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第六讲-阿多诺
西马-阿多诺
3.对“文化工业”特征的研究
许多学者在总结他的思想后给出了自己理解的“文化工业”内涵。虽然具体 定义各不相同,但实质内容大同小异。衣俊卿教授认为,“文化工业是指凭 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文化商品的娱乐工业体 系”。他还指出大众文化的商品化、齐一化、欺骗性、操控性和统治性特征。 对于这些特征,学者们研究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赵勇教授认为,“文化工业 的商品化特征是商品拜物教的表现形式,文化商品被抽去了所指(使用价值) 而变成了没有实际意义指涉的空洞能指,从而进一步具有了马克思所谓‘幽 灵般的’特征”。有的学者就从马克思对于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的内 容具体展开来分析商品为何具有神秘特征的整个过程进行研究。而有的学者 从操控性和统治性特征入手,认为“文化工业”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维持其 统治现状的软性策略,起着意识形态的作用,其中还对文化无论是艺术还是 反艺术形式都与幸福有关进行了探究。
5.对阿多诺思想存在局限性的研究
有的学者对阿多诺思想的局限性进行了研究,概括成以下四个方面:过分强 调技术和技术理性的作用;没有对新的文化生产形式产生的必然性给予必要 的肯定;无法解释新的文化现象;存在对大众文化的歧视。赵勇教授认为, “阿多诺在特殊语境下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具有悲观主义色彩,同时也打上 了他本人那种‘上流文化保守主义’的烙印。这样,此种理论也就不可避免 地具有了某种精英主义和悲观主义的色彩,这也正是它后来遭人质疑、为人 诟病的地方。”但也有学者从阿多诺的后期文本分析,认为他的思想还是存 在着积极性,并且从四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阿多诺大众文化具有历史性特 征;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否定、超越的特质;大众文化自身存在着 “解毒剂”;大众不易控制并且有选择能动性。有的学者指出,“一般认为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思想主张大众文化是社会水泥,大众已被大众文化牢牢控 制。
欧美新马克思主义生产型文论中的阿多诺异数
作者: 何志钧
作者机构: 鲁东大学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汉语言文学研究
页码: 33-36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4期
主题词: 生产型文论;审美生产力;阿多诺
摘要:阿多诺关于文化工业和审美生产力的论述值得深究。
现代性文化批判是贯穿阿多诺一生众多著述的一条红线,阿多诺对文化工业的批判是基于其启蒙辩证法思想展开的。
文化工业在根本上是一种与商品化逻辑、现代性文化同质的肯定性文化、同一性文化。
阿多诺也充分正视了现代艺术生产的复杂性,辩证地主张艺术的精神性、物质性并重。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
导论
第一章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与 辩证法思想
二、总体性原则 和主客体统一的
辩证法
一、物化物化 意识
三、阶级意识与 意识革命
第二章 科尔施的马克思主义 观
一、“哲学 转折”与总
体性原则
二、马克思 主义发展三 阶段论
第三章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 论和实践哲学构想
一、市民社 会与西方革
命观
二、实践哲 学构想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
PPT书籍导读
读书笔记模板
最
新
版
本
01 导论
目录
02 第一章 卢卡奇的物化 理论与辩证法思想
03
第二章 科尔施的马克 思主义观
第三章 葛兰西的市民
04 社会理论和实践哲学 构想
05 第四章 布洛赫的乌托 邦精神论和希望哲学
06 第五章 霍克海默和阿 多诺的社会批判理论
目录
07 第六章 马尔库塞和弗 洛姆的性格结构批判 理论
第四章 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 论和希望哲学
一、人类文 化精神的博
采与升华
二、乌托邦 精神与希望 哲学
第五章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 社会批判理论
二、启蒙的辩证 法
一、批判的社会 理论
三、否定的辩证 法
第六章 马尔库塞和弗洛姆的 性格结构批判理论
一、技术统治 1
与单向度的人
二、压抑性的 2
心理机制
09
第八章 萨特的存在主 义马克思主义
08
第七章 哈贝马斯的交 往行为理论
010
第九章 阿尔都塞的结 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011 结语
013 后记
目录
012 主要参考文献 014 微信推荐
这是一本从“最好”的层面,全面提升中层精神境界和核心素质、以打造单位“栋梁团队”的书。本书从三 个单元,来全面探究一流中层的成长之路:中层精神境界-“最好的中层怎么想”、中层核心能力建设--“最好的 中层怎样做”,从优秀到更优秀--“最好的中层怎样超越”。因此比起一般中层训练的书,更能掌握一流中层的 核心智慧。
狄奥多·阿多诺
瓦解的逻辑与否定的辩证法:阿多诺生平及其主要著作简介编者按:阿多诺(Th. W. Adorno,1903-1969)可以被看作受到现象学运动直接影响但却处在现象学运动边缘的一个人物。
