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认识这首词,还是从琼瑶阿姨的《碧云天》了解的。高考完毕的当天买了三本书,其中就有这本《碧云天》,而今早就记不得书里写些什么了,而当时我的一个伙计恰巧看过《寒烟翠》,也是琼瑶阿姨的书,因此给我说起这两本书的名字都来出自范仲淹的一首词。范仲淹谁不知道啊,他那“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乐而乐”的千古名句至今传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如今仍然能够记得其中的许多句子,《岳阳楼记》词句鲜丽、行文浩荡、气势铿锵,作者一腔江山社稷情同样是“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当听说这首《苏遮暮·怀旧》同样出自他手时,感到非常吃惊,如此忧国忧民的人也会有“相思泪”吗?尤其是“碧云天”“寒烟翠”给用到琼瑶阿姨那种爱得声嘶力竭、磨磨叽叽的言情小说里。及至后来了解到范仲淹不但文章卓著更曾出将入相,那就更是令人意外了。

范仲淹,字希文,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改嫁到朱姓人家,他也跟着改了姓名,等他长大解了自己的身世,就拜别了母亲到应天府去求学。他学习非常刻苦,只能吃泡面或者喝稀粥。后来考取功名赐进士及第,当了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又为集庆军节度推官,这时才把姓名改为范仲淹。随后他又做了几任小官。

当时晏殊做了应天知府——也就是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那位太平宰相,他知道了范仲淹的名声,就举荐了他,因此升任秘阁校理。史书上说,范仲淹对《六经》都有了解,而精通《易经》,常常为人讲解不知疲倦;他还供养四方的学士,与他们一起谈论国事,“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看到这一节,忽然联想到世纪之处的新文化运动,革命先贤们举办各种爱国刊物,组建各种进步团体,最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那是何等的风采。当然也有偏安南朝的文人士大夫们的清谈集会,以个人琐事做文章,谈什么“枕流漱石”“战战栗栗”,多为高谈阔论而于国是无补。

在范仲淹入京后主要是当谏官,而他也是直言不讳,从而导致三次“荣耀”。

天圣七年,当时的太后想要到朝堂接受百官拜见,范仲淹上疏劝止并建议太后让皇上亲政,但没有通过,遂贬官河中府通判,继而陈州。同事们置酒送行道:“范君此行,极为光耀啊!”当时正在建设太一宫和洪福院,到山西买木材,范仲淹又说:大兴土木、破坏民产不合天意啊,应该停止修建寺庙道观,减少木材用量。太后去世后,被任命为右司谏,当时有人经常谈论太后当政时的事情,他说,太后接受先帝的遗诏保护皇上十多年,应该忽略小过错而成全太后的德操。从这里看,范仲淹并不是心胸狭隘之人啊。有一年有蝗灾大旱,他申请派人安抚,朝廷没有安排,于是上疏说:如果宫廷中半天吃不上饭,会怎么样啊?皇帝于是命他安抚江淮,他开仓赈灾、禁民淫祀、减免茶

盐税并上疏救灾十事。

皇帝废黜郭皇后,并严禁百官参议此事。他和百官一起到宫门前叩门质问,要求皇帝纳谏,皇帝闭门不见,无奈之下,相约第二天再去上疏。然而,第二天早上刚到待漏院,他就接到了诏书,贬官睦州知州,后来又调任苏州。送行时,又有人赞曰:“范君此行,愈觉光耀”。在苏州,他疏通五条河流,把太湖水导入长江,以此功绩随后又官拜尚书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吏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等职。

范仲淹重新回到朝歌后,看到丞相吕夷简任人唯亲,因此绘制“百官图”呈给宋仁宗,对宰相的用人制度提出尖锐的批评。而吕夷简则诬蔑范仲淹勾结朋党,离间君臣。更兼范仲淹曾议及仁宗无后等尴尬话题,因此被贬为饶州知州,后来辗转几乎死在岭南。不单范仲淹被贬,他的好友欧阳修、尹洙、余靖等先后被贬,而吕夷简也被罢相。此次前来送范仲淹的已经聊聊无人,唯好友王质而已,赞曰“范君此行,尤为光耀!”

