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应象大论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七损八益,应指古代房中养生术中七种有害于精气的 做法和八种有益于精气的做法。
[原文206]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 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 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 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 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 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 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 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 之事,乐恬惔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 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能:胎之借字.
天地、上下
2. 概括阴阳 之间的关系
血气、男女 左右 水火
阴阳互相 为用,为万 物之本始。
[原文205]
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 则身热,腠理闭,喘麤为之俛仰,汗不 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 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 数慄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 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 也 。
[原文202]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 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伤 伤
• • 味 •
•
形
食
气
食 化为
精
化
伤于
[导读] 1、味、形、气、精、化的关系
气有药食之气 与真气之别。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 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 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 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原文阅读及翻译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原文阅读及翻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chēn)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水为阴,火为阳。
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阴胜则阳病,阳性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
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
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
阴阳应象大论
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小结
1.阴阳的基本概念
2.阴阳的基本内容: 对立、互藏、互根、互制、交感、转化 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生理、精气的生化、病机、辨证、药性、 诊法、针刺、养生、四时五藏阴阳。
复习思考题
1.试述阴阳的基本概念? 2“阴静阳躁”的含义是什么? 3药物如何区分阴阳?临床意义是什么? 4何谓“壮火”、“少火”?与气的关系是什么? 5如何理解“阳胜则阴病”? 6如何理解《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 “治病必求与本”? 7结合《阴阳应象大论》试述内伤七情的致病特点? 8《阴阳应象大论》对不同病邪所伤不同部位的规律是怎 样论述的? 9试述后世医家对“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有何发挥? 其临床指导意义如何? 10归纳《阴阳应象大论》有关治则治法的论述?
(二)风热燥寒湿五胜为病
风胜则动——身体动摇 热胜则肿——痈疡红肿 燥胜则干——津液干涸 寒胜则浮——一曰浮肿,一曰“烰”,热也 湿胜则濡写——湿泄或水泻
三、阴阳理论说明病理变化
(三)五志过极为病
人有五脏化五气,
以生喜怒悲(《天元纪》作思)忧恐
——指出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情志变化反映了五脏精气的功能。
酸——主收降,又属春生木味,能升能降
苦——主泻下,又炎上作苦,能降能升 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素问· 至真要大论》
涌泄为阴
(三)药食气味太过对人体损害
阴胜则阳病——酸苦涌泄之品太过,损伤阳气
阳胜则阴病——辛甘发散之品太过,损伤阴液 阳胜则热——辛甘发散之品太过,引起发热 阴胜则寒——酸苦涌泄之品太过,引起畏寒 重寒则热——过寒,阳损及阴,虚热(真寒假热)
七、阴阳学说在诊法中的运用
清(色泽鲜明)——阳
2.1阴阳应象大论
