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的进程练习题含答案(20200514063838)
高中地理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测试题
D.处在逆城市化阶段
15.读世界各国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图,图中四个虚线区域内国家,虚假城市化现象最严重的是
A.甲B.乙C.丙D.丁
读部分国家城市化过程图,回答下列各题。
16.图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日本D.巴西
2.由图示可以看出,1961年到1981年间,印度城市化水平比中国高,发展速度比中国快;印度城市化水平在2011年之前处于30%以下,是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城市化总体水平较低,发展速度慢。选D正确。
3.B
4.C
【解析】
3.德国城市化起步早,初时城市化水平最高,乙是德国;日本城市化速度快,三国中城市化发展最快,丙是日本,甲是美国。甲、乙、丙依次表示美国、德国、日本,B对。A、C、D错。
10.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明显比城镇突出, 主要原因包括城乡经济不平衡,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外迁,A、B、D包括。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农村养老负担较轻,C不包括,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中国与世界城镇化水平的差距变化幅度,负值表示低于世界城镇化水平数值。城市化水平提高,世界乡村人口的比重在减少。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农村养老负担较轻。
18.(1)1965~1975年,城市化率和人均GDP处于下降状态,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缓慢。1975~1995年,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均稳步回升。1995~2005年,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显著上升,城市化进程增速明显快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速。
(2)低级协调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3)经济发展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加速了经济发展。1995年后城市化速度远快于经济发展速度,导致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并不协调。这种不协调可能造成城市人口过度密集、地价过快上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环境恶化等问题。措施:加快经济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过快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高二地理城市化进程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地理城市化进程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城市化是指()A. 农民进城务工B. 城市人口增长C. 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D. 都市化进程答案:C2. 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是()A. 高速公路建设B. 工业化进程C. 政府政策D. 土地资源利用答案:B3.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城市化的问题和挑战之一?()A. 城市扩张带来的土地资源紧缺B. 大量农民进城导致社会保障问题C. 城市化对环境造成的污染D. 城市治理的问题答案:A4. 下列哪个国家是目前全球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家?()A. 美国B. 中国C. 德国D. 印度答案:B5.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的负面效应包括()A. 区域经济不平衡B. 城市负荷增加C. 社会矛盾加剧D. 环境污染增加E. 交通拥堵答案:A、B、C、D、E二、判断题1. 城市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
()答案:正确2. 城市化只是经济现代化的一个方面。
()答案:错误3. 中国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高速增长期、稳定增长期和高度发达期三个阶段。
()答案:错误4. 农民进城务工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答案:正确5.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率越高,农业人口比例越低。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城市化对经济的影响是什么?答:城市化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城市化带动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
- 城市化提高了劳动力的流动性,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 城市化带来了城市人口的消费需求增加,推动了商品和服务市场的扩大。
- 城市化促进了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创新,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2. 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有哪些?答: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 城市扩张带来的土地资源紧缺和环境问题,如土地利用不合理和环境污染。
- 大量农民进城导致的社会保障问题,如农民工福利和住房问题。
- 城市化加剧的社会矛盾,如城乡差距拉大、贫富差距扩大等。
- 城市治理的问题,如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交通拥堵等。
高一地理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属于逆城市化现象的主要表现的是()①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②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膨胀,中小城镇发展缓慢③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④乡村人口比重回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逆城市化现象主要是城市环境恶化、交通拥挤等存在一些列环境问题,乡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口开始由城市向乡村和小城镇迁移,导致乡村人口比重上升。
【考点】该题考查逆城市化现象。
2.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此图说明该地区()A.城市化水平高B.城市人口为2500万C.大约10%的人口在郊外居住D.人口密度较大【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该地区农村人口有250万,城市人口有2250万,所以该地区城市化水平很高;但在这类国家由于出现逆城市化,很多城市人口到郊区居住,所以虽然农业人口占10%,但在郊区居住的应不止10%。
图中数据不能反映人口密度。
【2】此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的国家是()A.巴西B.印度C.英国D.南非【答案】C【解析】由上题可知,该地区城市化水平很高,应该是发达国家,四个选项中只有英国是发达国家。
