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

合集下载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

9
3.苏联农业集体化
苏联发生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行政手段加快 ①背景: 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 ②措施: 开展消灭富农运动;支持集体农庄建设,加快组建拖 拉机站,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③影响:集体化过程中,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 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①国内战争逐渐平息。 ②工厂停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饥荒流行。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 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 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3
2、实施:
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1.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允许出租土地; 3、内容:3.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自由买卖, 实行自由贸易; 4.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5.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12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应该从苏联“斯大 林模式”的弊端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启示)呢?
①一个国家要发展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要遵守客观经济规律;
③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政策;
13
4
1.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2. 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 4、作用: 盟; 3.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5
二、苏联的工业化 1.苏联的成立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苏联国歌 —— 《牢不可破的联盟》
6
请注意区别:不同时期的俄国名称:
沙俄(1547年—1917年) 苏俄(1917年—1922年) 苏联(1922年—1991年) 俄罗斯(1991.12.25-今)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

1936年,颁布新宪法
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特点:
规定苏联是 工农社会主 义国家
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标志着苏联模 式的形成。
政治上: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四、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影响?
材料一:对俄国人民来说,五年计划是一件福祸兼有的事情·它们 使国家在经济上和军事上强大起来,从而大大有助于在第二次世 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的资本主义包围之中。如果苏联不能在短时期消灭经 济技术落后,不发展工业,不建立军事工业,不迅速 巩固国防,帝国主义随时可能发动军事干涉和侵略, 扼杀苏维埃政权。---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
外部原因:苏联受帝国主义的威胁。
1.苏联工业化: 背景: 苏联工农业十分落后,受到帝国主义的威胁。 时间: 1928-1937年 方式: 实行两个五年计划 重点部门: 重点发展重工业 结果: 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
1926年一1940年各部门经济增长比较行业
①积极影响增:长苏/倍联模年式均在增长特速定度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
联经重工济业社会18快.4速倍发展,也21为.2%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
争②的消轻工胜极业利 影发 响6挥 :.2 倍了 没重有要尊作重用经1 4。济.1%规律,苏联模式的弊端日
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列宁时期 新经济政策
苏联
苏联成立
的社
会主
义建 设
工业化
斯大林时期 农业集体化
斯大林模式
①制定政策要从本国国情出 发,遵守客观经济规律,实 事求是; ②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2021·广州中考)1921年7月,苏维埃俄国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共26张PPT)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列宁说: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 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 拄着拐杖走动了!”
作用:巩固了工农联盟,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和发展 启示:制定政策要从国情出发;生产关系要适 应生产力的发展……
“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
后退一步 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
危害:苏联模式的弊端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 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 式僵化了。”
1、“列宁的思路”指的是什么?
新经济政策
2、“苏联的模式”指的是什么?其形成标志是什么?
斯大林模式;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
新经济政策
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战争结束, 农民不再拥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济衰退 引发农民骚乱。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特征和影响
项目 农业 商业 工业 特征 影响 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 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 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 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 工资制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允许自由买卖,利用市场、大力 发展商品生产 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 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 稳步发展
前进两步
实践上:恢复社会经济,巩固政权。 理论上:找到一条由落后的小农国家向社会主义过 渡的正确途径。
苏联的成立(1922年)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1.亚美尼亚 2.阿塞拜疆 3.白俄罗斯 4.爱沙尼亚 5.格鲁吉亚 6. 哈萨克 7.吉尔吉斯 8.拉脱维亚 9.立陶宛 10.摩尔达维亚 11. 俄罗斯 12.塔吉克 13.土库曼 14.乌克兰 15.乌兹别克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 (共35张PPT)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  (共35张PPT)
1917—1920年苏俄粮食征购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25000
第二级
20000
第三级 第四级
15000
第五级
10000
5000
0 1917-1918 1918-1919 1919-1920
粮食征购量
1913—1921年苏俄粮食产量
1920年底,苏俄农民中 流传这样的说法:“土 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 于你们;水属于我们, 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 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 们。打倒列宁和马肉, 恢复沙皇和猪肉”
2、两个第五四级第年五级计划的背景、时间、内容、作用 3、农业集体化的时间、内容、作用 4、苏联的全称、建立的时间及最初四个加盟共和国的名 称
2023/3/7
4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2023/3/7
为了理想
5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建立,当时的局面是:
概况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1918——1921年
时间
第三级
第(四三级 年国内战争)
第五级
①实行余粮征集制
②中小型企业国有化 主要内容 ③取消自由贸易
④产品实行配给制
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历史作用 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2023/3/7
“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 了战争!”
7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2023/3/7结合表格,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有何特点? 14
面对现实——新经济政策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对于俄罗斯的男人而言,比饿肚子更 可怕的事情是没有伏特加喝,所以, 前几年,不得不搞点医用酒精来解馋 ……1922年春天,自由贸易后,随处 都可以“畅饮”了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共24张PPT)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共24张PPT)

