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常用实验室检查指标共41页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一、血糖检测血糖检测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也是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手段。
1、空腹血糖(FPG)空腹血糖是指至少 8 小时未进食后的血糖水平。
正常范围通常为 39 61mmol/L。
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且伴有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则可诊断为糖尿病;如果没有糖尿病症状,需改日复查以确认诊断。
2、餐后 2 小时血糖(2hPG)餐后2 小时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 小时后的血糖水平。
正常范围一般<78mmol/L。
餐后 2 小时血糖≥111mmol/L,且伴有糖尿病症状,可诊断为糖尿病;如果没有症状,同样需要复查。
3、随机血糖随机血糖是指任意时刻抽取的血糖值。
当随机血糖≥111mmol/L,同时伴有糖尿病症状,也可诊断为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过去 2 3 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不受短期饮食、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正常范围一般在 4% 6%之间。
糖化血红蛋白≥65%可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参考指标之一。
此外,它还能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情况,是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于空腹血糖或餐后 2 小时血糖处于临界值,或疑似糖尿病但血糖检测结果不明确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试验过程中,患者需要空腹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溶液,然后分别在服糖后 30 分钟、1 小时、2 小时、3 小时测量血糖。
通过观察血糖的变化曲线,有助于明确诊断。
胰岛素和 C 肽检测胰岛素和 C 肽都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
通过检测胰岛素和 C 肽水平,可以了解胰岛β细胞的功能。
1、胰岛素释放试验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同时测定血清胰岛素水平,称为胰岛素释放试验。
通过观察胰岛素分泌的曲线,可以判断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和胰岛素抵抗情况。
2、 C 肽释放试验C 肽与胰岛素等量释放,但 C 肽不受外源性胰岛素的影响。
糖尿病的检测指标
糖尿病的检测指标
一、糖尿病的检测指标二、血糖高的危害三、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指标
糖尿病的检测指标1、糖尿病的检测指标之糖化血红蛋白检查(hba1c)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与常规血糖监测方法的结合,有助于指导糖尿病患者和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使血糖得到较好的控制,最终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
2、糖尿病的检测指标之尿酮体检查
酮体是体内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正常人尿中酮体含量极微,定性试验为阴性。
尿中酮体过多称酮尿症,可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妊娠剧烈呕吐、子痫、剧烈运动、饥饿、应急状态等。
3、糖尿病的检测指标之胰岛素或c肽检查
c肽与胰岛素之间有稳定的比例关系,且不受胰岛素抗体的干扰,注射的外源性胰岛素不含c肽,所以测定血中c肽水平,可以反应内生胰岛素的水平,还可了解β细胞的功能。
4、糖尿病的检测指标之24小时尿蛋白检查
对预防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诊断意义。
升高表示有早期肾病。
5、糖尿病的检测指标之眼底检查
糖尿病人一但有眼部自觉症状,往往已经错过治疗的最佳时间,所以建议应在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眼底,糖尿病主要损害视网膜的微小血管。
早期表现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所以眼底检查就可以看出微血管的变化。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长期升高,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本文将会介绍糖尿病的常见实验室检查项目及其意义。
一、血糖检测血糖是糖尿病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常见的检测方法有空腹血糖、血糖耐量试验和随机血糖检测。
1. 空腹血糖:患者需在至少8小时禁食后进行检测,一般高于6.1mmol/L(110mg/dL)被认为是糖尿病的标准。
低于此值但高于正常范围(3.9-6.1mmol/L,或70-110mg/dL)则属于糖尿病前期。
2. 血糖耐量试验(OGTT):患者需在空腹状态下饮用75g葡萄糖溶液后2小时再次检测血糖水平。
血糖水平在7.8-11.1mmol/L(140-199mg/dL)间被认为是糖尿病前期,高于11.1mmol/L(200 mg/dL)则被诊断为糖尿病。
