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教学分析法

合集下载

S—T分析法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应用

S—T分析法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应用

S—T分析法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应用S—T分析法是一种管理学中常用的方法,用于分析问题的根源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在小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行为评析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学习。

本文将从S—T分析法的角度探讨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应用。

学生行为的评析是指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

通过对学生行为的评析,老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从而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学习。

S—T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它通过分析Situation(情境)、Target(目标)和Problem(问题)来找出问题的根源,然后提出解决方案。

在小学课堂中,可以用S—T分析法来分析学生的行为,并找出问题的根源,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我们可以从Situation(情境)的角度来分析学生的行为。

在小学课堂中,学生的行为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环境、同学关系、课堂氛围等等。

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课堂情况,来找出导致学生行为问题的情境因素。

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家庭环境不好而表现消极,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在课堂上受到同学的欺凌而表现不好。

在了解了情境因素之后,老师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从Target(目标)的角度来分析学生的行为。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找出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否清晰和是否能够达到。

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学习目标不清晰而导致学习动力不足,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学习目标过高而出现焦虑情绪。

通过对学生学习目标的评析,老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S—T分析法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应用

S—T分析法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应用

S—T分析法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应用【摘要】S—T分析法是一种常用于评估师生在课堂中行为的方法。

本文从S—T分析法的概述出发,探讨了其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包括教师行为分析、学生行为分析和师生互动行为分析。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文章最后总结了S—T分析法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作用,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并强调了其重要性。

通过运用S—T分析法,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提高教学效果,为小学教育提供有益建议。

【关键词】S—T分析法, 小学课堂, 师生行为, 评析, 应用,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师生互动, 作用, 未来研究, 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小学阶段,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进行反思,以便更好地适应学习节奏和提升学习成绩。

通过S—T分析法对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进行评析,对于优化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运用S—T分析法对小学课堂中师生的行为进行评析,探讨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分析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方式和行为特点,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和表现,探讨师生互动中的问题和挑战,进而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方案。

通过研究,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影响,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师生之间更加积极和融洽的互动关系。

通过深入挖掘S—T分析法的应用价值和前景,为未来的教育教学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教学方式和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完善。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而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对孩子的教育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和分析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指导教学和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S—T分析法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应用

S—T分析法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应用

S—T分析法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应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和学生是师生关系的核心。

教师需要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

而学生则需要尊重教师权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觉学习并提出问题。

只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S—T分析法解读小学课堂中师生关系和师生行为,探讨如何应用这一分析方法来优化教学过程。

通过深入研究师生在课堂中的互动情况,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态度,为小学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和分析S—T分析法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应用,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师生关系和师生行为的特点,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师生良好互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S—T分析法的介绍和分析,进一步探讨小学课堂中师生关系的构建和维护,以及师生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

通过案例分析,深入了解S—T 分析法在实际小学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并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发展提供新思路和实践经验,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水平,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字数:203】.1.3 研究意义S—T分析法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师生关系和师生行为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小学课堂中的互动模式,从而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借助S—T分析法,可以深入挖掘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从而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对于教师而言,了解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和影响因素,可以帮助其提高专业素养,更好地发挥教学作用。

对于学生而言,了解自身在师生互动中的表现和影响,可以促使其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研究S—T分析法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s-t分析法在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中的应用

s-t分析法在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中的应用

s-t分析法在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中的应用s-t分析法是结构—转换分析法的简称,它是结构化分析法的一种,
可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分析某一时间内或某一时间段内某一社会活动
的规范行为。

它可以被用于分析各种实际活动,包括各类社会类活动
交往,如戏剧,对话,谈话等等,这也是s-t分析法在课堂教学行为分
析中常用的一种。

s-t分析法在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中的应用是用于改善教师教学行为以实
现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主要的分析步骤如下:
首先,从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出发对课堂活动进行描述,并尝试结构化
描述,比如,教师行为分为引导性提问,展开讨论,实施指导,将学
生活动分为理解阶段,分析阶段,意识形态阶段,分析比较阶段等的
活动,以揭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行为关系。

其次,采用s-t分析技巧,进一步提取教师和学生行为关系的显著规律,重点探究学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定位导致学生行为改变的结构变化,从而更清楚地了解有效的教学行为。

