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讲课稿
辛亥革命的讲话稿

辛亥革命的讲话稿关于辛亥革命的讲话稿内容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能够利用到讲话稿的场合越来越多,绝大多数的讲话稿都是叙事议论相结合的论述体应用文。
怎样写讲话稿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做用呢?下面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关于辛亥革命的讲话稿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110年前,中国湖北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辛亥革命,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推翻了腐败无能的清政府。
今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寂静充满了整个电影院,电影开始了。
序幕讲述了中国在清政府的黑暗、腐败统治下,受到外国的欺凌,人民生活困苦,民不聊生,革命者鉴湖女侠——秋瑾,她为了天下的孩子,为了中国人民早日觉醒,不惜让自己的孩子失去母亲,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当她拖着脚镣,一步一步走向断头台时,我的眼泪不禁冲出眼眶。
在革命先驱孙中山的领导下,大批热血青年,他们个个才华横溢,但他们离开了富裕的家庭,离开了自己的亲人,抛头颅、洒热血,战死在沙场上,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努力。
终于,辛亥革命在1911年10月10日发动了,推翻了清朝,迎来了中国的新纪元,从此翻开历史新的一页。
看完了《辛亥革命》,再看看我们如今的中国:科技突飞猛进,近期,"天宫"一号在太空遨游,以及"蛟龙"入海7#米,标志我们祖国走进了世界的前沿,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每个人都有学上。
当然,在享受的同时不要忘记那些流过血,做过牺牲的勇敢革命者,是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坚定的信念换来了今天的幸福和欢笑。
可是我们有些学生生在福中不知福,不好好学习,把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都用于上网和享受上了。
我看了《辛亥革命》后有所感悟:要从小立志,好好学习,做个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
纪念辛亥革命111周年国旗下学生演讲稿7篇

纪念辛亥革命111周年国旗下学生演讲稿7篇纪念辛亥革命111周年国旗下学生演讲稿篇1辛亥革命是什么?不是为一家一姓的权力争夺改朝换代,而是为国体的新生,确立主权在民的共和政体。
是树立自下而上国家政府由人民选举产生,元首官员是人民公仆的新政治理念,改变王权天授王土王民杀伐随意的____政体。
这是中国历史的真正进化。
《辛亥革命》还未所有的革命者,为革命捐款奉献生命的所有人进行了感人的辩护:从秋瑾广州起义烈士(实际可考人名为89人)武昌首义将士,以及旧体制内的同情者,清朝驻英大使的女儿唐曼柔,为孙中山游说西方财团停止对清廷贷款勇敢地站在旧体制及父亲的对立面,最后随父亲一起__的女性。
林觉民的《与妻书》代表了年轻的革命党人,为什么抛妻弃子放弃富裕的家庭个人的前途,去进行看不到前途的革命----因为革命代表了中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即使明知自己看不到胜利,也要为革命奉献的精神。
革命者不全是不得已的逼上梁山者。
中国近现代历史最感人之处,就是很多富裕家庭包括旧体制家庭的年轻人,甘愿抛弃优越幸福的`生活,投身到理想奉献给革命,这些人是先知先觉者,是中华民族新生的不灭的源泉,鲁迅所说的舍生取义的志士。
今天的人们,不应忘记这些民族的脊梁。
也不应容许那些将自己的家庭个人幸福奉为最高人生标准的人对革命者进行肆意及阴险的诬陷。
革命也许不能完成所有的历史使命,革命或许会留下历史的遗憾,但中国近代历史革命的进步意义,不容抹杀。
智者如杨度康有为赞成君主立宪,主张所谓理性地改良政治,历史已经给了这些有学问而无见识的学者以响亮的耳光。
在中国,只有彻底的共和民主才能洗刷3000年君主__的毒害,才能让人民有过上有尊严生活的机会。
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史册!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永远值得中国人民尊敬和纪念!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光阴荏苒,一百年转瞬即逝,今日之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可否认辛亥革命为我们今日的成就奠定的基矗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但我们也应适时回望,铭记历史,在历史经验教训中,把中国做大做强!纪念辛亥革命111周年国旗下学生演讲稿篇2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讲课稿

