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课件(上海外国语大学邹春勇)--宏观经济学1(doc9)

合集下载

精品课程《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精品课程《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31
3)厂商收入
公司税前利润
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和未分配 利润等。
资本折旧
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里面。
企业转移支出
对非赢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帐。
企业间接税
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
后两者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是通过价 格转嫁给消费者
4
在20世纪即将结束时,美国商业部回顾其历史 成就,美国商业部长威廉·戴利把国民收入帐户 的发明和运用称为“世纪性杰作”。
他认为:“当我们要寻找商务部的先驱们创造 的对美国影响最伟大的成就的时候,国民经济 帐户——今天称之国内生产总值或GDP——的 发明则当之无愧”。他的评价得到美联储主席 艾伦·格林斯潘,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保罗·萨 缪尔森,詹姆斯·托宾等政要和专家的一致赞同。
GDP是按照国土原则,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其人
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 不包括居住在外国的本国居民。GDP仅包括国内生产最终 产品的市场价值,它不涉及国外。
是指本国与外国居民在国内或本国领土内生产的最终产 品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该国国民在国内所创造的最终产 品的总价值+外国国民在本国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价 值。
33635.0 26944.5
6690.5
23877.0
20300.5 3576.5
43579.4 34854.6
8724.8
28457.6
25154.2 3303.4
49684.6 39398.6 10286.0
30496.3
29475.5 1020.8
净出口
-14.8 -366.9 510.3 998.5 2857.2 2248.8

第七章通货膨胀与失业宏观经济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邹春勇

第七章通货膨胀与失业宏观经济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邹春勇

第七章通货膨胀与失业通货膨胀,失业,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交替第一节通货膨胀(返回页首)一、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的衡量1、定义: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总水平的不断地持续上涨或者货币价值持续下跌的过程。

这里的“通货”一词一般是指市面上流通的货币。

2、价格指数①概念:就是指所有商品和劳务交易价格总额的加权平均数。

3、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三种价格指数①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又称生活消费指数,指通过计算城市居民日常消费的生活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的指数,计算公式:本期消费品价格指数一定时期消费价格指数= ──────────×100%基期消费品价格指数②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又称批发价格指数,指通过计算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有阶段上所获得的产品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的指数。

③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前面已介绍过,其计算公式:当期名义GNP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 ─────────当期实际GNP二、通货膨胀的分类1、以速度作为分类标志①爬行的通货膨胀:一般指不超过2%~3%的通货膨胀。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是无害的。

②温和的通货膨胀:一般指不超过3%~10%的通货膨胀。

③飞奔的通货膨胀: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

④恶性通货膨胀:物价水平以超过每月50%的速度不断上涨的通货膨胀。

2、以发生的原因为分类标志①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②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③结构性通货膨胀:因为特定的经济制度、控制系统、信息系统和决策系统的结构因素或这些结构的变化所引起的通货膨胀。

3、以预期为标志①预期到的通货膨胀②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4、以市场机制作用大小为标志①开放性的通货膨胀:市场机制充分作用,供求决定物价水平的通货膨胀。

②抑制性的通货膨胀:政府对价格进行某种形式的控制,使得物价同市场供求脱节的通货膨胀。

三、需求拉上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①概念:又称超额需求的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宏观经济学教学课件(全)

宏观经济学教学课件(全)

资产价格决定因素
资产价格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变量,其 决定因素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 政策因素、公司业绩等。经济增长和 公司业绩提高会推动资产价格上涨; 通货膨胀和政策紧缩则可能导致资产 价格下跌。
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 要目标包括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国际收支 平衡等。稳定物价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通过控制 通货膨胀来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则是通过调 节货币供应量来影响总需求水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则需要关注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等因素。
展。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调整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 级。
福利国家建设战略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福利水平,促 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全球化发展战略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推动贸易和投资 自由化便利化。
绿色发展战略
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产业 和绿色技术发展。
国际收支平衡与调节措施
国际收支平衡表
详细解读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包 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等。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
探讨政府可以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 以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分析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内外因素, 如经济结构、国际竞争力、汇率等。
开放经济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
1 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分别阐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开放经济中的传 导路径及效果。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分析不同政策组合对内外均衡的影响,如“双紧 ”、“双松”、“松紧搭配”等。
3
国际政策协调与合作

