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华佗传
《华佗传》原文及译文
![《华佗传》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8048230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9.png)
《华佗传》原文及译文《华佗传》是记载了华佗一生经历的一本图书。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华佗传》原文及译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华佗传》原文: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
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
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故甘陵相夫人有娠六月,腹痛不安,佗视脉,曰:“胎已死矣。
”使人手摸知所在,在左则男,在右则女。
人云“在左”,於是为汤下之,果下男形,即愈。
县吏尹世苦四支烦,口中乾,不欲闻人声,小便不利。
佗曰:“试作热食,得汗则愈;不汗,后三日死。
”即作热食,而不汗出,佗曰:“藏气已绝於内,当啼泣而绝。
”果如佗言。
府吏儿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
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
”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
”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盐渎严昕与数人共候佗,适至,佗谓昕曰:“君身中佳否?”昕曰:“自如常。
”佗曰:“君有急病见於面,莫多饮酒。
”坐毕归,行数里,昕卒头眩堕车,人扶将还,载归家,中宿死。
故督邮顿子献得病已差,诣佗视脉,曰:“尚虚,未得复,勿为劳事,御内即死。
临死,当吐舌数寸。
”其妻闻其病除,从百余里来省之,止宿交接,中间三日发病,一如佗言。
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
毅谓佗曰:“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便苦咳嗽,欲卧不安。
”佗曰:“刺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
”遂如佗言。
东阳陈叔山小男二岁得疾,下利常先啼,日以羸困。
医古文
![医古文](https://img.taocdn.com/s3/m/09655e79ad02de80d4d8405d.png)
《扁鹊传》词(谨)遇:招待间(舆):私下(血脉)治:正常诞(之):欺骗重(难治):很由(扁鹊):遵循句子1)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译文:假使齐桓侯和圣人一样洞察隐微的病变,让良医及早进行治疗,那么疾病就可以治愈,生命就可以存活,人们所担心的是担心疾病太多,而医生所担心的是担心治疗方法太少。
《华佗传》词(黄琬)辟:征招(七八)狀:量词,一灸为一狀应(除):立即属(使):同“嘱”,嘱咐寻(差):随即含宥:宽恕故(当死):必定(使)木亟:疲惫句子1)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
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译文:人的身体应该得到运动,只是不应当过度罢了。
运动后水谷之气才能消化,血脉环流通畅,病就不会发生,比如转动着的门轴不会腐朽就是这样。
《汉书艺文志》词(仲尼)没:死闵(焉):忧虑删(其要):选取及(失):至于(之)际:会合序(方技):依次排列句子1)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
译文:医生是推究人的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来阐发百病的根源,生死的界限,而用以来揣度针石灸法,调配出各种适宜的药物。
2)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译文:经方,依据草石的寒温性,丈量疾病的深浅,借助药物的作用,依据四气感应的适宜情况,辩五脏六腑所使用各种性味的药物,制出寒凉与温热的药剂,来疏通郁闭解除蕴结,使身体恢复正常。
《伤寒论》词:(才)秀:出众赍(百年):持徇物:追求身外之物冰谷:薄冰和深谷,喻险境。