3.“五气”偏胜致病
[原文]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 则濡泻。
马莳注:风气胜者,吾人之体从之而动焉,如振掉、摇动之类皆 是也。 王冰注:热胜则阳气内郁,故红肿暴作,甚则营气逆于肉理,聚 而为痈脓之肿。 王冰注:干于外则皮肤皴拆,干于内则精血枯涸,干于气及津液 则肉干而皮著于骨也。(《六元正纪大论》“燥胜则干”注) 张景岳注:寒胜者阳气不行,为胀满虚浮之病。 王冰注:湿胜则内攻于脾胃,脾胃受湿则水谷不分,水谷相和, 故大肠传道而注泻也。以湿内胜而泻,故谓之濡泻。
3.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厥气,逆行之气。满脉,邪气亢盛,充
斥脉体。去形,神气浮越,去离形骸。
5.伏气致病
[原文]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 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背诵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冬伤于寒——春——阳气发越——温病 秋伤于湿——冬——郁而化热——咳嗽
[医案举隅]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肝脉循 于两胁,肝实胁胀,脾虚腹满。木乘土位,食少运迟,营 卫不和。补中益气,是其法程,更兼以涩固胃关之品,冀 效。
洋参、茯苓、冬术、炙草、川连、升麻、柴胡、归身、 木香、陈皮、山药、补骨脂、肉豆蔻
(《王九峰医案》)
[原文]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 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1]。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 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 归六府。
1.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凡药物饮食的味属阴,多沉降而 走下窍;凡药物饮食的气属阳,多升散而达上窍。
王冰注:“味有质,故下流于便泻之窍;气无形,故上出于呼 吸之门。” 2.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吴崑注:“阴 气润下,故味厚则泄利,薄则通利;阳气炎上,故气薄则发散, 厚则发热。”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原文及译文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原文及译文1. 《黄帝内经》是古代中医宝库中的经典之一,其中的《阴阳应象大论》是其中的关键篇章之一。
在这篇论文中,对于阴阳的理论有着非常深刻的阐述,对于中医理论的发展和实践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原文:夫天地者,万物之盗也;日月者,万物之主也。
阴阳者,万物之和也;浊清者,万物之污也。
神明者,万物之纲也;妖邪者,万物之变也。
3. 译文:In this passage, it states that the heavens and the earth are the thief and the master of all things; the sun and the moon are the rulers of all things. Yin and yang harmonize all things, while turbidity and clarity contaminate all things. The gods and the bright are the thread of all things, while the monsters and demons are the change of all things.4. 从这段原文和译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对于阴阳、浊清、神明和妖邪的概念非常重视。
这些理论不仅仅是关乎中医的治疗方法,更是对于人类生活和世界运行规律的一种深刻领悟。
5. 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黄帝内经中的阴阳概念,我们首先可以从阴阳的定义和作用开始。
在中医理论中,阴阳是指事物两个对立而统一的方面,互为存在、互相依存、相互消长、相互转化。
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各个方面。
6. 我们可以深入地探讨阴阳的相互关系。
在自然界中,阴阳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关系。
在人体内部,阴阳是相互补充、相互消长、相互调和的关系。
《黄帝内经》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内经》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应,即相应、对应;象,事物可见的现象或摹拟物象的像。
本篇以阴阳为理论的认本,论述阴阳与自然之象、人体生理、病理之象的相应,故篇名为“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引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黄帝说:阴阳,是自然界的一般规律,是分析和归纳千变万化客观事物的总纲,是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源,也是发生、发展和灭亡的根本,自然界中的无穷奥妙都是从阴阳对立统一之中变化出来的,所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也务必求之于阴阳这一根本。
再拿阴阳的变化来说,阳气轻清上浮,积而为天;阴气沉浊下降,积而为地。
