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 脉 礼 赞(张氏柱国堂族史)

合集下载

(南宋)吕氏世系

(南宋)吕氏世系

吕氏世系吕氏世系谱序南宋.朱真古者宗法公卿世系掌于春宫,足以天下之钜族名闻若纲之,在纲有条而不紊也,自夫封建废先贤之淑范懿典,湮没不彰。

故汉魏之兴,家自为谱,所以序其昭穆,明其亲疏,辨其贵贱,述其生平卒葬,履历之祥,虽绵延百世之久,转徙千里之远,以谱合之,则尊卑等级灿然,庶以免为途人之视,凡为族者,其可以无谱乎!夫吕氏之宗,起于炎帝神农氏,其父少典氏娶于有氏之女,曰安登,生二子,长曰石年又名轨,次曰神农育于姜水,故以姜为姓,以火德代伏羲氏治天下,故曰炎帝。

其起本于烈山,又号曰烈山氏,炎帝传系亦曰连山氏,其初国伊继国耆合而称之,故又号曰伊耆氏,都于陈,迁于曲阜,崩于长沙之茶乡,葬茶乡之尾,是为茶陵。

炎帝拄神农别予也,七岁有圣德佐神农氏播种五谷,后世德之祀以为稷,有子曰庆甲。

神农氏纳莽水氏曰昕谖生临魁,魁生承,图一炎帝——帝临魁——帝承——帝明——帝宜-帝来——帝里——节茎——克——帝榆罔戏——器——钜殳伯蔽——鼓延——灵恝——伯夷祝融——术嚣——勾龙——倩——帝父始为民赋。

承生明,明生直,直生来,来生里,又曰帝里,生节茎,茎生二子,曰克口戏,节茎克戏,俱不在帝位。

克生子榆罔立,居于空桑,为政求急务乘人而斗其捷,于是诸侯携二,其臣蚩尤作乱,帝逊居于涿鹿,戏生器,器生钜及伯陵、祝融。

钜为黄帝师,胙土命氏,封钜殳候,至周失国有封氏,钜氏、封殳氏,伯陵为黄帝臣,封逢实为齐,生三子曰谷、曰鼓、曰延。

延始使戕氏,后出臣尧鼓兑首,而与延同事,是为乐风编钟鼓,生灵恝,恝生氐人有逢氏、蜂氏、谷氏、延氏、氐氏、齐氏。

祝融为黄帝司徒,居于姜水,生术嚣兑首方颠是袭土壤,生条及勾龙,条喜远游,勾龙为后上,能平九州祀为社,生垂及信,信生夸父,以駃臣丹朱,有勾氏、勾龙氏,垂臣高辛为共工,死葬不钜之山,生噎鸣是为伯夷,为虞心膂,有功于水土,生吕生,封太岳袭裔吕余烈,吕生生先龙,龙生玄氐,氐生申伯,周初复太岳后于申暨申伯八卿,是楚食其壤,宣土封元男于谢,后有宇氏、申氏、叔氏、申鲜伯夷传系图一伯夷—先龙—玄氏—吕候玄英—吕候葛耶吕候甫聪—吕候监—吕候兜—吕候允—吕候辂吕候墨台-吕候-吕候于-吕候列木-吕候大巫-吕候胡-吕候井斤-吕候燧-吕候木含吕候石人-柴风通一如甲发亦山子辛小甲顺力事天—大玄-生-吕尚氏、谢氏、射氏、宇文氏,申伯生吕候训夏赎刑,后曰甫候,春秋有吕氏,旅氏,名相氏、甫氏、共氏、袭氏、叶罗氏。

贤首宗宝通滨如性洪灯系化迹述要优先出版

贤首宗宝通滨如性洪灯系化迹述要优先出版

贤首宗宝通滨如性洪灯系化迹述要◎任宜敏内容提要贤首一宗,初由帝心杜顺和尚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立法界观,云华智俨尊者专业其门、创具规模,贤首法藏发扬光大、开宗立派,至“大统清凉国师”澄观和尚盛撰疏钞、精释微言、大振宗风、复兴鸿业,自是纲举目备、领挈襟张,六相五教四法界十玄门,经纬于疏钞之海,奥旨幽义,如揭日月于中天。

自唐以降,千余年间,虽屡逢时世变乱,迭遭兵燹重创,复加法运衰微、祖道陵夷,然而,秉大智印、入总持门、证一真法界者,代有闻人。

传至明末清初,更衍为高原、雪浪、云栖、宝通四大法系。

其中,宝通法系于有清一代,可谓枝繁叶茂,学众济济,法嗣绳绳,不绝如缕,蔚成弘传贤首宗旨之主力军。

尽管法脉传承大有关于慧命之所系,但长期以来,此段昭穆枝庶,却一直尘封高阁。

本文以稽考《宝通贤首传灯录》《宝通贤首传灯续录》等珍逾球璧、难获一睹之古籍为基础,提要钩玄,对“宝通四支”中滨如性洪一系法脉传承之伦序节次,作一简要梳理。

关键词贤首宗宝通法系滨如性洪法脉传承〔中图分类号〕B94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6)04-0013-07贤首一宗,自法藏大师融智海播辩河、敷演微言阐扬秘赜、广开喻筏之门备阐传灯之教以降,千余年间,正传派衍,继美踵芳,代不乏人,不可悉数,递至明末清初,一范四叶,衍为高原、雪浪、云栖、宝通四大法系。

其中之宝通法系,于有清一代,可谓枝繁叶茂,学众济济,法嗣绳绳,不绝如缕,蔚成弘传贤首宗旨之主力军。

宝通法系以华严三祖贤首法藏大师为第一世,其后依次为清凉澄观、圭峰宗密、妙圆真奥、开明普朗、圆显法现、灵光洪敏、长水子璿、晋水净源、神鉴希冲、道鸣妙观、玉峰师会、慧珠了心、竹坡道悟、方山清介、珍林慧琼、南山妙萃、春谷际遇、别峰大同、汴梁古峰、栖岩慧进、达庵广通、野庵普泰、一江真澧、月川镇澄、颛愚观衡,而迄第二十七世不夜照灯,是为宝通法系实际开创者。

①不夜照灯(1604-1682年),祖籍江西吉安,俗姓欧阳,为宋代大儒欧阳修后裔,祖父宦游沧州,遂移居焉。

张氏族谱(广西贺州市)第四章张氏名人赞

张氏族谱(广西贺州市)第四章张氏名人赞

第四章张氏名人赞第一节张氏部份名公像赞《张氏合谱像赞跋并题》大宋咸淳元年吉州文天祥撰世以谱传,而不以像赞传。

能以并传者,必先人勋业著于当时,道德鸣于一世。

大凡模容赋卷不久,夫亦无谱故也。

张氏合谱像赞,灿然可传千进世而不替,子孙瞻前人之像赞,读先人之谱帙,仰止之心何容己也。

静观嘉牒起遐思,南北家谱续旧支。

一脉子孙森玉树,千年昭穆启琼枝。

蒸尝共守周汉续,金石犹存唐宋词。

奕叶注云乃同接武,都将身世报君师。

大宋度宗元年(公元1265年)注:奕叶屡世之意。

云乃指云孙、仍孙,亦即来孙、远孙之意。

接武谓承先人业绩。

文昌帝君像赞卿士仲公,周宣王时人。

小雅六月之诗卒章曰:“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

饮御诸友,煎龟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汉留侯谥文成良公像赞公讳良字子房,陈留人。

貌美而艳,性知且勇。

时韩为秦恶灭。

公以家世相韩,奋复君父之仇,与客刺秦王,误中副车,秦索之甚急,遂更姓名,亡匿下邳,因遇老父,授以太公兵法。

后以其法说沛公诛秦灭项,五载以成帝业,乃封留侯。

太史公赞曰: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

至如留侯所见。

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

岂可谓非天乎?上曰:“夫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

余以为其为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

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留侯亦云。

《索隐述赞》曰:留侯倜傥,志怀愤惋,五代相韩,一朝归汉。

进履宜假,运筹神算。

横阳已立,申徒作杆。

灞上扶危。

固陵靖乱。

人称三杰,辨推八难。

赤松愿游,白驹难绊。

嗟彼雄略,曾非魁岸。

唐丞相封上柱国注开国伯赠司徒九龄公像赞宣和中,凡御札留秘府,以其像子孙。

宋录唐名臣:狄梁公、段司农、郭汾阳与公四家。

后其子孙持画像诣阙下。

明嘉靖得之吉水永丰张家,以示知画者,谓为吴道子真迹。

道子与公同时。

像右旁有中书省印,公在中书为令时写此像。

虽风度凝远,而凛然严峻,有不可犯之色。

至曲江画像数本,皆丰硕盛丽,有富贵气。

张氏来源和分支,你是哪一支?

张氏来源和分支,你是哪一支?