句子1)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译文:只是争着去追求荣华权势,踮起脚跟仰望着权势豪门,急急忙忙只是致力于追求名利重视那些次要的身外之物,轻视抛弃养生,是自己外表华丽而内在憔悴。
华佗传范晔翻译全文
![华佗传范晔翻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51e2c1a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2.png)
华佗传范晔翻译全文华佗传全文翻译如下:华佗字元化,是东汉末沛国谯县人。
曾经到徐州去求学,通晓几种经书,懂得养生的方法,还精通医方药物。
曹操听说后把华佗召来,让他经常在身边侍候。
曹操因为头疼感到痛若,每当头疼发作,惊慌意乱,眼睛昏花。
华佗用针扎(曹操)胸部膈穴,随着手的转动,头就不疼了。
华佗手到病除的绝技,大都属于这一类。
然而本是读书人,(却)被人看作用医术为职业,华佗心上常常懊悔。
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使得病情加重,让华佗专门为自己看病。
华佗说:“这病近乎难以治好,不断地进行治疗,可延长些寿命。
”华佗长久远离家乡,很想回去,于是(向曹操告假)说:“刚才接到家里来信,正想暂时回家。
”回到家乡,拿妻子的病进行推脱,多次请求延长假期。
曹操多次用书信召唤,又下诏令郡县遣送他回来。
华佗倚仗才干,厌恶吃侍候人的饭,还是不起程。
曹操很生气,派人到华佗家乡去核查。
华佗的妻子一开始担心华佗再也不回来了,哭得很伤心。
华佗却笑着和她说:“别担心,我很快就回来了。
”又把一卷医书交给妻子,说:“你如果想念我,可以看看这本书。
”华佗坐牢时曾把医书也带在身边,于是把医书扔到地上烧毁了。
狱卒把华佗死的消息告诉曹操时,曹操愣住了,半天才说:“佗之医术可达神乎?悔恨之前因小过而致此祸。
”然而终究因为华佗不愿做侍候人的工作而把他杀了。
华佗临死前把狱吏给的酒肉都吃了,又取出了一卷医书看了几眼扔到地上。
狱吏感到惋惜就去捡那些医书。
华佗笑着说:“傻瓜!这书可以救活人命!方术士应用它治疗各种疾病就像用虎、鹿、狗、马做药一样容易。
难道这些书能比得上万金之宝吗?我之所以不要这些书是因为怕这些书传出去后被一些用心不良的人用来害人!今天把这些书送给您也不为过。
”于是就把医书全都烧毁了。
华佗死的那年大约六十七岁。
徐毅得了病请华佗看脉,徐毅说:“昨天让医曹吏刘租针刺胃管后便苦于咳嗽、想躺下休息。
”华佗说:“刺胃管时误伤了肝脏了;食物吃下去就减少,五天后就会死。
医古文
![医古文](https://img.taocdn.com/s3/m/4b0f494dcf84b9d528ea7a1b.png)
词(谨)遇:招待间(舆):私下(血脉)治:正常诞(之):欺骗重(难治):很由(扁鹊):遵循句子1)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译文:假使齐桓侯和圣人一样洞察隐微的病变,让良医及早进行治疗,那么疾病就可以治愈,生命就可以存活,人们所担心的是担心疾病太多,而医生所担心的是担心治疗方法太少。
《华佗传》词(黄琬)辟:征招(七八)狀:量词,一灸为一狀应(除):立即属(使):同“嘱”,嘱咐寻(差):随即含宥:宽恕故(当死):必定(使)木亟:疲惫句子1)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
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译文:人的身体应该得到运动,只是不应当过度罢了。
运动后水谷之气才能消化,血脉环流通畅,病就不会发生,比如转动着的门轴不会腐朽就是这样。
《汉书艺文志》词(仲尼)没:死闵(焉):忧虑删(其要):选取及(失):至于(之)际:会合序(方技):依次排列句子1)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
译文:医生是推究人的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来阐发百病的根源,生死的界限,而用以来揣度针石灸法,调配出各种适宜的药物。
2)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译文:经方,依据草石的寒温性,丈量疾病的深浅,借助药物的作用,依据四气感应的适宜情况,辩五脏六腑所使用各种性味的药物,制出寒凉与温热的药剂,来疏通郁闭解除蕴结,使身体恢复正常。
词:(才)秀:出众赍(百年):持徇物:追求身外之物冰谷:薄冰和深谷,喻险境。
句子1)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译文:只是争着去追求荣华权势,踮起脚跟仰望着权势豪门,急急忙忙只是致力于追求名利重视那些次要的身外之物,轻视抛弃养生,是自己外表华丽而内在憔悴。
华佗传原文及翻译注释
![华佗传原文及翻译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6a67ff3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f.png)
