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法三章的历史人物

合集下载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金字(吕不为)指鹿为马(赵高),烧书坑儒(秦始皇),用匕首(荆轲)看一幅可怜的画,挂梁刺一只股票(苏秦、孙京)汉代: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努力工作(诸葛亮)照料小屋(刘备)煮豆烧桂花(曹植)仰慕它(吕蒙)在小屋出发(诸葛亮)高兴不想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夸张(马苏)七逃七逃(诸葛亮)剑不老(黄忠)只有高八斗(曹植)勇敢(赵云)封金壁(关羽)独自去开会(关羽)等李子解渴(曹操)一切准备就绪,只有东风(周瑜、诸葛亮)和金: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森尧)姜朗才(姜燕)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二、寓言故事成语:坐好,看着天空。

井底的青蛙在船上寻找剑。

狐狸假装是老虎的力量,等待兔子。

它鼓励叶公浩龙自相矛盾,掩耳盗铃,画蛇加足以弥补死羊的数量,补一杯弓和蛇影,买弓还珍珠,与鹬蚌竞争,牟利,夜间自大,缺乏技能,担心天空关于常见的成语练习祖国的语言是丰富的精神宝库和迷人的宫殿。

成语是这种精神的明珠。

首先,成语的来源(小学生应该知道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寓言成语,如杞人忧天,愚公移山。

(主要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如《庄子》井底之蛙,《列子》愚公移山,《韩非子》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等等)2.神话传说中的成语,如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海市蜃楼、无缝衣、牛郎织女等。

苏教版小学语文期末总复习: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免费范文

苏教版小学语文期末总复习: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免费范文

历史故事成语: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二、寓言故事成语:
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叶公好龙
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画蛇添足滥竽充数亡羊补牢杯弓蛇影
买椟还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夜郎自大黔驴技穷杞人忧天。

历史故事成语中主要人物(汉)

历史故事成语中主要人物(汉)

历史故事成语中主要人物(汉)汉:一饭千金(韩信):【成语故事】韩信出身贫困,父母早逝,靠讨饭过活。

有时钓鱼充饥。

一天,碰到一老婆婆把自己的饭分给他吃,连续几天。

韩信十分感激,欲日后报答,婆婆希望信自立。

后韩信拜为大将,助刘邦建立汉朝。

被封楚王,回故乡向老婆婆送千两黄金感谢。

四面楚歌(项羽):【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攻占秦都以后,烧杀掳掠,人民怨声载道。

汉王刘邦趁机出击想衣锦还乡的项羽,让大军把项羽围在垓下,并设下“四面楚歌”之计,项羽以为汉军已经攻占楚地,以为天要灭他,只好边饮酒边唱歌,悲壮自刎身亡。

约法三章(刘邦):【成语故事】秦二世无能,信奸杀忠。

百姓流离失所,到处有人反抗。

刘邦和项羽在楚怀王军队中。

一天,楚怀王对刘邦和项羽说:谁先进入关中,谁就可以称王。

刘邦顺利进入关中。

在张良劝说下,召集关中父老、英雄约定: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刘邦顺利收买人心。

孺子可教(张良):【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韩国姬公子因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pī)隐匿,改名张良。

有一天他在圯(yí)水桥上散步,遇到一个老人的鞋掉到桥下,他主动拾起并替他穿上。

老人家认为他是孺子可教,就送他《太公兵法》,他仔细钻研后成为刘邦的谋士。

背水一战(韩信):【成语故事】韩信是楚汉战争中的军事奇才。

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率一万新军攻打赵国。

赵二十万兵力迎战。

汉军渡过挠蔓水,背水列下阵势,韩信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

全营出击,汉军因无路可退,个个奋勇争先。

韩信趁势反击,赵军大败,陈余战死,赵王被俘。

破釜沉舟(项羽):【成语故事】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军。

手不释卷(吕蒙):【成语故事】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

历史故事成语和主要人物

历史故事成语和主要人物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历史故事成语: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小学语文复习资料总汇词语复习卷(AABC、ABCC、AABB、ABAC……)成语归类(多达70类)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古诗名句分类集锦(春、夏、秋、冬、山、水、日、月、风、花、雨、雪、草、柳、树、鸟、江、河、云、离别、亲情、乡情)名句分类(关爱、爱国、进取、立身、哲理、情感、鉴赏)名言警句(时间、学习、勤奋、诚信、友谊、节约、环保、天气、春夏秋冬)中国古典诗词名句精华(写作、事理哲理、友谊、学问成才、乡思离情、愁恨悲欢、爱国忧民、述志抒怀、时令节日、天地山水、日月风雨、花草虫鸟、先秦古典)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155句。

