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化学品对食品的污染
7农兽药化学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7农兽药化学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15fd18625c52cc58ad6be17.png)
按结构和组成可以分为:
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 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有机砷农药、有机汞农 药等。
有机氯农药残留在食品中相当普遍。我国使用有机氯农 药滴滴涕(DDT)和六六六(BHC)有过30多年的历史。有机氯 农药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降解,易于在生物体内蓄积。具 有高度的选择性,多贮存在动植物体脂肪组织或含脂肪多 的部位,在各类食品中普遍存在,但含量在逐步减少,目 前基本上处在µg/Kg或µg/L水平。一般有机氯农药残留于动 物性食品中含量远高于植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中残留量 顺序为植物油>粮食>蔬菜、水果。
如DDT:在土壤中如果自行 消失掉95%需要
4至30年。
目前在空气、水体、土壤和食物中都发 现了DDT。
近年来,有机磷农药已成为我国使用最主要的一类农药, 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食用作物。有机磷农药早期发展的大部分 是高效高毒品种,如对硫磷、甲胺磷、内吸磷等,而后逐步 发展了许多高效低毒低残留品种,如乐果、敌百虫、马拉硫 磷等。直至现在人们还在使用大量的剧毒有机磷农药。有机 磷农药化学性质不稳定,分解快,在作物中残留时间短。使 用有机磷农药治虫杀菌而污染食品主要是表现在植物性食物 中残留,尤其是含有芳香物质的植物,如水果、蔬菜等最易 吸收有机磷,且残留量也高。由于各国使用的农药品种和数 量不同,因此食品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也不一样,如美国 的研究表明主要是马拉硫磷、地亚农等最为常见,而中国主 要是甲胺磷。
积极开展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 安全合理使用农药 施药技术,应用新药械 加强速测和监测,减少农残超标蔬菜进入市场
最好到正规市场购买蔬菜 尽量选购农药残留机率较小的蔬菜 尽量选购可食部分表面积小的蔬菜 尽量选购当令盛产蔬菜 尽量少选购连续性采收的蔬菜 尽量丰富蔬菜的种类
化学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化学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3171fc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9.png)
遥感监测技术:利用卫星或无人机等遥感技术对污染源进行监测和评估
治理方法和措施
预防措施: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减少化学性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加强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防止食品受到污染。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化学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检测方法:采用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等方法对化学性污染物进行检测。
工业污染物案例
案例名称:水俣病事件
发生地点:日本水俣湾
污染物:汞
发生时间:1953年
影响:造成数百人死亡,数千人受害,影响当地渔业和旅游业
食品添加剂案例
案例名称:三聚氰胺事件
案例简介:三聚氰胺被添加到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导致多名婴儿患病甚至死亡。
案例分析:三聚氰胺是一种非法添加物,被用于提高奶粉的氮含量,从而使其在检测中显得更“营养”。
农药残留的危害: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如致癌、致畸、致突变等
兽药残留案例
案例名称:盐酸克伦特罗污染事件
案例简介:2006年,某地发生了一起盐酸克伦特罗污染事件,导致大量动物性食品被检出兽药残留超标。
影响分析:该事件对当地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消费者健康受到威胁。
应对措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兽药监管和食品安全监测,以保障消费者健康。
Part Two
化学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急性中毒
定义: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有毒物质,导致人体出现急性中毒症状
症状:恶心、呕吐、腹痛、呼吸困难等
原因:化学性污染导致食品中某些有毒物质超标
预防措施: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避免摄入有毒物质
慢性危害
长期接触化学性污染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如致癌、致畸、致突变等。
包装材料污染物:塑料、纸张等包装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如塑化剂、荧光剂等,可能迁移到食品中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农药)及其预防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农药)及其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63c6a97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3.png)
锌硫磷、敌敌畏、敌百虫、马拉硫磷、杀螟硫磷、丙溴磷、氧化乐果、乙酰甲胺磷 含有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的复配产品自2004年6月30日起禁止销售和使用,2007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这5种农药在农业上使用
主要品种
大部分易于降解,在环境中不易长期残留,但个别例外,如二嗪农。多数有机磷农药品种在生物体内的蓄积性较低。
按急性毒性大小分为剧毒类、高毒类、中等毒类、低毒类
2.农药的分类
农药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为天然药物时代。19世纪80年代以前,以三大杀虫植物除虫菊、烟草、鱼藤为代表。1763年,法国人用烟草和石灰粉防治蚜虫
为有机合成时代。20世纪40~70年代,以DDT开始,相继开发出有机氯、有机硫、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发现除草剂2,4-D
毒性
4.拟除虫菊酯类
溴氰菊酯 氯氰菊酯 三氟氯氰菊酯 氟氯氰菊酯 乙氰菊酯 氟丙菊酯 氰戊菊酯 联苯菊酯等
主要品种
高效、杀虫谱广、毒性较低、在环境中的半衰期短、对人畜较安全 容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 用多个种品种混配可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主要特点
中等毒或低毒 对皮肤有刺激和致敏作用,可引起感觉异常(麻木、瘙痒)和迟发性变态反应 因其蓄积性及残留量低,慢性中毒较少见 个别品种(如氰戊菊酯)大剂量使用时有一定的致突变性和胚胎毒性
1.农药的概念
(一)概述
包括用于不同目的、场所的下列各类:
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包括昆虫、蜱、螨)、草和鼠、软体动物等有害生物的
预防、消灭或者控制仓储病、虫、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
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
农药对食品的污染