他早期的博士论文以胡塞尔的现象学为主题:《胡塞尔现象学中事物与意向对象的超越性》(1924)。
此后,发表于1956年的《认识论的元批判——关于胡塞尔和现象学二律背反的研究》一书,至今仍被视作关于现象学的经典文献之一。
在今天,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两个分别代表了二十世纪德国哲学最重要思潮的流派之间交融的趋势占主导地位。
阿多诺说:“一个人在生活中所实现的,无非就是变换方式弥补童年的尝试”特奥多尔.W.阿多诺(Theodor WiesengrundAdorno 1903—1969)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人物,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论奠基者。
1903年9月11日生于德国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
1921年进入法兰克福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音乐。
1924年在科奈留斯的指导下,以一篇关于现象学的论文(《胡塞尔现象学中物和思的先验性》)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25年,阿多诺到维也纳学习作曲两年。
1928-1931年成为维也纳音乐杂志《破晓》的编辑。
1931年,在蒂利希的指导下,阿多诺通过了授课资格论文——《克尔凯郭尔:美学的建构》(1933年发表),并开始在法兰克福大学讲课。
在那里,他与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的联系密切起来。
希特勒上台以后,阿多诺先到英国,直到1938年才应霍克海默之邀赴美。
在美国期间,阿多诺先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广播研究所任音乐指导,后加入在纽约重建的社会研究所。
在1941—1949年期间,阿多诺住在加利福尼亚,与霍克海默合著《启蒙的辩证法》。
在与美国社会科学家研究偏见问题的紧密合作中,他参与撰写了《权威人格》一书。
1949年,阿多诺返回法兰克福,协助霍克海默重建社会研究所,并任法兰克福大学哲学与社会学教授。
1950年8月,阿多诺任社会研究所副所长。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研究——兼论阿多诺与马克思辩证法之间的内在关系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研究——兼论阿多诺与马克思辩证法之间的内在关系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是他对辩证法的一种特殊理解与新阐释,也是他在哲学上的一个重要观点,其思想基础来源于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存在主义哲学。
本文将重点探讨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及其与马克思的辩证法之间的内在关系,并通过五个例子来证明其观点的正确性。
一、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观点阿多诺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是在阶级对抗的基础上进行的,“否定的辩证法”正是在这种阶级对抗的背景下被提出的。
对于阿多诺而言,“否定”是一种抵制和反对社会现实的方式,是指通过否定已有的社会秩序、文化、艺术等等,来追求一个更加完美的未来。
因此,“否定的辩证法”是一种在反对和抵制旧有秩序的同时寻求新的前进方向的辩证法。
在阿多诺看来,这种否定的力量不是一种消极的、毁灭性的力量,而是一种建设性的、创新性的力量。
因为通过否定旧有的秩序,才能够让社会更好地发展、进步和创新。
这种“否定的辩证法”并不是革命宣言,而是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文化分析方法。
它强调了对社会的批判性思考,以及对反对力量的支持和保护,带来了重大的人文主义哲学成果。
二、马克思的辩证法观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无止境的阶级斗争过程,唯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建立起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
而在这个进程中,阶级对抗是一种内在的辩证关系,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认为,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必须从它的内部矛盾和冲突的角度出发,才能够得出更加深刻、科学的结论。
“物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一大核心,意味着人类的意识和文化都是由经济、政治、社会结构等物质条件所决定,当这些物质条件发生改变时,意识和文化也会受到重大的影响。
因此,马克思辩证法思想强调了物质生产和社会结构的重要性,实现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革命改变,也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要点。