华佗传原文及翻译注释华佗传记载了的华佗,因不愿继续为曹操诊疾而惨遭杀害,终其一生的生平事怂。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华佗传原文及翻译注释,欢迎参考借鉴。
华佗传原文及翻译注释篇1华佗传原文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又精方药。
太祖①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太祖苦头风②,每发,心乱目眩。
佗针膈,随手而差③。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
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
”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
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于是传付许狱④,考验首服⑤。
”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⑥佗。
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
”吏畏法不受,佗亦不疆,索火烧之。
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
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疆死也。
”华佗传翻译华佗字元化,东汉沛国谯县(在今安徽省亳县)人。
曾经到徐州去求学,通晓几种经书,懂得养生的方法,还精通医方药物。
曹操听说后把华佗召来,让他经常在身边侍候,曹操因为头疼感到痛若,每当头疼发作,惊慌意乱,眼睛昏花。
华佗用针扎(曹操)胸部膈穴,随着手的转动,头就不疼了。
华佗手到病除的绝技,大都属于这一类。
然而本是读书人,(却)被人看作用医术为职业,华佗心上常常懊悔。
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使得病情加重,让华佗专门为自己看病。
华佗说:“这病近乎难以治好,不断地进行治疗,可延长些寿命。
”华佗长久远离家乡,很想回去,于是(向曹操告假)说:“刚才接到家里来信,正想暂时回家。
”回到家乡,拿妻子的病进行推脱,多次请求延长假期。
华佗传范晔翻译全文
![华佗传范晔翻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97375c3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0.png)
华佗传范晔翻译全文华佗传是范晔所著的文学作品,讲述了中国古代医学家华佗的生平事迹和医学成就。
华佗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被誉为“中国医学圣手”,他的医术高超,治疗了许多疑难杂症,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华佗传的翻译全文如下:华佗,字元化,东汉人。
不仅精通医术,而且胸怀大志,视医学为自己的职责。
他治病救人,尽心尽力,广受百姓的爱戴和尊敬。
华佗年轻时,学习医学的机会并不多。
但是他非常聪明,勤奋好学,终于在医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他研究医学的方法,开创了一种独特的疗法,被称为华佗疗法。
这种疗法非常有效,可以治愈许多其他医生束手无策的疾病。
华佗不仅在医学上有过人的造诣,而且他的人品也非常高尚。
无论贵贱,无论富穷,只要有人生病,他就会竭力救治。
他的医德和慈悲让许多人感动,为他竖起了大大的拇指。
华佗的名声很快传遍了整个国家。
还有一次,当时有一个非常严重的传染病在蔓延,无数人感染了这个病,生命岌岌可危。
当时,许多医生都束手无策,华佗听说了这个消息,立即前往救治。
他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最终战胜了这个疾病,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华佗还有一次救了吕布的性命,吕布因为被箭射中,伤势严重,生命垂危。
华佗听说了这个消息后,毫不犹豫地前往救治。
他用他的医术,成功地拔除了毒箭,并对吕布进行了精心的治疗。
吕布因此得以康复,对华佗的救治感激不已。
华佗的医学成就和高尚的品德,让人们对他充满了敬意和钦佩。
他被尊奉为医学界的泰斗,被誉为中国医学的瑰宝。
