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阅读专题教案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教案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教案
教案标题:高考语文小说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对小说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小说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 难点:小说的深层次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和安排:
1. 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介绍(1课时)
- 介绍小说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引导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认识。
2. 小说的阅读理解和分析(3课时)
- 选择一部经典小说进行阅读,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包括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方面的分析。
3. 小说的文学鉴赏和写作(2课时)
- 引导学生进行小说的文学鉴赏,包括语言风格、意境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的分析,同时指导学生进行小说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方法和手段:
1. 讲授法:介绍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说的阅读理解和分析。
3. 示范法:指导学生进行小说的文学鉴赏和写作。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料进行小说的展示和分析。
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作业表现:学生的小说阅读笔记和小说写作作业。
教学反思和改进: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一、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3. 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评价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和文学的兴趣;2.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3. 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评价能力;4.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综合分析和评价;3.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介绍文学作品的背景和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采用独立阅读和小组合作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3. 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评价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等要素,以及作品中的意义和价值;4.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1. 引入一个悬念或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分享自己对文学作品的喜好和观点。
第二步:阅读与理解1. 学生独立阅读选定的高考小说;2. 学生小组合作,分享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等要素。
第三步:综合分析与评价1. 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分析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2. 学生个人或小组写下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和认识;3.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相互学习和启发。
第四步:创新思维与创作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和表达;2. 学生个人或小组进行文学创作,可以是续写、改编或创作新的故事;3. 学生之间进行互读和评价,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第五步:课堂小结和反思1.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2.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3. 教师给予学生鼓励和建议,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下一次的学习。
高考语文小说复习教案(推荐阅读)
高考语文小说复习教案(推荐阅读)第一篇:高考语文小说复习教案小说阅读指导一、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二、小说三要素: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三、小说阅读的整体感知从线索、人物、情节、社会背景、主旨等角度整体感知。
四、小说的几个重要测试点及相关知识(一)人物形象分析相关知识:描写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侧面描写(正衬、反衬)方法指导:从情节入手分析人物;抓住对人物的描写进行分析,通过外在揣测内心;关注人物的身份,影响人物的言行,决定人物的性格;结合人物活动的背景,理解人物。
(二)情节的作用相关知识:短篇小说的结构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头部分情节作用:1、开篇点题,引出下文;2、提供情节发展的环境;3、渲染气氛,奠定文章情感基调;4、初步展示人物性格。
5、引发阅读兴趣。
中间部分情节作用:1、承上启下;2、插叙,对文章内容作适当补充,使结构更紧凑。
结尾部分情节作用:1、呼应前文(包括题目);2、丰富人物形象;3、深化作品主旨;4、出乎意料,令人回味(欧亨利式结尾)。
注意以以下几种结尾的作用:a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如《项链》b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③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如《孔乙己》c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
人们阅读小说,目的是要得到快乐,因为真实的人生,如同月亮一样缺多圆少,所以才希望文学的梦境结局是圆满的,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如《聂小倩》d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
高考小说阅读辅导教案
高考小说阅读辅导教案一、引言小说阅读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考生在语文学习中必须要重视和掌握的一项技能。
通过对小说的深入阅读和理解,能够帮助考生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本教案将针对高考小说阅读进行辅导,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语文考试。
二、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小说阅读的考查形式和要求;2.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策略和方法;3.培养对小说文本的分析和解读能力;4.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教学内容1.小说阅读的考查形式和要求小说阅读在高考语文考试中主要以阅读理解的形式出现,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考生需要通过阅读题目和选项,理解文本的主旨、情节、人物形象等,并能准确回答问题。
为了更好地应对小说阅读题,考生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快速阅读、精准定位、准确理解、全面分析和合理推理。
除了理解文本之外,考生在高考作文中也常常需要参考小说的内容,进行批判性阅读和写作。
