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有机合成知识点及总结
高中化学讲义《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一)》

138有机合成碳链的变化官能团的变化有机合成的思路碳链的增加碳链的缩短碳链成环由环成链加成、加聚、缩聚、酯化及其他水解、裂化裂解环酯、环醚、环肽水解反应、环烯的氧化官能团的引入官能团的消除官能团位置和数目的变化官能团的保护官能团的衍变羟基、双键、卤素原子羟基、双键、卤素原子、醛基有机物官能团性质多通过卤素原子的取代与消去板块一 有机合成的思路1. 有机合成的思路:就是通过有机反应构建目标分子的骨架,并引入或转化所需的官能团。
2. 有机合成的关键—碳骨架的构建。
3. 有机合成的重要方法:逆合成分析法①剖析要合成的物质(目标分子),选择原料,路线(正向,逆向思维.结合题给信息) ②合理的合成路线由什么基本反应完全,目标分子骨架 ③目标分子中官能团引入板块二 有机合成的技巧一、 碳骨架的变化1. 有机合成中的增减碳链的反应:通过观察分子式变化,尤其是碳数的变化,可以推断有机物可能发生的反应: (1)C 数不变,则只是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 知识点睛 知识网络第24讲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有机合成如:CH2=CH2→CH3CH2OH →CH3CHO→CH3COOH(2)增长碳链的反应:①酯化反应②加聚反应③缩聚反应(3)减短碳链的反应:①水解反应:酯的水解,糖类、蛋白质的水解;②裂化和裂解反应;2.链状变环状:不饱和有机物之间的加成,同一分子中或不同分子中两个官能团互相反应结合成环状结构。
有机合成中的成环反应:3.环状变链状:酯及多肽的水解、环烯的氧化等。
二、官能团的变化1.官能团的引入:在有机化学中,卤代烃可谓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桥梁,只要能得到卤代烃,就可能得到诸如含有羟基、醛基、羧基、酯基等官能团的物质。
此外,由于卤代烃可以和醇类相互转化,因此在有机合成中,如果能引入羟基,也和引入卤原子的效果一样,其他有机物都可以信手拈来。
同时引入羟基和引入双键往往是改变碳原子骨架的捷径,因此官能团的引入着重总结羟基、卤原子、双键的引入。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3-5 有机合成 知识点梳理

第五节有机合成一、有机合成的主要任务(一)构建碳骨架:1、碳链的增长:(1)炔烃与氢氰酸的加成反应(2)醛与氢氰酸的加成反应(3)酮与氢氰酸的加成反应(4)羟醛缩合反应:醛分子中在醛基邻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α-H)受羰基吸电子作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活泼性。
分子内含有α-H的醛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β-羟基醛,该产物易失水,得到α,β-不饱和醛。
这类反应被称为羟醛缩合反应。
(5)加聚反应2、碳链的缩短:(1)烷烃的分解反应:(2)烯烃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碳链缩短的羧酸或酮(3)炔烃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碳链缩短的羧酸或酮举例:(4)芳香烃的侧链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碳链缩短的羧酸OHOHBrBrBr3、成环反应:(1)第尔斯-阿尔德反应:共轭二烯烃(含有两个碳碳双键,且两个双键被一个单键隔开的烯烃,如1,3-丁二烯)与含碳碳双键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第尔斯-阿尔德反应( Diels-Alder- reaction),得到环加成产物,构建了环状碳骨架。
例如:(2)形成环酯:(二)引入官能团1、引入碳碳双键:(1)醇或卤代烃的消去反应:CH 3CH 2OH浓硫酸 170℃CH 2=CH 2↑+H 2OCH 3CH 2Br +NaOH ――→乙醇△CH 2===CH 2↑+NaBr +H 2O (2)炔烃与氢气、卤化氢、卤素单质的不完全加成反应:CH≡CH+HCl催化剂 △CH 2=CHCl2、引入碳卤键:(1)烷烃或苯及其同系物的取代反应:CH 3CH 3+Cl 2−−→−光照CH 3CH 2Cl+HCl(2)醇或酚与氢卤酸的取代反应:CH 3CH 2OH +HBr ∆−−→ CH 3CH 2Br +H 2O +3Br 2→3HBr+ ↓C OCH 3CH3C CH 3OHHCH 3还原(3)烯烃或炔烃与卤素单质或卤化氢的加成反应:CH 2=CH 2+Br 2→CH 2BrCH 2BrCH≡CH+HCl催化剂 △CH 2=CHCl3、引入羟基:(1)烯烃与水加成:CH 2=CH 2+H 2O ∆−−−−→催化剂,加压CH 3CH 2OH (2)醛或酮与H 2加成:CH 3CHO +H 2催化剂 △CH 3CH 2OH+H 2催化剂△(3)卤代烃的水解反应:CH 3CH 2Br +NaOH ――→水△CH 3CH 2OH +NaBr (4)酯的水解反应:CH 3COOC 2H 5+H 2O 24H SO ∆稀CH 3COOH+C 2H 5OH(5)酚盐溶液与CO 2、HCl 等反应:4、引入醛基(或酮羰基):(1)醇的催化氧化:2CH 3CH 2OH+O 2gCu A ∆−−−→或 2CH 3CHO+2H 2O(2)某些烯烃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反应:5、引入羧基:(1)醛的氧化反应:2CH 3CHO+O 2Cu∆−−→2CH 3COOH (2)酯的水解反应:CH 3COOC 2H 5+H 2O24H SO ∆稀 CH 3COOH+C 2H 5OH(3)某些烯烃、苯的同系物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反应:4()KMnO H +−−−−−−→被氧化COOH(4)伯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反应:(三)官能团的转化1、利用衍变关系进行转化:醇−−→−氧化醛−−→−氧化羧酸R CHCH2X X R CH CH 2OHOHC H3CH CH 3OH2、增加官能团个数:R-CH 2-CH 2OH −−→−消去R-CH=CH 2−−−→−加成与2X −−→−水解3、改变官能团位置:CH 3CH 2CH 2OH −−→−消去CH 3CH=CH 2−−→−加成 (四)官能团的消除1、加成−−→−消除不饱和键 2、取代、消去、酯化、氧化−−→−消除羟基 3、加成、氧化−−→−消除醛基 4、消去、水解−−→−消除卤原子 5、水解−−→−消除酯基 (五)官能团的衍变(六)官能团的保护——羟基的保护二、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与实施(一)分析方法1、正合成法:原料→中间产物→产品2、逆合成法:产品→中间产物→原料3、综合比较法:原料→中间产物←目标产物(二)原则1、原料溶剂和催化剂尽可能价廉易得、低毒性、低污染2、尽量选择步骤最少的合成路线,步骤越少,产率越高。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有机合成》知识梳理

(2)逆合成分析法的基本思路
①逆合成分析法是在设计复杂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时常用的方法,是有效寻找最适宜的基础原料和最终的合成路线的方法。