三、阿多诺与马克思辩证法的内在关系阿多诺和马克思对辩证法的理解和运用,虽然存在着一些分歧,但是两者的思想之间有着内在的关系。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篇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篇45、“西马非马”抑或“西马亦马”?一、问题的提出“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
命色者非名形也。
故曰:‘白马非马’。
”此语出自《公孙龙子·白马论第二》篇,作者公孙龙(约公元前320—250)在其中以当事人身份讲述了一个脍炙人口的诡辩故事。
有一天,身为赵国平原君食客的公孙龙带着一匹白马出城,在城门口被守卫的士兵拦住了去路,因为当时规定“马匹一概不得出城”。
公孙龙为了座下的马儿一起出城,遂说“白马非马”,上所引语表达的内容即是支持其主张的论据之一。
当然,“白马非马”的伎俩在今天已经不能迷惑我们了,将“非”的逻辑含义作一个简单的区分就能看出此说的谬误或其合理性所在。
“非”有“不等于、异于”和“不属于”二义,如“白马非马”讲的是“白马不等于马”,从概念的规定性上说是对的,它反映了概念在种和属上的差别;若“白马非马”讲的是“白马不属于马”,从概念之间种和属的联系上看,这又是错的。
公孙龙只不过是故意混淆了这两层差别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说“白马非马”的关键在于概念之种和属的关系或者如一些人所说为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则白马与马的关系很容易判定;而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我们通常所说的“西马”(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它不是一个大类之下简单的概念之间种和属的辩证关系,则要复杂得多。
最早提出“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的是德国共产党人柯尔施(Korsch, Karl 1886—1961),他在1930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的附录中两个地方直接使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术语,以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相区分。
这个术语直到1955年梅隆-庞蒂发表《辩证法的历险》一书后得到广泛流传,其中梅氏专辟一章论述“西方马克思主义”,并把卢卡奇称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把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称为“西方共产主义的圣经”。
1976年,佩里·安德森发表专著《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进一步扩大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的所指范围。
阿多诺论现代艺术
试析阿多诺对现代艺术的认知关于艺术的概念阿多诺是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一个重要流派法兰克福学派的中坚力量,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世界的美学领域内,都有重要一席。
他提出的否定辩证与审美的乌托邦美学思想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的强烈批判。
阿多诺的美学思想以其独特性、深刻性、现代性、实践性、创新性而成为20世纪美学风景中的无可替代的亮丽的景观。
阿多诺关于艺术的观点来自于其否定的辩证法、否定的美学观。
任何事物都包含自身的对立面,使人类能够征服自然的科学技术或许也正是促使人类毁灭的根源。
现时代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科技活动的负面影响,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则不失为使社会保持清醒的一剂良药。
他并不局限于人类社会的关注,而是思考包括自然生态的整个社会的终极关怀。
按照“否定的辩证法”的理解,人类在谋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非同一性,不把自己看成地球的主宰,应当同自然生态和谐相处、共生共荣。
他关于艺术尤其是现代艺术的论点,深刻反映了艺术的存在之因、历史使命和发展趋势,他的独到的观点对我们认识艺术和现代艺术都有着重要的启发。
本文试图将阿多诺关于艺术概念和对现代艺术的认识进行剖析,以期获得对阿多诺关于艺术的较为清晰的认识。
一、关于艺术的概念关于艺术的概念历来也是众说纷纭,难有定论。
阿多诺认为艺术是是难以界定的,并对艺术难以定义的原因作了解释。
他说“艺术的概念难以界定,因为它有史以来如同瞬息万变的星座。
艺术的本质也不能确定,即便你想通过追溯艺术起源的方法,以期寻求某种支撑其他所有东西的根基。
后期浪漫派笃信古代艺术的至高至纯性。
这一见地不比古典派提出的悖论更具有说服力。
”①艺术的概念之所以难以界定是因为艺术随时间的变化性、无恒常性,还包括艺术的复杂性,艺术形态的多样性,艺术种类的多样性等等,正是因为艺术本身的复杂与多样性,艺术的本质也是难以界定的,所以想要用一个确切的概念达到对艺术的形而上学的表述是不可能的。
物化_异化及其观念反抗_阿多诺_否定的辩证法_解读
(5哲学研究62001年第6期)物化、异化及其观念反抗)))阿多诺5否定的辩证法6解读张一兵物化与异化问题,是自青年卢卡奇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始终关注的理论逻辑焦点。
在5否定的辩证法6一书中,当阿多诺说明了否定的辩证法有基本原则和主要概念之后,他也对物化与异化的批判逻辑表示了某种理论兴趣。
阿多诺这里的分析是十分复杂而细微的。