【3】形成上述国家这种人口状况的根本原因是()A.受国家政策的影响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C.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D.居民生活以消费动物性食品为主【答案】B【解析】该题问的是城市化水平高的原因,造成该国城市化水平极高的根本原因,应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4】图示人口状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①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②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产值下降③城市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加④农村人口增长减缓,出现负增长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给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困难、绿化面积减少等。
【考点】该题考查城市化。
3.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
高一地理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中箭头表示人口移动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甲图表示的是A.逆城市化B.城市化C.郊区城市化D.再城市化【答案】C【解析】读甲图可知,该地区乡村或小城镇人口向城市郊区迁移,中心城区人口向城市郊区迁移,该过程应该是郊区城市化的过程。
【2】乙图表示的是A.逆城市化B.城市化C.郊区城市化D.再城市化【答案】A【解析】读图乙可知,该地区中心城区和城市郊区人口不断向乡村或小城镇迁移,由于城市化过程产生一些列的城市问题,导致人口不断向乡村迁移,该过程为逆城市化的过程。
【考点】该题考查城市化过程。
2.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如果图示曲线表示城市化速度,则A.A曲线可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B.A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速度快C.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答案】A【解析】如果图示曲线表示城市化速度,A曲线城市化起步早,目前城市化水平高,出现了逆城市化,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
B曲线城市化起步晚,目前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快,表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
答案为A。
【2】如果图示曲线表示传统工业和新工业发展速度,则A.曲线A代表新工业的发展过程B.曲线A所代表的工业往往要求分散分布C.曲线B所代表的工业产品特点是“轻、薄、短、小”D.曲线B所代表的工业多是接近原料产地或动力基地【答案】C【解析】如果图示曲线表示传统工业和新工业发展速度,A曲线工业发展起步早,目前工业水平高,表示传统工业的发展过程,A错。
传统工业往往往往要求集中分布,B错。
曲线B所代表的是新兴工业,工业产品特点是“轻、薄、短、小”,C对。
曲线A所代表的传统工业多是接近原料产地或动力基地,而新兴工业的布局相对灵活,往往按照最优区位分布原则分布,D错。
【考点】该题考查地理图表判读,城市化的特点分析,工业类型对比。
3.(原创)下列关于城市化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化的发展应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②较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具有起步晚、水平低、常出现与其经济发展不符的城市化现象的特点③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均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④城市化过程对于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大⑤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社会问题A.①②④B.①②⑤C.①③⑤D.②③④【答案】B【解析】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化的发展应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①对。
高中试卷-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含答案)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解析版)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一、单选题1.1842年,英国人查德威克发表调查报告,指出疾病同不卫生有密切关系,提出建立干净的自来水系统和地下排污系统等。
1848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公共卫生法。
19世纪中后期,欧洲地下排污和自来水系统在各城市形成。
这说明欧洲()A.科学研究推动公共卫生建设B.工业化影响人们居住环境C.各国公共卫生立法日趋完善D.逐步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后期,查德威克的调查报告促进欧洲各城市重视并纷纷建立自来水系统和地下排污系统,说明科学研究推动欧洲公共卫生建设,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工业化对人们居住环境的影响,排除B项;仅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不能说明各国公共卫生立法日趋完善,排除C项;材料与欧洲逐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无关,排除D项。
故选A项。
2.如表是伦敦城市发展大事年表(部分),据如表可推知,英国()时间事件1863年议会颁布《碱业法》,要求抑制工业生产中的有害气体。
议会颁布《公共卫生法》,设公共卫生局,对供水、排污、贫民窟清理进行1875年监督。
“首都公共事务委员会”开辟新街道,缓解交通拥堵。
议会颁布第一部水环境1876年保护法《河流污染防治法》。
A.市民诉求改变城市面貌B.城市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C.环境污染加剧社会矛盾D.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议会颁布《碱业法》”“议会颁布《公共卫生法》,设公共卫生局,对供水、排污、贫民窟清理进行监督”“议会颁布第一部水环境保护法《河流污染防治法》”可知,英国通过多部法令治理环境,说明城市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B项正确;材料只是议会通过的法令,并未提到市民诉求,排除A项;材料强调环境治理缓和社会矛盾,环境污染加剧社会矛盾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环境治理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排除D项。
故选B项。
3.1935年,英国政府组建田园城市审核评估委员会,提出开发“卫星新城”的政策建议;1940年,英国政府一专门委员会出台报告指出,应疏散伦敦中心区的工业和人口;1943年编制的《伦敦郡规划》,从交通、住房及市郊化等方面为伦敦的重建提出了解决方案。
中国各城市的城市化过程题目
