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免疫学名词解释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兽医免疫学(动物医学免疫学)课件重点总结

兽医免疫学(动物医学免疫学)课件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现代的免疫概念:指机体识别自己和非己,并能将非己物质清除的复杂的生理学反应。

免疫的基本特性1.识别自己和非己 (recognition of self and nonself ):是免疫应答的基础2.特异性(specificity) 即针对性,指机体的免疫应答和由此产生的免疫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3.免疫记忆(immunological memory) 记忆产生的根源是免疫记忆细胞的产生。

免疫的基本功能1. 免疫防御( immune defence):即抗感染免疫,针对的是病原微生物。

2. 免疫自身稳定(homeostasis):指清除变性、损伤及衰老细胞的功能。

3. 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指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突变细胞的功能。

针对的是机体内部的敌人——肿瘤细胞。

英国医生Jenner发现牛痘预防天花Vaccine :牛痘苗,现泛指“疫苗”。

Vaccinate :免疫接种牛痘苗现泛指免疫接种。

Vaccination :牛痘接种今译为“(疫苗)接种”。

克隆(或细胞系)选择学说⏹认为机体内存在有识别多种抗原的细胞系,在其细胞表面有识别抗原的受体;⏹抗原进入体内后,选择相应受体的免疫细胞使之活化、增殖最后成为抗体产生细胞及免疫记忆细胞;⏹胎生期免疫细胞与自己抗原相接触则可被破坏、排除或处于抑制状态,因之成体动物失去对“自己”抗原的反应性,形成天然自身耐受状态,此种被排除或受抑制的细胞系称为禁忌细胞系;⏹免疫细胞系可突变产生与自己抗原发生反应的细胞系,因之可形成自身免疫反应。

免疫学的应用1.免疫学技术在兽医学中的应用:(1)免疫学诊断(2)免疫学预防(3)免疫治疗2.免疫学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1)免疫学理论对生命科学研究的促进(2)免疫学技术队生命科学研究的推动第一章1.抗原(antigen, Ag):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生致敏L-C和(或)抗体,并能与相应的致敏L-C和(或)抗体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第七章 动物免疫学基础

第七章 动物免疫学基础
3.免疫监视: 自身的变异细胞。
第二节 免疫系统 (immune system)
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机构。
免疫器官 免疫系统组成: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一、免疫器官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定居和 增殖以及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的场所。
中枢免疫器官: 骨髓、胸腺、腔上囊 是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发生、 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抗原结合价: 抗原分子表面抗原决定簇的数目。
单价抗原:只有一个抗原决定簇的抗原 多价抗原:含有多个抗原决定簇的抗原
抗原决定簇
载体
单价抗原 多价抗原
决定簇
抗原模式图
四、抗原的交叉性
共同抗原(交叉抗原): 两种抗原之间共有的抗原组成或决定簇。
交叉反应: 两种抗原有共同抗原时,它们与相应抗体 相互之间可以发生反应
并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 如T、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等。
抗原提呈细胞: 具有捕获和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
递呈给免疫活性细胞的能力。
如树突状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
其他细胞:
这类细胞是其他方式参与免疫应答或 与免疫应答有关。
如粒细胞、 K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胞、 NK细胞、 D细胞、 N细胞等
1. T细胞 来源:
单克隆抗体(McAb):
由一个B细胞分化增殖的子代细胞(浆细胞)产生的针对 单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抗抗体:
以提纯的免疫球蛋白,免疫异种动物而制备的一种抗体。
三、抗体结构
单体结构
两条重链(H链)
可变区 (VH) 稳定区 (CH)
两条轻链(L链) 可变区 (VL) 稳定区 (CL)
第四节 抗体与抗体反应

《兽医免疫学教学资料》免疫名词解释

《兽医免疫学教学资料》免疫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免疫(immune):是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并能将非己成分排出体外的复杂的生理学过程,它可能对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免疫功能使机体的内环境得以维持稳定,具有保护作用;在异常情况下,免疫功能可能导致某些病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免疫的三大功能(包括异常情况):(1)免疫防御(immune defence)即抗感染免疫,是指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抑制其在体内繁殖、扩散,从体内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保护机体生存的功能。

该功能异常,可发生超敏反应和重复感染。

(2)自身免疫稳定(immune homeostasis)是指清除体内变性、损伤及衰老的细胞,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功能。

该功能异常,可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3)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由于各种体内外因素的影响,正常个体的组织细胞也可不断发生畸变和突变。

免疫监视具有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突变细胞的功能。

若该功能发生失常,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

2、中枢免疫器官:是各类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包括骨髓、胸腺或法氏囊。

3、外周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定居、增殖以及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淋巴结、脾脏、扁桃体及皮肤粘膜淋巴相关组织等。

4、抗体(antibody Ab)是由抗原致敏的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病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Ab存在于血清、其他体液或外分泌液中,在血清中的浓度最高。

5、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g,I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Ig是化学结构的概念,它包括正常的抗体球蛋白和尚未证实有抗体活性但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6、多克隆抗体:由多个克隆细胞产生的多种抗体的混合物即多克隆抗体,也称第一代人工抗体7、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cAb):由一个克隆B细胞产生的、只作用于单一抗原表位的高度特异性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动物免疫学 整理

动物免疫学 整理

名词解释:1.免疫(Immune):免疫是指动物机体对自身和非自身的识别,并清除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应。

2.免疫学(Immunology):免疫学是研究抗原性物质,机体的免疫系统和免疫应答的规律和调节,以及免疫应答的各种产物和各种免疫现象的一门生物科学。

3.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机构,是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

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4.免疫细胞(IC):凡参与免疫应答或与之有关的细胞,通称为免疫细胞,根据免疫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可概括为四类:①淋巴细胞:T,B淋巴细胞②抗原递呈细胞(APC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

③吞噬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④自然杀伤细胞5.分泌性分子:是由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于胞外体液中的免疫应答效应分子,包括抗体分子、补体分子和细胞因子等。

6.膜分子:是免疫细胞间或免疫系统与其它系统(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细胞间信息传递、相互协调与制约的活性介质,包括TCR、BCR、MHC分子、CD分子及细胞粘附分子等。