他先从认识思想史中的经验唯心主义发生原由开始追问,并发现反对物化现实的斗争原策源地竟然是唯心主义的观念呼喊。
这也是后来马克思以降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思想前提。
显然,阿多诺是反对资本主义物化现实的,因为这是否定的辩证法所致力反对的同一性逻辑的现实基础。
可是,他却出人意料地反对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重新肯定的人本主义的异化逻辑。
我以为,在这一点上,他深刻地与马克思站在一边。
诚然,阿多诺拒绝马克思并不在意的人类中心主义。
一、/物体0的消解与经验直接性的新幻觉我们知道,对认识直接性的批判是自青年卢卡奇5历史与阶级意识6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理论传统,但是,已有的讨论始终还是不够深入。
我发现,阿多诺此处关于认识的直接性与中介性关系的分析是该问题研究的一次重要理论进展。
传统唯心主义认识论的研究在反对素朴实在论的过程中,将直接性回归为主体一边,客体不再是直接性的对象,而是被/当作主体的材料或属性0。
于是,结论成了/存在就是被感知0的白色幽默不足为怪。
对于经验主义来说,经验是一堵墙(列宁语),人们不能穿透感性经验走向客体,所以,贝克莱和休谟都是以这种将客体对象和事物化归为感觉材料的直接性来反对实在论的。
阿多诺说,/整个经验主义对素朴实在论的批判在休谟的废除事物中达到了顶点。
这种批判依赖于直接性的人为特点,并且怀疑主体是否有资格当创造者0(阿多诺:5否定的辩证法6,美茵河畔法兰克福,苏坎普出版社1982年版,第188页[以下简称/德文本0];英译本,E1B1阿什顿译,纽约,康帝奴出版社1973年版,第187页[以下简称/英译本0];中译本,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85页[以下简称/中译本0]。
阿多诺、阿尔都塞、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的学说
阿多诺、阿尔都塞、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的学说内容提要:阿多诺以意识形态批判而闻名,但阿多诺究竟持何种意识形态观却颇难捉摸。
本文试图表明,阿多诺已经坚持着当今流行于西方的“意识形态物质化”、“意识形态建构现实”的观点。
并且,由于阿多诺极度悲观地将现代社会判定为极权主义社会,阿多诺将意识形态等同于同一性思维或同一性意识,而同一性思维主要涉及的不只是工具理性,而且是黑格尔式辨证理性。
阿多诺将黑格尔整合一切异质性的那种思维看成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
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正是为反对那种同一性思维而提出的。
阿多诺的意识形态学说明显陷入了目前备受争议的“文化主义”倾向中。
关键词:意识形态极权主义同一性工具理性实质理性否定辨证法1.作为意识形态批判者的阿多诺形象如果说,整个法兰克福学派的工作基本上都是一种意识形态批判的话,那么,阿多诺无疑是其中的头号代表。
哈贝马斯在谈到阿多诺与本亚明在社会批判方面的差别时,就将阿多诺的工作称为“意识形态批判”,而将本亚明的工作称为“救赎性的批判”(即宗教性的批判)。
可见,阿多诺是以意识形态批判而闻名的。
从阿多诺的著述可以看出,阿多诺获得一个意识形态批判家的名声有多方面的原因。
例如,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独特看法就是具有决定性的方面之一。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阿多诺终生满足于只做一个资本主义的批评家,而从不投身于反资本主义的革命实践,以致于在1968年世界性的造反风潮中备受奚落。
其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他强烈地感到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一个深深的悖论。
由于强调目前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超强的同化能力,阿多诺相信,任何在现时代急于将理论付诸实践的努力实际上都是不可能的,它导致的结果必然是理论的变质和实践的虚假。
在《顺从》一文中,阿多诺批判了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关系学说,认为它表面上同等对待理论和实践双方,实际上却赋予实践以优越性,让理论成为实践的附庸。
因此,固守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关系学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仅不会导致真正的反抗,反而只能导致隐蔽的顺从。
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第六讲-阿多诺
三、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 (二)大众文化批判 大众文化的欺骗性 超越维度的消解。 欺骗性: (3)大众文化的欺骗性:超越维度的消解。 大众文化工业通过提供越来越多的承诺和越来越 好的无限的娱乐消遣来消解人们内在的超越维度 好的无限的娱乐消遣来消解人们内在的超越维度 和反抗维度,使人们失去思想和深度, 和反抗维度,使人们失去思想和深度,从而在平 面化的文化模式中逃避现实, 面化的文化模式中逃避现实,沉溺于无思想的享 与现存秩序认同。 乐,与现存秩序认同。“这种享乐实际上是一种 逃避,但是不像人们所主张的逃避恶劣的现实, 逃避,但是不像人们所主张的逃避恶劣的现实, 而是逃避对现实的恶劣思想进行反抗。 而是逃避对现实的恶劣思想进行反抗。娱乐消遣 作品所许诺的解放,是摆脱思想的解放……” 作品所许诺的解放,是摆脱思想的解放