因此,对于课外名著的阅读和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
2.小说阅读的基本策略和方法(1)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在阅读小说之前,应该先了解作者和作品的背景,包括时代背景、文学流派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等。
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涵和主题。
(2)抓住核心信息:在快速阅读小说时,要学会抓住核心信息,包括主要人物、重要情节和作者的观点等。
这是理解全文的基础。
(3)划分段落结构:小说通常由多个段落组成,每个段落都有特定的目的和内容。
通过划分段落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4)注重细节分析:小说中的细节往往能够揭示更多的信息和含义,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对细节进行分析和推理。
(5)整体把握与个别分析的结合:小说阅读既要关注整体把握,又要进行个别分析。
要注意整体与局部之间的联系和平衡。
3.小说文本的分析和解读能力培养(1)熟练掌握阅读技巧: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要注重培养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的理解能力。
高考小说阅读综合教案
高考小说阅读综合教案教案标题:高考小说阅读综合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小说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学欣赏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和解读小说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准确表达对小说的理解和观点。
教案内容:一、教学导入(10分钟)1. 利用短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入小说的主题或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与小说主题相关的话题。
二、小说导读(15分钟)1. 介绍小说的作者、出版时间、背景等基本信息,让学生对小说有初步了解。
2. 分析小说的结构、主题和核心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和预测故事发展。
3.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和语言运用,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三、小说阅读与理解(30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小说的指定章节或整篇小说。
2. 提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小说的细节、主题和意义。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小说的理解和观点。
四、分析小说的文学特点(20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叙事手法、人物形象塑造、语言运用等文学特点。
2.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风格、主题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五、写作训练(25分钟)1.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撰写一篇关于小说的读后感或评论。
2. 提供写作指导和范例,指导学生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和表达观点。
3.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和修改。
六、课堂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的作文,分享他们对小说的理解和观点。
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 学生进行反思,思考他们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学资源:1. 小说文本2. 视频或图片资源3. 问题和讨论指导4. 写作指导和范例教学评估:1. 学生的小组讨论表现和参与度2. 学生的写作表现和作文质量3. 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观点的表达能力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小说改编的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教案】高考小说阅读教案教材:高中语文必修四《高考小说选读》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现当代优秀的小说作品。
2.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关怀。
教学重点:1. 学会分析小说的结构和情节。
2. 掌握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3. 学会用恰当的词汇和语言表达自己的读后感。
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学生自主阅读2. 小组合作探究+课堂讨论3. 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教学的背景和目的,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意义。
然后教师请学生打开课本,找到《高考小说选读》这个章节的介绍,让学生大概浏览一下目录和作品的封面,猜测一下这些作品的主题和内容。
第二课时:分组阅读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阅读其中一篇小说。
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
阅读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向全班介绍所读的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第三课时: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引导学生分析各个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并让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 这些小说的主题是什么?有什么特点?2. 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的性格特点如何?3. 小说的结构和情节如何?是否有什么特别之处?第四课时:多媒体展示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向学生展示一些与小说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接着,教师请学生就自己所读的小说中的某一个片段,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演绎一遍,并用恰当的词汇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第五课时:总结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讨论,让学生就本次阅读的小说作品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并相互交流和讨论。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理解这些作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第六课时:评价反思教师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也可以就学生的表现和问题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小说,并进行详细阅读和分析。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导入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导入教案标题:高考小说阅读教案导入教学目标:1. 通过导入活动,激发学生对小说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2. 引导学生了解高考小说阅读的重要性和要求。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高考相关的小说阅读材料,如《红楼梦》、《围城》等。
