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窥镜下治疗咽囊炎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支撑喉镜下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声带囊肿20例

支撑喉镜下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声带囊肿20例

支撑喉镜下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声带囊肿20例【摘要】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声带囊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通过我院收治的20例声带囊肿患者进行全麻下的支撑喉镜下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常规抗生素治疗3天,持续雾化吸入7d。

结果20例声带囊肿患者通过手术治疗一次性成功,术后随访12个月中,治愈19例,好转1例,手术有效率为100%。

结论通过支撑喉镜下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声带囊肿临床效果较高,术中视野清晰,微创,术后并发症少,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支撑喉镜;鼻内镜;声带囊肿声带囊肿,其实是声带粘膜下囊肿并不少见,在声乐任德克士层的病变,声带囊肿表面不能找到一个开口。

可导致咽喉疾病的发生原因有很多,如呼吸道感染,某些职业因素如吸入生产性粉尘或有害气体。

鼻内窥镜的设备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因为鼻内窥镜良好的照明本身是好的,你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狭窄的鼻腔和鼻道内的结构,来右侧鼻腔和鼻咽部甚至鼻窦内部的结构进行检查,通过支持精细手术器械的治疗,使手术能够达到传统手术无法到达的地区[1]。

在本文中,喉镜结合内镜手术治疗声带囊肿2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0例患者系我院2008年2月——2012年2月妇科收治,经临床诊断为声带囊肿。

20例患者,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35.3岁。

患病时间上为1个月-18年,平均病程(2.5±0.32)年。

患者临床表现上为声音嘶哑,20例患者单侧发病,咽喉内窥镜,纤维喉镜和术后病理检查。

20患者中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患者3例,糖尿病患者2例,高血压2例,合并高血压及冠心病1例,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1例。

所有患者均无过度使用声音的历史。

1.2方法本组20例住院治疗,术前30min阿托品0.5毫克肌肉注射,心电检测下进行手术,全身麻醉下经鼻气管插管。

第一喉镜挑起会厌,声门完全暴露破解,然后再导入喉镜直径4mm0°鼻内窥镜,操作者在电视监视器中进行治疗,在声带内侧的病变处用镰状刀或剪刀做一长度大于病变的切口,直角形瓣剥离或剪刀从切口进入粘膜由内而外的分离粘膜瓣,分离粘膜瓣病变的下部,小心剥离囊肿,尽量保持在完好,取出囊肿[2]。

鼻内窥镜下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造口术的临床观察

鼻内窥镜下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造口术的临床观察

鼻内窥镜下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造口术的临床观察目的分析鼻内窥镜下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造口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60例,随访6个月。

结果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总有效率为98.3%。

结论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疗效满意,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理想方法。

标签:鼻内窥镜;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造口Clinical effect of dacryocystorhinostomy in endoscopic for chronic dacryocystitisXU?Wenjun??YANG?Jun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and Otorhinolaryngology, People’s Hospital of Meishan City in Sichuan Province, Meishan 62001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acryocystorhinostomy in endoscopic for chronic dacryocystitis.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chronic dacryocystitis were followedg up 6 monthes after dacryocystorhinostomy in endoscopic,and then analysed the effective rate.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dacryocystorhinostomy in endoscopic for chronic dacryocystitis was 98.3%. Conclusion Dacryocystorhinostomy in endoscopic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es for chronic dacryocytitis.[Key words] Nasal endoscopy;Chronic dacryocystitis;Dacryocystorhinostomy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的疾病,过去都由眼科医生在鼻外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创伤大,面部有瘢痕,而且鼻外切口手术时泪囊与鼻腔黏膜吻合口暴露不清,有时造口可能通到了前组筛窦中,对同时合并有鼻窦炎,鼻息肉及鼻中隔偏曲的患者不能同期进行手术,也影响手术的成功率。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

中西 医结合治疗神经性皮炎 的临床研究
孙绍萍 ( 山东省栖霞市人 民医院, 山东 栖霞 250 ) 630
[ 要] 目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摘 的: 先用单纯西医治疗处理组 5 0例和对照组 5 0例, 然后再用 中药熏蒸处理组。结果: 处理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是 8,5 54%和 6 4 经统计学分析, 12%, 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 ) .5 。结论 : 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神经性皮炎效累最著、 不良反应更小 , 家全。 [ 关键词] 神经性皮炎; 西医结合治疗; 中 疗效分析} 反应 不良
眼占8.7 , 3 83% 有效 眼占69%, .8 总有效率9 .5与对照组比 53 ,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 ) P< .5 。观察组手术失败2 2眼, 例 例 1
为鼻内造孔瘢痕孪缩再封闭, 例为外伤所致鼻腔结构异常。对照组手术失败 6 6 吻合1阻塞 4 4 1 1 1 例 眼, 3 例 眼, 例 眼为骨孔过
素、 地搴米松眼液 ~ 次/ , 2 周, 23 d 滴 4 每天冲洗泪道, 随
访5 个月 3年。
失败率为 3 ~1% 。泪囊鼻 腔吻合术 是慢性 泪囊炎 较理 想 % 5 的治疗方法之一 , 但由于传统 泪道检查 具有难 以直视 、 手术 操
l3 疗效标准; , 治愈t 眼泪道通畅 炎性反应消失, 拔管后无
作复杂 、 骨孔 比较 困难 、 造 易出血 、 对泪囊及 鼻黏膜损 伤大 且
溢泪, 鼻内镜下可见泪囊造口形成良好。有效: 眼泪道通畅
炎性反应消失, 拔管后无溢泪, 冲洗泪道可见原造 口处有液体 流出, 泪小点有少许厦流现象 , 鼻内镜下未见泪囊造 口形成。 无效: 眼泪道末通畅, 炎性反应未消失, 拔管后 自觉溢泪, 液体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观察