3. 随机血糖:无论患者是否进食,任意时间的血糖水平超过11.1mmol/L(200 mg/dL)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红蛋白是测量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水平的指标,且无需空腹。
反映了红细胞内的血糖平均水平。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推荐HbA1c≥6.5%(48 mmol/mol)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对于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还可用于评估血糖控制的好坏。
三、尿糖和尿酮尿糖和尿酮的检测可用于初步筛查糖尿病。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出现糖和酮体,如果出现则可能存在糖尿病或其他相关问题。
尿糖的检测方法包括尿糖试纸法和酶法测定尿糖。
四、C-肽C-肽是由胰岛素前体产生的物质,可以反映胰岛β细胞的功能。
检测C-肽有助于判断胰岛功能的状况,特别对于 Type 2 糖尿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监测非常有价值。
五、胰岛素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主要激素,检测胰岛素水平有助于评估胰岛功能和血糖代谢的情况。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静脉血浆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耐受试验。
六、血脂检测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血脂异常。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及意义
(1)尿糖测定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尿糖阴性也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
含己糖酶和葡萄糖氧化酶的尿糖试条可作半定量测定,但仍受肾糖阈值的影响。
糖尿病肾疾患时肾糖阈升高,血糖虽已轻度或中度升高,尿糖仍阴性;妊娠时肾糖阈降低,血糖正常时尿糖可呈阳性。
在多数情况下24h尿糖总量与糖代谢紊乱程度一致,可作为判定血糖控制的参考指标。
(2)尿酮体测定尿酮体阳性,对新发病者提示为1型糖尿病,对2型糖尿病或正在治疗中的患者,提示疗效不满意或出现重要的合并症。
采用硝基氢氰酸盐试验法,只有乙酰乙酸和丙酮可使本试验呈阳性反应,当酸中毒明显时,酮体组成中以β-羟丁酸为主,故尿酮体阴性不能排除酮症。
(3)血浆葡萄糖(血糖)测定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疗效的主要指标,目前多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
静脉全血、血浆和血清葡萄糖测定在医院进行,毛细血管全血葡萄糖测定可用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型血糖仪由病人自测。
一次血糖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或随机血糖等)仅代表瞬间血糖水平,称点值血糖;一日内多次血糖测定(三餐前、后及睡前,每周2日,如疑有夜间低血糖,加测3Am血糖)可更准确反映血糖控制情况。
静脉血浆或血清血糖比静脉全血血糖约高1.1mmol/L(20mg/dl),毛细血管全血血糖在空腹时与静脉全血血糖相同,餐后与静脉血浆或血清血糖相同。
(4)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和糖化血浆蛋白测定HbA1为血红蛋白两条β链N端的缬氨酸与葡萄糖化合而成,为不可逆反应,其量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其中以HbA1c为主。
红细胞在血循环中的平均寿命约为120天,HbA1c 在总血红蛋白中所占的比例能反映取血前8-12周的平均血糖水平,与点值血糖相互补充,作为糖尿病血糖控制的监测指标。
HbA1c测定常采用亲和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法,正常值为4%~6%,因检测方法和技术条件不同,各实验室应建立各自正常参考值。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一、血液检查1、血糖正常值:空腹血糖为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5.0~7.8mmol/L。
血糖测定在糖尿病的诊断和病情监控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血糖水平是判断糖尿病的唯一标准。
血样标本不同,测定方法不同,血糖的正常值也不同,应注意鉴别。
1)血标本采集血标本来源分静脉血、动脉血和毛细血管,又可分为空腹及餐后(葡萄糖负荷后)血。
无论空腹血和餐后血,在我国血糖测定主要以静脉血为主,毛细血管末梢血为辅,而动脉血应用较少。
耳血、趾血或手指血是微血管血,接近于动脉血,清晨空腹的微血管全血血糖数值基本上与静脉血的血糖相符,口服葡萄糖2小时后的微血管全血血糖比静脉全血血糖值高1.03mmol/L甚至更高,因此尽可能采用静脉血。
静脉血又分为全血、血浆及血清,血浆和血清血糖比全血血糖能更好地反映细胞外液的葡萄糖含量,因为全血含有红细胞,红细胞内含水比血浆少,而葡萄糖是溶于水的,全血内红细胞的葡萄糖被利用,因此全血血糖比血浆血糖值低15%左右,现多采用血浆测定血糖,不少医院采用静脉血清,其测定值与血浆相当。
毛细血管末梢血测定值一般不可用于糖尿病的诊断,但可用于人群糖尿病普查,筛选及患者自我监测,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在我国已经开始推广应用,这种仪器体积小、便于携带、快速,较为准确,缺点是试纸条价格贵、保存期短,一般毛细血管血糖值比静脉血浆血糖值低。
血标本采集后应立即测定血糖,若不能及时测定应分离血浆(或血清)冷冻保存。
