称,其厚度不得超过10厘米。

1.地质报告文字的排序汇交的成果地质报告,其文字组成排序内容为:正文封面、题名页(内封面)、正文目录、审批文件目录、附图目录、附表目录、附件目录和报告正文。

⑴正文封面内容:文字报告的封面应反映地质工作项目的全称(包括所在省、县、乡(镇)、矿区或地区名称,矿种或类别,工作性质)、工作单位名称(不得缩减)、报告提交时间。

封面采用大于80克以上的的封皮纸或胶版纸(但不得过硬影响翻折),不得用塑料皮装订。

⑵题名页(内封面)内容:文字报告的扉页应反映地质工作项目全称。

除具备正文封面内容和相同格式外,还包括下列各项:野外工作起止日期、编写单位、主要编写人、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单位负责人、合作单位、提交报告单位和提交日期,并盖有报告编写单位或汇交单位的印盖。

开本尺寸与规格要求与正文相同。

⑶正文目录页:主要标注报告正文目录的级次,有篇、章、节、条、款等,以及排序编号、标题名称和页号。

一般在正文目录中确定为三级,即:章、节、条,如遇特殊情况时可适当调整(省厅规定为二级,即:章、节)。

⑷审批文件目录页:依序为册号、序号、审批文件名称。

⑸附图目录页:依序为图号、顺序号、图名和比例尺。

地质勘查月报编写格式

地质勘查月报编写格式

地质勘查月报编写格式地质勘查工作月报(二号宋体)(××××月报、半年报、年报)(小二宋体) 编写单位:提交时间:(三号宋体)一、月报编写格式1、基本情况:采用综述的方式进行概括,内容主要包括:本月在哪几个项目和哪几个地方开展了什么工作,各项工作进展情况。

2、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本月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累计完成实物工作量。

主要内容包括槽、井、坑、钻(坑)探工程,地质测量,矿点调查,物化探测量,样品采集等。

用简单的文字加以说明,有工程施工的同时填报工程施工情况表(见附表1、2),按单工程填写,每个工程一张。

3、取得的主要成果:详细阐述通过一个月、半年、一年野外地质工作对矿区或矿点的新认识、新发现、新突破及找矿前景。

并简要说明目前工程控制数量与程度(网度),工程控制与设计预期目的的差异及原因等。

物化探异常的位置、范围、异常规模、强度、浓度分带特征,围岩性质等,对异常的起因作初步判断。

矿点检查中矿点特征,如矿(化)体地理位置、规模、品位、类型、成矿地质条件环境等。

4、矿权情况:本月矿权有延续、变更、新增、处置的的填报,并每半年随半年报,年报报填报采矿矿权工作状况表(见附表3)。

5、技术人员变化情况:本月技术人员有变化的填报,并每半年随半年报,年报报填报技术人员情况表(见附表4)。

6、经费使用:每半年随年报报、年报报,填报内容见附表5。

7、存在的主要问题:地质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8、下一步工作(安排、打算和设想):9、其它(需要说明的相关问题、意见和建议):二、地质勘查月报编写要求1、月报要求由项目负责人或项目主要的地质技术人员编写。

2、月报反映当月工作内容,6、12月份除送月报外,还要报送半年报和年报,半年报或年报反映半年或全年工作内容。

3、月报以勘查项目为单位编制,主要反映地勘项目工作实际进展情况。

4、月(年)报要求在当月26日之前报送勘探公司总工办公室,原则上采用电子邮件发送,不使用电子邮件发送的要用快件提前寄出,以保证在26号前到达。

地质报告格式规范

地质报告格式规范

地质报告格式规范篇一:地质勘察报告样本.doc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工程概况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委托书》,拟建建筑概况见表。