或许范仲淹会在辗转流徙中度过余生,然而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西夏李元昊反叛了宋王朝,由于韩琦推荐,他被召为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又改陕西都转运使。当时夏竦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议韩琦、范仲淹为副招讨使。而吕夷简再次入相,仁宗下旨谕让范尽释前嫌,范仲淹说:我所说的是国家的事情,与吕夷简并无罅隙。当时他已经是五十二岁高龄。

一首《渔家傲·秋思》描述的正是他在军中的情形,“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

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在西方边陲,他采用积极防御政策,与韩琦、庞籍等互为犄角,重用狄青、种世衡等名将,保持了边境的稳定,史评“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当时边境流传“军中有一韩,西夏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夏闻之惊破胆”,而他也被当地人称做“龙图老子”或“小范老子”,韩琦、范仲淹所建立的西北军一直到北宋末期仍是一支劲旅。

西夏求和后,范仲淹被任命为枢密副使,继而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当时仁宗皇帝励精图治,令范仲淹、富弼和韩琦等筹划施政纲领,从而形成了《答手诏条陈十事》,仁宗预览后下旨诏告全国实行,这就是历史上的庆历新政。在范仲淹的领导下,精简官僚机构,考察官员业绩,开办学校,重视科举,取得了不错的局面。然而,这次改革却没有持续下来,史书上记载的主要原因说:改革规模深度都比较大,有些人觉得不是非常可行;经常出去考察官吏并且还告状检举揭发,让大家觉得没有安全感;法律法规忒健全了,凡事都要按规章办事,没法再钻空子,于是逐渐有诽谤之声,继而有传言说范、富、韩等人爱好拉帮结派。原文如下:“然更张无渐,规摹阔大,论者以为不可行。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幸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

我很奇怪当时这样的政治决策为什么没有延续下去,宋仁宗可是以“仁”著称的明君啊,而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修等都是整个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名臣贤士,先后都担任过至少副丞相一级的官职,同时

代的吕夷简、包拯、文彦博等也均是一代名臣,而革新却为什么没有实行下去呢?我觉的主要还是由于那个时侯国家比较安定,虽说西夏时常有战事,但是没有造成很大的威胁而又刚议和;虽然每年都向辽国进贡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但是几十年没有战事,早就不知痛痒了。实行新政之初,仁宗是“方锐意太平”,正在兴头上,也许他看到大宋朝屡战屡败、民穷国弱,也想改革一把,但是他并不坚决,不是非改不可,因此在实行过程中略有挫折而辄生疑虑,失去了推行新政的兴趣,总的说来还是那时的政治环境还没有把君臣都逼到没有退路的程度。那时的宋王朝也不像清末的戊戌变法所处的历史环境那样迫切,也不像明崇祯皇帝那样面临着北方的巨大威胁,所以随着朝中一些大臣门或明讽或暗谋给革新施加障碍,仁宗就不再那么兴致盎然了,于是范仲淹、富弼等也都知难而退离开朝政,宋仁宗下诏废弃一切改革措施,范仲淹和富弼被撤去军政要职,韩琦、欧阳修也都被调离京城,其他拥护新政的也大都遭到贬谪,范仲淹等革除弊政的苦心孤诣,转瞬间付之流水。历史就是这样,当你有时间变革的时候,你往往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当你四面楚歌、不得不变革的时候,却又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来进行变革,直接被历史的车轮碾碎。都说凡事要望远处看,往远处看者又几人?如果宋仁宗知道在他之后的六十年里宋朝就丧失了大半河山,徽宗父子旋被“北狩”,又会是怎样的感慨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人诚不欺也!北宋王朝在仁宗年间繁盛至极,而以自此开始衰败。

即使如此,庆历新政仍然是北宋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接下来的王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