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8兰亭集序》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8课《兰亭集序》公开课教案
第8课《兰亭集序》公开课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意义。
2、理清课文内容层次,品味朴素清新的语言。
3、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序的题材特点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
《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2、作者背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集会,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
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流芳万古。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从书法而言,它是历代书法家必摹之帖。
同学们可以翻到本册书的插图,欣赏《兰亭序帖卷》。
这里每个字都孕育着生命,通篇看来,浑然一体。
东晋时人评论王羲之的书法笔势为“飘如浮云,矫若惊龙”,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
这篇《兰亭集序》不仅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佳品,它更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通篇三百二十五字,文词优美,言简意深。
笔墨光泽与内涵文采交相辉映,珠联璧合。
二、注音癸.丑guǐ会.稽kuaì修禊.事xì激湍.tuān流觞.曲水shāng游目骋.怀chěng形骸.hái彭殇.shāng三、整体感知1、指名提问学生背诵前两段。
2、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找出能概括作者情感的字词。
乐——痛——悲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四、赏析课文1、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41名士在兰亭举行修禊诗会,因什么而乐?找出文中语句,再用自己的话概括景秀: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时美: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乐人贤: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事趣: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仰观俯察情畅:畅叙幽情极视听之娱如此良辰美景乐事,对于有着高洁脱俗情怀,美好自由心灵的作者来说,真乃人生一大乐事,所以文中说“信.可乐也”(实在)。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兰亭集序》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兰亭集序》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兰亭集序》的背景、作者王羲之的生平和书法艺术,能够解读并赏析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引导学生尊重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兰亭集序》的作者、背景及书法艺术。
2. 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
3. 文言文阅读和赏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 文章中所蕴含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沉浸的学习氛围。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教学法:以《兰亭集序》为例,分析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文学成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王羲之的生平和书法艺术,引导学生关注《兰亭集序》。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兰亭集序》,了解文章的背景和内容。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文章的篇章结构、表达手法和审美特点,分析王羲之的书法风格。
4.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5. 赏析与评价:引导学生从审美和文学角度赏析《兰亭集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艺术。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兰亭集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课后作业2. 选择一篇与《兰亭集序》风格相近的文言文,进行自主学习和赏析。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方法的选择等,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兰亭集序》公开课教案
《兰亭集序》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兰亭集序》的背景、作者王羲之的生平和书法艺术地位。
(2)能够分析并欣赏《兰亭集序》的文学价值和书法艺术特点。
(3)能够默写《兰亭集序》的部分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兰亭集序》。
(2)运用比较分析法,了解王羲之与其他书法家的区别与联系。
(3)通过临摹练习,提高书法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和书法艺术的热爱。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兰亭集序》的作者、背景和文学价值。
(2)王羲之的书法艺术特点。
(3)默写《兰亭集序》的部分内容。
2. 教学难点:(1)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精髓。
(2)对《兰亭集序》文学价值和书法艺术特点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兰亭集序》的背景、作者生平和书法艺术地位。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兰亭集序》,理解文意。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比较分析法:分析比较王羲之与其他书法家的区别与联系。
5. 实践操作法:临摹练习,提高书法技能。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教案、课件和教学素材。
(2)书法用具(毛笔、墨汁、纸张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兰亭集序》。
(2)了解王羲之的生平和书法艺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兰亭集序》朗诵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简要介绍王羲之的生平和书法艺术地位。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兰亭集序》,理解文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比较分析(1)分析比较王羲之与其他书法家的区别与联系。
(2)引导学生发现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特点。
5. 临摹练习(1)教师示范临摹《兰亭集序》的部分内容。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兰亭集序》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兰亭集序》教案标题:《兰亭集序》教学案例设计教学内容:《兰亭集序》的诵读与赏析教学目标:1.了解《兰亭集序》的背景及作者王羲之的艺术成就;2.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3.提高学生的诵读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兰亭集序》的内涵及艺术特色;2.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3.诵读表达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准备:1.投影仪、音响设备等;2.课件:《兰亭集序》的背景介绍和文本;3.手抄本或打印版的《兰亭集序》文本。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入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先播放《兰亭集序》的背景音乐,然后和学生简单交流,引导他们对于此诗词感兴趣,也可利用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Step 2:背景介绍(10分钟)Step 3:文本赏析(20分钟)1.分段朗读:老师或学生分段朗读《兰亭集序》,师生可以配合着阅读文本跟读,同时在读到重点词句或段落时,可以停顿,引导学生思考相关含义;2.诗词解析:针对《兰亭集序》中的一些重要词句或段落,进行解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义和美感;3.讲解艺术手法:介绍《兰亭集序》采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如何体现了王羲之的艺术成就。