放射性食管 炎均 经及 时处 理后得 以缓 解 , 无治 疗相 关死 亡。 因此 , 笔者认为 同步放化 疗是 治疗 中晚期 食管 癌 比较安 全 、
有 效 的 方法 之一 。
方面, 食管癌放疗后食管床微 血管 、 巴管 闭塞 , 淋 瘤床周 围
参 考 文 献
[ ]刷际岛 , 惠民. 1 谢 新编抗肿瘤药物治疗临床 治疗 手册. 北京 : 中国 协和医科 大学 出版社 ,05:8 20 3 4—35,8 . 8 3 8
皮肤潮红 、 糜烂 、 并常伴有结膜炎 和皮 肤湿疹 , 重者可 引起 严
年龄 1 6 8~ 9岁 , 平均 3 . 6 6岁 ; 病程 8个月 ~1 6年 ; 甲肥 大 鼻
者 4例 , 中隔偏 曲者 3例 。均符合慢性泪囊炎诊断标准 , 鼻 泪 囊碘油造影确诊 。临床表现表现为 溢泪 , 压迫泪囊 区见脓性 分泌物 自下泪点溢出 , 泪道 冲洗 不通 , 鼻泪管 阻塞 , 经保守 治 疗无效 。排除鼻腔或 泪囊 肿瘤 者 , 泪小 点或 泪小 管狭 窄 、 阻 塞者 , 曾经有 过 鼻外 泪囊 鼻 腔 吻合术 或 鼻 内镜 下 鼻腔 造 孔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0 0 ) P< . 5 。
3 讨 论
本次观察发现 , 同步放化疗在近期 疗效和 长期生存 率两 方 面均 明显优 于序贯放化疗 , 并且放化 疗毒副 反应并未 明显
增加 。两组患者 出现 的血液学毒 性反应 、 胃肠 道毒性反 应和
局部复发是食管癌患者 的主要死亡 原 因之 , 疗与化 放 疗结合提高 了食管癌 局部 病变的控制 率 , 生存率 提高成 为 使 可能 , 以往多采用 序贯 放化疗 , 方法有 其难 以克服 的 但 此 缺陷, 一方面 , 管癌 在放疗 期 间 , 可 能发 生微小 转 移 ; 食 有 另 腔造孔术 。使 用杭州 桐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陈海燕【摘要】长期以来慢性泪囊炎作为眼科的常见多发病,门诊治疗多以反复冲洗、扩张、探通泪道、泪道激光、泪道挂线等方法治疗,但疗效很低。

传统的手术多以鼻外进路泪囊鼻腔造孔为主要术式,但由于鼻外进路易损伤内眦韧带、血管,手术过程较为复杂、时间长,术后面部易留疤痕等弊端,因此医患双方都顾虑重重,从而成为眼科久治不愈的顽疾[1]。

近年来随着鼻内窥镜手术的广泛应用,全国各级医院相继开展了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手术并取得了肯定的疗效。

我科自2006年以来对眼科收治的39例(42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应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手术获得了满意疗效,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总有效率100%,现将有关观察和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资料39例患者中,男10例,女29例,年龄35~59岁,平均年龄47岁,2例有鼻及眼眶外伤史,合并鼻中隔偏曲5例,鼻息肉6例,35例曾在院外反复行泪道冲洗治疗史,病程3~15年不等。

术前检查39例泪道冲洗均不通,按压泪囊有脓液或黏液溢出。

1.2手术方法将中鼻甲前端附着处,钩突为后界的鼻黏膜麻醉后,以镰状刀做直径约为1.5 cm的弧形切口,至骨表面,分离局部黏膜并将其去除,暴露上颌骨额突及泪骨前部,此时可见二者之接合骨缝。

用乳...【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9(030)003【总页数】2页(P222-223)【关键词】泪囊鼻腔造孔术;慢性泪囊炎;护理【作者】陈海燕【作者单位】泰安市中医医院,山东,泰安,2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7长期以来慢性泪囊炎作为眼科的常见多发病,门诊治疗多以反复冲洗、扩张、探通泪道、泪道激光、泪道挂线等方法治疗,但疗效很低。

传统的手术多以鼻外进路泪囊鼻腔造孔为主要术式,但由于鼻外进路易损伤内眦韧带、血管,手术过程较为复杂、时间长,术后面部易留疤痕等弊端,因此医患双方都顾虑重重,从而成为眼科久治不愈的顽疾[1]。

鼻内窥镜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鼻内窥镜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鼻内窥镜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摘要】慢性泪囊炎是泪囊发炎长期反复发作的病症,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

鼻内窥镜治疗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内窥镜操作可以准确清除病灶,降低复发风险。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包括术前准备、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和术后护理措施。

护理工作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更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减轻其恢复期间的痛苦。

鼻内窥镜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护理要点至关重要,对患者的影响也将是深远的。

护理人员应当重视护理工作的细节,确保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得到周到的关怀和照顾,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和康复效果。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鼻内窥镜治疗、临床护理、病因、原理、护理重要性、准备工作、治疗过程、术后护理、要点、影响1. 引言1.1 疾病介绍慢性泪囊炎是指泪囊持续发生炎症反应的一种慢性疾病。

泪囊是眼睑内侧角的一个囊状结构,主要功能是接受泪液,将泪液滤过排除。

患有慢性泪囊炎的患者常常会出现泪囊内有黏液或脓液排出,造成眼睑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

慢性泪囊炎通常是由于泪液湿热、湿寒留滞所致,也可能是细菌感染引起。

慢性泪囊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药物治疗以抗生素、消炎药物等为主,可以缓解炎症症状,但难以根治。

而鼻内窥镜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通过鼻腔内窥镜技术,直接清除泪囊腔内积液或病灶,达到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

在护理患有慢性泪囊炎的患者时,护士需要重视患者的疾病史及症状表现,及时进行评估和护理干预,以保证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

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做好临床护理工作,才能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1.2 治疗方法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药物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消炎药物和局部抗生素涂抹等,旨在减轻炎症症状、清除感染源和促进痊愈。

药物治疗常常效果不佳,尤其是对于反复发作或病情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成为一种更有效的选择。

1.3 护理重要性护理在鼻内窥镜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观察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观察