辛亥革命讲课稿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首先我们来进行一下课程回顾,我们知道《辛丑条约》的签订除了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地半封建社会还有什么影响呢?对,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中国的各界及民众开始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
那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采取了什么方式来救国呢?就是革命。
大家都知道孙中山吧,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过他::“中山先生一生历史俱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近乎完全的革命工作。
”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孙中山的评价很高,而且从这段话中可以知道孙中山一生都在干什么?对,就是革命。
这里我想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要掀起一场旨在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的辛亥革命呢?今天我们就要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今天我们要讲的新课就是辛亥革命、首先来看革命的背景;《辛丑条约》签订了以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这就是当时的社会背景: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但是清政府也没有坐以待毙,1901年4月,在被英国枪炮打开国门60年后,大清王朝所谓的政治制度改革终于开始了。
虽然清政府的“新政”方案在广度和深度上远远超出了被他们扼杀的戊戌变法,但其实际行动却令国人大失所望,直到10年后的1911年,清政府才迫于形势而成立了所谓的责任内阁,却仍是由满族大臣和皇族为主组成。
举国一片哗然,改良彻底破产。
但是,这一改良却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本主义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这是辛亥革命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随着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是革命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把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作为思想武器,以上海和东京作为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
主要的代表人物有:章炳麟、陈天华、邹容,这也就是辛亥革命的思想基础。
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随后民主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关于辛亥革命的讲话稿通用

关于辛亥革命的讲话稿通用(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职场资料、心得体会、祝福语、读后感、观后感、签名说说、句子大全、语录大全、事迹材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place information, experience, blessings, after reading, after watching, signatures, sentences, quotations, deeds, other models, etc.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关于辛亥革命的讲话稿通用讲话稿的格式是很严谨的,他要根据情境、场合来确定的。
《辛亥革命》说课稿——江西临川一中青年教师说课比赛获奖作品

辛亥革命说课教案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课题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2课《辛亥革命》。
我将从说教材及教学立意、教学过程及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我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及教学立意(一)地位和作用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救国史。
本课上承太平天国运动,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深入到制度层面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资产阶级探索救国救命道路的事件,所以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教材共分为三个子目: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和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分为叙述了辛亥革命的爆发背景、中国民国成立的过程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思维活跃,课堂参与度高。
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同时学生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可接触到一些关于辛亥革命的知识,对这一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由于初中历史教学的深度不及高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性。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通过有意义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质疑精神,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历史判断能力,避免成为初中的简单重复。
(三)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目标(依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的情况,制定出教学三维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简述辛亥革命的过程;理解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资料、收集信息、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掌握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评价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进行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感受孙中山的革命决心和历史贡献及中国近代建立民主政治的艰难尝试;通过正确评价辛亥革命,理解辛亥革命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辛亥革命讲话稿精选

辛亥革命讲话稿精选(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职场资料、心得体会、祝福语、读后感、观后感、签名说说、句子大全、语录大全、事迹材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place information, experience, blessings, after reading, after watching, signatures, sentences, quotations, deeds, other models, etc.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辛亥革命讲话稿精选在我们平淡的生活中可以通过对讲话稿语言的推究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讲课课件 辛亥革命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武昌起义 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
2、爆发: 爆发:
(1)时间: )时间: (2)主力: )主力: 1911年10月10日 1911年10月10日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3)结果: 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 )结果: 攻克武昌, (4)影响: )影响: 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 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立;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军
革命爆发
占 领 楚 望 台 军 械 库
昌 起 义 动 , 当 夜 起 义 发
1911 10 10 年 月 日 晚 , 武 武 昌 1911 10 11 年 月 日 , 军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军 占 领 楚 望 台 军 械 库
昌 起 义 动 , 当 夜 起 义 发
材料: 材料:南京临时政府成员 临时总统: 外交部长: 临时总统:孙中山 外交部长:王宠惠 教育总长: 参谋本部总长: 教育总长:蔡元培 参谋本部总长:黄兴 :胡汉民 法制局长: 印铸局长: 法制局长:宋教仁 印铸局长:黄复兴 人外, (以上成员都是同盟会员,各部次长除1人外,其余都是 以上成员都是同盟会员,各部次长除 人外 同盟会重要骨干) 同盟会重要骨干) 陆军总长: 陆军总长:黄兴 秘书处秘书长
E、主要领导人: 主要领导人: F、机关刊物: 机关刊物: G、性质: 性质: H、意义: 意义:
孙中山、 孙中山、黄兴 《民报》 民报》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为什么说同盟会是一个政党? 为什么说同盟会是一个政党?
思考: 思考:
同盟会和以前的兴中会、华兴会、 同盟会和以前的兴中会、华兴会、光 复会等革命团体相比, 复会等革命团体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 方?
2024《辛亥革命》优秀说课稿范例范文