张⽒来源和分⽀,你是哪⼀⽀?百忍堂张姓后⼈主要分布于⼭东,河南等省。

其中⼜有许多的分⽀,资料整理时已知:1、分布在鲁南苏北烟台等地有⼀分⽀,为马⼭张,其辈排序为:“修善则昌敬先继长⼼存忠厚礼义增光传茂嘉运庭化⽟⽅凤伯明⾂振启兴邦”2、河南台前桥北张(张公艺)遗址⽀系,其辈排序为:“兴⽟传继⼴,兆宪庆繁祥,兰秀桂荣茂,逢春⽣贤良,忠信孝友让,正道振家邦,宏福昭耀久,作善修德常”3、分布在兰州⼀带,为百分张,近20万多众,其辈排序分⽀很多。

现在百忍堂遗址在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桥北张村,张公艺墓位于台前县桥北张村南约⼆百⽶处,座北朝南,共有墓冢⼗⼆个,其主墓是张公艺之主⽗,左为公艺之⽗,向前是其兄弟⼗⼈,分列东西两⾏,张公艺墓是西边的第三座。

从前历代官府每年的春秋到此祭奠,因此叫“御祭林”。

该墓地⽅志有记载《兖州府志》卷⼆⼗三陵墓志“寿张县张公艺墓在县城南⼗⾥,正德六年参政史学⽴⽯志之。

”墓地原有⽯坊三座,碑碣多耸,⽯马⽯⽺等,松柏参天,仰视不见天⽇。

由于濒临黄河,堤防屡有决⼝,每次带来⼤量泥沙,逐渐淤垫,深深埋于地下,后⼈⼜重修坟墓。

筑起约⼀⽶⾼,直径⼆⽶,呈圆锥形的砖⽯墓冢。

该村原属⼭东省寿张县,⼀九五六年⼭东省公布该墓为省级重点⽂物保护单位。

⼀九六四年四⽉四⽇撤销寿张县,该县的⼀部分区域划归河南省,该墓⼜被河南省定为省级重点⽂物保护单位。

⼀九七三年⼗⼆⽉七⽇建台前⼯作委员会,⼀九七⼋年⼗⼆⽉⼆⼗⼋⽇建⽴台前县。

台前县⼈民政府于⼀九⼋⼆年四⽉在墓前⽴了“省级重点⽂物保护单位张公艺墓”⽯刻标记。

安徽1、安徽萧县张庄寨镇张⽼庄村(杭⼦祠堂)张⽒辈分:毓(⼗四世)克世永本,吉梦庆祖长,学全功名显圣贤,宏猷传业远,政修乃清平;毅然树勋念;家教尚乐善;勤俭增贡献良才效伟哲;安民作典范;2、安徽宿州萧县赵庄镇汪屯⾏政村三座楼⾃然村张⽒字辈:守书元继世3、安徽省砀⼭县李庄镇丰屯村、⽥楼村、卞楼村张⽒部分字辈:⼭⽂爱(书)国4、安徽省砀⼭县周寨镇张屯村、后于楼村张⽒部分字辈:明经遵圣训家法传继坤5、安徽泗县张⽒字辈:成⽴永怀、佩⽟⾦⾹、家传万世。

丫勒张氏宗族祠堂和功德石碑

丫勒张氏宗族祠堂和功德石碑

丫勒张氏宗族祠堂和功德石碑-01-张氏宗族祠堂平寨村现留存有一间始建年代不详、上世纪80年代曾翻修过的张氏祠堂。

祠堂是张氏家族供奉祖先和祭祀的场所,丫勒本地的张氏族人,遇清明时节、民族重大节日时,会到祠堂举行集体祭祀活动。

族人家庭中遇男青年举行婚礼,一对新人有时也会到祠堂敬拜祖先。

祠堂内的厅堂正前方靠墙处,安放有一张长方形的供桌,供桌高度约1.5米,桌子上摆着一组香炉和油灯台。

祠堂门平时是关闭的,门锁钥匙一直是由“大百户”(注:“百户”含义以后另解)分支家族的长子长孙家庭延续保管,他们会在重大祭祀日对祠堂内部进行打扫,并在供桌上点燃插在香炉内的香和油灯上的灯芯。

-02-功德石碑祠堂门前右侧立有一座功德石碑即《祖德流芳》碑,现在的碑为张氏族人先辈们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冬月重立。

碑文中刻有对祖先奠定基业、家族繁衍发展、族人道德规范的颂词,以及重新立碑当时的族人捐款名单、重立碑时间等内容。

第一部分是颂词(注:因个别字已模糊不清,以下所录文字可能有误)。

自先始祖之时由亦南京柳树湾唤安州安廷府樂(乐)提县以来,至广西五槽丫勒寨领照开垦田地至今百有余代并无家谱,人丁茂盛,分支杂九族不清,名分不定非一日矣,慈当乘此春满(此“满”字在碑文中难辨,为编者推测用字)认真族长脉××(此二字在碑文中难辨)支族至睦长幼尊卑五伦不变庶乎,本当百世不熄张氏之光矣……。

第二部分是捐款人名单。

所刻捐款人名单,以“计开”二字提头。

碑文中所刻捐款人名字,大部分已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故此处略写。

第三部分是立碑时间。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冬月吉日重修。

碑文词语注释:1、百有余代。

意指一百代以上。

根据编者对几座祖先坟墓的墓主人碑文进行考证,张氏始祖迁居丫勒至今也就是400年到500年的时间,族人繁衍与发展的总代数不会超过三十代。

因此,在碑文颂词中“百有余代”一词,实为夸张之说。

2、“九族”。

指上自高祖、下至玄孙的男性族人,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孙、曾孙、玄孙”。

云田龙祠堂资料

云田龙祠堂资料

云田龙祠堂资料张氏宗祠对联祠堂大门上联:南海祥瑞,祖根广散,先辈遗风有承者下联:边域宝华,宗德远播,后世流芳无绝期横批:福荫万代祠堂上房上联:百家古姓,枝繁海内均戚友下联:千年望族,叶茂天下皆亲朋横批:缘结八方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

清河堂:皇帝封少昊氏于青阳(今清河县),少昊子挥为张氏始祖,后人追思清河,故有“清河堂”。

孝友堂:《诗经·小雅·六月》记载:“侯谁在矣,张仲孝友”,张仲以孝友闻天下,故有“孝友堂”。

百忍堂:唐朝张公艺九世同居,这对当时世风影响很大。

唐高宗亲到他家请他介绍和睦相处不分家的经验。

张公拿起笔来写了一百个“忍”字呈给高宗。

高宗很佩服,奖励了张公一百尺绸缎。

子孙贤,族乃大兄弟睦,家之肥祖宗缔造维艰,念先人作孝作忠,只是一诚报其鉴子孙守成不易,愿后裔克勤克俭,无忘百忍绍箕裘得姓自轩辕,大儒一人,铭垂二篇,辅汉三杰,功高四相,将封五虎,博物六史,貂蝶七叶,原是清河流脉扬名昭祖德,位列八仙,鼎甲九成,平戎十策,书忍百字,金鉴千秋,青钱万选,道德亿尊,依然文献宗风长联注释:(此联78字,将一至亿嵌入联中,列举了张氏宗族14位名人的丰功伟绩。

)大儒一人——文昌,字善勋。

铭垂二篇——张载,字子厚。

辅汉三杰——张良,字子房。

功高四相——张说,字道济。

将封五虎——张飞,字翼德。

博物六史——张华,字茂先。

貂蝶七叶——道成,字子儒。

位列八仙——张旭,字伯高。

鼎甲九成——张浑,字子韶。

平戎十策——方平,字安道。

书忍百字——公艺,字子禄。

金鉴千秋——九龄,字子寿。

青钱万选——张族,字文成。

道德亿尊——道陵,号天师。

挥公肇始,弓长为张,一姓五千年,相王扶政,辅国安邦,仰吾先贤垂青史道清发眷,人言立信,百世万代基,修身齐家,经商富民,看我后辈著华章上联:得姓自轩辕,大儒一人,铭垂二篇,辅汉三杰,功高四相,将封五虎,博物六史,貂蝶七叶,原是清河流脉;下联:扬名昭祖德,位列八仙,鼎甲九成,平戎十策,书忍百字,金鉴千秋,青钱万选,道德亿尊,依然文献宗风。

七表脉八里脉九道脉

七表脉八里脉九道脉

七表脉八里脉九道脉七表脉八里脉九道脉浮一:按之不足举有余,冉冉寻之指下浮。

脏中积冷荣中热,欲得生精用补虚。

寸浮中风头热痛,关浮腹胀胃虚空。

尺部见之风入肺,大肠干涩故难通。

芤二: 指下寻之中且虚,邪风透入小肠居。

病时淋沥兼疼痛,大作汤圆必自除。

芤寸积血在胸中,关内逢芤肠里痈。

尺部见之虚在肾,小便遗沥血凝脓。

滑三: 滑脉如珠号曰阳,腰间生气透前肠。

胫酸只为生寒热,大泻三焦必得康。

滑脉居寸多呕逆,关滑胃寒不下食。

尺部见之脐似冰,饮水下焦声沥沥。

实四: 实脉寻之举有余,伏阳蒸内致脾虚。

食少只缘生胃壅,温和汤药乃痊除。

实脉关前胸热甚,当关切痛中焦恁。

尺部如绳应指来,腹胀小便应补禁。

弦五: 弦脉为阳壮若弦,四肢更被气相煎。

三度解劳方始退,常须固济下丹田。

寸部脉紧一条弦,胸中急痛壮绳牵。

关中有弦寒在胃,下焦停水满丹田。

紧六: 紧脉三关数又弦,上来风是正根源。

忽然狂语人惊怕,不遇良医不得痊。

紧脉关前头里痛,到关切痛无能动。

隐指寥寥入尺来,激结绕脐常手捧。

洪七: 洪脉根源本是阳,遇其季夏自然昌。

若逢秋季及冬季,发汗通肠始得凉。

洪脉关前热在胸,到关翻胃几千重。

更向尺中还如是,小便赤涩脚酸疼。

按以上七表之脉,虽皆属阳,然阳中有阴,有用热药者,不可执一不通,以致误病。

微一: 指下寻之有若无,漩之败血小肠居。

崩中日久为白带,漏下多时骨本枯。

微脉关前七上侵,当关郁结气排心。

尺部见之脐下积,身寒饮水即呻吟。

沉二: 按之似有举还无,气满三焦脏腑虚。

冷气不调三部壅,通肠健胃始能除。

寸脉沉兮胸有痰,当关气短痛难堪。

若在尺中腰脚重,小便稠数色如泔。

缓三: 来往寻之状若迟,肾间生气耳鸣时。

邪风积气来冲背,脑后三针痛即移。

缓脉关前搐项筋,当关气结腹难伸。

尺上若逢癥结冷,夜间常梦鬼随人。

涩四:涩脉如刀刮竹行,丈夫有此号伤精。

妇人有孕胎中病,无孕还须败血成。

涩脉关前胃气并,当关血散步能停。

尺部如斯逢逆冷,体寒脐下作雷鸣。

迟五: 迟脉人逢状且难,遇其夏季不能痊。

中医世家——精选推荐(精选)