![农药对食品的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76228af0aaea998fcd220ed5.png)
去除99%的残留农药
2.淘米水洗法 在淘米水中浸泡10分钟,用清水洗干净 淘米水属酸性,有机磷农药遇酸性物
质失去活性
适合的蔬菜 叶菜
如青菜 生菜 小白菜
3.淡盐水浸泡 清水冲洗后再浸泡 淡盐水比例(100ml,5克),浸泡10分钟
适合蔬菜 芹菜 豆角 白菜 菠菜
(二)农药—洒向农作物(粮菜果) —人体 农作物作为饲料—污染家畜禽—人体 家畜禽—污染肉蛋乳—人体
(三)家庭卫生用药—人体
四、农药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目前,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约500余种, 这些农药的广泛使用,不仅造成环境的污 染,同时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一) 农药中毒轻者表现为头痛、头昏、恶 心、倦怠、腹痛等,重者出现痉挛、呼吸 困难、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
五、日常去除农药的方法
(一)对去除不溶于水的农药 最新发现 1.用安利的碟新稀释后,浸泡蔬菜,水
果,但时间不宜过长(不超过10分钟)。
2 .每周吃胡萝卜1-2次
3.补充一定量的胡萝卜素,VC,VB
4.吃瓜果菜去皮,吃水果去皮 5.碱洗法
100ml 加5克食用碱浸泡10分钟
(二)对去除溶于水的农药
抑郁、记忆力减退、脱发、体弱等均是有 毒蔬菜的隐性作用,是引发各种癌症等疾 病的预兆
(六)长期食用受污染蔬菜,是导致癌症、 动脉硬化、心血管病、胎儿畸形、死胎、 早夭、早衰等疾病的重要原因;(绝大多 数人食用有害蔬菜后并不马上表现出症状, 毒物在人体中富集,时间长了便会酿成严 重后果。)
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近年来,癌症的 发病率越来越高,且日趋年轻化,这很大 程度上与食用受污染蔬菜有关。
无机农药—溶于水 有机农药、植物性农药、微生物农药—不溶 于水
化学污染对食品的影响
![化学污染对食品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43a93b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8.png)
帕金森病、阿尔茨 海默病等神经系统 疾病与化学污染有 关。
长期接触化学污染 物会增加患神经系 统疾病的风险。
某些化学物质可 透过血脑屏障,对 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
神经系统疾病的症 状包括记忆力减退 、情绪波动、运动 障碍等。
免疫系统疾病
化学污染可以导致免疫系统疾病的 发生
免疫系统疾病包括各种自身免疫性 疾病和感染性疾病
长期接触化学污 染可能增加患生 殖系统肿瘤的风 险。
如何减少化学污染对食品的影 响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法规,确保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遵循相关规定 加强对食品企业的监管,确保其具备符合规定的生产条件和质量控制措施 建立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对食品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鼓励消费者选择安全可靠的食品
添加标题
有机农业的优势:减少化学污染,提高食品安全性,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 展。
添加标题
有机农业的推广措施: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有机农业的认知度,加强有机农业 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鼓励农民转型有机农业。
添加标题
有机农业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有机农业的市场需求不断增 长,未来有机农业将成为主流农业生产方式。
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参与度
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和 意识,提高对化学污染对食品影响 的认知。
推动政府和社会组织加强食品安全 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 素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鼓励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提高 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促进企业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高 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DNA损伤,引 起细胞异常增 殖和肿瘤发生。
减少农业化学品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威胁
![减少农业化学品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威胁](https://img.taocdn.com/s3/m/c33ce17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c.png)
减少农业化学品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威胁引言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农业化学品残留是当前食品安全的一个严重问题,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残留在食品中,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因此,减少农业化学品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威胁,已成为农业发展、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探讨如何降低农业化学品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威胁。
现状和问题分析农业化学品残留的危害农业化学品残留对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首先,农业化学品的长期积累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其次,农业化学品在食品中残留超标,会引发食品中毒事件,对公众健康安全产生直接威胁。
此外,农业化学品残留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破坏生态平衡,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农业化学品残留的成因导致农业化学品残留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
一方面,农民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
另一方面,生产、销售环节监管不严,农药、化肥使用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现象,导致农作物上的农药残留超过国家标准。
农业化学品残留问题的影响农业化学品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威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威胁:农残对人体健康有致癌、畸形儿、免疫低下等危害,长期摄入农残超标食品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2.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农药残留会导致土壤和水源污染,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3. 对农产品质量和市场形象的影响:农产品中过量残留农药会影响农产品的品质,降低市场竞争力。
