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茂大厦结构体系分析
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原理
![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1db7d6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c.png)
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原理上海金茂大厦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是一座地标性的超高层建筑。
其设计原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建筑结构、立面设计、空间布局等。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详细介绍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原理。
首先,上海金茂大厦的建筑结构采用了钢结构体系。
在超高层建筑中,钢结构可以提供更大的强度和刚度,确保建筑的安全性。
同时,钢结构还具有较轻的自重,能够减小建筑的负荷,降低地基要求。
此外,钢结构还能够快速拼装,加快施工进度。
其次,上海金茂大厦的立面设计采用了环形玻璃幕墙。
这种设计既能提供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又能提供广阔的视野。
此外,幕墙材料还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能够减少建筑的能耗。
同时,幕墙的设计还考虑了风载荷和地震力的影响,确保建筑的稳定性。
再次,上海金茂大厦的空间布局以高效利用空间为原则。
大厦内部采用了高速电梯系统,确保了垂直交通的效率。
同时,大厦的平面布置采用了环形结构,中央开放空间为核心,既方便行人流动,又提供了一个集中休息的场所。
此外,大厦内还设置了多个垂直交通中庭,方便人员进出各个办公楼层。
此外,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还注重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大厦采用了高效节能的设备和技术,如LED照明、高效空调系统等,以降低能耗。
同时,大厦设置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利用太阳能发电,进一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此外,大厦还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植物灌溉和厕所冲洗,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这些措施使得金茂大厦成为一座具有环保特色的建筑。
最后,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还考虑了建筑的艺术性和人文关怀。
大厦的外观设计简洁大方,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设置了艺术装置、绿植等元素,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宜人的工作环境。
同时,大厦还设置了观光层和展览空间,供市民和游客参观,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原理涉及到建筑结构、立面设计、空间布局等多个方面。
其钢结构体系、环形玻璃幕墙、高效的空间布局、可持续性发展措施以及人文关怀等特点,使得该建筑成为上海的地标性超高层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同时也融合了艺术、人文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金茂大厦简介
![金茂大厦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9825f3227284b73f24250ff.png)
3.1 结构体系
裙房
钢结构 中庭 形式各异
的楼梯
3.2 结构分析
略
3.3 钢-钢筋混凝土 组合结构的特点
互补 经济 合理 有效
四、幕墙结构
4.1 金茂大厦幕墙建筑立面效果 4.2 幕墙结构的特点 4.3 防水防渗 4.4 抗风荷载 4.5 节能环保
谢 谢!
6 巨形钢柱; 7 Ø914钢管桩
塔楼承台平面
基础承台板配筋剖面示意图 核心筒周边与巨型柱周边为最危险截面
2.4 地下室外墙与底板设计特点
地下室外墙设计:
地下室3层,占地面积19650m2; 最大开挖深度:19.65m; 地下室外墙周长:568.4m。
通过仔细分析论证,选择:
地下连续墙最为永久地下室外墙, 墙厚1m, 深达36m,到7-1层,形成基本不通水的隔水屏障;
2.1 工程概况及场地地质条件
2.1.1 选址与勘察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 洲入海口的东南前缘, 是著名的地处软土地基 上的特大城市之一。金 茂大厦场地平坦,自然 地面标高在 3.60~4.00(吴淞口 海平面标高)。
2.1.2 地基土土层剖面
7-2层,粉细砂, 厚24~35m;
9-2层,细砂, 厚46~48m
主要内容
一、 工程概述 二、 基础设计 三、 上部结构 四、 幕墙结构
一、工程概述
建设单位:上海对外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美国SOM建筑设计事务所 顾问单位: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施工总包: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
一、工程概述
金茂大厦位于上海浦东陆 家嘴开发区,是一座集超五星 级酒店和高级办公楼于一体的 高层建筑。 占地面积:24488m2, 总高度420.5m, 总建筑面积289500m2, 总投资5.4亿美元。
上海金茂大厦结构分析
![上海金茂大厦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ee090755270722192ef7f9.png)
上海金茂大厦——结构分析建筑结构类型:框筒结构建筑概况:占地2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28.95万平方米。
高420.5米,88层。
建筑特点:金茂大厦的设计师是美国芝加哥著名的SOM设计事务所。
设计师以创新的设计思想,巧妙地将世界最新建筑潮流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结合起来,成功设计出世界级的,跨世纪的经典之作,成为海派建筑的里程碑,并已成为上海著名的标志性建筑物,1998年6月荣获伊利诺斯世界建筑结构大奖。
