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中的活性中间体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常见活性中间体详解

有机化学常见活性中间体详解

有机化学常见活性中间体详解
高中化学常见官能团有:羟基(-oh)、羧基(-cooh)、醚键(-c-o-c-)、醛基(-coh)、羰基(c=o)等。

官能团,是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1、羟基(oxhydryl)是一种常见的极性基团,化学式为-oh。

羟基与水有某些相似的性质,羟基是典型的极性基团,与水可形成氢键,在无机化合物水溶液中以带负电荷的离子形式存在(oh-),称为氢氧根。

羟基主要分为醇羟基,酚羟基等。

2、羧基(carboxy),就是有机化学中的基本官能团,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共同组成,化学式为-cooh。

分子中具备羧基的化合物称作羧酸。

3、醚是醇或酚的羟基中的氢被烃基取代的产物,通式为r-o-r',r和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相同者称为简单醚或者叫对称醚;不同者称为混合醚。

如果r、r'分别是一个有机基团两端的碳原子则称为环醚,如环氧乙烷等。

多数醚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有香味,沸点低,比水轻,性质稳定。

醚类一般具有麻醉作用,如乙醚是临床常用的吸入麻醉剂。

4、羰基中的一个共价键跟氢原子相连而共同组成的一价原子团,叫作醛基,醛基结构简式就是-cho,醛基就是亲水基团,因此存有醛基的有机物(例如乙醛等)存有一定的水溶性。

5、羰基(carbonyl group)是由碳和氧两种原子通过双键连接而成的有机官能团
(c=o),是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等官能团的组成部分。

在有机反应中,羰基可以发生亲核加成反应,还原反应等,醛或者酮的羰基还可以发生氧化反应。

活性中间体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活性中间体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碳负离子
总结词
具有负电荷的碳原子,是亲核试剂,稳定性受电子效应影响。
详细描述
碳负离子是亲核反应中的关键活性中间体,通常由富电子的碳原子与带负电荷的基团结合形成。由于 负电荷的集中,碳负离子具有稳定性,其稳定性同样受电子效应影响。在有机合成中,碳负离子可以 作为中间体,参与多种反应,如取代、加成和消除等。
活性中间体的稳定性问题
总结词
稳定性问题是活性中间体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因为它们通常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容 易发生副反应或自分解。
详细描述
在有机合成中,活性中间体的稳定性对其应用至关重要。由于活性中间体的高反应性, 它们在合成过程中往往容易发生副反应或自分解,导致产物的纯度和收率降低。为了解 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们通常采取一系列策略,如优化反应条件、使用稳定剂或保护基等,
多步骤合成
活性中间体在多步骤合成中起到关键作用,通过 一系列的反应步骤实现复杂有机分子的合成。
串联反应
利用活性中间体的性质,将多个反应串联起来, 一步完成多个化学键的生成,简化合成过程。
组合化学
利用活性中间体在组合化学中的反应,实现大量 不同有机分子的快速合成和筛选。
04
活性中间体在有机合成中的 挑战与解决方案
05
未来展望
新型活性中间体的开发
探索新型的活性中间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新型的活性中间体 被发现和开发出来,这些新型的活性中间体将会在有机合 成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深入研究活性中间体的性质
为了更好地利用活性中间体,需要对其性质进行更加深入 的研究,包括其稳定性、反应性、选择性等方面的研究。
以增加活性中间体的稳定性。
活性中间体的选择性控制
要点一

有机合成中的活性中间体与过渡态

有机合成中的活性中间体与过渡态

有机合成中的活性中间体与过渡态有机合成是一门重要的化学领域,通过一系列的反应步骤,将简单的化合物转化为复杂的有机分子。

在这个过程中,活性中间体和过渡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有机合成中常见的活性中间体和过渡态,并探讨它们的作用和应用。

一、活性中间体在有机合成中,活性中间体是反应的关键步骤,通常是不稳定的中间化合物。

这些中间体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因此它们在反应过程中往往只是暂时产生并立即参与下一步的反应。

