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120个文言实词ppt专项模拟讲义总复习
合集下载
高三语文总复习文言文ppt课件
名
词
形
活
容
用
词
活
用
动 词 活 用
其 它 词 活 用
34
名词
作
名
状语
词
名词
活用作
动词
名词
名词
活用为
活用为
使动
意动 35
1、名词 活用作 状语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作状语 的,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 当普遍的现象。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 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第一、表示比喻。
高三语文总复习 文言文复习
1
2
3
文言 语法
实词 (120)
虚词 (18)
句式
4
第1讲 《文言实词》
5
实词的复习要诀
1.重在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积累越多,理解正确率越高。
2.巧于推断:对于不常见或根本没见过的实 词要试着去推断。
6
常见实词
文言实词包括 名词 、动词 、形容 词 、数词 、量词、代词 。
见:同“现”暴露,露出来。动词
11
“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 庭:同“廷”;国君听政的朝堂。名词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同“熟”;仔细。形容词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文:同“纹”;纹路,纹理。名词 “因击沛公于坐 。” 坐:同“座”;座位。名词
以公子为长者
婚姻 姻亲
因结婚而产 生的夫妻关 系
沛公奉卮酒为寿, 约为婚姻
22
四、偏义复词
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 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 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 中的偏义复词现象。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专题(含120个文言实词)整理版课件(共133张PPT)
(4)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________ (5)秦无亡矢遗镞之费________
((55))固伐一无世道之,雄诛也暴(3,秦)而__被_今__安__发_在哉行! 吟泽畔________
(4)且相如素贱人,吾羞________
予(3)观河夫曲巴智陵叟胜亡状以(4,应在)__闻_洞__庭__妻一_ 湖一言,如被冰雪________
(1)通“背”,背叛,违背 (2)越发、更加
5.本 (1)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________ (2)此之谓失其本心________ (3)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________ (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________ (5)盖亦反其本矣________ (6)今存其本不忍废,________
3.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①名词作动词 ②名词作状语 ③名词的使动用法 ④名词的意动用法
籍吏民,封府库 相如廷斥之 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稍稍宾客其父
3.词类活用 (二)形容词的活用
①形容词作动词 ②形容词作名词 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素善留侯张良 四美具,二难并 大王必欲急臣 且庸人尚羞之
(1)路,道路 (2)取道 (3)道理,规律 (4)原因 (5)道义 (6)说,谈论 (7)廊道 (8)主张,思想,学说
20.得 (1)此言得之________ (2)未得与项羽相见________ (3)吾得兄事之________ (4)所识穷乏者得我欤________ (5)古人之观于天地……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________
3.词类活用 (三)动词的活用
①动词作名词 ②动词的使动用法 ③动词的为动用法
追亡逐北 项伯杀人,臣活之 等死,死国可乎
((55))固伐一无世道之,雄诛也暴(3,秦)而__被_今__安__发_在哉行! 吟泽畔________
(4)且相如素贱人,吾羞________
予(3)观河夫曲巴智陵叟胜亡状以(4,应在)__闻_洞__庭__妻一_ 湖一言,如被冰雪________
(1)通“背”,背叛,违背 (2)越发、更加
5.本 (1)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________ (2)此之谓失其本心________ (3)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________ (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________ (5)盖亦反其本矣________ (6)今存其本不忍废,________
3.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①名词作动词 ②名词作状语 ③名词的使动用法 ④名词的意动用法
籍吏民,封府库 相如廷斥之 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稍稍宾客其父
3.词类活用 (二)形容词的活用
①形容词作动词 ②形容词作名词 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素善留侯张良 四美具,二难并 大王必欲急臣 且庸人尚羞之
(1)路,道路 (2)取道 (3)道理,规律 (4)原因 (5)道义 (6)说,谈论 (7)廊道 (8)主张,思想,学说
20.得 (1)此言得之________ (2)未得与项羽相见________ (3)吾得兄事之________ (4)所识穷乏者得我欤________ (5)古人之观于天地……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________
3.词类活用 (三)动词的活用
①动词作名词 ②动词的使动用法 ③动词的为动用法
追亡逐北 项伯杀人,臣活之 等死,死国可乎
全国高考语文120个重点文言实词精选ppt
• ②加倍