对策和措施为了减少农业化学品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威胁,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
加强生产环节的管理和监管1.提高农药、化肥使用技能:加强农民的农药、化肥使用技能培训,确保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
2.强化农药和化肥销售管理:建立农药化肥销售台账,加强对农药、化肥的销售管理和监督,禁止非法违规销售行为。
3.加大对农药、化肥的质量监测力度:建立完善的农药、化肥质量检测系统,加强对农药、化肥质量的监测和抽检,确保农药、化肥符合国家标准。
第三章_农用化学品对食品的污染
![第三章_农用化学品对食品的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1532bb45af1ffc4ffe47ac3c.png)
有机氯农药通常有: DDT和六六六、三氯杀螨砜、三氯杀螨醇、五氯硝基 苯、百菌清、道丰宁、氯丹、七氯、艾氏剂等。
H CI C CCI3
CI CI CI CI CI
CI
CI
DDT的化学结构
六六六的化学结构
有机氯农药在体内代谢过程: 人摄入食物→ →消化吸收蓄积在脂肪组织或脂 肪高的脏器→ →经尿、粪、乳汁排出 (还会通过胎血传递给婴儿) 有机氯农药毒性机理: ◆ 具有神经毒性,危害神经细胞; ◆ 对体内的酶具有一定的毒性; ◆ 直接侵犯肾脏并引起病变; ◆ 具有一定的生殖毒性
Parathionmethyl Monocrotophos Phorate Terbufos Sulfotep Carbofuran Ethoprophos Coumaphos Ethoprophos Dicofol Fenvalerate
③我国食品中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MRL/(mg/kg)
B 有机氯农药
有机氯农药是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的组成成分 中含有有机氯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性质:
①蒸气压低,挥发性小,使用后消失缓慢; ②脂溶性强,水中溶解度大多低于1pm; ③氯苯架构稳定,不易为体内酶降解,在生物体内消失 缓慢; ④土壤微生物作用后的产物,也象亲体一样存在着残留 毒性,如DDT经还原生成DDD,经脱氯化氢后生成DDE; ⑤有些有机氯农药,如DDT能悬浮于水面,可随水分子 一起蒸发。环境中有机氯农药,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 链作用,危害生物
0.1 0.2 0.2 X
0.05 0.05 0.05 -
_ 0.2 0.5 -
0.5 0.5 0.5 -
0.5 0.2 0.2 -
“X” 为不得检出,“- ”为标准未制定
④FAO / WHO 对食品中农药的最大残留量限制标准及ADI值
02 农用化学品对食品的污染
![02 农用化学品对食品的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5fe02ac19ec3d5bbfd0a74e8.png)
2.农药的分类
矿物原料加工制成的无机农药
硫制剂的硫磺、石灰硫磺合剂,铜制剂的硫酸铜、波尔多 液,磷化物的磷化铝等。
生物源农药
有效成分为天然有机化合物,如除虫菊、烟草等; 微生物农药,如Bt乳剂、井冈霉素、白僵菌等
有机合成农药 ▪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 ▪高效快速、用途广,有污染,易产生抗药性
1.直接污染
⑴影响农药直接污染的因 素
剂型及施用方法
油剂比粉剂易残留 喷洒比拌土施洒残留高
施药浓度、时间和次数
气象条件
气温、降雨、风速、日 照等
农作物品种、生长发育阶 段及食用部分
1.直接污染 ⑵造成农药直接污染的原因
喷施后农药一部分分解,一部分累 积在作物中
大剂量滥用农药 不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
浙江温岭消费维权网2003年7月22日报道,2003年5 月11日,王某夫妇从温岭市松门镇菜场购得“白梅鲞”三 条。食用后出现恶心、呕吐现象。经查,加工鱼鲞的工棚 设施简陋,且加工中使用“敌百虫”浸泡,致使鱼鲞中药 物残留致中毒。
《监督与监测》2002年5月20日报道,20日上午,福 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金涵乡民族中学附近某快餐店主刘某购 买了10公斤空心菜,烹调后于11时供民族中学学生60余人 进餐。12时,进餐者陆续出现呕吐、头痛、腹痛、腹泻、 四肢麻痹等症状。经查,患者食用的空心菜月初喷洒了敌 敌畏,15日喷洒过万灵(灭多威)。
适量施用硝态氮会很快被还原转化,过量施用硝态氮累积在 体内
硝态氮在粮食作物中累积不明显
有研究指出,人体摄入硝酸盐81.2%来自于蔬菜
名称
范围
平均
名称
范围平均白萝卜 30源自~4960 2037西葫芦
95~1100 571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d0e62a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8.png)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化学物质,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
然而,随着农药的广泛使用,农药残留在食品中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本文将就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进行探讨。
农药残留的来源农药残留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作物、土壤和环境的喷洒使用。
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证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民会根据作物生长的需要定期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然而,由于农药的特性以及使用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部分农药无法完全降解或清除,最终残留在作物表面或内部。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1. 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食品中存在的农药残留可能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长期摄入含有农药残留的食品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如免疫系统紊乱、内分泌失调等。
尤其是对于孕妇、婴幼儿等易受伤害群体来说,更需要警惕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对健康带来的潜在危害。
2. 环境污染除了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外,农药残留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当农药残留进入土壤、水源等环境中时,不仅会影响土壤质量和生态平衡,还可能危及水资源安全。
长期大量使用农药还可能导致土壤退化、水源污染等环境问题。
3. 食品质量下降食品中存在大量的农药残留会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口感。
一方面,过多的农药残留会改变食材本身的味道和营养成分;另一方面,在加工过程中,含有农药残留的食材可能会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有害物质,从而降低食品的品质。
如何减少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1. 合理使用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应该合理选择适合作物和病虫害类型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用。
避免滥用、过量使用农药是减少农药残留的有效途径。