2. 多媒体设备和相关的图片、视频素材。
3. 学生笔记本和纸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呈现一段精彩的小说片段或者播放与高考小说相关的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如:“你曾经读过哪些经典小说?它们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和感受。
2. 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思考高考小说阅读的重要性和要求。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a. 高考小说阅读在高考中占据怎样的重要地位?b. 高考小说阅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有何要求?c. 学生应该如何有效地阅读和理解高考小说?3. 教师讲解:根据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教师对高考小说阅读的重要性和要求进行详细讲解。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的图片和文字,引用名人名言或者学者观点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4. 学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高考小说阅读的重要性和要求展开深入的交流。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经典的高考小说,讨论该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并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5. 总结归纳: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强调高考小说阅读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的积极影响。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阅读小说的技巧和方法,如注重细节、注意情感描写等。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选择一本高考小说进行阅读,并撰写读后感或者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解读。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学社团或者读书俱乐部,拓宽阅读广度和深度。
2. 提供更多的高考小说阅读材料,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阅读机会。
3.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高考小说阅读的交流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习。
高考小说阅读探究教案
高考小说阅读探究教案教案标题:高考小说阅读探究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培养对高考小说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案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引入教学话题,激发学生对高考小说阅读的兴趣。
可以通过提问、分享相关的故事或引用相关的名言等方式。
Step 2:预习任务(10分钟)指导学生在课前阅读指定的高考小说,并提出一些预习问题,帮助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等方面。
Step 3: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指定的小说片段,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阅读理解策略,如扫读、略读、详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Step 4:文本分析(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小说进行深入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 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角色关系;- 主题和意义的探究;- 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等。
Step 5:思考拓展(1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和讨论。
例如,小说中的主题如何体现了社会现实?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写作等方式来回答这些问题。
Step 6: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小说阅读探究中所获得的收获和成长。
同时,可以提供一些学习建议,如多读经典小说、注重阅读技巧等。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任务,如写读后感、撰写小说分析报告等。
同时,提供一些参考书目或网站资源,供学生进一步扩展阅读。
教案评估: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参与度、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以及对小说分析的深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此外,可以收集学生的作业并给予反馈,以评估学生对于高考小说阅读探究的掌握程度。
高考复习小说类阅读专题教案完美版
高考复习小说类阅读专题教案Lywei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特点2.学习并掌握小说阅读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重点:一、关于小说的常识1.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2.主题是通过人物、事件反映的中心思想3.人物描写(语言、肖像、行动、心理、细节描写)4.情节(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5、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6、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二.小说的特点:1、完整的故事情节2、鲜明的人物形象3、典型的环境4、深刻的主题5、精巧的构思三、教学过程:导入:在各式文学作品中,最普及最流行的体裁要算是小说,别林斯基曾说过,什么书最被人爱读和争购?乃是小说。
在今年的高考中,小说(含外国小说)也有出现的趋势,以它为命题材料,用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既然大家如此关注它,那么我们该如何解答小说类阅读分析题呢?大家都知道,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故事情节完整,人物个性鲜明,环境描写逼真,主题思想深刻,构思角度精巧。
这样,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捕捉答题技巧。
过程:一、对故事情节的把握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关于情节: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题型有: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1)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是线索作用。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2)答题步骤:XX情节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3、概括: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小说阅读指导(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小说阅读指导(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小说阅读指导(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小说阅读指导(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概述该教案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高三必修小说《红楼梦》、《秧歌妇女的艰苦岁月》的阅读,让学生们培养阅读小说的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们的思辨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标准1.能够运用文献分析方法,分析小说的语言、结构、主题、形象等要素,掌握小说中的意义和价值。
