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价与电力发展研究》简化版解读
关于中国电价问题的探讨_朱成章
![关于中国电价问题的探讨_朱成章](https://img.taocdn.com/s3/m/6776a12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b.png)
关于中国电价问题的探讨_朱成章国家(地区)电价国家(地区)电价丹麦0.409捷克0.211德国0.352智利0.211西班牙0.295英国0.205意大利0.279斯洛文尼亚0.202奥地利0.273波兰0.199比利时0.264法国0.187日本0.261希腊0.173爱尔半0.259挪威0.171瑞典0.248土耳其0.169葡萄牙0.246以色列0.149表12011年OECD 成员国生活电价美元/(kW ·h)1前言现在大家都认识到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来进行电力体制改革,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电力体制改革模式。
中国电力工业与发达国家电力工业的最大差别是电价。
世界银行早在1988年的统计显示,63个发展中国家的电费加权平均值仅为0.4美元/(kW ·h),只相当于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平均电价的50%,发展中国家和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都以大大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电力。
这就是说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实行市场定价,电价普遍比较高,而发展中国家是政府定价,电价定得比较低。
所以发展中国家和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时候,首先要实行政企分开、公司化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
公司化改组是以商业化运营为前提条件的,而商业化运营的成果靠公司化改组来保持,商业化运营最主要的依据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电价,所以电价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前提条件。
电价不改革,一切电力体制改革无法进行;电价不改革,一切电力体制改革都不能成功。
2我国与发达国家电价的比较2.1生活电价的比较2011年OECD 成员国生活电价见表1。
OECD 成员国2011年生活电价中最高的丹麦为0.409美元/(kW ·h),最低的韩国为0.089美元/(kW ·h),美国为0.118美元/(kW ·h),OECD 国家加权平均电价为0.158美元/(kW ·h),我国是0.074美元/(kW ·h)。
我国电价体系建设与电力发展战略转型研究读书笔记
![我国电价体系建设与电力发展战略转型研究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c5cbe2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d.png)
《我国电价体系建设与电力发展战略转型研究》读书笔记一、内容描述书中概述了我国当前电价体系的基本情况,包括电价的形成机制、结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电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电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和成本结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电价结构不合理、交叉补贴现象等。
书中重点分析了电力发展战略转型的背景和必要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电力行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电力行业的发展必须适应新能源的发展,推动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实现电力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书中详细阐述了电价体系建设与电力发展战略转型的关联性和互动性。
电价作为电力市场的核心要素,其体系建设必须适应电力发展战略的转型。
电价体系的改革也能推动电力行业的转型和发展,书中通过实证分析,展示了电价体系建设与电力发展战略转型之间的紧密联系。
书中提出了关于我国电价体系建设与电力发展战略转型的对策建议。
包括完善电价形成机制、优化电价结构、加强市场监管等。
这些对策建议既有理论支持,也有实践基础,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前瞻性。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本书内容丰富,对于理解我国电价体系建设与电力发展战略转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阅读本书,我收获颇丰,对电价体系和电力发展战略转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二、电价体系建设概述作者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介绍了我国电价体系的演变过程,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电价结构,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电价形成机制,这一过程反映了我国电力市场的改革与进步。
随着电力体制的不断改革,电价体系也在逐步适应市场化需求,向着更加合理、科学的方向发展。
其次介绍了当前我国电价体系的基本构成。
包括不同类型电价(如居民电价、工业电价等)及其定价机制。
作者详细分析了现行电价体系的优点与不足,如价格水平总体偏低、结构差异明显等,并提出在电价结构调整中面临的难点问题,如电价分类不明确、定价过程不够透明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电力市场的健康运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电网电力行业的电力价格与定价机制研究
![电网电力行业的电力价格与定价机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b21e15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8.png)
电网电力行业的电力价格与定价机制研究电网电力行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之一,而电力价格的合理定价与机制对于电力市场的稳定运行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电网电力行业的电力价格与定价机制,分析其中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关的改革与完善措施。
一、电力价格现状及趋势当前,电力价格的定价机制在电网电力行业中具有重要意义。
电力价格的定价方式包括传统的政府定价和市场化定价两种形式。
市场化定价模式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市场供需关系来决定电力价格,促进电力市场的竞争和效益的提高。