2. 定期监测检测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监测检测机制,对市场上流通的食品进行定期抽样检测,确保食品中农药残留量在安全范围内。
同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选择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方式来减少摄入含有农药残留的食品。
化学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化学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a280d5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5.png)
化学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引言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然而,随着现代化生产和农业技术的发展,食品中存在的化学性污染成为了威胁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化学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化学性污染的定义和分类化学性污染是指食品中存在的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的化学物质。
根据来源的不同,化学性污染可分为以下几类:1.农药残留:农药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如果不恰当使用或使用过量,农药残留会污染食物,对人体健康造成风险。
2.兽药残留:在畜禽养殖中使用的兽药可能会在食物中残留,摄入兽药残留的食物对人体健康有一定风险。
3.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质量和延长保质期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如防腐剂、增稠剂等。
大量食用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4.重金属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中存在的重金属污染物可能会被食物吸收,进而进入人体。
长期摄入过多的重金属会对人体各个系统造成损害。
5.环境污染物:食物可能被环境中的污染物所污染,例如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土壤中的化学物质等。
这些污染物可通过食物链的途径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构成慢性风险。
化学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化学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影响:1.健康风险:化学性污染物摄入过多后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某些农药和兽药残留物可能对内脏器官、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损害。
重金属如铅和汞长期积累在人体内可引起神经系统疾病和偏差发育等问题。
2.营养价值下降:一些食品添加剂可能改变食物的营养成分,从而降低其营养价值。
此外,食物中存在的污染物也可能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
3.生态环境破坏:化学性污染物不仅影响食品的安全性,还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农药和兽药残留可能污染土壤和水体,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食品安全管理为了提高食品安全性,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来监管食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化学性污染。
食品化学性污染
![食品化学性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6619309ed4d8d15abe234e3f.png)
四、食品添加剂、食用香料的 使用和管理
(一)食品添加剂的概念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 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 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二)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管理及使用原则 (三)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和禁止使用的添 加剂
五、化学致癌物的污染
4、N-亚硝基化合物对人体的危害: 致癌 可引起甲状腺肿大,干扰碘的代谢 在肠道可使维生素A氧化及破坏,而且干扰胡 萝卜素向维生素A转变 引起氧化血红蛋白症,出现机体组织缺氧的急 性中毒症状,对于婴儿则更为严重
五、化学致癌物的污染
(一) N-亚硝基化合物
(1)改进食品加工方法: 加工腊肉和腌制鱼类食品时,最好不用或少用硝 酸盐和亚硝酸盐; 使用前应将盐、胡椒和辣椒粉等分别包装,勿预 先混合存放; 改进熏制工艺。
2、来源:
膳食PCDDs/PCDFs占人体接触二噁英类物质的90%, 其中动物性食品是最主要的来源。特别是环境污染 严重地区的牛羊肉、禽肉、奶蛋制品和鱼。另外, 油脂中高温烹调食物,可能会产生二噁英类物质。
五、化学致癌物的污染
(四)二噁英及多氯芳香化合物 3、对人体的危害:
(1)它可引起软组织、结缔组织、肺、肝、胃 癌以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2)对生殖系统产生影响;
思考题
1、简述N-亚硝基化合物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2、简述二噁英及多氯芳香化合物对人体危害。
五、化学致癌物的污染
(一) N-亚硝基化合物 2、食品中亚硝胺形成及影响因素
亚硝胺合成有许多影响因素,主要有: 氢离子浓度(pH) 反应物浓度 胺的种类 催化剂的存在
五、化学致癌物的污染
(一) N-亚硝基化合物 3、食品中的N-亚硝基化合物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概述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b4e36f42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67.png)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概述食品的化学性污染是指在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的食品中出现有害化学物质的现象。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来自于农药、兽药、化肥、污染环境、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等,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本文将探讨食品的化学性污染的种类和常见来源,并提出预防化学性污染的方法。
一、食品的化学性污染的种类1. 农药残留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为了抑制病虫害而使用的化学物质。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过的农药,可能会在食品中残留,从而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
2. 兽药残留兽药是兽医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所使用的化学物质。
如果动物在服用兽药后被屠宰,兽药残留可能会进入食品中,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3. 化肥残留化肥是农业生产中用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化学物质。