2024《辛亥革命》优秀说课稿范例范文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
本次课堂教学的内容为《辛亥革命》,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辛亥革命》是高中历史教材中的重要章节,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和背景下进行教学的,是历史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历史知识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辛亥革命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辨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到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意义,掌握辛亥革命的起因和过程。
难点是: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说教法学法历史学科的教学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讨论和研究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课堂导入法,情景再现法;学法是:主动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呈现历史资料和图片,以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因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环节一、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开始时,我会通过展示一张辛亥革命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出示导入问题:“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有何重要意义?”通过学生的自由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对课题的思考和兴趣。
环节二、情景再现,再现历史事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辛亥革命的起因和过程,我将使用幻灯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再现辛亥革命期间的历史场景和重要事件。
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辛亥革命的激烈与伟大,从而深入理解其意义和影响。
环节三、合作探究,分析辛亥革命的影响。
人教版初中辛亥革命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辛亥革命说课稿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终结和近代民主政治的初步尝试。
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辛亥革命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以下是一份针对该主题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辛亥革命。
这一事件不仅仅是一次政治变革,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朝政府腐败无能,民众疾苦,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有识之士开始寻求变革的道路,他们希望通过改革来振兴中华。
接下来,我们要了解的是辛亥革命的导火索。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这是辛亥革命的开始。
起义的直接原因是清政府的铁路国有化政策,这一政策损害了地方商人和民众的利益,引发了强烈的不满和反抗。
武昌起义的成功,迅速激发了全国各地的响应,形成了一场全国性的革命运动。
在辛亥革命的过程中,孙中山先生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
他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口号,深入人心。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然而,辛亥革命的胜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革命过程中,各种势力的角逐,使得局势复杂多变。
清政府的顽固派、立宪派、革命派以及其他各种政治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斗争。
这种复杂的政治环境,对革命的进程和结果产生了重要影响。
辛亥革命最终在1912年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被迫退位,中华民国成立。
这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结束,民主共和的理念开始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
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并不意味着中国就此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
革命后的政治局势依然动荡不安,各种势力的斗争并未停息。
袁世凯的篡权行为,北洋政府的军阀割据,都使得新生的民国面临着重重困难。
辛亥革命说课稿高中部编版

辛亥革命说课稿高中部编版一、教材分析1. 教材版本:高中部编版2. 册别:必修上册3. 章节:第 19 课4. 类型:历史本节课主要讲述了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影响。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包括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政府的腐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革命思想的传播等。
- 掌握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如兴中会、同盟会的成立,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等。
- 理解辛亥革命的结果和影响,认识其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史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革命先驱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精神。
-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辛亥革命的背景和过程。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地讲解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
2. 史料分析法:通过展示和分析史料,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3 分钟)- 同学们,大家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等待学生回答)今天看起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在历史上的今天,可能发生着惊天动地的大事。
比如,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城内一声枪响,拉开了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革命——辛亥革命的序幕。
那辛亥革命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2. 讲授新课(30 分钟)- 背景(8 分钟)- 展示一组反映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的图片,如《辛丑条约》签订的场景、民族工业发展的工厂照片等。
辛亥革命优质课一等奖课件知识讲稿

★ 彪炳千秋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
推翻了2000多年的君主 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 的观念深入人心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 建的任务
★ 历史余响
★ 课堂小结
民族危机
★ 国难当头
统治危机
兴中会成立
构想共和 同盟会成立 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
★ 走向共和 浴血共和 一系列武装起义 武昌起义的胜利
初创共和 民国建立 帝制终结
★ 彪炳千秋
★ 高考直击
1、.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
历史上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种种中心都归之于
民生问题。”为此,他提出的政策是
A.平均地权
B.奖励实业
C.保护工商
D.土地革命
2、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
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 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 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平等自由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制
2、性质: 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的国家临时大法
★走向共和
初创共和
帝 制 终 结
1912年2 月 隆裕太 后被迫同
意清帝退 位
★ 彪炳千秋
china---中国; 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请观看这幅中漫华画民,族列面强临在深重争的抢民和族撕危扯机。什么?这幅漫 画说明了中国当时社会面临的什么问题?
★国难当头
材料二: 及到庚子年闹出了弥天的大祸, 才晓得一味守旧万万不可,稍稍行了 些皮毛新政。其实何曾行过,不过借 此掩饰国民的耳目,讨讨洋人的欢喜 罢了;不但没有放了一线光明的,那 黑暗反倒加了倍。
《辛亥革命》说课稿