第三章 货币、利率和国民收入(宏观经济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邹春勇)

第三章 货币、利率和国民收入(宏观经济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邹春勇)

第三章货币、利率和国民收入第一节货币的性质和形态一、货币的性质1、概念:货币是交换的媒介,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政府以法律形式保证其在市场上流通的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本质特征:就是作为支付手段普遍被人们接受。

3、货币的本质特征决定其具有三种职能①交换媒介。

②价值尺度。

③储藏手段。

二、货币的形态1、M0 为通货,即流通中的现金(铸币和纸币)。

2、M1为狭义货币,其等于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支票,其特点是具有完全的流动性。

需要时即可投入购买和支付,迅速方便。

一般来说,M1 包括的货币形式没有利息或只有很低的利息收入。

3、M2 为广义货币不仅包括M1 的那部分货币形式,还包括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和其它类存款。

其特点是具有不完全的流动性,是准货币。

但是,只要符合一定条件,可以转化。

4、M3 为M2 +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5、金融创新和M1 、M2 的新内容①可转让支付命令帐户(Nowaccounts):②自动转帐帐户(ATSaccounts):③回购协议(RA)和隔夜回购协议(overnight RA):④货币市场互助基金(MMMF):6、相互关系及其经济意义①包含的内容上看②所占比重及其变化③M1 与经济的相关程度高,但对货币政策的反映不如M2 ;M2是则相反,它对货币政策的反映灵敏,但与经济即期状况相关不如M1 。

第二节银行体系与货币供给一、银行的起源与发展二、现代银行体系1、货币的供给是与银行体系紧密相关的,一个有效的货币供给机制,是离不开一个健全的银行体系。

2、一个健全的银行体系,大致划分为如下三大部分:①中央银行:职能主要有三个:1)发行的银行。

2)银行的银行。

3)政府的银行。

②商业银行:公众存款,发放贷款。

不发行货币,但有货币乘数功能。

③政策银行:支持国家重要产业,盈亏由国家负责,不象商业银行是一个经济实体。

三、影响货币供给的几个主要变量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货币供给是M1 的供给,公式表示:M S =CU+D式中M S 是名义货币供给量,CU代表公众持有的现金量,D为活期存款总额。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PPT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PPT

就业率
02
劳动力市场中就业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失业率与就业率的关系
03
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影响国家经济
增长和社会稳定。
通货膨胀率与物价水平
通货膨胀率
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 通常用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来衡量。
物价水平
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水 平。
通货膨胀的影响
影响货币的购买力和财富 分配,可能导致社会不稳 定和经济效率低下。
详细描述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时期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时期,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为代表的经 济学家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以解决经济危机和失业问题。这一 时期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新古典综合学派
总结词
新古典综合学派试图将古典宏观经济学 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结合起来,强 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结构等。
个体分析
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企 业)的经济行为和特征,以及它
们对总体经济的影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新兴学派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经 济学家为主导,试图超越传统宏观经济学理 论,从不同角度研究宏观经济问题。这一时 期出现了许多新的学派,如新凯恩斯主义、 新古典主义、货币主义等,这些学派在理论 观点和研究方法上都有所创新和发展。
03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 题
国民收入决定
国民收入
VS
详细描述
新古典综合学派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 以保罗·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试图 将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 学结合起来,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 协调配合。这一时期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宏 观经济政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稳 定。