1999年10月容膺新中国50周年上海十大经典建筑金奖首奖。
金茂大厦的设计令人联想起中国古代的宝塔造型,随着楼高往上,一步步渐渐地向里退缩,构成一个有韵律的构图。
根据大厦的设计者:基于多处重复出现中国传统上认为是吉祥之"8"这个数字,它可以说是一个"中国化的装饰派艺术"风格的建筑。
大厦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与现代高新科技相融合的特点,既是中国古老塔式建筑的延伸和发展,又是海派建筑风格在浦东的再现。
金茂大厦主楼1~52层为办公用房,53~87层为五星级宾馆,88层为观光层。
大堂内的办公区专用候梯厅造型独特,犹如金碧辉煌的古埃及金字塔。
专为办公设置的五组26台高速电梯采用独特的玻璃轿厢,玻璃门厅,宽敞明亮,可迅速而又舒适地把客人送达各办公楼层而又不必中转。
每十层5-6部电梯的配置可保证客人在上下班高峰时,候梯时间不超过35秒,给人以便捷的交通。
结构分析说明:本工程主楼结构形式是框筒结构,中间的核心筒为八角形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在53层下内设井字型隔墙,外侧有8根钢巨形柱和8根复合式巨形柱,在24~26层、51~53层、85~87层设3道钢结构的外伸桁架将核心筒与复合巨形柱连成整体以提高塔楼侧向刚度。
5层裙房采用一般的多层框架钢结构体系. 整体结构高宽比达9:1,总用钢量18500吨。
本工程主楼、裙房与广场地面之下都为3层地下室,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楼下部为满堂4m厚基础板,裙房及广场下部为普通筏式基础。
金茂大厦结构标准体系分析
![金茂大厦结构标准体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2e62a7168884868662d613.png)
高层建筑(上海金茂大厦)结构体系分析土木1301班班玄威 U15###中国对高层建筑定义:中国自起要求超出10层住宅建筑和超出24米高其它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标准1.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和建筑、设备和施工亲密配合,做到安全适用、技术优异、经济合理,并主动采取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重视结构选型和结构,择优选择抗震及抗风性能好而经济合理结构体系和平、立面部署方案,并注意加强结构连接。
在抗震设计中,应确保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使整个结构有足够承载力、刚度和延性。
(二)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适用范围现在中国高层建筑基础上采取钢筋混凝土结构。
其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工程概况:金茂大厦在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工程占地面积2.3万m2,地下三层、地上八十八层,建筑面积约29万m2,金茂大厦建筑总高度为420.5m金茂大厦是融办公、商务、宾馆等多功效为一体智能化高级楼宇,第3-50层为可容纳10000多人同时办公、宽大明亮无柱空间;第51-52层为机电设备层。
第53-87层为世界上最高超五星级金茂凯悦大酒店,其中第56层至塔顶层关键筒内是一个直径27米,阳光可透过下班折射进来净空高达142米空中中庭。
围绕中庭四面是大小不等,风格各异555间客房和各式中西餐厅等,第86层为企业家俱乐部;第87层为空中餐厅;距地面341米第88层为中国迄今最高观光层,可容纳1000多名游客,两部速度为9.1米/秒高速电梯用45秒将观光来宾从地下室1层直接送达观光层,环视四面,极目眺望,上海新貌尽收眼底。
裙楼部分有6层,内设大小宴会厅、百货商场和休闲娱乐等;6万m2三层地下室内设有各类大型机电设备、服务设备、地下停车库和食街。
整幢大楼如一座综合性小区。
其总投资约45亿人民币。
上海金茂大厦在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处,那不是轻易建造超高层建筑地方,该处土质条件极差,以至于建在浅基础上很多建筑最大沉降可达成254mm;永久地下水位是地面下1m之内。
上海里程碑式的建筑——金茂大厦建筑结构技术
![上海里程碑式的建筑——金茂大厦建筑结构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dda3729eefdc8d377ee321e.png)
SCIENTIST 21我们相信有情感的建筑。
建筑的设计和形成存在即有合理性,或是方便人们的衣食住行;或是美轮美奂的地标建筑;或是富有人文情怀的历史象征……金茂大厦的存在是21世纪里响彻天际的一声呐喊,是人类建筑史上满富挑战的建筑之一[1]。
1 简述金茂大厦上海金茂大厦位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毗邻黄浦江畔,在浦东新区,遥对东方明珠电视 塔,在延安东路的隧道的出入口附近,直接与二号地铁线路相连接,它的主体建筑一共有91层,地表上方88层,加上地下建筑3层,整幢建筑物高达420.5m,一共占地23 000余平方米,整个建筑物面积为29万平方米。
办公室、酒店、咖啡馆等设施分布在其中,共同构成了这样一幢智能化的高层建筑物。
图1 金茂大厦外景著名的美国芝加哥SOM 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师阿德里安·史密斯与江欢成两人共同的智慧结晶凝聚成了这所具有中国古典气息的塔式风格与西方都市气息的摩天大楼,是上海这座具有时代意义的城市的地标性建筑[2]。
2 金茂大厦的塔式结构曾经读过一篇名为《开封铁塔》的文章,其中将开封夷山之颠的一座宝塔比作“东方之烛”,意味着这座塔式结构就像东方明珠一样在宋朝古都开封城内闪耀。
细细比对就不难发现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古文中曾记载道“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
人怪而问之,浩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
”塔式结构有利的利用了风的性质,将塔身向西北方向倾斜是地势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3]。
图2 塔体底部结构示意图2.1 主体结构4个主要的核心部分组成了金茂大厦的塔式结构的主体,首先是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如同八角形的形状;然后,有八根组合的巨大的柱子,分布在核心筒的周围;还有由钢结构构成的框架柱梁以及相应的楼板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在我国的超高层建筑中比较常见。
通过测量,核心筒截面的平均尺寸:27m×27m,组合巨型柱截面尺寸是5.0m×1.5m,而且截面的大小随着高度线性减小,在最高处为3.5m×1.0m。
