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纲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三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语文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

课时:112课时

设计者:郅聪颖张灵芝朱春艳

背景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本册的精读课文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是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最常用的有效途径。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以课文为基点生成个性化的语文学习经历和学习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本册教材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体现了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的思想。

目标

1、借助工具书,自学字词,初步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会认200个字,会写300个字,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339个词语。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通过朗读把感悟表达出来。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知道句号逗号的不同用法,在写作中能正确使用冒号、引号。

5、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和作品中人物一起喜怒哀乐,并积极和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7、诵读优秀诗文,能背诵教材规定的优秀古诗词、课文,及课外积累的精彩句段最少15篇(段)。

8、学习略读。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并与同学交流课外收集到的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9、在阅读、背诵的基础上,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主要以段的形式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大胆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丰富自己的表达。

10、能用普通话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意见,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

11、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同时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使书面与口头相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12、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热爱生活,理解亲情、友情的可贵,以及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体会科技世界的神奇。

内容

实施

一、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课内资源利用单元导语、连接语、泡泡语、课后习题、教材后附有的八篇选读课文。

3、课外资源利用工具书(字典、词典)、教学挂图、同步阅读、教学录音带、投影片、生字生词卡片(教师用、学生用)、同步练习、课外读物(童话故事、《伊索寓言》和中国民间故事等)。

二、教学活动

1、识字与写字:本册要求学生认200个字,写300个字。

2、阅读理解:学习24篇精读课文:(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4)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5)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6)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8篇略读课文学习:粗知文章大意,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

3、三次小练笔:分别是:《荷花》课文后的“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啊!我也要写写自己喜欢的花。”;《争吵》课文后的“读了课文,我也想写写和同学发生过的一件事情。”;《卖木雕的少年》课文后的“我要写几句话夸夸那个黑人少年”。

4、口语交际:8次口语交际。分别是:“介绍家乡景物”“我们能做点什么”“说说我自己”“教你学一招”“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我想发明的机器人”“丰富多彩的世界”“神话、传说故事会”。专题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

5、习作:在语文园地中安排八次。习作内容分别是:家乡的景物;关于保护环境;自我介绍,展示一个真实的你;学会一项本领中的趣事和体会;父母的爱;未来的……;自由习作;假如我会变。习作在编排上努力为学生自由习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习作的题目,一般都是提出一个内容的范围,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以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学生把想写的写下来。此外,本册专门安排了两次写想象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怎么想就怎么写,对想象合理的要求不必提过高。教师在讲评时,注意表扬想象合理的,对不太合理的想象做正面引导,不要批评。

评价:

一、评价方式

学期成绩百分制呈现,由两部分组成,及过程评价占30%,结果评价占70%。

1、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30%)=平时检测(10%)+语文实践活动(10%)

平时检测:每个单元的检测主要是以试卷的形式,针对本单元的字词和课文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检测和评价。

课堂表现:针对课堂回答问题情况、随堂练习完成情况、小组合作学习参与情况综合进行评价。

实践活动评价:根据写字、朗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板块开展。

2、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主要以综合纸笔检测评分为准。结果评价=期中考试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50%)。

3、学期成绩

学期总评成绩=过程评价(30%)+结果评价(70%)

二、评价结果

1.平时检测:百分制。

2.课堂评价:很好、一般、继续努力等。

3.实践活动评价:张贴、公布,奖励优秀作品。小组互评等级制(很积极、较积极、积极、不积极等)。

三、评价结果处理

以上三项内容百分制计算,所有成绩最后将转化为对应等级:优(90及90以上)、良(80~90分)、合格(60~79分)、不合格(60分以下)。成绩不合格者按学校有关规定提供一次补考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