[] 周金黄, 1 王筠默. 中药药理学 [ . M]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 ,9 5 1 0 9 . 18 .8 —1 1
[] 宋琛 , 2 申维勇 , 朱燕莉 , + 比复方樟柳 碱与妥拉 苏林对 等 对 眼缺血的实验治疗 [ ] 中国实用 眼科 杂志 ,9 9 1 ( ) J. 1 9 ,7 2 :
维普资讯
20 年 06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第1 期
化瘀的双重作用,还有抗菌、 炎、 节组织修复和再生作 抗 调
用… 。大剂量静脉滴 注后 。 1 可使 升 高 的血浆 粘 度下 降 , 加快 血 流速度 , 改善微 循环 , 有利于将坏 死等有 害物 质携 出眼组 织 , 降
低血管内压, 减轻视网膜水肿及血管内水肿。红花与丹参同归 心、 , 肝经 通血脉 , 化淤血 、 散瘀 结 。 参 为沉 降之 物 , 丹 红花 为 升
浮之品 , 两药同用 , 内外通 和 , 气 活血 之功 尤为 显著 , 丹红 行 故 注射液较丹参注射液作用更佳 。如前 所述 , 底 出血 多伴有 视 眼 网膜缺血 。研究表 明【l z, 缺血早期 的治疗 对恢 复缺血 区血管 正 常舒缩功能非常重要 。在缺血 的早期 , 血 区对 血管扩 张剂 的 缺 反应 已不 同于正常血管 。 缺血损伤 血管 内皮细 胞致血管 张 力减
1 资料和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手术 组病 例 为 2 0 . 0 2年 ~2 0 0 5年 3月 我院 收
骨壁使形成 约 1 2m×1 5m 的骨 孔 。 .c .c 充分 暴露 泪囊 粘 骨膜 。 经 下泪小 点插入泪道探针至泪囊 内, 探针 的指 引下于泪囊 前 在 内下方作 弧形 切 口使 其 形成 基 底在 后 上方 的 泪囊 粘 骨 膜瓣 。 修 整多余 粘骨膜瓣 , 1 用 ~2个银 夹把 泪囊粘 骨 膜与 鼻腔粘 骨 膜 于造 孔的前部 吻合 固定 , 由助 手作 泪道 冲洗 , 内窥镜 下 观察 泪囊开 口情况 。造 口吻合 区用小 凡 士林 纱条 作低压 填塞止 血 , 术后第 1天抽出鼻 内凡士林纱条 , l 第 周每 天用 含有庆大霉素 、 地塞米松 的生 理 盐水 作 泪道 冲洗 l ~2次 , %吠麻 滴 鼻液 滴 l 鼻, 每天普通额镜下清除创 区分 泌物 1次 。出院后每 3天泪道 冲洗 1 次并清理 局部痂皮持续半 个月后改 每周 冲洗 1 , 次 术后 3个月 以上对疗效 进行 评估。对 照组在本科室住 院行经 皮鼻外

鼻内窥镜下鼻咽咽囊病变85例治疗体会

鼻内窥镜下鼻咽咽囊病变85例治疗体会

( 收稿 日期 :000 -6 2 1 -82 )

经 验 交流 ・
鼻 内窥镜 下鼻 咽 咽囊病变 8 5例治疗 体会
陈 萍
( 海 市第十人 民 医院 , 海 2 0 7 ) 上 上 0 0 2
咽囊病变主要症状是 鼻咽部疼痛 、 固性枕部疼 痛、 顽 间 断鼻后部流脓伴鼻腔臭味、 痰中带血等 。20 04年 2月 一 09 20 年l 2月 , 我科采用鼻 内窥镜下钳 咬、 割、 吸 电凝治疗 咽囊病
医药 2 生箜 鲞箜 箜 Q
V G —/ cp r E F  ̄[ ] E B J 20 , (7 :7 2 E FC D r et G R J . M O , 12 1 ) 4 6 — e oV 0 0
47 7 3. lmp o e mea t ssb o —e u a o h a c lre d t e y h n d t a i y a d wn・ g l t n o t e v s u a n o h — s r i f -
步C T扫描或 MR 检查能明确其与周围相邻关系 。此外 , I 咽囊炎除与慢性鼻窦炎 、 腺样 体残 留等鉴别 外 , 应与发生 还
l 4例患者伴慢性鼻窦 炎 , 行鼻 内窥 镜鼻窦 手术后再 进行 先
咽囊 病 变 的手 术 治 疗 。
在鼻咽部或深及鼻咽部的其他囊性病 变 , R tk 如 a e囊肿 、 h 腮 裂囊肿 、 蝶窦黏液囊肿 、 脑膜膨 出、 脑膜脑膨出相鉴别 。 有临床症状的咽囊病变是进行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 手术
KD V Hk1 J . il h m,0 2 27 3 )2 822 89 R / -[] JBo C e 2 0 ,7 ( 1 :77 -7 7 .

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咽囊炎

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咽囊炎

术后第 2 天起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两次 , 连用一周[ 1 】 。
2 结果
术后 1 个月 复查 ,6 1 例患 者临 床症状 均消失 。鼻 内镜下 检查 鼻 咽部 清 洁 , 膜表 面 光滑 , 充血 及异 常 分泌 物 , 愈合 好 , 鼻 黏 无 创面 无
咽部粘 连 。随访 6 月 一 个 2年 6 个月 无复 发无并 发症 。
我科 自 20 年 6 ~20 年 1 月 , 鼻 内镜下 应用 微波 治疗 05 月 07 2 在
咽囊 炎 l , 满意 , 道如下 。 6例 疗效 现报
1 材料 与方 法
鼻 内镜 下微 波 治疗 咽囊 炎 , 以下 特 点 :1视 野 清晰 , 准确 定 具有 () 能 位病 变 , 易损 伤周 围组 织引起 鼻 咽粘连 。 () 不 2 微波 热凝组 织 , 度 深
鼻内镜下微 波治疗咽囊炎 1 例 , 6 术后 第2
术后 1 月复查 ,6 患者 临床 症状均 个 1例
天起 用生理盐 水 冲洗鼻腔 、 鼻咽 , 术后 1 月鼻 内镜下 观 察创 面的 变化 , 个 评估 疗效 。结果
鼻 内镜下微 波 治疗咽 囊炎 , 术后 用生理盐 水 冲洗 鼻腔 、 鼻咽 , 疗效较 好、 伤 小。 创
口 , 口处 脓 痂 , 压肿 物 , 口出有 分 泌物 溢 出 ; 咽囊 口开放 裂 挤 裂 2例
后鼻 咽腔 无须填 塞 , 人痛 苦小 , 病 易于接 受。 内镜下微 波治疗 咽囊 鼻 炎后 每 日用生理 盐水 冲洗鼻 腔也 是保 证术 后疗 效 的重要 环节 , 因为 由于微波 的热效 应 , 后鼻 咽部 可能 发生组 织水 肿 , 、 术 鼻腔 鼻咽分 泌
() 3 治疗 范围不 宜过 大 , 以免损 伤鼻 咽部 正常粘 膜 , 发生术 后鼻 咽部