中医世家——精选推荐(精选)

中医世家——精选推荐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秉承了数千年的医疗理论与实践经验,深受广大民众的青睐。

在众多中医世家中,有些家族承袭了数代医者的智慧,不仅延续了中医药的瑞气,也传承了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

本文将向您推荐几个中医世家,让您感受到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李氏中医世家李氏中医世家,源于明代的医家李时中。

李时中在当时享有崇高声誉,其子孙自然也以治学精湛著称。

世代承传下来的中医经典著作《李时中医宝鉴》,被誉为中医学的经典之作。

李氏家族至今已有十代传人,他们无不将中医药事业视为己任,致力于将李氏中医世家发扬光大。

二、张氏中医世家张氏中医世家源于清代的名医张堪堂。

张堪堂精于脉诊,被誉为“张堪堂点脉,不出门庭”。

世代传承下来的中医经典著作《张氏点脉心得》,详细记录了张堪堂的脉诊技艺,并加以深入的解析。

张氏中医世家的传人们继承了张堪堂的衣钵,不仅在脉诊领域有所成就,同时也在中医药学的其他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

三、王氏中医世家王氏中医世家可追溯到明代的王思潞。

王思潞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医学家,他不仅擅长中医诊断治疗,还对草木植物有着深入的研究。

他所著的《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草木植物的属性与药用价值。

王氏中医世家的传人们继承了王思潞的学术传统,致力于中草药的研究与应用,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赵氏中医世家赵氏中医世家起源于明代的医学家赵敦仁。

赵敦仁擅长诊断疑难杂症,为治疗顽疾赢得了声誉。

他所编纂的《金匮要略》被誉为中医学的经典名著,对中医诊疗理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赵氏中医世家的传人们在世代相传的基础上,以其扎实的医术为中医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陈氏中医世家陈氏中医世家可追溯到明代的陈修园。

陈修园是一位杰出的中医学家,他精通草木植物的药用价值,运用针灸疗法擅长刺络治疗。

他所编纂的《针灸大成》集中了中国古代针灸学的精华,是中医学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氏中医世家的传人们继承了陈修园的医术,将其发扬光大,为中医事业的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

《万氏医贯》一本医书造就40位中医序译文

《万氏医贯》一本医书造就40位中医序译文

《万氏医贯》一本医书造就40位中医序译文广东省潮安县浮洋镇的井里村有一件“镇村之宝”,这是一本古医书——《万氏医贯》。

该医书传承了13代400多年,造就了全村40名悬壶济世的郎中。

井里村地处偏僻,只有千余人,但村民有行医的传统,特别是在儿科、皮肤科、内科等方面比较出名。

目前全村从事医疗医药者超过40人,足迹遍布潮州、汕头、深圳、惠州、海南等地。

多年来,村里众多孩子高考填报志愿时很多都首选医疗和药学专业。

井里村人的行医传统,据传来自明代时井里村人柯玉井。

他在任广西梧州府知府期间,得到的一本由当时流放到此的太医万邦宁所编纂成的《万氏医贯》。

后来,柯玉井于1567年在万邦宁的帮助下创办了“天安堂”,《万氏医贯》也在井里村传抄,许多柯氏后人因此步入行医之道。

目前村内医书传人之一的柯耀锐医生称,书中不少古方十分灵验,比如刚出世的婴孩夜哭不止,照医书中所载以八只蝉衣和七片薄荷熬汤服用,简单而效果佳。

柯树泉是柯玉井的第13代孙,他继承祖传秘方,行医25年,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经验。

目前,柯树泉是太安堂集团的掌门人,他说,早在2004年他便萌发了将祖先柯玉井救太医受赠医书的故事拍成电视剧的想法。

2009年电视剧《玉井传奇》拍成并在潮州电视台播出。

《万氏医贯》序予少尝读孔圣书,知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医。

医者恒也,缘也。

宁平生业医,以医事父,以医事君,事父事君者,恒也,非缘也;至于宁以医受患难而得安康,遇良朋而沐知交,缘也,非恒也。

宁受庭训历医,相传五代矣,宁方髫龄时,有活人志,先君始教宁继医,祖述授受,以德为本,婆心为先。

宁自十八岁行医,迄今七十余载,见信一方,未尝有一事愧也。

适本省提督学道官薛,面受天子敕,寻方外山林奇才逸士,不论技艺,有关国家需用者,可访问其真实,特荐以备朝举。

宁草莽下士,知识愚昧,学术疏浅,恭逢文宗薛老先生临荆州,持衡人才,拔荐多士,乃以宁姓名题表上达。

曰:善医国者,惟万氏一人而已。

臣审详最谨,不敢隐匿。

绿色古风小学生中医药科普

绿色古风小学生中医药科普

病解,的有集接
情这只很十方进
,些有多分法行
判情通情重,语


是纳问的通体据进
每在歌线过征。而
个了”索问,特为
中一,,诊仅别辨
医起把做,有是证
人 的 必 会 歌 诀 之 一
, 非 常 详 尽 , 这 也
需 要 问 诊 的 内 容 归
出 诊 断 。 中 医 “ 十
医 生 才 能 抓 住 疾 病
自 觉 症 状 时 , 只 有
望诊
望躯体、望四肢、望二阴及望皮肤等。望舌包括望舌质、望舌苔两部分,望排出物包括望分泌物、望呕吐物及望排泄物 等。另外,儿科还有专门诊法,即望小儿食指络脉。以望色为例,一个患者走进诊室,中医大夫一眼望去,看到其面色 发黄,枯槁无光,就知道这个患者有可能脾虚失运,气血不足。再比如望舌,不同人的舌头各不相同,若舌苔黄厚,还 有剥脱,一看就知道这个患者湿热内盛,同时还有胃阴不足。
小 学 生 中 医

药 科

望闻问切四诊法
【传承中医文化,弘扬国粹精神】
望闻问切四诊法
望诊
望诊,顾名思义就是用眼睛看,包括观察形体、精神状态、面色、舌头、排出物等,通过对患者进行观察来了解病情。 中医学长期的实践证明,人体外部和五脏六腑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人的脸部、舌部,因此通过对外部的观察,可以了 解整体病变,即《黄帝内经》中所言:“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望全身情况包括望神、望色、望形、望 态四个方面。望局部情况包括望头面、望五官、望颈项
、 拔 罐 、
有 中 药 、
温 、 清

气针补
中 医 怎 么 看 病
功灸、
、、和
食推”