•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 ——即使加倍赏赐,屡次的惩整罚理 也还是不能避免祸乱
7
• (2)副词,更加,倍加
•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 忆山东兄弟》)
• ——独自一人在异地客居,每到佳节更加思念亲人。
• 增加:
• (3)数词,一倍
•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孙子•谋攻》)
• 8.病,bìng • (1)名词 • ①重病 • 君之病在肠胃。(《扁鹊见蔡桓公》) • ——您的病在肠胃之中。 • 增加: • ④弊病,缺点 •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训俭示康》) • ——人们都笑话我固执,不大方,我不认为是毛病。 • (2)动词 • ②使……成病态 •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 • ——以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作为职业来求取
• ④书本,稿本,版本
• 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 ——现在还保存那底稿,舍不得丢掉。
• ⑤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 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狱中杂记》)
• ——这没有什么困难的,另外准备一份奏章,审判书 的内容并不改换。
• (4)④动词,推究本源,考查
•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 ——水清澈到了极点,就没有鱼了;人精明到了极点,就没有 朋友。
整理
15
• 10.朝
• 读音一:cháo
• (1)名词 ①名词,朝廷
•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 王。
• ②名词,朝代,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皇帝的一代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复习(课件)
1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
2.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3然后得一夕安寝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7衣食所安 8既来之,则安之 安稳 安全 安逸 安抚,抚慰 安置、安放 哪里 养生 使…安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如果您要实行仁政的话,那么为什么不回到根本 上(求得解决)呢?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积贮疏》)
如果督促(那些弃农经商的)百姓,叫他们 回到农业上来,都从事农业生产。
殴:假借为“驱”,驱赶。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还是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由于人为 的原因呢?
16
君子只担心自己无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9.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3虽不能察 ,必以情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6人至察则无鱼 仔细看,观察 详审 了解,弄清楚 察察 ,洁白的样子 看清楚 精明
6
4.倍
1愿伯具言臣之 不敢倍德也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3焉用亡邻以倍郑 4每逢佳节倍思亲
本义:通“背”。反;背向
通“背”, 背叛,违背 一倍,加倍 增加 越发、更加
推导提示:“加倍”是后起常用义, “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 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 义项意义与“背”同。
7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史记·淮阴侯列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
2.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3然后得一夕安寝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7衣食所安 8既来之,则安之 安稳 安全 安逸 安抚,抚慰 安置、安放 哪里 养生 使…安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如果您要实行仁政的话,那么为什么不回到根本 上(求得解决)呢?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积贮疏》)
如果督促(那些弃农经商的)百姓,叫他们 回到农业上来,都从事农业生产。
殴:假借为“驱”,驱赶。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还是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由于人为 的原因呢?
16
君子只担心自己无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9.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3虽不能察 ,必以情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6人至察则无鱼 仔细看,观察 详审 了解,弄清楚 察察 ,洁白的样子 看清楚 精明
6
4.倍
1愿伯具言臣之 不敢倍德也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3焉用亡邻以倍郑 4每逢佳节倍思亲
本义:通“背”。反;背向
通“背”, 背叛,违背 一倍,加倍 增加 越发、更加
推导提示:“加倍”是后起常用义, “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 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 义项意义与“背”同。