7.中枢免疫器官:又称初级或一级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包括骨髓,胸腺,腔上囊。

8.外周免疫器官:又称次级或二级免疫器官,是成熟的T细胞和B细胞定居增殖和对抗原刺激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

包括淋巴结,脾脏,哈德腺及其他组织器官。

9.免疫活性细胞(Immunocompetent cell,ICC):在免疫细胞中,具有特异性抗原受体,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发生活化、增殖和分化,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

包括T、B淋巴细胞,也称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

10.抗原递呈细胞(APC):能捕获和处理抗原并能把抗原递呈给抗原特异性淋巴的一类免疫细胞。

包括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成熟B细胞,也称辅佐细胞(A细胞)。

11.表面标志:淋巴细胞表面存在大量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分子,这些表面分子又称为表面标志(surface marker)。

兽医免疫学复习重点

兽医免疫学复习重点

兽医免疫学复习重点On May 16, 2022, I was in my prime and had a good time.兽医免疫学1、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2、免疫器官:是控制和担负机体免疫功能的器官,其组成以淋巴组织为主,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结构;3、抗体:由抗原致敏的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并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4、补体:是存在于人和动物正常新鲜血浆中具有酶样活性的一组不耐热的蛋白5、免疫耐受:在某些情况下,抗原也可诱导相应的淋巴细胞克隆对该抗原表现出特异性无应答状态6、抗原:凡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7、免疫原:在具有免疫应答能力的机体中,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8、抗原决定簇:暴露在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9、半抗原-载体现象:用半抗原-载体复合物免疫动物所引起的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藉以研究半抗原抗体在免疫应答中的机理;载体效应:如只有用原来的半抗原-载体复合物,才能引起再次应答10、佐剂:即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将其与抗原一起注射或预先注射机体,能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11、抗体的多样性:不同的抗体分子能与多种多样的抗原决定簇发生反应,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异样12、单克隆抗体McAb:是由B淋巴细胞杂交瘤产生的,只识别抗原分子上一种特定的抗原决定簇的纯抗体;13、细胞因子CK是指一类由机体的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14、攻膜复合体:C9为一种有聚合顷向的糖蛋白,与C5b678结合并进行环状聚合,共同组成1个大分子量15、补体的调理作用:补体裂解产物C3b与细菌或其他颗粒结合,可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16、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机体内与排斥反应有关的抗原系统多达几十种,其中能引起强而迅速排斥反应者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其编码基因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17、炎症反应:是一种病理过程,也是机体一种防御和消灭异物的积极方式,它是动物机体对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方式;18、免疫应答Ir抗原物质进入机体,激发免疫系统发生一系列反应以排除该抗原的过程,19、细胞免疫CMI:为由T细胞活化而介导的杀细胞作用或免疫炎症反应;20、体液免疫:以B细胞作为主要效应细胞T 细胞也参与辅助,通过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免疫作用;21、抗原提呈细胞APC:是指能摄取、加工和处理抗原,并将处理后的抗原肽提呈给T、B淋巴细胞,并使之活化的一类免疫细胞;22、免疫突触:T细胞在免疫识别过程中,TCR-CD3复合体可识别APC提呈的MHC-抗原肽复合物,并且在T细胞与APC之间形成复杂的超分子结构;23、黏膜免疫:是区别于全身免疫的一种局部免疫系统,主是局部黏膜组织及免疫活性细胞在病原体等抗原的刺激下诱导出的免疫应答反应;24、非特异性免疫:机体的屏障结构、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正常组织及体液中的抗菌物质;25、特异性免疫:以抗体作用为中心的体液免疫、以T细胞及淋巴因子为中心的细胞免疫;26、被动免疫:是动物依靠输入其他机体所产生的抗体或细胞因子而产生的免疫力;27、主动免疫:是动物受到某种病原体抗原刺激后,自身所产生的针对抗原的免疫力;28、疫苗:就是指用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制成的生物制品,用于免疫预防;29、生物技术疫苗:是指利用生物技术的分子水平制备的疫苗;30、多价苗:将同一种细菌或病毒的不同血清型混合制成的疫苗.31、联苗:是以两种以上不同的细菌或病毒制成的疫苗,以达到一针防几种疾病的目的;32、超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对再次进入机体的抗原作出因过于强烈或不适当而导致组织器官损伤的一类反应;33、克隆忽略:是指自身反应性T、B细胞未能察觉自身抗原的存在:34、凝集现象:细菌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在电解质参加下,抗原颗粒相互凝集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块;35、间接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适当大小的颗粒性载体的表面,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作用,在适宜的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出现特异性凝集现象;36、沉淀反应:是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在适量的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称为沉淀反应;37、免疫标记技术:是指用荧光素、酶、放射性同位素、SPA、生物素-亲和素、胶体金等作示踪物,对抗体或抗原标记后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38、免疫失败:是指免疫后得不到应有的保护率甚至引发疾病;39、变应原:凡经吸入或食入等途径进入体内后能引起IgE类抗体产生并导致变态反应的抗原性物质;40、免疫:指机体识别自已与非已,并能将非已成分排出体外的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应;41、中枢免疫器官:发育在胚胎早期,是免疫细胞产生、发育、接受抗原刺激和分化、成熟的场所,并对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起主导作用,42、半抗原:只有反应原性,没有免疫原性的物质;43、交叉反应:抗原除与其相应抗体发生反应外,也常与其他相关抗体发生反应;44、简单半抗原:既不能单独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与相应抗体结合后也不能出现可见的反应,但却能阻止抗体再与相应抗原结合;又称为封阻性半抗原;45、中和抗体:指病毒表面的具有吸附穿入作用的抗原所诱生的抗体46、免疫逃避:寄生虫与宿主长期相互适应过程中,有些寄生虫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46、异嗜性抗原:不同动物种属间,或不同生物类别之间的共同抗原47、免疫耐受:在某些情况下,抗原也可诱导相应的淋巴细胞克隆对该抗原表现出特异性无应答状态;48、ADCC:当靶细胞与相应的 