约法三章的故事

约法三章的故事

约法三章的故事
在古代中国,有一位名叫约法三章的官员,他以严格的法治和清廉的作风闻名于世。

他不仅在治理国家时严明法纪,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以身作则,深得人民的敬重和爱戴。

有一天,约法三章接到了一起重大的盗窃案件。

案发现场残留了一些线索,但是凶手却始终没有露面。

约法三章深知,只有依法办案,才能保证案件的公正和严肃。

于是,他立即下令全城悬赏捉拿凶手,并且派出大批官员分头进行调查。

经过数日的紧张工作,终于有一位线人提供了重要线索,指认了凶手的藏身之处。

约法三章立即带领手下赶往现场,果然在一个偏僻的山洞里找到了凶手。

在审讯中,凶手终于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并交代了所有的犯罪事实。

约法三章没有因为案件的破获而得意忘形,而是深思熟虑地制定了一系列的惩罚措施,同时也为凶手提供了改过自新的机会。

他相信,法律的严明固然重要,但对于犯罪者的教育和感化,同样至关重要。

这起案件的成功侦破,不仅得益于约法三章的严明执法,更得益于他对人性的理解和对法治精神的坚守。

在他的治理下,城市的治安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民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安宁和幸福。

约法三章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合格的官员不仅要有严明的法治观念,更要有深厚的人文情怀。

只有在法治和仁爱相辅相成的基础上,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和谐稳定,人民才能真正享有公平正义和幸福安宁。

愿我们都能以约法三章为榜样,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官员,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各个成语相应的历史人物

各个成语相应的历史人物

各个成语相应的历史人物
背水一战(韩信) 完壁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颇)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项羽) 破釜沉舟(项羽)
卧薪尝胆(勾践) 纸上谈兵(赵括) 指鹿为马(赵高)
三顾茅庐(刘备) 东窗事发(秦桧) 如鱼得水(刘备)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庐(诸葛亮) 图穷匕见(荆柯)
草木皆兵(苻坚)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一字千金(吕不韦)
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一饭千金(韩信)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
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鞠躬尽瘁(诸葛亮)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
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
洛阳纸贵(左思)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精忠报国(岳飞)胸有成竹(文与可)。

约法三章 典故

约法三章 典故

约法三章典故【原创实用版】目录1.约法三章的典故背景2.约法三章的具体内容3.约法三章的历史意义4.约法三章的典故人物正文约法三章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典故,起源于西汉时期。

这个典故源自《史记·高祖本纪》,描述了刘邦在攻占秦国都城咸阳之后,为了稳定局势,与关中地区的父老乡亲约定了三条法律。

这个故事成为后世广泛流传的约法三章典故。

在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纷纷爆发起义。

楚怀王对刘邦和项羽说:“你们谁要是先进入关中,谁就可以称王。

”于是,刘邦和项羽分别带着军队向关中进军。

最终,刘邦率军先攻入关中,抵达距离秦国都城咸阳几十里的霸上。

秦王子婴在位仅四十六天,便向刘邦投降。

刘邦进咸阳后,原本想要驻扎在华丽的宫中,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认为这样做可能会失去人心。

刘邦听从了他们的建议,下令封闭宫门,只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库房,随即又带兵返回霸上。

为了招揽民心,刘邦召集关中父老、豪杰,与他们约定了三条法律,即“约法三章”。

“约法三章”的具体内容是: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除去秦法。

”这意味着只保留了杀人、伤人和盗窃这三种犯罪的死刑,其他秦朝的法律全部废除。

这个约定旨在稳定局势,安抚百姓,使新政权能够顺利建立。

约法三章的历史意义在于,它为刘邦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展示了他仁慈、爱民的姿态。

这一举措为刘邦赢得了关中地区的民心,为他日后建立西汉王朝奠定了基础。

同时,约法三章也成为后世广泛流传的典故,教育人们要遵守法律,以法治国。

约法三章的典故人物主要有刘邦、樊哙、张良等人。

刘邦是这个典故的主人公,他通过与关中父老约定三条法律,成功稳定了局势,为建立西汉王朝奠定了基础。

历史故事题目60个

历史故事题目60个

历史故事题目60个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负荆请罪
战国: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
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
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

1,抱薪救火-- 谋士苏代抱薪救火,中国古代成语,出自《史记·魏世家》中苏代与魏安釐王的一段对话“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意为:抱着柴草去救火。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它告诫我们解决问题或消除灾祸,只有看清事物本质,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否则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灾祸继续扩大。

2,势如破竹-- 杜预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

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出自《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3,高山流水--俞伯牙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4,望洋兴叹-- 河伯《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5,负荆请罪……蔺相如、廉颇负荆请罪,成语,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自己严厉责罚。

负荆请罪的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战国时代赵国廉颇、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称将相和。