三、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
快感总是意味着一无所思,意味着忘却痛苦, 快感总是意味着一无所思,意味着忘却痛苦,即 便是身在痛苦之中。从根本上说它是一筹莫展的。 便是身在痛苦之中。从根本上说它是一筹莫展的。 它是逃脱。但并非人所说的, 它是逃脱。但并非人所说的,它是逃脱苦难的现 而是逃脱最后留存的一点反抗思想。 实,而是逃脱最后留存的一点反抗思想。娱乐许 诺给人的自由,就是逃脱思想和否定。 诺给人的自由,就是逃脱思想和否定。 ——阿多诺 阿多诺
三、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 (二)大众文化批判 大众文化的操控性和统治性 操控性和统治性。 (4)大众文化的操控性和统治性。 虽然大众文化表面上不具有强制性, 虽然大众文化表面上不具有强制性,但它对人的 操控和统治更为深入,具有无所不在的特征。 操控和统治更为深入,具有无所不在的特征。随 着艺术和文化的深度的削减, 着艺术和文化的深度的削减,文化工业或娱乐工 业正悄悄地按着自己的尺度来调节, 业正悄悄地按着自己的尺度来调节,操纵和塑造 没有一个人能不看有声电影, 人,“没有一个人能不看有声电影,没有一个人 不收听无线电广播, 不收听无线电广播,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接受文化 工业品的影响。 工业品的影响。”
【推荐下载】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代表人物阿多诺
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代表人物阿多诺 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代表人物阿多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否定的辫证法;二是文化工业;三是他的现代艺术观。
一、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这个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其并非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问题。
我们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回顾我们的历史,从历史层面上看待这一问题,它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
在一战后,俄国革命取得胜利,但在中西欧却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卢卡奇和科尔施等人在总结革命失败的原因,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认为革命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丧失了,而这又是第二国际庸俗经济决定论导致的;同时这也证明俄国道路是行不通的。
后来到了1955年,法国的海诺庞蒂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作了概括,并首次把卢卡奇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把《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
此后,这个概念才引起较大的反响。
在其发展长达80多年的历程中经历了三个时期.在时代针对不同的问题出现了思想倾向和重点各不相同的许多流派。
1.20世纪20-30年代,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期。
卢卡奇等人在寻找革命失败的原因,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不同于列宁主义的黑格尔马克思主义。
这时,西方马克思主义只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的一种非正统马克思主义观点,还没成为独立的社会思潮。
2.20世纪30-60年代,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鼎盛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出现了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流派。
3.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进人了转向期。
这时,西方马克思主义向多元化发展,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出现了分化,并出现了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等。
他们重点探索科学技术的社会效应、生态危机等问题。
第六讲 阿多诺的
其原因在于启蒙理性把“理性”完全 归结为理性的技术化、实用化方面,“理 性”由此被简单归结为“工具理性”,脱 离了价值理性的工具理性不仅不可能给人 们带来真正的福祉,而且事实上给人类带 来灾难。 其后果是:在改造周围世界的过程中 显示出巨大力量的人,误将自己的理性变 成了统治的工具。这样现象不仅发生在周 围世界、自然和别的人身上,而且反作用 于人本身,即人也在压迫自己的本性。纳 粹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宣判了主体同一性原 则的死亡。在此同一性堕落为种族灭绝的 绝对同一性,正是它告示了整个西方同一
