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初三语文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初三语文期末测试题附答案初三语文期末测试题附答案时间越来越紧迫了,初三语文期末考试的复习具有知识点多,时间紧迫,收效低微,缺乏新鲜感的特点。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初三语文期末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初三语文期末测试题一、基础•运用(共21分)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一(5)题。
(共9分)闲章,是印章的一脉,是区别于姓名印、斋室印、职官印、藏书印一类的印章。
书画家或自拟词句,或① (采取/撷取)格言警句刻在闲章上,以示对艺术和人生的感悟。
好的闲章,【甲】内容广泛,【乙】意趣盎然,除了让人玩味,【丙】可体现书画家的学识与修养。
闲章有的【丁】。
如徐悲鸿画白梅用“一尘不染”印,李苦禅画鹰用“搏击万里”印,李可染画牛用“师牛堂”印。
有的【戊】。
如齐白石出身木匠,半生② (漂泊/漂移)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卖画为生,他常在书画中钤盖“木居士”“鲁班门下”印,以示其独特的经历;张大千出身贫寒,他用“乞食人间尚未归”和“苦瓜滋味”两方闲章,表明自己的出身和处境。
有的还【己】。
如郑板桥有名的闲章“难得糊涂”,幽默隽永中带有几分苦涩,书写人生况味可谓入木三分;邓石如的闲章“胸有方心,身无媚骨”,直抒胸臆,表现了他刚正不阿的品格。
闲章虽小,却融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言情亦言志,造景亦绘心,故而闲章不“闲”了。
(1)对文中加点字读音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藏书( cang) 处境(chu) 隽永(jun) 刚正不阿(a)B.藏书(zang) 处境(chu) 隽永(jun) 刚正不阿(e)C.藏书( cang) 处境(chu) 隽永(juan) 刚正不阿(e)D.藏书(zang) 处境(chu) 隽永(juan) 刚正不阿(a)(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①②处,①处应填____,②处应填。
(2分)(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人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即使也并且B.虽然但是也C.尽管还又D.不但而且还(4)根据语境,在文中【丁】【戊】【己】处依次填写句子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表现书画家的生平、境遇②反映作者的主观认识、情趣志向③紧密配合作品内容,深化作品主题A.②①③B.③①②C.②③①D.③②①(5)仔细观察下面的闲章,请选择其中一枚,将其内容用规范的正楷字书写在答题纸上的田字格内。
密云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密云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2024.1一、基础·运用(共13分)1. C(2分)2.D(2分)3.B(2分)4. C(2分)5.答案示例1:选择第一幅。
第一幅是行书,线条流畅灵动,如行云流水,能体现亚运会体育竞技的活力。
答案示例2:选择第二幅。
第二幅是隶书,方劲古拙,能体现杭州的文化古都之韵。
(2分。
字体及特点判断正确,1分;将字体特点与文段内容结合,言之成理,1分)6.答案示例:恰当的背景音乐营造了热烈的现场氛围,也使观众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体育的魅力。
(共2分。
第一个分句“平静”根据段落内容替换词语正确1分,第二个分句谓语与宾语中心词搭配合理1分)7.C(1分)二、古诗文阅读(18分)(一)(共4分)8.归雁洛阳边(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9.濯清涟而不妖(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二)(共6分)11.答案示例:①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②将士们杀敌报国(报效朝廷)的决心(共2分。
每空1分)12.答案示例:《雁门太守行》第四句的“燕脂”和“紫”描绘了战士们血染沙场、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呈现出一片紫色的画面,色彩新奇浓艳,渲染了黯然凝重的氛围,表现战斗的悲壮与惨烈;《钱塘湖春行》尾联“绿杨”和“白沙堤”描绘了在绿柳掩映之下,白沙堤静卧于碧波之中的画面,色彩明快,意境清新优美,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明媚春光的热爱。
(共4分。
结合色彩分析画面2分,意境、情感2分。
有其他角度视其合理程度给分)(三)(8分)13. D(2分)14. B(2分)15.①增长才干②提升志趣③禹不爱尺璧而爱寸阴④学作人(成德)(共4分。
每空1分)三、名著阅读(5分)16.答案示例:我的经验是读小说可以通过人物、情节把握主题。
比如读《水浒传》时,通过了解林冲由忍到反的经历,体会官逼民反的主题。
读回忆性散文,要从作者的经历感受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比如读《藤野先生》时,从对“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的回忆中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北京市海淀区一零一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试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海淀区一零一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试卷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戏曲演员从小就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培养的,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②“唱”指演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戏曲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③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④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才能充分发挥作为歌舞剧的戏曲艺术表演的功能,更好的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⑤“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戏曲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A.