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验收检查清单讲义
注塑模具的检验与验收
![注塑模具的检验与验收](https://img.taocdn.com/s3/m/4d76b80e5f0e7cd184253684.png)
有限公司作业指导
注塑模具的检验与验收
目的:模具在完成装配后是否满足规定的技术要求,尚须按照模具验收技术条件进行试模,试模后模具是否合格,是最直得关心的一个问题,一般可按下列要求进行验收:
一. 塑件的质量检验
1. 1 塑件形状应完好无缺,其表面平滑光泽,不得出现各种成型缺陷。
1.2 顶杆顶出塑件时残留的凹凸痕不得太深,一般不得超过0。
5MM。
1.3 对产品进行全尺寸检验,所有尺寸必须基本符合图纸要求,关键尺寸应严要求在图纸标注的公差范围之内。
1. 4各分型面的飞边不得过大。
1.5为验证模具是否能稳定地生产出合格产品,每次试模的产品数量不得少于50模。
二. 模具的性能检验
由于模具是由许多零件组成,需要各零件协调而有效地工作,为此,必须作如下检验:
2.1 模具零件的材料、几何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值和热处理等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所有表面都不允许有击伤、擦伤或细小裂纹。
2.2 型芯和型腔是否按规定要求进行热处理,各主要受力零件有足够的强度和钢度,在工作时不致产生变形。
2.3有斜导柱抽芯机构的模具,型芯滑块应运行平稳,动作起止位置正确,可保证模具稳定正常地工作,,滑块斜面与斜锲面应压紧,且有一定的预紧力。
2.4 嵌件安装方便、正确、可靠,在生产时不会对模具产生伤害。
2.5 模具各运动部件灵活平稳、动作协调、工作部分动作稳定可靠。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标准和表格汇总.doc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标准和表格汇总.doc](https://img.taocdn.com/s3/m/94fbd4fd01f69e314232948d.png)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标准目的:为确保模具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正常投入生产,保证模具生产使用寿命,满足产品设计的生产使用要求。
规范从产品质量、模具结构、注塑成型工艺要求等方面认可模具的标准,据此对模具质量进行评估;参照标准:GB/T 12554—2006塑料注射模技术条件GB/T 4169.1~4169.23—2006注射模零件GB/T 12556—2006塑料注射模模架技术条件GB/T 14486—2008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1. 产品表面不允许缺陷:缺料、烧焦、顶白、白线、披峰、起泡、拉白(或拉裂、拉断)、烘印、皱纹。
2. 熔接痕:一般圆形穿孔熔接痕长度不大于5mm ,异形穿孔熔接痕长度小于15mm ,熔接痕强度并能通过功能安全测试。
3. 收缩:外观面明显处不允许有收缩,不明显处允许有轻微缩水(手感不到凹痕)。
4. 变型:一般小型产品平面不平度小于0.3mm ,有装配要求的需保证装配要求。
5. 外观明显处不能有气纹、料花,产品一般不能有气泡。
6. 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模图纸(或3D 文件)要求,产品公差需根据公差原则,轴类尺寸公差为负公差,孔类尺寸公差为正公差,顾客有要求的按要求。
7. 产品壁厚:产品壁厚一般要求做到平均壁厚,非平均壁厚应符合图纸要求,公差根据模具特性应做到-0.1mm 。
8. 产品配合:面壳底壳配合:表面错位小于0.1mm ,不能有刮手现象,有配合要求的孔、轴、面要保证配合间隔和使用要求。
二、模具外观1. 模具铭牌内容完整,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2. 铭牌应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
铭牌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 冷却水嘴应选用塑料块插水嘴,顾客另有要求的按要求。
4. 冷却水嘴不应伸出模架表面。
5. 冷却水嘴需加工沉孔,沉孔直径为25mm 、30mm 、35mm 三种规格,孔口倒角,倒角应一致。
6. 冷却水嘴应有进出标记。
注塑模具验收单
![注塑模具验收单](https://img.taocdn.com/s3/m/a1f3978ebe23482fb4da4cfa.png)
《注塑模具验收单》22 浇口套入口直径是否大于喷嘴注射口直径。
■ □ □ 23 模具外形尺寸是否符合指定的注塑机。
■ □ □ 24 安装有方向要求的模具是否在前模板或后模上用箭头标明 安装方向,箭头旁应有“ UP 字样,箭头和文字均用漏板 喷黄色漆,子咼50mm□□□25 模架表面是否有凹坑、锈迹,多余不用的吊环、进出水、 气、油孔等及其他影响外观的缺陷。
■ □ □ 26 模架各板是否都有大于1.5m m 的倒角。
■ □ □ 27模具是否便于吊装、运输,吊装时不得拆卸模具零部件(油 缸除外需单独包装)。
吊环与水嘴、油缸、预复位杆等干 涉,可以更改吊环孔位置。