如果化肥使用过量或不当,化肥残留在农产品中可能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风险。
4. 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是一类密度较大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等。
重金属可以通过污染环境、土壤和水源进入食物链,在食品中积累超标,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5.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提高食品质量和口感而添加到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如色素、防腐剂、甜味剂等。
如果添加剂的使用超标或使用不当,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危害。
6. 食品包装材料食品包装材料中可能含有一些有害化学物质,如塑料中的可塑剂或涂料中的有害物质。
如果这些物质向食物中迁移,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二、食品化学性污染的常见来源1. 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兽药和化肥,如果使用不当或超出合理限量,可能会导致食品中残留有害物质。
2. 农产品加工和储存在农产品的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可能会使用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如果使用超标或不当,会导致食品中出现化学性污染。
3. 工业污染工业活动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可能含有有害物质,通过环境的污染,进而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4. 食品加工和制造过程食品加工和制造过程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可能存在有害物质,如果使用不当或超标,可能导致食品的化学性污染。
化学污染对食品影响
![化学污染对食品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e32b1d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f.png)
加强政府监 管,对违规 企业进行处 罚
03
02
加强企业自 律,提高企 业环保意识
04
加强社会监督, 鼓励公众参与 化学污染的预 防和控制
推广绿色生产
采用环保技术:使用无污染、低能耗的 生产工艺和技术
加强监管: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管, 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达标
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 提高企业和员工的环保意识
垃圾焚烧: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 和颗粒物可能污染空气
垃圾堆放:垃圾堆放可能滋生细菌和病毒, 污染环境
垃圾运输:垃圾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 污染环境
2
化学污染对 食品的危害
影响食品质量
01
化学污染可 能导致食品 变质,影响 口感和营养 价值
02
化学污染可 能导致食品 中含有有害 物质,影响 人体健康
环境质量
谢谢
破坏生态环境
化学污染导致土壤、水源和空气的 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化学污染影响生物多样性,破坏生 态系统的平衡
化学污染导致食物链的破坏,影响 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
化学污染导致生态环境的退化,影 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3
化学污染的 预防和控制
加强监管
制定严格的法 律法规,对化 学污染进行严 格监管
交通运输:汽车尾气、船舶废 气等排放的污染物
农业化学品使用
01
农药:用于防治病虫害,如杀虫剂、 02
化肥:用于提高作物产量,如氮肥、
杀菌剂、除草剂等
磷肥、钾肥等
03
生长激素:用于促进作物生长,如 04
食品添加剂: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和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
口感,如防腐剂、甜味剂、色素等
食品中的化学污染
![食品中的化学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ecd6cd87d0d233d4b14e6954.png)
食品中的化学污染一般来说食品中的化学污染包含三个方面,分别是自然环境污染;工业三废污染;农用化学品和兽药的污染。
我想分别就这四个方面来阐述食品中存在的化学污染。
一.自然环境污染在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由于呼吸,吸收,饮水等都可能会使环境污染物质进入或积累在动植物中,从而进入人的食物链,对食品造成污染。
食品中的化学性污染常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为主,重金属的污染在历史上曾经有过非常严重的危害。
如汞中毒:由于工业废水污染而造成鱼类、贝壳类及其他水产品体内的汞积留,进而通过饮食损害人类身体健康状况的事件不在少数。
汞中毒会增高人体的血压,增加成人心脏病突发的危险;汞还是引起免疫系统疾病的根源之一。
1956年在水俣湾附近发现了震惊世界的“水俣病”,这种病症最初表现在猫身上,后来也表现在人身上。
在同年的5月1日,熊本医学院认定此病是由含汞废水所致。
再比如铅中毒:铅是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它广泛存在于水、土壤、空气中,并可被动植物组织吸收并积蓄起来,其中,蔬菜最容易被铅污染;此外,铅还存在于铅合金器皿中,如果用这些器皿盛装食物就会引发饮食者的铅中毒。
铅中毒能造成人体造血机能、神经系统和肾脏的损伤,引发口臭、呕吐、肠胃绞痛、消化性溃疡、便秘等症状。
镉能通过环境污染进入食品,并通过生物链而发生生物富集,使食品中镉含量大为增加,是最常见的污染食品和饮料的重金属元素。
镉中毒后会损害肾脏,影响呼吸系统健康,并造成钙等营养素的流失。
二.工业三废污染不论是工业废水,废气,还是废渣,它们接触农田或农作物后,都会带来严重的污染。
工业三废中含有化学原料,重金属等致癌,致畸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体中,对人体健康形成威胁。
太原市晋源区的古城营村曾是太原市重要的蔬菜种植基地,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受到污水灌溉,农田受到了严重污染。
但目前只是可以种植比较容易成活的玉米,其余的农田都已经无法耕种。
这里现在已经很少有农民种菜了,因为他们种出的菜自己不吃,别人也不敢来买。
环境化学污染物对食品安全性影响
![环境化学污染物对食品安全性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2a02f20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e.png)
汞:可导致神经系统损伤、肾脏损伤、免疫系统损伤等
砷:可导致皮肤损伤、神经系统损伤、心血管疾病等
铬:可导致皮肤损伤、呼吸道疾病、肝肾功能损害等
05
镍:可导致皮肤损伤、呼吸道疾病、肝肾功能损害等
污染食品原料
01
农药残留:农药在农作物上的残留,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02
重金属污染:工业废水、废气排放,可能导致土壤、水源和农作物重金属超标
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对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检测和监管,确保食品符合安全标准
鼓励和支持食品生产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演讲人
01.
02.
03.
04.