最后,以教师在课堂中采取的交互行为为依据,根据分析发现的规律
性结构,合理改善教师行为,提高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让学生更有效
地参与课堂学习,从而最大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S—T分析法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应用

S—T分析法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应用

S—T分析法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应用S—T分析法是一种常用于管理学和心理学领域的分析方法,它通过对情境(Situation)、师生行为(Teacher and Student Behavior)和结果(Target)进行分析,来评估和改进师生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表现。

在小学教育领域,S—T分析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和评估自己的教学行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S—T分析法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应用。

一、情境分析在小学教育中,情境可以理解为课堂教学的具体环境和背景,包括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资源的使用等方面。

情境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课堂教学的特点和教学条件,为后续的师生行为评析提供数据支持。

以一节小学数学课为例,情境分析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板书、示范、讲解等。

2.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否对知识点有兴趣和理解。

3.教学资源的使用:教师是否充分利用教材、教具和多媒体等资源进行教学。

通过情境分析,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在教学中所拥有的资源和条件,为后续的师生行为评析提供基础。

二、师生行为分析师生行为分析是S—T分析法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表现。

根据师生行为分析的结果,教师可以评估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可以认识和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

教师的行为对于课堂教学至关重要,教师的行为表现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行为分析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教学态度:教师在课堂中是严厉还是温和,是支持还是批评。

2)教学技能:教师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知识点,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3)课堂管理: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组织课堂活动和管理学生的行为。

通过对学生行为的分析,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为改进学习行为提供依据。

三、结果分析结果分析是S—T分析法的最终目标,通过对师生行为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果,为后续的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st教学分析法 2

st教学分析法 2
Ch —— 表示行为转换率,即T行为与S行为间的转换次 数与总的行为采样数之比。 Ch=(g-1)/N g:连数,称相同行为的连续为1个连
12.10.2020
6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例:采样样本总数N为10,样本序列为: TTSSTSSTTT
求: Rt和Ch。 解:从样本序列中可知,NT=6,
12.10.2020
1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教学过程中,T行为主要有:
教师的讲话行为(听觉的)
教师的板书、演示等行为(视觉的)
在教学过程中,这些行为具体表现为:解说、示 范、板书、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展示、提问与点名、评 价、反馈等。
S行为包括T行为以外的所有行为。多发生在以下场合: 学生的发言 学生的思考、计算 学生记笔记 学生做实验或完成作业 沉默、混乱等
S-T法的应用(一)——S-T图
S-T图的描绘方法: 纵轴为S,横轴为T,分
别表示S行为和T行为的 时间。
原点为教学的起始时刻, 将实测得到的S、T数据 顺序地在S轴、T轴上予 以表示,直至教学结束。
12.10.2020
5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st教学分析法 2
1、Rt和Ch Rt —— 表示T行为占有率,即T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所占 的比例。 Rt=NT/N N:行为采样总数;NT:T 行为数
5秒的采样间隔, 所以1分钟共可采 集到12个数据,为 第1行数据。
12.10.2020
15
第二步,信度检验
即计算信度系数。信度系数越大,表明测量的可信程度越大。究竟信度系数 要多少才算有高的信度。学者DeVellis(1991)认为,0.60~0.65(最好不要); 0.65~0.70(最小可接受值);0.70~0.80(相当好);0.80~0.90(非常好) 。

S—T分析法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应用

S—T分析法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应用

S—T分析法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应用一、引言S—T分析法是一种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它常用于分析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关系。

S—T分析法同样适用于教育领域,特别是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它有着独特的应用优势。

本文将探讨S—T分析法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实际操作效果。

二、S—T分析法的基本原理S—T分析法实际上是指供给(Supply)和需求(Demand)的分析方法。

在市场经济中,供给和需求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

这种关系决定了市场上商品价格和数量的变动,也影响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

同样,在教育领域,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也是相互影响的,通过S—T分析法可以对师生行为进行深入分析。

供给方面,教师是课堂教育的主要供给方,他们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活动。

需求方面,学生是课堂教育的主要需求方,他们接受教师的教育、参与课堂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S—T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分析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为改善课堂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三、S—T分析法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应用1. 识别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特点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首先需要识别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特点。

