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主要构造运动
广西地质构造单元情况)
构造单元地壳大型构造的基本单位,又称大地构造单元。
广西绝大部分地区在晚三叠世以前经历了海水覆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其中晚古生代到中三叠世也有相对隆起和相对凹陷的区域,隆起区有的长期露出水面为剥蚀区,凹陷区则接受沉积。
根据地质构造发展演化历史及区域构造特征的不同,可将广西划分为一个一级构造单元,即广西一级构造单元属华南板块范畴,两个二级构造单元(扬子陆块、华南活动带),7个三级构造单元和19个四级构造单元。
桂北隆起三级构造单元。
属于扬子陆块的东南缘,位于桂北九万大山至越城岭一带,呈北东方向展布,南面大致以罗城、融水、兴安一线为界,是广西出露最老的地层分布区。
构成该隆起的地层以四堡群、丹洲群、震旦系为主,下古生界次之,上古生界及中新生界上叠盆地不发育,仅见于南部边缘和个别北偏东向断裂旁则。
自西南向东北,地层具有由老变新的分布规律,西南部主要为四堡群、丹洲群和震旦系,东北部主要为寒武系、奥陶系。
岩浆岩发育,除四堡期、雪峰期中基性火山岩和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分布在隆起区西南部四堡群和中部丹洲群外,尚有四堡期、雪峰期、加里东期和燕山期的中酸性花岗岩。
雪峰期和加里东期花岗岩呈岩基产出,规模较大,分别出露于隆起区西南部和东北部。
桂北隆起区经受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比较复杂,四堡运动和广西运动使四堡群和丹洲群至下古生界的地层强烈褶皱,其后的构造运动以上升活动为主,为间歇性上升隆起区。
四堡群以高角度紧密线状复式褶皱为主,构造线多呈西偏北方向,往东北逐渐转为北东向,至元宝山一带则为南北向。
丹洲群至下古生界则以紧密线状平行排列的复式褶皱为主,次级褶皱发育,局部有倒转褶皱,构造线呈北偏东方向。
上古生界(盖层)印支期褶皱,见于隆起区东北部和南部边缘,多呈短轴状或长轴状向斜,构造线呈北偏东方向。
从上古生界及中新生界上叠盆地不发育的特征看,桂北一带在晚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处于长期隆起,为露出海面的陆地和剥蚀区。
桂东北—桂中拗陷三级构造单元。
广西地质构造
广西地质构造单元 地壳大型构造的基本单位,又称大地构造单元。
广西绝大部分地区在晚三叠世以前经历了海水覆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其中晚古生代到中三叠世也有相对隆起和相对凹陷的区域,隆起区有的长期露出水面为剥蚀区,凹陷区则接受沉积。
根据地质构造发展演化历史及区域构造特征的不同,可将广西划分为一个一级构造单元,即广西一级构造单元属华南板块范畴,两个二级构造单元(扬子陆块、华南活动带),7个三级构造单元和19个四级构造单元。
桂北隆起 三级构造单元。
属于扬子陆块的东南缘,位于桂北九万大山至越城岭一带,呈北东方向展布,南面大致以罗城、融水、兴安一线为界,是广西出露最老的地层分布区。
构成该隆起的地层以四堡群、丹洲群、震旦系为主,下古生界次之,上古生界及中新生界上叠盆地不发育,仅见于南部边缘和个别北偏东向断裂旁则。
自西南向东北,地层具有由老变新的分布规律,西南部主要为四堡群、丹洲群和震旦系,东北部主要为寒武系、奥陶系。
岩浆岩发育,除四堡期、雪峰期中基性火山岩和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分布在隆起区西南部四堡群和中部丹洲群外,尚有四堡期、雪峰期、加里东期和燕山期的中酸性花岗岩。
雪峰期和加里东期花岗岩呈岩基产出,规模较大,分别出露于隆起区西南部和东北部。
桂北隆起区经受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比较复杂,四堡运动和广西运动使四堡群和丹洲群至下古生界的地层强烈褶皱,其后的构造运动以上升活动为主,为间歇性上升隆起区。
四堡群以高角度紧密线状复式褶皱为主,构造线多呈西偏北方向,往东北逐渐转为北东向,至元宝山一带则为南北向。
丹洲群至下古生界则以紧密线状平行排列的复式褶皱为主,次级褶皱发育,局部有倒转褶皱,构造线呈北偏东方向。
上古生界(盖层)印支期褶皱,见于隆起区东北部和南部边缘,多呈短轴状或长轴状向斜,构造线呈北偏东方向。
从上古生界及中新生界上叠盆地不发育的特征看,桂北一带在晚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处于长期隆起,为露出海面的陆地和剥蚀区。
桂东北—桂中拗陷三级构造单元。
广西主要断裂带-个人整理
1) 防城~灵山断裂带(6)西南起自越南境内,分为三支,北支为南屏~新棠断裂(10),中支为峒中~小董断裂(9),南支为灵山~藤县断裂(8)。
断裂西南始于越南的先安,经广西的防城、灵山至平南大安,由相互平行的一组断裂组成,呈舒缓波状延伸,长约350km。
该断裂可能往东北方向继续延伸,经贺州进入湖南。
总体走向北东40°~50°,倾向北东、南西均有,倾角40°~80°,其中大于60°居多。
断裂破碎带或动力变质带宽数米至百余米,局部达2000m,带内构造透镜体,挤压揉皱、角砾岩、千糜岩,糜棱岩、硅化、片理化等构造现象发育。
断裂切割寒武系至第三系及华里西期至燕山期花岗岩,属硅铝层深断裂。
断裂主要形成于加里东期,以后又多次活动,是一条长期继承性活动断裂。
断裂带在新生代以来和第四纪有明显活动,并表现出右旋剪切~引张的力学性质。
沿断裂带发育有中~新生代盆地和第四纪狭长状谷地,盆地边缘呈锯齿状,呈现张性断裂谷地景观。
断裂不但控制盆地和谷地的边界,而且切割盆地内的第三系,形成地堑性构造。
控制钦江河谷及矛岭江、防城河部分河段的发育,而且在卫星影像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矛岭江及其支流和防城河在穿过断裂时发生右旋同向弯曲和错位。
从河流错移的距离看,第四纪以来,断裂可能右旋平移了800m~1000m。
在断裂中段罗阳山一带,新构造活动明显,地貌发差强烈。
在罗阳山麓可见洪积扇裙,由于断裂活动,洪积扇发生右旋偏转。
横切断裂的河流两侧,阶地高度不一致,高差1m~3.5m不等,且具有分段性;浦北寨圩东南一段两侧,阶地高差较寨圩东北一段大。
3级地震6次,最大震级是强烈的现代构造运动具体的表现为沿断裂带曾发生M≥443级地震,震中烈度九度。
根据发生在断裂带上历史地1936年4月1日灵山县平山东的64震震级判别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 50021-2001)表5.8.3分级,,该断裂带为中等全新活动断裂。
加里东运动
水涛等(1986)为绍-江断裂带是内陆裂谷带,北则是江南古陆,南侧为华南加里东褶皱带,华南褶皱的基底为陈蔡群和建瓯群,时代为中、新元古代,即可称为华夏古陆。
江南古陆与华夏古陆是准同时存在的,二者在绍兴-江山一带遇合,形成对接碰撞带。
绍-江断裂带系洋底裂谷带。
江南古陆为岛弧。
二古陆的相向运动和对接碰撞导致大洋壳向岛弧消减,同时也为南侧的古陆超覆。
绍-江古大洋向西入赣中,向南入闽北逐渐开启,形成残洋盆地,即赣湘粤桂加里东地槽区。
古陆碰撞发生在900Ma左右的晋宁1期。
水涛(1987)认为古陆碰撞发生在晋宁早期,而后转为走向剪切滑移(左旋)。
赣湘粤桂残洋盆地具有强烈活动性,在Z沉积了万米的基性-中酸性海底火山复理式沉积,表现出优地槽特征。
在寒武纪末、早奥陶世末,早志留世末频频隆起,志留纪海已极大缩小,残留海槽在连滩-合浦-容县-钦州一带,经志留纪末的广西运动,仅局限于钦防一带,而后的东吴运动,残洋消失。
许靖华等(1987)认为在古生代,湘赣浙缝合带是一个大洋,其在印支期碰撞。
汪新等(1988)认为闽西北-浙南复理石形成于洋壳俯冲期,是地体碰撞前的产物。
S 型花岗岩是地体碰撞的结果,是碰撞和在碰撞后的产物。
在奥陶纪前,华南为大洋俯冲期。
在奥陶纪,闽西北地体与浙东南地体碰撞,南华洋消失。
杨森楠(1989)认为华南裂陷系经历了中元古代末的四堡运动和晚元古代早期末的晋宁运动或雪峰运动,从扩张到萎缩,此时显示出陆内裂陷槽的性质。