所谓最适宜的基础原料和最终的合成路线是指所确定的合成路线的各步反应其反应条件必须比较温和,并具有较高的产率,所使用的基础原料和辅助原料应该是低毒性、低污染、易得和廉价的。即符合有机合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有机合成的任务
①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
②有机合成大致分为两方面:
a.基本有机合成:包括从煤炭、石油、水和空气等原材料合成重要的化学工业原料,如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的原料、溶剂、增塑剂、汽油等;
b.精细有机合成:包括从较简单的原料合成较复杂分子的化合物,如化学试剂、医药、农药、染料、香料和洗涤剂等。
第四节 有机合成
答污染
(4)最少(5)绿色化学(6)一定的反应顺序和规律
(7)
1.有机合成概述
(1)有机合成
①以有机反应为基础的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②有机合成是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4)有机合成的过程
有机合成的过程,就像建筑师建造一座大厦,从基础开始一层一层地向上构建。如图:
有机合成的起始原料通常采用四个碳原子以下的单官能团化合物和单取代苯,如乙烯、丙烯、甲苯等。
(5)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思路
①设计有机合成路线时,首先要正确判断需合成的有机物的类别,它含有哪些官能团,与哪些知识信息有关;
【例1】在有机合成中,制得的有机物较纯净并且容易分离,则在工业生产中往往有实用价值,试判断下列有机反应在工业上有生产价值的是()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7篇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7篇篇1一、引言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含碳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本文旨在对高中有机化学的核心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包括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性质变化规律、反应类型和常见物质的应用等方面,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1. 有机物的定义与分类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通常包括烃类、烃的衍生物等。
根据其结构特点,有机化合物可分为脂肪烃、芳香烃、醇、酮、羧酸等。
2. 有机分子的结构特征有机分子中的碳原子通常采用sp³杂化,形成四个共价键。
碳原子间可以形成碳链或碳环,构成有机物的骨架。
此外,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如羟基(-OH)、羧基(-COOH)等,对化合物的性质起到决定性作用。
3. 同分异构现象有机化合物具有同分异构现象,即化学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常见的同分异构体包括结构异构、立体异构等。
三、有机反应类型1. 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某个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替代的反应。
如卤代烃的制备、醇的酯化等。
2. 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指不饱和键的化合物通过打开双键或三键,与其他试剂结合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
如烯烃与卤素、水的加成反应等。
3. 消去反应消去反应是加成反应的逆反应,通过消除分子中的共价键生成不饱和键。
如醇的脱水反应等。
四、常见有机物的性质与应用1. 烃类烃类是组成最简单的有机物,根据其碳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可分为脂肪烃和芳香烃。
脂肪烃具有碳链结构,易于发生化学反应;芳香烃则具有特殊的芳香性,广泛应用于香料、塑料等领域。
2. 醇类醇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和反应中间体。
其在医药、化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3. 酮类与羧酸类酮类是具有酮羰基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脂溶性,常用作溶剂和合成中间产物;羧酸类化合物则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塑料等领域。
五、实验技术与方法有机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技术与方法包括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官能团的鉴定、有机合成实验等。
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的知识点总结8篇

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的知识点总结8篇第1篇示例: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部分,主要研究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和反应机理等内容。
有机化学知识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难点,掌握有机化学知识对于高中化学学习和日常生活都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是有机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1. 有机物的定义有机化学研究的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碳元素是有机物的主要组成元素,因此有机物也被称为碳化合物。
有机物包括烃类、醇类、醛酮类、羧酸类等多种化合物。
2.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化合物主要分为脂肪烃、环烷烃、环烯烃、芳香烃、醇、醚、醛、酮、羧酸、酯等多种类别,每种类别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反应规律。
3. 有机物的结构有机物的结构包括分子式、结构式、键式和构象式等不同表示方法,通过这些表示方法可以清晰地描述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构型。
4. 有机物的性质有机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如沸点、熔点、密度等)和化学性质(如稳定性、溶解性、反应性等)。