IgG 结合,K 细胞或 NK 细胞可与结合在靶细胞上的 IgG 的 Fc 结合,从而使自身活化,释放细胞毒,裂解靶细胞, 这种作用称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49、带现象:在经典免疫血清学反应中,因抗原过多或抗体过多而出现抑制可见反应的现象称为带现象;50、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和淋巴器官之间反复循环;使带有各种不同抗原受体的淋巴细胞不断在体内各处巡游,增加与抗原和抗原递呈细胞接触机会;便于激发再次免疫应答;胸腺哺育细胞thymic nurse cell, TNC;淋巴细胞归巢受体LHR;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大颗粒淋巴细胞LGL;自然杀伤性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 cell;树突状细胞简称D细胞;抗原提呈细胞 APC;抗原antigen,Ag;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 , TD-Ag;决定簇互补区CDR;高变区HVR;分泌成分secretory component,SC;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集落刺激因子CSF;肿瘤坏死因子TNF;转化生长因子TGF-β;粒细胞CSFG-CSF;巨噬细胞CSFM-CSF;粒细胞和巨噬细胞CSFGM-CSF和多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又称IL-3;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ctin,EPO;刺激造血干细胞的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可刺激胚胎干细胞的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 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等均有集落刺激活性;经典途径 classical pathway,CP;替代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 AP;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ASP;白细胞分化抗原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LDA;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LFA-3;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应AMLR;低分子量多肽LMP;抗原加工关联转运体TAP;抗体形成细胞antibody forming cell, AFC;1、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①、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②、支气管相关巴组织BALT③、眼结膜相关淋巴组织CALT ④、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巨噬细胞趋化因子MCF,巨噬细胞活化因子MAF,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一、胸腺细胞的成熟:1T细胞抗原受体TCR的发育2 T细胞阳性选择:不能识别MHC分子的T细胞或与MHC分子具有高亲和力的T细胞,则发生细胞凋亡而被克隆清除;MHC约束性3阴性选择:与自身抗原呈现低或中等亲和力、及不能识别自身抗原肽-MHC的T细胞克隆才能被留下,进一步分化为成熟的T细胞,此即阴性选择;中枢耐受二、MALT功能1、参与粘膜局部免疫应答粘膜免疫屏障2、产生分泌型IgASIgA 有大量辅助抗体生成的Th2细胞和促进IgA生成的细胞因子如IL-5 有表达IgA的B细胞定居于此3.参与口服抗原介导的免疫耐受三、肝脏中的枯否氏细胞肺脏中有尘细胞结缔组织中的组织细胞神经组织中的小胶质细胞脾和淋巴结中的固定和游走的巨噬细胞等;四、构成抗原的条件1、异源性:异种抗原、同种异体抗原、自身抗原2、分子大小3、化学组成和结构4、物理状态及可降解性5、适当的进入途径五、佐剂的免疫生物学作用1、使无效或微弱的免疫原性物质变为有效的免疫原;如合成的多肽,单纯注射无免疫原性,当与弗氏佐剂混用,则免疫原性大增强;2、提高抗体滴度;可提高机体初次和再次免疫应答的抗体滴度;3、改变抗体产生的类型;给豚鼠注射鸡卵白蛋白,通常产生IgG类抗体,如与佐剂同时注入,则产生IgM类抗体;4、产生或增强迟发型超敏反应;六、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 McAb 的优点及作用1、McAb特异性高,质地纯一,易标准化和大量制备;2、McAb可长期无限量供应完全同质的抗体;3、利用McAb研究细胞表面标志和受体;4、利用McAb制备亲和层析柱,提纯可溶性抗原;七、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作为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分子,主要调节免疫应答、参与免疫细胞分化发育、介导炎症反应、刺激造血功能并参与组织修复等;八、补体的生物学功能:1、细胞毒及溶菌、杀菌作用2、调理作用3、免疫粘附作用4、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5、炎症介质作用,1激肽样作用2过敏毒素作用3趋化作用九、黏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s,AM种类1、整合素超家族2、免疫球蛋白超家族3、选择凝集素家族4、钙离子依赖的细胞黏附家族十、MHC分子的功能1、参与对抗原处理2、约束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3、参与对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4、诱导自身或同种淋巴细胞反应5、参与T细胞分化过程十一、抗体有哪些免疫学功能1.中和作用2.免疫溶解作用3.免疫调理作用4.局部黏膜免疫作用5.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6.对病原微生物生长的抑制作用7.免疫损伤作用十二、请简述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1、致敏阶段sensitization stage:又称感应阶段,是抗原物质进入体内,APC 对其识别、捕获、加工处理和递呈以及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阶段;2、反应阶段reaction stage:又称增殖与分化阶段,是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进行增殖与分化,以及产生效应性淋巴细胞和效应分子的过程;3、效应阶段effect stage:是由活化的效应性细胞和效应分子发挥细胞免疫效应和体液免疫效应而共同清除抗原物质的过程;十三、免疫失败与疫苗的关系疫苗因素:1、疫苗质量:抗原的免疫原性、抗原的量、佐剂失效、灭活不彻底等质量问题;对策:选择正规有资格的厂家生产的疫苗,选择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定做自家灭活苗;2、疫苗保存和运送对策:弱毒冻干苗应保存在-20℃以下,油佐剂、蜂胶佐剂灭活苗保存在2-8℃,不可冻结;3、疫苗选择不当: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动物选择不同毒力的疫苗;4、疫苗稀释剂:专用稀释剂,注意无菌;5、疫苗的使用:稀释方法、免疫途径、免疫程序、免疫剂量等等;6、不同疫苗的相互干扰作用:避免二种以上疫苗同时使用,最好间隔一周以上;。

动物免疫学基础知识.doc

动物免疫学基础知识.doc

动物免疫学基础知识一、免疫1、免疫:是指动物机体对自身和非自身的识别,并清除非白身的大分子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应。

2、免疫的基本特性:识别自身与非自身、特异性、免疫记忆。

3、免疫的基本功能:抵抗感染、自身稳定、免疫监视(此功能异常时可发生肿瘤)。

4、免疫的种类: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1)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