、勘察目的与要求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委托书》及设计要求,依据相关规范、规程,本次勘察目的及任务如下:、查明建筑场地各岩土层的成因、时代、地层结构和均匀性以及特殊性岩土的性质,查明基础下软弱和坚硬地层分布,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查明有无液化地层,并对液化等级作出评价;、查明湿陷性土层厚度、分布情况,判明场地的湿陷性等级;、评价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提出各岩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供计算变形所需的计算参数;、对场地进行抗震地段划分,判明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为抗震设计提供有关参数;、根据场地和施工条件,提出经济、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对复合地基或桩基类型、适宜性、持力层选择提出建议;提供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值,对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意见;、对基坑工程提出建议,提供有关的岩土参数;、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判定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勘察依据本次勘察主要执行以下勘察文件和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委托书》()《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XX)(XX年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XX)《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XX)《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XX)《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XX)《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XX)《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XX)《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4-258-XX)《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XX)《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J04-248-XX)《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XX年版)、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XX)(XX年版)第条~第条确定:拟建建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地质报告格式规范

地质报告格式规范

地质报告格式规范篇一:地质勘察报告样本.doc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工程概况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委托书》,拟建建筑概况见表。

、勘察目的与要求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委托书》及设计要求,依据相关规范、规程,本次勘察目的及任务如下:、查明建筑场地各岩土层的成因、时代、地层结构和均匀性以及特殊性岩土的性质,查明基础下软弱和坚硬地层分布,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查明有无液化地层,并对液化等级作出评价;、查明湿陷性土层厚度、分布情况,判明场地的湿陷性等级;、评价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提出各岩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供计算变形所需的计算参数;、对场地进行抗震地段划分,判明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为抗震设计提供有关参数;、根据场地和施工条件,提出经济、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对复合地基或桩基类型、适宜性、持力层选择提出建议;提供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值,对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意见;、对基坑工程提出建议,提供有关的岩土参数;、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判定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勘察依据本次勘察主要执行以下勘察文件和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委托书》()《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XX)(XX年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XX)《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XX)《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XX)《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XX)《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XX)《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XX)《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4-258-XX)《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XX)《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J04-248-XX)《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XX年版)、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XX)(XX年版)第条~第条确定:拟建建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5 页眉、页脚和页码
版 式:距边界各 1.5cm; 页 眉:宋体,五号,带双线下边框(1.5 磅),下边框上粗下细,
文字内容:报告的名称; 页 脚:宋体,五号,带单线上边框(0.5 磅),内容为:华东有色
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英文名为 East China Geological & Mining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for Non-Ferrous Metals. 中英文混排版,页眉中文在上、英文在下,页脚英文在上、中文在下。 页 码:(Times New Romanes New Roman),四号,居中)。 若表名较长且可能转为两行时,则可将字体减为小四号并尽可量缩为 一行。 表序:与图序的命名规则一致,与报告的一级标题相对应,如第一章 的第一个表为表 1-1,第二章的第一个表为表 2-1,并依此类推。 表序在表名之前,并与表名之间空两格,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符 号(如单位一致可附在表名之后);表序和表名置于表的上方正中。 表内文字:一般为小四或五号字,特殊情况可用小五或六号字。 表内文字段落设置:段前段后均为 0 磅;小四号字时行间距取 18 磅, 若字体缩小则行间距可相应减小。
2.3 正 文 ·······························································································5 2.3.1 标 题························································································5 2.3.2 正文文字····················································································5 2.3.3 图································································································5 2.3.4 表································································································6 2.3.5 页眉、页脚和页码 ····································································6 2.3.6 公 式························································································7 2.3.7 其 他························································································7
2.3.3 图
一般插在宽 16 厘米的表格中(隐框),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正下 方;
图名:宋体,四号,居中。
若图名较长且可能转为两行时,则可将字体减为小四号并尽可量缩为 一行。
图序:与一级标题相对应,如第一章的第一张图为图 1-1,第二章中 第一张图为图 2-1,并依此类推。
图序与图名之间空两格。
华东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5
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格式规定
2.3.4 表
表格顶、底的边框宽度为 1 磅,其余为 0.5 磅,单元格左右边距均为 0.05cm,行高可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适当调节,当文字为单行时高度不超 过 0.8cm;表格宽与页面文字宽度一致,即页面纵向排列时为 16cm,横向 排列时为 24.7cm。当表格内容较多时,其宽度可适当放大。
2.2 目录···································································································4 2.2.1 正文目录····················································································4 2.2.2 附件、附图和附表目录 ····························································4 2.2.3 目录页码····················································································4
面底端,居中书写。
华东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4
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格式规定
2.3 正 文
页边距:上 2.7cm,下 1.7cm,左右各 2.5cm。
2.3.1 标 题
一级标题:宋体,小二号,加粗,居中。如:“1”;1.5 倍行距,段前 段后各 0.5 行或 6 磅;一级标题(即每章起始)需另起一页;
二级标题:宋体,小三号,加粗,左对齐。 如:“1.1”;单倍行距,段 前 0.5 行或 6 磅,段后 0 磅;
华东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6
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格式规定
2.2.2 附图、附表和附件目录
若附图、附表不多时,其目录可置于正文目录最后一页;若较多时,则 需单独生成目录页,格式参照正文目录。
附图、附表目录用隐框表格排列;附图内容依次为顺序号、图号和图名 及比例尺。附表内容依次为顺序号、表名及份数。
2.2.3 目录页码
目录的页码与正文的页码分开,用阿拉伯数字单独编排;页码位于页
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格式规定
(试行)
华东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二○○九年二月
责任表
编 写 单 位 :华东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单 位 负 责 人 :丁存根
总 工 程 师 :秦新龙