■□□28 每个重量超过10KG 的模具零部件是否有合适的吊环孔,如 没有,也需有相应措施保证零部件拆卸安装方便。
吊环大 小和吊环孔位置按相关企业标准设计。
□ □ □ 29 吊环是否能旋到底,吊装平衡。
■ □ □ 30顶杆、顶块等顶出机构如与滑块等干涉,是否有强制预复 位机构,顶板有复位行程开关。
□ □ □ 31 顶针板丁是否有垃圾钉。
■ □ □ 32 模具撑头面积是否为方腿间后模板面积的 25% — 30%。
□ □□33 撑头是否比模腿高出一0.15mm 并不与顶出孔干涉。
■34锁模器是否安装可靠,有定位销,对称安装,不少于 4个 (小模具可2个)。
□ □ □ 35 三板模前模板与水口板之间是否有弹簧,以辅助开模。
□ □ □ 36 大型模具所有零配件安装完毕,合模是否有干涉的地方。
□ □ □ 37如注塑机米用延伸喷嘴,定位圈内部是否有足够大的空间, 以保证标准的注塑机加长喷嘴带加热圈可以伸入。
■ □ □ 38所有斜顶是否都可以从一个通过底板和顶针底板的且其角 度与斜顶角度一致的孔拆卸。
■ □ □ 39 螺丝安装孔底面是否为平面。
■ □ □ 40 M12(含M12以上的螺丝是否为进口螺丝(级)。
□ □ □ 1 顶出时是否顺畅、无卡滞、无异响。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2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2](https://img.taocdn.com/s3/m/08a4689fc1c708a1294a440f.png)
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1. 产品表面不允许缺陷:缺料、烧焦、顶白、白线、披峰、起泡、拉白(或拉裂、拉断)、烘印、皱纹。
2. 熔接痕:一般圆形穿孔熔接痕长度不大于5mm,异形穿孔熔接痕长度小于15mm,熔接痕强度并能通过功能安全测试。
3. 收缩:外观面明显处不允许有收缩,不明显处允许有轻微缩水(手感不到凹痕)。
4. 变型:一般小型产品平面不平度小于0.3mm,有装配要求的需保证装配要求。
5. 外观明显处不能有气纹、料花,产品一般不能有气泡。
6. 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模图纸(或3D文件)要求,产品公差需根据公差原则,轴类尺寸公差为负公差,孔类尺寸公差为正公差,顾客有要求的按要求。
7. 产品壁厚:产品壁厚一般要求做到平均壁厚,非平均壁厚应符合图纸要求,公差根据模具特性应做到-0.1mm。
8. 产品配合:面壳底壳配合:表面错位小于0.1mm,不能有刮手现象,有配合要求的孔、轴、面要保证配合间隔和使用要求。
二、模具外观1. 模具铭牌内容完整,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2. 铭牌应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
铭牌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 冷却水嘴应选用塑料块插水嘴,顾客另有要求的按要求。
4. 冷却水嘴不应伸出模架表面。
5. 冷却水嘴需加工沉孔,沉孔直径为25mm、30mm、35mm三种规格,孔口倒角,倒角应一致。
6. 冷却水嘴应有进出标记。
7. 标记英文字符和数字应大于5/6,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字迹应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8. 模具配件应不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
安装时下方有外露的油缸、水嘴,预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保护。
9. 支撑腿的安装应用螺钉穿过支撑腿固定在模架上,过长的支撑腿可用车加工外螺纹柱子紧固在模架上。
10. 模具顶出孔尺寸应符合指定的注塑机要求,除小型模具外,不能只用一个中心顶出。
11. 定位圈应固定可靠,圈直径为100mm、250mm两种,定位圈高出底板10~20mm。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资料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cd16965b7360b4c2e3f649a.png)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目的:建立从模具结构、胶件质量及注塑成型工艺要求三方面认可模具的标准,据此对模具质量进行评估、打分,望不断提高模具质量;确保模具能正常投入生产,并生产出合格质量的胶件,满足产品设计的要求。
1、模具结构部分(1)模具材料①模胚各板材所用钢质不低于1050钢。
(相当于日本王牌钢)②胚司、边钉、回钉、中托司、中托边所用材料表面硬度不低于HRC60。
③啤ABS、HIPS料前模及前模镶件,用超级P20钢材(如718、M238等)。
后模用一般P20钢材(如MUP、M202等),后模镶件用1050~1055钢或材质更好的钢材。
④啤PC、POM、PE等腐蚀性材料前后模及其镶件均需用420钢材(如S136、M300、M310等)。
⑤啤镜面模具所用钢材为420钢材(如S136、M300、M310等)。