6,投笔从戎……班超版本一: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尝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其后行诣相者,曰:“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

[约法三章是谁的典故]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谁

[约法三章是谁的典故]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谁

[约法三章是谁的典故]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谁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谁篇(1):约法三章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谁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刘邦。

约法三章的意思是: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现在指以语言或文字形式定出几条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条款。

刘邦的简介: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说原名季),刘邦被人称为赤帝子,战国时期魏国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华夏族。

出身平民阶级,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称沛公。

秦亡后被封为汉王。

后于楚汉战争中打败西楚霸王项羽,统一天下。

公元前202年2月28,刘邦于荥阳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谁篇(2):历史成语故事的主人公1、四面楚歌的故事(主要人物:项羽)故事: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

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

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

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

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yú姬jī一同唱歌。

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

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

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释义: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着又失败自杀的情节,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周围环境,而导致自己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在我们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日常行为表现不好,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喽。

2、高枕无忧(主要人物:孟尝君)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叫孟尝君的人,他在家里养了三千个门客,孟尝君把这些人分成上、中、下三种等级。

历史成语和主要人物

历史成语和主要人物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
历史故事成语:
战国: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
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
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汉朝历史人物事件

汉朝历史人物事件

汉朝历史人物事件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丰富的文化典籍。

特别值得自豪的是,有数千年不问断的历史记载,这是世界史上所仅见的。

以下是精心整理的汉朝历史人物事件,欢迎阅读与借鉴!汉朝历史人物事件篇一:刘邦约法三章当各路诸侯攻破武关(在今陕西丹凤东南),离咸阳不远时,赵高派心腹把二世杀了。

赵高想自己即位,又怕进关的诸侯不服,就把二世的侄儿子婴立为秦王。

子婴明白赵高一肚子坏水,非常危险,就设计杀了赵高。

项羽想借着咸阳内乱连夜进军,又怕投降过来的秦军叛变。

大军到了新安城南(今河南新安),楚军把投降的二十多万秦兵都给杀了,埋在大坑里。

打这儿起,项羽的残暴出了名。

公元前207年,刘邦进了武关。

秦王子婴派了五万兵马守住峣(yáo)关(在今陕西商县西北)。

刘邦用了张良的计策,派兵在关左右的山头插上无数的旗子,作为疑兵,又吩咐大将周勃带领全部人马,从东南侧面突然打进去,杀了主将,消灭了这一支秦军。

刘邦的军队进了关,到了灞上,秦王子婴带着大臣前来投降,车马好像戴孝似地都用白颜色。

刘邦接受了子婴的投降,把做了四十六天秦王的子婴交给将士们看管。

刘邦的军队进了咸阳。

将士们乱纷纷地争着去拣值钱的东西拿。

萧何首先进丞相府,把那些有关国内户口、地形、法令等的图书和档案都收管起来。

这些文件是将来治理国家不能少的,他认为比银金财宝更有用。

刘邦进了阿房宫,一见宫殿这么富丽,宫女们这么漂亮,就进了内宫,躺在龙床上不想离开了。

部将樊哙这时闯了进来,说:“沛公要打天下,还是要做富家翁?这些穷奢极欲的东西使秦亡了,您要这些干吗?还是快点回到灞上去吧!”恰巧张良也进来了。

张良对刘邦说:“请您听从樊将军吧!”刘邦只好封了库房,自己回到灞上的军营里去。

刘邦召集了各县的父老,对他们说:“你们吃秦朝的苦头已经吃够了,从今儿起,秦朝的法令一律废除。

我跟诸位父老订立三条法令:第一、杀人的偿命;第二、打伤人的办罪;第三、偷盗的办罪。

办罪的轻重看犯罪的轻重而定。

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谁

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谁

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谁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刘邦约法三章: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现在指以语言或文字形式定出几条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条款。

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说原名季,刘邦被人称为赤帝子,战国时期魏国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华夏族。

出身平民阶级,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称沛公。

秦亡后被封为汉王。

后于楚汉战争中打败西楚霸王项羽,统一天下。

公元前202年2月28,刘邦于荥阳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成为汉朝西汉开国皇帝,庙号为高祖,汉景帝时改为太祖,自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开始,多以最初的庙号“高祖”称之,谥号为高皇帝,所以史称汉高祖、太祖高皇帝或汉高帝。

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大军攻入关中,驻军灞上。

当时,秦朝权臣赵高逼即位不久的秦二世胡亥自杀,立胡亥的侄儿子婴为秦王。

很快,赵高又被子婴设计杀死。

子婴后来向刘邦投降。

子婴投降后,刘邦没有将他杀掉,他认为那样做会失掉人心。

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进豪华的王宫里,可他的心腹张良和樊哙劝诫他不要那样做。

刘邦接受了他们的建议,传令封闭王宫,并留下了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许多财宝的库房。