是获得免疫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能力。

一般是在微生物等抗原物质刺激后才形成的(免疫球蛋白、免疫淋巴细胞),并能与该抗原起特异性反应。

如果某些病原体突破了第-•道和第二道防线,即进入人体并生长繁殖,引起感染。

有的有症状,就是患病;有的没有症状,称作隐性感染。

不论是哪一种情况,机体都经历了一次与病原体斗争的过程,这种专门针对某一种病原体(抗原)的识别和杀灭作用称为特异性免疫。

譬如得过伤寒病的人对伤寒杆菌有持久的免疫力,那是因为伤寒杆菌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增加了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同时在体内还产生抗伤寒杆菌的抗体。

人体的免疫系统又能把伤寒杆菌这个“敌人”的特征长期“记忆”下来, 如果再有伤寒杆菌进入,就会很快被识别、被消灭。

能进行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有很多种,最重要的是淋巴细胞。

它又分成两种。

两种细胞的发育成熟过程不一样,一种是在胸腺内发育成熟,称作T淋巴细胞,是在骨髓内发育成熟的为B 淋巴细胞。

具有吞食异物的巨噬细胞也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它具有“加工厂”的作用,即巨噬细胞吞噬异物(如细菌、肿瘤细胞等)后,对异物进行加工处理。

处理后的异物(抗原)就与T淋巴细胞和B淋巳细胞发生免疫反应,它本身也能直接杀灭异物或者产生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反应。

B淋巴细胞受病原体刺激后,引起一系列变化,最终转化成为能产生抗体的浆细胞,所产生的抗体通过各种方式来消灭病原体,如溶解病原体,中和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凝集病原体使之成为较大颗粒让吞噬细胞吞食消灭。

动物免疫学

动物免疫学

2.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初次应答(primary response)
---抗原初次进入机体所产生的应答。 特点: 潜伏期(诱导期)长(约7~10天); 抗体的种类以IgM为主; 抗体亲和力低; 维持时间短; 总抗体水平低。
再次应答(secondary response) --- 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所产生的应答。 特点: 潜伏期短(约2~3天); 抗体的种类以IgG为主; 抗体亲和力比初次应答明显增强; 维持时间长; 总抗体水平高。
1. 对TI-Ag的识别
识别TI1抗原:细菌脂多糖(LPS)和聚合鞭毛素等。
识别TI2抗原:肺炎球菌多糖等。
TI-2抗原 诱导B细 胞的激活
2.对TD-Ag识别
TD-Ag:蛋白质抗原,如病原微生物、血细 胞和血清蛋白等。
识别与递呈: a.蛋白质抗原与特异性 BCR结合; b. APC表面的抗原肽- MHCII类分子复合物 TCR识别Th细胞活化辅助B细胞活化。
非特异性免疫的构成
非特异性免疫 屏障作用 皮肤粘膜 血脑屏障 胎盘屏障 免疫分子 补体 防御素 溶菌酶 细胞因子 效应细胞 吞噬细胞 NK细胞
本节要点:
免疫分为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有各类吞噬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 细胞等。 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具有吞噬功能,还可分 泌细胞因子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介导免疫应答。巨 噬细胞还可作为获得性免疫应答系统细胞在特异性免 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三)抗体介导的免疫效应
1. B细胞对TI-Ag和TD-Ag应答的区别
对TI-Ag应答的特点: (1)不需Th细胞辅助;(2)激发产生IgM抗体, 无Ig类型转换;(3)不产生免疫记忆

兽医免疫学——精选推荐

兽医免疫学——精选推荐

兽医免疫学1、免疫:是指免疫是指动物(人)机体对自身和非自身的识别,并清除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应。

2、免疫细胞:是指凡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统称为免疫细胞3、免疫活性细胞:在免疫细胞中,受抗原物质刺激后能分化增殖,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

4、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效应性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5、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6、反应原性:又称抗原性,是指能与由它刺激所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

7、完全抗原:凡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亦称免疫原。

8、半抗原:只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

9、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

10、异嗜性抗原:是一类与种族特异性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性质相同的抗原。

1、免疫的基本特性是识别自己与非自己、特异性和免疫记忆。

2、免疫的基本功能是免疫防御、免疫自身稳定和免疫监视。

3、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4、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法氏囊(鸟类)和骨髓。

5、动物机体的外周免疫器官及淋巴组织是免疫应答产生的部位,其中淋巴结和脾脏是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6、免疫活性细胞主要包括 T 细胞和 B 细胞,分别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7、免疫分子包括抗体、补体和细胞因子。

8、半抗原只具有反映原性,不具有免疫原性。

9、细菌抗原包括菌体抗原、荚膜抗原、鞭毛抗原和菌毛抗原等。

10、在本质上,任何一个完整抗原均可看成是半抗原与载体的复合物。

1、试比较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在功能上的异同。

答: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法氏囊,是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骨髓是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和分化的场所,同时也是哺乳动物B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胸腺是T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法氏囊是禽类B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动物免疫学复习资料.doc

动物免疫学复习资料.doc

动植物检疫11级动物免疫学(黑体为重点)绪论1.免疫(immune)指动物机体对自身和非自身的识别,并清除非自身的人分子物质(抗原性物质),从而保持机体lAl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应。

2.免疫学(immunology)是研宄抗原性物质、机体的免疫系统和免疫应答的规律和调节以及免疫应答的各种产物和各种免疫现象的一门生物科学。

3.免疫的基本特性:识别自身与非自身、特异性、免疫记忆4.免疫系统的S本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第一章抗原1.抗原(antigen)凡是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效应性淋巴细胞或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

2.抗原性:既抗原的特性,是指抗原分子具冇免疫原性勾反应原性的特性。

3.抗原决定簇(抗原决定基、抗原表位):抗原分子表面具冇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因4.载体效应:初次免疫反应后,当2次免疫时,半抗原连接的载体只冇勾首次免疫所用的载体相同时,会冇再次反应,这种现象称载体反应。