《宏观经济学》课件1

《宏观经济学》课件1
7
1、LM曲线位置不变、IS曲线斜率变化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IS陡峭,IS移动时收入变化大,利率变化大,财政政策效果大 ❖IS平坦,IS移动时收入变化小,利率变化小,财政政策效果小
r
IS' LM
IS
r1 r0
E
E' E"
(陡峭

y0 y2 y3
y
(a)政策效果大
r
LM IS'
IS
r1 r0
E'
r
IS IS′
LM
r0 O y0 y1
y
17
IS曲线垂直时,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LM水平,货币需求 r
的利率弹性h→∞ ,由
m=L=ky-hr可知,货币 供给量增加不会降低r
r0
和促进i,对于收入没 有作用。货币政策无效
r1
O
IS E0 LM LM′
E1
y y0
18
三.挤出效应 Crowding out effect
IS2
y2-y1<y3-y1
y1y2 y3
y
货币政策效果因IS的斜率而有差异
26
❖证明:
❖IS曲线越平缓,可知d值越大,由 r a e 1 y
❖和i=e-dr可知:
d
d
❖利率r变动一定幅度将引起投资i较大幅度的反向变动 (称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较为敏感)。当货币供给量 m的增加导致利率r下降时,投资i将增加许多,国民收 入y水平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就大。
❖货币供给增加
❖LM平坦,货币政策效 果越小。
❖LM陡峭,货币政策效 果越大。
r% IS1
IS
LM1 LM2

宏观经济学-1

宏观经济学-1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学-1
(4)失业的影响 失业的影响分为有利与不利的两个方面。 有利的一面是:对就业劳动者形成外在的压力,以激励其努力工作,提高技 术与素质,克服惰性,避免失业;可以比较灵活地适应经济的发展、周期变 化和需要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在不断的失业、就业中, 整个社会才可以实现人尽其才,即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最优配置,这一结果是 在劳动力的流动中实现的。 不利的一面是:产量与收入的减少;人力资本的浪费;失业造成政府财政开 支的大量增加;失业给劳动者的身心造成伤害,有损于失业者的自尊心;失 业率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反方向变动;其他社会问题,如犯罪率与失 业率同方向变动、离婚、自杀、吸毒等。 奥肯定理(Okun's Law,1960)(奥肯为美国经济学家,Arthur M.Okun,1928-1980)的含义是失业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反方向变动, 经验的统计是失业率每增加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就减少2-3%;反之,失 业率每减少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就增加2-3%。

实际GDP=名义GDP/价格水平× 100
• 三、流量和存量
• 1.储蓄与财富
• 2.投资与资本存量
• 3.经常项目与净国际投资
• 四、利率与现值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学-1
• 第三节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 一、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 (一)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 宏观经济学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是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 (J.M.Keynes)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开始的。 在凯恩斯之前,经济学的研究基本都集中在微观领域,但也有不少经济 学家涉足了总产量、就业、利息、工资等宏观经济问题,被称之为宏观 经济学的古典学派。

《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

《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

VS
主权让渡问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国家需要让渡 部分经济主权,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这可能对国家经济安全带来挑战。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社会因素
人口结构、教育水平、文化传统等社会因素对经济增 长也有影响。
经济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工业化战略
通过发展工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
农业现代化战略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现代 化。
经济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 服务业发展战略: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 质量和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国民收入决定因素及模型
国民收入决定因素
主要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个方面。
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主要有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和AD-AS模型等。其中,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主要分析消费和储蓄 对国民收入的影响;IS-LM模型分析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决定;AD-AS模型分析总需 求与总供给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包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以及净误差与遗漏等部分。
02
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通过价格机制、收入机制、利率机制和汇率机制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
03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和后果
包括经济周期、经济结构、国际资本流动以及汇率变动等因素,可能导
致外汇储备的增减、汇率的波动以及国内经济的失衡等后果。
汇率制度选择与外汇市场干预
货币政策工具及实施效果评估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通过调整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来影 响货币供应量,实施效果表现在控制 通货膨胀、稳定金融市场等方面。
再贴现政策
公开市场操作

