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鸿隽家书欣赏
名人父母亲写给孩子的家书
名人父母亲写给孩子的家书《名人父母亲写给孩子的家书》孩子啊,今天老爸(老妈)想跟你唠唠那些名人的父母亲写的家书。
你可别小瞧了这些家书,这里头的学问可大着哩。
就说那《傅雷家书》吧。
傅雷啊,那可是个厉害的人物。
他写给他孩子的家书就像是一本成长秘籍。
他在信里那是事无巨细,从艺术修养到为人处世,都给孩子讲得明明白白的。
你看,他就像个操心的老母鸡,总是担心孩子在外面磕着碰着,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偏喽。
他会告诉孩子这个曲子该怎么理解,那个画家的风格有啥独特之处。
而且傅雷还特别注重品德的培养,就像他在信里说的,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
他那口吻啊,有时候严肃得很,像个严厉的老师,但你又能感受到满满的父爱,就好比那外面包着硬壳,里面却是柔软的糖心的糖果。
还有啊,梁启超给他孩子们的信也特别有意思。
梁启超这老爹,那是个开明又风趣的人。
他写信的时候就像个热情的朋友,跟孩子们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他对孩子们的学业关心,但又不会给孩子太大压力。
他会说些自己的新想法、新发现,鼓励孩子们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他的孩子们个个都很出色,我想这和他那些充满爱与智慧的家书脱不了干系。
他的家书里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命令,而是平等的交流,就像和孩子们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惬意地聊天一样。
孩子啊,你想想,这些家书为什么这么感人呢?因为这是父母亲最真实的心声啊。
他们不能时刻陪在孩子身边,就只能把自己的爱、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期望都写在信纸上。
这些家书就像一盏盏明灯,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照亮前行的路。
名人的父母也和咱们普通父母一样,有着对孩子深深的爱,只不过他们可能因为自己的见识、学问,把这份爱表达得更加深刻、更加全面。
咱们虽然不是名人家庭,但咱们也可以从这些家书中学到东西。
比如说,多和你交流,像那些名人父母一样把自己的想法坦诚地告诉你,也希望你能像那些名人孩子一样,从父母的话里汲取力量。
不管以后你走多远,这些家书里蕴含的爱与智慧都能让你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有勇气,在面对选择的时候有方向。
父亲,我用一生为你赞亨
父亲,我用一生为你赞亨
伍奕宁
【期刊名称】《高考金刊:文科版》
【年(卷),期】2013(0)1
【摘要】说起父亲,我总觉得父亲如同出淤泥不染的莲.让我敬佩,却只可远观。
儿时.父亲是一扇铁门,门锁得严实,被铁锈腐蚀的门总显得如此冷清和萧条。
童年里.根本没有父亲的记忆。
除了他每次回家会给我带玩具、零食外,我感受不到一点温情,没有语言的爱要怎样牵连?
【总页数】1页(P67-67)
【关键词】父亲;铁锈;课外阅读;优秀作文
【作者】伍奕宁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4
【相关文献】
1.杜月笙之子:上海三大亨中父亲“最重气节” [J], 杜维善;
2.经亨颐妙语赞乡人 [J], 郦千明
3.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r整改进度市民有赞有弹 [J], 韩静
4.点赞这位中行人拼搏奉献树标杆——记\"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银
行汕头分行陈亨泽 [J],
5.家国同构,国比家大——我的父亲林正亨 [J], 林义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代才女陈衡哲家书家事
一代才女”陈衡哲家书家事20 世纪上半叶,在中国史学界、文学界和教育界有一位女性的名字非常响亮,她就是陈衡哲。
陈衡哲是我国新文学运动中最早的女学者、作家、诗人,也是中国第一位女教授,被称为“一代才女” 。
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她的名字却很少为人所知。
最近笔者因参与整理陈衡哲家书,才有缘了解这位不平凡女性的传奇人生。
陈衡哲(1890 —1976年)笔名莎菲,湖南衡东人,生于江苏常州。
她的祖父、父亲都当过清朝的官吏。
陈衡哲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聪慧好学。
1914 年夏清华学堂首次招收留美女生,她以全国第二名的成绩进入美国瓦沙女子大学,专修西洋历史兼西洋文学,1918 年获文学学士学位。
之后又进入芝加哥大学,获硕士学位。