与此同时,电力价格的趋势也在不断变化。
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步放开和改革,市场价格机制逐渐取代了政府定价机制,电力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越发重要。
此外,新能源电力的消纳问题和电力需求的增长等也对电力价格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电力价格的问题与挑战在电力行业的电力价格与定价机制中,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需要解决与应对。
首先,电力价格波动较大,不稳定性较高。
这主要是由于供需关系的不平衡以及新能源消纳等因素所致。
而电力价格的不稳定将对企业和用户的用电成本造成影响,制约了电力市场的发展与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电力行业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
政府定价形式下,电力价格过于倚赖行政手段,政策层面的干预较多。
而在市场化定价条件下,电力市场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场竞争不充分,价格形成机制存在问题。
这些问题使得电力市场无法真正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约了电力市场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三、电力价格与定价机制的改革与完善为了解决电力价格与定价机制中的问题与挑战,我们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完善。
首先,应该加强电力市场体系的建设,完善市场基础设施,提高市场竞争程度,促进电力价格的市场化形成。
其次,应该建立合理的电力价格调节机制。
在市场化定价的基础上,引入监管机构,加强对电力价格的监管与调控,确保市场价格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电力市场及电费电价分析
![电力市场及电费电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51c8a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c.png)
电力市场及电费电价分析1. 引言电力市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电力供应与需求相互作用的市场机制。
电费电价是指电能消费者为购买电力所需支付的费用。
电力市场及电费电价的分析对电力行业的发展和电力用户的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电力市场及电费电价进行分析,介绍电力市场的基本概念和组织形式,并探讨电费电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调整机制,最后对电力市场及电费电价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2. 电力市场2.1 电力市场的基本概念电力市场是指电力供需双方通过交易来决定电价和交易量的市场。
在电力市场中,电力生产商通过销售电力获得收入,电力用户通过购买电力获得所需的能源。
2.2 电力市场的组织形式电力市场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集中式电力市场和分散式电力市场两种。
2.2.1 集中式电力市场集中式电力市场是由一个中央机构负责组织和管理的市场,该机构协调电力供应和需求,制定电力交易规则,并通过竞价、双边协商等方式进行电力交易。
2.2.2 分散式电力市场分散式电力市场是由多个参与者共同组成的市场,参与者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电力交易,市场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
3. 电费电价分析3.1 电费电价的主要影响因素电费电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发电成本:包括燃料成本、人工成本等。
•输电成本:包括输电线路维护费用、输电损耗等。
•管理费用:包括电力公司的管理费用、监管机构的费用等。
•税费:包括各种税费和附加费用。
•政策因素:包括政府的相关政策和规定。
3.2 电费电价的调整机制电费电价的调整通常由电力监管机构负责,调整机制可以分为定价机制和竞价机制两种。
3.2.1 定价机制定价机制是根据供需关系和成本情况,由电力监管机构制定电费电价。
定价机制通常适用于公共服务领域,例如居民用户和农村用户。
3.2.2 竞价机制竞价机制是通过竞价来确定电费电价。
竞价机制通常适用于工业用户和大型商业用户。
竞价机制可以促进市场竞争,提高电力供应效率。
4. 电力市场及电费电价的发展趋势4.1 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包括:•市场化程度提高:电力市场将逐渐向市场化方向发展,电力供求将更加灵活和交互。
国内外电价及电力市场比较分析研究
![国内外电价及电力市场比较分析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2e4c273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3.png)
国内外电价及电力市场比较分析研究摘要:电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电价和电力市场的比较分析对于制定合理的电力政策和促进电力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合研究了国内外电价和电力市场,分析了其差异和特点,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研究发现,国内外电价在价格形成机制、政策导向、市场竞争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影响了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电价,电力市场,比较分析,价格形成机制1. 引言电力是现代社会各个领域发展不可或缺的能源,电价和电力市场的比较分析对于促进电力市场的发展和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国内外电价和电力市场的存在差异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 国内电价及电力市场概况2.1 国内电价形成机制国内电价主要由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确定。
政府通过制定电价政策来调节价格,同时允许一定程度的市场竞争来确定市场参与者的定价策略。
2.2 国内电力市场特点国内电力市场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注重供需平衡和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市场参与者包括国有电力企业、民营电力企业以及其他新能源企业。
3. 国外电价及电力市场概况3.1 国外电价形成机制国外电价的形成机制因国别和地区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差异。
有些国家和地区采用完全市场化的电力定价机制,如美国和欧洲国家;而有些国家则采用政府定价机制,如中国香港和新加坡。