加里东期的海槽局限在赣中南、湘南和桂东一带,奥陶纪末的崇余运动后,海槽向本退出赣中南,志留纪末广西运动后裂陷槽已基本消失,只见于桂东南一隅。
主构造期为广西运动。
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原是统一的陆壳块体。
华南裂陷系乃是统一陆块的破裂。
绍兴奋-江山断裂带、广丰-宜春断裂带、萍乡-四堡断裂带为陆间裂陷性质。
华南裂陷系经历了中-晚元古代早期的扩张、晚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萎缩和志留纪末的封闭阶段。
构造演化的动力学过程与华夏地块相对于扬子地块从逆钟转为顺钟转动,以及沿NEE向的左行扭动变为右生扭动有关。
地质历史上几个重要的构造运动(汇编)
地质历史上几个重要的构造运动地质构造运动: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地质体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1、加里东运动:古生代早期地壳运动的总称,主要指志留纪至泥盆纪形成山地的褶皱运动,加里东运动的完成标志着早古生代的结束。
2、海西运动:当加里东运动终结后,整个地壳比较稳静这时没有褶皱运动,海西早期(泥盆纪至石炭纪)只有升降运动,形成了许多陷落盆地群。
从石炭纪末到二迭纪,为海西运动的后半期,海西褶皱运动,它将俄罗斯地块和西伯利亚地块连接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亚欧大陆的雏形。
3、印支运动:三叠纪中期至侏罗纪早期的地壳运动。
印支运动对中国古地理环境的发展影响很大,它改变了三叠纪中期以前“南海北陆”的局面。
包括川西、甘肃和青海南部等地的“雪山海槽”全部褶皱升起;海水退至新疆南部、西藏和滇西一带,仍属特提斯型海域;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大部分已由浅海转为陆地。
从此中国南北陆地连为一体,全国大部分地区处于陆地环境。
4、燕山运动:侏罗纪和白垩纪期间中国广泛发生的地壳运动。
该运动形成了大量褶皱断裂山地和大量小型断陷盆地,并伴以岩浆活动,特别在东南沿海一带花岗岩侵入和火山岩的喷发尤为剧烈,显示了太平洋沿岸地带构造活动的加强。
经过燕山运动,中国地貌的构造格局已清晰地显现出来。
5、喜马拉雅运动:新生代地壳运动的总称。
因形成喜马拉雅山而得名。
这一运动对亚洲地理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西亚、中东、喜马拉雅、缅甸西部、马来西亚等地山脉及包括中国台湾岛在内的西太平洋岛弧均告形成,中印之间的古地中海消失。
简单回答,希望你明白并满意哈。
第二部分八个运动(时间,地点,形成过程,结果)1.阜平运动(25亿年)在太古宙末期,有一次大的构造运动称为阜平运动(25亿年)。
它使得硅铝质地壳形成、加厚,成为小型稳定地块,称为陆核。
火山岩减少和沉积岩增加,说明阜平运动后,Ar分散的古陆核已经联合成为较大陆核,Pt1分布于韧性剪切成因盆地内,吕梁运动使其焊接,并进一步扩大固化形成原地台。
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及构造运动表新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五台群与下伏的阜平群上亚群(龙泉关群)间确属角度不整合接触其时限置于26亿年.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岗质岩浆侵位•所造成的角度不整合,除五台一太行山区外,还包括吕梁山区吕梁群与下伏界河口群之间、中条山区绛县群与下伏涑水杂岩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等•阴山、燕山及辽东、吉南、山东、豫西以及小秦岭等地亦然•鞍山运动、嵩阳运动等与之同期•吕梁运动(Luliang movement(revolution)古元古代滹沱群与中元古代长城群之间发生的强烈构造运动,李四光1933年创名.又称吕梁变革(L ilia ng tran sform).在中条山区、辽东、山东及鄂尔多斯等地均有代表吕梁运动的不整合存在.其时限大致距今18亿年与17亿年左右,可分别视作第一幕(主幕)和第二幕(末幕). 中岳运动与之相当.晋宁运动(Jinning (Tsinning) movement )新元古代中期的一次构造运动.米士 1942年创名.系据云南中、东部晋宁、玉溪等地南华系澄江砂岩与下伏中元古界一新元古界下部昆阳群之间的显着角度不整合确定.这次运动发生于距今8亿年左右.使昆阳群剧烈褶皱,而澄江组则为后造山磨拉石建造.此不整合在华南普遍存在•前澄江运动、皖南运动、休宁运动、雪峰运动等均与之相当古生代开始的构造运动趋向于使用世界公认术语,分别为:力口里东运动(Caledonian orogeny )泛指早古生代志留纪与泥盆纪之间发生的地壳运动,属早古生代的主造山幕•欧洲普遍用于早古生代变形的名词•以英国苏格兰的加里东山而命名•那里志留系及更早地层被强烈褶皱,与上覆泥盆系呈明显的不整合接触•形成从爱尔兰、苏格兰延伸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东南西向的加里东造山带•传统的加里东运动仅指早古生代发生的造山运动,而且典型的造山运动时代应接近志留纪末期;有人主张加里东运动既包括造山运动亦包括造陆运动•史蒂勒(1924)和许多人均将此词用于一个造山时期一一包括从奥陶纪到志留纪甚至更晚时期的一系列脉动,并划分出3个构造作用幕,即塔科尼幕(Taconian,奥陶纪与志留纪之间),阿登幕 (Ardenian,志留纪内部)和伊利幕(Erian,志留纪与泥盆纪之间).由于劳伦古陆、冈瓦纳古陆和波罗的古大陆之间的艾佩塔斯洋(原始大西洋)闭合有关,而引起的早古生代造山运动•这个地壳遗迹在现今认为这次造山运动影响了格陵兰、爱尔兰、苏格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均可见到••海西运动(Hercynian orogeny )又称华力西运动(Variscan orogeny)•泛指晚古生代发生于欧洲的造山运动,其时限自泥盆纪初期至二叠纪末•有人认为这一运动始于晚泥盆世,延续整个石炭纪•还有人认为这一晚古生代造山期包括整个石炭纪和二叠纪•德国地质学家史蒂勒( Wilhelm Hans Stille)1924 年将此造山期划分为五个构造作用幕:布雷顿幕( Breto nia n),晚泥盆世至泥盆纪末;苏台德幕(Sudetic),早、晚石炭世之间;阿斯图里幕( Asturian),石炭纪晚期,威斯特伐利亚期(Westphalian )和斯蒂芬期(Stephanian )之间;萨尔幕(Saalic)早、晚二叠世之间和普法尔茨幕(Pfalzian,Palatinian), 二叠纪末•关于’Hercynian'和’Variscan'二术语的用法,在欧洲分为两派:德国地质学家用‘Hercynian'描述欧洲北西走向褶皱带,而没有赋予‘ Hercynian'以时间概念,在讲时间时用‘ Variscan';法国和瑞士的地质学家则把‘ Hercynian'用于表示时间,因此说到阿尔卑斯山北部结晶岩块的时代时用’Hercynian', 而不用'Variscan'.