《辛亥革命》说课稿
引言概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它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和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
本文将从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背景
1.1 辛亥革命前中国社会的矛盾
1.2 辛亥革命前中国的政治体制
1.3 辛亥革命前的政治思潮
二、过程
2.1 辛亥革命的爆发
2.2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
2.3 辛亥革命的战争过程
三、影响
3.1 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体制的影响
3.2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3 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四、启示
4.1 辛亥革命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启示
4.2 辛亥革命对中国国家建设的启示
4.3 辛亥革命对中国人民的启示
五、总结
通过对辛亥革命的回顾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次革命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同时,我们也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纪念辛亥革命国旗下讲话稿

纪念辛亥革命国旗下讲话稿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树立起了中华民族复兴历程上的一座伟大里程碑。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纪念辛亥革命国旗下讲话稿,仅供参考。
纪念辛亥革命国旗下讲话稿篇1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今天是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
10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11年10月10日,一位叫熊秉坤的志士在湖北武昌打响了第一枪,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
你们知道辛亥革命名称的由来吗?你们知道这次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吗?因为1911年是农历的辛亥年,所以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正是这次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君主王朝——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如今,在湖北省武汉市的首义公园里,还高高耸立着革命战士打响辛亥第一枪的塑像,它代表着所有发动、支持、参与辛亥革命的人们的形象。
同学们,当我们今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知识,在美丽整洁的校园里嬉戏、玩耍的时候,你们可曾想起过那发生在一百年前的英勇故事,可曾想起过那些为了建设新中国而流血牺牲的勇士们?虽然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尽,但我们永远不要忘记,是无数革命先烈们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爱国不是空洞的挂在嘴上,而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之中。
爱国就是从爱自己的班集体,爱我们的学校做起,把班集体当做我们的第二个家,以班级为荣,以我们的滨北小学为荣;爱国,就是从爱护身边的一桌一椅,一草一木做起,从时刻保持校园的环境卫生做起;爱国,就是要从专心听讲,认真完成功课做起,努力学习各个学科的知识,为将来建设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爱国,还应当从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做起,如果连同学间的小小摩擦都不能宽容,又怎么能将这么大的祖国装进心中呢?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老师希望,你们可以从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做一个爱国爱校的好少年,这才是对一百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最好的纪念。
2024关于《辛亥革命》的说课稿范文

2024关于《辛亥革命》的说课稿范文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事件,对中国社会和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辛亥革命》是人教版小学历史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辛亥革命的背景、内容和影响,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历史的变迁和国家的发展。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了解辛亥革命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辛亥革命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③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辛亥革命,引导学生珍爱和维护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教学重难点重点是: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内容和影响;掌握辛亥革命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
难点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在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非常重要。
为此,我采用的教法是问题导入法和情景模拟法。
学法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采用的是归纳总结法和启发式学习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相关的教具和多媒体资源,以便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
同时,还准备了与课题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文献资料,以便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启发思考,引入新课通过展示辛亥革命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你们认识这些人物吗?你们知道这次事件是什么吗?从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环节二、导入新知,解读教材通过教材中的文字描述和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同时,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展示他们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环节三、探究新知,突破难点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展示学习成果的方式,让学生分析辛亥革命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辛亥革命发言稿通用(精选5篇)