教师作为供给方,应具备专业知识、教学经验和教育技能,能够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学生作为需求方,应具备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能力,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确定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的关系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需要进一步确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行为关系。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供给方的核心内容,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学生的学习行为是需求方的核心内容,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等。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行为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3. 分析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匹配程度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需要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进行匹配程度分析。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匹配?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否与教师的教学供给相匹配?通过S—T分析法可以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匹配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s-t教学分析法知识分享

s-t教学分析法知识分享

2020/7/13
3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S-T法的应用(一)——S-T图
S-T图的描绘方法: 纵轴为S,横轴为T,分
别表示S行为和T行为的 时间。
原点为教学的起始时刻, 将实测得到的S、T数据 顺序地在S轴、T轴上予 以表示,直至教学结束。
2020/7/13
4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S-T法的应用(一)——S-T图
S-T图的描绘方法: 纵轴为S,横轴为T,分
别表示S行为和T行为的 时间。
原点为教学的起始时刻, 将实测得到的S、T数据 顺序地在S轴、T轴上予 以表示,直至教学结束。
2020/7/135Fra bibliotek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S-T法的应用(二)——教学模式类型分析
1、Rt和Ch Rt —— 表示T行为占有率,即T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所占 的比例。 Rt=NT/N N:行为采样总数;NT:T 行为数
3秒、5秒 10秒、15秒
2020/7/13
21
第四步,调入采样数据文件(EXCEL的.xls文件),分别点击“统
计S-T图”按钮和“教学类型”按钮,即可:获得
这个课堂教学片段的S-T图和教学模式。
S-T图生成 教学模式分析
2020/7/13
22
第五步,获得S-T图和教学模式图
2020/7/13
2020/7/13

12 12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让5名实习生,讲授同一 学科内容,但在不同的班级 讲授。
2020/7/13
13
2020/7/13
14
第一步,三人或三人以上对课堂录象进行采样编码,使用EXCEL 软件每隔5秒进行一次S-T采样(因为视频片段长度不足 15分钟),将EXCEL文件保存好。

s-t教学分析法(教学PPT)

s-t教学分析法(教学PPT)
S-T图的描绘方法: 纵轴为S,横轴为T,分
别表示S行为和T行为的 时间。
原点为教学的起始时刻, 将实测得到的S、T数据 顺序地在S轴、T轴上予 以表示,直至教学结束。
2
5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S-T法的应用(二)——教学模式类型分析
1、Rt和Ch Rt —— 表示T行为占有率,即T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所占 的比例。 Rt=NT/N N:行为采样总数;NT:T 行为数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第三节 S-T教学分析法
S-T法的基本思想
– 用于对教学过程及其活动进行分析,包括定量处理 和定性评价。
– 仅对教师T行为和学生S行为进行2个维度的分析, 减少了模糊性,提高了客观性和可靠性。
行为类别
– T行为:教师视觉的、听觉的信息传递行为 – S行为:T行为以外的所有行为
2
3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S-T法的应用(一)——S-T图
S-T图的描绘方法: 纵轴为S,横轴为T,分
别表示S行为和T行为的 时间。
原点为教学的起始时刻, 将实测得到的S、T数据 顺序地在S轴、T轴上予 以表示,直至教学结束。
2
4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S-T法的应用(一)——S-T图
210/240=0.875
2
20
第三步,设定S-T分析软件参数,案例长度选择5-15分钟,时间间 隔选择5秒:
案例长度有3个选择: 5-15分钟 16-30分钟 31-45分钟
时间间隔有4个选 择:
3秒、5秒 10秒、15秒
2
21
第四步,调入采样数据文件(EXCEL的.xls文件),分别点击“统

运用S-T教学分析法评价师生互动行为

运用S-T教学分析法评价师生互动行为


8 ’ 0 o ” 教 师提问 : 常染 色体 隐性遗传病 如果用 “ B ” 和… b’ 基 因表 示 , 致 病基 师 生对 话 D 因位于哪里?学生将 开始 回答 8 ’ 3 0 ” 教 师提问 : 由常染 色体遗传病过渡到性染色 人类 的性别决定是 哪一类的方式 , 学生准备 回答 体遗 传病 D
按一 定时 间 间隔