7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史记·淮阴侯列传》
2021高考语文复习_文言文实词PPT教学课件(41页)
• 4.注意词的感情色彩变化。即古贬今褒,或古褒今贬,或中性 向两极转化。
(教学提纲)2021高考语文复习:文 言文实 词获奖 课件(4 1页PPT )(免 费下载 )
• 5.注意字词的通假特征。“通假”也叫“通借”,“通”是通用,“假” 是借用。两个字的形体不同,意义也不同,由于读音一样或相近,古人就常 用甲字来代替乙字,被借作乙字的甲字,就叫“通假字”。其基本类型有:
为鲁将兵,三战不胜,亡地千里,使曹子计不顾后,足不旋踵,刎颈于阵中,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
然而曹子不羞其败,耻死而无功。柯之盟,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勇闻
于天下,功立于鲁国。
• (节选自《淮南子·汜论训》)
(教学提纲)2021高考语文复习:文 言文实 词获奖 课件(4 1页PPT )(免 费下载 )
(教学提纲)2021高考语文复习:文 言文实 词获奖 课件(4 1页PPT )(免 费下载 ) (教学提纲)2021高考语文复习:文 言文实 词获奖 课件(4 1页PPT )(免 费下载 )
02
典例分析
(教学提纲)2021高考语文复习:文 言文实 词获奖 课件(4 1页PPT )(免 费下载 )
(教学提纲)2021高考语文复习:文 言文实 词获奖 课件(4 1页PPT )(免 费下载 )
• 准确翻译通假字 • (5)(2021新编,5分)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拿着三尺兵刃,指到齐桓公的胸前(逼他归还夺走的土地),这样多次战败所失去的土地,于片刻中便收了回来。 •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句中采分点:“揄”译为“拿着”;“造”译为“到”;注意“亡”在此处并 非“死亡”,而应译为“丢失”,“亡”后面省略了宾语“土地”,翻译时要补出;“反”通“返”,译为“返回,收 回”。每点1分,句意通顺1分。
高考复习文言实词120(选讲) PPT精品课件(共118张)
文言实词120 (选讲)
1、爱
• 说文解字:爱的字根 “爫”是“爪”的变体, 有“扶助”弱者的意思; “冖(mì )”的意思是 “覆盖”,有雌鸟保护 和亲近小鸟的意思; “友”有对“朋友”关 切的意思。对弱者的扶 助,对家人的保护和亲 近,对朋友的关切,都 属于爱的范畴。
•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师说》 •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阿房宫赋》 •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齐桓晋文之事》 •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爱莲说》 • 6古之遗爱也(恩惠) •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诗经 静女》
• ■居安思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既来之,则安之 安之若素 安然无恙 安土重迁 安居乐业 安身立命
4、倍
•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 违背) 《鸿门宴》 •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烛之武退秦师》 •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九月九 日忆山东兄弟》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
10、诚
• 形声。从言,从成,成亦声。
• ★“诚”本义是指“真心,不诡诈”,故 引申出“真实的”;进一步虚化为副词 “实在,的确”“果真”等义。 • ■诚惶诚恐 开诚布公 心悦诚服 •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爱
★吝啬,舍不得 • “喜欢”“爱护”; • “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爱莫能助 爱屋及乌 节用爱民 爱 不释手 爱毛反裘
•
2、安
1、爱
• 说文解字:爱的字根 “爫”是“爪”的变体, 有“扶助”弱者的意思; “冖(mì )”的意思是 “覆盖”,有雌鸟保护 和亲近小鸟的意思; “友”有对“朋友”关 切的意思。对弱者的扶 助,对家人的保护和亲 近,对朋友的关切,都 属于爱的范畴。
•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师说》 •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阿房宫赋》 •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齐桓晋文之事》 •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爱莲说》 • 6古之遗爱也(恩惠) •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诗经 静女》
• ■居安思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既来之,则安之 安之若素 安然无恙 安土重迁 安居乐业 安身立命
4、倍
•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 违背) 《鸿门宴》 •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烛之武退秦师》 •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九月九 日忆山东兄弟》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
10、诚
• 形声。从言,从成,成亦声。
• ★“诚”本义是指“真心,不诡诈”,故 引申出“真实的”;进一步虚化为副词 “实在,的确”“果真”等义。 • ■诚惶诚恐 开诚布公 心悦诚服 •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爱
★吝啬,舍不得 • “喜欢”“爱护”; • “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爱莫能助 爱屋及乌 节用爱民 爱 不释手 爱毛反裘
•
2、安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复习(完整)ppt课件
.