1. 碳正离子碳正离子是有机合成中常见的一类活性中间体。

它们具有带正电荷的碳原子,通常以正离子形式存在。

碳正离子反应活性极高,但也容易重新排列或发生反应,因此需要注意控制反应条件,以避免副反应的发生。

2. 碳负离子碳负离子是另一类重要的活性中间体。

与碳正离子相反,碳负离子具有带负电荷的碳原子,通常以负离子形式存在。

碳负离子的反应活性同样很高,但由于带负电荷的不稳定性,需要合适的条件来稳定这些负离子。

3. 自由基自由基是带有未配对电子的中间体,通常以单个原子的形式存在。

它们反应活性很高,并且可以引发链式反应。

自由基反应在聚合反应、氧化反应和阻聼反应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二、过渡态过渡态是反应中的瞬时状态,是从反应物向生成物转化过程中的高能量中间环节。

它们在反应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速反应速率。

1. 转移性过渡态转移性过渡态是指在有机反应中,通过键的形成和断裂实现反应物到产物转化的过程。

它们通常包括键的形成、局部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等反应步骤。

有机合成中经典的转移性过渡态包括亲核取代、氧化还原等反应。

2. 物质的中间态物质的中间态是指在反应过程中,通过过渡态形成的具有较高能量的中间分子。

这些中间态在反应中参与键的重排和重新组合,最终形成产物。

物质的中间态通常具有较短的寿命,需要合适的条件来稳定和利用。

三、活性中间体与过渡态的应用活性中间体和过渡态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第六章 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

第六章 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

RC
CR'
RX + R'2CuLi
R-R' + R'Cu + LiX
23
(3)羧基化和脱羧反应
羧化:
O O
RMgI+ O
C
O
H
OMgI
R
R
OH
O
O
CH3Li + O C O
物质量的比 1 : 1
H
OLi
H3C
R
OH
脱羧:
CH3COONa
-CO2 NaOH 400℃
CH3 + CO2 H+ CH4
当羧基的邻位 有拉电子基时, 可以在较低温 度下脱羧.
稳定的 自由基
O
( iii) 键的离解能 自由基是由共价键均裂产生的, 键 的离解能越大, 产生的自由基越不稳定,容易二聚生 成原来化合物。键的裂解能小的键如含有-O-O-, C-N=N-C 等弱键的化合物, 所产生的自由基比较 稳定。
30
常见自由基按稳定性排序:
(C6H5)3C > (C6H5)2CH > C6H5CH2 > CH2=C H CH2 > (CH3)3C > CH3 CHCH2CH3 >
- OH -
+ N2
(5)质子或其他带正电的原子团与不饱和键加成。
+ R+ (CH 3)3C=CH 2 + H+
CH 3
R (CH 3)3C+-CH 3 CH3CH-CH 2CH3
13
+ H+
6. 碳正离子的反应
1. 与带有电子的亲核体结合:取代反应(SN1) R+ + Nu- RNu

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

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

常用氧化还原剂: Fe2+/Fe3+、Cu+/Cu2+、Ti2+/Ti3+、Co3+/Co2+等。
H2O2 + Fe2+ RCOOH + Fe2+
HO + OH- + Fe3+ RCO + OH- + Fe3+
采用电解法也能够产生自由基。
阳极:RCOO- -e R + CO2
阴极:2 R C R +e 2 R C R
可能填充方式:a)2个电子占据1个轨道,自旋相反; b)2个电子各自占据1个轨道,其自旋方宾
三线态卡宾
单线态、三线态是光谱学上旳术语。
一般以为:单线态卡宾中心碳原子采用sp2杂化,三线态 卡宾中心碳原子采用sp杂化,可被看成是双自由基。理 论上,单线态键角应为120º,三线态键角应为180º,实 际并非如此。
R H2O
b、对不饱和键旳加成
CZ H
C ZH
Z: O,C,S,N
CC
HCl
CC
Cl
C O H C OH
C OH
c、由其他正离子转化而生成
NH2 NaNO3
N2
HCl
HH
Ph3CSbF6
N2
SbF6
(3)非经典碳正离子
Brown和Schleyer以为:假如能用个别旳路易斯构 造式来表达,其碳正离子旳价电子层有六个电子, 与三个原子或原子团相连,如+CH3,R3C+等称为 经典碳正离子。
三线态卡宾
(2)卡宾旳生成
能形成卡宾旳化合物:HCCl3、CH2=C=O、CH2N2
主要有下列几种方式: 1)-消除反应