2024年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

2024年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
24
工资水平决定因素及差异原因
决定因素
工资水平主要由劳动力供求关系、劳动生产率、行业差异、地区差异等因素决定 。
差异原因
不同行业、地区、职位之间的工资差异主要由劳动力供求关系不平衡、行业利润 率差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原因造成。
2024/3/1
25
就业政策目标及实施途径
政策目标
就业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保 障劳动者权益等。
贸易扭曲效应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会导致 贸易扭曲,使得资源配置 偏离最优状态,降低全球 经济福利。
20
汇率制度类型及其选择依据
固定汇率制度
汇率波动幅度受到限制,通常由 中央银行进行干预,以保持汇率
稳定。
2024/3/1
浮动汇率制度
汇率由市场供求决定,中央银行不 进行干预,波动幅度较大。
选择依据
包括经济规模、开放程度、通货膨 胀率、国际储备等因素,以及政策 制定者的偏好和目标。
财政支出与社会公平的关系
探讨财政支出如何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
15
税收制度改革与税收优惠政策
2024/3/1
税收制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分析当前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 。
税收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介绍税收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如完善税制、调整税率等 。
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及效果
分析税收优惠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评估其实施效 果。
21
国际收支平衡调节机制
自动调节机制
通过价格、收入和利率等市场力量的自动调节,实现国际收支平 衡。
政策调节机制
政府采取支出增减、货币供应、外汇管制等政策措施,主动调节 国际收支。

宏观经济学课件

宏观经济学课件

1.5.1 经济学演化简史
• 新古典经济学(马歇尔、瓦尔拉斯)——微观经济 学形成 – 新旧葡萄酒之争于古典经济学的危机 – 边际革命(边际三杰:门格尔、瓦尔拉斯和杰 文斯) – 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第二本有里程碑意义的 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具有首创 意义的均衡价值论,使他成为经济学说史上第 一个真正的集大成者,占有无可争辩的‘‘一 代宗师’’的地位, “All in Marshall.”
1.5.2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 • • 经济大萧条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危机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 936年) 萨缪尔森的第三次综合:1948年,《经济学》。新古 典综合派与混合经济

货币主义、供给学派与理性预期
– – 货币主义(弗里德曼) 供给学派(拉弗)

理性预期(卢卡斯)
– 约翰· 穆勒:1848年,《政治经济学原理》,经 济学的第一次综合
1.5.1 经济学演化简史
• 古典经济学的中心是研究国民财富如何增长 ,他们强调了财富是物质产品,因此,增加 财富的方法就是通过资本积累等途径来发展 生产,亚当· 斯密第一次宣称任何一个生产 部门的劳动都是国民财富的源泉,他一方面 批判了重商主义所主张的只有对外贸易才是 财富来源的错误观点,另一方面又克服了重 农主义者所持有的只有农业劳动才创造财富 的偏见,从而明确提出了劳动价值论。
– 人口总数是个存量,它表示一个时点上 人口数;而人口出生数是流量,它表示 一个时期内新出生人数。一定的人口出 生数来自于一定的人口数,而新出生的 人口数又计入人口总数。 – 同理,一定的国民收入来自于一定的国 民财富,而新创造的国民收入又计入国 民财富中。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课件

《宏观经济学》课件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 详细描述: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金融市场的失灵会导致金融 不稳定和金融危机。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管 理,例如实行资本充足率要求、限制过度杠杆化等措施,以及 通过货币政策干预来维护金融稳定。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总结词
强调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
详细描述
2023
PART 03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REPORTING
经济增长
01
经济增长的定义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总量和水平的增
加。
02 03
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常用指标,它反映了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及其政府单位在其领土范围内所进行的生 产活动的总成果。
总结词
主张财政紧缩,反对政府增加支出。
古典主义学派
详细描述
古典主义学派认为政府 应该通过减少财政支出 和增加税收来控制通货 膨胀,而不是通过增加 政府支出刺激经济。
总结词
主张自由贸易,反对贸 易保护主义。
详细描述
古典主义学派认为自由 贸易能够促进全球经济 增长和发展,而贸易保 护主义会阻碍经济发展 。
货币政策主要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中央银行 通过调节这些手段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水平,进而影
响总需求。
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是宏观调 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财政政策通常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和就业有较大的刺 激作用,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导致赤字和债务的积累; 而货币政策则更注重稳定物价和金融市场,但可能会 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宏观经济学教学课件(全)