然后,还军灞上。

为了取得民心,刘邦召来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向他们郑重地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大家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

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管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即: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被判有罪。

”大家都非常拥护约法三章。

刘邦又派出许多人到各县各乡去宣传这三条法律。

百姓们都热烈支持,纷纷取出牛羊酒食来犒劳刘邦的军队。

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百姓的信任和拥护,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约法三章”,其实就是制度法规。

显然,规章制度虽然有了,如何执行却全在于执行者的“一闪念”。

执行得好,就是好制度,执行得不好,无异于“废纸一张”!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中国古代著名典故与对应人物

中国古代著名典故与对应人物

1破釜沉舟:项羽
2、四面楚歌:项羽
3、杀妻求将:吴起
4、望梅止渴:曹操
5、煮豆燃萁:曹植
6、三顾茅庐:刘备
7、初出茅庐:孔明
8、草船借箭:孔明
9、鞠躬尽瘁:孔明
10、约法三章:刘邦
11、江郎才尽:南朝江淹
12、入木三分:淳于棼13背水一战:韩信14、指鹿为马:赵高
15精忠报国:岳飞16、完璧归赵:蔺相如17负荆请罪:廉颇18、图穷匕见:荆轲19闻鸡起舞:祖逖刘琨20纸上谈兵::赵括21、围魏救赵:孙膑22卧薪尝胆:勾践23、毛遂自荐:毛遂
24、凿壁借光:匡衡
25、投笔从戎:班超
26、画龙点睛:张僧繇
27、程门立雪:杨时
28、退避三舍:先轸
29、草木皆兵:苻坚
30、讳疾忌医:扁鹊
31、滥竽充数:南郭先生
32、口蜜腹剑:李林甫
33、洛阳纸贵:左思
34、胸有成竹:文与可
35、一鸣惊人:楚庄王
36、吴下阿蒙:吕蒙
37,墨守成规:墨子
38、悬梁刺骨:孙敬苏秦
39、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约法三章的历史典故50字

约法三章的历史典故50字

约法三章的历史典故50字
秦二世是个无能的皇帝,他不但信任奸臣赵高,而且还杀了许多忠心的大臣。

老百姓都过得很不好,因此,到处都有人起来反抗。

而刘邦和项羽就是归属于楚怀王的军队中。

有一天,楚怀王对刘邦和项羽说:“你们谁要是先进入关中,谁就可以称王。

”于是,刘邦和项羽分别带着军队像西路和北路出发。

一路上,刘邦没有受到什么阻力,还打了几场胜仗,顺利进了关中。

不过,刘邦一进入咸阳城后,显现原本贪酒好色的本性,一直待在宫里不肯出来,完全忘了自己的目的。

等到张良去劝他,他才恍然大悟,赶快召集关中父老、英雄们开会,和他们做了三个约定─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剩下的都可以废掉秦朝法律。

所有的官吏和以前一样平安无事,百姓们得知也都很高兴,四处宣传:“如果刘沛公可以回到关东,那么我们老百姓就有好日子过了。

”因此,刘邦很顺利地收买了关中的人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邦
题名: 约法三章
出处:《史记·卷八》:“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汉书·刑法志》:“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


解释:章,规章;条款。

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

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典故:公元前207年,刘邦领兵抢先由中原进入秦川到达秦王朝国都咸阳,秦王子婴出城献国玺投降,秦朝正式灭亡。

刘邦入城后,秋毫无犯蒋秦朝的宫廷重地及财宝物资府库予以保护或封存,将十万大军撤驻城外霸上。

又召集三秦之地各县有德望和名声的耆老豪杰说:“父老乡亲们遭受秦朝暴政苛法的苦害已经很久了,说一句对朝廷不满的话就被诛灭三族,聚众谈论就被斩头弃市,我曾与各路义军首领有约,首先入关进阳者就在当地为王。

现在我自然应该称王关中之地。

我与诸位父老订立简明扼要的法规,仅有二项条款:杀人者要偿命斩首,伤害人或抢劫盗窃者论罪惩办。

除此之外,秦朝的繁律苛法全部废除。

各级官吏都各自按原任职务坚守岗位,执行公务?”接着,刘邦立即派人和秦朝旧吏们到和县乡村镇张贴告示,使约法三章家喻户晓。

三秦之地民众十分高兴,人们纷纷送牛羊酒食慰问刘邦的军队将士,刘邦一再推辞不肯收下,说:“仓库里粮食很多,战士们并没有挨饿,我不想再给父老乡亲们添麻烦,使大家破费财物了!”当地民众更加欢喜,唯恐刘邦不在三秦大地为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