演示文稿-—高等有机化学——第二讲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

演示文稿-—高等有机化学——第二讲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
( 1 ) CO2
Li Cl Li
( 2 ) H2O COOH

当带负电荷的中心碳原子与π键相连时,由于未共用的电子 能与π键发生共轭离域而稳定,这时负碳离子将取sp2杂化的 平面构型,以达到轨道最大的交盖,更好地离域,使体系能量 最低最稳定。
CH2=CH CH2
-
CH2 C N
CH2
-


碳负离子稳定性:影响碳负离子稳定性的原因无非是结构和 溶剂等因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碳负离子是否容易生成, 与碳相连的氢原子是否易离去,即酸性的强弱;另一方面为生 成的碳负离子是否稳定。 杂化效应:杂化轨道s成分越多,电子对靠近碳原子核越近,核 对电子的吸引力越大,H原子越易解离,酸性增强,相应的共轭 碱越稳定。碳负离子稳定性顺序:


自由基是共价键均裂的产物,带有未成对的独电子,具有顺磁性,也 是重要的活性中间体。 自由基的结构:可能是sp2杂化的平面构型或为sp3杂化的棱锥构型, 或介于其间, 实际上,烷基自由基还是优先倾向于形成平面构型,但 构型之间能垒不大,所以不同烷基自由基的构型必须具体分析。
sp3

sp2
sp3
上述自由基结构的结论由电子自旋共振谱(ESR)得到证明,通过对 CH3· 中未成对电子所处轨道有无s轨道成分的测定得知, CH3· 中未成 对电子所处的轨道几乎没有s成分,因此未成对电子处于p轨道,即 CH3· 为平面构型。通过同样测定,下述自由基中未成对电子所处轨 道s成分依次增加: CH3· <CH2F· <CHF2· <CF3· 3· ;CF 实际已是sp3杂化,为棱锥构型。
Li C H C6H13 CH3 C H C6H13 ( 1 ) CO2 ( 2 ) H2O COOH C H C6H13 CH3 CH3 C6H13 C ( 1 ) CO2 ( 2 ) H2O H C6H13 C COOH CH3 H CH3

有机活性中间体汇总

有机活性中间体汇总
断裂方式:决定于分子结构和反应条件。
Homolysis and heterolysis of covalent bonds (共 价键的均裂和异裂)
Covent bond may break in three possible ways:
. . C + Y Homolysis(均 裂 )
C:Y
C: - + Y +
RX
R
X
通过化学键的异裂 而产生。
Ph CH Cl Ph
Ph2CH
R OH H ROH2
R
CH3COF BF3 CH3CO
Cl
H2O
BF4
1. X=H,在强亲电试剂如AlCl3等作用下解离
X=卤素,F,Cl,Br,I SN1机理
正碳离子的生成:
2) 对不饱和键的加成
CZ H
C ZH Z: O,C,S,N
Organic reactions that take place in more than one step involve the formation of an intermediate----one that results from either homolysis or heterolysis of a bond. Homolysis of a bond to carbon leads to an intermediate known as a carbon radical碳自由基 (free radical)
R3C
共轭效应:
中心碳原子与π键直接相连时,其未共用电子对因与 π键共轭而离域,从而使碳负离子的稳定性增加。
(C6H5)3C
(C6H5)2CH
C6H5CH2