5. 有机合成方法有机化学是有机合成的基础,有机合成方法包括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除反应、重排反应等多种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合成各种有机化合物。
6. 有机反应机理有机反应机理是研究有机反应过程中的原子或基团之间的结合和断裂规律,包括亲核取代、亲电取代、自由基取代等不同类型的有机反应机理。
7. 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机化学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食品添加剂、药物、化妆品、材料合成等领域都离不开有机化学知识。
第2篇示例: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的知识点总结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规律。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有机化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有机化学知识。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的知识点。
1. 有机物的结构有机物是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其中碳是主要元素。
有机物的结构可以分为链状结构、环状结构和支链结构。
根据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有机物可以是直链烷烃、环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不同类型。
有机合成知识点总结高中

有机合成知识点总结高中一、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有机物分子的结构和性质,设计合成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和路径。
在有机合成中,通常会采用一系列的有机化学反应,通过适当选择反应条件和试剂,来完成有机分子的合成。
合成的路径和方法需要充分考虑反应的选择性、收率、原料使用和成本等因素,以确定最合适的合成方案。
二、有机合成的反应类型1. 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最常见的一类反应,它涉及到从一个有机分子中取代一个基团,通常涉及到亲电取代和亲核取代两种机理。
典型的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烃的亲电取代、醇的亲核取代和醛酮的亲核取代等。
2. 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指有机物中的双键或三键受到亲电或亲核的进攻,形成新的化学键。
加成反应包括烯烃和炔烃的氢化反应、酮和醛的加成反应等。
3. 消除反应消除反应是指有机物中的两个相邻原子或官能团之间的σ键和π键断裂,形成双键或三键的反应。
常见的消除反应包括β-消除、醇醚的脱水反应等。
4.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其中氧化反应是指有机物失去氢原子或电子,还原反应是指有机物得到氢原子或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包括醇的氧化反应、醛的还原反应等。
三、有机合成的常用试剂1. 溴和氯溴和氯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取代试剂,通常用于取代反应中。
或者还可以作为溴化剂和氯化剂来进行有机合成反应。
2. 硫酸和硝酸硫酸和硝酸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氧化试剂,可以用于氧化还原反应和加成反应。
3.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碱试剂,可以用于酸碱中和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
4. 四氯化碳和二甲基甲酰胺四氯化碳和二甲基甲酰胺是有机合成中的非极化试剂,通常用于非极性溶剂或催化剂。
四、有机合成的实验方法有机合成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熔融反应、溶液反应和固相反应等。
1. 熔融反应熔融反应是指在高温下使固体有机物熔化后,发生化学反应。
通常适用于熔点较低且易挥发的有机物,能减少溶剂的使用和分离操作。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机理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机理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机理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反应机理是化学研究中的关键内容,本文将重点介绍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合物合成与反应机理的重要知识点。
一、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1.1 双键的合成有机化合物中的双键可以通过加成反应、电子亲和性反应和消除反应等方式合成。
1.2 环的合成有机化合物中的环可以通过烯烃的环化反应、醇的脱水缩合反应等方式合成。
1.3 反应活化的合成有机化合物中的某些官能团可以通过活化反应,如亲电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等方式合成。
二、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机理2.1 亲电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合物最常见的反应之一,它的机理是通过电子云的云密度差异引发的。
2.2 亲核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合物中另一种常见的反应,它的机理是通过亲核试剂攻击电子云较离子化的中心。
2.3 非极性键的反应非极性键的反应是指化学键中电子云密度差异较小的反应,常见的反应机理包括自由基加成反应和自由基取代反应等。
2.4 共轭体系的反应共轭体系的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存在共轭结构的反应,常见的反应机理包括胺基和亲电性团攻击反应等。
三、有机化合物合成与反应机理的应用3.1 药物合成有机化合物合成和反应机理的研究对于药物合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掌握不同反应机理可以合成出具有特定药理活性的化合物。
3.2 高分子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反应机理对于高分子合成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掌握不同反应的机理和方法,可以合成出不同性质的高分子材料。
3.3 有机合成反应的改进与创新有机合成反应的改进和创新是化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研究新颖的合成方法和反应机理,可以实现反应的高效、环保和高选择性。