Step 4:诵读训练(25分钟)1.示范诵读:老师示范诵读《兰亭集序》,注重语音、停顿和语气的把握;2.组织诵读:分组或个别练习,让学生跟读《兰亭集序》,注意发音准确、节奏感和感情表达;3.互相欣赏:安排学生轮流上台诵读《兰亭集序》,其他同学可以观察、评价和提出建议。
Step 5:课堂总结(5分钟)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重点强调《兰亭集序》的艺术特色和学生在诵读表达方面的进步。
Step 6:课后拓展(5分钟)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人特点,布置相关拓展任务,如写一篇读后感或创作一首诗歌,以加强对《兰亭集序》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反思:《兰亭集序》作为中国古代诗词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8课《兰亭集序》优秀教案
第8课《兰亭集序》优秀教案【教学目标】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二、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问: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
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
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其文章的美。
二、朗读1、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注意听清文章语气、节奏和读音。
注意:癸(guǐ)丑修楔(xì)流觞(shāng)游目骋(chěng)怀趣(qǚ)舍万殊齐彭殇(shāng)2、学生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在预习初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三、整体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1、讨论:全文有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分别用六个字来概括。
)学生发言后,明确本文层次,板书:(一)记叙兰亭盛况;(二)抒发人生感慨;(三)交代作序目的。
2、、找出每一节中表达作者情感变化的字眼:乐——悲——痛。
四、文本研习(1)赏析第一段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集会的盛况,让我们先来看,这是怎样的一个集会?时间、地点、事由、人物、景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
"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兰亭集序》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兰亭集序》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撰写,《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
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一下证面试《兰亭集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清思路,归纳、积累文言字词。
2.理解作者在文中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认识其深沉感慨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课文,提高阅读文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重点: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慨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xx的年央视春晚上,歌手周杰伦和大美女林志玲联袂演唱了方文山古文新歌《兰亭序》,其唯美绚丽的舞台设计,行云流水的舞蹈表演以及极富中国古典特色和韵味的歌词,令我们惊艳之余,沉醉不已。
古文新唱尚有如此宏大的感染力,可见,时至今日,《兰亭序》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
那么,《兰亭序》又称《兰亭集序》,由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作,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誉。
它不仅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佳品,更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其文的精巧绝伦。
1.昨天我已经请同学们对课文的内容进展了预习,我看到大部分同学已经结合导学案在文中做了标画,非常的不错。
现在我就要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成果如何。
首先关于作者王羲之。
大家一起来答。
王羲之的字是?又称为?“书圣”“王右军”他尤其擅长?2.现在请3位同学分段朗读一下课文,其余的同学我们来做群众评审,过会儿给他们点评一下。
读得都不错,但是其中出现了一些读音方面的小瑕疵,我们一起来落实一下相关字音。
3.作为一篇文言文的学习,最根底的最重要的是对字词句的梳理。
我这里有几句非常重要也是同学们难理解的句子,一起来解决一下。
(学生答复)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兰亭集序》公开课教案
《兰亭集序》公开课优质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兰亭集序》的背景和文学价值。
学生能够分析王羲之的书法风格和艺术特点。
学生能够解读并背诵《兰亭集序》全文。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临摹和创作,培养书法艺术感知。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生培养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尊重,提升审美情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王羲之的生平及其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教师阐述《兰亭集序》的文学背景和创作动机。
2.2 课文讲解:教师逐句讲解《兰亭集序》的文本,解析关键词语和句式。
教师分析王羲之的书法风格,如行书、草书、楷书等。
2.3 书法欣赏:教师展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原文和临摹作品。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笔法、结构、布局等特点。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讲解《兰亭集序》的文本和书法艺术。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和提问。
3.2 互动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对《兰亭集序》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书法作品的展示和评价。
3.3 实践法:学生进行《兰亭集序》的临摹和创作练习,体验书法的艺术魅力。
教师对学生的书法作品进行指导和评价。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2 书法作品:教师对学生的书法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笔法、结构、布局等方面的进步。
4.3 知识测试:教师进行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兰亭集序》的文本理解和书法知识的掌握。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教师使用《兰亭集序》的文本和注释版本,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
5.2 多媒体: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和书法艺术的相关知识。
5.3 书法用品:学生准备书法练习所需的毛笔、墨水、纸张等用品。
第六章:教学进程6.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课件、书法作品、相关文献等教学资源。
《兰亭集序》公开课教案
《兰亭集序》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兰亭集序》的背景和作者王羲之的基本情况。
分析并欣赏《兰亭集序》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
学习并运用相关的文学鉴赏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兰亭集序》的文意和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学习如何运用文学技巧进行创作和表达。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和体验古代文学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其积极作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分析简要介绍《兰亭集序》的背景和作者王羲之的生平。