辛亥革命发言稿通用(精选5篇)辛亥革命发言稿通用(篇1)大家好!雄伟的国歌声在天安门广场响起,全国人民都瞻仰着这一天,祖国的七十华诞。
如今的中国,重新以一个世界大国的身份屹立在亚欧大陆的东方。
这不禁又让人想起了20世纪初的那个积贫积弱,被欧洲列强瓜分的旧中国。
众所周知,是孙中山先生组织的辛亥革命改变了这一切,创造了民主的开端,终结了统治了中国达四千年久的封建制度。
在纪念辛亥革命111周年的今天,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作出更加符合实际的评价。
《礼记》中有一句话,叫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正是这一信仰的坚定实践者。
我觉得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主要在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文精神在中国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是一次划时代的创新和改革。
它所要革除的君主专制是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制度,所要创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是一种全新的制度,尽管困难重重,历尽艰险,但革命先驱者仍然坚持不懈,不屈不挠,呕心沥血。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提出推翻清朝专制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这就开辟了几千年来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开始了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新阶段。
谢谢大家!辛亥革命发言稿通用(篇2)大家好!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在距今111年前的中国,曾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辛亥革命”。
在1911年,也就是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因为那一年以干支计为辛亥年,所以又称“辛亥革命”。
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
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存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辛亥革命讲话稿

辛亥革命讲话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好词好句、名言短句、祝福语、古诗词、读后感、观后感、日记、周记、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famous quotes and short sentences, blessings, ancient poetry and lyrics, post reading feedback, post reading feedback, diaries, weekly not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辛亥革命讲话稿辛亥革命讲话稿(精选5篇)在我们平淡的生活中可以通过对讲话稿语言的推究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讲课稿(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19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革命原因1、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1895年列强掀起瓜分狂潮,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4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
2、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1895年2月,孙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规定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第一个纲领。
1905年8月20日,同盟会召开成立大会,孙中山被推为总理,黄兴被推为执行部庶务,会议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16字纲领。
11月,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出版,孙中山在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以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内容的三民主义。
3、1911年5月(宣统三年四月),清政府发布内阁官制,成立以庆亲王奕劻为总理的内阁。
13名国务大臣之中,汉族仅4人,满族9人,而皇族竟有5人,故人称“皇族内阁”。
“皇族内阁”的成立,引起立宪派的强烈不满。
但他们还没有绝望,又以各省咨议局联合会名义上书力争,说:“以皇族组织内阁,不合君主立宪公例,请另简大员,组织内阁”[ 。
但得到回答是:“黜陟百司,系皇上大权,议员不得妄加干涉。
立宪派纷纷感到失望,一部分人开始转向革命阵营。
4、导火索:保路运动又称铁路风潮。
1910年(宣统二年),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逼清政府订立借款修路合同。
1911年5月9 日,清政府为了向四国银行团借款用来镇压革命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策动下,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
辛亥革命说课稿

辛亥革命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辛亥革命”。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辛亥革命”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 20 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运动。
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看,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还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同时,辛亥革命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对辛亥革命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其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的认识还比较肤浅。
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但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主要过程和结果。
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史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三民主义的内容和作用。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对辛亥革命局限性的理解。
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让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基本史实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辛亥革命说课稿

辛亥革命说课稿一、引言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伟大革命。
它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终结,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新纪元。
本文将从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等方面,详细介绍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革命原因、革命过程以及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二、历史背景1. 清朝的衰败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经历了几百年的统治,但在19世纪末,清朝逐渐衰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众的不满情绪逐渐积聚。
2. 外国列强的侵略19世纪末,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割地让利,中国人民的民族尊严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这进一步激起了人民的爱国情感,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提供了条件。
三、革命原因1. 经济压迫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经济长期停滞不前,贫富差距悬殊,农民和工人受到严重的剥削和压迫,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 政治腐败清朝政府腐败不堪,官员贪污腐败,百姓权益无人保障,民众对清朝统治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3. 民族危机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割地让利,使中国民族尊严受到严重的伤害,人民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和反抗意识逐渐觉醒。
四、革命过程1. 辛亥革命前的准备孙中山等革命先驱积极组织和发动革命,成立同盟会等革命团体,准备推翻清朝统治。
2.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起义爆发,起义军占领了武昌城,成立了暂时政府,宣布推翻清朝统治。
3. 辛亥革命的全国推进起义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国各地,各省纷纷响应,相继宣布独立,成立暂时政府,推翻了清朝统治。
4. 辛亥革命的胜利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辛亥革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孙中山被推荐为中华民国暂时大总统。
五、影响1. 结束了封建帝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历史上的新纪元奠定了基础。
2. 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成立了中华民国,开启了中国的民主共和时代。
3. 激发了爱国情感辛亥革命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感,让人民意识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的重要性。
4. 为中国革命开辟了道路辛亥革命为中国革命开辟了道路,为后来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4辛亥革命说课稿范文