静止属阴,躁动属阳;阳主生发,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
阳易动散,故能化气;阴易凝敛,故能成形。
阴阳之气,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其对立面转化,故阴寒至极可转化为阳热,阳热至极可转化为阴寒。
寒气凝敛,能生浊阴;热气长散,能生清阳。
如果人体中脾脏的阳气下陷而不升,就会产生完谷不化的腹泻病;苦胃中的浊阴之气堵塞在上而不降,就会产生胃脘胀满类疾病。
这就是阴阳运行失常反映出来的一种病理现象。
清阳之气上升蒸腾而为天,浊阴之气下降凝聚而为地;地气蒸发上升为云,天气凝聚下降为雨;雨是由地气上升之云转变而成的,云是由天气下降之雨蒸发而成的。
人体的变化也是如此,清阳之气从上窍耳目口鼻而出,如呼吸、声音、听觉、视觉等,都要依靠清阳之气才能维持;而浊阴之气从下窍而出,如大小二便等秽浊之物从前后二阴排出。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原文及译文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原文及译文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是中医学经典之一,深入探讨了阴阳的概念、特征以及它们在人体生理与疾病中的作用。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阴阳应象大论》的原文及译文,并结合丰富的内容,带领大家全面了解阴阳,并对生活健康提供指导意义。
【原文】黄帝问曰:有条有实,如脉之有数细大者,其出入难常,阴阳如是何也?岐伯曰:阴阳之相推移也。
两阳并行,两阴并列,两沉两浮,两浑两清,两时两气,两和两逆,是生万物之变也。
是故细所生者,实所养也。
虚病实治,实病虚治。
阴阳相贼,而更盛衰也。
更阴阳,以相贼也。
故两逆相摧,两和相持,两清相合,两浑相化,两沉相显。
故粗所生者,细所灭也。
故知阴阳之变术,则神矣。
【译文】黄帝问道:“在人体内,有的东西或细或大,如脉搏的快慢也不一致,这是阴阳如何运作的原理呢?”岐伯回答说:“阴阳相互作用并相互转化。
两阳并行,两阴并列,两者同时出现;两者同时发展,两者同时消退;两者同时存在,两者同时消亡;两者同时变化,两者同时兴衰。
这就是生命万物的变化过程。
因此,细微的东西是由实质养成的,而虚弱之病用实质治理,实质之病用虚弱治理。
阴阳相互破坏,使之更加兴旺或衰退,阴阳交替转化,相互消长。
所以,相反而行使之坏,相匀而持之好;相清而合之融,相混而化之好;相沉而显而露。
因此,粗糙的东西是由细微之物所消灭的。
因此,只有了解阴阳的变化,才能达到神的境界。
”【生动解读】阴阳是古代中医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它们是世界上万物运行的基本法则。
《阴阳应象大论》通过讲述阴阳在人体内相互转化的方式,生动地展示了阴阳的作用与特点。
阴阳的相互转化和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
只有阴阳平衡,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才能正常运作。
文章中提到了“两阳并行,两阴并列”,表明阴阳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呼应的。
同时,文章中也提到了阴阳的消长转化,暗示着生活中一切都是动态变化的,人们需要根据自身的阴阳特点,合理调节生活方式,以保持身心的平衡。
学习_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的相互转化。 酸化木,苦化火,久服酸苦之味,易从木火热 化。
第三段 病因致病
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 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 形伤气也。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
410湿1 胜则濡泻。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 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
质。 如津液、气血。
• 清阳发腠理: 清阳:指温煦腠理的物质。 如卫气。
• 浊阴走五脏: 浊阴:指滋养五脏的物质。 如营血、精血。
• 清阳实四肢:
清阳:能温煦四肢、使其活动自如的 物质。
• 浊阴归六腑:
浊阴:能使六腑功能发挥正常的物质。
小结
1. 阴阳的含义
是天地形成的本源物质。
2. 阴阳的特点
主要内容
论阴阳含义、基本规律 药食气味阴阳属性及作用 病因致病 论天地人阴阳五行生命系
统 论阴阳理论在医学中的应
用
论阴阳含义、基本规律
1201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
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 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 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 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
均指人体的营养物质, 轻清上浮的精微物质为清阳, 重浊下沉的精微物质为浊阴。
第二段 药食气味阴阳属性及 1204 水為陰,火為作陽。用陽為氣,陰為味。味歸
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 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 為氣,氣傷於味。
7301 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
治法阴阳应象大论
思考题: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虚、实证治 疗的具体运用是怎样论述的?