3.2 国外电力市场特点国外电力市场具有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激烈和参与者多样化等特点。
在一些发达国家,电力市场已向完全市场化过渡,电力市场主要通过竞标等方式进行电力资源分配。
4. 国内外电价及电力市场比较分析4.1 价格形成机制差异国内的电价主要由国家能源主管部门进行政府定价,政府通过政策调控电价水平。
而国外电价主要通过市场化机制,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
4.2 政策导向差异国内电价受到政府政策导向的影响,政府主导电价调控,旨在保证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而国外电价受市场需求和竞争的影响更大,追求经济效益和资源优化配置。
电力市场中的电价调控与政策研究
![电力市场中的电价调控与政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21fb505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5.png)
电力市场中的电价调控与政策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电力需求不断增加,电力市场的运作和管理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
电价调控和政策的制定对于实现电力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电力供应的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电价调控的概念和目的、电价调控的方式、电力市场政策的研究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更好地理解电力市场中的电价调控和政策研究。
一、电价调控的概念和目的电价调控是指政府或相关机构通过制定电价政策,对电力市场中的电价进行管理和调整。
其主要目的是保障电力市场的公平竞争,确保电力供需平衡,促进电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电价调控旨在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保证电力市场稳定运行:通过调控电价,可以有效避免电力市场出现供需失衡和价格波动等问题,维护市场的稳定运行。
2. 提高电力市场效率:合理的电价政策可以促使电力企业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整个电力市场的效率。
3. 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电价调控可以引导市场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加速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4. 保障用户权益:电价调控应考虑到不同用户的承受能力,合理安排电力价格,保障用户的基本用电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电价调控的方式电价调控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施:1. 定价机制:政府或相关机构通过制定电价基准,确定电力市场中的最低价格或价格范围,以保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和用户权益。
2. 调整电价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和能源供应情况,政府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电力进行差别化定价,引导用户在用电时选择能源类型。
3. 政府补贴:政府可以通过给予电力企业补贴,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
4. 能源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机制,如监管电力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市场竞争行为,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和规范运行。
以上方式并非互斥,通常需要综合运用,根据电力市场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具体的电价调控政策。
三、电力市场政策的研究电力市场政策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电力市场中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电价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
![电价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9ca24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9.png)
电价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电价则直接影响着电力市场的运行和电力行业的发展。
电价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电力市场的运行规律,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提供有效依据。
一、电价形成机制电价是电力企业向用户收取的费用,其形成机制是指电价的决定方式和规则。
在多数情况下,电价是由相关部门根据相关法规和制定的,主要包括基础电价、附加电价和相关部门补贴等各部分构成。
基础电价通常由电网企业根据成本、利润和市场竞争情况制定,而附加电价则涵盖了输配电价格、环保费、相关部门附加等多个方面,相关部门补贴也是影响电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电价形成机制中,相关部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制定不同的和法规来引导电价的形成,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促进行业的发展。
另外,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补贴等方式来调节电价,支持清洁能源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电价影响因素分析1.电力供求关系电力供求关系是影响电价的最基本因素之一。
供需失衡会导致电价的波动,当电力需求增加时,电价会上涨;而当电力供应过剩时,电价则会下降。
为了避免供需失衡导致的电价波动,电力市场需要建立健全的供需平衡机制,保持电价的稳定。
2.能源价格波动能源价格的波动也会直接影响电价的变化。
主要以煤炭、天然气和石油为主要原料的火力发电厂,其成本主要取决于能源价格的波动。
当原材料价格上涨时,火力发电厂的成本也会增加,进而影响到电价的制定。
因此,能源价格的波动是影响电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3.相关部门相关部门的也会直接影响到电价的制定。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能源税收、补贴等来调节电价的水平,保障市民的用电权益,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