鼻内窥镜下用射频治疗咽囊炎3例的护理

鼻内窥镜下用射频治疗咽囊炎3例的护理

( 编辑
冰雨)
鼻 内窥镜 下用射频治 疗咽囊炎 3 例的护理
邱 丽琼
关键词
卢 苇 黄

戴余凡
咽囊炎
南京军 区福州总 医院九五临床部五官科 , 福建省 莆田市
3 10 5 10
鼻内窥镜
射频疗 法
中图分类号 : 4 3 7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17 8 (0 7 1—2 20 R 7. 6 B 1 0—5 52 0 ) 012 —2 咽囊炎亦称桑 沃地病 ( o wa t是 一种 少见 的先 天 Th m l ) a
者 中除 8例患者因消瘦及并发其它部位损 伤发生 I度压疮 、
动作以抬高臀部 , 减轻骶尾部受压 , 消瘦患者采用气 褥、 对 海 棉垫 。对牵 引者 , 时观察局 部反 映 , 现皮肤 发红 及时处 随 发
理 。衬 垫应平整 、 软 , 柔 及时更换床单 , 保持床铺 清洁、 干燥 、
平 整。
2 6 便秘 .
活动量减少 以及创伤 应激 , 患者往 往 出现厌食 ,
1 2例发生便秘 、 例 因原有严重慢性 支气管炎病人发生 肺炎 3 外, 其余病例未 出现严重并发症 。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 , 由于高龄患者 多数 伴有
摄入纤维素 、 水分不足 , 胃肠 活动降低及不 习惯床 上排便 , 常 出现便秘 。护 士应 指导 病人 饮 食 时多食 清淡 可 口、 营养 丰 富、 含维生素多的食 物 , 多食水果 、 菜等 。提供合适 的排便 蔬 环境及姿势 , 男女分室 , 指导患者进行腹部按摩 。方法 : 便 排
到很 大影响 , 对治疗效果及 预后不 了解 , 容易产生悲观 、 很 孤 独、 恐惧心理 。通过 护理人 员 的心理疏 导及细 心解释 , 介 并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观察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观察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观察慢性泪囊炎是常见的眼科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尽管传统开放手术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手术损害大,术后效果不稳定,患者恢复较慢等一系列原因,患者的手术接受度较低。

近年来,随着内窥镜技术的不断发展,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本文旨在探究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并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方法本研究共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7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范围为23-60岁。

所有患者均为经过初步检查并经过鼻内镜下确认诊断为慢性泪囊炎患者。

本研究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进行治疗。

手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全面的术前准备。

手术后,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规范的术后处理,并在术后第1天进行随访。

根据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愈组、好转组和无效组,测量手术前后患者泪囊排泄功能的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经过随访,治愈组8例,好转组13例,无效组6例,治愈率为29.63%,好转率为48.15%。

术后1周,所有患者均恢复了一定的泪液排泄功能。

其中治愈组泪液排泄功能得到了完全恢复,好转组泪液排泄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无效组泪液排泄功能仍未得到有效改善。

术后1个月,治愈组和好转组的泪液排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而无效组的泪囊排泄功能则呈现持续不良的趋势。

统计学分析显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在治疗慢性泪囊炎方面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开放手术。

三、讨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能够在不创造太多创面的情况下,有效改善患者泪囊排泄功能,大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经过临床实践的检验,该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常用手段。

尽管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效果显著,但是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更为深入全面的临床研究,以便更好地促进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内镜下治疗咽囊炎23例

内镜下治疗咽囊炎23例
镜下手术 , 能够准确地完成 囊壁的切除 , 术野清楚 , 能避免损
伤鼻咽部 的其他 结构 , 无传 统手术 的盲 目性 和间接 性操 作。 在直视下手术 , 创伤小 , 并发症少 , 止血彻底 , 出血较少 , 术后
反应轻 。电动切 割器 有直 、 弯切 割刀头 , 可边切 割边吸 引 , 切
( dcl ora o eC ieeP。l A m dP l eF re )V 12 o0 o 9 Meia Ju l ft hns epes r e oc oes 。・ 0N .42o 出版 n h i
37 7
内镜 下 治 疗咽 囊 炎 2 3例
孙 靖 崔 学路 ( 警黑龙 江总 队 医院五 官科 , 武 黑龙 江 10 7 ) 50 6
上腺 素棉片行鼻腔黏膜 表面麻醉 , 酸利多卡 因加适 量 肾上 盐
腺素行鼻咽部囊肿周 围浸润麻 醉。 口咽 , 1 的丁 卡因表 用 % 面麻 醉 , 内镜 下 , 鼻 电动 吸引切 割器 , 钻速 调 到 30 0 rri。 0 / n a 仔细观察鼻咽囊肿周 围 的情 况 , 从囊 肿 的囊 口开始 , 向四周 切割扩大创面 , 10 e 约 . m×10 c . m大小 。术 中 出血 较 多导 致视 野不清楚时 , 肾上腺 素棉 片压 迫止血 , 血止 后再 继 用 待
公司生产 。硬质 的鼻 内镜 , 径 3m 视野 为 0 、0 , 江 直 m, 。3。浙 13 方法 . 患者取平 卧位 , 腔用 1 鼻 %丁卡 因 , 加适 量 的肾
手术治疗 , 术后易复发及创 面渗血 。有学者报道鼻 内镜下射 频治疗一次 治愈 ] 。还有用微 波 、 激光 等 方法 治疗 。内
割器 。还 可用 导尿 管将 软腭拉起 , 口内插 入 吸引 切割 器 , 进