印支运动印支运动又称印支构造期,简称印支期,是晚二叠世至三叠纪(257-205Ma)之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印支运动•法国地质学家Gromaget (1934)在研究越南的地层时,首次提出印支运动的概念•后经黄汲清的倡导,这一概念在中国也得到广泛使用最初,印支运动只是指中南半岛和中国华南地区中三叠统与上三叠统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所表现的构造运动,但现在已经把从晚二叠世至三叠纪之间的构造运动都统称为印支运动,由印度支那半岛(中南半岛)得名•该时期形成的褶皱带称印支褶皱带・20世纪上半叶中国许多地质学家对这一时期的地壳运动作过大量研究,并分别以“象山运动”、“艮口运动”、“淮阳运动”等命名•对这期运动,有人认为属于晚期海西运动,有人认为属于早期燕山运动・1945 年黄汲清将阿尔卑斯运动划分为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3个旋回•印支运动对中国古地理环境的发展影响很大,它改变了三叠纪中期以前“南海北陆”的局面•包括川西、甘肃和青海南部等地的“雪山海槽”全部褶皱升起;海水退至新疆南部、西藏和滇西一带,仍属特提斯型海域;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大部分已由浅海转为陆地•从此中国南北陆地连为一体,全国大部分地区处于陆地环境•燕山运动(Yanshanian movement)燕山运动为整个侏罗、白垩纪期间广泛发生于中国全境的重要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褶皱断裂变动、岩浆喷发侵入活动及部分地带的变质作用•燕山运动在不同构造部位的强度和表现形式有明显差别,如中国东部和东亚濒太平洋地区,其构造变形和岩浆活动具有自西向东愈加强烈的演变规律,地壳运动与构造变动具有长期性与多幕性相统一、渐进与激化相交替的特点,岩浆喷发和侵入活动具有多期次性•翁文灏(1927)以燕山为标准地区创名,原意代表侏罗纪末期、白垩纪初期产生的不整合、火成岩活动和成矿作用.1929年翁文灏又将燕山运动划分为A、B两幕,分别代表前髫髻山组、前王氏组的不整合.谢家荣(1936,1937)分为5期,分别以前门头沟组、前九龙山组、前东岭台组、前坨里组、前长辛店组的不整合或假整合为代表•黄汲清(1945)认为谢家荣的第一幕应属印支旋回,并将北京西山地区分为前九龙山组与髫髻山组、前坨里组、前长辛店组3幕,后来(1960)黄汲清又将中国东部的燕山运动分为5期,并认为是中国东部、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的主要造山运动,甚至波及到中国西部•《中国地质学》(1999)把发生在侏罗一白垩纪阶段的燕山运动分为早、晚两期:中国东部,二者的划分系以辽西义县组、北京西山东岭台组以及时代与之相当的岩组之底界(为一较清晰广泛的构造运动界面)为界限,在各自的中期与末期又分别划分出 2个区域性构造幕;中国西部,则划分为相当于侏罗纪阶段的与相当白垩纪阶段的早、晚两期,又进而划分出 4个构造幕,与东部2期4幕的划分颇为近似•燕山期为中国重要的形变期与成岩、成矿期,也是中国基本构造格架的形成期与改造期•不仅是中国的重要地壳运动,而且对整个环太平洋带乃至部分特提斯带等都有重要影响,因而燕山运动应属洲际性的重要构造运动•喜马拉雅运动( Himalaya movement)1945年由黄汲清创用•这一运动对亚洲地理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西亚、中东、喜马拉雅、缅甸西部、马来西亚等地山脉及包括中国台湾岛在内的西太平洋岛弧均告形成,中印之间的古地中海消失•这一运动中,中国东西地势高差增大,季风环流加强,自然地理环境发生明显的区域分异:青藏隆起为世界最高的高原,第三纪的热带、亚热带环境被高寒荒漠取代;西北地区因内陆性不断增强而处于干旱环境;东部成为湿润季风区•一般认为,喜马拉雅运动分为3幕:第一幕发生于始新世末、渐新世初,青藏地区成为陆地,从而转为剥蚀区;第二幕发生于中新世,地壳大幅度隆起,伴以大规模断裂和岩浆活动;第三幕发生于上新世末、更新世初,青藏高原整体强烈上升,形成现代地貌格局•我国所有高山、高原现今达到的海拔高度,主要是喜马拉雅运动第三幕以来上升的结果•新构造运动(Neotectonic movement )所谓新构造运动,是相对地史期间的构造运动而言的,其下限各家认识不一,有说上新世以来的叫新构造,有说第四纪以来的叫新构造(第四纪的下限认识也不一致,国外放在,中国现置于),有人则认为只有几千年或上万年,直接与人类的生存和活动有关•。
地质构造运动期大汇总
地球科学大辞典构造运动期(幕)构造运动期(幕)中国地壳运动【迁西运动】Qianxi movement发生于中国北方中太古代末的一次构造运动及构造 热事件。
因河北迁西得名。
在冀东,表现为迁西群遭受强烈的变形、以角闪岩相—麻粒岩相为主的变质作用和以钠质花岗岩为主的岩浆事件。
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各太古宙麻粒岩 片麻岩区具有广泛性和一定代表性,应属一次主要的构造运动。
铁架山运动、兴和运动与之相当,为迄今中国境内确定之最早的构造运动。
【铁架山运动】Tiejiashan orogeny辽宁东部鞍山地区中太古代末的一次构造运动。
据东鞍山铁矿采场南部鞍山群上亚群的条带状含铁建造与下伏东鞍山花岗岩之间的沉积不整合而确定。
不整合界面时限放在28亿年左右。
【兴和运动】Xinghe orogeny阴山地区新太古代末的构造运动。
得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兴和县,是根据集宁群晚期的不整合及构造 热事件确定的。
相当于五台运动。
【阜平运动】Fuping movement新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
五台群与下伏的阜平群上亚群(龙泉关群)间确属角度不整合接触。
五台群与阜平群无论在构造形态、构造方向、混合岩化作用、变质作用以及沉积建造上都有明显差异。
因而主张将其放在阜平群与五台群之间,其时限置于26亿年。
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岗质岩浆侵位。
所造成的角度不整合,除五台—太行山区外,还包括吕梁山区吕梁群与下伏界河口群之间、中条山区绛县群与下伏涑水杂岩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等。
阴山、燕山及辽东、吉南、山东、豫西以及小秦岭等地亦然。
【铁堡运动】Tiebu orogeny为太古宙后期的一次褶皱运动。
据五台—太行山区新太古界阜平群上亚群(龙泉关群)与上覆五台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
在五台山东北边缘龙泉关以西约5千米的铁堡村南见有明显的低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二者之间尚保存有厚约1 5米的古风化壳,因之命名。
广西的地质结构
桂东北—桂中拗陷 三级构造单元。位于桂中和桂东北,呈北东向展布,西北端为北西向。本区为古生代的长期拗陷区,晚古生代沉积盖层广泛发育,仅西南部较大向斜的核部有下中三叠统。桂东北较大背斜的核部,因剥蚀而出露基底(寒武纪地层),反映晚古生代桂中凹陷深,后期桂东北上升剥蚀强烈的特点。上古生界除下部有碎屑岩外,其余全为碳酸盐岩,是该区现代岩溶“桂林山水”发育的主要物质基础。岩浆活动不强烈,仅于东北部有加里东—燕山期的酸性岩浆侵入。加里东期褶皱为线状或倒转,呈北西西或北东向;印支期以平缓开阔褶皱为主,亦有长轴和短轴状,局部为倒转褶皱,呈北东向和北西向展布,在河池—柳城一带为近东西向的弧形构造,而在桂林一带构成向西突出的近南北向弧形构造。燕山期为小型的断陷盆地,构成平缓开阔的向斜构造。根据隆起和拗陷程度、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及构造特征的不同,可将本区划分为桂中区和桂东北区,桂东北区隆升较强烈,褶皱基底断续出露,台地盖层隆起时间也较早,柳江运动已普遍开始抬升,晚石炭世已成为泻湖沉积环境,晚二叠世为海滨沼泽环境;岩浆活动及褶皱构造均较强烈。桂中区则自广西运动后长期处于拗陷状态,岩浆活动微弱,褶皱以平缓开阔为主。
大瑶山隆起 三级构造单元。位于贵港、金秀至贺州间的龙山、大瑶山、大桂山、鹰阳关一带,呈北东向展布。以早古生代地层为主,主要为寒武系盆系不整合覆于早古生代地层之上。岩浆岩不发育,仅贺州鹰阳关震旦系中有中—基性火山岩,金秀—大黎—藤县和梧州—信都具有一系列的印支—燕山期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小岩体、岩株和岩脉群。加里东期褶皱分布广泛,以紧密线状复式褶皱为主,构造线以近东西和东偏北方向为主,其次为北东、北西向,局部近南北向。南北边缘晚古生代地层则以短轴向斜为主。发育有北东、东偏北和南北向三个方向的断裂。