②④⑤③①B.②④①⑤③C.③②⑤④①D.③②⑤①④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渊搏黝黑荡然无存抑扬顿挫B.追朔慰藉循循善诱恃才放矿C.馈赠怜悯养精蓄锐金碧辉煌D.荒诞琦岖好逸勿劳饶有兴味3.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伫.立(chù)容光焕发冗.杂(rǒng) 连锁反应B.笨拙.(zhuō) 比比皆是毛坯.(pī) 艰难窘迫C.倔.强(juè) 首屈一指祭祀.(sì) 死乞白赖D.真挚.(zhì) 金榜提名驽钝.(dùn) 瞑思苦想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肆虐取谛恻隐之心锋芒必露B.瘫痪隔阂重蹈覆辙别出心裁C.分歧琐屑芸芸众生大相径庭D.荣膺横亘骇人听闻恪尽职守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繁星》和《春水》是冰心表现“爱的哲学”的两部散文集,文笔清新秀美。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下学期初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下学期初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取缔颤巍巍正襟危坐气冲斗牛B.诀别秫秸秆催枯拉朽纷至沓来C.狼藉狙击手恍然大悟珠两悉称D.奔弛流水账漠不关心负箧曳屣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别.扭bié畸.形jī蓦.然mò豢.养juànB.着.落zuó黝.黑yōu斡.旋wò稽.首qǐC.粗犷.guǎng挑.逗tiǎo炽.热chì诓.骗kuāngD.惩.戒chěng颤.抖shàn归省.xǐng停滞.zhì3.以下各项说话得体..的一句是()A.张老师说:“同学们,有不懂的地方,欢迎垂询。
”B.提到自己的父亲,老刘动情地说:“令尊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
”C.凡作文获得一等奖的同学,本组委会将惠赠《哈利·波特》一套。
D.我已谈了这些,算是抛砖引玉,下面请诸位发表意见。
4.下列词语中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抑扬顿挫直截了当淋漓尽致不记其数B.好高骛远殚精竭虑博闻强识阴谋诡计C.梦寐以求刚愎自用按步就班桀骜不驯D.逆来顺受脍灸人口无精打彩深恶痛疾5.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感慨./灌溉.嘹.亮/眼花缭.乱B.田畴./踌.躇掂.量/拈.轻怕重C.伛偻./褴褛.咆.哮/刨.根问底D.晦.暗/教诲.寒噤./正襟.危坐6.学校就汉语学习现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初三期末考试题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涛骇浪(hài)B. 雅俗共赏(chǎng)C. 鸿篇巨著(hóng)D. 欣喜若狂(xī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国科学家在太空成功发射了新的卫星,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增添了新的辉煌。
B.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校决定举办一次作文比赛。
C.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D.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生命。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神秘莫测B. 胸怀壮志C. 谦虚谨慎D. 鸿篇大作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B. 他说:“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争取在这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C. 这个问题很难,我需要认真思考一下。
D. 你看,那座高楼拔地而起,真是壮观啊!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星星在夜空中闪烁,像一双双明亮的眼睛。
B. 春天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C.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真是令人羡慕。
D. 那个孩子跑得飞快,像一阵风一样。
二、阅读理解(每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一、春游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春游活动。
清晨,阳光明媚,同学们带着兴奋的心情来到学校。
班主任老师宣布了春游的路线,然后带领我们来到了公园。
公园里,桃花、梨花、杏花争相开放,五彩斑斓。
我们漫步在花海中,欣赏着美丽的风景,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中午,我们在公园的草坪上野餐。
同学们带来了各种美食,大家围坐在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光。
我们还玩起了游戏,笑声不断。
下午,我们来到了湖边。
湖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
同学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有的同学还跳进了湖里,畅游一番。
傍晚,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公园。
2023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3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带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宫阙.(què) 婵.娟(chán) 凄.凉(qī) 伛.偻提携(yǔ)B.琅琊.(yá) 烂柯.人(kē) 金樽.(zūn) 觥.筹交错(gōng)C.阴翳.(yì) 庐陵.(líng) 潜.形(qiǎn)宠辱偕.忘(xié)D.朝暮(zhāo) 骚.人(sāo) 萧.然(xiāo) 波澜.不惊(lán)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一代天骄觥筹交错一碧万倾百废俱兴B.山肴野蔌段章取义恼羞成怒重蹈履辙C.温文尔雅恪尽职守淫雨霏霏伛偻题携D.无与伦比风霜高洁薄暮冥冥水波粼.粼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百花争奇斗艳的时节,柳侯公园里热闹非凡,男女老少饶有兴味....地观赏紫荆花。
B.在期考动员大会上,校长要求我们认真对待考试,遵守考试纪律,做个坦荡..如砥..的人。
C.青云小吃店的粉饺香气四溢,表皮晶莹剔透,馅料饱满,令食客垂涎欲滴....。