1920 年回国在北大历史系任教,是北京大学第一位女教授,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位女教授。
后来她又在东南大学历史系、四川大学历史系当过教授。
曾代表中国参加过四次国际学术会议。
笔者参与整理的陈衡哲家书共有十余封,主要是她在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写给丈夫任鸿隽的三姐的。
家书的内容较为丰富,涉及她的教学、写作、学术活动、婚恋观念、子女教育、家族亲情及时事变迁等。
从信中我们能够了解到,仍以男权为中心的近代中国,作为最早接受西方教育的女性,陈衡哲要当好妻子、母亲,要承担家庭的责任,还要作为学者和教授,服务于社会。
多重角色的承担使她常常感到分身乏术。
她在1929年9月8 日写给三姐的信中表现出一个女人的坚韧和无条“今秋日本之会,我十分想去,但家中又没有人了,小孩子不放心,你如肯先来,俾我能得到一点自由,那真是感激极了。
”陈衡哲的丈夫任鸿隽(1886 ― 1961年)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界的翘楚,是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们的结合颇具文学意味和浪漫色彩。
在婚姻方面,陈衡哲原本是报定终身不嫁的独身主义者。
1915 年夏,正在康乃尔大学学习的任鸿隽作为《留美学生季报》的主编,收到了作者莎菲的来稿《来因女士传》。
陈衡哲:勇于造命的女人
陈衡哲:勇于造命的女人作者:佚名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20年第07期陈衡哲几度开风气之先:中国第一个公派女留学生,第一位女大学教授,第一个女作家、诗人……可以说,20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女性的现代命运,都从她开始。
在绝大多数女性都看不清未来的时代,她独立、正面地规划着人生,在艰难时世中承担起历史使命。
突出的才华与人格魅力,成就了她与“科学救国”倡导者任鸿隽的爱情和婚姻,而他们与胡适数十年的深厚友情,更被后世传为佳话。
舅舅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他常常对我说,世上的人对于命运有三种态度,其一是安命,其二是怨命,其三是造命。
他希望我造命,他也相信我能造命,他也相信我能与恶劣的命运奋斗。
——《陈衡哲早年自传》陈衡哲的祖上是江苏有名的书香之家,1890年出生的她是清末民初的典型名媛。
小时的她是幸运的,相对宽松的家境让她不但逃掉了缠足的苦难,而且得到了不同寻常的教育。
家学深厚的父母很早就认定这个女儿聪慧过人,开蒙之后并没有让她按部就班地学习四书五经,而是直接教她读艰深的《尔雅》。
尽管晦涩无趣,陈衡哲还是兢兢业业地完成每天的功课。
父亲望女成才心切,把自己的地理与历史笔记也拿来当课本,使得她小小年纪,便记下了一肚皮的地名、年代。
后来因为二舅的一句玩笑,父亲决定培养她走“良医”之路,于是,她开始啃八大册更加古奥的《黄帝内经》,她由此受益良多,以至后来到上海读医学院时,让中医老师敬佩不已。
陈衡哲13岁那年,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把西方的新知带进了封闭的中国。
陈衡哲和很多热血的年轻人一样,受其中人物和故事的感召,逐渐产生了要做一个爱国者的热烈念头。
一度让她痛苦挣扎的是,到底要成为贞德,还是罗兰夫人。
但很快,披坚执锐做一个女英雄的理想就离她远去了,这跟她那位受欧美文化浸染的三舅有直接关系。
他把所看到的西洋医院、学校和各种近代文化生活情形讲给陈衡哲,鼓励她“努力去学习西洋独立的女子”,用知识和先进制度拯救积弱的国家。
长江三峡地区红色文化与抗战文化资源的分类及特色
红色文化 与抗战文化资源既是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 的 导下 人 类 为推 进社 会 进步 和 民族 复兴 而奋 斗的 全部 重要 组 成部 分 ,又 是 我们 民族 文 化宝 库 中的瑰 宝 , 实践 活 动及 其 结 果 。狭义 的红色 文化 则 专指 在 中 国 值得 我 们今 人认 真 地 去发 掘 、研 究 、传 承 和弘 扬 。 共 产党 领 导下 的 中华 民族 的反帝 反封 建 实践 活 动及
一
、
求真理 、振兴 中华 ,谱写 了一 曲曲气壮山河 的爱国 带 ,在 中华 民族百年革命 的历史进程 中曾占有十分 主义 和英 雄 主 义 的华 彩乐 章 。从 孙 中 山领导 的辛 亥 特殊 的地位 ,发挥 过 巨大 的作 用 ,产 生 过重 大 的影
革命到第一 、二次 国内革命战争 ,特别是在 中华民 响 。其 积淀 下来 的文 化资 源 主要有 : 1 .红 色 文化资 源 的类别 族反 击 日本 法 西斯 的八 年抗 战 中 ,该 地 区积 淀 了十 分 丰厚 的异 彩纷 呈 而 又弥 足珍 贵 的文 化 资 源 。这些 广 义 的红 色文 化是 指 在先 进 思想 和 先进 理 论指
迹 。主要有辛亥革命时期的英雄及其遗迹 :重庆 界 反法 西斯 同盟 国远 东 的指 挥 中心 。湖北 恩施地 区 “ 邹容路” 邹容烈士纪念碑” 《 、“ 、 革命军 》和 《 邹 因地处 陪都 重 庆 的战略 前沿 ,也 成 为一 片抗 战的热