金茂大厦结构分析
![金茂大厦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4ac455f7ec4afe04a1dfad.png)
综合结构分析
综合来看金茂大厦结 构体系由钢筋混凝土内筒、 8个劲形混凝土巨型外柱 及联结两者的3个钢结构 加强层组成,结构既采用 了核心筒外加外圈复合巨 型柱的方案,同时由3道 强劲的钢结构外伸桁架将 核心筒和复合巨型桁架连 成整体,以提高主楼侧向 刚度。 图为金茂大厦主楼结构体系
建筑欣赏-入口和大厅
建筑结构分析--地基:
“万丈高楼地下起”, 坑内钢混凝土支撑系统技 术,基础底板的高强度混 凝土与一次性浇筑成型都 是保证。
使用80m的深地基础穿 过土壤层到达坚硬的沙层, 为防止地陷,防风,防震做 保障。
平面图-地基
建筑结构分析-核心筒
核心筒平面形状呈八角形, 外围尺寸约为27米乘27米,筒 顶标高为333.70米,全部为现浇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核心筒内 部设横纵两道井字形剪力墙。 这些剪力墙从地下3层其延伸至 第53层。在核心筒外围四个立 面处,成对规则地布置了8根复 合巨型柱。它们是由H形钢、钢 筋及高强度混凝土复合而成。 复合巨型柱内的H形钢相隔一 定高度与外伸桁架的钢梁和斜 撑相连接,既能承受重力,又 能抵抗横向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办公区
金茂凯悦大酒店-大堂
金 茂 凯 ~ 悦 酒 店
53 87
观光台
观 光 层 88 层
建筑外观
建筑结构分析总结
• 1、金茂大厦体现了现代超高层建筑与中国历史传 统文脉相结合一种建筑设计理念--即数字8与宝塔 外观造型的深度融合; • 2、高层建筑基本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体系、 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体系、筒体结构体 系; • 3、巨型高层结构型式包括:巨型混凝土框架结构、 巨型钢刚架结构、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巨型竖 向桁架结构; • 4、金茂大厦是巨型高层建筑结构型式中巨型框架 -核心筒结构的典型代表,是现代工业高新技术下 应用性与艺术性融合的典范。
金茂大厦结构体系分析
![金茂大厦结构体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cbf30bfad6195f312ba650.png)
高层建筑(上海金茂大厦)结构体系分析土木1301班班玄威 U201315###我国对高层建筑的定义:中国自2005年起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1.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与建筑、设备和施工密切配合,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重视结构选型和构造,择优选择抗震及抗风性能好而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与平、立面布置方案,并注意加强构造连接。
在抗震设计中,应保证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使整个结构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
(二)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适用范围目前国内的高层建筑基本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其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工程概况:金茂大厦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工程占地面积2.3万m2,地下三层、地上八十八层,建筑面积约29万m2,金茂大厦建筑总高度为420.5m金茂大厦是融办公、商务、宾馆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化高档楼宇,第3-50层为可容纳10000多人同时办公的、宽敞明亮的无柱空间;第51-52层为机电设备层。
第53-87层为世界上最高的超五星级金茂凯悦大酒店,其中第56层至塔顶层的核心筒内是一个直径27米,阳光可透过下班折射进来的净空高达142米的空中中庭。
环绕中庭四周的是大小不等,风格各异的555间客房和各式中西餐厅等,第86层为企业家俱乐部;第87层为空中餐厅;距地面341米的第88层为国内迄今最高的观光层,可容纳1000多名游客,两部速度为9.1米/秒的高速电梯用45秒将观光宾客从地下室1层直接送达观光层,环顾四周,极目眺望,上海新貌尽收眼底。
裙楼部分有6层,内设大小宴会厅、百货商场和休闲娱乐等;6万m2的三层地下室内设有各类大型机电设备、服务设备、地下停车库和食街。
整幢大楼如一座综合性的小区。
其总投资约45亿人民币。
上海金茂大厦位于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处,那不是容易建造超高层建筑的地方,该处的土质条件极差,以至于建在浅基础上的许多建筑最大沉降可达到254mm;永久的地下水位是地面下1m之内。
上海金茂大厦结构
![上海金茂大厦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465e770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18.png)
上海金茂大厦结构摘要:上海金茂大厦位于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内,是一座标志性的超高层建筑。
本文将介绍上海金茂大厦的结构,包括主要结构体系、基础设计、承重系统以及结构材料等方面内容。
一、引言上海金茂大厦作为上海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地理位置意义。
建筑的结构设计对于确保大厦的稳定性、安全性至关重要。
二、主要结构体系上海金茂大厦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整座建筑共有88层,高度达420.5米。
大厦采用了多种结构体系的组合,以提供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1. 核心筒金茂大厦的核心筒是整座建筑物的主要承重结构,承担着水平荷载和重力荷载。
核心筒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由多个连续混凝土墙构成。
2. 外围框架外围框架由大量的钢框架组成,承担着建筑物的整体重力荷载。
这些框架分布在建筑的四个角落,并通过水平和垂直钢筋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刚性的整体结构。
3. 减振器金茂大厦还采用了减振器来降低建筑物的共振现象。