味厚:如龟板、猪脊髓等血肉有情之品 及黄柏等坚阴之品。
“气虚宜掣引之”
【含义】掣引,指பைடு நூலகம்气升提法。气虚下陷 的病证,用补气升提法治疗。
如:气虚下陷的内脏脱垂、泄泻等,用 举元煎、补中益气汤治疗。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含义】即阴虚、阳虚证的治法。阴虚阳 亢证用滋阴法,叫“阳病治阴”(即 “寒之而热者取之阴”);阳虚阴盛证 用补阳法,叫“阴病治阳”(即“热之 而寒者取之阳”)。
如:风寒表证初期无汗、头身痛,用辛 温发散药煎汤浸洗或熏蒸。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含义】邪在皮毛,可用发汗解表法治疗。
“其在下者,引而竭之”
【含义】引而竭,指涤荡、引导法。病邪 在下部、下焦者,可用涤荡疏利法使邪 从下走。
如:利尿法、攻下法、攻逐水饮法。
“中满者,泻之于内”
【含义】邪在中部、中焦的痞满坚实的病 证,可用消散法使邪从中消。
如心下痞,用泻心汤治疗。
“血实者,宜决之”
【含义】决,冲决、开破,指针刺放血法。 血瘀壅实之实证,可用刺络放血法治疗。 后世引申为活血破瘀法。
如:下肢脉痹或急性腰痛、腰扭伤之实 证,用委中放血法治疗。
“其剽悍者,按而收之”
【含义】病邪急猛之证,应按其邪盛或正 衰的不同表现,以收敛病势、制伏邪气 法治疗。
第一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节选)
内容:本段原文论述了运用阴阳理论确 定的治则理论及具体治法。
一.治病步骤
• 先审察疾病的 阴阳性质 轻重缓急虚实 部位(上下表里气血)
• 再选择正确的治法。
二.治法归类
(一)针刺:据病势的盛衰而选择针 刺的时机。
《黄帝内经素论》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一)
《黄帝内经素论》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一)篇名释:1、本篇前部主论阴阳之作用、分类、属性,人体阴阳、疾病与四时及天地阴阳之对应关系,七损八益阴阳调理之法及自然之理,是为阴阳之论;2、后部主论五方所生,五气与天地人、五味、五官、五性、五体、五政、五令、五德、五化、五色、五音、五志、五脏、五变、五眚等自然现象及对应关系,是为应象之论。
故此名篇《阴阳应象大论》。
SW05—D0101【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黄帝书》说:阴阳,是天地之根本,是万物之定位,变化之起源,生死之起始,智慧之摇篮。
治病必须探索阴阳之根本。
D0102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就是说阳气聚积形成天,阴气聚积形成地。
阴性安静阳性浮躁,阳气主初生阴气主成长,阳气主肃杀阴气主封藏。
热气利于气化,寒气利于成形。
寒到极点生热气,热到极点生寒气。
寒气导致沉浊,热气导致清薄。
清凉之气在下,就生飧泻;浑浊之气在上,就生撑胀。
这就是阴阳颠倒时,病之异常和正常情况。
D0103【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腑。
就是说清澈的阳气形成天,浑浊的阴气形成地。
地气上升形成云,天气下降形成雨。
雨水出自地气,云层出自天气。
就是说清澈的阳气出自口鼻,浑浊的阴气出自二阴;清薄的阳气发自腠理,乳浊的阴精跑向五脏;清澈的阳气充实四肢,浑浊的阴气归属六腑。
D0104水为阴,火为阳。
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
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水之属性为阴,火之属性为阳,阳气利于气化,阴气利于生味。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原文及译文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原文及译文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原文为:
天地之道,可类而叙也。
陰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也,变化之父母也,生杀之本也,神明之府也,守护生命之官也,先后之经纬也,神明之府也,五行之会也,阴阳之所分也,阴阳者,陰至寒,阳至热也。
阴父阳母也;阴主外,阳住内也;阴主刚,阳主柔也;阴用心,阳用气也;阴在内,阳在外也;阴静而阳躁也;阴沉而阳浮也;阴虚而阳实也;阴内蓄而阳外发也;阴阳相推而变化随也。
阳主下部,阴主上也;五藏六府,阳所主也;五音之声,宫商角徵羽也,此五音者,谓之乐音也,乐有正也,正音者,五行均也。
诸音,各有音调也,变转相应也,此五音者,所以调人身也,以乐天地之宜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译文如下:
天地的道理可以进行类比和叙述。
阴阳是天地的道理,万物的规律,变化的根源,生与死的本质,神秘的宝库,保护生命的职务,先后的经纬,五行的会聚,阴阳的分界。
阴阳分别就是指阴极端的寒冷和阳极端的炎热。
阴是父亲,阳是母亲;阴主外在,阳则存在内部;阴主刚性,阳主柔性;阴使用心,阳则使用气;阴存在内部,阳存在外部;阴静而阳热衷;阴沉而阳浮动;阴虚而阳实在;阴在内部贮藏,
阳在外部释放;阴阳相互推动并随之变化。
阳主管下部,阴主管上部;五脏六腑都受阳性的主宰;五音的声音分别是宫、商、角、徵、羽,这五种音音调谐和声音的变化相应。
这五音指的是音乐的声音,音乐有正音,指的是五行之间的和谐。
各种音乐,都有不同的音调和转换,这五音用以调整人的身体,以合乎天地之适的音乐。
阴阳应象大论原文及译文
阴阳应象大论原文及译文
夫道者,阴阳之纲纪也;纲纪之严,而后能成大器。
故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若我,乃至于斯而已矣,而况万物乎!