对课文进行逐段解析,分析其文学特点和艺术价值。
探讨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文学特点。
分析和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兰亭集序》的书法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简要介绍王羲之的背景和《兰亭集序》的背景。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体会文学特点。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的含义。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并欣赏课文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
3.4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逐段解析,解释难点词汇和句子。
分析课文的文学特点和艺术价值,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
3.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布置相关的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标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学生对文学鉴赏技巧的应用和运用能力。
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合作表现。
4.2 评价方式课堂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合作表现。
学生的作业和作文表现。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材料《兰亭集序》的原文和注释。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图片。
与《兰亭集序》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文学鉴赏技巧资料。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兰亭集序》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兰亭集序》科目:语文年级:高中课时:1课时作者:X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兰亭集序》。
(2)理解《兰亭集序》的基本内容,掌握其文学特点和历史背景。
(3)分析王羲之的书法艺术风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兰亭集序》。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兰亭集序》。
(2)理解《兰亭集序》的文学特点和历史背景。
(3)掌握王羲之的书法艺术风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王羲之的书法艺术风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如何理解《兰亭集序》中“死生亦大矣”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王羲之的生平事迹及其在书法艺术上的地位。
(2)引导学生关注《兰亭集序》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兰亭集序》,理解文本内容。
(2)教师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分析《兰亭集序》的文学特点。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2)教师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兰亭集序》。
4. 欣赏与感悟(1)教师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其艺术风格。
(2)学生谈感悟,分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5. 小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拓展学习,了解王羲之书法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兰亭集序》。
2. 深入了解王羲之的书法艺术风格,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兰亭集序的书法作品和相关的古风图片,带领学生进入古代文化情境。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师生共同探讨《兰亭集序》的深层含义和艺术特色。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8课《兰亭集序》优秀教案.doc
第亭集秀教案 【教】 一、有感情课悟人生题的深切感慨。
二、【教点】 体会作者由 \"到\"悲\"的思想感情。
【时 【程】 时 入 问:大家是中国的法?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画作品: 王羲之亭序帖卷》。
精法作品感受到了术的美,中国象形 文字的古美。
王羲之有 圣 \"之美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 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亭(片) 。
与 下的流,王亭集序》 ,更 以其而脍炙人口。
今法要跟大家一起其文章的美。
二、朗读 1。
要求学生注意听清音。
注意:癸 (gu 丑ǐ)修楔 (x ì (s h ān g ) (c h ěn 趣(q ǚ舍)万( sh āng ) 2、读。
准字音上课文的印象。
三、整体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 论:全文有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用六个字来概括。
)学生发(亭盛况; (二人生感慨; (三)交代作序目的。
2、、找出中表达作者化的字— — 悲— — 痛。
四、文本研习 (析第一段 亭集会的盛先来的一个集会? 、地点、事由、人物、景 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左右 作铿有言,写出了宴集美的光。
"崇 山峻岭高峻;茂林修竹,幽;清澈溪净明朗;湍急的流水, 玉 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析: "曲水⋯ ⋯ "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的聚会免不了 "酒"", "酒"是感情的催,"是情感的品 ",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 的前就酒) ,竹 管,然而可以叙幽情 ",抱。
出示曲水片,伴白: , , 亭集会上, 仿佛看些儒雅 意人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千。
直到今天, 每年三 月三日法家、画家、文学家集此地曲水,借古人之地, 代人的豪情。
"天朗气清"。
"仰⋯ ⋯ 俯⋯ ⋯ "。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兰亭集序》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兰亭集序》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兰亭集序》的背景、作者王羲之的生平和书法艺术,能够背诵并准确默写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解读古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兰亭集序》的文意,体会王羲之的书法艺术魅力。
2. 掌握并运用文中的重点字词。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翻译与理解。
2. 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特点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析重点字词。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翻译文言文。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欣赏教学法:欣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感受书法艺术的美。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王羲之的生平和书法艺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翻译文言文,遇到问题可以组内讨论。
3. 讲解分析:讲解课文内容,解析重点字词,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5. 欣赏教学: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使学生感受书法艺术的美。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准确默写重点字词。
8. 课后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学习效果:评估学生对《兰亭集序》的理解程度,包括文言文的翻译、重点字词的掌握和课文背诵情况。
3. 合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书法欣赏能力:评估学生对王羲之书法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热爱程度。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兰亭集序》的原文文本。