2.能够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理解小说中的内涵和外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能够通过重点细读和整体把握,领会小说的主题和思想,提高思维和表达能力。
4.能够在小说阅读中体验美的享受,提升文学欣赏能力。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介绍小说的语言、结构、主题等要素。
2.让学生重点阅读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理解小说的内涵和外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让学生深入探究小说的意义和价值,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思想,提高思维和表达能力。
4.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演讲等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感悟,提高表达能力。
5.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一本小说进行阅读和研究,提升文学欣赏能力。
四、教学手段1.板书:阅读技巧和方法、小说的语言、结构、主题等要素。
2.多媒体设备:播放小说的相关视频、音频等资料。
3.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阅读小说的讨论,交流自己的思考和疑问。
4.课堂演讲:邀请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对小说的理解和感悟,提高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
2.作业完成度:学生是否按时完成布置的阅读任务和课堂作业。
3.考试成绩:学生是否能够在考试中正确理解小说的内容和意义。
4.课外阅读:学生是否能够在课外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说进行阅读和研究。
六、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小说,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疑问,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高考小说阅读教学设计
高考小说阅读教学设计【高考小说阅读教学设计】引言:高考是每个学生都经历的重要考试,其中阅读理解也是一项重要的考查内容之一。
而在阅读理解中,小说阅读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本文将为大家设计一份高考小说阅读教学方案,以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方案,学生将能够:1. 提高对小说阅读的兴趣和理解能力;2. 学会分析小说的结构和情节,掌握阅读技巧;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升阅读思维的深度和广度;4. 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上课前阅读:老师每周给学生布置一篇小说阅读任务,并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阅读。
学生需要归纳整理小说的背景、主题、人物关系等内容,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
2.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每周的小说内容,结合学生的阅读归纳,开展课堂讲解。
重点介绍小说的结构、情节、语言运用等方面,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小说中的主题及其表达方式。
3. 阅读分析:教师根据小说的具体内容,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小说的情节发展、人物心理描写、象征意义等,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4. 课堂练习:教师设计小说阅读理解题目,供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帮助学生巩固对小说的理解,提高解题技巧。
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5. 扩展阅读:教师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鼓励学生进行扩展阅读。
学生可以在课后选择其他与教材主题相关的小说进行阅读,然后写读后感或进行口头汇报,以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三、教学方法1. 交互式教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增强课堂互动性。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小说的影视作品、音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以及小组合作的效果进行评价。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教案标题:高考小说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高考小说阅读的要求和考点;2. 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能力;3.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1. 理解小说的基本结构和元素;2. 分析小说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3. 掌握解读小说的方法和技巧;4.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评论和写作。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和意义;2. 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文学作品;3. 运用文学知识进行创作和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材、相关文学作品;2. 学生准备:课前阅读指定小说、笔记本、写作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介绍高考小说阅读的重要性和作用;2. 提问学生对于小说的理解和阅读经验;3. 激发学生对于小说阅读的兴趣和思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包括情节、人物、主题等;2. 分析高考小说阅读的考点和要求;3. 介绍解读小说的方法和技巧。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选择一篇高考小说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2.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3. 指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文学评论。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所阅读的小说;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提出问题。
五、写作指导(15分钟)1. 提供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所阅读的小说写一篇评论或创作一个新的故事情节;2. 分析写作要求和技巧;3. 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六、总结和展望(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2. 展望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3.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探索文学作品。