桂北隆起 三级构造单元。属于扬子陆块的东南缘,位于桂北九万大山至越城岭一带,呈北东方向展布,南面大致以罗城、融水、兴安一线为界,是广西出露最老的地层分布区。构成该隆起的地层以四堡群、丹洲群、震旦系为主,下古生界次之,上古生界及中新生界上叠盆地不发育,仅见于南部边缘和个别北偏东向断裂旁则。自西南向东北,地层具有由老变新的分布规律,西南部主要为四堡群、丹洲群和震旦系,东北部主要为寒武系、奥陶系。岩浆岩发育,除四堡期、雪峰期中基性火山岩和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分布在隆起区西南部四堡群和中部丹洲群外,尚有四堡期、雪峰期、加里东期和燕山期的中酸性花岗岩。雪峰期和加里东期花岗岩呈岩基产出,规模较大,分别出露于隆起区西南部和东北部。桂北隆起区经受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比较复杂,四堡运动和广西运动使四堡群和丹洲群至下古生界的地层强烈褶皱,其后的构造运动以上升活动为主,为间歇性上升隆起区。四堡群以高角度紧密线状复式褶皱为主,构造线多呈西偏北方向,往东北逐渐转为北东向,至元宝山一带则为南北向。丹洲群至下古生界则以紧密线状平行排列的复式褶皱为主,次级褶皱发育,局部有倒转褶皱,构造线呈北偏东方向。上古生界(盖层)印支期褶皱,见于隆起区东北部和南部边缘,多呈短轴状或长轴状向斜,构造线呈北偏东方向。从上古生界及中新生界上叠盆地不发育的特征看,桂北一带在晚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处于长期隆起,为露出海面的陆地和剥蚀区。
广西地质构造单元情况
构造单元地壳大型构造的基本单位,又称大地构造单元。
广西绝大部分地区在晚三叠世以前经历了海水覆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其中晚古生代到中三叠世也有相对隆起和相对凹陷的区域,隆起区有的长期露出水面为剥蚀区,凹陷区则接受沉积。
根据地质构造发展演化历史及区域构造特征的不同,可将广西划分为一个一级构造单元,即广西一级构造单元属华南板块范畴,两个二级构造单元(扬子陆块、华南活动带),7个三级构造单元和19个四级构造单元。
桂北隆起三级构造单元。
属于扬子陆块的东南缘,位于桂北九万大山至越城岭一带,呈北东方向展布,南面大致以罗城、融水、兴安一线为界,是广西出露最老的地层分布区。
构成该隆起的地层以四堡群、丹洲群、震旦系为主,下古生界次之,上古生界及中新生界上叠盆地不发育,仅见于南部边缘和个别北偏东向断裂旁则。
自西南向东北,地层具有由老变新的分布规律,西南部主要为四堡群、丹洲群和震旦系,东北部主要为寒武系、奥陶系。
岩浆岩发育,除四堡期、雪峰期中基性火山岩和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分布在隆起区西南部四堡群和中部丹洲群外,尚有四堡期、雪峰期、加里东期和燕山期的中酸性花岗岩。
雪峰期和加里东期花岗岩呈岩基产出,规模较大,分别出露于隆起区西南部和东北部。
桂北隆起区经受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比较复杂,四堡运动和广西运动使四堡群和丹洲群至下古生界的地层强烈褶皱,其后的构造运动以上升活动为主,为间歇性上升隆起区。
四堡群以高角度紧密线状复式褶皱为主,构造线多呈西偏北方向,往东北逐渐转为北东向,至元宝山一带则为南北向。
丹洲群至下古生界则以紧密线状平行排列的复式褶皱为主,次级褶皱发育,局部有倒转褶皱,构造线呈北偏东方向。
上古生界(盖层)印支期褶皱,见于隆起区东北部和南部边缘,多呈短轴状或长轴状向斜,构造线呈北偏东方向。
从上古生界及中新生界上叠盆地不发育的特征看,桂北一带在晚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处于长期隆起,为露出海面的陆地和剥蚀区。
桂东北—桂中拗陷三级构造单元。
09 广西导游
陆宝福命题一、单项选择题1.广西地质经过()桂北的九万大山至大苗山一带隆起上升为陆地,这是广西陆地最初‚雏形‛。
中生代三叠纪中晚期,广西发生强烈的地壳运动(),全区隆起成为陆地,从那以后,广西全境一直为陆地环境。
A、四堡运动加里东运动B、加里东运动燕山运动C、印支运动四堡运动D、四堡运动印支运动2.下列哪次地质构造运动造就了广西‚有色金属之乡‛。
A、四堡运动B、加里东运动C、印支运动D、燕山运动3.广西地表岩石中,哪种岩石面积最广大?()A、沉积岩B、岩浆岩C、变质岩D、花岗岩4.曾在宜州做过官并病逝于宜州的历史名人是()A、苏东坡B、黄庭坚C、米芾D、蔡襄5.《桂海虞衡志》的作者是(A、苏东坡B、莫休符C、范成大D、刘克庄6.明代靖江王府的藩王共承了()位,历时285年。
A、11B、12C、13D、147.太平天国将领中,哪个曾带领部队离开天京,最后在大渡河边全军覆没?()A、杨秀清 B、陈玉成 C、李秀成D、石达开8.桂剧的创始人是()A、欧阳予倩B、田汉C、唐景崧D、曹秀先9.1951年成立了广西第一个民族自治,即()自治县,而1990年成立的()自治县是广西12个民族县中最晚的一个。
A、罗城仫佬族都安瑶族B、三江侗族融水苗族C、三江侗族大化瑶族D、龙胜各族恭城瑶族10.广西是个‚三沿‛的少数民族省区,有陆地边境线()千米,有八个县市与越南接壤,大陆海岸线()千米。
A、1050;2005;B、1020;1595C、2005;1050D、1595;102011.广西行政区域面积是()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
A、32.67;2.5B、23.67;2.5C、32.67;4D、23.67;412.()是广西冬季最温暖的地方,()是冬季最冷的地方,()是广西夏季是凉爽的地方。
A、涠洲岛23.1 金秀县象州B、涠洲岛(23.1)资源县乐业县(只有16.5度)C、斜阳岛金秀县资源县D、斜阳岛资源县武宣县13.当前,广西森林覆盖率达(A、35.2%B、38.7%C、52.17%D、68.2%14.龙脊梯田始建于()朝,垂直落差约()米。
地史学八大运动
地史学八大运动1阜平运动:是指太古宙末期(26-25亿年)发生于华北地区的构造运动,伴随该运动发生了大量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同时地壳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剥蚀作用,该运动使该地区ar活动类型沉积物固化、硅铝质地壳增大―华北古陆核2吕梁运动:指中国北方早元古代末发生的构造运动。
随着这一运动,发生了大量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同时,地壳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剥蚀作用。
晋宁运动是指晚元古代晚期(1-8亿年)发生在扬子地区的构造运动,它抬升了川鄂地块和下扬子海槽周围的所有边缘海褶皱,大量花岗岩类侵入和区域变质作用最终形成扬子板块基底4加里东运动:加里东运动是古生代早期地壳运动的总称。
泛指早古生代志留纪与泥盆纪之间发生的地壳运动,属早古生代的主造山幕加里东运动对华南地理历史分布的影响: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碰撞形成东南造山带。
除了桂东南钦州-防城地区残留的海槽和华南其他地区未被滇东泥盆系剥蚀的古陆或山脉外,加里东运动在华南形成了同一板块,改变了中国东部的古地理格局,它已成为南中国海的北部陆地,以秦岭为界,南为海,北为陆。
加里东运动对中国的影响:(1)祁连山构造带:晚元古代,南、北伸展断裂沉降成海槽,早古生代海槽发育深海沉积,晚志留世南北祁连海槽相继闭合,形成造山带,柴达木板块与华北板块的拼合(加里东-祁连运动)(2)华南构造带:晚s组(加里东运动-广西运动-华夏板块与扬子板块的拼合)5海西运动及其影响:由德国海西山得名。
其所形成的褶皱带,称海西或华力西褶皱带。