5.超抗原:是指能在极低浓度下即讨非特异地刺激多数T细胞克隆活化增殖,产生极强免疫应答的物质。

3.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一、抗原分子的特性(1)异源性:异种物质同种异体物质自身抗原(2)一定的理化性状分子大小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分子构象与易接近性物理性状(颗粒性、可溶性)二、宿主生物系统受体动物的基因型、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三、免疫方法的影响免疫抗原的剂ft、接种途径、接种次数及免疫佐剂的选择4.抗原的特异性即专一性或针对性,是指抗原具有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反应的能力。

5.抗原表位:抗原分子表面具冇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或抗原决定基,因抗原决定簇通常位于抗原表面,故又称抗原表位。

6.表位的种类(1)单特异性和多特异性表位(2)功能性表位和隐性表位(3)构象表位与顺序表位(4) 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7.抗原的分类(1)、根据抗原的性质完全抗原、半抗原(2)、根据抗原加入和递呈的关系外源性抗原、IAJ源性抗原(3)、根据抗原來源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异嗜性抗原(与种属特异性无关)(4)、根据对胸腺(T细胞)的依赖性,是否需耍T细胞协助胸腺依赖性抗原(TD)、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I)(5)、根据化学性质蛋白质抗原、多糖抗原、核酸抗原等(6)、其它天然抗原、人工抗原8.完全抗原既具冇免疫原性又冇反应原性的物质。

动物免疫学名词解释

动物免疫学名词解释

1.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生理反应。

2.免疫防御是指动物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和侵袭的能力,又称抵抗感染。

3.免疫稳定在动物新陈代谢过程中,每天产生大量的衰老死亡的细胞,免疫系统可将这些细胞清除体外,以维持集体的生理平衡;若此功能失调,就会引起自身免疫病。

4.免疫监视机体内的细胞常因物理、化学和病毒等致癌因素的影响作用下,机体经常会出现少量肿瘤细胞;动物机体通过免疫严密监视肿瘤细胞的出现,一旦出现这些细胞,即对对这些细胞加以识别,然后清除。

若此功能低下或抑制,肿瘤细胞会大量增殖,从而出现临床肿瘤。

5.免疫器官指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结构的统称。

6.免疫细胞是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的统称,包括淋巴性细胞(T、B、N、K细胞等)、单核吞噬细胞等以及它们的过渡型细胞和终末效应细胞。

7.淋巴细胞表面标记指存在于淋巴细胞表面的多种膜分子,是淋巴细胞识别抗原、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以及接受微环境刺激的分子基础,也是鉴别淋巴细胞的重要依据。

8.抗原指凡能诱导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其产生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9.免疫原性抗原分子进入机体后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与抗原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关,更与机体的免疫应答特性相关。

10.反应原性指抗原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反应的特性;反应原性决定于抗原分子的化学性质。

11.自身抗原正常自身组织成分及体液组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不能激发免疫应答,但如打破自身耐受,则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例如因外伤或手术等原因,隐蔽性自身抗原可使此种抗原进入血流时,则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或某些化学药物,可与自身组织蛋白结合,改变其分子结构而形成修饰性自身抗原。

12.抗原决定簇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靶结构,也是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13.TD-Ag 必须有Th参予才能激发免疫应答的抗原,大多数抗原为TD-Ag。

免疫学及兽医免疫学

免疫学及兽医免疫学

免疫学及兽医免疫学免疫学及兽医免疫学1. 免疫学的概念和重要性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对外部病原物的防御机制的科学。

它探索了生物体如何识别、抵抗和清除病原体,从而维持自身健康的过程。

免疫学的研究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至关重要,它为我们提供了保护和预防疾病的理论基础。

2. 免疫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免疫系统由多个器官、细胞和分子组成,共同协作来保护生物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免疫系统主要分为两大类: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是生物体天生具备的保护机制,包括皮肤、粘膜、巨噬细胞等。

获得性免疫则是在生物体接触到病原体后,逐渐形成并进化的免疫机制,包括淋巴细胞、抗体等。

免疫系统通过识别、攻击和消除病原体,为身体提供有力的保护。

3. 兽医免疫学的研究和应用兽医免疫学是应用免疫学研究原理和方法,以解决动物疫苗、疫病防控等问题的学科。

动物免疫学在我们保护动物健康、维护饲养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者通过疫苗的开发和使用,帮助动物建立免疫保护屏障,提高动物的抵抗力,减少和预防动物疫病的蔓延。

兽医免疫学还涉及到对免疫系统健康的评估、免疫异常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领域。

4. 重要概念:免疫记忆免疫记忆是获得性免疫的核心特征之一。

它指的是免疫系统能够记住之前已经遇到的特定抗原,并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迅速做出反应。

这种反应更加迅速、有效,从而保护身体免受感染。

免疫记忆是疫苗接种能够产生长期免疫保护的原因之一。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免疫学及兽医免疫学的研究对于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免疫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并利用这些知识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免疫记忆的理念为疫苗接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它在预防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未来,我希望免疫学的研究能够持续推动技术的发展,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人类和动物提供更好的免疫保护。

6. 总结和回顾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对外部病原物的防御机制的科学,它在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完整版)兽医免疫学

(完整版)兽医免疫学
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体液中具有免疫功能的一大类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 球蛋白。
第二章 抗原和抗体
第二节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
一、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二、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Ig的基本结构
Ig结构示意图
五种Ig结构示意图
第二章 抗原和抗体
第二节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
一、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及其区别 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三、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理化特性和功能
兽医免疫学
兽医免 疫 学
绪论
第一篇 免疫学基础理论
第一章 免疫系统 第二章 抗原和抗体 第三章 免疫应答
第二篇 免疫学技术及其应用
第四章 免疫学技术概述 第五章 凝聚性反应 第六章 标记技术 第七章 单克隆抗体技术
第三篇 临床免疫
第八章 变态反应 第九章 抗感染免疫 第十章 免疫性疾病
绪论 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简史和进展
第三节 免疫调节
要点: 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 相互作用、调节等关系。
第三章 免疫应答
第一节 免疫应答的基本特点
一、种类 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二、组成 组织器官: 皮肤粘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等。
脾脏、淋巴结等。 细胞: 吞噬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 分子: 补体、细胞因子;抗体。
三、特点
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不感染)性; 识别自身和非自身;无再次反应; 作用快范围广。
分子结构.环状 立体( 三级) 结构
4.物理状态: 吸附于颗粒物质( 多糖类或氢氧化铝)
第二章 抗原和抗体
第一节 抗原
一、概念 二、抗原的性质 三、基团) 抗原价: 单、多价及功能价 性质: 化学基团.旋光性.构象.顺序 数量: 多价.单价; 功能价.非功能价 大小: 5-7个氨基酸, 5-6个糖基, 5-8个核苷酸