选择题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哪个城市因其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而被称为“一夜之城”?A. 上海B. 深圳(正确答案)C. 北京D. 广州下列哪项不是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A. 工业化和经济结构的转变B. 政策推动和城市规划C. 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正确答案应为推动因素,但此处理解为提问非推动因素,故不标注)D. 自然灾害导致的城市重建(非主要推动因素,相对其他选项更不直接相关)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地域上呈现出怎样的特点?A. 均匀分布B. 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于中西部(正确答案)C. 中西部城市化速度远超东部D. 城市化水平与城市规模成反比城市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农业生产效率普遍下降B. 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化转型(正确答案)C. 农业用地规模不断扩大D. 农产品需求量减少下列哪个城市不是中国传统的四大直辖市之一?A. 北京B. 上海C. 天津D. 广州(正确答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市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A. 城市交通拥堵(正确答案)B. 农村地区人口过剩C. 自然环境改善D.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趋势是?A. 逆城市化现象加剧B. 小城镇发展迅猛,成为城市化新动力(正确答案)C. 大城市人口持续减少D. 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市化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不包括?A. 居住条件改善B. 就业机会增加C. 社会服务更加完善D. 自然环境质量普遍下降(正确答案应为有正面和负面影响,但此处理解为提问非直接影响,且相比其他选项更偏向负面)中国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采取的主要策略之一是?A. 严格控制大城市发展B. 鼓励农民就地城市化,发展小城镇和乡村经济(正确答案)C. 全面推进逆城市化D. 取消城乡户籍差异。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练习含答案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一、单选题1. 下图是英国的城市化过程曲线图。
其中 BC.段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主要动力是A. 殖民扩张B. 工业革命C. 人口增长D. 政治革命【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英国的城市化过程曲线图看出,BC段时间是1800—1850年,此时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后期和工业革命完成初期,结合所学知识,工业革命促进英国的城市化进程,故B正确;A、C、D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2. 西方学者在研究19世纪后期蒸汽船的使用时发现,在欧美国家和非欧美国家都出现了贸易量翻倍的同时,非欧美国家城市化率下降了15-16%;欧美国家城市化率上升了11—17%。
以上材料表明A. 蒸汽船推动全球城市化进程B. 奴隶贸易促使人口急剧集中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 工业水平和城市化率成正比【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欧美国家由于工业革命城市化率提高,而非欧美国家,受到工业革命影响较小,城市化率非常低,反映出二者之间的正相关,故D项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蒸汽船对非欧美国家的城市化没有促进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看出奴隶贸易对城市化的影响和人口的影响,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C项错误。
3. 1900—1938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发展加速,城乡之间移居基本上自由。
1938年中国5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总人口是2730万,占5亿人口的5%—6%。
由于城市化可以将一个大分工网络所需的交易集中在一点进行,因而大大改善交易效率。
这一现象说明A. 工商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B. 中国城市化水平整体较高C. 近代工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D.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推力【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由于城市化可以将一个大分工网络所需的交易集中在一点进行,因而大大改善交易效率”,说明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推力,D 项正确。
20世纪30年代,中国自然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A 项错误。
新教材高中历史课后练习11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1.曾有西方学者指出:“……工业革命则使城市主宰世界。
”下列叙述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是( )A.城市先于工业化诞生B.城市化是工业革命条件之一C.工业化加速城市化发展D.城市化是工业革命的直接产物C[材料“工业革命则使城市主宰世界”说明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由此可知,工业化加速城市化发展能为此提供佐证,故C项正确;“城市先于工业化诞生”“城市化是工业革命条件之一”均不符合材料内容,A、B两项错误;城市化是工业革命的间接产物,D项错误。
]2.据统计,1700年,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60%,1801年降到36%,1821年降到32%,到1851年降为16%。
这一现象说明( )A.社会动乱造成了人口减少B.圈地运动促使农民流亡C.经济发展推动英国城市化D.对外扩张带来大量移民C[自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社会相对比较安定,A项错误;圈地运动促使农民破产进入城市而不是流亡,B项错误;由题干可知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城市化进程,故C项正确;D项与题干中英国农村人口比重下降无关,故错误。
]3.下面为江南口岸城市人口(1891-1911年)统计表。
据此可知( )时间1891年1901年1911年城市镇江135 000 140 000 184 000杭州700 000 350 000 -宁波250 000 255 000 350 000温州80 000 80 000 100 000苏州500 000 500 000 -B.通商口岸经济发展迅速C.苏州成为长江中下游区域中心D.江南自然经济瓦解加速A[根据材料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镇江、宁波、温州人口增加,苏州人口持平,杭州人口下降,这说明江南城市化进程呈现不平衡性,故A项正确;苏州人口持平、杭州人口下降,不能说明通商口岸经济发展迅速,故B项错误;材料数据不能说明苏州成为长江中下游区域中心,故C项错误;材料数据无法体现江南自然经济瓦解加速,故D项错误。
高二地理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是广东省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A.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B.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C.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D.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早【答案】A【解析】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一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体现了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的原因就是影响工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结合中国区域地理的知识可知,广东北部属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是制约北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的原因。