容文集 》 ; 等 重庆 “ 白路” “ 沧 、 杨沧白先生纪念堂” 土 地 。 、 ( ) 后方 抗 战文化 资源 1 大 杨沧白墓 、 杨沧白故居等 ;张培爵烈士纪念碑” “ 、张
摘
要 :长江三峡 地 区是我 国红 色文化与抗战文化 资源十 分富集的地 区。将地域 文化 资源进行科 学的分 类并
任鸿隽与胡适的情谊
任鸿隽与胡适的情谊作者:黄翠红来源:《百年潮》2012年第08期两人结下友谊任鸿隽(1886-1961),字叔永,祖籍浙江归安,生于四川垫江。
清朝末科秀才,后就读于重庆府中学和上海中国公学。
1908年留学日本,为学习制造炸药,进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学习应用化学。
1909年加入同盟会,任四川分会会长。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总统府秘书处总务组秘书,同在这一组的还有吴玉章、熊成章等人。
孙中山解职后,任鸿隽对当时政坛风气颇感失望,弃政从学,赴美留学。
先后进入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分获化学学士和硕士学位。
在美留学期间,任鸿隽联络一帮志同道合的好友发起创办《科学》月刊,该刊是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影响最大的综合性科学刊物。
后又成立民间学术团体“中国科学社”,致力于科学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
任鸿隽长期担任中国科学社社长一职,在他与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科学社成为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产生最早、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参加人数最多的科学团体,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1918年,任鸿隽学成回国,先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东南大学副校长、四川大学校长、教育部专门教育司司长、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干事长、中央研究院总干事等职。
解放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图书馆馆长、上海科协副主席等职。
任鸿隽与胡适的相识始于中国公学。
胡适于1906年夏考入中国公学,编入最高一级的预科甲班。
他的同学中四川人最多,讲着一口徽州方言的胡适认为四川话最清楚干净,接近普通话,他很快就学会了所谓的“四川普通话”,以至于胡适遇到的四川人竞问他“贵府是川东,是川南”。
1907年初,胡适班上又来了一位四川同学,他就是任鸿隽。
任鸿隽比胡适来得晚,且在校只一年,1908年初就负笈东瀛。
在这一年里,两人结下了友谊。
任鸿隽后来在回忆录《五十自述》与《前尘琐记》中均提到同班好友胡适,并与他有诗文相和。
当时中国公学的同学会“竞业学会”办了一份报纸《竞业旬报》,从第一期开始,几乎每期都有胡适的作品。
任鸿隽诗歌初探
4 .文学评 论 6
任 鸿 隽 诗 歌 初探
李 英
( 庆 工 商 大 学 重 庆 重 40 6 ) 0 07
摘 要 :在对任 鸿隽的研 究中,文学尤其是诗歌方面的研究几乎是一个空 白,笔者根据 收集到的任鸿隽的部分诗歌作品 ,进行 了初 步 探析 。透过这些诗歌 ,我们 看到一 个不但在科学 、 教育方面取得较大成就 ,而且具有较高文学修养的任鸿隽。 关键词 :任鸿隽 ;诗歌 ;诗人 中图分类号 :1 1 3 2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6 ( 0 2)0 0 6— 2 X 2 1 4—0 0 0 0 0— 2
虽任鸿隽在五十年自述中说到当时的反对之态是故意为难胡适但他是理性的反对不像梅迪生一样全盘否定白话文承认白话文固有用处但不承认白话文外无文学且于白话诗之能否成立为尤耳他认为用白话文来写古体诗是有争辩的古体诗歌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价值若以白话入诗高腔京调古体诗歌的独特韵味也将不复存在且就目前所收集到的任鸿隽诗歌作品也皆遵循古体诗的艺术创作原则