动物免疫学

动物免疫学

动物免疫学第一章、绪论1、免疫;免疫的基本特性、基本功能。

免疫:动物或人机体识别自己和非己抗原物质,并清除非己抗原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应。

基本特性:⑴、识别能力⑵、特异性⑶、免疫记忆基本功能:⑴、免疫防御:抗病原微生物感染⑵、自身稳定:抗衰老⑶、免疫监视:抗肿瘤2、固有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概念与特征。

固有性免疫:指机体先天的、固有的,是种系发育、进化过程中形成,经遗传获得的免疫。

特征:与生俱来、作用范围广、并非针对特定抗原获得性免疫:是指机体受病原体感染或接种疫苗而获得的免疫。

特征:接触特定抗原产生,针对该抗原发生反应第二章、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组成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腔上囊、法氏囊(禽类)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扁桃体、阑尾、哈德氏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细胞:T、B、K、NK细胞免疫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粒细胞系、RBC(红细胞)抗体、补体免疫分子细胞因子1、免疫细胞的种类。

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细胞):T细胞、B细胞、K细胞、NK细胞辅佐细胞(抗原递呈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其他免疫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红细胞等2、T、B淋巴细胞的来源、分化、分类及表面标志。

◆T淋巴细胞的来源、分化:多能干细胞淋巴样干细胞T细胞外周免疫器官定居(T细胞)→淋巴母细胞→效应T细胞→执行细胞免疫再次进入抗原记忆细胞(长存)辅助B细胞B淋巴细胞的来源、分化:多能干细胞→淋巴干细胞→法氏囊或骨髓→B细胞→外周免疫器官定居(B细胞)→浆母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体液免疫记忆细胞◆T细胞表面标志:⑴、T细胞表面抗原:MHC分子:MHC-Ⅰ和MHC-ⅡCD分子:CD2、CD3、CD4、CD8、CD28、CD40L⑵、T细胞表面受体:1)、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TCR)4)、CD4和CD8受体(辅助受体)2)、CD2受体—绵羊红细胞受体(E受体)5)、细胞因子受体3)、CD3受体◆B细胞表面标志:⑴、B细胞抗原受体(BCR)膜免疫球蛋白(mIg):能与相应抗原结合;每个B细胞表面约有104~105个mIgCD79a和CD79b:辅助分子⑵、F C受体(F C R)●与IgF C片段结合●B细胞成熟标志之一●EA花环试验:检测B细胞(EA:红细胞—抗体)⑶、补体受体(CR)●与补体发生结合●EAC花环试验:鉴定B细胞的一种方法(EAC:红细胞—抗体—补体)⑷、白细胞介素受体(IL—R)3、免疫相关分子的种类。

兽医免疫学学习资料

兽医免疫学学习资料

兽医免疫学学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免疫系统:是与人体和动物机体执行和完成免疫功能活动密切相关的物质组成体系。

2.免疫器官:是机体中执行免疫功能的器官,按其发生的时间顺序和功能的差异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3.免疫细胞:是所有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及其前体细胞,过渡型细胞,终末效应细胞的统称。

4.免疫记忆:免疫具有记忆功能,动物机体在初次接触抗原物质时,除刺激机体形成产生抗体的细胞(浆细胞)和致敏淋巴细胞外,也形成了免疫记忆细胞,如再次接触相同抗原物质可产生更快,更强的免疫应答。

5.免疫防御:即抗感染免疫,主要指机体依赖自身的免疫功能针对外来抗原(如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免疫保护作用。

6.免疫监视:由于各种体内外因素的影响,正常个体的组织细胞也可不断发生畸变和突变。

机体免疫系统可识别此类细胞并将其清除,这一功能称为免疫监视7.抗原性:抗原具有的两种基本特性,包括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

8.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9.反应原性:指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

10.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

11.异嗜性抗原:指一类与种族特异性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性质相同的抗原。

12.完全抗原:既具有免疫原性,又具有反应原性的物质。

13.超抗原:是指一类只需极低浓度即可强烈刺激多克隆T细胞活化,产生极强免疫应答的抗原分子。

14.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编码的分布于生物体有核细胞表面的抗原性物质。

15.免疫分子:是现代分子免疫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抗原、分泌型免疫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以及免疫细胞膜分子等。

16.抗原:凡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17.免疫:是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异物,并能将非己异物排出体外的复杂的生理学功能。

免疫学(兽医专业考研必备)

免疫学(兽医专业考研必备)

1免疫指生物机体在识别异己过程中,识别自我和排除异己,以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保护性生理反应。

2抗原凡是能刺激动物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3交叉反应是指抗原(抗体)出与其相应抗体(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外,有时还能与其他抗体(抗原)发生反应。

这是由于它们之间含有共同抗原.4异嗜性抗原指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中的共同抗原。

这是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因之一。

5免疫佐剂是指先于抗原或与抗原一起注入动物机体,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一类物质。

6超抗原SAg指某些物质在极少浓度(1~10ng/mL)情况下就能诱发动物机体产生最大的免疫应答效应。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A~E肠毒素、A族链球菌M蛋白等。

7细胞因子(旧称淋巴因子)是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受抗原或丝裂原刺激后产生的非抗体、非补体的具有激素样活性的蛋白质分子。

8抗体是指人和动物受到抗原物质刺激后,由B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胞后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9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体内特异性淋巴细胞对抗原分子的识别、活化、增殖、分化或失去活性潜能,并表现出一定生物学校应的过程。