不同国家的相关部门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电价水平。
4.电力市场竞争电力市场的竞争状况也会直接影响到电价的形成。
竞争激烈的电力市场,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会倾向于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来降低电价,以吸引更多的用户;而在垄断性较强的电力市场中,企业则可能会通过提高电价来获取更高的利润。
我国电价发展历史沿革与政策分析
![我国电价发展历史沿革与政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bf41d9fc4ffe473268ab9e.png)
我国电价发展历史沿革与政策分析摘要:电价是电能商品的价格。
与一般商品相比,电能的发、输、配、用需要同时完成,电价政策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力能源行业的发展。
本文整体梳理了我国建国以来至今的五个阶段电价政策,详解各种电价的发展历程,并对主要政策成效进行分析,以期对未来电价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价发展;历史沿革;政策分析回顾历史,电价形成机制承载着各方利益诉求,影响着电力行业发展格局,改革难度最大、争议最多。
我国电价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完全管制定价时期(1949~1985年):稳定电价、稳定供应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了稳定全国经济形势,整体推进国家的工业建设,确立了中央计划经济体制。
直到1985年之前,我国电力行业处于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政府严格统一管理电价,电价制度以满足社会公益事业的需要为原则。
这时期的电价有三个特点:(1)定价权限高度集中。
1952年以前,电价管理由省级政府负责,1952年成立了大区电业管理局,主要电力企业划归燃料工业部管理,电价管理收归国家计委,形成了中央集中管理模式。
(2)电价体系统一。
1961年国家颁布了统一的目录电价,按用电性质将电价分为照明电价、非工业、普通工业电价、大工业电价和农业电价。
在此后30多年时间里,历次电价的调整和改革均是对上述体系的修订。
(3)电价水平相对稳定。
这一时期电价水平虽经多次调整,但总体保持平稳,电价改革仍侧重于通过结构性的调整,缓解电价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的不合理问题。
由于这个时期我国的电力市场属于比较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垄断经营模式,改革开放以后,电力在计划经济下的垂直垄断经营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缺电局面日益严重,全国各地出现拉闸限电,电力工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正常运行的瓶颈产业。
二、还本付息电价时期(1985~1997年):鼓励投资、保障需求为解决“发展等电”的问题,调动各方办电积极性,特别是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到电力行业,政府放松上网环节价格管制,引入“还本付息电价”,规定上网电价由发电单位成本、税金和利润构成。
对销售电价分类有关问题的分析_赵峰
![对销售电价分类有关问题的分析_赵峰](https://img.taocdn.com/s3/m/a12c13382af90242a895e53d.png)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 是医院生存 和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宝贵的物质及精 神财富, 是提高医院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 力的重要内容, 是决定医院和谐发展的精 髓。医院发展到一定程度, 特别是大中型医 院, 必须打造良好的医院品牌, 增加核心竞 争力, 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才能在业界长盛 不衰。医院文化作为凝聚医院核心竞争力 的活化剂, 责无旁贷地成为丰富医院品牌 内涵的源泉。在当今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
246
企业家天地 2008 年 6 月
论 坛·社 会 文 化
医院文化建设现状和对策研究
□范祚君/文
摘 要: 在当今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中, 医 院文化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它关系到 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的成败, 关系到医院的 生存发展, 可以说, 医院文化是未来医院管 理的主流, 培育优秀的医院文化是医院发 展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医院文化建设 对策
电网电力行业的电力市场价格与分析
![电网电力行业的电力市场价格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ef178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3.png)
电网电力行业的电力市场价格与分析在当今不断发展的社会中,能源供应一直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电力市场作为能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力行业的发展和供应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电网电力行业的电力市场价格进行分析,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电力市场的概述电力市场是供电企业通过竞争或招投标等方式向用户提供电力服务的交易市场。
它通过供求关系来决定电力的价格,并通过价格的调节实现供需平衡。
电力市场一般分为短期交易市场和长期交易市场两种形式。
短期交易市场是指通过日前市场、实时市场等方式实现即时供需匹配的交易;长期交易市场是指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提前计划、确定电力供应的交易。
电力市场的目的在于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市场的竞争,从而提高电力供应的质量和效率。
二、电力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电力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供需关系:电力市场价格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
当供电能力大于需求时,市场价格往往较低;当供电能力小于需求时,市场价格则会上升。
2. 发电成本:发电成本是影响电力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发电成本包括燃料成本、设备折旧成本、人工成本等。
供电企业根据发电成本来制定市场价格,以确保其正常运营和合理收益。