鼻内窥镜下钬激光治疗慢性咽囊炎

鼻内窥镜下钬激光治疗慢性咽囊炎
韦 宜峰
( 广西柳州市柳铁 中心 医院耳鼻咽喉科 , 柳州市 55 0 ) 4 07
【 摘要】 目的 探讨鼻 内窥镜下钬激光治疗慢性咽囊炎的临床 疗效。方法 1 例确诊为慢性咽囊炎患 1
者均经鼻 内 引导下钬激光手术治 疗。结 果 1 例 患者均治愈 。结论 鼻 内窥镜 下采用钬激光治疗咽囊炎 镜 1
具 有较 好 的疗效 。
【 关键词 】 慢性咽囊炎; 内窥镜 ; 鼻 钬激光
【 中图分类号 】 R7 64 6 .9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0 5 - 0 (00 0 — 1- 23 34 2 1 )81 70 4 0 2
咽囊炎 ( hrnel usi) 一 种 少 见 疾 病 p ayga b rt 是 is ¨, 主要症 状是 持续 性 鼻 后 部 流 脓 伴 有 臭 味 和顽 固性 枕 后疼 痛 。我院 20 05年 1月 至 20 0 8年 6月在 鼻 内镜
2 2 治疗 胎盘植人治疗方法有子宫切除及保守治 . 疗 , 出血 多危 及病 人 生命 时选 择 子 宫切 除术 。如 果 如
病情 稳 定 , 出血少 , 择保 守 治疗 。保 守 治 疗 可 分手 选
术及 药物 治 疗 。 剖 宫 产 术 中发 现 的 面 积 小 , 出血 不 多 , 情稳定 的胎 盘植 入 , 用 刮 匙 刮 除残 余 病 灶 或 病 可 局部楔 形切 除部 分子 宫 肌 层 , 部 肠 线 “ ” 局 8 字缝 扎 止
宫 血管 介入 治疗 , 但对 于 大面 积 、 穿透 性胎盘植 入 , 应 行 子宫 切 除 。本 组 有 2例 为 整个胎 盘植 人 , 经药 物保
守 治疗 痊愈 。笔 者 认 为对 于 大面 积 的胎 盘植人 , 阴道 流 血少 , 可用 保 守 治 疗 , 对 未 生育 妇 女保 留子 宫 仍 这

鼻内镜射频治疗咽囊炎的护理体会研究

鼻内镜射频治疗咽囊炎的护理体会研究

鼻内镜射频治疗咽囊炎的护理体会研究目的:对鼻内镜射频治疗咽囊炎的临床护理体会进行回顾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20例咽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皆接受鼻内镜射频进行治疗,术后根据患者情况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观察其疗效。

结果:16例患者治疗痊愈,占80%,4例患者治疗有效,占20%,总体有效率为100%。

经有效护理后,无患者出现复发症状。

结论:鼻内镜射频治疗咽囊炎疗效明显,并且有效的护理能增强患者治疗效果。

标签:咽囊炎;鼻内镜;射频;护理咽囊炎是由烟囊感染或化脓所形成的一种炎症,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一般在进行口咽视诊、间接喉镜检查和鼻咽镜检查是较容易被发现,但由于位置特殊、隐蔽,也往往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1],并且对于此病的治疗也具有一定难度,临床上通常对患者采用鼻腔下射频进行治疗,取得的疗效比较明显。

本次研究选取部分患者作为对象,分析鼻内镜射频治疗咽囊炎后的护理工作。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11年8月~2012年8月之间收治咽囊炎患者若干名,從中随机选取2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其中包括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

患者年龄在31~66岁之间,平均年龄(45.3±6.4)岁,病程为0.5~4年,平均病程(1.7±0.5)年。

10例患者经鼻咽喉CT诊断及鼻咽部活检,均确诊为咽囊炎,且所有患者均排除白血病、红斑狼疮等血液型疾病,无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症状。

1.2治疗方法对所有患者均实行鼻腔下射频进行治疗。

治疗过程中,患者采取坐立姿势,以1%的丁卡因麻醉患者鼻腔及鼻咽部粘膜,再以吸引器对患者鼻腔、鼻咽部粘膜分泌物作适当清理,将囊肿位置、体积、形态充分暴露于鼻内窥镜下。