华佗在东汉时期,为人们带来了医学上的奇迹,也为后代医学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他的精神将一直激励着人们,发展和创新医学,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是华佗传的全文翻译。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完整)华佗传译文
![(完整)华佗传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7f748198af1ffc4fff47ac45.png)
医古文之华佗传译文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又名旉.曾外出到徐州一带求学,能兼通好几部经书.沛相陈珪薦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徵召他任官职,都不接受。
华佗通晓养生之道,当时人们认为他年近百岁,可是面容仍有如壮年之貌.又精通方药,他治疗疾病,和合汤剂不过几种药物,心中了解药物的配伍比例分量,不必再称量,加水煮熟便可饮用,把汤药的禁忌服法等告诉病人,华佗离去後病就痊愈。
如应用灸法,不过灸一二处,每处不过灸七八庄,病也随手而愈。
如应用针刺,也不过针一二处,他在进针时对病人说:“这针感会延引到某处,如感觉到了,就告诉人。
”当病人说“已到”,他便应手出针,病也很快就好。
如果疾病蕴结郁积在体内,针刺和服药的效力所不能达到,应须手术切除的,便使病人服用麻沸散,一会儿便像酒醉一样不省人事,没有什麽知觉,於是剖开切除。
疾病如果在肠部,便截断染病的肠子并清洗其馀部分,然後缝合腹部以药膏敷抹,四五天就好转,不痛,病人自己也不觉得,一月之内就愈合复原了。
郡守府中小吏倪寻和李延一起到华佗那里求治,都头痛身热,患的病正好相同。
华佗说:“倪寻当用下法治病,李延当用汗法.”有人对他的不同治法提出疑問,华佗说:“倪寻是外(内)实,李延是内(外)实,所以治疗他们应当不同。
”随即分别给药,第二天一早病都痊愈。
华佗在路上行走,遇见一人患咽部阻塞,想进食可是不能咽下,他的家人用车装载要去就医。
华佗听到病人的呻吟,把车子停住前往诊视,告诉病人说:“刚才过来的路边有一卖饼的店家,有蒜泥和大醋,向他求取三升饮服,病自会除去。
”当即像华佗所说的,马上吐出一条似蛇的寄生虫,把它挂在车傍,要到华佗家中去。
华佗还没有回来,他的小儿在门前戏玩,迎面见到来人,便自言自语地说:“好像遇上我们的父亲,车边挂着那致病的东西就是明证啊。
”病人往前进屋入座,看见华佗家中北墙上挂着这一些蛇类大约已有十多条。
又有一位郡守患病,华佗认为那人大怒一番就会病愈,於是大量接受他的财物却不施行治疗,不久又丢开郡守离去,并留下书信辱骂他。
华佗传的文言文翻译
![华佗传的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5b6ed9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0e.png)
汉末三国,群雄逐鹿,天下大乱。
而有一医术高超,名震四海者,曰华佗。
佗,字元化,庐江舒人也。
幼时聪颖,好学不倦,博览群书,尤精医道。
年二十,便游历江湖,遍访名医,求取医术之真谛。
华佗行医,以济世为怀,不辞劳苦,救死扶伤。
凡遇贫病者,皆施以医药,不索其资。
时人皆称华佗为“神医”。
其所疗疾,无有不愈,人皆称奇。
一日,曹操患头痛之疾,久治不愈。
闻华佗之名,特召佗至许昌。
佗诊视曹操,谓其曰:“公头痛,乃因怒火攻心,须以酒为引,方能治愈。
”曹操不信,佗遂以酒调药,为曹操服之。
果不其然,曹操头痛顿愈。
又有一年,徐州牧陶谦病重,遣使求救于华佗。
佗闻讯,立即启程,日夜兼程,赶到徐州。
陶谦卧床不起,佗诊视后,谓其曰:“公之病,乃因劳累过度,气滞血瘀。
须以针灸之法,方能治愈。
”佗遂为陶谦针灸,不数日,陶谦病愈。
华佗医术高明,不独在于治病,更在于防病。
他提倡“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医疗理念,深受世人推崇。
佗曾著《中藏经》一书,详述医理,流传后世。
时值曹操欲征讨孙权,召华佗为军医。
佗应召而至,然曹操疑佗有异心,遂将佗囚禁。
佗在狱中,虽身陷囹圄,仍心系百姓,以医术救治狱中病患。
后曹操病重,再次召佗。
佗以老病为由,拒绝出狱。
曹操怒,命人将佗拷打,佗忍痛不言。
最后,曹操无奈,只得将佗放归。
华佗归乡后,仍致力于医学研究。
然天有不测风云,一日,佗病逝,享年六十六岁。
佗逝后,其医术传承于弟子,使得华佗之名,流传千古。
华佗一生,行医救人无数,堪称中医之祖。
其医术精湛,品德高尚,为后世医者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故史家赞曰:“华佗医术,独步天下;仁心仁术,流芳百世。
”。
华佗传翻译文言文
![华佗传翻译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7330a2a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d.png)
汉末有神医,名华佗,字元化,陈国谯人也。