宏观经济学教学课件(全)
➢ (1)促进增长 ➢ (2)稳定经济 ➢ (3)减少失业 ➢ (4)控制物价 ➢ (5)对外平衡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来 说,有以下几点:
➢ 1、通货膨胀率与价格水平
• 通货膨胀率是价格水平的百分比变化。年通货膨 胀率的公式为:
年通货膨胀率
今年的价格水平 去年的价格水平 去年的价格水平
100%
• 上面公式中的价格水平通常选用消费者价格指数 (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CPI)的数字。
• 例如,美国1990年12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为
• 一国在一定时期(一年、一季度或一个月)所有 对外收支总额的对照表称为国际收支账户,它是 一种以复式登录的记账方法为基础的会计表格。
• 我们看到,一国的国际收支账户主要包括以下三 个内容:
➢ 1、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
➢ 2、资本项目(Capital account)
➢ 3、官方结算项目(Official settlement account)
• 我们可以通过表1.1的美国国际收支账户具体了解 国际收支账户的构成情况。
• 从国际收支平衡账户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 解,当一国出现贸易逆差时,其结果必然 是外国资本的净流入(资本项目顺差), 或者官方储备的减少(官方结算项目顺 差);而当一国出现贸易顺差时,情况正 好相反。贸易不平衡是开放经济这一课题 下最核心的问题之一。近年来,贸易逆差 问题受到逆差国媒体和政策制定者越来越 高的重视。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也叫做总量经济学,宏观 (Macro)一词源于希腊文(Makros),表示 “大”的意思,这是因为宏观经济学这一 学科研究的对象是大型经济单位,通常是 指一国的国民经济,涉及的内容是整个社会 的价格水平、总产量、就业水平和其他经 济总量的决定。