在鼻内镜照明下,将双极射频消融治疗仪的射频针沿囊肿边缘0.2~0.4mm处插入烟囊粘膜下,热凝烟囊时间维持3~5s,使粘膜呈现局部白色,破坏烟囊壁。

以直钳破开烟囊前壁后抽出囊肿液体,然后再用射频凝固囊壁,扩大烟囊开口。

鼻内镜下治疗咽囊炎

鼻内镜下治疗咽囊炎

鼻内镜下治疗咽囊炎72?断价值[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19(10):797—798?[23许敏.癌性非转移性脑病4例报道[J].中国癌症杂志,2003,13(1):93.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年第鲞笙塑[33朱元钰,陈文彬主编.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015—1016.收稿日期:2006—05—16(本文编辑:刘界平)鼻内镜下治疗咽囊炎黄新辉,彭江涛,袁宏伟[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咽囊炎.方法:对9例确诊患者采用全麻经口腔鼻内镜引导下手术治疗.结果:9例患者均1周后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2年,所有患者症状消失,未见复发.结论:全麻经口腔鼻内镜引导下手术治疗能彻底切除囊壁,减少复发.[关t词]咽囊炎;鼻内镜;治疗中圈分类号:R76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457(2007)0l-072—02咽囊是鼻咽顶后壁脊索残余和咽外胚层之间由于呼吸上皮长入而形成的上皮囊.咽囊位于鼻咽顶部中央,开口于咽扁桃体下端,向后上扩展,成袋状或憩室状,囊的深浅大小不一,内被覆黏膜,其分泌物引流到鼻咽部,该部位若发生感染,则形成咽囊炎.咽囊炎(pharyngealbursitis).亦称桑沃地病(Thornwaldt'Sdisease),鼻咽囊肿,鼻咽脓肿及鼻咽中部瘘管,是一种少见疾病.因炎症,手术或外伤阻塞咽囊开口可出现咽囊囊肿.咽囊炎症的主要症状是持续的鼻后部流脓并伴有臭味和顽固性枕后疼痛.2003年8月一2005年6月我院共诊治9例慢性咽囊炎,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9名患者,男6例,女3例,年龄6~41岁,病程6 个月~3年.症状:多有脓痰自鼻后部吐出或回吸出,以清晨为多,脓痰有异味,且多为臭味,痰中可发现豆渣样物,4例感I司歇性枕后部疼痛或伴有颈后肌肉发僵酸疼症状,3例感头昏,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5例鼻后有异物感,2例睡眠时打鼾,1例伴发右侧耳闷,听力下降,6例感鼻塞.9例患者分别接受纤维鼻咽镜,鼻内镜检查,所有病例鼻咽正中部黏膜呈局限性隆起,增生肥厚,慢性充血,5例表面附有黏液,脓性分泌物或痂皮,1例可见腺样体残余,7例可窥见瘘口,5例挤压瘘口上方可见黏液脓性分泌物自瘘口排出.6例做鼻咽侧位片或鼻咽CT,其中4例未见明显异常,2例显示鼻咽部正中囊状软组织隆起影.1.2方法所有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全麻气管插管下,以小号胃管将软腭拉起,经口腔在3O.鼻内镜指引下,配合内镜监视系统,以电动吸割器将咽囊前后壁及残余腺样体组织全部切除,全身抗菌药物应用,术后5~7d出院2结果9例患者均1周后痊愈出院.出院时,6例患者症状基本消失,3例症状明显好转.鼻内镜及纤维鼻咽喉镜可见:鼻咽部清洁,原鼻咽部咽囊及残余腺样体组织消失,黏膜光滑.术后随访6个月~2年,所有患者症状消失,未见复发.3讨论咽囊位于鼻咽顶后壁中央,腺样体的后下方,是胚胎发育异常形成的,为颅郏囊的残余,囊壁为黏膜覆盖,黏膜内含杯状作者单位:漂河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河南省462000细胞,囊口开口于腺样体中央隐窝下端,囊的顶端附着于枕骨底部的骨膜上.若囊的开口受阻,杯状细胞的分泌物不能完全排出,即形成囊肿,亦或者腺样体切除不完全,残留的腺体及皱襞被纤维瘢痕封闭即形成潴留囊肿.继发感染则为脓肿,进而脓肿破裂形成瘘管.由于咽囊位置隐蔽深在,本身炎症可继发于临近器官,常不易确诊,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临床上的间接鼻咽镜检查由于视野较小,患者检查时的不适以及解剖上的原因(部分患者软腭于咽后壁的间距较小或软腭,悬雍垂较长),使得检查时患者配合较差,容易造成漏诊.我们认为对于头痛,回吸性脓涕,鼻部或咽部不适,伴有枕后部疼痛者,在排除了鼻腔鼻窦炎症及鼻咽部肿瘤后应考虑有咽囊炎的可能.应常规进行纤维鼻咽喉镜检查或鼻内镜鼻咽部检查.甄宏韬等收集MRI检查6例咽囊炎患者,发现T!WII二都呈高信号,在TtwI上可呈低,中等及高信号差异,这与囊肿内容物的蛋白浓度高低不等有关.增强后不强化.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咽囊炎一旦确诊,应尽早治疗.较早的治疗方法是在问接鼻咽镜下以25三氯醋酸或25~5O硝酸银等化学药物将囊壁腐蚀,多有病变去除不彻底之嫌.之后,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采用鼻内镜下微波_2,Nd:Y AG激光等技术治疗,有报道效果满意.手术治疗方面,以往报道由口咽进路对鼻咽部搔刮,手术不彻底,也有报道软腭裂开径路行囊壁黏膜切除,手术彻底,但损伤大,出血多.我们采用全麻气管插管下,经口腔在鼻内镜指引下,以电动吸割器将咽囊前后壁及残余腺样体组织全部切除,使用电动吸割器的好处是:一次性快速,准确完成,具有切割精确,操作简便,手术安全,能在短时间内将病变组织吸引并彻底切除,手术视野清晰,亮度高,边吸引边切割,对周围损伤小,并发症发生机会下降].根据情况,出血较多者采用肾上腺素纱条压迫,或以电刀止血.术后出血少,反应轻.4参考文献[1]甄宏韬,高学起,崔永华,等.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咽囊炎的临床应用[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19(15):697—699.L23黄芳.鼻内镜下微波治疗慢性咽囊炎[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15(2):83.[33鲍思安,陈兆和.Nd:YAG激光治疗咽囊炎9例报告.临床耳鼻咽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年整鲞璺!塑喉科杂志,2002,16(6):307.[4]张志德,刘书博,郑凤芝.鼻内镜下治疗鼻中隔骨折脱位23例报告口].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19(11);844.73收稿日期:2006—05—12(本文编辑:刘界平)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对照研究王开赢,周永慧[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阴式全子官切除术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3O例(观察组)与阴式全子官切除术3O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术前B超检查和妇科检查,两组子宫大小无明显差异,术后两组的病理诊断均为良性.结果:两组6O例手术均获成功,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体温,术后用药,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等方面均相似(P>O.05).结论:单纯全子宫切除,腹腔镜和阴式两者效果相当,可根据具体情况双向选择[关键词]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阴式中围分类号:R71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457(2007)Ol一073—01我院对6O例需子宫切除的患者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otalIaparoscopichysterectomy,TIH)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4年1月一2005年12月,我院行TIH3O例(观察组),同期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3O例(对照组).观察组年龄平均(46.3±5.4)岁,孕产次分别为(4.5±1.3)和(2.2±1.2)次,其中子宫肌瘤19例,子宫腺肌症8例,子宫内膜增殖症3例.对照组年龄平均(47,6±6.5)岁,孕产次分别为<4.2±1.3)和(2.3±1.3)次,其中子宫肌瘤18例,子宫腺肌症7 例,子宫内膜增殖症3例,子宫肥大2例.术前B超检查和妇科检查,两组子宫大小无明显差异,术前均排除内科疾患,两组在文化程度,职业,经济,卫生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手术方法(1)观察组:按腹腔镜手术步骤进行….全麻下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消毒,铺巾,留置导尿管,安放子宫操纵器,在脐下缘做1.1cm横切口,进气腹针,充CO气体,先慢后快,维持压力1.87Kpa,成功后从原切口进入10mm穿刺器,进300 腹腔镜,左右下腹各用5mm穿刺器分别在腹腔镜指示下进腹. 腹腔镜下检查子宫附件情况,决定是否对附件进行处理.(2)对照组:按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手术.1.3两组手术比较项目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术后发热率(术后体温超过38C),术后镇痛用药率(术后口服或肌肉注射镇痛药),术后输液日,术后住院日,术后排气时间等.1.4统计学方法采用f检验及检验.2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见表1.表1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3讨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是在完全封闭的腹腔内进行的,通过电刀来完成组织切割并电凝闭合组织残端,避免了脏器的暴露及手套,纱布等对组织的损伤;术后粘连少,切口小,美观;因手术入路微创,患者康复快,达到了手术的目的,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阴式子宫切除是通过狭窄的阴道来完成手术,腹腔暴露于外界的时间很短,对其他内脏器官干扰也很小,外观无手术切El,起到微创效果.本组资料显示,两组病例在术中出血,镇痛药使用,术后发热,输液日时间,住院天数,胃肠功能恢复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是目前良性疾病子宫切除的理想术式.TIH可直视腹腔脏器,发现漏诊病变,并妥善处理,这是其它手术无法达到的.缺点是TIH中使用仪器设备较多,一些设备的性能不能处于最佳状态,或久用失修,术者不能得心应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由于视野小.局部作者单位;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省462000血供丰富,术者需要有坚实的妇科解剖和手术学基础,具备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必要时自制一些器械以利手术.其最大优点是外观无手术切口.缺点是术中才能知道子宫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由于本组资料较少,观察随访时间尚短,不足以反映其全貌,有待进一步研究.4参考文献[1]王天成,张云,武爱泽,等.腹腔镜下两点注射脑垂体后叶素法在输卵管妊娠中的应用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4):577—578.[2]傅才英,吴佩煜,翁霞云.主编.手术学全集:妇产科卷[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224—228.[31刘彦.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学[Mj.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159—163.[4]赵倩?边爱平.腹腔镜筋膜内与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清Thl,Th: 细胞因子水平[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19(5):324—325.收稿日期:2006—05一I5(本文编辑:刘界平)。