集体农庄
(万个)
20
机器拖拉机 站(个)
2502
拖拉机 占总播种面 (万台) 积量(%)
14.8
80
苏联集体农庄宣传画
政府也从多方面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集体农 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相关事实: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 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的太多,给的代 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 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喂米 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 这样的道理。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
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苏俄内战形势
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
余粮收集队拿着武器收粮食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部门
内容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工业 工业国有化
分配 实物配给制
1933年~1937年,经过第二个“五年计划”,苏联工 业产量比十月革命前的1913年几乎增长5倍,工业产值跃居 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 占全世界的比重
苏联工农业产值的增长(%)
使俄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 之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列宁与农民亲切交谈
2、新经济政策
1921年,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项目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33张PPT).ppt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33张PPT).ppt

二、苏联的成立【列宁】
1.时间: 1922年底 2.全称: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苏联国徽
苏联国旗
俄国名称演变
1547年
1917年 1922年 1991年
沙俄
苏俄 苏联 俄罗斯
1924年1月22日列宁逝世,斯大林继任列宁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
三、苏联的工业化【斯大林】
1、背景
结合材料归纳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影响?
材料: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 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的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 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 不给它为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 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斯大林模式 。特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3)中国应从苏联模式中吸取哪些教训?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必须把布尔什维 克扼杀在摇篮里”。
帝国主义国家与国内的武装叛乱 相勾结发动反苏维埃斗争……
英国首相 丘吉尔
帝国主义国家的阴谋得逞了吗?
苏联是怎么摆脱各种危机,进行社会 主义建设的?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自主学习
1、新经济政策实行的时间、人物、内容①②③④、影响 2、苏联成立的时间 3、苏联为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采取的措施及其成就 4、苏联为实行工业化优先发展的行业? 5、什么是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 6、农业集体化的实施的时间、对农民有何影响? 7、苏联颁布新宪法的时间?有何意义? 8、如何评价苏联模式?
中国应从苏联模式中吸取哪些教训?
① 发展经济时要比例协调; ② 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③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共22张PPT)
①国家发展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要遵守客观经济规律;
③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④农轻重比例要协调发展;
⑤要重视民生问题;
探究:比较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同?
苏联模式
中国特色模式
所有制
单一的公有制
公有制为主,多 种所有制 并存
经济体制 工业化道路
高度集中计划经 济体制
优先发展重工业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农、轻、重协调发展
农业发展道路 农业集体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 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阻碍社 会发展和生产恢复 2、主要内容 (1)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允许使用雇佣劳力,允许出租土地,实行自由 贸易 (3)中小企业允许国内外资本家经营 (4)按劳取酬工资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实物配给制,劳 动义务制,取消自由贸易,全部工业国有化。
作用 :新经济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 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 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二、苏联的工业化
1、背景:
(1)苏联的成立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简称苏联。
2年底
②最初加入苏联的有4个共和国 , 最后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苏联宣传画 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
1、背景: 1927年年底至1928年年初,苏联发生了
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行政 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 2、开始时间:20世纪30年代初。 3、主要措施:
(1)把农民的土地和其他主要生产资 料公有化;
(2)开展消灭富农运动; (3)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
斯 大 林
2、概况
(1)时间: 1926年,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共22张PPT)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共22张PPT)
——摘编自沈志华《历史的启示——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农村经济研究》 材料五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 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消极: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着时间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 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 民们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 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 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对列宁来说, 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 为的是前进两步”。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历史》 材料二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 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大国崛起·俄罗斯》
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
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
积极: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 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四 在1925年1月莫斯科政府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一位农民代表向政府提出: “你们号召我们改进耕作,实现机械化。这样我们就会得到发展,我们的收入将增加, 我们将有更多的马、牛和机器,到那时你们会怎样呢?”得到的回答是:“我们将把你 作为富农加以剥夺。”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29张PPT)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29张PPT)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新经济政策
经济上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一 切 为 了 胜 利 ! ”
“ 一 切 为 了 前 线 ,
1918 年 夏 , 全 国3/4的领土被敌人 占领,重要的粮食 和煤炭产地均落入 敌人手中,40%的工 厂停工,彼得格勒 和莫斯科的工人每 天 只 能 领 到 50克面 包……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建立,当时的局面是:
主 义 国 家
其 他 的 资 本
国 外
联合起来
制度不同!
三年内战
苏俄单独退出一战!(1918——1920)
资俄