D.在柳州小记者团成立13周年纪念活动中,柳州日报社总编辑做了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发言。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志愿者不怕付出,当他们默默奉献爱心的时候,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B.亲子运动会不仅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孩子们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C.为回馈广大顾客的厚爱,本店打折销售部分特价商品,具体详情敬请进店咨询。
D.智能手机功能强大,不仅能聊天,看视频,还能看新闻,看直播,深受用户欢迎。
5、下列句子使用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四面山的春天躺在静穆的晨光里,听那只娇柔纤美的百灵鸟向它歌唱。
B.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江苏省姜堰区2024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

江苏省姜堰区2024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留意:全部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3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结合下列语境,按拼音写出汉字。
(书写工整、规范、美观)(4分)夏日听雨,雨声淅沥,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méng lóng;冬日观雪,雪意lán shān,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雪白。
2.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B.2024年《朗读者》开播以来圈粉多数,被赞为综艺界的一股清流。
C.《阳关雪》一文节选自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D.2024年伊始,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世人纷纷为他的人民情怀和天下担当而喝彩!3.下列句子中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中国是礼仪之邦,交往言谈留意谦敬之分。
如敬辞类“贵庚”“令堂”“赐教”“拙见”等,谦辞类“薄面”“劳驾”“寒舍”“敝人”等。
(此处谦词、敬词运用合理恰当)B. 春运将至,有些“黄牛”自己印制假的火车票诈骗旅客,真可谓别具匠心....。
(“别具匠心”指另有一种奇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等,为褒义词,用在此处褒贬不当。
)C. “桑梓”,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
“风骚”,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
(此处文化常识正确)D. 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
(此句主客体颠倒,应改为“引发国内影视从业者的深思”。
)4.依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①一④每题1分,⑤⑥每题2分)①▲,除恶务本。
②▲,来者犹可追。
③▲,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④我想:▲,▲。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湖里中学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三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模)语文试题含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湖里中学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三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阻遏.(è) 愧赧.(nǎn) 不屑置辨世外桃源B.莅.临(lì) 埋.怨(mán) 气冲斗牛颠沛流离C.羁绊.(bàn) 蛮横.(hèng) 弹精竭虑咄咄逼人D.拜谒.(è) 斡.旋(wò) 怪诞不经郑重其事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狭隘.(ài)祈.祷(qǐ)沧.海(cānɡ)歼.灭(jiān)B.倔.强(jué)档.案(dǎnɡ)俘虏.(lǔ)氛.围(fēn)C.憎.恶(zēng)殷.红(yān)沽.酒(ɡū)洪涝.(lào)D.嫉.妒(jì)混淆.(xiáo)荤.菜(hūn)剽.悍(piāo)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81岁的胡院士在摘得山东科技最高奖后,殷殷嘱咐“科技创新还要靠年轻人”。
C.第十八届全国书博会在郑州举行,广东参展的出版物至少有4500种以上。
D.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4.下列各组词语中,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衍生(yǎn) 翌日(shù) 相映成趣(yǐng) 血气方刚(xǔe)B.楹联(yíng) 昳丽(yì) 循序渐进(xún) 一窍不通(qiào)C.殷红(yīn) 依偎(wēi) 咬文嚼字(júe) 衣衫槛褛(lǚ)D.眼睑(liǎn) 摇曳(yè) 熠熠生辉(yù) 一念之差(chà)5.下列有关语文知识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赞成”“恭敬”“终于”(分析:这三个词依次是动词、形容词、副词)。
部编版语文初三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部编版语文初三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题干: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购物(wù)溜达(dǎo)购物(guò)漂泊(bó)B. 炽热(chì)悠闲(xián)沉着(chén)憔悴(cuì)C. 谦逊(xùn)煽动(shān)悲恸(tòng)沉默(mò)D. 谨慎(jǐn)炽热(zhì)沉重(zhòng)憔悴(cuì)2、题干: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这无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B.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决定从下学期开始,每周开设一节作文写作课。
C. 这次比赛,他不仅赢得了第一名,而且还获得了最佳运动员奖。
D.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他这次考试的成绩进步很大,老师表扬他是学生中的佼佼者。