一般室温下血标本中的血糖以每小时0.4mmol/L的速度氧化降解,于4℃时每小时降解0.11mmol/L,在夏季气温很高时血糖降解更快,医生和患者在分析血糖结果时要考虑这些因素。
2)血糖测定方法从测定原理上讲血糖测定有两类化学反应法,包括3种方法:①葡萄糖氧化酶法:利用葡萄糖与葡萄糖氧化酶之间的化学反应来测定葡萄糖浓度,该方法测定的糖为葡萄糖,不与其它糖发生反应,因此准确、可靠,目前国内已较广泛推广应用。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
结果(测定值包括了内源性和外源性胰岛素),应测定C-肽 水平。 ⑹ 糖尿病人的胰岛β细胞功能受糖尿病类型、体重、病程和 血糖高低等因素的影响。
C肽释放试验
1.原理:同胰岛素释放试验。 2.试验方法: ⑴ 75克葡萄糖法见糖耐量试验。 ⑵ 馒头餐试验见胰岛素释放试验。
C肽释放试验
正常参考值(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 空腹 C肽 1.1-3.3 ng /m L, ⑴ 正常人采用75克葡萄糖法或馒头餐试验,C肽浓度在服糖后 (或馒头餐后)0.5-1小时达高峰,可比空腹C肽浓度高3-5 倍,3小时后降至接近正常水平。 ⑵ 胰高血糖素刺激后C肽峰值在6分钟左右。 注意事项和影响因素: ⑴ 见胰岛素释放试验。 ⑵ 胰高血糖素刺激试验禁用于对其成分过敏者和疑有肾上腺 腺瘤者,空腹血糖<7mmol/L时试验结果不好分析,胰高血 糖素刺激试验与75克葡萄糖法或馒头餐试验比较重复性好、 时间短和不受慢性高血糖的影响。
Ⅱ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分泌变化(mU/L)
mU/L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IH
2H
3H
胰岛素释放试验的影响因素
注意事项和影响因素:
⑴ 如已确诊为糖尿病,为了解胰岛功能可考虑用馒头餐试验, ⑵ 对糖耐量试验有影响的药物和疾病同样会影响胰岛素释放
试验。 ⑶ 试验当天早上不能使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 ⑷ 有些药盒不能区分胰岛素原和胰岛素原裂解产物,注射外源
HbA1a
2.5% HbA1
6%
HbA1b
0.5% Glycated
5%
糖尿病相关实验室指标解读【共42张PPT】
Capillary blood glucose
3% (参考DCCT)
一些临床少见的情况(如进展迅速的1型糖尿病),HbA1c可能无法“赶上”急性血糖变化的速度,应根据症状及血糖来诊断糖尿病,尽管其
HbA1c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水平;
HbA1c值相同不等于全天血糖谱相同
Patient A
HbA1c
6.5%
血糖控制率低
超过50%~70%的患者血糖控制不满意, 长期获得良好控制(HbA1c≤6.5 %-7.0%) 的比例不到30%。
原因:患者障碍 医生的障碍 胰岛素使用率低
IDMPS 2006 T2DM
全球基线数据 – 2007 EASD 壁报交流
血糖控制现状
血压、血脂控制现状
仅三分之一患者血糖(HbA1c<7%) 血糖、血脂、血压三项达标者仅1.7%(68/3991)
几点注意
全血中含红细胞,红细胞葡萄糖含量低, 而且吸收利用葡萄糖
毛细血管血糖近似全血
各类血糖的比较
动脉血糖>静脉血糖 全血血糖<血浆血糖 血流通畅的毛细血管血糖≈动脉血糖 毛细血管全血血糖<静脉血浆血糖,空腹
状态下差别大,餐后状态下差别小 血清血糖<血浆血糖(里面有蛋白)
临床指南
影响因素
➢ 血红蛋白分子病、地中海贫血、溶血性贫血、怀孕等 红细胞寿命缩短,从而糖化血红蛋白的量降低;
➢ 肾功能不全、慢性酒精中毒等减慢HB的代谢,使其寿
命延长,从而使糖化血红蛋白的量增加。
HbA1c升高伴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每1000患者年的发生数
Incidence per 1,000 patient years
Contribution (%)
2型糖尿病空腹和餐后血糖对A1C 的影 响
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指标
精品PPT
专家论坛: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497-500
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达9200万,居世界首位,同 时还有糖尿病前期患者1.48亿。
在我国,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为2型糖尿病,由其引 发高血压、脑梗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 尿病肾病综合征等并发症的控制率不足。
精品PPT
2010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
1、糖化血红蛋白A1c≥6.5%*。 2、空腹血糖FPG≥7.0 mmol/l。 3、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血糖≥11.1 mmol/l。 4、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
者,随机血糖≥11.1 mmol/l。 如无明确的高血糖,结果应重复检测确认 。
(四)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 胰岛 细胞功能性基因缺陷 • 胰岛素作用的遗传缺陷 • 胰腺外分泌疾病 • 内分泌疾病 • 药物和化学品所致 • 感染 • 罕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 • 其他遗传疾病伴糖尿病
精品PPT
1997ADA/1999WHO诊断标准 1、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 mmol/l。 2、空腹血糖FPG≥7.0 mmol/l。 3、OGTT时2h血糖≥11.1 mmol/l。(75g无水葡萄糖)
精品PPT
测量方法
阳离子交换色谱法 电泳法 亲和层析法 免疫分析法 离子层析法 等电点聚集法 化学发光法 酶法
精品PPT
…………….