2. 王羲之书法作品:收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图片或视频,用于欣赏教学。
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兰亭集序》教案、教学设计
《兰亭集序》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修、期、次、致”等实词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朗读品味,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感受文章精炼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②体会文章叙议结合的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②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文章叙议结合的艺术特色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生死观三、教学方法诵读法、组织讨论法、点拨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一位哲人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诗意地生活,是一种对人间、对世界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情感的生活,是生活在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和谐之中,生活在艺术和诗意的氤氲之中。
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又是以怎样的人生态度去面对生活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品读《兰亭集序》,去触摸他那一段不寻常的心路历程吧!(二)知识积累1.了解序的的体裁特点以及关于序的体裁常识(教学方式:讲授法,教师多媒体展示介绍)2.合作探究,解决句读、一词多义、特殊句式(三)整体感知1.学生利用工具书疏通课文2.自读全文,从每段中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词,并概括要点明确:第1、2段:记叙宴集盛况(乐)第3段:抒发宴会后的人生感慨(痛)第4段:交代作序的目的(悲)(四)深入研读(教学方式:师生对话、以读促悟、情景教学、小组讨论)1.研读第1.2段老师:清自读课文,思考:第1.2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明确: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本文四美俱全,足可也。
当然更乐的事不在修禊,而在于作曲水流觞之饮。
将他们的赋诗的一句找出:“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兰亭集序》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兰亭集序》科目:语文年级:高中课时:1课时作者:X编写日期:2024年9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兰亭集序》;(2)理解《兰亭集序》的文言文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3)掌握《兰亭集序》的主要内容和兰亭修禊的历史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兰亭集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的方法,深入研究《兰亭集序》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兰亭集序》;(2)理解《兰亭集序》的文言文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3)掌握《兰亭集序》的主要内容和兰亭修禊的历史背景。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的理解;(2)对《兰亭集序》的深入分析和欣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王羲之的生平和书法艺术成就,激发学生对《兰亭集序》的兴趣;(2)引导学生关注兰亭修禊的历史背景,为学生理解《兰亭集序》的文化内涵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兰亭集序》,理解文意,体会作者的情感;(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王羲之的书法特点,加深对《兰亭集序》艺术价值的理解。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兰亭集序》的文言文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兰亭集序》的文言文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2)分析《兰亭集序》的结构布局,引导学生欣赏王羲之的书法艺术。
5. 课堂练习(1)学生当场背诵《兰亭集序》;(2)教师点评学生的背诵情况,并对文言文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进行针对性训练。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兰亭集序》的文化价值和艺术特点。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兰亭集序》;3. 收集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兰亭集序》试讲教案说明及设计doc
4.结合学生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讲解散文朗读技巧。 四、布置作业�查找每一部分能够佐证该部分关键字的文字及词语。
【第二课时设计】 一、导入及回顾� �一�导入�
文言知识回顾�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一起初步学习了《兰亭集序》这篇 美文�课堂上我们赏析了“天下第一行书”�也大致了解了王羲之的生平� 同时我们初步分析了课文。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兰亭集序》�现在我们 再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大家朗读中读错的字词。guǐ 癸、xì 禊、shāng 觞、chěng 骋、shāng 殇。 �二�诵读�
三�拓展。 人生苦短�人之共叹。大家能否再举出几例感慨人生苦短的诗句� A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B 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阮籍《咏怀》 C 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干《室思》 D 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石崇 E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王勃 F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 G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 H 人生似虚化�终当归空无。——陶渊明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篇是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第二册的第三单元的第八课�该单元主要学习古
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其余篇目还有《赤壁赋》、《游褒禅山记》两大游记名篇。 单元说明中指出�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述�它还包含着
抒情和说理的成分�这就提醒我们在学习这样的名篇时�学习重点应该放在对作 者情感和抒发哲理的理解和感知。而这同时要求我们能够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 的时代背景�反复阅读这些文章�体会其节奏、语气和韵味�这样的文章有助于 我们养成良好的文言语感�同时增强我们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
B 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向之所欣�转眼之间以成陈迹 C 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本段以议论为主�探讨人生哲理�朗读宜用和缓语气读之。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兰亭集序》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兰亭集序》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兰亭集序》的背景,掌握其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本分析和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兰亭集序》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 《兰亭集序》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 《兰亭集序》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对《兰亭集序》艺术特色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师教案。