本国 家国
内 和内
沙的
皇地
军主
官、Βιβλιοθήκη 不甘失败!十月革命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进攻苏维埃政权,试图将其扼杀在摇篮中—— 三年国内战争(1918-1920)爆发。
苏联国旗
1922年苏联成立
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 邦、乌克兰、白俄罗斯
俄罗斯联 邦
1925年加入的有乌兹 别克、土库曼
1929年加入的有 哈萨克、 塔吉克、 吉尔吉斯
1940年加入的有 爱 沙尼亚、 拉脱维亚、 立陶宛、 摩尔多瓦
1940年苏联有15个加盟共和国
1924年列宁逝世。
斯大林(1879-1953)
——徐蓝主编《世界近现 代史1500-2007》
材料一 俄国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有1913年的一半。农产品和原料短缺,导致多数工厂停产, 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有战前的13%……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连面包、肥皂等起码的物品都十分缺 乏。
经济异常困难
材料二 1920年末至1921年初,农民武装暴动席卷俄国。1921年有50多起大规模农民起义,3月份 爆发喀琅施塔得水军暴动。——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完美版)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完美版)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列宁说: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 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 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感悟:制定政策要从国情出发;生 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完 美版) 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材料二:工人因生活条件的恶化也日益不满。1921年春,在彼得格勒 、莫斯科等城市发生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更为严重的是2月28日发生 了喀朗施塔得水兵叛乱,他们高喊“贸易自由”、“拥护不要共产党人 参加的苏维埃”。参加叛乱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的情绪反映了 农民是何等的不满。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完 美版) 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完美版)PPT课件ppt优秀课件ppt课件下载ppt免费课件ppt精品课件 政治上:苏联的成立
苏联国旗
苏联国徽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完 美版) 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商业 方面
取消自由贸易,由国 家集中分配一切生活 必须品和食品。
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 恢复自由贸易。
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完 美版) 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完 美版) PPT课 件ppt优 秀课件 ppt课 件下载p pt免费 课件pp t精品 课件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36张)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36张)

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起义 1920年冬俄国人在等待面包
谁来拯救苏俄
Who can save Soviet Russia
针对这种形势, 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 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 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 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 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 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 打倒。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 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
思考:斯大林的梦想是什么呢?他是如何实现梦想的?
梦想:将苏联建立成一个赶上和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 家的工业化强国。
19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 1926年起,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上卷》
(4)分配方式: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4 . 特点:
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有什么特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 余粮征集制 工业: 大中小企业全部国有化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和商品买卖
农业: 征收粮食税 工业: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商业: 允许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二、斯大林领导:建设社会主义
(一)苏联的工业化 研读材料,分析苏联工业化的背景。
材料一:虽然新经济政策使苏联经济得到复苏,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
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
99%的耕种靠畜力、人力完成。
——《大国崛起》
材料一: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 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作 斗争,孤零零的苏联看起来似乎不堪一击。虽然新经济政策取得一定的 成效,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 1分.之背一景,:全苏国联只在有国不际到上三遭万到拖帝拉国机主,义9的9%包的围耕,种国靠内畜工力农和业人落力后来。完成。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精品课件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精品课件

三、农业集体化 1.目的: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 粮食问题。
2.开始: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3 . 措 施 : 苏 联 开 展 了 消 灭 富农 运 动 , 政 府 也 从 多 方 面 支 持 集体农的庄建设。
四、苏联模式 1.形成: 193年6 ,苏联公布了 新,宪规法定苏联是
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
(2)工商业: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 自由贸。易 (3)分配制度:实行 按劳取的酬工资制。
4.作用: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 工农,促联使盟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二、苏联的工业化
1.背景 (1) 1922年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 (2)1925年, 斯大提林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
10.十月革命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不乏遗 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粮都不 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工人国家。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 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 不应当加以阻挠。”
9.对下图中甲、乙线及导致甲、乙线数据变化原因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A
A.甲线是对工业的统计;甲、乙线变化的原因是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B.乙线是对工业的统计;甲、乙线变化的原因是新经济政策和苏联模式 C.甲线是对农业的统计;甲、乙线变化的原因是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D.乙线是对农业的统计;甲、乙线变化的原因是新经济政策和苏联模式
工农社。会新主宪义法国标家
志着
的形苏成联。模式
2.评价
(1)积极影响: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 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 反法西斯胜战利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教学课件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教学课件
人崇拜,法制不健全并随意受到破
消益重工极显: 露,由成于农业为没经有轻工济尊社重会经发济展规的律,严随重着障碍时坏时难间。,多以许年估的多的量推无大的移辜清损,的洗害弊人运。端遭动到给日迫苏害联造…成…了历