海西运动指晚古生代造山运动。
海西运动使西欧的海西地槽、北美东部的阿帕拉契亚地槽、欧亚交界的乌拉尔地槽、中亚哈萨克地槽及中国的天山、南秦岭、大兴安岭等地槽褶皱回返,形成巨大山系。
此时北半球各古地台之间的地槽带变为剥蚀山地,海西构造阶段的完成,标志着古生代的结束。
海西构造运动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晚古生代晚期,全球发生重要的板块构造运动,该运动结果使得哈萨克斯坦板块(准噶尔地块)与塔里木板块拼合,形成了天山褶皱带。
地质历史上几个重要的构造运动
地质历史上几个重要的构造运动地质构造运动: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地质体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1、加里东运动:古生代早期地壳运动的总称,主要指志留纪至泥盆纪形成山地的褶皱运动,加里东运动的完成标志着早古生代的结束。
2、海西运动:当加里东运动终结后,整个地壳比较稳静这时没有褶皱运动,海西早期(泥盆纪至石炭纪)只有升降运动,形成了许多陷落盆地群。
从石炭纪末到二迭纪,为海西运动的后半期,海西褶皱运动,它将俄罗斯地块和西伯利亚地块连接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亚欧大陆的雏形。
3、印支运动:三叠纪中期至侏罗纪早期的地壳运动。
印支运动对中国古地理环境的发展影响很大,它改变了三叠纪中期以前“南海北陆”的局面。
包括川西、甘肃和青海南部等地的“雪山海槽”全部褶皱升起;海水退至新疆南部、西藏和滇西一带,仍属特提斯型海域;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大部分已由浅海转为陆地。
从此中国南北陆地连为一体,全国大部分地区处于陆地环境。
4、燕山运动:侏罗纪和白垩纪期间中国广泛发生的地壳运动。
该运动形成了大量褶皱断裂山地和大量小型断陷盆地,并伴以岩浆活动,特别在东南沿海一带花岗岩侵入和火山岩的喷发尤为剧烈,显示了太平洋沿岸地带构造活动的加强。
经过燕山运动,中国地貌的构造格局已清晰地显现出来。
5、喜马拉雅运动:新生代地壳运动的总称。
因形成喜马拉雅山而得名。
这一运动对亚洲地理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西亚、中东、喜马拉雅、缅甸西部、马来西亚等地山脉及包括中国台湾岛在内的西太平洋岛弧均告形成,中印之间的古地中海消失。
简单回答,希望你明白并满意哈。
第二部分八个运动(时间,地点,形成过程,结果)1.阜平运动(25亿年)在太古宙末期,有一次大的构造运动称为阜平运动(25亿年)。
它使得硅铝质地壳形成、加厚,成为小型稳定地块,称为陆核。
火山岩减少和沉积岩增加,说明阜平运动后,Ar分散的古陆核已经联合成为较大陆核,Pt1分布于韧性剪切成因盆地内,吕梁运动使其焊接,并进一步扩大固化形成原地台。
地质历史上八大运动(汇编)
地质构造运动: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地质体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1、加里东运动: 古生代早期地壳运动的总称,主要指志留纪至泥盆纪形成山地的褶皱运动,加里东运动的完成标志着早古生代的结束。
2、海西运动:当加里东运动终结后,整个地壳比较稳静这时没有褶皱运动,海西早期(泥盆纪至石炭纪)只有升降运动,形成了许多陷落盆地群。
从石炭纪末到二迭纪,为海西运动的后半期,海西褶皱运动,它将俄罗斯地块和西伯利亚地块连接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亚欧大陆的雏形。
3、印支运动:三叠纪中期至侏罗纪早期的地壳运动。
印支运动对中国古地理环境的发展影响很大,它改变了三叠纪中期以前“南海北陆”的局面。
包括川西、甘肃和青海南部等地的“雪山海槽”全部褶皱升起;海水退至新疆南部、西藏和滇西一带,仍属特提斯型海域;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大部分已由浅海转为陆地。
从此中国南北陆地连为一体,全国大部分地区处于陆地环境。
4、燕山运动:侏罗纪和白垩纪期间中国广泛发生的地壳运动。
该运动形成了大量褶皱断裂山地和大量小型断陷盆地,并伴以岩浆活动,特别在东南沿海一带花岗岩侵入和火山岩的喷发尤为剧烈,显示了太平洋沿岸地带构造活动的加强。
经过燕山运动,中国地貌的构造格局已清晰地显现出来。
5、喜马拉雅运动:新生代地壳运动的总称。
因形成喜马拉雅山而得名。
这一运动对亚洲地理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西亚、中东、喜马拉雅、缅甸西部、马来西亚等地山脉及包括中国台湾岛在内的西太平洋岛弧均告形成,中印之间的古地中海消失。
八个地史运动(时间,地点,形成过程,结果)1.阜平运动(25亿年)在太古宙末期,有一次大的构造运动称为阜平运动(25亿年)。
它使得硅铝质地壳形成、加厚,成为小型稳定地块,称为陆核。
火山岩减少和沉积岩增加,说明阜平运动后,Ar分散的古陆核已经联合成为较大陆核,Pt1分布于韧性剪切成因盆地内,吕梁运动使其焊接,并进一步扩大固化形成原地台。
阜平运动——形成陆核(25亿年)2.吕梁运动(19亿年)吕梁运动——形成华北地块(17~19亿年)3.晋宁运动(10-8.0亿年)火山岩减少和沉积岩增加,说明晋宁运动后,分散的古陆核已经联合成为较大陆块,晋宁运动使其焊接,并进一步扩大固化形成为相对稳定的大型板块-扬子板块。
广西地层岩性
岩石广西出露的岩石有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其中沉积岩最发育,分布占全区面积的88%;岩浆岩主要分布于桂东南、桂东北和桂北占全区面积的9.03%;变质岩仅见于桂北及桂东南局部地域,其分布占全区面积的2.9 7%。
一、变质岩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
在变质作用条件下,使地壳中已存在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及先前已形成的变质岩)变成具有新的矿物组合及变质结构与构造特征的岩石,是组成地壳的三大岩类之一。
其岩性特征,一方面受原岩的控制,而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变质作用的改造,在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上具有与其他岩类不同的特征。
广西变质岩在元古界至中生界均有分布,其根据变质作用类型和成因,可划分为区域变质岩、混合岩、接触变质岩和动力变质岩四种类型,其中以区域变质岩分布最广。
区域变质岩主要分布在桂北、桂中、桂东及桂东南地区;混合岩主要分布于陆川—岑溪断裂带中;接触变质岩分布于广西各期次岩体接触带,以及部分隐伏岩体的顶盖围岩上;不同地区变质作用程度差别较大,其中桂东南地区分布少量达角闪岩—麻粒岩相的中—高级变质岩和混合岩,桂西地区主要分布沸石相、葡萄石—绿纤石相极低级变质岩,其它地区的变质程度仅达绿片岩相。
变质作用时代集中在吕梁期、四堡期、晋宁期、加里东期和印支期。
(一)区域变质岩区域变质作用是一种大面积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种变质类型,为广西境内主要的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岩主要分布于桂北、桂中—桂东、桂西和桂东南地区,面积为56688km,约占全区面积的24%。
按变质程度、岩石组合和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可分为桂北、桂中—桂东、桂西和桂东南四个变质岩区。
桂北变质岩区分布于柳州—桂林一线以北,受区域变质的地层主要为中—新元古界和下古生界。
主要经受了四堡期和加里东期低压型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的改造。