减振器通过对建筑物进行动态调节,减少了地震、风力和其他外力对建筑物的影响。
三、基础设计良好的基础设计对于超高层建筑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上海金茂大厦的基础采用了深基坑的形式,通过钢筋混凝土桩和浮选桩的组合,保证了建筑物的稳定性。
四、承重系统上海金茂大厦的承重系统主要由核心筒和外围框架构成。
核心筒承担着大部分的重力荷载,而外围框架则承担着建筑物的水平荷载。
五、结构材料上海金茂大厦的主要结构材料是钢筋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能够承受建筑物的重力和水平荷载。
此外,在一些关键部位,如核心筒的重要节点处,还使用了高强度的结构钢材料。
六、结论通过对上海金茂大厦的结构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设计之精巧和先进。
该建筑的结构体系充分考虑了强度、稳定性和减震等方面的要求,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上海金茂大厦的成功建造对于中国甚至全球的超高层建筑设计与建造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结:本文对上海金茂大厦的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主要结构体系、基础设计、承重系统以及结构材料等方面。
9.上海金茂大厦--420.5米
![9.上海金茂大厦--420.5米](https://img.taocdn.com/s3/m/9bff71f3f90f76c661371a2f.png)
上海金茂大厦(Jin Mao Tower),又称金茂大楼,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黄浦江畔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楼高420.5米,目前是上海第2高的摩天大楼(截至2008年8月)、中国大陆第3高楼、世界第8高楼。
大厦档案【建设地点】:中国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88号金茂大厦【开工日期】:1994年5月10日【竣工日期】:1999年3月18日【占地面积】:2.3公顷【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建筑层数】:地上88层,地下3层【建筑高度】:420.5米【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造价】:50亿【投资单位】:中国金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筑设计】:美国芝加哥SOM设计事务所,、主创建筑师 Adrian Smith 【英文名称】:Jinmao Building编辑本段大厦简介特点金茂大厦[1](JinMaoTower),又称金茂大楼,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黄浦金茂大厦江畔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楼高420.5米,目前是上海第3高的摩天大楼(截至2010)、中国大陆第3高楼、世界第8高楼。
大厦于1994年开工,1998年建成,有地上88层,若再加上尖塔的楼层共有93层,地下3层,楼面面积27万8,707平方米,有多达130部电梯与555间客房,现已成为上海的一座地标,是集现代化办公楼、五星级酒店、会展中心、娱乐、商场等设施于一体,融汇中国塔型风格与西方建筑技术的多功能型摩天大楼,由著名的美国芝加哥SOM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师Adrian Smith设计。
遥对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毗邻延安东路隧道口,与地铁二号线连通,其主体建筑地上88层,地下3层,高420.5米,占地面积2361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
曾为上海第一高楼,大陆第一高楼,2008年8月29日被比邻的环球金融中心超越。
金茂大厦是融办工、商务、宾馆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化高档楼宇,第3-50层为可容纳10000多人同时办公的、宽敞明亮的无柱空间;第51-52层为机电设备层;第53-87层为世界上最高的超五星级金茂凯悦大酒店,其中第56层至塔顶层的核心内是一个直径27米、阳光可透过玻璃折射进来的净空高达142米的“空中中庭”环绕中庭四周的是大小不等、风格各异的555间客房和各式中西餐厅等;第86层为企业家俱乐部;第87层为空中餐厅;距地面340.1米的第88层为国内第二高的观光层(仅次于环球金融中心),可容纳1000多名游客,两部速度为9.1米/秒的高速电梯用45秒将观光宾客从地下室1层直接送达观光层,环顾四周,极目眺望,上海新貌尽收眼底。
上海金茂大厦建筑评析
![上海金茂大厦建筑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33cbc6d5bbfd0a795673ff.png)
上海金茂大厦建筑评析摩天大楼是现在建筑史上的奇迹,楼厦林立的高密建筑模式顺应了城市地理规模的相应增大,摩天大厦甚至被人看做规模经济的代表和象征。
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幢前所未有的大楼,88层,420米。
很多人对于这个具有挑战性的高度提出疑惑?超高层摩天大厦涉及到多个学科,是现代科技集大成的产物。
建筑这样一个大厦,对于中国建筑界而言,是一次空前的挑战。
那么该用什么形式表现21世纪中国建筑的巅峰之作呢?这座昂首屹立在中国经济热土的现代化大厦,该如何表现中国深邃的建筑文化内涵?又是什么人让这枚世界之钻永远闪耀在上海的天空?美国SOM设计事务所首席设计师史密斯,调查中国建筑,特别是与高层建筑有联系的,从而发现佛塔的形式其实是最早的高层例子之一,塔高和宽的比例很像今天的塔楼结构,塔的层层叠叠的形式,向天空的运动中逐渐收进,他认为这种模式很适合金茂大厦。
而塔作为佛教一种纪念性建筑,早在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便由印度传入中国,再融入中国传统的楼阁性质之后,宝塔成为中国本土建筑范本之一,自下而上,层层推进的梯状结构,不仅在技术和视觉上满足了人们对高度的向往,也表达了人们登高远眺的本能冲动。
金茂大厦的外形设计充分体现了建筑师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表达。
从金茂大厦第一节的十六层开始,每节减少二层,逐步收进到第五节的八层,此后每节减去一层,最终形成了与中国宝塔相近的外观造型,完美的比例关系使建筑有着丰富轮廓线,建筑由此有了成长的动感。
塔是一种象征标志,在中国的村镇,象征着村镇的中心,它很高,很远就能看到,各种活动在塔的周围展开,正如此,金茂大厦也可以作为世纪的最后的天际线的象征。