总结: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机理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有机化学的知识点归纳

高中有机化学的知识点归纳高中有机化学必备的知识点归纳高中的有机化学由于其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使之成为高中化学的难点,同时也是考试的热门考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重要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有机化学的知识点归纳篇1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1、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1)烷烃A)官能团:无;通式:CnH2n+2;代表物:CH4B)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
烷烃分子中的每个C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化学性质:(2)烯烃:A)官能团:;通式:CnH2n(n≥2);代表物:H2C=CH2B)结构特点:键角为120°。
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C)化学性质:(3)炔烃:A)官能团:—C≡C—;通式:CnH2n—2(n≥2);代表物:HC≡CHB)结构特点:碳碳叁键与单键间的键角为180°。
两个叁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两个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
C)化学性质:(略)(4)苯及苯的同系物:A)通式:CnH2n—6(n≥6);代表物:B)结构特点:苯分子中键角为120°,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C 原子和6个H原子共平面。
C)化学性质:①取代反应(与液溴、HNO3、H2SO4等)(5)醇类:A)官能团:—OH(醇羟基);代表物:CH3CH2OH、HOCH2CH2OHB)结构特点:羟基取代链烃分子(或脂环烃分子、苯环侧链上)的氢原子而得到的产物。
结构与相应的烃类似。
C)化学性质:(与官能团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称为α碳原子,与α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称为β碳原子,依次类推。
与α碳原子、β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分别称为α氢原子、β氢原子、……)④酯化反应(跟羧酸或含氧无机酸)(6)醛酮B)结构特点:醛基或羰基碳原子伸出的各键所成键角为120°,该碳原子跟其相连接的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高中化学有机知识点的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知识点的总结高中化学有机知识点的总结学习高中的化学,要学会构建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对于有机化学这个知识我们要重视起来,这个是考试的常考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重要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化学有机知识点的总结篇1一、物理性质甲烷:无色无味难溶乙烯: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乙炔:无色无味微溶(电石生成:含H2S、PH3特殊难闻的臭味)苯:无色有特殊气味液体难溶有毒乙醇:无色有特殊香味混溶易挥发乙酸:无色刺激性气味易溶能挥发二、实验室制法甲烷:CH3COONa + NaOH →(CaO,加热) → CH4↑+Na2CO3注:无水醋酸钠:碱石灰=1:3固固加热(同O2、NH3)无水(不能用NaAc晶体)CaO:吸水、稀释NaOH、不是催化剂乙烯:C2H5OH →(浓H2SO4,170℃)→CH2=CH2↑+H2O注:V酒精:V浓硫酸=1:3(被脱水,混合液呈棕色)排水收集(同Cl2、HCl)控温170℃(140℃:乙醚)碱石灰除杂SO2、CO2碎瓷片:防止暴沸乙炔:CaC2 + 2H2O→ C2H2↑ + Ca(OH)2注:排水收集无除杂不能用启普发生器饱和NaCl:降低反应速率导管口放棉花:防止微溶的Ca(OH)2泡沫堵塞导管乙醇:CH2=CH2 + H2O→(催化剂,加热,加压)→CH3CH2OH 注:无水CuSO4验水(白→蓝)提升浓度:加CaO 再加热蒸馏三、燃烧现象烷:火焰呈淡蓝色不明亮烯:火焰明亮有黑烟炔:火焰明亮有浓烈黑烟(纯氧中3000℃以上:氧炔焰) 苯:火焰明亮大量黑烟(同炔)醇:火焰呈淡蓝色放大量热含碳的质量分数越高,火焰越明亮,黑烟越多四、酸性KMnO4&溴水烷:都不褪色烯炔:都褪色(酸性KMnO4氧化溴水加成)苯:KMnO4不褪色萃取使溴水褪色五、重要反应方程式烷:取代CH4 + Cl2 →(光照)→ CH3Cl(g) + HClCH3Cl + Cl2 →(光照)→ CH2Cl2(l) + HClCH2Cl + Cl2 →(光照)→ CHCl3(l) + HClCHCl3 + Cl2 →(光照)→ CCl4(l) + HCl现象:颜色变浅装置壁上有油状液体注意:4种生成物里只有一氯甲烷是气体三氯甲烷 = 氯仿四氯化碳作灭火剂烯:1、加成CH2=CH2 + Br2 → CH2BrCH2BrCH2=CH2 + HCl →(催化剂) → CH3CH2ClCH2=CH2 + H2 →(催化剂,加热) → CH3CH3 乙烷CH2=CH2 + H2O →(催化剂,加热加压) → CH3CH2OH 乙醇2、聚合(加聚)nCH2=CH2 →(一定条件) → [-CH2-CH2-]n(单体→高聚物)注:断双键→两个“半键”高聚物(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高中化学有机知识点的总结篇2一、有机代表物质的物理性质1. 状态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脂肪、TNT、萘、苯酚、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醋(16.6℃以下)气态:C4以下的烷烃、烯烃、炔烃、甲醛、一氯甲烷液态:油状:硝基苯、溴乙烷、乙酸乙酯、油酸粘稠状:石油、乙二醇、丙三醇2. 气味无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H2S和AsH3而带有臭味))稍有气味:乙烯特殊气味:苯及苯的同系物、萘、石油、苯酚刺激性:甲醛、甲酸、乙酸、乙醛甜味:乙二醇(甘醇)、丙三醇(甘油)、蔗糖、葡萄糖香味:乙醇、低级酯苦杏仁味:硝基苯3. 颜色白色:葡萄糖、多糖淡黄色:TNT、不纯的硝基苯黑色或深棕色:石油4. 密度比水轻的:苯及苯的同系物、一氯代烃、乙醇、低级酯、汽油比水重的:硝基苯、溴苯、乙二醇、丙三醇、CCl4、氯仿、溴代烃、碘代烃5. 挥发性:乙醇、乙醛、乙酸6. 升华性:萘、蒽7. 水溶性:不溶:高级脂肪酸、酯、硝基苯、溴苯、烷烃、烯烃、炔烃、苯及苯的同系物、萘、蒽、石油、卤代烃、TNT、氯仿、CCl4 能溶:苯酚(0℃时是微溶)微溶:乙炔、苯甲酸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苯磺酸与水混溶:乙醇、苯酚(65℃以上)、乙醛、甲酸、丙三醇二、有机物之间的类别异构关系1. 