5 m i t  ̄ 对学生原有 知识基 础如 “ 什么是 遗传物质 ? ” 等
进行 采样 , 从 已有研究来看通 常采 用 3 0 s为间隔 , 在 采
问题进行简单知识 回顾 ; 5— 7 m i n教师介绍新课 内容 ; 现
样点 那一刻 , 如果是教师行为记为 T , 学生行为记 为 s ,
9 ’ o 0 ” 9 ’ 3 0 ” 教 师提问 : 之前学过 的哪类疾病 属于伴 x染 色体显性遗传病 学 生 回答遇到困难 , 教师 启发 师 生对话 师生 对话 D D
1 O ’ 0 o ” 教师刚完成提 问: 如何 书写 x染色体 显性 遗传病的致病基 因
1 O ’ 3 0 ” 教师规范学生对此类型遗传病 的书写 l 1 ’ 0 0 ” 教 师讲解伴 x染 色体 隐性遗传病
时 间 该 时 刻 教 学 实 录
选择 7~ 1 2 m i n 作为相关行为定义的实录分析( 表2 ) 。
分 析 记 录
表2 “ 人 类 遗 传 病 和 遗 传 病 的预 防” 教 学 实 录 分 析
7 ’ 3 O ” 教 师介绍单基因遗传病 中的常染色体遗 传病 的实例——苯丙酮尿症 教 师解 说
在此基 础上增加 师生 互动行 为 ( D) L 3 J , 具 体行 为描述 如表 1 所示 L 。

S—T分析法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应用

S—T分析法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应用

S—T分析法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应用S—T分析法是一种常用于行为分析的方法,它是由日本著名品管专家石原正一所提出的。

S—T分析法就是通过分析行为的起因和途径来达到改进的目的,它的具体应用可以针对不同的问题和场合,这里我们就举例讲述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在小学课堂上,评析师生的行为其实是属于对于课堂教育质量的评估。

而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育教学的质量水平,使之不断提升。

那么S—T分析法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评估工具。

在使用S—T分析法时,我们可以首先明确评估的目标,即通过对于师生行为的评估来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师生行为展开分析。

以师生沟通交流行为为例,我们可以通过S—T分析法来了解师生之间沟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可以详细分析这个行为的过程,具体分为起因、经过和结束三个阶段。

起因包括师生之间存在的沟通需求以及师生之间沟通的目的和目标。

经过阶段可以分为学生的表现和教师的反应两个方面,学生的表现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以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回答,教师的反应则是对于学生提问的回答以及对于学生的相应表现的反应。

最后,我们需要对于这个行为的结果进行分析,即该行为是否达成了师生之间的沟通目的。

通过S—T分析法,我们可以在分析师生沟通行为时发现一些问题,例如教师对于学生的表现有时候会偏袒某些学生,而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总是不愿意发表观点,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效果。

当然,在评估课堂行为时,除了师生沟通行为,我们还可以通过S—T分析法来评估其他师生行为,例如学生课堂表现、教师教学能力等。

一件事情如果要做好,就需要不断地去实践和总结。

因此,在小学课堂中,我们可以不断地使用S—T分析法,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评估体系,以持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s-t教学分析法PPT课件

s-t教学分析法PPT课件
例:采样样本总数N为10,样本序列为: TTSSTSSTTT
求: Rt和Ch。 解:从样本序列中可知,NT=6,
则Rt=NT/N =6/10=60% g =5,则Ch=(g-1)/N=(5-1)/10=40%
13.05.2020
.
7Hale Waihona Puke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2、 Rt-Ch图
由Rt的取值范围: 1 ≥ Rt ≥ 0 和 Ch的取值范围: 1>Ch >0 可以得出Rt-Ch图:
13.05.2020
.

11 11
教学实例分析
混合型
×
(Rt = 0.51,Ch = 0.19)
13.05.2020
.