译文:
道是阴阳之规矩,只有遵循规矩,才能成就大事。
所以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都是阴阳相互依存,冲撞融合而成。
人所痛恨的只有孤独、贫穷、无谷,但王公将其视为美德。
因此,有时物品的损失反而是它们的增益,有时增益反而是它们的损失。
人类也只能如此,更何况万物呢!
- 1 -。
阴阳应象大论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辛走气而性散(如麻黄味辛,发汗解表) 阳 辛走气而性散(如麻黄味辛,发汗解表)
甘走脾而灌溉四旁(如党参、甘草味甘,益气补中) 甘走脾而灌溉四旁(如党参、甘草味甘,益气补中) 酸主收敛,又依赖春生木性而上涌(如乌梅) 阴 酸主收敛,又依赖春生木性而上涌(如乌梅) 苦主泻下,又炎上作苦(如大黄味苦,通泄) 苦主泻下,又炎上作苦(如大黄味苦,通泄) 注意:“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注意: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可作阴阳相胜的病机理解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3) 药食气味的阴阳属性及效用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阴为味 味厚为阴中之阴 味薄为阴中之阳 阳为气 气厚为阳中之阳 气薄为阳中之阴 泄(降泄通便,如大黄、黄连) 降泄通便,如大黄、黄连) 通利小便,如猪苓、茯苓) 通(通利小便,如猪苓、茯苓) 发热(助阳发热,如干姜、附子) 发热(助阳发热,如干姜、附子) 发泄(发汗解表,如薄荷、荆芥) 发泄(发汗解表,如薄荷、荆芥)
目 的 要 求
1.掌握阴阳的概念及其法则; 1.掌握阴阳的概念及其法则; 掌握阴阳的概念及其法则 2.掌握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 2.掌握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 运用; 运用; 3.了解运用五行学说归类事 3.了解运用五行学说归类事 物的法则
一、阴阳学说的总纲及其在分析
事物中的运用
1.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1.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 阴和阳的相互对立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 (2) 阴和阳相互依存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阳化气,阴成形” 明张介宾曰: 盖阳不独立, 明张介宾曰:“盖阳不独立,必得阴而 后成…… 阴不自专,必因阳而后行…… ……; 后成……;阴不自专,必因阳而后行 所谓独阳不生,独阴不成也。 所谓独阳不生,独阴不成也。” (3) 阴和阳相互转化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阴阳;注意:转化需要条件 转化需要条件—极 寒热 = 阴阳;注意 转化需要条件 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全文解读PPT课件
(二)药食气味厚薄性能不同的机理
味(属阴) 厚——阴中之阴:纯阴直降而泄下 (如大黄、黄柏)
薄——阴中之阳:通利、淡渗(如 泽泻、桃仁、茯苓)
气(属阳) 厚——阳中之阳:助阳生热(如附 子、鹿茸)
薄——阳中之阴:发散、外泄(如 银花、麻黄)
第五段(从“壮火之气衰”至“少火 生气”)
内容:少火、壮火的含义及与元气 消长的关系。
• 处方:六一散12克,藿香、葛根各4.5克,茯苓、 大腹皮、炒扁豆各6克,姜厚朴、苏叶各3克。
• 7日后复诊,热退,身微汗,腹胀减轻,不呕吐, 尿量增多,大便每日10次,色质好转,口润,舌 不粘腻,暑湿渐化,脾虚益显,继以健脾止泻之
法而获痊愈出院。(《何世英儿科医案》)
*
(二).内伤致病因素对人体的伤害
治疗学:
清阳不出上窍或浊阴上犯清窍的头晕、耳目失 聪证:益气升提法、化痰降浊法 * 清阳不发腠理的肺气不宣证:宣肺发表法
清阳不实四肢的手足厥逆证:温阳通络法
浊气在上的肠胃积滞证:攻下法
浊阴不归六腑的水肿证:利水攻逐法、淡渗利 湿法 *
清阳出上窍
【案例】沈,三月十三日:中气下陷,疲倦无力, 面色萎黄,午后头冷而痛,无非阴霾蒙蔽,脉 沉不起,舌白无华。劳力内伤之候,正合东垣 升清之法。党参一钱五分,细辛三分,全当归 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蔻仁一粒,黄芪一 钱五分,川芎四分,升麻四分,茅竹一钱五分, 炮姜四分,炙甘草四分,柴胡四分,冬术一钱 五分,茵陈三钱。(摘自《张山雷医集 医案部 分》)«
(一)自然界中阴阳清浊升降的运动规律: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二)人体阴阳清浊升降的正常运动为生 理现象。
清阳 上升:出上窍(提供给视听嗅觉等功 能赖以发挥的精微物质)(或 涕、泪等轻清的分泌物)
黄帝内经 阴阳应象大论篇白话
阴阳应象大论篇原文:原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飧sūn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译:黄帝道:阴阳是宇宙间的一般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纪,万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有很大道理在乎其中。