主要理论观点
• 两个概念 概念之一是立场。他用它来指吸引和排斥的 相互联系的作用; 概念之二是从本雅明那里借用来的“星座”, 他用来指并列的而不是整合为一体的一系列变化 着的因素,并以这种变化着的因素对抗被约成公 分母,基本内核,或创造性的第一原则。 他在考察文化和社会现象时经常使用这两个 概念,以把握他们的主体和客体的、特殊和普遍 的、历史与自然的向度之间的微妙关系。
西方同一性文化的死亡 二战后对形势的“诊断”。此“诊断”可 分为四点:(1)人的理性变成了纯工具化的思 维方式,它涉及到的是作为启蒙哲学遗产的实 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目的、方法思想;(2)文 化市场化的出现(即文化工业);(3)日益增 强的反犹倾向;(4)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经济 制度,证明人的兴趣完全受制于经济力量。同 一性哲学的现实社会基础正是商品经济的交换 原则。“交换原则把人类劳动还原为社会平均 劳动时间的抽象的一般概念,因而从根本上类 似于同一性原则”。
“资产阶级意识”企图逃脱“自我损失” 的厄运,力图把无限的、威胁性的因素纳 入解释的轨道。一切思想和行为都为了 “自我保持”,结果是人和周围世界的关 系被作了工具化的解释。哲学和科学中的 工具化倾向不仅意味着向外行施暴力,而 且意味着向内。“合理性”即是人有目的 地进行统治的能力的表达。
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第六讲-阿多诺
二、法西斯主义崛起的宣传和心理机制批判 2、“施虐受虐狂”(sadomasochistic)的心理 、 施虐受虐狂” 的心理 机制 等级制度要得以维护, 等级制度要得以维护,处于不同等级上的人们必 须一方面乐于接受上一等级的人的统治, 须一方面乐于接受上一等级的人的统治,另一方 面毫不手软地去统治下一等级的人。他认为“ 面毫不手软地去统治下一等级的人。他认为“施 虐受虐狂”的心理机制是一种“ 虐受虐狂”的心理机制是一种“消极的一体化力 量”.它可以把不同的人统一在同一等级制度下
第二章: 第二章:法兰克福学派
阿多诺( 阿多诺(Theodor Adorno) )
本节内容: 本节内容:
1 2 3 4
阿多诺( 阿多诺(Theodor Adorno ) 1903-1969
阿多诺生平 法西斯主义崛起的宣传和心理机制批判
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
《否定的辩证法》 否定的辩证法》
一、阿多诺生平: 阿多诺生平
二、法西斯主义崛起的宣传和心理机制批判
(一)、法西斯主义宣传得逞的原因 )、法西斯主义宣传得逞的原因 “他们显然是根据心理学的考虑,而不是根据 他们显然是根据心理学的考虑, 通过合理地陈述合理的目的来赢得追随者们的 意向” 意向” ——阿多诺 阿多诺
二、法西斯主义崛起的宣传和心理机制批判 1、“自居作用”(identification)的心理机制所 、 自居作用” 的心理机制所 起的作用 弗洛伊德所描述的“自居作用” 弗洛伊德所描述的“自居作用”的心理机制发挥 作用,使性本能转变为把群众结合在一起的感情, 作用,使性本能转变为把群众结合在一起的感情, 从而单独的个人结合成集体的这一过程,实际上, 从而单独的个人结合成集体的这一过程,实际上, 也正是法西斯主义集团实际形成的过程 “暗示”、“催眠”调动“自居作用”的心理机 暗示” 催眠”调动“自居作用” 制,使它发挥作用
阿多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终结
阿多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终结张 亮西方马克思主义早已经成为了历史。
但是,在30年后的今天,对它的反思却日益显得必要和重要。
因为,在已经成为过去的80年代和90年代, 阿多诺对 总体体系 的预见,最终以出人意料的形式、不折不扣地变成了现实 。
现实和理论的新进展,迫使我们重新回到阿多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终结这一历史问题上来。
必须申明,这里所说的 终结 并不首先意指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影响力的日渐消退,而是着重强调它内在固有的理论发展可能性空间的穷竭。
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接着追问终结的外在标识。
张一兵教授认为,在阿多诺和霍克海默40年代合著的 启蒙辩证法 中,一种可以指认其理论终结的新的逻辑意向就出现了;阿多诺1966年的 否定的辩证法 则是这种意向的集中表现。
这一观点很容易得到认同:威格史华斯认为 否定的辩证法 是 启蒙辩证法 的继续, 詹姆逊更是认为它们和 美学理论 作为一个正在展现之中的体系的各部分 , 同时 围坐在大英博物馆的书桌边 。
这些学者实质上都深刻触及到了阿多诺与霍克海默理论旨趣的差异问题:所谓新的逻辑意向,确切地说,就是阿多诺的理论意向。
一方面,我们需要深化上述洞识,因为巴克 摩尔斯的研究已经表明:自从30年代初,在本雅明的影响下确立自己的哲学理念之后,阿多诺的思想就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在一定意义上, 否定的辩证法 不过就是阿多诺早期思想的一个丰满实现! 可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历史地谨慎地再审这一洞识,以防得出 霍克海默反对阿多诺 的草率结论。
虽然阿多诺的哲学理念是在 历史与阶级意识 出版约10年后才确立的,但我们却要说,在思想史上,它是前 历史与阶级意识 的,并且作为一种亚逻辑潜存于 历史与阶级意识 之中。
这一点需要在西美尔、卢卡奇和本雅明的交互关系中加以澄清。
面对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结构性转变,西美尔率先尝试从社会、文化和心理的角度加以分析。