在上海,作为中国的最高建筑,有着周围社区聚集起来的意义。
金茂大厦显然并不是对塔的表面记忆,这是一幢带有纪念碑品质的建筑,在充满了金属质感的外观下,包含了中国面向世界打开胸襟的自信,成为这片新兴金融贸易区宏大叙事的主旋律,设计师将外形和结构之美天衣无缝的融合在一起,精致的立面构图体现了建筑师天才的想象力和专业的设计品质。
金茂大厦结构分析
![金茂大厦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1c613183c4bb4cf7ecd1b0.png)
摩阻力。
地面上,钢筋混凝土内筒通过外伸桁架与外檐处的8 根超级巨柱结合在一起,共同承担垂直与水平荷载。
7
------ 植筋工艺在金茂大厦53-88层现浇悬挑 板加固中的应用
建造过程中,业主对结构提出了修改要 求,原部分构件设计是钢结构,现需改 成钢筋混凝土现浇悬挑板结构,而原先 主楼核心墙的梁、柱都没有预留筋,这 样连接筋就成了结构修改中的一个大问 题。 针对工程特点,采用植筋方法来满 足设计要求。 在整个加固工程中,大厦的53层到88层 平均每层需植筋150根左右,总计约3000 余根。
3
如果说有谁能够为那铁灰色的“孤独者” 带来一点情调,只有靠黎明和黄昏为其染 上一缕绯红。
奇峰辉煌 夕阳斜照金茂
4
金茂大厦鹤立鸡群
东方屹宝塔 擎天巨柱
5
大厦采用超高层建筑史 上首次运用的最新结构 技术,整幢大楼垂直偏 差仅2厘米,楼顶部的 晃动连半米都不到,这 是世界高楼中最出色的, 还可以保证12级大风不 倒,同时能抗7级地震。 大厦的外墙由大块的玻 璃墙组成,反射出似银 非银、深浅不一、变化 无穷的色彩。该玻璃墙 由美国进口,每平方米 500美金,玻璃分为两 层,中间有低温传导器, 外面的气温不会影响到 内部。
8Leabharlann 12主要结构————核心筒外伸桁架结构体系
外伸桁架的结构特点 构件连接形式多样在核心筒部位, 外伸桁架 以中厚板剖口对接的形式为主。这是因为核心 筒内隔墙的壁厚较薄, 采用螺栓连接或销接有困 难。在巨形复合柱内以高强螺栓与焊接混用, 一 般情况腹板用高强螺栓、上下翼缘用剖口焊。 而外挑朽架部位, 初装时用高强螺栓与销子连接, 终固时所有销接部位再补上高强螺栓。
结构技术
结构设计
长富金茂大厦结构分析
![长富金茂大厦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09411652ea551810a6872a.png)
长富金茂大厦位于深圳市福田保税区,地面以上主楼68层,地面以 下3层,结构主体高度为295m。结构平面布置为近似正方形。塔楼 外轮廓沿竖向呈梭形变化,两端小中间大。塔楼1~17层平面尺寸 42.5mx 42.5m,从18层开始放大至51层的46.1m x46.1m。51层以上逐 渐收进至顶层的41.6mx 41.6m;
钢骨梁与墙,柱节点设计及构造
为方便组合梁与核心筒连接,且由于核心筒外墙较 厚,因此在核心筒外墙的组合梁位置处埋置型钢柱, 墙内型钢柱的极限抗弯强度不小于组合梁梁内型钢 的一半。以保证弯矩传递,由于墙平面范围有多根 这样的型钢柱,也能对墙体有个比较好的约束作用。
对于组合梁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连接,则采用钢 柱内加劲肋,同时,在钢柱上开孔穿梁的支座钢筋, 为不致使钢柱削弱太多,考虑梁端钢筋必要时可以 两两并筋使用(支座处)。钢柱开孔的孔角部位置, 采用圆弧过渡,也尽可能减少应力集中
谢谢观赏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
本楼柱最大设计轴力约8万KN,如此大的荷载对柱来说是个很大的考验。对于本楼柱 采用用钢管混凝土柱叠合柱,主要是让钢管内部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可以大幅 提高柱的受压承载力。 为便于施工且本楼使用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因此钢管内外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致或内 部混凝土等级比外侧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但不高于本楼最高混凝土强度等级C70,管外 混凝土对于钢管的防腐及防火也起到很好的作用。图3为底层钢管混凝土柱的内力包 罗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柱截面的选取是合适的。钢柱在节点区采用内环加劲肋,以 保证管外混凝土及节点板易于施工。
长富金茂大厦钢结构设计
二、结构的整体设计
长富金茂大厦采用组合框架-核心 筒-伸臂结构体系,主楼高宽比为 7.0。核心筒为矩形,布置于塔楼 中心位置,其平面尺寸为22.6m X20.2m,核心筒高宽比为14.6;周 边布置了22棵钢管混凝土柱叠合 柱,54层及以下楼层框架梁采用 型钢混凝土组合梁,为达到小震 弹性设计,部分核心筒连梁也采 用内置型钢做法。本楼竖向设置 三道钢-混凝土组合伸臂桁架(每 道4榀,平面呈井字形布置),分 别位于21,38,52层,而这些楼层也 做避难层使用,从而减小了伸臂 腹杆对建筑平面使用的影响。
金茂大厦结构体系研究分析
![金茂大厦结构体系研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f840c0bceb19e8b8f6ba70.png)
金茂大厦结构体系分析————————————————————————————————作者:————————————————————————————————日期:高层建筑(上海金茂大厦)结构体系分析土木1301班班玄威 U201315###我国对高层建筑的定义:中国自2005年起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1.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与建筑、设备和施工密切配合,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重视结构选型和构造,择优选择抗震及抗风性能好而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与平、立面布置方案,并注意加强构造连接。
在抗震设计中,应保证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使整个结构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
(二)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适用范围目前国内的高层建筑基本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其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工程概况:金茂大厦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工程占地面积2.3万m2,地下三层、地上八十八层,建筑面积约29万m2,金茂大厦建筑总高度为420.5m金茂大厦是融办公、商务、宾馆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化高档楼宇,第3-50层为可容纳10000多人同时办公的、宽敞明亮的无柱空间;第51-52层为机电设备层。