3. 电力市场结构:电力市场的竞争程度和市场结构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
竞争程度越大,市场价格往往越低;而垄断市场则可能导致价格上涨。
4. 政府政策调控:政府对于电力市场的价格也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价格监管、补贴或奖励等手段对电力市场价格进行干预,以保证市场的稳定和公平。
三、电力市场价格波动的原因电力市场价格的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季节性因素、天气因素、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等。
1. 季节性因素:由于电力需求在不同季节存在差异,电力市场价格也会受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
例如夏季用电需求旺盛,市场价格相对较高;而冬季用电需求相对较低,市场价格则会下降。
2. 天气因素:气温的变化和天气异常(如极端高温、冷冻或风暴)都会对电力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中国电价研究
![中国电价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881059871fe910ef02df801.png)
电价制度 的相关概念基础上,进一步分析 了中国电价的现状,并对以后 中国的电价改革提 出了相应的建议 。
【 关键词 】 电价 ; 销售 电价 ; 政策 ; 制度
日常生活 中,电价是 以货币表现 的电力产 品价值 ,指的是在 2 . 建立健全 电价形成机制。 《 中共 中央关于制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个五年计划 的建 人们每耗费一千瓦时电量所应支付人 民币的价格。 现阶段 , 一方面 , 电价 的形成和运行 以费用和效用为基础 ,必须遵循价值规律而行 ; 议 》提出 : “ 深化 电力体制改革 ,逐步实行厂 网分开 、竞价上 网, 另一方面,基 于其生产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独特性和特殊性 ,而要 健全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 ”这一论述 明确了 “ 十五”期间电力体 制 改革 的 目标和任务 ,为电力体制改革指 明了方 向,是今后一个 求在遵循价值规律 的基础上,实行独特 的价格机制。 目前 ,中国现行的电价制度是分类而定 的,其 以用户用途为基 准,在考量容量大小的基础上 ,将用电做 了以下大类划分 : 居 民生 活照明用电、一般工商业及其他、大工业用 电以及农业用电。具体 到计价方式和原则 ,我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大不一样。在我国,生 时期 电力体制改革 总的指导思想 。实施 “ 三段式电价” ,将 电价分 为上网电价、输配 电价 和销售 电价 。让市场在 电价行程 中起决定 作 用,让供求情况决定上网电价 。至于输配 电价则仍 由政府监管 , 统一定价。 在厂网分开 、 竞价上网改革期间销售电价仍值规律 ,由市场竞争形成 ; 三是输电、 电能量计量系统 , 市 场结算 系统,信息发布 系统等先进 的技术支 配电价格由政府制定 。 持 系统 ,为电价改革提供系统、完善的数据支持 。
一
、
中国电价现状
电网电力行业的电力价格与电价改革
![电网电力行业的电力价格与电价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bd0fe08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3.png)
电网电力行业的电力价格与电价改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电网电力行业的电力价格和电价改革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探讨电网电力行业的电力价格与电价改革的意义、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电力价格与电价改革的意义电力价格的合理确定对于电网电力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合理电力价格可以保障电力企业的利益,促进电力市场的竞争与发展;另一方面,合理电力价格也可以降低电力消费者的负担,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电网电力行业的电力价格与电价改革非常重要。
二、电力价格与电价改革的现状目前,电力价格的形成机制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可以划分为政府定价和市场化定价两种模式。
政府定价是指由政府制定电力价格,市场化定价则是通过市场机制来确定电力价格。
电价改革方面,中国在2015年出台了电价改革方案,计划逐步推进电力市场化,实现电力价格的合理与市场之间的平衡。
目前,电价改革仍在进行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三、电力价格与电价改革的挑战电网电力行业的电力价格与电价改革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电力行业的市场竞争不充分,价格形成机制不够市场化。
其次,电力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不平衡,导致电力价格波动较大。
再次,电力行业的体制机制不完善,政府政策干预过多,制约了市场定价的自由度。
四、电力价格与电价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针对上述挑战,电力价格与电价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进一步推进电力市场化,建立健全的电力市场机制。
其次,加强对电力市场的监管,保证市场公平竞争。
再次,加强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电力资源配置。
最后,推动能源转型,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综上所述,电网电力行业的电力价格与电价改革对于电力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电价改革仍在推进中,面临一些挑战,但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化机制,加强监管,促进能源转型,以推动电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电力市场竞价机制与电价形成问题研究
![电力市场竞价机制与电价形成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68ec60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8.png)
电力市场竞价机制与电价形成问题研究随着中国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化交易机制已经逐渐成为了电力市场的主要形式,并且市场化交易机制也成为了电价形成的重要方案。
因此,电力市场的竞价机制和电价的形成问题成为了中国电力市场的研究热点。
一、市场竞价机制市场竞价机制是电力市场重要的交易形式之一,就其定义而言,市场竞价机制是指电力市场中卖方通过最小化供应成本和与买方的竞争来决定供电价格,而买方则通过最大化需求弹性和与卖方的竞争来决定购电价格。