故选A。
【2】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A.以旅游业为主B.以重工业为主C.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D.以金融、服务业为主【答案】C【解析】该省经济发达地区就是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最早开放地区,主要是外向型经济,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珠三角工业基地在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是以轻工业为主,目前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还没升级到以金融、服务业为主。
故选C。
【3】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珠三角工业区由此受到的冲击较长三角工业区更大,主要原因为其()A.以外向型为主的工业结构B.位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C.邻近港澳台地区的特殊位置D.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答案】A【解析】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最早开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主要是外资推动,工业结构以外向型为主,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必然会冲击在华的外资企业,因为珠三角工业区比长三角工业区开放早,当时政策更优惠,所以吸引的外资更多,外向型为主的企业比重更大,受到的冲击也会更大。
故选A。
【考点】该题考查工业化与城市化。
2.不同地区民居特征可以反映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
四合院是北京民居建筑的代表,保护四合院意义不仅仅是保护老房子,而是保护一种优秀文化传统。
回答小题。
【1】关于四合院的叙述,正确的是A.四合院的四面围墙,体现了身份地位B.坐北朝南的正房为主人居住的房间C.四合院的最大优点是冬暖夏凉D.四合院的形成与北方地区的气候无关【答案】B【解析】一家一户,住在一个封闭式的院子里,过着一种安逸、消闲、清静的日子,享受家庭的欢欣、天伦的乐趣,A错误;冬天四合院建筑夹墙内可以作暖墙,而且正房较高可以挡风,所以冬天不会太冷,但并不是不冷,C错误;四合院的形成与北方地区的气候有关,D错误;答案选B。
高中地理必修2课时作业22:2.3.1城市化及其进程练习题
第三节城市化训练1 城市化及其进程[基础过关]1.下图为“北京城市空间扩张示意图”,图中反映出北京地区城市化的标志为()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B.城市用地面积增加C.城市人口比重增加D.城市道路密度增加下图是“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
读图回答2~3题。
2.阶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A.初级阶段B.加速阶段C.逆城市化阶段D.后期阶段3.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B.乡村和小镇发展超过城市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D.轨道交通的发展4.下表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由此可判断该年()*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A.甲B.乙C.丙D.丁6.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读“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完成7~8题。
7.关于图中各个时段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快B.在P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C.在N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D.在N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8.中国和英国分别处于图中的时段是()A.P、NB.N、PC.M、ND.P、M9.由图可知,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①10.读“世界城乡人口数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为__________,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为________。
(2)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作业9:2.3.1城市化及其进程
2.3 城市化第1课时1.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不包括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B.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C.化必将扩大城乡之间的差距D.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但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不大2.下列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但水平低的是A.印度 B.新加坡 C.加拿大 D.英国3.以下关于世界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正以空前的规模不断增长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超过发展中国家C.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D.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出现停滞状况,甚至出现“逆城市化”读“伦敦的城市规划和布局”示意图4—12—4,回答4—5题图4—12—44.从伦敦城市规划图来看,伦敦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的主要目标是A.实现城市的政治和文化职能B.实现城市的工业和商业职能C.实现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为主要目标D.实现城市郊区为城市服务为主要目标5.伦敦是英国的首都,又是老工业城市,城市中曾经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采取的主要措施A.分散和减少大城市的职能B.在城市周围建设新城和卫星城C.把政治职能为主的首都和经济完全分离D.选择新地址,建一个新首都(2009江苏姜堰 17—18)下图中,①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②为“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
读图回答6-7题。