第53-87层为世界上最高的超五星级金茂凯悦大酒店,其中第56层至塔顶层的核心筒内是一个直径27米,阳光可透过下班折射进来的净空高达142米的空中中庭。
环绕中庭四周的是大小不等,风格各异的555间客房和各式中西餐厅等,第86层为企业家俱乐部;第87层为空中餐厅;距地面341米的第88层为国内迄今最高的观光层,可容纳1000多名游客,两部速度为9.1米/秒的高速电梯用45秒将观光宾客从地下室1层直接送达观光层,环顾四周,极目眺望,上海新貌尽收眼底。
裙楼部分有6层,内设大小宴会厅、百货商场和休闲娱乐等;6万m2的三层地下室内设有各类大型机电设备、服务设备、地下停车库和食街。
(完整版)上海中心大厦结构设计介绍
![(完整版)上海中心大厦结构设计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ffe1b08e45c3b3567ec8bd1.png)
商务活动“中心” 商务交流休憩“中心” 市民休闲娱乐“中心”
1.3 技术经济指标
用地面积:30370m2 容积率:12.51 地上建筑面积:38万m2 地下建筑面积:16万m2 绿化率:30% 建筑密度:45% 建筑总高度:632m
2.1 世界超高层建筑比较
中银大厦 315m
3.2 巨型柱
ZONE6~8典型平面 8根主巨柱
ZONE1~5典型平面 8层主巨柱+4根角柱
ZONE9
ZONE7~8
上部为十字形布置 中部为切角方形布置 底部为方形布置
ZONE6~8
ZONE5~6
ZONE1~4
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
外伸臂+ 环带桁架
环带桁架
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
✓ 位于第2、 4、5、6、7、8区 ✓ 外伸臂桁架贯穿核心筒腹墙
巨型柱
环带桁架
环带桁架
3.1 抗侧力结构体系
核心筒
3.1 抗侧力结构体系
核心筒 +巨柱
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
3.1 抗侧力结构体系
核心筒 +巨柱 +外伸臂
3.1 抗侧力结构体系
核心筒 +巨柱 +外伸臂 +箱型空间桁架
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
巨柱
经过多轮结构体系选型分析,并与建筑布局充分协调,确定以下巨柱布置方案
1~5区普通楼层 结论:
6~8区普通楼层
加强层
巨柱的布置宜结合建筑布局及结构性能综合确定。主巨柱设置于核心筒内隔墙 对应位置,通过伸臂桁架协同抗侧力,可获得相对较大的力臂。
次巨柱主要作用是减小环带桁架跨度,故不设伸臂桁架与核心筒连接,避免伸 臂与核心筒角部连接构造的困难。
金茂大厦设计
![金茂大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9c9abad33d4b14e852468c5.png)
金茂大厦商务办公 楼层分区情况
金茂大厦商务办公
• 塔楼1-2层是气势雄伟, 宽敞明亮,净高达10.1米 的商务办公区大堂,不仅 有激动人心的体量,而且 高格调,高档次,高科技 的室内装修给人以庄严典 雅,心旷神怡的特殊感受 。
金茂大厦正门
• 办公区在塔楼的3-50层,建筑面积为 122,871平方米,均为无柱大空间,层高4 米,净高达2.7米,租户可根据自身的需要 任意进行分隔和布置。
3.10 其他新技术的应用
• 在金茂大厦的施工过程中,还应用了“超 大超深基坑的支护技术”、“高精度测量 技术”、“大型垂直运输机械应用技术” 等一系列新技术。
• 在如此大的高标号混凝土连续浇捣中,选 择合理的材料及配合比设计,并采用“内散 外蓄法”养护,内设冷却水管,薄膜草包覆 盖,及电脑测温系统。将混凝土内部温升峰 值控制在100℃以内,使内外温差小于25℃ 。加快了混凝土内部的降温速率,缩短了施 工周期,只用了二个星期就完成了养护。
3.5 建筑节能技术
• 面积:工程占地面积2.3万m2,地下三层、地上八 十八层,建筑面积约29万m2,金茂大厦建筑总高 度为420.5m,截至2010年已建工程的国内第三、 亚洲第五、世界第八高度。
• 设计师:美国芝加哥著名的SOM设计事务所
• 功能:是一幢集办公、旅馆、购物、娱乐、 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大楼
曾获奖项
设计理念
• 金茂大厦的设计令人联想起中国古代的宝塔 造型,随着楼高往上,一步步渐渐地向里退 缩,构成一个有韵律的构图。根据大厦的设 计者:基于多处重复出现中国传统上认为是 吉祥之“8”这个数字,它可以说是一个“中 国化的装饰派艺术”风格的建筑。
• 在表现手法上,反映了设计师娴熟的专业技巧,主 楼的平面构图是双轴对称正方形,巧妙的切角,有 凹有凸,并在东南西北中轴处,设置四个三角形凸 棱;主楼的立面构图十分有趣,在两条对角线端点 即四角处,由下而上逐渐内收,其节奏逐段加快, 但东南西北居中的四个面又不内收,因此主楼立面 富有层次、节奏和韵律。这种以逐渐加快的节奏向 上伸展,采用了强化透视学方法,增加了建筑的高 度感。
金茂大厦的地基和内部结构
![金茂大厦的地基和内部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2c06385a581b6bd97e19ea45.png)
金茂大厦的地基和内部结构金茂是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超高层,其不仅承载了我们光荣与梦想,在工程上也是有开拓性的。
这么说吧,事到如今,其他超高层的盖法和金茂大同小异。
如果明白金茂是怎么建起来的,我们再看其他的摩天大楼,就和看 X 光片一样。
立于滩上为什么我们称上海为上海滩呢,因为上海真的是滩,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简单说,是由滚滚长江携带的泥沙堆积而成的。
这地方地表以下 40 米都是淤泥,地下 300 米才有基岩。
且地下水很浅,土质松软,往下挖半米就可能「咕咕」冒水了。
而且离潜在 8 级地震源也不过 400 公里(郯庐地震带)。
就这地质条件,上世纪中期外国专家就说了,这里不适合建高楼,也不适合修地铁。
但我们的远东第一大城市还是得发展,克服困难也得上。
比如打地基,按照超高层建筑的设计标准,一般摩天大楼的地基深度相当于建筑物高度的 1/15 左右,金茂 421 米高,28 米也就够了。
那金茂的地基有多深呢,地下 80 米。
它直接穿过了柔软的淤泥层,扎扎实实地杵在了坚硬的砂层里。
打地基,简单说可以理解为用桩支撑起建筑。
展开全文不过对于金茂大厦这样的庞然大物,就不是几根桩的问题了,那是桩的矩阵。
简单地算术题,我们测算得出金茂大厦有 30 万吨重,又算出每根桩可承重750 吨,那 30 万除以 750,400 根柱子均匀平布在建筑下方就可以了。
事实上,金茂用了 429 根,每根桩直径就有 1 米。
为了稳固,这些桩上还得戴一个帽子,把它们连在一起,学名「筏式基础」。
这名字挺形象,当遇到地震时,戴着帽子的柱子们就不会东倒西歪了,而是像小木筏一样随风摇摆。
我举个更形象的例子,就是把一个大钉板倒插在地上。
金茂大厦够大,这个桩的帽子也很大,4 米厚,长宽各 64 米,总共 13500 立方米。