⑥斜顶、摆杆表面硬度不少于HRC35,推板表面硬度不少于HRC28。
⑦如果客户指定应使用模具钢材时,模厂应满足客户要求。
(2)模具应具备结构①模具标识:模胚外应按客户要求打上文字。
模胚内按客户指定位置打上P/N号、胶件牌号,一模多腔应打上模腔号,多镶件应按设计要求打上镶件编号。
②模具应安装合适的法兰圈,并开标准码模坑。
③三板模应安装扣锁并加锁钉,以及应安装拉料钩及水口板,先开弹圈。
④模具底板应开合格的顶棍孔,孔位置应符合顶出平衡要求。
⑤模具顶针板应装复位弹簧,合模时,前模板应先接触回针,否则模具应先安装复位机构(有行位结构的另行要求)。
⑥行位结构。
²行位运动应畅顺,接触面应开油槽。
²行位上应安装使行位弹出作用之弹簧,并安装限位装置。
²在高度方向运动之哈夫块共推出高度不能超过导滑槽长度的2/5。
⑦顶出机构。
²顶针设置应使胶件脱模时不产生永久变形、顶白、不影响塑胶件外观。
²顶针机构应保证灵活、可靠、不发生错误动作。
²顶针、司筒顶面非平面时,顶针、司筒应定位。
塑胶模具设计检验清单
![塑胶模具设计检验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9e5027b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d.png)
塑胶模具设计检验清单1.模具要求清晰明确模具设计的要求必须明确、清晰,包括产品尺寸、材料要求、表面要求等。
只有明确的要求才能确保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尺寸精度检查模具设计必须符合产品的尺寸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尺寸精度检查,确保设计的模具与产品精度要求一致。
尺寸精度检查可以通过三维模型和尺寸测量工具来进行。
3.材料选择正确塑胶模具制造过程中,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正确选择材料可以确保模具的强度、寿命和耐磨性。
材料选择需要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制造工艺和客户需求等因素。
4.模腔和模芯设计检查模腔和模芯是塑胶模具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产品的成型效果。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检查模腔和模芯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满足产品的结构和外观要求。
5.冷却系统设计检查冷却系统是塑胶模具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冷却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产品的成型周期和质量。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检查冷却系统的布局、通道尺寸和冷却效果,确保冷却系统能够有效地冷却模具。
6.产品成型性检查在模具设计过程中,需要对产品的成型性进行检查。
成型性的检查包括产品的结构设计、脱模方向以及壁厚等方面。
通过成型性检查,可以确保产品能够顺利成型,并且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7.模具寿命评估模具的寿命是塑胶模具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评估模具的寿命,确定模具材料和结构的合理性。
模具寿命评估可以通过模具使用经验和模拟软件进行。
8.模具维护方案制定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延长寿命。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制定模具的维护方案,包括清洁、润滑和定期检查等内容。
9.模具制造工艺评估模具的制造工艺评估是塑胶模具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工艺评估,可以确定模具的制造难度、工艺流程和制造时间等。
工艺评估需要考虑模具的结构和材料等因素。
10.工装夹具设计检查在塑胶模具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对工装夹具进行设计检查。
工装夹具的设计应与模具设计相匹配,以保证工装夹具能够正确、稳定地夹持模具,确保成型质量和安全性。
注塑模具检查验收报告讲解
![注塑模具检查验收报告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4cd72a2551810a6f424860e.png)
注塑模具检查验收报告注塑模具检查验收报告1. 模具铭牌内容完整,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按如下标准进行编制,用铆钉安装于模具操作侧的模脚上检查现象描述合格可接受不可接受2. 模具水路标牌,标牌格式和标准如下,如果水路较为复杂可适当加大比例,但必须标示内容完整正确。
型芯和型腔分开标示。
3. 模具锁模块注意标牌,相关标准如下图所示,用铆钉固定安装于模具操作侧锁模块附近。