6.①图中地价变化的原因和②图代表的国家分别是A.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达国家B.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展中国家C.城市规模变小、发达国家D.城市规模变小、发展中国家7.②图反映了该市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B.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发展缓慢C.许多人和企业从市区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8.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A.一般在中小城市比较突出B.在发展中国家暴露的最早C.在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解决的最好D.是逆城市化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9.冬季兰州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原因有①地处黄河谷地,污染物不易扩散②工业废气及居民取暖的烟尘数量较大③偏北风从西伯利亚带来大量工业废气④长期受低压系统控制,污染物难以扩散A. 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0.为减轻西北、华北地区的冬季大气污染的可行措施有①变分户燃煤取暖为集中供暖②该季节停止各类建筑施工③将石油化工企业迁至南方④大力植树种草,减少裸地面积A.①② B。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强化训练:城市化进程(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强化训练:城市化进程(附答案解析)非农就业率指第二、三产业就业率之和。
NU比是非农就业率与城市化率的比值,是目前国际上关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性研究的重要指标。
NU比小于1.2,说明城市化发展超前于工业化,NU比大于1.2,说明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
下图为“2006~2015年天津市城市化率、第二产业就业率、第三产业就业率、非农就业率统计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曲线①表示天津市的()A.非农就业率B.城市化率C.第二产业就业率D.第三产业就业率2.2015年天津市城市化发展状况为( )A.城市化速度快、水平低B.城市化处于后期阶段C.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D.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近20年来,四川省城乡人口大量流向东部沿海城市,城乡居民的收入较多来自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收入返还。
该省县域城市化呈现出特殊发展模式:人口流出越多,城市化速度越快(进城人群主要是农村留守的老人与儿童),县城就越繁荣。
下表是“2000~2015年四川省各层级城市化水平变化表”。
据此完成3~43.近20年来,四川省县域城市化的主要驱动力是( )①本地工业化②异地工业化③乡镇旅游业发展④生活和教育需求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4.该省县域城市化速度远超地级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县域(与地级市辖区相比)( )①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②农村人口比例较高③城镇住房价格相对较低④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的古代运河,南起杭州,北到北京,流经津、冀、豫、鲁、皖、苏、浙等省市。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张并呈现出较明显的空间差异。
甲图示意1984~2016年不同省市运河沿线城市建成区平均扩张面积,乙图示意河南开封和浙江宁波城市建成区空间变化。
据此完成5~6题。
5.1984~2016年运河沿线城市建成区扩张的区域差异是( )A.中部、南部扩张面积大、速度快B.南部、北部扩张面积大、速度快C.中部、北部扩张面积小、速度慢D.南部、北部扩张面积小、速度慢6.与宁波相比较,开封城市建成区形态的变化是()A.受地域经济发展影响,主要向西部扩展B.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碎片化扩展C.受水系密度影响,多中心离散扩展D.受周边小镇发展水平限制,碎片化扩展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专题21 城市化过程及进程 测试题
专题21 城市化过程及进程测试题1.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单选题] *A. 绿化面积不断减少B. 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正确答案)C. 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D. 耕地越来越少,粮食产量下降答案解析: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历史过程。
在此过程中,大量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必然导致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故B正确;绿化面积不断减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是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化速度过快导致的,并非城市化的必然结果。
所以A、C、D不是与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联系。
2.粤港澳大湾区由珠三角9个城市、香港和澳门组成,人口超过6600万人。
面积5.6万多平方公里,GDP约1.3万亿美元。
作为中国城市化的典范,关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化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优化城市之间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加强整体规划B.加强户籍管理,限制低收入人群进城务工(正确答案)C.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完善交通建设,形成“一小时生活圈”D.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大研发创新,发展智能制造业答案解析:关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化说法,可以优化城市之间实现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加强整体规划;加强户籍管理,限制低收入人群进城务工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完善交通建设,形成“一小时生活圈”;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大研发创新,发展智能制造业。
3.下图为江苏省主要城市经济指标与城市化率指标。
由图可见,多数城市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单选题] *A. 城市化水平总体较低B. 城市化水平高低与人均GDP呈正比C. 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小D. 第二产业是城市化的主要促进因素(正确答案)答案解析::A、据图可知,江苏省各大城市城市人口比重均在65%以上,城市化水平总体较高,故不符合题意;B、据图可知,城市化水平高低与人均GDP不是呈正比关系,例如常州市,人均GDP较高,而城市人口比重下降,故不符合题意;C、最高达83%,最低为65%,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故不符合题意;D、江苏省各城市第二产业比重较高,因此城市化平均高,因此第二产业是城市化的主要促进因素,故正确。
地理中的城市化进程测试题
地理中的城市化进程测试题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为了更好地理解城市化进程及其相关问题,以下是一组关于地理中的城市化进程的测试题。