鼻内镜射频治疗咽囊炎的护理体会研究

鼻内镜射频治疗咽囊炎的护理体会研究

鼻内镜射频治疗咽囊炎的护理体会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鼻内镜射频治疗咽囊炎的护理体会,通过分析治疗原理、前后护理工作、常见问题处理及护理效果评价等方面,总结出一套系统的护理经验。

研究发现,在术前准备工作中,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及手术过程,术后护理中应注意休息与饮食调理。

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出血、感染等,应及时处理并监测患者病情。

最终,对鼻内镜射频治疗咽囊炎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鼻内镜射频治疗、咽囊炎、护理体会、护理经验、护理效果评价、护理注意事项、常见问题、处理方法、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护理过程、评价、展望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鼻内镜射频治疗咽囊炎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被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生所采用。

咽囊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困扰。

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需要较长的康复期,而且容易出现复发的情况。

而鼻内镜射频治疗咽囊炎,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康复期,还可以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复发率。

研究鼻内镜射频治疗咽囊炎的护理工作,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医疗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鼻内镜射频治疗咽囊炎的原理,掌握护理前的准备工作和术后护理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鼻内镜射频治疗咽囊炎的护理体会,总结护理经验,提出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通过对该护理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更为有效的指导和支持,提高咽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也可以为相关疾病的护理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护理水平的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通过对护理体会的总结和归纳,可以为未来的护理实践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促进护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鼻内镜咽囊手术疗效观察

鼻内镜咽囊手术疗效观察

鼻内镜咽囊手术疗效观察
方小明
【期刊名称】《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年(卷),期】2006(20)5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咽囊手术的疗效,并观察术后创面的变化。

方法:鼻内镜手术治疗咽囊炎12例、咽囊囊肿8例。

术后第3天起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鼻咽,每周鼻内镜下观察创面的变化。

结果:治愈12例,有效6例,无效2例。

术后创面白膜在2.3周内脱落。

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咽囊炎、咽囊囊肿疗效较好、创伤小。

【总页数】2页(P433-434)
【关键词】咽囊炎;内窥镜检查;外科手术
【作者】方小明
【作者单位】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五官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6.14
【相关文献】
1.经鼻内镜鼻内腔泪囊吻合手术后的观察和护理 [J], 陈葆莉;肖健香;陈少华
2.同期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与鼻泪囊吻合术18例疗效观察 [J], 陈映辉;丁文华;万华;乐林;杨歆瑶;朱湘滨;董文达;邓元平;李家俊
3.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咽囊炎疗效观察 [J], 邢林学
4.鼻内镜手术、鼻内镜联合柯-陆氏进路和鼻侧切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对比观察 [J], 王海瑞;刘伟杰;赵俊亭;许波
5.泪道阻塞性疾病的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手术疗效观察 [J], 陈鹏; 罗家胜; 高卓平; 段学军; 朱国霞; 刘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纤维鼻咽喉镜下微波治疗咽囊炎临床观察

纤维鼻咽喉镜下微波治疗咽囊炎临床观察

纤维鼻咽喉镜下微波治疗咽囊炎临床观察
闫莉
【期刊名称】《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17)001
【摘要】咽囊炎,亦称桑沃地病,系鼻咽囊肿及鼻咽中部瘘管,是较少见的先天性疾病。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用彻底手术切除或破坏咽囊内壁黏膜,除此之外尚有用咬钳咬去囊口周围组织,用25%~50%硝酸银或25%三氯醋酸烧灼法破坏囊壁;也可用Nd:YAG激光对咽囊外壁进行凝固碳化。

这些手术的缺点是术后易复发及创面渗血等。

我科自1996年以来,共收治13例咽囊炎患者,术前均经病理确诊,在纤维鼻咽喉镜下行微波治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闫莉
【作者单位】三门峡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河南,三门峡,47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6.14
【相关文献】
1.鼻内镜下微波治疗慢性咽囊炎 [J], 徐章智
2.鼻内镜下微波治疗慢性咽囊炎26例临床体会 [J], 王世军;张丽琴
3.电视纤维鼻咽镜下微波治疗咽囊炎疗效观察 [J], 张群;张远芬;彭先兵;李谨;罗四维
4.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咽囊炎 [J], 陈洪春;裴鹏;吴炎峰
5.鼻内镜下微波治疗慢性咽囊炎 [J], 徐章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咽囊炎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咽囊炎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咽囊炎疗效观察
邢林学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
【年(卷),期】2006(000)009
【摘要】微波自2002年6月~2006年1月我院采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咽囊炎患者12例,治疗方法简单、彻底,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2例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年龄4~35岁。

其中儿童7例,成人5例。

主要症状为鼻后部流脓及枕部持续性疼痛,患者常感咽部有黏脓向下流至口咽部,有臭味,清晨较多;有时后吸时,可有痂皮及豆渣样物从口咳出,易感冒。

【总页数】1页(P)
【作者】邢林学
【作者单位】郸城县公疗医院耳鼻喉科;河南郸城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6
【相关文献】
1.鼻内镜下微波治疗慢性咽囊炎 [J], 徐章智
2.鼻内镜下微波治疗慢性咽囊炎26例临床体会 [J], 王世军;张丽琴
3.电视纤维鼻咽镜下微波治疗咽囊炎疗效观察 [J], 张群;张远芬;彭先兵;李谨;罗四维
4.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咽囊炎 [J], 陈洪春;裴鹏;吴炎峰
5.鼻内镜下微波治疗慢性咽囊炎 [J], 徐章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内窥镜下治疗咽囊炎临床观察
咽囊炎又称鼻咽囊肿,咽囊开口阻塞时,囊内杯状细胞的分泌物不能排出而形成囊肿,继发
感染时会发展为脓肿,脓肿形成后可破裂形成化脓性瘘管。