高等有机化学-第5章-活性中间体二

高等有机化学-第5章-活性中间体二

③碳负离子与乙烯基鏻离子(vinylphosphonium ion)的加成.
Ph3P—CH
+
CH2
δ δ+ t-Bu—Li

Ph3P— CH
+

CH2Bu
2015/1/15
5

④转移鎓内盐化作用(transylidation) 许多鎓内盐可以由简单的鎓内盐经烷基化作用、酰基 化作用、烷氧羰基化作用及卤化作用等得到。如下式所示, + 鏻鎓盐,然后鏻鎓盐被另一分子鎓内盐脱去 第一步是形成 质子,得到一个新鎓内盐,称为转移鎓内盐化作用。
R
裂解能
/KJ.mol-1
CF3.
CH3. CH2=CH. C6H5. 环丙基
443.8
435.4 431.4 427.4 422.9
(CH3)3CCH2. 415.7
C2H5.
环己基
(CH3)3C.
CH2=CHCH2 .
393.3
381.0 370.1 368.5 355.9
16
410.3
CH3CH2CH2. 410.3 CCl3. (CH3)2CH.
R2 R13P CHR2
+ + -
R13P — CHX R3 R13P
R13P
CHR2
R3X
CR2R3 +
R13P
+
CH2R2
其中R3=烷基,RC,ROC,卤素 O
2015/1/15
O
6

三、鎓内盐的反应 ①与醛酮的反应(Wittig反应) 碳负离子进攻醛酮的羰基碳原子,得到两性离子中间 体。此两性离子中的磷和氧配位结合形成膦化氧和烯类。

第四章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介绍

第四章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介绍
轨道交盖
H 空的 p 轨道
CC H
H
Liaocheng University
Organic Advanced Chemistry
②共轭效应
CH2 CH CH2
CH
CH2
CH2
p-π共轭
共轭体系的数目越多,碳正离子越稳定
(CH2=CH)3C+ > (CH2=CH)2CH+ > CH2=CHCH2+
Ph3C+ > Ph2CH+ > PhCH2+
常见的活性中间体有:碳正离子、碳 离子、自由基、卡宾、乃春、苯炔等六种。
Liaocheng University
Organic Advanced Chemistry
一. 碳正离子 (Carbocations() 亲电反应中间体)
含义:带正电荷的三价碳原子的原子团。 最常见
特点:缺电子,∵带正电荷的碳有六个价电子。
Liaocheng University
C6H13CHCH 3 2BuLi I
C6H13CHCH 3 Li
1)CO2 2)H3O+
C6H13CHCH
3
COOH
-70℃时,60%构型保持;0 ℃时,外消旋化
2. 碳负离子稳定性
1)诱导效应
-I:分散负电荷,使碳负离子稳定;反之亦然
CH3- > MeCH2- > Me2CH- > Me3C-
Liaocheng University
Organic Advanced Chemistry
常见化合物的pKa值
化合物
CH4 CH2CH2
C6H6 PhCH3 Ph2CH2 CF3H CHCH CH3CN CH3COCH3 PhCOCH3

《有机活性中间体》课件

《有机活性中间体》课件
有机活性中间体
探索有机活性中间体的奥秘,了解其概述以及特点,掌握其合成方法和反应, 揭示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有机活性中间体概述
分子结构
有机活性中间体是反应中的中间 物质,其结构对反应过程起关键 作用。
过渡态
中间体在反应中扮演过渡态的角 色,通过聚合和分解驱动反应的 发生。
碳离子
碳离子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活性中 间体,具有高度的化学活性和反 应性。
加成反应
中间体参与两个或多个分子之间 的化学键形成的过程,如醇的加 成反应和环加成反应。
消除反应
中间体参与断裂一个分子中的键 并形成两个双键或一个三键的过 程,如脱水、脱羟基反应。
有机活性中间体的应用
医药领域
有机活性中间体在药物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用于合成各种药物分子。
染料工业
应用有机活性中间体合成多种颜料,用于染料工业中的着色剂和颜料。
有机活性中间体的分类
1 亲电性中间体
具有强亲电性,善于接受云电子对的中间体,如卤代烷,醇,苯并环化合物。
2 自由基中间体
带有未成对电子的中间体,不带电荷,能自由参与化学反应,如自由基反应。
3 碳负离子中间体
带有不成对的孤立电子对的带负电荷的中间体,如醇酚负离子、羧酸负离子。
有机活性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颜料工业
有机活性中间体用于合成各类颜料,广泛应用于颜料工业中的颜料生产。
有机活性中间体在光电子材料中的应 用
1 有机光电器件
有机活性中间体在有机光电器件,如有机太阳能电池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2 光电传感器
有机活性中间体用于光电传感器,如光电探测器和光电导纳截止器中的应用。
3 光纤通信
有机活性中间体在光纤通信设备的制造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高等有机课件2活性中间体