B. 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的经历,大家都听得如痴如醉。
C. 在中学生辩论会上,他引经据典,口若悬河,获得了阵阵掌声。
D. 春天到了,公园里百花争艳,美不胜收。
4、在下面的语段横线处填入的三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对于秋天,诗人笔下总是别有一番韵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秋天,是诗的季节。
A. 秋天,是诗意的灵媒;秋天,是一首迷人的歌;秋天,是一幅斑斓的画。
B. 秋天,是一首迷人的歌;秋天,是一幅斑斓的画;秋天,是诗意的灵媒。
C. 秋天,是一幅斑斓的画;秋天,是一首迷人的歌;秋天,是诗意的灵媒。
D. 秋天,是诗意的灵媒;秋天,是一幅斑斓的画;秋天,是一首迷人的歌。
5、请根据拼音写出下列词语的正确汉字。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㊁积累与运用(23分)1.(8分)①飞鸟相与还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 ③佳木秀而繁阴 ④窈窕淑女⑤君子好逑 ⑥但愿人长久 ⑦千里共婵娟 ⑧后天下之乐而乐ʌ评分说明ɔ每空1分㊂错字㊁漏字㊁添字,该空不给分㊂2.(9分)(1)(3分)①溯 ②蕴 ③q ián(2)(3分)B(3)(3分)C3.(6分)示例一:林冲:他原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其妻子被高衙内看上而多次遭到陷害,他选择妥协和退让,直到在草料场再次遭到陆谦㊁富安等三人放火暗算后终于爆发,提枪戳死他们,走上了造反的道路㊂感悟:人不能始终抱有幻想,更不能逆来顺受㊁委曲求全,要敢于与黑恶势力作斗争㊂示例二:保尔㊃柯察金:他从小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十月革命爆发后走上革命道路,在一次战斗中头部受到重伤,后因高强度的工作和久病缠身,失去工作能力且双目失明㊁全身瘫痪;之后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笔作为武器,开始新的生活㊂感悟:无论处于怎样的人生逆境,我们都应该积极面对,英勇顽强㊁不畏艰难㊁自强不息,敢于与命运抗争㊂示例三:徐海东:他出身贫寒,入学后因在 贫儿对富儿 争斗中奋起反抗,遭到地主子弟和先生痛打,从而脱离学校;长大后,参与反对克扣工资的工人罢工,之后参加连队,开始革命生涯㊂感悟:面对欺凌㊁打压,要保持正直,坚定地追求真理,敢于反抗㊂ʌ评分说明ɔ按等级评分,不按点评分㊂四等0分,无情节且感悟错误或没有感悟;三等1-2分,情节不支持,感悟不准确;二等3-5分,有情节支持,感悟基本正确,;一等6分,情节充分恰切,感悟深入或全面㊂二㊁阅读(67分)(一)(7分)4.(3分)远远望去,长江浩荡悠远,雾气笼罩的碧波奔流不息㊂ʌ评分说明ɔ长江特点2分( 江面悠远 ㊁ 雾气笼罩 ㊁ 水波碧绿 ,一点1分,写两点即可),语句通顺㊁完整1分㊂5.(4分)第一问:结束钓鱼后,停船靠岸;卖鱼买酒后,踏着月光归家;喝醉后,靠着钓竿酣眠等场景㊂第二问:闲适自乐㊁悠然自得㊂ʌ评分说明ɔ第一问3分,第二问1分㊂其他答案,酌情给分㊂(二)(16分)6.(3分)B7.(3分)(1)拜见(2)应允,许可,同意(3)通 促 ,催促8.(6分)(1)(4分)邓元锡十七岁时,就能推行(利用)社仓法,让家乡人得到实惠㊂ʌ评分说明ɔ 行 惠 各1分,句意对2分㊂(2)(2分)邓元锡在家著书,撰写了‘五经绎函史“一书㊂ʌ评分说明ɔ 著述 1分,句意对1分㊂9.(4分)①好学,态度谦虚:他喜好经史之学并不断学习,虚心向黄在川㊁罗近溪㊁邹东廓㊁刘三五等诸多老师学习㊂ ②守孝道,孝顺长辈:他顺从大母的意愿,考中举人;为赡养老母放弃入京会试㊂ʌ评分说明ɔ每点2分㊂意思对即可㊂ʌ参考译文ɔ邓元锡字汝极,号潜谷,江西南城县人㊂他十三岁时,跟从黄在川学习,喜好看经史诸书,当时人认为这样不利于科举考试㊂邓元锡十七岁时,就能推行(利用)社仓法,让家乡人得到实惠㊂他听说罗近溪公开讲学,便跟从他游学㊂继而又去往吉州,拜访诸位老先生,要探求明白经史之学(的奥义),于是想要放弃科举考试㊂他的大母不同意(他这么做)㊂后来,他通过了嘉靖乙卯年的乡试㊂但他的志向在于奉养老母,(最终)没有再去参加举人入京的会试㊂他还曾向邹东廓㊁刘三五拜师学习,掌握了他们学术的要旨㊂后来,居家潜心著书,写成了‘五经绎函史“一书㊂他多次被当权者举荐,万历壬辰年,被授予翰林待诏一职,府㊁县各级官员都来敦促他上路赴任㊂第二年,他出发前到母亲墓前告别,却于七月十四日在母亲墓地去世了,享年六十六岁㊂(三)(20分)10.(3分)B11.(3分)甲:③ 乙:① 丙:②ʌ评分说明ɔ一空1分㊂12.(4分)示例一:不能删㊂ 探索 一词大词小用,(1分)双引号强调(突出)了对 我 童年时期对虫子一系列做法的否定,不是探索而是残害,(2分)表现了 我 年少无知时对生命缺乏敬畏感(1分)㊂示例二:能删㊂ 探索 一词体现了童年时期的 我 充满了对未知世界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分)不加双引号更能突出事件的真实性㊂(1分)ʌ评分说明ɔ 不能删 答题要点: 大词小用 突出强调 不是探索而是残害 对生命缺乏敬畏感 一点1分㊂意思对即可㊂答 能删 的最高只能给3分㊂意思对即可㊂13.(5分)①虫子让 我 真正爱上凤山,而凤山的散步锻炼让 我 的身体渐渐康复㊂(1分) ②弱小虫子能自食其力㊁顽强生存,(1分)激发了 我 对生命㊁对死亡的思考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思,(1分)学会了生命对生命的尊重与相惜,精神世界更加健康㊂(2分)ʌ评分说明ɔ意思对即可㊂14.(5分)本文的情节与描写是引发 我 联想㊁思考㊁反思的起点,也是抒发 我 的人生感悟以及表达文章主题的载体㊂(2分)‘蝉“中的情节与描写,增加了说明文的文学性,激发读者的阅读趣味,(2分)更能让人体会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㊂(1分)ʌ评分说明ɔ意思对即可㊂(四)(12分)15.(3分)D16.(4分)①科考旅行能获取新知识㊁尝试新体验㊁感受新视角,点燃了人们心中对知识与探索的渴望,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㊂ ②文旅行业逐步回暖,科考旅行唤醒了人们对出游的无尽向往与对生活的满怀热忱㊂ʌ评分说明ɔ一点2分㊂意思对即可㊂17.(5分)示例一:A路线㊂理由:科考旅行要头脑冷静㊁理性选择;(2分) A路线时间较短,费用较低,更符合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㊂(3分)示例二:B路线㊂理由:此路线可以领略少数民族及异域风情,获取新知识㊁尝试新体验㊁感受新视角;(3分)作为世界第三大工程的滇越铁路也更具有科考价值,更能突出研学的意义㊂(2分)ʌ评分说明ɔ意思对即可㊂(五)(12分)18.(3分)D19.(6分) 渗 :铺地材料透水透气,铺设留有缝隙㊂蓄 :斜屋面引水汇入地沟㊁鱼池或水池㊂用 :积存雨水用于生活㊁灌溉㊂排 :利用地势引导雨水排入沟渠㊂ʌ评分说明ɔ一点2分,答出三点得满分㊂意思对即可㊂20.(3分)示例一:高楼(城市)㊁飞鸟及倒影体现海绵城市 渗-蓄-排-用 等建设理念㊂示例二:飞鸟与城市㊁水融为一体,象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㊂ʌ评分说明ɔ元素1分,寓意2分㊂意思对即可㊂三㊁写作(60分)21.(60分)略㊂。