12 12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让5名实习生,讲授同一 学科内容,但在不同的班级 讲授。
13.05.2020
.
13
13.05.2020
.
14
第一步,三人或三人以上对课堂录象进行采样编码,使用EXCEL 软件每隔5秒进行一次S-T采样(因为视频片段长度不足15 分钟),将EXCEL文件保存好。
S-T法的应用(一)——S-T图
S-T图的描绘方法: 纵轴为S,横轴为T,分
别表示S行为和T行为的 时间。
原点为教学的起始时刻, 将实测得到的S、T数据 顺序地在S轴、T轴上予 以表示,直至教学结束。
13.05.2020
.
5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S-T法的应用(二)——教学模式类型分析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第三节 S-T教学分析法
S-T法的基本思想
– 用于对教学过程及其活动进行分析,包括定量处理 和定性评价。

S—T分析法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应用

S—T分析法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应用

S—T分析法在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中的应用S—T分析法是一种行为评析方法,它主要针对行为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在小学教育中,师生之间的行为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

应用S—T分析法对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进行评析,能够帮助教师掌握师生行为的规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S—T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的意义、方法及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S—T分析法的基本概念S—T分析法,即S—tudy and T—eaching analysis method,是一种系统的、针对行为问题的分析方法。

它通过对师生行为进行观察和数据收集,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从而找出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方案。

S—T分析法首先关注研究对象的行为,然后通过数据分析和心理学原理的运用,揭示出行为问题的本质,最终为解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二、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的意义1. 促进教学效果小学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最为密切的交流场所,师生之间的行为关系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通过S—T分析法对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进行评析,可以帮助教师深入了解自己和学生的行为特点,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师生之间的行为关系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S—T分析法评析师生行为,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反思和评析。

通过S—T分析法对自己和学生的行为进行评析,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小学课堂师生行为评析的方法1. 观察法通过课堂观察,收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数据,包括言语和非言语行为。

2. 访谈法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课堂上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

3. 问卷调查法设计相关的问卷调查,让教师和学生填写,了解他们对彼此的行为印象及评价。

s-t教学分析法

s-t教学分析法

S-T法的应用(一)——S-T图
S-T图的描绘方法: 纵轴为S,横轴为T,分 别表示S行为和T行为的 时间。 原点为教学的起始时刻, 将实测得到的S、T数据 顺序地在S轴、T轴上予 以表示,直至教学结束。
2018/11/12
5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S-T法的应用(二)——教学模式类型分析
2、 Rt-Ch图
由Rt的取值范围: 1 ≥ Rt ≥ 0 和 Ch的取值范围: 1>Ch >0 可以得出Rt-Ch图: 其物理意义为: Rt教师活动多; Ch 师生互动多。 由此,可以将教学模式划分为4种: 练习型: Rt, Ch ( Rt ≤ 0.3) 讲授型: Rt , Ch ( Rt ≥ 0.7)
1、Rt和Ch Rt —— 表示T行为占有率,即T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所占 的比例。 Rt=NT/N N:行为采样总数;NT:T 行为数 Ch —— 表示行为转换率,即T行为与S行为间的转换次 数与总的行为采样数之比。 Ch=(g-1)/N g:连数,称相同行为的连续为1个连
2018/11/12
6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2018/11/12
15
第二步,信度检验
即计算信度系数。信度系数越大,表明测量的可信程度越大。究竟信度系数 要多少才算有高的信度。学者DeVellis(1991)认为,0.60~0.65(最好不要); 0.65~0.70(最小可接受值);0.70~0.80(相当好);0.80~0.90(非常好)。
2018/11/12
18
第二步,信度检验
单击对话框中的“OK”按钮。结果如下图所示:
结果表明:三人编码信度达到可以接受程度。但就张三与王五的编 码差距较大,需要三人小组就具体编码进行协商,达成一致,修改编码 结果。 2018/11/12 19

S-T分析法在高中化学教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S-T分析法在高中化学教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1 S_ T分析法
3 3 节, 其余各类型的课为对话 型 3 节, 混合型 9 节, 练习
型 5节 。
又如 “ 浅析 美 国名校 视 频 公 开课 教 学模 式 及对 中国 高校 的启示 一一 基于 s _ T教 学分析法 ” , 分析 1 0门课 程 、 1 0 位教 师 , 共计 1 0 节 高校课 程 ( 每节教学 时 间 5 0 a r i n ) , 采 样 间隔时 间 2 0 s , 每 位 老师采 样 l O 0 个。 研 究表 明: 5 节