中医的常识概述

馆藏古籍目录

馆藏古籍目录

一. 医经1. 内经(素灵合编)0001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素问补遗一卷·灵枢十二卷(唐)王冰(宋)林亿等校清光绪三年浙江书局据明武陵顾氏影宋佑本刻十册九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左右双边又一部(十册)0002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各二十四卷(唐)王冰注(宋)林亿等校正民国十七年中国学会影印守山阁本十二册0003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九卷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九卷素问补遗一卷(明)马莳注清光绪五年善成堂刻本太医院藏板二十四册十行二十二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单边0004类经三十二卷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明)张介宾撰明天启四年天德堂序刻本金阊童涌泉梓二十四册八行十八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单边0005素问灵枢类纂三卷(清)汪昂辑1.清日新书庄刻本三册八行二十二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单边2.民国十三年上海世界书局三册0006医经原旨六卷(清)薛雪集注杨采青重校清扫叶山房刻本六册十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单边又一部(六册)0007素问悬解十三卷附校余偶识一卷(清)黄元御解清同治十一年易湖冯氏刻本七册十一行二十三字小行双行字数同白口左右双边0008内经述(清)方本恭述北京中医学院图书馆影印一册0009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各九卷(清)张志聪集注清光绪十六年浙江书局刻本十四册九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双边0010群经见智录恽铁僬著民国十一年武进恽氏铅印本二册0011鬼僦术三卷陆锦燧编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三册0012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合编各十卷(明)马莳(清)张志聪合注民国十五年锦章书局十八册0013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唐)王冰撰清光绪十年京口文成堂摹宋刻本十册十行二十三字小字双行三十字白口左右双边0014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明)吴昆注1.明万历三十七年石室藏版六册九行二十四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左右双边2.清大兴堂刻本六册九行二十四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左右双边又一部(六册)3.清正学斋藏版八册九行二十四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左右双边0015内经概要自编手抄本二册0016唐氏中西医判(清)唐宗海撰民国三年上海千倾堂书局石印二册2. 素问0017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唐)王冰注(宋)林亿等校正民国恽氏影宋本八册十行二十字小字双行三十字白口左右双边0018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唐)王冰注(宋)林亿等校正丹波元坚撰序日本安政二年(1855)占恒室藏版九册十行二十字小字双行三十字白口左右双边0019黄帝内经素问九卷(清)张志聪集注清太医院藏本十二册九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双边又一部(八册)0020補註释文黄帝内经素问十二卷黄帝素问灵枢经十二卷附素问遗篇一卷素问(唐)王冰註(宋)林億等校灵枢(宋)史崧音释明嘉靖赵康王朱厚煜居敬堂刻本二十四册八行十七字白口四周双边0021素问直解九卷(清)高士栻(士宗)注解清光绪十三年浙江书局重刻本八册九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双边0022黄帝内经素问直解九卷(清)高士栻(士宗)注清光绪十三年三余堂木刻八册九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双边0023黄帝内经素问注解十卷孙沛注解民国二十七年北京铅印本五册3. 灵枢0024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九卷补遗一卷(明)马莳注清光绪五年坊刻本太医院藏板八册十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左右双边0025灵枢经九卷(清)张志聪注清光绪二十九年善成堂藏板十二册九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双边4. 难经0026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五卷(宋)王惟一校商务印书馆影印四部丛刊本二册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二. 基础理论1. 理论综合0027医林改错二卷(清)王清任著1.清光绪京都善成堂藏版两册九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2.1955年上海锦章书局刻一册0028秦氏医学讲义秦伯末著民国十九年秦氏同学会铅印本八册0029病理学读本二卷张寿颐编民国浙江兰溪中医学校选录铅印本二册0030国医生理新论朱国军撰民国二十四年上海中医书局刻三册0031医门初学万金一统要决分类(太医院增补医方捷径)太医院原本(明)罗必炜参订子目:(1)四言举要一卷(2)青囊药性赋五卷(3)医方捷径四卷清光绪十四年李光明莊刻本(两层楼)四册六行八字白口四周双边2. 藏象. 病源0032重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五十卷(隋)巢元方等撰1.清光绪元年湖北崇文书局刻八册九行二十四字白口左右双边2.清光绪十七年池阳周氏刻本八册十一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双边3.清序刻本八册九行二十四字白口左右双边0033简明中西汇参医学图说(清)王有忠编清光绪三十二年广益书局石印四册三. 伤寒. 金匮1. 伤寒. 金匮合编0034仲景全书五种二十卷(汉)张机(仲景)述清光绪十八年成都崇文斋刻本子目(1)集注伤寒论十卷(明)张卿子参注(2)金匮要略方论三卷(汉)张机撰(3)伤寒类证三卷(金)宋云公编(4)伤寒明理论三卷(金)成无己撰(5)运气掌诀录一卷(清)曹乐斋撰八册十一行二十二字白口左右双边0035伤寒杂病论十六卷(汉)张机述民国二十一年写印本四册2. 伤寒论0036伤寒总病论六卷(宋)庞安时撰1 . 民国进业书局影印四册2. 民国一年武昌医馆重刻本二册0037增注类证活人书二十二卷(明)吴勉学校1.清光绪十年序刻本四册(有图)十行二十字黑口左右双边2.民国八年上海文瑞楼石印本四册0038伤寒百证歌五卷(宋)许叔微撰民国藏修书屋二册0039增订伤寒百证歌注四卷(宋)许叔微撰(民国)何廉臣增订民国十七年上海六也堂书药局铅印四册0040注解伤寒论十卷附明理论四卷(汉)张仲景述王叔和撰成无巳注解清光绪六年刻本扫叶山房藏板六册(有图)十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左右双边0041仲景伤寒补亡论二十卷(宋)郭雍(子和)撰清宣统三年武昌医馆重校心太平轩本刊本四册九行二十字黑口左右双边又一部(四册)0042伤寒六书六卷(明)陶华述吴勉学校敦化堂刻本子目(1)陶氏家秘一卷(2)明理绪论一卷(3)伤寒琐言一卷(4)杀车槌发一卷(5)一提金启蒙一卷(6)证脉截江一卷八册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0043陶节菴伤寒全生集四卷(明)陶华著叶天士评1.清嘉庆二十四年桐石山房刻本四册九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2.清书业堂藏版眉寿堂刻本四册九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3.民国一年上海江东书局石印本四册0044伤寒论條辨八卷附录三卷(明)方有执(中行)撰民国十四年渭南严氏孝义家塾据清康熙浩然楼本重刊四册0045伤寒补天石二卷(明)吴中戈著朱陶性校清金阊经义堂重刊四册八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0046伤寒绪论二卷(清)张璐撰述(日)前田安宅子仁再订文化元年思德堂刊本二册十二行二十三字白口四周双边0047伤寒来苏集八卷内附仲景一百十三方解(清)柯韵伯著子目(1)伤寒论注四卷(2)伤寒附翼二卷(3)伤寒论翼二卷1.清乾隆二十年绥福堂刻本六册十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2.清金阊绿慎堂藏版六册十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3.清序刻本八册十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单边0048伤寒来苏集四卷伤寒附翼二卷(清)柯韵伯原本叶天士评批1.清苏州扫叶山房藏版六册十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2.清刻本六册十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单边0049伤寒论后條辨十五卷(清)程应旄注王式钰校清美锦堂梓行刻本十册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0050伤寒论翼四卷(清)柯韵柏著清光绪十九年上海文瑞楼印四册十行二十五字白口左右双边0051伤寒辩证四卷(清)陈尧道(素中)撰上海汇文堂书局印行一册0052伤寒论集注六卷(清)张志聪注释高士宗纂集1.清平远楼藏版六册九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单边2.民国二十二年上海广益书局刻三册0053伤寒论三注十六卷(清)周杨俊辑1.清光绪十三年渔古山房刻本六册九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单边2.清宣统二年扫叶山房石印六册十四行三十一字白口四周双边0054伤寒论三注十八卷(清)喻嘉言方中行周禹载合注浙江书局刻本八册九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双边0055伤寒论直解六卷附伤寒附余一卷(清)张锡驹注解清三余堂序刻本四册九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单边0056伤寒大白四卷(清)秦皇士(之桢)撰1. 清吴门宁瑞石印本四册2. 民国四年重刻四册0057张仲景伤寒贯珠集八卷(清)尤怡注1.清嘉庆十五年序刻本苏州来青阁藏版四册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2.民国年间上海千顷堂书局四册0058张仲景伤寒论贯珠集八卷(清)尤怡注清嘉庆十五年序刻本苏州会文堂藏板六册十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0059孝慈备览(清)汪纯粹著清雍正十二年序刻本杭城並育堂梓行四册九行二十字黑口四周单边0060再重订伤寒集注十卷(清)舒诏著清乾隆三十五庚寅序刻本味经堂藏版四册十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单边0061叶氏医效秘传三卷(清)叶天士述吴金寿校清道光十一年序刻本貯春仙馆吴氏藏版三册八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0062医效秘传三卷(清)叶天士述吴金寿校清道光十一年序刻本貯春仙馆吴氏藏版三册八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0063吴氏医学述第五种伤寒分经十卷(汉)张仲景著吴仪洛订清乾隆三十一年序刻本利济堂藏板八册九行十九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单边0064重订伤寒集注四卷(清)舒驰远著清乾隆三十五年序刻本文光堂梓四册十四行二十四字白口四周双边0065伤寒第一书四卷余二卷(清)车宗辂胡俊宁仝述1. 清光绪十一年奎照楼刻本六册九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单边2. 1917年二友书屋石印本三册3. 民国十七年广益书局石印本四册0066伤寒论辑义按恽铁樵撰民国十五年铅印本十册0067伤寒医决串解六卷伤寒真方歌括六卷(清)陈念祖撰民国商务印书馆排印一册0068伤寒论脉证式校补八卷(日)川越正淑撰张骥校补民国二十六年成都义生堂刻本六册0069伤寒寻源三卷(清)吕震名撰清咸丰四年)版民国上海中医书局影印古本医学丛书三册0070仲景存真集二集(清)吴蓬莱编民国二十年上海锦章图书局印行三册0071临证医案伤寒辨证录十四卷后附胎产秘书(清)陈敬之著述陶尚白参订清光绪十年序刻本善成堂梓行(残本)十册九行二十二字白口左右双边(存十三卷,卷一至卷五,卷七至卷十四)0072注解伤寒论十卷后附明理论(汉)张仲景撰王叔和撰次成无巳注解清光绪二十二年湖南书局刊本六册(有图)十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左右双边0073张仲景先生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徐彬(忠可甫)著据北京中医学院图书馆所藏日本元禄九年刻本影印本六册0074包氏医案包育华、包识生同撰子目(1)伤寒论章节(2)伤寒方法(3)伤寒表(4)伤寒论讲义(5)伤寒方讲义民国十九年著者铅印本二册0075伤寒论汇注精华九卷汪莲石编扫叶山房石印本六册0076百大名家合注伤寒论十六卷吴考盘编次秦伯末辑民国十三年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十六册0077伤寒研究四卷恽铁樵撰民国十三年上海商务印书局二册0078伤寒论识六卷何廉臣著民国十七年六也堂书药局印行六册0079新增伤寒广要十二卷(日)丹波元坚撰何廉臣新增民国二十年上海六也堂书药局铅印本六册0080曹氏伤寒发微四卷曹家达(颖甫)释民国二十年上海昌明医药药学社铅印本四册0081伤寒论十卷(汉)张机撰(晋)王叔和撰次(宋)林亿校民国二十年上海中医书局据日本观理药室摹明赵开美本影印(题作翻刻宋本伤寒论)四册0082增订条注伤寒心法八卷陈绍勋撰民国二十一年刊本八册0083二十世纪伤寒论六卷附静坐疗病法一卷刘亚农编辑民国二十三年聚珍阁印书局一册0084伤寒條辨费通甫著民国二十六年上海中国医学院铅印本二册0085伤寒杂病论义疏十六卷刘世桢撰刘瑞瀜义疏民国二十三年长沙商务印书馆铅印本十四册0086伤寒论、杂病论精义折衷朱弗(壶山)著民国二十五年华北国出学院出版四册0087伤寒论广训八卷巫烽注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八册0088伤寒论浅说邱崇(宗山)撰民国二十一年和平印书局一册0089新释伤寒论李遂良注新宁医学社一册0090新伤寒证治庸言罗止圆著民国三十六年北京印书局铅印本一册0091伊尹汤液经六卷杨师尹考订民国三十七年一钱阁铅印本一册3. 金匮要略0092金匮玉函经二注二十二卷(元)赵以德衍义(清)周杨俊补注清同治二年上洋经义斋序刻本养恬斋藏版十册九行二十一字黑口左右双边0093金匮要略心典玉函经二注二十二卷(元)赵以德(良仁)衍义民国十年苏州萃芬书屋校刊六册0094金匮心典三卷(汉)张仲景原本(清)尤怡(在泾)集注清光绪七年崇德书院藏版三册十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0095金匮方歌括六卷(清)陈念祖定1.清光绪二年江左书林藏版扫叶山房重刻一册八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2.清道光十六年序刻本文奎堂藏板三册八行十八字白口四周单边0096金匮要略浅注十卷(清)陈念祖集注清光绪十五年光裕书屋刻本六册八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单边0097金匮玉函要略方论辑义六卷(日)丹波元简著日本文化九年序刻本聿修堂藏本十册十行二十三字四周单边0098张仲景金匮要略论注二十四卷(清)徐彬著清光绪五年重刻上海校经山房成记书局藏板八册九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0099校正金匮要略心典三卷(汉)张仲景原本尤在泾集注雍正十年初刻本民国上海文瑞楼印三册0100 金匮伤寒补遗一卷(汉)孙祥麟撰民国二十八年影印线状二册四. 诊法1. 脉经. 脉诀0101脉经十卷(晋)王叔和撰清光绪十九年景苏圆校刊(题作景宋本)四册十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0102太素脉诀二卷(明)张太素述刘伯祥注北京天华馆铅印本二册0103脉诀汇编说统二卷附濒胡脉学诗四言举要便读(明)翟良撰清康熙六年序刻本老二酉藏板四册(有图)九行十八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左右双边0104图注八十一难经辨真四卷附一卷(明)张世贤注沈徴垣重校清康熙三十二年爱日堂序刻本四册(有图)九行二十字小字双行二十四字白口四周单边0105脉经(晋)王叔和撰二册十一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双边清光绪十七年池阳周氏校刊本0106脉诀精华四卷蒋廷锡辑民国二十年千顷堂书局印本四册0107脉诀新编四卷刘本昌编民国三十一年湘潭连南乡刘氏培根堂刻本四册0108锓图注王叔和脉诀琮璜五卷(明)张世贤图解王叔和撰著清序刻本一册(有图)十行二十五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单边2. 诸脉家学0109濒湖脉学三卷(明)翟良撰清光绪四年蜀东善成堂刻本二册九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左右双边0110四诊抉微八卷附管窥附餘一卷(清)林之翰纂述清雍正四年玉映堂刻本四册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双边0111脉简补义二卷(清)周学海撰见周氏医学丛书民国二十五年影印二册0112周澄之脉学四种十四卷(清)周学海撰辑子目(1)脉义简摩八卷(2)脉简补义二卷(3)诊家直诀二卷(4)辨脉平脉章句二卷清光绪二十一年池阳周氏藏板八册十一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双边0113中西脉学讲义二卷吴锡璜著民国九年上海文瑞印行一册0114脉学指南四卷卢其慎著民国十一年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四册0115历代名医外诊察病法五卷蒋廷锡辑民国十九年上海千顷堂书局印四册0116脉学正义六卷张山雷撰民国二十年兰溪协记书庄刊本八册3. 诊法0117伤寒舌鉴(清)张登汇纂民国五年重校上海江东书局印一册0118辨舌指南六卷曹炳章著民国六年绍兴育新书局石印六册0119医学脉灯脉微(清)常朝宣(明)施沛撰1995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册五. 针灸1. 针灸通论0120针灸甲乙经十二卷(晋)皇甫谧撰清光绪十三年行素草堂刻本四册十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0121针灸大成十卷(明)杨继洲撰1.緑荫山房藏版十册十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单边2.清善成堂珍藏本十册(有图)十行二十二字白口左右双边3.清光绪十二年江左书林藏版十册(有图)十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单边0122针灸择日编集(朝)金循义等编(清)于希璟校清光绪十七年江宁藩署刻本二册十行二十五字白口左右双边0123勉学堂针灸集成四卷(清)廖润鸿著民国十九年北京天华馆印本四册0124针灸薪传集夏少泉等辑民国二十六年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铅印一册2. 针灸专论. 灸法0125针灸便用(清)张希纯述苏元箴记清咸丰六年刻本永怡堂藏板一册(有图七行十三字白口四周双边0126针灸传真四种孙祥麟撰民国十二年山西代县利石印局石印八册0127备急灸法一卷(宋)李闻人(耆年)述清光绪十七年江宁藩署重刻二册十行二十五字白口左右双边0128增图编纂针灸医案孙凤翔撰1981年杭州古旧书店复印本一册3. 经络孔穴0129十四经发挥三卷(元)滑寿撰民国二十五年针灸杂志社铅印本一册0130腧穴折衷二卷(日)安井元越著民国二十六年医界春社影印一册0131经穴纂要五卷(日)小板元祐纂辑文化庚午年东都下谷御成道青云堂版三册(有图)十行二十字小字双行二十五字白口上下双边0132经脉图考四卷(清)陈惠畴著1.清光绪四年刻四册八行二十四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双边2.民国十七年上海民和书局四册0133铜人明堂之图四张4. 外治法0134理瀹骈文(清)吴师机撰四册十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双边清光绪六年序刻本六. 本草1. 本草经0135本草易读八卷(清)汪昂编民国十五年大成书局石印本一册0136本草经解要四卷附考证音训一卷(清)叶天士注清乾隆四十六年镌刻本卫生堂藏板二册八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0137本草三家合注六卷神农原本后附徐灵胎百种录(清)郭汝聪集注七册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双边1.清刻本聚经阁藏板2.民国上海文瑞楼印行四册3.民国九年上海锦章书局四册0138神农本草经读四卷(清)陈念祖撰上海锦章书局石印一册0139本经疏证十二卷(清)邹澍撰清道光二十九年常郡晋升山房刻本十二册十一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0140本经序疏要八卷(清)邹澍撰清道光二十九年跋刻本十二册十一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残本)缺1-3册0141本经疏证十二卷本经续疏六卷本经续疏要八卷(清)邹澍撰八册十一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1. 清道光二十九年刻本2. 上海千顷堂书局印行二十四册0142本草便读二卷(清)张秉成集选清光绪二十二年毗陵张氏刊本四册八行二十四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左右双边0143神农本经经释(清)姜国伊著清刻本二册十二行二十五字白口四周双边0144本草崇原集说三卷附本草经读附录集说(清)张志聪注释仲学辂集说清宣统二年仲氏藏本四册十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左右双边0145神农本草经注论二卷孙子云讲述民国二十年济生医室铅印本四册0146普救回生草前后集二卷蜀都悯人居士纂辑民国十八年梓一册0147分类草药性附天宝本草不著撰人民国二十年新刊一册0148神农古本草经五卷刘復撰民国三十一年中国古籍医学会一册2. 诸家本草0149新修本草(唐)李勣等撰清光绪十五年夏德清付氏刊于日本存四册0150 经史证类大观本草三十一卷(宋)唐慎微纂清光绪三十年武昌柯氏重校刊本十六册十二行二十字黑口四周双边0151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三十卷(宋)唐慎微撰曹孝忠校勘寇宗奭衍义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明轩本影印十二册0152本草衍义二十卷(宋)寇宗奭编撰二册十二行二十一字黑口四周双边1.光绪三年序刻本2.上海中医书局发行二册0153本草品汇精要校勘记谢利恒撰清嘉庆时局刻本民国二十六年印行一册0154本草品汇精要四十二卷续集十卷(明)刘文泰等撰(清)王道纯续撰民国二十五年商务印书馆据故宫旧抄本铅印(附校勘记)六册0155本草汇言二十卷(明)倪朱谟撰1997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十二册0156本草纲目五十二卷附万方针线本草纲目拾遗、奇经考(明)李时珍撰清光绪十一年合肥张氏味古斋重校刊本四十八册(有图)九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0157本草原始十二卷(明)李中立纂辑1.清善成堂梓六册十一行二十四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单边2.清翠筠山房梓行八册(有图)十一行二十四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单边0158绘图本草原始马应龙(伯光)撰上海扫叶山房本四册0159药品化义十三卷(明)贾印学撰李延是补订民国天津北门内文化印字馆铅印本二册十行二十三字白口四周双边0160本草述三十二卷卷首一卷(清)刘若金著薛恮秉校对1.清嘉庆十五年武进薛氏还读山房序刊本二十册十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左右双边2.1933年上海万有书局石印本十册0161本经逢原四卷(清)张璐撰述清嘉庆六年刻本四册九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双边0162本草诗笺十卷(清)朱錀著清乾隆二十七年群玉山房刊本四册十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0163长沙药解四卷(清)黄元御著清燮和精舍校刻本二册十二行二十三字白口四周单边0164草本从新六卷(清)吴仪洛辑乾隆丁丑善成堂序刻本六册九行十九字小字双行字数同左右双边0165本草分经(清)姚澜编杨泾之王德润重刊四册十四行十七字白口四周单边清光绪十八年刻本0166本草述钩元存十一卷(清)刘若金撰民国十年上海进化书局石印本八册0167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二十二卷(清)吴其睿著清刻本二十二册九行二十四字白口四周双边0168本草思辨录四卷(清)周岩著清光绪三十年周氏徽尚室刻本四册十一行二十一字黑口左右双边0169本草纲目求真十一卷附脉理求真一卷(清)黄宫绣撰民国一年上海江东书局石印六册0170有用植物图说附国外本草(日)田中芳男撰明治二十四年帝国博物馆馆刊(全书图)0171大和本草十六卷(日)贝原笃信编录宝永六年已丑岁皇都书林(日文)二十一册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0172山居本草六卷(清)程履新撰1995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八册3. 药性本草0173藏府药式补正三卷(金) 张元素(洁古)著铅印本(嘉定张氏体仁堂医药丛刊本)三册0174雷公炮制药性解六卷(清)王子接(晋三)重订子目:(1)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四卷(金)李杲编辑(2)雷公炮制药性解六卷(明)李中梓编辑清光绪三十二年扫叶山房藏版四册十二行二十四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单边又一部(四册)0175。