需要先编好钢筋,再通过浇筑混凝土的方式把它做成一个整体。
问题来了,这么大的体积,该怎么浇筑呢。
我举个例子,假设我们冻一块冰,一次性冻住一整块结实呢,还是分若干次一小块一小块地冻起来结实。
金茂大厦设计概念及施工解析
![金茂大厦设计概念及施工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a3aa5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a.png)
强化施工过程监控
对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全过程 的监控,确保每道工序都符合设 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质量验收与评估
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质量验 收与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 的质量问题,确保整体施工质量。
安全管理措施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 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
应急资源保障
02
确保应急所需的各类资源得到有效保障,包括人员、物资、设
备等。
应急演练与培训
03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与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发生安
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06
后期维护与管理
日常维护与管理
1 2
清洁保养
定期对大厦进行全面清洁,确保外观整洁。
设施检查
每日检查各项设施如电梯、空调等是否正常运行。
照明系统设计
照明系统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进行设计,如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应急照 明等,以满足视觉舒适和安全要求。
04
施工方法与技术
施工方法的选用
施工方法
金茂大厦采用了逆作法施工,即先进行地下结构施工,再进 行地上结构施工。这种方法能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 高施工效率。
适用性
逆作法适用于大型高层建筑,特别是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 位高的情况。逆作法能够提高地下结构的承载力和抗浮能力 ,减少沉降和变形。
了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节能设计
金茂大厦的节能设计体现在多个 方面,如采用高效节能的玻璃幕 墙、LED灯具等,有效地减少了
建筑能耗。
雨水收集系统
金茂大厦还设计了雨水收集系统, 将收集的雨水用于冲厕、绿化等,
减少了自来水的使用量。
金茂大厦的地基和内部结构
![金茂大厦的地基和内部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08dac9bf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1.png)
金茂大厦的地基和内部结构金茂是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超高层,其不仅承载了我们光荣与梦想,在工程上也是有开拓性的。
这么说吧,事到如今,其他超高层的盖法和金茂大同小异。
如果明白金茂是怎么建起来的,我们再看其他的摩天大楼,就和看X光片一样。
立于滩上为什么我们称上海为上海滩呢,因为上海真的是滩,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简单说,是由滚滚长江携带的泥沙堆积而成的。
这地方地表以下40米都是淤泥,地下300米才有基岩。
且地下水很浅,土质松软,往下挖半米就可能「咕咕」冒水了。
而且离潜在8级地震源也不过400公里(郯庐地震带)。
就这地质条件,上世纪中期外国专家就说了,这里不适合建高楼,也不适合修地铁。
但我们的远东第一大城市还是得发展,克服困难也得上。
比如打地基,按照超高层建筑的设计标准,一般摩天大楼的地基深度相当于建筑物高度的1/15左右,金茂421米高,28米也就够了。
那金茂的地基有多深呢,地下80米。
它直接穿过了柔软的淤泥层,扎扎实实地杵在了坚硬的砂层里。
打地基,简单说可以理解为用桩支撑起建筑。
展开全文不过对于金茂大厦这样的庞然大物,就不是几根桩的问题了,那是桩的矩阵。
简单地算术题,我们测算得出金茂大厦有30万吨重,又算出每根桩可承重750吨,那30万除以750,400根柱子均匀平布在建筑下方就可以了。
事实上,金茂用了429根,每根桩直径就有1米。
为了稳固,这些桩上还得戴一个帽子,把它们连在一起,学名「筏式基础」。
这名字挺形象,当遇到地震时,戴着帽子的柱子们就不会东倒西歪了,而是像小木筏一样随风摇摆。
我举个更形象的例子,就是把一个大钉板倒插在地上。
BASICPRINCIPALOFPILEFOUNDATIONPILECAPLOWERDENSITYPILEMEDIUMDENSITYHIGHDENSITY金茂大厦够大,这个桩的帽子也很大,4米厚,长宽各64米,总共13500立方米。
需要先编好钢筋,再通过浇筑混凝土的方式把它做成一个整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1301班班玄威 U201315###我国对高层建筑的定义:中国自2005年起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
1.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与建筑、设备和施工密切配合,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重视结构选型和构造,择优选择抗震及抗风性能好而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与平、立面布置方案,并注意加强构造连接。
在抗震设计中,应保证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使整个结构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
(二)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适用范围
目前国内的高层建筑基本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其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工程概况:
金茂大厦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工程占地面积2.3万m2,地下三层、地上八十八层,建筑面积约29万m2,金茂大厦建筑总高度为420.5m