2024辛亥革命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辛亥革命》是历史学科高中必修的一部分,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晚清政治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历史学科中的重要知识点,而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中具有深远的影响。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辛亥革命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理解历史事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中国近代史的曲折与辛酸,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辛亥革命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难点是: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理解历史事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历史学科的教学离不开对历史事件的详细讲解和讨论,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讲授法,讨论法;学法是: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辛亥革命的相关资料、图片和视频资料,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课堂伊始,我给同学们发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辛亥革命吗?在学生的回答中,我会引导他们回忆起晚清时期中国的社会、政治状况,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做铺垫。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思考,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有什么重要影响?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知的学习做好准备。
环节二、讲解新知,梳理历史事件。
在这个环节,我将详细讲解辛亥革命的起因、过程和结果,通过讲解,让学生深入了解辛亥革命的重要性和影响。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穿插相关的资料、图片和视频,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让学生对辛亥革命的理解更加深入,增强他们的历史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节新课。
大家都知道,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开始就逐渐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与复杂的阶级矛盾之中,三个不同的阶级——农民、地主、资产阶级维新派先后对国家出路进行了探索,但是最终都失败了,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近代中国人为挽救国家危机而进行第四次探索,它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所领导进行的探索,大家都知道孙中山吧,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过他::“中山先生一生历史俱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近乎完全的革命工作。
”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孙中山的评价很高,而且从这段话中可以知道孙中山一生都在干什么呢?对,就是革命。
我们今天要讲的新课就是辛亥革命。
(本书标题:辛亥革命)关于辛亥革命这节课,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学习,分别是辛亥革命的概念、背景、经过以及意义。
(板书:概念,背景,经过,意义)其中,辛亥革命的概念及经过我们只需要简单了解,我们把这节课的重点放在辛亥革命的意义以及对临时约法的评价上。
(板书:在意义和经过下面划线)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辛亥革命的概念,辛亥革命分广义与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辛亥革命指的就是199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而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就是武昌起义,因为它是在旧历辛亥年发生的。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尝试自己总结一下辛亥革命的过程。
大家已经阅读过教材,那么应该已经对辛亥革命的进程有了大体的把握。
大家应该知道,对于一个历史事件,要从背景,经过,结局,以及意义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那么我们来学习一下辛亥革命的背景,有这六个方面。
(板书:背景——社会背景,物质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导火索)先来说说革命爆发的社会背景,根据上节课所学,八国联军侵华后1901年签订了更为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把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辛丑条约》中的赔款,允许帝国主义侵略军长期派兵驻守中国的战略要地,对中国的主权、国防安全、内政外交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而对于这样一个空前丧权辱国的条约,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却全盘接受了,甚至说出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样的话。
从此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和走狗,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腐朽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已经完全建立起来了。
《辛丑条约》的订立,使帝国主义勒索到巨额赔款,而清政府为了赔款和解决财政危机,把钱财又摊付到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的头上,这样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衰败,社会矛盾异常激化。
在这内外交困之际,清政府内部也开始分化,立宪派要求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
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在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在被英国枪炮打开国门60年后,大清王朝所谓的政治制度改革终于开始了。
新政对政治、经济、文教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比如,建立新军,废除八股科举,奖励工商等等。
虽然清政府的“新政”方案在广度和深度上远远超出了被他们扼杀的戊戌变法,但其实际行动却令国人大失所望,直到10年后的1911年,清政府才迫于形势而成立了所谓的责任内阁,却仍是由满族大臣和皇族为主组成。
举国一片哗然,改良彻底破产。
但是,这一改良却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本主义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这是辛亥革命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在说思想基础前,大家先来了解一下这几位辛亥名人,在辛亥革命前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者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章炳麟、陈天华、邹容等。
章炳麟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1903年,章炳麟在《苏报》上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文,针对康有为的中国人民“公理未明,旧俗俱在”,没有进行革命资格的论调,针锋相对地指出“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对反对革命的论调进行了有力的驳斥。
邹容的《革命军》一书,歌颂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就,无情地批判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揭示了中国所处的危亡局势,阐述了反帝的政治主张和策略。
他们的革命宣传,唤起了人民的觉醒,壮大了资产阶级革命队伍,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
当然,在思想领域方面,这一时期最具有贡献的人物还是孙中山,关于孙中山的思想,稍后再做了解。
接着我们来看辛亥革命的组织基础,自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后,民主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除了兴中会,比较著名的还有1905年孙中山等人在东京成立的中国同盟会。