检查现象描述合格可接受不可接受4. 对于有使用热流道模具需按各热流道产商标牌标准制作标牌,安装于型腔固定板侧面上部5. 相关铭牌放置位置于模具操作侧,如下图所示:6. 模板需有序号和模号,以及常用信息,需要在模板上做凹字,字高必须大于8mm,按如下标准所示:7. 所有吊环孔下方需要有吊环大小标示,标示字高必须大于 8mm,如下图所示:检查现象描述合格可接受不可接受8. 所有模具水路接头位置需要有水路编号和进出标示,标示位于水路附件,字高需大于 8mm(水路标示尽量位于接头位置的上端或左右端,下端容易被冷却水腐蚀),模具出运喷漆后,也需要清晰可见9. 进出油嘴、进出气嘴是否同冷却水嘴,并在 IN、OUT 前空一个字符加G(气)、O(油)。
10. 模具安装方向上的上下侧开设水嘴,是否内置,并开导流槽或下方有支撑柱加以保护。
11. 模具需在模脚或后模板上用箭头标明安装方向,箭头旁应有“UP”字样,箭头和文字为红色,安装位置见第 5条1. 模具配件应不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
如果有外露的油缸、水嘴,预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保护。
如下图:检查现象描述合格可接受不可接受2. 所有模具必须装有锁模块,锁模块必须喷涂红色油漆,重量小于 500kg的模具可在反操作侧放置于 1 个锁模块。
模具重量大于 500KG 时需要在操作侧和反操作侧各放置于个,H,W,L 和螺丝按模具大小适当选用3. 定位圈尺寸按照注塑机要求,定位圈安装孔必须为沉孔,不能直接贴在上固定板上,高出上固定板 10-15mm,必须使用 4个 M8 的螺丝固定相关标准如下:80T---280T定位环直D=100mm,280T 以上定位环直径 D=150mm模具表面没有锈斑,撞伤等明显外观缺陷。
塑胶模具设计检验清单(Mold-Design-Checklist)
![塑胶模具设计检验清单(Mold-Design-Checklist)](https://img.taocdn.com/s3/m/71b4b989fc4ffe473268ab70.png)
Mold FlowAnalysis
冷卻水路是否均勻
水孔與螺絲的邊距是否超過5mm
水孔與SPRUE BUSHING10mm以上
冷卻水路距離成品表面距離儘可能在25mm左右
模座與模仁
模具材料確認
主要入子底部周圍是否有倒角母模有大入子時,母模本體厚度1倍入子的深度
公模本體厚度公入子深度+1.5倍公入子深度
模具圖面
組立結構圖
材料表 (BOM)
3D分解圖
2D零件圖
電極圖
孔加工圖
線切割圖
成品檢驗圖
模具檢測圖
設計變更資料是否記錄及更新
圖面資料是否拷貝及歸檔
斜推出角夾角行程10º~15º
斜頂出滑塊左右側,下方是否有耐磨塊板
斜推出底部的滑塊面積是否足夠
使用母模滑塊,開模動作類似三板模時,模具的導柱強度是否足夠
流道與澆口
Mold FlowAnalysis
三板模的開模行程料頭長+主要膠道+15mm
當母模有熱澆道時在其GATE兩側須有水路冷卻
使用熱澆道時須注意其熱澆道灌嘴、熱流板支撐柱等接觸面積,要適當以防止熱傳導造成熱澆道力溫不正當,模具試模生產不順利
塑膠模具設計檢驗清單(Mold Design Checklist)
模號
專案名稱
客戶
設計擔當人
責任復檢人
成品
成品的分模面分模線定義
分模線定義確認圖及與客戶簽認
成最好>3º以上
成品重要尺寸
成品重要尺寸須標註符號和公差
塑膠材料
塑料種類、編號、顏色的確認
塑料收縮率: /1000
公模本體厚度若無法達1.5倍公模入子深時,在其本體下方的支柱要特別加強
注塑模具检查验收表
![注塑模具检查验收表](https://img.taocdn.com/s3/m/4a33ba58312b3169a451a4e8.png)
分类成形机械结构是否符图纸 分型面基本结构浇道和浇口
侧面抽芯机构 温度控制 推顶方式 质量 整体配套 其它
模具验收检查表
检查事项 1.确认模具在选定的成型设备上的正确安装方法,紧固螺钉位置,定位圈直径,喷嘴R,浇口套孔径,推 杆孔位置及大小 2.模具尺寸和厚度等是否适合 3.成形设备注射量,注射压力,合模力 是否充分 结构是否符合图纸 分型面研合着点70%以上,制品达无毛刺
1.浇口位置及大小是否适当
2.进料口和浇道大小是否适合 3.浇口形式是否适当
1.抽芯机构设计是否合理,有无卡紧情况
2.抽芯上的重要成型材料,热处理,有无备件
1.模具预热与冷却,采用的水循环是否合理2.冷却水孔的大小位置,数量是否合适 1.所选择的推杆,成形件方式是否适当2.推杆和卸料板的位置及数量是否适当 1.对模具使用的材料,硬度,加工粘度是否符合图样要求和国家标准2.技术协议中的各项条款要逐 条落实,有无遗漏 1.吊环孔及规格大小是否合理 2.大中型模具要有锁紧板 3.液压,电气文件配套安装方便,合理, 整齐,便于操作与运输 4.易损件,备品备件数量齐全,对物验货 1.整体所需全部技术资料,图样 2.关键部件材料化验单,证明 3.备件,易损件图样及半成品图样 4.配套元件生产厂家名称,通讯地址,供货期
注塑模具验收检查清单讲义
![注塑模具验收检查清单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205e60fb312b3169a551a428.png)
點澆口澆口處是否按澆口規範加工。
11
點澆口處動模有一小凸起,定模相應有一凹坑。
12
分流道前端是否有一段延長部分作為冷料穴。
13
拉料杆Z形倒扣是否圓滑過渡。
14
分型面上的分流道是否表面為圓形,前後模無錯位。
15