目录
污染物来源
污染物种类
污染物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应对措施
工业生产
03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辐射等
02
工业生产中使用的化学品、添加剂等
01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物
农业生产
农药和化肥: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可能导致化学污染物残留在农产品中。
工业生活垃圾:工厂、企业等产生的废弃物
医疗生活垃圾:医院、诊所等产生的废弃物
建筑生活垃圾:建筑、装修等产生的废弃物
农业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养殖等产生的废弃物
有机污染物
农药:如DDT、六六六等
工业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
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色素等
生物污染物:如霉菌、细菌等
其他:如塑料微粒、纳米材料等
提高食品检测水平
加强食品检测结果的分析和利用,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依据
04
第3章农用化学品对食品的污染
![第3章农用化学品对食品的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15e30acb80eb6294dc886c0c.png)
第3章农用化学品对食品的污染农药残留(TODAY)兽药残留重金属与其他微量元素农药(Pesticide)化学农药的种类按作用方式分: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熏蒸剂等。
按化学结构分: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农药、拟除虫菊酯农药等。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简称POPs,是指高毒、持久、生物蓄积性的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有机污染物质。
首先,POPs可引起过敏、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损伤、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伤害、致癌性等。
甚至可通过改变激素平衡引起内分泌失调而破坏生殖与免疫系统。
它们不仅危害直接接触POPs的个体,而且对他们的后代也有影响,即通过胎盘和母乳转输,影响正处于关键性发育阶段的胎儿和婴儿,从而导致动物以及人类的死亡、发病和畸形儿的产生。
其次,POPs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在地球可持续存在数年至数十年,并通过空气、水的流动作长距离迁移。
此外,POPs可通过生物富集过程在生物体内聚集,即通过脂肪组织吸收、积累而放大到原始值的数千倍甚至数万倍。
鱼类、禽类、哺乳动物、以及人类等由于处于食物链顶端,所以会大量吸收POPs。
POPs物质会随着动物的迁徙而迁移。
通过上述两个过程,POPs可在生活于距排放地千里之外的北极等地区的人类与动物体内发现。
2004年11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
首批列入公约受控名单的有12种POPs,我国需要削减、淘汰和控制的有7种,分别是艾氏剂、氯丹、滴滴涕、六氯代苯、灭蚁灵、多氯联苯、二恶英和呋喃。
12种POPs名单:艾氏剂、氯丹、DDT、狄氏剂、二恶英、异狄氏剂、呋喃、七氯、六氯化苯、灭蚁灵、多氯联苯、毒沙芬什么是农药残留?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残存的数量称残留量(mg/Kg样本)。
化学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影响
![化学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3da70d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1.png)
演讲人
目录
01. 化学性污染的来源 02. 化学性污染的种类 03. 化学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化学性污染的来源
工业生产
农业:农药、化肥、 除草剂等化学品的
使用
交通运输:汽车尾 气、船舶油污等排
放物
化学工业:生产过 程中产生的废气、
废水、废渣等
生活垃圾:生活垃 焚烧、填埋等
化学性污染的种类
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的定义:指重金属元素如铅、汞、镉、 铬等进入环境,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工业生产、生活垃圾、农业 化肥等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如神经系统、肾脏、肝脏等器官受损
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加强监管、减少排放、推广 绿色生产等
降低人体免疫力
影响食品市场
化学性污染可能导致食 品质量下降,影响消费 者购买意愿
化学性污染可能导致食 品价格波动,影响食品 市场的稳定
化学性污染可能导致食 品安全问题,影响消费 者对食品品牌的信任度
化学性污染可能导致食 品出口受限,影响食品 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THANK YOU
农药残留的来源:农业生产过 程中使用的农药
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化学分 析法、生物检测法等
农药残留的危害:对人体健康 和环境造成危害
减少农药残留的方法:合理使 用农药、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等
化学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影响食品品质
01
化学性污染可能导致食品变质,降低食品品质
02
化学性污染可能使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流失,影响食品营养价值
有机污染物
01 农药残留: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 可能导致农产品中残留农药
农药化肥污染与食品安全
![农药化肥污染与食品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45a711ef581b6bd97e19ea31.png)
农药化肥污染与食品安全摘要: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农副产品有害物质残留量超标、质量下降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农户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找出了农民在农药和化肥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产品安全问题十分突出,提出了让农民生产安全食品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农药;化肥;食品安全农药和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的广泛应用,虽然对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满足人口快速增长对农产品数量的要求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农副产品有害物质超标、质量下降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目前,食品安全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含有残存农药、化肥的农副产品给消费者带来危害。