血脉之体用研究_邹万成

血脉之体用研究_邹万成

[12]王明航,李建生,李素云,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维结局指标综合疗效评价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3);635-640.[13]陈鹿鸣,胡绚,黄凯峰,等.中医主症PRO 量表在COPD 合并肺心病疗效评价中的应用[J].中医药导报,2013,19(8);1-5.[14]李友林,朱燕波,王伟,等.基于“形神一体观”建立COPD 稳定期疗效量表的思路[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3):220-221.[15]李建生,王明航,余学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的研制及初步考核[J].中医学报,2011,26(3):271-274.[16]Lynda C Doward,Ari Gnanasakthy,Mary G Baker.Pa -tient repor -ted outcomes ;looking beyond the label claim.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 [J].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2010,(8);89.[17]吴大嵘,杨小波,赖世隆.中医药研究中软指标测量工具的建立和应用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4):293-297(收稿日期:2014-09-01编辑:季铁铮)血脉之体用研究邹万成(韶关学院医学院,广东韶关512026)[摘要]通过正本清源的文献学考察、贯通医理的考据、结合现代医学知识,以指导临床为原则,探讨血脉的体用,认为血脉的基本功能是行血渗气和运浊排浊,血脉的本质功能是营运和经营阴阳;血脉之体为能动的舒缩管、为如环无端的半透膜。