参考方 法?
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精品PPT
血糖调节的主要机制
精品PPT
病因
1.遗传因素 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
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 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 2.环境因素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课件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
HPLC-ESI
CVs: HbA1c CV 4.09% 2.0% 5.37% 1.2% 7.91% 2.5%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
HPLC-CE
CVs: HbA1c CV 3.86% 1.92% 6.36% 1.58% 12.0% 1.62%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
静脉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
适应证: 胃切除后 胃空肠吻合术后 吸收不良综合征 评价葡萄糖利用的临床研究手段 方法: 静脉注射50%葡萄糖,0.5g/kg, 2-2min注完 每5min取血测血糖,共60min(12次) 公式:K = 0.69 / T ½ ×100 正常人K≥1.2, 糖尿病<0.9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
HbA1c与微血管并发症
FPG 2hPG HbA1c
Diabetes Care 1997, 20: 1183
FPG(mg/dL) 42- 87- 90- 93- 96- 98- 101- 104- 109- 120- 2hPG (mg/dL) 34- 75- 86- 94- 102- 112- 120- 133- 154- 195- HbA1c(%) 3.3- 4.9- 5.1- 5.2- 5.4- 5.5- 5.6- 5.7- 5.8- 6.2-
实验室检查
尿糖测定 血糖测定 葡萄糖耐量试验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血浆胰岛素和C-肽测定 自身抗体测定 其它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
尿糖测定
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 Diabetes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
尿糖测定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的筛查
留取常规尿送检。
正常人尿液酮体阴性。
尿酮体定性
临床意义:
①尿中酮体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
②因感染、高热、严重呕吐、腹泻、消化不良等进食较 少,机体糖代谢障碍,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增加,酮体在 体内积聚,而出现饥饿性酮尿。 ③糖尿病患者在感染、妊娠及分娩、应激状态等因素影响 下,易诱发酮症,应及时进行尿酮体的检查。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筛查
脑血管并发症
1、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腔 隙性脑梗。 2、一过性短暂性脑缺血(TIA):颈内动脉 型、椎基底动脉型。
脑血管并发症
筛查方法:头颅CT或磁共振、经颅多普
勒血流图、彩超查颈部动脉血管。
眼部并发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常见 黄斑水肿 白内障 青光眼
六、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尿微量白蛋白检查
正常人一般也会有蛋白的漏出,所以正常人尿微量白 蛋白<30mg/24h;在30-300mg/24h时称为微量白蛋 白尿;>300mg/24h时称为大量白蛋白尿。
※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 证明肾病发展离不可逆期 只有一步之遥,如果不及 时治疗就会进入尿毒症期。
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尿病肾病
胰岛功能测定分型
(1)胰岛素分泌不足型:为试验曲线呈低水 平状态,表示胰岛功能衰竭或遭到严重破坏, 说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见于胰岛素依赖型 糖尿病,需终身胰岛素治疗。
胰岛功能测定分型
(2)胰岛素分泌增多型:患者空腹胰岛素水 平正常或高于正常,刺激后曲线上升迟缓,高 峰在2小时或3小时,多数在2小时达到高峰, 其峰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提示胰岛素分泌相对 不足,多见于非胰岛素依赖型肥胖者。该型患 者经严格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或服 用降血糖药物,常可获得良好控制。
医学检验--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一)血糖测定(二)尿糖测定(三)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四)糖化蛋白测定(五)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六)葡萄糖-C肽释放试验(七)糖尿病急性代谢合并症的实验室检查(一)血糖测定是检查有无糖代谢紊乱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指标。
1.样本:血浆或血清。
餐后血糖升高,静脉血糖<毛细血管血糖<动脉血糖全血葡萄糖浓度比血浆或血清低12%~15%,且受红细胞比容影响。
血糖测定除与标本的性质有关外,还受饮食、取血部位和测定方法影响。
餐后血糖升高,血糖测定为清晨空腹静脉取血。
全血在室温下放置,血糖浓度每小时可下降5%~7%左右。
不能立即检测而又不能立即分离血浆或血清,就必须将血液加入氟化钠-草酸盐抗凝,抑制糖酵解途经中的酶,保证测定准确。
要避免标本溶血。
2.方法1)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GOD-POD法)原理:POD:过氧化物酶;GOD:葡萄糖氧化酶。
505nm比色,其色泽深浅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
GOD催化的反应特异,只有葡萄糖反应,POD受干扰因素较多,如血中有还原性物质,如尿酸、维生素C、胆红素和谷胱甘肽等可使H202还原为H2O,可致结果偏低。