宏观经济学电子课件(完整版)pptx

宏观经济学电子课件(完整版)pptx

资本市场的定义、功能与工具
•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资本市场的定义、功能与工具
工具 股票 债券
资本市场的定义、功能与工具
证券投资基金 金融衍生工具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关系
联系
都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完整的金融市场 体系。 两者在资金供求、利率变动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探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挑 战,如人口老龄化、资源环境压 力等,并分析未来经济增长的可 能趋势和前景。
03
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失业的定义、类型与原因
• 失业的定义: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个体在积 极寻找工作的情况下,仍然无法获得就业机会的 现象。
失业的定义、类型与原因
摩擦性失业
由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或匹配不当导致的短期失业。
结构性失业
由于经济结构变化、技术进步或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导致的长期失业。
失业的定义、类型与原因
• 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周期波动导致的失业,与经济总需 求不足密切相关。
失业的定义、类型与原因
经济因素
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国际贸易冲击等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松紧搭配
政策时滞的考虑
政策力度的把握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宏观 经济调控的两大手段,各自具 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机制。为 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需要二 者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根据经济形势的需要,采取“ 双松”(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 张性货币政策)或“双紧”(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 政策)的政策组合。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结构性失业
由于经济结构变化或技术进步导致的 长期失业。
2024/1/24
12
失业类型、原因及影响
• 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周期波动导致的失 业。
2024/1/24
13
失业类型、原因及影响
经济下行
经济增长放缓或负增长导致企业裁员。
技术进步
新技术或新设备的引入使得部分劳动力被替代。
2024/1/24
14
激总需求。
新古典综合理论
03
结合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认为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都是
必要的。
9
乘数效应与加速原理
乘数效应
指某一变量的变化引起其他变量连锁反应的倍数关系,如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等。
2024/1/24
加速原理
指产量水平的变动和投资支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即产量增加会导致投资以更大的幅度增加 。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对全球经济和 产业布局产生深远影响。
2024/1/24
36
科技创新在推动经济发展中作用
提高劳动生产率
科技创新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和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 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新兴产业崛起
科技创新催生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科技等,为经 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区别
研究角度不同,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而宏观经济学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 总体表现。
2024/1/24
5
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与意义
2024/1/24
研究方法
主要包括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分析等。实证分析通过 数据和模型揭示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规范分析则对经 济现象进行价值判断;历史分析则通过历史数据揭示经济现 象的演变规律。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02
国民收入核算与衡量
Chapter
国内生产总值(GDP)概念及核算方法
GDP核算方法
包括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
收入法
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 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
GDP定义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 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 终成果。
生产法
GDP=各部门的总产出-各部门 的中间消耗。
信贷传导机制
通过影响银行信贷规模,进而影响企业和个人的经 济活动。
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及实施效果
• 资产价格传导机制:通过影响股票、债券等资产价格,进 而影响投资和消费。
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及实施效果
实施效果 调节货币供应量,保持币值稳定。 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目的
研究对象
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现象和 问题。
研究目的
揭示宏观经济运行规律,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以实现经济持续 、稳定、协调发展。同时,通过对宏观经济现象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企业和 个人提供决策参考,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资源短缺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口的增加,资源的需求 也在不断增加。如果资源供应不足或价格过 高,就会制约经济的增长。
环境问题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 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会对 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
经济增长源泉、制约因素及政策选择
• 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如贫困、教育落后、卫生 条件差等也会制约经济的增长。这些问题会导 致人力资源的浪费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 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第二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宏观经济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邹春勇)

第二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宏观经济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邹春勇)

第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第一节宏观均衡的概念一、最简单的经济体系1、从简单到复杂——这是分析的一种方法2、简单经济的假设①假设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家庭部门(居民户)和企业部门。

②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③假定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

二、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1、均衡产出的数学表达:Y=C+I2、图形表达:ACY3、均衡产出的条件:E=Y 也可用I=S表示。

(注意这里的I是计划投资而不是实际投资)第二节消费函数一、家庭消费函数1、分析均衡产出的决定就要分析总支出。

2、消费是总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3、影响消费的因素①居民可支配收入:Y d =Y-T②物价水平。

③利率。

④收入分配。

⑤消费者的财产。

⑥其他因素。

4、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家庭收入。

5、消费函数①概念:所谓消费函数,是指居民户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一般情况下,消费函数只表明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②数学表达:C=C(Y)6、消费曲线:7、边际消费倾向MPC和平均消费倾向APC①概念:MPC表示随着收入的增加,增加的消费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

APC表示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的比率。

②递减规律8、线性消费函数:C=a+bY二、储蓄函数1、储蓄及其影响因素2、储蓄函数3、①概念: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关系。

4、②数学表达:S=S(Y)5、③图形表示——储蓄曲线:6、边际储蓄倾向MPS和平均储蓄倾向APS7、①概念:MPS表示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APS表示一定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8、②递增规律9、线性储蓄函数:S=S0+sY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1、二者之和总等于总收入2、APC和MPC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且APC>MPC。

则APS和MPS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且APS<MPS。

3、APC和MPC之和恒等于1,APS和MPS之和也恒等于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
导论
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三个时期
①萌芽时期。

②凯恩斯主义时期
③非凯恩斯主义时期
2、宏观经济学的四次重大变革
①凯恩斯革命
②新剑桥学派的创立
③货币主义的崛起
④理性预期学派的产生
二、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1、概念
2、联系与区别
①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②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不同
③研究方法不同
三、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国民收入核算T消费与投资理论T国民收入的决定T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T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T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T国际经济学
四、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意义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一、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的定义
1、定义: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
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GDP 的含义
①市场价值
②不是中间产品而是最终产品的价值。