佗少时,博学多才,尤善医术。
父亡,家贫,不能从师,乃自行游学,历尽千辛万苦,终成一代名医。
佗初仕于广陵,后游历吴、会稽等地,医术益精。
吴王孙权患头风,群医束手无策,佗乃献药一剂,病愈。
吴王叹曰:“佗医术之高,可谓神乎其神!”遂重用佗,封其为侍医。
佗医术高明,不仅善治内科杂病,更精于外科手术。
时有广陵富家子弟,患恶疾,经多方治疗无效,病入膏肓。
佗见其状,毅然决然,为其开刀治病。
手术中,割除恶肉,取出脓血,以草药敷之。
经过数日调理,患者竟然痊愈。
此事后传为佳话,佗之名声大噪。
一日,会稽太守发病,诸医皆束手无策。
佗闻讯,亲自前往诊治。
太守病重,佗诊视后,谓其左右曰:“此病非药石所能愈,唯有以针灸之法,方可治愈。
”众人皆不信,佗遂以银针刺之,太守痛苦不堪,但病情却逐渐好转。
太守病愈后,感慨地说:“佗医术之妙,犹如神助。
”佗医术虽高,却淡泊名利,不慕富贵。
他常云:“医者,仁术也。
吾愿以医术济世,救死扶伤,不求回报。
”时有贵人患重病,求佗医治。
佗知其病已至晚期,无法治愈,遂婉言拒绝。
贵人怒曰:“吾贵为显赫,汝敢拒吾?”佗正色答道:“医者治病,以医术为本,非以地位为重。
吾虽贫贱,但愿以医术济世,不愿为权贵所役。
”贵人闻言,羞愧不已。
佗不仅医术高明,更善于养生。
他常言:“养生之道,在于调养身心,顺应自然。
”佗自幼习武,精通内外家拳法,晚年更是潜心研究养生之术。
他提倡“五禽戏”,以模仿虎、鹿、熊、猿、鹤五种禽兽的动作,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华佗一生,医术精湛,仁心仁术,被誉为“神医”。
然而,其医术虽高,却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最终被曹操所杀。
佗临终前,遗言曰:“吾一生行医,以医术济世,救死扶伤,虽遭横祸,亦无遗憾。
”后世传颂其事,感叹不已。
华佗虽已逝去千年,但其医术、仁德仍为世人所敬仰。
他的一生,犹如一部传奇,流传千古。
医古文课外阅读
![医古文课外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e6d8ed5dfab069dc51220158.png)
医古文课外阅读答案解析《华佗传》課外閱讀1.断句史稱華佗以恃能厭事。
為曹公所怒。
荀文若請曰。
佗術實工。
人命系焉。
宜議能以宥。
曹公曰。
憂天下無此鼠輩邪。
遂考竟佗。
至倉舒病且死。
見醫不能生。
始有悔之之歎。
嗟乎。
以操之明略見幾。
然猶轻殺材能如是。
文若之智力地望。
以的然之理攻之。
然猶不能返其恚。
執柄者之恚。
真可畏諸。
亦可慎諸。
原夫史氏之書於册也。
是使後之人宽能者之刑。
纳賢者之論。
而懲暴者之轻殺。
故自恃能至有悔悉書焉。
後之惑者。
後用是焉口實。
悲哉。
夫腎能不能無過。
苟置之理矣。
或必有宽之之請。
彼壬人皆曰。
憂天下無材邪。
曾不知悔之日方痛材之不可多也。
或必有惜之之歎。
彼壬人皆曰。
譬彼死矣。
将若何。
曾不知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也。
可不谓大哀乎。
2.词語注释①工:高明。
②宥:宽恕。
③生:使活命。
④原:推求。
⑤轻:轻率。
⑥口實:藉口。
⑦苟:如果。
⑧壬人:佞人,巧言諂媚的人。
⑨曾:竟然。
⑩再:第二次。
3.句子今譯嗟乎。
以操之明略見機。
然猶轻殺材能如是。
文若之智力地望。
以的然之理攻之。
然猶不能返其恚。
執柄者之恚。
真可畏諸。
亦可慎諸。
唉!憑着曹操的高明智谋和從事物的细微燮化中洞見先兆的能力,卻還像這樣轻率地殺害有才能之人;憑着荀文若智谋能力和地位名望,用明明白白的道理勸說曹操,卻還不能使曹操的愤怒消除。
掌權者的愤怒,真是可怕啊!也應當謹慎防止啊!4.文意理解①“自恃能至有悔悉書”的意思是什么?其用意何在?意為從“佗恃能壓食事”到“太祖歎曰:‘吾悔殺華佗,令此兒疆死也…全部记载在史書上。
其用意是讓後來的掌權者宽恕才能之士的刑罰,採纳賢德之人的勸告,懲罰残暴之徒轻率殺害才士的恶行。
②作者認為最大的悲哀是什么?“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如曹操之於倉舒之死一樣。
《伤寒论》序课外阅读1.断句夫傷於寒。
有即病者焉。
有不即病者焉。
即病者骚於所感之時。
不即病者遇時而發於春夏也。
即病招之伤寒。
不即病谓之温舆暑。
夫伤寒温暑。
其类雎殊。
其所受之原则不殊也。
2010级医古文:02华佗传(下)
![2010级医古文:02华佗传(下)](https://img.taocdn.com/s3/m/a96e0a4469eae009581bec63.png)
陈寿
然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後太祖親理,得
病篤重,使佗專視。佗曰:“此近難濟,恒事攻治,可延歲 月。”佗久遠家思歸,因曰:“當得家書,方欲暫還耳。”
士人:读书人。
见业:立业。见:立。
《孟子·尽心上》:“修身见于世。”赵岐注:“见, 立也。”