区域变质岩类型较简单,主要有:变质砂泥岩、板岩、千枚岩、变质基性—超基性岩、片岩、绿泥透闪石岩和大理岩等。
地球奥秘探秘广西桂林的奇特喀斯特地貌
地球奥秘探秘广西桂林的奇特喀斯特地貌自古以来,广西桂林的美景就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而闻名遐迩。
喀斯特地貌是地球特有的地形类型,以其异常的地质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备受关注。
而桂林的喀斯特地貌,则是地球上最出色的之一。
本文将带您一起探秘广西桂林的奇特喀斯特地貌所蕴含的地球奥秘。
一、奇特的形成过程桂林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独特而又神秘。
长期以来,地壳的变动、碳酸盐岩的溶解、地下水的冲刷等自然力量相互作用,共同创造了桂林的独特地貌。
首先,地壳的变动为桂林地区的地貌形成注入了原动力。
随着地壳运动,广西地区的山脉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沉积岩、造山岩、变质岩等地质构造组成了广西地区。
其次,碳酸盐岩的溶解是桂林地貌形成的关键过程。
由于广西地区石灰岩等碳酸盐岩的存在,雨水中的二氧化碳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了碳酸氢盐。
而碳酸氢盐又可与石灰岩中的方解石发生反应,产生溶解过程。
最后,地下水的冲刷是桂林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
地下水中含有碳酸氢盐,它们与石灰岩发生反应,产生溶解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下河湖不断侵蚀山体,形成了层层叠叠的喀斯特地貌奇观。
二、奇观的景色展示桂林的喀斯特地貌奇观数不胜数,犹如一幅天然的画卷。
其中,漓江与阳朔山水是最杰出的代表。
漓江穿越了桂林市区,经过长时间的地质作用,形成了美不胜收的喀斯特地貌。
蜿蜒的河道、青山绿水,每天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欣赏其美景。
在漓江上,您可以乘坐小船,欣赏美丽的山水,仿佛置身于梦幻的世界中。
而阳朔山水更是桂林喀斯特地貌的代表之一。
阳朔山水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地貌而闻名。
众多山峰旁边,悬崖峭壁、洞穴奇观等景色独具特色。
百里画廊更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每年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
三、地球奥秘的解读广西桂林的喀斯特地貌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景观,更蕴含着地球奥秘的解读。
首先,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揭示了地壳运动的脚步。
广西桂林地区的地貌形成是地壳演化的产物,从而揭示了地球长期以来的变动过程。
广西大地构造演化
广西大地构造演化广西地处滨太平洋与特提斯-喜马拉雅两大构造域的复合部位,华南加里东褶皱系的西南端。
西北部与扬子准地台在早古生代具有过渡性质。
加里东运动后,由地槽转化为地台,并与扬子准地台连成一体。
自晚三叠世以来,成为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的组成部分。
本区无论在构造运动、沉积作用、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等方面,均具有多旋回的特点。
标签:广西大地构造演化中元古代以来,广西地壳经历了漫长而又复杂的演化过程,其总趋势是,由活动性的地槽向相对稳定的准地台演化。
然而,由于地壳运动的不均衡性,致使这一演化出现复杂交替的历程,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或者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却有着不同的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及构造型相,地质构造特征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别。
元古代和早古生代,广西属于华南地槽区的范畴。
该地槽在广西运动以后大部分转化为准地台,但桂南钦州—玉林一代在晚古生代则成为残余地槽,直到东吴运动才褶皱回返。
桂西、桂西南地区早泥盆世晚期因地幔上隆,海底发生微型扩张,同时产生较强烈的中—基性岩浆喷发和侵入活动,地台逐渐解体并向地槽演化,至早—中三叠世发育成为右江印支再生地槽。
印支运动后,由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板块的联合作用,全区地壳隆起,成为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的一部分。
根据上述地质构造的演化特点,大致可将广西大地构造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元古代—早古生代地槽发展阶段;晚古生代—中三叠世准地台发展阶段(其中包括钦州残余地槽和右江再生地槽的形成和发展);晚三叠世—第四纪陆源活动带发展阶段。
太古—元古代,华南业已形成至少不小于现今的大陆块。
在此基础上,元古代以来,广西及邻区经历了3大发展阶段。
1元古代—志留纪裂陷阶段—扬子裂陷阶段裂陷盆地发育为主要演化特征,先后形成3世代裂陷盆地。
1.1四堡裂陷盆地早中元古代(四堡期),桂东北出现走向近东西的四堡陆内裂陷盆地,一度局部发展成陆间小洋盆和局部沟一弧系,以四堡群复理石建造—火山岩建造和非典型俯冲杂岩为代表。
广西主要断裂带-个人整理
1)防城〜灵山断裂带(6)西南起自越南境内,分为三支,北支为南屏〜新棠断裂(10),中支为峒中〜小董断裂(9),南支为灵山〜藤县断裂(8)。
断裂西南始于越南的先安,经广西的防城、灵山至平南大安,由相互平行的一组断裂组成,呈舒缓波状延伸,长约350km。
该断裂可能往东北方向继续延伸,经贺州进入湖南。
总体走向北东40°〜50°,倾向北东、南西均有,倾角40°〜80°,其中大于60°居多。
断裂破碎带或动力变质带宽数米至百余米,局部达2000m,带内构造透镜体,挤压揉皱、角砾岩、千糜岩,糜棱岩、硅化、片理化等构造现象发育。
断裂切割寒武系至第三系及华里西期至燕山期花岗岩,属硅铝层深断裂。
断裂主要形成于加里东期,以后又多次活动, 是一条长期继承性活动断裂。
断裂带在新生代以来和第四纪有明显活动,并表现出右旋剪切〜引张的力学性质。
沿断裂带发育有中〜新生代盆地和第四纪狭长状谷地,盆地边缘呈锯齿状,呈现张性断裂谷地景观。
断裂不但控制盆地和谷地的边界,而且切割盆地内的第三系,形成地堑性构造。
控制钦江河谷及矛岭江、防城河部分河段的发育,而且在卫星影像上可以清楚地看到, 矛岭江及其支流和防城河在穿过断裂时发生右旋同向弯曲和错位。
从河流错移的距离看, 第四纪以来,断裂可能右旋平移了 800m〜1000m。
在断裂中段罗阳山一带,新构造活动明显,地貌发差强烈。
在罗阳山麓可见洪积扇裙,由于断裂活动,洪积扇发生右旋偏转。
横切断裂的河流两侧,阶地高度不一致,高差1m〜3.5m不等,且具有分段性;浦北寨圩东南一段两侧,阶地高差较寨圩东北一段大。
强烈的现代构造运动具体的表现为沿断裂带曾发生MN43级地震6次,最大震级是4 1936年4月1日灵山县平山东的63级地震,震中烈度九度。
根据发生在断裂带上历史地4震震级判别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 50021-2001)表5.8.3分级,,该断裂带为中等全新活动断裂。
广西地质构造稳定性分析与评价_张继淹.