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几次变化? 封建社会变资本主义社会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资本主义社会变社会主义社会
第三单元
一、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
减轻人民负担, 提高生产积极性
内容
农业利上用市场和商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品发展经济
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允许出租土地,纳
贸易上
税后的剩余产品可以自由提买高卖企,业实积行极自性由和
贸易
劳动生产率,取得
工业上
较好的经济效益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分配上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沙俄:16世纪——1917年 苏俄:1917年——1922年 苏联:1922年——1991年 俄罗斯:1991年——至今
1922年12月 最初入盟的 是俄罗斯联 邦、外高加 索联邦、乌 克兰和白俄 罗斯。后来 共有15个加 盟国。
二、苏教联版的年工级业上化册
苏联的工业化
第三单元
1924年1月列宁逝世, 苏联进去斯大林模式
家在经济上和军事上强大起来,从而大大有助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
勒……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
史》
材少料了三1弊3:%1据,:统猪损计减,少害在了农苏33民联%农利,村羊益中减,,少从打了129击62%7农年。民7月生到产193积0年极,性牛。减少了22%,马减
材料四弊:2:经济发展不协调。
材弊料3五::民由于主存法在制着对受斯到大破林的坏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页 下页
7、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说明: A苏联结束了新经济政策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 C苏联已经成为工业化强国 D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8、苏联进行错误的大肃反运动的时间是在: A1828—1932年 B1933—1937年 C1935—1938年 D1938—1939年 9、造成二十世纪30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粗暴 破坏和践踏的是: A高度集中的体制 B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 C肃反运动 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③农业: 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下页
第三节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苏联的经济建设
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1、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订 ①内容:(国体、经济基础、政治基础) ②作用:(两个标志)
2、对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 ① 进步性 ② 局限性(经济方面;政治方面) 3、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原因) 4、肃反运动(大清洗运动) ①时间:1935—1938年 ② 实质:阶级斗争扩大化 ③后果: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
下页
4、苏联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相比,所具有的 特点是: A优先发展轻工业 B重点发展重工业 C农、轻、重协调发展 D轻、重工业发展并驾齐驱
5、苏联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开始于: A1921年 B1925年 C1928年 D1937年
6、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是在: A一五计划完成后 B二五计划完成后 C三五计划实施中 D苏俄战争爆发时
上页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高度集 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 商品和市场。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 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 世界近现代史下册P14 请回答①这一体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②怎样正确评价这种体制? 进步性: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的包 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的条件下形成的,在战争期间 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局限性:由于这种体制本身存在严重的缺限和弊端,经济上管 得过死、过严,缺乏足够的动力和活力,经济效益十分低下。政治 上过分集权,缺乏社会主义民主,个人独断专行,人民群众建设社 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后来,它还日益严重地阻碍了 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问答题
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进步性: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的包 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的条件下形成的,在战争期间 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局限性:由于这种体制本身存在严重的缺限和弊端,经济上管 得过死、过严,缺乏足够的动力和活力,经济效益十分低下。政治 上过分集权,缺乏社会主义民主,个人独断专行,人民群众建设社 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后来,它还日益严重地阻碍了 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上页
小结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工业化经济ຫໍສະໝຸດ 农业集体化 一五计划、二五计划
主要成就
严重问题
政治
颁布苏联新宪法 进行肃反运动
单项选择题
1、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通过 B农业集体化方针的通过 C斯大林最高领袖地位牢固确立 D1936年通过苏联新宪法 2、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有① 1935—1938年,苏联进行的肃反运 动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表现②从1928年起,苏联完整地实施了三个 五年计划③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的工业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 世界第三位④1936年苏联析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时期高度集 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苏联共产党十五大的内容是: A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B通过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C决定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D决定逐步取消新经济政策
第三节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苏联的经济建设 1、1925年,召开联共(布)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2、1927年,召开联共(布)十五大,实行农业集体化。 3、1928年开始实五年计划。(一五、二五计划的成就) 4、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巨大的成就和严重问题 (1)巨大成就:
①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工业产值和地位。 (2)严重问题(P13) ①重工业: ②轻工业:
学习目标
1、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二十世纪20至30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重大举 措? 3、联共(布)十四大确立的总方针是什么? 4、联共(布)十五大确立的总方针是什么? 5、苏联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开始于何时?前两个计划取得了什么 成就? 6、如何评价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7、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内容和两个标志是什么? 8、如何评价斯大林体制? 9、个人崇拜盛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0、肃反运动(大清洗运动)的实质和后果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