咽囊炎的治疗原则是彻底切除或
破坏咽囊内壁粘膜,以防复发[1]。

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10年7月在鼻内窥镜下对18例慢性咽囊炎患者行电动吸引切除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8例患者全部来自我科门诊,男10例,女8例;年龄16-60岁;病程5个月-7年。

临床表现:18例患者都有鼻腔后部流脓,呼吸时有腥臭味主诉。

15例有鼻咽部异物感,6例有枕部持续性或间隙性钝痛,8例有耳鸣或胀闷不适,13例伴有慢性咽喉炎,8例伴有
慢性鼻炎,2例伴有慢性扁桃体炎,4例患有鼻中隔偏曲,伴鼻中隔糜烂、慢性鼻窦炎、舌
根囊肿各1例。

鼻内窥镜下鼻咽部检查见鼻咽顶部中央圆形光滑隆起肿胀,直径约4-20mm,
呈灰白色半透明状,粘膜充血,部分患者可见囊口,挤压囊口的上方会有脓液流出,少数患者
可见有干痂附着。

全部患者行螺旋CT冠状位扫描及内镜下活检证实为慢性咽囊炎,即“鼻咽
囊肿”。

1.2仪器设备使用浙江桐庐三和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鼻内窥镜和上海晶杰医用仪器厂生产的
吸切器以及筛窦开放钳等。

1.3术前准备(1)术前均经内窥镜检查,已明确诊断为慢性咽囊炎。

(2)对鼻腔鼻窦炎症
明显者,给予罗红霉素0.5g每日2次或者头孢拉定0.5g每日3次以及泼尼松10mg1日3次
口服,连服3-5天。

(3)术前常规检查血小板,出凝血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

(4)术前
做好患者思想工作,以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予苯巴比妥0.1g肌肉注射。

1.4治疗方法用1%盐酸丁卡因行口咽部、鼻腔、鼻咽部喷雾表面麻醉2次,再用1%丁卡因
加0.1%肾上腺素棉片行鼻腔鼻咽部粘膜表面麻醉,约10分钟取出,然后用2%利多卡因局部
多点注射浸润麻醉。

从前鼻孔经鼻腔较宽大一侧进入0度鼻内窥镜,直达鼻咽部,充分暴露
鼻咽囊肿组织,先用筛窦开放钳经鼻腔咬破囊壁,钳破囊壁组织后可见黄白色囊液流出或有
干酪样物质。

然后用晶杰公司生产的鼻腔自动切割吸引器,用直径2mm切吸钻头导入鼻腔
后端,在鼻内窥镜明视下直达囊壁,在瘘口处钻头对准囊壁,由中心向四周环形切割,清除
囊壁,使术腔尽量光滑,将切除的囊壁组织吸入到吸引器内,术区用肾上腺素棉条压迫止血,彻底止血,检查无囊壁残留后退出鼻内镜。

手术后输液或者口服抗生素治疗3-5天,用薄荷油及自制氯霉素地塞米松滴鼻夜滴鼻7-10天,术后1周、1月及3月分别复查,询问患者临床症状;检查鼻咽部情况;观察鼻咽部有无囊
肿复发;有无痂皮、分泌物等。

术后3个月评定疗效。

2 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8分钟,平均5分钟,手术过程中出血约2-5ml,没有大出
血病例。

术后1周复查,16例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检查见鼻咽部病灶消失,轻度充血,
少数病例有血痂附着,创面愈合情况良好。

术后3-4周复查,所有手术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鼻内镜检查见鼻咽部无异常病灶,伤口愈合,粘膜光整,咽鼓管圆枕、咽隐窝及其他附
近组织均无损伤;术后3月、6月随访复查无复发病例,没有出现有并发症的病例。

3 讨论
咽囊的位置隐蔽,过去诊疗有一定困难,容易误诊、漏诊。

近年来,随着鼻内窥镜技术的广
泛应用,此类不易暴露的病灶得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且疗效确切。

咽囊炎临床主要表现为鼻咽部异物感,鼻腔后部流脓,或伴有头枕部疼痛不适,或有耳鸣、
耳闷感。

不少患者被误诊为鼻后滴漏综合症或者鼻咽炎、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进行治疗,
往往多年不愈。

李霞玲等[2]报道在内窥镜下微波治疗咽囊炎6例,全部治愈;陈世强等[3]在
鼻内镜下射频治疗咽囊炎35例,效果满意;徐庆文等[4]报道在电视显像系统监视鼻咽纤维
镜下治疗咽囊炎35例,全部治愈,无一例复发。

综上所述,应用激光、微波、射频等治疗
咽囊炎都可取得满意疗效,但是需要对患者的鼻咽部进行烧灼,手术过程中会有烟雾产生,
并有组织烧焦的味道,对患者刺激较大,而且手术时间较长,手术难度较大;用鼻咽组织活
检钳钳取囊壁,易损伤正常粘膜组织,容易残留囊膜,复发率较高。

利用鼻内窥镜下电动吸
切器治疗咽囊炎有以下优点:①鼻内窥镜下视野清晰,病灶暴露良好。

②吸切器切除囊壁,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切除病灶彻底,不易复发,不损伤正常粘膜。

③吸切器可有效防止囊
肿内组织流入下呼吸道,引起手术并发症。

④对患者刺激小,手术时间短。

⑤一般情况下,局麻可以完成手术,手术费用低,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

所以我们认为在内窥镜下运用电动
吸切器治疗咽囊炎,病灶暴露好,手术时间短,患者刺激小,远期效果好,值得广大同仁使用。

参考文献
[1]黄选兆主编.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53-354.
[2]李霞玲,童明远,等.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咽囊炎6例报告.临床耳鼻咽喉科杂
志.2001,15(3):138.
[3]陈世强,司勇峰,等.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鼻咽局限性病变.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15(8):377.
[4]徐庆文,刘志中,等.电视显像系统监视鼻咽纤维镜下治疗咽囊炎的临床观察.临床耳鼻咽
喉科杂志,2006,20(7):6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