教学延伸:1. 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小说进行阅读和分析;2. 鼓励学生参加文学社团或阅读相关的文学资料;3. 提供更多的文学作品和阅读材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教学设计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1. 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以及小说与其他文学体裁的区别;2. 掌握小说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技巧;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4.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小说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2)小说分析的方法与技巧;(3)文学鉴赏的方法与技巧。
2. 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小说分析方法;(2)启发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并培养其对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 教师向学生介绍小说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与其他文学体裁的区别,并展示几本有代表性的小说的封面。
2. 学生观察小说封面,描述个人对小说的第一印象。
Step 2 小说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结构和人物形象,以《红楼梦》为例,教授基本的小说分析方法。
2. 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提问,进行小说结构和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Step 3 文学鉴赏1. 教师选择一篇名家名作,如《活着》、《围城》等,向学生朗读一段精彩的片段。
2. 学生就所听到的内容进行感受和想象,提炼出其中的主题思想,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3. 教师辅导学生进行具体的文学鉴赏,引导学生从叙事、语言、人物塑造等方面进行分析。
Step 4 拓展阅读1. 教师向学生推荐几本与课堂所学内容相关的优秀小说,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2. 学生选择一本感兴趣的小说进行阅读,并写读后感。
四、教学资源1. 小说的封面及摘录片段;2. 相关的小说分析资料;3. 名家名作的摘录片段;4. 各种优秀小说的书籍。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举手发言的次数等。
2. 小组合作: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讨论的深度与广度、团队协作的能力等。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是否按要求完成,是否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或表达观点。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一、引言在高中教育中,小说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在高考备考阶段,掌握有效的小说阅读策略对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扩展文学知识、丰富人文素养至关重要。
本教案旨在为高考小说阅读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成绩。
二、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小说题材和考查要求。
2.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分析小说的结构、主题和人物形象。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本教案选择了两部重要的高考小说作品:《红楼梦》和《围城》作为教学材料。
2.教学方法(1)导入:通过简要介绍小说背景和作者背景,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分析阅读: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小说的结构、主题,解读人物形象等重要要素。
(3)讨论互动:组织学生展开思想和观点的交流,加深对小说的理解。
(4)文学鉴赏:指导学生欣赏小说的艺术价值,培养审美能力。
(5)作品比较:对比不同小说间的共性与差异,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
四、教学过程1.《红楼梦》阅读教学(1)导入:简要介绍《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曹雪芹的生平。
(2)分析阅读:探究《红楼梦》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
(3)讨论互动:组织学生就情节发展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中的深意。
(4)文学鉴赏:指导学生欣赏《红楼梦》中的诗词、对白和描写等艺术手法。
(5)作品比较:将《红楼梦》与其他古典小说进行对比,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2.《围城》阅读教学(1)导入:简要介绍《围城》的背景和作者钱钟书的生平。
(2)分析阅读:分析《围城》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
(3)讨论互动:组织学生就小说中的思想和观点展开讨论,拓宽学生思维广度。
(4)文学鉴赏:指导学生欣赏《围城》中的幽默、讽刺等艺术手法。
(5)作品比较:将《围城》与其他现代小说进行对比,培养学生对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平时的课堂讨论和阅读小组的学习活动,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高考小说阅读专题教案
小说阅读专题第一课时情节结构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特点。
2、鉴赏小说故事情节3、学习并掌握小说阅读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教学重点:1、把握故事情节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考纲》要求:小说阅读与散文阅读在《考纲》要求上是一样的。
散文与小说的区别:1、散文重在抒情,小说主要是叙事;2、散文一般比较真实,小说多数是虚构;3、散文以第一人称为多,小说多种人称均有;4、小说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重在刻画人物形象,而散文没有这么突出。
二、小说的基本知识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小说的人物形象多为虚构,往往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小说的人物具有典型性,因为从生活中许多同类原型中撷取典型因素创造出来的角色,必然比生活中的人更鲜明突出。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多种多样,外貌、心理、行动、语言描写是作者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
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
作者往往根据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来选择或虚构事件,组成作品完整的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
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一定的人物总是和一定的环境联系着,离开了环境,人物就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的思想性格就失去了社会根源。
因此,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三、故事情节小说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有的小说甚至有多条线索多种矛盾相互交错,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线索和情节。
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发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并能概括各部分的要义,为提炼主题思想做准备。
高考复习小说类阅读专题教案