对血脉体用的研究,对建立以五脏为中心,与气血精津液密切相关,与内外环境紧密联系的,以血脉的体用为立足点的血脉病辨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健词]血脉之体;血脉之用;血脉病[中图分类号]R25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51X (2015)02-0014-03Study on Body and Function of Blood VesselsZOU Wan-cheng(Medical College of 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Guangdong 512026,China)[Abstract]Through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 and medical knowledge combined with modern medical knowledge,to study the body and function of blood vessels.The author considered that the basic function of blood vessels is promoting circulation of blood,permeation and transport turbidity;the essential function of blood vessels is operating and managing yin and yang;the body of blood vessels is semipermeable membrane which acts as vasomotor tube.Study on the body and function of blood vessels is important to establish blood diseas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ystem.[Key words]Body of Blood Vessels;Function of Blood Vessels;Blood Disease*基金项目:韶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2013CX/K82)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病与血脉密切相关,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位主要在血脉。

《中华董氏汇谱》(十二)

《中华董氏汇谱》(十二)

《中华董氏汇谱》(十二)董氏(仲舒)历史渊源少典氏+有蟜氏(安登.妊姒.附宝) -- (长子)炎帝(姜石年.烈山氏.神农氏);(次子)黄帝(姬轩辕.公孙氏.有熊氏).时间约为公元前50世纪(另说:公元前5969壬辰 --公元前5870辛未)。

黄帝 --昌意 --高阳颛頊 -- 称 -- 卷章 -- 吴回 (祝融) -- 陆终 -- 昆吾(已樊) --廖叔安 -- 董父 (事帝舜) 约前2122 - 2083 豢龙氏 -- 辛有(东周太史) 前770在位 --辛董(晋太史) -- -- -- 董狐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夏王朝,其子启继位后封世子于辛国(陕西合阳东南)。

辛氏世代为史官,商末"三仁人"之一。

辛甲(辛尹.辛公甲)为原殷臣,曾事纣王,谏言七十五,纣不听。

闻周文王昌贤乃归之。

文王任以公卿,封于长子(山西上党),成为周朝开国太史...辛甲裔孙辛有继承周朝太史,周平王东迁时在位。

辛有派遣他的第二个儿子辛董去晋国任首届太史,辛董赴任后易辛为董,从此以后晋之董正式列入史书。

公元前651年,辛有六世裔孙董狐(史书偶称辛狐、史狐)在翼城良狐村诞生。

董狐在世七十六年,在太史位凡五十年。

晋灵公十四年,他秉笔直书的事迹,实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成就一代良史。

董狐公元前575年逝世,董狐就职时官邸在新田(侯马)。

董狐后裔世系传承如下:董狐长子董明,从父亲就职地新田迁居汾阴,后受越国诚邀赴越国任职,迁徙歙州、铜陵。

董明生二子,长子董宜次子董像,董像受嘱回迁函谷关为弘农国史官。

三世董像生董捷董持,董持受命徙洛邑履职;董捷生董真,真长子董良徙越地清溪任职史官。

董良之次子董京生七世董费徙圃山。

约公元前275年董狐十世孙董圣生三子:董宁、董康、董泰,他们分别徙长安、关中、开封履职为官,时间约为公元前255年(推算)....董狐次子谱系断代失传严重,从断谱残系中可理出如下概要:董狐五世孙董安于,又名阙于,.为赵简子鞅家臣,理晋阳宫,公元前517年任石邑(石家庄)郡守,公元前497年任赵国太史。

针灸穴名解.高式国

针灸穴名解.高式国

穴位系于经络,经络出自经筋。

经筋犹山脉,经络犹河川,穴位则沿河两岸之城镇耳。

故欲言穴位、先言经络,欲言经络,先言经筋。

人体则犹不规律之地球也。

人对经穴之认识,当由养生静坐体会经络动静之妙,有所心得,而志其位置,又复察其流注敛散,而知其性能。

其中妙义,俱由自觉而知。

其命名也,或因共在处.或取其事功,或喻之以物象,等等不一。

用二三字义,标明其体用性能,而定其名称,此非信口偶然者也。

若云必表而出之,虽圣人有所不能。

经筋及经络人体机构,极属唯物。

经筋确有形质可考,在《灵枢经》中早有记载,近代医书生理解剖言之更详。

经络虽无形质可见,而确有实在作用。

即老子所云:“无之以为用”也。

按当时老子以目之所见者为有,其所不见者为无。

尚不知大气中更有好多元素。

愚窃度之,经络产自经筋,由两条经筋夹成一条经络,犹两山夹成一谷,两岸夹成一川也。

在解剖上只能提出经筋,而两条经筋夹隙间之经络,则提之不出。

譬如房屋墙壁有裂缝,外可入风,内可通气,内外交通,作用显然,人尽知之,人尽见之。

若将此房拆毁,则砖石若干,土木若干,俱有形质可考,而在未拆房以前,有目共睹之墙缝则解剖不出。

经络之于人身,即犹是也。

不见针灸医疗,循经取穴,均在两筋夹隙中间乎。

问刺之有痛有麻感觉不同者何也?曰:此犹盖房时先设铁筋木板为之结构,刺中铁筋则金声,刺中木板则木声,刺中土坯则无声也。

故曰欲知经络先识经筋。

从来一般中医急于救疗,故研究经络者多,讲求经筋者少。

致使针灸学者,对于经络学说信其当然,而不究其所以然也。

愚又常观生理学胚胎初形,形如圆珠,逐渐成长,状如蝌蚪,即头部与脊柱先成形也。

因思经络十四,应以头脊为始。

又考针灸学术,我国开创最早,相沿多年,均以手太阴为诸经之首,近又有拟以手少阴为诸经之首者,愚均以为未洽。

故逞主观浅见,拟以督脉为首经,任脉次之。

犹先定乾坤两卦,为大体阴阳,其他太少明厥之六经,则犹震巽坎离艮兑六子卦也。

此等学说,《医易通论》言之最详,故不赘述。

河北藁城董氏族谱

河北藁城董氏族谱

河北藁城董氏族谱族谱前言:惟忠宣公,早从戎行,实佐武公,讫于宋亡。

遂以其军,翊卫天子,谁其继之,有子是嗣。

三让就位,既安既舒,羣从孔怀,家法不渝。

世将老成,出入是使,国步方艰,宥密将旨。

西征之还,畿辅克戡,始以相臣,云南是参。

易节于汴,伤残慰抚,尽瘁告还,家有寿母。

既归既安,怡愉盘桓,起之南牧,旅力告殚。

思旧股肱,在今圣明,起之□闲,使任藩屏。

曰是江右,卿父昔治,往宣于怀,以拯惸黎。

公拜稽首,恐不堪事,丞相宴饯,金币加赐。

白发苍颜,一子自随,执德昌言,无所诡私。

上信下顺,表里交正,舶商南来,何所辱命。

乃烦棨戟,至于海隅,远人则欢,老身已愈。

既敛既夕,阗其虚壁,江波摇摇,归柩茔域。

即远事严,叙其生平,述德之详,则有桓楹。

家族来源:“藁城董氏”概况所谓“藁城董氏”,不是姓董的人家,自己对自己的称呼。

也不是今天的藁城人为了提高知名度,极力张扬自夸,而是在700多年前的元朝形成的历史称谓。

《四库全书》收录的元明善的文章,标题就是《槀城董氏家传》,日本学者松岛建树研究元代的著作,全称是《元朝治下汉人一族之进展--藁城董氏》。

可以想见,“藁城董氏”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之后,或在庙堂或在民间被公认的称呼,甚至是尊称或敬称。

有人说,槀城董氏灭掉两个王朝,虽然夸大,但也不是毫无根据。

在历史上,有一个时期曾经存在着三个政权:长江以南的临安(今杭州)是南宋政权,淮河以北的汴梁(今开封)是金王朝的政权,我们这一带先时属金,之后成为金兵和蒙古军队(尚未建立元朝)征战之地。

此时,藁城人董俊任左副元帅,开始从蒙军穆华黎征讨金兵。

在灭金的最后一战中,牺牲在河南商丘(归德)。

其后,董氏一门董文炳兄弟以先锋战船,度过长江灭掉南宋。

当时,汉人辅元治国的“四大家族”是:藁城董氏、真定史氏、东平严氏、满城济南两张氏,而藁城董氏“大显”。

因董氏有卓绝的功勋。

大元开国,董氏为开国元勋;大元建国,董氏是治国能臣。

传说有“四世八公”。

实际是最高爵位称作国公的13人,文官可称大夫的43人,武官将军以上的22人,其中9人佩带金虎符,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张姓堂号大全