核:

准 :秦新龙

期 :二○○九年二月
目录
1 报告(设计)的结构 ··············································································1 2 报告(设计)编写要求 ··········································································3
2.4 后置部分···························································································7 2.4.1 参考文献····················································································7
右各留 0.05cm;报告名称较长时可以分行打印,单倍行距。 表中审核、项目负责及以下人员均采用签名制。 若业主或主管单位对责任表格式内容另有规定,则遵照其规定执行。
2.1.3 审查意见 审查意见的格式一般由审查单位自定,如是本单位内审,则参照本规
定执行。
华东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3
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格式规定
2.5 报告(设计)的印刷要求 ·······························································8
1
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格式规定
为规范我院各类地质勘查报告、设计编写格式,以达到报告页面整齐、 风格统一和美观大方之目的,特制定本《规定》。《规定》对报告、设计的 结构、文字格式、版面和段落设置、字体字号的运用等做出了明确的要求。
2.1.4 前置部分页码 前置部分页码除目录和审查意见外,不设页码。目录和审查意见用阿
拉伯数字单独编排,页码 (Time New Roman 字体,五号),位于页面底端, 居中书写。
前置部分不需要页眉和页脚。
2.2 目录
2.2.1 正文目录
页边距:上、下各 2.5cm,左右各 3.0cm。 自动生成目录页,配置为显示页码和页码右对齐,直接插入即可,单独 成为一页。此页为正文“目录”(宋体,小二号,加粗,居中),字间空两 格,段前段后均为 0.5 行或 6 磅。 显示级别为 2 级(若有特殊要求则可显示至 3 或 4 级),字体四号。格 式选模板中“正式”,制表符前导符采用选项中的最后一项(粗点)。 目录中的内容:宋体,四号(数字或英文用 Time New Roman 字体), 段前段后为 0 磅,单倍行距。 当目录页的最后一页上只有少量目录行时,可适当调整目录行间距, 使最后几行文字调整到上一个页面;若无特殊要求,目录文字不倾斜。
2.1 前置部分···························································································3 2.1.1 封面和内封(附件一) ····························································3 2.1.2 责任表(附件二) ····································································3 2.1.3 审查意见····················································································3 2.1.4 前置部分页码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