10免疫耐受是机体免疫系统在接触某种抗原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反应状态,或称为负免疫应答,表现在当再次接触同一抗原时不发生可查反应,但对其他抗原的免疫应答仍正常存在。

11免疫调节是指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各种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之间相互促进和抑制,并在遗传基因的控制下完成免疫系统对抗原物质的识别与应答。

12变态反应又称为过敏反应或超敏反应,是动物机体免疫系统受到再次进入机体的同一抗原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过于强烈或不适当免疫应答、导致机体组织器官损伤的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

免疫的基本特性1识别异己 2特异性 3免疫记忆免疫的基本功能1免疫防御是指动物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侵袭的功能。

动物免疫学课程习题及参考答案

动物免疫学课程习题及参考答案

《动物免疫学》课程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免疫(Immune):是指人和动物机体免疫系统特异识别、清除体内抗原(Antigen)的生理功能。

2、免疫学:研究机体免疫免疫系统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一门科学,主要内容包括:1 免疫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功能;2 免疫系统对抗原的识别与应答;3 免疫系统对抗原的排斥效应及其机制;4 免疫病理过程与机制;5 抗原耐受的诱导、维持、破坏及其机制;6 免疫学在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

3、免疫防御(immune defence):即抗感染免疫,是指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抑制其在体内繁殖、扩散,从体内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保护机体生存的功能。

该功能异常,可发生超敏反应和重复感染。

4、免疫自身稳定(immune homoestasis)是指清除体内变性、损伤及衰老的细胞,维护内环境稳定的功能。

该功能异常,可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5、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由于各种体内外因素的影响,正常个体的组织细胞也可不断发生畸变和突变。

免疫监视具有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突变细胞的功能。

若该功能发生失常,可能导致肿瘤发生。

二、填空题1、简述免疫的三大基本功能是抵抗感染;自身稳定;免疫监视。

2、免疫的三个基本特点是识别自己和非己;特异性;免疫记忆。

3、免疫学的发展经历了免疫学的萌芽期、免疫学的经典期和现代免疫生物学发展期。

三、简述题1、简述免疫的现代概念现代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主要涉及:免疫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功能;免疫系统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免疫系统对抗原的排异效应及其机制;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病理过程及其机制;抗原耐受的诱导、维持、破坏及其机制;免疫学理论方法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等。

2、简述免疫的基本特性和基本功能。

免疫的基本特点包括1、识别自己与非己;机体仅能识别异种蛋白质,甚至对同一种动物的不同个体的组织和细胞也能识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免疫学名词解释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1.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生理反应。

2.免疫防御是指动物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和侵袭的能力,又称抵抗感染。

3.免疫稳定在动物新陈代谢过程中,每天产生大量的衰老死亡的细胞,免疫系统可将这些细胞清除体外,以维持集体的生理平衡;若此功能失调,就会引起自身免疫病。

4.免疫监视机体内的细胞常因物理、化学和病毒等致癌因素的影响作用下,机体经常会出现少量肿瘤细胞;动物机体通过免疫严密监视肿瘤细胞的出现,一旦出现这些细胞,即对对这些细胞加以识别,然后清除。

若此功能低下或抑制,肿瘤细胞会大量增殖,从而出现临床肿瘤。

5.免疫器官指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结构的统称。

6.免疫细胞是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的统称,包括淋巴性细胞(T、B、N、K细胞等)、单核吞噬细胞等以及它们的过渡型细胞和终末效应细胞。

7.淋巴细胞表面标记指存在于淋巴细胞表面的多种膜分子,是淋巴细胞识别抗原、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以及接受微环境刺激的分子基础,也是鉴别淋巴细胞的重要依据。

8.抗原指凡能诱导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其产生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9.免疫原性抗原分子进入机体后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与抗原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关,更与机体的免疫应答特性相关。

10.反应原性指抗原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反应的特性;反应原性决定于抗原分子的化学性质。

11.自身抗原正常自身组织成分及体液组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不能激发免疫应答,但如打破自身耐受,则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例如因外伤或手术等原因,隐蔽性自身抗原可使此种抗原进入血流时,则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或某些化学药物,可与自身组织蛋白结合,改变其分子结构而形成修饰性自身抗原。

12.抗原决定簇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靶结构,也是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必须有Th参予才能激发免疫应答的抗原,大多数抗原为TD-Ag。

不须Th参予,可单独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少数抗原为TI-Ag。

15.交叉反应一种抗体对具有共同抗原决定簇的两种不同抗原都能结合,产生免疫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16.类属抗原在两种不同的抗原之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带有相同抗原决定簇的抗原称为共同抗原或交叉抗原。

将存在于同一属或近缘种属的共同抗原称为类属抗原。

17.异嗜性抗原在两种不同的抗原之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带有相同抗原决定簇的抗原称为共同抗原或交叉抗原。

如果存在于远缘不同种属中则称为异嗜性抗原,此现象为Forssman首先发现,故称为“Forssman抗原”。

抗原在两种不同的抗原之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带有这种相同抗原决定簇的抗原称为共同抗原或交叉抗原。

如果存在于远缘不同种属中则称为异嗜性抗原,此现象为Forssman首先发现,故称为“Forssman抗原”。

19.超抗原1989年,瑞典科学家White提出的现代免疫学名词;是指一类由细菌、病毒、寄生虫产生的对淋巴细胞有强大刺激功能的蛋白质;对T细胞的激活能力是普通抗原的2000-50000倍,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多克隆T细胞,产生很强的免疫应答;无严格抗原特异性,不受MHC限制。

20.佐剂是指先于抗原或与抗原混合或同时注入动物体内,能非特异性增强机体对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类物质。

21.抗体是机体在抗原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下,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后所产生的一种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地结合,具有免疫功能.22.独特型(Id) 为抗体可变区上的抗原特异性;不同抗体形成细胞克隆所产生的抗体的V区具有不同的抗原性,这是由可变区中成其是超变区的氨基酸组成、排列和构型所决定的。