市场竞价的过程中,供需价格并不是由唯一的中央计划机构定价,而是由市场参与者按市场供求关系自主决定。
市场参与者依据自己的成本、需求等因素制定交易计划、提交报价,并在市场交易中竞争获得成交。
市场竞价的实施,需要优化市场规则,构建与制度环境,同时也需要科技支持。
基于当前智能电网的互联化需求,科技创新成为了市场竞价机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智能电网的数字化和互联化程度越来越高,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市场交易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
这些新技术应用的推广,将推动市场竞价机制的完善。
二、电价形成问题电价是市场交易的关键指标之一,而电价的形成则受到市场竞价机制和政府管制的共同影响。
比如,在市场竞价机制下,电价由市场参与者自主决定;在政府管制下,电价则由政府主管部门制定。
然而,市场竞价机制和政府管制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电价形成的较为复杂的机制。
电价的形成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比如市场供求状况、供电企业的成本和服务质量、政府管制政策等。
在市场化交易机制下,电价的竞价结果直接反映了市场供求关系、供电企业的成本和服务质量等因素。
而在政府管制下,电价则要考虑政府的总体规划、市场价格的合理性、社会公平等因素。
因此,在电价形成方案中,需要在市场竞价和政府管制之间实现平衡。
实现电价形成方案的平衡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的电价计划和监管机制,确保电价合理、公正、透明。
同时,政府应当加强对市场参与者行为的监管,保证市场竞价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电价与电PPT课件
![电价与电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38eef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b.png)
5.39
0.8
0.4
0.087
贵州送广西
0.62
2.2
6.1
6.2
广西送贵州
0.62
送广东合计(受端)
15.5
29.03
30.04
23.95
送广西合计(受端)
6.08
8.63
10.93
19.78
联营电网输送总电量
37.1
71.8
74.86
66.9
电价、过网费单位
名称 天生桥二级
云南外送 贵州外送 广西外送
上网电价 (发电成本 发电利润 城建及教育附加费 ) 厂供电量
增值税 上网电价 增值税率
上网电价价税和 上网电价 增值税
二、特殊电厂上网电价的制定 抽水蓄能电站、核电站、风力发电站和用于系统高峰、调相的电站
1、划归电网 超过基本电价外部分作电网辅助设施费
2、作为独立的特殊电厂 超过基本电价外部分采用公平的原则 三、发电侧电力市场的上网电价
n
n
CE [ CFi ] [Tp Piy ]
i 1
i 1
式中
CE——电网每小时的单位容量电价(元/kWh)
n——网内发电机台数
CFi——第 i 台发电机组的年固定成本(元) Tp——网内发电机组的年平均利用小时数 Piy——第 i 台机组的容量(kW) 4、低价先调,报价最高限制(按电量电价)
第四节 一、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法 成本+利润 1、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
电价的定价方法
单位产品价格 单位产品成本 (1 加成率)
某火电厂,发电成本 0.3 元/kWh,加成率 20% P(价格)=0.3*(1+20%)=0.36 元/kWh 为垄断经营产物,不考虑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利益 我国原电价采用此方法 2、变动成本定价法 预计变动成本,追加一定的边际贡献 例:已知 直接材料费 16 元,直接人工费 8 元,变动性制造费 6 元, 预定边际贡献率 25% P=(16+8+6)/(1-25%)=40(元/件)
电力市场中的电价预测与分析
![电力市场中的电价预测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e04db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7.png)
电力市场中的电价预测与分析在当今的能源领域,电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和价格波动备受关注。
电价作为电力市场的核心要素之一,其准确预测和深入分析对于电力供应商、消费者、监管机构以及投资者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下电价形成的基本原理。
电价并非是随意设定的,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电力的供需关系是决定电价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电力需求超过供应时,电价往往会上涨;反之,当供应充足而需求相对较少时,电价则可能下降。
此外,燃料价格的波动,特别是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价格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发电成本,从而对电价产生作用。
季节和天气条件也不容忽视,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由于空调和取暖设备的大量使用,电力需求大幅增加,导致电价上升。
政策法规的调整,例如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政策、环保要求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电力市场的格局和电价水平。
那么,如何进行电价的预测呢?传统的方法主要依赖于历史数据的分析和统计模型。
通过收集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电价、电力供需量、燃料价格等数据,运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以预测未来的电价走势。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它往往假设未来的市场环境和条件与过去相似,但实际情况是,电力市场受到众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如突发事件、新技术的出现等,使得传统方法的预测准确性受到挑战。
为了提高电价预测的准确性,近年来,许多新的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
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算法逐渐成为主流。
例如,神经网络模型可以自动从大量的数据中学习复杂的模式和关系,从而更准确地预测电价的变化。
支持向量机算法则在处理小样本数据和非线性问题上表现出色。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虽然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但也需要大量高质量的数据进行训练,并且其模型的解释性相对较弱。
除了技术方法,对电力市场的深入了解和分析也是准确预测电价的重要前提。
要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因为经济的增长或衰退会直接影响电力的需求。