0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古之遗爱也 6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爱护 喜欢,爱好 爱惜,吝惜 爱慕,欣赏 恩惠 隐蔽,躲藏
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
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
“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
1出0此“言得得当之、合适”;进一步. 虚化对为、“合应适该”。
20
度
1度长絜大 ,比权量力
量,计算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推测,估计
3度义而后动
考虑
4乃曰“吾忘持度”
尺寸,尺码
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限度,法度
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制度,法度
7一夜飞度镜湖月
通“渡”渡过,越过
8常有大度
度量
9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常态
人病之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疾病 困苦,困乏 毛病,缺点 担心,忧虑
损害 责备、羞辱
推导提示:“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
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
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
8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3虽不能察 ,必以情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6人至察则无鱼
1紧1品“其跟名随位”,犹敌不人失的下形曹象从。事“随从从事”,乃官是名较亲密之人,
11引32可然申以皆出便祖“宜 屈次从 原于事 之最, 从亲何容的必辞人禀令”我也. 是办从顺事容理,成舒章缓。,不急迫 16
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4思而不学则殆
0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古之遗爱也 6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爱护 喜欢,爱好 爱惜,吝惜 爱慕,欣赏 恩惠 隐蔽,躲藏
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
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
“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
1出0此“言得得当之、合适”;进一步. 虚化对为、“合应适该”。
20
度
1度长絜大 ,比权量力
量,计算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推测,估计
3度义而后动
考虑
4乃曰“吾忘持度”
尺寸,尺码
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限度,法度
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制度,法度
7一夜飞度镜湖月
通“渡”渡过,越过
8常有大度
度量
9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常态
人病之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疾病 困苦,困乏 毛病,缺点 担心,忧虑
损害 责备、羞辱
推导提示:“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
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
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
8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3虽不能察 ,必以情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6人至察则无鱼
1紧1品“其跟名随位”,犹敌不人失的下形曹象从。事“随从从事”,乃官是名较亲密之人,
11引32可然申以皆出便祖“宜 屈次从 原于事 之最, 从亲何容的必辞人禀令”我也. 是办从顺事容理,成舒章缓。,不急迫 16
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4思而不学则殆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ppt
No3
“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 “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 护”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 (如“爱女”)
No5
★“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 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 “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 抚、安慰”等义。
No7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用法
复习课件
No1
课件使用说明
①在页面空击,将 演示本页动画。 ②点击这个链接, 将进入下一页。
③点击某字,页面 将跳转到该字。
④点击这个图章, 将返回实词页面。
No2
爱安被 倍本鄙 兵病察 朝曾乘 诚除辞 从殆当 道得度 非复负 盖故固 归顾国 过何恨 胡患或 疾及即 既假间 见解就 举绝克 类怜临 弥名末 莫内期 奇迁请 穷去劝 却如若 善稍少 涉胜识 使是适 书孰属 数率说 私素汤 涕徒图 退王亡 望闻微 悉相谢 信兴行 幸修徐 许阳要 遗宜贻 易阴引 右再造 贼知致 治质置 诸卒左 族
推导提示:间的本义是“门缝”。由此引申出 “夹缝、空隙”之义;小路不是很像夹缝吗? 时间的“空隙”,即“空闲”。“夹缝”是在 两个事物之中的,故有“置身其中”的意义, 由此可引申出许多意义:“间隔、参与、中间、 离间”等。“离间”再引申出“间谍”之义, 间谍当然是“秘密”的喽。 成语助记:挑拨离间 间不容发 疏不间亲 伯仲之 间
推导提示:“故”有两个基本义:一为 “缘故”;一为“旧的”。由“缘故”虚 化引申出“所以”和“故意、特意”(反 向引申,故意即是无缘无故)等义。由 “旧的”引申出“衰老”和“故人(有时 特指前夫或前妻)、老友”等义。由“衰 老”进一步引申出“死亡”之义。
推导提示:“固”本义指“城墙坚固”。城 墙坚固自然就能“坚持”不败,进一步引申 出“顽固”之义。坚固有难以改变一直这样 的内涵,故又虚化成副词“本来、原来、当 然”等义。 成语助记:固若金汤 君子固穷 根深蒂固 事 有必至,理有固然
120个文言实词ppt课件
2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佛印绝类弥勒
5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隔绝
6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2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极,最,非常
断绝 停止,消失
完全,绝对
横渡
陡峭的
16
47-堪
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经得起,忍受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能够,可以