出在頂杆上的潛伏式澆口是否存在表面收縮。
16
是否無流延料。
17
料把是否易於去除,製品外觀面無澆口痕,製品有裝配處無殘餘料把。
進出油嘴、進出氣嘴是否同冷卻水嘴,並在IN、OUT前空一個字元加G(氣)、O(油)。
9
模具安裝方向上的上下側開設水嘴,是否內置,並開導流槽或下方有支撐柱加以保護。
10
無法內置的油嘴或水嘴下方是否有支撐柱加以保護。
11
模架上各範本是否有基準角符號,大寫英文DATUM,位置在離邊10mm處,字跡清晰、美觀、整齊、間距均勻。
12
各模板是否有零件編號。
13
模具配件是否影響模具的吊裝和存放,如安裝時下方有外漏的油缸、水嘴、預復位機構等,應有支撐腿保護。
14
支撐腿的安裝是否用螺絲穿過支撐腿固定在模架上,或過長的支撐腿車加工外螺紋緊固在模架上。
15
模具頂出孔是否符合指定的注塑機,除小型模具外,原則上不能只用一個中心頂出(模具長度或寬度尺寸有一個大於500mm時),頂出孔直徑應比頂出杆大5-10mm。
有推板頂出的情況,頂杆是否為延遲頂出,防止頂白。
35
回程杆端面平整,無點焊,胚頭底部無墊墊片、點焊。
36
斜頂在模架上的避空孔是否因太大影響外觀。
37
固定在頂杆上的頂塊是否可靠固定,四周非成型部分應加工3-5度的斜度,下部周邊倒角。
40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94ffac62cc58bd63186bd2f.png)
7 标识英文字符和数字是否大写(5/6″),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字迹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顶出复位、抽插芯、取件 1 顶出时是否顺畅、无卡滞、无异响。
2 斜顶是否表面抛光,斜顶面低于型芯面0.1—0.15mm。
3 斜顶是否有导滑槽,材料为锡青铜,内置在后模模架内,用螺丝固定,定位销定位。
12 各模板是否有零件编号,编号在基准角符号正下方离底面10mm处,要求同11号。
13 模具配件是否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如安装时下方有外漏的油缸、水嘴、预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保护。
2 铭牌是否固定在模腿上靠近后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离两边各有15mm的距离),用四个柳钉固定,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 冷却水嘴是否用塑料块插水嘴,¢10管,规格可为G1/8″、G1/4″、G3/8″。如合同有特殊要求,按合同。
26 每个重量超过10KG的模具零部件是否有合适的吊环孔,如没有,也需有相应措施保证零部件拆卸安装方便。吊环大小和吊环孔位置按相关企业标准设计。
27 吊环是否能旋到底,吊装平衡。
36 三板模前模板与水口板之间是否有弹簧,以辅助开模。
37 大型模具所有零配件安装完毕,合模是否有干涉的地方。
38 如注塑机采用延伸喷嘴,定位圈内部是否有足够大的空间,以保证标准的注塑机加长喷嘴带加热圈可以伸入。
检查项目 序号 标准 合格 可接受 不可接受
模具外观 1 铭牌内容是否打印模具编号、模具重量(KG)、模具外形尺寸(mm),字符均用1/8英寸的字码打上,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1、按模具较检验检验加工尺寸
注塑成形件主要不良调试检查清单--缺料、飞边、气孔、流纹、强度低、缩水
![注塑成形件主要不良调试检查清单--缺料、飞边、气孔、流纹、强度低、缩水](https://img.taocdn.com/s3/m/aa3bf8e033d4b14e852468e0.png)
注塑成形件主要不良调试检查清单--缺料、飞边、气孔、流纹、强度低、缩水一、未射饱(缺料)1.射出压力不足;2.保压压力不足;3.射出时间不足;4.加料(储料)不足;5.射料分段位置太小;6.射出终点位置太小;7.射出速度不够快;8.射嘴、料管温度不够;9.模具温度不够;10.原料烘干温度、时间不足;11.注塑周期太快,预热不足;12.原料搅拌不均匀;(背压不足,转速不够)13.原料流动性不足;(产品壁太薄)14.模具排气不足;15.模具进料不均匀;16.冷料井设计不合理;17.冷料口太小,方向不合理;18.模穴内塑胶流向不合理;19.模具冷却不均匀;20.注塑机油路不准确、不够快速;21.电热系统不稳定,不准确;22.射嘴漏料,有异物卡住;23.料管内壁、螺杆磨损,配合不良;二、毛边(飞边)1.射出压力和压力太大;2.锁模高压不够;3.背压太大;4.射出和保压时间太长;5.储料延迟和冷却时间太长;6.停机太长,未射出热料;7.射出压.保压速度太快;8.螺杆转速太快,塑胶剪切,磨擦过热;9.料管温度太高.流延;10.模温太高、模腔冷却不均匀;11.注塑行程调试不合理;12.保压切换点,射出终点太大;13.模具装配组合不严密;14.合模有异物,调模位置不足;15.锁模机构不平行、准确;16.顶针润滑、保养不足;17.滑块、斜导柱配合压不到位;18.模腔镶件未压到位,撑出模面;19.进料口设计分布不均匀合理;20.产品设计导致某处内壁太薄和结尾处太远;21.小镶件组合方式不合理,易发生变形;22.镶件因生产中磨损、变形、圆角;23.镶件未设计稳固性、未抱合,加固;24.模腔内排气槽太深;三、气泡(气疮)1.射出、保压压力不足;2.