行业的发展动态,如新兴产业的崛起和传统产业的调整,也会对电力消费产生影响。
中国电价与电力发展报告
![中国电价与电力发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b4c1d2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0.png)
中国电价与电力发展报告
李善同;侯永志;刘云中;王国华;李剑阁;王慧炯
【期刊名称】《财经》
【年(卷),期】2004(000)003
【摘要】2003年全国大面积缺电,既有电源建设方面的原因,也与电网建设的现状密不可分。
近年来,国家对两方面都有所加强。
但是,电网建设不足已是多年以来形成的“沉疴”,要改善这一境况,任务相当艰巨。
【总页数】4页(P106-109)
【作者】李善同;侯永志;刘云中;王国华;李剑阁;王慧炯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摩根大通银行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61
【相关文献】
1.“十二五”电力需求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1》预测“十二五”电力需求增速将回落至8.8% [J], 谢毅;张欣
2.《中国电力发展报告2018》发布\r未来3年海上风电消纳空间1900万kW [J], 杨歌
3.中国电力发展报告:未来三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全面趋紧 [J],
4.言茂松教授新著《现代电力市场及其当量电价》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 [J],
5.分时电价代替阶梯电价是大势所趋——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教授蔡国雄 [J], 韩跃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价与电力发展研究》简化版2004年1月16日序言电力工业作为一项基础产业,其健康、良性的发展不仅事关国民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到13亿人的民生。
电价是电力这一特殊商品的价值体现,其意义及影响远远超出电力工业本身。
合理的电价水平及电价结构不仅能够促进电力工业各环节均衡、良性地发展,同时也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保障条件和促进剂。
电力作为能源的形态之一,其绝对价格水平以及它相对于其它能源形态的相对价格水平,直接影响到各种能源资源和其它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反之亦然。
电价这种对电力工业本身、对国民经济发展、对包括能源在内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的“双刃剑”的效应,在加州能源危机和今年出现的北美电网大瘫痪事件中得到充分显现,并由此而引起各国政府对此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我国电力工业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光辉历程,发展到今天无论从发电装机还是发电量方面均雄踞世界第二的规模,成绩卓著。
然而,不可回避的是我国电力工业成绩的背后存在着各种结构性问题,尤其在电价方面。
这些问题大多是伴随着我国电力发展而衍生出的新的矛盾和问题,它的存在并逐步积累已构成对电力工业和国民经济未来发展越来越严重的障碍,现在到了必须下大决心,采取切实措施予以理顺的时候。
应国家电网公司的委托,美国摩根大通银行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织并实施了这次长达半年的《中国电价和电力发展》专项课题研究。
课题组成员来自国内外不同单位和机构,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摩根大通银行、英国NERA(国民经济研究协会)、国家发改委、国电动力经济研究中心、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前后共有几十人参与项目不同阶段的工作。
课题组核心成员涵盖了宏观经济分析预测专家、电力专家及金融专家。
自从2003年9月5日本课题开题以来,在前后近半年的项目研究期间,有关各方齐心协力、互相配合,使得课题研究得以顺利地进行。
由于电力工业本身的复杂性和较宽的涉及面,不可能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就电力工业的众多方面均做详细探讨,本课题研究是在以下框架下进行的:●研究的侧重点是电价和电价结构,而非电力市场;●侧重务实和可操作性,而非纯粹的理论探讨;●侧重于输配电环节,而非发电环节。
本报告的宗旨是结合中国电力工业改革的总体方向及“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市场化改革实践,在对照、总结和学习世界各国相关经验和模式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电价方面的政策性建议,为国家有关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目录第一章结论和建议 (1)1.1 理顺电价的必要性 (1)1.1.1 目前的电价体制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 (1)1.1.2 电价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2)1.2 目前是理顺电价问题良好时机 (2)1.3 解决电价水平和结构性问题的有关政策性建议 (3)1.3.1 直接性措施 (3)1.3.2 间接性措施 (6)第二章引论 (8)2.1 本课题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 (8)2.1.1 合理电价水平和结构对电力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8)2.1.2 电价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9)2.1.3 当前电价水平和结构不合理是影响电网乃至电力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9)2.1.3.1 电网建设滞后导致供电安全隐患 (9)2.1.3.2 电网建设滞后加剧了当前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 (10)2.1.3.3 当前不合理的输配电价难以引导电网投资 (10)2.1.3.4 目前我国的输配电价缺口大约为每度4分 (10)2.2 中国电力工业的基本状况 (10)2.2.1 装机、发电总量以及人均装机 (10)2.2.2 电网规模 (12)2.2.3 能源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单位GDP能耗和电耗 (13)2.2.4 电力基本建设投资以及发电和输配电的投资比例 (15)2.2.5 全社会用电结构及变化 (16)2.2.6 反映供求状况的备用系数、利用系数及其变化 (17)2.3 当前电力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8)2.3.1 电力产业尚未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18)2.3.2市场结构和产业发展 (19)第三章电价形成机制的沿革与机制分析 (20)3.1 