金茂大厦是融办公、商务、宾馆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化高档楼宇,第3-50层为可容纳10000多人同时办公的、宽敞明亮的无柱空间;第51-52层为机电设备层。
第53-87层为世界上最高的超五星级金茂凯悦大酒店,其中第56层至塔顶层的核心筒内是一个直径27米,阳光可透过下班折射进来的净空高达142米的空中中庭。
环绕中庭四周的是大小不等,风格各异的555间客房和各式中西餐厅等,第86层为企业家俱乐部;第87层为空中餐厅;距地面341米的第88层为国内迄今最高的观光层,可容纳1000多名游客,两部速度为米/秒的高速电梯用45秒将观光宾客从地下室1层直接送达观光层,环顾四周,极目眺望,上海新貌尽收眼底。
裙楼部分有6层,内设大小宴会厅、百货商场和休闲娱乐等;6万m2的三层地下室内设有各类大型机电设备、服务设备、地下停车库和食街。
整幢大楼如一座综合性的小区。
其总投资约45亿人民币。
上海金茂大厦位于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处,那不是容易建造超高层建筑的地方,该处的土
质条件极差,以至于建在浅基础上的许多建筑最大沉降可达到254mm;永久的地下水位是地面下1m之内。
地基条件很困难--砂粘土,且100m(328英尺)以内达不到基岩层。
此外,影响结构设计之额外因素还有该地区会经常受台风袭击和发生地震。
台风季节,在建筑物的顶部平均的风速在十分钟之内可达到201km/h。
地震时的地面加速度达到UBC标准地区的2A。
大厦采用超高层建筑史上首次运用的最新结构技术,整幢大楼垂直偏差仅2厘米,楼顶部的晃动连半米都不到,这是世界高楼中最出色的,还可以保证12级大风不倒,同时能抗7级地震。
大厦的外墙由大块的玻璃墙组成,反射出似银非银、深浅不一、变化无穷的色彩。
该玻璃墙由美国进口,每平方米500美金,玻璃分为两层,中间有低温传导器,外面的气温不会影响到内部。
评价地震是对金茂大厦的影响。
采用反映塔楼动力特征的现场特定反应谱分析出最可能发生的100年一遇的地震概率是10%,而在最大风力和最大地震荷载的作用下,该建筑的桁架机器连接部位的受力情况均在弹性范围内。
结构体系选择及特点:
结构工程师环绕中心部分设计了一个钢筋混凝土的保护性结构,往上则是高强度混凝土与结构钢复合结构。
在大楼框架下面有一个4m厚的钢筋混凝土筏式基础及429根空心钢桩打入砂粘土层65m深。
虽然该处较硬的砂粘土能提供某些承载力,大厦的支承主要依靠桩的摩阻力。
地面上,钢筋混凝土内筒通过外伸桁架与外檐处的8根超级巨柱结合在一起,共同承担垂直与水平荷载。
金茂大厦基坑面积近2万平方米,基坑开挖深度约20米,主楼基础承台为4米厚。
13500立方米的100高标号大体积混凝土,主楼泵造混凝土高度达到382.5米,在24—26层、55~57层、85~87层有三道外伸桁架将核心筒与八根巨型往连接成一个整体。
工程结构设计独特,并获世界结构工程协会颁发的国际建筑结构设计最高奖。
金茂大厦工程采用了C60和C50的高强度混凝土,基础底板均采用C50混凝土。
主楼核心筒从地下至31层为C60混凝土,主楼核心筒从32层至62层为C50混凝土。
巨型柱从地
下室至31层为C60混凝土,巨型柱从32层至62层为C50混凝土。
C60混凝土17488立方米,C50混凝土33708立方米。
其中主楼基础承台厚度4米,为13500立方米C50高标号混凝土,并一次性连续浇捣完成。
在如此大的高标号混凝土连续浇捣中,选择合理的材料及配合比设计,并采用“内散外蓄法”养护,内设冷却水管,薄膜草包覆盖,及电脑测温系统。
将混凝土内部温升峰值控制在100℃以内,使内外温差小于25℃。
加快了混凝土内部的降温速率,缩短了施工周期,只用了二个星期就完成了养护。
结构分析说明:本工程主楼结构形式是框筒结构,中间的核心筒为八角形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在53层下内设井字型隔墙,外侧有8根钢巨形柱和8根复合式巨形柱,在24~26层、51~53层、85~87层设3道钢结构的外伸桁架将核心筒与复合巨形柱连成整体以提高塔楼侧向刚度。
5层裙房采用一般的多层框架钢结构体系. 整体结构高宽比达9:1,总用钢量18500吨。
本工程主楼、裙房与广场地面之下都为3层地下室,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楼下部为满堂4m厚基础板,裙房及广场下部为普通筏式基础。
由于本工程基础底部采用盲沟集流,人工排水系统,因此基底不考虑浮力,基础板相对较薄。
本工程主楼桩采用900mm 钢管桩一直打到地质构造中的第9层土,即地下83m处,裙房采用小型钢管桩,打到第7层土。
外周边有8个混凝土大柱子,它们和钢筋混凝土心筒组成主要的抗侧力体系,角部还有8个小钢柱,主要承受竖向荷载并参与抗扭。
在内筒和大柱子之间设置了3道伸缩臂桁架,位于24~26层,51~53层,85~87层,伸臂桁架是2层高的刚桁架。
87层以上设置了空间钢桁架,一方面承受屋顶设备层的重力荷载,一方面加强了8 5~8 7层的伸臂,保证核心筒和外柱共同工作设置伸臂后,大大增加了结构刚度,减小了位移。
8个大柱子的底部截面尺寸为,混凝土强度为5 ,顶部减小到混凝土截面除了配置钢筋外,两侧还配置了轻型骨架,型钢之间有斜加劲杆相连,(类似桁架式骨架),可认为是钢骨混凝土柱,但钢骨在混凝土截面中的面积比仅为%,大大低于钢骨混凝土柱所要求的含钢率,因此也可认为就是钢筋混凝土柱。
外伸桁架的结构特点:构件连接形式多样在核心筒部位, 外伸桁架以中厚板剖口对接的
形式为主。
这是因为核心筒内隔墙的壁厚较薄, 采用螺栓连接或销接有困难。
在巨形复合柱内以高强螺栓与焊接混用, 一般情况腹板用高强螺栓、上下翼缘用剖口焊。
而外挑朽架部位, 初装时用高强螺栓与销子连接,终固时所有销接部位再补上高强螺栓。
上
部
结
构
是
钢
结
构
初
钢
筋
混
凝
结构
的混 合体
,.
水
平
抵
抗
筒体结构体系组成与特点: 随着建筑层数、高度的增长和抗震设防要求的提高,以平面工作状态的框架、剪力墙来组成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往往不能满足要求。
这时可以由剪力墙构成空间薄壁筒体,成为竖向悬臂箱形梁,加密柱子,以增强梁的刚度,也可以形成空间整体受力的框筒,由一个或多个筒体为主抵抗水平力的结构称为筒体结构。
通常筒体结构有:
(1)框架—筒体结构。
中央布置剪力墙薄壁筒,由它受大部分水平力,周边布置大柱距的普通框架,这种结构受力特点类似框架—剪力墙结构,目前南宁市的地王大厦也用这种结构。
(2)筒中筒结构。
筒中筒结构由内、外两个筒体组合而成,内筒为剪力墙薄壁筒,外筒为密柱(通常柱距不大于3米)组成的框筒。
由于外柱很密,梁刚度很大,门密洞口面积小(一般不大于墙体面积50%),因而框筒工作不同于普通平面框架,而有很好的空间整
体作用,类似一个多孔的竖向箱形梁,有很好的抗风和抗震性能。
目前国内最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如上海金茂大厦(88层、米)、广州中天广场大厦(80层、320米)都是采用筒中筒结构。
(3)成束筒结构。
在平面内设置多个剪力墙薄壁筒体,每个筒体都比较小,这种结构多用于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