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而道理也不外乎阴阳二字。
拿自然界变化来比喻,清阳之气聚于上,而成为天,浊阴之气积于下,而成为地。
阴是比较静止的,阳是比较躁动的;阳主生成,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
阳能化生力量,阴能构成形体。
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清阳之气居下而不升,就会发生泄泻之病。
浊阴之气居上而不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
这就是阴阳的正常和反常变化,因此疾病也就有逆证和顺证的分别。
原文: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còu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译:所以大自然的清阳之气上升为天,浊阴之气下降为地。
地气蒸发上升为云,天气凝聚下降为雨;雨是地气上升之云转变而成的,云是由天气蒸发水气而成的。
人体的变化也是这样,清阳之气出于上窍,浊阴之气出于下窍;清阳发泄于腠理,浊阴内注于五脏;清阳充实与四肢,浊阴内走于六腑。
原文: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
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译:水分为阴阳,则水属阴,火属阳。
人体的功能属阳,饮食物属阴。
饮食物可以滋养形体,而形体的生成又须赖气化的功能,功能是由精所产生的,就是精可以化生功能。
而精又是由气化而产生的,所以形体的滋养全靠饮食物,饮食物经过生化作用而产生精,再经过气化作用滋养形体。
阴阳应象大论解读
阴阳应象大论解读
阴阳应象大论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篇章,主要论述了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以下是对该篇章的解读: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中医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宇宙中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两种基本力量或原理。
阴阳的相互作用和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
二、阴阳在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中医认为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是由阴阳平衡维持的。
阴阳平衡则人体健康,阴阳失衡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2.解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医通过阴阳失衡来解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例如,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等。
3.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医通过调节阴阳平衡来治疗疾病。
例如,对于阴虚火旺的病人,医生会采用滋阴降火的中药进行治疗。
三、五行在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是中医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包括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与阴阳学说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五行与人体五脏相对应,通过调节五行平衡可以维护人体健康。
例如,肝属木,与酸味、绿色、春季、东方等相应,因此养肝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四、整体观念
阴阳应象大论强调了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人体内部各个器官、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因此,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中医注重全面考虑病人的整体状况,包括体质、环境、气候等多方面因素。
总之,阴阳应象大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阐述了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为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认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认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中医学经典文献《黄帝内经》中的一篇重要篇章。