能够,可以
(经过,通过) (超过)
(胜过) (错误,过失) (责备)
(访问)
(看望)
7
34-患
1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6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忧虑,担心)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讳溺忌)
(祸害,灾祸)
35-或
1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2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有人)
4云霞明灭或目睹 7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
10胡虏益解
分裂,涣散
解除
离散 同“懈”,松懈,懈怠
14
45-举 1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2举类迩而见义远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4永元中,举孝廉(官名)不行 6吾不能举全吴之地 7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1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
举起 举出,提出
发动,举行
聚合 全,都
推举,推荐
并吞
15
46-绝
1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形容鸟声宛转从小路秘密地悄悄地1242见1事不目见耳闻看见拜见召见接见见识见解现成的看到的东西1343解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5其为惑也终不解矣7天下土崩瓦解何如9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10胡虏益解剖开解开解释解答理解分裂涣散解除离散同懈松懈懈怠1445举4永元中举孝廉官名不行6吾不能举全吴之地1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举起举出提出发动举行推举推荐聚合并吞1546绝1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2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2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断绝停止消失隔绝极最非常完全绝对横渡陡峭的1647堪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48克1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2然操曹操遂能克绍袁绍5克已奉公经得起忍受能够可以能够可以能够战胜攻破克制约束1749类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50怜2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3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4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6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怜悯同情可爱疼爱爱惜爱戴可惜事例类似象1851弥52莫1至莫夜月明2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没有谁没有人不能1954内1少间帘内掷一纸出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3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8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55期2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里面与外相对内部常指国家内部朝廷内部内心通纳接纳通纳交纳日期期限希望期望期年
120个文言实词复习精品(1-40)(1)(1)PPT课件
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 版本,稿本
5本末倒置
主次,先后
6抑本其成败之迹 推究本源、考查
2021
6、鄙
• “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 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 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 “鄙人”。
• 成语助记: • 肉食者鄙 卑鄙龌龊 贵远鄙近
2021
鄙
1蜀之鄙有二僧 边界地方
(2)考查的对象为常见常用词。 考纲中所举120个实词,考查的都是常见常用的。我 们在学习古文时,要注意出现频率较高的实词。
(3)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都有涉及。 实词的考查,一般以考查一词多义为主,同时涉及对 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的考查。
(4)考查形式依然以选择题为主,在翻译题目中也会 涉及对实词的考查。
蒙受,遭受 表示被动 通“披” ,穿 通“披”,披散 被子 覆盖 覆盖
2021
4、倍
• 从人,( tǒu)声。本义:反;背向 “加倍”是后起常用义, “倍”的原义
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 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 与“背”同。
2021
• 成语助记: • 事半功倍 倍道而行 • 【乡利倍义】乡,通“向”。倍,通
• 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 “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 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 之义。
2021
• 成语助记: • 追本溯源 舍本逐末 本性难移 • 变本加厉 英雄本色 无本之木
2021
2021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 草本的根或茎干
欲舒
2盖亦反其本矣
根本,基础
3性本爱丘山
120个文言实词复习精品 1-40
120个文言实词积累ppt课件
【课内用法归纳梳理】 ①台阶(名) ②殿阶(名) 传》)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朱子家训》) 扶辇下除,触柱折辕。(《汉书·苏武
③任命,授职(动)
《陈情表》) ④清除,除去(动)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 李密
见例句
14.士皆垂泪涕泣 涕(tì):眼泪→鼻涕 推导提示:“涕”的本义是“眼泪”,流眼泪时 会鼻子发酸而流出鼻涕,故后又引申出“鼻涕”之
⑤相信(动) 书·苏武传》)
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汉
⑥任凭、随意(动)
低眉信手续续弹。(白居易《琵
琶行》)
⑦信物(名) ⑧使者(名) 见例句 自可断来信(这里指媒人),徐徐更谓
之。(《孔雀东南飞》) ⑨通“伸”,伸张(动) 欲信大义于天下。(陈寿《
隆中对》)
8.秦王必说见臣 说(shuō shuì yuè tuō):说明,解说
【课内用法归纳梳理】 ①边疆、边远的地方(名) ②鄙俗、浅陋(形) ③表自谦(副) 见例句(此句中“鄙”活 用作动词,“把„„当做边邑”)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