[传播学研究]阿多诺和本雅明
• 意识形态界媒体之力播散,并巧妙地让人 征服。Eg看电视,即付出时间在做无报酬 的劳动,你成了广告商所支持的媒介公司 的社会化背景。 • 好莱坞不是纯娱乐,而是把赞成美国社会 的意识形态融入。 • 阿多诺:整合说,有些玄虚,但依然面向 社会现实 • 费斯克:颠覆说,站着说话不腰疼 • 传媒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一个分支 • 文化工业自上而下,就是将统治阶级的意 识形态化为统治意识形态
三。本雅明vs阿多诺 三。本雅明vs阿多诺
• 1。否定与斗争:哲学观的错位 • 2。静观冥想与心神涣散:美学观的分野
二、形左实右:摇摆与激进与保守 之间
1。本雅明对于机械复制技术的肯定具有怎样的价值 和意义: 第一,为大众文化的合法化寻找理论依据 第二,从大众的角度出发,确立了大众与艺术作品 的新型关系 第三,肯定技术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知识 分子的话语传统 为大众文化正名、进而走向大众、介入政治、并与 批判性质时分子拉开距离的革命性武器。
阿多诺的理论武器之一:马克思的 商品与商品物教理论
文化保守主义者和艺术精英主义者 1。商品拜物教: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 “文化工业是高雅艺术与低俗艺术融合,结 果都深受其害” 试图从商品、资本的层面对资本主义统治新 格局首先进行解释进而批判
2。自上而下:文化工业的整合路线
• “上面”,实际是指一种“同志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的辩证法问题:“确实是虚假意识,但它又不仅仅是虚假”, 阿多诺相信,“虚假意识也能紧紧抓住真理” 阿多诺对文化工业持异常冷峻的批判态度,因为文化工业一方面被建造 出了自己的意识形态(商品拜物教),一方面又成了统治阶级意识形 态的理想载体。 技术和理性就是统治本身的合理性。 大众媒介这一概念是专门为文化工业打磨的,它已经把重点转到无害的 领域,既不存在首先关心大众的问题,也不存在传播技术的问题,存 在的只是使大众自我膨胀的精神的问题,一个他们的主人的声音问题。 大众媒介并不为大众着想,而只为统治者负责。
梦幻哲人阿多诺
梦幻哲人阿多诺
张一兵
【期刊名称】《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1()1
【摘要】阿多诺的哲学既开创了后现代思潮的理论端点,也为后马克思思潮奠定了逻辑基础。
阿多诺是以其独特的音乐社会学运思开始这一梦幻般的哲学构建过程的。
他与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辩证法》标志着整个法兰克福学派在理论逻辑上的重要转向,即准后现代与后马克思话语的出现。
而《否定的辩证法》则终结了一个时代,即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开启了后马克思思潮的先河。
遗憾的是,阿多诺的哲学梦想最后却破碎于一个虚幻的美学之镜。
但阿多诺一生的哲学努力让后人深切地体会到了哲学批判精神的力量。
【总页数】6页(P28-33)
【关键词】音乐社会学;启蒙辩证法;否定的辩证法
【作者】张一兵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35;D63
【相关文献】
1.“城-哲冲突”与哲人何为——论哲人海德格尔政治失足的阿喀琉斯之踵 [J], 高山奎;杨秋菊
2.何谓哲人教师?——论教育者的哲人精神 [J], 金生鈜
3.修辞学在哲人与伪哲人爱欲转变中的双重作用——柏拉图《斐德若》绎读 [J], 崔嵬
4.哲人为何“下降”?——再议《理想国》中的“哲人王”问题 [J], 刘金泽
5.回归哲人本身和哲学处境
——论《理想国》中哲人下降的主动性与必然性 [J], 郑荃文;俞婧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否定的辩证法 3.提倡“反体系性” “我们要加以区分的东西之所以会呈现分歧、 不协调、否定,正是由于我们的意识结构迫使它 求得统一,正是由于这种结构对总体的要求将是 它用以衡量任何和它不一致的事物的尺度。” 基于这样的要求,他要求思维放弃建立整体 认识、理论体系的企图
三、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
快感总是意味着一无所思,意味着忘却痛苦,即 便是身在痛苦之中。从根本上说它是一筹莫展的。 它是逃脱。但并非人所说的,它是逃脱苦难的现 实,而是逃脱最后留存的一点反抗思想。娱乐许 诺给人的自由,就是逃脱思想和否定。 ——阿多诺
三、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 (二)大众文化批判 (3)大众文化的欺骗性:超越维度的消解。 大众文化工业通过提供越来越多的承诺和越来越 好的无限的娱乐消遣来消解人们内在的超越维度 和反抗维度,使人们失去思想和深度,从而在平 面化的文化模式中逃避现实,沉溺于无思想的享 乐,与现存秩序认同。“这种享乐实际上是一种 逃避,但是不像人们所主张的逃避恶劣的现实, 而是逃避对现实的恶劣思想进行反抗。娱乐消遣 作品所许诺的解放,是摆脱思想的解放……”
——阿多诺
四:否定的辩证法 (二)作为一种逻辑学、认识论的“否定的辩证法” “ 否定的辩证法”又是一种以探讨思维方法和概念 理论为主要内容的“辩证逻辑” 1.使思维摆脱形式逻辑的同一律 摆脱形式逻辑的同一律,意味人们不要对于对象 进行本质抽象,做出同一的肯定,要求人们在 “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三、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 (二)大众文化批判 (2)大众文化的齐一化:个性的虚假。 大众文化不再具有真正的艺术品所具有的不可替 代的个性,从形式到内容都渐趋相同,成为可以 批量生产的大众化商品。这一标准化和齐一化的 直接后果就是,真正艺术品所应包含的个性消失, 艺术品成为无个性的模仿和标准化的批量复制, “个性被归结为普遍的能力。偶然性,当它完全 具有普遍的特性时才能存在下去”