它阐述了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阴阳与五行之间的密切关系。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认识进行全面评估,并提供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阴阳学说的概念和意义1.1 阴阳概念的起源与内涵阴阳学说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对世界万物变化规律的总结和概括。
它将自然界和人体划分为阴阳两个相对而对立的方面,代表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阴阳包含了一切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转化、相互作用,共同维持事物的平衡和发展。
1.2 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和核心,贯穿于中医的各个领域。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疾病,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和实施,都与阴阳的平衡或失衡密切相关。
通过辨证论治,恢复阴阳的平衡,才能达到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的目的。
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认识2.1 五行学说的概念和意义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自然界和人体划分为五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方面:木、火、土、金、水。
五行代表了具有特定属性和相互关系的物质和能量,它们之间以生克制化的方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宇宙的基本运行规律。
2.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论述《阴阳应象大论》中,素问深入探讨了阴阳与五行之间的密切关系。
他指出,阴阳是五行之本,五行是阴阳之化。
阴阳与五行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构成了整个自然界和人体的运行规律。
在五行中,木属阳,火属阳,土属中和,金属阴,水属阴。
阴阳之间的平衡决定了五行之间的协调与发展。
素问还通过论述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强调了阴阳调节的重要性。
当五行之间的阴阳失衡,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健康的受损。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论述,是中医理论中关于阴阳和五行的重要而深刻的认识。
4-阴阳应象大论(治则)
⑴ 因其轻而扬之
②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
有邪 表邪,病位在肌肤 渍形 用热水、药液蒸,浸浴身体。
渍 浸也。即浸浴熏蒸发汗。即病邪在肌表, 可用汤液熏蒸,浸浴取汗方法。
作用:祛表邪,散表热;清里热,助阳散寒 • —— 病邪在表,用药液浸渍、熏蒸的方法
以发汗解表。
③ 其高者,因而越之
高 指病位。邪在上焦。如咽喉、胸膈、胃脘等。 越 发越,指涌吐法,催吐之类。
阳虚→阴盛-温阳散寒 附子汤
二、调整阴阳
乡,病位。辨明病邪在气分、血分,令其固 守在原有部位,勿使其扩散。不要使血病及 气,气病及血。
【复习思考题】 1.掌握各治疗原则的适应证。 2.背诵各条治则。 3.为何说“血实宜决之”? 4.“其实者,散而泻之”是何义?
选择题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形不足者”的治疗方法是: • A.补味 B.温气 C.扬之 D.发之 E.填精
彰 彰复,补益之法。
• —— 气血虚衰病证,用补益法使正气充盛而 彰显。
2. 因其衰而彰之——治虚总则
(1)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 形不足 形气为阳,指形体劳倦,属阳衰。 • 温之以气 以甘温补气之药,温养元气。
—— 形气虚衰者,用益气方药以温补
• 症候特点:以阳虚、气虚为主要特征 • 病机特点:阳气不足,无以温煦 • 治疗原则:温补阳气 • 代表方剂:四君子汤,肾气丸等
• ——病位高,邪在上(咽喉、胸膈、胃脘)时, • 用涌吐、升散之法以发越病邪从上而出。
• 症候特点: 病位高,在上焦。 • 适应证: 痰涎蕴积,壅遏于咽喉或胸膈;或宿食,
或毒邪停胃脘。 • 治疗原则: 因势利导、引邪上越。 • 催吐代表方:瓜蒂散。
⑵ 因其重而减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阳应象大论
理解:
(1)阴阳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2)如何运用阴阳观点去解决医疗实践中的问题?
(3)怎样理解“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经脉别论
1.为什么“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 ?
2.说明食气入胃后在体内的输布过程.
3.说明水饮入胃后的输布过程,并说明这一理论的临床意义.
4.结合《五脏别论篇》说明“独取寸口”脉法的诊病原理.
5.背诵:“食气入胃…五经并行.”
6.解释:(1)淫气于经;(2)气归于权衡
决气
1、说明“六气”的概念.
2、说明“六气”不足的病候及其机理.
3、您如何理解“六气不分贵贱”和“六气源于一气”的观点?