按,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医生所谓“方技”一类,属 “贱业”。华佗过去曾被沛相举孝廉,太尉征辟,但 自己自视太高,固辞不就,现在沦为供人使唤、东奔 西走的私人医生,所以心理常常后悔。
佗語普曰:“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動搖則穀氣得 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戶樞不朽是也。
语:告诉。 欲得:要。
另如《大医精诚》:“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 视”。
劳动:运动;活动。 人得欲得劳动:人体要得到活动。 但不当使极尔:只是不应当使它疲劳罢了。
但……尔:只是……罢了。 极:疲劳,疲惫。
已故:因此。已,通“以”。 适:正好;恰好。 值:遇到;赶上。 见:被。 收:逮捕。 怱怱:仓猝;急急忙忙。怱,“匆”的异体字。 从求:向华佗求取。“从之求”的省略。 后十八岁:十八年后。 竟:果然。
廣陵吳普、彭城樊阿皆從佗學。普依準佗治,多所全濟。
皆:都。 从:跟。 依准:依照。 多所全济:治好的病人多。这是主谓倒装,相当 于说“所全济者多”。 全,保全。 济,救济,救治。指医治好。
普施行之,年九十餘,耳目聰明,齒牙完堅。
分承的修辞格:上两句正常语序是“耳聪目 明,齿完牙坚”。
古人撰文有时采用句意分别承受的方法,亦即下 文数语分别承受上文数语。一般是在句子有至少 有两个并列的词组或分句,这样既可避文句板滞 之弊,又能收言简意赅之效。
阿善針術。凡醫咸言背及胸藏之間不可妄針,針之不過四分, 而阿針背入一二寸,巨闕胸藏針下五六寸,而病輒皆瘳。
医古文-华佗传(原文+重点释词+全文翻译)
![医古文-华佗传(原文+重点释词+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20cd695f01dc281e43af09f.png)
《后汉书·华佗传》释译张文娟(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编辑部,北京100031)关键词:华佗传;《后汉书》;注释[原文] 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人也[1] ,一名旉[2] 。
遊學徐土[3] ,兼通數經[4] 。
曉養性之術[5] ,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
沛相陳珪舉孝廉[6] ,太尉黃琬辟[7] ,皆不就。
[注释][1] 谯(qiáo 桥):今安徽省亳(bó勃)县。
%[2] 旉(fū肤):同“敷”。
[3] 徐土:指东汉时徐州,包括今山东省东南部和江苏省长江以北。
郡治在郯(tán 谈)。
今山东郯城县。
[4] 经:指儒家经典。
兼通数经:同时通晓数种儒家经典。
[5] 养性:即养生。
[6] 沛相陈珪:沛国的相陈珪(规)。
沛(pèi 佩)国:东汉时封的诸侯国之一,在今安徽宿县。
举:推荐。
[7] 太尉:东汉的三公之一,是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
黄琬(wǎn 碗):黄琼之孙,字子琰。
董卓掌权,征[为司徒,迁太尉。
辟:征召任用。
[译文]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又名华敷。
曾经游学徐州,同时通晓数种儒家经典。
晓得养生的方法,年将百岁,还像年轻人的样子,当时人把他看成神仙。
沛国的相陈珪举荐他做孝廉,太尉黄琬也征召他,他都不依从。
[原文] 精于方藥,處劑[8] 不過數種;心識分銖[9] ,不假稱量[10] ,針灸不過數處[11] 。
若病發結於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12] 。
既醉,無所覺,因刳破腹背[13] ,抽割積聚。
若在腸胃,則斷截湔洗[14] ,—除去疾穢[15] ,既而縫合,傅以神膏[16] 。
四五日創愈[17] ,一月之間皆平復。
[注释][8] 处剂:开药方。
[9] 铢:汉代计量单位,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钱。
分铢:言量的细小。
[10] 假:借助于。
[11] 灸:即艾灸。
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用燃烧的艾绒熏烧一定的穴位。
医古文-华佗传(原文+重点释词+全文翻译)
![医古文-华佗传(原文+重点释词+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20cd695f01dc281e43af09f.png)
《后汉书·华佗传》释译张文娟(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编辑部,北京100031)关键词:华佗传;《后汉书》;注释[原文] 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人也[1] ,一名旉[2] 。