2. 学生教材或相关资料。
3. 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兰亭集序》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问:“大家认为,《兰亭集序》最令人称道的是什么?”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讲解《兰亭集序》的背景。
2. 逐段讲解文本内容,解释生僻字词。
3. 分析《兰亭集序》的艺术特色,如对偶、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三、课堂互动(10分钟)1. 学生分角色朗读《兰亭集序》。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3. 学生讨论《兰亭集序》的艺术特色,分享心得。
四、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熟读《兰亭集序》。
2. 选择《兰亭集序》中的一个段落,进行分析鉴赏。
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研究《兰亭集序》,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课堂活动拓展(1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3. 教师点评并补充,强调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
七、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要求学生分析其艺术特点。
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 引导学生了解王羲之书法对后世书家的影响,如颜真卿、柳公权等。
八、实践环节(10分钟)1. 学生自主选择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进行临摹。
高中语文试讲教案模板兰亭序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兰亭集序》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
- 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 理解并背诵《兰亭集序》全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王羲之对人生的热爱和感慨,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兰亭集序》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
- 把握作者王羲之的思想感情变化。
2.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作者在乐、悲、痛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 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引导学生欣赏书法艺术之美。
2. 简述兰亭集会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1. 学生自由朗读《兰亭集序》,要求注意停顿和语气。
2.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和停顿。
(三)细读课文,深入分析(20分钟)1. 第一段:- 分析作者对兰亭集会的描写,体会作者对自然风光的赞美。
- 分析作者对集会盛况的描写,感受作者对人际交往的热爱。
2. 第二段:- 分析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珍惜。
- 分析作者对书法艺术的推崇,感受作者对艺术的追求。
3. 第三段:- 分析作者对友情、亲情、爱情的感悟,体会作者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 分析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感受作者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四)拓展延伸,总结提升(10分钟)1. 组织学生讨论:你从《兰亭集序》中得到了哪些启示?2. 教师总结《兰亭集序》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强调其对人生的启示。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学习《兰亭集序》,我们了解了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文学才华,感受到了他对人生的热爱和感慨。
【公开课教案】人教语文必修2第8课《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8 兰亭集序教学目标:1.了解序文的特点,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
2.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掌握归纳多义词的义项。
3.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重难点:1. 深入理解作者在感情的起伏变化中寄托的的生命感悟,并进行客观公允的评价。
2. 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美文的能力,尤其是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东晋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一群文人雅客正在在山间别苑吟诗作赋。
其中有一人忽忽悠悠站起身子,借着几分醉意,自告奋勇地要求为众人的诗集作序。
在众人热烈簇拥下,只见他拿起鼠须笔,饱沾浓墨,在蚕丝纸上畅意挥毫,人群中不时传来啧啧的赞叹声。
待到作品出炉,此人便把毛笔一撇一掷,瘫坐在旁边的一个藤椅上,打起呼噜来了。
第二日酒醒,他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再次书写,却发觉都不如第一篇来的好,不禁长叹。
这是又是一个神来之笔的传说,当然,如果当事人没有扎实的文学祭奠也是无法醉中写佳作的。
这个稀里糊涂写序的人,就是王羲之,那卷无意之作,就是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板书】兰亭集序王羲之二、背景知识1.作者介绍及写作目的王羲之,东晋琅邪临沂人,出身于士族名门。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杰出的书法家。
青年时有美誉,朝廷招他为侍中、吏部尚书,都辞谢不就,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世称为王右军。
他写作本文的目的有二:一是记叙兰亭景致和宴会盛况;二是借这篇序言表达自己的观感。
全文既写出了作者与名士的宴饮之乐,又写出了欢乐有尽,人生短暂的感慨,是一莴流传千古的名篇。
【幻灯片】2.解题《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兰亭宴集序》。
序,文体的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文字。
书序一般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这里用以记事。
兰亭,地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县西南兰渚,此地有亭,故称兰亭。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举行盛大的文人宴会,临流赋诗,抒发情怀后将这些诗汇集成册,由王羲之作序,写成本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8兰亭集序》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
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
2、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3、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4、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2学情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生基本能够借助书下注解疏通文意。
但以往的文言文学习对于基础知识的强调较多,对文言文整体阅读和感悟的较少,学生把文言文看成枯燥语言知识的积累,缺乏对文言文,尤其是优秀的古代散文的美感认知和情感体悟,所以要在这些方面加以强化。
3重点难点
1、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导入
中国有句俗话“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比如有诗圣杜甫,画圣顾恺之,医圣张仲景,还有书圣?
王羲之
提到王羲之,就不得不提到他那部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兰亭集序》。
(展示图片:《兰亭集序》书法临摹本)
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后人的临摹本,他的真迹已经失传,据说是被唐太宗李世民带入了昭陵。
这篇《兰亭集序》不仅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佳品,它也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
2【讲授】分析鉴赏
三、朗读
1、听范读。
(注意重要字词的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