我国关于 s - T教学分析法 的研究, 起源于傅德荣所 著的 《 教育信息处理》 ( 2 0 0 1 年) 一书。 s 教学分析法 是为了避免教学评 价时由于主观因素带来 的教学评价 的
不一 致 性 , 而 设 计 的一种 客 观 的 、 可 以进 行 定量 处 理 的教 学评价方法。 新 课 程 教学 强 调 要 突 出学 生在 课 堂 教 学 中
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 “ 大力推进教学 改革。 把教学改革作为深化课 程改革的核心环节, 使新课 程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 。 新课程课堂教学 改革的重要内容之・就是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
极互 动 、 共 同发展 ” 。 在 课 堂 教学 中, 学 生 充分 活动 、 师生
目 前应 用 s _ T 分 析 法对 中学 课 堂 教学 进行 分析 的文 献仅 有两 篇。“ s 分析 法在 地 理课 堂教 学模 式 分 析 中的 应用 ” —文选 取 1 节 初一地 理 教学公 开课 进 行研 究 , 采样 间隔 时 间 l O s , 教学 时 间 4 0分 钟, 分析 结果 为对话 型 『 6 j 。
分析 过 程 中所 遇 到的 问题 , 对s - T 分 析法 中关于 教学 模式 的判 断提 出了新 的标准 。 为课 堂 教学 中师 生互 动 的研 究 提供 一种 方法 。

s-t教学分析法知识讲解

s-t教学分析法知识讲解
2020/8/9

11 11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让5名实习生,讲授同一 学科内容,但在不同的班级 讲授。
2020/8/9
12
2020/8/9
13
第一步,三人或三人以上对课堂录象进行采样编码,使用EXCEL 软件每隔5秒进行一次S-T采样(因为视频片段长度不足 15分钟),将EXCEL文件保存好。
S-T法的应用(一)——S-T图
S-T图的描绘方法: 纵轴为S,横轴为T,分
别表示S行为和T行为的 时间。
原点为教学的起始时刻, 将实测得到的S、T数据 顺序地在S轴、T轴上予 以表示,直至教学结束。
2020/8/9
4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S-T法的应用(二)——教学模式类型分析
1、Rt和Ch Rt —— 表示T行为占有率,即T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所占 的比例。 Rt=NT/N N:行为采样总数;NT:T 行为数
2020/8/9
23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S-T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对一节课进行分析,判断该节课的教学模式,以及总体 把握这节课师生的行为比例以及师生行为互动比例。 纵向比较——对某一位教师不同时期的教学进行比较。 横向比较——对多位教师的教学进行比较。
2020/8/9
2020/8/9
15
第二步,信度检验
录入三个人的数据:
2020/8/9
16
第二步,信度检验
在 “analyze” 菜单“Correlate” 中选择Bivariate命令,打开如下图所示 Bivariate Correlations对话框,在其中左侧变量列表中选择“张三”、“李四” 和“王五”变量,并使之添加到Variables框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08.2020
精品课件
3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S-T法的应用(一)——S-T图
S-T图的描绘方法: 纵轴为S,横轴为T,分
别表示S行为和T行为的 时间。
原点为教学的起始时刻, 将实测得到的S、T数据 顺序地在S轴、T轴上予 以表示,直至教学结束。
08.08.2020
精品课件
4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例:采样样本总数N为10,样本序列为:
TTSSTSST
T T
求: Rt和Ch。
解:从样本序列中可知,NT=6, g =5,则则RCth==N(Tg/-N1)=/6N/=1(0=56-10)% /10=40%
08.08.2020
精品课件
7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时间间隔有4个选 择: 3秒、5秒 10秒、15秒
08.08.2020
精品课件
1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教学过程中,T行为主要有:
教师的讲话行为(听觉的)
教师的板书、演示等行为(视觉的)
在教学过程中,这些行为具体表现为:解说、示 范、板书、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展示、提问与点名、评 价、反馈等。
S行为包括T行为以外的所有行为。多发生在以下场合: 学生的发言 学生的思考、计算 学生记笔记 学生做实验或完成作业 沉默、混乱等
1、Rt和Ch Rt —— 表示T行为占有率,即T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所 占的比例。 Rt=NT/N N:行为采样总数;NT:T 行为数
Ch —— 表示行为转换率,即T行为与S行为间的转换次 数与总的行为采样数之比。 Ch=(g-1)/N g:连数,称相同行为的连续为1个连
08.08.2精品课件