高考复习小说类阅读专题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特点2.学习并掌握小说阅读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重点:一、关于小说的常识1.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2.主题是通过人物、事件反映的中心思想3.人物描写(语言、肖像、行动、心理、细节描写)4.情节(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5、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6、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二.小说的特点:1、完整的故事情节2、鲜明的人物形象3、典型的环境4、深刻的主题5、精巧的构思三、教学过程:导入:在各式文学作品中,最普及最流行的体裁要算是小说,别林斯基曾说过,什么书最被人爱读和争购?乃是小说。
在今年的高考中,小说(含外国小说)也有出现的趋势,以它为命题材料,用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既然大家如此关注它,那么我们该如何解答小说类阅读分析题呢?大家都知道,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故事情节完整,人物个性鲜明,环境描写逼真,主题思想深刻,构思角度精巧。
这样,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捕捉答题技巧。
过程:一、对故事情节的把握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关于情节: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题型有: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1)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是线索作用。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2)答题步骤:XX情节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3、概括: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教案内容:1. 阅读目标:通过阅读高考小说,学生能够理解小说故事情节,抓住核心细节,分析人物形象与心理变化,并学会运用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与心理变化。
3. 教学难点:运用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4. 教学准备:高考小说故事文本,学生手册,黑板,笔。
5.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 老师展示一段高考小说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兴趣。
- 老师提问:你们对高考小说有什么了解?你们喜欢读这类小说吗?步骤二:阅读训练(15分钟)- 学生阅读一篇高考小说,并理解故事情节。
-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主人公经历了哪些困难和挑战?- 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步骤三:人物分析(15分钟)- 学生分组,选择一个主要人物进行分析。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呈现人物分析报告,包括人物形象、人物发展和心理变化等方面。
-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提供反馈意见。
步骤四:词汇与表达训练(15分钟)- 老师出示一些与高考小说中常见的词汇,学生进行单词理解和拓展联想。
- 学生讨论并分享常用的表达方式,如描写人物外貌、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等。
- 老师讲解生词和语法问题。
步骤五:小结与反思(5分钟)- 老师提问:通过今天的阅读训练和学习,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回答并进行小结与反思。
6.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继续阅读高考小说,并写一篇读后感。
- 鼓励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并分享给同学们。
教案结束。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教案完美版
小说阅读复习教案张加沂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小说特点,复习小说的相关知识;2、学习并掌握小说阅读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3、明确小说阅读题的命题特点,揣摩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小说阅读题的命题特点。
教学难点: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
教学程序:第一教时教学内容:考情解读—知识回顾教学步骤:一、考情解读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要求学生“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的阅读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的阅读,在高考大阅读试题中更多是考查散文阅读。
散文阅读包括人生体验类散文、写人叙事类散文、写景状物类散文、文化哲理类散文四大类。
多年来,全国各省市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主要是以散文作为文本,其复习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我们今天课堂要复习的专题是小说。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说的要求与对散文的要求是一致的。
小说作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日常阅读中读得最多的文体,由于受考试时间、试卷长度等限制,以前较少在高考中考到。
但随着形势变化,高考必然会涉及到多样化的文学作品阅读试题。
而小说,是散文之外最容易考到的一大文体。
近六年各地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小说的情况是(幻灯演示):整体格局看,考小说呈是递增趋势。
今年考外国文学名著长篇小说节选《安娜之死》可以说,小说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关注对象。
二、回顾中学阶段读过的小说篇目及关于小说的文体知识【学生谈,教师补充】《必修二》:《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苏联肖洛霍夫《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德国海因里希伯尔《必修三》:《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巴黎圣母院》节选)法雨果初中教材小说较多,如《社戏》、《故乡》、《我的叔叔于勒》等三、小说的基本知识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
(一)人物形象1、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二轮)【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掌握高考现代小说阅读的一般方法以及解题思路。
2、指导学生审题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题型分析及解答方法。
【情况分析】学生对小说阅读的方法掌握不够,对各类题的考查点不清楚,答题常常答非所问,或遗漏要点。
【教学方法】练习巩固法【学法指导】系统掌握小说阅读的一般常识,在此基础上强化训练,巩固提高方法技巧。
【课时安排】6教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考点解读;2、答题技巧;3、课堂训练。
【教学内容】一、考纲解读情节类的题目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几乎每年必考,常见的命题角度有:❶梳理、概括故事情节。
❷分析情节内在关系和特定情节的作用。
❸评价情节安排的好处或合理性等。
二、一轮诊断经过一轮复习,学生对小说的主要情节能进行初步的概括和赏析,但还存在着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概括分析情节时要点不全,二是对小说安排情节的艺术技巧领会不够。
三、二轮定向在二轮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❶明确小说常见的顺序:顺叙、插叙、倒叙、平叙。
❷理清故事的情节。
小说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情节。
要能概括各部分的要义。