人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比喻文章、作品等完美无缺”?()A. 完美无缺B. 无懈可击C. 天衣无缝D. 无可挑剔2.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比喻说话做事不着边际”?()A. 漫无边际B. 空洞无物C. 无的放矢D. 无所适从3.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比喻人外表俊秀,有风度”?()A. 风度翩翩B. 倜傥风流C. 英俊潇洒D. 威风凛凛4.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比喻人的思想、行为等不切实际”?()A. 好高骛远B. 眼高手低C. 空中楼阁D. 不切实际5.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比喻人的品质高尚,行为端正”?()A. 高风亮节B. 正直无私C. 光明磊落D. 品学兼优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略胜一筹”的意思是稍微超过一点,形容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
()2. “美中不足”的意思是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
()3. “巧夺天工”的意思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4. “无与伦比”的意思是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5. “卓尔不群”的意思是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无可非议”的意思是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2. “不足为奇”的意思是不值得奇怪,指事物、现象等很平常。
3. “游刃有余”的意思是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4. “无懈可击”的意思是形容十分严密,找不到一点漏洞。
5. “威风凛凛”的意思是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2. 简述《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的含义。
3. 简述《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含义。
4. 简述《中庸》中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含义。
5. 简述《孟子》中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含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语文知识与运用(共2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每题2分,共4分)(1)A. 喑哑yīn yǎ B. 喑哑yīn yā(2)A. 恣意zì yì B. 恣意zī yì2. 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每题2分,共4分)(1)A. 风声鹤唳:形容风声和鹤叫声,比喻惊慌失措。
B. 风声鹤唳:形容风声和鹤叫声,比喻战乱或紧张的气氛。
(2)A. 画蛇添足:比喻做事过分,反而弄巧成拙。
B. 画蛇添足:比喻做事不够,需要再添一些。
3. 根据题目所给的句子,选择正确的病句类型。
(每题2分,共4分)(1)A. 成分残缺 B. 搭配不当(2)A. 语序不当 B. 句式杂糅4.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填空。
(每题2分,共4分)(1)虽然他学习刻苦,______成绩一直不理想。
A. 但是B. 所以(2)______他工作繁忙,______总是抽时间陪家人。
A. 尽管...但是B. 因为...所以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1. 默写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1)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之涣《登鹳雀楼》)(2)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每题5分,共10分)(材料略)(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A. 而:______B. 之: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A. ______B. ______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1.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每题5分,共20分)(材料略)(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作者通过哪些论据来支持中心论点?(3)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4)文章的语言特点是什么?2. 阅读下列散文,回答问题。
(每题5分,共10分)(材料略)(1)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文中有哪些修辞手法的使用?四、写作(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初三期末考试真题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yǎn)B. 奋发图强(fèn)C. 雕梁画栋(liáng)D. 遒劲有力(qi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B. 在新时代,我们要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 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让我们受益匪浅。
D. 他的成绩提高得非常快,但并不代表他的学习方法正确。
3.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B. 他努力学习,就像小草破土而出一样。
C. 他的智慧像大海一样深邃。
D. 他的歌声如泉水般清澈。
4.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是:A. 精彩精湛B. 勤奋勤劳C. 欢乐快乐D. 智慧聪明5. 下列诗句中,描写自然风光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满城春色宫墙柳,万条垂下绿丝绦。