一、单选题1、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A 城市人口增加B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D 城市数量增加2、下列关于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快B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慢C 城市化水平越高,环境污染越严重D 城市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问题3、世界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时期是()A 产业革命前B 产业革命后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D 20 世纪 70 年代后4、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A 农村劳动力过剩B 社会经济发展C 国家政策D 城市环境优美5、下列国家中,属于逆城市化现象明显的是()A 英国B 中国C 印度D 巴西二、多选题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A 生物多样性减少B 改变下垫面性质C 产生“热岛”效应D 减少降水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A 城市发展不合理B 贫富差距加大C 出现“虚假城市化”D 出现“滞后城市化”3、以下属于城市化进程特点的是()A 大城市发展速度快B 中小城市发展缓慢C 城市群出现D 城市郊区化三、简答题1、简述城市化的含义及其表现。
2、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3、城市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四、论述题1、结合实际案例,论述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探讨如何实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C 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和城市数量增加也是城市化的表现,但不是主要标志。
2、 D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快。
城市化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城市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问题。
城市地理学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的习题
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一·名词解释1、自治市2、逆城市化3、郊区化4、“时空压缩”效应5、都市连绵区二·填空1、在城市内部,()的发明导致城市中铁路和火车的出现。
2、为防御侵占和保护领地的需要,统治阶级把()看做是立国的一项根本方略。
3、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最显著的特点。
4、一个城市的发展始终受到()的推动。
5、就郊区化的动力而言,()扮演了主导作用。
6、中国的经济改革以()为主要特征。
7、郊区化研究首先要有()和郊区的地域界定。
8、我国地域广大,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历来比较显著。
三·判断并改错1、自从地球上出现城市以来,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2、1949-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其主要任务是恢复正常的社会经济活动。
3、自从地球上出现城市以来,按其发展特征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城市产生及早期发展阶段、中世纪阶段、工业化时期、当代城市化。
4、衡量人口城市化水平是否与工业化水平相适应,应把人口城市化水平与就业的非农业化水平相比较,因为两者都属于人口的结构指标。
5、土地批租使得土地的极差地租得到体现,进而优化了农村的土地利用。
6、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都市连绵区的发展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它们作为中国经济核心地区的特征将日益明显。
7、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90年代中国城市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大都市化趋势明显。
8、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从长期的短缺经济转为一定条件下的供大于求,通缩转为通胀的趋势。
四·简答1、当代世界城市化有哪些特点?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都市区形成的原因有何区别?3、研究中国城市的发展史有何意义?4、近现代时期我国城市的发展具有哪些特点?5、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流动具有哪些特点?六·论述结合当前情况分析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自治市”也称“自由城市”、“帝国城市”,它实际上是以城市为中心、辖有周围农村的一种政体。
高一上地理寒假作业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含答案
训练14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下图为世界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对比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表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变化和占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的曲线分别是A.M2N1B.N1M2C.M1N2D.N1M12.据图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城市人口A.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B.两类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C.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少D.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增加【答案】1.A 2.B2.据图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城市人口两类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B正确。
图中看不出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少、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增加,A、C、D错误。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时间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各不相同,并且其成因也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参考答案】1.缓慢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2.早晚高低大小读伦敦城市地域发展示意图和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完成1—3题。