③是生产而不是出售的价值。

④包含时间因素。

⑤地域概念而不是国民概念。

⑥除少数例外,不包括非市场活动。

二、实际GDP 和名义GDP
1、名义的GDP
①定义:指按生产时期的市场价格计算的GDP。

②影响因素
◎商品和劳务的实际出产量变化
◎市场价格的变化
2、实际GDP
①定义:用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GDP
②实际的GDP 与名义的GDP 的区别
◎反映人们的物质福利方面
◎一般来说,名义GDP高于实际GDP
3、价格指数
①定义:又称为GDP折算指数,指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
三、国民生产总值(GNP )和国内生产总值
四、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局限性
1、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
2、收入分配
3、环境污染情况
第二节产出、收入和支出
一、产出等于收入
1、产出是一个增值量
2、例证(见P284图表)
二、产生等于支出
1、产出与支出相等源于记帐原则,实际上未必相等。

2、把存货看作投资支出,称为存货投资。

三、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1、简单的收入流量循环(P285)
家庭
家庭 (收入1000亿
家庭向企业提供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
图12-2收入流量循环
注 家庭向企业购买900亿美元
出 企业
(生产1000亿美元)
美元)
企业向家庭支付生产要素报酬
家庭向企业提供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 2、包含储蓄和投资的收入流量循环(P287) 储蓄 (100
图12-3包含储蓄和投资的收入流量循环
3、包含政府购买和税收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P285)
美元)
企业向家庭出售产品和劳务(810亿美元)
消费支出(810 亿美元)漏

企业家庭(生产1000亿美元)(可支配收入900
亿美元)
企业向家庭支付报酬(1000亿美元)
家庭向企业提供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
图12-4 包含政府购买和税收的流量循环
第三节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基本方法
一、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1、概念:收入法又叫生产要素法,即用生产要素所有者在一定时期所得
到的报酬总和来计算GDP 。

2、内容:
①工资、利息和租金等这些生产要素的报酬。

②非公司企业收入。

如医生、律师、农民和店铺主等等。

③公司税前利润。

④企业转移支付和
⑤资本折旧费。

3 、公式表达:
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二、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1、概念:支出法也叫最终产品法,即用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
居民、厂商、政府和国外部门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额来计
算。

2、内容:
①个人消费。

②投资。

分为固定资产投资(重置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
③政府购买(G)
④货物和劳务的净出口。

3、公式表达:GDP=C+I+G+ ( X-M )
三、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1、国民收入有关的几个总量指标
①国内生产净值 ( net domestic product ,NDP ),指国内生产总
值扣除了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消耗即折旧以后的价值。

②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 , NNP),它是国民生产总值扣
除资本消耗即折旧以后的价值。

③国民收入(n atio nal in come , NI),指狭义的国民收入,是一国生
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的总和,即工资、利润、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④个人收入(perso nal in come ,PI)指个人实际得到的收入。

等于国
民收入扣除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再加上政府转移支付。

⑤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personal in come ,DPI)指交纳了个人
所得税以后留下的可为个人所支配的收入。

2、关系
见书P294 表12-5
第四节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1、C+I 三C+S 或I 三S
2、含义:未用于购买消费品的收入等于未归于消费者之手的产品(投资)
3、注意:这里的投资是包含存货的实际投资而不是计划投资(意愿投资)。

二、三部门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1、C+I+G 三C+S+T 或I三S+ (T—G)
2、含义:未用于购买消费品的收入(包括政府)等于未归于消费者之手
的产品(投资)
3、注意:这里的T—S看成是政府的储蓄。

三、四部门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1、C+I+G+ (X—M )三C+S+T 或I三S+ (T—G)+ (M —X)
2、含义:未用于购买消费品的收入(包括政府和外国)等于未归于消费
者之手的产品(投资)
3、注意:这里的M —X 看成是外国对本国的储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