2006 年,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省 15 个乡镇进行了农药、化肥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由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农学两方面的专家联合设计,调查实施人员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事先对调查人员进行了培训,调查方式为入户访谈式调查,对 1 000 个农户入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 788 份。
通过调查,发现了农民在农药、化肥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1 农药使用与食品安全经对河南省 15 个乡镇、50 个行政村、1 000 个农户的调查结果显示,有90%以上的农户在选购农药时首先考虑的是病虫害的防治效果;70%以上的农户不知道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会危害人体健康;90%农户使用农药时不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80,的农户随意丢弃用过的农药包装物和剩余农药。
尽管国家严格禁止在蔬菜等农产品上使用高毒剧毒农药,然而市场上出售的一些高毒农药,价格便宜、杀虫效果又好,自然就成为农民的首选药品。
个体农户为了获得经济效益,依靠农药而又不可能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造成菜田生态系统失衡、病虫的抗药性增强和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严重后果。
笔者曾经在小麦抽穗时下乡调研,当时麦蚜虫猖獗,有位农民给小麦喷了 6 遍农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农药?什么是农药残留?什么是兽药?什么是兽药残留?农药:广义上是指农业上使用的化学品。
狭义上是指用于防止农、林、有害生物的化学、生物控制剂及为改善其理化性状而用的辅助剂。
农药的分类按照来源可分为(矿物源农药)、(生物源农药)、(有机合成农药).农药残留是指农业生产中农药在使用后一段时期后,一部分农药没有分解而残留于谷物、蔬菜、果品、畜产品、水产品中以及残留于土壤、水体、大气中的微量农药的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
兽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畜禽等动物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其生理机能并规定作用、用途、用法、用量的物质。
(含饲料药物添加剂)兽药按其作用大致可分为(抗生素类药物)、(抗寄生虫类药物)、(激素类药物)三大类.兽药残留:指食物动物用药后,任何可食动物源产品中所含有的原型药物或/和其代谢产物以及与兽药有关的杂质的残留。
2、什么叫休药期?什么是最大残留限量?休药期:畜禽停止给药到允许屠宰或动物性产品(肉、蛋、奶、水产品等)允许上市的间隔时间。
最大残留限量:农药在某农产品、食品、饲料中的最高法定允许残留浓度。
是指优良农业措施下使用农药时,可能在食物中产生的最高残留浓度。
3、对农药按用途分为哪几类?按化学成分分为哪几类?如何看待农药使用带来的利与弊?1)、农药按用途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昆虫不育剂和杀鼠药等;2)、农药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氯类、拟除虫菊酯类、苯氧乙酸类、有机锡类等;3)、农药的毒性作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或消灭农业、林业的病、虫及杂草的危害,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另一方面,使用农药也带来环境污染,危害有益昆虫和鸟类,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同时也造成了食品农药残留,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因此,应该正确看待农药使用带来的利与弊,更好地了解农药残留的发生规律及其对人体的危害,控制农药对食品及环境的污染,对保护人类健康十分重要。
4、简述农药污染食品的主要途径,以及预防农药残留的措施。
a)农药污染食品的途径:①旋用农药后对作物或食品的直接污染;②空气、水、土壤的污染造成动植物体内含有农药残留,而间接污染食品③来自食物链和生物富集作用,如从水中农药→浮游生物→水产动物→高浓度农药残留食品;④运输及贮存中由于和农药混放而造成食品污染。
①预防措施:(1)加强对农药和兽药的管理(2)安全合理使用,进行常规检测(3)制定、完善并严格执行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4)制定适合我国的农药兽药政策(5)发展绿色食品5、简述降低植物中农药残留措施?①进入植物体内的农药量取决于:①农药的种类、性质;②农药的使用方法,包括施药次数、施药浓度、施药时间和施药方法(喷雾、泼浇、撒施、拌种等);③植物的种类等②一般内吸性农药能进入植物体内,由于在体内迅速运转,使植物内部农药残留量高于植物体外部;而渗透性农药只沾染在植物外表,因此外表的农药浓度高于内部。
同时,施药次数越多、农药浓度越高,残留在植物中的农药量也越高;在最后一次施药至作物收获所允许的间隔天数(即安全间隔期)内施用农药,农药残留检出也较多,同时,在安全间隔期,不允许收获,距安全间隔期天数越少、农药在植物体中检出率高。
另外农药残留随植物的不同种类和同一种类不同部位而不同,一般叶菜类植物的农药残留量高于果菜和根菜类。
6、试述有机磷农药体内的代谢过程。
答:首先说明有机磷农药的主要代谢途径,然后具体论述。
具体答案为:一般而言,氧化和相继的磷酸三脂酶水解是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主要的代谢途径。
在肝细胞多功能氧化酶的作用下,马拉硫磷、对硫磷对位的硫原子被氧取代形成对氧磷和马拉氧磷;乐果脱去对位的烷基(甲氧基)形成脱甲基乐果,第二步,肝细胞的磷酸三脂酶将氧化的产物如对氧磷、马拉氧磷或脱甲基乐果水解;第三步,脂酶的水解产物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葡萄糖基转移酶、硫酸转移酶或GST 的作用下,与葡萄糖醛酸、葡萄糖、硫酸或谷胱甘肽结合,使其溶解性增加、毒性降低或消失,并易于从体内排出。
7、有机氯、有机磷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①有机氯:随食物摄入人体内的有机氯农药,经过肠道吸收,主要在脂肪含量较高的组织和脏器中蓄积,对人体可产生慢性毒性作用,当人体摄入量达到l0mg/kg体重时,即可出现中毒症状,对人体的损害主要在肝、肾和神经中枢,它不仅引起肝脏和神经细胞的变性,而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白细胞增多等病变。