遊學徐土[3] ,兼通數經[4] 。
曉養性之術[5] ,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
沛相陳珪舉孝廉[6] ,太尉黃琬辟[7] ,皆不就。
[注释][1] 谯(qiáo 桥):今安徽省亳(bó勃)县。
%[2] 旉(fū肤):同“敷”。
[3] 徐土:指东汉时徐州,包括今山东省东南部和江苏省长江以北。
郡治在郯(tán 谈)。
今山东郯城县。
[4] 经:指儒家经典。
兼通数经:同时通晓数种儒家经典。
[5] 养性:即养生。
[6] 沛相陈珪:沛国的相陈珪(规)。
沛(pèi 佩)国:东汉时封的诸侯国之一,在今安徽宿县。
举:推荐。
[7] 太尉:东汉的三公之一,是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
黄琬(wǎn 碗):黄琼之孙,字子琰。
董卓掌权,征[为司徒,迁太尉。
辟:征召任用。
[译文]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又名华敷。
曾经游学徐州,同时通晓数种儒家经典。
晓得养生的方法,年将百岁,还像年轻人的样子,当时人把他看成神仙。
沛国的相陈珪举荐他做孝廉,太尉黄琬也征召他,他都不依从。
[原文] 精于方藥,處劑[8] 不過數種;心識分銖[9] ,不假稱量[10] ,針灸不過數處[11] 。
若病發結於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12] 。
既醉,無所覺,因刳破腹背[13] ,抽割積聚。
若在腸胃,則斷截湔洗[14] ,—除去疾穢[15] ,既而縫合,傅以神膏[16] 。
四五日創愈[17] ,一月之間皆平復。
[注释][8] 处剂:开药方。
[9] 铢:汉代计量单位,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钱。
分铢:言量的细小。
[10] 假:借助于。
[11] 灸:即艾灸。
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用燃烧的艾绒熏烧一定的穴位。
医古文之华佗传全文翻译
![医古文之华佗传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3b14d4cc0029bd64793e2c31.png)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又名旉。
曾在徐州一带游访名师求学,一身通晓几种经书。
沛国的丞相推举他作孝廉,太尉黄琬也征召他去做官,都没去就任。
华佗通晓养生的法术,当时的人认为他年纪将近百岁了,相貌却还有壮年人的面容,都很惊奇。
又精通医方医药,他治疗疾病时,配制药物不过几味,心里熟悉药剂的分量,不须再用秤称或用容器量。
煮好以后便给病人饮用,告诉他服药的注意事项和方法。
华佗刚一离开,病人就好了。
如果应当用艾灸,也不过灸一两穴,每穴灸七八次,疾病也就应时除去,立刻痊愈了。
如果应当针刺,也不过针一两处。
下针时对病人说:“针感应当延引某个部位,若针感已达到了你就告诉我。
”病人说“已到”,立刻就拔针,病也随手而愈。
如果病毒是郁结积聚在体内,是针刺和药物的力量不能达到的地方,应当要剖开割除的话,就让他饮麻沸散,一会儿就像醉死一样,没有什么知觉了,于是就剖开腹部,取出积聚。
病块如果在肠里,就截断肠子,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缝好腹部的刀口,用药膏涂在上面,过四五天就好了,一点儿也不痛,病人自己也没有什么疼痛的感觉。
一个月之内,就长好伤口原甘陵相夫人怀孕六个月,腹部疼痛不安,华佗给她诊视脉象,说:“胎儿已经死了。
”让人用手探摸,了解胎儿所在部位,如果在左侧就是男胎,右侧就是女胎。
探摸的人说:“胎儿在左侧。
”华佗于是配制汤药打胎,果然打下一男形胎儿,妇人的腹痛病随即痊愈。
有个县吏尹世患了四肢烦动不安,口中干渴,不愿意听到人声,小便不通利的病。
华佗说:“做一些热食吃了试试看,如果能够出汗,病就能痊愈;如不出汗,三天后就会死去。
”就立刻做了热食,吃下后却没有出汗。
华佗说:“五脏的功能已衰绝于体内,将会在啼泣声中死去。
”果然像华佗说的那样。
郡府中的官吏兒寻、李延一块到华佗家,二人都头痛,浑身发热,患病的症状正相同。
华佗说:“兒寻应当让他下泻,李延应当发汗解表。
”有人质问他治法为什么不同。
华佗说:“兒寻内里邪气实,李延外表邪气实,所以治疗他们的方法应当不同。
《华佗传》译文
![《华佗传》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cbd7852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4.png)
《华佗传》译文华佗,名旭,字元化。
东汉末年,世为医术巨擘,被尊称为中国医学史上的泰斗。