故振慑。(《荆轲刺秦王》)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焉用亡郑以陪邻
逃亡的人 亡(wánɡ wú):逃跑 灭亡 失掉 死亡 没有,同“无” 推导提示:“亡”的本义是“逃跑”。作名词则为
《荆轲刺秦王》 6.秦兵旦暮渡易水
以兵器杀人 兵(bīnɡ):兵器、武器 战争,军事 侵略 战略、战术
士兵,军队
推导提示:“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 “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战争,军事”当然跟
兵器、武器有关。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专题 课件(共51张PPT).ppt
文言文高考专题
四类文言文实词卡卡 信息循环 高效学习
年份 2022 2021
卷别 新高考II 全国甲
全国乙
浙江 新高考I 新高考Ⅰ
题干表述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翻译:禹数与语,其人勇
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实词:数、语、勇鸷、鲜
。”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 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实词:约车、宣言、孤国、阴 合 ①实词考查有两种方
一、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为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直接用作状语修饰谓语动词;但在文言文中 ,有些名词却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起修饰、限制作用。主 要有:①时间名词“日”“夜”“月”“岁”等作状语;②方位名词“ 南”“北”“内”“外”“上”“下”等作状语;③普通名词作状语。
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东犬西吠:_西__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_手__ (3)良庖岁更刀:__岁__ (4)蝉蜕于浊秽:__蝉__ (5)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__舟__ (6)常以身翼蔽沛公:_翼___ (7)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_席__、__包__、__囊____ (8)大石侧立千尺:_侧___
知识拓展
反训词
在古汉语中,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表达出正反对立的
两个意思,这种词叫反训词。
这样的词语有:
①“沽”,买或卖; ②“置”,置办或放弃;
③“报”,报恩或报仇; ④“从”,跟随或率领;
⑤“纳”,收进或交出; ⑥“迁”,升官或降职;
⑦“市”,卖出或买入。
二 一词多义
卡卡
【词语的意义】
词语
古义
今义
变化类型
四类文言文实词卡卡 信息循环 高效学习
年份 2022 2021
卷别 新高考II 全国甲
全国乙
浙江 新高考I 新高考Ⅰ
题干表述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翻译:禹数与语,其人勇
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实词:数、语、勇鸷、鲜
。”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 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实词:约车、宣言、孤国、阴 合 ①实词考查有两种方
一、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为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直接用作状语修饰谓语动词;但在文言文中 ,有些名词却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起修饰、限制作用。主 要有:①时间名词“日”“夜”“月”“岁”等作状语;②方位名词“ 南”“北”“内”“外”“上”“下”等作状语;③普通名词作状语。
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东犬西吠:_西__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_手__ (3)良庖岁更刀:__岁__ (4)蝉蜕于浊秽:__蝉__ (5)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__舟__ (6)常以身翼蔽沛公:_翼___ (7)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_席__、__包__、__囊____ (8)大石侧立千尺:_侧___
知识拓展
反训词
在古汉语中,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表达出正反对立的
两个意思,这种词叫反训词。
这样的词语有:
①“沽”,买或卖; ②“置”,置办或放弃;
③“报”,报恩或报仇; ④“从”,跟随或率领;
⑤“纳”,收进或交出; ⑥“迁”,升官或降职;
⑦“市”,卖出或买入。
二 一词多义
卡卡
【词语的意义】
词语
古义
今义
变化类型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推导记忆ppt课件
Page 16
LOGO
十六、从 追赶 归顺、依顺、听从 跟随 参与 从 随从、侍从 次于最亲的人 同“纵” 推导提示:“从”的本义是“跟随”,引申出“归顺”、“参与”、
“随从”等义。“追赶”正是紧紧“跟随”敌人的形象。“随从”乃 是较亲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亲的人”也是顺理成章。 成语助记:从壁上观 从长计议 从善如流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从一而终 过从甚密 合从连横 三从四德 力不从心 弃笔从戎 何去何从 择善而从
Page 11
LOGO
十一、曾 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同“增”,增加 曾: 曾经、竟然 推导提示:隔两代的亲属叫“曾”;后借为
“增”义。虚化为“曾经”(念céng)。 成语助记:似曾相识 曾经沧海 曾几何时
曾母投杼 曾参杀人
Page 12
LOGO
十二、乘 乘船 乘:驾车、乘车 登、升 连接 凭借、趁着、顶着、
Page 19
十九、道 引导(后作“导”) 事物本原
LOGO
道:路,大路
正当手段
途径、方法 述说
道理、规律 道德、思想、学说
事物的本原
推导提示:“道”本义是“大路”。路的作用是“引导”人到某地,故 有“引导”之义(后写作“导”);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又特指 “正当手段”(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途径和方法往往是一种“道 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要“述说”,而后成为“思想、学说”。
成语助记:短兵相接 兵不血刃 兵不厌诈 兵强马壮 兵出无名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兵临城下 兵戎相见 哀兵必胜 按兵不动 厉兵秣马
Page 8
LOGO
八、病 缺点、毛病 病:重病 担心、忧虑 困苦 推导提示:“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
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 忧虑”。 成语助记:病入膏肓 蚌病成珠 贫病交攻 无病呻吟 同病相怜 愁潘病沈
LOGO