23.免疫调理抗原和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后,可与巨噬细胞、NK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或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借助吞噬细胞表面的CR而与细胞结合;通过上述2种途径促进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捕获和吞噬清除,即称为免疫调理(前者为抗体介导的免疫调理,后者称为补体介导的免疫调理)。

24.单克隆抗体同一克隆的细胞可合成和分泌在理化性质、分子结构、遗传标记以及生物学特性等方面都是完全相同的均一性抗体,称之为单克隆抗体。

是只针对某一特定的抗原决定簇,纯度高的抗体。

25.多克隆抗体大多数天然抗原具有多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而每一个决定簇都可刺激机体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

天然抗原的多个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合成和分泌抗各种决定簇抗体,并分泌到血清或体液中,是含多种抗体的混合物,具有不均一性,无论是对抗体的研究还是临床应用都受到很大限制。

26.细胞因子主要由免疫细胞所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具有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参与免疫调节效应的小分子多肽或蛋白;在异常情况下也会导致病理反应。

27.白细胞介素指在白细胞或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

28.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不耐热的大分子,是一族参予免疫效应的球蛋白。

29.干扰素正常细胞在病毒等适宜诱生剂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其本质是糖蛋白,因其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故称干扰素。

30.白细胞分化抗原是白细胞(还包括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等)在正常分化成熟不同谱系和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个体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是通过一组基因复合体编码的,这一基因复合体就称为“MHC”,MHC有三类重要位点。

当IgG抗体与带有相应抗原的靶细胞结合后,可与有FcγR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等效应细胞结合,发挥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ADCC)。

细胞的阳性选择指由骨髓来的多功能干细胞进入胸腺后经皮质旅行至髓质进行选择、分化,其中将具有抗原反应性且能和其它细胞互相合作的细胞选择保留下来;也称为正向选择。

细胞的阴性选择指由骨髓来的多功能干细胞进入胸腺后经皮质旅行至髓质进行选择、分化,其中将针对自身抗原的细胞去掉,避免自己打自己,产生自体免疫反应;也称为负向选择。

35.抗体类别转换是指一个B细胞克隆在分化过程中,V基因不变,而CH基因重排;重排后编码的产物,其V区相同,而C区不同,即识别抗原的特异性相同,而抗体的类或亚类发生改变。

36.抗体亲和力成熟在抗体产生的过程中,抗体分子的平均亲和力随着免疫应答的发生而增加,这种现象称为抗体的亲和力成熟;在免疫应答初期,可因存在大量的游离抗原分子,因此与低亲和力受体的B细胞结合较多,故其产生的抗体分子的平均亲和力较低;当抗原再次进入时,则与带有高亲和力受体的B记忆细胞结合多于低亲和力受体细胞,因此抗体分子的平均亲和力随之增高。

37.抗原呈递细胞是指能够捕获、加工、处理抗原,并将加工后的抗原肽提呈给免疫活性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

38.抗原提呈抗原被提呈细胞摄取、加工后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形式呈现于提呈细胞表面,最终被免疫活性细胞识别的过程。

39.细胞免疫广义的细胞免疫是指所有由免疫细胞发挥效应以清除异物的作用。

狭义的细胞免疫是指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分化、增殖、转化为效应淋巴细胞所表现出来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40.体液免疫抗原进入机体,激发B细胞增殖、分化、活化为浆细胞后,产生抗体;以及抗体与相应抗原接触后引起一系列反应统称为体液免疫。

41.免疫耐受是机体对抗原刺激所表现的特异性“免疫不应答”的现象;具有特异性,只对特定的抗原不应答,对不引起耐受的抗原,仍能进行良好的免疫应答。

42.超敏反应 (变态反应) 是指机体受同一抗原物质再次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

即机体与抗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产生致敏淋巴细胞和(或)特异性抗体,如与再次进入的抗原结合,可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和(或)组织损害的免疫病理反应,又称变态反应。

43.疫苗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以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制成,接种动物后能产生自动免疫、预防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剂均称为疫苗,主要包含细菌性菌苗、病毒性疫苗和寄生虫性虫苗。

44.类毒素外毒素经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如适量浓度甲醛)处理后,其毒性丧失,但仍保持其抗原性,这种丧失了毒性而仍具有抗原性的外毒素,称为类毒素(或变性毒素)。

疫苗DNA疫苗又称核酸疫苗或基因疫苗,是编码免疫原或与免疫原相关的真核表达质粒DNA(有时也可是RNA),它可经一定途径进入动物体内,被宿主细胞摄取后转录和翻译表达出抗原蛋白,此抗原蛋白能刺激机体产生非特异性和特异性2种免疫应答反应,从而起到免疫保护作用。

46.免疫失败畜禽经免疫后,抵抗不住相应特定疫病的流行,或者免疫效力检查不合格,均认为是免疫失败。

47.血清学反应由于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所以在体外进行的抗原抗体试验通常采用血清进行,这些试验称为血清学试验。

48.凝集反应是指不溶性的颗粒抗原当与相应抗体混合后,在有电解质存在时,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团块。

49.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血清蛋白质、细胞裂解液、病毒等)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在电解质的参与下,经过一定时间后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现象。

50.电渗琼脂本身带有SO42-,可以通过静电感应使溶液分子产生正电,因而在电场的作用下,可以形成一种向负极的推力,我们称之为“电渗”。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是一类在固相载体上进行免疫酶染色的免疫酶标记技术。

52.荧光抗体利用荧光色素在激发后可产生肉眼可见的荧光这一特性,将荧光色素与抗体结合,而不影响抗体球蛋白分子的免疫活性,制成一种特殊的免疫染料。

花环T淋巴细胞表面具有红细胞受体,能与异种动物的红细胞形成花环样细胞团。

通常用于检测T淋巴细胞的数量、分布和功能,以判断机体的免疫状态及推测某些疾病的预后,为防治提供参考。

花环B淋巴细胞表面具有抗体的Fc受体,能与抗体致敏的异种动物的红细胞形成花环样细胞团。

通常用于检测B淋巴细胞的数量、分布和功能,以判断机体的免疫状态及推测某些疾病的预后,为防治提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