11 11
教学实例分析
混合型
×
(Rt = 0.51,Ch = 0.19 )
08.08.2020
精品课件

12 12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让5名实习生,讲授同 一学科内容,但在不同的班 级讲授。
08.08.2020
精品课件
13
08.08.2020
精品课件
14
08.08.2020
精品课件
16
第二步,信度检验
录入三个人的数据:
08.08.2020
精品课件
17
第二步,信度检验
在 “analyze” 菜单“Correlate” 中选择Bivariate命令,打开 如下图所示Bivariate Correlations对话框,在其中左侧变量列表中选择“张 三”、“李四”和“王五”变量,并使之添加到Variables框中。
例如:2个人共同分析一节课,都获得了240个 数据,其中有210个数据完全相同,则他们的一致性 系数为:
210/240=0.875
08.08.2020
精品课件
20
第三步,设定S-T分析软件参数,案例长度选择5-15分钟,时间间 隔选择5秒:
案例长度有3个选择: 5-15分钟 16-30分钟 31-45分钟
S-T法的应用(一)——S-T图
S-T图的描绘方法: 纵轴为S,横轴为T,分
别表示S行为和T行为的 时间。
原点为教学的起始时刻, 将实测得到的S、T数据 顺序地在S轴、T轴上予 以表示,直至教学结束。
08.08.2020
精品课件
5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S-T法的应用(二)——教学模式类型分析
第一步,三人或三人以上对课堂录象进行采样编码,使用EXCEL软 件每隔5秒进行一次S-T采样(因为视频片段长度不足15分 钟),将EXCEL文件保存好。
5秒的采样间隔,所 以1分钟共可采集 到12个数据,为第 1行数据。
08.08.2020
精品课件
15
第二步,信度检验
即计算信度系数。信度系数越大,表明测量的可信程度越大。究竟信度 系数要多少才算有高的信度。学者DeVellis(1991)认为,0.60~0.65(最好不要 );0.65~0.70(最小可接受值);0.70~0.80(相当好);0.80~0.90(非常 好)。
适用条件:50分钟的教学,采样间隔为30秒
08.08.2020
精品课件
8
教学实例分析
练习型

(Rt = 0.22,Ch = 0.13)
×
08.08.2020
精品课件
99
教学实例分析
对话型

(Rt = 0.47,Ch = 0.45)
×
08.08.2020
精品课件
10 10
教学实例分析
讲授型
×
(Rt = 0.73,Ch = 0.10)
08.08.2020
精品课件
2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S-T法的数据收集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实际观察或观看录像资料,以一定 的时间间隔,对观察的内容进行采样,并根据样本点 的行为类别,以相应的符号 S 或 T 计入,由此构成 S - T 时序列数据,或简称 S - T 数据。
在收集S-T时需注意: –定时采样,即采样间隔为一定值; –采样的数据:应该包括采样的时刻和行为的类别。 S-T数据记录卡片(教材第98页 图4.9)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第三节 S-T教学分析法
S-T法的基本思想
–用于对教学过程及其活动进行分析,包括定量处理 和定性评价。
–仅对教师T行为和学生S行为进行2个维度的分析, 减少了模糊性,提高了客观性和可靠性。
行为类别
–T行为:教师视觉的、听觉的信息传递行为 –S行为:T行为以外的所有行为
08.08.2020
精品课件
18
第二步,信度检验
单击对话框中的“OK”按钮。结果如下图所示:
结果表明:三人编码信度达到可以接受程度。但就张三与王五
的编码差距较大,需要三人小组就具体编码进行协商,达成一致,修改
08.08编.2码020结果。
精品课件
19
第二步,信度检验的简化——计算一致性系数
一致性系数是指不同研究者的相同编码数除 以编码总数。
2、 Rt-Ch图
由Rt的取值范围: 1 ≥ Rt ≥ 0 和 Ch的取值范围: 1>Ch >0可以得出Rt-Ch图:
其物理意义为: Rt教师活动多; Ch 师生互动多。 由此,可以将教学模式划分为4种:
▪ 练习型: Rt, Ch ( Rt ≤ 0.3) ▪讲授型: Rt , Ch ( Rt ≥ 0.7) ▪对话型: Rt 居中 , Ch ( Ch ≥ 0.4) ▪混合型: 0.3 < Rt < 0.7 , Ch < 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