1.据图中信息可知,伦敦及附近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标志是①城市占地面积扩大②城市人口增长③城市绿地增加④城市功能区增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伦敦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时期是A.18世纪B.19世纪C.20世纪中前期D.20世纪后期3.20世纪中后期城市人口减少较多,主要原因是A.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B.战争的影响C.城市过度扩张,中心区居住环境恶化,城市居民向外迁移D.经济危机引起城市经济的衰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城市化的进程(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城市化的进程一、选择题读“我国城市面积和城市人口增长率折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反映了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 )A.人口城市化推动了土地城市化的发展B.必定会出现一系列的环境问题C.土地城市化速度超过人口城市化速度D.中国城市化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2.上述反映的现象带来的问题是( )A.城市的住房紧张、交通拥挤B.环境污染加重C.失业人数增加D.土地利用的效率低答案:1.C 2.D解析:第1题,从两条曲线的走势看,绝大部分的时间段城市面积的增长率高于城市人口的增长率,说明土地城市化速度超过人口城市化速度。
人口城市化速度滞后于土地城市化,不可能是人口城市化推动土地城市化。
如果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可以避免。
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第2题,人口城市化速度滞后于土地城市化,也就是所谓的“浅城市化”或者“伪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有同等待遇,在城市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购买房屋,片面扩大城市的面积,只会降低土地利用率。
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A.丁 B.丙C.乙 D.甲4.现阶段中国城市化出现的现象是( )A.功能分区不明显B.逆城市化C.再城市化D.郊区城市化答案:3.A 4.D解析:第3题,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故甲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故丙表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乙表示世界城市化进程;我国城市化起步晚,改革开放后发展快,故丁表示我国城市化进程。
第4题,中国的城市化现阶段发展迅速,功能分区越来越明显,郊区不断变为城市,但还没有出现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一、选择题1.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A.城市人口数量 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比C.城市面积的大小 D.城市职能的重要性“读某地区城乡人口结构示意图”,回答2~4题:2.此图说明了该地区()A.城市化水平很高B.城市人口约为2500万C.约10%的人口住在郊区D.人口密度大3.此城乡人口结构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哪个国家()A.巴西 B.印度 C.英国 D.中国4.形成该国家这种城乡人口结构的根本原因是()A.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进入城市而造成的 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越读下表回答5~6题:197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992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913②4174③8989④74765.近20年中,上述四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是()A.①B.② C.③ D.④6.①国与②③④三国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说明()A.①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①国农村劳动力比重比②③④三国大C.①国第二、三产业比②③④三国发达 D.①国人口增长率比②③④三国低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图回答14-15题:7.30年间该地区()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C.总人口增长了2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2倍8.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C.没有变化D.略有下降9.影响该城市中心区发生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人口增长??? B.交通方式变化???? C.经济规模扩大??? D.生活方式改变10.以下属于“虚假城市化”国家的是()A.印度??? B.印度尼西亚? C.阿根廷??? D.孟加拉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策略,为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开拓新空间。
据此回答11~12题。
1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A.城市的人口数量 B.城市的数量C.城市的用地规模 D.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12.下列有关“城中村”(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环境较好 B.是本地人口的主要居住区C.民风淳朴、治安状况较好D.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读1990~2008年湖南省以及全国城市化水平比较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有关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湖南省城市化水平一直低于全国水平,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B.湖南省城市化目前处于后期成熟阶段,城市化进程基本停滞C.2008年,湖南省城市化水平与全国差距进一步缩小D.全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后期成熟阶段,比较平稳14.导致湖南省城市化水平如图所示的因素主要是( )A.没有特大城市,缺乏大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B.资源贫乏,城市发展的后劲不足C.工业化程度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D.区位优势不明显,交通闭塞下图为中国台湾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15题。
15.从1950年到1989年,该地区城市发展的特征是( )A.东部地区发展快,西部地区发展慢B.从分散到集中,出现城市群C.大城市增长快,中小城市增长慢 D.中部地区城市发展最快读某地区生态园林城市模式图,回答第16题。
16.下列关于图示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态园林城市中生态用地比重较大,因而不会产生“热岛效应”B.动植物园苗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区环境免受直接污染C.该城市的道路网布局形式可以缓解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状况D.外环工业仓库集中但不连片,为城市的建设发展留有余地读我国2007年31个省(市、区)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收入图,回答17~18题。