②有机磷:有机磷农药随食物进入人体,被机体吸收,通过血液淋巴转运到全身各个脏器,其中以肝脏最多,其次是肾、骨、肌肉和脑,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主要表现为血液中胆碱酯酶受抑,活力下降,使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丧失,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中毒表现,如出汗、肌肉颤动、心跳加快、瞳孔缩小等,严重的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
8、什么是兽药残留?兽药进入动物体的途径是什么?兽药残留是指动物产品的任何可食部分所含的母体化合物及/或其代谢物,以及与兽药有关的杂物的残留。
进入动物体的途径:a)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用药:在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的过程中,通过口服、注射、局部用药等方法可使药物残留于动物体内而污染食品;b)饲料添加剂中兽药的使用:为了治疗动物的某些疾病,在饲料中常添加一些药物,还可促进畜禽的生长,这些药物以小剂量拌在饲料中,长时间地喂养食用动物,通过饲料使药物残留在食用动物体内,从而引起肉食品的兽药残留污染;c)食品保鲜中引入药物:为食品保鲜有时加入某些抗生素等药物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这样也会不同程度造成食品的药物污染。
12、什么是抗生素?抗生素对人体产生哪些主要危害?抗生素是一种由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主要危害:①经常食用含抗生素残留的畜肉可使人产生耐药性,影响药物治疗效果②对抗生素过敏的人群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9、在畜禽饲养中,为什么使用兽药?污染食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兽药残留对人体有哪些潜在危害?在畜禽饲养中,普遍使用兽药,特别是抗生素,这是因为:(1)用于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2)可以增产(3)可以保鲜。
兽药残留污染的主要原因(1)不遵守休药期有关规定(2)不正确使用兽药和滥用兽药,使用未经批准的药物(3)饲料加工过程受到兽药污染或运送出现错误(4)按错误的用药方法用药,或未做用药记录(5)屠率前使用兽药(6)使用未经批准的药物(7)厩舍粪池中所含兽药兽药残留的危害性表现在:毒性作用、过敏反应和变态反应、细菌耐药性、菌群失调、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激素作用、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
1)毒性作用:人长期摄入含兽药残留的动物性食品后,药物不断在体内蓄积,当浓度达到一定量后,就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
2)过敏反应和变态反应:经常食用一些含低剂量抗菌药物残留的食品能使易感的个体出现过敏反应,这些药物包括青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物及某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它们具有抗原性,刺激机体内抗体的形成,造成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引起休克,短时间内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
3)细菌耐药性:是指有些细菌菌株对通常能抑制其生长繁殖的某种浓度的抗菌药物产生了耐受性。
经常食用低剂量药物残留的食品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动物在经常反复接触某一种抗菌药物后,其体内的敏感菌株将受到选择性的抑制,从而使耐药菌株大量繁殖。
在某些情况下,经常食用含药物残留的动物性食品,动物体内的耐药菌株可通过动物性食品传播给人体,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就给临床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耐药菌株感染往往会延误正常的治疗过程。
4)菌群失调:正常条件下,人体肠道内的菌群由于在多年共同进化过程中与人体能相互适应,如某些菌群能抑制其他菌群的过度繁殖,某些菌群能合成B 族维生求和维生素K以供机体使用。
过多应用药物会使这种平衡发生紊乱,造成一些非致病菌的死亡,使菌群的平衡失调,从而导致长期的腹泻或引起维生素的缺乏等反应,造成对人体的危害。
5)致畸致癌致突变:妊娠关键时期对胚胎或胎儿产生毒性作用造成先天畸形的药物质或化学药品称为致畸物。
致突变作用又称诱变作用。
诱变剂是指损害细胞或机体遗传成分的化学物质。
另外,残留于食品中的克球酚、雌激素具有致癌作用。
6)激素作用:人们通过食用含低剂量激素的动物性食品,不断接触和摄入动物体内的内源性激素。
一般情况下,摄入人体内的动物内源性激素,由于其口服活性低,因而不可能有效地干扰消费者的激素机能,但也不可忽视。
比如甲状腺素、肾上腺,能引起人体内分泌系统的不正常。
7)环境生态毒性:绝大多数兽药随动物粪尿排入环境后,仍有活性,会对土壤微生物、水产生物及昆虫等造成耐药性a)有机砷制剂作为添加剂大量使用后,随排泄物和残留进入土壤,对土壤固氮细菌、解磷细菌、纤维素分解菌等均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土壤变质。
b)重金属铜锌、汞等对土壤中的蚯蚓等动物种群产生不利影响,使敏感种群减少或消失。
c)抗球虫药常山酮对水生动物 (如鱼、虾)产生剧毒等。
10、怎样控制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a)加强药物的合理使用规范:包括合理配伍用药、使用兽用专用药,能用一种药的情况下不用多种药,特殊情况下一般最多不超过三种抗菌药物;b)严格规定休药期和制定动物性食品药物的最大残留限量(MRL):为保证给予动物内服或注射药物后药物在动物组织中残留浓度能降至安全范围,必须严格规定药物休药期,并制定最大残留限量(MRL);c)加强监督检测工作: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引起人们的变态反应对公众的危害性远比其他环境污染物和影响食品安全性的其他因素所产生的危害性要小,但这不等于说就可以忽略而不考虑,因为兽药残留具有潜在的危害性,一些对变应原性物质非常敏感的人群,其危害就更严重,因此建议肉品检验部门、饲料监督检查部门以及技术监督部门应该加强动物饲料和动物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的检测,建立并完善分析系统,以保证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提高食品质量,减少因消费动物性食品引起变态反应的危险性,另外,控制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还可通过制备高效低毒化学药品和加强对新药物进行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进行控制;d)合适的食品食用方式:消费者可通过烹调加工、冷藏等加工方法减少食品中的兽药残留。
11、简述控制食品中农药和兽药残留量的措施①加强对农药和兽药生产和经营的管理;②全合理食用农药和兽药;③定和严格执行食品中农药和兽药残留量标准;④制定适合我国的农药兽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