张姓堂号大全

张姓堂号⼤全张姓有清河堂、太原堂、吴郡堂、河东堂、始兴堂、冯(pínɡ)翊堂、沛国堂(沛郡堂)、南阳堂、安定堂、京兆堂、敦煌堂、中⼭堂、魏郡堂、武威堂、范阳堂、犍为堂、汲郡堂、河内堂、⾼平堂、上⾕堂、平原堂、蜀郡堂、襄阳堂、梁国堂(梁郡堂)、洛阳堂、安庆堂、⾦陵堂、曲江堂、昭川堂、青湖堂、青阳堂、留侯堂、百忍堂、⼤忍堂、怡忍堂、义忍堂、循忍堂、书忍堂、继忍堂、绍忍堂、绍鉴堂、宝鉴堂、书鉴堂、⾦鉴堂、鉴湖堂、笃⾏堂、笃亲堂、亲亲堂、亲宗堂、亲睦堂、雍睦堂、昭睦堂、敦睦堂、敦和堂、敦仁堂、敦义堂、敦厚堂、敦九堂、敦善堂、敦伦堂、明伦堂、彝伦堂、叙伦堂、叙慎堂、敏慎堂、克慎堂、新慎堂、爱敬堂、仁敬堂、资敬堂、观敬堂、敬谊堂、敬惜堂、敬爱堂、敬宗堂、敬睦堂、敬达祠、敬翠堂、敬⾝堂、敬思堂、永思堂、孝思堂、慎思堂、慎微堂、慎德堂、普德堂、谱德堂、承德堂、峻德堂、⽂德堂、顺德堂、清德堂、明德堂、绍德堂、弘德堂、尚德堂、和德堂、裕德堂、馀德堂、仁德堂、通德堂、宣德堂、世德堂、念德堂、盛德堂、树德堂、种德堂、植德堂、兴德堂、恒德堂、贻德堂、馨德堂、怀德堂、辅德堂、崇德堂、崇礼堂、崇祀堂、诒(贻)谋堂、诒(贻)穀堂、燕诒(贻)堂、燕翼堂、西铭堂、守铭堂、世铭堂、⼆铭堂、两铭堂、⼀本堂、双桂堂、三桂堂、三⾩堂、三箧堂、三凤堂、三⽴堂、三知堂、三治堂、三益堂、四其堂、四益堂、五知堂、六顺堂、六箴堂、九思堂、九如堂、九居堂、九裔堂、百世堂、万⽯(dàn)堂、万青堂、选青堂、贻忠堂、贞忠堂、忠恕堂、忠⽂堂、忠孝堂、椎孝堂、思孝堂、思成堂、思存堂、思敬堂、思益堂、思则堂、思本堂、敦(惇)本堂、⼤本堂、笃本堂、知本堂、施本堂、报本堂、植本堂、植根堂、建本堂、务本堂、同本堂、⽴本堂、树本堂、端本堂、崇本堂、培本堂、培元堂、瑞元堂、本⽴堂、集成堂、德成堂、德徵堂、德厚堂、德远堂、崇远堂、追远堂、怀远堂、明远堂、凝远堂、思远堂、源远堂、世远堂、世恩堂、世泰堂、世美堂、济美堂、惇叙堂、履厚堂、积厚堂、积庆堂、积庆祠、同庆堂、崇庆堂、瑞庆堂、衍庆堂、馀庆堂、庆馀堂、庆馀祠、留馀堂、承宗堂、怡宗堂、儒宗堂、宗岳(嶽)堂、源流堂、长源堂、序源堂、禄宜堂、得宜堂、孝友堂、孝⽂堂、孝思堂、奉先堂、光裕堂、垂裕堂、裕裔堂、南轩堂、昼锦堂、萃敬堂、萃焕堂、萃雅堂、萃英堂、冠英堂、听彝堂、叙彝堂、诚⼼堂、存⼼堂、存耕堂、存善堂、存仁斋、存恕堂、存著堂、著存堂、著易堂、表易堂、居易堂、皇序堂、莲池堂、福⼈堂、福⽂堂、焕⽂堂、说敦堂、博古堂、复古堂、古⾹堂、成龙堂、紫⽂堂、如见堂、毓秀堂、鸡峰堂、麟徵堂、⽟海堂、荣锦祠、荣瑞堂、瑞元堂、培元堂、於斯堂、鸣珂堂、道⽣堂、道义堂、义芬堂、中和堂、⼈和堂、太和堂、中和堂、协和堂、惠和堂、清和堂、和⽓堂、锡五堂、东聚堂、永聚堂、永庆堂、永锡堂、永思堂、永恩堂、承恩堂、持纪堂、⾀修堂、草圣堂、棣萼堂、乐育堂、善堂、众善堂、述善堂、宝善堂、师俭堂、书质堂、睦族堂、安雅堂、⽂华堂、⽂献堂、⽂星堂、⽂星祠、聚星堂、横渠堂、绍渠堂、寿康堂、嘉顺堂、嘉⾔堂、嘉会堂、都会堂、珍异堂、袖珠堂、珠宝堂、守经堂、尊经堂、尊礼堂、梓礼堂、尚义堂、怀义堂、明义堂、名教堂、清间堂、青钱堂、青河堂、授书堂、乡贤堂、希贤堂、爱贤堂、爱⽇堂、芝泉堂、味芹堂、开业堂、缵承堂、铁耕堂、张⿍堂、志安堂、志业堂、志合堂、志⽂堂、⾼望堂、凌云堂、亦政堂、亦梅堂、益兰祠、正始堂、策枚堂、柱国堂、祀先堂、张在公祠、曾三思堂、五眼井张祠等堂号。

新出土唐《姚偁王淑合祔玄堂记》所见姚崇家族史事略考

新出土唐《姚偁王淑合祔玄堂记》所见姚崇家族史事略考

新出土唐《姚偁王淑合祔玄堂记》所见姚崇家族史事略考毛阳光【摘要】2016年,姚偁及其妻王淑的合祔墓志在河南洛阳伊川县万安山姚氏家族墓地出土.志主是姚崇曾孙,姚彝孙,姚闢之子,姚勖之父.墓志中涉及中唐时期姚崇家族许多史事,如姚闢在伪燕遇害并被唐朝追赠的情况,姚偁的生平仕宦历程及婚姻子嗣,姚勖早年艰苦的成长经历,姚偁夫妇二人身后归葬万安山的艰辛历程等.该墓志的发现揭示了以往我们不了解的姚崇曾孙姚偁的家族史事,为姚崇家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对中古洛阳大族丧葬文化的研究以及姚崇家族墓园的恢复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现实意义.【期刊名称】《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18)002【总页数】9页(P16-24)【关键词】姚偁王淑合祔玄堂记;姚崇;姚勖;墓志;万安山【作者】毛阳光【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河南洛阳4719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877.45作为唐代著名的贤相,姚崇对于开元盛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20 世纪中叶汪篯先生率先对姚崇与玄宗朝政治的关系进行深入剖析以来,学术界对于姚崇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①汪篯:《唐玄宗安定皇位的政策和姚崇的关系——玄宗朝政治史发微之一》《唐玄宗时期吏治与文学之争》,唐长孺、吴宗国等编:《汪篯隋唐史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年,189-195 页,第196-208 页。

第一篇文章原载1948 年3 月27 日《申报·文史周刊》第16 期。

此后关于姚崇的相关研究综述参胡戟等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年,第80 页。

而此时的洛阳,作为武周的神都和唐的东都,无疑是姚崇施展自己政治抱负的重要舞台。

同时,这里也是姚崇家族宅第和墓园的所在。

横亘于洛阳城南,绵延数百里的万安山,由于隋唐洛阳城的建设,这里逐渐成为洛阳官僚士大夫继邙山之外另一处理想的丧葬之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脉礼赞(张氏柱国堂族史)-----柱国堂铁炉张氏宗谱七修圆谱纪实片解说词第一部分张姓概述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光辉灿烂文化的民族。

在漫长而斑斓的历史进程中,姓氏作为血脉延续的标志,伴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绵延不绝。

上下五千年,我们的祖先不断地丰富姓氏文化,创造了数不胜数的姓氏。

然而,由于岁月的涤荡,大部分姓氏随着历史的变迁已经不知所踪,而张姓却以其庞大的支系遍布于中华大地,繁衍生息,传承血脉。

起源于传说时代的张姓,源远流长,在汉代就已发展成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姓氏,现成为遍布全球的泱泱大族。

查阅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大陆张姓人口约为7800万,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为中国第三大姓。

英贤昭万世,族史永流芳。

从古至今,张氏一族精英辈出,人才济济,在整个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中,留下了一长串持续不断,扎实稳健的巨人足迹,在各个领域涌现了无数优秀代表人物。

古代有外交家张骞,科学家家张衡,医学家张仲景,名将张飞,诗书家张旭,政治家张九龄,道家创始人张道陵,近代有抗日名将张学良,当代有太空探险家美籍华人张福林,电影大师张艺谋等等。

他们凭借卓越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甚至以热血和生命为代价,坚毅而顽强地描绘家族神奇壮丽的拓荒蓝图,书写着播迁繁衍的辉煌史诗。

第二部分柱国堂溯源柱国堂是张姓大家族几千年延续派衍而形成的无数张姓族群的一支。

《元和姓纂》记载:黄帝第五子青阳生辉,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受封于张,后为弓氏,因姓张氏。

乘总序记载:柱国堂鼻祖张钦是汉留侯张良之后,而张良源出黄帝嫡孙弓正挥公。

张钦祖居山西太原,后魏时先祖因任清州刺史,而迁居清河。

由于年代烟远,加上编断简蠹,以上记载的情况缺乏古文献或文物佐证,似有传写讹谬之误疑。

而自唐末历今,柱国堂家乘诸序详明,无谕攀附,源流井井,了然可信。

翻开泛黄的家谱,一部源远流长的张氏柱国堂家族史渐渐清晰,而串起这段家族史的众多人文故事以及底蕴深厚的家族文化,更会勾起族人无限的遐思。

唐昭宗年间,江西吉州刺史彭玕举兵叛唐,负固于彭蠡、会稽地区。

天复二年,公元902年,山东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人氏,唐末进士,兵部侍郎张钦(名应宿,字汉弼)承昭讨逆,领清远军节度使,率部与彭玕决战于吉水一带。