分子组成符合CnH2n(n≥3)的类别异构体:烯烃和环烷烃2. 分子组成符合CnH2n-2(n≥4)的类别异构体:炔烃和二烯烃3. 分子组成符合CnH2n+2O(n≥3)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醇和饱和醚4. 分子组成符合CnH2nO(n≥3)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醛和饱和一元酮5. 分子组成符合CnH2nO2(n≥2)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酯6. 分子组成符合CnH2n-6O(n≥7)的类别异构体:苯酚的同系物、芳香醇及芳香醚如n=7,有以下五种:邻甲苯酚、间甲苯酚、对甲苯酚、苯甲醇、苯甲醚7. 分子组成符合CnH2n+2O2N(n≥2)的类别异构体:氨基酸和硝基化合物三、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1. 烷烃与卤素单质:卤素单质蒸汽(如不能为溴水)。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与解题技巧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径与反应条件选择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与解题技巧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径与反应条件选择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是有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反应和化学过程。
本文将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径以及在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径通常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 功能团的引入:有机化合物的合成通常首先需要引入特定的功能团,如醇、醛、酮等。
这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反应和合成路径来实现。
2. 结构的细化:在引入功能团之后,需要进一步细化化合物的结构,例如通过加入取代基或环的形成来改变分子的形状和性质。
3. 功能团的转化:一旦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得到细化,就可以通过功能团的转化来进行进一步的合成。
这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反应和条件来实现。
4. 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有时候需要对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改善其性质和用途。
这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反应和条件来实现。
二、反应条件选择的考虑因素在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反应类型: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合成反应需要不同的条件。
例如,酯的合成通常需要催化剂和适当的温度,而苯的取代反应则需要酸性条件。
2.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选择反应条件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通常,反应速率越快,合成反应越容易进行。
因此,在问题解决中,需要选择适当的条件来实现快速和高效的合成。
3. 产率和纯度:选择反应条件时,产率和纯度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高产率和高纯度的合成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利用率。
4. 安全性:安全性是选择反应条件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些反应可能涉及有毒物质或高温高压条件,需要谨慎操作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综上所述,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径和反应条件选择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选择合适的合成路径和反应条件,可以实现高效、安全和优质的有机化合物合成。
在解决有机化学题目时,需要仔细考虑合成路径和选择适当的反应条件,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知识点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知识点一、有机合成1.有机合成的概念有机合成指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的过程方法。
2.有机合成的任务和过程3.有机合成的原则(1)起始原料要廉价、易得、低毒、低污染。
(2)尽量选择步骤最少的合成路线,使得反应过程中副反应少、产率高。
(3)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能耗低、易实现、原料利用率高、污染少,尽量实现零排放。
(4)按照一定的反应顺序和规律引入官能团,不能臆造不存在的反应事实。
二、有机合成中的碳链变化和官能团衍变1.有机合成中常见的碳链变化(1)使碳链增长的反应不饱和有机物之间的加成或相互加成,卤代烃与氰化钠或炔钠的反应,醛、酮与HCN的加成等。
(2)使碳链缩短的反应烯、炔的氧化,烷的裂解,脱羧反应,芳香烃侧链的氧化等。
2.常见官能团引入或转化的方法(1)引入或转化为碳碳双键的三种方法卤代烃的消去反应,醇的消去反应,炔烃与H2、HX、X2的不完全加成反应。
(2)引入卤素原子的三种方法不饱和烃与卤素单质(或卤化氢)的加成反应,烷烃、苯及其同系物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醇与氢卤酸的取代反应。
(3)在有机物中引入羟基的三种方法卤代烃的水解反应,醛、酮与H2的加成反应,酯的水解反应。
(4)在有机物中引入醛基的两种方法醇的氧化反应、烯烃的氧化反应。
3.有机物分子中官能团的消除(1)消除不饱和双键或三键,可通过加成反应。
(2)经过酯化、氧化、与氢卤酸取代、消去等反应,都可以消除—OH。
(3)通过加成、氧化反应可消除—CHO。
(4)通过水解反应可消除酯基。
相关链接改变碳架结构的常用方法1.增长碳链(1)卤代烃与NaCN的反应CH3CH2Cl+NaCN―→CH3CH2CN(丙腈)+NaCl(2)醛、酮与氢氰酸的加成反应(3)卤代烃与炔钠的反应(4)羟醛缩合反应2.缩短碳链(1)脱羧反应:(2)氧化反应:(3)水解反应:主要包括酯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和多糖的水解。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材料总结知识点归纳