背压太小、原料不够扎实;3.射出速度太快;4.储料速度太快;5.料管温度太高,模温太低;6.材料烘干温度、时间不足;7.射退太多;8.注塑周期太长;(预热时间增加)9.加料位置不足,射出终点太小;10.前、后松退位置太长;11.机器油压不稳定;12.料管、螺杆压缩比不够;13.原料下料、搅拌不均匀;14.料管逆流,有死角;15.模具进料口太小、模穴内流动不够快速;16.冷料井设计不当,冷料进入模穴;17.模具冷却不当,模仁温度太高;18.产品设计内壁太厚,内应力不均匀;19.原料添加剂不当,易分解析出;四、银纹(流纹)1.射出压力太小;2.保压压力太大;3.背压压力太大;4.射出速度太慢,保压速度太快;5.模温、料温不够高;6.射出、保压时间太长;7.注塑行程调试不当、保压切换点太大;8.原料未烘干、含水太多;9.原料流动性不好,粘度太高;10.注塑机射出不够快速、准确;11.模具进料口太大或太小;12.模具设计加工方式不合理,整体模腔太多;13.注塑机温控不够稳定、准确;14.料管逆流或内部有死角;15.射嘴漏料与灌嘴配合不足;16.螺杆头(分流梭)不合理或断裂;17.进料口太小,模穴内流向繁杂;五、塑体发脆(强度不足)1.射出保压不足;2.背压太小、原料不够扎实;3.背压太大,剪切、磨擦热量增加;4.射速太慢,未充分结晶;5.模温太高,原料过火、分解、变质;6.模温太低,未充分结晶;7.射出、保压时间不足;8.停机时间和周期时间太长;9.储料时间太长;10.次料添加太多或粉尘太多;11.原料强度、韧性不够,粘度不够;12.添加剂不合理,或添加太多;13.原料未充分烘干;14.模穴内结构不均匀,结合处太远;15.模具进料不均匀,冷料井不够;16.产品设计内壁太薄,无辐助加强;17.注塑机温控不稳定、准确;18.料管逆流或内部有死角;19.顶出不合理,塑体应力增加,产生破裂;20.塑体后期冷却处理不当,易龟裂;六、缩水(脱模后变形)1、保压太低增加保压2、保压时间太短延长保压时间3、模壁温度太高降低模壁温度4、熔料温度太高降低熔料温度,降低料筒温度5、料头横截面太小增加料头横截面6、料头太长缩短料头7、喷嘴孔太小增加喷嘴孔径8、料头开在薄壁处将料头定位在厚壁处9、材料堆积过量避免材料堆积10、壁/筋的截面不合理提供较合理的壁/筋的截面比例。
塑胶模具验收单--验收标准
![塑胶模具验收单--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0e4b1f5050876323112128b.png)
1.表面无严重碰伤,凹陷,变形,锈迹。
八.冷却系统 2.水栓沉孔头
2.水栓孔位置合合适
1.尺寸符合设计规格。
3.水路效果
3.无漏水现象,无堵塞。
30万模以上.
模具材质
1.行程
1.滑动顺畅
40hrc以上 40hrc以上 60hrc以上
九.滑块系统
2.滑轨 3.弹簧
4.中子
2.弹簧能力 3.合模无摩擦 来自.不漏油,進出順利40hrc以上 1.尺寸符合设计规格。
十.模具浇口 1.浇口套
1.适合于模具型号,无倒扣,內部光滑。
成型产品
2.不影响合模。
1.尺寸
尺寸符合装配和品质要求
一.产品结构 2.组装实配/互配 装配间隙产品验收标准.多腔互配OK.
1.不粘模,不少腔. 2.每腔无差异,模腔排列与生产搭配合理.
二.外观
3.变形程度 1.夹线
符合产品验收标准 符合产品验收标准
(模具造成) 2.披缝
符合产品验收标准,不用人工修整
1.产品需自动脱,不可粘模。
3.縮水
符合产品验收标准
2.能自动生产
4.表面拉模
不允许
3.无自动生产必須手动 1.弹力符合规格,回弹可到位,受力平 衡,顺畅回位不可有异声。
2.弹簧、拉模胶装配到位. 3.顶针行程足够不影响取出 4.強制回位有行程控制。
产品名称:
模具尺寸:
验收项目 验收内容
一.模具外观 尺寸/重量
模具标志 表面 尺寸
模具寿命
模胚/模芯硬度
二.模具材质 滑块(行位)
斜顶/顶针/耐磨块
抛光面
三.模具型式 1.二板 2.三板
1.1腔
四.模腔
注塑模具验收报告
![注塑模具验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a74963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5.png)
7.压板与运水孔位置是否合理
8.动、定模表面是否有锈蚀,抛光或蚀纹面是否完好
9.回位杆出入平衡无拉伤痕,回位效果是否良好
10.毛刺飞边不大于两处,每处不大于5mm
11.顶杆出入平衡无拉伤,飞边不会被射压顶回或旋转
12.进料口容易,后处理是否影响产品品质
13.导柱和导套是否有拉伤痕
14.浇口形状,位置,大小是否合理
注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具验收报告
模具名称 模腔数 模具验收项目
模具编号 项目负责人
产品材料 模具制作 公司
1.是否有模具名称的标识或方向的标识等
2.吊环孔的数量和位置是否合理
3.动、定模是否有足够的数量和足够冷却或加温效果的运水道
4.所有运水道无渗漏现象及所有运水水嘴是否安装齐全
5.顶杆孔大小,位置分布是否合理
6.根据模具结构是否安装有定位圈
签字:
日期
签字:
日期
签字:
日期
签字:
日期
判定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15.排气效果是否良好
16.模具的结构强度设计是否合理
17.斜顶、滑块出入平衡无拉伤,不会被射压顶回,回位效果良好
18.顶出时无异响
19.喷嘴与浇口弧面之间无溢料,断胶
20.产品出入平衡,无拉伤,缩水现象 意见:
生产部
经典塑料注塑模具检查验收报告
![经典塑料注塑模具检查验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4af6fd6b9f3f90f76c61bb7.png)
运水与运水之间的中心距离是 10. 35mm~50mm(视模具的大小而确定;要保
证冷却的均匀) 运水接头不可以凸出模具表面,装上水 咀后必须低于模具表面 3--5mm,相关标 11. 准参考,依据不同型号水咀做相应的避 空(相应的避空标准见附件)
运水的连接可以用密封圈。运水接头尽 量不采用直接接到模仁上。密封圈要用 符合国家标准的"O"形密封圈,当使用 PMMA,PC,PC+ABS 等需要模温时,必 12. 须采用耐高温"O".密封圈槽的做法如 图,密封圈槽的加工必须按照相关标准 执行
机加长喷嘴带加热圈可以伸入。 所有斜顶是否都可以从一个通过底板 26. 和顶针底板的且其角度与斜顶角度一 致的孔拆卸。
浇口套的球头 R 角必须大于对应注塑 27. 机标准 R,以免发生漏胶
分型面保持干净、整洁,无手提砂轮打 28. 磨避空,封胶部分无凹陷。
排气槽深度是否小于塑料的溢边值,PP 小于 0.02mm,ABS、PS 等小于 0.03mm, 29. 排气槽由机床加工,无手工打磨机打磨 痕迹。 镶块、镶芯等是否可靠定位固定,圆形 件有止转。镶块下面不垫铜片、铁片, 30. 如烧焊垫起,烧焊处形成大面接触并磨 平。
检查现象描述
可接 不可 合格
受 接受
冷却水嘴避空孔直径是否为¢ 25、¢ 13. 30、¢35mm三种规格,孔外沿有倒角,
倒角大于1.5×45,倒角一致。
当产品较深需要使用水井冷却时,必须 使用铜片进行隔水,相关尺寸要求如 下,水井与产品表面深度必须在 15--20mm 之间
14.
四 模具顶出与抽芯
1. 顶出时是否顺畅、无卡滞、无异响。
检查现象描述
斜顶是否表面抛光,斜顶面低于型芯面 2. 0.05-0.10mm。
注塑模具预验收检查清单
![注塑模具预验收检查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f4ba452005087632311212fe.png)
加工外螺纹紧固在模架上。
模具顶出孔是否符合指定的注塑机,除小型模具外,原则上不能只用一
15 个中心顶出(模具长度或宽度尺寸有一个大于 500mm 时),顶出孔直
径应比顶出杆大 5-10mm。
定位圈是否可靠固定(一般用三个 M6 或 M8 的内六角螺丝),直径一 16
撑柱加以保护。
10 无法内置的油嘴或水嘴下方是否有支撑柱加以保护。
模架上各模板是否有基准角符号,大写 英文 DATUM,位置在离边 11
10mm 处,字迹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12 各模板是否有零件编号。
模具配件是否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如安装时下方有外漏的油缸、水 13
嘴、预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保护。
斜度,下部周边倒角。
40 制品是否利于机械手取件。
三板模在机械手取料把时,限位拉杆是否布置在模具安装方向的两侧, 41
防止限位拉杆与机械手干涉,或在模架外加拉板。
检验 序 项目 号
标准
合格
不可 接受
备注
42 三板模水口板是否导向滑动顺利,水口板易拉开。
对于油路加工在模架上的模具,是否将油路内的铁屑吹干净,防止损 43
般为¢ mm,高出顶板 10~15mm。
17 定位圈安装孔必须为沉孔,不准直接贴在模架顶面上。
重量超过 8000KG 的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时,是否用穿孔方式压螺丝,
18 不得单独压压板。如设备采用液压锁紧模具,也必须加上螺丝穿孔,以
防液压机构失效。
19 浇口套球 SR 是否大于注塑机喷嘴球 SR。
20 浇口套入口直径是否大于喷嘴注射口直径。
1 浇口套内主流道表面是否抛光至▽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吊環是否能旋到底,吊裝平衡。
29
頂杆、頂塊等頂出機構如與滑塊等干涉,是否有強制預復位機構,頂板有復位行程開關。
30
油缸抽芯、頂出是否有行程開關控制,安裝可靠。
31
模具分油器、分水器是否固定可靠。
32
連接分水(油)器與水管(油管)是否用膠管,接頭用標準件。
33
頂針板上是否有垃圾釘。
34
模具撐頭面積是否為方腿間後模板面積的25%—30%。
19
澆口套球SR是否大於注塑機噴嘴球SR。
20
澆口套入口直徑是否大於噴嘴注射口直徑。
21
模具外形尺寸是否符合指定的注塑機。
22
動、定兩模板的平行度≤0.20mm
23
安裝有方向要求的模具是否在前範本或後模上用箭頭標明安裝方向,箭頭旁應有“UP”字樣,箭頭和文字均用漏板噴黃色漆,字高50mm。
24
模架表面是否有凹坑、鏽跡,多餘不用的吊環、進出水、氣、油孔等及其他影響外觀的缺陷。
進出油嘴、進出氣嘴是否同冷卻水嘴,並在IN、OUT前空一個字元加G(氣)、O(油)。
9
模具安裝方向上的上下側開設水嘴,是否內置,並開導流槽或下方有支撐柱加以保護。
10
無法內置的油嘴或水嘴下方是否有支撐柱加以保護。
11
模架上各範本是否有基準角符號,大寫英文DATUM,位置在離邊10mm處,字跡清晰、美觀、整齊、間距均勻。
35
鎖模器是否安裝可靠,有定位銷,對稱安裝,不少於4個(小模具可2個)。
36
各零部件無鑄造沙眼\無焊接修理.