华佗治疗疾病时,多以草木植物、动物部位为药材。
他深入研究解剖学知识,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药物治疗实践。
华佗特别擅长外科手术,常常不顾危险,亲自实施手术治疗,挽救了许多垂危的病患。
华佗腹有诗书之才,才情出众。
写医书时,他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系统地总结了自己多年的医学经验,并详细介绍了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和药方。
他的医学著作尤以《青囊经》最为著名。
然而,华佗生活在乱世之中,战乱频繁,病患络绎不绝。
他虽然医术高超,但因拒绝效忠各方势力,不愿卷入权力斗争,导致他受到了种种冤屈和艰难困苦。
时至宋朝刘宰时期,有一次皇帝因病重,便派人请来了华佗。
华佗检查后,发现皇帝所患者属于中风,并且情况十分严重。
然而,刘宰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故意阻止华佗施治,以便皇帝逝世。
最终,皇帝不治身亡,华佗因此深感悲痛。
华佗后来被刘备请去替治刘备大将关羽之疮。
华佗一见关羽的疮,便立刻开刀进行治疗。
然而,关羽对刀割的疼痛感到不耐,便用眼睛死盯着华佗。
华佗看出了关羽的心思,于是将忍痛所致的一块肉切下,示意关羽超度痛苦。
关羽对华佗的医术和人品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从此将华佗视为挚友。
华佗临终前,语重心长地告诫刘备:医学之道,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不能墨守成规。
他深深地希望后世医生能够不仅重视医术,更要立足于人性关怀。
华佗就这样结束了自己传奇般的一生,留下了深深的医学遗产。
他不仅在医学史上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更是后世医生的楷模和启迪。
华佗,名旭,字元化,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传奇存在。
他以出众的医术和渊博的医学知识被尊称为东汉末年的医疗泰斗。
华佗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精通医术,擅长草木植物、动物部位的药材制备,深入研究解剖学知识,将药物治疗与解剖学相结合,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他的外科手术技术精湛,经常不顾危险,亲自施行手术,挽救了无数病患的生命。
作为一位杰出的医生,华佗以其卓越的才华,还写了许多医学著作。
医古文繁体字变简体字
![医古文繁体字变简体字](https://img.taocdn.com/s3/m/523b5ee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5.png)
简体医古文《华佗传》: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
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煑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
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士大夫不耐痛痒,必欲除之。
痛痒:偏义词,义偏于痛,指病痛。
佗遂下手,所患寻差,十年竟死。 寻:随即 竟:终于
何 幸 此 相 逢 ︒ 仍 知 流 泪 在 ︐ 庄 生 冀 绝 踪 ︒ 荀 氏 传 高 誉 ︐ 矫 首 浪 还 冲 ︒ 奋 髯 云 乍 起 ︐ 深 泉 固 九 重 ︒ 大 壑 长 千 里 ︐ 表 智 即 称 龙 ︒ 标 奇 初 韫 宝 ︐ 潜 蟠 得 所 从 ︒ 有 美 为 鳞 族 ︐
翻译
士大夫不能忍受疼痛,一定要去除它。 华佗随即下手,(士大夫)所病不久痊愈, 十年后终于死了。
何 幸 此 相 逢 ︒ 仍 知 流 泪 在 ︐ 庄 生 冀 绝 踪 ︒ 荀 氏 传 高 誉 ︐ 矫 首 浪 还 冲 ︒ 奋 髯 云 乍 起 ︐ 深 泉 固 九 重 ︒ 大 壑 长 千 里 ︐ 表 智 即 称 龙 ︒ 标 奇 初 韫 宝 ︐ 潜 蟠 得 所 从 ︒ 有 美 为 鳞 族 ︐Fra bibliotek 谢华佗传
针灸推拿本科18级01班 韩蕙心
又有一士大夫不快。佗云:“君病深,当破腹取。
不快:身体不适
然君寿亦不过十年,病不能杀君,忍病十岁,
寿俱当尽,不足故自刳裂。 ”
足:值得 故:特地
翻译
又有一士大夫不舒服,华佗说:“您病 得严重,应当开腹取疾。 然而您的寿命也不过十年,病不能使您 死,忍病十年,寿命也就全到尽头,不 值得特地剖腹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