CH 2=CHC 6H 5合成材料一、合成高分子材料分类(结构)1、塑料【主要成分: 合成树脂及加工助剂】(1) 线型塑料(2) 体型塑料——酚醛塑料(网状)【单体:甲醛、苯酚】酚醛树脂:用酚类(苯酚)与醛类(甲醛)在酸或碱的催化下相互缩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①反应原理:酸性条件下,甲醛去氧,酚去邻对位的氢,生成线性酚醛树脂和水高压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 相对分子质量低,有支链,熔点密度较低聚乙烯(PE)【单体: CH2=CH2】 低压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相对分子质量高,支链极少甚至没有,熔点密度较高 △单键可旋转,聚乙烯具有一定弹性 聚氯乙烯(PVC )【单体: CH2=CHCl 】 聚苯乙烯 【单体: 】+HCHOH +H +n(加成反应)+(n -1)H 2O (加聚反应)交联剂:二烯化合物(使高聚分子间发生交联,形成网状结构)②酚醛树脂溶解性:线性酚醛树脂常温下为固体,缓慢溶于乙醇;加热时快速溶于乙醇线性高分子容易软化,网状高分子受热后不能软化或熔融,也不溶于任何溶剂。
③在碱催化下,等物质的量的苯酚与甲醛(或过量的甲醛与苯酚)反应,生成羟甲基苯酚、二羟甲基苯酚、三羟甲基苯酚等,然后加热继续反应,就可以生成网状结构的酚醛树脂。
2、合成纤维3、合成橡胶①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单体:分类:特点:性能全面,易老化聚乙烯醇,连有羟基,吸水性好(顺)聚异戊二烯三叶橡胶(反)聚异戊二烯杜仲胶【注意】天然橡胶含有C=C ,易加成反应和易被氧化(老化)。
强氧化剂、卤素、有机物溶剂都易腐蚀橡胶(不用橡胶瓶塞)。
如:KMnO4 溶液、浓HNO3、液溴、汽油、苯、四氯化碳等。
②合成橡胶 ○顺丁橡胶 A.顺式B.反式○丁苯橡胶SBR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而成的弹性体,合成丁苯橡胶 1,3-丁二烯苯乙烯 ○硫化橡胶线性结构 网状结构加入硫化剂(硫磺)混炼硫化剂:打开化聚合物的碳碳双键,以—S —S —(硫硫键)将线性结构连接为网状结构二、功能高分子材料(引入特定官能团)1、高吸水性树脂①对天然吸水材料改性,在它们的高分子链上再接上强亲水性基团,提高其吸水能力 亲水性集团:-COOH 、-COONa 、-CHO 、-OH (极性化合物亲水)CH2=CH-CH=CH 2CH 2= CH②以带有强亲水性原子团的化合物作为单体,聚合得到亲水性高聚物肥皂【H 3C —(CH 2)n —COONa 】皂化反应 2、聚丙烯酸钠(尿不湿) 3、高分子分离膜:(1)组成:高分子分离膜是用具有特殊分离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薄膜。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知识点总结

⾼中化学有机合成知识点总结⼀、有机合成的过程1、有机合成定义:有机合成是利⽤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2、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标化合物分⼦⾻架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
3、有机合成过程有机合成过程⽰意图:4、有机合成的思路:就是通过有机反应构建⽬标分⼦的⾻架,并引⼊或转化所需的官能团。
官能团的引⼊⽅法1、引⼊C=C的⽅法:(1) 卤代烃消去(2) 醇消去(3) C≡C不完全加成等2、卤素原⼦的⽅法:(1) 醇(或酚)和HX取代(2) 烯烃(或炔烃)和HX、X2加成(3) 烷烃(苯及其同系物)和X2的取代等3、引⼊羟基(—OH)的⽅法:(1) 烯烃和⽔加成(2) 卤代烃和NaOH⽔溶液共热(⽔解)(3) 醛(或酮)还原(和H2加成)(4) 酯⽔解(5) 醛氧化(引⼊—COOH中的—OH)等4、引⼊醛基和羧基的⽅法有:醛基:(1) R—CH2OH氧化(2) ⼄炔和⽔加成(3) RCH=CHR’ 适度氧化(4) RCHX2⽔解等羧基:(1) R—CHO氧化(2) 酯⽔解(3) RCH=CHR' 适度氧化(4) RCX3⽔解等5、如何增加或减少碳链?增加:①酯化反应②醇分⼦间脱⽔(取代反应)⽣成醚③加聚反应④缩聚反应⑤ C=C或C≡C和HCN加成等减少:①⽔解反应:酯⽔解,糖类、蛋⽩质(多肽)⽔解②裂化和裂解反应;③脱羧反应;④烯烃或炔烃催化氧化(C=C或C≡C断开)等⼆、有机合成的常⽤⽅法(详细)1、官能团的引⼊(1)双键的引⼊①通过消去反应(某些卤代烃或醇),可引⼊C=C双键。
如:②通过催化氧化反应(某些醇),可引⼊C=O双键。
如:(2)卤原⼦(—X)的引⼊①不饱和烃与HX或X2发⽣加成反应。
如:(引⼊⼀个—X)(引⼊两个—X)②醇与HX发⽣取代反应。
如:(3)羟基(—OH)的引⼊①通过加成反应引⼊。
如:烯烃与⽔加成:醛(或酮)与氢⽓加成:②通过⽔解反应引⼊。
高中化学之有机合成方法归纳

高中化学之有机合成方法归纳.有机合成【知识构建】一、有机合成的关键是、碳链的减短、成:一()、碳骨架的构建碳链的增长环或开环1、碳链增长的途径: Br + NaCN → CHCH23CHO + HCN →CH 3CHCHCHCHO + CHCHO →2323烯烃、炔烃的加聚、加成反应、碳链缩短的途径:2由醋酸钠制备甲烷:3、成环与开环的途径:)成环:如羟基酸分子内酯化1( HOCHCH COOH →22 (2)开环:如环酯的水解反应O → +2H COOCH 22COOCH2结合已学知识,小结以下(二)官能团的引入与转化官能团引入的方法。
的方法:C=C、至少列出三种引入1页 11 共页 2 第有机合成.;如(1)(2) ;如(3) ;如2、至少列出四种引入卤素原子的方法:(1) ;如;如(2);如(3);如 (4) (—OH)的方法:3、至少列出四种引入羟基(1) ;如(2) ;如(3) ;如;如(4)、在碳链上引入羰基(醛基、酮羰基)的方法:4 5、在碳链上引入羧基的方法:(1) ;如;如(2)(3) ;如二、中学常用的合成路线 1.烃、卤代烃、烃的含氧衍生物之间的转化关系页 11 共页 3 第有机合成.2.一元合成路线HX――→CH—CH=一元卤代烃―→一元醇―→R一定条件2一元羧酸―→酯醛―→ 3.二元合成路线X二元→→二元醇―→二元醛――→CH=CH222)羧酸―→酯(链酯、环酯、聚酯 4.芳香族化合物合成路线:应特别注意条件的Cl的反应,特别提醒和2做催化剂取代苯环邻、Fe变化;光照只取代甲基上的氢,对位上的氢。
三、有机合成题的解题思路典型例题:等其他试剂制取为原料,并以Br1例.以2页 11 共页 4 第有机合成.,用反应流程图表示合成路线,并注明反应条件。
1练习.用苯作原料,不能经一步化学反应制得1)(的是苯C..A硝基苯B.环己烷.溴苯 D 酚.在有机物分子中,不能引入羟基的反2) (应是.消 C B.水解反应 A.氧化反应.加成反应 D去反应年诺贝尔化概括了2005”3.“绿色、高效()学奖成就的特点。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全)汇总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全)汇总有机物的重要物理性质有机物的溶解性是有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性质。
难溶于水的有机物包括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醇、醛、羧酸等。
易溶于水的有机物包括低级的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等。