高等有机课件2活性中间体
度高
生物合成法的 缺点:反应速 度慢,需要较 长的反应时间
生物合成法的 应用:在药物 合成、天然产 物合成等领域
有广泛应用
物理法制备活性中间体
物理法制备活性中间体的原理
物理法制备活性中间体的注意事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物理法制备活性中间体的步骤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物理法制备活性中间体的应用实例
06
高等有机化学课件2活 性中间体的检测与表征
结构特征
活性中间体: 有机化学反应 中的关键中间
产物
结构特点:具 有较高的反应 活性和选择性
稳定性:活性 中间体通常具 有较高的稳定 性,不易分解
反应性:活性 中间体具有较 高的反应活性, 易于发生化学
反应
应用:活性中 间体在合成化 学、药物化学 等领域具有广
泛的应用
04
高等有机化学课件2活 性中间体的应用
活性中间体的形成
反应条件:温 度、压力、催
化剂等
反应过程:反 应物转化为活
性中间体
活性中间体的 性质:不稳定、 易反应、易分

活性中间体的 应用:合成有 机化合物、研 究化学反应机

03
高等有机化学课件2活 性中间体的性质
稳定性
热稳定性:在高温下不易分解
化学稳定性:在酸碱条件下不 易发生化学反应
光稳定性:在光照条件下不易 发生化学反应
生物稳定性:在生物体内不易 发生化学反应
反应性
活性中间体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能够参与化学反应 活性中间体在反应过程中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 活性中间体在反应过程中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 活性中间体在反应过程中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

什么叫活性中间体

什么叫活性中间体

什么叫活性中间体
在有机反应中,反应物分子往往先形成碳正离子、碳负离子、游离基、碳烯等活性大、寿命短的中间体,叫做活性中间体。

活性中间体一般都迅速变成反应产物。

活性中间体在常温下一般不易分离和检验,但可通过动力学等研究手段推测其存在。

有些活性中间体在特殊的实验条件下,可以分离和检验。

在有机反应历程的研究中,需要说明反应物如何变成活性中间体、活性中间体又如何变成产物。

活性中间体的确定是有机反应历程研究中的重要环节。

有机反应中出现的活泼反应中间体。

聚肌胞。

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

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

2 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有4种含碳原子的有机活性物种,它们一般只成2或3键,非常活泼,寿命很短,仅以中间体的形式存在并迅速转化为稳定的分子(其中也有些稳定的中间体可以分离出来)。

这4种活性中间体是碳正离子、碳负离子、自由基和碳烯(卡宾),其中只有碳负离子具8电子结构。

除上述4种含碳的活性中间体之外,还有一些其它原子也因为带有电荷或孤对电子而成为有机反应的活性中间体,其中最重要的是氮烯(乃春)。

2.1碳正离子提示:命名自1902年以来,这些物种一直被称为碳鎓离子(carbonium ions)。

由于“鎓”(-nium)通常指成键数高于中性原子的离子,所以,这一叫法并不合理。

1971年,Olah提出将碳鎓离子(carbonium ions)保留给成5键带正电荷的碳,而用碳正离子(carbocations)命名3配位的带正电荷的碳。

1987年,IUPAC接受了上述定义。

2.1.1形成与反应(1)形成碳正离子,不论其稳定与否,一般通过两种途径形成:①直接离子化,与碳原子相连的基团带着原来共用的一对电子离去:②质子或其它正电荷物种加到不饱和体系的一个原子上,从而在其相邻的碳原子上形成正电荷:由于碳正离子是短寿命的过渡物种,所以,不论它以何种方式产生,一般都不经分离直接继续反应。