17.由图可以得出的正确推断是( )A.人均GDP高的省(市、区),城市化速度快B.人均GDP高的省(市、区),一般城市人口比重大C.人均GDP高的省(市、区),城市化过程中环境问题严重D.人均GDP越高的省(市、区),城乡差别越大18.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的正确判断是( )A.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B.除直辖市外,城市化水平高的省区城市多C.海南省城市化水平比四川省高,其城市人口总量比四川省小D.海南省城市化水平比四川省高,其城市用地总量比四川省大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图表示“中国和日本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发展变化过程”,读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表示中国工业化率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20.④曲线20世纪70年代以后呈逐渐下降趋势的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B.国家政策的影响C.环境的恶化D.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下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
读图,回答21~22题。
21.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 ) A.乙城市圈70年代B.乙城市圈80年代C.甲城市圈90年代D.丙城市圈90年代22.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23~24题。
23.可知该市(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24.可推测该市(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25.(2011·广东)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倍。
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 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 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宅基地是专门用于农民居住的农村用地。
在城乡转型进程中,农村由于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带来“人走屋空”的现象,新建住房不断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
下图为“城乡结合部典型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模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6.图中a、b、c三条住宅基地变化率曲线,分别表示的是:A.全村、村中心、村周边 B.全村、村周边、村中心C.村周边、全村、村中心 D.村中心、全村、村周边27.P—T时间段内,导致全村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化的持续推进B.农村产业结构优化C.农村宅基地面积减少D.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当遭遇特大暴雨时,我国城市常内涝严重。
读“城市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28.内涝原因是图中A.①过多 B.②受阻C.③过快 D.④增大29.城市内涝说明我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A.加快城市土地资源开发B.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C.加强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D.加快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读1990-2010年我国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和城镇人口变化表。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扩大(%)城镇人口增长(%)2000年比1990年2010年比2000年30.有关1990-2010年期间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有①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下降②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减少③乡村用地比重总体减少④乡村人口比重有所减少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3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建设用地将逐步演化为农业用地 B.劳动力向第一、二产业大量转移C.促进了经济开发和信息广泛交流 D.城市中心必将会被工业用地占据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离心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3.图中甲、乙、丙所示内容排列正确的是A.甲——地价上涨乙——交通拥挤丙——各类产业迁出B.甲——交通拥挤乙——地价上涨丙——各类产业迁出C.甲——各类产业迁出乙——交通拥挤丙——地价上涨D.甲——地价上涨乙——各类产业迁出丙——交通拥挤34.图示现象可能导致A.市中心人口将大幅增加 B.城市化水平将不断下降C.城市用地向外扩展,出现卫星城 D.中心商务区逐渐向郊区迁移读下图“甲、乙两国劳动力在各行业的百分比图”,回答下列问题。
35.从劳动力在各行业的构成可推断,甲国A.城市化在加速发展 B.现代化水平较低C.城乡差别还很大 D.城市化水平已很高36.甲、乙两国分别可能是A.俄罗斯、巴西B.中国、法国C.新加坡、朝鲜D.日本、韩国二、综合题1.下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至t4的发展过程,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过程被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
(4)该过程可能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下表,回答问题。
年份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亿人)农村人口(亿人)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亿人)农村人口(亿人)城市人口比重(%)1920194019601980200020(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画出1920~2000年发达国家(用——表示)和发展中国家(用------表示)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折线图。
(2)从你所绘制的折线图和所学地理知识,归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各自特点。
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①起步________;②城市化水平________;③出现了________现象。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①起步________;②城市化水平________;③城市化不________ 。
(3)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出现了城市人口向中小城镇和农村迁移的现象。
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方。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