诗 人与 古 文 家 任鸿隽在科学 、教育方面的成就 日渐 为人所知 ,而他文学方面 的造 诣则是透过他 的家 书有所显露 ,其实任鸿隽在文学方面的修养极高 ,特 别是他的诗歌 ,颇具特色 。在任鸿隽的 《 五十年 自述》 中说到 自己幼时 在私塾读书 ,1 岁就 已读完 四书五经 ,且那 时所作策 论文让 当地有学 4 问 、有德望的人大为赞赏 。10 9 4年,任鸿 隽参加最后一 次的科举考试 , 在三万多名考生中脱颖而 出,名列第三 ,成为末代秀才 。南京 临时政府 期间 ,他被 孙 中 山聘 为 总统 府 司秘 书 ,草拟 过 如 《 告前 方 将 士文 》、 《 咨参议会文》 祭明孝陵文》 等文稿 ,还曾任 《 、《 留美学生季报》 民 、《 意报》 总编辑 ,足见其语言文字功底深 厚。从其年表中还发现 ,民国二 十七年 (9 8 ) 13 年 ,在 任 鸿隽 5 2岁时 已将 部 分 诗词 整 理成 册 ,题 为 《 古青诗词》 ,且蔡元 培先生 为其撰 跋,然 惜已佚 。在胡流 ,从 中不仅可以收集到任鸿隽 些许诗歌作品 ,还可以了解到他诗歌方面的理论 主张。胡适称 “ 我诗君 文两无敌 ” ,誉其为 “ 留学界 中第一古文家” 。 二、感 时忧国的爱国情怀 之所 以选择 留学 ,任鸿隽在家书中提到 :“ 自顾无 才无学 ,非再 隽 留学数年 ,不敢与 闻天下事。 看似为了充实 自己,但选择前 往美国康 ” 奈尔大学最著名 的化学工程专业 ,其 实是抱着 “ 实业救 国”的理想。面 对 时局的混乱 、虚伪 ,任鸿隽感到无能为力和绝望 ,他清楚地认识到 即 使笔锋再尖锐 ,批判再深刻 ,也不能从 根本上改变中 国的面貌 ,他希望 找到更为科学的救 国方法 。 任鸿隽与胡适诗歌来 往中最早 的一首 中间四旬为 : “ 鼎铸 奸如烛 , 台成债是诗。雕彤 宁素志 ,歌哭感 当时” 。,表达 了诗歌要感 时言志 的 主张。留美期间 , 任鸿隽创作 了不少诗歌作 品,这些诗歌作 品大部分取 材于异 国景物和生活 ,其 间却透 出感时忧国的爱 国情怀。如 《 暮集咏 岁 四首》 ( 甲辰作于北美 以色佳) : 凄厉岁云暮 ,朔风拂 枯条 ( 陶句 ) 用 。年年 耶诞 日,飞雪满 山椒。 今年气候异 ,冬月无寒宵。众士趋归甯 ,孤客独无 聊。无 聊那可度 ,良 朋勋见招 。烹茶细论文 ,聊以永今朝 。 ( 癸丑耶诞假 中,同学尽归 ,独 居无聊 ,胡君适之煮茶相邀。 ) 佳 节 之际 ,独 在 异 乡 ,最 惬 意不 过 是 “ 良朋 ” 煮 茶 相 邀 。 整 首诗 看 起来 只是无聊之作 ,但从末尾两句 “ 烹茶细论文 ,聊 以永今朝” 中可以 知道 ,胡 适相邀 ,不仅是打发无聊 ,更是交流文学 、探讨 国事 。 如 《 游独立厅观 自由钟》 : 有钟独立厅 中悬 ,撞出 自由二百年 。初发大声海西埏 ,余音鞋鞯满 大千。 自由 恙金失坚 ,北裂径寸走 蜿蜒 。壮士唇敝舌仍完 。摇鼓犹能 无
诸葛亮黄磊刘瑜黄菡……九位名人写给自己孩子的信
诸葛亮黄磊刘瑜黄菡……九位名人写给自己孩子的信思响哥按:说起书信,你可能会想起温情脉脉的《傅雷家书》,洞察世事的《曾国藩家书》,拳拳为父之情弥漫纸上的王朔《致女儿书》……在六一来临之际,思响哥为你摘录整理了九位名人写给自己孩子的信,他们中有学者、诗人、主持人、演员、音乐人、成功的商人……,九封书信风格各异,却都真切动人。
胡适《我的儿子》我实在不要儿子,你自己来了。
“无后主义”的招牌,于今挂不起来了!譬如树上开花,花落偶然结果,那果便是你,那树便是我。
树本无心结子,我也无恩于你。
但是你既来了,我不能不养你教你,那是我对人道的义务,并不是待你的恩谊。
将来你长大时,莫忘了我怎样教训你: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顺儿子。
黄磊给女儿的信:幸福就是选择一种你们喜欢的方式活下去。
要学会诚实,如果一定要让我为你们选择学会些什么的话,那我的首选是诚实。
我说的诚实可能不仅仅是要你们讲实话、不撒谎。
你们一生将注定听到太多的谎言,同样你们也会有违心的话脱口而出。
但我仍旧希望你们诚实,诚实于你们自己,忠诚于内心的简单与轻松,不去计较周遭和自己曾有过的怀疑与不满,诚实地接受并且消化自己的人生。
这种诚实不仅是一种道德,更是一种勇敢的品格。
相信爸爸,你们即使一事无成也不必难过,没有世俗认同的成就的人是多数,你们不必成为少数,平凡最好。
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黄菡对女儿的告诫:你一定会有艰难到这样想的时候:女人天生该被男人照顾呵护;女人何苦让自己拼得那么累;女人最大的事业就是把自己嫁出去,女人最好的成功就是成为贤妻良母。
我论不清其中的逻辑,但我直觉,唯利是图的商人赚不到最丰厚的收成,以嫁人为己任的女人修不到最幸福的婚姻。
不能自立的女人是将谋生的寄居当成了爱情,年轻和漂亮会快速折价,好性情、积极乐观的态度、精深的专业素养等才是能保值增值的优质资产。
马来西亚初中华文初一
马来西亚初中《华文》(04版)初一上册:(注:课文后有 * 符号的为自读课文)第一单元-聆听与理解一新年的礼物仇重二故事二则1. 谢绝2. 止偷三奇特的激光﹡佚名第二单元-神话·寓言·笑话四中国古代神话二则1.精卫填海2.女娲补天五中国古代寓言三则韩非1. 滥竽充数2. 郑人买履六中国古代笑话三则1. 琵琶与枇杷2. 医驼背3. 半日闲七《伊索寓言》二则﹡1. 蚊子和狮子2.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第三单元-自然段与意义段八火烧云萧红九牵牛花开了李蕴郎十科学的头脑﹡任鸿隽十一琥珀﹡柏吉尔第四单元-中心与主题十二永恒的怀念夏诺十三读书与做人曹禺十四荷叶与红莲﹡冰心第五单元-阅读·积累十五匆匆朱自清十六丑石贾平凹十七生命的肯定﹡白杨第六单元-语言与思维十八妈妈的手琦君十九纸船——寄母亲冰心二十病毒的话﹡文有仁廿一起点之美﹡刘心武第七单元-古代诗歌廿二采葛廿三敕勒歌廿四写景诗三首1. 