灵兰秘典论
1.背诵“心者,君主之官……以此养生则殃。
”
2.如何理解心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3.释词:(1)治节;(2)相傅之官;(3)膻中;
(4)决渎;(5)州都之官。
六节藏象论
1.词解:(1)藏象(2)封藏之本(3)罢极之本
2.列表归纳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与五体、五华的
通应关系;
3.理解:
(1)如何理解“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2)试比较本篇与《灵兰秘典论》所论内容的异同。
上古天真论
1.本文提出什么样的养生方法?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方法?
2.肾气与人体生长、发育、衰老和生殖有何关系?这一理论有何临床意义?
3.解释:(1)虚邪贼风;(2)天癸;(3)地道不通
太阴阳明论
一、词解:1.阳道实,阴道虚2.阴阳异位3.四肢不用4.肠5.飧泄
二、背诵:
1.“阳者,天气也……阴受湿气”。
2.“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故不用焉”。
三、理解:
1.脾与胃“生病而异者,何也?”
2.“阳道实,阴道虚”的理论观点有何意义?
3.脾胃之病,为何出现“四肢不用”?
4.“脾不主时”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五脏别论
1.脏和腑各有哪些不同的生理功能和特点?这一理论有何临床指导意义?
2.为什么说“魄门亦为五脏使”?这一理论有何临床意义?
3.为什么说“气口独为五脏主”?
4.解释:(1)魄门亦为五脏使;(2)满而不能实,实而不能满;(3)气口
水胀
1、词解:鼓胀、肠覃、石瘕
2、据《灵枢。
水胀》试述水胀、肤胀与鼓胀的临床鉴别要点。
3、据《灵枢。
水胀》试比较肠蕈、石瘕之异同。
痹论
1.试述《素问•痹论》痹证的病因病机。
2.行痹、痛痹、著痹的临床特征是什么?
3.试述《素问•痹论》痹证与营卫的关系。
4.《素问•痹论》痹证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举痛论
1、背诵:
“经脉流行不止……故卒然而痛。
”
“余知百病生于气……思则气结”。
2、理解:
(1) 试述形成痛证的病因病机的其辨证要点。
(2) 试述九气致病的机理及临床表现。
(3) 如何理解“百病生于气”的病机学观点?
咳论
1.背诵:“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甚则为泄为痛。
”
2.理解
(1)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含义是什么?有何意义?
(2) 如何理解咳“聚于胃,关于肺”?有何指导意义?
脉要精微论
1、词解:诊法、五脏者,中之守也、五脏者,身之强也、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知
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
3、理解:
(1)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诊法有哪些基本原则?有何意义?
(2) 望精明、察五色善恶的要领是什么?有何意义?
(3) 何谓失守与失强?各有何临床意义?
(4) 试述“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的原理。
评热病论
1.词解:阴阳交、风厥、劳风、强上冥视、以救俯仰。
2.背诵:“有病温者……交者,死也。
”
3.理解:
(1)精气与邪气在热病过程中的关系怎样?
(2)试述风厥的概念、治法及临床意义。
(3)如何理解“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
热论
3.理解:
(1)分析“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
(2)如何理解“两感于寒”?有何指导意义?
(3)“遗热”、“食复”产生的机理是什么?有何临床意义?
生气通天论
3.理解:
(1)试述阳气在人体生理病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2)如何理解阴精和阳气的关系及“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的含义?
(3)怎样理解五味入五脏的理论及其意义?
调经论
3.理解:
(1) 根据《素问•调经论》:试述调经的意义。
(2)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的含义是什么?与后世所
指阴阳虚寒内外寒热有何不同。
(3) 怎样理解“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
痿论
1、词解:肺热叶焦、痿躄、宗筋、白淫.枢折挈.
2、背诵:“论言治痿者……故足痿不用也。
”
3、理解:
(1) 试述“治痿独取阳明”原理。
(2)你对“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是如何理解?
至真要大论
3、理解:
(1) 分析病机十九条。
(2)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试述探求病机的方法。
(3) 何谓正治法、反治法?如何运用?
(4) 什么是“求其属”?如何“求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