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6.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是:A. 精益求精B. 惊天动地C. 真心实意D. 红红火火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读书,因为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B. 他说:“这次考试我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C. 他是个很细心的人,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井井有条。
D. “你喜欢什么书?”他问我。
8. 下列诗句中,描写历史人物的是:A.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B.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D.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9. 下列词语中,属于动词的是:A. 悲伤B. 美丽C. 学习D. 读书10.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进步得非常快。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C. 他是个勤奋好学的人。
D. 这道题的难度非常大,他居然做错了。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掺.杂(chān)狡黠.(xiá)憎.恶(zēng)戛.然而止(jiá)B.旌.旗(jīng)雕镂.(lòu)溯.流(sù)摩肩接踵.(zhǒng)C.诓.骗(kuāng)羁绊.(pàn)沉吟.(yín)血.气方刚(xiě)D.颓.唐(tuí)溺.爱(nì)旭.日(xù)殚.精竭虑(d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怀古伤今喏喏连声相得益彰矫揉造作B.面面厮觑画龙点晴走投无路歇斯底里C.起程转合狼狈不堪一望无际间不容发D.李代桃僵形肖骨立大发雷霆细丝锭子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B.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疲....,却也习以为常。
D.春日的午后,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芯片制造最终会成为发达国家。
B.夏汛将至,国家防汛总指挥要求各地采取加强宣传,积极准备,使长江安全度汛。
C.这家工厂通过改进生产流程,使生产效率比原来提高1.5倍,产品耗能比原来减少了1.2倍。
D.和平时代,我们仍然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
5、下列句子修辞方法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仰脸看手掌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飞溅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燥热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安徽省黄山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
(10分)(1)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诗文更是包罗万象。
古诗文中有盛宴,如“ , ”(李白《行路难·其一》),极写宴会之奢侈;古诗文中有美景,如“ , ”(欧阳修《醉翁亭记》),描绘了琅琊山春夏两季的美丽风光;古诗文中还有爱情,如“ , ”(李商隐《无题》)巧用双关,写出诗人对爱情的至死不渝。
(2)亲情犹如一丘数不尽的细沙,沉淀的是长年堆积的牵挂。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 ,”以沉痛的语气,抒写思乡的愁绪中夹杂着对亲人疏离分散的挂念。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 , ”既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又表现出他的旷达态度和乐观精神。
2.学校文学社团举办“品读名著,善学精思”读书交流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3分)(1)在“感悟与评价”环节,主持人围绕“爱”这一主题,提供了以下作品。
请你仿照示例,给《艾青诗选》写一段感悟或评价,30字左右。
(3分)示例:在《昆虫记》中,法布尔将自己的一生都用在了对昆虫的观察和研究上,他对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2)在“名著人物推荐”环节,《水浒传》中的108个好汉,各个人物形象鲜明。
金圣叹评:“《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请认真阅读下面两个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乘着酒兴,踉跄走上冈来。
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
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二】“屠户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他,被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了在当街上。
他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bō()儿大小拳头。
”①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踉跄()揪()醋bō()儿②根据以上人物的“声口”进行判断,写出其姓名、绰号、与文段相关情节名称,并简述情节(50字左右)与主要性格特点。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迸发(bèng)倔强(juè)应接不暇(xiá)B. 瞠目结舌(chēng)蹒跚(pán)咄咄逼人(duō)C. 踌躇(chóu)箴言(zhēn)踉跄(liàng)D. 恣意(zì)缄默(jiān)峥嵘(zhē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受启发。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懂事。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猛虎,勇猛地冲向敌人。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比喻。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
C.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排比。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树梢。
C. 阳光洒满了大地。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拟人。
答案:1. A 2. B 3. D 4. C 5. 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是唐代诗人______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