枫桥夜泊张继2. 饮胡上,初晴后雨苏轼3. 春夜喜雨杜甫廿五慈乌夜啼白居易附录-语文知识与应用一华语的声韵调二华语中的音变三书写规范的汉字四怎样查阅字典和词典五标点符号——点号六标点符号——标号七句子的语气初一下册:(注:课文后有 * 符号的为自读课文)第一单元-复述与提问一米南加保的故事二劝戒烟三根﹡梁志庆四张大力﹡冯骥才第二单元-童话的教育作用五花的话宗璞六丑小鸭安徒生七古代英雄的石像﹡叶圣陶八美人松﹡第三单元-- 略读与精读九含羞草李植翁十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十一给颜黎民的信﹡鲁迅十二傅雷家书﹡傅雷第四单元-记叙的要素十三这不是一颗流星王周生十四王冕学画吴敬梓十五星期一早晨的奇迹﹡帕特·维格安十六太阳路﹡第五单元-记叙的方法十七风筝鲁迅十八羚羊木雕张之路十九黄花乡镇梁志庆二十笑﹡冰心第六单元-观察与写作廿一繁星巴金廿二牛车夫萧村廿三沈慕羽日记二则沈慕羽廿四中学生日记二则﹡第七单元-文言文小故事廿五五十步笑百步孟子廿六矛盾韩非廿七杨布打狗列御寇廿八荀巨博远看友人疾刘义庆附录-语文知识与应用一多音字和一词多义现象二词的感情色彩二词的感情色彩四实词五虚词六修辞格:引用、夸张、回文、顶真现有初中《华文》单元知识点分布表(2011)相关链接初一华文.my/moodle/course/view.php?id=17&topic=0#section-10备课中心(人教版)/965.html。
一代才女陈衡哲
一代才女陈衡哲陈衡哲,以莎菲为名在1917年《留美学生季报》发表白话小说《一日》,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1918年9月15日,在《新青年》发表白话诗《人家说我发了痴》;次月15日,发表白话剧本《老夫妻》。
旋在美求学时,继续为《新青年》写稿,陆续发表了新诗《鸟》和《散伍归来的‘吉普色’》、游记《加拿大露营记》、白话小说《小雨点》和《波儿》等。
1920年夏,于芝加哥大学研究院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旋回国接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任,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女教授。
这奠定了陈衡哲我国新文学运动中最早的女学者、作家、诗人,被称为“一代才女”的历史定位。
当然也是近代绝色湘女最早的闪亮明星。
陈衡哲,衡山人。
衡山南岳系远古虞舜南巡住宿过的地方。
据史载,陈姓为虞舜圣帝后裔十二大姓之一,今在湖南的陈氏人口有500万人。
“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历史延申至衡哲祖父辈时,大概沾了圣祖圣哲之先风,其书香门第盛传衡山一时。
祖父陈钟英(1824-1880),字怀庭,衡山人。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举人。
历任富阳、安吉、兰溪等知县。
太平军进攻浙江时,因疏于防守受议,后随军收得失地,复官,补用同知,调鄞县。
善古诗和骈文,精通内典。
同治十二年(1873)分校乡试卷,所录多才士。
卒于任。
著有《知非斋文集》。
叔祖父陈嘉言(1851-1935),号梅生,衡山人。
清光绪十五年知府十余年,为官清正廉明。
后调京任监察御史,有“铁面御史”之称。
辛亥革命后,他支持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
声援毛泽东夏明翰等爱国进步青年,开展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深受陈衡哲尊重。
因为衡哲与夏明翰妈妈陈云凤为姑侄关系,乡人传说陈梅生就是陈衡哲的亲爷爷。
对陈衡哲影响较大的亲属,就是她的堂伯父和堂姐陈撷英。
堂伯父陈范(1859-1913)原名彝范,字梦坡,晚年更名蜕,号蜕庵。
衡山人。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捐纳铅山知县,旋因教案落职,移居上海。
次年购办《苏报》。
民间家书的定位及分类探析
的通信; 广义的家书是指除了家人 、 亲戚之间的通信 外 ,
还包括师友之 间的通信 , 具体包括 师生之 间、 同学之间 、 同僚 之间 以及其他 朋友之 间的通信 。从 书信 的范 畴来 看 ,家 书是 除了公 函和商业信 函之外 的所 有私人 之间
6 l山西档案 4
称 为家书 , 也就是说 , 广义 的家书包括所有的私人通信 。
“ 民间家书 ”的抢救对象就Fra bibliotek广义 的家 书。
( )“ 二 民间家书”的概念和 内涵
档案的门类众多 , 包括 日记 、文稿 、 账单 、 票据 、笔记 、
“ 民间家书 ”的概 念包含 两层意思 ,一是指 其存
“ 民间家书 ”是近 几年 出现 的一个新 词 ,它伴 随
通信的总称。 也就是说 , 广义的家书 泛指所有私人通信 , 狭 义的家书只是家 人之 间的通信 。 那 么 ,为什 么说所有 私人通信 都能称 为家书 呢?