评价: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和稳定性良好,是目前血糖测定的首选方法。
2)葡萄糖氧化酶-氧速率法(GOD-OR法)葡萄糖氧化酶每氧化标本中的一分子葡萄糖便消耗一分子氧,用氧敏感电极测定氧消耗速率,便可知葡萄糖含量。
此法准确性和精密度都很好,但只能用于特殊的分析仪。
3)已糖激酶法(HK法):是目前公认的参考方法。
原理:NADPH在340nm有吸收峰,其吸光度增加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
该反应第二步特异,只有G-6-P才能反应。
评价:本法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特异性高于葡萄糖氧化酶法。
干扰因素少,轻度溶血、脂血、黄疸、肝素、EDTA等不干扰测定。
试剂较贵。
3.参考值:3.9~6.11mmol/L。
4.临床意义(2)诊断低血糖症:血糖浓度<2.8mmol/L(50mg/dl),称为低血糖症。
糖尿病常用的检验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特别注意:HbA1c 不能反应血糖波动,糖化正常不代表血糖没问 题,且贫血、血红蛋白异常疾病等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
糖化白蛋白(GA)
▪ 由血浆白蛋白与葡萄糖发生糖化反应而形成。 1. 反映检测前 2 ~ 3 周的平均血糖水平,在评估短期内血糖控制
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也可用于糖尿病筛查及辅助鉴别应激性高 血糖。 2. 正常参考值 11% ~ 17%。
1. 正常人肾小管可将肾小球滤液中的葡萄糖几乎 100% 重吸收回血 液,所以正常人尿糖检测是阴性的。
2. 肾糖阈正常「8.9 ~ 10.0 mmol/L」的情况下,尿糖阳性可间接反 映血糖水平。
尿糖(U-GLU)
▪ 肾糖阈正常,尿糖阳性对应的血糖水平
尿糖(U-GLU)
3. 肾糖阈上升,即血糖高于 10 mmol/L 时,还不出现糖尿,多见于 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糖阈下降,即血糖正常,尿糖阳性,可见于肾 性糖尿。 ▪ 特别注意:尿糖结果阴性并不能区分低血糖、正常血糖及轻度高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通过检测 机体对所摄入葡萄糖的调节能力,判断受检者是否存在「糖调节 异常」,临床主要用于「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诊断。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 嘱患者隔夜空腹 8 ~ 10 小时,在早晨 8 点之前抽取静脉血后,将 无水葡萄糖粉 75 g(或者含 1 分子结晶水的葡萄糖 82.5 g)溶于 250 ~ 300 mL 温水,于 3 ~ 5 min 内喝下,从喝第一口开始计时, 于服糖前、服糖后 30 min、60 min、2 h 及 3 h 时静脉取血送检, 分别测定上述 5 个时间点的血糖值。
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验指标
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验指标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既可以遗传又可因环境因素诱发。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定期进行实验室检验以监测疾病的发展和控制。
了解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验指标对于疾病的管理和治疗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验指标,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健康管理知识。
1. 血糖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最关注的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应该在3.9-6.1毫摩尔/升之间,餐后血糖应在小于10.0毫摩尔/升。
血糖水平的异常变化可以直接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2. 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过去2-3个月内血糖的平均水平,是评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是否良好的重要参考指标。
3. 尿常规糖尿病患者常常会出现尿糖、尿蛋白等异常情况,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4. 肝功能指标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脂肪肝等肝脏疾病,因此肝功能指标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也需要进行监测。
5. 肾功能指标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肾病,因此肾功能指标如尿素氮、肌酐等也需要进行定期检测。
总结回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解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验指标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肝功能指标和肾功能指标等多个方面的指标,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
及时发现和监测这些指标的异常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处理疾病的变化,以求更好地控制和管理糖尿病。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糖尿病的管理过程中,实验室检验指标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
只有通过科学、全面地监测这些指标,才能更好地掌握患者的疾病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和管理。
我强烈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实验室检验,以便及时发现疾病的变化,更好地控制和管理疾病。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验指标,并在日常生活中重视这些指标的监测和管理。