电价形成的价值构成和经济学理论基础 (20)3.1.1 电价的价值构成 (20)3.1.2 影响供电成本的因素 (20)3.1.3 电力定价的基本理论方法 (21)3.2国际上电价体系和形成机制模式的研究 (21)3.2.1 电力销售方式和电价体系的关系 (21)3.2.2 电价形成机制的分析 (21)3.2.3 电价的监管机制 (22)3.3中国的电价体系和形成机制的沿革 (23)3.3.1中国的电力监管体制 (23)3.3.1.1电力监管的沿革 (23)3.3.1.2传统的监管存在的问题 (23)3.3.1.3中国电力监管新体制的建立 (23)3.3.1.4 电力监管的内容 (24)3.3.2中国电价体系的沿革 (24)3.3.2.1改革开放前的电价(1949~1978) (24)2.3.2.2价格改革初期的电价(1979~1984年) (25)3.3.2.3价格改革中期的电价(1985~1992年) (25)3.3.2.4价格改革后期的电价(1993年以后) (25)3.3.3中国电价形成机制的沿革 (26)3.3.4中国目前电价体系和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 (27)3.3.4.1 目前电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27)3.3.4.2中国在电价形成机制中的几个问题 (27)3.3.4.3电价结构上存在的问题 (28)3.4 确定合理的电价政策的原则、关键问题与措施 (29)3.4.1 形成合理电价政策的原则和要求 (29)3.4.1.1 合理电价政策的原则 (29)3.4.1.2 合理电价政策的目标和要求 (30)3.4.2 合理的电价体系和形成机制模式选择 (30)3.4.2.1建立商业化运营的电价体系 (30)3.4.2.2 电价改革的模式选择 (31)3.4.3 落实电价改革方案可操作性的建议与措施 (32)第四章当前电价水平的判断 (34)4.1 基本状况以及国际比较 (34)4.1.1 电力生产 (34)4.1.2 销售电价制度 (35)4.1.3 销售电价水平 (35)4.1.3 交叉补贴 (38)3.1.4 电价结构 (39)3.1.5 电力行业回报率 (41)3.1.6 电力消费状况 (42)3.1.7 电力能源利用效率 (43)4.1.8 电价承受能力 (45)4.2 结论 (46)第五章对国网公司的财务分析及其启示 (47)5.1 财务分析所暴露出的三方面电价结构性问题 (47)5.2 对国网公司财务数据的分析和预测 (48)5.2.1国网公司历史财务数据反映的电价结构性问题 (48)5.2.2国家电网公司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及其启示 (50)5.3 我国电网资产合理回报水平的确定 (52)5.3.1参照国际上输配电资产回报率来确定 (52)5.3.2根据资产定价模型(CAPM)来确定 (52)5.4 国网公司回报率达到合理水平所需电价空间的计算 (53)第六章未来电价趋势预测 (54)6.1 电价水平及结构变化对电力产业发展的历史影响 (54)6.1.1 电价水平变化情况 (54)6.1.2 电价结构调整情况 (55)6.1.3 电价水平及结构与电力产业发展阶段的关系 (55)6.2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需求的预测 (56)6.2.1 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分析 (56)6.2.2 电力需求预测 (58)6.2.2.1 根据电力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预测电力需求 (58)6.2.2.2 根据产业结构和能耗系数预测电力需求 (58)6.2.2.3 根据人均用电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预测电力需求 (59)6.2.2.4各种预测结果的汇总 (59)6.2.3 最大负荷预测 (61)6.3 未来电价走势预测 (61)6.3.1 发电上网电价走势预测 (61)6.3.2 输配电价走势预测 (62)6.3.3 销售电价走势预测和输配电价占销售电价的比例分析 (63)6.4 电价水平与我国主要商品价格变化的关系 (65)6.5电价调整承受力分析 (65)6.5.1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用电需求与电费支出 (65)6.5.2城乡居民对电价调整的承受能力分析 (65)6.5.3 工业企业对电价调整的承受力分析 (66)6.6 结论 (67)第一章结论和建议1.1 理顺电价的必要性1.1.1 目前的电价体制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体制的建立和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生产关系的变化会不断对体制的改革提出一些新的要求。
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电价体制几经演变,总体来讲,在当时条件下,为我国社会稳定和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尤其是,1985年后以集资办电为特征的改革、还本付息电价的实施以及1988年开始征收的“每度2分钱电力建设基金”大大促进了我国电源的建设,为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有力的电能保障。
但是,我国国民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深刻变化已对电力工业无论从市场体制、监管体制还是电价体制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在这一新形势下,我国电力体制在市场、监管和电价方面均越来越呈现出不适应性。
电力体制改革,尤其是电价改革的滞后不仅仅影响到电力工业本身在新形势下的均衡、良性的发展,同时也会牵动整个国民经济。
从这点意义上讲,理顺电价不仅仅具有必要性,而且有其迫切性。
理顺电价的必要性首先在于我国目前电价存在的诸多结构性问题。
根据本报告后续章节所做的分析,当前我国电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电价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突出表现为:价格管制的原则不明确;电价管理未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价格管制机构职能单一;价格监管主、客关系倒置;对价格管制机构的监管体系尚未建立;电价体制僵化。
●电价形成机制不合理。
集中体现为历史形成并延续的“一厂一价”、“一机一价”造成上网电价混乱。
●电价存在结构性问题。
终端用户电价总体水平偏低且销售电价制度及结构存在不合理之处;发电与输配电环节之间的电价分配极为不合理;网属电厂和独立发电公司之间存在相当大的电价差异。
●电力行业的经济效益存在极大的差异。
独立发电公司的回报和利润率无论与国内其他工业还是与国际同行业比较均属于合理水平,但原国电公司属下的网属电厂和输配电网的回报率则显著低于合理水平,亦低于国际水平。
国家电网公司的财务趋势令人担忧。
●电价存在交叉补贴。
以优待电价、地区电价差异、居民用电与工业用电倒挂等形式存在的交叉补贴不仅涵盖面广,补贴幅度也较大。
不合理的交叉补贴的存在造成了电网企业利益向工业和居民用户尤其是高耗能工业用户的转移。
高耗能工业偏低的优待电价扭曲了真实的工业成本和价格,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以及电力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同时还导致整体经济较高的机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