我们先来看看私人通信具有 哪些特点? 第一 ,私密性。私 人通信一般不希望第三者看到 , 信 中所要表 达的信息 相对保 密 ,只是通信 双方可 以知 晓的。 《 宪法 》就 赋予 了公 民具有 通信 自由的权 利以
世地 点 ,是 尚没有被各 级各 类博物馆 、档案馆 收藏 的
信 函、照片等 ,仅就 家书 一项专 门进行征 集和 深度编
研的 ,似乎还不多见。
家书 ,即保存在 个人手 中的家人及亲 友之 间的通信 。 此类 家书主 要是普通 人 的家 书 ,也包 括一些名 人 的家 书 ,由于各种 原 因散 落 民间 , 我们 所征集 到的沈 钧 像 儒 家书 、任 鸿隽家 书 、谢晋 元家 书 、周扬家 书等 ;二
杨绛:陈衡哲,我至今还想念她(三)
杨绛:陈衡哲,我至今还想念她(三)林同济不仅带了他已经离婚的洋夫人,还带了离婚夫人的女朋友同来。
大家就改用英语谈话。
胡适说他正在收集怕老婆的故事。
他说只有日本和德国没有这类故事。
他说:“有怕老婆的故事,就说明女人实际上的权力不输于男人。
”我记不准这话是当着林同济等客人谈的,还是他们走了以后谈的。
现在没有钟书帮我回忆,就存疑吧。
闯席的客人喝过咖啡,礼貌性地用过点心,坐一会儿就告辞了。
走了三个外客,剩下的主人客人很自在地把坐椅挪近沙发,围坐一处,很亲近地谈天说地。
谈近事,谈铁托,谈苏联,谈知识分子的前途等等。
谈近事,胡适跌足叹恨烧掉了他的书信。
尤其内中一信是自称“你的学生×××”写的。
胡适说,“这一封信烧掉,太可惜了。
”当时五个人代表三个家。
我们家是打定主意留在国内不走的。
任、陈两位倾向于不走,胡适却是不便留下的。
我们和任、陈两位很亲密,他们和胡适又是很亲密的老友,所以这个定局,大家都心照不宣。
那时反映苏联铁幕后情况的英文小说,我们大致都读过。
知识分子将面临什么命运是我们最关心的事,因为我们都是面临新局面的知识分子。
我们相聚谈论,谈得很认真,也很亲密,像说悄悄话。
那天胡适得出席一个晚宴,主人家的汽车来接他了。
胡适忙起身告辞。
我们也都站起来送他。
任先生和钟书送他到门口。
陈衡哲站起身又坐回沙发里。
我就陪她坐着。
我记得胡适一手拿着帽子,走近门口又折回来,走到摆着几盘点心的桌子旁边,带几分顽皮,用手指把一盘芝麻烧饼戳了一下,用地道的上海话说:“‘蟹壳黄’也拿出来了。
”说完,笑嘻嘻地一溜烟跑往门口,由任先生和钟书送出门。
陈先生略有点儿不高兴,对我说:“适之spoilt了,‘蟹壳黄’也勿能吃了。
”我只笑笑,没敢说什么。
“蟹壳黄”又香又脆,做早点我很爱吃。
可是作为茶点确是不合适。
谁吃这么大的一个芝麻烧饼呢!所以那盘烧饼保持原状,谁都没碰。
不过我觉得胡适是临走故意回来惹她一下。
钟书陪任先生送客回来,我也卷上两条毛巾和钟书一起回家。
任鸿年自杀与“二次革命”的若干记忆
任鸿年自杀与“二次革命”的若干记忆作者:张丁来源:《北京档案》2011年第08期今年初,任尔宁先生来访,带来他新发现的一份材料,是吴玉章写给任鸿隽的一封信札的复印件。
信的落款是7月3日,从文意可知此信写于1913年。
任鸿隽是任尔宁的三叔祖,此信详细记述了他的四叔祖、同盟会员任鸿年自杀身亡的经过,以及关于“二次革命”的若干史实。
今年适逢辛亥革命100周年,重温和解读这封信札,对于了解“二次革命”时期革命党人的心路历程,纪念那些为民主共和奔走和牺牲的先驱,很有意义。
叔永仁兄先生道鉴:数月未上一函,罪甚,罪甚!兹走笔书此,不觉泪下沾襟。
望兄睹此,无过于哀痛,以保千金躯,为我国造将来之福。
令弟季彭,前数月来沪,即同刘亚休、张荔丹二人,往西湖小住,每日清谈,颇饶闲趣。
迩来,时局愈恶,险象环生。
宋案、借款诸问题,层见叠出,国中几成一匪盗世界。
与之谈论,颇觉有异。
住数日又欲返西湖,凤石劝渠留沪,不可。
前数日,与荔丹游山,见小湖水,即往濯足,随即欲投入湖中,经荔丹挽之,未果。
怒谓荔丹:“何故阻我?”经荔丹婉劝,心稍转。
隔二日,忽跃入烟霞洞池中,又经石工救起。
荔丹六月廿九夜急电沪,请亚休往,挽之来沪。
亚休三十日即急行赴杭,至杭则季彭已不知所在。
搜求一日,于七月一号始于翁家山井中发见季彭尸。
呜呼!季彭果自杀矣!先是,荔丹于季彭二次投水后,始来函电,促同人往援。
廿九夜,荔丹历言自杀之无益,吾人当觅一死所!季彭甚以为然,并言愿应《民意报》之聘。
谈至夜三时,季彭已沉沉睡去。
荔丹已守护两日夜,亦觉疲惫,即令僧人将各门锁闭,始暂休息。
迨五时起视,则不见季彭,门扃如故,惟窗开一扇,知渠从此出。
遍寻不得。
窗外荆棘丛生,欲出不易,季彭以羸弱之身,悍然冒万难而出,其决死之心,可想见矣!惟无遗书,不知其经受何种激刺。
然观其近时诗文,则不出忧世愤俗之念。
同人拟请能手,为之草一遗书,藉以警世励俗,或亦季彭之所心许也。
(凤石、亚休同往杭州料理季彭后事,弟以事不成行)兄万勿过悲,致伤尊体。
家书-历史与亲情的交响
家书:历史与亲情的交响岁末年初,一档名为《见字如面》的书信类视频节目在网络和电视台播出,其清新的风格、温暖的情怀,收获一片好评。
特别是首期节目中有两封写于两千多年前的家书,经过通俗的翻译和明星的朗读,把听众拉回到战国末期秦统一战争的历史现场,再现了普通士兵的日常生活,那字里行间的人伦亲情历经两千余年依然温暖如初。
穿越两千年的家书战国末期,秦军横扫六合,最终一统天下。
可是,当时征战的兵士是怎样的人?有着怎样的思想情感?千百年来,除了模糊的史料记载以外,人们一直无法获得直接的认识。
1975年,就在湖北云梦睡虎地,一个充满梦幻和野性的地方,考古人员发掘了11座秦墓,其中4号墓出土的两件木牍给人们带来了惊喜:两封秦军士兵的家书!这是名叫“黑夫”和“惊”的兄弟俩分别写给同胞兄长“衷”的信,“衷”死后随葬墓中。
据专家考证,这两封家书写于秦始皇二十四年,即公元前223年,分别用隶书写在两片木简的正反面,至今保存基本完好,字迹尚清晰可辨。
从文字内容可知,当时“黑夫”和“惊”正在秦军服役,即将参加攻打淮阳(今属河南省)的战役,因夏天快要到了,希望家里尽快捎些钱、衣服或布过来。
信中反复问候母亲的身体怎么样了,如“母毋恙也”“母得毋恙也”,此外,姑姑、姐姐、外甥及新婚妻子等亲人,也令他们一一牵挂。
兄弟俩也没忘记自报平安,如“黑夫、惊无恙也”“前日黑夫与惊别,今复会矣”“与从军,与黑夫居,皆毋恙也”。