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验指标
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验指标近年来,糖尿病这一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给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了重大负担。
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借助实验室检验指标来评估患者的代谢状况和疾病控制效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验指标和其临床意义。
1. 血糖指标糖尿病的诊断和疾病控制主要依赖于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随机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早上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水平,一般判断标准是空腹血糖≥7.0mmol/L。
餐后血糖是指进食后2小时内的血糖水平,正常情况下应保持在7.8mmol/L以下。
随机血糖是指无论是否进食,随机抽取的血液样本进行测定的血糖指标,如果随机血糖≥11.1mmol/L,可能存在糖尿病风险。
2. 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是指红细胞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它反映了过去2-3个月内血糖的平均水平。
HbA1c是糖尿病的重要评估指标,其水平越高,说明糖尿病的控制越差。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的建议,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将HbA1c降至≤7%,但对于某些个体,更严格的控制目标(如≤6.5%)可能更合适。
3. 尿常规检查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尿路感染和肾脏疾病,因此尿常规检查对于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和疾病控制情况至关重要。
常规尿常规检查项目包括尿糖、尿蛋白、尿酮体和尿微量白蛋白,其中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检测将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趋势。
4. 血脂检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代谢紊乱,包括高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等。
血脂检测项目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LDL-C等指标。
控制血脂水平对于预防和管理糖尿病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至关重要。
5. 肾功能检测指标肾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因此监测肾功能对于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
常用的肾功能检测指标包括肌酐、尿素氮和尿酸。
6. 炎症指标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的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慢性低度炎症反应,而炎症在糖尿病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指标
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指标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常见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诊断糖尿病以及监测疾病的进展。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指标。
1. 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PG): 空腹血糖是指患者在至少8小时(通常为12小时)没有进食的情况下进行血糖检测。
空腹血糖是糖尿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值为3.9-6.1 mmol/L。
空腹血糖超过7.0 mmol/L则可诊断为糖尿病。
2. 餐后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PPG): 餐后血糖是指进食2小时后进行血糖检测。
餐后血糖水平的升高与胰岛素的分泌和胰岛素的作用有关。
正常的餐后血糖应在进食2小时内回到空腹血糖水平或者不超过7.8 mmol/L。
3. 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 糖化血红蛋白是指血红蛋白分子链上受到糖化偶联的血糖的比例。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了过去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正常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应低于6.5%,高于6.5%则表示血糖控制不佳。
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估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
4.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一种进一步评估空腹血糖的检测方法。
通常患者首先需要空腹后饮用75克葡萄糖溶液,然后在2小时内进行血糖检测。
正常情况下,2小时血糖水平应低于7.8 mmol/L。
除了上述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指标,还有一些其他的血液和尿液检测可以用于辅助糖尿病的诊断和评估- 胰岛素(Insulin): 胰岛素检测可以评估胰岛β细胞的功能,了解机体对血糖的调节情况。
- C肽(C-peptide): C肽是胰岛素的附属物,其检测可以评估胰岛功能。
- 血脂检测(Lipid profile): 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高血脂的情况,血脂检测可以评估血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