(2)反应碳正离子反应形成稳定产物的两种主要方式恰恰是其两种主要形成方式的逆反应。

①碳正离子可以和拥有孤对电子的物种反应(路易斯酸碱的反应)这些拥有孤对电子的物种可以是羟基负离子、卤素离子或其它负离子,也可以是带有可共享的孤对电子的中性物种(此时产生的中间产物也会带有正电荷)。

②碳正离子可以从相邻的原子上脱去氢或其它正离子(消除反应)除生成稳定产物外,碳正离子还可以通过反应得到新的碳正离子。

③重排重排后的碳正离子较原碳正离子稳定,之后,新碳正离子可能按①或②生成稳定的产物。

④加成碳正离子可以加到双键上,在新位置上再形成一个正离子,而这个新的碳正离子还可以继续往双键上加成,这也是烯烃聚合的机理之一。

第三章 有机化学中的活性中间体

第三章 有机化学中的活性中间体

HOAc OBs OAc
HOAc OBs
-OBs
第二节:碳负离子 (Carbanions)
• 简单的烷基碳负离子的中心碳原子可能为 SP3 杂化的角锥形构型,未共享电子对占据正四面 体的一个顶点,如果孤对电子要和临近的不饱 和原子团发生共轭,则为平面构型。 • SP3杂化的角锥形构型容易发生反转,反转是 通过中心碳原子的再杂化,有SP3杂化转变为 SP2杂化,最后达到平衡
X
(I)
( II )
X
( III )
( IV )
Cl (a) (b) Cl
(a) 外向-5-降冰片烯基卤代物的溶剂解的过渡态的轨道 (b) 内向-5-降冰片烯基卤代物的溶剂解的过渡态的轨道
H
OTs
HOAc +
保持构型
TsO
H
O
Ac H H
构型反转
OAc
• 反式-7-降冰片烯基对甲苯磺酸酯的乙酸解反应比 相应的饱和化合物快1011倍,得到唯一产物反式 乙酸酯,比顺式-7-降冰片烯基对甲苯磺酸酯的乙 酸解速度快107倍,是由于反式产生了强有力的 邻基促进而形成同烯丙基非经典碳正离子。
直接与杂原子相连的正碳离子结构:
氧上未共有电子对所 占 p 轨道 与中心碳原子上的空的 p轨道 侧面交盖,未共有电子对离域, 正电荷分散。
CH3 O
CH2
CH3O
CH2
类似地,羰基正离子:
R C O
R C
O
乙烯型正碳离子:
H R
C
C
H
+
C原子进行sp2杂化, p轨道 用于形成π键,空着的是sp2 杂化轨道,使正电荷集中。 结构同乙烯型正碳离子,正电荷 集中在sp2杂化轨道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强碱 PhCCH2CH3 -H O PhCCHCH3 C5H11Br O PhCCHCH3 C5H11
O PhC=CHCH3 C5H11Br
Br OCH3 NaNH2 Br OCH3
OC5H11 PhC=CHCH3
OCH3
NH2
OCH3
NH2
OCH3
NaNH2
NH3
5.2负碳离子
5.2.2 结构和稳定性
CH3 D
+
+
D
CH3
CH3
69%
4.5%
15.4%
5.2 负碳离子
当中心碳原子和>C=O、-CN等相连时,孤电子对和π键的
共轭,同时二者也是强吸电子基团,使负电荷得到很好的 分散,更稳定。如:
O R O R R O CN Cl3C CCl3
(2) S 成分含量的影响:
碳负离子电子对所占据的轨道含S成分越多,越稳定。
..
Li Cl Li
1, CO2 2, H2O HO2C
桥头碳卤代的卤代烷很难发生取代反应,因为SN1历程,要有 平面结构的正碳离子形成; SN2历程,亲核试剂要背后进攻。
5.2 负碳离子
已经制备出负碳离子的固体产物,其X-衍射测定结
果表明碳负离子不是平面结构,而 是接近与SP3杂化的锥形结构。
N CN CN
子的稳定性。在碱存在下:
k1 k-1
k1 k-1
C
H + B:
C
+ BH
Ka =
5.2 负碳离子
一般情况下,烃的酸性很弱,因而需要比一般滴定方 法要复杂的技术来测定。 测定方法: A、竞争方法:使用两个酸性烃和它们的金属盐之间建立 起来的平衡来测定:
R H + R'K R' H + RK
pKa = log [R-H] [R'K] [R'-H] [R-H]
O
R
R R
H3C H3C HO
C
CH3
.. X ..
C
H3C
..
X
H3 C H 3C C H 3C
H3C CH3 C CH3
C C O
H3 C
CH3 CH3 OH
CH3 CH3
..
CH3 OH
..
H2SO4 -H2O
H3C H3C H3C OH CH3
H3C
5.1 正碳离子
环丙甲基正碳离子已经被制备出来,结果证明这种正碳离 子比苄基正碳离子更稳定。三环丙基甲基正碳离子较稳定, 由相应的醇的96%H2SO4作用制得;二甲基环丙基甲基正碳 离子和二环丙基甲基正碳离子稳定性差些,需要由相应的醇
和超酸起作用制得:
C OH
H2SO4
C
C
OH
FSO3H SO2 - SbF5
CH3
C
C
OH
FSO3H SO2 - SbF5
CH3
C
H
H
CH3
CH3
5.1 正碳离子
这种类型的正碳离子稳定性随环丙基数目的增多而增加, 这是由于环丙基环的弯曲轨道和正碳离子碳的空2p轨道之间 发生部分交叠而进行共轭的结果。NMR和其它研究结果表
R C C >R CH CH

