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的中医护理常规说课讲解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痛的中医护理常规

头痛的中医护理常规

【概说】

头痛是由于外感内伤,脏腑功能失常,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既可单独出现,亦可并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病位在脑,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头痛以实证居多,内伤头痛则以虚证、虚实夹杂和本虚标实为主。现代医学中的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鼻窦炎、脑外伤后遗症等以头痛为主症,均可参照本证辩证施护。

【辩证施护】

(一)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

(1)临床表现:头痛时作,痛连项背,起病较急,恶风畏寒,遇风加重,苔薄白,脉浮。

(2)调护原则:疏风散寒。

(3)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川芎茶调散,轻煎热服,并饮热粥和加衣盖被,以助药力。

2)针灸调护:选取上星、头维、太阳、百汇、风门、风府、外关、列缺等穴,毫针刺用泻法。

3)饮食调护:饮食宜辛温,多食葱、姜、芫荽、豆豉等;忌生冷瓜果。可用防风粥:防风10g,葱白、粳米适量,煮粥服食。

2、风热头痛

(1)临床表现:头痛而胀,甚至头痛如裂,遇凉减轻,得温加重,发热恶风,面红口渴,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象浮数。

(2)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芎芷石膏汤加减,稍凉服用。

2)针灸调护:同风寒头痛。

3)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易于消化,多食苦瓜、黄瓜、冬瓜、菊花、竹笋等;忌辛辣、油腻、甘肥之品。可用葛根粉粥:葛根30g,粳米适量,煮粥服食。

3、风湿头痛

(1)临床表现:头痛如裹,昏胀沉重,纳呆胸闷,肢体困重,小便不利,苔白腻,脉濡。

(2)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羌活胜湿汤加减,温服。

2)针灸调护:选取太阳、头维、百会、风池、列缺、合谷等穴,毫针刺用补泻兼施法。

3)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生冷、油腻、甘肥之品。可用荷叶、藿香、佩兰等水煎代茶饮。

(二)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

(1)临床表现:头胀头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心烦易怒,或胁痛口苦,面红耳赤,苔薄黄,脉弦有力。

(2)调护原则:平肝潜阳。

(3)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天麻钩藤饮,温服。

2)针灸调护:选取太阳、百会、风池、曲池、太冲、太溪等穴,毫针刺补泻兼施。

3)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凉润,常食菠菜、苦瓜、芹菜、山楂、荸荠等。用菊花、山楂。草决明各10g,茶叶6g,代茶饮;或用菊花粥:菊花、桑叶各15g,粳米适量,煮粥食用。

2、痰浊头痛

(1)临床表现:头痛昏蒙,胸脘痞闷,呕恶痰涎,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滑。

(2)调护原则:化痰降逆。

(3)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饭后温服。

2)针灸调护:选取百会、太阳、印堂、中脘、内关、丰隆等穴,毫针刺用泻法。

3)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素食,可用薏苡仁、茯苓、白术、白扁豆等煮粥食用;忌生冷、肥甘、油腻、厚味之品。

3、淤血头痛

(1)临床表现:头痛经久难愈,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象细涩。

(2)调护原则:化血化瘀。

(3)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通窍活血汤,热服。

2)针灸调护:选取太阳、百会、阿是穴、头维、合谷、三阴交等穴,毫针刺用补泻兼施法。

4、血虚头痛

(1)临床表现:头痛头晕,绵绵不止,时作时止,遇劳加重,神疲体倦,面色苍白,心悸不宁,舌淡,脉象细弱。

(2)调护原则:补益气血。

(3)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八珍汤,饭钱温服。

2)饮食调护:饮食宜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常食莲子、山药、大枣、枸杞、茯苓等;忌辛辣、生冷、油腻之品。

3)针灸调护:选取百会、风池、脾俞、膈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毫针刺用补法加灸。

5、肾虚头痛

(1)临床表现:头痛而空,失眠健忘,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带下,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2)调护原则:滋补肾阴。

(3)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选取杞菊地黄汤,饭前服。

2)针灸调护:选取百会、风池、听宫、肾俞、太溪等穴,毫针刺用补法。

3)饮食调护:宜加强营养,常食核桃、芝麻、黑豆、山药等。可用黑芝麻粥:黑芝麻25g,粳米适量,煮粥食用。

【健康教育】

1、保持乐观情绪,心情舒畅,防止七情内伤。

2、注意气候寒暖之变化,避免六淫外袭。生活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

3、饮食以营养、易消化、无刺激为宜。禁烟,忌食辛辣、油腻、酒浆、浓茶等。

4、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肥胖者,适当减少食量;高脂者,减少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丰富的饮食,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防止便秘。

5、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6、早期发现,早期诊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