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班级建设与管理之我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工作

--班级建设与管理之我见

班级是学生社会化过程中重要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对于学生的情感、智力等方面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个班级工作者要实现育人目标,取得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就要努力抓好班集体建设工作这一重要环节,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建立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和养成学生自觉乐学的学习态度。

一、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魏书生老师说过:“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克制。”而教室是习德的圣地,班主任老师应秉持文化的火炬引导班级前行,去除学生心灵的杂草,给他们种上文化的庄稼。即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一方面,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崇尚学习,在引导学生求知中习德。对学生的教育应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熏陶渐染,习练养成。另一方面,在班级管理中,要把学生多读书,在读书中接受教育,在读书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作为教育的基础工程来抓。让学生在读书中接受各种知识,在读书中受到伟人们高尚品格的熏陶,在读书中感悟人生的哲学。比如,举办读书交流活动。通过读书、感受、交流、体验,使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也从学习的过程中反观自己,作出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这样的一个过程也是学生逐渐升华到

自我教育的重要阶段,从而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

学生学习、生活在班集体中,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就要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在班级管理中主人翁的作用,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学生是管理的主体,要做到人人参与管理,人人在管理中得到锻炼,得到发展,把学生从被动状态中解放出来,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方法,锻炼能力,接受教育。例如,在班级教育管理中采取引导学生自订目标的措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我检测、自我调整,通过目标管理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还要注重正面引导,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作用,如:班干部民主选举制,班干部轮值制,大胆授权,压担子,让学生参与班级的管理,纪律、卫生的检查,班活动的组织,宣传阵地的安排,文化活动的排练,体育竞赛的开展等。这样,学生通过实践和锻炼,达到了有效的自我教育,这样的教育比教师单纯的说教效果要明显好得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当然会出现各种情况,我们则应给予多一点鼓励,少一点埋怨,诱导学生自觉地扬长避短,让学生敢于管理、乐于管理,创设一个学生自治、自理的美好空间。

二、建立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

现代社会不仅讲求竞争,更讲求人与人的合作,与人相处的能是现代人必须具有的能力。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会给人的身心和谐发展

以正面的影响,它能推动学生努力而愉快地学习,而让学生学会交往,

和谐人际关系是我们每个教育者的责任。首先,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育是人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是师生关系。良好师生关系是学生进步的巨大动力,是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阳光雨露。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术”。那么,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根本。教育的过程是师生间不断交流的过程,既有各种信息的发出和反馈,又有情感的相互交流。这种互动构成教育、教学的氛围、背景在师生之间形成了“知识场”“心理场”。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教育者,在师生交往中应随时注意和调节双方的心理距离。既要有教师的尊严,又要努力形成自身的凝聚力和让学生指向教育者的向心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有至诚之爱的情感和态度,从而引起学生心理认同和情感共鸣。同时,必须注意师生平等,师生在人格上和真理面前是平等的,要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发展的潜能,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公平的学习情景,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这样可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而且可以使学生产生责任感,在学习上自觉努力,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其次,建立团结合作的生生关系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土壤,良好的生生关系有助于学生互相沟通、交流情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会尊重他人。作为教育者,要教会学生相互之间要有礼貌地交往:1、注意礼节,2、学会倾听他人的态度,3、学会“小组学习”。教育者要善于通过学生身边的具体事例让学生感受文明礼貌的好处,以及其对做人的重要性。另外,据一个当代国外合作学习的研究成果表明,“小组学习”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合作关系的有效方法。因为小组有具体的合作目标,小组成员各有其职,缺一不

可,有助于凝聚学生,培养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阶段性地布置给学生小组工作任务或小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的共同目标下,在实践中学会团结合作、提高自身能力和改善与他人的交往的态度。

三、养成学生自觉乐学的学习态度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更多的取决于学生对知识需求的差异,也就是兴趣的差异。兴趣是学生在认识事物、渴望获得知识、探求真理的内在倾向性。当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时,会不断地自我批评,提高自己,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能积极主动、心情舒畅地去学。因此,班级教育者要千方百计地设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是学习兴趣。方法手段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外部刺激和内部学习心理本质的培养。所以,教育者既要善于利用各种有利的外部刺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重视对班级学生内部心理本质的转化,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探究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但只有那些带有探素因素的问题才有强大的吸引力,才能激发并维持强烈的求知欲。实践证明,过难的问题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过易的问题又使学生无所用心,惟有那些“半生不熟”、“高而可攀”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整个外过程中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体验他们的处境,体谅他们的幼稚,呵护他们的童心,肯定他们的判断,使他们感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从而产生自信,在自信的推动下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并且要采取多种措施巩固已建立的乐学心理,帮助他们回忆成功的过程,在回忆中体验成功的艰辛和喜悦,

身心得到自我强化,进一步努力的目标也更鲜明,信心也更足了,成功的可能也愈大,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