两战之后,彭玕败逃,张钦挥兵追击至永新境内,再败敌于枫冈,彭玕遂投靠湖南叛将马殷。

马殷觊觎江南,令彭玕退守茶陵高垅,并遣部将谭玄增援彭玕,伺机反扑永新而通道江南。

张钦屯兵胜业乡(今江西宁冈县),镇监永新,与之对峙。

两年后,张钦施反间计,使马殷反叛集团分裂,再无力攻击江西,江西局面得到稳定。

张钦因平叛有功,诏封为“开国男上柱国平陆侯”,举家留居江西永新定里。

约公元906年,张钦卒于任上,与原配合葬于井冈山市葛田乡树背村金鳌山。

朝廷褒奖张钦的忠义功业,赐谥号“德广”。

后裔感钦公功高德广,立堂号为“柱国堂”,尊钦公为“柱国堂一世祖”。

张钦生有忞、悫、愿、忠、恕5子,分别卜基立业,派衍五大脉系。

三子张愿,荫授“朝议大夫”,逢五季之乱,隐居永新东门中州不仕,成为柱国堂“东里张氏”开基祖。

国堂耕读传家,以诗书名世。

后嗣文才武略,衣冠济美,贤俊豪杰,代不乏人。

南渡之初,家族最为显盛,人丁兴旺,分传八十一房,以诗书显科、文章入仕者极多,簪缨相继,第宅栉比,阡陌纵横,楼榭相望,蔚为吉州乡邑之望族。

柱国堂崇尚忠贞礼义。

南宋末年,元兵大举南侵,宋军长江防线全线崩溃,文武官员纷纷出逃、叛变,朝廷下诏各地组织兵马勤王。

家祖“学士院检阅”张坦(字履翁)毅然回乡,号倡乡邻张、谭、颜等大族倾男充丁,组建抗元乡军,在吉州地区抗元勤王。

宋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张坦闻信国公文天祥率王师由梅州出兵江西,得于都大捷后,又以偏师进攻吉州,便率柱国堂乡军族丁向投元叛军刘槃部发动猛烈进攻,以牵制敌人,接应王师。

不料王师攻势受挫,文天祥兵败退至盾州。

失去王师接应的乡军被元军团团包围,只好固守禾川以待势变。

元军派刘槃城下劝降,张坦仗剑骂贼,宁为玉碎。

元军劝降不成,老羞成怒,强力攻城。

族丁虽然英勇,杀敌无数,但孤军难敌元军兵锋,几番血战之后,禾川城破,张坦和全体族丁以身殉国。

刘槃叛军和元军为泄禾川之恨,对柱国堂进行惨绝人寰的报复,八十一房顿成人间地狱,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残垣颓瓦,满目疮痍,男女老幼几乎一门同难,东里张氏仅有张广翁等数人偷存性命于榛莽。

张古有男三千壮,禾川一战尽忠魂。

最是长恨贼未灭,庭前子规夜哭人。

柱国堂宗祠和谱牒尽毁于这次浩劫,幸存族人虽然竭力修葺、纂辑,仍失考诸多,遗恨千古。

柱国堂子孙因此痛恨元朝,誓不与之合作,终元之世,鲜有入科显仕者。

直至元朝末期,至正辛巳年,公元1341年,柱国堂才有东里张氏脉系16世祖张子美登科元进士,仕任湖广总督。

张子美的独子张魁辅于公元1362年,十六岁时,接踵元进士,明洪武年间仕任茶陵知州。

魁辅于公元1388年生独子张文德,明洪武辛未年,公元1391年,魁辅卒于任上,葬于茶陵月形。

魁辅逝世时,文德只有三岁,正逢腊月寒天,且永新东里至茶陵路途遥远难行,夫人徐氏因而未能携子奔丧。

徐氏为此遗憾耿耿。

18世祖文德,天性纯孝,通习经史,虽登科甲,官任给事中,但他不恋爵秩,廉洁旷达,中年致仕后,恣情于田园山水。

当文德公游历至其父亲曾任职的茶陵县时,被西乡广修塘的秀山茂林,清溪流泉和淳朴的民风打动,便产生了定居于此的念头,并告之于母亲。

徐氏夙有与夫合葬心愿,听儿子这一说,欣然决计从江西永新东门中州举家迁居于茶陵广修塘。

第三部分铁炉开基文德公卜居广修塘后,因子姓殷繁居处稠密,子孙遂以武功山下的铁炉下为中心逐渐环迁析居,形成柱国堂新的支流。

后裔建祠堂于铁炉,尊文德公为铁炉张氏肇祖。

铁炉是片钟灵毓秀的土地,武功山佳山丽水的造化让张氏家门再度焕发华光,满庭书香,儒风盈轩。

文德公生有四子:志荣、志清、志富、志贵,全都秉承家祖笔墨遗风学业有成,相继出官入仕,各自辟基立业。

长子志荣(1409-1457),始任陕西咸阳知县,后升任福建兴化府尹。

志荣从广修塘迁往海潭,继而在明正统年间(1436-1449),迁于铁炉下创基拓业,生仲贤。

仲贤生儿子法渊(1463-1538)、法衡(1468-1536)。

法渊生以宸、以文、以正三子。

以正无子传后。

以宸为长房祖,生六子,只有一子显富子孙传后。

长房传至35世本祯时无子,为延续香火,光绪年间,招安仁县灵官镇青路村荷树下二房本文次子渊禄为继,渊禄过继后没有定居铁炉下,仍然留居荷树下。

以文为二房祖,生显华、显相。

二房子孙繁旺,因祖居地地偏人稠,后嗣渐渐分而迁徙:26世祖崇孔(1574-1637)于明崇祯年间迁徙到安仁县灵官镇青路村荷树下。

28世祖尚莲(1665-1731)迁居安仁县牌楼乡甘棠村竹山组石下垄。

29世祖德攻(1693-1779)迁居安仁县牌楼乡松林村长子塘。

29世祖德致(1699-1748)徙居安仁江东仙坪上(族谱如此记载,据笔者推测可能是承坪乡河东村,有待考证),后失传。

29世祖德仪(1694-1756)迁居安仁县牌楼乡百叶村枫园,现只有一脉本濮,居茶陵县城环城路神农殿77号。

29世德星迁居安仁县牌楼乡甘棠村坑水,传五代无子,收35世本诗公一脉为继。

二房自广修塘迁至铁炉下创基立业600余年,子孙繁旺,析居铁炉、荷树、长子塘等地,现有鸿丁400余人。

其中非农业户口71人,取得硕士学位的2人,大专以上学历的36人,副科级以上干部3人。

法衡(1468-1536)为三房祖,三房后嗣多数失考,文忠兄弟迁往广东等地,现居铁炉的人数不多。

次子志清(1411-1469),州庠生,是四房先祖。

明正统年间(1 436-1449)从茶陵西乡广修塘迁居于安仁县新洲乡攸陂湖鸭洲。

清乾隆年间(1736-1795),33世祖兴其迁居于土地河,即今安仁县新洲乡渡河村。

四房自志清祖迄今传22代,历六百余年,现有鸿丁36人,其中国家教师1人。

三子志富(1414-1475),国学生。

其子仲侪于明正统年间自广修塘迁徙到安邑彭里界头,今安仁县灵官镇古塘村、官桥村、向荣村一带,另建分祠,独立谱牒。

七修族谱时与铁炉祠合修,立为七房,现有鸿丁百余。

其中现役军人1人,取得大、中专学历的4人。

四子志贵(1426-1478),官任广西平乐修仁训导。

从广修塘历海潭迁居枣市镇田家村。

志贵生三子:仲宣、仲景、仲鼎。

鼎生三子:法源、法泓、法涧。

法泓生五子:以祯、以春、以森、以晓、以兰。

志贵祖后嗣唯法泓次子以春、三子以森有子嗣传后至今,其他全部失考。

法泓次子以春(1499-1563),约在明正德年间(1506-1521)迁居于安仁县坪上乡(一都),成为五房派祖。

25世祖华文配安平窦氏,受岳父建议于明万历戊午年,公元1618年迁居安平旱半村应春里,今石门村龙古组。

传两世,27世祖仁煌(1677-1734)迁居安平三南村高埠塘,后世失考。

仁文(1676-1734)迁居安仁县坪上乡毛塘村,后世失考。

仁表(1673-1754)留居安平石门村龙古组。

五房自以春传17代至今,历500余年,唯29世祖“修职郎”德溥(1 748-1831)子嗣传后,其他全部失考。

德溥系下子孙定居安平镇石门村龙古组,现有鸿丁90多人,其中非农业户口40多人。

34世祖学庆膝下子孙53人,其中正处级干部2人,副科级以上干部10人,具中、高级职称的5人,取得研究生学历的3人,大、中专以上学历的23人。

五房故里--石门村距铁炉下12公里,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人物诚朴,土地肥美,水泥公路交通全村,花园别墅错落有致,千年永乐江缓缓流淌其中,宛若一幅新时代农村画景。

倘遇晚霞映江,四野一片金光,偶有江风衔来幽幽钟声,更显安宁祥和,令人留恋不止。

公元2004年,石门村确定为郴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法泓三子以森(1502-1568),是六房派祖,始任江西高安知县,后升任福建南安通判。

以春迁至安仁后,以森后嗣与志清祖其他子嗣定居田家村。

六房以诗书传家,生齿殷繁,部分后嗣陆续析迁到冇尾树下,茶陵县城,枣市镇沈家、管塘,株洲、新疆等地,现有鸿丁1 00余人。

其中非农业户口28人,取得大专学历的5人,有教师、医生数人。

第四部分铁炉立修自文德公离居别祖栖居茶陵广修塘以来,家族生齿蕃庶如瓜瓞蔓延,愈远愈茂,渐次播迁他乡。

阅200余年,凡文德公世下长幼无不担心数典而忘祖,唯恐世变时久而宗枝紊乱,纲伦罔常而亲情远疏。

明万历乙酉年,公元1609年,长房25世祖华魁,倡议阖族式欧苏而修谱牒,效文正而立家庙,以辨明昭穆,秩序宗流。

族人秉承柱国堂遗德,以“文志仲法,以显荣华。

崇仁尚德,永远兴家。

”的族训作为字辈排行,敦教后人。

是年七月,谱成帙具。

然而因力与愿违,家庙没能建成。

始修族谱之后,国运不济,民乱峰起,又遭满清入侵,四海之内狼烟不息,生灵涂炭,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