这些物质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有机物的重要反应有机物的重要反应之一是能使溴水褪色的反应。
有机物可以通过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和萃取反应使溴水褪色。
无机物可以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或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来使溴水褪色。
另一个重要的反应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
有机物和无机物都可以通过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有机物还可以与Na、NaOH、Na2CO3和NaHCO3反应。
含有—OH、—COOH的有机物会与Na反应。
常温下,易与—COOH的有机物反应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
含有—COOH的有机物会与Na2CO3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含有—COOH的有机物会与NaHCO3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2气体。
还有一些物质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
氨基酸是其中之一,如甘氨酸等。
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和呈碱性的—NH2,因此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银镜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反应。
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包括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和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
银氨溶液的制备方法是向2%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直到产生的沉淀完全溶解消失。
反应条件为碱性,在水浴中加热,但在酸性条件下会被破坏。
实验现象是反应液由澄清变成灰黑色浑浊,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反应方程式为AgNO3+ NH3·H2O ==AgOH↓+ NH4NO3,AgOH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化学的重要考查内容之一。
下面将总结一些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的重点知识点。
一、碳与有机化合物1. 碳的特性:碳有四个电子,可以形成四个共价键,与其他元素形成多种配位关系。
2. 碳的同素异形体:同一种物质中,不同原子排列方式的同分异构体。
3. 有机物的命名:包括根据合成方法的命名、根据化合物结构的命名、根据官能团的命名等。
二、烷烃和烯烃1. 烷烃:只含碳碳单键,没有碳碳双键的有机化合物。
a. 单键烷烃(烷烃):根据碳原子数命名(甲烷、乙烷、丙烷等)。
b. 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同分异构体。
c. 燃烧反应和制备方法。
2. 烯烃:含有至少一个碳碳双键的有机化合物。
a. 乌拉普反应:破坏烯烃双键,生成烷烃。
b. 乙炔:性质、反应和制备方法。
三、卤代烃1. 卤代烃的命名:根据碳原子数和溴、氯原子数命名。
2. 卤代烃的性质:溴代烃、氯代烃的学名及命名规则。
3. 卤代烃的反应:取代反应、消除反应、亲核取代反应。
4. 卤代烃的制备方法:自由基取代反应、光解反应。
四、醇、酚和醚1. 醇和酚的命名:根据碳原子数和羟基数目命名。
2. 醇和酚的性质:燃烧性质、溶解性质、酸碱性。
3. 醇和酚的制备方法:催化加氢、水合反应、卤代烃与水合反应。
4. 醇的酸碱性和盐类的生成。
5. 醇和酚的鉴别方法。
五、醛和酮1. 醛和酮的命名:根据碳原子数和羰基数目命名。
2. 醛和酮的性质:燃烧性质、溶解性质、氧化性质。
3. 醛和酮的制备方法:氧化还原反应、酸酐酯化反应。
4. 醛和酮的鉴别方法。
六、羧酸和酯1. 羧酸和酯的命名:根据碳原子数和羧基数目命名。
2. 羧酸和酯的性质:燃烧性质、溶解性质、酸碱性质。
3. 羧酸的制备方法:酸酐水解反应、酸酐酯化反应。
4. 酯的制备方法:醇与酸的酯化反应。
5. 脂肪族羧酸和酯的鉴别方法。
七、脂肪族化合物的聚合反应1. 乙烯基聚合物:聚乙烯的制备和性质。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5同步教师用书:第3章 第4节 有机合成

第四节有机合成1.掌握构建碳链骨架的方法和引入官能团的方法及有机物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
(重难点)2.掌握有机合成的途径和条件的合理选择,以及逆合成分析法。
(重难点) 3.了解有机合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有机合成的过程[基础·初探]1.有机合成的概念有机合成指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2.有机合成的任务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
3.有机合成的过程4.官能团的引入(1)引入碳碳双键的方法①卤代烃的消去反应,②醇的消去反应,③炔烃的不完全加成反应。
(2)引入卤素原子的方法①醇(或酚)的取代,②烯烃(或炔烃)的加成,③烷烃(或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取代。
(3)引入羟基的方法①烯烃与水的加成,②卤代烃的水解,③酯的水解,④醛的还原。
[探究·升华][思考探究] 1.由怎样转变为?【提示】 由转化成的流程为――→NaOH――→通入CO 2。
2.如何由乙烯合成乙酸乙酯?【提示】 由乙烯合成乙酸乙酯的转化流程为 CH 2===CH 2――→HCl 加成CH 3CH 2Cl ――→NaOH/H 2O水解。
[认知升华]1.常见的取代反应中,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 (1)烷烃的取代,如CH 4+Cl 2――→光照CH 3Cl +HCl 。
(2)芳香烃的取代,如+Br 2――→FeBr 3+HBr 。
(3)卤代烃的水解,如CH 3CH 2X +NaOH ――→H 2O△CH 3CH 2OH +NaX 。
(4)酯的水解,如CH 3COOC 2H 5+H 2O CH 3COOH +C 2H 5OH 。
2.常见的加成反应中,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1)烯烃的加成反应,如CH 2===CH 2+HX ―→CH 3CH 2X 。
其他如H 2O 、X 2等均可以引入或转化为新的官能团。
(2)炔与X 2、HX 、H 2O 等的加成 如HC ≡CH +HCl ――→催化剂△H 2C===CHCl 。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1. 有机合成反应类型:有机合成反应可以分为加成反应、消除