4.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______的作品。
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答案:1. 李白 2. 孟浩然 3. 苏轼 4. 范仲淹 5. 王勃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应许 \里应外合纤细\屡见不鲜浩瀚 \颔首低眉b.适当\ 锐不可当剽悍\虚无缥缈喑哑 \ 妄自菲薄c.煞白 \大煞风景谀词 \冻饿之虞绯红\ 妄自菲薄d.行辈 \本色当行扶掖 \笑靥如花亵渎 \ 浑身解数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滞碍座落明察秋毫顶礼膜拜b.提纲媒介险象迭生寻人启示c.诓骗馈赠重蹈覆辙张皇失措d.羁绊掂量风餐陆宿眼花缭乱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⑴2015年4月25日上午,第68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临沂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
24日下午,我国共有34个省(区、市)和地区的代表团报名参会,912家企业前来参展。
⑵一名独腿流浪大叔近日走红浙江金华,他耗时5小时用粉笔在地上画出一幅6平方米左右的《蒙娜丽莎》,的画像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惊叹不已。
⑶毕淑敏说,参加“成语大会”的节目录制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在我最近的写作中,成语的使用地比以前多了,就像和老朋友见了面,对成语更有感情了。
a.截止栩栩如生不由自主b.截止惟妙惟肖情不自禁c.截至惟妙惟肖不由自主d.截至栩栩如生情不自禁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教育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
这一改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b.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
大众网记者从临沂旅游局获悉,临沂市多家景区将通过打折、免费等优惠措施,迎接旅游日的到来。
c.为加大宣传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d.中国政府今年将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发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开创未来、珍视和平。
5.下列局长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姿万状,惟妙惟肖。
b.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
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c.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尖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6.文学常识或名著阅读填空。
⑴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戏剧家,他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除了喜剧《威尼斯商人》外,还有著名的四大悲剧,请你写出一部:《》。
⑵优秀文学作品往往包含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如 (作者)的《荷花淀》就真实表现了冀北人民在白洋淀中的抗日生活。
⑶ a (他)闷闷不已,回到客店中,思量:“王伦劝俺,也见得是。
只为洒家清白姓字,不肯降父母遗体来点污了。
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不想又吃这一闪!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克剥!”心中烦恼了一回,在客店里又住几日,盘缠都使尽了。
他寻思道:“却三怎地好!只有祖上留下这口宝刀,从来跟着洒家,如今事急无措,只得拿去街上获卖得千百贯钱钞,好做盘缠,投往他处安身。
”(节选自《水浒传》第十二回)选段中a处的他是指,请写出原著中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名字:。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溯回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
(《诗经秦风蒹葭》)⑵野渡无人舟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⑶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⑷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⑸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⑹子曰:其恕乎! (《论语十则》)⑺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⑻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8.扩展下面的句子,表达高兴欢快或苦闷伤感的心情,40字左右。
(任选一种作答)太阳发出光芒,鸟儿鸣叫。
9.参照例句,以“信念”开头仿写三句话。
例句:快乐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是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陶醉,是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欣喜。
信念,,。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①中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从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富裕型结构过渡。
消费的功能更加多样化,消费标识功能正在逐渐增强。
在我国的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等基本生活消费的支出比例在下降,科教文卫等消费支出的比例在不断升高,消费结构正在逐渐升级,越来越呈现出现代社会消费结构的特征。
②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消费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层级性,即不同阶层在消费上体现不同的需求。