Ar
> R
CH2
5.2 负碳离子
(2) S 成分含量的影响: 碳负离子电子对所占据的轨道含S成分越多,越稳定。
R C C >R CH CH

Ar
> R
CH2
(3) 由于硫磷的稳定作用
连有硫磷原子的负碳离子比较稳定。目前对这一现象 的解释还有争议,大多认为是孤电子对与空的d轨道发生重 叠形成pπ-dπ键。
pKR = log [R ] + HR [ROH]
5.1 正碳离子
pKR 与 [R ] 成正比, HR 为介质的酸性函数。从此看出, pKR 越大, [R ] 越大,正碳离子越易形成。如果介质的酸性
[R ] 函数 HR 越小,即 log[ H ] 越大,即介质的酸性越强,
越大。 具体操作为:将醇ROH溶于已知 HR 的酸溶液中,从电 子光谱获得 [R ] 和[ROH],这样便可求得 pKR ,用 pKR
2P 空轨道 SP2 SP2
5.1 正碳离子
②正碳离子的稳定性 A、在普通烷基正碳离子中,它们的相对稳定性顺序是:
叔 > 仲 > 伯 > 甲基正碳离子。
B、Muller和Mulliken计算出了正碳离子的超共轭作用能为:
CH3CH2 (CH3)2CH (CH3)3C
千卡/摩尔
36
66
84
5.1 正碳离子
以上实验事实表明二点:
1、负碳离子确实存在SP3杂化状态; 2、一般条件下, SP3杂化状态可以通过SP2杂化状态转 化,即两种SP3杂化状态的构型和SP2杂化状态三种状 态同时并存。
5.2 负碳离子
5.2.2.2. 稳定性 碳负离子和H+作用得到相应的烃,同样烃失去H+ 得到碳负离子,越易失去H+的烃,其相应的碳离子越 稳定,因此测定碳氢化合物的酸性就可以知道碳负离
持不化。如:
H3C H
H
CH3
H
..
H H3C H
CH3 I H LiBu H3C H
H
CH3 Li 1, CO2 H 2, H2O H3C H
H
CH3 CO2H H
5.2 负碳离子
桥头碳很难形成碳正离子,但是形成负碳离子时,和其 他种类的碳原子相比,没有什么差别。同样道理,由于 环的牵制作用,负碳离子SP3杂化结构不能转变成SP2杂 化结构,因此保持其构型。
5.2 负碳离子
由于二者能量相差不大,一般情况下可以互相转变。如下列 反应:
I C6H13CHCH3 2BuLi
*
Li C6H13CHCH3
1, CO2 2, H2O
CO2H C6H13CHCH3
0℃时得到的是消旋产物,说明此条件下形成的SP3杂化状 态负碳离子可以通过SP2杂化状态进行转化,同时二种构型
C、 下面的实验表明上述稳定性顺序:
氟代烷和SbF5作用时,两种氟丙烷、四种氟代丁烷、 七种氟戊烷都产生3o正碳离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长 时间存在的一级正碳离子供检测。 正氟丁烷首先形成正丁基正离子,再经重排得到叔
丁基正碳离子;氟甲烷和氟乙烷用SbF5处理时都不产生
