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电离辐射B、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C、电离辐射的防护E、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众所受辐射照射比例(1993年)
0% 4% 20%
76%
Ìì È» ·ø Éä Ò½ ÁÆ Õ Éä ºË ±¬ ºË µç µÈ
(3)环境放射性物质进入机体的途径
1)进入途径 通过消化道食入,呼 吸道吸入和皮肤、粘摸、伤口等侵入。
2)食物链转移 环境中的放射性核 素,通过食物和水进入体内的全部行径 过程称为食物链。各种放射性核素在环 境中转移的过程有浓集现象,不过受许 多因素的影响。
n + 14N → 14C + p 第一步 核反应产生质子 第二步 质子对物质产生
电离作用
n
1 14N
p 电离
14C
2
• 人体有大量 H 和 N 原子 中子对人体电离效应严重,可导致严重伤害
3. 电离辐射常用的量及其单位
放射性活度(A) 吸收剂量(D) 剂量当量(H) 有效剂量(E)

任何物质
吸收剂量(D)
沒有顯著的效應
非機率效應 (急性效應)
0~0.5 Sv
0.5~1 Sv
5~50%的患者在 3小時內嘔吐, 有倦怠和失去胃 口的現象,中度 的血液變化;可 在數週內復原。
2. 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的机理
人们发现辐射生物效应有2个特点: 第一个是机体吸收的能量不大,生物效 应却很大,例如 6.0Gy 的 X 射线可使人或高 等动物发生致死效应,若将这些能量转换为 热能,才可使体温升高0.002度。若以热辐射 代替电离辐射,需大1—10万倍的能量才能引 起机体死亡 ;
第二个是短暂的作用引起长期效应 ,射线穿过受照机体只是瞬间完成 ,而它引起的生物效应却能持续很 长时间。
五 中子与物质的作用
中子不带电不能直接使原子电离 但中子容易进入原子核内 同原子核发生作用引起核反应
1)与 H 原子核的弹性碰撞 传递能量 质子跑出来 中子被慢化 n+H→n + p
第一步 打百度文库质子(载能) 第二步 质子引起物质电离
慢化剂:轻水(1H2O) 重水(2D2O)
n
n
p
电离
H
n
2) 中子核反应 例如( n,p)反应
(3)利用中子与物质弹性碰撞 所产生的次级粒子来探测中子存 在的中子探测器; (4)利用射线对物质的感光作用 测量射线存在的放射自显影术。
常用的探测器多利用第一、 二种原理制成。
B. 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1. 作用于人体的电离辐射源 2. 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的机理 3 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分类 4 放射损伤
生物效应产生的过程和机理
电离辐射的能量转移过程
DNA损伤(分子水平)
单链断裂:
可以实现无差错
C
修复
双链断裂: 错误修复
细胞水平损伤
细胞死亡
间期死亡
增殖死亡
增殖死亡 间期死间亡期死亡
增殖死间亡期死亡
增殖死亡
功能障碍 结构改变
细胞水平损伤
细胞变异(modification)
变异
细胞转化
癌症
急性放射病 定义:人体一次或短时间内分次受到大
剂量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患。 外照射:>1Gy
急性放射病 症状与剂量的关系:
剂量(Gy)
0.1 0.5 1.0 1.5 3-5 7-10


染色体变化 末梢血中淋巴细胞减少 10%的人恶心,呕吐 死亡阈值 LD50/60天(造血器官死亡) LD100/60天(消化器官死亡)
第3章 电离辐射与人体健康
A、电离辐射 B、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C、电离辐射的防护 E、医疗照射 F、氡
A. 电离辐射
1. 电离辐射的种类 2. 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3. 电离辐射常用的计量单位 4. 电离辐射的探测
(电离)辐射 ( ionizing )
radiation 在辐射防护领域,指能


0
0
质 子 p +1 1.007276
中 子 n 0 1.008665
(1)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电离与激发(ionization and