〔收稿日期〕2002-03-04〔作者简介〕张继淹(1938-),男,1962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主要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及管理工作,优秀高级工程师。
现已退休。
广西地质构造稳定性分析与评价张继淹(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广西桂林 541003)〔摘 要〕文章简述了广西现代地貌、活动断裂、活动盆地特征及地震活动概况,将广西地质构造稳定程度划分为稳定、较稳定、较活动3个一级区和相应的10个二级带,提出今后可能发生5~6级地震的危险地区。
〔关键词〕活动构造;地震;构造稳定性〔中图分类号〕P 3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861(2002)03-0001-7广西地壳是否稳定?今后是否会发生含7级以上破坏性极大的地震?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也是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近年来,笔者在承担新一轮地质大调查《广西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项目第8个课题《广西地质构造遥感综合调查及区域稳定性评价》时,根据遥感解译成果及各种成果资料,对广西新构造时期的构造稳定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划分了不同的稳定区和稳定带,编制了相应的成果图件和报告。
现将主要认识及成果撰写成文,供有关部门和人员参考。
1 活动性构造基本特征第三纪以来(距今70Ma 以来)仍在活动着的地质构造称为活动性构造或新构造。
活动性构造总是通过现代地形地貌、活动断裂、活动盆地、地震活动、地壳形变、温热泉、古地温、崩塌滑坡、海平面升降等表现出来,认真分析它们的活动情况和规律,对查明地质构造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1.1 现代地貌反映的新构造特征广西位于云贵高原至东南沿海山地丘陵的过渡地区,是中国东南部大陆边缘活动带的西南端,特点是四周高、中间低平呈盆地形态,热带岩溶峰林广布,山地多平原少,起伏不平。
此种地貌轮廓与新构造运动关系极为密切:①不同方向断裂的继承性活动,促使其间地块发生差异性断块升降,形成越城岭、大瑶山、大容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凤凰山、都阳山等众多断块山系及其间的断陷盆地或谷地,形成一系列隆、陷相间排列的现代地貌景观。
广西区域性断裂构造概况8
区域性断裂指延伸较长,区域上有较大影响的断裂。
广西主要区域性断裂有北北东向、北东东向和北西向三组。
北北东向区域性断裂有四堡断裂、平垌岭断裂、三江一融安断裂、寿城断裂、永福—龙胜断裂和资源断裂等,北东东向区域性断裂有陆川—岑溪断裂、博白—梧州断裂、灵山—藤县断裂、垌中—小董断裂、南屏—新棠断裂和大黎断裂等,北西向区域性断裂有那坡断裂、右江断裂、巴马断裂和南丹—昆仑关断裂等。
四堡断裂从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乡伸入广西,往南经融水苗族自治县良寨、兴洞、在罗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堡、宝坛、乔善东止于下里,呈北北东向延伸,广西境内长140千米。
断面倾向北西西,倾角35—70度。
北段横切四堡期褶皱,与加里东期褶皱大体平行,为逆冲断层,断距可达3000米;南段切割泥盆系和石炭系,为正断层。
断层破碎带宽10—150米,带内发育糜棱岩、构造透镜体、断层角砾岩及片理等,局部有韧性变形,具硅化、绿泥石化及黄铁矿化。
硅化带宽10—80米,由褐红色硅化角砾岩组成,形成特殊的突出地貌。
该断裂控制了丹洲群和泥盆系的沉积相,四堡、雪峰期花岗岩体沿断裂带呈串珠状分布并被断裂切割。
与雪峰期花岗岩有成因关系的锡矿,多见于主断裂旁侧,沿次级平行断裂充填。
属硅铝层深断裂,形成于四堡运动,印支-燕山期继续活动。
平垌岭断裂为区域性大断裂,南起宜州市北缘的天桥村,往北经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南、东门、寺门、龙岸东、平垌岭,过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红水和三江侗族自治县洋溪西、高培,从玉马延入湖南,呈北北东向展布。
区内长约170千米。
断面倾向北西西,倾角40—75度,由南往北逐渐变陡。
北段为逆冲断层,切割四堡期至加里东期褶皱基底,断距可达3000米,南段为正断层,错断泥盆、石炭系盖层,断距100—1800米。
断层破碎带宽数米至150米,断层角砾岩和硅化带十分发育,通过元宝山岩体时出现千糜岩、糜棱岩和片麻岩带。
两侧地层揉皱强烈,见劈理和擦痕。
地貌上呈现明显的断层崖、三角面和断层谷。
中国构造运动表
江南运动、八桂运动、柳汀运动、江西运动、南山运动、东陂运动
宁夏运动、平阳运动、曲靖运动、大明山运动、梨园河运动、桂北运动
湘桂运动、祁连运动
古浪运动、崇余运动
怀远运动
郁南运动、云贵上升
凤台运动、满家滩运动、陶来运动、霍邱运动、新邵运动
澄江运动
双桥运动、雪峰运动、迤东运动、皖南运动、休宁运动、豫西运动、昆阳运动、?山运动
衡阳运动、田阳运动、四川运动、台黎运动、茅山运动、星子运动、闽浙运动、萍乡运动
兴安运动
南澳运动
朝阳运动、宁镇运动、三湾运动
南象运动、三都运动、平而关运动
桂西运动、下扬子运动、金子运动、灌阳运动、艮口运动、龙华运动
安源运动、一平浪运动
秦岭运动、通化运动、苏皖运动
黔桂运动、东吴运动、鸣山运动、东南运动
昆明运动、鲁中运动
白垩纪
K
燕山期
侏罗纪
J
三叠纪
T
印支运动210
天山运动295(华力西运动)
广西运动415(加里东运动)
兴凯运动520
晋宁运动800
四堡运动1000
吕梁运动1800
五台运动2500
阜平运动2600
迁西运动2800
印支期
古
生
代
(Pz)
二叠纪
P
华力西期
石炭纪
C
泥盆纪
D
志留纪
S
加里东期
奥陶纪
O
寒武纪
?
兴凯期
新
构造运动表
地质年代(Ma)
主要构造运动(Ma)
构造期
地方性构造运动
新
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主要构造运动运动由地球内力引起岩石圈的变位、变形以及洋底的增生和消亡的作用称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产生褶皱、断裂等各种地质构造,引起海、陆轮廓的变化、地壳的隆起和拗陷以及山脉、海沟的形成等。
是使地壳不断变化发展的最重要的一种地质作用,引起地震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晚第三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在地貌、地物上保存较好,人们称之为新构造运动;晚第三纪以前发生的构造运动叫古构造运动;又将人类历史时期到现在所发生的新构造运动称为现代构造运动。
广西构造运动频繁,计有21次,其中以四堡、广西、东吴、及燕山运动最为强烈,具有造山运动性质,显示出具多旋回的构造运动特征,据此可将广西划分为四堡、扬子—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等6个构造旋回。
四堡运动1957年,广西石油普查大队首先根据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堡圩湾塘角附近,丹洲群与四堡群之间的不整合关系而创名。
后来,广西区域地质调查队于1963—1964年和1966年,在九万大山地区发现丹洲群与四堡群普遍呈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元宝山一带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从而进一步证实四堡运动的存在,发生时间大致在1000—1100百万年前。
桂北四堡期地槽经四堡运动褶皱回返,在九万大山和元宝山西侧一带形成一系列向北或向东南倒转的紧密同斜褶皱,同时伴随有小规模中酸性岩浆侵入和区域变质作用,形成本洞、大坡岭等花岗闪长岩体和一套浅变质岩系。
本洞岩体与上覆丹洲群沉积接触,其同位素年龄为1063百万年。
运动强度自西向东变弱。
富禄上升广西区域地质调查队1962—1965年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附近,发现震旦系富禄组底部为粗砂岩及含铁板岩,与下伏的长安组平行不整合接触,将造成此地质现象的构造运动称富禄上升。
这次发生于震旦纪长安期末的构造运动,涉及面不广,主要发生在三江、龙胜一带,是一次局部上升。
肯城上升在九万大山南侧罗城肯城一带,震旦系陡山沱组底部为厚20~40cm的砾岩,与下伏的南沱组平行不整合接触,将造成此地质现象的构造运动称肯城上升。