37
大型模具所有零配件安裝完畢,合模是否有干涉的地方。
38
如注塑機採用延伸噴嘴,定位圈內部是否有足夠大的空間,以保證標準的注塑機加長噴嘴帶加熱圈可以伸入。
檢驗項目
序號
標準
合格
不可接受
備註
25
模架各板是否都有大於1.5mm的倒角。
26
模具是否便於吊裝、運輸,吊裝時不得拆卸模具零部件(油缸除外需單獨包裝)。吊環與水嘴、油缸、預復位杆等干涉,可以更改吊環孔位置。
27
每個重量超過10KG的模具零部件是否有合適的吊環孔,如沒有,也需有相應措施保證零部件拆卸安裝方便。吊環大小和吊環孔位置按相關企業標準設計。
結論:注塑機噴嘴與模具的澆口套是否匹配?
4
注塑機與模具的水路介面型號(或預留孔的螺紋型號):
模具實際水路介面型號(或預留孔的螺紋型號):
結論:水路介面是否一致?
5
注塑機抽芯/頂出的油路介面型號(或預留孔的螺紋型號):
模具實際抽芯/頂出的油路介面型號(或預留孔的螺紋型號):
結論:抽芯/頂出的油路介面是否一致?
結論:定位環是否匹配?
3
注塑機噴嘴外徑:mm;
模具定位環內徑:mm;(應大於注塑機噴嘴外徑)
注塑機噴嘴內徑:mm;
模具澆口套小端內徑:mm;(應大於注塑機噴嘴內徑)
注塑機噴嘴球面半徑:mm;
模具澆口套球面半徑SR:mm;(應大於噴嘴球面半徑)
注塑機噴嘴伸出外露長度:mm;
澆口套端面到定模板表面距離:mm;(應小於噴嘴伸出長度)
Mould Acceptance Report
(finally)
項目名稱Project : …….........................................
模具名稱Mold name: .........……..............................
圖紙號Drawing No.: ..............................................
16
定位圈是否可靠固定(一般用三個M6或M8的內六角螺絲),直徑一般為¢mm,高出頂板10~15mm。
17
定位圈安裝孔必須為沉孔,不准直接貼在模架頂面上。
18
重量超過8000KG的模具安裝在注塑機上時,是否用穿孔方式壓螺絲,不得單獨壓壓板。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備採用液壓鎖緊模具,也必須加上螺絲穿孔,以防液壓機構失效。
檢查項目
序號
標準
合格
不可接受
備註
模具外觀
1
銘牌內容是否包括模具名稱、模具重量(KG)、模具外形尺寸(mm)、型腔數、脫模型程、製造日期、製造商;模具冷卻圖、液壓圖、熱流道圖。且字元清晰、排列整齊、。
2
銘牌安裝位置是否合理,並用四個柳釘固定,固定可靠,不易剝落。
3
模具上的水、電、油的外接管線佈局合理,整齊、儘量避免翹曲,模具頂部避免有外接水、油管線接頭。
供應商Supplier: ...............................................
參與驗收人員Accept Person: ..............................................
驗收地點Address:..............................................
6
注塑機與模具的頂出電信號介面型號:
模具實際頂出電信號介面型號:
結論:頂出電信號介面是否一致?
7
注塑機的熱流道加熱器和熱電偶介面型號:
模具實際熱流道加熱器和熱電偶介面型號:
結論:熱流道加熱器和熱電偶介面是否一致?
8
注塑機的頂出孔徑和位置:見附圖;
模具實際頂出孔徑和位置:見附圖;
結論:頂出孔尺寸和位置是否一致?
檢查項目
序號
標準
合格
不可接受
備註
模具與設備介面參數
1
模具模板:橫×高×厚:
指定注塑機(T)的拉杆內間距:橫×高。
指定注塑機(T)的範本尺寸:橫×高。
注塑機實際容模厚度:Max--- mm,Min--- mm。
結論:實際模具是否能被放入指定的注塑機上?
2
注塑機定位環內徑尺寸:mm;
模具的定位環外徑尺寸:mm;
4
是否模具電路介面已儘量被置於模具頂部。
5
模具外表面是否有“TOP”和“Operator”“No operator”標識。
6
冷卻水嘴是否有進出標記,進水為IN,出水為OUT,IN、OUT後加順序號,如IN1、OUT1。
7
標識英文字元和數位是否大寫,字跡清晰、美觀、整齊、間距均勻。能清晰辨別出其對應
8
12
各模板是否有零件編號。
13
模具配件是否影響模具的吊裝和存放,如安裝時下方有外漏的油缸、水嘴、預復位機構等,應有支撐腿保護。
14
支撐腿的安裝是否用螺絲穿過支撐腿固定在模架上,或過長的支撐腿車加工外螺紋緊固在模架上。
15
模具頂出孔是否符合指定的注塑機,除小型模具外,原則上不能只用一個中心頂出(模具長度或寬度尺寸有一個大於500mm時),頂出孔直徑應比頂出杆大5-1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