excitation ) 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与物 质原子的壳层电子发生静电作用,电子 获得足够能量后使其脱离轨道形成一个 带负电荷的自由电子,失去一个电子的 原子则变成带正电荷的离子,自由电子 与离子构成离子对。这种使物质中性原 子变成离子对的过程称为电离。自由电 子又可引起其他原子电离,称为次级电 离。
1. 作用于人体的电离辐射源
(1)天然辐射源
1)宇宙射线(cosmic rays) 是从宇宙 空间发射而来的高能粒子流,由初级宇宙射 线和次级宇宙射线组成。地球上每个人受到 来自宇宙射线照射的平均剂量率约为: 0.38mSv ·a -1
2) 环境介质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地球上存在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有两大 类,一类是具有衰变系列的放射性核素 ,即铀系、钍系、锕系,每一个系都可 连续衰变十几次,才变为稳定性核素的 子体,母元素均为 原子序数大于83的重 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半衰期都在1010年以 上;第二类是无衰变系列的天然放射性 核素,如40K 、87Rb等。
天然辐射源对公众所致剂量水平世界 平均为2.4mSv ·a-1,其中氡及其子体吸 入所致内照射剂量为1.27mSv ·a-1 。
自从有人类以来一直受天然
辐射源的照射,称为天然本底照 射,它已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 生存环境。有实验证明,生物如 果在完全没有天然辐射源照射的 条件下,是无法生存的。
(2)人工辐射源 1)核武器实验对全球的环境污染
在生物物质中产生离子对的 辐射。
1. 电离辐射的种类
(1) 带电粒子 , 粒子,质子,反冲核等 , 粒子是放射性核素在核衰变时放
出的高能粒子, 粒子是由两个质子和 两个中子组成的一个氦原子核,带两个 正电荷,它的电离本领大,因质量重, 运动速度慢,穿透力弱。 粒子质量同 电子,可带正电和负电,其运动速度较 快,穿透力较 粒子大。
日常生活可接触的消费品放射源如:夜光表 ,烟雾警报器,机场X线检查机,电视和计算 机荧屏等,这些放射源对人类的照射剂量是很 小的。
根据《UNSCEAR》 1993 报告,若以天然照 射人均年剂量率均匀分布在365天,几种人工照 射相当天然照射的天数见表5—3。医疗照射全 世界人均年有效剂量是0.6mSv ,医疗照射剂量 水平相当于天然辐射源本底照射的25% ,是人 工辐射源附加照射中最高者,它是核动力所致 照射剂量的90倍,是职业照射剂量的270倍。
从1945年到1989年,全世界共进行了 1799 次核武器实验,美国921次,前苏联624次, 二者实验占总数的89% 。其中大气层实验 483次,爆炸的总能量相当于42000个美国在
广岛投的原子弹。核试验造成大量放射性落 下灰对局部和全球沉降。约有30多种元素, 200多种放射性核素,其中一些长半衰期的 放射性核素如 90Sr 、137Cs、 131I、 239Pu、 241Am等,可蓄积于体内,产生不良效应。 自1980年停止了大气层核试验,放射性落下 灰沉降量逐渐减少了。
3)医疗照射和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放源
医疗照射 是指接受治疗或诊断时患者或
被检查者所受的照射。医学中所应用的辐射 种类越来越多有:医用诊断X线 ,牙科X线, 核医学,放射治疗,介入放射,CT扫描,皮 科敷贴等等,几乎医学各科都离不开辐射的 诊治。医疗照射给人类造成的剂量负担人均 年有效剂量为0.4—1.0mSv,约为天然辐射的 1/4。随着人类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其应用频率呈增长趋势。
( ﹤ 10-11 米,keV,MeV),来自原子核γ衰变, 不带电, 静止质量 0 。
能量 E = hν) 动量 p = hν / c
• 能够同物质原子发生作用,但不能直接使原子 电离;有动量和能量交换,能够产生载能次级 带电粒子,可以对物质发生电离作用。
2 γ射线对物质的电离作用 两步过程
γ射线
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壳层电子 获得的能量不足以使壳层电子脱离轨 道,则从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 较高的轨道,即原子由基态转入高能 态,这种过程称为激发。
2)散射(scattering ) 带电粒 子通过物质时,因受物质原子核 库仑电场作用而改变其本身的运 动方向,称为散射。