这两个革命团体的不同之处在于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而同盟会则由革命团体上升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高度。
最后一方面就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导火索:四川保路运动是以清政府出卖国家主权为突破口的,这样一场保路运动带来的应该说是整个四川上上下下的一种反抗斗争。
那么清政府想要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想调集湖北新军,这样的一个调动实际上给湖北地区的武昌起义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
从以上六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此时的中国,只有革命,才能推翻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才能给中国带来新生的希望。
好,我们刚刚说到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我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孙中山,大家了解了解。
孙中山是一个职业革命家,他在1905年创立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随后孙中山又将其概括成“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
我们来简单的分析一下。
(板书:思想基础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首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解决的是民族独立问题,“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是主张反满排满,推翻清朝统治。
第二是主张民族独立平等,推翻清政府这个民族压迫的朝廷,废除其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排满与反对封建政权相结合,把推翻清朝统治与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相结合,初步指明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斗争目标,在当时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
但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他们民族革命革的是满族贵族的命。
它没有认清中国社会矛盾最主要的矛盾是外部民族矛盾,列强对中国的压迫,而不是内部民族矛盾。
这是他的局限性。
其次,“建立民国”即民权主义,解决政治民主共和问题。
“创立民国”是要创立什么样的国家呢?“创立民国”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推翻封建帝制、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按照西方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实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
二是批驳保皇君主立宪的谬论,立誓推翻清王朝后,决不建立汉人的君主政体国家。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指明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标,是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代之以民主共和国,这代表了当时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但是,民权主义认为只要推翻体现封建帝制的恶劣政府清政府,民权主义就算完成了。
这就把民权主义简单化了,最后说“平均地权”,就是民生主义,解决社会民生问题。
孙中山希望通过“核定地价”的办法,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资本主义的“土地国有制”。
这种在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条件下,实现“土地国有”,进而解决土地问题的办法实际上是难以实行的。
但它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总体上看,在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是前提,民权主义是核心,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
三民主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半殖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并试图用革命手段予以解决。
它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三个方面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因而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但是,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学习了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之后,我们来了解一下辛亥革命的发生经过,分为爆发、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阶段。
首先我们来看辛亥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
(板书:经过——爆发、发展、高潮、结局)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1911 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鸣枪起义,武昌起义爆发。
(板书:武昌起义)经过一夜短兵相接的激烈战斗,革命军攻占武昌。
12日,武汉三镇全部光复。
这场革命史称“辛亥革命”。
那同学们想一想:起义胜利后,革命党人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建立政权,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党人便着手建立革命政权。
不久,资产阶级新政权——湖北军政府宣告成立。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
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统治而独立,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非常迅猛。
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还远在美国。
1911年底,他从海外回到上海,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
最后,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为什么要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主要原因是虽然孙中山没有亲自领和参加武昌起义,但这次起义是在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影响下进行的,而且孙中山在广大群众,尤其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派中享有极高的声望。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宣告成立,与此同时还成立了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临时约法》。
(板书:高潮——《临时约法》)大家来看一看《临时约法》都有哪些内容,再来想一想这些问题。
我们来分析一下《临时约法》的内容,第一章规定了“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这种思想在我国是前所未有的。
第二章规定了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思想。
第三到六章规定了一系列国家权利的分工,比如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院行使行政权,法院行使司法权,这与美国《1787宪法》非常相像,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思想,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带有鲜明的革命性的民主性。
此外,《临时约法》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就是第五章,其中,参议院有权弹劾临时大总统的规定,内阁制中内阁总理对于临时大总统权力的制约规定等等,均明显具有维护共和制度的色彩和限制袁世凯专制独裁的目的。
但是,这部宪法后来没有发挥制定者设想的那种作用,窃取临时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为实现其独裁统治,两年以后便废除了这部宪法。
(板书:结局——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那么袁世凯为什么能够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这个时候的清廷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列强也以军事威胁、经济封锁、外交孤立为手段为袁世凯撑腰,革命党人在面对这些外患的时候又遇到了内忧,那就是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趁机攻击革命党人,在这些内忧外患的情形下,孙中山终于妥协了,保证保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