相应的正碳离子,低温时氟甲烷只产生SbF5-FCH3络合 物。氟乙烷由于起初形成的乙基正碳离子立即与反应中 形成的乙烯加成,形成叔丁基碳离子。
宋化灿
有机化学研究所 84110918 yjhxhc@
第5章 正碳离子、负碳离子、 自由基、卡宾和氮烯
在有机化学反应过程中,正碳离子、负碳离子、自由基、 卡宾和氮烯这些中间体,它们的寿命通常很短,但是在研究 反应历程时显得很重要,因此有必要讨论它们的产生,结构
和稳定性问题。
CH3 H3C H2SO4 H3C CH3 H3C CH3
CH3 H3C
苄基正碳离子和炔丙基正碳离子也已被制备出来,也是
由于p-π共轭而变得稳定。
CH2 R CH R'
5.1 正碳离子
中心原子与带有孤对电子的杂原子相连或空间位阻作用等, 可使得正碳离子稳定。
R R
C
.. O ..
R
R R
C
R R
..
5.1 正碳离子
后来又发现二种制备正碳离子的方法:-60℃时醇和
超酸与SO2混合物作用;低温下在SO2或SO2CIF中,烯
烃和超酸加成或和HF-SbF5加成。
ROH + 超酸
SO2
R + 超酸-OH
SO2
RCH=CH2 + H-F-SbF5
RCHCH3 + SbF6
5.1 正碳离子
甚至烷烃在超酸中失去一个氢负离子,也产生正碳离子:如
点和影响正碳离子稳定性的因素相同。
5.2 负碳离子
CH2 = CH CH2
CH3 CH3
CH2 CH= CH2
CH3 CH3 CH3 CH3
这种共轭作用由下列实验结果得到证明:
Br CH3 无水(CH CH ) O 3 2 2 金属K H CH3 CH3 CH3 CH3 D K CH3 CH3 Br DCl
如果已知一个化合物的pKa值,则用此法可测得另一化合
物的pKa值。
5.2 负碳离子
这种方法也曾用金属-卤素的交换反应:
R Li + R'I R' I + RLi
这种方法是以游离的离子为计算标准的,因此要保证碳 负离子是游离的。有些碳氢化合物的钾盐在一种溶剂中可
以以游离状态出现,而在另一溶剂中以紧密离子对出现。
可描述正碳离子的稳定性。
5.2 负碳离子
5.2 碳负离子
5.2.1 碳负离子的产生 消除反应:
R2C H CR2 X 强碱 -H R2C CR2 X R2C= CR2 + X
醛、酮、酯与格式试剂的反应:
R2C=O + RMgX R2C OMgX R
5.2 负碳离子
羟醛缩合、克莱森酯缩合、perkin反应等,乙酰乙酸乙酯 和丙二酸二乙酯的烃基化等,这些反应都会涉及碳负离子。
5.1 正碳离子 5.1.1 正碳离子的产生和毁灭 A,直接离解
R X R + X
3o卤代烷的消除和醇的酸性脱水反应,均可能经过正碳离子
形成的过程。
5.1 正碳离子
B,加成法 质子或其他正离子与不饱和体系的加成:
C Z + H C Z H
形成的正碳离子不稳定,很快进行下步反应。有时正碳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