前线士兵写信给家里要钱要物,引发史家讨论秦军的供给制度,是否配发统一的军服?有没有军饷?还是主要依靠士兵家属提供?至于通篇那些思念、问安的语言,则更令人感慨万端,尽显远离家乡亲人奔赴前线将士的万般柔情。
历史是由一幅幅鲜活的画面组成的生活图景,亲情则有着亘古不变的温暖旋律,它们竟完美地在一封家书中融合交响,悠远,绵长。
回眸家书发展之路家书是家人亲友之间传递信息和情感的文字,分广义、狭义:广义家书泛指所有私人之间的通信,狭义家书仅指亲人之间的通信。
任鸿隽与书评
任鸿隽与书评
伍杰
【期刊名称】《中国图书评论》
【年(卷),期】2005(000)007
【摘要】任鸿隽(1886--1961),著名的爱国科学家,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校长,解放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图书馆馆长,上海市科协副主席。
他是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1914年在留学美国时期就提出“科学救国”的主张,发起“科学救国”运动。
1915年与人发起创办了《科学》杂志,坚持了几十年。
他一生都为中国现代科学事业而奋斗。
【总页数】3页(P9-11)
【作者】伍杰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
【相关文献】
1.任鸿年自杀与“二次革命”的若干记忆——解读吴玉章致任鸿隽的一封信札
2.
任鸿隽和中国科学社对公共领域的拓展——读《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3.论任鸿隽“科学救国”的尝试及其经验与教训--兼评任鸿隽科学建制活动4.试论任鸿隽的科学观--评《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5.从美英科学社团发展路径看任鸿隽推展中国科学文化的理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赤子之心”的选择
“赤子之心”的选择
张洁;凌华薇
【期刊名称】《财经》
【年(卷),期】2006(0)B10
【摘要】一家基金,两种制度。
折射内地私募基金业操作合法化的成本
【总页数】2页(P33-34)
【作者】张洁;凌华薇
【作者单位】《财经》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51
【相关文献】
1.赤子之心自然之美中国美协理事、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孙志钧:赤子之心自然之美 [J], 潘呈杰;石豪
2.《回延安》深情诉说对革命圣地的赤子之心 [J], 冀南
3.以赤子之心传播传统文化——记初大告和丁往道先生 [J], 马丽媛
4.以赤子之心传播传统文化
——记初大告和丁往道先生 [J], 马丽媛
5.怀赤子之心,渡彼岸之桥 [J], 胡越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任志诗词吾爱作品
任志诗词吾爱作品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任志诗简介
2.任志诗的作品风格
3.任志诗的诗词吾爱作品
4.对任志诗的评价
正文
任志诗,原名任鸿隽,是我国著名的现代诗人,作家,文艺评论家。
他生于 20 世纪初,曾经是一位活跃的作家,发表过大量的诗歌,散文和评论。
他的作品以其深厚的人文内涵,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
任志诗的作品风格独特,他的诗歌充满了对人生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注,深深地反映了他对我国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任志诗的诗词吾爱作品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歌以其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诗词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中,诗人将诗词比喻成自己的爱人,用炽热的情感描绘了诗词在心中的地位。
这首诗歌以其深情的笔触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对任志诗的评价,人们普遍认为他是一位有着深厚人文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诗人。
他的作品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作品也被广大读者所喜爱。
同时,他的文艺评论也对我国的文艺批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总的来说,任志诗是一位值得我们深深尊敬和敬仰的诗人。
第1页共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鸿隽家书欣赏
由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编辑的民间家书第三辑《任鸿隽陈衡哲家书》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数十封原汁原味的珍贵家书及相关老照片将首次面世。
现征得编者和出版单位同意,本刊先行发表其中的部分家书,以飨读者。
收入该书的40封家书是由居住在重庆的任鸿隽的侄孙任尔宁先生提供的。
任先生怀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慷慨拿出珍藏了数十年的任鸿隽和陈衡哲的部分家书,作为民间家书系列图书之一正式出版,并亲自撰写家书背景,辛苦备至,功高至伟。