这次发生于震旦纪陡山沱期与黎家坡期之间的构造运动,涉及面小,主要发生在罗城肯城一带,是一次局部上升。
郁南运动莫柱孙1965年根据广东省郁南县所见奥陶系与寒武系间平行不整合而创名。
广西岑溪县筋竹至广东郁南一带,奥陶系底部或下部砾岩中含有变质的砂、页岩和花岗岩的砾石;博白县黄陵一带,下奥陶统下部有厚达数百米的含砾长石砂岩;大明山地区下奥陶统底部亦有厚45米的砾岩存在;桂东北兴安—龙胜一带,在其影响下沉积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寒武纪半深海—深海相复理石、类复理石沉积变为早奥陶世白洞期浅海相含藻类碳酸盐沉积。
云开大山地区下古生界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同位素年龄值为487—552百万年,时间与该运动相当接近。
桂北、桂中、桂西广大地区只见寒武系出露而无奥陶系分布。
说明在早奥陶世沉积之前,广西地壳曾发生过部分隆起上升,海域收缩,同时使早奥陶世沉积环境发生明显的变化。
北流上升莫柱孙1962年根据北流市民安水库出露的下志留统底砾岩中,见有天堂山片麻岩砾石所反映的地壳运动而创名。
广西区域地质调查队于1975、1980年确定民安水库下志留统灵山群下部之下有一套厚数十米至数百米由粗砂岩、含砾砂岩和砾岩组成的滑塌浊积岩系。
在广西,志留系只出露于桂东南、桂南和桂东北地区,其它地区未见奥陶系和志留系,说明发生于奥陶纪与志留纪之间的北流运动,使郁南运动形成的隆起区继续抬升和扩大,海域亦因此进一步萎缩,致使部分地区没有奥陶、志留系沉积。
广西运动丁文江1928年创名,是指造成广西泥盆纪“莲花山砂岩”与“龙山系”(下古生界)角度不整合接触所代表的构造运动,是发生于志留纪与泥盆纪之间的地壳变动,相当于世界通用的加里东旋回的末幕。
广西运动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是一次造陆性质的褶皱运动,除钦州—玉林一带未受影响外,全区丹洲群至志留系均被卷入褶皱,并上升成陆地遭受剥触。
该运动纪录的显著标志是泥盆系普遍以角度不整合覆于下古生界和更老的地层之上,在环江、罗城、融安、永福、临桂、兴安、全州一带,中泥盆统乃至上泥盆统角度不整合超覆于寒武系和其它更老地层之上。
泥盆纪海浸到达较晚的桂西、桂北等地亦见超覆现象,如德保至隆林一带,下泥盆统塘丁组与寒武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伴随该运动,有中酸性岩浆侵入,形成越城岭、猫儿山、海洋山等花岗岩体,它们侵入于下古生界而且大多数与泥盆系呈沉积接触,同位素年龄值为377—418百万年。
这一年龄值大致代表了广西运动的时间。
平旺上升这是发生于早、中泥盆世之间在桂南局部地区的一次上升运动。
桂南平旺一带,小董组底部有一套厚50m的火山碎屑角砾岩,具底冲刷,以及层凝灰岩、凝灰质硅质岩,表明钦州海槽在早泥盆世晚期曾发生剧烈活动,导致火山喷发,形成火山碎屑流,属地壳上升运动性质。
柳江运动朱森1932年命名,指广西下石炭统与上泥盆统之间的不整合所反映的构造运动。
李捷等1934年认为命名地柳江县拉堡镇马鞍山出露的石炭系与泥盆系间为“交角不整合”。
李四光1939年,张文佑等1941年,赵金科194 7、1959年,都曾论及柳江运动。
广西石油普查大队1959年认为柳江县马鞍山所见的泥盆石炭系间实为断层接触。
广西区域地质调查队1970年查明柳州地区下石炭统岩关阶与上泥盆统为整合接触,认为区内大部分地区没有柳江运动的地层纪录,但局部地区存在沉积间断,如兴安县崔家乡长冲屯所见,上泥盆统五指山组顶部有侵蚀面;东兰县金谷乡火烟洞见岩关阶平行不整合于融县组之上;龙州县武德乡逐卜、扶绥县渠黎乡弄烟村一带,大塘阶超覆于上泥盆统之上。
说明泥盆纪末期部分地区存在上升运动,仍以柳江运动称之。
黔桂上升地壳运动之一。
赵金科等1959年根据广西下二叠统栖霞阶和上石炭统马平群间的平行不整合所反映的地壳运动而创名。
现已查明,广西大部分地区石炭、二叠系之间为整合接触关系,仅南丹、河池一带以及平乐县二塘见栖霞阶与马平群或壶天群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这些地区栖霞阶底部有数米至数十米厚的炭质页岩夹薄煤层或铝土矿,其底部往往有砾岩或粉砂岩覆于上石炭统顶部凹凸不平的风化侵蚀面上,表明晚石炭世末地壳局部上升并遭受一定程度的剥蚀。
东吴运动地壳运动之一。
李四光1931年在江苏省南京附近创名,系指发生于早、晚二叠世之间的地壳运动。
这是一次普遍的地壳上升运动,全区大部分地区上二叠统底部为厚数米至20余米的粘土矿层或铁铝岩,标志着地壳曾经过较长时间的上升剥蚀阶段。
但在钦州一带表现为强烈的褶皱造山运动性质,使钦州残余海槽封闭,这时广西地区已完全进入一个统一的华南板块之内,而桂西地区处于台盆构造环境中的早、晚二叠世则为连续沉积。
东吴运动影响较广,强度各处不一,具有从东往西强度从强到弱的趋势。
苏皖上升运动属于印支旋回的第一幕。
发生于早三叠世与晚二叠世之间,称苏皖上升运动,在龙州—扶绥一带,下三叠统超覆于上二叠统或下二叠统之上;在隆林安然一带,下三叠统上部超覆于上二叠统之上,表明地壳具有明显的上升运动并遭受短暂剥蚀。
其它广大地区仍然处于水下环境,继续接受三叠纪沉积,其间振荡运动及海底火山活动强烈,形成三种不同的沉积建造;一是浅海台地相碳酸盐建造;二是浅海—深海盆地相碎屑岩建造;三是火山岩建造。
同位素年龄值为245Ma。
桂西上升运动属于印支旋回的第二幕。
发生于早三叠世末至中三叠世初之间,称桂西上升运动。
在隆林一带,中三叠统百逢组超覆于上二叠统之上,此外,在桂西和桂西南一带,早三叠晚期和中三叠世初普遍有酸性火山活动及少量的中性—基性火山活动。
在武鸣县灵马、田阳县那么一带产生近东西向轻微褶皱,地壳露出海面,经过短期侵蚀之后,又继续下沉,形成下三叠统与上覆中三叠统或中三叠统下部与底部地层之间微角度不整合或喷发不整合接触。
中三叠世,桂西地区地壳急剧下沉,海水变深,地槽型沉积迅速向碳酸盐台地沉积区扩大。
印支运动属于印支旋回的第三幕。
发生于晚、中三叠世之间的构造运动,称印支运动。
是继广西运动以来的又一次极其强烈的褶皱造山运动,波及全广西,使地层发生褶皱,桂西海槽封闭,形成印支褶皱带,从此结束海相地层的沉积转而进入陆相沉积新阶段。
十万大山地区上三叠统平垌角度不整合于中三叠统板八组之上,以及沉积不整合于印支期台马岩体之上,其中缺失晚三叠世早期沉积;其余地区为晚三叠世晚期—早侏罗世早期的那周尾组或天堂组角度不整合于晚古生代地层之上。
构造线方向各处不一,以北东向为主,次为北西向,亦有东西向和南北向,台地区为缓开阔的褶皱,盆地区为紧密线状褶皱。
伴随该构造运动有大量酸性岩浆侵入,构成了桂东南—桂南一带的岩浆岩带,岩体同位素年龄偏新或偏老,摆辐较大,为160-390Ma,一般为200-230Ma,伏波岩体侵入下三叠统,被下侏罗统沉积覆盖,年龄值为235Ma,大致可代表该运动的时限。
燕山第一幕发生于早白垩世与晚侏罗世之间的构造运动。
在该构造运动影响下,地层发生褶皱和断裂,同时产生强烈的酸性、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形成花山、姑婆山、栗木等数十个燕山早期岩体或岩群,并有钨、锡、铌、钽等成矿作用。
共有三次岩浆侵入:第一、二次为酸性岩;第三次以酸性岩为主,部分为中性或基性—酸性岩。
桂东及桂东南下白垩统普遍角度不整合于侏罗系及更老地层之上,但在十万大山盆地却不明显推测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同位素年龄值157—195Ma。
在该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块断升降运动活跃,沿着北东向灵山—藤县、凭祥—大黎深断裂之间、桂林—来宾大断裂和东西向宜山—柳城大断裂带,发育一系列大小不等的断陷或拗陷盆地。
此时本区地壳被分割成桂西、桂北、桂东和桂东南四个块断区。
块断区边缘及桂东南块断区内部分地区地势比较低洼,早白垩世在这些低洼处,积水成湖,形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陆相盆地。
以十万大山和贵县桥圩盆地规模最大(面积2500—6000多平方公里)。
在干燥炎热气候条件下盆地中沉积了一套数百米至五千余米的类磨拉石和红色复陆屑建造,来宾和桥圩盆地部分为含膏盐建造。
燕山第二幕发生于早、晚白垩世之间构造运动。
早白垩世末该构造运动波及全区,产生大规模的断裂活动和较强的褶皱及岩浆侵入。
形成许多北东、北西向区域性大断裂,它们对晚白垩世盆地的形成和分布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
沿着博白—岑溪、南丹—昆仑关断裂带有较强的重熔或同熔型中、酸性岩浆侵入,形成陆川、昆仑关、南丹县大厂等为数众多的岩体,并有钨、锡、铜、铅、锌等多金属成矿作用。
岩体同位素年龄值108-116Ma。
此时,火山活动几乎遍布所有盆地,火山总体由东南往西北,由强到弱,由酸性向基性的变化规律。
燕山第三幕发生于晚白垩世早、晚之间的构造运动。
该运动影响全区,导致普遍的地壳抬升和极为强烈的块断运动,使晚白垩世地层产生宽展型褶皱。
博白—岑溪、灵山—藤县、南丹—昆仑关等北东、北西向和部分东西向区域性深、大断裂再次发生激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