在较低阶层的消费结构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仍是这些阶层消费的主要目的,主要的消费支出仍集中在生活必需品上面;而在较高的社会阶层中,消费支出更多属于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
对这些阶层来说,消费承载了更多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休闲式消费、社交式消费、身份性消费、炫耀式消费是他们消费的主要方向,消费更多的是与自我身份表达、社会认同联系起来。
③大环境为人们的自由流动创造了很多机会,富裕之后的人们有了社会流动的欲望和可能,人们不再像以前一样囿于政策体制的局限,一生在同一个地方生活。
如今,人们的流动欲望被激活,社会流动呈现出常态化,社会阶层结构正在趋向异质多元的现代型社会结构发展,逐渐从封闭、僵化、凝固的社会阶层结构向开放、流动、分化、重组的社会阶层结构转变,具体表现在:各种新兴阶层、边缘阶层逐渐涌现,阶层之间分化速度加剧,不同阶层之间在不断地分化重组,阶层位序在重新排列,中间阶层的比例在迅速扩大,中下阶层的规模在逐渐缩小,现代型社会结构在不断分化与融合的彼此推进中日趋形成。
④传统的家庭结构经历着巨大的变迁,原有的纵向型、谱系型的大家族式的结构正在缩小,家庭规模正在向小型化发展。
新的家庭结构类型不断出现,在城市出现了诸如丁克家庭、空巢家庭、单身家庭等;在农村,隔代家庭比例迅速上升,漂泊家庭和分离的核心家庭比例增加。
此外,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出现平等化趋势,父权制、宗法家长制的情况正在大大改变。
与之相伴,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如空巢家庭养老问题,农村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问题,传统家庭观念、亲情感的日趋淡薄。
在社会日趋多元、异质化日增的今天,我国的家庭结构如何顺应社会结构发展的趋势,使家庭结构的调整与现代社会结构的发展相契合,理应成为今后政策制定时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⑤丰衣足食之后,社会结构的变化还会表现在民主意识的增强对政治结构的改善提出新要求,对政府职能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提出新要求,对社会管理格局中要特别重视社会组织、大众参与提出新要求,对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新要求,对人际交往结构提出新要求,等等。
(选自谢志强《中国社会结构变动趋势应对》,有删改)1.下列关于“社会结构”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在逐渐升级,消费的功能更加多样化,科教文卫等消费支出比例不断攀升。
b.在较低阶层的消费结构中,消费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消费支出主要集中在生活必需品上面。
c.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转变,主要体现在人们的社会流动欲望被激活,社会流动呈现出常态化,趋向异质多元。
d.我国的家庭结构顺应社会结构发展的趋势,与现代社会结构发展相契合,已在政策制定时考虑了。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的消费结构呈现明显的层级化,总体上由温饱型向富裕型过渡,消费标识功能正在逐渐增强。
b.社会阶层结构融合与分离之时,中间阶层的比例在迅速扩大,中下阶层的规模在逐渐缩小。
c.家庭结构由传统的大家族式结构向小型化家庭结构转变,带来了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问题。
d.丰衣足食后,社会结构的变化会在民主意识的增强方面提出新要求,这正是社会结构变化的目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阶层在消费上体现不同的需求,在较高的社会阶层中,更集中于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
b.中国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使人们自由流动更加频繁,各种新兴阶层、边缘阶层逐渐涌现。
c.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农村隔代家庭、丁克家庭比例增加,这给农村发展带来了重大难题。
d.社会阶层从温饱型消费向丰衣足食后的发展型消费转变后,社会结构的方方面面必须作出切实的回应和变革。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满井游记袁宏道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niàn)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hùi)面而髻鬟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liè)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léi)而歌者,红装而蹇(jiǎn)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未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冻风时作( )⑵高柳夹堤( )⑶泉而茗者(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作则飞沙走砾。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 若脱笼之鹄。
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红装而蹇者。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d.未不能以游堕事。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写作者渴望出游和不能出游的矛盾,“居促一室之内”写出内心的懊丧和郁闷,下文的“若脱笼之鹄”与此照应,形象贴切地写出作者从局促困居的情况下解脱出来的喜悦之情。
b.作者如一位高明的摄影师,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满井的风物,有全景,有特写,近景远景相结合,而且着力描写景物的动态,为我们描摹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风光图。
c.作者用词巧妙,许多语句具有表里相关的双重意蕴,如“廿二日天稍和”的“和”字既写天气的暖和,也透露出作者心情的解冻;“而此地适于余近”的“近”不仅指空间距离的相近,也指性情品格的相近。
d.文章卒章显志,“未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一句透露出作者独特的个性与性情,“潇然”表达他对自己能够纵情遨游、享受自然的满足之感,“惟”字则表明他对自己官小职闲的嫌弃。
14.文章第二段从三个层面描写满井的春景,请简要概括。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⑴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