反应、替代反应、重排反应等类型。
2. 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有机物分子相互结合
形成一个新的有机化合物的反应。
常见的加成反应有酯化反应、醇醚化反应、酸酐酰化反应等。
3. 消除反应:消除反应是指将一个有机化合物中的某个原子或
官能团移除,形成一个新的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消除反应有脱水反应、脱氢反应、脱氧反应等。
4. 替代反应:替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个官能团被另一
个官能团取代的反应。
常见的替代反应有卤代烷取代反应、芳香族取代反应、醇酸取代反应等。
5. 重排反应:重排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原子或官能团在分
子内重新排列形成新的结构异构体的反应。
常见的重排反应有醇酸酯化反应、烯炔异构反应、醇醚异构反应等。
6. 有机合成的条件:有机合成反应通常需要一定的反应条件,
包括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不同的有机合成反应对条件的要求不同。
7. 有机合成的策略:有机合成的策略包括逐步合成、一锅法合成、串联合成等。
逐步合成是指将多个反应分步进行,一锅法合成是指将多个反应在同一容器中进行,串联合成是指将多个反应依次进行。
8. 有机合成的实验操作:有机合成的实验操作包括反应物的配
制、反应条件的调节、反应过程的观察和产物的纯化等。
9. 有机合成的应用:有机合成在药物合成、染料合成、材料合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有机合成,可以合成出具有特定功能和性质的有机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类型 卤代反应 有机物类别 饱和烃、苯和苯的同系物、醇等 醇、羧酸、糖类等 卤代烃、酯、二糖、多糖、蛋白质 苯和苯的同系物等 烯烃、炔烃、苯和苯的同系物、醛等
取代
反应
酯化反应 水解反应 硝化反应 加成反应
消去反应
氧 化 反 应
卤代烃、醇等 绝大多数有机物
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等 酚、醇、醛、葡萄糖等 醛、酮等 烯烃等 苯酚与甲醛;多元醇与多元羧酸; 氨基酸等 蛋白质 苯酚等
燃
烧
酸性KMnO4溶液
直接(或催化)氧 化
还原反应
聚 合 反 应
加聚反应 缩聚反应
与浓硝酸的颜色反应 与FeCl3溶液显色反应
常见重要官能团的检验方法
官能团 碳碳双键 或 碳碳三键 卤素原子 醇羟基 酚羟基 试 剂 判断依据 橙红色(或红棕色) 褪去 紫色褪去 有沉淀产生 有氢气放出 显紫色 溴的CCl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2)根据特征现象进行推断
①使溴水褪色,则表示物质中可能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 或醛基。 ②使 KMnO4酸性溶液褪色,则该物质中可能含有碳碳双键、 碳碳叁键、醛基或苯的同系物。 ③遇FeCl3溶液显紫色,该物质中含有酚羟基。 ④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或加入 银氨溶液有银镜出现,说明该物质中含有—CHO(不仅是醛基)。
⑤加入金属钠,有H2产生,表示物质可能有—OH或—COOH。
⑥加入NaHCO3溶液有气体放出,表示物质中含有—COOH。 ⑦加入溴水出现白色沉淀,表示该物质为酚类。
(3)以一些特殊的转化关系为突破口来推断
①A B 为羧酸。 C,此转化关系说明A为醇,B为醛,C
②A(CnH2nO2)
符合此转化关系的有机物 A为酯,当酸作催化剂时,产
物是醇和羧酸,当碱作催化剂时,产物是醇和羧酸盐。
③有机三角: ,由此转化关系可推知A、B、 C分别为烯烃、卤代烃和醇三类物质。
液态有机物的水溶性及密度
(1)不溶于水比水轻的:液态烃;一氯代烃;苯及其同系物;
酯类物质(包括油脂)。 (2)不溶于水比水重的:硝基苯、溴苯、CCl4、氯仿、溴代烃、 碘代烃。 (3)水溶性的有机物:低级醇(甲醇、乙醇、乙二醇、丙三醇); 低级醛 ( 甲醛、乙醛等 ) ;低级酸 ( 甲酸、乙酸、乙二酸等 ) ; 单糖和二糖类;苯酚高于65℃时。
(1)消去反应(浓硫酸、 加热) (2)氧化反应(Cu或 Ag催化、加热) (3)酯化反应(浓硫酸 、加热)
(1)水解反应(NaOH、 H2O) (2)消去反应(NaOH 、醇)
(1)烃与卤素取代(光照条件) 卤素原 (2)不饱和烃与HX或X2加成(催 子(—X) 化剂) (3)醇与HX取代
官能团
有机物的气味
(1) 无味:甲烷、乙炔 ( 常因混有 PH3 、 H2S 和 AsH3 等杂 质而带有臭味); (2)稍有气味:乙烯; (3)特殊气味:苯及其同系物、萘、石油、苯酚; (4)刺激性:甲醛、甲酸、乙酸、乙醛; (5)甜味:乙二醇、丙三醇、蔗糖、葡萄糖; (6)香味:乙醇、低级酯; (7)苦杏仁味:硝基苯。
有机物的状态
(1)固态:碳原子数特别多的烃类物质,如石蜡、沥青、;稠环
芳香烃,如萘、蒽;酚类物质,如苯酚;饱和高级脂肪酸;脂
肪;糖类物质;TNT;高分子化合物等。 (2)液态:碳原子数大于 4的烃类,如己烷、环己烷、苯等;绝 大多数卤代烃;醇类;醛类;低级羧酸类;油酸酯类;硝基苯; 乙二醇;丙三醇。 (3) 气态: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 4 的烃类 ( 如甲烷 ) 、一氯甲烷、 新戊烷、甲醛。
羧基(— COOH)
有机推断题的突破口
反应条件 浓硫酸/△ 稀硫酸/△ NaOH水溶液/△ NaOH醇溶液/△ H2、催化剂 O2/Cu、加热 Cl2(Br2)/Fe Cl2(Br2)/光照 反应物类别(官能团)、反应类型
有机推断题的突破口
(1)根据反应中的特殊条件进行推断 ①NaOH水溶液,加热——发生卤代烃、酯类的水解反应。 ②NaOH醇溶液,加热——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生成烯烃。 ③浓H2SO4,加热——发生醇消去、酯化、成醚、苯环的硝化反 应等。 ④溴水或溴的 CCl4 溶液 —— 发生烯、炔的加成反应,酚的取代 反应。液溴才是苯的取代 ⑤O2/Cu(或Ag)——醇的氧化反应。 ⑥新制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醛氧化成羧酸。 ⑦稀H2SO4,加热——发生酯的水解,淀粉、蔗糖的水解。 ⑧H2、催化剂——发生烯烃(或炔烃)的加成,芳香烃的加成,醛 还原成醇的反应。
引入方法 (1)某些醇的消去(浓硫 酸、加热)
消除方法 (1)加成反应
碳碳双键
(2)卤代烃的消去(NaOH、 (2)氧化反应 醇) (1)加成反应成醇 (2)氧化反应成羧酸[新 制Cu(OH)2悬浊液或 银氨溶液] 酯化反应(浓硫酸、加 热)
醛基(—CHO)
醇的氧化 (1)醛的氧化[新制 Cu(OH)2悬浊液或银氨 溶液] (2)酯的水解
NaOH溶液,AgNO3和稀硝 酸的混合液
钠 FeCl3溶液
浓溴水
银氨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银镜生成
醛
羧
基
基
新制Cu(OH)2悬气体放出
官能团的引入与消去
官能团 引入方法 (1)烯烃与水加成(催化剂) (2)卤代烃的水解(NaOH、H2O) (3)醛(酮)与氢气的加成(催化剂) 羟基 (4)酯的水解(稀硫酸或NaOH、 (—OH) 水浴加热) (5)酚钠盐中通入CO2(引入酚羟 基) 消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