要注意领起或收束的语句,前呼后应、承上启下的语句,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语句。
❸掌握一定的鉴赏技巧。
情节技巧有线索、呼应、铺垫、伏笔、时空交错、抑扬、误会、巧合、急转、点题、出人意料的结尾等。
四、审题与答题1、审题·题干要点——首先明确题干要求①本题属于情节作用类题目;②彭恩打电话的情节位于小说的开头部分。
答题方向——重点在于寻找切入点一般作用类试题需要从结构和内容方面考虑。
从结构上来看,要看需要分析的内容所处的位置,结合具体位置,体会其具体作用,如引出下文、卒章显志等;从文章内容来看,要结合文章所表现的主旨,对需要分析的内容进行全面而客观的理解。
2、答题·要领提示——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是在文章的开头,分析其作用,首先要考虑小说首段的一般作用,比如交代时间、地点、人物,设置悬念,埋下伏笔等等;其次要考虑情节对于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
高考小说阅读情节教案
高考小说阅读情节教案篇一:高考小说阅读教案小说阅读考点要求文学类文本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考查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诗歌或戏剧作品。
1.分析综合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
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
2.鉴赏评价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丰富含意重在思想性,语言表达重在艺术表现力。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内涵”要求注意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的言外之意;“艺术魅力”要求理解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现。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要求对作品表现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作出评价。
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
(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作品影响进行分析(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
一、考试要点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象3.注意环境描写4.概括主题内容5.品味语言特色6.分析写作技巧第二课时关于小说的常识1、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塑造来表现主题思想、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小说阅读专题教案教学博苑2011-10-06 06525d56b7b40102ds1n高考小说阅读专题教案第一课时情节结构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特点。
2、鉴赏小说故事情节3、学习并掌握小说阅读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教学重点1、把握故事情节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考纲》要求小说阅读与散文阅读在《考纲》要求上是一样的。
散文与小说的区别1、散文重在抒情,小说主要是叙事;2、散文一般比较真实,小说多数是虚构;3、散文以第一人称为多,小说多种人称均有;4、小说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重在刻画人物形象,而散文没有这么突出。
二、小说的基本知识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小说的人物形象多为虚构,往往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小说的人物具有典型性,因为从生活中许多同类原型中撷取典型因素创造出来的角色,必然比生活中的人更鲜明突出。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多种多样,外貌、心理、行动、语言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
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
往往根据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来选择或虚构事件,组成作品完整的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
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一定的人物总是和一定的环境联系着,离开了环境,人物就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的思想性格就失去了社会根源。
因此,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三、故事情节小说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有的小说甚至有多条线索多种矛盾相互交错,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线索和情节。
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发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并能概括各部分的要义,为提炼主题思想做准备。
同时,我们还须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
鉴于小说的情节在表现主题和刻画人物方面的重要性,命题者往往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一)情节概括问答模式1、【常见题型】(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概括回答。
(4)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2、【常见回答】(1)一句话概括情节式答案主要用概括性的语句表述小说的主要情节,一般形式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情。
如有必要,可再加上该事情的结果和产生的影响。
如(2009安徽高考《董师傅游湖》)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解题思路这篇小说情节较为简单,就是标题--董师傅游湖,不过里面还有一个人物--小翠,所以其主要情节可以概括为董师傅领小翠游湖。
参考答案董师傅领小翠游湖。
(2)分点概括情节式如(2010广东,沃尔夫冈?博歇尔特《面包》)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答①妻子发现丈夫偷拿面包。
②丈夫撒谎掩饰。
③妻子替丈夫圆谎。
④第二天晚餐,妻子多分了面包给丈夫。
(解析仔细梳理整个事件,便可发现整个事件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这里不好用一句话来概括主要情节,就可采用针对每个阶段进行概括的方式,认真组织语言,答案即出)(二)、情节作用问答模式情节是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件,它是生活片断的有机剪辑,又是矛盾发生、发展的过程。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
可抓住小说的事、物、人、情、时间、空间等线索,理清小说的矛盾冲突,体会情节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及主题的揭示所起到的作用。
1、【常见题型】(1)小说叙写某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2)简要分析小说情节的特点(双线交织、悬念、曲折性、合理性等)及作用。
(3)反复写某一情节,有什么作用?写某一段,对展开情节有什么作用?2、【常见回答】从结构上设置悬念、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伏笔、照应前文、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线索,贯穿全文。
从内容上点明人物活动的环境、表现了(突出了)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了主题。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如(2010全国课标,11莫泊桑《保护人》)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哪些作用?(6分)答①补充叙事,集中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加合理。