十六、从 追赶 归顺、依顺、听从 跟随 参与 从 随从、侍从 次于最亲的人 同“纵” 推导提示:“从”的本义是“跟随”,引申出“归顺”、“参与”、
“随从”等义。“追赶”正是紧紧“跟随”敌人的形象。“随从”乃 是较亲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亲的人”也是顺理成章。 成语助记:从壁上观 从长计议 从善如流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从一而终 过从甚密 合从连横 三从四德 力不从心 弃笔从戎 何去何从 择善而从
Page 11
LOGO
十一、曾 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同“增”,增加 曾: 曾经、竟然 推导提示:隔两代的亲属叫“曾”;后借为
“增”义。虚化为“曾经”(念céng)。 成语助记:似曾相识 曾经沧海 曾几何时
曾母投杼 曾参杀人
Page 12
LOGO
十二、乘 乘船 乘:驾车、乘车 登、升 连接 凭借、趁着、顶着、
Page 19
十九、道 引导(后作“导”) 事物本原
LOGO
道:路,大路
正当手段
途径、方法 述说
道理、规律 道德、思想、学说
事物的本原
推导提示:“道”本义是“大路”。路的作用是“引导”人到某地,故 有“引导”之义(后写作“导”);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又特指 “正当手段”(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途径和方法往往是一种“道 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要“述说”,而后成为“思想、学说”。
成语助记:短兵相接 兵不血刃 兵不厌诈 兵强马壮 兵出无名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兵临城下 兵戎相见 哀兵必胜 按兵不动 厉兵秣马
Page 8
LOGO
八、病 缺点、毛病 病:重病 担心、忧虑 困苦 推导提示:“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
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 忧虑”。 成语助记:病入膏肓 蚌病成珠 贫病交攻 无病呻吟 同病相怜 愁潘病沈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精讲课件 (共500张)
(2)形容词,鄙陋,见识浅,庸俗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3)动词,轻视,瞧不起 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 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左传 • 宣公十四年》)
成语助记
鄙俚浅陋 北鄙之音 贵远鄙近
名词 ①兵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 ②士兵、军队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战争 兵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 • 计篇》) 故兵无常势。(《孙子 • 虚实》) ④战略战术,用兵策略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谋攻》)
(2)动词 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 战》)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③抚慰,安抚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④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⑤安心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成语助记
甘棠遗爱 爱莫能助 爱不释手 爱屋及乌 嫌贫爱富 节用爱民
造字本义:男子建房娶亲 成家,内心踏实过日子。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兴宅、 娶亲,是男子一生中至关 重要的两大事件,直接而 深刻地影响到男子个人的 心理状态,顺利兴宅、娶 亲,便能安居乐业,反之 内心则焦虑不宁。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
(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②喜爱,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3)动词,轻视,瞧不起 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 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左传 • 宣公十四年》)
成语助记
鄙俚浅陋 北鄙之音 贵远鄙近
名词 ①兵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 ②士兵、军队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战争 兵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 • 计篇》) 故兵无常势。(《孙子 • 虚实》) ④战略战术,用兵策略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谋攻》)
(2)动词 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 战》)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③抚慰,安抚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④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⑤安心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成语助记
甘棠遗爱 爱莫能助 爱不释手 爱屋及乌 嫌贫爱富 节用爱民
造字本义:男子建房娶亲 成家,内心踏实过日子。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兴宅、 娶亲,是男子一生中至关 重要的两大事件,直接而 深刻地影响到男子个人的 心理状态,顺利兴宅、娶 亲,便能安居乐业,反之 内心则焦虑不宁。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
(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②喜爱,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o 5
N o 7
N o 9
N o 1 1
N o 1 3
N o 1 5
N o 1 7
N o 1 9
N o 2 1
N o 2 3
N
o
1
5 3
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敬请指正。
mailto:hxy8050@
QQ : 284872917
0年高考120个文言实词ppt专项模拟讲义总复习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用法
复习课件
N o
课件使用说明
2
①在页面空击,将 演示本页动画。
②点击这个链接, 将进入下一页。
③点击某字,页面 将跳转到该字。
④点击这个图章, 将返回实词页面。
N o 3
爱安被 倍本鄙 兵病察 朝曾乘 诚除辞 从殆当 道得度 非复负 盖故固 归顾国 过何恨 胡患或 疾及即 既假间 见解就 举绝克 类怜临 弥名末 莫内期 奇迁请 穷去劝 却如若 善稍少 涉胜识 使是适 书孰属 数率说 私素汤 涕徒图 退王亡 望闻微 悉相谢 信兴行 幸修徐 许阳要 遗宜贻 易阴引 右再造 贼知致 治质置 诸卒左 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