任鸿隽(1886―1961年),字叔永,四川垫江(今属重庆市)人。
他是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的主要创办者和领导者,也是第一个综合性科学刊物《科学》杂志的创办人之一。
他毕生追求科学救国的梦想,曾担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干事长、东南大学副校长、四川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总干事等职。
他一生撰写科学论文、专著和译著等身,内容涉及化学、物理、教育、科学思想、科学组织管理和科学技术史等多方面,为促进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任鸿隽早年就读上海中国公学,后赴日本留学,参加同盟会。
辛亥革命胜利后回国,受邀担任孙中山南京临时总统府秘书,为孙中山草拟《告前方将士文》、《咨参议院文》、《祭明陵文》等重要文件。
他写于中华民国元年二月五日、三月九日、三月廿二日的三封家书,用的都是总统府的专用信笺和信封,历史痕迹非常清楚,也谈到了他在秘书处工作的情况,还有当时的政局。
其实,孙中山的南京临时总统府只存在了3个月,在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的阴谋活动下,孙中山辞职,中华民国的政治中心很快转向了北京。
所以,这几封实寄家书历经近一个世纪能够保存下来非常不容易,因为它见证了那一段短暂而辉煌的历史,就是那段历史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华民国的新纪元。
任鸿隽学贯中西,在文学、诗词、书法等领域亦有不凡的造诣。
从这些浸透着历史沧桑的家书手迹中,我们可以领略他深厚的国学功底和非凡的书法艺术。
1912年圣诞节前后,任鸿隽作为辛亥革命“稽勋生”赴美留学。
他与杨杏佛两人选择了康乃尔大学,就读化学专业。
来美不久,凭借扎实的国学基础和出色的文笔,他很快就成为《留美学生年报》的主笔之一,1914年,年报改为季报,他出任主编。
1912年12月10日,任鸿隽给远在国内的兄弟们写了一
封家书,主要介绍了他来美后的生活、学习情况。
他在家书中提到,“朋辈多劝习政治,惟隽意本不在是,闻此校化学甚精,美校称最,隽又曾问津是科。
”但此时的动机,与在东京时期已经截然不同,“此时思用化学以兴工业,不为制造炸弹之用矣。
”(任鸿隽《五十自述》)
因为候派“稽勋生”的前提必须是对革命有功并在政府中担任一定职务之士,而“此次所派留学诸人,极不满人意,除三数人皆私情与大帽子所成。
”因此,任鸿隽在书信中表达了对这次公派留学人员的强烈不满,并为此多次讥讽冯自由。
当时,冯是稽勋局局长,留学一事,正是由他经手办理。
但在任鸿隽写给总统的报告批下来后,本来只有十多人的名单,却不知为何一下子膨胀到了三十多人。
所增加的人员,大多是私人关系,既没有在政府里任过职,有的还在学堂里读书,其中包括冯自由的弟弟冯伟、曾广的弟弟曾广智、胡汉民的两个妹妹、宋子文等。
“来美后可望成材者甚少”。
任鸿隽虽然对政治已经彻底失望,但对祖国的前途与命运却时时关注着,“回首祖国,若在天外,恶声频闻,曙光不见,辄恐国魂长辞,无由招揽。
”当在美国期间看到英国人福兰德诋毁中国的文章时,更是迫不及待地翻译,然后寄往中国的各大报馆,希望能引起中国人的警醒。
在这封家书中,任鸿隽不厌其烦地提到了一系列名单,一一问及他们的动向,可见他对革命同人的命运是非常关注的。
当时,很多留学生回国后无所事事。
如何将留学同人组织起来,让他们发挥自己所学,在动乱的时局中有事情做,也是他后来发起创办中国科学社的初衷之一。
这封家书长达7页,使用粉色信笺书写,信笺薄如蝉翼,又富有韧性,文字用行草一气呵成,布局严整,疏密有致,不失为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
任鸿隽在美国留学长达7年,这7年不仅使他学到大量新的科学知识,而且使他开阔了眼界,进行了诸如创办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杂志这样的救国实践,对他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任鸿隽先生的夫人陈衡哲(1890―1974年)女士同样是一位不平凡的女性。
她是清华学堂招收的首批留美女生之一,美国瓦莎女子大学文学学士、芝加哥大学硕士。
1917年6月以莎菲为名在《留美学生季报》发表白话小说《一日》,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1920年8月,受聘担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被称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位女教授。
后来曾担任东南大学历史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为民国时期著名历史学家、作家,出版过《西洋史》(上下册),《文艺复兴小史》,短篇小说集《小雨点》、《西风》、《衡哲散文集》等著作。
《任鸿隽陈衡哲家书》中亦收录了陈衡哲写给任鸿隽三姐的部分家书,从中可见这位才女纯真的感情、正直的品质和丰厚的文学素养,书法亦挥洒自如,别具特色。
任鸿隽、陈衡哲夫妇与著名学者胡适是最要好的朋友。
胡适在中国第一部白话文诗集《尝试集》中有《我们三个朋友》之作,以新诗的形式表现了他与任鸿隽、陈衡哲之间情同手足的挚友关系,被传为文坛的一段佳话。
他们三个人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或相聚笑谈,如沐春风,或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谱写了动人的友谊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