二、法西斯主义崛起的宣传和心理机制批判
(一)、法西斯主义宣传得逞的原因 “他们显然是根据心理学的考虑,而不是根据 通过合理地陈述合理的目的来赢得追随者们的 意向” ——阿多诺
二、法西斯主义崛起的宣传和心理机制批判 1、“自居作用”(identification)的心理机制所 起的作用 弗洛伊德所描述的“自居作用”的心理机制发挥 作用,使性本能转变为把群众结合在一起的感情, 从而单独的个人结合成集体的这一过程,实际上, 也正是法西斯主义集团实际形成的过程 “暗示”、“催眠”调动“自居作用”的心理机 制,使它发挥作用
二、法西斯主义崛起的宣传和心理机制批判 传销组织善于利用人们“迷恋权威”的心理,利 用“高科技产品”做幌子 传销组织迎合了人们的心理需求 羊群效应,又称“从众效应 ” 狼群战术 登梯感觉 (网络游戏) 反复灌输 将所有的事情都神圣化、意义化
二、法西斯主义崛起的宣传和心理机制批判 2、“施虐受虐狂”(sadomasochistic)的心理 机制 等级制度要得以维护,处于不同等级上的人们必 须一方面乐于接受上一等级的人的统治,另一方 面毫不手软地去统治下一等级的人。他认为“施 虐受虐狂”的心理机制是一种“消极的一体化力 量”.它可以把不同的人统一在同一等级制度下
4、1938年,在霍克海默尔的说服下,他才赴美参加哥伦比亚大学的法兰克 福社会研究所。在美国期间,他的研究方向逐渐从音乐转到社会学和哲学 问题上来了。他特别注重于对法西斯主义的研究
一、阿多诺生平:
5、从1959年开始,他正式接替霍克海默尔担任了社会研究所所长 6、1966年,他一生最重要的著作《否定的辨证法》问世,此书与马尔 库塞的《单面人》(《单向度的人》)被认为是法兰克福学派最重要 的两部著作 7、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爆发。阿多诺在学生运动中的态度遭受 批评。在讲台上受到学生的羞辱。 8.五月风暴后不久,1969年,阿多诺死于瑞士
三、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 (二)大众文化批判 (1)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创造性的丧失。 在技术世界中,通俗化,大众化的文化已经丧失 了真正的文化的本质规定性,即丧失了艺术品的 创造性。例如音乐的商品化现象,阿多诺认为, 大众化音乐的创作者所关心的是上座率和经济效 益(交换价值),而不是艺术完美和审美价值。
二、法西斯主义崛起的宣传和心理机制批判 (二)、法西斯主义产生的根源
阿多诺认为,“法西斯主义宣传何以得逞”与” 法西斯主义何以产生”这两个问题虽然有内在联 系,但并不是一回事
因此,应当重视马克思主义者对法西斯主义产生 的社会根源、经济根源的分析
三、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 (一)、大众文化的内涵 大众文化与文化工业 mass culture 与 popular culture。mass culture是大众文化的早期称呼,具有贬义色彩, 与高雅艺术和文化对立;popular culture的贬义 色彩消失,高雅与大众的界限也消失了。 大众文化:文化进入工业生产和市场商品领域而产 生的新的社会现象 文化工业: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规模复制, 传播文化产品,文化商品的娱乐工业体系
四:否定的辩证法 (一)、作为一种辩证法理论的“否定的辩证法” 1.用“非同一性”代替“同一性” “传统思维的错误就在于将同一性当作是最终目 的,即认为事物自身都是同一的。” ——阿多诺
四:否定的辩证法 2.用绝对否定代替否定之否定
“否定一个否定,并不导致肯定;这只能证明否 定得不够彻底 ,彻底的否定应是一种不带有肯定 性的“绝对否定”
2、在法兰克福大学时期,他修习了哲学、音乐学、心理学与社会学。他十 分迅速地完成了他的学业,在 1924 年末他以胡塞尔为主题发表了学位论 文并顺利毕业。在这段时间,他结识了最重要的学术伙伴:霍克海默。
3、由于对音乐的个目 的,在1925年一度前往维也纳求学
四:否定的辩证法 2.消除对一切概念的崇拜 阿多诺对概念提出的两个责难: (1)概念只体现普遍,从而不能与作为特殊的对象 同一。“普遍概念所包含的同一基本上与概念所 规定的持殊是不同的。特殊性这个概念同时即是 它的否定,它不能揭示直接名称所不能说明的事 物。” (2)概念不能把握运动。“概念的内在要求是:概 念有次序地产生的不变性反对概念所掩饰的变化。 就概念否认变化这点而言,概念的形式乃是虚假 的。”
第二章:法兰克福学派
阿多诺(Theodor Adorno)
本节内容:
1
阿多诺生平 法西斯主义崛起的宣传和心理机制批判
2
3 4
阿多诺(Theodor Adorno ) 1903-1969
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
《否定的辩证法》
一、阿多诺生平:
1、阿多诺1903生在法兰克福,是酒商与女歌手两人的独生子。他的父亲是 改信新教的犹太人,母亲则是意大利天主教徒 。17岁即受到《纯粹理性批 判》的影响。
三、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 (二)大众文化批判 (4)大众文化的操控性和统治性。 虽然大众文化表面上不具有强制性,但它对人的 操控和统治更为深入,具有无所不在的特征。随 着艺术和文化的深度的削减,文化工业或娱乐工 业正悄悄地按着自己的尺度来调节,操纵和塑造 人,“没有一个人能不看有声电影,没有一个人 不收听无线电广播,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接受文化 工业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