3)韧致辐射(bremsstrahlung ) 高速带电粒子通过原子核附近时, 受到原子核库仑电场的作用而急 剧减速,一部分能量以光子的形 式辐射出来,这种辐射称为韧致 辐射。
(3)中子 中子是在核裂变 和核聚变时,带有能量而释 放出的。中子可分为快中子 和慢中子,质量为1,不带电。
另有中子发生器也可释放 出中子。
2. 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核辐射的基本性质
种类 符号 电荷 质 量
α
(e) ( u )
β
α
4He +2 4.00279
β
e± ±1 5.486×10-4
第1步 初级作用
三种作用效应
光电效应 康普顿效应 电子对效应
产生次级电子
第2步 次级作用
电离效应
次级电子使 物质原子电离
光电效应
自由电子 原子
受激原子
作用机制 光子同(整个)原子作用把自己的全部能量传递给原子,
壳层中某一电子获得动能克服原子束缚跑出来,成为
自由电子,光子本身消失了。
γ + A A* + e- (光电子)
4)湮没辐射(annihilation radiation ) 当+ 粒子与物质作用,能量耗尽时和 物质中的自由电子(e -)结合,正负电 荷抵消,两个电子的静止质量转化为两 个方向相反,能量各为0.511Mev 的 光子而自身消失的过程成为湮没辐射或 光化辐射。
1 γ射线是什麽? • γ射线是波长很短能量高的电磁辐射
天然放射性核素在自然界分布 十分广泛,如岩石、土壤、大 气、水、各种建材以及动植物 组织中都含有一定数量。人体 受天然放射性核素外照射全世 界平均剂量为0.46mSv ·a-1。
3)人体内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环境介质中处处有天然放射性核素, 人通过呼吸和饮食使天然放射性核素进 入体内,构成对人体的内照射,平均剂 量约为1.52mSv ·a-1。
原子
A + X 射线
• 电子对效应
能量≥1.02 MeV 的γ射线 与原子核作用可能产生一对 正-负电子。
能量转化成 质量
M = E /C2
M + γ → M + e+ + e- → γ1 + γ2
1.02 MeV
me
me
0.511MeV 0.511MeV
基本条件: γ射线能量 Eγ 1.02 MeV 为什麽?
异常细胞 克隆
transformation
cancer
生物效应产生的过程和机理
分子水平
细胞水平
临床症状 效应
DNA损伤
细胞死亡
体细胞 生殖细胞
功能障碍 不孕
确定性效应 多细胞死亡导致
细胞变异
体细胞 生殖细胞
肿瘤
随机性效应 单一细胞变异导致 遗传效应
电离辐射所致生物效应的分类
依据效应-剂量关系分类
质子质量为1,带一个正电荷。 反冲核,是中子与物质的
原子核碰撞时把能量传给被 碰撞的原子核,带有能量的 原子核脱出原子而成为反冲核。
(2) ,X 射线 射线又称 光子,是放射性核素
核衰变时由核释放出的,它不带电, 穿透力强,运动速度同光子。
X 射线是高速带电粒子通过原子核 附近时,受到原子核库仑电场的作用 而急剧减速,一部分能量以光子的形 式辐射出来,称X 射线。其物理性质 同 射线。
确定性效应
随机性效应
(deterministic effects) (stochastic effects)
有剂量阈值
无剂量阈值
效应的严重程度 与剂量成正比
发生几率与剂量 成正比
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
确定性效应与随机性效应
随机性效应
几 率
确定性效应
严 重 程 度
剂量
阈值 剂量
4. 放射损伤
者 意 义
1戈瑞 = 1焦耳/千克 1 Gy = 1 J/kg



有机体
放射源 活度(A) 1贝克=1次核衰变/秒
剂量当量(H) 有效剂量(E) 1希沃特 = 1 焦耳/千克
4. 电离辐射的探测
根据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原理, 在以下情况可探测到射线的存在: (1)利用射线能电离物质,收集所 产生的电离电流或电荷制造的探测 器; (2)利用光电倍增管收集带电粒 子激发原子所产生的荧光制造的探 测器;
2)核工业、核动力对环境的污染
主要是排放放射性“三废”和由事故释 放出的放射性核素所造成的局部污染。据联 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 )报1956—1990年由核工业产生的累积集体 剂量也仅为世界居民一年内所受天然辐射产 生的集体剂量的1/10 。虽然给人类造成的附 加剂量负担很小,但必须防止较大放射事故 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