②加速情节发展,为下文玛兰的言行提供依据,使小说进入高潮。
③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强化情节平中见奇的效果。
(三)小说开头作用(1)小说的开头如果是设疑法或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其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
答题角度为①引起读者的思考。
②引出下文的情节。
③突出人物形象。
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2)小说的开头如果是写景法,答题角度为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四)小说结尾作用(1)小说的结局如果如果出人意料,(欧亨利式结尾)答题角度为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小说的结局如果是令人伤感的悲剧,答题角度为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③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3)小说的结局如果是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答题角度为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4)小说的结局如果是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答题角度为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如微型小说(《我没有病》)第19题请简要分析小说是如何通过奇特的情节设置悬念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答(1)小说开头没有交代“他”的身份,而是写“他”来到办公室安排工作,接待来访的人,怒斥企图行贿的人,接听电话,制造了“他”是不是局长的悬念。
小说最后点明“他”不是局长而是病人。
(2分)(2)这样设置悬念的好处使故事扑朔迷离,情节曲折;使主人公这个人物形象更具传奇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分)四、小结分析情节作用的题目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作答或者扣住情节、人物、主题、环境来作答。
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伏笔结构照应前文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线索,贯穿全文点明人物活动的环境内容表现了(或突出了)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了主题五、课后习题第二课时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掌握人物形象鉴赏的基本方法2.学习人物形象鉴赏题的切入点3.提升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教学重点1.掌握人物形象鉴赏的基本方法2.学习人物形象鉴赏题的切入点教学过程一、高考命题分析在2009年6套涉及到小说阅读的试题中,关于小说人物形象鉴赏的内容是各套试题的重点。
2010年6套也是如此,2011年7套更是如此。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
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
因此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应成为高三文学类阅读复习的重点。
二、概括小说人物形象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
所以,既要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又要把握人物描写的各类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我们对小说人物的鉴赏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手段表现出来的。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俗话说“言为心声”,即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表白,至于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则更是直接表白了。
另一方面,作品中人物的行动,又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生动表现,比如阿Q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孔乙己为自己偷书所作的辩解等等,都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此外,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还有肖像描写、神情描写、细节描写等。
既有概括的介绍,也有具体的描绘;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
分析人物形象时一定要抓住这些具体的描写语句去揣摩、领悟,如《孔乙己》一文中,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写他的衣着是“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写出了他迂腐、虚荣的性格,也反映出了他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
第二,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我们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中的自然环境。
既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共性)。
既要善于从自然环境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心境等,又要善于从人物间的相互关系、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中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三,人物性格也常用抑扬、虚实、对比、衬托等塑造人物的传统手法揭示出来。
另外,确立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可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有的作品的标题就指明了主人公,最能传达主题思想的人物是主人公,与情节联系密切的是主人公,极力刻画出的栩栩如生的人物是主人公,用墨最多的人物往往是主人公。
(一)、常见命题方式① 小说的主人公是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分析。
②某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其性格特点。
③ 试析某某人物的形象。
(二)解题思路分四步走①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②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的议论或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
③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④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三)答案组织模式①一个总括句(人物身份)+分述性格特点型如(2009年安徽高考)《董师傅游湖》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见)解题思路鉴赏形象,要能把握住形象的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找到小说中有关董师傅的描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然后根据他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来分析概括董师傅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文章第2段介绍了董师傅精通木匠和他平静的日子,说明他技艺精湛,有一颗平常心;第三3段介绍他晚上收工后来湖边闲坐,说明他有生活情趣;第5段写他领着小翠游湖,并帮他带路,说明他乐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